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毕业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7 15:21: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护理本科毕业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护理本科毕业总结

篇1

【中国分类号】 R5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539-01

如何合理使用护理本科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是每个医院需要思索的问题。但是根据近些年护理本科毕业生在医院的工作情况,我们发现在对护理本科毕业生的认识和使用上,医院普遍存有一些误区,现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医院对护理本科生的使用误区

目前,医院在对护理本科生的使用中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1.护理本科毕业生普遍年龄偏大,平均年龄在22岁,服务期短,有效工作时间明显不如中专毕业生。

2.护理本科毕业生工资高,大中专毕业生工资低。医院为了减少运营成本,不同程度地使用大中专毕业的聘任制护士或高学历低待遇使用护理人员[1]。

3.护理管理者认为:在临床工作中,护理本科生个性较强,难于管理,不便于调谴,不如护理中专生踏实肯干,服从管理。

4.普遍认为,护理本科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临床操作能力没有大中专毕业生强,工作主动性差。

二、医院对护理本科生使用误区的思考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护理本科毕业生在临床工作中的"艰辛"与无奈,对护本生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我们应换个角度思考。

1.年龄大,并不一定服务期短:首先,服务期长短并不取决于年龄大小;其次,三至四岁的年龄差异不会对服务期造成巨大影响;再次,护理本科毕业生与专科生相比,在护理理论基础、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临床教学能力、临床管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语言文字水平等方面均有明显竞争优势,在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也显著优于专科生[2]。只要管理者培养使用得当,他们的服务期可能更长。

2.使用成本,不能仅从工资角度衡量:高学历护士是追求自主性、个体化、多样化和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他们更重视能促进其发展、有挑战性的工作;对知识、对个体及事业的成长有持续不断的追求[3]。本科生虽然工资相对高,但从某种角度讲,高投入才能带来高收入,医院的发展需要不断购进新设备、开展新业务、提高管理水平等,而在这些方面体现了高学历工作人员的"物有所值"。

3.个性较强,不能等同于服从管理意识差:医院护理管理层中,如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等,起始学历大多数以大中专为主,这些管理者在对护理本科毕业生的使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排斥。国外有研究表明,工作满一年具有本科学历的护士,其对医院文化环境的不适应,影响了他们不断学习、巩固技能和实践的应用,而不可预测的急剧的环境变化让他们感到缺乏支持[4]。本科护士认为护理工作简单、技术性差,无发展前途,干护理工作有屈才感。值得强调的是,护理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必须有自己的学科理论家与实践家,必须有一批具有独立思维和科学思维能力,有明晰学科自主意识的建设者。本科护士与大中专护士相比,心理上比较成熟,独立性强,不能简单地要求他们绝对服从,而是要尊重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表达不同的见解,为他们营造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

4.临床操作能力,并非仅局限于程序化护理操作:这一误区存在的原因与护理专科生的理论学习时间相对护理本科生较短,进入医院临床实习和临床工作岗位较早,工作年限长有关。目前,护理操作多以规范化、程序化的操作为主,护理本科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可通过快速强化临床操作技能,提高熟练程度,从而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在此过程中,护理本科生凭借其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能够不断归纳总结经验,完善护理操作规程,实现护理技术更新。Matthew D. McHugh和Eileen T. Lake(2010)认为,医院员工的构成,尤其是拥有本科学历的护士数量与临床专业技能水准密切相关[5]。

三、护理本科生的使用对策

1.扬长避短,有计划培养:为了更好地挖掘护理本科毕业生的潜能,在初到医院的一段时期里,还需要有计划地培养,进行更多地护理教育和训练。与传统的教室相比,临床实践发生在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更能锻炼护理工作者的综合能力[6]。在临床工作的前几年中,应在各大科室不同的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使其了解医院的基本情况。在科室内,应充分发挥护理本科毕业生医学知识基础厚、外语水平高、有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等优势,因势利导帮助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有利于管理者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如优点、特长、个性等。在此基础上,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安排合适的岗位,做到知人善任,能职相称,扬长避短。

2.关心体贴,激励帮助:护理本科毕业生有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较系统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知识,较强的护患沟通能力,过硬的外语水平和使用现代化计算机的本领,他们厚积薄发。这些新生力量走进医院,无疑会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会给医院护理人群带来新鲜血液。走入新的单位,陌生的环境,繁重的工作量,护理本科毕业生们大都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在这一环境中,他们必须友善、亲切、乐于学习,提高自己的自信和能力,从而比教室的学习更能提高人文关怀精神[7]。护理管理部门应安排一些素质高的同志带领他们熟悉情况,因势利导。护理本科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的成长过程需要护理前辈们不断地帮助、教育,随着他们专业思想和价值理念的日趋成熟,必将引领护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晶.不同学历护理专业毕业生岗位分布状况[J].护理学杂志,2006,21(19):52-53.

[2] 黄谨耘,刘宏华,史瑞芬.护理本科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30-32.

[3] 张齐放,袁晓辉,姜瑛. 运用激励理论防止高学历护理人员流失[J].护理学杂志,2005,20(13):53.

篇2

1.思想重视不够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的不断发展,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使得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方面的工作量随之增加,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资源趋于紧张。大多数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的同时还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在指导时间和精力上投入也非常有限。

而对于学生方面,有的学生平时课程学得不扎实,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容易造成对论文写作的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对指导老师的依赖性太强,不能正确、灵活地利用论文检索工具。有的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在要上交时随便从网上东拼西凑地抄袭,敷衍了事。这些学生都是从思想上没有能认清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浪费了毕业前的一次综合训练机会。

2.时间安排不当

毕业论文设计的安排,往往是在最后一个学期开始,若时间安排的太晚,会给论文的开展带来困难。一方面,学生进入论文的设计时间较晚,不能深刻地理解题意,更不能进行充分的资料收集、准备,从而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另一方面,指导老师与学生的接触较晚,容易给师生交流和论文写作过程管理带来不便。

3.格式欠规范

学生的论文格式不规范,排版样式多样,错别字众多。而且许多学生习惯性地从网上下载一些文字,然后进行简单的拷贝,一方面容易造成知识产权的问题,另一方面会造成文章的写作风格不一,使文章缺少连贯性。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举措

针对以上几点问题,护理学系结合本院系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规范要求,严格把关,以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和水平。

1.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好组织动员总结工作

系部广泛动员全系教师、应届毕业生和临床教学医院,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保证学生论文的质量。护理学系成立了学术分委员会,召开专业教研室会议,布置年度毕业生论文工作安排,制订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格式、确定严格的时间节点,最后形成详细的论文指导计划。在学生下点实习前进行专题毕业论文动员,组织有关教师讲解、宣传毕业论文重要性及写作规范。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论文在掌握所学知识、培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取学位和顺利毕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学生实习结束返校后,召开毕业论文工作总结大会暨优秀论文颁奖典礼,评选出优秀毕业论文及临床优秀指导教师,邀请优秀论文作者上台介绍论文写作经验,由专家现场提问点评,并安排低年级学生共同参加,以使其对毕业论文工作有所了解。

2.严格制定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和程序,确保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根据护理学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我系特制定了《福建中医学院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规定》,以规范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同时,又详细安排了毕业论文工作的具体程序,将毕业论文工作划分为准备阶段、选题与审题、开题报告、论文撰写、检查与指导、论文评定、工作总结和归档与保管阶段,明确列出各个阶段的工作程序与要求、要求完成的时间以及完成人,并结合本科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一年的实习期划分为上、下两个阶段:上半阶段要求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下半阶段主要集中精力撰写论文,并集中选择一个科室继续完成实习。然后再将两个阶段的时间进一步细化,列出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工作的各具体的时间段,保证了临床医院与实习生对实习与论文工作能够心中有数,确保了毕业论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我系制作了毕业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登记表、开题报告、评审表、成绩登记表等一系列表格材料,发给临床医院使用,并制作了论文“书写体例”,以统一学生论文的格式。还由郑国华博士制定了《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评分细则》,使论文的评审有据可依,从而也保证了论文成绩的公正性。

3.加强系部与临床教学医院联系,监控毕业论文工作全过程

为进一步完善论文管理工作,在2005年福建中医学院护理学专业临床教学工作会议上,我系与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地区各临床教学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临床教学负责人一起,讨论了此次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工作改革的情况,听取各方意见。2006年5月,我系在2001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完成以后,也专门召开了毕业论文工作总结会议,与福州地区部分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一起评选优秀论文、探讨改进工作的方法。2007年1月,举办2006年临床护理学师资培训班,对全省十五所医院护理人员代表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介绍“护理临床教学与毕业论文工作”、“护理科研基本程序”等知识。此外,考虑到我系的毕业论文工作尚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又专门安排了系部老师参加指导,负责与各临床医院护理部联络协调及为学生答疑释惑。并自2006年起,系部安排教师作为联络员,下到福州各临床教学医院,参加论文开题、论文答辩,并加强中期检查。

4.临床教学医院密切配合,保证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

临床医院重视毕业论文工作,组织成立毕业论文评审委员会,严格选聘指导教师,开展指导人员培训,交流论文指导经验,明确工作任务、职责,清晰论文指导流程。护理部针对学生论文的选题、设计、资料收集、统计、分析、文献查阅等进行了专题讲座,讲座后,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确定论文的研究方向,论文评审委员会认真审定学生上报的课题,安排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并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协助学生论文拟题,为学生写作答疑,避免学生在论文创作过程中走弯路。护理部组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针对学生论文题目、论文设计、方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学生撰写论文过程中,护理部负责宏观调控,指导老师则耐心细致引导学生搜集论文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并针对论文相关内容定期进行督促和检查,及时与学生交流并对论文进行修改,使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一定质量的论文。最后学生论文完成后由护理部组织论文评审委员会对学生论文进行评审,选出优秀论文上报系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护理部及时进行工作小结,综合分析学生毕业论文水平,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取得的成效

1.学生表现了较高的悟性和科研能力,个人潜能得到发挥。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运用相结合,培养了严谨勤奋的工作态度和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

2.大多数同学能够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所选课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统计和分析,掌握了文献检索、课题设计、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阅读专业资料等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具备了撰写论文的能力。

3.临床教学医院反馈,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锻炼了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为更好地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带教老师也加强自我充电,使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53(1):46-49.

[2]杨立军,何志鹃.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建筑,2007,33(4):214-215.

[3]谷倩,彭少民,钟立汉等.高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毕业设计实施[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1):75-77.

[4]欧丽,胡浩.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与答辩中的一些问题与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189-190.

[5]欧孝夺.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16-19.

[6]李晓梅,张永春.毕业设计(论文)全程质量监控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83-86.

篇3

1 ICU病房的特点

1.1 ICU是以救治各类危急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患者为主的诊疗体系。集中现代化的监护和急救设备,对各种危急重症患者集中加强监护、治疗和护理。且各种技术、设备更新速度快。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

1.2 ICU病房工作量大,基础护理多,护理人员常身心疲乏。

1.3 ICU病房危重患者多,随时处于抢救状态,要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情,有良好的专业敏感度。

2 护理本科生的特点

2.1 护理本科毕业生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理论扎实,接受能力强。

2.2 护理本科生往往过于重视理论的学习,而轻视护理实践操作,使得临床操作不够熟练、准确。

2.3 护理本科生往往自恃学历高,对基础操作及理论知识不够重视,易“眼高手低”。

3 ICU 对定向护理本科生的带教

3.1 带教老师的培训及管理

3.1.1 职业素质培训 带教老师的言行举止将对受训护士产生深远影响[2] ,因此,入选培训的老师应具备优秀的思想品质及崇高的责任心,对工作负责、对患者负责、更要对护理事业具有崇高敬业精神。

护理本科生在毕业后初到工作岗位往往会因为周围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强烈的落差感,特别是在ICU病房这种工作压力大,体力消耗大的科室。因此,带教老师要敏感的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信心。

3.1.2 理论教学培训 带教老师的自身专业素质将直接影响带教质量。由于ICU 理论知识日新月异,因此,要求带教老师除掌握专业及边缘学科的知识外,还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教学能力。选择一些威胁ICU 危重患者生命的临床危象如多器官功能衰竭、昏迷等,以临床病理生理学机制、监测、治疗和监护作为培训教学的主要理论讲授内容,使培训对象的基础理论知识得以更新和拓展,为以后的临床带教打下良好的基础。

3.1.3 实践技能培训 ICU 护理实践性较强,因此对带教老师实践技能的培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培训内容包括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监测及急救技术的应用,并能熟练掌握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带教老师在实际带教中可选用示教操作、小讲课、案例分析、模拟急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其中,找到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

3.2 护生的培训及管理

3.2.1 职业素质的培养 刚走出校门的护生可塑性强,较易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可以让其跟随同为本科毕业的带教老师一起工作。通过语言的共通性达到“亦师亦友”的效果。通过带教老师的成长历程激发其热爱本专业的热情,消除其消极心理。

同时,带教老师要和护生多沟通,在带教上也需逐渐强化,逐渐提高要求。给学生一个思想缓冲时期、一个角色的转换时期、一个自我约束的时期。

3.2.2 培养高度的责任心 ICU护士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随时有生命危险的重症患者。要培养护生高度的责任心、慎独精神及踏踏实实工作的作风。对于本科护生来说,往往存在“眼高手低”的思想,容易在小操作上出差错。带教老师在工作中要做到“放手不放眼”,纠正护生工作中的每一点不规范、不谨慎,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操守。

3.2.3 加强ICU技能训练 ICU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科室,其护理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预见性、责任性、技术性的特点,而且患者所用的监测仪、治疗仪、呼吸机、除颤仪等多种仪器,均需要ICU的护士观察、调试、使用;所以ICU护士必须具有娴熟的技能和对仪器的熟练操作的能力才能胜任工作。

本科护生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的特点。针对这一优势,带教老师可起到引导作用,可以给学生布置要学习的内容,让其自学,并在工作中加以回示,还可让护生自己准备 “小讲课”,回示、巩固所学内容,同时培养护生的表达能力。

对于基础操作,要求带教教老师严格带教。可让学生自行操作,然后自己找出问题,再予以点评。并要求其能准确说出操作要点,培养其教学能力。

3.2.4 培养主动、有效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名优秀的ICU护士需要求自己建立T型的知识结构,将社会科学(法学、伦理学、历史、文学等)和自然科学(数学、情报学、天文学)、心理学等横向知识结构与护理学知识等纵向知识结构有机结合[3]。这就需要ICU护士不断学习、钻研业务。不仅能从阅读、听讲中有效地获取知识,还能在工作实践中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扩充知识领域,使自己具有一定的基础医学和危重症监护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

3.2.5 培养有效的沟通能力ICU护士需要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非语言沟通能力。其表现在与医护之间的沟通以及与患者、患者家属的沟通。带教老师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榜样,不给护生带来负面影响。护生要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做到良好、有效的沟通。

ICU中对护理本科定向毕业生的临床带教关系到ICU的科室发展。带教老师,要重视其在其中起到的巨大作用,做护生的良师益友,培养出高级护理人才。

参 考 文 献

篇4

二、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保障专业于1999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院校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已经建成了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教育体系,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每年约向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近6000人。尽管社会保障的学科体系和人才供给体系已初步形成,但现阶段我国的各级政府、社会经办机构、社区管理等各部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缺口问题仍然十分严峻。与此同时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毕业后却难以找到对口的就业岗位,使该专业成了学生想爱却爱不起来的专业。总体而言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社会适应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对专业的合理认识和定位。具体原因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总结。第一,课程体系设计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该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往往偏重理论课程,其所占的比率高达85%左右,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过低。第二,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尤其是在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上没有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调整。第三,实践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不合理。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难于脱离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实践课程缺乏系统全面的教材,使实践课程流于形式,没有取得效果。第四,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过于滞后,高仿真的实训课程难以实施,影响实践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第五,缺乏校企合作,使一些针对具体岗位的技能训练难以进行。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业务素质和职业素质不足,严重影响了就业。

三、日本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借鉴

(一)从第一志愿入学率把关人才入口

据日本学者对日本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2014年的新生中,90%以上的学生均以第一志愿录取的。另外,对该专业老师进行的访问调查显示,近5年来该专业的录取以第一志愿入学的比例均在80%以上,并且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认同度非常高,都是在充分了解专业学习内容和就业岗位等情况后,选择的专业。因此在学习专业内容和相关实践时,没有排斥和不接受的心理,大部分学生都是以积极的心态吸取知识和技能。

(二)管理机构健全

日本政府为统筹全国社会福祉专业的发展,成立了诸多相关管理规划部门和科研机构。1994年日本成立了“日本福祉教育、志愿者学习学会”,1999年教育部在高中教育中成立了福祉科,从2003年起,负责高中社会福祉的教育内容。2001年全国社会福祉协议会下设了“推进以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福祉教育、学习活动的策略研究委员会”这些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的成立,促进了福祉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三)教育内容完整、教育机构健全

日本福祉教育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21年的“新教育运动”,当时出现了福祉教育的雏形。到了战后1949年以后,关于福祉教育进行了正式的探索和研究。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日本福祉教育实现了快速成长和发展。目前的福祉教育,横向上和纵向上都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纵向上,日本的福祉教育从家庭的幼儿教育一致延伸到实行终身教育机制的老年教育;横向上,包括负责专业教育的学校,还有负责一般福祉教育的市民公馆、企业、社会福祉协议会、民间组织等。日本福祉教育体系的完整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机构的多样化,还包括教育内容的系统化。

高中的福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社会福祉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所学课程包括社会福祉基础、护理福祉基础、交流技术、生活支援技术、护理过程、护理综合演习、护理学习、身心的理解、福祉信息活用。

大学开设的福祉课程一般分为护理福祉和社会福祉两类。社会福祉课程和护理福祉课程均由综合教育科目、专业基础科目、专业教育三个模块构成。综合教育模块包括基础教育、健康教育、交流沟通科目、教养科目四个部门;专业教育部分包括护理福祉士养成演习Ⅰ、Ⅱ两门课程。

(四)专门培训机构的设立

日本政府为了使社会福祉专业的学生具备实际操作技能,更快适应福祉类工作岗位,同时也为了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特建立了实践环节的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社会福祉专业毕业生为对象的短期培养机构,另一种是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为培养对象的普通培训机构。日本厚生劳动省规定了最低培训时间和内容。

(五)成立福祉人才的招聘网、设立福祉人才服务中心

日本政府为了社会福祉专业的毕业生及具有相关资格的求职者能够更快找到对口的工作,同时也为了使用人单位及时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全国各地设立了福祉人才服务中心,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福祉人才供应网络和求职平台。福祉人才服务中心免费为社会福祉等相关资格的人员介绍工作,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和培训。

(六)通过拉动服务需求刺激人才需求

日本为提高福祉机构的利用率,使有需求的国民都能消费得起,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强制规定福祉机构的消费价格。为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福祉需求,同时也为进一步扩充福祉服务的覆盖面,日本政府首先将各福祉机构的利用价格进行统一调控。为了进一步满足各类群体的多样化需求,鼓励福祉机构拓展多样化服务,从而使利用人数迅速增加,拉动福祉机构的服务需求,使福祉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

四、提高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建议

(一)从义务教育抓起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中尚未触及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初衷毕业生对社会保障完全不了解。甚至高中毕业生也没有接触过社会保障的相关教育。而日本中小学阶段便开设了社会保障相关内容的教育。建议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增加民生教育特别是社会保障教育的内容。

(二)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中设置社会保障基础教育

目前国家尚未在高等教育中要求设置社会保障的相关教育。非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通识教育中没有涉及社会保障的相关内容。选修课中也很少有院校设置社会保障的相关课程。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缺乏社会保障的基础知识,导致全社会对社会保障的了解程度极低,影响社会对该专业认知度十分低。

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比例仅为1:7300,并且社会保障的专门性大学至今没有成立。而日本不仅普通高等院校开设了社会保障专业,而且专门的大学也有数十所,可见日本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正是我国社会保障专业设置起步晚,社会认可度低,导致专业的发展较慢。

(三)通过构建实践基地充实实践教学

篇5

【本科毕业实习自我鉴定】一在实习生活以来我一直以严谨的态度,积极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有失败的辛酸,也有成功的喜悦,然而日益激烈的社会竟争也使我充分地认识到,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的重要性,实习当中不能说我有怎样的成绩,但我觉得收获不少,我想这些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我体会深刻的一点是: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其实很多东西在学校的时候我都学习过,但知道的都是理论,知道操作步骤,却没有多少实践,甚至都没有考虑到按照这些步骤去做的时候,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以及要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全面的思考,不让自己的思想有局限性。

我谦虚谨慎,勤奋好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认真听取老员工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工作中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有创造性、建设性地独立开展工作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较快,涉猎面较宽,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认真敬业,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

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良好出事原则,能与同事们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

实习结束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也开阔视野,实习是一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积累和更新,也需要我们的坚持。

【本科毕业实习自我鉴定】二今年是我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毕业后我们马上就会面临择业的问题,我们学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说毕业后我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会到学校从事教师工作,所以这学期我们都各自到初高中进行实习,为的就是毕业后能够马上进入工作状态,能够很好的胜任教师的工作,能够很好的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而为学生更好的服务!

我的实习地点选在了一所中学,这也是我曾经就读过的学校,虽说曾经教过我的老师都已经不在这里了,但是这里的老师们还是给了我力大的支持和帮助,让我受益匪浅。

说实话,刚来的时候觉得很奇怪,虽说这里有很大的变化,房间变亮了,设备齐全了,注意板凳不那么糟糕了,而且还新增了很多像工具箱之类的人性化极强的东西,但毕竟我曾经在这里生活学习了三年的时间,那时的我是学生,而现在的我却以教师的身份来到这里,真的觉得有种怪怪的感觉,身份的转换还真是让我有点一下直接受不了呢。不过,很快我就被安排了指导老师,并很快投入了工作,心里这小小的波澜也就很快消失了!呵呵,很不一样的感觉!

在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活里,我一直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注意言行和仪表,热心爱护实习学校和班级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力做好实习工作;同时,作为实习生一员,一直紧记实习守则,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学习他们的经验,主动完成实习学校布置的任务,塑造了良好的形象,给实习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都留下了好的印象,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对此,本人甚感欣慰。在这短暂的实习期间,我主要进行了教学工作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

一、课堂教学工作方面

怎样上好每一节课,是整个实习过程的重点。刚开始的两个礼拜的任务是听课和自己进行试讲工作。在这期间我听了3个课任老师共10节课。在听课前,认真阅读了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如果是习题课,则事前认真做完题目,把做题的思路简单记下,并内心盘算自己讲的话会怎样讲。听课时,认真记好笔记,重点注意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思想及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同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吸收老师的优点。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师为什么这样讲。

在正式上讲台前我还进行了多次试讲。在准备教案前,认真阅读教材,并与任课老师上课内容相联系,按自己的思路写出教案。但课任老师的要求与自己准备的内容经常有出入,所以对教案作了一定的修改,做到自己的思路不乱,又能达到课任老师的要求。为了克服上讲台时的紧张,不断的进行试讲。同时在本子上把自己上课讲的话都写一遍,作足充分的准备。

经过几次实战的磨练,现在的我已经基本能够驾驭课堂,胜任教师的角色了。虽然我还有很多做的不是很好的地方,但这次实习真的让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辛劳,也深刻理解了教学相长的内涵,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成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它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等都是很重要的,站在教育的最前线,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我更加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二、班主任见习工作

班主任的工作是很有意思的,刚开始的时候,用我的指导老师也就是我所带班的班主任的说法,我就好像着这个班的大班长一样,根本看不但班主任的影子。我想这应该是受到了上学时当班长的影响吧,我把那是当班长的经验统统拿出来用了,呵呵,不过效果真的很不好,因为现在的孩子和我们那时的孩子可太不一样了,那时的孩子是怕老师的,现在的孩子对老师没有怕,只有喜欢和不喜欢之分。所以在指导老师和我及时的沟通之后我改变了战略,和同学们多沟通,多交流,多商量,做朋友,这样我的班主任工作才能顺利的完成,而且还和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积极负责,认真到位,事事留心。从早晨的卫生监督,仪表检查,作业上交,早读到课间纪律,课间操,课堂纪律,午休管理,眼保健操,自习课等等,每样事物都负责到底,细致监督。当然,在监督他们的同时不忘结合他们的个性特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目标,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也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更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和骨干分子,对良好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说在这次实习班主任过程中收获很多,在工作过程中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信心,懂得如何以一个老师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向班主任老师学习了班级管理等,自身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没有很好的进入角色,工作经验不足等,这些是今后学习工作中要克服的。通过实习班主任工作,我的最大感悟就是:要付出极大的难以想象的心血才能打造出一个好班。

现在,实习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了解了教师的伟大,教师工作的神圣,他真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成长。在教授他们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做人,这才是教师工作最伟大的意义所在!

【本科毕业实习自我鉴定】三我是xx,在第一附属医院实习,按照学校和医院的要求和规定,我分别到了内、外、妇、儿、急诊、等五个科室学习,在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志,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冻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了临床各科室的特点及各科室常见、多发病人的诊治;掌握了常见化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及和各类危、重、急病人的初步处理。较好地完成了各科室的学习任务,未发生任何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

篇6

整群随机抽取我校护理专业2010级本科毕业生82人、2011级专科毕业生127人作为调查对象,共209人。

1.2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自编调查问卷,内容包括3部分:(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2)基层就业意愿情况;(3)对国家基层就业相关政策的了解情况。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收回的方式,回收有效问卷209份,回收率100.00%。数据分析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

2分析与讨论

2.1毕业生对国家基层就业相关政策缺乏了解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虽然我校近年加强了就业指导工作,但调查显示,有41.46%的本科生和40.16%的专科生对国家基层就业相关政策不完全了解,本科生和专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就业指导作为连接大学生学业与职业的桥梁,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的有效手段,完善其工作体系,开展全程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至关重要。要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宣传国家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成果及医疗卫生工作良好前景,让毕业生真正了解就业形势。学校要鼓励护理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去锻炼,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2不同学历护理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意愿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我校不同学历护理专业毕业生基层医院就业意愿不高,本科生和专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有45.12%的本科生和44.09%的专科生愿意去基层医院就业,但仍有54.88%的本科生和55.91%的专科生不愿意去基层,可能与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基层医院认识不够、没有基层医院工作环境的体会、个人期望过高、没有认识到基层医院是锻炼自己的重要途径、对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认识不清等因素有关。近几年,乌鲁木齐等城市大型综合医院由于工作条件好、福利待遇优厚、专业发展更广阔,吸引了大批护理专业毕业生。但如果毕业生都不愿意去基层就业,会导致大型综合医院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陈晨等研究发现,护理人才集中涌向大型医院,导致中小型医院护理人才缺乏,不利于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通过调查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我校课程设置没有较好反映农村卫生服务的实际需要,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校较少到基层和农村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使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农村医疗状况了解不够,缺乏服务农村意识;(2)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差是影响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乡镇卫生院应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医疗设备建设,不断改善医疗环境,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医生待遇;(3)学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多安排相关讲座介绍国家政策,开展针对性就业指导,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

2.3不同学历护理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医院就业原因分析

调查显示,我校不同学历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医院就业的原因,主要是不利于个人发展和家里不同意,本科生和专科生分别占40.00%、37.78%和26.76%、25.35%;其次是福利待遇低、生活条件差等因素,本科生和专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很重视今后的个人发展,说明他们认识到今后社会需要大批高层次护理人才。大部分学生就业时考虑父母意见,说明他们自主性不强,内在社会环境认识、父母及家人的意见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这与梁辉、吴彩霞等的调查结果一致。为此,学校应对毕业生开展基层医院认知教育,开设相关专题讲座,深入宣传《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等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帮助其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同时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作用,加大引导和鼓励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宣传力度,帮助其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使毕业生就业期望趋于理性,避免人才浪费。

篇7

中图分类号:R 642.0文献标识码:Bお

为了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护理人才,在护理学本科教学过程中,如何优化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课的教学效率和效果是当前护理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共同难题,笔者就此谈几点意见。

一、重新审视教学理念

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怎么搞,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树立什么样的教学理念,是一个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问题。迄今为止,我们通常都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护理教育、管理、科研基本能力,能在护理领域从事预防保健、临床护理、护理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在这里,应该重新审视“高级”这一定位的现实性与科学性。如果说在我国刚开始招护理学本科生时严重缺乏中高级护理人才,高等教育条件和能力十分有限,本科招生规模很小(更不用说研究生教育了)的背景下,把为数不多的本科毕业生认定为高级人才是符合当时的国情的话,那么在目前我国护理学高等教育大发展,尤其是研究生教育规模已经达到相当高程度的情况下,仍然把培养本科毕业生定位为培养高级人才就不适当了,既与现实不符,也不符合科学。

ピ诟叩冉逃中,本科生教育只是初级阶段,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中级阶段,而博士研究生教育才是真正的高级阶段。因此,本科教育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护理专业一般人才;二是为今后进一步遴选、培养中高级护理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本科的培养定位应该是培养有一定理论基础、能够从事相关护理专业工作的一般人才。并且,护理学又是兼顾文理特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庞大的学科体系和丰富的学科内容。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应用性;既讲究严密性,又强调灵活性。因此,仅仅通过本科教学就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级”护理人才,显然是不可能的。对于本科生来说,掌握知识是第一位的。在这样的一种认识下,我们护理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如下的教学理念:应从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变;从知识型向智能型转变,从注意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注重共性教育向注重个性发展;由注重学科系统性教育向综合性教育转变。注重培养知识、素质、能力三者统一的人才。要求在知识结构上,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社会人文知识和精深的护理专业知识;在素质上,应具有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和奉献精神;在能力上,应着重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组织、管理、自学、解决实际问题、表达、操作、创新等各种能力,追求卓越教育。

二、优化护理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体现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关键,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讨论的热点。十几年来,本科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适应护理学发展需要和向国际接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不同的高校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少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要想做到全国一个模式,也是不现实的。如果硬性规定统一,那只能束缚护理学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只能阻碍各个高校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专长。但是,一些本质的东西还是应该达成共识。

1.优化课程设置在4年中,护理本科生共学习20多门课,知识结构包括: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程等。经过高中阶段的本科生其自然科学知识比较扎实,对一般基础课和医学基础课则有“吃不饱”现象,希望接受更多的知识。因此,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发展,今后的本科课程应增设公共关系、医学伦理学等人文科学,影像诊断学等医学桥梁课及急救医学、康复护理等专业课。

2.合理安排学时在提倡素质教育、摈弃填鸭式教育的今天,本科课程的总课时或总学分应该加以严格控制,以便让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如果每天还是把课程排得满满的,想把什么课都排上,想让学生在4年里把什么都学会,那只能适得其反,只能束缚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空间。在总课时、总学分有限甚至减少的情况下,在其他课程的课时与学分要求有硬性规定,不能削减的情况下,真正的护理学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的总课时和总学分就很有限了。我们应该统筹安排,合理利用,有所选择,把真正重要的课程排上,而其他一些次要的或可要可不要的课程只能忍痛割爱,千万不可贪多求全。因此,建议适当减少数学、物理学、化学等课程的学时数,增加解剖、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等医学基础课及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主要专业课的学时数。

3.调整授课和见习比例本科教学虽然比中专和大专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学得多,但是示教与学习、见习时间偏少,不利于动手能力的培养。倘若增加解剖学等医学基础课的实验课时数,增设动物外科学,在基础护理学学习过程中,除了在示教室操作外,每周应另设一定时间的病区见习,从而增加操作机会,减少学生对操作的生疏感,为以后的实习打下基础。在实习前这段时间,应将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见习。

三、深化实践教学方式

护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在教学上,应注重实践环节,注重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这方面,相信不少高校都有自己的经验。但也有一些学校不够重视或流于形式。当前,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应该有所深化,所采取的方式也应该有所创新。根据我们的做法,实践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课堂体验方式以病案引导讲授,选择临床真实病案,让学生依据护理程序给予分析,制定一套完整的护理方案,而后分组讨论,最后教师讲授与总结。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很快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而且,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增强学习效果。

2.模拟实验方式根据制定题目分组进行表演,模拟病人、医生、护士,针对病人现状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且能运用换位思考,体会病人的需要。这实际上是一项综合的训练活动,涉及到对问题背景的判断、护理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护理结果的理解与分析等环节,对于学生加快理解护理方法的应用和加快掌握护理技术十分有效。不少护理专业课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3.直接参与方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亲身完成某项工作。例如,在同学们设计好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的基础上,让他们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如以寝室为单位),在学校所属的社区内真正进行一次某项病例调查活动,从具体调查对象和单位的确定,样本的抽取(不一定要很大),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审核,数据输入与资料整理,估计与分析,一直到调查报告的编写,调查总结或体会的形成,全部由同学自己来完成。这样,同学们就亲身参与了病例调查、整理和统计分析的整个过程,效果很好。有些学生毕业联系工作单位时,把曾经做过的调查报告附在推荐书后面,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四、培养临床实践能力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专业教育临床实习目的是:通过实习要求学生进一步热爱护理专业,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护士素质,巩固提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病区科学管理方法,锻炼组织能力,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能力,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才打下基础。

1.培养临床工作能力在内外科实习过程中普遍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对所分管的病人实行整体护理,在完成日常护理任务的同时,针对病人的不同职业、文化素质、家庭社会背景等因素实施卫生宣教,术前指导及家庭随访等,在完成护理治疗工作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对病人进行劝慰开导,使其情绪稳定而有利于康复。通过整体护理,书写护理病历,使书本上的整体护理概念由抽象化转为形象化。在内科实习的同时还应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ICU、心电图室、血透室、急诊室等科室轮转,以达到开阔视野,锻炼提高临床观察、判断、应急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总结经验,促进实习质量的不断提高。

2.培养教学能力在病区实习过程中应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护理知识每个学生每周讲一、两次课。在备课时要查阅各种资料,力争做到内容新、重点突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小讲课不仅有利于教学能力的培养,还使医院医务人员尤其是护士得到了一次业务学习的机会,这种形式的活动还可以推广到临床理论课阶段以及基础课后期阶段,结合第二课堂活动进行。

3.培养管理能力在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分别实习1、2周护士长工作,在实习期间运用管理学知识进行科学管理的尝试。结束时结合病区实际写一份设想或建议书,在实习过程中,可了解护士长的日常工作程序,组织召开生活会,实习护士进行分科考核等。

4.促进科研思维的学习与应用在实习期间,提倡和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去思考和学习,尤其应学习一点医学辩证法基本知识、医学情报学知识、预防保健知识、科研方法等知识,将这些纳入实习期间的学习内容,促使他们逐渐产生和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是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杨德广.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小妹.护理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

[4]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42.

篇8

二、人员管理

在20xx年,本楼层接受新调入同志xxxx,新参加工作同志xxxx,均能安排规范的科室岗前培训,进行认真的带教和指导,所有的新进护士均能尽快的适应工作。

20xx年按照护理教育部要求,在收集了科室护士的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共安排护理查房1xxxx,安排业务学习1xxxx.

在员工激励方面,通过不断的护士及时评估反馈与季度评估相结合,帮助护士不断改进工作,并及时表扬好的行为来弘扬优良的工作风气。

通过授权的方式,鼓励护士参与科室管理,几乎每个护士都直接负责一项的科室管理内容,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支持和鼓励护士的继续学习。有1xxxx进行学历的继续教育,作为护士长,在工作安排上尽量给予方便。同时鼓励护士进行英语的学习,科室组织外科齐教授进行授课,帮助护士提高英语水平。

带教暂缺缺的情况下,能发挥科室护士的积极性,共同来承担学生的带教工作,各种小讲课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同时也提高了科室护士的教学能力。

安排xxxx护士外出参加学习班。

三、工作管理

按照医院要求,进行楼层的成本核算管理。固定了每周供应室领物数量。按照医院要求,进行收费的规范管理。规范管理科室财务和物品,定期检查。

进行楼层的物品放置调整,使楼层环境更整洁。

重申科室的排班及换班制度,促进护士按规范换班。根据病人情况,提供合适的护理人力,保证护理效果和人力的合理安排。

积极参加医院及护理部召开的会议,每月一次召开护士会议,将医院及护理部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安排及时传达给临床护士。根据医院宗旨和目标,引导护士遵循。

积极促进护理部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帮助普外科主任承担一些管理工作,促进医护的协作。

作为交流委员会的主要成员,积极参与该委员会的活动,促进该委员会的发展。

四、自身职业发展

篇9

健康教育能力是护士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护理本科生是未来护理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强护理本科生的能力培养是适应医学科学发展及护理模式转变的关键。腹、会阴联合根治术(Miles术)是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中最常见、最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患者需终身携带肠造口。虽然造口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是造口的存在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又使患者陷入烦恼之中,增加了患者的痛苦[1]。提高护生对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力是改善护生与造口患者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生信任度的关键。我科在2008-2009年对20名护理本科毕业实习生进行整体护理实习教学的过程中,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应用于造口患者个案实习讨论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2]。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以下简称PBL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自主摄取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基础科学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通过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和训练,使医学生树立整体的医学观,掌握系统整体性的方法和确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必要的社会性品质,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3]。

1.2我们对2008-2009年在我院胃肠外科整体护理实习阶段的本科护生20人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环境要求:学生可围坐、便于面对面讨论的场地,方便书写、可供全体学生看清楚的黑板;带教老师要求:确定案例并将案例分为3个由浅入深的讨论阶段,且在讨论过程中控制讨论现场;学生要求:每讨论小组人数4-6人,实习时间均为四周,教学的基本过程分为理论回顾、确定案例并提出纲领性问题、讨论和归纳讲评四个步骤。

1.2.1理论回顾:指定的自学内容都是与预期解决的模拟临床案例有关的知识。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电脑资料检索系统广泛搜集造口相关理论知识,并为学生提供有关参考文献。此过程限时三天。

1.2.2确定案例并提出纲领性问题:带教老师组织讨论,并给予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领学生提出代表性的护理问题。确定护理问题后指导学生搜集解决问题的相关资料,并于此次讨论中确定书记员、记录员、组织员三名。并向学生讲解具体的教学过程与方法。限时三天完成。

1.2.3讨论:先由组织员作导入性发言。讨论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等几方面,重点是如何正确及时地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或纠正,不同观点可以争论,这样能增强探究气氛,引发多角度思维,使正确的理解得到巩固和深化,不理解的方面暴露得更加充分,记录员负责记录于黑板上,以利于对学生发言的引导及整个过程的可控制性。每次讨论将引申的问题留做下次讨论的主题。此过程共八天。

1.2.4归纳讲评: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和进行总结;讲授遗漏之处,使所写的护理案例分析更完整确切。辅导老师可根据讨论情况进行评述,完整准确地归纳概括知识要点。 转贴于

2结果

2.1学生方面。20名学生中,93%以上的学生反映PBL案例教学法新颖灵活,印象深刻,使原本模糊不清的造口相关问题掌握的全面、透彻。做到了与患者沟通时有内容可教,提高了患者的信任度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学生感到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使所学理论与护理实践得到更加紧密地结合,表示赞成此教学模式。

2.2老师方面。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受到科室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

2.3患者方面。护生的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达到95%-99%。

3讨论

3.1理论基础:一种教学理论只有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才能普及推广,转化为教学实践。现代教学理论特别强调“教会学生学习,使之成为一种终身享用的行为习惯”。[4]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21世纪的“以病人为中心”进而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能够处理卫生保健问题的护士。为此所培养的护士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护生必须具备在特定的健康、疾病问题情境中进行严密求实的质疑能力和分析推理技巧。PBL案例教学法正是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启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科学的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3.2教学效果

3.2.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学认为,好奇心和欲望是产生兴趣的基础,正是有了这种心理需要学生才萌发学习动机产生学习活动,注意力和兴趣被长时间地吸引到寻找答案的学习活动上。PBL案例教学法设立典型病例,要求护生提出护理问题,采取适当护理措施并进行评价,促使她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用所具备的图书馆、电子期刊室等工具的能力。

3.2.2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在各项相关理论考核中无该疾病基本理论知识的错误;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在平时对护生的理论提问及考核中平均成绩比未应用该教学方法的学生为高。同时,由于该方法把讲解、讨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护生提供一种综合性的学习训练,使学生对该疾病有了系统的认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为患者解决问题,即培养了真正适用于临床的人才。

3.2.3提高了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受到患者的好评:经过此教学方法后,护生的专科知识得到丰富。同时,由于人人上台发言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得护生与患者沟通时,不但能够做到内容丰富、知识全面,亦能够将所具备的知识浅显的表达出来,患者易于接受。因此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

3.2.4存在的问题:护生文献检索能力缺乏;教学效果评价不够科学,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因此,我们还应该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郁宝铭.肠造口并发症防治的现状.浙江肿瘤,2000,6:35

篇10

1.1一般资料:全科临床护理人员28人,其中本科毕业5人,大专毕业6人,中专毕业17人;最高护龄21年,最低护龄8人,护士19人,助理护士3人。

1.2方法

1.2.1分组办法:将培训对象共分3组,根据职称结构和学历分层次进行培训,第1组:本科、大专毕业的主管护师和高年资护师;第2组:大专毕业的护师和中专毕业的高年资护师;第3组:中专毕业的低年资护师和全部护士。

1.2.2培训要求和内容:首先加强年轻护士的操作培训,提高操作技能。未规范训练前操作考核合格率仅61.5%(合格分90分),技术操作不合格的原因及构成比见表1,患者对其操作的满意度仅仅69.2%。

1.2.3加强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的学习:年轻护士基础知识差,水平参差不齐,缺少必要的专科知识。科里根据这种情况组织大家进行每月两次的业务学习和要求每周两次管床护士跟随医生查房。业务学习先由护士长制作多媒体讲课,以后安排高年资、素质高、专科知识强的护士轮流讲课,年轻护士要记好笔记,护士长随时抽问;同时要求大家写读书笔记;熟记各项护理操作程序和护理核心制度、专科护理常规等。另外还请科主任或医生讲解骨科的解剖知识、局部骨折时的相对解剖位置、特殊手术的手术方式、手术过程及常规检查的意义等;掌握骨科常用护理技术、骨科常规检查的目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学会识别简单的X线诊断报告;掌握骨科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配合;掌握骨折患者的常规护理、康复训练方法等等。

1.2.4加强护士观察能力及应急能力的培养:骨科接受急诊患者比较多,年轻护士缺乏胆识、预见性及整体性全面观察病情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等,往往控制不住场面,要么对病情判断不准或不知道怎样判断、护理等而延误治疗造成医疗纠纷或医疗、护理质量投诉等。所以临床护理观察能力是对护士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之一。护士长指导护士掌握观察技巧,对晨晚间护理和日间护理查房存在的问题个别指导,有目的地指导年轻护士“浏览”整个病房后,掌握本班哪些患者是观察重点,从哪些方面去观察。总之,护理观察是一项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系统性、广泛性和目的性的认知过程,护士要必须掌握,灵活运用。

1.2.5强化“慎独”精神,规避护理、医疗风险:本科大部分护士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不理解《护理核心制度》的重要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违反《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等规范要求,想当然执行医嘱或处理问题,降低了医疗护理质量,造成患者满意度低下。护士长特别指出:慎独是指一个人独处时,仍能坚持道德信念,按照道德规则行事,慎独是护理道德追求的一种境界[2]。我们的每一项治疗、护理都与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工作中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和厌烦、麻痹、松弛的工作情绪,一定要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效预防护理事故的发生。同时护士长有目的要给以培训并结合临床工作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将慎独精神与职业的法律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执业护士能够自觉、主动地按各项规程要求去做,让护理安全警钟长鸣,有效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使护士得到法律的保护。

1.2.6情商与沟通能力的培养:情商是情感智力商数的简称,个人具有对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识别与控制,并能用此信息来指导其思维和行动的一种社会智慧[3]。在临床工作中,护患关系需要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护士要学会换位思考,在以诚待人的基础上了解患者的心理位置,学会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用非语言信息传递自己的爱意。护士长要指导护士真诚是人际交流的基础,倾听是沟通交流的技巧,也是情商重要的组成部分;引导护士不仅与患者及家属作好沟通,也要与医生及其他护士搞好关系,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其思想、情感,启发护士关注患者和同事,对年轻护士的情商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7加强心理素质和护士协作精神的培养: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充实到护理队伍来,年轻的护士队伍比例急剧上升,而部分独生子女缺乏责任感和护理团队精神[4],使护理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护士长要严肃指出其错误和不足,给予正确引导,消除不必要的顾虑,提高自信心;强调护理工作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而是一个团队的责任,在工作中责任明确,相互配合,是一个护士应有的职业道德。

1.2.8逐步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实践总结能力:评判性思维是在质疑和探究的基础上进行护理过程的思维[5]。在护理工作中领导要有意识培养年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对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理纠纷、提高年轻护士的自身素质具有积极意义。对2年以上的护士要求每年总结1~2篇个案护理或临床护理经验文章,以加快年轻护士专科护理科研意识,提高专科护理理论。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培训前后护士技术操作考核、患者对护士操作及服务满意度等均采用检验。

2结果

经过5年左右的规范训练、培养和严格考核,年轻护士的操作水平、患者对护士的操作及服务满意度等较培训前均有了明显提高(见表2、表3、表4),操作考核合格率为96.4%,患者对其操作的满意度从69.2%提高到96.4%。护士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医护、护护、护患关系更为融洽,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