时间:2023-03-07 15:18:3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西方文化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此我们参照法尊法师在《四宗要义讲记》中的方法,按“我”与五蕴的关系,把人我分为四种类型:离蕴我、即蕴我、不即不离蕴我和以自性为所执的我。离蕴我是我们一般人所体认并承诺的自我,在佛教这里又被称作凡夫妄计我或者神我。这种“我”的特点是常住、单一,有支配作用、统一性和自在性。佛教诸派都否认这种我的存在。即蕴我和不即不离蕴我的分歧主要是由对“我”、“自我”等语词名实关系的不同判断所引起的。如主张设立不即不离蕴我的正量部和犊子部注意到,不管是佛经还是人们在日常语言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用到“我”、“我的”、“我们”等,既然佛和世人都说我,就有必要立此一我。这个我既不能离蕴独立,又不是那个即是诸蕴且支配诸蕴的我,这就是佛教著名的“不可说我”。与佛教其他诸派不同,这两派认为不即不离蕴我是实有的我,不应否定和破除。与此相反,主张即蕴我的诸派认为,这个作为语词的“我”只是空洞的名相,没有实在性,是为了使用上的善巧方便而假立的,但“假必依实”。或者说“依于实法而必有假我”。至于假我所依赖的实法到底是什么,各派亦有不同解答,大体包括“内识相续”、“阿赖耶识”和“第六意识”等,此处不再展开。第四种以自性为所执的我是应成派的主张,它认为人无我和法无我所要“无”的我,既不是个别的蕴也不是作为整体的五蕴,而是所执五蕴诸法的有自性,以此自性为所执才有人我法我的差别,所以佛教和世间所说的一切我都是“依蕴假立”的假设。这个假我在我们的语言中是有存在地位的,只不过是没有自性罢了。法尊法师认为对于人我所做的上述四种类型的分类具有次第性,第四种说法可以涵盖前面的三种说法,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在对一般人所具有的自我观念进行破斥之后,佛教还辩证地安立了它自己所承认的“我”。佛教立我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佛教认为,人身上虽然没有众生所执着的那种“假我”,却存在着世间学说所没有发现的“真我”。这种“真我”虽然人人皆有且须臾不离,但却是需要通过佛教特有的实践活动才能接触到的现象学事实。因此,在破“假我”之后立“真我”是如实认识人类心灵的需要。二是因为,一味破我而不立我,既会导致很多常见的心理和生理现象无法得到解释,也会使佛教自己主张的因果学说和涅槃理论难以自圆其说。比如,人身上客观存在的人格同一性和认识统一性,都要求有一个“我”为其提供依据。由此,佛教所立的“我”实质上包括两种意思。一是佛教用来说明涅槃德性和万物体性时所说的我,亦称“大我”,比如作为涅槃四德的“常乐我净”中的我,或者在做真妄之别时等同于真心的真我。二是为了语用的方便而假名施设的我,亦称“小我”。比如佛教经典中常说的“如是我闻”的“我”既是如此。
二、佛教自我观念的心灵哲学
解读佛教关于自我的思想,早在17世纪就传播至欧洲,并对休谟等人关于自我的思想产生过影响。但是,自康德、黑格尔以来,西方文化哲学中一直存在着一种贬低和蔑视东方哲学的倾向,所以佛教的自我思想虽然经常在西方文化哲学家的著作中被提及,却很少能够作为一个正式的比较项与西方关于自我的思想进行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哲学比较。这种情况在近些年,随着西方心灵哲学遭遇发展的“瓶颈”和“危机”而逐渐有所改变。越来越多的心灵哲学家开始反思西方文化哲学的“西方中心论”等错误倾向,并重新审视东方哲学,以期从东方哲学中找到“医治”西方文化哲学问题的“良药”。弗拉纳根、阿尔巴哈里等一些具有远见的、对佛教感兴趣的西方文化哲学家都认为,对自我和意识的求真性研究虽然不是东方哲学的主流,但仍值得重视,因为它们不但能够拓展西方原有的研究视野,而且还能够为心灵哲学研究增添新的素材和课题。但是,他们在进行比较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或者描述性地把佛教思想纳入到自己的比较视野当中,而是对佛教的相关思想进行了极具当代西方心灵哲学色彩的重构和解读。这表现在,他们对佛教思想进行重构和解读时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进行文字上的“翻译”,即用现代人熟知的西方心灵哲学的话语体系重新解读、甚至创造性地重构佛教的相关哲学思想。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方面,是在自然主义原则的指导下对佛教思想进行甄别、选择和改造,即将佛教自然化。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也丝毫不掩饰对佛教的这种企图,并纷纷用“分析的佛教”、“自然化的佛教”、“佛教还原论”等为自己的理论冠名。比如弗拉纳根就认为,如果能够将佛教当中那些迷信的、超自然的东西抛弃掉,剩下的就是一种伟大的哲学思想。所以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可能从佛教这样一种古代的、全面的哲学中剔除那些迷信的把戏,从而得到一种对于二十一世纪那些具有广博科学知识的世俗思想家们有价值的哲学呢?”对于佛教自我和无我观念的研究,他们的总体思路是,先从佛教典籍(如《杂阿含经》、《相应部阿含经》等)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关于自我问题的论著,进而用分析哲学、心灵哲学的名相概念对之展开分析和解读,最后在心灵哲学中对这些论述进行定位。所以,他们对佛教经典的解读明显带有现代解释学的性质,而且在这种研究方法的影响下,受到他们解读的佛教不再是通常我们所理解的“原汁原味”的佛教,而是带有了强烈的分析哲学和自然主义的色彩。在这些研究成果中,阿尔巴哈里的著作《分析的佛教:自我的两重幻象》对佛教自我观念的解读最有代表性。阿尔巴哈里对他人经验自述的美妙涅槃状态感兴趣,把涅槃与有我和无我的研究结合起来。
她认为研究涅槃的方法有三:一是进行佛教的涅槃实践;二是借助仪器在实验室中再现涅槃的心理状态;三是作者自己所主张的方法,即不做预设,用分析哲学的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涅槃的可能性。当然她并不肯定涅槃实际存在,而只是从模态的角度出发,把涅槃当作心灵哲学的一个主题来对待。她认为这种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对涅槃之可能性的认真研究尚未进入分析哲学的主流,尽管这对于心灵的形而上学意味深远,假如涅槃是可能的,那么它意义重大。”阿尔巴哈里通过她对佛教的分析和解读指出,佛教对自我进行了颠覆和解构,其出发点是对“自我”和“自我感”(senseofself)进行了区别。“自我感”即是对自我的假定,它传递的是一种主观经验,借用内格尔的话说,自我感即是:从第一人称视角来看,具有或者经历对x的一种一般的有意识经验,像是什么样子。所以自我感是我们人人都具有的一种真实的感觉,而非幻象。在佛教看来,我们大多数人都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意识的、个体的自我,这是一种幻象,而在达到涅槃之前,我们都一直被束缚在这一幻象当中。只有在达到涅槃之后,这种束缚才会被抛弃。区别自我和自我感对佛教而言意义重大,因为这种区别使我们认识到这样一种可能性:在本体论层面上,自我感广泛存在,而自我本身却不在。广泛存在的自我感意味着大多数人都把他们自己看作是一个自我实在;而自我本身并不存在,则意味着事实上并没有这样的一个实在以使大多数人把他们自己看作是一个自我实在。拥有对x的感觉并不一定需要x存在。换言之,佛教否认作为实在的自我存在,而是主张无我原则。
阿尔巴哈里认识到,尽管体现在佛教经藏中的无我原则更多的是一种离苦得乐的策略,而非一种本体论上的断言,但他还是按照西方文化哲学的做法从本体论视角对“无我原则”进行了探究。这一探究要回答的问题是:佛教否认其存在地位的这个自我到底是什么?我们如何界定它?如果没有自我的话,自我感又从何而来?佛教经典并没有对这些问题作出明确回答,而阿尔巴哈里认为自己要通过对佛教的解读并在心灵哲学的帮助下回答这些问题。通过对经藏中关于自我论述的分析,她认为,自我感是通过主体对诸蕴的假定而产生的:主体把各种不同的蕴假定成是“我”(因此蕴就与“我”的存在联系在一起),或者假定成是“我的”(因此蕴就属于我)。所以,由五蕴所导致的自我感,就类似于由贪所导致的苦一样。所以,佛教所关注的自我并非高深莫测,而是怀藏贪欲的一般人、平凡人认为自己所是的东西。归根结蒂,平凡人认为自己所是的这个自我,是一个“拥有者”。正是我们作为拥有者的这种自我感才导致了苦。对蕴的拥有就是这种拥有者的一种主要表现。而佛教的实践就是要消除拥有者的这种印象。按照《杂阿含经》的说法,要成为拥有者就是要进入与它物的“归属关系”当中。为此,她区别了三种归属,即视角归属、占有归属和个人归属。视角归属即是一个主体在视角上拥有某物,也就是说,该物即客体要以某种方式向该主体显现,而不向其他主体显现。所有“私人的”现象,例如思维、意向、知觉、感觉在显现给一个主体时,都是被这个主体在视角上拥有的。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主体的我,从我的视角观察它们。例如,对于树这样的客体,在视角上被拥有的不是这棵树,而是这棵树通过相关的感觉输入(视觉、听觉等)显现给主体所用的特定方式。如果客体以这种方式向主体显现,并因此被看作是“我的”,那么,与该客体联系在一起的这个主体就可以被称作是“视角的拥有者”。占有归属是指一个主体在占有的含义上拥有某物,也就是说,客体因社会约定而被看作是属于主体的。例如,对衣服、房屋、金钱的归属都能算作此一范畴。个人归属涉及到把经验、思维、行动等占为己有,把自我确定为它们的个人拥有者,它们要么被看作是“我的”,要么被看作是“我”的一部分
。佛教在论述自我观念时所讲的归属仅仅是个人归属,它暗含在人们对自己身心的普遍态度当中(即诸蕴的和合)。在个人归属的情况下,当一个主体把某个东西确认为其自身或其自身的一部分时,自我感也就随之而生。换言之,个人归属感所具有的“我的性”(my-ness),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正是个人归属导致了自我感的产生。视角归属和个人归属经常一起出现,一般人只要有对身和心诸方面(即蕴)的视角归属,就会产生对这些方面的个人归属,自我感也就产生出来。因此,西方文化哲学并没有认识到视角归属和个人归属的区分。而佛教则强调了这种区分,并通过对个人归属的分析揭示了自我感产生的原因。例如,佛教所描述的阿罗汉就不具有对蕴的任何归属,因而不具有个人归属,但阿罗汉并没有丧失在视角上拥有对象的印象,即视角归属。通过对佛教自我观念的心灵哲学解读,阿尔巴哈里总结了佛教所描述的自我:“自我被定义成是一个有限的、追求快乐/规避痛苦的见证的主体(witnessingsubject),该主体是个人的拥有者和有控制力的自主体,是统一的、非构成的,既具有即时的、不破不易的显现,又具有长期的持久性和不变性。”⑤这种自我,佛教认为,是我们或者我们大多数人认为我们自己所是的东西。但是,这样一种自我实在在佛教看来是否存在呢?在佛教看来,对于作为这样一种实在的感觉或者假定,确实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实在本身,即我们条件性地认为我们本质上固有的这个自我,在佛教的本体论中是没有存在地位的。佛教通过八圣道的实践所要抹去的也不可能是这样的自我,因为它原本就不存在。
三、西方文化哲学与佛教
自我观念的殊途同归对自我的研究一直是西方文化哲学史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长期的研究中,西方文化哲学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自我理论。问题在于,就自我问题展开西方文化哲学与佛教的比较研究,首先要弄清西方文化哲学中是否存在着一种一般化的或者占主导性的关于自我的观念。如果存在的话,我们就可以用西方文化哲学的这种“一般化的自我观念”与佛教的自我观念展开比较,这样一来双方的比较也就简化成了整体性的、一对一的比较。阿尔巴哈里、德雷福斯等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分析、总结性的工作,他们选择了西方文化哲学史上主要的、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关于自我的描述进行梳理和分析。这些哲学家包括笛卡尔、休谟、洛克、赖尔、丹尼特、弗拉纳根和威廉•詹姆斯等。结果他们发现,尽管每一个哲学家都只能描述了自我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但如果把这些描述进行整合形成一幅关于自我的整体画面的话,人们就会发现,西方文化哲学中确实具有一个关于自我的一般观念,西方文化哲学不但在现象上对自我做出了与佛教相同或者类似的描述,而且最终以不同的方式对他们所描述的这种自我做出了否定。阿尔巴哈里对西方文化哲学和佛教在自我描述上的共性进行了总结。她认为,我们条件性地把自我当作是主体,该主体承担了五种角色并分别具有相应的属性。一是经验的知道者、观察者、见证者,以及注意的来源,其属性是有意识的、心理的和可觉察的。二是思维、知觉、经验、身体、人格的拥有者,其属性是有界的,即其同一性在本体论上是唯一的。三是行为的主体或者发起者,即行动和意志的来源,其属性是统一的、个别的、简单的。四是思维的思考者和发起者,其属性在本质上是不变的。五是快乐的追求者,其属性是非构造的。总而言之,我们一般人所谓的自我在本质上,是一个统一的、连续不破的经验主体,它具有个人化的界限和视角。对自我的这些功能和属性的描述是西方文化哲学和佛教共有的,是东西方在自我描述上的一种趋同和相互印证,它也从一个方面验证了,佛教所主张的对自我的假定是人所共有的,而不只是佛教传统中所特有的东西。
西方文化哲学对自我进行的描述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那就是它们都对可知的、有意识的主体和被知道的客体进行了明确区分。这一区分对于西方的一般自我观念而言是基础性的。形象地说,主体可以被看作是一颗沙粒,而自我则是由这颗沙粒逐渐形成的一颗珍珠。在此过程中,主体通过对各种功能(如观察者、拥有者、行动者)和属性(如有意识的、统一的)的整合,变成了所谓的“自我”。而这些角色和属性原本只是和主体绑定在一起的。自我是一个相对于经验对象的主体。这个“主体”描述的是通常所谓的自我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第一人称视角的内在位置。主体仅仅只是通过大量的知觉和认知样式来观察和见证对象。阿尔巴哈里用“见识”(witness-consciousness)一词来描述这种纯粹的观察要素,认为它是所有的心理活动共有的东西。而“客体”这个词描述的是任何有可能被一个(见证的)主体注意到的东西,如思维、知觉、树木、身体、行动、事件等。在自我问题上,西方文化哲学和佛教尽管结论一致,即都认为自我不是实在,而是幻象,但它们达到这一结论所用的方法、路径却大不相同,这主要体现在它们对作为构造和幻象的自我所作的分析上。比如,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西方文化哲学家认为,被归因于自我的很多属性完全是被构造出来的,而佛教则认为它们在本质上是非构造的。佛教从其本体论出发,反对和拒斥自我实在,但它并不反对和否定被归属于自我的种种特性。比如,在谈到人格同一性时经常被提到的统一性、不破不易性等。只有这些属性的印象由于错误地被归属于一个有界的、个人的拥有者而被曲解时,佛教才把这些特性看作是构造的。例如,当见证所固有的不破不易性与一个有界的自我印象结合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印象就不仅是即时同一性的,而且是长期同一性的。这个长期的同一性就涉及到曲解,这样一来,同一性(就像自我一样)成了心理构造。而其不破不易性的核心方面,即瞬间的有意识持续,则是由见证带给自我感的东西,并不被看作是心理构造。这就与西方文化哲学比如休谟的说明完全不同,因为这个同一性的印象,即自我感,并不完全根植在一种无常的本体论当中。此外,西方文化哲学和佛教对自我缺乏实在性的认定是根据不同的形而上学标准做出的。按照佛教的形而上学,对自我缺乏实在性的说明与涅槃联系在一起。但是,涅槃在西方文化哲学的形而上学体系中没有一席之地。所以,尽管西方文化哲学也否认自我实在,但它依据的往往是另一套完全不同的形而上学标准。在近代,洛克、休谟、帕菲特等人通过著名的束论(Thebundletheory)否认自我的实在性。休谟作为西方文化哲学坚持无我立场的先驱人物,他的作品经常被用来与佛教的无我原则作对比。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在最近几十年经历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本体论变革之后,大多数哲学家都通过建立各种理论如取消论、同一论、还原论、解释主义等得出了与佛教一致或类似的结论:自我在总体上是被构造出来的,是幻象。但对于自我如何被构造出来,他们却提出了一种与佛教完全不同的理论。比如,他们把同一性、不破不易性等自我的属性选作他们证明自我不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把这些属性本身完全看作是被构造出来的,是幻象。如弗拉纳根所说:“下述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即认为在所有的有意识经验背后都存在着一个‘我’,而且这个‘我’正是自我的核心,我们的意识控制中心,所有行动和计划的源头。”他还说:“心灵的‘我’是一个幻象,这个幻象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自我、自身和我来组织经验、引起行动,并说明我们不变的人格同一性,另一方面,作为经验之流。如果这种看法是误导,那么更高明的见解是什么呢?那就是,存在的是而且只是经验之流……我们是无我的。”丹尼特同样明确地要求消解自我的实在性。他认为:“无论在我们的大脑里面,还是在我们的大脑外面,有一个控制我们身体、运转我们思维、做出我们决策的实在吗?当然没有!这样一种看法要么是经验主义的(詹姆斯的‘教皇的神经元’),要么是形而上学的噱头(赖尔的‘机器中的幽灵’)。”阿尔巴哈里用一个实例来说明佛教对无我的说明和典型的西方说明之间的不同。
比如,两个人都梦到刺耳的声音。这个刺耳的声音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构造的,都是思维、想象等作用下的一个现象的内容。假如第一个梦是由闹钟的声音杜撰而成的,正是闹钟的声音给了这个“刺耳的声音”(作为现象的内容)其刺耳的质。这里的这个尖锐刺耳,是在独立于梦的闹铃声的作用下产生的,就此而言,尖锐刺耳本身并不是心理构造。只有当这个尖锐刺耳在梦中被归因于“刺耳的声音”,并由于这个假定而被曲解时,它才是一种构造。假如在第二个梦中,这个刺耳的声音并不是由闹铃杜撰而来,而纯粹是做梦梦到的。那么,归因于这个声音的尖锐刺耳,连同这个刺耳的声音本身,就都是一种心理构造。所以,在闹钟作用下产生的这个“刺耳的声音”,就类似于佛教所理解的“自我”,具有许多固有的非构造的特性。而完全是由做梦梦到的这个“刺耳的声音”就类似于西方文化哲学所理解的“自我”,具有许多构造的特性。
四、总结
2英汉委婉语使用的差异性分析
(1)英汉委婉语等级观念的差异所谓的等级观念也就是人们的社会地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便可看出身份地位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语言的产生与它所依赖的文化息息相关,这种等级文化自然而然产生了代表不同身份地位的词语,如圣人、凡人、等等。尤其是在中国古代,身份地位的高低决定着权利的大小、财产的多少、甚至决定着身份低贱者的自由与生死。而西方国家崇尚自由、民主、平等,虽然也存在着贵族与平民的区分,但却不太明显,与此有关的委婉语也不多。(2)英汉委婉语表达方式的差异中华文化延续至今,从儒家谦恭礼让的思想中演绎出了很多的谦词和敬词,与此有关的委婉语也大量存在。所以人们一般在称呼对方时多采用委婉的语气,而提到自己时,则多采用自谦的形式。如:贵姓——敝姓,高见——愚见,令尊——家父,令郎——犬儿等等。在听到赞美之词时,汉文化人多用“不敢当”“您过奖了”等谦词,这种表达方式给人一种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有思想、有内涵的感觉。而英美人则喜欢直截了当、简洁明确,以“Thankyou”等回答欣然接受对方的赞美。并且,在西方文化中,他们多采用先扬后抑的表达方式,缓和的过渡,从而使人易于接受。如“Youhavedoneagoodjob,butifyoudealwiththisdetails,itwouldbemuchbetter”。可见中文和英文针对同一种行为,出现了明显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的差异也是来源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3)英汉委婉语价值观念的差异西方倡导的是个人主义,对于自己的隐私不允许别人窥探和侵犯,尤其表现在年龄、收入以及等方面。而中国则主张集体主义,强调分享的精神和集体利益最大化,有时候为了集体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一点与西方截然相反。他们追求的是个人主义价值观,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维护自己的利益,自我奋斗、自我进取。因此,西方树立的是一种具有竞争意识的价值观。而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等这些集体主义思想,要求我们要牺牲小我、顾全大局。所以,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使得英汉委婉语也表现出差异。
2.“三”与“九”
老子《道德经》道:“道生一,一生二,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的万事万物是“三”演化而来的。“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佛语“三生有幸”三生指佛教里的前世,今生和后世。在寻常老百姓的生活中有“洗三”打三朝”吃三朝酒“表示对新生儿的美好祝愿。在英语中,数字“three”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数字,基督教文化的三位一体宗教传统,有三大美德:“忠诚、希望、仁爱”。
人体有“肉体、心灵、灵魂”。习惯把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过程,ABC代表英语字母表,过生日时候喜欢许三个愿望。所以英语国家人常说Thethirdtime,thecharm.(第三次准灵),Numberthreeisalwaysfortunate.(第三号一定运气好),Allgoodthingsgobythree.[莎士比亚](一切好事以三为标准)。“九”《说文解字》曰:“九,阳之变也,相其尾曲穷尽之行”在卦符中,阳线或阳爻称为九,九成为所有阳数的典型代表,是阳的全部数符号,在中国人眼中,“阳”是生,是美好的寓意,所以代表最高最好的“阳”为九,以“九”代天,自古“九”是封建帝王的象征数字,“九五之尊”天有“九”重,地有“九”州,皇家的建筑与“九”密切相关,紫禁城的房间为999间;北京城有九门;天安门面阔九间;故宫内三大殿的高度为九尺九;故宫内的宫殿的台阶都是九级或者九的倍数。带“九”的习语也反映了百姓对九的热衷之情,例如,“九天九地”“一言九鼎”、“九死一生”、“九霄云外”。英语中“nine”表示“多”“深”的含义,但是没有汉语中对“九”的神圣的崇拜,表尊贵的强烈情感。在习语谚语中可以找到“nine”表示“多”“深”,例如,Astitchintimesavenine”(及时医治一针省九针,及时处理事半功倍)、crackuptothenine(十全九美)、oncloudnine(得意洋洋,高兴万分心情非常舒畅)、Acathaveninelives(猫有九命)、rightasninepence(完好无暇)。
二、我国民族声乐文化现象反思
2集体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对比中西方发展的历史,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鉴别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产生中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基础。西方人认为: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独特身份和个性,而千万个个性和身份独特的人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西方看来,只有尊重每个人的利益,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才能够有社会的发展,特别经常用“天助自助者”来阐述个人主义,这成为西方专有的文化符号,也成为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出发点。特别是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对个人更是突出和强调,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尊重个人隐私成为西方文化礼仪中一个公允的价值观念和基础,而这一点也经过不断地发展成为世界上礼仪的共识。应该看到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不等同于自私和利己,而是在尊重个人的利益与价值的同时,实现集体和社会的发展。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认同上的不同出现了西方人特有的对家庭、友谊的不同理解,出现了对个人尊重的西方文化礼仪。在中国的文化和传承中集体主义一直是广为推崇和赞扬的美好事物,无论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墨子的兼爱思想都对集体主义有着共同的肯定与鼓励,在中国传统意识中,有集体作为基础才能够有个人的利益,“大河没水小河干”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中国传统思想里更加强调集体的奋斗,个人的成功属于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鼓励那些为了集体而做出个人利益牺牲的人。在这样的认知条件下中国文化礼仪更加重视集体主义,往往会出现对集体主义的膜拜,中国文化礼仪在表现形式上就变得更加含蓄和谦虚,带有强烈的“东方智慧”的风味。
3家庭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西方家庭结构较为简单,基本为“父母———孩子”的二元结构,多数老人在经济独立或者有自理能力时采用分开居住的方式,老人更愿意从精神和荣誉上给年轻人以指引,而很少从金钱、体力上给年轻人以帮助。而青年人认为自己代表着希望,如果跟老年人长期住在一起将会在荣誉、自尊、能力方面受到损害,因此也不会轻易组成老少几代、亲戚朋友的大家庭,这是西方社会的文化特色,同时也产生了西方文化礼仪的特点,对于西方家庭,成员被视为平等的主体,每个人有平等的发言权,因此,可以看见西方的孩子直呼祖父母的名字,而这一点在中国无疑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才是家庭幸福和家族兴旺的标志,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中国家庭的结构属于“老人———子女———孩子”三元结构,家庭成员在一起居住和生活,在家庭中年轻人对老人的尊敬和服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家庭尊重老人的经历、付出和指挥,老人在家里有特殊的荣誉和特权,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中国家庭有彼此支持和相互依赖的特点,这使得中国家庭更加重视自身的修为,避免因自身的不足和缺失,给整个家庭的其他成员带来损贬,这就使中国家庭成为成员共同认可的单位,因此,中国家庭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荣誉感。反映在中国文化礼仪上,中国更加注重“尊老爱幼”,遵循在礼仪上突出秩序,在秩序上强化尊重。
4对民族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民族主义是对民族的认可,中国历经了5000年的风雨,中国的国家形式也是由汉族独自建立的。我们说的社会礼仪标准也是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独自建立的。汉族在历史上通常和他们的祖先生活,在工作期间和社会的连络用语言表达。只是表达一个微小的行动就能表明一些意义敏感的意思。当你说一半批评或仅仅说一些事物的时候,人们能了解什么。你想要说。如此当他们表达他们自己感觉的时候,人们不需要说出他们所有的意图。在西方人中的时候,举例来说例如美国是一个有超过二百年历史的移民国家。然而,美国人一定清楚地表达他们想要的和需要的。只有这样听话者才能很好得了解。因此他们的语言一定说出他们必须说的。
2课堂教学活动
在《点击职业英语》基础英语模块每一单元都通过图片讲述故事,给学生提供语言情景,让学生充分体验英语口语,体会中西文化差异。同时在课堂中设计多种形式的小组活动,如给学生模拟情景,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对话演练。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西方文化及中西文化差异。文化知识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和活动训练即巩固所学内容。根据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查找出在交流过程中出现文化差异的真正原因,使学生学会遣词造句。例如,学生在模拟面试情景进行对话,在对话结束时其中一位扮演面试官的学生说‘“Youcangotowork..”(你可以去工作了。)学生在对话过程中,受自己母语影响,所说的英语都是中国式英语,不是地道的英语。而在西方国家给人以答复时所用的语言比较委婉,可以说Thankyouforyourinterestinginourcompany.Youwillbehearfromusverysoon(.感谢你对我们公司感兴趣,我们会尽快给你答复的。)/Well,I’llletyouhaveourdecisioninoneortwodays.Thankyouforcoming.Goodluck(!我们会在一两天之内给你答复,谢谢你来面试,祝你好运!)在用英语表达的过程中,委婉谦和的语言比较符合西方文化。
3观看影片
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都是在母语氛围中进行学习。理论上的学习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知识的真正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英文原版影片,图文并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并获取文化背景知识。在选择影片的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文化信息量比较大的经典影片,如《燃情岁月》、《海上钢琴师》等,也可以选择一些由英美名著改编的影片,如《傲慢与偏见》、《情感与理智》等。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观看影片的过程是:搜集影片——与课本内容相结合,查找适合课堂播放片段——给学生播放——检查课堂效果——达到交流目的。
二、重视第二课堂构建,善用多媒体技术
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内容相对来说要丰富一些,难度也会大一些,所以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学习,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是会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教师还应在努力创设浓烈的英语文化氛围的第二课堂的同时,重视构建第二课堂,激发学生体验西方文化氛围的自觉性,进而使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延展,为学生提供一个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舞台才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西方文化,正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作为辅助教学的多媒体技术是教学的工具,教师在构建第二课堂的过程中应该善用多媒体技术。外语教学需要大量的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文化背景和常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捕捉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文化传播意识的培养。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模块3的第三单元“Backtothepast”中reading“Lostcivilizations”这一主题有很多的信息可以挖掘。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在互联网上搜集背景信息如布达拉宫、泰姬陵等,了解相关历史习俗和文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一些经典的电影片段的播放,例如《HarryPotter》、《TheTitanic》等经典的电影,学生会从中了解西方文化的习俗、艺术以及行为规范,接触到一些语言交际的方法,有利于正确对待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达到西方文化渗透的效果。
三、创设实际语言环境,分方面进行练习
学习一门语言的目的就在于运用,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创设实际的语言环境,营造文化感知的氛围,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体会文化的不同。这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语用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宝贵的资源宝库,可以供学生进行尝试和探索。例如,可以在每天上课前5分钟介绍一个英语谚语、名言,分析其文化典故和所包含的内涵,或介绍一个节日的起源和庆祝方式,让学生去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欣 赏能力和消除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交际障碍很有帮助。也可以介绍一个典型的城市,让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并与本地相对比,从而让学生处于西方文化的氛围中去感受,从而学会许多课堂上不曾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进行分方面的区别练习,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存在于价值观与社会标准、社会礼仪以及社会习俗、文化内涵这几个方面,教师可以依据以上几个方面来相应营造不同的语言环境供学生体验。首先是价值观与道德标准,西方人一般不会掩饰自己的自豪感,当有外国人夸奖你“YourEnglishisverynice”,而你却回答“No,myEnglishisverypoor”,这样的话容易被认为是十分虚伪的表现;其次是在社会礼仪上,若你用“Whereareyougoing?”这样的句子作为打招呼的方式很容易被认为是侵犯隐私的行为而招致讨厌,用“Howdoyoudo?”这样的句子打招呼会比较好;再次是在社会习俗方面,西方人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婚礼上传白色的婚纱,而中国的婚礼主要是大红色,象征喜庆与吉祥;最后,在文化内涵上,在中国龙被公认为象征着吉祥、神圣,而在西方国家,“dragon”则象征着邪恶,人们常用用“dragon”来形容那些凶暴的女人。教师应该善于为学生创设不同的语境,让学生分层次进行不同方面的针对性练习,这样学生的理解才会更加透彻,运用也会更加熟练。
首先,这是由满语文在清朝的地位所决定。满语是清朝的国语,是统治阶层通行的语言,统治者甚至一度把“国语骑射”作为清朝国策推行。清太祖亲自组织创制满文,清太宗改制新满文,而且曾特作规定“:嗣后我国官名及城邑名俱当易以满语……若不遵新定之名仍称汉字旧名者,是不奉国法恣行悖乱者也,查出决不轻恕。”清世宗在顺治八年举行八旗乡试中,规定不会汉文者可以用满文参加考试。而康雍乾三朝皇帝也精通满语文,他们还擅于运用满文进行艺术创作。其中,康熙的《御制避暑山庄诗》和乾隆皇帝的《御制盛京赋》都是杰出代表。在当时,许多汉文经典著作已被译为满文。仅达海参与翻译的就有《明会要》、《素书》、《三略》、《通鉴》、《六韬》、《孟子》、《三国志》等。
其次,这是由满语文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由于汉语和西方文字区别很大,对于西方人来说,汉语学习是十分困难的。利玛窦曾详尽列举汉语难学的五大理由,甚至说“没有一种语言是象中国话那样难以被外国人所学到的”。而另一位传教士更是将汉语比作是鸟的语言“,并且只适合鸟的唇舌”。而满语文相对于西方语言文字更为接近。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其中元音字母6个,辅音字母22个,以及为拼写汉语借词而设计的10个特定字母。满语属于黏着语类型满文属于音位文字类型,与汉语相比更易于西方人掌握。而且传教士们认为由满文转写的汉语书籍使他们更容易了解掌握中国经典文献。甚至博通汉文的欧洲学者们也认为,正确的满文译本将会对他们理解汉文原本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第三,这是由传教士的传教要求决定的。当时的传教士被要求学习传教地区的语言文化,以便更好地完成传教任务。来到大清王朝的传教士也是同样,他们必须精通统治者的语言和文字,也就是只有熟练掌握满语文才能够与清朝统治者进行直接对话,才能更加深入地接触到大清王朝的各个阶层。清朝时期来到中国的众多传教士,不畏艰难,刻苦学习满族的语言文字,以达到与清政府高层人物交流的目的。
教师可结合教材,同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西方文化知识,介绍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民族、宗教、饮食习惯等文化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认识西方文化。比如第一册第七单元中CelebratingHolidaysandMakingFriends介绍了圣诞节,教师可以巧妙地以此为切入点,深入系统地讲解圣诞节的知识,包括起源、习俗等,并由此引出其他与宗教有关的节日等,以及宗教对西方国家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加强中西方文化对比
中国和西方国家由于历史、地理及信仰的不同,使得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以及文化习俗等也有所不同。比如,西方人是很守时的,他们时间观念很强,并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惯,因此,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人际交往方面,中西文化习惯也有很大的区别,中国人讲求谦虚,与人交往时,崇尚“卑己尊人”,并把这看做一种美德,在受到别人赞扬时,我们往往会进行自贬,以示谦虚。西方国家却不同,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you”表示接受。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淡薄,而西方人的隐私观念却很强,他们非常注重个人隐私,尊重个人空间,不喜欢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隐私,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彼此第一次见面时,为了表示关心和尊重,往往会问及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这在中国人的眼里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触犯了他们的隐私。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东西方文化对比的阐述既能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词汇和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信息
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负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许多词汇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了解这方面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英语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四)拓宽获取文化信息的渠道
2.西方文化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谈到阅读,就更不能忽视对英美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因为阅读是针对大篇幅的文章进行解读和赏析,若是没有较好的文化知识背景,许多内容将无法掌握,阅读是综合了一个人的语言知识、专业知识、文化背景了解以及校正能力的过程。如果对西方文化了解的太少,则会影响到阅读时达到的效果,离欣赏就更难了。所以,想要在阅读方面有所提高,光有词汇跟固定的语法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多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多看一些跟西方文化背景有关的文学作品以及杂志等,并留心和相应的积累一些历史方面以及民俗方面的素材。
3.西方文化对英语写作和翻译的影响
此外,了解西方独特的文化对我们进行英文写作与翻译也不小的促进作用。因为文化习俗大不相同,同一件食物当其处于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不文化背景之中时往往引起出乎我们意料的差别十分明显的意义,那么它所代表的文化形象也就不同,即使是相同的表达法,在意义上也会大相径庭。在数字范畴、颜色偏向上都可以得到验证。英语西方国家认为单数吉利,如onehundredandonethanks(千恩万谢),haveonethousandandonethingstodo(日理万机)等;基督教文化之中的特殊存在“三位一体”(theTrinity)明确了“三”所包含的的深奥文化,人们经常性的把事情的整个发展的过程一分为三,以图吉利,因而有“Allgoodthingsgobythrees.”(好事成三)一说。“三”被寓意为“完美”。但在中国,文化习俗中崇尚偶数,“二”有成双的意思。由此可见汉语的“二”与英语的“two”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我们不能将这些词直译出来,不然很难被英语文化所接受。在英语和汉语里,颜色偏向上有很明显的不同,如brownbread是黑面包,brownsugar是酥糖,blacktea是红茶,green-eyed是红眼病。
4.如何更好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西方文化
由以上可见,西方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想要更好的了解英语,就必须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了解西方文化,多看一些报刊或者反应西方独特文化的杂志,电影电视,体验异国的文化气氛,在与外国人交谈中更好的留心和积累一些西方文化方面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由于生长于不同的国度,生活习惯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东西,无论是神话还是一些生活习惯,都值得学生学习与借鉴,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我们知识面的拓展有着不小的作用。也提高了自身的写作和阅读能力,并且更好的了解到了西方国家的文化之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