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22: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江南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教学设计
本课设计四个环节:看江南舞看江南景唱江南歌听江南曲,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展开教学。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唱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歌曲《忆江南》,表达出对江南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通过欣赏《欢乐的夜晚》,学生能感受到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对丝弦五重奏这种演奏形式有初步了解。
3.从诗、景、歌、乐、舞等方面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愉快演唱歌曲《忆江南》,积极参与创编。
五、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准确演唱一字多音,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七、教学过程
(一)看江南舞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这节音乐课开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舞蹈视频。看的时候请思考:你觉得这段视频表现的是什么地方舞蹈?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2.看舞蹈视频,教师配以解说词。
(二)赏江南景
1.看江南景视频。
师:江南好,江南美,明媚清澈的江南水、委婉缠绵的江南雨、纯净皎洁的江南月、悠久深厚的江南历史文化、江南的一切都吸引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情怀,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写下著名的《忆江南》。
2.生背《忆江南》,出示《忆江南》
(三)唱江南歌
1.听歌曲《忆江南》,听后说说歌曲给你的感觉。
师:江南好风景,江水绿如蓝,一方水土,一方风情,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来学习出生于江南的当代作曲家戴于吾先生作曲的《忆江南》。
2.用“lu”哼唱歌曲的旋律。
3.教师带领学生用柯尔文手势唱谱。
4.唱完说说歌谱中一共用到了哪几个音?(生答)
小结:歌曲中一共用了1、2、3、5、6五个音,这五个音分别把他们叫做宫商角徵羽,这属于我们中国的五声调式。
5.学生随琴轻声哼唱整首歌曲。
6.请学生为最后一句“忆江南”设计力度记号,指导学生用“渐弱”“渐慢”来演唱,唱出对江南的无限深情与回味。
7.完整地唱歌曲。要求:音量轻一点,气息连一点,表情好一点,用歌声表现对江南的无限赞美。
8.欣赏苏州评弹《江南好风光》,听后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9.用苏州话演唱《忆江南》。苏州软软的、糯懦的语言特点一下子把江南水乡的美,江南人的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白居易曾担任杭州、苏州的刺史,所以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写下了流芳千古的《忆江南》。
10.用相同旋律演唱白居易的另外两首《忆江南》。
江南忆,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其次忆吴宫,
山寺月中寻桂子, 吴酒一杯春竹叶,
郡亭枕上看潮头, 吴娃双舞醉芙蓉,
何日更重游? 早晚复相逢。
学生唱另外两首《忆江南》,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
(四)听江南曲并小结
1.带着问题听赏乐曲《欢乐的夜晚》。为了进一步感受江南音乐文化,请学生听听江南曲——胡登跳的作品《欢乐的夜晚》,并思考:(1)这首乐曲它给你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2)你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2.总结:《欢乐的夜晚》是一首由二胡、琵琶、扬琴、中阮和古筝五件丝弦乐器演奏的重奏曲。作者以娴熟的创作技巧,运用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生动地表现了联欢晚会的热烈场面。
学校名称
录取分数线
总分
语数外(小分)
语数
(小分)
数学
(小分)
省海中
663
373
242.5
123
曲塘中学
629
359
241.5
122.5
实验中学
612
359
233
124.5
李堡中学
564
319.5
221.5
118.5
南莫中学
571
313.5
211
109.5
立发中学
590.5
343.5
【中考志愿填报三步法】
第一步,了解孩子的成绩,推算中考时能够达到的区排名。具体做法是:
下面,以本人《望江南》一词的教学为例,谈谈古代诗词教学的课堂结构。
第一步骤:诵读
诵读环节,我设计了循序渐进的四种诵读方式:一为齐读,二为个别读,三为配乐读,四为配乐自由读。设计这些诵读方式,目的是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该词的情感氛围,便于后面的理解分析。经过预习,该词的齐读,学生在发音、停顿上均很好,但语气、语调尤其是在语速的控制上做得不好,难于传达出该词的思想感情。学生也认为读得不好。我随即提议个别读,选了一位男生和两位女生进行诵读比赛。在师生共同评判了三位同学的优劣之后,我在《梅花三弄》乐曲声中进行了范读。学生在伤感缠绵的乐曲中已受感染,老师的范读亦给他们启示,同学们跃跃欲试,均想以己声传情。我顺从民意,再次播放《梅花三弄》,让学生自由情感诵读。事实上,该节课诵读效果非常好。
第二步骤:理解分析
初中所选诗词,在内容上主要分为叙事、写景、抒情三个方面。古代诗词的教学,文本理解亦应从这几方面入手,才能让学生知其然。因此,在让学生简介作者、背景之后,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这首词的主人公是谁?你认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二、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请指出时间、地点、事件。三、这首词中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你是怎样理解“斜晖脉脉水悠悠”的?四、这首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是哪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以上问题,学生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回答起来并不难,但它可以让学生清楚地把握这首词的内容——人、事、景、情。
第三步骤:研读、欣赏
在《望江南》一词的研读欣赏环节,我在学生积累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运用、品位。
首先,引入《诗经·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用“首如飞蓬”同《望江南》中的“梳洗罢”进行细节对比,感悟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让学生明白《望江南》一词女主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离别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守望的孤独,如火的期待,似水的柔情。我班有一位同学甚至评价“梳洗罢”一语可以表明《望江南》一词中的思妇爱自己的丈夫甚于《诗经·伯兮》中的怨妇,因为她不仅思念丈夫、盼望丈夫早归,且时时为丈夫着想,希望回归的丈夫能见到“美丽”的自己。
其次,让学生回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和“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写景名句,同本词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进行比较赏析,感悟融情入景、情景交融表现手法的妙处,同时理解《望江南》词中女主人公希望落空、幻想破灭的苦痛与凄凉。
第四步:总结、概括
本词短短27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这就显示了本词语言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
512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11年前汶川发出大地震,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抗震救灾,水火无情人有情。512又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日子,今天杰安、乐慧、禾林三集团签约,联袂(mei)携手共绘娄底幼教蓝图,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这里,我想表达三层意思:感谢、感动、感恩。感谢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教育局、市民办教育协会及相关职能部门对民办学前教育高看一等、厚爱一层;感谢娄星区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大科中心学校、大科街道办等部门对杰安教育集团一直以来给(ji)予的支持与关爱,扶持杰安由小变大,从弱到强,一步一步成长发展起来。感谢市幼儿师范学校和各位园所的同仁,在杰安困境时施以援手,帮助杰安不断改进、不断提升,不断完善。感谢各位家长们,是你们充分的信任、理解和包容让杰安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完美。感动有一群杰安人,十八年执着一件事,从清晨到黄昏,从春秋到冬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怨无恨为幼教事业奉献出自己的美好青春。感动她们视园如家,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感动她们爱生如子,精心呵护,悉心关怀;感动她们酷爱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努力进取,追求卓越。感恩伟大的祖国给我们创造平安和谐的政治生态,让我们能安心用心从事幼教事业;感恩市委政府为我们幼教事业打造宽松与公平的发展环境,让我们享受到公民办幼教一视同仁的管理与服务;感恩全社会对民办幼教事业营造理解与尊重的人文环境,让我们得到了人们群众的高度赞许与认同。心中的感激无以言表,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杰安人将用实际行动感恩所有关心与支持过我们的人,用志愿服务行动和满满的爱心回馈社会、回馈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在会上,刚才,传达了10月9日公司召开的安全紧急会议精神,就四季度安全管理办法进行了说明。为大家分析了公司和我矿所面临的形势,特别是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我们在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对干部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希望我们各级干部下去后要认真地贯彻落实。就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我提四点要求:
一、要认清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为什么这样讲呢?刚才,在形势方面,已经讲了,从我们煤炭形同所面临的大的形势来讲。是好的,效益不错。其他行业的兄弟单位对我们是很羡慕的。但是,目前的安全形势是非常严峻的,特别是矿在9月30日和矿在10月8日接连发生了两起事故,使公司的安全形势变得非常严峻。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干部要认清公司和我矿面临的安全形势,虽然说我们矿上下干群一致,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使安全生产周期进一步延长,但是,我们不能骄傲,也没有骄傲的资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隐患,安全生产的根基并不十分牢固,要在思想上敲响警钟。安全工作永无止境,永远是从零开始,向零迈进;要永远以刚发生事故的心态去对待安全工作。各级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必须有新的提高;
二、提高认识,提高我们各级干部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我们过去一再讲,现在仍然在讲,安全是我们永恒的主题,安全是最大的政治,安全是职工最大的福利,安全是各级干部的第一责任,安全是企业和职工最大的效益。这些都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刚才,矿长所给我们算的经济账,通报的这两起事故给所在单位和个人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使我感到,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我们的各级干部在安全工作上都责无旁贷。搞不好安全生产,我们职工的生活质量就无从提高。个人、家庭受损,企业形象受到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干部一定要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从自身做起。在这次的安全紧急会议上,公司的几位领导都强调要抓好干部的安全素质的提高,干部安全意识的提高。只有干部抓好自身的安全,才能抓好职工的安全工作。今年我矿新近制定的一些措施和处罚办法是比较严厉的,对跟班队干和班组长的奖励力度也是比较大的。可以这么说,我们就是要抓干部,力度大在思想上才会引起重视。我们要发动职工多算算事故经济账,安监处要安排个单位开展这项工作,让职工们都能清清楚楚地知道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单位和个人带来的损失,共同来珍惜、维护我矿来之不易的安全生产的大好形势。所以,各级干部在思想认识上要在上一个很大的台阶,“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工作中,制定的各项措施和办法也一定要得到贯彻和落实。
三、各单位各部门要举一反三,查找本单位本部门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在下一步的各项安全活动中,要拓宽我们的思路,比如让职工提隐患,让职工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危险的人和事等等,就是要通过这些事例来教育我们的职工,自觉遵章守纪,切实为我们的工作起到引导、帮助作用,要举一反三,开阔思维,不要就事论事。四、齐抓共管,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现在距离全年结束只有短短的80天的时间了。各单位都要加大安全思想教育的力度,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安全生产各体系要结合各自的特点,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安全活动,女工家属要开展帮教活动,宣传、保证体系也要积极开展活动,营造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切实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在活动中要切忌摆花架子,大轰大烈。要消除职工思想上的恐惧。真正做到外松内紧,松中有紧,紧中有度,松不能乱,紧不能断。全矿上下齐抓共管,团结一致,保证全年安全生产奋斗目标的实现。说一千,到一万。制度制订了,措施制定了,要求也讲了,需要也提了,关键在于落实。特别是今天参加会议的同志,首先要考虑如何去落实的问题。要深入井下,深入现场,去抓落实。同时,要对本单位的各种规章制度、规程措施来个回头看。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45-0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高校都设置了这门课程,但是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硬件设施也并不完善,因而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要想在该专业中有所创新与发展,必定要继承前人的智慧和优良的传统,将江南古典园林的案例应用到教学中,必定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江南古典园林的特点
江南古典园林的设计风格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效果,在园林建筑的选景方面,充分体现了观赏与被观赏的双重互动性。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中,设计者不仅要考虑如何充分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建筑的使用功能,同时也要仔细考虑园林景观的总体布局规划,提高园林建筑的和谐性与统一性,这样才能让人们从视觉上感受到园林建筑设计的魅力,当置身园林的时候也会感觉到身心舒畅。在某种程度上说,园林建筑也是一种具有独特光芒的艺术品,在结构、线条、色彩等方面都蕴含着很多的艺术张力,讲求动静的结合,通常使用移步换景的方式来达到和谐多变的艺术效果。
景观的设计方面,非常重视与自然的完美结合,通常借助人工的力量与智慧,创造出和自然景色相符合的景观,这样虽然是人为的造景,但是和天然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在古代园林建造上不仅要设计合适的建筑物,通常还要开凿水池,建造假山等,用人工来再现自然美景,很多景观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同时非常善于利用空间,来体现出层次性。通常以小空间展现大艺术。古典园林建筑的设计师们通常会对自然中的景观加以特征化地提炼和剪裁,尤其是将自然界中的峰峦沟壑进行重新地整合,应用到园林中来,利用小空间彰显出被浓缩化的自然美景,于有限的空间内展现无限的风貌。对园林空间的巧妙运用和处理,不仅给园林的总体风貌平添了很多的魅力,而且还强化了园林与自然的融合之美。在处理园林的空间上,设计师经常使用的方法有科学处理空间比例关系、调整具体细节的尺度、景致设计呈现出高低起伏的变化。在设计中,利用明暗关系的变化和虚实相生的效果,促进园林中各个景致的有效衔接。以动景衬托静景,以静景突出动境也是比较常用的空间处理方式。
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使用江南古典园林案例的意义
江南古典园林案例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的水平,拓宽教学的思路,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设计观,尤其是要做到古今结合。在江南古典园林设计中,可以体现出很多中国古典的元素,这些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修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寻找设计的灵感。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使用江南园林案例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和其他的社会学科或者是自然学科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理念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运用全新的设计理念来进行教学。同时也要看到,学生所具有的专业设计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出来的,需要在长期的学习中不断积累。教师在讲授古典园林案例的时候,可以带学生亲自参观,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手中的相机等工具将优秀的设计作品拍摄下来,为以后的学习与设计积累资料。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同时在教学上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记录片,作为一个旁观者来鉴赏相关的环境设计效果。
二是利用江南古典园林案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作品的设计水平。环境艺术设计课程通常都充满着独特的生机与活力,和人们日常的生活关系密切。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内容设置也应该显示出时代的特色和专业发展的方向,江南古典园林设计是一种高水平的设计理念与实践的体现,因此,在课堂上剖析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法,可以开拓学生的设计思维,从而增强学生设计作品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也体现出一定的天人合一的特征。同时学生根据江南古典园林的设计风格,可以提高自己方案的设计效率。
三是采用江南古典园林的案例进行教学可以很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学的效果。以往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方式主要是学生听教师的讲解,然后再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设计,缺少自己的思维创造性,同时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还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很难被调动起来,长此以往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采用江南古典园林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情景再现,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与研究这些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探寻其中蕴含的艺术奥妙,能够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设计表象的深入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促使学生思维深度与高度的不断提升,在课堂上就可以和教师进行有效的交流与讨论,同时也扩展了教学的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江南古典园林案例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拓宽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思路,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古今结合的设计理念,让他们在借鉴古人智慧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的设计环境,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将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推广延续开来。
参考文献:
[1]刘晓娜. 对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
1.在圈定的范围内寻找江南的足迹;
2.在别人的引导下去寻找江南的足迹;
3.自己分析事物的特征去寻找江南的足迹,如果分析错了,可以适当引导。
以上三种方法都能寻找到江南的足迹,但寻找江南足迹所经历的过程却是不一样的,从而体验寻找足迹的过程也不一样;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是丰富多样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个体的体验和独立感受是不一样的。
二、案例描述
教《江南好》这节课时在学生的作品分析这个环节,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分析,先后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案。
方案一:
看过教材,经过短时间的思考后,我形成了第一种教学设计,按照常见的思维模式,欣赏作品后给学生分两次做作品简介并设定问题:
第一次,《江南好》这首评弹的旋律来自江南民歌,采用了民族七声调式,乐曲大量运用江南民歌和苏州评弹原有的级进型旋律,同时旋律大跳,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美感,描述了江南小桥流水的情景。你能从旋律中找出来吗?
第二次,《江南好》全曲旋律不离吴歌和苏州评弹的细腻:附点、装饰音的加入,又用波音、小三度的前倚音,使旋律缠绵深情。你能从旋律中找出来吗?
但在随后的方案制订中,我很快否定了这套方案,由于预先给作品定了位,给情感加了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既没有创造的空间,也没有个性的思维,更谈不上独特的体验。从这些方面来看,这节课无疑是失败的。
方案二:
本环节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通过作品的分析,理解歌曲的旋律特点,体验出具有苏州评弹韵味的江南歌曲特点。经过再三思考,我感觉问题出在我给学生圈定了情感的框框,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与感受,音乐教学要在关注“教”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及个体情感的体验。这样我便形成了第二套教学设计方案。在学生模唱乐谱后,我先后也提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江南好》这首评弹的旋律来自江南民歌,你能用手势感受歌曲旋律的走向,说说旋律的特点吗?说说模拟了江南的什么情景呢?
第二个问题,《江南好》全曲旋律运用了大量的附点、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装饰音、波音及小三度的前倚音,你能尝试唱准并说说歌曲的风格特点吗?
经过第二次精心设计后,开始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这样的教学,既完成了作品分析,又让学生通过作品的分析理解了歌曲的旋律特点,体验出了具有苏州评弹韵味的江南歌曲特点。还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方案三:
经过精雕细琢,我发现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中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导者,我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以个人自主学习、小组互助等模式发挥个体和小组力量的优势,主动寻找江南的足迹。基于以上考虑,这个环节的教学,我设计了第三套教学方案,让学生两次“下江南”“寻找江南的足迹”,简要流程如下:
《江南好》这首评弹的旋律来自江南民歌,旋律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美感,描绘了美丽的江南美景,你们能从优美的旋律中找到“江南的足迹”吗?请同学们在老师的琵琶声中歌唱歌曲的旋律,在优美的旋律中“寻找江南的足迹。”接着教师请学生视唱完歌曲的优美旋律后,独自“下江南”寻找江南的足迹。
学生片刻的思考后,我期待的情景出现了。例如,学生独立“寻找江南足迹”的一个片段:“能说说‘江南的足迹’在哪吗?”第一位学生回答:“歌曲的旋律大量运用了级进型旋律,感觉很自然,就像江南的小桥流水一样”。“嗯,同学们,你们同意这位同学的答案吗?”“同意。”“你们能说说哪是小桥?哪是流水吗?”“可以。”这时我请了第二位学生来回答。第二位同学说:“歌曲的第一行主要旋律级进下行,两个变化重复句,如流水下行一样。”第三位同学说:“歌曲的第二行旋律起伏相连,如江南的小桥彼此相连。”……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4-075-1
【教材简析】
这是四年级下第六单元的一节教唱歌曲课,歌曲内容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忆江南》。这是一首民族调式的歌曲。歌词是诗人白居易晚年时代回忆江南风景时所写的,原作共有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诗句风格清新,语调轻松活泼,本身就像是一首动人的民歌。曲作者为其配上旋律,从音乐的角度与诗人一起感受江南的风景美和对江南的向往忆念之情。曲作者在尾音处用五声中的徵音作为结束音,徵音在五声中的位置类似于金木水火土中的火,意指表示欣欣向荣的景色,这个尾音正与诗中描述的江南风景一致。在上课之前,我搜集了白居易《忆江南》的三首诗词,以及用苏州评弹演唱的《忆江南》,自己还特意学习用苏州白话方言演唱《忆江南》。目的是想让学生从地方方言的韵律上更好地感受民族音乐,从而感受诗人对江南的恋恋不舍的情感。
【课堂实录】
师:好的音乐需要静心欣赏,在上课之前季老师想和同学们先来听一首优美的歌曲,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师:听完这首曲子,你想象到了什么景象?找一位同学来模仿古代诗人诵读这首《忆江南》。
生齐读
师:著名作曲家戴于吾用旋律演绎了这首诗,就是我们刚才听到的这首歌。季老师将这首歌曲唱一遍,请同学们再次感受歌曲的旋律。(出示《忆江南》歌谱)
师:让我们一起把歌词按照歌曲的节奏读一读,注意二四拍的强弱。
师:多美的诗啊!你们知道“谙”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吗?
生:熟悉
师:在这里作曲家用了四拍来表示“谙”这个字,同学们可以慢慢唱,帮助诗人打开记忆之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连线的地方用连贯的声音。
课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当我告诉学生们这首歌曲是由DO,RE,MI,SOL,LA五个音构成时,一位女同学高高地举起手来,很神气地对我说:“老师,你错了,应该是宫商角徵羽。”
说的真好,这正是我要说的本课中音乐旋律结构的重点,民族调式的五个音。同时他还告诉其他同学本歌曲是哪个音落尾,从音上感受作曲家想要表达的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向往和留恋之情。于是我立即表扬这位同学:“这位同学说得真棒!这首歌曲是由五声组成的,它们的唱名分别是DO,RE,MI,SOL,LA。它们也有自己的名字叫宫商角徵羽。”
师:在中国民族音乐中,我们不仅仅要知道五声调式,其实地方语言更是把握我国民族音乐的关键。我们新学的这首曲子,是诗人回忆江南风光时所作的,那么在江南当地的艺术家就把这首曲子用方言进行传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苏州评弹所表演的《忆江南》。
师:在课前季老师也学习了用苏州白话演唱了《忆江南》,在苏州当地的评弹艺术家都是用白话演唱的,你们想听一听白话版本的《忆江南》吗?
师:其实在民族音乐中掌握地方语言也是把握音乐风格的关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白话,感受吴侬软语的魅力。
【反思】
1.穿越音乐的时光隧道
在准备这节课时,本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学习了诗歌创作的背景,知道了很多是我之前所不熟悉的知识。起初备课的时候,我更多是从诗人的角度去读歌曲,差一点把这节课上成音乐课中的语文课。后来在一遍又一遍的唱谱中,发现这首曲子是典型的民族调式歌曲,仔细分析歌曲调式尾音落在“徵”音上,就提出了第一个疑问:“为什么落在徵音上,而不是落在五声中的其他四音上?”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将最后的尾音换掉试唱一遍,原来作曲家是想表达诗人对江南风光的喜爱和忆念之情。在小学的课堂上不宜把理论讲得太深,而应重视的是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在课中我给学生介绍五声调式,了解民族音乐的结构,并让他们了解掌握民族音乐不仅要学习五声调式还要从地方语言特征来真正地感受民族音乐。这样就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移到体验民歌感受地方音乐的魅力上来了,学生学得也轻松。
第一阶段:于1840年授翰林院检讨至1852年,在京师为宦十二载。他广泛涉猎各种思想,尤其致于经世思想,立志要成为地主阶级的一代圣贤,要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要将平生所学付诸实践,以挽回封建统治阶级日趋衰落的形势。他曾写道“书生之血诚,徒供胥吏唾弃之具,每念及兹,可为愤懑”,在1851年5月他上疏《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其锋芒直指咸丰皇帝,结果咸丰批阅未毕即“怒摔其折于地,立召军机大臣欲罪之”,后因别人为他求情而免于受罪。从此他不敢在奏折中批评皇帝及对其施政方针表示不满之语,这使对京宦生活深感乏味,并发出“补天倘无术,不如且荷锄”。
第二阶段:镇压时期,这是最重要的时期,也是他与清政府之间“忠君”与“猜忌”表现最明显的时期。出于对清廷的忠心,为尽快恢复封建统治秩序,于1853年办团练并开始为期十年之久的镇压运动。湘军出师不久,因战役失利,他两次企图自杀,以身“殉国”,可见其忠心不贰。在1854年秋,攻陷武昌不但未获得封疆大权,且不时受到清廷责难。与此同时,清廷又在首都天京周围组成江南、江北大营,其目的是以“湘军出力,江南、江北大营收功”,使其六、七年内一直处于客军虚悬的地位。进一步看透了清政府对他的猜忌心理,时怀警惧,处处谨慎,有时甚至感到悲观和伤心。因此奏请在家守制三年,咸丰觉得势力日趋衰落有无无关紧要,遂批准他的请求,使其陷入难言之苦。直到江南大营覆灭后,举国之武装惟有湘军可恃,清廷才授予两江总督实权并以钦差大臣身份节制江、浙、皖、赣四省军务。但并不意味清廷放松了对及其湘军的猜忌之心。早在湘军围困天京之时,长江中下游三大军事重镇皆屯兵陈粮,名为预防太平军,实为控制湘军,使其在攻下天京之后,不敢胡作非为,肆意北上。
清廷不时利用湘军的内部矛盾来分散权势的过度膨胀。对于的嫡系部队,清廷更以严密监视。在天京失陷之后,权倾一时,成为“中兴之臣”之首,清政府封太子太保衔,赐封一等侯爵,世袭罔替,这是何等的恩赐和荣耀。但实际上清廷对曾的猜忌更加强烈,有暗伏杀机的危险。最终出于对清政府的忠义,避免清廷的猜忌和不安,也使自己不陷于“狡兔死,走狗烹”的境地,做出停解部分厘金,裁撤湘军,并为其弟曾国荃陈请开缺回籍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