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22: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户外运动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013共组织户外活动57次,组织人员5426人次,行程遍及:青海、甘肃、内蒙、四川、陕西、云南、海南,总里程达到两万余公里,组织(1000人)参加西宁市徒步节,成功举办青海金银滩草原音乐帐篷宿营大会(675人),协办青海东大滩冰上运动会第一届(150人)、第二届(200人)。为城北区政府、城中区政府、五四大街小学策划举办户外拓展野营活动共计(210人),成功策划举办单身青年交友户外派对活动(38人),组织青海户外联盟(196人)团队九寨出游,国庆节组织两个队伍发往甘南川陕探寻古镇和内蒙额济纳大漠戈壁胡杨情(102人),组织(106人)参加中华户外网张掖举办全国户外宿营大会,组织(181人)与平安下法台捐赠助学,关注留守儿童,组织(54人)到化隆工哇滩给乡亲们拜年,共度春节,组织200人参加走进神秘黄南宿营大会,组织(73人)长途奔袭圣地年宝玉则,组织三批共53人三亚感受热带温情,组织25人大巴6000多公里出游甘、川、滇、陕,组织(178人)参加大通冰雪节…….等等。
一年来后勤保障团队为每一次活动提供了高效一流的服务,金银滩200多人同时就餐,大通滑雪场178人同时就餐,在云南、四川、甘肃、内蒙、海南都留下了青海户外人对于本土美食的传播与经典诠释,让我们有信心去组织、接待更大型的户外活动、赛事。
最重要的是大家对于我们团队的支持,信任,理解和帮助。那么多快乐的日子和大家一起渡过,每个人都是活动的参与者,不分彼此,每一次活动都像一个大家庭般的和谐共处,三亚户外领队小杨说:你们的玩法超前、状态顶级、彼此关系就像一家人。
这也是我们力争追求了的效果,户外,是一种运动,但我们想要做的是让户外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释放压抑的沉重,解开包裹着的隔阂,调和忽视了的亲情。
明年,我们会继续秉承快乐户外的理念组织大家去山野林间享受美好周末时光,策划中长线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寻找合作伙伴走出国门,体验异国风情品赏资本主义的腐败日子。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走出城市,走向户外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节假日走向户外,走进自然,并自觉地与运动健身相结合起来,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户外运动热潮。户外运动的定义众说纷纭,大体可总结为,“在自然场地(非专用场地)开展的一系列体育活动都可称为户外运动”。其中包括山地户外运动、海岛户外运动、荒漠户外运动、高原户外运动、人工建筑户外运动。目前,学者对于我国户外运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部分成果,但是针对新疆户外运动市场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为此,我们对新疆高校及户外运动从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消费者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632份,回收率为97%。本文通过统计处理获得了户外运动参与者的基本数据,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新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一、户外运动产业的市场构成
户外运动产业是由户外运动经营市场和户外运动用品市场构成。户外运动经营市场顾名思义就是以经营户外运动项目的拓展培训公司和户外运动俱乐部等构成,他们主要提供的业务项目有:野外拓展、场地拓展、登山、野营、穿越、攀岩、漂流、野外生存、自行车旅行、滑雪、定向和骑马等。而户外运动用品市场是指生产、销售户外运动相关用品的企业和公司,生产销售包括帐篷、睡袋、背包、垫子、照明、炉具、餐具、燃料、水具、防护药品、食品、休闲用品、户外服装、滑雪服装、帽子、手套、登山鞋、户外运动袜、攀岩用品、户外工具、雪镜、太阳镜、骑行用品、户外书籍、地图等产品。有时经营市场和用品市场也会出现混杂的情况,比如户外运动俱乐部也会销售一些户外用品,而户外用品店也会组织野营、登山等经营项目。
二、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现状
1.户外运动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
户外运动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德・索修尔、巴尔玛等人成功登上勃朗峰成为世界登山运动的创始人。从此,陆续一些户外运动星星之火的开展起来,马上就有了燎原之势。户外运动传入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2009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期,更多的户外运动俱乐部也在这时相应成立。截至2011年,我国大陆共有在册的户外运动俱乐部260多家,经常参加户外运动的爱好者上升至5万人,全国户外运动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2.国家对户外运动的大力支持。
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成立了户外运动部,专门负责户外运动的竞赛和行业规范的制定,还相继出台了《户外运动俱乐部资质认证标准》和《户外运动俱乐部技术等标准》,此后,又陆续加大了户外运动技术培训和资质认证力度,对从业人员和机构进行了规范化管理。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将“山地户外运动”列为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
3.新疆地区户外运动的经营状况。
新疆素来都有“户外运动的天堂”之称,一方面说明新疆的户外运动地理条件资源丰富,另一方面也说明新疆户外运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
三、户外运动的兴趣需求
1.对户外运动的兴趣调查
要反映出调查对象对户外运动的兴趣,首先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参与次数;对户外运动的了解、关注程度;参与热情,也就是是否有参与户外运动的意愿。如图①所示。
图①(1 每月一次 2每月两次 3 每月三次以上 4 不固定 5 一次都没有)
图①中所示,频率每月一次的占总数的127%,每月两次的占151%,每月三次及以上占172%,不固定的占509%,一次都没有的占41%。从这可以看出绝大部分调查对象都参与过户外运动,而且多次参与户外运动的比重也非常之高。同时,在本次调查中,大多数调查对象对户外运动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而且都有参与户外运动的愿望。
通过以上调查可以得出,人们对户外运动这个新兴崛起的运动项目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具有相当大的群众基础,这对新疆户外运动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2.对户外运动项目的需求调查
本次调查还对调查对象的参与项目进行了了解,如表①。
如表所示,人们参与的户外运动项目主要集中于登山、野营野炊和徒步旅游,之所以这三种户外项目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总结主要原因是这些项目出行简单,对场地、装备都要求不高,难度、危险度都不是很大,比较舒适和休闲,适于大部分人的需求。
四、户外运动用品市场需求分析
1.户外用品的价格定位
本次调查还对户外用品价格的满意度进行了考查,用以体现本文对户外运动市场的全面了解。如图②。
图②
结果表明,在大多数人看来户外用品的价格定位偏高,满意度只有7.9%,通过作者对用品市场的了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户外运动装备是针对特殊要求而生产制造的,都具有一定的功能,而要达到这种功能的良好效果对生产技术的要求就非常高了,同样户外装备使用的也是高科技材料,所以制造成本就比一般服装、用品高出许多。再者就是相关部门对户外产品的价格定位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很多定价都是虚标的很高,也就是说其中的利益巨大。
2.购买户外用品的人群分类
户外运动属于文化奢侈需要,是能无限扩大的需要类型,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面对这个庞大且复杂的市场,企业只有选择其中某一部分需求加以满足才不失为上策,所以首先要按照消费者的一定特征,对市场进行细分,以此来确定目标市场。
细分消费品市场有4个变数指标,分别是地理变数、人口变数、心理变数和行为变数。“产品需求”是消费者的心理变数,“购买力”是消费者的行为变数,按“产品需求”和“购买力”,将新疆户外运动消费者进行分类。
第一部分是低需求、低消费力者:对户外活动缺乏基本认识和经济能力,认同、接受力低。这一群体包含2类人,一类中低收入者是这个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活费余额在500元以下,他们的生活依然维持在不宽裕的状态,没有多余的能力去进行这个领域的消费;另一类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但他们认同的是一种大户外的概念,主要是以休闲为主,他们不需要专业的产品支持,对户外运动也没有专属概念,所以这一群体对户外产品的关注程度和消费力是最低的。
第二部分是高需求、低消费力者:对户外运动感兴趣,对户外产品认识较专业、品质需求较高,但消费力或对产品的消费价值观较低。这一部分人是目前新疆内以及国内户外运动产品的主要消费人群,他们主要是大城市内的年轻人、学生以及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善于了解和接受前沿的咨询,关注户外运动及其产品并具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在消费力上属于中低水平。
第三部分是低需求、高消费力者:对户外运动的兴趣一般,对户外运动产品认识不够充分、产品要求不高,但有较高的消费能力。这类人是专属户外品牌商家要积极开发的目标群体,是实现商业目标的基础,但这个群体也是其他所有非生活必须消费市场要抢夺的目标群体,所以如何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如何培养市场,将会是一个长期投入的工作。
最后一部分则是高需求、高消费力者:对户外活动非常关注,对其产品要求很高并且有较高的消费能力。这一群体是户外产品、户外消费概念的核心受众,对相关产品及品牌有较高的忠诚度,他们容易接受商家设定的消费观念及功能宣传,有能力消费高端产品,是商家借以影响其他群体的媒介,但这个群体是4个群体中规模最小,并非行业盈利所在。
五、本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的问卷反馈不难可以看出虽然户外运动的整体发展趋势是向着一个良好的事态发展的,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以下是作者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及提出了几点建议。
1.户外俱乐部管理不规范
目前户外运动俱乐部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做法,有过度竞争的态势。培育市场和保护市场健康发展的机制和规则还不完善。因此希望各俱乐部建立和加入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
2.户外用品价位过高,缺少制定标准
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还是对户外用品的价格表示无法承受,现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户外运动已不再是“贵族运动”,慢慢的趋向平民化,产品价位不够大众化,这也是制约户外运动快速发展的一方面原因。而关于户外用品的价格问题,相关部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制定标准,致使户外用品价格一直趋高不下,使消费者望而却步。
3.户外专业人员匮乏
截至1999年各个俱乐部还没有专职的教练和保护人员,说明市场双方尚没有意识到活动的质量构成。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俱乐部之间竞争的加剧,到如今大多数俱乐部都拥有专兼职的教练和保护人员。但是,在调查的俱乐部中,专职的教练中来源于体育院校的非常之少,这不仅会带来服务质量的下降,同时消费者需求的满足也会受到影响。
最后:
在我国,户外运动作为一个刚刚兴起而又发展迅速的产业,所面临的前景和挑战同样是巨大的,不仅要对未来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也要对出现的困难想办法去应对。而新疆又是这一产业发展的领头军,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大环境下,各种各样的困难不期而至,解决这些问题实在刻不容缓,可以在全国起到表率作用,促进户外运动这一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新疆户外运动产业的调查,对新疆户外运动整个产业做出了大致的论述,其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完善,仅起到一些参考作用,但我相信,如果有许许多多的理论参考,这些参考最终会作用于实际中去。(作者单位:新疆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陶宇平.户外运动与拓展训练教程[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8.
[2]李久全,高捷.我国户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2):1626-1627.
在新世纪首期的《财富》杂志中,经济观察家预测了21世纪7个最佳的投资方向,其中之一就是“休闲运动将大行其道,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户外运动作为一种带有惊险刺激的户外体验休闲运动倍受关注。
1 户外运动在我国的发展
1.1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探索和学习阶段
户外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最早是由登山探险运动开始的。 1958年,国家体委正式成立登山处,与国家登山队一并归入同年成立的中国登山协会。1989年,在云南诞生我国第一个户外运动俱乐部。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装备比较简单,组织活动也较单一,但是已经开始了户外运动产业化的探索,其体制结构是由中国登山协会统一管理。
1.2 20世纪90年代至2003年——逐步发展阶段
1990年“昆明市登山探险协会”成立,这是中国最早进行有偿服务的户外探险组织。我国大规模的民间户外运动始于1995年,最初是一些比较前卫的大学效仿国外的大学相继组建了登山队。1998年,户外运动首先在北京、上海等地悄然兴起,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给予了强力报道,使得户外运动迅速成为一种社会时尚。2001年,登山协会正式成立了户外运动部,专门负责户外运动的竞赛和行业规范,其体制结构主要是以登山协会为主导,以民间户外运动组织为主体。
1.3 2004年至今——开始步入规范化、大众化发展阶段
2004年,教育部设立了“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题。2007年,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作为体育课的选修科目在全国各高校推广。这些措施对于户外运动的推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中国其他很多体育项目不同,户外运动是先有市场后有行业,因此,有着广泛的群众参与群体和潜力雄厚的市场基础。目前,在我国进行户外运动推广的除了政府管理系统外,社会管理进一步划分为民间户外运动的组织者、网站、俱乐部以及一些户外装备公司。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户外运动将逐渐向大众化的趋势发展。
2我国户外运动的发展路径
户外运动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安全隐患普遍存在。仅2007年,我国在户外运动活动中遇难人数就达29人。其次,法律效力层次低,在俱乐部管理上仍有很多不完善之处。针对我国户外运动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对策:
2.1政府、组织者、参与者各行其责,确保户外运动活动安全进行
户外运动所在地政府机构、户外运动组织者、户外运动参与者三方都应对不可预测的风险和各种安全隐患做好充足准备,以应对突发事故。所在地政府应积极协同公安、民政、体育和工商等部门,要成立专业救援机构,一旦有安全事故,可及时进行救援服务。组织者要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应有相应的培训及考核来界定组织者是否合格。参与者应该掌握必要的户外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避免在活动期间因个人不遵守法规而导致险情出现。
2.2 扶持与监管相结合,提高管理效能,促进户外俱乐部健康发展
国家相关部门应给予户外运动俱乐部极大的重视,投入一定的资金加以扶持并提供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各市积极推动户外俱乐部的建设,对独立经营俱乐部相对减少税收,使户外运动俱乐部降低成本,促进户外运动的普及。此外,应加强对俱乐部的监督和管理,充分保障消费者和俱乐部的合法权益。由户外运动行政监管部门负责对俱乐部业务经营,对外报价、资产状况、服务质量、活动安全、财务管理以及资格认证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结果与分析
山地户外运动的概述山地户外运动是人在与自然融合的过程中,借助于山地地貌的特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身心潜能,向自身挑战的一种娱乐休闲项目。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危险和不确定因素。根据户外运动的定义,可以将山地户外运动的定义为:一组以山地地貌的自然环境为主要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的体育项目群。主要是在海拔35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开展的户外运动。
山地户外运动的分类及主要项目内容
山地户外运动的分类根据地形,可以将山地户外运动划分为几个系列:丛林(森林、雨林)系列,包括定位与定向、丛林穿越、丛林宿营、丛林觅食、丛林联络、丛林急救、紧急求援等项目;峡谷系列,溯溪、溪降、搭索过涧、漂流等;岩壁系列,攀岩、岩降等,在冬季可进行攀冰运动;其他系列,所谓“群众登山”活动,一般沿山间小径或人工路径的登高活动。
山地户外运动的主要项目内容在我国开展活动较早,发展较快速,参与人数众多并到达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山地户外运动主要包括登山、攀岩、溯溪、徒步穿越、山地自行车、定向越野等。登山运动,是从低海拔向高海拔山峰进行攀登的一项体育活动。山地户外运动中的登山通常是指在海拔3500米以下,青藏地区为5000米以下的健身性登山。攀岩运动是利用人类原始的攀爬本能,借以各种装备作安全保护,攀登一些岩石所构成的峭壁、裂缝、大圆石的运动。溯溪是由峡谷溪流的下游沿溪而上,克服各种地形阻隔,穷水之源而近山巅的一项户外运动。徒步穿越是指在徒步区域里主要主要靠步行完成起点到终点的穿越里程。在山地户外运动中,徒步穿越要跨越的地域地貌可能会有山岭、丛林、溪流、峡谷等多种形态。山地自行车是指借助山地车在山地等地域间穿越、行进的一种运动项目。定向运动是借助地图和指北针,按照规定顺序寻找若干个标绘在地图上的地面检查站的一项体育活动。其中定向越野就是主要以山地等自然地貌为活动地域的定向运动,也是开展比较普遍、大众接受度较高的定向运动。
山地户外运动的现状
山地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山地户外运动成为快速发展的一类新兴体育项目,参加人数也是成倍增长。2005年4月29日,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山地户外运动为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明确我国现阶段户外运动是登山运动属下的二级项目,并把它界定为“山地户外运动”,被列为第100项体育竞技项目。近些年来,我国举办了多次高质量的国内外大型山地户外运动比赛,使此项目的国际影响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户外运动在我国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册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已超过30万人,每年参加各类户外运动活动的人数逾千万,而且每年以近30%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我国许多高校也开设了定向运动、攀岩、野外生存等山地户外运动的课程,同时大量的户外运动社团相继成立,爱好者们参加踊跃,给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增加了新的活力。
山地户外运动的安全问题我国由于山地户外运动发展晚,虽然很快受到人们的欢迎,但人们缺乏对其正确的理解,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与能力,损伤情况较多。随着山地户外运动的快速蓬勃发展,2001年以来山地户外运动安全事故也在不断的增加。从2001年到2010年,短短10年,国内共发生造成166人遇难的山地户外运动安全事故,超过了同期高山探险中的遇难人数34人,占据了山难中的很大比例,其中2010年的户外遇难安全事故为20起,共造成27人死亡,其他山地户外运动的中的伤害事故更是发生频发(数据来源:中国登山协会)。山地安全事故主要是发生在山、高原范围内的运动休闲安全事故,主要表现形式为高原反应、脱水、迷路、坠崖等事故以及由于滑坡、泥石流、雪崩、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导致的安全事故。
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对策
加强参与人员自身的的素质在山地运动运动中,参与者常常由于技术不熟练,身体素质不佳,战术使用不合理等情况导致自身安全问题。因此,参与者要加强学习,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对运动项目有很好的了解,并参加相关的运动培训课程,熟练项目的技术技巧以及遇到危险时的自救和救人措施。同时,在活动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考虑周全,确认自己身体状态良好,心理准备充分。而作为活动的指导者或领队,除了要具备这些条件外,还要有相当的责任感、良好的判断力和决断力,遇到危急情况可以临时应变,有帮助队员解决困难,走出困境的能力。
降低运动装备的使用风险山地户外运动的很多项目中要使用专业的运动装备,来帮助人们克服环境中的障碍和困难。因此,运动装备的优劣直接决定运动的成功与否,甚至更关系到运动员的生命安全。选择优良的运动装备对这项运动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最好选择具有国际标准认证(UIAA)或欧洲标准认证(CE)的产品,及时淘汰设计不合理、性能差、陈旧的装备,为了自身安全,一定要排除装备失灵的隐患。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山地户外运动安全管理要求,对相关户外活动应该具备的条件进行规范,从而对活动的设备、专业人员资质、场地、安全、卫生、规章制度、消防、气象条件、通讯、广播、警示、警告和急救等都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山地户外运动摆脱民间专业性差、组织松散、各种准备不充足,导致了意外事故时有发生的状态,也使山地户外运动的终端参与者,最大限度地获得安全保障,同时进一步促进山地运动良性开展。
结论与建议
山地户外运动在我国已步入加速发展阶段,受到不同年龄阶段、各阶层的喜爱,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发展势头强劲。但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处许多的问题和存在的隐患。由于山地户外运动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晚,我们对其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还很缺乏,其内容与模式尚未统一,组织与管理体系相对落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急需完善。#p#分页标题#e#
专科院校开展的各项运动都有针对性、实用性。户外运动时体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户外运动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有着回归自然、反扑归真的特征。户外运动具有挑战性和探险性,尤其是比赛的团队精神。户外运动时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它对体能有严谨的近于极限的全面要求。而专科院校可以以俱乐部形式开展户外运动,利用课余时间和灵活人数组成团队开展这项运动,以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
1.专科院校开展户外运动的现状
适合专科院校开展的户外运动的主要内容:
表1 户外运动主要内容
专科院校户外运动的发展状况。
各种形式的中职学生户外运动风全球,专科院校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文化特征和教育经历等因素,对户外运动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户外拓展活动,个别早期开展此项活动的专科院校培养处一批优秀的户外运动运动员,如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充分说明专科院校开展户外运动在群体范围和运动水平上均有理想的发展前景。
2.专科院校户外运动以俱乐部形式发展的理论依据
2.1专科院校户外运动以俱乐部形式发展的前提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作为推动户外运动发展的重要载体―户外运动俱乐部。近近几年再我国发展的势头十分迅猛。目前国内以登山、攀岩、野营、远足等为主体的各种性质的户外俱乐部已达数百家之多。专科院校投入一定的资金,以及个人出资少部分资金,由专科院校体委,校社团组织成立俱乐部是完全可行。
2.2专科院校从事户外运动的相关人员素质结构
表2 户外运动俱乐部人员素质调查
综合上表相关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开展户外运动俱乐部是可行的。
3.户外运动的特点
护卫运动中多数带挑战性和刺激性。拥抱自然,挑战自我,能够培养个人的毅力,团队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野外生存的能力,深受现在专科院校中职学生的欢迎和青睐。护卫运动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于是,总结出户外运动的几大特点:完全依靠、利用自然;对场地要求低;项目多且同一项目又有不同难度和级别。概括出来就是:挑战性、回归自然性、危险性和刺激性、场地非人工性。另外,大自然千变万化,因此户外运动有助于积累经验和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也是一种潜在的特点。
4.专科院校开设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必要性
4.1符合专科院校体育健身为目的的需要和发展趋势
户外运动被引入专科院校体育教程把传统的体育课堂从校园中搬入大自然,把传统的跑、跳、走、投、攀爬、跨越等融入社会,融入大自然,突破了传统体育课堂封闭的格局,其开展形式灵活、方法多样贴近生活、场地要求低,能很好地解决目前专科院校体育运动场地不足的现状。同时户外运动摒弃了传统体育课中的主要由老师到学生的单向传授技能的弊端,变成师生互动的双向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性、主动性、主体性、自由选择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性,符合专科院校体育为健身的核心目标。
4.2专科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外运动由于其运动特点使其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激发中职学生的创造灵感,培养他们的创造素质;在特殊的户外环境中户外运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塑造完美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从而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以良好的发展;户外运动能够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有机会体验集体生活,有机会互相交流沟通,让学生有机会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社会,从而为他们步入社会提前打好良好的人际交往素质基础。因而把户外运动作为专科院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是极为正确之举,它不仅可以弥补传统体育教学项目的教学效果的不足,而且也必将成为专科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4.3符合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理念
现今专科院校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专科院校的体育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专科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特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把户外运动作为普通专科院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能全面的反映时代的特征,全面地体现了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的理念。
5.结论与建议
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兴起充分地反应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以及专科院校对其极为重视。把它作为专科院校体育教育课程是时代的需要,顺应了中职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也符合新世纪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求,它在专科院校的盛行体现了新一代中职学生对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专科院校对中职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法和现代体育教育的特点,也是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所以专科院校开展户外俱乐部有非常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高林洲.专科院校户外运动教学体系,安徽体育科技,2007(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323-02
一、户外运动的概况
户外运动课是指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以户外运动项目群所共有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参与户外运动及相关竞赛所具有的身体素质、心理品质和适应能力为教学目的,按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教学内容包括冰雪运动、定向越野、郊游、野外露营、野外生存能力训练、野外物种及自然知识的学习考察、高校体育户外运动训练课是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模式,是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1]。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萧山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专科)一、二年级男女生,对户外运动的理解、参与意愿和影响因素等进行调查,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得数据,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如下:
男生143人(占48.5%),女生152人(占51,5%);大学一年级人数125人(42.4%),二年级的人数170人(57.6%)。
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本次对萧山科技学院在校学生随机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95份,有效回收率98.3%。抽取的本校学生先进行预测,然后进行项目分析。查阅中国期刊网关于户外运动的相关论文、期刊、专著等并通过因特网查询的方法获得最新的资料信息和研究方法。所有相关资料的汇总整理后,运用相关数据统计软件(SPSSI3.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
3.调查结果与分析。(1)男、女大学生的参加户外运动调查:其中男143人,有104人参加户外运动占72.7%;女152人,有68人参加户外运动占44.7%。男、女样本的参加户外运动项目比例不同,用假设检验X2=∑(A-T)2/ T= 23.56,P<0.005拒绝H0,男、女同学有着明显差异。(2)大学生最常参加的运动项目的调查:大学生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排在前五位的是:篮球频数121占有效百分比39%、羽毛球频数105占有效百分比29.8%、足球频数63占有效百分比27.8%;户外运动频数82占有效百分比19.7%、其他频数81占有效百分比20.7%。有82人选择户外运动项目,占13.9%。说明中国高校大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喜好已经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经常参加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偏多。大学生对户外运动的向往和参与人数却不成正比,从中的原因值得研究。(3)大学生每学期参与户外运动次数统计:一次的频数125占42.4% ,二次的频数94占31.9%,三次的频数51占17.3%,四次的频数25占8.4% 。每月参加户外运动1次最多,人数为125人42.4%);其次是2次人数为94人(31.9%)、每月3次的人数为51人(17.3%)、每月4次以上人数为25人(8.4%);显示户外运动的次数主要集中在1~2次(74.3%)偏少。(4)影响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主要因素有:课程、老师、同学、环境、条件等。根据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认为影响其进行户外运动的因素,主要集中表现在同学有67人(22.7%),周围地理环境18.6%,学校教学条件和体育课程设置。说明户外运动与伙伴关系非常重要,当然学校组织和氛围也是影响中国高校大学生进行户外运动的关键。(5)一、二年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兴趣频数统计:一年级125人 频数 64占51.2% ,二年级170人频数114 占66.3%。在不同年级的调查中,发现随年龄的增长参加户外运动的兴趣越强,一年级有64人,占51.2%;二年级有14人占66.3%。X2=7.5,P<0.01说明年龄对户外运动有着差异。
三、影响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因素分析
1.学校组织。学校的办学重心在于招生、就业和内部的转型升级,体育则及格就行,所以也不愿意多加投入,这就大大挫伤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政策上的偏向导致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都不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也无法深入。户外运动的开展一方面靠同行工作者的宣传和努力,另一方面靠国家体育政策指导 [2]。只要政策加以引导,完全能够开展户外体育运动。
2.设备设施、环境条件。萧山科技学院是一所二级学院校园很小,除了篮球、足球、排球外基本没有户外体育设施,比起本部的攀岩、独木桥、秋千、翘翘板及水上游乐设施来相差太远。但地处湘湖公园,周围环境比较充分:有海洋公园、天然游泳场、划船、登山等等公共资源完全可以利用。
3.个人因素和社会配套。户外运动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体育教学活动方式,是现代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3]。由于多数学生受传统教育的局限,只参与一些体育课教学的运动项目:大球、小球和田径以及体育游戏等同样可以健身,愉悦心情,没有必要浪费精力和钱去参加户外运动。在社会上户外运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探险、攀岩比赛、越野骑行、潜水以及电视上的户外游乐节目等非常红火,与之相比在大学里看到的学生滑板、滑轮、自行车、放风筝等运动显得星星点点。
4.时间设施方面的问题。时间不充足和缺少经费是影响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重要因素 [4]。首先,在校内开课人多设施少,二节体育课90分钟学生的活动密度会很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去校外,无论是有安全隐患,一般学校不会鼓励,所以学生,只能在校园里打球、跑步。其次,缺少经费。户外运动装备、路费、门票和餐饮费等无形之中抑制了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积极性。
四、大学生户外运动开展的对策
1.开展教师培训,提高专业素质。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是第一位的,大学体协和专业协会应该进行培训,加强自身户外运动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学习,有了能力,才能大胆的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才能在教学中起到模范作用。
2.注重户外运动理论基础的教学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运用多媒体通过理论课教学和专业知识讲座,介绍户外运动概论、讲授户外运动(如:定向、生存技能技巧、户外急救、饮食卫生、危险因素、自救求救等)基本知识和教授各种户外装备(如:帐篷、指北针、炉具、GPS、绳索等)的使用,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户外运动有了一个系统的概念,掌握基本的户外运动理论知识和户外运动技能。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户外运动项目,在真实环境或模拟条件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户外技术、技能及生存技术、技能的培养,尽量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技术自己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
3.建立户外运动俱乐部。建立大学生户外运动俱乐部的选修教学管理模式,相比其他类型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利用暑假时间开展俱乐部活动,培养学生真正的运动能力、运动兴趣和对户外运动的认识理解,大学生在交流、学习,沟通中扩大了交际范围,培养了兴趣为以后体育教学奠定基础;针对案例现象,应该照顾到女学生的一面,开发智力型的、休闲性的户外项目俱乐部。
4.建立户外运动网站和论坛。电子信息时代,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的平台,通过学校网络资源建立和完善户外运动俱乐部的信息、用图片资料库对外宣传、对内活动安排、出行计划、活动小结等互动、共享。也可链接兄弟院校和专业俱乐部,丰富了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为创建健康的户外运动生活方式起到宣传和推动的作用。
5.组建户外运动项目的竞赛队伍。浙江省以野外生存、攀岩、漂流、自行车旅行和定向越野等项目为主开展竞赛运动,其中开展最为普遍的是定向越野和野营[5]。以陆地上的登山、攀岩、定向越野和海岛野外生存为主的浙江海洋学院户外运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作为二级学院的萧山分园更应组建户外运动项目的竞赛队伍为本院输送人才服务。
6.完善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户外运动的多数项目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针对参与对象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户外运动计划,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科学整体策划,加快保险业的发展,加强保险意识,只有建立在安全保障体系下的户外运动才是健康积极的运动[6]。
7.加快户外运动训练基地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海岛、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天然河流和湖泊等开展户外运动如校园定向、公园定向、露营、速降、山地自行车等运动。海洋学院的大学生野外生存基地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先例。
五、结论与建议
1.萧山科技学院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理论知识不健全、学生对户外运动的了解不够,缺少整体氛围、环境条件、器械等比较落后。
2.缺少宣传,理论知识、名人或户外运动器械等都可以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感应。
3.学校地处偏僻,与外界接触少,校内又没有开展这方面的竞赛活动。
建议: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工作者的教学管理,有计划、有目的、科学的设置体育课,落实教学指导思想[7]。其次,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借鉴成功院校经验,聘请有关专家或名人来讲学,学习户外运动知识,让体育教师外出进修;因地制宜,开设些具有大学生文化特色的户外活动,教师在体育课或课外活动中穿插一些户外运动内容逐渐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帮助学生参加,最大限度满足大学生的锻炼要求,给力于高校户外运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杨汉.户外运动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
[2] 谢科.广东省高校学生户外运动状况调查[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4).
[3] 孙会兵.户外运动在武汉高校开展的现状及模式的探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0,(3).
[4] 张俊斌.对中国户外运动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1).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c)-0256-01
在召开的第五届全国户外运动俱乐部工作总结会议中,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胡家燕指出:“中国户外运动行业发展的速度飞快,参与人群复杂,每年全国与参加户外活动比赛的人数已达到100万人之多,经常与参加户外徒步的人数约7000万人,全国现在已有户外运动俱乐部约300余家,户外运动俨然成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一大亮点[1]。此项运动一方面是具备常规的体育活动所带给人们强身健体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其独特的探险性、亲自然性和新兴性等特点也可以满足参与者们的不同的心理需求[2]。在国内,户外运动起步较晚,其开展的程度和形式与欧美国家均有所区别。因此,参与户外运动的行为特点与环境特点进行构成调查是极其重要的[3]。
1 研究部分
1.1 研究对象
样本采集于唐山市(市区及各县区),热爱户外运动且具有一定的户外运动经历的人员,按照分层抽样的信息采集方法,按行政级别的不同抽取市区、县区的户外俱乐部,对其在册的符合热爱户外、经常参加俱乐部活动的会员进行问卷信息采集。
1.2 资料收集与方法
以各户外俱乐部为单位,组织其人员采取自填式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通过仔细查阅国内国外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唐山市参与户外人员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收入、职业等)、健康状况(健康状况、患病史、不良嗜好、医疗保健情况等)、参与户外运动情况(目的、项目等)进行调查。
1.3 统计
调查表回收后初步审查剔除空表调查表以及答案明显矛盾的无效调查表,然后对有效调查表进行核实。应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户外运动爱好者805人,男性452人,占56.1%,女性353人,占43.9%,男女性别比1.28∶1;年龄范围为7.5-75.3岁,平均年龄为(38.8±12.4)岁,男(39.9±12.5)岁,女(37.4±12.1)岁;
2.2 调查对象健康状况
调查对象多为中壮年,所以健康状况较好,80.1%的调查对象身体健康,仅有1.6%的调查对象患有严重疾病;近80%的调查对象无不良嗜好。
2.3 参加户外运动的动机
分析结果显示,85.5%的调查对象参与户外运动源于对自然体验和健康的需求,还有的调查对象是出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人品质等原因。
2.4 经常参加的户外运动项目
表4提示,大部分调查对象参与的户外运动项目为风险小、挑战小的项目,调查对象参加的位于前五位的户外运动项目有:健身登山(52.4%)、徒步穿越(48.3%)、远足(34.0%)、野外露营(32.4%)和骑游(19.6%)。其他运动项目参与情况见表1。
3 结语
唐山市户外运动群体组成性别比例平均,男女平均年龄差别也小于3岁,年龄范围广(最小7.5岁;最大75.3岁),以居住于市区和县城为主且来自于各行各业,家庭状况、婚姻状况及收入相对稳定。绝大多数为中壮年,所以健康状况良好,而且其中绝大部分调查对象无不良嗜好。他们以体验自然、锻炼身体,培养吃苦耐劳、坚强毅力的品质的动机参与到相对小风险、挑战弱的项目中。所以建议有关体育部门,地方协会可引导或带动市区及各县区的户外活动组织方和俱乐部偏重于健身登山、徒步穿越、远足、野外露营、骑游相关的活动项目,可有助于户外运动在唐山市快速开展并健康推进。
参考文献
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资源优势
1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自然资源优势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全省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西有青藏高原相扼,东有三峡险峰重叠,北有巴山秦岭屏障,南有云贵高原拱卫,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四川盆地。整个四川盆地又可以从西到东又可以分为川西高原地区、成都平原和川东丘陵地区。四川的山地资源丰富,境内河流众多。四川气候总的特点是: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冷暖适合,湿度适中。
2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人文资源优势民族风情浓郁。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4个,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第二大藏族聚居地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各兄弟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休闲方式和体育竞赛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优势。四川是全国的人口大省之一,庞大的人口基数增加了群众参与户外运动的可能性。人们对户外运动的了解和认识度比较高,加上开发商的大量进入以及俱乐部相应的建立,使得群众参与户外运动的可能变成现实,很多群众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体育休闲和户外运动。技术力量雄厚。四川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和四川山地救援队有技术娴熟、体能充沛的专业人才;成都体育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烹专等院校设置了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专业,开设了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专业课程;所有这些都为推动四川省体育休闲户外运动顺利开展培养了大批的骨干力量。
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节假日走向户外,走进自然,并自觉地与运动健身相结合起来,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热潮。四川省就成为了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一片热土。就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市场需求我们在四川省内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获得样板632份,讨论以下的相关问题
1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兴趣如图2所示,参与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频率每月1次的占总数的12.7%,每月2次的占15.1%,每月3次及以上占17.2%,不固定的占50.9%,1次都没有的占4.1%。从这可以看出绝大部分调查对象都参与过户外运动,而且多次参与户外运动的比重也非常之高。同时,在本次调查中,大多数调查对象对户外运动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而且都有参与户外运动的愿望。通过以上调查可以得出,人们对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浓厚的兴趣,对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2对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项目的需求调查如表1所示,人们参与的户外运动项目主要集中于登山、野营野炊和徒步旅游,之所以这3种户外项目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总结主要原因是这些项目出行简单,对场地、装备都要求不高,难度、危险度都不是很大,比较舒适和休闲,适于大部分人的需求。
户外运动用品市场需求分析
1户外用品的价格定位本次调查还对体育休闲与户外用品价格的满意度进行了考查,用以体现本文对户外运动市场的全面了解(见图3)。结果表明,被调查者的大多数人认为户外用品的价格定位偏高,满意度只有7.9%,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之和占总数的46%。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户外运动装备是针对特殊要求而生产制造的,都具有一定的功能,而要达到这种功能的良好效果对生产技术的要求就非常高了,同样户外装备使用的也是高科技材料,所以制造成本就比一般服装、用品高出许多。再者就是相关部门对户外产品的价格定位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很多定价都是虚标的很高,也就是说其中的利益巨大。
2购买体育休闲与户外用品的人群分类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数量。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属于文化奢侈需要,消费具有弹性程度较高,比较难于达到饱和度的特点,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产品需求”是消费者的心理变数,“购买力”是消费者的行为变数,按“产品需求”和“购买力”,将四川省购买体育休闲与户外用品的消费者进行分类。(1)低需求、低消费力者。对体育休闲与户外活动缺乏基本认识和经济能力,认同、接受力低。中低收入者是这个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调查中显示有70.1%调查对象的生活费余额在500元以下,他们的生活依然维持在不宽裕的状态,没有多余的能力去进行这个领域的消费。(2)高需求、低消费力者。对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感兴趣,对户外休闲产品认识较专业、品质需求较高,但消费力或对产品的消费价值观较低。这一部分人是目前四川省内以及国内户外运动产品的主要消费人群,他们主要是大城市内的年轻人、学生以及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善于了解和接受前沿的咨询,关注户外运动及其产品并具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在消费力上属于中低水平。(3)低需求、高消费力者。对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兴趣一般,对户外休闲产品认识不够充分、产品要求不高,但有较高的消费能力。这类人是专属户外品牌商家的目标群体,是实现商业目标的基础,但这个群体也是其他所有非生活必须消费市场要抢夺的目标群体,所以如何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如何培养市场,将会是一个长期投入的工作。(4)高需求、高消费力者。对体育休闲与户外活动非常关注,对其产品要求很高,并且有较高的消费能力。这一群体是户外休闲产品、户外休闲消费概念的核心受众,对相关产品及品牌有较高的忠诚度,他们容易接受商家设定的消费观念及功能宣传,有能力消费高端产品,是商家借以影响其他群体的媒介,但这个群体是4个群体中规模最小。#p#分页标题#e#
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安全救援
1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安全状况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不断快速发展,在活动过程中的伤害事故也频频发生。尤其是“5.12汶川大地震”后,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开展体育休闲和户外运动有很大隐患。2009年1月29日,四川省简阳市9名大学生趁春节放假之际,相约前往都江堰市赵公山登山,因不熟悉山区冬季自然气候变化,不知山上积雪后地形难以分辨,冒险从赵公山顶穿越泰安镇。在途中因前路中断,大雪覆盖迷路。同年5月,美国爱德嘉峰登山队攀登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海拔6618m的爱德嘉峰,但在原定的下撤期内,3人未按时返回大本营,由于山区没有通信讯号,大本营队员无法与攀登队员取得联络。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失踪。2011年国庆期间,2“驴友”在雪宝顶遭遇雪崩1死1伤,10“驴友”和一名向导、3名背夫穿越四姑娘山失去联系2周。一系列事件为户外运动敲响了警钟,如不重视安全问题将严重影响四川省内的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发展。
2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救援的现状户外运动救援机构应该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领导下,由各地方、各景区具体实施救援的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救援体系。1979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登山协会正式成立(后改名为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负责四川省内山难与户外运动事故的处理。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山地救援工作委员会,是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下属的一个分支机构。2009年在四姑娘山国家级风景区又成立了四姑娘山应急分队,在泸州成立的山地救援队救援犬基地,现有救援犬6只。四川省山地救援队的主要职责是,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和省体育局的领导下开展救援工作,主要负责四川省境内的山地救援工作及其他各种地质灾害救援防灾减灾培训等各种救援工作。协会成立至今,共处置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失踪及遇难救援20余起,得到了外交部、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四川省人民政府、社会各界及失踪遇难者家属的肯定及表彰。
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存在的问题
1管理关系未理顺权限责任不清楚政府管理层次过多,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事不分,以及很多不该管、管不了的事务性工作,继而削弱了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社会社团管理型由于各自特定的利益关系,在管理中的利益分配、沟通与协同等方面也不易能够协调,甚至会发生争执和相互抵制等问题。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是一项集体育、旅游、教育、科学探险为一体的新生项目群,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单单靠政府来进行管理和监督,是很难得以实现的。
2参与者价值观念和安全意识的偏离一些“驴友”热衷于“穷游”,认为参加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花钱越少就是表现自己水平越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淡漠,必须得装备器材、后勤支撑缺失,拿生命当儿戏,“AA制”结伴出行而无责任主体,进入景区不如实报告行动方案、活动内容和行进路线,由人为失误导致的山难屡在此类人群中发生。
3户外俱乐部管理不规范户外专业人员匮乏在调查中发现,现今市场的户外俱乐部、拓展培训公司参差不齐、良莠难辨,市场门槛过低,准入较为自由随便,缺乏管理监督,有些根本就不具备组织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资质和条件;收费无物价部门审定,从暴利到价格竞争无所不有,形成恶性竞争;领队和教练缺乏系统知识的培训,水平难以提高,缺乏资质的“滥竽充数”也不在少数;市场供需双方尚没有意识到活动的质量构成。
4户外用品缺少制定标准,产品品种价位过高户外体育休闲产品呈现为趋同化,产品品种少、质量差问题普遍存在,缺乏创新和对产品的深度开发。户外休闲产品价位不够大众化,相关部门也没有对价格问题制定标准,致使户外用品价格一直趋高不下,使消费者望而却步。尤其是围绕着登山、野营和漂流穿越等项目,对消费该服务的文化内涵和技术知识的挖掘还在摸索阶段,从而抑制了该产业的继续发展。
5四川省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救援存在的问题目前,四川省救援的联动机制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救援的基础配套设施缺乏,以及救援资金无法到位,各部门之间的衔接造成了断流等,是当前在救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联动社会上的救援组织、医疗、公交消防部门的资源,设立政府统筹联动管理机制,以畅顺解决应急救助、资金垫付、善后处理等系列复杂问题,整合成一套一体化的救援体系,对四川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救援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四川有优秀的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四川省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以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为旅游这个支柱产业带来更多的客源和资金不失为一种创新手段。但是,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中有很多项目属于高危险性项目,5.12汶川大地震”后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安全问题就更为重要。政府要加紧制定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政策法规,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安全管理,才能促使四川省的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科学、安全、健康、有序的发展。
建议
以防为主大力开展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安全知识教育通过教育手段增加参与者和从业者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强化登山户外运动组织机构的安全文化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从而规范登山户外运动管理,减少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登山户外运动的认识,唤起社会公众对登山户外运动安全问题的关注。
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为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政策法规能够从政策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的角度来规范和指导登山户外运动从业人员的行为,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从而为登山户外运动安全风险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定、实施登山户外运动救援法,从救援主体、责任、义务和救援保险等方面予以规范,减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建立完善的安全预警系统登山户外运动安全预警是指围绕登山户外运动安全收集相关信息并采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未来的登山户外运动安全做出判断、发出警告的方法。通过登山户外运动安全预警分析,可以探明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利于登山户外运动安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也给登山户外运动安全教育培训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登山户外运动安全预警对政府制定未来登山户外运动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登山户外运动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p#分页标题#e#
研发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安全网络监控系统相关的科研单位研发了一批与应急平台相关的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如美国的NEMIS国家应急管理信息系统、FEMIS联邦政府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和CAMEO计算机辅助应急执行管理系统等,包括遥感影像的生成和3D-GIS地图,而有大量真实遥感数据的支持,能够产生高真实感的三维地形地貌,还可利用3G多媒体传输音像数据远程移动传输,可以在现场施救、监控和可视化指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救援队伍找出事故发生地提供了便利途径,大大加强了遇险者获救的机会。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来重视,因此在我国范围内都兴起了大众健身的热潮,通过参与健身活动来加强自身的身体健康,并使生活、工作、学习上的压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环节。而户外运动在众多的健身活动项目中由于具有较强的自然性、较高的参与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户外运动能够充分的调动起青少年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青少年参与户外运动的运动动机对运动坚持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性,因此,对青少年户外运动动机进行研究和分析,对青少年参与运动的坚持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青少年户外运动动机与运动坚持性的概述
(一)运动动机的概述
运动动机从总的来说,其是指为了能够使自身的需求得到满足,那么则可以通过进行体育运动来实现,这主要指的是人们在参与和坚持体育运动行为的时候产生的心理动力。在参与体育运动中,运动动机不仅能够让人们对参与运动、坚持运动和退出运动的行为进行深层全面的认识,而且还能够让更多的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二)对运动动机产生影响的基本理论
对青少年参与运动的运动动机来说,内外部动机对参与运动动机的影响是较为重要的两个方面。由于青少年在年龄上和心理上都缺乏一定的主动性,而对青少年参与运动动机产生影响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了成就需要理论、归因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等四个基本理论。
1. 成就需要理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动机的产生是需要在和诱因的共同作用下而出现的,就成就动机来说,其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敢成功不怕失败、敢成功怕失败、不想成功不怕失败、不想成功却怕失败,可以说在四个方面中的内容中,对运动动机的调动和培养具有积极激发作用的是敢成功不怕失败,与运动动机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
2. 归因理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归因理论是从认知方面来进行研究,其在人们基本的心理因素基础之上,具有因果和倾向两个方面的归因。因果归因和倾向归因可以说对人们参与体育运动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3. 目标设置理论。目标设置理论是产生运动动机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对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自信心的树立和责任感的增加具有积极的激发作用。对于目标的设置,主要表现在于参与运动整个过程的表现目标,而不是参与运动后的结果目标,对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运动动机具有积极的激发作用,从而促进人们能够更好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4. 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指的是参与运动的人们对自己能够完成体育运动项目所拥有的能力的一种自我评价。在参与体育运动,人们对自己参与运动的表现都会产生一个相适应的评价,以此来帮助自己对参与体育运动进行相应的调节和改进,从而以此来有效的提高自身对运动的坚持性。
二、户外运动动机对运动坚持性的影响分析结论
(一)青少年参与户外运动动机的特点
青少年参与户外运动动机动机特点根据相关的研究、文献来看,在参与户外运动的青少年的时候在性别、年龄和家庭等几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而男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方面的动机和效果较女生来说都比较高,不管是在年龄上还是在文化背景上都普遍存在着。由于户外运动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难度、风险性和刺激性,因此在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都比女生好的男生中更受欢迎,更适合男生参与。
从年龄上来看,在青少年中年龄较小、低年级的学生对参与户外运动的兴趣比年龄较大、高年级的学生较为强烈。这主要是受到低年级的学生在年龄上对参与活动的兴趣比较大,特别是在参与户外运动中的时间与范围都相对比较少,而且在课余时间上比年龄大的高年级学生比较充裕,因此对户外运动充满了更多的好奇性。另外,由于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业上的负担和压力比较大,因此在参与户外运动的时间比较少,但是在坚持性上高年级的学生对户外运动的认识和理解比较全面,因此坚持参与户外运动的比例比低年级的学生大。
受到生活环境优劣的影响,城市、郊区的青少年参与户外运动的时间与积极性都比农村学生的参与性高,再加上城郊的学生对户外运动的认识比农村学生的充分和全面,而农村学生对户外运动的参与运动动机和认识相对来说都还是停留在表层上,对参与户外运动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在参与户外运动的坚持时间也比较短。
(二)对运动坚持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对青少年参与运动坚持性的运动动机产生的主要因素包括了个人因素(即内部动机)、环境氛围(即外部动机),内外部因素对于青少年参与运动的坚持性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可以说,在青少年参与户外运动的运动动机上来说,内部动机与自主、能力和关联等三种心理需求具有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在自主需求上与自我决策具有直接的关系,并且参与户外运动的行为可以看成是来源于个人的愿望所需;能力需求则是对参与运动的效果和感受通过自身努力进行控制和掌握来得以实现;关联需求则是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联系,使大家的参与愿望都能够得到满足。同时,自主需求和能力需求是参与户外运动的重要动机,而环境氛围对参与运动的坚持性也是其重要的关键性影响因素。若是身边的人们对参与户外运动的氛围较浓厚,那么青少年对参与户外运动的认知程度就越深,还有助于产生积极的情绪,使青少年能够增加对参与体育运动的坚持性。由于参与户外运动与大自然比较亲近,并且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具有合作性,因此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运动氛围,对青少年参与户外运动的积极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结
综上所述,青少年在家长、教师等的引导下,对参与户外运动都具有初步的认识,长期坚持参与运动对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在不同的运动动机下对运动坚持性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运动动机的产生是在内外部动机和其他动机的有效融合下形成的。因此,对青少年户外运动动机对运动坚持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对青少年参与户外运动的运动动机、参与运动的坚持性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了解,明确青少年参与户外运动的运动氛围、个人心理因素等对运动坚持性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采取相适应的措施来加强青少年对参与户外运动的运动动机的正确认识,以此来提高青少年对户外运动参与坚持性的效果。(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 刘微娜,周成林,孙君.青少年户外运动动机对运动坚持性的影响:运动氛围的中介作用[J].体育科学,2011(10).
纪录片《户外指导员》
我给这部片子起名为《户外指导员》。片中我带领一支由8人组成的队伍,在四姑娘山长坪沟进行徒步露营和高海拔攀登。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队伍经历多次“震荡”,其中包括从成都赶赴日隆镇的临时换车、高海拔低氧环境造成的连续减员,最后剩余队员从木骡子营地登上幺妹峰海拔约5150米处平台。
影片中,通过对领队、户外运动培训师的采访,向大家呈现户外运动中所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同时,又以领队的视角呈现如何在活动计划阶段进行细致的准备工作,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如何利用专业知识带领、协助队员克服多种困难,从而获得最大的运动感受。
我希望这部片子的观众能够体会到,领队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活动是否安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重视自己的相关知识贮备和实践积累,通过专业勤勉的工作,为户外运动的健康发展努力;同时,参与者更应该认识到户外运动的风险特点,学习储备相关知识,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
自从开始参加户外登山活动后,我开始变得对生活更加充满着热情,我必须更有效率地安排时间,尝试改造自己的身体,让下一次的攀登拥有更佳的体验。攀登是纯粹并极其美好的过程,尤其是处于能力极限时的时候,更多的会转向一种精神的运动,而这样的精神运动过程至少让我学着更多地去思考,积极地面对困难与挑战,而这些同时又能帮助我从容应对工作与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压力。
缘起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参加了中国登山协会组织的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其中包括高山技能、攀岩攀冰及户外运动指导员资格培训,从徒步露营到高海拔攀登的知识和技术技能我都有了比较系统性的认识和掌握。近年来,户外运动事故频频发生,社会上对户外运动爱好者也存有偏见,似乎徒步穿越、登山就意味着冒险、意味着事故,甚至认为“有驴友的地方就意味着环境破坏”。所以长久以来我一直有个设想,拍摄一部关于户外运动及登山的小短片,呈现我们所面对的挑战及应对方法,劝导户外运动爱好者学习及正确运用技术技能。同时,这也是我作为领队、作为制片人的一次难得的学习经历。
备战
在此次的计划中,我身兼制片与领队角色。其中,计划与准备主要包括:
一、活动参与人群的分析——是否所有出镜人及技术人员具备参与完成活动的技能水平,高度、难度、技术含量都是我考虑的主要问题,活动内容的设置是否能够满足队员参与该活动的预期。
二、活动目标的设定——我利用了SMART的方法进行计划。S:specific,明确性。此次将通过在高海拔地区多日的徒步露营及一次高海拔的攀登活动,让队员对高海拔地区户外运动的技术技能要求有一次体验,同时通过活动使队员了解及掌握一定高海拔户外运动技术技能。M:measurable,量化性。一定的技术技能是指户外活动的一般技能,例如徒步穿越技能、营地选择与建设、户外服装与装备的知识。A:attainable,可实现性。大多数队员应该能够完成活动的目标,否则拍摄任务也将受阻,同时对队员的心理也将造成较大的影响,使得活动本身的质量降低。R:realistic,真实性。活动地点必须符合具体此次活动环境的实际情况,从长坪沟喇嘛寺至鸡冠石营地的地形地貌,及幺妹峰下木骡子营地,基本都符合本次活动环境要求。T:time frame,时间的合理性,活动时间进程计划设置包括考虑行程的总长度及海拔上升,结合对队员体能的基本预估,同时考虑活动的舒适性、娱乐性。
三、活动资源评估——包括物理条件、人力资源及其分工和资金预算。物理条件包括活动环境、设施、装备,例如利用GE对活动地区地形进行的3D呈现,利用高程数据制作了全程20米登高线地图,与当地的向导取得联系了解相关信息(如何申请活动许可证,季节气候条件,有无特殊的情况)。对路线情况进行预估和规划,这其中包括活动路线长度、难度、走向、交通接驳工具、露营条件。制作活动的食品计划与装备计划,考虑如何中途补给、提前计算好时间是否马队先行。对环境的保护包括考虑如何做到对环境的最小冲击,以及对紧急突况进行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