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综合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7 15:20: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绿色施工综合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绿色施工综合总结

篇1

一、特色工作显魅力

1、2月,配合学校迎接广州市市一级学校评估,组织班长、团支书参观校园,对学校建设提出建议和意见,并形成书面意见呈递给校长。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爱校教育,组织市一级学校评估学生座谈会。

2、3月,组织我校团员、学生干部开展了一次较大型的社会调查,并认真地撰写了调查报告,为我校更好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指导初二的张子林等八位学生参加广州市中学生时事政策竞赛获市三等奖。

3、4月,参与局团委“增强团员意识”知识竞赛的组织及出题工作,独立编写了该次活动的复习题库,并负责该竞赛总决赛的出题工作,受到了局团委及兄弟学校团委的一致好评。辅导初二团员代表参加该知识竞赛,我校代表队获优胜奖。

4、5月,开展团员教育评议活动,评选出徐珩、余萱、潘瑞智、黄仁彧、林晓燕、林春红、方阳、许璀兰等校级优秀学生团员,林映映、敖永盛等两位优秀教工团员,并推荐许璀兰为广州市优秀团员。严格按照《骏景中学入团积极分子量化评估方案》发展了一批新团员,

5、6月,完善教工团支部的建设,朱萍颖、敖永盛两位老师分别被选为教工团支部组织委员、教工团支部文体委员,成了毕业班团员团籍注册及转出手续。

6、9月,组织学生干部培训;及时做好特困生扶助及慰问工作。按时完成了市扶困助学金的申报工作,按时按量地发放了特困生慰问金。配合政教处及体育科组做好校运会宣传工作,及各班小培训工作。

7、10月,接管学校全面宣传工作,充实、更新校园文化布置。组织学校合唱队参加天河区合唱节比赛。筹备省绿色学校迎评工作,整理团委档案,组织学生开展社区环保调查实践。

8、11月,组织团员学生在骏景花园内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制作宣传环保展板,对社区居民进行环保意识调查问卷,宣读“共建绿色社区”倡议书;邀请广东省林业科学院专家陈建新与我校学生进行现场对话,共同探讨如何建设绿色社区的问题。配合政教处、体育科组备战天河区中学生运动会。组织教工团员到番禺绿色农庄参观学习。

9、12月,迎接广东省绿色学校评估,组织学生座谈会。校团委书记方莹老师,少先队辅导员顾桂新老师参加天河区教育局团委举办的团干培训。报名参加“广州市首届中学生健康活力大赛”初赛,组建街舞队,并组织训练。策划“xx年师生互动迎新年”文艺汇演。

二、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1、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例如:广州市市一级学校评估、省绿色学校评估工作等等,艺术节、清明扫墓等常规工作都没有开展。

篇2

1.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绿色建筑关键环节

(1)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 节材和环境保护。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工程施工中全面应用的体现,它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利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等内容。

(2)客观上讲,绿色施工在我省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施工企业仅仅关注的表层上绿色施工,如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施工扰民、减少环境污染等,对绿色施工的理解不全面、不完整,对绿色施工技术也是被动接受,仍以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常规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不能系统地运用适当的技术和科学的精细化方式,进行全过程绿色施工管理,更不用说企业把绿色施工能力做为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方向。

2. 那么,项目部和施工企业应如何做好绿色施工?结合前一段的绿色施工开展情况来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做好绿色施工规划。

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有绿色施工章节;结合“三合一”体系控制文件要求,编制专项绿色施工方案,对“四节一环保”的指标,要有贴近实际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载体,应该具体化、数据化,且具有可操作性。

2.2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机构。

组建以项目经理为负责人的绿色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施工企业也应组建绿色施工指导机构);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奖惩措施;对专项方案制定“四节一环保”的指标进行分解,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专人负责实施。

2.3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绿色施工意识。

绿色施工理念的宣传,上至管理人员,下至操作工人,都应积极投身进来;结合工程特点,利用横幅、工地宣传栏、黑板报、室内告示牌等对绿色施工作相应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氛围;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使全体职工对绿色施工活动创有目标,争有方向。

2.4对照规划方案要求实施落实。

在每个阶段(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认真结合评价标准中“四节一环保”的要素(其中:控制项14个评价点,一般项89个评价点,优选项30个评价点),认真比对照,用心扎扎实实的抓每一个细节管理,逐一落实完善;对工程绿色施工效果进行自我评估,评估结果必须对照方案指标进行分析比对,提出改进措施,并制定落实方案;把绿色施工和日常管理工作融为一体,把本部门、本岗位的管理工作精细化、标准化及高质量地完成作为实现绿色施工的第一要务。

2.5数据收集、总结分析。

是不是真正的绿色施工,绿色的效果是多少?这些必须用数据来讲话,而对已经收集的数据不分析、不对比、从中未发现管理工作上的问题症结,有数据等于没数据;日常数据的收集(包括批次评价记录)为我们绿色施工的实施提供了考核的依据;通过分析整理也能很好地为下阶段绿色施工的开展提供正确引导和帮助。

2.6开展绿色施工,提高全员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四节一环保” 活动,使全体工程建设参建员工,自觉提高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切实把绿色施工各要素体现在每一天、每一刻、每一件事上,在施工的各个阶段自觉地把“四节一环保”作为价值取向和不懈追求,不断提升绿色施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7积累经验、持续发展。

(1)绿色施工是一项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也是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ek)检查、(Action)处理】循环发展过程,要使其长效化,使其与社会步伐相适应,就要把项目建设中的绿色施工全套经验进行总结(包括成功与失败)带入下一个项目,使下一个项目的绿色施工起点更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明显。

(2)当然上面讲的是项目部如何进行绿色施工,要解决长效和持续发展问题,一定要上升到公司层面,实现群体性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而不是单个项目。

2.8绿色施工同文明工地建设相结合。

绿色施工不同于文明施工。前几年,绿色施工的概念刚刚出现时,它的涵义尚不清晰,不少人很容易把绿色施工与文明施工混淆理解。当时从某种程度上,文明施工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绿色施工。随着国家战略政策和技术水平的发展,绿色施工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绿色施工除了涵盖文明施工外,还包括采用降耗、环保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节约水、电、地、材料、能源等资源和环境保护。因此,绿色施工高于、严于文明施工,同时,绿色施工也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各地不同自然条件和发展状况稳步扎实地开展,避免做表面文章而浪费。

2.9绿色施工,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相结合。

绿色施工活动的开展,要与施工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全员质量管理活动相结合,及时发现绿色施工活动中的问题,带着问题深入开展QC活动,总结成功经验,推广使用,把绿色施工能力的提升做为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方向,更进一步提高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GB/T50640-2010《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程价标准》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篇3

1.1全面准确理解绿色施工的内涵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

1.1.1实施绿色施工的原则。一是要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二是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绿色施工的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

1.1.2绿色施工不同于绿色建筑。去年建设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体现在建筑物本身的安全、舒适、节能和环保,绿色施工则体现在工程建设过程的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以打造绿色建筑为落脚点,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绿色建筑的性能要求,更侧重于过程控制。没有绿色施工,建造绿色建筑就成为空谈。

1.1.3绿色施工不同于文明施工。前两年,绿色施工的概念刚刚出现时,它的涵义尚不清晰,不少人很容易把绿色施工与文明施工混淆理解。当时从某种程度上,文明施工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绿色施工。随着国家战略政策和技术水平的发展,绿色施工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绿色施工除了涵盖文明施工外,还包括采用降耗环保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能源。因此,绿色施工高于、严于文明施工。

1.2绿色施工是建筑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导则》在施工中如何做到四节一环保都提供了针对性控制措施,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中,涉及提高用水效率、加强非传统水源利用(中水、雨水、基坑降水阶段的地下水)和用水安全;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中,强调节材措施、结构材料的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加工和安装方法优化、围护材料的节能性能、周转材料的合理重复使用;在节能与能源利用中提出机械设备机具、施工用电照明、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选用节能的机具设备、合理设计工序和配置设施降低耗能的要求;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中,提出严格临时用地指标、强化临时用地保护、合理紧凑施工总平面布置,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道路管线和交通线路;在环境保护中,强调扬尘控制要根据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材料采取分类控制措施和指标。

1.3绿色施工是实现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建筑业能否抓住未来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加快建筑业企业改革发展,提升建筑业综合竞争力入手,核心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从传统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高效率的集约型方式转变,建造方式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绿色施工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1.4绿色施工是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当前我国建筑业企业仍然主要通过铺摊子、比设备、拼人力来获取企业效益,往往最注重经济效益,越来越关注社会效益,对环境效益还缺乏足够认识。企业项目组织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的重心一直放在工程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上,现场污染和浪费现象普遍严重。绿色施工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施绿色施工并不意味着企业必须要高投入,影响工期和经济效益,相反会增进了企业的综合效益。

首先,绿色施工是在向技术、管理和节约要效益。绿色施工在规划管理阶段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方案包括环境保护、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措施,这些措施都将直接为工程建设节约成本。因此,绿色施工在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节约了企业自身成本,促使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环境效益是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势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形成潜在效益。企业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有利于取得社会支持,保证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乃至获得市场青睐。所以说,企业在绿色施工过程中既产生经济效益,也派生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2加快推进建筑业绿色施工的步伐

2.1加强研究和积累,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的法规标准和制度我国的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势头良好。部里出台《绿色施工导则》仅仅是一个开端,还属于导向性要求。相关绿色施工法规和标准都还没有跟上,尤其量化方面的指标,比如能耗指标。因此,我们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

一方面要在推进绿色施工的实践中,及时总结地区和企业经验,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并逐步形成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绿色施工管理有标可依。比如《导则》中评价管理属于企业自我评估,有关评估指标和方法尚需要企业结合工程特点和自身情况自我掌握。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我们将把一些企业的好经验及时总结和研究,条件成熟时上升为标准,有些还可以上升为强制性标准。

另一方面研究建立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绿色施工责任制及社会承诺保证制度,促进各方企业在绿色施工中自觉落实责任,形成有利于开展绿色施工的外部环境和管理机制。

2.2以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为切入点,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推行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能够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此,《导则》专设“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一章,鼓励各地区通过加快试点和示范工程,引导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同时制定引导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激励机制。目前,要对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的技术内容和推广重点做进一步研究,逐步建立激励政策,以示范工程为平台,促进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多更快地应用于工程建设。

篇4

近几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物质能源集聚降低,可是当前城市环境污染的情况却仍然在提升,可是伴随着城市里工程建筑的快速提升,也使得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在能源上的需求量不断的提升,这种情况严重的限制了我国当前生态环境的发展。所以我们国家在建筑行业上开始主张绿色施工的管理。

1、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概述及内涵

工程项目管理是为了完成委托人的要求,将一个工程项目从概念规划到建造完成的全过程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使工程项目在合同要求的质量标准下、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预算经费下完成。这是从项目管理的目标和职能来定义的,因此质量、工期、成本自然也就成为了传统工程管理的三大目标,一味追求进度、经济效益会忽视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和对资源的浪费。建筑本身就是高能耗的行业,据统计2014年全国建筑8.14亿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9.12%,能源利用率为35%-40%,同发达国家的50%-84%有很大差距,近5年的新建建筑中高能耗建筑占到92%以上,节约能源建筑不足8%。

随着全球经济和生态形势日益严峻,当前我国建筑业不能和改革开放之初的粗旷模式一样发展,⒙躺发展的理念融入建筑工程管理迫在眉睫。绿色工程管理在传统工程管理模式下融入了生态元素,在保证工程项目在确保质量下、在约定的进度内、合理的预算范围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使得整个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到建造运营维护全过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运用绿色理念指导项目的实施,追求质量、进度、成本、生态环境的统一协调。绿色工程管理方法并不与传统工程管理方法相独立,是用“绿色发展”的理念对传统工程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升华。从安全角度考虑,在确保施工阶段人身安全、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必须兼顾对环境的安全,包括噪音、污染物、废弃物等。绿色工程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2、阻碍绿色工程管理发展的因素

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活、绿色发展的观念,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尤其是近些年多地的雾霾天气让人们对良好的生存环境有着强烈的向往。但从客观上讲,我国的绿色工程施工管理任然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施工企业仍然以传统的思维方式施工,不能系统的运用绿色施工技术和绿色工程管理手段。更不用说用“绿色”的理念指导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实施。阻碍绿色工程管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企业绿色工程环保意识不强。建筑施工现场以农民工居多,大部分农名工教育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他们对环境保护、资源浪费、能源消耗没有意识,再加上工程管理人员没有对工人做更多关于绿色工程的宣传推广导致员工仍然用传统的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方法施工;

(2)绿色工程管理侧重点有误。很多管理人员只注重对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绿色施工过程管理忽略了工程项目前期策划和工程建成后期运营阶段的绿色管理;

(3)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尾主要目的。绿色工程管理就需要有绿色施工技术和绿色建材,但是绿色建材的成本高、选材范围窄,绿色施工技术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才、技术手段相比传统手段较为复杂。为了高的经济利润大部分工程管理人员说的多,但真正实施绿色工程的并不多;

(4)制度和政策束缚。绿色建筑的顺利实施需要多部门的协调配合,但在传统的制度下工程的设计、建造、环保属于不同部门,各自的标准不同,如此一来绿色工程管理不可能实现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不同的管理制度无法实现绿色工程管理的目标。

3、绿色施工的相关管理方式

从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进行绿色施工可以看出,如果想要保证绿色工程能够顺利完成,就需要对绿色施工管理过程运用科学的方式,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相关技术能够得到更快发展,同时绿色施工管理中还涉及到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主张绿色环保施工

建筑行业中对于绿色环保意识的运用意识还相对比较薄弱,因此整体利用绿色施工建筑环境也就比较缺乏,因此,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来说,要对绿色施工提起更多关注,保障建筑行业中的环保思想的先进性,向有关单位和业主进行这种施工方式的宣传,保证建筑行业中更多的运用绿色环保施工,从而降低对于环境的影响。

3.2强化绿色环保施工的相关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系统化、全面的施工过程,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在工程进行中,要对和施工各个阶段的数据进行明确,同时对各个阶段内容进行检查和验收,同时对产生的问题探寻其发生原因,并根据问题探讨改善和优化方式,这样才能够保证绿色施工整体流程的严谨性,与绿色施工能够相互符合。

3.3强化施工人员自身的素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技术能力进行控制和管理,但是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来看,很多都是农民工,从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上都无法符合工程施工,很多工作人员甚至都不认识字,也就更加无法让他们能够认识到绿色施工这个理念,因此,施工中也就不会运用绿色环保的施工方式,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积极在工程中运用绿色施工技术。

总结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传统工程管理的继承和发展,是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对工程管理领域的创新,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概念的不断重视,绿色工程管理将会在实践中得到更多应用,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工程价值观会在绿色工程管理下不断前进。

篇5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满足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同时建筑业自身也必须符合国家节约资源能源和生态保护的基本要求。

(一)全面准确理解绿色施工的内涵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1.实施绿色施工的原则。一是要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二是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绿色施工的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

2.绿色施工不同于绿色建筑。去年建设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体现在建筑物本身的安全、舒适、节能和环保,绿色施工则体现在工程建设过程的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以打造绿色建筑为落脚点,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绿色建筑的性能要求,更侧重于过程控制。没有绿色施工,建造绿色建筑就成为空谈。

3.绿色施工不同于文明施工。前两年,绿色施工的概念刚刚出现时,它的涵义尚不清晰,不少人很容易把绿色施工与文明施工混淆理解。当时从某种程度上,文明施工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绿色施工。随着国家战略政策和技术水平的发展,绿色施工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绿色施工除了涵盖文明施工外,还包括采用降耗环保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能源。因此,绿色施工高于、严于文明施工。例如,《导则》中对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的保护,节材、节能措施等都有所规定。绿色施工也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各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发展状况稳步扎实地开展,避免做表面文章而浪费。

(二)绿色施工是建筑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筑业肩负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绿色施工是建筑业积极承担这份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建筑活动一直是自然资源和能源高消耗的生产性活动之一,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建筑材料的加工、使用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废弃物和对周边的污染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近30%,建筑用水、钢、水泥等都占很大比例。比如建筑用水,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每年缺水量达60亿吨,有1/6的城市严重缺水。我国年混凝土制成量达20亿立方米,配制这些混凝土所需的用水量约有3亿多立方米,再加上混凝土养护用水量(如果按照传统做法浇水养护,水的消耗量将超过搅拌用水),相当于每年60亿吨缺水量的1/10.而且目前施工用水几乎都是自来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完全可以使用中水。尽管建筑施工水资源的消耗量相对于高水耗工业企业,单位产值耗水量比重较低,但是工程建设本身的流动性和临时性造成施工用水管理比较粗放,还有较大的水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的空间。还有,比如建筑垃圾,根据北京、上海两地统计,每施工一万平方米平均产生建筑垃圾500-600吨。而这些建筑垃圾可以通过填埋和铺路等方式再利用。由此可见,建筑业为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的潜力巨大,责任重大。绿色施工的指导思想立足于建筑业以工程建设实践"四节一环保",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导则》在施工中如何做到四节一环保都提供了针对性控制措施,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中,涉及提高用水效率、加强非传统水源利用(中水、雨水、基坑降水阶段的地下水)和用水安全;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中,强调节材措施、结构材料的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加工和安装方法优化、围护材料的节能性能、周转材料的合理重复使用;在节能与能源利用中提出机械设备机具、施工用电照明、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选用节能的机具设备、合理设计工序和配置设施降低耗能的要求;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中,提出严格临时用地指标、强化临时用地保护、合理紧凑施工总平面布置,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道路管线和交通线路;在环境保护中,强调扬尘控制要根据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材料采取分类控制措施和指标,如土方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低于1.5米,结构安装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低于0.5米,在建筑垃圾减量化中,住宅建筑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40%,土石方类的达到50%等控制要点。(三)绿色施工是实现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建筑业能否抓住未来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加快建筑业企业改革发展,提升建筑业综合竞争力入手,核心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从传统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高效率的集约型方式转变,建造方式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绿色施工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绿色施工的提出,对企业管理和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促使企业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组织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以创新管理方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精细化管理,取代单纯依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管理,摆脱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绿色施工的提出,必然要求大力推广应用新型环保材料和节能型设备,应用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加强数字化工地等信息技术应用,并大力发展建筑标准件,加大建筑部品部件的工业化生产比重,从而有利于构建密切联系生产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推广机制,增强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的步伐。绿色施工的提出,必然对施工现场一线工人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重视并加强工人的培训教育,尤其是对一线农民工的培训教育,保证绿色施工的实施,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四)绿色施工是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当前我国建筑业企业仍然主要通过铺摊子、比设备、拼人力来获取企业效益,往往最注重经济效益,越来越关注社会效益,对环境效益还缺乏足够认识。企业项目组织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的重心一直放在工程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上,现场污染和浪费现象普遍严重。绿色施工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施绿色施工并不意味着企业必须要高投入,影响工期和经济效益,相反会增进了企业的综合效益。

首先,绿色施工是在向技术、管理和节约要效益。绿色施工在规划管理阶段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方案包括环境保护、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措施,这些措施都将直接为工程建设节约成本。因此,绿色施工在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节约了企业自身成本,促使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环境效益是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势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形成潜在效益。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如果扬尘、噪音振动、光污染、水污染、土壤保护、建筑垃圾、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控制措施到位,将有效改善建筑施工脏、乱、差、闹的社会形象。企业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有利于取得社会支持,保证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乃至获得市场青睐。所以说,企业在绿色施工过程中既产生经济效益,也派生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加快推进建筑业绿色施工的步伐

(一)加强研究和积累,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的法规标准和制度

我国的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势头良好。部里出台《绿色施工导则》仅仅是一个开端,还属于导向性要求。相关绿色施工法规和标准都还没有跟上,尤其量化方面的指标,比如能耗指标。因此,我们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

一方面要在推进绿色施工的实践中,及时总结地区和企业经验,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并逐步形成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绿色施工管理有标可依。比如《导则》中评价管理属于企业自我评估,有关评估指标和方法尚需要企业结合工程特点和自身情况自我掌握。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我们将把一些企业的好经验及时总结和研究,条件成熟时上升为标准,有些还可以上升为强制性标准。

另一方面研究建立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绿色施工责任制及社会承诺保证制度,促进各方企业在绿色施工中自觉落实责任,形成有利于开展绿色施工的外部环境和管理机制。

(二)以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为切入点,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推行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能够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此,《导则》专设"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一章,鼓励各地区通过加快试点和示范工程,引导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同时制定引导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激励机制。目前,要对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的技术内容和推广重点做进一步研究,逐步建立激励政策,以示范工程为平台,促进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多更快地应用于工程建设。此外,要在相关的工程评优中,加入绿色施工的内容要求,提升工程的绿色含量,强化激励作用,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三)加强绿色施工宣传和培训,创造良好运行环境

篇6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满足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同时建筑业自身也必须符合国家节约资源能源和生态保护的基本要求。

(一)全面准确理解绿色施工的内涵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1.实施绿色施工的原则。一是要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二是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绿色施工的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

2.绿色施工不同于绿色建筑。去年建设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体现在建筑物本身的安全、舒适、节能和环保,绿色施工则体现在工程建设过程的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以打造绿色建筑为落脚点,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绿色建筑的性能要求,更侧重于过程控制。没有绿色施工,建造绿色建筑就成为空谈。

3.绿色施工不同于文明施工。前两年,绿色施工的概念刚刚出现时,它的涵义尚不清晰,不少人很容易把绿色施工与文明施工混淆理解。当时从某种程度上,文明施工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绿色施工。随着国家战略政策和技术水平的发展,绿色施工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绿色施工除了涵盖文明施工外,还包括采用降耗环保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能源。因此,绿色施工高于、严于文明施工。例如,《导则》中对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的保护,节材、节能措施等都有所规定。绿色施工也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各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发展状况稳步扎实地开展,避免做表面文章而浪费。

(二)绿色施工是建筑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筑业肩负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绿色施工是建筑业积极承担这份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建筑活动一直是自然资源和能源高消耗的生产性活动之一,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建筑材料的加工、使用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废弃物和对周边的污染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近30%,建筑用水、钢、水泥等都占很大比例。比如建筑用水,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每年缺水量达60亿吨,有1/6的城市严重缺水。我国年混凝土制成量达20亿立方米,配制这些混凝土所需的用水量约有3亿多立方米,再加上混凝土养护用水量(如果按照传统做法浇水养护,水的消耗量将超过搅拌用水),相当于每年60亿吨缺水量的1/10.而且目前施工用水几乎都是自来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完全可以使用中水。尽管建筑施工水资源的消耗量相对于高水耗工业企业,单位产值耗水量比重较低,但是工程建设本身的流动性和临时性造成施工用水管理比较粗放,还有较大的水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的空间。还有,比如建筑垃圾,根据北京、上海两地统计,每施工一万平方米平均产生建筑垃圾500-600吨。而这些建筑垃圾可以通过填埋和铺路等方式再利用。由此可见,建筑业为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的潜力巨大,责任重大。绿色施工的指导思想立足于建筑业以工程建设实践"四节一环保",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导则》在施工中如何做到四节一环保都提供了针对性控制措施,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中,涉及提高用水效率、加强非传统水源利用(中水、雨水、基坑降水阶段的地下水)和用水安全;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中,强调节材措施、结构材料的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加工和安装方法优化、围护材料的节能性能、周转材料的合理重复使用;在节能与能源利用中提出机械设备机具、施工用电照明、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选用节能的机具设备、合理设计工序和配置设施降低耗能的要求;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中,提出严格临时用地指标、强化临时用地保护、合理紧凑施工总平面布置,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道路管线和交通线路;在环境保护中,强调扬尘控制要根据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材料采取分类控制措施和指标,如土方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低于1.5米,结构安装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低于0.5米,在建筑垃圾减量化中,住宅建筑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40%,土石方类的达到50%等控制要点。(三)绿色施工是实现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建筑业能否抓住未来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加快建筑业企业改革发展,提升建筑业综合竞争力入手,核心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从传统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高效率的集约型方式转变,建造方式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绿色施工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绿色施工的提出,对企业管理和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促使企业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组织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以创新管理方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精细化管理,取代单纯依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管理,摆脱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绿色施工的提出,必然要求大力推广应用新型环保材料和节能型设备,应用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加强数字化工地等信息技术应用,并大力发展建筑标准件,加大建筑部品部件的工业化生产比重,从而有利于构建密切联系生产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推广机制,增强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的步伐。绿色施工的提出,必然对施工现场一线工人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重视并加强工人的培训教育,尤其是对一线农民工的培训教育,保证绿色施工的实施,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四)绿色施工是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当前我国建筑业企业仍然主要通过铺摊子、比设备、拼人力来获取企业效益,往往最注重经济效益,越来越关注社会效益,对环境效益还缺乏足够认识。企业项目组织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的重心一直放在工程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上,现场污染和浪费现象普遍严重。绿色施工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施绿色施工并不意味着企业必须要高投入,影响工期和经济效益,相反会增进了企业的综合效益。

首先,绿色施工是在向技术、管理和节约要效益。绿色施工在规划管理阶段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方案包括环境保护、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措施,这些措施都将直接为工程建设节约成本。因此,绿色施工在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节约了企业自身成本,促使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环境效益是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势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形成潜在效益。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如果扬尘、噪音振动、光污染、水污染、土壤保护、建筑垃圾、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控制措施到位,将有效改善建筑施工脏、乱、差、闹的社会形象。企业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有利于取得社会支持,保证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乃至获得市场青睐。所以说,企业在绿色施工过程中既产生经济效益,也派生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加快推进建筑业绿色施工的步伐

(一)加强研究和积累,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的法规标准和制度

我国的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势头良好。部里出台《绿色施工导则》仅仅是一个开端,还属于导向性要求。相关绿色施工法规和标准都还没有跟上,尤其量化方面的指标,比如能耗指标。因此,我们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

一方面要在推进绿色施工的实践中,及时总结地区和企业经验,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并逐步形成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绿色施工管理有标可依。比如《导则》中评价管理属于企业自我评估,有关评估指标和方法尚需要企业结合工程特点和自身情况自我掌握。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我们将把一些企业的好经验及时总结和研究,条件成熟时上升为标准,有些还可以上升为强制性标准。

另一方面研究建立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绿色施工责任制及社会承诺保证制度,促进各方企业在绿色施工中自觉落实责任,形成有利于开展绿色施工的外部环境和管理机制。

(二)以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为切入点,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推行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能够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此,《导则》专设"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一章,鼓励各地区通过加快试点和示范工程,引导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同时制定引导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激励机制。目前,要对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的技术内容和推广重点做进一步研究,逐步建立激励政策,以示范工程为平台,促进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多更快地应用于工程建设。此外,要在相关的工程评优中,加入绿色施工的内容要求,提升工程的绿色含量,强化激励作用,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三)加强绿色施工宣传和培训,创造良好运行环境

篇7

 

为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关于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相关部署,严格落实《安徽省2021年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皖大气办﹝2021﹞3号),以及我厅会同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的《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和预拌混凝土生产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等工作要求,为全省持续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做出积极贡献,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继续强化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各地要严格落实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六个百分百”措施;县级以上主城区内施工现场严禁露天(或未密闭)搅拌混凝土、砂浆和灰土拌合;严控拆除过程中扬尘污染。实现规模以上建筑工地安装视频监控和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并与属地相关部门联网。

(二)持续提升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质量。根据《安徽省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和《标准》要求,排查和解决标准落实不高、措施不严等问题。指导企业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和完善内部管控机制。配合属地政府做好搅拌站布点规划和取缔无资质搅拌站工作;积极推进建设绿色搅拌站建设;实现搅拌站视频监控和扬尘在线监测全覆盖。

(三)持续推进城市道路扬尘管控。各地要加强城市道路扬尘管控工作,采取有效的降尘及防尘措施,降低道路扬尘。大力推进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工作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持续加大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推进力度,提高城市建成区和县城道路机械化清扫率。

二、主要任务

(一)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

1.压实监管部门职责。按照省大气办《关于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有关工作的通知》(皖大气办〔2017〕27号)(简称27号文)要求,各市要落实市政道路(含轨道交通)、国有投资建筑工程、拆除工程等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监管部门及层级监管责任。建立扬尘防治“三单制台账”(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实施清单管理。同时,市级监管部门要落实辖区内县(区、开发区)监管部门“三单制台账”全覆盖,按月更新“三单制台账”。

2.强化各方主体落实扬尘治理主体责任。各地主管部门要督促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按照《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定期检查施工现场落实扬尘防治措施情况。严格检查建设单位落实扬尘防治工作方案和扬尘防治费支付情况,确保经费按时拨付,未落实扬尘防治措施的新开工项目要暂缓开工。

(二)强化扬尘防治薄弱环节监管全覆盖

加强对各类园区(含自贸区)的扬尘污染防治监管。加大对市政道路(含轨道交通)、政府投资建筑工程(含未批先建)和拆除工程(含未批先拆)巡查力度。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督查建设单位在开工和拆除前组织编制并上报扬尘防治专项工作方案实际落实情况;施工单位扬尘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监理单位扬尘防治监理责任落实情况。对扬尘防控措施不到位的项目,要加大监督整改力度;对屡改屡犯、消极整改、拒不整改等情节严重的责任单位,要加大处罚力度。

(三)推进扬尘防治差别化管控

要结合《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重污染天气建筑扬尘防治应急预案》和本地实际,强化部门联动,加强与生态环境部门协调联动,在属地大气办统一指挥下,互通工作信息,做好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分级分类管控,在重污染天气管控时严禁“一刀切”。注重奖优罚劣,差异化管理,对扬尘治理成绩突出的工地,优先推荐申报文明示范工地、省市优质工程等。

(四)提高建筑施工扬尘防治信息水平

积极推动“智慧工地”建设,推广和应用先进的扬尘防治技术和设备,发挥科技在扬尘防治中的作用,提升施工现场文明和智慧化施工、信息监管水平。按要求安装扬尘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鼓励市本级建立统一监管平台,实现超标预警,远程控制施工现场降尘设施联动自动降尘。建筑工地出入口安装的视频监控系统对车辆冲洗情况可进行核查,视频监控资料需保留1个月,供监管部门核查和倒查。

(五)持续提升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质量

一是对照《安徽省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和《标准》进行全面排查,建立“三单制台账”,对照台账问题,按期整改。解决好已建料场大棚规模不能满足产能需求,铲车作业区无抑尘措施,筒仓和搅拌主机收尘不符合强制性脉冲除尘设施要求,废水废渣管控不严等问题;指导企业健全内部各项环境管控制度。二是搅拌站视频监控和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全覆盖,并与属地有关部门联网。三是推进绿色搅拌站建设,新建、迁建搅拌站鼓励按照绿色搅拌站要求建设,扶持有条件搅拌站改建为绿色搅拌站。各市应出台绿色搅拌站建设激励机制,引导和扶持绿色搅拌站健康发展。四是配合属地政府取缔无资质搅拌站,按照省大气办27号文要求,做好无资质搅拌站摸底排查上报工作。

(六) 加强道路扬尘综合整治

持续加大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推进力度,提高城市建成区和县城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城市重点区域全面实施道路湿扫、吸扫作业,城市主要道路机动车道每日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洒水降尘或者冲洗,提高城市道路保洁质量和效率,有效控制道路扬尘污染。严格渣土运输处置监管执法,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平台作用,加强渣土运输车辆规范化管理。

(七)推广新型绿色建造方式

加快完善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国家级装配式示范城市、基地建设指导和监督,坚持质量安全和宜装配则装配原则,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的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技术,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三、工作要求

篇8

一、前言

当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不但影响到电力工程的稳定运行,更是对于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绿色施工的概念

GB/T50640-2010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中的解释是: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其核心是施工过程的“四节一环保”,它从传统的施工中走出来,与传统的施工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很大不同。其中的“节约”,是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节约资源,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强调“四节”,所侧重的是对资源的保护与高效利用,而不是从降低成本角度出发;绿色施工以打造绿色建筑为落脚点,不搞形式,更侧重于过程中控制,工程建设必须要增加绿色施工措施费;不要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要放眼于将来,对国家和社会受益。

三、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

在对电力工程的施工进行管理时,最主要的重点内容包含施工管理的难点以及施工管理的主要项目。一方面,是施工管理的难点。电力工程的施工是一项管理项目较多,施工环节复杂并且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的系统性的工程。由于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不稳定因素较多。比如:地形、天气、以及原线路的接入等,假如对建设施工管理不科学,就容易导致电力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的出现。因此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难点不但表现为施工安全管理上的难度,而且还表现在度建筑施工期间用到的建筑构件以及设备原件的管理上。可见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要抓住难点,在细节处反复的进行检查与测试,进而保证施工的质量;另一方面,是施工管理的主要项目。进行电力施工的前提条件是施工管理人员应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施工方案以及设计图纸的审查,达到确保建筑施工严谨性与科学性的目的。所以,在进行建筑施工时,要保障建筑施工的技术质量,一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优质,防范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不安全的因素,以确保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四、电力工程难点问题的分析

1、电力工程技术综合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综合管理是保证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其直接影响电力工程技术综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电力工程技术综合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规划、咨询、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以及监督等综合管理内容。然而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充分重视综合管理在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中的重要性,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导致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2、逐步完善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流程

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流程主要包括施工图现场审核、施工测量合理交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设备报审、工程技术交底、工程技术保护等内容。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技术管理人员受相关因素的制约在监督方面的效力无法有效实现,导致电力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容易造成较大问题进而引发安全隐患。

3、技术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影响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是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然而我国电力工程施工中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难以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专业水平较低容易导致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因操作失误而影响电力工程的顺利开展,长期以往势必会严重损害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利于长远发展。

4、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具体落实情况较差

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一个比较凸显的问题是具体落实情况较差,管理具体措施和办法无法在电力工程中得以运用。诸多电力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减少工程开支,技术管理上更是走马观花。这些情况都是导致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没有具体落实的主要原因,长远来看,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势必会走向消亡。

五、电力工程推进绿色施工的措施

1、加强公众对绿色施工的认知

在推行绿色施工过程中,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并不能够解决在这一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而在环境衰退上没有更好的得到克服与控制,其主要的原因是全世界大多数人没有形成与现代工业科技社会相适应的新环境伦理观。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绿色施工教育,使人们认识绿色施工到建筑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求高校进一步完善相关学科建设,以培养绿色施工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再次是施工企业应对从业人员定期的开展专业知识培训,以加强其进一步的对绿色施工技术的认识及应用能力。

2、加强招投标阶段的控制

一般情况下,业主在选择建筑物时,对招标资质的要求非常高,首先投标企业是否有ISO14001环保认证证书;其次投标者是否严格的按照绿色施工方案进行编制标书,而评标委员会在评标时是否把绿色施工相关技术与管理方案作为评比的标准;最后是绿色施工准则是否运用到施工图纸、技术合同当中,并在建设期间实施监督,以促进施工单位执行。

3、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管

施工过程中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管也至关重要。管理部门要结合工程施工的质量标准,对各个环节的施工进行督促、监督,确保施工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同时,要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以此为依据开展施工监督和管理工作,以此来为工程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4、认真总结工程施工管理的经验

在电力工程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中,会产生诸多与施工管理相关的文件,比如说施工合同、工程图纸设计底稿、招投标文件、会议纪要、问题及处理记录以及验收报告等。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将这些资料妥善整理和保管,并从中总结工程施工中的经验和不足,以此来为日后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奠定基础。

5、建立健全管理流程

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应当把完善管理流程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正确处理好“精细化”与“效率化”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分别制定出投标工作流程、施工网络计划流程、图纸会审工作流程、施工准备工作流程、工程进度控制流程、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管理工作流程等等。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强化管理意识,规范管理行为,同时建立赏罚制度,以加大各部门的执行力度,从而达到工作清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赏罚分明,让所有的员工懂得工程施工的所有事务工作分别由谁做、怎么做、如何做好。同时在此期间必须杜绝程序过于精细或繁琐而导致管理混乱的现象发生,使工程施工管理更标准化和程序化。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电力工程绿色施工管理,对于促进电力工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高玉璞.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5(19):11

[2]李晓江.电力工程施工与安全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65(11):32

[3]姚千里.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J].企业导报,2010,57(04):54

篇9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推行绿色施工技术的背景

2001年我国政府在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承办权时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2003年11月奥组委环境活动部负责起草了《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此举旨在贯彻“绿色奥运”理念,推动绿色施工水平的提高,使奥运工程达到较高的环保标准;2005年国家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7年9月,建设部颁布了《绿色施工导则》等等,这些标准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已逐步将绿色施工提高到技术性层面上进行规范。2008年1月,北京市建委根据国家对北京市在建工程的社会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现状提出的要求,为鼓励创新,促进施工企业转变理念,配合全社会举办好奥运会,在全市各施工企业推行争创“绿色施工样板工地”的活动,强力推行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以树立首都建设新风范。

2.绿色施工的定义

《绿色施工导则》中明确给出了绿色施工的定义:绿色施工就是在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保(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和环境保护)。

3.东方旺盛综合商业楼绿色施工技术

3.1工程概况

综商业楼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杨闸环岛一侧,工程占地面积7000M2,建筑面积58204 M2,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15层,楼高49.80M。外墙装饰为干挂石材、铝板造型和玻璃幕墙。

3.2节材技术

3.2.1对钢材、木材、混凝土等都有精确预算,优化下料方案,减少废料产生。

3.2.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3.2.3料场设置于加工场旁,减少材料二次搬运。

3.2.4就地取材,距施工现场20KM以内的大宗建筑材料(商砼、钢材、木材、水泥等)用量占建筑总量的72%。

3.2.5优化大钢模配置,增加钢模周转次数。

3.2.6进行各种废材再利用,如木方接长、短钢筋制作成马凳。

3.2.7优先采用高效钢筋和螺纹接头等节材效果明显的新技术。

3.3节水技术

3.3.1办公室、生活区均采用节水器具,如节水龙头、脚踏淋浴开关,公共厕所采用自助冲洗装置。

3.3.2底板混凝土后期养护采用砌砖胎模蓄水养护。

3.3.3对竖向混凝土构件的养护采用洒水后包裹塑料薄膜保水的方式,减少了用水量和养护难度、次数。

3.3.4在现场设置两个蓄水池,将基坑井点降水排出的水汇集后,用于绿化灌溉及部分降尘洒水用水。

3.4节能技术

3.4.1设定办公区、生活区和施工区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对比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与纠正措施。

3.4.2办公区、生活区照明灯具均采用节能灯,生活区宿舍白天拉闸断电。

3.4.3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生活区浴室、食堂安装太阳能供应热水。

3.4.4施工区现场优化施工机具配置,在不影响施工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将投标时选用的90KW的K50塔吊变换为75KW的FO23B塔吊,一方面节省了投资,另一方面更有利于节能降耗。

3.4.5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作业面,相邻作业区域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减少机具数量。

3.5节地技术

3.5.1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道路、管线,作为办公区、生活区之用。

3.5.2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按照北京市朝阳区规划委员会审批用地指标所需的最小面积设计。

3.5.3利用闲置土地设置了临时堆土场,共存土约1万M3,该部分土方用于回填用,减少了土方的外运量,并在堆土场表面进行了以速生草皮和草本花卉为主的绿化处理,减少了水土流失,减少了扬尘。

3.6环境保护

3.6.1扬尘控制

3.6.1.1土方作业阶段,对于正在施工的区域采取洒水措施,对于已开挖到位的区域,采取全面覆盖密目网的措施,以减少扬尘。

3.6.1.2土方运输车辆采用全封闭车斗,保证土方不外露。

3.6.1.3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槽。

3.6.1.4水泥仓库采用全封闭库房,装卸前后洒水控制扬尘。

3.6.1.5建筑物内垃圾清理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通道由上而下、有内至外进行输送。

3.6.1.6施工区内的地面,采取部分硬化、部分绿化两种方法进行封闭,防止扬尘,硬化的道路每天安排专人打扫。

3.6.2噪音与振动控制

3.6.2.1购置HS5633型声级计两台对施工场界噪音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3.6.2.2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设备。

3.6.2.3购置1000M2隔音屏对重点噪音区域(如搅拌机、圆锯机操作场等等)进行隔音,避免、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3.6.3光污染控制

3.6.3.1夜间室外施工时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尽量垂直集中在施工区域范围内。

3.6.3.2电焊作业时采取遮挡防护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3.6.4水污染控制

3.6.4.1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如搅拌机处等),将废水收集过滤沉淀达标后进行集中排放。

3.6.4.2办公区、生活区厕所设置化粪池、食堂设置隔油池等进行三级沉淀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

4.问题与建议

4.1管理方面

4.1.1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技术知识培训不够,工人自觉程度低。应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培训,以增强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执行力。

4.1.2现场管理者对现场材料用量、机械设备进出量、能源利用量有记录,但缺乏数据的统计。应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据此进行可行性评价和总结。

4.2节材方面

工程中缺乏对使用的材料绿色和非绿色的鉴定比较,应用材料比较多的是对基于价格和性能的选择上,应加入绿色评价。

4.3节能方面

主要施工设备由于价格问题没有采用节能设备,例如塔吊、人货电梯没有采用变频技术或节能变压器,需积极推广应用。

4.4节水方面

生活污水利用率低,多是处理后直接排放,其中部分生活用水完全可以用来进行绿化、降尘之用。

4.5其他方面

4.5.1政府需适时推出鼓励政策,随着绿色评价国家标准的正式颁布和实施,建议参考文明施工措施费的设置,设立绿色施工措施费。由于绿色施工的内涵高于文明施工,因此费率的选用应略高于文明施工措施费,以充分调动施工企业的积极性。

4.5.2推广新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节能减排。

4.5.3加大监管力度,和文明施工成功推广一样,绿色施工要规范化也必须有强制的措施,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有严格的管理措施,详细的考核表格,并定期派专人进行现场检查考核。

5.结语

商业楼工程2008年5月开工,适逢北京奥运之年,通过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四节”方面共节约资金33万多元,“一保”方面为办好奥运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北京市的“蓝天计划”作出了贡献。工程施工阶段通过了有关部门专家组的4次检查验收,2009年1月被北京市建委授予首批“北京市绿色施工样板工地”称号。

参考文献

篇10

和传统的建筑设计相对比,绿色建筑设计满足的层次需求比较多,这就让对绿色建筑的投资起点较高,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被投资者所青睐。但是就其生命周期成本观的角度进行思考,对绿色建筑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进行综合的考虑,也就是说对在使用建筑的过程中所降低的费用以及提高的生态功能进行综合的考虑。之所以要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综合性评价就是在绿色建筑设计最大的生态功能和最小的使用周期费用之间寻找平衡点,在这个前提下进行建筑方案的设计,这样设计出的建筑才符合绿色建筑的宗旨。

1.2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基本准则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所体现的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和社会效益,无疑是可以让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促进的,但我们也知道,绿色建筑具有更广泛的主体需求,其层次性更强。与绿色建筑设计综合评价的目的相结合,经济型和适用性的统一,让主要的指标进一步的突出且指标之间要有可比性是评价的时候需要遵循的原则。

2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2.1系统工程理论

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各层级评价因素之间存在的关系主要是:横向的交叉和纵向的从属关系,经过对评价因素进行分类、分层后建立一个完备的、易于操作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选出综合性最好的方案。

2.2可持续发展理论

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仅让当代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又不让未来人们的满足受到威胁的发展方式,也就意味着进行适当的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的综合性评价重视的是建设多元化的需求,一如既往的对多因素的综合效益进行重视,实现人、自然、建筑的协调性可持续发展,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核心思想的体现。

2.3全寿命周期费用评价理论

全寿命周期费用评价理论的主旨是把绿色建筑看成一个生命系统,在这个生命系统中以全寿命作为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对物质投入和产出进行评价作为这个系统在技术经济上的指标。在绿色建筑体系中,它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主要有建筑投资和维护成本。根据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意义,综合性评价的过程为:评估目标的确立、相关评价要素的收集并进行数据化、分析指标与综合评价、下结论与改进建议等阶段。由于需求维度的目标比较多,所以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比较适合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综合性评价。

3基于综合性能分析背景下的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对策

以总额和性能分析为背景的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对策,把建筑设计过程和设计深度作为基础,可以把建设设计分为四个阶段:决策设计阶段、开始设计阶段、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对地域、环境、资源等性能的综合考虑,利用评价标准指导绿色建筑设计同时辅以高科技软件分析建筑的主要性能,让绿色建筑的科学性、客观性进一步的提升。

3.1绿色建筑地域性空间组织模式设计优化

对绿色建筑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以传统的建筑设计为基础然后加上如地理、气象、技术、文化和环境等相关的参数,对自然生长的规律进行依赖是绿色建筑地域空间组织模式设计的优化原则,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加入地域元素,对人在绿色建筑中的感受重视起来,对设计优化主要表现在:优化设计技术、视觉形式、空间关系等,并与地域建筑技术水平、文化水平,地方发展情况相结合。进行研究、调查、转换等,以便于设计模式得以控制,绿色建筑的效果得以优化。与此同时,绿色建筑的生态系统是由人、地质、大气环境、土壤等元素组成的。通过对绿色建筑的综合性能进行考虑,确保绿色建筑能对地域风格和价值系统进行整体的体现,并以地理环境的变化为基础,让地域环境系统和谐相处的优化目标得以实现。

3.2绿色建筑设计流程的优化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准则,然后对现有的绿色建筑过程的设计进行优化:首先,对设计团队进行优化,由于组成绿色建筑设计团队的人员非常复杂,绿色建筑项目设计团队应该基于绿色建筑的目标,对配设计团队进行员工的配置,落实责任。第二,对决策设计进行优化,设置特殊的绿色设计团队然后进行绿色建筑启动仪式,如开展绿色建筑的可行性分析,对绿色建筑的现场技术、设备、交通等进行深度的分析,不能止于表面,一定要深入本质的进行研讨、分析;第三,优化初步设计,对初步设计进行优化的过的主要表现有:开展绿色建筑设计研讨会、规定绿色建筑设计的总要求、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确定绿色建筑设计的审查指标等等。第四、优化扩充设计,优化扩充设计的过程表现在:开展绿色技术深化实施研讨会、对绿色建筑进行扩充设计、对扩充绿色设计图纸进行审查、设计图纸模拟(综合建筑能耗、室内的通风、采光情况);第五,优化设计施工图纸,优化施工图设计的主要流程是:对绿色施工图纸设计进行深化、绿色建筑设计图纸完工、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要是参数发生变化的时候,应该以计算机为基础进行模拟的校对、审核、会签)、施工图设计完工。

3.3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优化

当前,对建筑环境进行整体性能评价的系统主要包含的指标有:水、材料、能源、空气质量和其它指标该,但内容的评价系统、操作模式、结构、结果的表达和绿色建筑的决策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距离,很难满足设计师在优化绿色建筑设计的需求,在分析绿色建筑环境的时候使用Ecotect软件,通过总结可以对绿色建筑综合性能评价指标进行获取,让每一项综合评价指标独立于彼此,可以对绿色建筑的综合性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反应,根据绿色建筑功能的要求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设置,可以使用的方法主要有相关系数法、专家评分法等几个常用的定权方法,对权重的评价指标进行确定,通过采用Ecotect仿真程序对方案的性能进行分析,然后通过TOPSIS算法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让获得的评价指标达到最佳和EcotectTOPSIS决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