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7 15:18: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质量管理计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质量管理计划

篇1

制订2014年学习培训计划,对全体监测人员进行质量体系和监测技术的学习培训,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加强针对性培训学习,加强对新进人员和换岗人员的安全和岗位业务培训工作。

积极参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等上级实验室管理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完成好上级实验室管理机构组织的各项比对及质控考核工作。

根据体系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加大对自动监测的质量管理,将自动监测逐步纳入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工作质量,保证自动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1)加强大气自动监测站质量管理和检查。重点为站点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质控措施的实施,并定期采用输入定值标气的方法进行质控考核和检查。

(2)加强地表水水质自动站质量管理和检查。定期比对和质控考核,定期对站点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现场检查。

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开展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持续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

1、实验室分析应采取各种质量控制手段保证监测结果达到质量要求,通过空白、质控样、加标样、平行样、留样复测和内部考核样等措施评价监测质量。提高监测人员操作技能的规范性和仪器分析的准确性,组织监测人员定期开展常规项目标准样品的质控,加强监测分析的准确度控制。

2、在日常监测工作中拓展质量保证质量控制领域,加强现场监测和自动监测的质量控制。加强现场监测的监督检查及现场监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和例行检查。

3、马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开展两次质控考核和一次全市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比对活动。

加强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等上级实验室管理机构的沟通与联系,加强各级监测站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技术合作,开展技术交流活动,提高各级监测站的监测质量水平和监测质量管理水平。

认真做好仪器管理和量值溯源工作,确保量值溯源准确可靠。年初制定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实施,保证所有强检仪器都取得合格证,所有需校准的仪器都按要求进行校准。

__x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应加强对辖区内县级站的培训、检查和考核工作,帮助县级站全面提高监测水平。

(1)2014年对辖区内县站进行1次实验室比对活动和2次质控考核,2次业务培训。

(2)对当涂县大气自动监测站点进行一次质量检查。

篇2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33-02

1当前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管理现状

1.1与相关要求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对我国医药行业的运行提出了明文规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管理等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则明确提出,企业要在药品的购进、储运和销售环节实行严密的质量管理,并建立健全的包括组织结构、指责制度和过程管理等在内的质量管理体系。两者都深深影响着我国的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管理。而且计生药具由于其对象和作用的特殊性,更是要保证药具的质量及其管理水平。目前,加快计生药具质量管理同GSP的接轨是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1.2育龄群众对计生药具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正在逐步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对计生药具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需求层次也由最初的满足供应,提升到质量安全、生殖健康、知情选择和私密性保护上来。因此,育龄群众对计生药具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当前的计生药具管理要在服务上做到满足人的个性化和私密化需求;在产品供应上要增加产品的多样性,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在宣传上,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还要注意宣传形式的灵活,内容的通俗易懂;使用指导上要尊重群众的知情选择权。总之,当前的计生药具质量管理工作要充分体现和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也给计生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1.3药具仓库基础设施良莠不齐。“安全储存、科学养护、保证质量、降低损耗”是仓储管理要求,而药具仓储由于其特殊性,它的仓储要求更高,最基本的便是药具仓库要与药具规模相适应,要有适宜商品分类保管和符合药品储存要求的库房及相应的设施。但是,我国当前计生药具仓库基础设施则呈现出良莠不齐的局面,不同层级的计生药具仓库的差别很大,而且基层计生药具仓库基础设施更是差强人意,有的基层药库面积不达标,有的甚至把半旧的地下室改作库房,有的基层药具库房环境潮湿,内部设施陈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药具质量安全,影响计生工作优质服务水平。

1.4药具管理队伍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偏低。据我国计划生育药具机构人员基本情况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计生工作人员分布与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村、居委会这些基层组织,而且这些人员的学历及专业知识水平偏低,流动性强,培训任务艰难,这些都极大影响了我国计生药具的质量管理和计生工作的成效。因此,培养和提高计生药具质量管理能力是当前必须要进行的工作之一。

2完善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管理体系的途径

结合我国计生药具管理现状,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深化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改革的意见》中,“完善药具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药具随访制度,确保育龄群众使用药具安全有效”的精神,本人认为我国计生药具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应当从以下几点着手。

2.1制定计生药具质量管理的规范。健全的计生药具质量管理规范是实现药具质量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障。它有利于促进和提高我国当前计生药具质量管理的水平。本人觉得,必须明确计生药具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包括职责制度、组织结构等在内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计生药具管理的有章可循,来提高药具的质量管理水平。

2.2做好药具入库、在库、出库的质量检查和养护。计生药具的流动性较强,药具质量管理贯穿在药具的采购、储运、保管、配送等各个环节,因此,保证药具的安全流动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做好药具的入库、在库、出库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养护工作。对此,国家药具中心有明确要求。药具入库、在库、出库要进行数量点收、内包装及外包装验收、标签标识及说明书验收、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验收和外观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加强药具的物流监控,保证药具的安全流动,并提高药质量。

2.3建立药具质量反馈机制。加强对药具质量管理的监督和反馈工作是提高药具质量管理,保证药具服务和产品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当前我们要加快建立药具质量反馈机制,及时、准确地掌握计生药具的质量状况、使用效果及各种不良反应现象,并建立资料库,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汇总和分析,然后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解决问题。

2.4切实加强药具库房的基础建设。加强计生药具库房的基础建设是我们当前的工作重点之一。针对当前我国计生药具库房良莠不齐现象,国家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提供库房建设资金支持,加强药具库房的检验和改造工作,经专门检验达标方可投入使用,不达标的要进行限期整改。此外,在库房管理上,还要注意严格按照药品储存的要求,配备立体货架和托盘等设备,并实行温湿度控制和色标管理等。

3结论

计生药具质量管理是一个长期而且艰巨的过程,因此,当前我国必须要提高对药具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并通过加强计生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药具质量管理的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来切实提高我国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管理的水平,为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和发展做出贡献。由于本人学识和能力有限,本研究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在本人我经后的工作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篇3

在科研管理职能中,基本职能为计划管理,具有“龙头”作用,因此,科研管理创新中,关键即为科研计划工作的开展。科研项目计划质量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导致科研计划较易出现变动,影响管理的效果,降低科研计划的质量。目前,科研管理队伍首要的工作即为找出计划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妥善的解决。

 

1 科研项目计划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充分重视计划管理

 

通过对实践工作进行调查和分析,能够发现各个机构尚未建立独立的科室开展计划管理工作,且缺少专门人员从事科研项目计划管理工作。其中很多机构构建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非自发性质,且忽略了对实际工作需求的考虑,最终导致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后,科研项目实际情况与标准要求背道而驰,仅将其作为一种准入条件,导致具体工作缺乏相应的指导[1]。可见,机构领导对于计划管理工作中的重视度普遍偏低,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且没有按照具体的计划管理要求开展科研工作,最终出现质量体系与计划管理两张皮情况的发生。

 

(二)缺乏科研项目计划管理工作

 

一直以来,一些机构始终将基础科研、民口科研作为主要科研项目,但当前,对于民口科研项目方面尚未构建针对性、具体性的质量衡量标准。因此原有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处于粗放状态当中,仅能够满足基本性能指标。通常来说,国家对于重大需求项目的质量管理要求非常高,会给予项目完成中涉及到的指标、经费等方面更多关注。但是科研机构作为实践主体,在项目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方面处于空白地带,不利于科研项目计划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一项科研项目顺利完成涉及实验室、人员及设备购置等多个方面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质量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因此加强对上述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三)存在比较大的计划变动

 

在实际科研项目过程当中计划经常会发生变动,这直接影响整体科研项目的最终效果和质量。首先科研人员为了能够尽快完成科研结果,在研究过程当中通常会立足于某一阶段的研究成果部分调整整体研究思路,同时不断完善研究方案,虽然科研项目的质量计划能够获得相应的调整与完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不断增加的用量化方法也使得控制科研项目质量的目标和要求的整体难度被不断增加。其次,很多科研项目中缺乏明确的规范要求,特别是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用以管理实际科研项目,在编制时具体过程、关注重点、计划内容等等均比较模糊[2]。最后,参与科研项目的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科研人员随意加入或退出研究项目,也会对整体科研项目的质量产生一定不良影响。

 

2 提升科研项目计划质量管理的对策

 

(一)确定科学的管理原则及规范

 

在科研项目计划实施过程中应开展全过程质量管理,具体内容包括人员配置、培训教育、设备使用、采购及监测等,同时还包括相关的实验与检验等,待各方面质控达标后,方可保证科研项目质量与成果。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实践中应确定明确的管理原则、规范等,有关文件中应涵盖科研项目计划质量管理的要求、范围、目的、编制及操作流程等,质量管理人员应结合文件的各项规定,充分考虑科研项目的具体状况,此后编制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及合理性的质量管理方案,以此促进质量管理目标的达成。另外,质量管理过程中应依据科研单位的管理文件,以此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管理的规范性,使各环节均满足质量要求[3]。

 

(二)管理科研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科研项目进展过程中涉及诸多的内容,为了保证管理质量,应树立全过程管理理念,对各控制点给予全面的监督与管理,通过严格的质量要求,以此保证科研项目的质量,进而利于发挥质量管理的作用,利于推动科研项目的良性开展。在管理实践中,各个人员均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以监督人员为例,其应对科研项目的各项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如:研制中的记录、文件及数据等,以及其是否满足有关规定、标准等要求,尤其是特殊、重要及关键内容,应给予事前控制、事中管理及事后检查等。如果为关键性实验,应保证其各项条件符合实验要求,有关的设施、设备等均要符合安全性要求。

 

(三)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的风险管理

 

在科研项目计划质量管理工作中,如何做风险管理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①信息化和动态化管理:科技项目研发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中涉及到众多影响因素,在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风险,因此,应当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对科技计划项目风险的动态化管理,全面把握项目的风险信息,实现风险管理的信息化,为风险识别、应对及控制奠定基础,这对于提升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②提升风险防范意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人员是其风险管理的主体,应当积极提升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管理水平,以此来提升管理成效,但需要注意的是,管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将此项工作渗透到科研机构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并积极开展培训、讲堂等,与相关课题负责人探讨关于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规划以及实施等各个阶段的内容,让管理人员了解各个阶段科技计划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以此来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更好的保证风险防范和管理的工作成效,从而保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培养高素质综合性的专业人才

 

上文中提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中涉及到管理内容较为复杂,这就对管理人才的素质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积极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人才引进机制、培养机制以及评价激励机制,通过资金奖励、住房安居等方面的激励措施来激励管理人员,提升科技项目管理效率。

 

3 结论

 

篇4

围绕“十二五”药品安全任务,明确监管责任,加大药品流通监管力度,改善药品流通质量管理状况,运用药品流通电子信息化监管平台,规范流通各个环节的药品经营行为,加强基本药物、含麻黄碱复方制剂、疫苗、特殊管理药品的监管,加大药品分类管理和经营信用分类管理,建立流通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提高药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通过药品安全整治,推进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力求净化药品流通环境取得成效。

二、基本内容

(一)监管品种

疫苗、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品和、国家基本药物(包含中药饮片)、含麻黄碱复方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妊娠药品、抗菌药品、体外诊断试剂、肽类激素蛋白同化制剂。

(二)信息化监管

1、流通药品冷链管理;2、药品电子监管码核注核销管理;3、药品储存温湿度在线监管;4、批发、医疗机构购进药品上传监管;5、精麻药品网上监管;6、浙江省国家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平台;7、批发、连锁、零售企业计算机管理。

(三)重点对象

1、批发、连锁企业、医保药店、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医疗机构、疾控中心、防疫站(所);

2、GSP管理存在严重缺陷的;

3、药品经营信用条款存在严重缺陷的,以及信用等级为C、D级的。

(四)检查要点

1、药师不在岗,许可的关键管理质量人员变更次数;

2、超范围经营;

3、挂靠、走票、出租、出借经营;

4、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经营管理;

5、非现金交易的药品管理;

6、计划生育药品销售管理;

7、批发企业实行药品现代物流基本要素管理;

8、冷藏药品的冷链系统无缝管理;

9、特殊药品、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的购销使用管理;

10、购销票据、物流票据、出入记录、增值税票、药品实物相一致。

三、工作重点

(一)深入推进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

按照省局有关“平安浙江”考核要求深入推进系统平安创建工作的部署,全面推进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各县(市、区)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单位要加强示范创建工作的调研和工作指导,解决示范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新情况,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现场会等形式,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各地有成效的经验,加强宣传工作动态,地方政府将药品示范创建活动纳入部门和乡镇(街道)目标考核,专项经费逐年增长,力争60%的乡镇(街道)开展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并准备做好国家级、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申报和验收工作,有序开展药品示范创建工作。

(二)开展药品流通和使用环节日常监管

国家局今年上半年即将颁布实施新版两个重要规章《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GSP,我们要准确把握新规定,配合做好零售企业许可、换证、GSP认证、GSP跟踪的工作衔接,规范日常流通监管行为。

1、巩固药品经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各县(市、区)局制定本年度本辖区药品经营企业监督检查计划,落实职责,明确检查要点、工作要求和检查频次,药品批发企业每年平均检查次数不少于2次/家(其中一次必须为全面检查),药品连锁、零售企业每年检查次数不少于1次/家。为加大药品经营企业监管检查力度,重点检查药品的购进渠道、随货票据和储存条件,市局对全市流通总体情况实行抽查性检查。大力促进药品零售连锁经营的发展,引导和鼓励企业在“双无村”设置药品供应网点,行政村供应点覆盖率达87%以上,全市零售药店连锁率达到38%以上。

2、巩固GSP和处方药管理工作。根据《温州市GSP飞行检查方案》,在总结去年飞行检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构建市、县在飞行检查过程中的联动机制,进一步结合监管实际,继续做好信用不良企业的飞行检查工作,特别是参与基本药物配送的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管。同时,要加强抗菌药物等零售必须凭处方销售的基本药物和高风险品种的督查工作,对廉价基本药物的流通进行追踪、抽查,确保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

3、巩固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监管工作。结合省政府238号令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国食药监安【2011】442号)文件,组织开展对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状况的监督检查工作。深入开展调研医疗机构质量管理工作,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衔接,建立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监管信用档案,并积极探索实施诚信分级监管,逐步推进医疗机构诚信分级监管、药品电子监管和温湿度在线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管理,完善规范药品使用长效监管机制。

(三)强化药品信息化监管

1、进一步做好各项药品流通信息化在线上网监管工作。要进一步强化批发、连锁企业温湿度在线监管系统在日常监管工作中的运用,指定专人负责“系统”日常操作、维护等工作,要切实做好设备报停报修审核和《整改通知书》处理等工作,逐步推进零售和医疗机构温湿度在线监管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低温、冷藏药品流通环节全程冷链监管系统,指导批发、连锁企业开展冷库、冷藏箱、冷藏车等冷链验证工作,督促疫苗经营企业在6月前完成疫苗在途运输温度自动监测系统与省局监管系统对接工作。要进一步做好药品电子监管码实施工作,监督企业按规定做好电子监管码核注核销等工作,确保数据完整、可靠,并及时处理网上预警信息。目前具体,对含麻黄碱复方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的药品必须于2012年1月1日起,全部进行电子监管码的核注核销;对所有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于2012年3月1日起进行核注核销;督促企业于2013年2月底前完成各省增补基本药物品种实施药品电子监管的准备工作。要进一步加强药品流通网上检查力度,对批发、医疗机构购进上传药品、精麻药品、疫苗、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品和、国家基本药物、含麻黄碱复方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通过浙江省国家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平台、省局药品电子码监管平台、省局特药电子监管平台、省局药品经营信用平台,采取定期上网检查等方式,每周对辖区内的批发、使用单位实行网络监控,对各单位购进、销售、使用、库存等情况进行核查,及时掌握其药品流向并及时做好记录,实现网上对药品流通和使用等各环节的有效监管。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药品质量信用体系。不断健全涉药单位的信用档案,经营企业严格实施信用分级监管制度,各县(市、区)局重点加大对低等级信用企业检查力度,及时做好检查信息录入、审核工作,并于本年度12月31日前完成零售等级评审。要充分发挥信用机制惩戒教育功能,督促企业经营行为自律,引导企业树立诚实守信的管理理念。同时,积极探索医疗机构实施诚信分级监管,建立医疗机构使用药品质量监管信用档案。

(四)加大开展流通药品安全专项行动

各县(市、区)局要结合本计划的基本内容,对照检查要点,开展流通领域各项药品安全专项行动。

1、开展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要按照市局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的统一部署,从2012年2月下旬至6月下旬,扎实开展为期四个月的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整治药品批发企业“走票”、“挂靠”等出租转让证照以及零售药店进货来源、销售去向把关不严等违法违规行为。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整治工作计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整治重点,重点检查举报投诉、受过行政处罚、人员变更频繁等企业,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2、开展国家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行动。根据国家局推进电子监管工作的要求,加强流通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提升药品安全监管效能,将电子监管工作作为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各县(市、区)局要按国家局年2月底所有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必须对赋电子监管码的基本药物进行100%核注核销,保证药品流向数据上传链条的完整。通过国家基本药物电子监管平台和浙江省国家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平台,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基本药物购进品种在线监管,逐步完善基本药物质量追溯体系。

3、开展抗菌药物监管专项行动。严格按照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零售企业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药师不在岗不得销售抗菌药物。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用药医嘱,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等情况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要加大对抗菌药物不合理销售药师的处理,正确引导公共合理用药行为。

4、开展含麻黄碱类等复方制剂经营监管专项行动。各地要强化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流通环节的全程监管,进一步规范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的购销行为。加大对违法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不发生流弊现象。6月底前结合“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完成对企业经营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购销渠道是否合法,购销行为(包括票据管理)是否符合规定,相关产品是否严格执行2012年1月1日起未入网及未使用药品电子监管码统一标识的一律不得销售的规定。

5、开展疫苗等高风险品种经营监管专项行动。7月份对经营疫苗企业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人员资质、冷链储运条件、冷链储运验证、运输温度在线上传等,凡不具备疫苗经营条件,尤其是不符合冷链管理技术规范要求的企业,一律限期整改,对不符合冷藏规定条件的储存、运输疫苗的企业要依法进行查处。

6、开展经营企业关键质量岗位在职在岗监管专项行动。对药品批发、连锁企业的质量负责人和质量机构负责人以及零售药店药师的在职在岗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排查。在企业自查自纠基础上,由各地组织人员对企业逐家进行核实检查,并要求企业关键质量岗位签《在职在岗承诺书》,对存在问题的企业要限期整改。清理后的人员零售药师名单将在各地网上向社会公示,批发、连锁企业质量岗位人员上报市局。

7、不断深化“小药店”整规工作。各地要按照省、市局“小药店”整规后的规划部署,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整规工作成果,构筑长效监管机制。以规范化、信息化为手段,防止整规工作反潮;以暗查暗访和督查为主要检查形式,把小药店整规工作引向常态化、长效化;以药品安全示范创建为抓手,实现“小药店”规范巩固率达100%,零售药店(乙类非处方药店除外)信息化监管覆盖率达90%以上。

8、开展药品流通“进村入企、助推发展、保障安全”大走访活动。深入企业、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居开展执法服务,实地了解企业状况和群众用药情况,每季组织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1次(除3.15活动外),排解企业困难,理清发展思路,促进药品流通环境有更好的发展。

篇5

二、构建案件质量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审判工作水平。坚持把构建案件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加大督促、检查、考核力度,将案件质量与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评先树模、提拔任用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层层抓质量,人人关心质量,个个重视质量的工作局面,把法院审判工作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以开展正规化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司法水平。从规范立案、规范审判、规范执行、规范司法礼仪等做起,规范司法行为,维护司法秩序,加强司法监督,遵守司法操守,保持司法廉洁,讲究司法文明,改进司法作风,改善司法形象,以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弘扬司法正气,树立司法权威。

四、认真落实司法为民要求,营造良好的诉讼环境。积极建立和完善司法便民工作机制,加强立案窗口建设,提供接待、咨询、立案一站式服务,方便当事人诉讼。继续大力推进执法公开工作,让审判权在阳光下运行;继续深入开展审判工作"五进"活动和携卷下访活动,拉近法律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听取人民群众对案件的处理意见,真正让人民群众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感受司法的公平与正义;继续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依法缓、减、免诉讼费用,对符合条件的刑事被告人指定辩护人,对经济确有困难的申请执行人,实行司法救助,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篇6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好坏及管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长远健康发展 。水利水电企业的经营效益和企业信誉都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密切相关,良好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是水利水电企业信誉和效益的重要保障。 随着建筑结构及施工工艺的日趋复杂,加之部分新设备与新技术的引进,高水平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工程建设有序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水利水电枢纽建设、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水工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水利水电机电设备安装、水工大坝工程、水利堤防工程和河湖整治等。水利水电工程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工程技术复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主要是地处偏远山区,制约因素众多;工程量大,地质条件复杂,技术工种多,施工强度高。

1、水利水电工程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谷地区,而且多在河道湖泊沿海及其它水域施工,需根据水流的自然条件及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施工导流、 截流及水下作业受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

2、水利水电工程承担挡水、 蓄水和泄水的任务,因而对水工建筑物的稳定承压防渗抗冲耐磨抗冻抗裂等性能都有特殊要求,需按照水利工程的技术规范,采取专门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3、水利水电工程对地基的要求比较严格,工程又常处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和部位,地基处理不好就会留下隐患,事后难以补救,需要采取专门的地基处理措施。

二、影响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水利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也较多,主要有:人员材料机械方法技术和环境,五大因素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1、人员管理

人员包括参与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 每个工作人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 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包括人的政治素质、身体素质、技术素质等。 高质量的人及其高质量的工作才能带来高质量的产品。

2、材料管理

材料的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严把材料采购关,必须“ 三证”齐全,才可进入仓库;严把质量关,实行材料报检制度,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和社会共同监管;严格执行采购计划的同时,根据进度和现场情况适时调整,以便保证质量,减少损失。

3、机械管理

机械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应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操作和维护上的方便性要根据工期工程量大小,安排各类机械的数量确保满足施工要求对特殊设备按要求通过相关部门检测方可进场,一般设备要定期维修,保证施工安全。

4、技术管理

技术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一些工程常因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或施工工艺落后,而造成施工进度推迟 ,质量达不到要求和追加投资等情况。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技术、 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5、环境管理

环境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 因此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益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营造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 更为重要的是搞好地方干群关系,遵守地方风俗。

三、水利水电施工的质量管理措施

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 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 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 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 都会产生质量问题, 造成质量事故。

1、关于人的控制

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五大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 也是最难的一环。不管是项目经理还是直接操作的工人, 他们的行为和意识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项目的进展和质量。

(1)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人的质量意识的强弱, 与宣传的力度有很大的关系。对于质量意识的灌输要分层次逐级强化,要化繁为简,将复杂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传达下去。

(2)要想激发工人的积极性, 使施工者保持心态平衡, 轻松愉快地实现质量控制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尊重、信任、培育、激励员工。二是把握文化导向。以共同的价值取向为引导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优化, 能消除相互间的各种冲突, 达到人心的凝聚。用培训、锤炼、竞争等方式造就人才, 提高质量控制的能力。三是进行机制调节。要在整个项目部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 建立一套测评体系, 准确衡量每个人的业绩。要让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 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和人为阻力。四是令职工满意。只有职工满意才能创造出让业主满意的工程。职工满意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心态、知识技能增长速度、收入多少以及在组织中的地位。要通过统计的办法, 公正地评价每位职工的实际能力与贡献,合理地确定职工的收益水平,使职工以向上的心态投入施工之中。五是把职工个人进步与企业的发展壮大统一起来。企业要为全体职工开辟发展通道, 使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工人都能看到自己光明的发展前途, 让企业的发展与职工的前途息息相关。

2、加强工地试验对质量控制的力度

工地试验室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企业自检的一个重要部门。试验人员的素质一定要高, 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认真精神。

3、加强现场质量管理和控制

要加强现场质量控制, 就必须加强现场跟踪检查工作。要做好现场检查, 质量管理人员就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腿勤就是要勤跑工地, 眼勤就是要勤观察, 手勤就是要勤记录。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减少经济损失。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 并随时抽查一些项目, 如混凝土的砂石料、水的称量是否准确, 钢筋的焊接和绑扎长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模板的搭设是否牢固紧密等。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质量难题, 质量管理人员要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 出现质量问题, 不能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质量管理者只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才能使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 措施得当。

质量管理一定要把保证质量、提高质量、对质量精益求精做为施工的大提前, 将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在现场质量控制的过程中, 还应该采取合理的手段和方法。比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往往一些分项分部工程已完成,而其他一些工程尚在施工中; 有些专业已结束施工, 而有的专业尚在继续进行。在这种情况下, 应该对已完成的部分采取有效措施, 予以成品保护, 防止已完成的工程或部位遭到破坏, 避免成品因缺乏必要保护, 而造成损坏和污染, 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通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工程质量影响因素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 确定质量控制的措施和目标, 使工程质量控制有的放矢, 达到事前预防、事中严格控制, 避免造成事后检测不达标的被动局面, 从而提高工程质量控制的水平和效率。

篇7

中图分类号:R1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315-02

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有效控制人口、减少意外妊娠、保护妇女身心健康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上个世纪末期计划生育委员会根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医药管理局的要求,对全国大部分城市的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各区县的药具供应由无限制的免费供给转变为“经费承包、计价调拨”的供应体制,由指令性计划分配药具品种转变为择优选购为主,并且将部分效期较短的产品直接调拨到基层的订购分配方法,由医药商业、卫生、计划生育部门共同管理转变为以计划生育系统为主管理发放、其他部门配合发放的管理网络,由向社会免费供应的单一渠道转变为单位免费发放和市场实行有价销售的“双轨”供应办法。随着近年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需要适应时代需要、积极寻求变革,如何提高计生药具的管理质量、为广大育龄人群服务,成为当前计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1 计生药具管理的原则

1.1 满足需要 我们不仅要研究育龄夫妇对避孕药具的现实需要,而且要研究随着科学技术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避孕药具新的需要,根据这种需要编制的计划要切实可行,不但在数量上,而且在品种、规格、型号以及包装上满足群众需要。

1.2 方便群众 群众可以方便地得到适合自己需要的避孕药具,而且在心理上也不会有什么顾虑。实行“双轨制”供应,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

1.3 防止浪费 在保证满足供应的前提下,一是要加强管理,防止药具变质,二是要做到物尽其用,防止积压浪费,三是要加强对使用者宣传。建立商品价值观念,在计划免费发放中,可进行商品经营与免费发放相结合,逐步建立有价商品与经济利益挂钩的管理办法。

1.4 提高效益 药具管理的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并且应以社会效益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药具管理工作也是一种经济活动,要讲究用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成果,使有限的经费和人力发挥更大的效益。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周密计划,科学管理,增收节支,优质服务,减少浪费来实现。

2 完善地区计生管理机构

随着近年来我国计生管理服务的不断发展,各地已经相继成立了具有计生管理功能的机构,有些城市街道办事处和乡也建立了药具管理站.避孕药具专门管理机构的成立,逐步扭转了过去药具管理比较混乱的现象,使药具管理走上了正规,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但由于我国地势广阔、人群分布分散、地区管理较为困难等,药具管理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矛盾和疏漏。在进行计生管理机构设立中,可因地制宜,不必强求一致.中,高层次的,如省(市)自治区,地市和县一级应设专门的药具管理站,要有编制人员、办公场所和仓库等;县以下可设兼职药具管理人员,如城市街道办事处和乡一级地区,设专职药具人员有困难,可指定一名计划生育干部分管这项工作。而对于厂矿、商店、学校和村民委员会等最基层单位,也应有人管理避孕药具,但可适度放宽。总之,无论是高层次或低层次,都要有人管理避孕药具,要形成一个完整的避孕药具管理和发放网络。药具管理站的编制,可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量大小而确定,避免形成人员浪费。

3 完善计生药具管理计划

药具计划包括需要计划、生产计划和分配计划。编制需求计划时,先由基层计划生育部门根据使用药具的人数和药具的种类、型号,编制所辖地区的需要计划,然后逐级上报,最后由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汇总。在编制需求计划时,应注意要经过逐级调查和统计后再上报。及所计划的药具的品种、规格、型号要符合群众需要。同时,还要有预见性,对来年群众所需避孕药具的可能变化情况要估计到。分配计划,是计划生育部门向各地分配药具的实施方案。在编制分配计划时要根据各地需要计划和储藏情况制定。在编制分配计划时,应按各地实际用药人数分配。还应考虑到农村多用口服避孕药和节育环,城市多用外用药,和口服药这些特点。

4 加强计生药具的储藏管理

搞好避孕药具的储藏,对提高避孕药具的应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应保障储存库房的通气、透光和干燥,同时设立有效的排水设施。由于许多避孕药具怕潮湿,容易潮解,所以应尽量保持库房的干燥。同时,库房还应配有调温设备,配有温度计和湿度计。调温设备可以随时调节库内温度,防止出现因温度过低或因温度过高发生霉烂的现象。库房面积要适当,不要过小,过小势必要把药箱堆得过高,会造成低层药具因挤压变形变质的现象。要做到专库专用,避孕药具库中不得存放其他物品,以免出现使避孕药变质或误食其他药物的现象。储存库内要配备防火、防盗设备,因为避孕药具的外包装大多是纸箱,纸箱易燃,特别是都是橡胶做的,更容易燃烧,所以,药具库内一定要备有防火设备。

5 做好计生药具的宣传和发放工作

应向育龄期群众做好计生药具的宣传工作,告知使用避孕药具的好处。它既利于防止计划外怀孕,也有利于妇女的身心健康。同时要宣传避孕药具的使用方法,让群众确实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以期达到预期效果。向群众说明各种避孕药具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避孕药具知识,对于搞好避孕和提高药具的效益都是大有好处的。同时应做好避孕药具的供应发放工作。供应范围除包括常住人口的育龄夫妇,部队和外埠住地单位的人员外,同时还要供给社会流动人口。加强供应渠道的管理,一般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通过计划生育部门自上而下地进行拨调和发放,这是避孕药具供应的主要渠道。另一个渠道是通过在商店设药具供应点来发放,这是避孕药具供应的辅助渠道。

参考文献

篇8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inspection and test plan of the definition and basic content, lists the steps of guidanc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network construction projects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inspection and test plan of quality management control duties characteristics, provide a natural gas pipeline engineering line construction inspection and test plan example, that the inspection and test plan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units concerned and using effect, of the natural gas pipelin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process has a guiding significance.

Keywords: inspection and test plan;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points;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C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本文介绍了检验和试验计划的定义、内容、编制步骤和要求,并以广东省管网建设项目为例,提供了管道工程线路施工检验和试验计划的示例,指出了检验和试验计划在参建各方应用情况及使用效果,对目前国内管道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1 概述

1.1 检验和试验计划的定义

检验和试验计划,英文为Inspection and Test Plan,简称“ITP”,是施工承包商或产品制造商为保证工程建设或产品制造全过程的质量处于受控状态,使每一道施工工序或制造工序的质量达到施工或制造规范标准及合同要求,针对作业步骤的具体质量控制内容,而设定的检验和试验项目,形成计划和安排。

1.2 检验和试验计划的作用

检验和试验计划在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的主要作用有[1]:

(1)统一了质量控制标准与模式。这点在参建承包商众多的长输管道建设项目中的作用更为明显。

(2)明确了施工和作业过程中的各阶段、各工序和各步骤质量控制点。

(3)明确和落实了各方质量控制要求与职责,有助于发挥各级质量责任主体责任。

(4)便于业主方检查和监督。

1.3 检验和试验计划的基本内容

不同施工承包商对质量管理精细程度、标准高低、管理主体不同,将制定不同的组织框架和内容的检验和试验计划。一个完整的检验和试验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2] [3][4]:

(1)作业描述。制造或施工过程中的工艺过程、工序控制和检验活动项的简单描述,必要时,绘制施工作业流程图。

(2)依据的控制文件。作业活动依据的文件,如规范、标准、图纸、程序等。

(3)接收依据(Acceptance Criteria)。检验和试验应符合的政府法规、规范、标准、规格书或设计文件。

(4)检验和试验方法、程序描述。由流程图、状态表或活动步骤的简述或所进行的作业和需测试的特性等组成。

(5)工作或施工步骤分解。从施工组织与准备到完工验收各阶段中的工作或施工步骤分解。

(6)质量(检验和试验)控制点。各工作或施工步骤中的质量(检验和试验)控制点。在这些质量控制点上确认作业/工作与相关要求的相符性,并充分考虑到参建各方的要求。

(7)质量(检验和试验)控制要求。包括参建各方对工作或作业工序的质量控制要求。根据可质量控制点的重要程度的不同,相应控制要求可分为五类:停止点(H),见证点(W),验证点(V),随机检验点(RI)和文件审查点(RD),分别定义如下:

•停止点(H):是指已完成相对完整的阶段工作,并经检验员检验合格,承包商以书面形式提前通知业主代表,在未经检验合格之前,后续工作不能进行;

•见证点(W):是指在相应的检验通知发出后(一般情况应为书面通知),若无业主代表见证检验或业主代表提供免除见证检验的书面批准,后续工作不能进行;

•验证点(V):是指在相应的检验通知发出后,承包商的工作可以继续进行而不必等待业主代表的检验;

•随机检验(RI):是指工艺、程序等的符合性随机检验,属于一般性日常检验工作,随机检验应形成检验记录或报告;

•文件审查(RD):所有归整到质量保证档案中的工艺程序、试验方法、试验记录和检验报告等,必须提交业主审查或批准。

(8)文件/记录要求。检验和试验活动应作的检验和试验记录、报告要求,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等。

2.应用与实践

2.1 质量风险与质量控制点的分析

质量风险辨识与分析即对将施工准备、材料采办与验收、施工过程、质量评定与验收等各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按步骤或工序进行了分解,日后分析和识别了各步骤或工序的质量风险和控制措施,并最终形成了涵盖了管道建设项目的线路工程各阶段、各工序、各步骤的质量控制点的质量风险,为检验和试验计划中各工作或步骤的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提供了依据。

2.2 质量控制职责的划分

广东管网将各质量控制点的质量控制职责进行了划分,分别分为:自检、核检、质量监查、质量抽查、质量监督,具体职责如下:

(1)自检:指承包商的作业人员对各施工工序与步骤的质量控制点是否符合图纸、规格书、施工规范及有关详细技术资料的自我检查和确认;

(2)核检:指参建承包商的专业检验人员对各施工工序与步骤的质量控制点是否符合图纸、规格书、施工规范及有关详细技术资料在报验前的进一步核实和确认;

篇9

建立和健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制度,切实履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职能。定期组织对各类商品进行质量抽检,对抽检的不合格商品进行动态分析,适时消费警示,指导消费。对经销不合格商品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确保“抽查一种商品,查处一批案件,教育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二、任务

除认真完成市局布置的商品抽检任务外,本局原则安排每一季度组织1-2次集中抽检,每年不得少于8次,每次抽检商品不得少于10个批次,并将商品抽检结果在取得检验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将监测信息录入省局商品质量监测软件,同时以书面形式上报市局;各工商所应积极配合县局组织的抽检工作,自行组织的抽检活动应将结果及时报县局备案。除市局统一对外有关消费警示外,本局也将加强12315预警信息工作,通过预警平台,定期或不定期的向社会有关商品的质量信息。

三、重点

根据市局的抽检计划,结合本局实际拟按季进行各类抽检:

第一季度以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为主题,主要抽检粮油、烟酒、酱油、酱菜、奶制品、豆制品、调味品、保健食品、营养食品等商品。同时开展对农资商品的专项监测。

第二季度以保护儿童安全健康为主题,组织开展对儿童食品、儿童用品等商品的抽检,重点监测蜜饯、膨化食品、儿童玩具、文具等商品。同时,组织开展对酒类、夹板、地板、钢材等建材类商品,开关、插座、消毒柜等机电类商品监测。

第三季度以人民群众安全度夏为主题,主要抽检月饼、饮用水、饮料、冷饮、罐头、榨菜、电风扇、洗发液、洗衣粉、蚊香、牙膏等商品。

第四季度以保障节日商品供应,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为主题,主要抽检营养品、滋补品、保健品等食品监测。同时组织开展酒类、电瓶车、服装、高压锅、热水器、黄金、珠宝、玉石饰品等商品监测。

各工商所应根据块状经济特点和消费者的投诉热点组织组织开展相应的一些抽检工作。例*的农副产品、小家电、装潢建材、群众关心的眼镜、手机、药品、煤气等。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局所要高度重视商品抽检工作,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今年的抽检方式仍以消保科为主,各所配合。

(二)搞好计划。根据市局下达的任务和提出的重点,从本县实际出发,各所多献计献策,制定好具体商品抽检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积极做好商品抽检工作。

(三)加强沟通。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多联系,加强沟通,取得政府的支持;通过消费投诉等渠道了解商品质量情况;与相关检测部门多联系,了解检测信息;与兄弟局所多联系,学习他们好的工作方法。

篇10

(二)加强外地进威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外地进威施工企业在取得进鲁、进威备案证后方可参加施工招投标;实行外地进威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承诺书和从业人员安全业绩考核制度;强化对外地进威施工企业日常监管和年度考核力度,规范市场行为。

(三)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前期程序管理。将场地平整、地基与基础部分工程和子分部工程依法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在办理安全监督和施工许可等建设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

(四)严格执行职业资格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凡负有安全生产事故责任的,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五)认真落实企业领导带班值班制度。施工作业期间,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必须现场值守带班;节假日期间,相关企业单位领导应带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各级建筑安全监督机构要加大监管力度,切实将施工现场值班带班制度落到实处。

二、加强隐患整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

(六)继续开展集中整治和专项整治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好四个季度的集中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各类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取得实效。

(七)加强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监控。严格规范外墙保温、深基坑、高大模板、起重设备拆装、钢结构吊装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方案编制、论证和审批,实行质量安全联动把关制度,严肃查处未经方案审批擅自施工的行为。

(八)进一步加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强化对起重机械设备产权备案、使用备案、安装、拆除和拆装队伍资格、从业人员执业资格、成片小区工程塔吊合理选址等的监管,严肃查处起重机械未经建设各方联合验收擅自使用的行为;进一步加强建筑起重机械检测工作,确保起重机械监控全覆盖。

(九)强化防护用品源头控制。进一步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用具和机械配件的备案管理,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切实提升施工现场防护装备质量和水平。

(十)加大安全生产违法违规查处力度。建立健全现场、市场“两场联动”的监管机制,完善建筑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打非、治违、抓责任”活动,严肃查处安全事故和违规行为,切实优化安全生产环境。

三、推进建筑安全标准化,深入开展安全文明工地创建活动

(十一)着力提升施工文明水平。全面推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及文明施工“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管理,新开工工程在办理安全报监手续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提供《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及散流物体运输管理承诺书》,落实施工现场车辆冲洗、场地洒水、堆土覆盖等措施,保持城市环境整洁。

(十二)全面提高施工现场达标优良率。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标准》进行检查,2012年,二级以上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施工现场优良率达到85%以上,三级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其他各类专业承包企业施工现场优良率达到75%以上。

(十三)实行施工现场样板示范带动。选择一批标准化样板工地,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各市(区)都要有示范样板工程,相互学习交流,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水平。

(十四)认真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评价。严格按照《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实施暂行办法》、《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等,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招投标、企业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管理,促进企业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四、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坚决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十五)着力抓好春节后复工开工检查。各级建筑安全监督机构要切实加强节后复工检查工作,建立“项目部自查,施工、监理、建设三方联合验收,监管机构抽查、巡查和签字确认”的工作机制,确保节后复工开工检查全覆盖,未检查或检查达不到复工开工安全生产条件的,坚决不予复工开工。

(十六)组织开展重大节假日和季节性安全生产检查。集中抓好“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和“两会”期间安全生产检查,确保良好安全生产形势;适时组织大风天气、高温汛期、冬季防火等各类专项检查活动,不断提高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十七)积极探索和改进监管方式。积极推进工程实体监督检查与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监督检查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网格化”、“层级化”和“差别化”的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实行定人员、定区域、定责任、定指标管理,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遗漏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