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题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7 15:21:3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育问题,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教育问题

篇1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备军,当前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他们无法在父母身边接受正常的家庭教育,在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加上当前社会的复杂性,很多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出现了一些问题。这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留守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往往会用物质和金钱来弥补自身对孩子的亏欠,长此以往,很多留守儿童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并且长期的物质奖励代替精神鼓励的做法也让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出现偏差,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思想健康。其次,留守儿童的心理比较脆弱、孤僻,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对亲情的渴望是十分强烈的,父母不在身边,当前儿童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无法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很容易让儿童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健康。另外,很多留守儿童受到年龄、身心发展规律的限制,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加上很多监护人没有有效地履行职责,导致很多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十分不端正,加上父母从事工作性质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留守儿童会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不能很好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二、提升和强化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和方法

(一)从留守儿童实际出发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德育课是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德育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要从留守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首先,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要以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为主要依据,对相关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整合,使之更加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其次,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与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通过竞赛活动、团队活动等对留守儿童的集体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培养。另外,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榜样人物、实际案例促使留守儿童正确价值观的建立。

(二)改善农村教育的软硬件条件

为了对留守儿童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必须从多个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对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进行改进。首先,要对学校的活动条件,如操场、校园图书馆和阅览室等进行改进,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硬件条件。其次,要通过建设校园文化、丰富校园图书资源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软件条件的革新,给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完备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提高思想道德教育质量。

(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首先,要强化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宣传工作,要让乡镇、村以及留守儿童监护人,以及社会各界关注到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具体要将学校周边的小环境进行整顿和清理,关闭学校周边的不合法网吧、游戏厅,构建良好的周边环境,杜绝留守儿童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另外,家长和监护人也要重视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以身作则,对留守儿童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是当前农村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既是解决当前农村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又是促进社会主义事业更好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学校教育方面要改进思想德育内容和方式,改进思想道德教育的软硬件条件,在社会环境方面要强化宣传工作、调动各方力量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培养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苗小强,李淑霞.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研究综述[J].传承,2010(15):157-162.

篇2

一、前言

 

初中艺术是学生了解艺术的关键教学时刻,但是现在初中艺术教育存在很多问题,这是由于教学环境以及教学理念造成,因此现有初中艺术教育停止不前,甚至一些学校为了给主课让时间,停止了初中艺术教育课的开展,许多绘画、音乐课程只流于表面形式,没有具体的教学宗旨,使学生丧失了获得学习艺术、了解艺术的机会,因此本文结合初中艺术教育现今存在的问题,对初中艺术教育进行深刻探究。

 

二、初中艺术教育的问题

 

教实结合不当导致初中艺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偏差,教实结合的“教”主要指教师、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形式,“实”主要指实践教学,分析问题时应当根据每一个点进行理论综述,首先是教师问题,初中教学与高中教学大体一致,中考的分数线有着明确的标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理论教学,却忽略了属于艺术系统的教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被排除在主流教学之外,教师也很少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导致艺术教学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次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根据第三次课改当中,针对各个科目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对艺术类学科的教学目标有原来的“提升学生艺术认知”过度到“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艺术当中”这一理念的转变将单纯的初中艺术学习课程改变成为认知体验课程,主旨从原来的了解艺术过度到了与艺术融合,这一教学目标的转变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天赋,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观念,让艺术变成学生修身养性的基础,从而正面激发学生的人文感官及道德感官。但是课改虽然提出了有效的方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却没有按照这一目标执行,传统的针对初中艺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依然存在,学生知识能够从初中艺术教学课堂上了解到有关艺术的知识,却无法完成融入其中的环节,这从侧面证实了教实结合的教学方式还未成功。最后教学形式过于落后,我国针对绘画、音乐的教学模式已经固定,教师按照课程的流程进行教案编写,阐述知识点,阐述知识理论,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照本宣科的阐述知识理论并不是真正的教学手段,只会让有趣的内容淹没在无聊的重复当中,尤其作为艺术来说,一味的过分追求教学理念的传播让艺术丧失了机动灵活的特性,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艺术课程教学失败。而取其相反的过于激动灵活的教学虽然能够释放艺术的天性,但是理论基础并不扎实,学生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并不能真正的认识到艺术带来的魅力,因此这种教学形式也是不可取的。

 

环境限制主要是指初中艺术教学当中的师资力量以及教师水平的限制,现代初中教学中并不将艺术最为主要科目,因此配备的教师素质相对于其他专业科目的教师素质有所偏低,从业门槛以及从业理念也相对较低,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甚至艺术学校中专毕业的学生都能够当初中艺术教师,造成了较为狭隘的教学环境。我国对这一方面并不重视,教学师资力量不够,无论是绘画还是音乐都缺乏有效的教学空间以及教学设备,因此这样的和环境限制了初中教学的发展。同样作为教学机制也是限制初中艺术教学发展的重点,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在现在的应试教育体系下不能以平等的心态对待艺术教育,认为艺术教育知识属于分科,这一理念的形成正是教育机制不讲艺术考核纳入到主题考核内容当中的原因,长此以往下去艺术教育将再此恶性循环中不断的丧失,最终沦为教学的附庸产品。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如何增强艺术教育理念,如何加强教育形式的转变,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三、初中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

 

上文中从当前我国初中艺术教育的现状以及其作用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下面本文就对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进行简单说明。

 

(一)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宣传初中艺术教育思想

 

要想更好地实现初中艺术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要从观念的转变上着手。教育关键是指导老师实际操作的价值标准,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多地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因此要想更好地推进艺术教育,就要转变观念,形成一种艺术教育的共识。转变观念首先要从校长开始,并逐层深入到老师和学生心中,层层递进,分步实现艺术教育的目标。

 

(二)建立健全初中艺术教育机制

 

作为学校,需要紧跟教育改革的发展变化,建立起完善的艺术教育机制,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切实重视教育工作的贯彻和落实;其次要纠正艺术教育机构中智育教育的倾向,正确处理好艺术教育和智育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且需要纠正艺术教育单纯的艺术倾向,要将艺术教育和知识领悟相结合。

 

(三)为初中艺术教育提供恰当的教学资料

 

艺术教育需要有恰当的教学资料,为此需要在教材编写方面进行创新,学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辅助教材的编写,并在教学过程中创立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实现艺术教学从学校单一个体向着学校、家庭和社会多元化的复合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可以建立起艺术教育的评价体系,科学地反映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最新的教育管理和学习观,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帮助。

 

四、结语

 

篇3

台湾地区一直在教育方面有所改革,但改革核心更多地倾向学校教育,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家庭教育作为培养儿童的个性、习惯、思考等方面的基础教育,对儿童道德、性格和思维起到积极的正面影响,有着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功能;家庭教育的不当,更会影响教育改革的成效。本文探讨在台湾家庭中,父母对儿童影响较大的两种不当教育方式,并梳理欧美国家对此问题的探讨及积累的理论,最后为改进家庭教育,以及促使家庭教育能够有效辅助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一些贡献。

一、台湾家庭教育中的不当教育问题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许多台湾父母教育儿童的方式存在许多不当。之所以说其不当,是因为父母既没有能够较好地掌握引导儿童的主动权,而且也错过了培养儿童道德、性格和思维的良好教育机会,导致家庭教育功能无法完全发挥。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父母消极式的处罚教育以及不加约束的溺爱教育两个问题。

1.消极式的处罚教育。许多台湾父母把消极式的处罚教育作为教育儿童的一种主要手段,也就是以禁止规定来引导儿童的行为,在儿童达不到目标或违反规定行为时,以口头言语甚至身体处罚作为最后手段。这些禁止规定通常是以命令方式和权威式言语所构成。在儿童违反禁止规范之后,通常会受到身体上的处罚。由于这种处罚并非基于一种引导式的规范,更多地只是言语构成的禁止规定,所以从教育结果的层面来说是消极的。而处罚,则经常是这种教育方式的结果。

2.不加约束的溺爱教育。20世纪80年代之后,台湾社会兴起了所谓的“爱的教育”,用以代替处罚式教育。这样一种趋势,让许多父母把对子女的爱转变为溺爱,想尽办法满足儿童的愿望,希望他们能够在优渥的环境中成长,结果造成哲学家罗素所说的,“因为这种爱而放纵子女的过错”。这样便演变成为了一种溺爱教育,它会养成儿童不良的观念与习惯,根据西方教育家赫尔巴特的观点,儿童在天性上有着不服从的烈性,并且随着时间而增强,若不对其妥善管理,将会给儿童的成长带来相当恶劣的影响。

以上两种家庭教育方式都有其不当之处。这个问题在台湾家庭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西方教育家认为这是家庭教育里的问题,并对其十分重视,强烈主张不要把禁止作为一种主要教育手段,而是更注重培养儿童遵从戒律、服从理性的性格,家庭教育不当问题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培养公民和创新人才的成效。对当下全面发展科学的我国来说,借鉴西方教育学的经验来认识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思考如何调整和修正问题的办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西方国家关于把训育应用在家庭教育中的探索

西方教育家在思考家庭教育问题的基础上,讨论过不少提升家庭教育影响力的办法,以避免家庭教育中的上述问题。训育,就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所谓的训育,是一方面管理、约束儿童的心理、行为和性格,一方面培养儿童各种正确观念与良好习惯,促使其走上正确道路的一种教育方式。西方的优秀公民和创新人才辈出,与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作为代表人物,教育家沛西·能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所谓的充分发展并不意味着给予儿童完全的自由,而是一种有限度的自由发展。虽然他没有将这种教育方式称为训育,但其理论却隐含着训育的意味。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进一步强调说,儿童有学习服从的必要,而且是绝对的服从,这样的观点,要求父母对儿童减少溺爱,给予更多的训练。

西方的教育观认为,儿童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更能够如教育家洛克所说的那样,养成的牢固习惯,不需要过分的叮咛和规则。可以说,西方教育家期望把训育作为教育儿童的手段,从而由内在心理而不仅是外在规范去养成儿童的性格与言行举止。

从这些教育家的理论和经验可以看出,父母作为训育的主导者,更应该从“训”作为出发点,去教导和训练儿童的良好习惯,进而从“育”的层面去培养儿童的理性和自发遵守规范。正是通过对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才能使他们在日后能够更好地社会化,成为优秀的公民和创新人才。在西方这样的民主社会里,父母以制约和培养,而不是消极和放任的手段去培养儿童的性格和习惯,其对比和取得的成果,为其他社会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宝贵借鉴。

三、西方训育成果对台湾家庭教育不当问题的启发

实际上,西方国家探讨训育的种种经验与成果,对台湾家庭教育中的不当问题提供了修正问题的一些启示。

1.以内心的引导代替简单的禁止规定。训育可以从内心积极培养儿童道德感的方式,强化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儿童对于表扬和称赞是极为敏感的,可以体验到受别人尊重和赞誉的快乐感;如果能使儿童爱好名誉、知道羞耻,懂得尊重与羞耻的心灵,那么他们在日后可以更好地服从社会规范。台湾的父母应深入理解训育的意义和原则,以修正基于强势语言而订下的各种规定,对儿童的言行举止进行恰当的管理和约束。

2.以说理代替惩罚。父母应该对儿童进行更多的说理,而不是经常以处罚了事。正如洛克所言,温和的“说理”要比“命令”“权力”来的有效;即使到了要责骂的地步,也应该用严肃、和蔼与庄重的口气,冷静的态度,告诉他们哪里不好以及为何不好,使他们感觉到父母的做法是合理的,对他们和更多人是有益而且必要的。如此,家庭教育将可以从消极转变为积极,从小培养儿童的公民素质,真正发挥其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作用。

3.以理智训练取代纵容溺爱。洛克说过,一切德行优越的原则,在于拥有能够克制过多欲望的理性,而这种理性通常来自于习惯。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不应该让儿童年龄还小就允许他们利用任性得到不该得到的东西,以训练其欲望的控制。这些经验显示,通过培养儿童节制的性格,家庭教育能有效地培养出儿童的理性,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伯特兰·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李其龙译,五南出版社,2001

3.《教育与美好生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4.洛克,《教育漫话》,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篇4

3、心太软。很多孩子知道了撒泼耍赖不行后,就开始装委屈、卖乖,妈妈看到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心理防线马上被攻破了。很多妈妈就会吃软不吃硬,开始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以后再说吧。建议妈妈不要心软,被孩子打乱你的立场和计划。如果你总是心软,孩子就会认为你说的话只是空话,没有任何约束力。

4、外人求情。每次教育孩子的时候,老人和其他人就会说孩子还小,等以后长大了再说。这些人说点好话,圆圆场,于是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如果孩子犯了大错,就不能任凭其他人来劝解,妈妈就放弃这个育儿的机会,一定要让孩子明确的知道自己哪里错了。

5、妈妈的心情。当孩子犯错了,妈妈的心情好,就对孩子法外开恩;妈妈心情不好就对孩子罪加一等。孩子不是我们的出气筒,所以教育孩子的时候最好先让自己静下来,平静的去对待孩子的成功和失败。

篇5

(1)现在教育的根源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被公认为是现在教育。这一点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自隋唐科举制度开始,一直到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这种为功名而学习——“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的思想已经深深地根植在中国人的骨髓里。学子们不是因为对知识的渴求,而是出于对功利的追求,所谓的知识、文凭只不过是敲开功利大门的砖块而已。

(2)影响现在教育的因素

虽然现在科举制度早已取消,但是在高考指挥棒下的教育难道没有科举取士的影子吗?那么是哪些因素使现在教育至今还很难改变呢?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社会的飞速发展给家长们带来了极大地教育压力。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有人称二十一世纪为“知识爆炸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家长们带来了极大地教育压力,如今的中国家庭多数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害怕子女在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被淘汰,加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的世俗心态,使之想急切看到子女在同龄人中的表现,而在教育中最直观最清晰地表现就是分数和名次,现状也是要想取得很好的发展机会就必须考好的分数,取得好的名次,这样才能上更好的大学,以后才能获得更好的工作。所以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让子女们获得这些,为了取得这种优势,他们选择住在社会上认为办学质量较好的学校附近,于是出现了“学区楼热”,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学校于是出现了“择校热”,甚至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出现了准父母们为未出生的孩子在幼儿园预报名的社会现象,由于关心孩子的考试及减轻孩子考试的不安,高考现场的校园外出现了成千上万的父母“陪考”的现象,其焦虑程度比自己考试还要担忧!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2.“在夹板中生存”的学校。 学校作为为家长们培养子女,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中转站,无疑要接受家长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家长们想让子女在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就读,取得优异的成绩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这是一种直观的、较易操作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社会需要学校培养出能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这却是一种长期的,隐性的、不会直观显现的教学目标。学校要想生存,使自己在同类学校中立于优胜的位置,必然要同时考虑两方面的因素。对学生家长方面,学校要显示的信息是:学生在我的学校学习更够获得更好的机会,更能被社会认可。这样学校就有好的生源。而在考试制度的指挥棒下,最直观显示学生能力的就是学生在考试竞争中的成绩和排名,所以学校必然为学生获得好成绩这一目标而努力!对社会方面,学校既然获得家长的支持,并在考试中优于其他学校,社会的人才要从学校中选拔出,即使是“瘸子里面选将军”社会也必然要认可同类学校中的更好的学校。所以综合两方面的考虑,学校中最优的选择是看重分数,选择现在教育。于是便有了为追求升学率,只要是考试不考的科目基本上不上,既是上也不重视,基本上是走走过场搞个形式。一切为了考试,题海战术、考前冲刺、奥赛班、火箭班等等。标准的试题,标准的答案,将学生培养成考试的机器。

3.社会功利的选择方式。社会需要的是人才,而且是以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从大量的应征者中选拔出人才。在从校园中选拔人才时用这种指导思想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首先选择最有实力的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就如同好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一般情况下比其他厂家的产品可靠,好的品牌的产品一般质量好一样,这样便催生了教育的“品牌效应”,其次要选择出学校学生中的佼佼者,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还是考试,所以社会的这种选择策略又进一步巩固了现在教育。于是乎社会和媒体关注的一直是哪个学校的升学率有多高,考入名牌重点大学的有多少,各省的文理科状元是谁等等这些表面的东西。然后大家渲染,很少有人关注学校究竟教些什么,学校究竟学习什么。

篇6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46-01

一、我国幼儿教育及教育模式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尤其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而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对素质教育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幼儿教育作为教育最基础的阶段,也面临着教育模式的改革和不断优化。因此,我国幼教模式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简单介绍我国幼儿教育及教育模式所面临的几点问题:

1、我国幼儿教育偏离了教育目标

通常情况下,幼儿园是我国幼儿教育最常见且普遍的教育机构,幼儿园一般施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的教育,幼儿在幼儿园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面对当前社会压力的剧增,许多家长也将幼儿园当成了幼儿生活和学习最主要的场所,这样一来,幼儿离开父母的时间增多,相比之下,在幼儿园的时间相对较长,幼儿园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托儿所。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违背了教育规律,严重的忽视了对幼儿的家庭教育过程,毕竟,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最好的老师。幼儿正处于懵懂的去认知社会的阶段,他们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来自父母的爱,去快乐地在父母的陪伴下游戏,然而,他们却过早地被送进幼儿园,被功利性的教育剥夺了他们应该享有的童趣和童真。

2、幼儿教育模式相对单一

幼儿阶段是人生成长阶段中最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阶段,也是最纯真、最充满童趣的阶段,幼儿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和探索的渴望,他们脑海中满是幻想和不切实际的想法。然而,在大多幼儿教育单一的模式之下,幼儿更多的时间是在面对课堂和老师喋喋不休的灌输,以及对知识的强迫记忆和重复练习、理解和巩固。这样的课堂学习生活沉闷、乏味,幼儿失去了太多的自主意识,他们处于被控制的地位,这种过于制度化的教育模式,相对于幼儿而言,无疑是一种对其天性和好奇的抹杀,让好多幼儿变成了墨守陈规的乖孩子,失去了他们原本的天真和活泼,过早地成熟、懂事起来。这样的教育模式无非就是将对成人的标准强加在幼儿身上,又岂能恰当?

二、如何优化我国幼儿教育模式

面对我国幼儿教育单一的教育模式,如何才能做到优化和改变呢?其实在国外许多国家,对于幼儿教育及教育模式的优化和研究都有比较成熟的路径和具体实施方案,尤其是英国、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国家。下面,针对国内外幼儿教育不同的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比较,也对一些国外更加科学和先进的幼儿教育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再结合我国幼儿教育及模式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就如何优化我国幼儿教育模式提出一些粗浅的观点,仅供参考:

1、针对我国幼儿教育模式单一这种现状,可以借鉴国外诸如蒙台梭瑞教学法。

在蒙台梭瑞教学中,首先他们给幼儿创造出一种温馨的、美观的类似家的感觉,而且完全以幼儿为中心,在幼儿园中,幼儿可以像在家里一样自由,他们可以自己选择活动的时间、地点、材料等,是家里真正的小主人。另外,蒙台梭瑞教育法中,一般设置混龄班,就是将年龄跨越三年的三个年龄组成的幼儿放在一个班里生活,这样可以利用其中大年龄幼儿去带动小年龄的幼儿进行学习、生活,鼓励大点的幼儿主动帮助年龄小的学弟学妹,并且充当领导,为其他学弟学妹做出生活和学习的好榜样,同时,年龄小的幼儿,可以主动向学姐学哥去学习。

另外,蒙台梭瑞教学中,对教具独特的设计,使其包含着各种操作的规则,幼儿只有在遵循操作规则进行正确操作时,教具才能发挥出其特定的教育功能,假如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违反操作规则,或者动作不符合要求,就会有错误提示,而这个错误还得幼儿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这就促进了幼儿对环境内部适应力。其次,蒙台梭瑞教育模式也对幼儿适应外部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经常维护环境的整洁,每样东西都应该放在固定的位置,在活动中也必须爱护并小心使用,不能有所损坏,使用完应该放回原地。这样,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就会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对于幼儿习惯的形成具有深刻的意义。在此,蒙台梭瑞教学法的这种对幼儿规则意识的教育,可以培养幼儿专心专注做事的能力和习惯,同时,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培训下,幼儿在操作教具的过程中理解并严格遵循这些规则,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2、培养幼儿的兴趣,并让幼儿以兴趣为指导,进入更深层次的研究探索

每个幼儿都有其特殊的个性和性格、兴趣、习惯等,因此,对于幼儿的教育,教师不能过多的采取统一而“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不断引导孩子以兴趣作为老师,对万物及世界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研究。

篇7

纵观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很难与主流文化和主流审美观念融合,大都流于形式,不过是把美育把美育当作学生课外活动链条上的可有可无的填充,草草了事。在践行国家在文化审美教育政策方面展开工作被动而拖沓,为吸纳商家赞助,将商业娱乐引入校园,重热闹的外在形式而不在意活动的教育本质和功能。审美教育以感性娱乐为基础,“把感觉材料联合为完整的形象”,但本质在于理性知觉的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在进行庸俗的商业娱乐活动,虽然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感性刺激和娱乐,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但是其对于学生背后的审美感官教育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譬如,正流行在全国各个学校的骑马舞,源自于韩国歌手PSY《江南Style》(GangnamStyle)里的舞蹈。此舞蹈简单易学,采用一种挖苦、嘲弄的手法,制造搞笑效果,引起广大观众的喜好,然而,其在制造搞恶的笑料同时,不仅否决了大学生的审美理解,更会使学生产生道德模糊的意识。大学生如果长期追求这种庸俗感官娱乐,满足于快餐式的低俗审美文化和标准,就会使他们的审美能力弱化甚至扭曲,以丑为美,在道德素养上更是一种无形的冲击,难以树立学生崇尚善良的仁义道德。

职业技术院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在美育教育方面只一支重要的力量。然而,学工工作的中心似乎局限于对学生道德思想的教育,人生的启迪和引导,在美育方面并无大的施展。《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提到:马克思不仅有美育的思想,而且丰富和精辟,这毫不奇怪,在他的全新的一般世界观指导下,他既提出了全新的教育观,也提出了全新的艺术观。……个人要真正实现全面发展,艺术审美方面的教育,也毫无疑问占据应有的位置。因此,作为对职业技能院校的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应注重美育与思想教育的融合,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素质、观念,而不是把他们培养为一个简单的“工厂机器”。如今,90后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他们热情好动、奔放自由,大量说理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不仅政治化倾向严重,而且难以满足90后学生的心里接受需要需求,并容易产生逆反情绪。这就要求我们,顺应学生的心里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审美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让美的感受和需求融入他们的心中,构建和谐美好、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在实现自我健康完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美育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并藉此在帮助大学生来正确地“审美”,“美育”从人的成长开始就具有独特的功能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一个人心里如果缺失了“美”或者没有自己独立的审美价值观,那么,他的人生犹如行尸走肉,虽然技术精湛,专业精通。然而,在情感认知和道德规范上却犹如一张白纸,只是一味地随波逐流!朱光潜先生说过:“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从长远角度来看,职业技术院校的审美教育的缺失对于中国人才的健康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高度重视审美教育。“美”是多样丰富的,这就要求职业技术院校的审美教育,应该追求多途径、高效能、全方位的综合效应,从具体的现实出发,尽可能开创适应职业技术院校90后学生并被其接受的方式方法,将审美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和教育的现实工作中。

(一)设置审美教育必修选修课

要想提高职业技术院校的审美教育程度,从校方领导、教师,到学生都必须加强对审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审美教育的理念,增强审美教育的意识。审美教育理念应遵循马克思所揭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人类实践活动原则。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在保证德育课时的基础上,适量增加美育课!对于职业技术院校来讲,将美育课程设置为一门必修课难度较大,但是成为一门必修选修课却是有可行性的。在美育课程选择上不能只是简单地开设单纯美学理论课程,而是应充分地将艺术、美学理论、美育理论和实践课程有效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通过学习美学和美育理论,让学生了解美的本质,美的对象特征和规律以及审美价值观,以此来引导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最后通过实践来表现真正的美。这就对审美教育的授课老师从思想、学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面对师资短缺,院校若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或许可以从政工系统中培养一部分专业师资力量,既节省了成本,又是人力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高标准高水平地构建一支美育师资队伍,树立审美意识,将美育在潜移默化中参透到教学中。大教育家所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因此,专业老师也应注意自己的审美修养和意识,会在不经意之间流露并影响学生的观念,如理工科类学科,讲究对称对称美;技术类学科,讲究整体和谐美,比例美。如此稍作延伸,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丰富规范校园文化活动

“美是难的”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总结如是说。但是,美存在着丰富多样的具体形态,包括三个方面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存在!因此,我们感受美和接受美的教育触手可及的同时也难以形成规范!真正的审美教育,应该排除功利性,不为就业,不为私心,囊括美学文化的追求,高尚的人格和情感特质、精品艺术的鉴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靠学科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的反映高校师生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中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及活动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和载体,展示美,表现美,学生在其中感受美、体验美和欣赏美并激发他们创造美。因此必须长期并不定期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让美包围整个校园,处处都是美的气息感染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篇8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当前的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在教育上无法获得有效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由于父母关爱和管教的缺失,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农村社会受到侵害最多的群体,很多悲剧性的现实在不断上演。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出现的必然问题。由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不断增加,大量的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但是由于相关保障制度,如户籍制度、教育改革管理制度等没有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大量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其次,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不高也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管教,这些老人的教育水平都不高,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监管。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改进和优化的对策和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导和根本,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政府要将农村儿童教育纳入国家、各级政府的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要将农村儿童教育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以政府为指导,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其次,加大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建立以家庭教育为主体,学校教育监管和社会团体帮助为辅,国家政策强制管理为保障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体系。另外,还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如户籍制度、城乡教育均衡化制度等等。

2.强化各级政府政策协调工作机制

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应当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放在儿童生存发展的角度来对待。在儿童留守还是随迁的问题上充分尊重农民工的意愿,不论是哪一种选择都应该健全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确保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均衡化,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教育。另外,还要推动相关的公益补偿机制,降低农民工回家的成本。在农民工聚集的区域建立城乡教育交流基地,促使农村儿童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教育,并且促进城市教师与乡村教师之间的交流,保证教育工作的衔接,提高农村教育的业务水平。

篇9

随着近年来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一、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方面

首先,由于父母常年外出,忽略了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其次,留守儿童大多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孩子过度溺爱或自身文化程度不够而不能督促孩子学习等等。再次,一些孩子过早地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童年应有的天真与家人的呵护被剥夺。(二)学校方面留守儿童处于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环境下。由于地区大多偏远,优秀的师资缺乏,而教学设施也不被当地政府所重视。从而使得薄弱地区愈加薄弱,形成恶性循环。在这样的环境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愈显重要。

二、大环境下的教育方法探究

(一)知识的拓展

在教育均衡的前提下,留守儿童被给予同等的师资力量外,还应拓展其知识的储备量,开阔其视野,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均衡。增加知识储备不光是课堂上教师对知识的补充与拓展,还应是通过课外书籍的阅读量逐渐进行丰富。这样才能开阔留守儿童的视野,使其思想更加自由与饱满。在学生的心里,教师是崇高的,因此教师应正视自己的言行,不只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还应在平时的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行为品性。

(二)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现今社会,人们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十分关注,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长期缺少家庭的关怀、过早分担家庭的重任、自卑心理作祟、虚荣心强,这些都易让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他们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的倾诉或是正确的疏导。因此需要在教育均衡这一大背景下对其重新地、正确地、系统地进行辅导与引导,从而使其走上正轨。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还应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促进其品行培养。同时在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应该注意方式与方法,避免将其标签化,不同情况不同方法对待,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三)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

留守儿童与同年龄儿童的一大差别就是课余生活丰富程度不同。学校在加强课堂知识讲解的同时应注意课余生活的创建。课外活动在儿童学习和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课外生活更加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偏低龄化的情况十分严重,平时的课外活动时间很少;课外活动内容过于单一;这影响着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学校应多安排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让儿童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还可以在活动中教育其养成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等良好的品质。

(四)进行法制安全教育

加强有关留守儿童的法制安全教育。首先,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积极组织安全演练,使其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增强其应急避险与自救的能力,从而预防溺水、煤气泄漏、食物中毒等意外事故对留守儿童产生伤害。可以通过模拟灾害现场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将知识融入其中,真正理解。其次,在家长中普及安全教育工作,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进而加快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进程。这并不只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更是对家长的督促,进而促进其对留守儿童做到全方位的正确教导。

(五)家校联动

开展家校联动工作。首先要针对留守儿童的工作积极热心地进行引导,学校要成立相关的留守儿童家长委员会。在对家长的引导工作方面给出适当的建议,多方支持家长关心照顾留守儿童,支持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可能出现的烦恼,积极努力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并且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建立一系列的监督制度。减少父母和留守儿童之间的距离与隔阂,督促父母增加对自己孩子的关心与爱护,定期回家看看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等等,从而强化留守儿童父母的监护责任,逐渐从源头上缓解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温暖的问题。

(六)全程管理

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分析与管理,要从新学期新生报到时做起,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入学管理工作,建立相关的留守儿童信息汇总,并对留守儿童父母等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进行登记。清楚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将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纳入教师教育的重点内容,着重增强班主任照顾与看管留守儿童的能力。积极发挥少年先锋队和共青团的模范带头作用,将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深入各项组织活动中。

三、相关实施方式

(一)政府的监督与实施

政府在义务教育均衡这个大环境下起到监督与实施的作用。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特别是最近一级的领导更应重视,因为地方政府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投入不是十分重视,因此切实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显得尤其重要。首先,应改善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其次,应完善法律建设,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只有这样才能让其有一个合理、舒适、安全的受教育环境。

(二)学校的引导角色

学校在认真贯彻上级的指示时应发散思维,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联系个人情况,正确地通过心理辅导来帮助其树立信心;加强硬件设施的配备,真正做到教育均衡;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教师应多与其进行沟通,及时掌握其内心动向,以便于更加准确地对其进行定位与培养,所以学校要起到充分引导的作用。

(三)社会的正确关爱

在义务教育均衡的条件下,应营造出社会各界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健康成长。让留守儿童在社会中通过与不同的人的交往来丰富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并从中受到教育。这就是通过现实生活来教育留守儿童,让其更早更好地融入社会。但社会应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而不是过于同情,本着怜悯施舍的心情去对待留守儿童,给予多一些关心即可。

篇10

一、习惯教育的内涵

所谓习惯教育,是指在思想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通过长期的学习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尤其是个体本身的领悟,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习惯教育的对象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二是习惯教育本质是培养良好习惯与道德品质的教育。其三,习惯教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学习习惯的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思维(包括心理反应)习惯的教育。二、习惯教育的三个组成部分

现在流行的观点一是认为习惯教育就是一种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这种观点并没有深人习惯教育的内核,很容易陷人纪律教育和理论说教的泥潭。我认为:把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看成是一种习惯教育,这是量的积累阶段,而只有真正地把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内化为一种思维品质的教育才是质的飞跃;学习习惯的教育是行为教育的一个部分,这种观点易于抹杀学习习惯教育的特殊性,而且对于学生对象来说,课内和课外、学习和生活是对立统一的概念,既有很大的不同,又有内在的统一习惯教育应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习习惯的教育。它即是关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这不仅对于学生当前的学习发生作用,而且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第二部分是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我们可从横向上将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分解为四个方面:生活行为规范、劳动行为规范、交往行为规范、社会行为规范,即为人处世的方式,主要是从对人对事,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界负责任的态度等方面向中小学生提出要求。

第三部分是思维(包括心理反应)习惯的教育。这是习惯教育的最重要的部分。如果说前两个部分注重从实用和行为层面讲,则这一部分是从思维和方法上讲的。这是习惯教育的质的飞跃。而在实际教学中,这是容易为教师所忽视的。

思维规律具有科学性,因而可以进行理性分析,这是开展思维教育研究的前提,也正是这一点我们应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思维的训练和教育,力图让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的教育

具体说来,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一是关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思维品质,二是人文素质方面的思维品质,三是科学研究、实践能力的思维品质。

世界观方面。我们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哲学原理。从根本上理解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第-性,意识第二性,并且认识到世界是可以利用和改造的。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老师个人风格的不同和课程编排的多序以及具体科目篇目的多义性,使得学生思维和意识上存在混乱。“人之初,性本善”,联系当前的社会中的一些丑恶现象,封建迷信歪理邪说,看,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思维方法,就易陷人唯心主义的感性的泥沼。当然,这里从审美方面和文化遗产的层面来看另有价值。

人文素质方面,即是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思维习惯,善于从身边小事时时处处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塑造他们的尚真尚美尚善的情怀。一棵秋天的老树,植物学家是实证的,看到的是它的生长环境、树龄等;经济学家看到的是它的经济价值;人文主义者却是审美的,看到的是它的造型,它的不屈的昂扬的生命力。还是《我的呼吁》`《祝福》这些课文,我们要从里面看到人类的向善情结,即使现在仍有战争暴力,天灾人祸。但是,要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是前进的,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这一点对于塑造他们完美的人格尤为重要。也正是这些深人灵魂的品质教育,教育工作者被称为园丁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科学研究,实践行为能力方面要培养学生下列习惯:

1、严格遵守规则和程序,努力探索事物内部规律的思维习惯。学习数学计算机等课程时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操作课上使学生明白这些科目是严密的,具有很强的数理逻辑性,从而养成遵守操作规则探求客观事物内部规律的习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我们的思维水平不断提高。这就可以让学生知道学无止境,并且培养学生努力探索事物内部规律的科学研究的思维习惯。

2、求新求异思维的培养

3、实践行为能力的思维习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重事实不唯说教,不信口开河,不人云亦云,不盲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盲目的不加规范的思维易使思维走入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思维具有模糊性和难以把握性,不进行实证训练就不能很快地深入事物本质。数学界有一个世界级难题是尺规三等分角,提出好多年了,还是没人能够做出。再如哥德巴赫猜想数学家陈景润也只能求证到1+2。因此我们要抛弃主观臆断,培养实践思想,即万事从零做起的思维习惯。这一点,闻一多先生也说过,别人是说了不做或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不说或是做了再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用事实说话”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

四、素质教育从习惯教育抓起

素质教育是什么?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思维,而不是仅仅进行知识传授,完全的传统教育是什么,是要深人到为什么和怎么样。在这种教育下,要求学生既要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又要注重将知识“内化”为做人和做事的本领,最终“升华”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创新能力。在这个角度说素质教育和习惯教育是统一的。素质教育应该从习惯教育抓起。素质教育要与时俱进,赋予新的内涵。这样才能抓住素质教育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教学的严格计划和统一标准;注入式教学是主要的课堂教学形式,以统一标准的笔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然而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不同类别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很少考虑到传授的知识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以及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层次和素质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那种学校培养什么人才,社会就得接受什么人才的局面将不存在。当今的社会需要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度的责任感;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身体健康并善于与人合作。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彻底地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习惯教育的教育观,使我们的教育做到根据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发和引导学生先天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把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能力和习惯教育为中心,使学生在学校得到的最重要的不仅是知识,还应当有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训练以及掌握和消化知识、创造性应用和发展知识能力的培养,并最终使这些学习成果内化为一种思维品质和稳定的习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