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21: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核心技术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无线远程监控系统是在传统监测监控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无线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测控系统。
一般而言,现有的无线远程监控系统,大都符合“控制中心—监测站”的构建模式。控制中心是整个系统运作的核心,负责收集各监测站上传的监测信息,发送各种操作命令以控制监测站的行业。监测站被布放于远离控制中心的各监测点处,负责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响应控制中心发出的控制命令。控制中心可用普通微机、工作站或工控机实现,软件开发可靠基于现有的Windows或Unix操作系统。监测站的设计实现可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和应用环境,采用特定的技术形式,比如单片机、DSP或者IntelX86系列的微处理器等。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的组网方式也很灵活,可利用现有的无线通信网,如GSM/GPRS网络,CDMA移动网络等,也可单独搭建专门的无线局域网。下面系统地讨论无线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开发时涉及到的一些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监测站的设计开发、无线网络的组建和控制中心的软件设计。
1监测站的设计实现
监测站的设计与实现是整个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研制开发的重点,监测站对信息数据处理的能力和精度将影响整个系统的最终性能。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监测站的设计是工作量最大、所需时间最长的一部分。监测站处于工作现场,只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控制,任务相对单一、固定,无须用詙大的台式机来完成;考虑到节能和布放方便,监测站多为嵌入式系统。根据整个无线远程监控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和对数据处理与对传感器控制能力的要求,监测站设计的复杂程度和采用的具体技术是不一样的。
1.1基于单片机的设计实现方式
采用单片机是大多数嵌入式系统设计时的首选方案。由于在片上集成有丰富的外设,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单片机天生就是为嵌放式系统度身定做的,在嵌入式市场上占据了最大的份额。
基于单片机的设计方案一般适用于对数据处理要求不高,运算量不大的远程监控系统。根据需要,单片机可以选用较为低端的4位机或8位机,如8051等,也可选用功能较强的专用芯片,如MSP430FE42X系列。单片机主要用于监测站端的系统控制。片外存储器一般为RAM、EEPROM和Flash等存储器;I/O设备一般为键盘、LCD等供设计调试用的人机交互接口;传感器一般为话筒、摄像头、扬声器和伺服马达一类的设备。无线通信接口实现相对较为复杂。编解码器是可取舍的,对于低速率数据一般没有必要。根据系统的处理任务和信息的类别,编解码器可选用不同的芯生,如CMX639(用于音频)或LD9320等,也可用编程逻辑器件实现。监测站软件可直接通过C或汇编语言实现,也可在实时操作系统上开发应用软件。对于低档的4位或8位单片机,控制能力较低,系统简单,一般采用直接编写控制程序的方法。对于功能较强大,各设备间交互复杂的系统而言,大多数是利用操作系统来进行任务管理、设备交互,应用软件只是完成上层的数据处理等工作。
1.2基于DSP的设计实现方式
众所周知,DSP的数字处理方面能力较强,技术已经很成熟,能处理各种运算的通用、专用芯片也很多。以DSP为核心设计开发的监测站,可以完成高速率数据处理,保证系统实时性方面的要求。
这类设计方案一般适用于数据处理运算量比较大,实时性要求高而对控制能力要求相对较低的监控系统。与以单片机为基础的监控系统不同的是,DSP除了作控制器以外,还可兼作数据计算、编/解码之用。对于较复杂的编/解码以及压缩解压运算(比如对图像视频数据的处理等)是否仍由DSP完成,须综合考虑。若DSP在系统控制和实现传输协议方面负担太重,则这部分运算需要由专门的处理芯片完成;若系统控制和传输协议较简单,或根本没有到上层协议栈,则这部分复杂的运算可由DSP完成。
1.3基于MCU+DSP的设计实现方式
显然,这种设计方式吸取了单片机和DSP各自的优点:单片机的特点决定其擅长于控制,DSP的内部结构保证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两者的组合可实现一些相当复杂的系统功能,但由于系统中采用了两个处理器,其间的信息交互是设计这类监测站时须着重考虑的问题。只有单片机和DSP之间较好地协同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否则,由于两者间的协调而耗费了大量资源,整体性能未必高于采用单一处理器的系统。实现单片机和DSP间通信协调的常用方法是采用双口RAM。
目前,有些DSP或单片机厂家为了扩大芯片的适用范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展,相互间容入了对方的特点,使同一芯片在数据处理和控制方面同时具有较好的性能。比如Microchip公司推出的dsPIC,使客户能方便地将单片机的功能转移到DSP上,目前推出的产品有dsPIC30FXXX系列。由于DSP和MCU两个功能模块在同一芯片内实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监测站的设计难度并节省印制板空间。这类芯片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1.4基于MPU的设计实现方式
设计嵌入式产品的另一可选方案是采用基于微处理器的设计方式。与工业控制计算机相比,嵌入式微处理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同时,在该领域技术成熟、产品类型多、选择空间大,满足各种性能需求的处理器比较容易获得。随着采用RISC体系的高性能MPU(比如采用ARM构架的处理器芯片等)的出现,MPU在嵌入式领域中的地位经久不衰;但是,由于在设计监测站时,电路板上必须包括ROM、RAM、Flash、总线接口和各种外设等器件,系统的可靠性将有所下降,技术保密性差,实现难度也较大。
1.5实时操作系统选择和嵌入式实时软件开发
目前已有的实时操作系统(RTOS)种类繁多,软件结构各异,可适用于复杂程度不同的各种环境,包括循环查询系统、前后台系统、实时多任务系统和多处理机系统等。具体实例有VxWorks、pSOS、QNX、PalmOS、WindowsCE、lynxOS和嵌入式Linux等。选择适合监测站乃至整个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的RTOS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可能关系到整个系统研制的成败。选择过程杂而又需要耐心:要了解各RTOS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比较其间的区别,才能找到最为合适的一种。选择比较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①RTOS能否支持在项目中使用的语言和微处理器;
②RTOS能否与ICE、编译器、汇编器、连接器及源代码调制器共同工作;
③RTOS是否支持设计中要用到的服务,如消息队列、定时和信号量等;
④RTOS能否达到应用产品的性能需求,比如实时性需求;
⑤能否获得产品开发时必要的组件,比如协议栈、能信服务、实时数据库、Web服务等;
⑥RTOS是否能为公开出售的硬件提供设备驱动程序;
⑦使用RTOS是否免费;
⑧能否获得目标代码;
⑨获得的技术支持有多少;
⑩对于需要授权的RTOS,授权方式是怎样的。
嵌入式实时软件的开发与传统软件的开发有许多相似之处,继承了许多传统软件的开发习惯;但由于嵌入式实时软件的功能和运行环境特殊,决定其与传统软件的开发有所区别。嵌入式实时软件的开发使用交叉开发方式。所谓交叉开发是指,程序代码的实现、编译和连接的环境与对其进行调试和运行的环境不同。前者基于普通微机平台,后者则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调试过程多是在有通信连接的宿主机与目标机的配合下进行的,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固化和固化测试。另外,开发过程还需要相应的开发工具,包括交叉编译器、交叉调试器和一些仿真软件。嵌入式应用系统以任务为基本执行单元,用多个并发的任务代替通用软件的多个模块,并定义了应用软件任务间的接口。由于整个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的实时性能受RTOS和应用软件的影响,所以,在软件的需求分析阶段就充分考虑其实时性要求。再加之嵌入式应用软件对稳定性、可靠性、抗干扰等性能的要求都比较严格,所以嵌入式实时软件的开发难度较大。
2无线通信的设计实现
无线通信的设计相对于监测站而言较简单,有许多现有的产品和通信系统可以利用,重点只是在于从多种实现方式中作出最优的选择。
常用的实现方式有:利用现有的通信网络(GSM/GPRS、CDMA移动网等)和相应的无线通信产品;通过无线收发设备,如无线Modem,无线网桥等专门的无线局域网;利用收发集成芯片在监测站端实现电路板级与监控中心的无线通信。
2.1利用现有网络实现监测站与监控中心的无线通信
现有的通信网络较多,按业务建网是3G以前通信网络的特点,无线网络也不例外。设计无线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借用的无线网络主要有:全球数字移动电话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采用码分多址(CDMA)技术的移动网、蜂窝式数字分组数据(CDPD)系统。
GSM(GlobemSystemforMobile)是全球最主要的2G标准,能够在低服务成本、低终端成本条件下提供较高的通信质量。就其业务而言,GSM是一个能够提供多种业务的移动ISDN(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络)。
GPRS(GeneralPacketPacketRadioService)在现有的GSM网络基础上增加一些硬件设备和软件升级,形成一个新的网络逻辑实体。它以分组交换技术为基础,采用IP数据网络协议,提高了现有的GSM网的数据业务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70kb/s。GPRS把分组交换技术引入现有GSM系统,使得移动通信和数据网络合二为一,具有“极速传送”、“永远在线”、“价格实惠”等特点。
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网络采用扩展频谱技术,使用多种分集接收方式,使其具有容量大、通信质量好、保密性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CDPD(CellularDigitalData)无线移动数据通信基于数字分组数据通信技术,以蜂窝移动通信为组网形式,是数据朎与移动通信的结合物。这种通信方式基于TCP/IP,系统结构为开放式,提供同层网络无缝连接和多协议网络服务。CDPD网络具有速度快、数据安全性高等特点,可与公用有线数据网络互联互通,非常适合传输实时、突发性和在线数据。
对使监控中心与监测站间的无线通信能利用现有的网络,对于特定的无线网需用相应的接入设备。这类设备市面上有现成的产品可供选择。接入GSM网络的通信模块有西门子的SIEMENSTC35i,接入GPRS可用西门子的MC35GPRS模块,接入CDMA网络的有华立H110CDMA模块和AnyDATA公司的CDMAModem(DTS-800/1800),遵循CDPD方式的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有OmniSky和NovatelMinstrel。
利用现有的网络组建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网络连接如图1所示。其中无线接入模块产品一般都提供有RS232作为外通信接口,有些天线是内置的。利用现有的网络覆盖面广和可漫游等特点,使监测站和控制中心的位置不受距离的限制;但由于利用公网,安全性会有所降低。
2.2通过专用无线收发设备建立无线局域网
这种设计实现方式结构简单,且无须向网络运营商付费;利用专网,安全性高。无线传输以微波作传输媒体,根据调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扩展频谱方式和窄带调制方式两种。扩展频谱方式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高,对其它电子设备的干扰小。窄带调制方式占用频带少,频带利用率高;通常选择专用频段,需要申请;相邻频道间影响大,通信质量、通信可靠性无法保障。
采用专用无线收发设备建立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无线收发设备包括无线Modem和无线网桥等。无线Modem与监测站和控制中心之间采用RS232通信。若采用网桥为网络组建设备,网络拓扑结构将更为灵活,如图3所示。其中在无线网两端的有线网络是可取舍的,可以是以太网、令牌环网或点对点网络等本地局域网。也可以城域网,甚至是因特网,但使用公网时须考虑安全性和费用问题。
2.3利用收发集成芯片在监测站端实现的无线通信
前两种组网方式的一个特点是采用现有的网络系统和产品,无线通信部分不须专门开发,实现较为容易。但由于所购买的产品均是独立器件,使整个系统特别是监测站一端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往往在系统推广时会带来不利,且外购产品会增加系统的成本。若能将外购产品的功能与监测站集成在一起,在电路板级实现,将可以避免上述不利因素;但这会增加系统开发的难度,延长研制周期。须权衡利弊,根据项目组的开发实力和系统生命周期作最有利的选择。
采用此方法设计监测站需要实现的部分只是图1、2和3中的无线通信接口(可参看本文的网络版全文)。这部分的硬件实时框图以及处理器、存储器的关系大致如图4所示。各个子模块都有多种芯片可供选择,比如射频前端可用ML2751和RTF6900,实现调制/解调的有ML2722,扩频、解扩可用LD9002DX2和Stel-2000A等。
3控制中心的设计实现
现如今的会计工作能够大规模地运用到信息技术使原本复杂繁琐的一系列会计工作能够简便快捷地进行,提高运行效率,并且能够有效使会计信息经济的成本最大化地降低。针对一些原本存在需求,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未能得以考虑的信息事项,可以重新进行考虑,如此地进行核算,原本没有太过关注的一些事项就会变得相当重要,对于一些信息就有必要重新进行核算计量和确认。会计信息对各种事项的处理能力由于信息技术逐步增强,从而可以发展越来越多的事项能够符合重要性地条件。因此,选择的范围能够广泛扩大,对于一些重点就需要会计人员进行深入研究。
2.真实性原则
互联网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遍布全世界,而且深入人心,当下网络迅猛发展,人们在网络上以虚拟的身份自由发表言论,因此网络上也存在大量的真真假假的信息。作为一个专业的会计人员,对于信息的真假性也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做出判断,大量的丰富杂乱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会计人员的判断能力也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的影响,单纯地依靠自己主观的判断和认知把一系列的信息与会计工作相融合,引发会计信息的真实度降低。
二、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原则的冲击
1.一贯性原则
在企业运行时,首先要树立起正确地经营理念,使市场份额得到扩大,尽早地发展“走出去”,走向广阔的国际经营市场,从而与激烈的国际市场进行竞争,但是就这样的形式来讲,对于财务经营必然会增大一定的风险。国内外相关的风险在企业中为了能够使能力增强,应该时刻关注国际市场的需要,进行有效地并更坏账损失准备,准确计量固定资产后续累计折旧。在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下,经济的发展特征也逐渐走向全球化,也更加朝着网络化数字化发展,更重要的是颠覆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改变了它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对于会计的基本原则能够在修改上达到及时性,最大化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2.相关性原则
在会计工作中,准确的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在某个项目中的信息系统的操作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严格的确认标准的制定,出现的项目仅仅符合其中的某个标准但是不符合全部标准,对于此类的项目不能被纳入会计系统。但是有些项目对信息的使用者的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却没能考虑到位,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就会降低。关于相关性地含义,就是说它提供的信息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对于使用者的需要能够得到有效且及时地满足。此外,它还被称为充分披露的原则,对于企业当下所公布的一些财务报表、补充报表以及附注等。对于企业各方面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以及企业的经营成果等在反映时都要真实且全面,不能违反职业道德和法律,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在财务数据上面进行任何的纂改,也不能故意无视忽略。当下变幻莫测的社会经济环境,愈加复杂,经济风险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也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危险性,甚至还会发生扩散的现象,投资者们在操作时也越来越小心谨慎,理性地处理突发事件,所有的一系列变化都能够整体地表现出披露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二、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争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他们的成绩。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跟不上教师讲解的进度,而又羞于主动去问教师,久而久之与其他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对信息技术也逐渐失去兴趣。鉴于这种情况,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形成互帮互助、互相促进的学习风气。这样既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也能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每个小组成员中起到带头作用的学生,是教师的小助手,既帮助教师,也帮助同学,同时又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此外,在信息课上不同学生表现出不同水平,教师在进行学习小组划分时,要费一番心思。首先小组的划分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优生带动学困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每个学习小组的人员数要适中,一般在5人左右比较好。最后,选择一些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学生做小组长,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教学内容应具有可拓展性,保证部分特长生有所突破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发展较为迅速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重点放在知识点的讲解上,毕竟信息技术的更新比较快,信息技术课堂更应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授知识,更要传授方法,培养能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既要掌控课堂,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让学生自己有效利用教师给予的一定数量的自由时间,去发挥自己的优势,去拓展知识。例如,本人在给学生讲解“在Word中插入表格”这一小节内容时,首先按部就班地要求学生插入表格,对表格的高度、边框、底纹等内容进行设置。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同的学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水平,教师要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实现基本的目标,让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进行一定的尝试,做得更出色一些。
二、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基础课教学整合的可行性
理论上的可行还需要实践上的可行来支撑,职业中学的教学实际能否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并不是简单地将企业理念介绍到课堂上那么简单,需要教师通过努力,将学生的实际与企业需求联系起来。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基础课整合相对而言要容易一些,因为这与一般学科中应用信息技术基本相同。如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习的初始阶段,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电磁感应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就算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也是比较抽象的。而面对职业高中的教学要求,就必须用计算机技术来呈现电磁感应的内容,从而让学生掌握得形象化、具体化。而在实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就需要动不少的脑筋了。因为实训已经是学生放下课本,是学生利用所学的机电知识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作实物成品的过程了,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如何发挥作用呢?经过研究与摸索之后,笔者发现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实训之初,通过信息技术去培养学生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很大程度上是蕴含在学生的实践当中的,是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的。但这一整合过程,是可以通过语言来描述的。
(一)初中美术学科的特点
美术是一门艺术造型学科,也是视觉感官艺术。美术教学都是以具体的感官形象为原型,形象的视觉效果直接影响美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美术课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能够陶冶学生情感,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作用,近年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初级中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全面性等特点,特别是网络的发展。网络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首先,网络的资料是动态的,网络上的资料始终处于更新状态。它总是最前沿、最流行的学习素材。其次,网络资料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选择空间。再次,网络资料是形象生动的,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学科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引向互联网,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三)学生的感官需求
美术是具有审美艺术的视觉形象。美术作品需要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美术教学必须将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作为教具,为学生提供感官刺激,让学生产生审美体验。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那些价值昂贵的艺术品展示出来,或演示作品的制作步骤和作品效果,这样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远高于教师的讲解。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信息,将枯燥抽象的美术审美教育变得生动有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优化了学习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可以实现教学统计和教学实施等各个教学活动的信息技术化。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教学设计
1.美术学科是直观性、形象性强的学科。在美术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利用网络搜集教学所需要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资料。这是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基础。通过网络查找素材,上网搜集素材,以获取大量的教学数据,使教学设计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课前资料准备充分,为美术教学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
2.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中,教师个体行为、所有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内容的分析理解因个体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备课,交流教学心得可以开阔教师的设计思路,开发教师的思维;可以修正传统意义上的认识误区,有利于美术教学开展;可以为教师间的交流研讨提供技术支持,使教学活动具有互动性与开放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1.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创设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优化教学内容,加强美术学科的艺术感染力。利用信息技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创设课堂情境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为美术教学活动实施提供条件。例如,对美术流派通过动画片和视频等形式展示。
2.信息技术可以将复杂的美术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教师可以利用演示文稿、Flash、Autowave等工具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自行学习美术知识,让学生在合作、交互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提供帮助。
3.美术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作表达自己思想的舞台和空间。比如,计算机美术作品创作,通过计算机进行绘画创作,它打破了传统意义的美术作品创作的局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创作美术作品的优点,创作出生动形象的艺术形象,从而体现出艺术品的创意。通过计算机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深度与广度的发展。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而言,通过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技巧,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中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实物演示情景实物演示,能够给学生带来直观有效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效果既体现了教学中的直观性特点,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实物演示,给学生创造较好学习情境,让学生把教学情境与自己的生活常识和已经掌握的数学技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在数学课堂中的实物演示情境中,教师可以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操作,去发现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学习经验的不断提升和学习方法的不断改进。例如,笔者在讲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三角形的东西,学生能够举出很多,如自行车的三脚大梁等,然后再让学生思考为何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三角形的东西。当学生陷入思索,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动手去做两个图案。一个是由木条组成的三角形图案,一个是由木条组成的四角形图案,学生们就能够轻松地认识到三角形的稳定性比较好,而四角形的稳定性是不足的。这个时候,学生就能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生活中的有些东西是由三角形组成的。然后,教师再进一步深化知识,如何让刚才同学们做的四角形图案也比较稳定呢,有的同学在四角形中加了一个木条,从而使四角形也实现了稳定性。这种利用实物演示,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有效的发挥。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虚拟化场景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注意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生活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基础是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资源,也是学生进行意义构建的必要前提。在数学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让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切身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能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授“相遇问题”这一内容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对学生知识特点进行了一番精心的设计。考虑到这一知识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这种类型的知识变化也比较多,同时是教材的重难点知识。考虑到这一方面知识的抽象性,学生们一时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多媒体展示的过程中,给出了两个模拟的小人,一个叫小丽,一个叫小伟,通过他们的运动,强调他们不同的状态。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本来比较抽象、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比较直观形象,学生的印象比较深刻,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了许多。
(二)化静为动,展示知识形成过程
根据教育学的观点,教育媒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个连接桥梁,其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文本都是很好的媒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比较丰富,图文比较生动,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文本教材也有一个缺陷,就是都是静态的展示,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还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尤其是对于数学学科而言,这种缺点更加的明显。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引入,让数学课堂中的许多静态知识变得生动,甚至有动画的效果,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突破难点,发展学生思维
对于每一堂数学课而言,其重难点的分布,教师要做到全面的掌握。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重难点知识,决定了一堂课是否高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些知识是比较枯燥难懂的,学生学习起来障碍性比较大,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讲解,是不利于知识传授的。如果能够把多媒体技术巧妙地加以运用,有效地弥补了教师讲解的难度,也让学生更加轻松容易地理解知识。这是数学课堂中有效突破重难点的有效手段。
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
《数学课程标准》前瞻性地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数学教学与它们密切整合时,它们能给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们能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环节、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选用合适的软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辅助教学,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作用。
下面根据笔者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谈谈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尝试作法。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
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
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点几位学生(或自愿)到黑板上演板,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一片新天地。
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直至出现正确结果,如果三次尝试失败,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
若在网络教室上课,每个学生都有参入机会,教师也能从服务器上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借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2.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二、巧借信息技术,完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听得着(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解效果好的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与性大大强化了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1.化无形为有形
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比如,学习九年级几何“点的轨迹”一节后,学生最终会知道“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对“轨迹”是毫无想像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远远超出教师的“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2.化抽象为直观
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九年级代数中的“函数”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教学时关键是让学生“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像,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像,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让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的非常透彻。
3.化静止为运动
运动的几何图形能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初中几何《圆》这一章,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
熟悉《几何画板》的教师,无一例外会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圆幂定理”,即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鼠标一动,结论立现,效果相当好。其实像“垂经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等,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些题目,不经意用鼠标移动一个点,图形变化了,结论仍然成立。
4.化繁琐为简明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九年级代数“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
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若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三、巧借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
九年级几何“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
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
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
特别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
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当然,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
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政府在职能上发生了一些积极的转变,财政收支要由原来的一条线管理变为双线管理的模式,同时在国家国库的管理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以后的会计预算和管理活动中在性质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预算会计会由政府掌控,同时也会由盈利项目向非盈利项目转变,将其他形式的会计都归为政府会计当中,事业单位的会计要向非盈利性转变,对这两种制度进行有效的规范,使得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会计核算部门分级不合理的现象,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
2、会计管理职能的转变。
以往的会计主要负责两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核算,另一个是监督,会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记账、算账和审核,但是,这些工作集中的重点就是会计事项本身,最近几年,我国的行政和事业单位也不断发展,对预算管理和运行资金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以前互相分离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职能上一定要相互借鉴,对相关工作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前分析、事中管理和事后的监督等等都要求其在职能上必须要逐渐的改进和完善,在预算的过程中要对各项支出进行有效的监控,从而也能有效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3、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变革。
当前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内容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延伸和扩充,由原来的检查舞弊,检查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错误、保护单位的固有资产延伸到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收入和制定正确的管理目标从而也能够使得单位的预定计划能够圆满实现。在很多事业单位中,为了能够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更好的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改进,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得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保证投放的资金能够获取更高的利润。
4、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
近几年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管理模式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多是将相关数据以电子形式录入和管理,这样就能够更好的对会计信息进行集中化的管理,提高了管理质量的同时也扩大了管理的范围,从而也加强了会计管理的实际作用,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也能对会计信息出现的变化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变更,提高了会计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也为会计管理方式向现代化转变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5、财务目标的变革。
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会计工作也由盈利性质向非盈利性质转变,这些都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在目标的制定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更加灵活也更加全面,在制定财务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相互平衡,同时也能够将更多非财务性的指标有机融合,对政府的指出进行了有效的优化,使其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信息技术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的影响
1、集中管理模式。
集中管理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实际的运用中也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其最为重要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模式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中得以广泛的应用,这也得益于我国的现代化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发展和革新,这种制度对于提高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虚拟会计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通常不会设立专门的部门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集中管理,一般情况下是将各个部门的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的统计和管理。
3、信息技术对会计集中管理模式的作用。
会计集中管理模式能够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得以广泛的应用,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强大的支持,这也显示出科技对这一模式的巨大影响,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对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进行具体的阐述。
(1)有助于提升会计工作效率。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得以顺利实施,会计核算效率因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应用而大大提高,工作水平大大改进,节省了大量人力。
(2)促进了行政秩序的有形化、法制化。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财务集中到位,有效遏制了过去单位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降低了行政成本和费用。会计人员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日常监督,严格审核,做到了事前控制,事中监督,堵住了管理上的漏洞,有效地遏制了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3)有助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管理。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前,各执收执罚单位不同程度存在有“三乱”现象,坐收坐支现象也比较普遍。集中核算后,借助信息技术,对收费项目、收费程序等做出刚性规定,通过加强财务监管,各单位收入直达财政专户,达到科学安排、统一调控、监督使用的目的。
三、信息技术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过程的影响
在公共财政改革前,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过程重点倾向核算层面,每年结合预算支出情况,基于一个增长基数确定下年度的年度预算,年度预算经财政部门批复后,财政部门会按期把经费拨付到单位的银行存款帐户,单位安排支出,完成支出后进行帐务核算,按期编制财务报表和年度决算报表。单位在预算编制和支付控制方面比较简单,完成支付后进行会计核算和出会计报表占比较大的工作量。随着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为代表的公共财政改革的进行,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水平需要提高,需要把会计管理过程重点从事后的会计核算发展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决算几大工作共同发展,实现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新型会计管理模式,这也给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1.对预算编制管理的影响。
随着国家公共财政改革的稳步推进,各地区开始逐步进行部门预算改革,对预算单位进行“零基预算”管理,单位根据人员、资产、所开展的工作情况,结合财政部门确定的标准定额,编制预算。因此需要单位部门预算会计全面掌握单位的各方面信息,准确及时编制单位的下年度预算,为单位开展年度工作提供保障。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细化到具体的支出科目。
2.对资金支付管理的影响。
实现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财政性资金将不再拨付到预算单位账户,而保留在人民银行国库,但不改变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权限,在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之间形成了资金使用的制约机制,因此预算单位需要进一步重视和支持会计管理工作,规范资金管理程序,防止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预算单位需要随时掌握预算指标和资金支付信息,具体支付时,通过财政部门办理支付。单位根据开展工作的需要,按照单位的预算指标信息,及时向财政部门申请支付,支付后根据财政信息系统反馈的信息,自动产生账务核算凭证,完成财务核算工作,极大提高了单位会计人员办理资金支付的效率。
3.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的深化,会计核算由事后的静态核算转为事中的动态核算,核算业务活动的反映由定时转为及时,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可突破原有的会计周期限制,提供及时的财务数据,并向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及时传递会计核算信息、指标执行信息、指标结余等信息,这极大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财政和主管部门通过单位编制的用款计划对资金流向进行监控,解决单位挪用资金不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的问题,达到加快资金运转和降低资金风险和提高资金利用率的目的。
【正文】
从社会系统的观点看,技术创新行动或技术创新系统的形成,乃是现代社会为了满足其实现经济与科技相结合以提高经济绩效并从总体上促进技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功能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分化现象。作为一种当代社会系统其结构功能分化的后果或形式,技术创新既可以表现为社会系统中既有的经济和技术构成要素的重新组合,也可以表现为社会系统中新的经济和技术要素或其组合形式的引入。随着技术创新行动的展开,它必然要带来原有社会系统中企业及各种相关社会组织利益的分化以及相伴随的其角色类型、制度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分化等。这种伴随着技术创新行动的展开而出现的社会分化现象,一方面满足了社会系统提高经济绩效并实现经济与技术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从而对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发展具有原动性的意义;另一方面则由于这种分化过程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系统异质性的增加,如果社会系统中旧有的整合模式既无力将新分化出来的因素纳入社会既有的结构功能框架之中,又无力消除这些新分化因素的负功能影响,就将导致技术创新行动或行动系统同原有社会构成因素的整合模式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的摩擦和冲突而形成所谓的技术创新行动的“摩擦成本”(当然,在技术创新行动中还同时存在着另一种创新成本即“实施成本”)。其结果,不仅将影响到技术创新行动的路径设计、方式选择和成功实现,而且还可能导致社会系统整体性的结构关系紊乱和功能失调。因此,这实际上也就表明,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在其完整的社会运行过程中还必须建构出自己的社会整合机制,并力求通过这种整合机制的运作把自己纳入社会系统既有的结构功能框架之中,从而最终呈现技术创新行动的“帕累托改进”或“卡尔多改进”的性质。
一、技术创新整合的社会学含义
在西方社会学文献中,社会整合是一个充满歧义和疑问的概念,“整合被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加以定义,并经常掩盖着价值判断”([1],p.93)。的确,仅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出发,就可以把对整合的定义划分成四类([1],p.93)。当然,讨论整合概念在一般社会学理论层面上的界定及其合理性问题,并不是本文所关注的项目。但在这里我们要强调指出的是,尽管在社会学理论体系中整合概念充满歧义疑问而不易把握,尽管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一般性社会整合理论,但是在社会学理论发展史上具备社会整合思想且运用这一概念工具来考察和说明社会现象的研究者及其研究内容却非常之多。例如,迪尔凯姆就曾利用整合概念解释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即机械团结类型和有机团结类型;阐述了对社会整合基础构成威胁的各种社会问题根源,如群际冲突、越轨、极端个人主义和失范等;其中他对作为一种特殊失范类型的自杀的分析,更是其利用整合概念工具进行了侧重于社会结构层次分析的重要例证。至于帕森斯则更是直接地以社会系统均衡之假设前提为基础,把社会整合设立为系统存在和发展之功能必要条件,既考察社会系统内部的整合,也探究社会系统与文化模式、人格系统乃至行动有机体之间的整合机制及其制度化过程。从这些经典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社会整合概念的确既不系统又不完善,但其在社会学研究中却是极具解释力和生命力的。同时,通过上述对社会整合概念及其在社会学理论发展史中具体操作实例的说明,我们可以从中抽取出其最基本的含义,即:社会整合是指各种功能不同、性质各异的要素和单位在不同纽带的连接下构成社会整体系统的过程;这各个要素和单位在系统中根据系统的共同需要发挥自己的功能,从而造就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整体秩序,以维持社会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可以认为,社会整合包含了要素结构、关系网络和规范体系的建构和调整。
以上述理论说明为基础,我们可以对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作出如下的解释性说明:所谓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不仅指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一种秩序维持的过程和状态,而且更重要的是指作为一种社会分化之结果的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如何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形成与原有社会系统中之结构特征、关系网络和规范体系之间的适应与协调,即如何通过原有社会系统在结构特征、关系网络和规范体系等方面的调整从而把技术创新行动及其后果纳入已有的社会经济技术之结构功能框架之中,以实现技术创新行动在效率和利益调整上的“帕累托改进”或“卡尔多改进”的性质并形成宏观社会结构层次上的经济与技术相结合而一体化发展的过程和秩序。本文中,我们对技术创新社会整合机制的说明,将主要定位在技术创新整合的后一种含义上。
二、技术创新整合的对象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它一方面要服从于创新主体(企业)的经济目标和功能目标要求,另一方面又要受到创新主体内部以及创新主体与社会系统之间固有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分配格局的制约。任何一种技术创新主体内部及其与社会环境之间社会关系方面制度安排的结果,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共享的行动规范模式,从而使人们之间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沟通、互动和交换能够按照某种稳定的可预期方式实现,而且事实上在这种制度安排的制度化和社会化过程中,它也历史地塑造出了一种利益分配格局,承诺了一种社会认同或价值认同的模式。这种在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往往具有很强的刚性,它使得技术创新行动不得不面临强大的挑战并支付相应的“摩擦成本”。其具体表现为:一部分企业为了不使自己的既得利益受损,会想方设法阻碍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行动进程,延误其时机,从而造成创新企业的效率降低和资源浪费;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各种相关的既得利益集团会作出各种各样的抵抗,从而对创新主体造成种种损失;技术创新行动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形式的旧制度“复归”也可能造成创新主体其技术创新资源的浪费;最后,为了克服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利益得失不同的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对技术创新行动及后果(如新的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制度规范等)其社会认同方面的严重分歧和差异而造成的阻力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劝说”和“补偿”,也加大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这种由于利益格局变动所形成的技术创新行动的阻力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摩擦成本”,无疑造成了创新主体在资源上(如时间、物资和人力等)的浪费,从而在相当程度上也影响了技术创新行动及其制度化过程。因此,技术创新行动中的这种“摩擦成本”的存在就决定了任何技术创新行动的努力都不能仅仅从创新主体经济功能的目标要求出发,而且还必须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对由此可能导致的利益关系变动中的矛盾、摩擦和冲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妥善的处理,以尽可能地降低其“摩擦成本”。否则,任何高效率的技术创新行动都将由于难以支付高额的“摩擦成本”而赢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从而最终被纳入既有社会系统之经济技术结构之中而制度化、定型化。这实际上就是表明了技术创新行动的实际成果事实上是要取决于这种利益分配格局变动中不同方面的协调与整合之效果,取决于技术创新行动的预期净收益与“摩擦成本”的差值;同时,它也表明技术创新社会整合机制中其最基本的整合对象乃是技术创新行动中所涉及的社会利益关系既定格局变动中的利益矛盾、摩擦与冲突。
当然,技术创新行动过程中所引发的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动以及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必须是通过技术创新行动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作为技术创新社会整合机制之最基本和最深层的整合对象的利益关系格局变动中的矛盾、摩擦和冲突,对其进行整合的过程不可能是自在完成的,它依赖于对技术创新行动中所产生和塑造出来的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制度规范以及新功能后果的整合的完成。因此,在技术创新社会整合机制的运行过程中,除了最基本的整合对象即利益关系之外,还存在着一些更具体的整合对象,它们主要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制度规范和创新功能后果。只有通过实现对这些具体整合对象的具体整合过程,才能最终完成对利益关系的整合,从而降低乃至消除技术创新行动的“摩擦成本”。
1.技术整合
所谓创新技术的社会整合,是指通过对技术创新行动中所产生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社会调适,使之成为社会相容技术从而降低技术创新的实施成本的过程。其中所谓的技术创新的“实施成本”在概念上包括技术创新行动开始以后一切由技术变迁所决定的“信息不完全”、“知识不完全”及技术预期不稳定所造成的效率损失(以理想的“最优状态”为参照系)。从某些时点上看,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发生的效率损失可能比企业不从事技术创新时还要大,这是因为旧的经济技术组合方式和结构造成的技术变迁信号的扭曲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而技术创新行动中新旧两种经济技术组合各自发出的“信号”相互冲突,人们不适应这种新的经济技术组合方式、缺乏有关这种新的经济技术组合方式的“知识”等原因又会造成企业经济技术行为中更大的紊乱所致。因此,从数量关系上看,我们可以假定技术创新的“实施成本”是技术创新所造成的技术变动程度的增函数,或者说是对一项技术创新所形塑的新技术形式进行整合所需时间的增函数——技术整合的速度越快,技术整合所花费的时间越少,信号扭曲的问题越是能够得到尽快彻底的纠正,从而使人们尽快地形成关于新技术和新经济技术组合方式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稳定预期,企业在技术创新行动中所面临的损失和成本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具体来讲,在对新技术的整合上,笔者认为,应该着重强调新技术的技术特性同其所在的技术制度化体系之间的相互适应。所谓的技术制度化体系是指在特定社区或社会的技术变迁过程中所形成的既定的技术结构秩序和相应的技术分布及制度化设施。技术制度化体系本身既是技术变迁自身逻辑发展和路径延伸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相关社会文化选择和建构的产物。正如德国技术哲学家F·拉普所指出的,“实际上,技术是复杂的现象,它既是自然力的利用,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2],p.57)。这就表明,任何新技术的产生、应用和传播都与特定的社会制度安排和文化传统有关,正是它们提供了人们选择、接受和利用某项新技术的利益预期、偏好习惯、制度标准和操作方式。这种人们对待新技术的特定的利益预期、偏好习惯、制度标准和操作方式等在特定社区或社会系统中的定型化、秩序化的结果之一便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技术制度体系。而一旦这种特殊的技术制度体系形成出来,则会通过其对任何一项新技术的过滤和选择发挥其特殊的功能作用。因此,要想实现对创新技术的有效的社会整合,就必须使创新技术同原有的技术制度化体系之间形成相互适应的关系,一方面寻求降低技术制度化体系的进入壁垒,一方面努力减小创新技术的进入成本,从而最终把创新技术有效地纳入技术制度化体系之中并通过此中介完成对创新技术的社会整合。具体地讲,技术制度化体系对创新技术的整合主要是通过为创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技术范式和相应的技术性制度安排的整合纽带的指导和依循功能而发挥作用的。
2.规范整合
社会规范是人们在其社会行动和社会交往的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适应模式准则。一方面它是对人们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规律性的反映,是一定社会和文化对人们行为和互动关系基本要求的概括;另一方面它又通过习俗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或由国家、群体所认可,从而构成一定社会成员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在社会学中,所谓规范的整合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以规范作为手段将社会成员连接为一体;另一则是指在社会规范系统内部,诸种规范与规范之间的协调一致。在这里,我们所要阐述的技术创新的规范整合是在后一层含义上使用的。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技术创新不仅意味着它是一种企业或社区其内部生产技术要素在从未达到的高水平上的新的结构重组和功能分化,而且它同时也包含了一种新的行动规范(或制度安排)和价值观念的创造。这就是说,技术创新不是孤立的,它总是要求人们的规范和观念与之相适应。因此,建构与技术创新行动相连带的新的行动规范和价值观念就构成了保证技术创新成功实现的前提条件。
相对于既存的社会规范系统而言,技术创新行动中所建构出来的新的规范具有一种非正式的、不系统的性质,它只是创新主体在缺乏正式的制度化规范或相应的制度安排的供给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摸索出来的一套行动准则,还没有经过社会正式规范系统的选择和认可而成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这种非正式的非制度化的创新行动规范不仅和原有社会规范系统之间的整合程度较低,而且其自身内部的整合程度也较低。对于这种随技术创新行动展开而建构出来的不系统的、非正式的、整合性较低的新规范和新行动规则,我们可以称之为技术创新潜网,它主要包括技术潜网、组织潜网、交换潜网和市场潜网等具体内容,并涉及到技术创新行动的各个环节,如R&D、创新管理、生产、销售和创新扩散等。这种技术创新潜网由于其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发挥着特殊的资源配置和行动调节的功能,因而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和有效性,甚至还可能发展成为社会新功能结构的生长点。但同时,由于其自身还没有获得相当的合法性与普遍性,因此不仅其有效性是相对有限的,而且还可能形成与既有社会规范系统之间的矛盾冲突关系,从而增加了技术创新行动的实施成本和摩擦成本,限制了技术创新行动的制度化、社会化过程的完成。这就表明,实现对技术创新潜网的社会整合不仅是维持技术创新行动顺利实现的必需,同时也是社会规范系统自身功能需要的结果。
一般来讲,这种对技术创新潜网的社会整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通过既有社会规范系统的吸纳(inclusion)过程,发展出新的规范形式或规范结构来容纳技术创新潜网的具体内容。在这方面,专利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因为正如诺思在考察以实现重大技术创新和技术变迁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时所指出的,“研究产业革命的经济史学家着眼于把技术变化视作这一时期的主要动态因素。……但简而言之,技术进步率的提高既缘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又出自发明者有能获取他们发明收益的较大份额的可能性”([3]p.186);二是通过技术创新潜网其负功能结果的积累,导致既有社会规范系统建立补偿结构和补偿机制,从而在抑制或消除技术创新潜网负功能结果的同时把它整合进既有社会规范系统之中,以实现既有规范系统的自控制与自调整。
3.功能整合
前面已经指出,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是为了满足一个企业、社区或社会提高其经济绩效、促进经济与科技相结合一体化发展并从而带动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与此同时,它也必然要带来自身的功能后果。按照迪尔凯姆的定义,所谓社会组织或社会行动的功能就是其与社会有机体的需要之间的一致,“因此,为了说明某社会现象,仅仅指出它得以产生的原因是不够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至少还必需说明它在确立社会秩序中的功能”([4],p.52~53)。而拉德克利夫·布朗则把功能解释为一个局部行为给予它是其中之一部分的那个总体行为的贡献([5],p.17)。按照上述对功能的定义和解释,我们可以说,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就是它满足社会之特定需求并同其保持一致的过程,就是其对所属的社会系统作出的贡献。因此,要想对技术创新作出完整的说明,就不仅要阐释其得以产生的原因,同时还必须说明其在重构社会系统确立社会秩序中的功能以及这种功能后果与社会系统整体功能框架的整合情况。
从现实的技术创新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创新所承载和形塑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表现出经济功能的维度,即在促进经济与科技相结合基础上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绩效,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和高度化,不仅表现为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为社会提供更新颖、更先进的产品、技术、工艺和服务,并由此去带动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同时还表现出更广泛的社会功能的维度,如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合宜的行动模式和制度项目等。由于技术创新在这诸种功能维度上的目标和要求并非完全一致,从而也就给我们提出了进行技术创新功能整合的要求。而所谓的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整合即是指如何通过一定的整合手段和整合过程使其诸种不同的功能后果相互耦合、相互补充,并形成与其他社会行动或社会子系统的功能耦合,从而从总体上促成社会整体功能的协调与整合。
由于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功能的多元化,它必然导致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内部以及其与社会系统之间的诸种社会关系如R&D关系、生产关系、组织管理关系、资源配置关系、交换关系及市场关系等纠结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一方面导致了承担各种不同关系的创新行动者社会角色的多样化,使其常常难以按具体情境所规定的特定角色要求去考虑和处理问题,同时也造成了技术创新其社会方式的多元化取向。由于这种在技术创新行动中所形成的创新行动者社会角色的多样化和创新社会方式的多元化实际上乃是技术创新社会功能多元化的外在表现,因此,技术创新的功能整合也就主要体现为对上述两个方面的整合,并通过其具体整合过程的实现而实现。这里我们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分述如下。
首先,在技术创新行动系统中,不仅存在着承担各种关系类型的创新行动者角色的多样化,而且在同一创新行动者中也存在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加之技术创新本身又是一种非常规律性的社会行动,因而这种由于技术创新功能的多元化而引起的角色多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角色混淆和错位,就造成了角色互动和转换的障碍,使得诸种创新行动者如企业家、创新决策者、R&D人员、生产人员和销售人员的行动选择和互动难以按常规模式进行,且其行动选择和互动的成功与否还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不仅仅是取决于直接的角色之间的互动状况。这在实际上就是导致技术创新行动很难完全按照经济理性或工具理性进行(当然,这里也存在着一个创新行动者的“有限理性”问题)。因此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对技术创新主体内部不同行动者之间以及创新主体同社会系统中其他行动主体之间的角色互动关系进行合理的调适、让渡与分配即有效的角色整合,以形成诸种角色乃至个体之间的有序互动,从而免除因主体错位或角色冲突而造成的系统内耗和资源浪费。
其次,作为一种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技术创新由于其目的、手段、条件和规范的差异而存在着不同的行动取向和行动方式,即技术创新存在着多样化的社会方式,且这些社会方式将依据技术创新过程和条件的推移而呈现不同的特征和形态。其实,技术创新社会方式的多样化只是技术创新社会功能多样化的反映,它表征了技术创新在满足提高经济绩效、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一体化发展等社会经济系统之功能需要上的途径和方式的多样化与复杂性。而与此同时,它也就给我们揭示了一种如何整合这诸种不同的创新方式的问题。
从功能分析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的任何一种社会方式均完成其一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促进技术创新行动的整体功能的实现。由于各种技术创新方式类型多样、功能各异,而这诸种创新方式又只有在适应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整合模式中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如何利用适当的整合模式协调各种创新方式的功能,让每一种创新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就是十分重要的了。而这实际上就是要求社会系统在面对技术创新社会方式的差异性和多样化时应作出其结构功能安排上的相应的调整和顺应,从而使多样化的创新方式能获得与之有机关联的社会结构位置并接纳多样化的技术创新功能后果。
这里我们要强调指出的一点是,如同任何社会行动一样,技术创新既有其正功能的结果,也有其负功能的影响。由于技术创新可以影响宏观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微观经济基础及其结构安排的秩序,从而不可避免地要带来整个社会系统在经济结构、科技结构、教育结构乃至文化结构等方面的重组和变革:一方面它将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科技、政治、教育和文化等不同社会结构功能层面的更新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之出现尖锐的对立、冲突和矛盾从而发生畸变和扭曲(如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的毁灭”)。从历史事实来看,正如诺思在描述技术创新(包括组织创新)对第二次经济革命的影响时曾指出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扩展是在职业中和地域上展开的。由于新技术降低了运输和信息费用,导致了地区、国家和世界范围的专业化,它产生了针对世界范围供求条件的市场意识以及贯穿世界的经济条件方面的传导机制变化,并刺激了世界范围的机会主义。结果是,提高了政府保护集团防范市场不稳定性和国际机会主义的收益率。政治不稳定和经济依附成为专业化的代价”([3],p.201)。因此,如何凸现技术创新的正功能结果而限制其负功能影响,使社会系统能有效接纳技术创新的整体功能后果呢?这实际上就是需要通过建立新的整合模式来加以完成。具体来看,它可以包含这样一些内容:在微观上要求企业作出其组织结构和目标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并通过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模式来实现对技术创新行动后果的完整的评估、选择、限制和激励;在宏观上则要求政府作出相应的发展战略、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等方面的供给和调整,从而引导企业技术创新行动的方向和路径,并对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利益得失不同的企业、产业和社区给予相应适当的补偿和激励。
三、技术创新整合的过程
技术创新整合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社会整合机制发挥功能的实际运作过程。一般来讲,技术创新行动与社会系统的整合过程要经历以下这样几个步骤:
1.适应
当技术创新行动发挥其社会功能而作用于社会系统时,社会系统总是首先作出被动性的适应性反应,也就是说,面对技术创新行动所造成的经济、科技、政治、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要求和影响时,社会系统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是不可能熟视无睹的,而是必须及时或相对滞后地作出自身的结构安排和关系网络等方面的调整,以保持与技术创新之行动目标、要求和功能后果的平衡。当一种创新设想进入物质生产过程中,或者当一种创新产品出现在市场中时,人们会部分地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方式,采用新的技术制度和工艺流程,以及改变原有的消费偏好和习惯等。而所有这些都是社会系统在技术创新的功能影响下首先被动作出的适应性反应的表现形式。
2.消化
社会系统面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或功能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从实质上来讲,仅仅是一种社会系统本身的机械性反馈调整行为,而且它有时甚至是在系统本身尚未理解的情况下完成的。所以,要实现对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还必须使社会系统能够在被动适应的基础上主动地过渡到理解和消化技术创新行动所带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组织形式、新行动规范和新价值观念等的状态。
社会系统对技术创新行动的消化意味着要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技术创新行动的丰富社会内涵,即不仅要看到技术创新所具有的经济功能和器物特征,而且要看到技术创新所形塑和凝聚着的社会功能和规范特征;不仅要看到技术创新成果的创造性、新颖性、先进性和超前性,也要注意到其由以产生的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不仅要看到技术创新的正功能后果及其实现条件,也要看到其负功能效应及控制手段。只有在这样的全面理解消化的基础上才能使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过程变得更加有目的性和选择性,进而为顺利实现这一整合过程奠定基础。
3.吸纳
社会系统对技术创新成果和功能的吸纳是建立在前述消化步骤的基础上的。吸纳是一个选择性的过程,而社会系统有选择性地吸纳技术创新成果和功能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对其作充分的技术经济评估和社会文化评价,即全面地考察其经济功能、技术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要做到这一点,则不仅需要前述消化步骤上的技术经济评估,还需要进行细致的社会文化分析和比较,即考察技术创新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什么,其社会文化功能实现的社会文化条件是什么以及这些条件是否具备等。在实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即一种技术创新成果在特定的社区或社会群体及其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扩散和应用,会产生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在其他的社区或社会群体及其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则会产生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后果。这实际上是说明在技术创新的整合过程中,社会系统缺失了其选择性吸纳这一整合步骤。由此也就表明,只有在对技术创新成果与功能作出全面的、多维度的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评价和比较基础上,有选择地吸纳技术创新的成果与功能,才能在积极地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又维系社会系统的结构平衡和秩序稳定。
4、更新
一旦社会系统有选择地有效吸纳了技术创新的成果与功能,改变和调整了自身的结构安排和利益格局,就会使社会系统产生一种更新和发展的社会效应。从现实的状况来看,技术创新的整合过程中所导致的社会系统的更新并不必然体现出一种“帕累托改进”或“卡尔多改进”的性质;但随着社会系统结构在其实体、规范和关系等诸层次上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制度供给和利益补偿时,就会导致现实的技术创新行动和社会系统的变迁逐渐从一种“非帕累托改进”向“帕累托改进”的过渡和逼近。在这一过渡和逼近过程中,当仅仅只能适用于技术创新行动的高度特殊的社会规范性模式的特殊价值逐渐被更抽象和更概括的社会价值取向所代替,从而也能够向种种不同的社会行动的规范性模式提供最终的合法性时,技术创新和社会系统的整合过程也就完成了,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机制也就最终完整地展示和建构出来。
当然,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过程并不是一种一次性进行的社会过程,而是在一般情况下要经过不断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种状况既表明了技术创新社会整合过程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同时也表明这种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过程实际上构成了一种社会系统在适应、消化、吸纳和价值概括化等环节或步骤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变迁过程。按照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由于这种以技术创新的整合过程而体现出来的社会系统之变迁过程增强了社会系统本身的适应能力,因此这种技术创新社会整过程的模式化、秩序化和制度化即技术创新社会整合机制的确立对于社会系统来讲也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意味着有这种模式进展的社会能够更有效地使用它们的物质和人的资源,因而能够比未出现这种模式的社会更好地存在并满足它们的功能需求”([6]p.546)。
总括全文,可以看到,上述我们从社会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所阐述的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机制,只是重点突出了技术创新整合的对象和过程问题。但实际上,在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过程中,还包括着更为丰富、更为宽泛的内容,如技术创新整合的前提、基础、条件、保证和具体手段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一一展开,留待它文再述了。最后,还想说明的一点是,本文所阐述的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机制仅仅是一种技术创新整合的目标模式,或者说是一种技术创新整合模式的理想类型,而并非是一种实证性的或描述性的技术创新整合行动。然而,这种目标模式或理想类型的必要性就在于,尽管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由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的创造性、新颖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而不能归结到一种统一的固定的行动模式上,但它却并不排斥技术创新整合所应有的秩序、规范和制度,只不过它所要求的是一种动态均衡秩序而非静态均衡秩序,与之相应的整合规范和整合制度也必须是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展性。这种秩序、规范和制度的建构、维持和发展,就要求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社会整合必须具备明确的目标设计和相对稳定的行动轨迹。这实质上就显示了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对一种行动的目标模式的追求,表明了前述我们所建构的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机制的合理性:“它不是假设,但它提供了构想假设的方向;它不是对实在的描述,但它的确为这种描述提供了一个明晰的表达手段。”([7],p.284)。
【参考文献】
[1]F.坎西安:“功能分析”,《国外社会学》,1992年第4期。
[2]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
[3]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4]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方法论》,转引自J.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二)小组内合作,小组间交流
要实现高效的小组合作需要展开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小组内部成员要就台历的风格进行意见的统一。有的小组为了制作出出色的台历,在课后自学了操作技巧,小组成员展开了充分的沟通。
小组间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学生制作的台历作品每一节课完成后都会提交到服务器当中,小组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相互借鉴和学习。通过这种形式小组之间不仅存在竞争,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相互交流,同时进步。
(三)评价过程,科学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