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7 15:20: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篇1

为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市场竞争力,应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力度,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应当逐渐规范,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提升企业的生命力以及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但是,企业的管理模式的规范并不是一帆风顺以及一劳永逸,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当前,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方面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应当采取必要的对策进行完善。

一、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企业组织机构难以满足发展需求。企业的组织机构不够完整或是太过冗繁,是当前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面临的严重问题。这种情况与管理人员的陈旧性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太过关注短期经济利益而目光短视,导致公司运营的管理流程很难满足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求。长远来看,对企业效益不利。2.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混乱。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还有很多中国企业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很难为企业选拔和培养出需要的员工。有部分企业缺乏合适的激励机制,员工在工作中看不到物质或精神的奖励,缺乏激情。有部分企业在录取员工之后,没有进行专门的系统专业知识培训,导致新员工很难直接参与企业的工作。还有些企业留不住员工,员工团体成员不够稳定。这些状况都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混乱,对企业的发展存在着及其不利的影响。3.经营管理模式不够灵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少企业已经认识到,传统粗放型产业模式已经不在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以及发展环境。很多企业采取投资的模式,壮大企业的规模,扩展企业的经营范围,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但是,过度的投资扩张模式会给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和长足发展。此外,这种看似集约型的发展模式缺乏灵活性,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负担。

二、促进企业管理模式规划化的有效对策

1.建立健全适合企业制度以及组织机构。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合适的企业组织机构模式对于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性。企业的管理模式中必须包含企业组织机构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不仅要能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还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要建立畅通的企业上下沟通渠道,上至高层管理人员,下至基层普通员工,都能进行沟通。各部门之间智能分配做出详细的规定。在完成各部门工作要求的情况下,进行交流与合作。建立评估机制,设立评估监督部门,对各组织机构和个人的工作状况进行评估。2.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必定具备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所以,企业的管理人员,特别是参与决策的高层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不仅对于企业的经营十分重要,对企业的发展也十分重要。员工选拔要根据员工的专业技能选拔,各岗位分配合适的员工,以保障企业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同时,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工作,以保障员工能适应复杂的市场变化而导致的人力资本需求。特别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更能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更加科学化的对企业进行管理。建立起科学的考核监督机制对企业来说也十分重要。考核员工的业绩和表现情况,根据奖惩制度对其进行奖励或惩罚。对于工作热情,为企业创造了效益的优秀员工,要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以激励他们更好的为公司服务。专业素质高,工作积极的员工也能进入管理人员的视野,并且受到管理层的重视。3.实行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在当前的经济状况下,想要把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完全转变为集约型的管理模式,难度十分巨大。所以,管理人员要认识到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当前经营管理模式下,可以在企业内实现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不断进行补充和改进,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同时,安排专门的人员对经营模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使之不断适应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需求。4.为企业设立合适的经济发展目标。科学的企业经营管理策略必须设立合适的经济发展目标,整个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都围绕着目标进行,从而逐步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在制定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时,不仅要参考短期内的经济发展态势和市场状况,也要建立长期发展目标。制定长期发展规划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在制定企业经济发展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具备的发展动力,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要保障企业的经济发展目标是真正适合企业、为企业量身定制的。同时,对企业的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全流程的监督,确保规划的实现。决策人员要对设立的经济发展目标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确定其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主要包括组织机构体系难以满足发展需求、人力资源管理混乱、经营管理模式不够灵活。应当建立健全适合企业组织机构模式、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实行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为企业设立合适的经济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乃鹏,张奎平.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模式和绩效评价方法的探索与创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200-204.

[2]丁圣志,陈铭钊.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4(19):142-144.

[3]傅志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转变趋势分析——人力资源供求管理的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2010,(12):65-68.

篇2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企业特点,立足于企业的优势谋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本人职务经验,随着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国龙物流公司的发展,公司制定出了一套完善的管理规划方案,按照公司发展思路的要求,整合业务内容,调整组织结构,理顺业务关系,发挥资源优势,从而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实现公司健康发展。

        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保持良好运营状态的重要条件,良好的企业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可以使企业形成良性发展循环,逐步实现企业的壮大。企业的管理模式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主要表现是泰勒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人被当作是挣钱的机器,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企业管理更加注重人的作用,生产经营能力的提高,技术的革新都是靠人才来推动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取决于技术、人才的竞争。所以,企业要想实现持续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包括科技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等在内的创新体制。下面就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战略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技术创新理念

        科学技术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企业的发展管理中,科学技术是增强企业实力,实现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主要动力。技术创新的贡献率在发达国家里是非常高的,如美国、英国等国家技术创新对经济增产的贡献率高达80%以上,这也为我国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指明方向。通过近几年的技术发展和进步,我国在技术创新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我国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如上海、深圳等,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相当的高,可达到75%左右。实践表明,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最终的推动力量就是技术的进步。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企业实现自身进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篇3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企业特点,立足于企业的优势谋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本人职务经验,随着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国龙物流公司的发展,公司制定出了一套完善的管理规划方案,按照公司发展思路的要求,整合业务内容,调整组织结构,理顺业务关系,发挥资源优势,从而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实现公司健康发展。

        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保持良好运营状态的重要条件,良好的企业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可以使企业形成良性发展循环,逐步实现企业的壮大。企业的管理模式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主要表现是泰勒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人被当作是挣钱的机器,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企业管理更加注重人的作用,生产经营能力的提高,技术的革新都是靠人才来推动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取决于技术、人才的竞争。所以,企业要想实现持续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包括科技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等在内的创新体制。下面就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战略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技术创新理念

        科学技术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企业的发展管理中,科学技术是增强企业实力,实现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主要动力。技术创新的贡献率在发达国家里是非常高的,如美国、英国等国家技术创新对经济增产的贡献率高达80%以上,这也为我国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指明方向。通过近几年的技术发展和进步,我国在技术创新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我国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如上海、深圳等,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相当的高,可达到75%左右。实践表明,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最终的推动力量就是技术的进步。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企业实现自身进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篇4

以人为本思想最早出现在儒家思想中,核心是“仁”,将仁贯穿到整个企业管理发展实践中,并作为礼仪道德的最高原则。关于仁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两点,分别是克己复礼、仁者爱人,严格对待自己,宽容的对待别人,用爱的准则和标准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后来,孟子和荀子也对仁的理念和思想做出了更深入的论述,强调了人这个个体在社会发展中所需要具备的道德价值。以人为本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内涵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为政在人。主要是指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需要注重塑造现代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现代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第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树立人本思想,将人这个元素作为管理的重点,企业领导者需要引导企业员工做好分内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在企业内部达到良好的效应,使得员工在发展中获得事业的成功。第三,任官得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企业经营管理需要注重对人才的选拔和应用。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地位和作用

(一)以人为本理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地位

第一,以人为本思想理念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原动力,具体表现如下:①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是管理活动的创造者。②人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连接着企业管理的各类要素,包含设备、组织、机构、环境等。③企业管理是围绕人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在具体发展中不仅需要考虑顾客、市场的需求,而且还需要尽可能多的满足内部职工需要。第二,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目标和最终归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所追求的利益实现正当,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社会利益,为社会发展负责。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作用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虽然不能为企业发展带来直接利益,但是其作为一种无形的推动力,对实现企业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能够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主体,而职工是企业发展的主体,企业管理者在充分应用以人为本理念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满足企业员工发展需要,而且还能够在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热情,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第二,能够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包含形体形象、社会形象、道德形象。其中,道德形象是影响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人为本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体现是塑造企业良好道德形象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落实能够引导企业员工树立质量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产品生产。第三,能够增强企业凝聚力。企业凝聚力是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以及员工对企业向心力的融合,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突出表现在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的信赖和认可,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表现为职工对企业的热爱、关心和贡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凝聚力高低是影响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凝聚力的高涨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意义重大。第四,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想要获取一席之地不仅需要在技术、设备、产品等硬件上进行创新,而且还需要在形象、道德、伦理等软件方面进行创新,以人为本理念的塑造能够帮助企业获取更多好的市场评价,从而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

三、以人为本理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企业管理积极转变思想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首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以往的物质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需要转变,在企业管理发展中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即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不仅需要盲目注重经济效益的获得,而且还需要注重全面提升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其次,现代企业投资重点要从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转变为组织员工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引导员工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最后,企业需要转化管理制度,将管理工作的重心从物转变为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和能力。

(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需要充分尊重员工

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员工在获取基本的物质生活保证之后就会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在这种需求下,现代企业原有的、单一的物质激励杠杆已经不再满足员工社交、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比如员工可以尽量为员工发展解决衣食住行的需要,为员工提供适当的生活补助,同时,企业管理规定和各项政策的制定也要从人性化的角度进行考虑,结合个人最高工作效率时间段来安排工作。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员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说话办事之前充分考虑员工的真实感受,避免出现因为言语不当而让员工误解的现象。在实施人性化管理中一方面需要注意利用和挖掘员工人性中积极的一面,引导他们能够为企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需要抑制员工人性中消极的一面。

(三)让员工充分参与到现代企业管理中

在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下企业需要让员工充分参与到企业发展管理中,结合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程度的不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具体分为四个阶段:控制参与管理、授权参与管理、自主参与管理、团队参与管理。员工在企业管理发展中的参与具体体现在参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制定、个人发展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的融合。

(四)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

以人为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通过有效培养人才来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需要将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和企业发展需要适应,另一方面还需要为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涉及企业人事管理多个方面的内容,为企业战略发展规划服务,为了确保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的科学合理,在制定之前需要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规划,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员工的个人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五)为员工制定符合其发展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现代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时候还需要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体现出公司为员工工作前景的思考和规划,让员工深刻地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关怀,从而满足员工对自我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学习型管理组织是最为有效的一种组织形式,通过学习型组织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出企业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此,现代企业需要在组织作用下为员工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可以允许员工自由提问和讨论,并为员工个人发展以及继续教育提供机会,将员工的绩效获取及其对组织的贡献结合在一起。

(六)创造独特的现代企业管理文化

从同仁堂企业的长远发展情况来看,它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严格的管理制度,将崇高的精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全面贯彻落实到现代企业管理中,并能够在企业管理发展中将这种文化内化为员工个人行为,打造独属于中药行业的特色企业文化。为此,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为员工规划职业生涯、企业文化营造等方面具体分析基于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理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需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为员工个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本管理在本质上能够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的发展,人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将人本管理理念应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来将人本理念贯彻落实到现代企业管理中,从而在促进企业有效发展的同时实现员工的长远发展。

篇5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36-0112-03

1现代企业统计的内涵

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存在很大的不同,它是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社会要求的独立社会单元,因此在界定现代企业统计时,首先要在对比传统的企业统计的基础上,对现代企业统计的范围作出明确界定。[1]传统的企业统计是政府统计在企业中的延伸,其主要任务并非服务与本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而是为政府统计部门提供报表服务;而现代企业统计的首要任务是服务企业本身,为企业管理与决策提供信息、咨询和核算监督。现代企业统计应作为企业内部的一种方法或工具,现代企业统计的范围就不能从企业统计人员、岗位部门的职责去界定,只能从企业统计方法系统本身应当具有的本质属性去寻找。虽然不可否认企业需要关注外部环境,尤其是外部宏观经济环境,但其属于宏观经济统计的方法,与宏观经济统计相对而言,现代企业统计是一种微观经济主体的特殊活动,因此属于宏观经济统计研究的内容不应列入现代企业统计的范畴。另外,现代企业统计还需适当区分于工程技术领域的统计,以企业产品及相关工艺标准为界,工程技术领域的统计在标准确定及标准确定之前,属于现代企业统计的生产经营活动领域为标准确定之后。因此,现代企业统计的研究对象可界定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结果的数量方面。由此可将现代企业统计定义为收集、整理、分析并使用与企业经营活动及其结果有关的数据的方法系统和整个工作过程,它既包括企业内部数据统计,也包括企业外部市场数据的统计。

现代企业统计以服务于现代企业管理经营和决策为主要任务,与传统企业统计相比具有其新的特点。一是信息领域扩大化,现代企业统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能更系统、及时地搜集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内部信息,与此同时,还能方便、快捷地搜集市场信息、潜在竞争者和竞争者信息、客户信息和相关供应商信息,使企业统计的触角扩大化。二是操作方式现代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企业统计数据的收集都是实时的,企业内外部数据一旦发生都将存入相应的服务器,并能保证及时送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等待处理。统计数据不仅能够通过数据库得到有效保存,而且对复杂统计数据的管理和使用也有专业的技术和软件进行处理。三是功能实现全面化,随着统计技术的发展,以及为了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现代统计技术不仅是统计事后信息,并加工、整理,而且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进行统计分析;并且不仅可以利用统计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描述,而且能够实现对统计规律的揭示和对企业决策的支持,现代企业统计在实现统计功能方面表现出了全面化的特点。四是统计管理信息化,现代企业统计的统计人员利用企业统计信息网络,进行高效率的统计调查,在世界范围内以最低费用并传输统计信息,可以实现统计与业务、财务的协同,实现动态核算、及时控制、在线办公等管理模式,对于集团型企业还能实现对分支机构的集中式管理,促进整个企业资源的整合,促进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

综合而言,现代企业管理不同于传统企业统计,是一种系统方法的功能展现,以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统计理论方法为基础,在适合现代企业市场经济需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统计和信息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和统计管理方法服务企业经营管理。

2现代企业统计的功能

随着社会主要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代企业统计的范围,主要任务与传统企业统计存在很大的差异,现代企业统计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信息功能、市场调研功能、分析与决策功能以及综合评估功能。

2.1信息功能

拥有为企业主体运行所需的信息即为现代企业统计的信息功能,它是现代企业统计应首先发挥的功能。现代企业统计所获信息既要包含企业内部信息,也要包含企业外部信息。企业内部信息是与企业本身有关的信息,包括企业供、产、销、人、财、物等各方面使用情况的资料和数据,用以反应企业一定时间、一定地点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结果。这些资料在经过一定的整理后,形成一个能够描述企业各部门业务运行规律,反映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相互联系的有机系统,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优劣以及市场竞争力,从而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企业外部信息是将企业置身于整个经济运行中,将其看作其中的一个个体或一个组成部分而获得的与企业运行有直接关系或间接关系的信息,主要反映企业的外部环境、需求情况和竞争情况,包括合作伙伴信息、竞争者信息、消费者信息、市场信息、政治环境信息、法律环境信息、人口信息等。企业内部信息主要用于企业各层次的管理人员对企业进行不同目的、不同业务的分析与决策;外部信息主要用于企业间的信息交换以及为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决策资料。现代企业统计对信息的处理要保证其在口径和含义上符合国际惯例并具有通用性,同时为使信息在效用上具有一定的价值,还要保证资料具有连续性,当然在处理信息时可借助现代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以使信息的处理简单化、智能化、科学化。

2.2市场调研功能

搜集、整理、分析及预测市场资料与情报即为市场调研,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市场息息相关,因此,了解、掌握市场信息,认识其发展趋势与变化规律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市场调研正是现代企业统计主要的功能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市场潜力的调研,对新产品的评估、竞争产品的比较、产品周期等产品调研,对销售渠道的调研,对价格、竞争对手、消费者行为等各种市场信息的调研,其主要目的是使企业充分了解市场情况,以更好地对自身进行定位。值得注意的是,市场调研这一统计功能在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及国内一些大型的企业更受重视,国内一般企业很少运用,市场调研能带给企业很多有用的信息,国内企业应重视起来,可通过自己进行市场调查或者找委托方代为完成调查的形式获得市场信息,通常市场调研的过程主要是设计问卷―试调查―正式抽样调查―审核―数据处理―撰写调研报告。

2.3分析与决策功能

分析与决策功能是现代企业统计咨询职能的具体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功能与市场调研功能只是其信息职能,信息职能只是为认识现象的数量规律性提供条件,分析与决策则是为企业理解和掌握经济运行规律、认识外部环境、选择正确方案提供帮助。[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经济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经济过程,受人员和能力的限制,企业统计部门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分析与决策功能,为使现代企业统计中的分析与决策功能更好地运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企业可委托高校或专门机构去完成一些大型的、专业性强的分析项目。

2.4综合评估功能

现代企业统计不仅能为企业制定决策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料,还能发挥监督功能,综合评估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现代企业统计在发挥综合评估功能时,要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出发,在对同行业的同类统计数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指标体系来量化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并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诊断,将企业所处的状态和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时地反映出来。

3现代企业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各领域的应用

不同于传统的企业统计主要服务于政府统计部门,现代企业统计主要服务于企业本身,为企业提供管理与决策所需的信息、咨询和核算监督。对现代企业统计进行各种研究,其目的必然是期望现代企业统计能更好地为企业本身服务,现代企业统计功能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得到应用。

现代企业统计在企业经营方面的应用同样要从现代企业统计信息功能所包含的企业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企业内部的经营统计系统,对企业各方面内部投入进行统计分析,如对企业内部的人而言,可通过员工工作统计系统的方式了解企业员工数量、素质和构成等,分析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及其变动;对于物而言,可通过企业物质技术设备统计系统的方式了解相关设备的数量、利用情况及产品生产能力等;对于原材料的使用而言,可采用原材料利用效率统计来分析获得节约原材料的途径。相应地,企业可建立企业供、产、销、人、财、物等各方面统计子系统,通过企业现代统计的功能,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以获得企业内部各要素的相关信息,进而优化配置企业的内部要素,提高企业系统效益。其次是企业外部信息的统计分析,主要包括对市场、消费者行为、社会经济环境的统计分析,如对市场的统计分析,主要是通过现代企业统计的市场调研功能获取上、下游市场及同行业市场的信息,然后通过对上游市场信息的综合分析,对企业价格的走势作出预测,通过对下游市场信息的分析以了解产品市场的行情,在对同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同行的经营情况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了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社会宏观经济环境的分析可借助一些权威人士的观点来了解其发展趋势。总之,通过对大量外部信息的统计分析,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做出整体上的衡量,进而提高企业经营的综合质量。

现代企业统计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此处的管理并非对企业整体的全局管理,而是特指针对企业某些特定经营活动方面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企业中,最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就是人,因此企业要注重对人的管理,但人也往往是企业中最难管理的,要真正管理好企业的员工,首先必须了解其真正需求,如员工更在乎的是薪酬、培训机会还是晋升空间;员工对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前景了解多少;员工与领导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否影响到员工与领导的关系,进而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状态等现代企业统计就能实现这一目标,可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分门别类地采取有针对性的统计分析,从而为企业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激励对策提供信息。企业要想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使企业内部的员工满意,更要有高质量的产品让消费者满意。现代统计技术在企业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要深入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虽不对生产工艺及产品设计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但应对相关基础有所了解,然后对每个环节的半成品、成品对照相应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在产品生产的每个环节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最终保证产品的高质量。要运用好现代企业统计,使其功能真正服务于企业质量管理,并取得较大的成绩,使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行,使企业产品质量提高,必须要选择合理的统计技术,优先选用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容易的、好理解的统计方法;另外还必须选择适宜的统计技术,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企业自身的生产和产品特点,并针对特定的环节和相关人员的知识水平等选择相应的统计技术,以保证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3]

4现代企业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作用的缺失

现代企业统计的存在就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本应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现代企业统计并没有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起到应有的参考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不少企业仍将现代企业统计等同于为政府提供统计报表的传统企业统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并没有对现代企业统计进行合理定位,从而导致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任务的弱化,使现代企业统计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另一个因素的存在,即由于企业统计被认为与企业经营管理没有太大关系而不被领导重视。[4]相对于企业统计,企业领导可能更重视会计等,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对统计的内涵和重要性没有深入的认识,在思想上把统计简单化了,认为统计不过是数据游戏而已,因此行动上就可能出现当企业出现改革重组时,可能首先被精简的就是企业统计机构。造成现代企业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作用的缺失的第三个因素便是企业统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受企业统计得不到领导重视的影响,部分专业院校出身的统计人员选择了该行,即使留下的也缺乏积极性,而由于企业统计常常被认为是轻松舒服的工作,因此一般企业的统计人员都不具有统计理论知识,更不具有先进的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从而使现代企业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无力发挥作用。另外,虽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但多数企业仍采用手工统计,落后的统计方法使统计数据质量得不到保障,大大淡化了现代企业统计信息、分析与综合评估的功能,致使现代企业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大打折扣。

5现代企业统计有效应用的制度保障

新的市场经济环境,新的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克服现代企业统计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作用的缺失,更好地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实现现代企业统计的功能,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应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要对现代企业管理合理定位,实现其职能观念真正的转变,在企业内部融入现代企业统计侧重服务于企业本身的观念。二是提高领导对现代企业统计的重视力度,首先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相对独立的统计机构,并为相关统计岗位配备高素质的统计人员,要求其掌握相应的统计和经济理论、统计分析方法和计算机知识,熟悉企业经营状况,了解行业动态,这样有助于统计人员高质量地完成统计工作,以为企业提高有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其次企业要为统计人员提供定期培训的机会,以掌握新进的统计技术,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做出客观、公正的数据分析,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效果。三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情况制定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定期对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评估和修正,使指标体系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设计一定的统计数据报送制度,明确指标含义、指标口径和报送时间等来支持现代企业统计,以保证现代企业统计能真正为企业领导者服务,使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四是有效利用现代化设备,当前,简单的手工统计已不能适应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其时效性和准确性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企业领导的信息需求,要使企业及早地掌握信息、利用信息,为企业的发展与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依据,发挥现代企业统计独有而其他工作无法替代的参谋作用,就必须借助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录入并加工整理大量的统计数据。

总之,现代企业统计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十分实用的一种手段,企业领导要充分重视现代企业统计,培养高素质的企业统计人员,使其能充分利用统计技术,对企业的经营及各方面的管理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以使现代企业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信息、市场调研、分析和综合评估等多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万寿桥等.企业统计市场化定位的目标取向[J].统计研究,2001(8)

2 吴喜之编著.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M].上海: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8)

3 王军.企业应加强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的运用[J].信息系统工程,2009(8)

4 惠迎春.对现代企业统计的思考[J].水路运输文摘,2005(6)

Modern Business Statistics in the Field of Business Management Applied Research

篇6

在经济不断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经营管理是企业经营发展最重要的部分,现代企业多以股份制为主,本文主要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找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规范化路径,来推动现代企业的持续发展。

一、目前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进入战略实施状态,战略的重要性虽然已经得到大部分企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认同,但真正能将经营战略、资本运作战略、财务管理战略、企业文化战略等予以清晰、准确和具体落地的企业少之又少,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在设定上目光太过短浅,看重的只有眼前短期内发展所获得的利益,从而忽视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才是长期需要考虑的战略目标,导致很多企业无法长期发展,降低了市场竞争力。2.企业的法人结构和岗位职责不够明确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没有完全进入组织管理状态,企业存在法人治理结构和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包括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下,委托与权责不明、岗位的职责分配不明、经营管理的制度需要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直接或间接的导致现代企业在经营方面出现推脱责任、不负责任等一系列的问题。3.商业模式创新能力较差随着市场竞争日益的激烈化,虽然很多企业意识到传统粗放型的经营模式不再适用,并逐渐的转型为集约型经营模式,但是在商业经营模式上却出现了高频率的雷同,在经营的目标、经营理念、经营团队建造等方面也缺乏创新,导致企业的经营发展无法跟上企业快速成长的需要。4.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是我国提出的政策方针,对现代化企业来说,也就是更注重“人”的培养,但目前很多企业在此方面都有所欠缺,不是激励过渡导致员工产生过度的自我,就是忽略了激励机制的建立,导致员工的热情丧失,进而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导致员工的流失率增加,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规范化路径

1.明确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并贯彻实施在制定长期规范化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现代企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并根据现状建立现代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同时对其制定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监管,确保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正常实施。此外,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同时,还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找出适合自身未来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并进行贯彻性实施,以此提高经营管理模式的灵活性,明确员工共同努力的方向,提高员工的积极性。2.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科学管理企业的组织结构决定了企业任务、权力、目标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需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科学管理,明确企业岗位的设置、职责等,并将企业每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良好的协调管理,使法人和员工都能够对自身的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确自身的职责和权力所在,进而有目的性的进行有效的工作,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对此需要根据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组织结构,确保企业的有序发展。3.对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创新目前很多的经营发展模式都比较的雷同化,因此首先需要员工以及管理人员在认识上进行思想转变,对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创新,虽然创新的过程中难度比较大,但毕竟事在人为,只要企业的员工能够共同努力,就可以在实现经营模式创新上前进一步;其次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对新的管理模式进行消化和再吸收,并进行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然后在不断的经营管理中对发现的不足进行补充和改进,并安排专门的人员对经营状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以此促进商业模式的不断进化。4.科学管理人力资源企业的经营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因此现代企业想要经营管理好,需要具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对此提出以下几点。首先,需要高层领导能够重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不仅是对企业的经营还是发展方面;其次,在进行员工提拔的时候,需要按照员工自身专业技能进行提拔,并分配其合适的岗位,保障工作顺利进行;然后就是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培训,以便员工能够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尤其是经营管理人员;最后,建立健全的考核监管制度,现代化企业应当更注重人才的培养,因此可以根据考核的结果进行相关的奖惩措施,比方说工作业绩比较好的员工,企业可以根据业绩情况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以此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励员工更好的为企业工作。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在逐渐的演变和进化,更多的企业已经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岗位责任制度,但同时存在战略目标不清晰、权力和职责不对等,商业模式缺乏创新等问题,文章从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实现经营管理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张明博.虚拟经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新模式[J].企业研究,2016,(8):44-46.

[2]朱蕾桦.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的规范化问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53-81.

篇7

管理是管理者为实现一定的目的,对被管理者实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的经济活动过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是企业的经营者为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按照客观规律,依照一定的原则、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商品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经营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的经济活动过程。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处于管理或被管理之中,可以说,管理是伴随着经营的发展为发展的,管理活动无处不在。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经济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已经历了一二百年的发展历史,但其作为一门艺术――一项由心智驱使的艺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无处不在,并与人类活动一样历史悠久。“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管理者之所以是管理者,是因为他负有带领组织、教育组织成员、引导组织发展方向的职责。无论组织是大还是小,管理者对组织的生存、稳固、发展与壮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做一名成功的现代企业管理者呢?

1.管理者要与组织者融为一体

管理是一切组织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管理者是一个组织的灵魂和枢纽,每一名管理者都要尽量与自己所在组织融为一体。管理者既要了解组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又要了解组织的结构和运作模式,还要了解组织成员的所思、所想和所需,这样更有利于管理工作中的得心应手、权责相当,并将权责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管理者还要清楚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以有利于找出和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还要对组织内部环境了如指掌,以利于各个部门协调一致。管理者与组织融合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管理者自身建立企业忠诚的过程,只有自己对组织忠心耿耿,才能使组织成员对企业忠诚,才能形成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朝着一致目标奋进、积极向上的局面,这是组织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之一。

2.利用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经营管理

管理理论和方法是人们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成功,通过从实践中收集、归纳和分析,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从中得出的反映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比较科学的方法论。在企业管理者从事企业管理实践活动时,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管理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科学思维和明锐的洞察能力,发挥积极型、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高效的管理。

3.学会倾听和沟通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谈论他的经营秘诀时说:“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倾听的管理者能够做到集思广益,提炼智慧。一个企业的发展不是光靠管理者一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广泛吸收来自工人们的声音,通过各个部门开会、谈心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工作,才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能够使员工舒缓压力,释放心情。现代社会的人们在巨大的社会生活压力之中,这些压力如果不及时发泄的话,无疑是随时都会燃爆的定时炸弹!所以管理者要与组织成员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做一个有心人,乐意聆听,及时发现和解决组织成员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组织成员的潜力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4.巧用激励制度,赢得员工的心

著名管理学家鲍勃纳尔孙说过:“在恰当的时间从恰当的人口中道出一声真诚的谢意,对员工而言比加薪、正式奖励或众多资格证书及奖章更有意义。”可见管理者要努力找到被管理者的闪光点,及时准确地给予称赞,是下属感受到来自领导的关心和信任,增强工作地热情,把自己当成“自己人”,激发工作潜能,和管理者上下形成一条心,共同面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5.规范管理制度的同时承认被管理者的个体差异

我们经常说:“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管理制度的制定是面向所有被管理者的,谁违反了制度的规定,谁就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同时,管理者也应该知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要承认被管理者由于成长经历和人格修养、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存在的个体差异,设法使被管理者彼此欣赏、相互激励、团结一致,借助各成员能力之专长的互补作用朝组织目标奋斗。

6.化解矛盾、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告诉我们:“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矛盾、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随处可见,管理者应随时观察和及时化解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利于企业团结向上的消极因素,化解运作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现代经济管理工作如同人生活在社会上一样,经常会面对许多问题,管理者始终要牢记加强与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对所出现的问题能够找出真正的原因所在,保持冷静的头脑,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篇8

关键词:企业、管理、伦理道德

企业伦理道德是指活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道德意识、道德良心、道德规则、道德行动的总和。企业伦理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内涵于企业活动之中,包括管理伦理、经营伦理、竞争伦理、质量伦理和职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企业经营管理中伦理道德问题的形成

经济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活动,是体现人类素质 ,尤其是精神素质和劳动水平及劳动态度的活动,其实质是人类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问题。企业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细胞,主要是由人和物组成,其中人是主要因素,是生产力中的活的因素。一个企业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精神面貌,实际上就是其员工的素质、精神面貌的体现。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已经是人格化的企业,构成企业主体的人是有伦理道德的,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要注重伦理道德。

道德是依靠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系、规范人的行为的社会意识,而伦理是人们处理相互关系时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于人的社会实践中。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结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任何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都要与他人交往,发生联系,影响他人或社会,也会与他人或社会发生矛盾,而道德就在其间起着按一定的社会要求调整个人行为方向以及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作用;同时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要得到自身的肯定和发展,道德作为人的一种特殊意识的表现形式,又是人肯定自己、发展自己的一种方式。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因此其行为自然要受到道德因素的制约。

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人类整体素质提高很快。对为人类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企业和组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近代社会,许多企业的行为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管理上往往带有轻视社会性和人性的倾向,甚至有的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惜采用各种手段,干出了许多伤天害理的勾当。而且因为众多企业的发展具有短期性,造成现在全球性的污染,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物种灭绝,资源匮乏等一系列后果,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严重威胁到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现在人们开始关注的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就是要制止这种传统的利益第一主义和企业至上主义倾向,清除并防止由此而造成的各种弊端,使企业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一个企业或组织的行为,首先要受到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制约,国家政策对企业的发展起导向作用,而法律、法规等制约着企业的行为。但是,人们制定的法律条文、规章不能涵盖人类全部生活内容,约束人的所有行为,其所制约的行为是人的基本行为,其标准也往往是最低标准,有时法律、法规的制定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许多企业经常钻法律的空子,或仅仅达到不违法,这样的行为是不利于人类总体利益和长期发展的。

伦理道德作为非强制性的社会约束机制,与法律的“硬约束”相比,是一种“软约束”,但正是这种特点使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主动而无形地对人们施加广泛影响,起到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通过加强道德约束机制,可以使人们的行为从“他律”转向“自律”。对一个企业来说,如果伦理道德深入贯彻于它的每一行动中,那么它会自觉地按照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使自己的发展更符合人类长期生存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管理理论也在不断更新。20世纪初期,管理理论处于经验管理阶段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远远落后于科技水平的发展,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都很低。为解决这一矛盾,美国的泰罗最先提出了科学管理方法,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该理论以“经济人”假说为依据,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利,人们进行工作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报酬,忽视了人的情感需要,缺乏伦理性研究,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仅看成是物质关系,而忽略了心理上、道德上的关系。这一理论很快被行为科学学派的理论所代替。

篇9

企业伦理道德是指活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道德意识、道德良心、道德规则、道德行动的总和。企业伦理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内涵于企业活动之中,包括管理伦理、经营伦理、竞争伦理、质量伦理和职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企业经营管理中伦理道德问题的形成

经济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活动,是体现人类素质 ,尤其是精神素质和劳动水平及劳动态度的活动,其实质是人类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问题。企业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细胞,主要是由人和物组成,其中人是主要因素,是生产力中的活的因素。一个企业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精神面貌,实际上就是其员工的素质、精神面貌的体现。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已经是人格化的企业,构成企业主体的人是有伦理道德的,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要注重伦理道德。

道德是依靠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系、规范人的行为的社会意识,而伦理是人们处理相互关系时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于人的社会实践中。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结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任何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都要与他人交往,发生联系,影响他人或社会,也会与他人或社会发生矛盾,而道德就在其间起着按一定的社会要求调整个人行为方向以及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作用;同时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要得到自身的肯定和发展,道德作为人的一种特殊意识的表现形式,又是人肯定自己、发展自己的一种方式。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因此其行为自然要受到道德因素的制约。

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人类整体素质提高很快。对为人类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企业和组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近代社会,许多企业的行为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管理上往往带有轻视社会性和人性的倾向,甚至有的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惜采用各种手段,干出了许多伤天害理的勾当。而且因为众多企业的发展具有短期性,造成现在全球性的污染,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物种灭绝,资源匮乏等一系列后果,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严重威胁到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现在人们开始关注的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就是要制止这种传统的利益第一主义和企业至上主义倾向,清除并防止由此而造成的各种弊端,使企业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一个企业或组织的行为,首先要受到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制约,国家政策对企业的发展起导向作用,而法律、法规等制约着企业的行为。但是,人们制定的法律条文、规章不能涵盖人类全部生活内容,约束人的所有行为,其所制约的行为是人的基本行为,其标准也往往是最低标准,有时法律、法规的制定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许多企业经常钻法律的空子,或仅仅达到不违法,这样的行为是不利于人类总体利益和长期发展的。

伦理道德作为非强制性的社会约束机制,与法律的“硬约束”相比,是一种“软约束”,但正是这种特点使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主动而无形地对人们施加广泛影响,起到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通过加强道德约束机制,可以使人们的行为从“他律”转向“自律”。对一个企业来说,如果伦理道德深入贯彻于它的每一行动中,那么它会自觉地按照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使自己的发展更符合人类长期生存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管理理论也在不断更新。20世纪初期,管理理论处于经验管理阶段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远远落后于科技水平的发展,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都很低。为解决这一矛盾,美国的泰罗最先提出了科学管理方法,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该理论以“经济人”假说为依据,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利,人们进行工作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报酬,忽视了人的情感需要,缺乏伦理性研究,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仅看成是物质关系,而忽略了心理上、道德上的关系。这一理论很快被行为科学学派的理论所代替。

篇10

企业伦理道德是指活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道德意识、道德良心、道德规则、道德行动的总和。企业伦理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内涵于企业活动之中,包括管理伦理、经营伦理、竞争伦理、质量伦理和职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企业经营管理中伦理道德问题的形成

经济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活动,是体现人类素质 ,尤其是精神素质和劳动水平及劳动态度的活动,其实质是人类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问题。企业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细胞,主要是由人和物组成,其中人是主要因素,是生产力中的活的因素。一个企业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精神面貌,实际上就是其员工的素质、精神面貌的体现。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已经是人格化的企业,构成企业主体的人是有伦理道德的,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要注重伦理道德。

道德是依靠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系、规范人的行为的社会意识,而伦理是人们处理相互关系时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于人的社会实践中。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结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任何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都要与他人交往,发生联系,影响他人或社会,也会与他人或社会发生矛盾,而道德就在其间起着按一定的社会要求调整个人行为方向以及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作用;同时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要得到自身的肯定和发展,道德作为人的一种特殊意识的表现形式,又是人肯定自己、发展自己的一种方式。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因此其行为自然要受到道德因素的制约。

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人类整体素质提高很快。对为人类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企业和组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近代社会,许多企业的行为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管理上往往带有轻视社会性和人性的倾向,甚至有的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惜采用各种手段,干出了许多伤天害理的勾当。而且因为众多企业的发展具有短期性,造成现在全球性的污染,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物种灭绝,资源匮乏等一系列后果,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严重威胁到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现在人们开始关注的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就是要制止这种传统的利益第一主义和企业至上主义倾向,清除并防止由此而造成的各种弊端,使企业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一个企业或组织的行为,首先要受到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制约,国家政策对企业的发展起导向作用,而法律、法规等制约着企业的行为。但是,人们制定的法律条文、规章不能涵盖人类全部生活内容,约束人的所有行为,其所制约的行为是人的基本行为,其标准也往往是最低标准,有时法律、法规的制定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许多企业经常钻法律的空子,或仅仅达到不违法,这样的行为是不利于人类总体利益和长期发展的。

伦理道德作为非强制性的社会约束机制,与法律的“硬约束”相比,是一种“软约束”,但正是这种特点使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主动而无形地对人们施加广泛影响,起到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通过加强道德约束机制,可以使人们的行为从“他律”转向“自律”。对一个企业来说,如果伦理道德深入贯彻于它的每一行动中,那么它会自觉地按照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使自己的发展更符合人类长期生存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管理理论也在不断更新。20世纪初期,管理理论处于经验管理阶段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远远落后于科技水平的发展,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都很低。为解决这一矛盾,美国的泰罗最先提出了科学管理方法,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该理论以“经济人”假说为依据,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利,人们进行工作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报酬,忽视了人的情感需要,缺乏伦理性研究,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仅看成是物质关系,而忽略了心理上、道德上的关系。这一理论很快被行为科学学派的理论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