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23:0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审计体系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改进审计计划编制方式,提高计划的科学性安排审计计划,要做到科学、合理,从实际出发,全面考虑,不能带有随意性。审计计划是审计管理的基础,审计机关应将审计管理的重点放到制定科学的审计计划上来。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审计机关在制定项目计划时要统筹兼顾,多考虑审计事业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和要求,把握中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的协调和平衡,不能被动地跟热点,而应主动地找热点。要多与国家经济监督、政策制定及其他权力部门以及中央大型国有企业沟通,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
(二)项目安排要考虑各地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特点,给各地一定的自,调动基层审计机关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通过审计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加强计划编制前的调查研究,夯实编制基础工作。要保证计划编制时间,细化计划编制前的工作,完善编制程序,成立由审计机关内部各业务部门和计划管理部门参加的计划编制小组,在充分掌握计划期内可用审计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统筹安排审计项目的实施时间、地点、内容和目的,增强审计项目间的内容和目的上的联动性,缓解审计资源不足与审计任务繁多的矛盾。
(四)审计机关确定审计项目时,应与其他经济监督部门沟通,避免重复审计,浪费审计资源。
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的扩大,国家对高校资金投入逐年加大,经济活动领域也随之拓宽,作为高校经济问题的护卫者,内部审计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在高校规范经济秩序,教育经费的管理,保障教育经费足额到位,减少损失浪费、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维护高校的权益,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就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观点。 一、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机构设置的问题
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其独立性是内部审计部门能很好的履行其职责的基本条件,一是,内部审计有其专门的工作,需要设置专门的机构;二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使其不能与其他部门职责相混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内审的负责人可以直接向学校领导报告与内部审计工作有关的一切内容;根据内部审计准则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客观、公正的形式其权利。现阶段,纵观高校内部审计,高校的内部审计有的与财务部门设在一起,有的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也有与其他别的职能部门设在一起的,比较复杂。
2、制度还不完善
高校内部审计制度还不健全,工作不够规范。一是对于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谈话记录、审计取证方法等方面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做出严格的规定;二是对于一些重大经济事项、异常事项未能引起足够关注,对于审计深度也没有严格的要求。有些高校财务管理松散,账务处理不规范,提供给审计部门的材料不完整,甚至有意识的逃避审计,隐匿相关资料,致使内部审计无法得到真实的审计结论。还有些高校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有健全的内控制度,但是不能按其要求得到有效的执行,使得高校的审计部门不能很好的发挥其职能作用。
3、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的问题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加强,高校内部审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应具有综合的素质,首先其业务水平和能力要满足开展财务审计的能力,懂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成本等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其次还要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及财务政策了解,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以便用最新的法律法规来维护学校自身的利益,能够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及时告知管理层,减少风险的发生,把损失将为最小。第三,还要具有开展工程决算审计的能力,要了解物资的市场行情,工程的结构、材料的性能、工程的计量标准和计价方法等有关物资与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测算专业技术。
4、内部审计技术本身存在缺陷高校的内部审计有别于政府审计和外部审计,高校内部审计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审计手段和方式方法容易受外界条件的限制。当前内部审计工作技术和方法,大部分还停留在纸质审计的阶段,对于计算机的使用还很少,致使审计效率低下。一些已被政府审计和外部审计广泛应用的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科学方法,如以概率论为基础的审计抽样方法,对于内部审计来说很少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论文服务。另外内部审计受审计成本制约,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存在一定困难,致使内部审计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作用很难发挥。 二、完善内部体系的几点思考
1、要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高校要增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及权威性,保证其内部审计工作能过正常有序的开展,同事高校领导也要对内部审计工作给予一定的重视,在机构设置方面给予合理的配置,有助于审计部门跟有效的开展工作,为学校的发展保驾护航,从源头上制止舞弊现象的发生,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审计任务,保证审计质量,在内部控制的管理上,认真分析高校及二级学院等其他部门在管理活动中存在的漏洞,从而为高校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2、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众所周知,社会经济的行为是靠法律规范的,法律法规的健全不但是对内部审计员进行约束,对其他与经济活动有关的部门,也是一种约束。制度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制度是万万不能的。对于内部审计来说也是如此,只有建立健全其内部审计制度,才能用制度来约束职能部门的行为,避免重要岗位重要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出现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有了制度先行,内部审计的工作才会更好的开展。对于审计项目应重点建立主审负责、审计底稿三级复核等方面的制度,以把好每个审计项目的质量和风险关,确保审计结果公平公正。同时,国家应提早制定、颁布一些内部审计法规和内部审计业务准则,以统一内部审计执业规范,以便内部审计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更有效的降低审计风险。
3、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的质量。因此,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能,而且要有一笑为家的主人翁意识、遵守审计人员廉政准则和职业道德。面对目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的状况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高校领导本身要对,审计部门高度重视,不能将随随便便的人放在审计的重要位置,在人员引进、聘任上要把好关,选择具有相应的专业资格和业务能力的人员上岗。二是对于内部审计人员要加强其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培训,拓宽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层面,提高其处理不同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四是内部审计人员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思路上创新,接受审计任务的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在特殊任务面前,发挥内部设计部门的关键作用。4、引进内部审计的先进技术
要与时俱进,积极寻求和探索适应新形势下,有利于高校发展的内部审计技术与方法。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先决条件,是内部审计人员能圆满的完成学校内部审计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作为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积极学习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通过对先进技术和方法的学习,更有效的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内部审计部门要大力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干预,提高技术含量。同时要不断的完善审计抽样、风险评估等审计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探索适合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先进方法,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晓巍;牛学坤,论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财经问题研究
在企业风险管理中,旧的内部审计模式已不能满足要求,呈现出一些局限性,如:制度导向审计模式着眼于对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整体情况的了解和分析而对企业风险因素关注不够;注重内部控制,忽视企业目标,导致过度控制日益严重。因此,新的审计模式在企业风险管理中便应运而生,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己成为国内外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广为关注的前沿课题。一些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在与学术界的合作研究中,己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并不断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审计模式已发展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阶段。2003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颁布了新风险准则,以推动风险导向审计的变革。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方法更作为一种新审计理念,成为备受审计职业界关注的热点。它代表了现代审计方法发展的最新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风险导向审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存在较大的差距
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判断企业是否具有生存能力和合理的经营计划的能力。注册会计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审计知识,也要掌握管理知识、行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等,还要熟练运用各种分析工具对各种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90%以上的业务是审计业务和会计业务,没有经济、法律和管理方面等多元化的背景。注册会计师不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了解相关行业,不懂得管理、行业等方面的知识,不具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的能力。这些都不利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实施。
(二)相关数据积累不够,信用体系不尽完善
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注册会计师必须要掌握宏观环境、监管环境、行业状况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等方面信息,判断企业的诚信,评估企业的经营风险,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建立功能强大的数据库,以满足注册会计师了解企业的战略、流程、风险评估、业绩衡量和持续改进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很不完善,注册会计师对行业风险和企业经营风险缺乏了解,数据积累严重不足。另外,我国的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没有信用指标,很难判断企业的诚信。由于数据积累不足和信用指标的缺乏,影响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实施。
(三)审计成本有所增加
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首先需要培训注册会计师,使他们熟悉业务流程等有关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投入。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初期,在审计计划阶段和执行控制测试阶段,注册会计师关注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必然导致工作时间和审计成本的增加。会计师事务所总是要讲求成本与效益的,成本能得到补偿是实施好新的审计模式的前提。在会计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成本的增加往往不可能与收费的增加同步,这就有可能因为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实质性程序有限,在没有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或测试内部控制不充分的情况下,增加审计风险。
(四)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中的问题
审计风险评估体系的设计虽然有其可行性的分析,但是一定的程度上仍然存在大量的需要解决的问题。①在指标体系设计中,应该包括非财务指标,多设计出新的非财务指标,并要注意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相互协调。新的评估指标体系还应同时兼顾企业经营过程和结果,应包括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变化及人员周转的指标,应与企业竞争策略相结合,应该做到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尤其应该注重设计反映长期效益的指标。②尽管非财务指标很重要,但为了避免非财务指标主观性和易于操纵的特点,企业应该考虑加强这些非量化的财务性指标的可行性。③根据权变理论,当企业的竞争策略、经营环境改变时,指标体系也会随之变化,即应随时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所以所建立的新的评估体系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还刚起步,我国当前事务所法律风险普遍很低,审计人员缺乏运用风险审计技术提高审计质量的动力,加之比较完善的风险审计运用方法尚未形成,短期内还很难提供高质量的风险审计技术。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应用中的策略
(一)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能力
审计是一种依靠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的职业,审计风险要素的评估、审计证据的收集等,都主要依靠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存在很强的主观性。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是审计工作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并对审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而我国注册会计师一般专业知识较扎实,但缺乏丰富的职业经验,职业判断水平不高,特别是在涉及审计风险的时候。因此,应通过后续教育和工作培训来强化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增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风险评估和控制方面的职业判断能力,使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和超然独立性执行审计业务,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二)做好新的审计风险准则的衔接和培训
职能部门应加大对新审计风险准则和方法的宣传与培训,让会计师事务所和社会公众理解和接受新的风险审计准则和方法。对审计人员的培训不仅应该包括审计风险准则的内容和要求,还应包括审计小组人员配备、风险评估技术、新进员工的培训和后续教育等相关内容。对社会公众而言,审计职业应该积极地估计公众的预期,尽可能地使社会公众了解财务报表审计不是舞弊审计,审计人员只是对财务报表提供高可靠性的保证,并不是专门追查舞弊。
(三)通过参加职业责任保险抵御审计风险
由于独立审计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和高度执业风险的行业,会计师事务所即使已足够重视对审计风险的管理,也仍要承受一部分风险。而且随着与审计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民事赔偿责任不断增大,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采取一定措施抵御审计风险。我国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采取了提取执业风险基金的做法,把审计风险引起的损失平均分摊到各个时期,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化解的方法。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通行的做法是参加职业责任保险,它可以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资金积累起来,由全行业共同承担职业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发生事故后的赔付能力可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而且也是对社会公众负责的表现。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北京地铁五号线刘家窑车站在施工明挖结构基坑时,围护结构采用护坡桩结合钢支撑体系,采用钢支撑体系可普遍缩短护坡桩嵌入土层深度,减少整体护坡桩长度,同时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钢制内支撑配合钻孔护坡桩,封闭内支撑体系与护坡桩挡土结构共同组成稳定空间结构体系,两者共同承受土体约束及荷载作用,使基坑围护结构保持稳定。通过对地铁五号线已经施工完毕的刘家窑车站明挖基坑内支撑体系几个问题的分析,力图寻找合理布设内支撑体系的方式。
1 工程概况
刘家窑车站位于现况南三环路刘家窑立交桥,车站主体结构全长201m,本站南北两端主体结构为地下二层,双柱三跨岛式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其中南端长76.3m,北端长49.7m,车站南端设盾构端头井。车站中部75m为单层双柱三跨曲墙拱顶复合衬砌结构,采用暗挖法(CRD工法)施工。
本车站主体明挖结构分为两段,南侧基坑开挖深度为16.7~20.0m,开挖宽度为20.3m,开挖长度为75.7m,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作围护结构;北侧基坑开挖深度为17.5~20.6m,开挖宽度为22.35m,开挖长度为49.8m,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作围护结构,基坑北侧最下一道支撑为预应力锚杆。灌注桩直径600,间距800~1000mm,桩长为19.54~23.82m,桩顶设800×700帽梁,顶面标高为39.0m。帽梁与原状土之间高差部分以1∶1的角度放坡,表面用50mm混凝土抹面支护。桩间采用挂网喷射50mm厚的C20混凝土保持桩间稳定,混凝土喷层内设 6@150×150mm的钢筋网片。
原设计采用沿基坑竖向设三道钢围檩及θ609×14mm的钢支撑(局部深处为四道钢支撑),在端部和角部采用斜撑,支撑较长处中部设θ600钢支撑立柱。
2 支撑体系优化
支撑体系应该方便基坑结构施工,不但达到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中基坑稳定的目的,还应该便于基坑开挖及后续结构施工作业。
内支撑位置的选择对于结构施工影响加大。如果同一层支撑间距、上下层之间高差较小,或者设置竖向支撑,将直接造成现场无法展开大规模机械施工。现场采用机械施工,不可避免要发生与内支撑架设工序冲突的现象,内支撑架设不及时对于基坑安全影响势必较大。内支撑形式合理与否,直接结果是基坑施工周期延长,工程组织难度加大,基坑风险程度提高。
目前地铁五号线在施的明挖基坑支撑体系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护坡桩结合内支撑体系,如刘家窑车站、灯市口车站、车站、和平北街车站等;另一类为护坡桩结合锚杆支撑体系,如宋家庄车站、雍和宫车站、土城北路车站。各车站已经完成基坑支护和结构施工,支护均达到预期效果。对比两类基坑施工操作中的问题可以发现。
内支撑体系严重干扰土建结构施工,并且存在诸多后续问题。作为临时支护结构的内支撑对后续永久结构的施工有较大影响,尤其是防水卷材、钢筋等的搭接空间,施工缝设置以及结构砼浇筑质量。
在目前采用内支撑体系的基坑开挖土方作业中,施工单位为达到机械施工目的,均有开挖土方与架设支撑冲突矛盾,按照设计的支撑间距、高度要求则无法满足机械施工作业面,因此普遍出现施工中架设支撑时间远远滞后于土方开挖,事实上增大了基坑安全隐患,存在冒险施工的现象。另一方面,不得不说是内支撑体系限制了机械施工。支撑位置在考虑基坑安全计算要求的前提下,内支撑围檩托架位置需要接近永久结构梁板位置,限制住了施工缝位置,该部位集中布置防水、钢筋等,造成防水卷材搭接长度与钢筋预留接驳器位置重合,卷材搭接长度及搭接施工质量保证难度大大加大,如果采用锚杆体系,可以确保防水接茬任意布置,远离钢筋、施工缝,可以保证理想的防水效果。内支撑接近梁板,尤其是平面位置与结构柱重合,在梁柱施工中避让支撑,结构钢筋预留位置无法完全确保结构要求的钢筋锚固长度,造成临时结构体系影响永久结构物的质量。内支撑体系要求在基坑内部设置环状围檩,围檩的设置与永久结构侧墙位置重合,由于支撑位置限制施工缝,侧墙浇筑高度一般在支撑下方1m左右,在满足钢筋连接要求下,砼浇筑时,由于钢筋顶在支撑下方,操作人员无法下到墙体内部进行振捣,砼的灌注位置只能在模板上端,砼浇筑落差大,离析现象难以避免,结构浇筑后的实体质量无法保障。对照锚杆支撑体系,上述问题完全可以避免。
如果设置内支撑,在确保基坑稳定的前提下,各层支撑设在永久结构各层梁板的上方80cm以外较为合理,这样能够确保接缝各工序施工质量及操作空间。通过计算和研究分析,内支撑采用I488型钢作为支撑杆件,支撑位置在基坑-1m、-8m、-11m处,局部在-14m增了第四支撑,同层支撑间距3m,从而保证了施工操作空间和各工序的施工质量。
3 支撑体系施工
由于该基坑为明、暗挖结合车站,明挖基坑与暗挖车站之间结合部位处理非常关键,直接影响不同形式的防水、明暗挖结构处理等的施工。在本次施工中就出现内支撑及支撑托架与暗挖初支长管棚位置冲突、与结构侧墙防水、钢筋冲突等问题。
该车站采用I488作为支撑杆件和围檩,通过统一支撑杆件与围檩的材料形式,减少现场二次加工工作量,利于承包单位采购、加工。I488支撑结构断面匹配较为合理,内支撑体系整体性得到加强。部分地铁车站选择钢管作为支撑杆件,截面抗压模量等优于I字型钢,但围檩高度势必加大,增大围檩自身荷载,内支撑整体性降低。
为加大I字型钢的抗压模量,该车站通过在支撑杆件增设I字型钢之间的连接角钢,将两个I字型钢组装成单一杆件,加大了支撑的截面面积,通过计算也满足了压杆稳定的要求。
基坑土方开挖前通过千斤顶施加支撑轴力,千斤顶对称布置在杆件两侧,统一按给定数值施加轴力,避免杆件偏压造成扭曲。角部支撑的牛腿施工时必须考虑施加轴力的作业面,确保斜向布置支撑两侧有顶进设备的工作面。该基坑锁定支撑轴力采用特制钢楔,钢楔与支撑、牛腿相互焊接固定。但由于钢楔采用捶击,人员的操作力度差别较大,千斤顶稳压数据与最终钢楔锁定数据误差范围在10%。基坑监测数据表明,虽然开始轴力有一定偏差,但最终同一层支撑轴力之间差距不大。分析该现象是由于护坡桩受压后产生不同变形,最终形成整体稳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企业规模的迅速膨胀及产权关系的日趋复杂,迫切需要从企业内部建立一套监督和控制机制,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的产物,它在强化企业内部受托责任意识,促进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率,降低和防范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改革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管理体制,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路子,已成为我们目前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企业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运行机制
企业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单位内部设立的专门机构和人员,通过对企业单位内部各种业务和内部控制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价,确定其有关经济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其目的在于健全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内部审计运行机制是指内部审计各要素之间彼此依存、有机结合和自动调节所形成的内在关联和运行方式。从理论上讲,内部审计运行机制是内部审计活动规律的内在表现,是内部审计体制存在并发挥作用的依据。也就是说,企业内部审计的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内部审计的运行机制。因此,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运行机制往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具体说来,建立内部审计运行机制的必要性在于:
1.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充分享有生产经营的自,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强化企业自我约束机制是实现企业自主经营的保证,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在要求。而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内容,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可以促使企业各部门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可以对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可以避免发生管理失控、核算不实、资产流失、违法乱纪等问题的发生。
2.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行为要通过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企业及其各部门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范围的不断拓宽,分支机构越来越多,经营地点的分散,企业进行管理控制的跨度和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强化执法监督尤为必要。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评价企业及各部门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迅速向领号反映,及时进行查处。同时,实行内部审计可以健全对企业内部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约束,使企业备部门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健康发展。
3.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迫使企业管理当局去研究市场形势,了解市场需求,积极采取措施,向加强管理要效益,向先进生产技术要效益,向调整产品结构要效益,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要。这时,企业各部门对企业管理当局所承担的受托经济责任内容不断扩大。而企业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对企业所属单位的经济效益审计,促使各单位理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挖掘内部潜力,更好地履行经济效益的受托经济责任。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运行机制建立和运行中的问题及分析
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深化改革,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激励作用。但在发展进程中日益暴露出一系列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从总体上看,企业内部审计还没有真正成为企业的内在需要。—些企业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了必要的审计人员.但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任务不经常,业务不规范,因而内部审计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领导对开展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缺乏全面的认识,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只要一精简或合并机构,内部审计机构便首当其冲。因此,从整体上看,企业内部审计还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内在需求。
2、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隶属关系不清,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强。目前我国企业设立了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的为数相对不多,有的企业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很不健全,还有少数单位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在已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中,只有一半左右的内部审计机构是由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领导,其他的或是由副总主管,或是由财务总监主管,内部审计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审计独立性较弱,权威性不够,审计权限受约束,其监督制度形同虚设,导致隶属关系不清,监督不力。
3、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全,素质较低,后续教育滞后,难以胜任内部审计工作。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标准说明》规定,内部审计师应具备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概率、线性规划、审计、工程、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以保证执业质量。而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有会计、审计和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员较少,有的只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更有甚者对审计业务一窍不通,难以深层次的发现问题。
4、重视服务监督,轻视服务机制。在当前新形势下,内部审计运行的目的是在于它能够为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遵守财经纪律、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内审机构是适应企业的内在需要设立的,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企业目标,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履行监督职责,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但大部分人轻视服务机制,这就失去了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意义。
5、提倡企业内部审计以经济效益审计为重点,难以满足企业实际的需要。虽然从国外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看,内部审计领域从查错防弊扩大到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而来,但我国的内部审计还处在初始阶段,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还不能满足企业实际的需要。内部财务审计是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基础,只有内部财务审计搞好了,才有可能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随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从长远看,应以经济效益审计为重点,以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一企业内部审计的宗旨和最终目标。
三、建立、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运行机制的思路和对策
1、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在国际上,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1)受本单位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领导;(2)受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3)受本单位董事会领导。从审计的独立性、有效性来讲,领导层次愈高,愈有保障。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立较晚,在借鉴国外经验方面不尽一致,出现了以下几种模式:由董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由监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由总经理领导的组织模式和由总经济师领导的组织模式。这几种组织模式各有利弊。比较而言,董事会领导模式,由于它的领导层次较少,地位超脱,相对独立性最强。因此,这种模式应是现代企业中内部审计机构模式的最佳选择。
2、转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观念和工作方式。我国现行企业内部审计的任务仍然是查错防弊和评价分支机构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情况。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为了查出问题,有时会站在与被审计部门对立的立场上进行审计工作,这不利于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而现代内部审计方式的精髓则是参与性审计,即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努力与被审人员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们讨论审计目标、审计计划和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征求他们的意见,共同分析错误和问题的实际及潜在影响并探讨改进的可行性和应采取的措施,从而充当经营管理人员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热心顾问和有力助手。因此,广大内部审计人员应转变观念和工作方式,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时刻注重为企业管理当局服务,当好他们的参谋和助手,做到彼此目标一致、利益与共,使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
3、合理确定内部审计工作范围,保证企业正常高效运转。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很多,如定期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开展资金使用效果审计;对经济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有计划、有重点地检查分析企业所属各单位、各专业、各环节的经济效益情况,并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内部管理;对企业各经营层次的经营领导者进行定期考核或离任审计;参与经营决策,对重要的经济活动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谋;定期开展经营风险导向型审计等。只有明确审计工作范围,做好上述工作,才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4、革新审计方法和手段。审计部门则应当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审计软件,加大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比重。一方面,通过开发和利用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状况评价、业务数据分析及标准化的审计底稿等专门的审计软件,使风险评估、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审计操作实现自动化,提高现场审计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实行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监督的有效结合,实施对审计对象的连续、动态监控,以保证审计监督的及时性。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这些手段,建立计算机审计的有效平台,如在企业内部网嵌入审计程序,使计算机能对一些敏感和重要环节实施监控的情况自动记入审计文件,或者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实施远程实时审计,对所有项目进行跟踪审计。
5、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德才兼备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一项政策性、业务性都较强的工作,它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审计、会计和管理知识,而且还要有较强的政策观念;不仅要懂得本行业的管理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能秉公办事,敢于坚持原则,不彻私情,而且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不仅能从事财务审计工作,而且还能从事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同时对工程技术也应有所了解和知晓,应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明察秋毫,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因此,企业必须按照审计要求选拔配备审计人员。同时,还应建立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制度,加大对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后续教育,并进行不断的考核,以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建筑工程审计的定义
所谓建筑工程审计通常是指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系统性监督和管理,它监管范围包括工程建设的前期好准备、工程建设的实施过程以及后续竣工验收等环节;其覆盖的范围既包括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和建筑工程风险的规避,又包含建筑企业财务收支状况和实际的经济效益,具有广泛性和系统性。
二、建筑工程审计的目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工程审计之所以愈来愈受到各个建筑企业的重视主要是因为行之有效的工程审计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减少因工程审计工作不到位所导致的工程建设问题,避免工程建设中不必要的浪费行为,遏制违法乱纪等腐败行为,确保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三、工程审计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及主要原因
1.工程审计在工程设计阶段面临着问题。众所周知,建筑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首要工作,也是决定建筑工程形态、指标的最重要环节。在我国当前建筑工程设计领域中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怪异现象,即建筑工程的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过分追求工程的技术可行性,忽略了工程项目其他方面的优化工作。按照这样的设计思路和理念,工程项目更容易给项目的施工者带来更大程度上的便利性。这种情形下,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施工成本,工程施工者在施工环节中会采用最为经济的施工方案和措施,但是到项目施工费用结算时往往又会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施工规格进行结算。这是工程设计环节中工程审计严重缺位造成的结果,面对这种情况,工程审计人员应该充分整合工程的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信息,然后必须将整合出的信息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公示。在工程的设计环节采用这样的工程审计流程可以有效解决工程项目技术设计工作与施工过程中一味按照经济型施工方式长期存在的抵触问题,节约工程建设成本,避免不合理的工程建设行为和工程建设资源的浪费。
2.工程招投标环节存在着审计问题。建筑工程招投标环节是工程建设的又一重要环节,它事关工程项目具体由哪个施工企业负责实施,因此,工程招投标环节历来是各个施工企业相互争夺的主要战场。有激烈的争夺,通常就会产生一些不符合规矩的现象。首先,一些建筑工程在招标环节中存在不公平、不公开、不公正的问题,表面上公开招标,实际上掩藏真想,做表面工作,中标的企业已经暗中指定好了;其次,招标工作缺乏独立性,经常受到来自于行政上的干预压力,无法独立、公正、高效地开展工作;同时,标书的制定单位缺乏相应的资质,从而致使标书内容存在诸多不规范甚至违法的现象。再次,恶意太高招标的价格和故意泄露标低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参与招标的企业在中标后获得了工程项目的施工权,然后又把工程项目转让给其他施工企业谋取中间利润,另一家承建的企业已经没有多少利润可言,为了最大限度的榨取利润,他们只能在工程建筑材料的选用和施工工艺上偷工减料,导致工程项目质量安全隐患的产生。在建筑工程项目招标环节中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各种问题,主要是由于在招标环节上审计工作缺位导致的,倘若在招投标环节上强化监督审计工作,让招投标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工程招投标环节也就无法藏污纳垢,滋生腐败问题。
3.我国建筑工程审计法规不够健全、完善,审计力量薄弱。虽然现阶段工程审计工作正陆续实施,但由于审计力量有限,并且长期以来我国审计法规不够健全、完善的状况始终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工程审计工作在缺乏审计法律依据下开展起来更是举步维艰。
四、改善并强化工程审计工作的具体对策
面对我国工程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结合我国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全方位健全和强化我国工程的审计力度和审计体制建设,使我国的工程建设在强有力的审计制度下获得更好的发展活力,具体来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快审计法规立法工作,是我国的工程审计能够有法可依。在新时期工程建设审计工作中,缺乏法律依据的审计工作是无法顺利开展的,特别是在依法治国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法律法规已然成为解决各种问题的基石。面对我国工程审计工作缺乏审计法规依据的情况,相关立法部门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强化审计领域的立法工作,使我国的工程审计工作能够有法可依,为工程审计工作扫清法律障碍。
2.切实提升审计人员的道德品质和专业素质。长期以来,我国工程审计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之所以会面临各种问题,审计人员的道德品质和专业素质占据很大因素。因此,在审计工作中,相关的工程审计人员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切实遵守审计法规,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审计技能,使工程审计工作能够公平、公正地高效开展。
3.保证工程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坚持工程审计与财务审计相结合的工作措施。要使审计工作得出的审计结果真实可信,保持审计工作开展的独立性相当重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可以提升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审计结论的真实性,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强化工程设计和招投标环节的审计工作,使工程建设能够在审计工作的开展中高校进行。前面笔者已经提及了工程设计和工程招投标环节工作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在工程设计准备阶段和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切实加强工程的审计工作,坚决遏制和打击这两个环节中的违法腐败行为,使工程审计工作始终能够在工程建设的关键节点发挥重要作用,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前提,减少或避免因审计工作的缺失而造成的工程审计问题,为我国的工程建设事业奉献审计工作应有的审查监督作用,保证工程建设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机关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控制程序的总称,可分为全面质量控制和项目质量控制。随着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与日俱增,对审计信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对审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强化监督力度,规范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计划不科学,审计实施缺乏约束力
审计计划方案是审计的工作大纲,是审计工作不可或缺、简化的基础环节,应体现审计依据、目标、范围、内容、步骤等要素,对整个审计过程具有约束力。在发达国家,制定一个项目审计计划的时间要占完成整个项目的三分之一以上。这说明,在搞好调查基础上编制一个科学、完整的审计计划,对保证审计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全面、规范地实施是很重要的。而在我国,许多项目的审计计划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不搞审前调查,特别是对那些多次审计过的单位和项目,自以为熟悉情况无须调查,殊不知审计对象的机构设置、资金来源、管理方式和核算方法总是处在变化之中,纵然是年年审计也不会一成不变;二是虽搞调查但蜻蜓点水不深不细,只了解一些基本的人员、机构和资金总量,而具体到资金来自哪些渠道,资金安排到哪些二级单位,使用财政资金较多的是哪些单位,哪些单位预算外收入和其他收入最多,财政财务管理方式有些什么变化,有哪些重大开支和特殊开支等等情况,则了解得不够;三是审计计划简单,重点不突出,针对性差,和以往的方案大同小异。若不是立卷归档必须有方案,一些审计人员可能不去编制审计计划。这样一来,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无从考究,所列内容简单笼统,容易造成人员分工不细、落实具体责任不清、审计目标和标准不明等问题,对实施审计缺乏约束力。
(二)审计工作底稿不规范,审计质量直接受影响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及其结果的记录。它与审计证据是编制审计报告、检查审计程序合规与否的重要依据,也是形成审计评价意见和审计结论最主要的支持。审计底稿的质量直接决定审计工作的质量。
但是,目前一些审计人员编制审计底稿不规范。突出表现在底稿编制不健全,层次不清。审计证据事实不清楚,定性欠准确,表述不清晰,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且没有汇总项目。审计记录和审计证据只与审计报告中被审单位的违纪违规问题相对应,而对合规但需审计认定的事项、账户所进行实质性测试的过程和结果却没在底稿中反映。这样,对审计方案所分配的工作是否进行了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深度如何,是否达到了所定目标,有关事项是否漏审等等,底稿中无法反映,也不能全面考察。这就对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留下了风险隐患。
另外,底稿制作的基本要素不完整。内容简单,也没有复核监督制度。有的底稿没有编制者、复核者的签名,缺少审计人员对所查事项审计质量的监督、评价和处理意见,不符合规范要求。
(三)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不过关,审计结论容易出现偏差
审计人员仅局限于审查会计资料,不了解被审计单位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在行业的情况和被审计单位的业务,难以发现隐藏在背后的错弊,未能识别重大错报和漏报。具体表现为:
一是未深入审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现代审计工作都是在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再对其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确定审计范围,抓住薄弱环节对其进行审查,既能节省审计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又能抓住关键,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然而有的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做评价时,并未对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进行测试,即使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较为理想,但是对被审计单位是否真正遵循这一内控制度,执行的程度如何,并未做进一步了解。某些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而审计人员又不能察觉,从而造成了很大的审计风险。
二是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信息失真。造成会计资料失真的原因很多,主要表象有:会计原始凭证混乱,有白条抵库现象;会计账簿、报表失真,如企业收入不真实、成本不真实、虚增利润、虚减利润等;有账无实或资产不入账,如虚构存货或其它资产;企业在多间银行开户。对于上述种种迹象,一些审计人员却熟视无睹,取证不到位。
三是被审计单位经营状况的不稳定。审计人员未对企业从独立生产到联合生产、从独资到合资、改组、兼并、重组等这些新的因素的出现与存在进行核实,从而影响审计结论的正确,影响审计质量。
二、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审计基础工作,全面贯彻审计准则
审计基础工作是指审计从项目的立项、实施、总结等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审计基础工作,一要严格审计项目审批程序。对每项审计业务,都要明确其审计的对象、范围、内容及时间要求等,做好审前准备工作。二要严格审计工作计划的编制。审前调阅原有的审计档案,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基本状况,了解其执行审计结论的情况,以确定审计的范围、重点和方法。编制审计工作计划时,审计范围、内容、目标、步骤、人员责任如何落实等问题应尽可能详细。三要严格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程序。要根据审计工作计划确定的项目内容,逐项逐步编制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并在此基础上,按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归集,综合编制汇总审计工作底稿。要严格遵守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做到内容全面充分、完整真实、重点突出、观点明确、条理清楚、用词恰当、字迹清晰、格式规范,记载的事实应当附有证明材料。要严格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建立完善的复核制度,并加强审计终结阶段的复核,规范管理。
(二)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优化审计人员群体结构
审计质量控制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人,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关键。因此,要加强审计人员的素质培养。这要求以人为本,深入抓好学习培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具体来说,一要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审计人员德才兼备,具有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具备德、能、勤、公、廉、俭六个方面的素质。二要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拓展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空间,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与业务活动保持同步;并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掌握其他相关专业技术知识。三要加强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学习,分清自己审计责任和被审单位的责任,明确在哪些情况下要承担经济或法律责任。
(三)采用科学取证方法,确保审计证据充分正确
很大程度上,审计的过程就是取得、分析审计证据的过程。审计结论的恰当性要求其依据的资料和事实(审计证据)达到一定的要求,对其结论要有充分的证明力。合格的审计要求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并恰当地加以评价。这要求制止审计取证中的主观随意性。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必须做到事实清楚、准确,要有法律法规依据,要有可以实际收集到的证据。审计人员在取证和选用证据上,要研究和采用科学的方法,注意审计证据相关的取证范围、取证的全面性。要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内部控制,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促使审计职能由从前的监督向管理服务延伸,并且利用自身对企业情况较熟悉的优势,发现问题的根源,提出可行的建议,为企业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
(四)严把“四关”,加强审计项目管理
一是计划关。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突出重点,摸清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管理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制订周密的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突出审计重点。二是记录关。审计工作底稿主要记录审计成果,包括资金来源、收入和支出情况、查出的主要问题。审计底稿则应一事一记,同一类事项可做一个底稿,后面附上原始材料或取证材料。审计底稿由审计人员编制,审计组长审核,并存档备查。三是复核关。对每一个审计项目从审计工作底稿到审计决定,都要严格复核程序、复核权限,进行全面复核和检查,提出复核意见。四是考核关。每年年初,要对上一年的审计项目从立项到立卷归档进行检查、考核、评比,激励先进,营造氛围,以促进审计项目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桂建平.强化审计管理,加强审计质量控制[J].中国审计,2005,(5).
[2l王娟.加强内部拉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中国内部审计,2004,(8).
1.2社会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11]由孟慧和范津砚修订,该量表共有18个项目,为单因素结构,采用五级评分方法,均为正向计分,其中1表示“完全没有信心”,2表示“几乎没信心”,3表示“有一定的信心”,4表示“比较有信心”,5表示“完全有信心”。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内在一致性信度。
1.3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12]由郑日昌等人编制,该量表共有28个问题,对每个问题需要做“是这样的”和“不是这样”的两种回答,总分的范围是0-28分。此量表中的得分越高,则表明人际关系的质量状况越差,相反,得分越低,则表明人际关系的质量状况越好。此量表对测验结果的解释为:总分在0-8分之间,说明与朋友相处的困扰较少;总分在9-14分之间,说明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总分在15-28分之间,说明在与朋友相处上的行为困扰较为严重。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和AMOS7.0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身体自我与社会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由于人际关系的记分方法与另外两个量表的记分方法方向不一致,这里对人际关系的记分采用了反向处理,结果得分越高,表明人际关系状况越好。从表1可以看出,身体自我的各个变量与社会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都显著相关;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关系也显著相关。
2.2社会自我效能感在身体自我和人际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为了检验中介效应,我们采用AMOS7.0进行分析和检验。最后得到的校正模型如下图1所示。其中,社会自我效能感对人际关系有直接影响(β=0.31,P<0.05),身体自我对人际关系有直接影响((β=0.37,P<0.05),并且身体自我通过社会自我效能感也间接影响人际关系(β=0.60*0.31=0.186,P<0.05),即社会自我效能感在身体自我和人际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率是:0.186/(0.37+0.186)=0.335,说明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3.5%。
中国是典型的大陆文化,有着半封闭的地缘环境,造成了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社会结构。受农业文化的长期熏陶,人们更在乎与自然的和谐,而非征服,讲求“天人合一”而不是“人定胜天”。在信仰方面,儒家崇尚伦理道德,宣扬“存天理、灭人欲”,把对内在的修炼及对精神的追求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这些观念也被内化到了中国古代的体育活动中。中国古代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既有马术、棋类、射箭、舞剑、举重、投掷、滑冰、游泳、龙舟竞渡等官方和上流社会的项目,也有流行民间、娱乐性强的投壶、垂钓、放风筝、荡秋千等大众活动。有些活动从模仿动物演变而来,如龙舟竞渡、五禽戏等,表现的是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膜拜,并期望达到与自然和谐的状态;有些活动以养生为目的,如舞剑、踢毽子等,表明中国体育强调人的身心协调发展以及内外兼修;以棋类为主的体育活动则更加强调智慧和技巧;即使在竞技赛中也崇尚“四两拨千斤”的谋略,这从流传至今的“田忌赛马”就能窥见一斑。在古代中国,体育活动的意义远不止于强身健体,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要求君子们既要熟读“四书五经”更要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就是传统的体育项目:射箭和骑马。北宋的政治家司马光也认为体育活动“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甚至还专门以“礼”的眼光,对投壶的名称、壶具的尺寸、投矢的名目和计分方法做了修改[3]。可见,中国文化已经渗透进体育的方方面面,体育只是修身、养心甚至治国的手段,国家的治理和天下的太平才是最终的目的。进而言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哲学文化元典偏重于“悟性”思维和“尚用”的取向,在体育文化上则主要崇尚自然、自控、静心、养身和悟性[4]。中国体育文化与中国哲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体育活动承载着中国人的道德、礼仪和观念。儒家的“天人合一”、“君子之争、以和为贵”,道家的“道法自然”,以及墨家的“兼爱侠义”等思想在中国体育中都能得到体现。
西方文化属于“海洋型”,与“大陆型”的中华文化在体育上的表现差别甚大。西方体育历来重视体格、赞颂力量,西方体育运动自古以来大都以角力、拳击、跳跃、赛跑、掷铁饼等力量型运动为主,其竞赛以展示体能高低为特征。西方人对体能和力量的崇拜由来已久,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重要特色,这从古希腊和古罗马盛行的雕塑中也能找到依据。雕塑家米隆的作品《掷铁饼者》以写实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健美、动感的运动员形象,这尊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的雕像,表现的是投掷铁饼的瞬间动作,的身体充分地反应出男子肌肉线条的美感。不仅《掷铁饼者》如此,同时期的雕塑也大多呈现状态。希腊人认为完美健康的人体乃是人的骄傲,是神性的体现。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基因,雅典是奥林匹克的发源地,这种习俗和观念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西方体育文化的核心因素。在西方文化系统中,与古希腊体育繁盛相对应的是其高度发达的科学。这一背景导致了西方体育文化崇尚理性、逻辑、科学的特征,西方体育中根本不存在气功、太极等非科学项目。体育术语也都是物理学概念,如训练过程中所用的运动量、强度、密度、负荷,频率、速率、节奏、幅度、力量、弹性等都是如此[5]。
相比中国文化主张以和为贵、注重人伦及弱竞技特点,西方体育文化则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以及个人价值的追求,认为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拼搏,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在赛程上取胜,获得主流价值认同,起源于古希腊的奥运会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就是这种文化的反映。此外,体育竞赛当中的游戏规则也折射出西方文化的特征,相比中国所强调的伦理和情面———“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过招先让”———西方更注重公平和规则,更强调拼搏和竞争,在赛场上不顾及身份与地位,输赢靠场上发挥与个人实力,契约与竞争意识远远高于人情与伦理道德。总的来说,与中国体育文化相对,竞技性、科学性等特征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主要脉络。西方轴心时代形成的哲学文化偏重于“知性”思维和“求真”取向,在体育文化上主要崇尚的是自由、竞争、公正、规则、外控、勤奋和理性[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文化多元化问题越来越普遍,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这一进程中也有着多样的表现。在体育品牌传播领域则是:体育品牌的扩张不仅意味着特色强势文化的单向输出,也要求品牌主尊重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因为,在体育品牌林立的商业社会,简单的促销和空洞的灌输已不足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能达成和消费者一致的价值观才是笼络人心和培养铁杆粉丝的王道,借由体育文化来传播体育品牌渐成时下流行的一种广告方式。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的集中呈现,体育广告所呈现出来的文化意蕴实际上是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糅合和融汇,是在传承、创新的基础上,呈现具有时代气息、历史底蕴同时又有品牌个性的主流体育精神,以影响着形形的消费者。各大体育品牌正是长年累月的借助体育文化进行广告传播,塑造出了卓然出众的个性,独树一帜的品牌性格背后,是深入人心的体育精神和体育观念。众所周知,广告传播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广告最终被消费者认可,要做到形式能够表达内容。
对体育广告而言,体育精神是内容,广告设计就是形式。体育广告设计的组成元素主要是图形、声音、文字、体育形象等符号,由广告设计师精心加工、优化组合,来承载所需要表现的体育精神、品牌个性和营销信息,再经过消费者的解码,完成对信息的接收和消化。体育广告的成功,有赖于通过精妙的设计,借助各种体育符号,彰显体育精神,表达体育文化。通过分析大量体育广告作品,下文归纳了六种主流体育精神,并对其在广告设计中的符号化表达做详细分析。
(一)突破超越
“突破超越”精神更多地来源于西方体育文化,人类热衷于对体育成绩的刷新和对已有记录的打破,这一点在体育赛场上已成主流价值观,而并为体育品牌的广告广为表达。在广告设计中,广告人和设计师通常使用对比、特异等构成手法凸显画面的视觉中心以及增强画面的张力,表现突破和超越的体育精神。如耐克的平面广告“创造历史篇”,为了表达“突破”过去,创造历史的体育精神,画面采用了特异的构成方法,雕塑般的运动员主角在一群普通运动员中间格外显眼,视觉语言的巧妙运用将广告的丰富意涵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积极进取
体育不仅能增强体质,更能壮大内心,体育能带给人们自信和快乐、积极和热情是不容置疑的,“积极进取”的向上精神也是体育广告经常表达的主题,这在中西方体育文化中均有渊源。为了体现这一精神,在视觉语言中,强调运动的细节和瞬间并将其放大,是设计师常用的方式。这种符号的使用能在最短的时间散发出无穷的感染力,使受众进入到设计师所创造的情境中,从而激动人心。2011年6月,耐克以法网冠军李娜为起点,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以“用运动……”为主题的传播运动。广告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展现了一个个运动的画面,运动员拼尽全力、全情投入的瞬间作为一种符号在视觉上具有强烈的震撼感,让观者无不感受到主动、积极、向上、自我实现的体育精神。
(三)团队合作
不管是个人竞赛还是团体比赛,运动员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运动员和教练的默契以及队员之间的配合都需要“团队合作”的精神,“团队合作”也是中西体育文化别强调的精神。广告设计师通常将个人和集体进行有机的重组,表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视觉效果,以表达这一理念。阿迪达斯“为兄弟篇”平面广告以发散构成的方式将四个队员围绕在主角身边,与背景中四射的光线进行呼应,形成一个视觉中心,意喻每个优秀的球员都会为球队全力以赴。一个出色的球队,就是由一群为兄弟而全力以赴的球员组成。
(四)博弈挑战
西方体育文化强调竞争,而中国体育文化也讲究博弈。不管是通过显性的体力,还是通过隐性的技巧,都是希望战胜对手,突出勇敢和坚强。为了表现这种相抗衡的体育精神,目前的广告较多地使用比喻、对比等设计手段来强调和形象化地表现竞争中对手的强大和自己的顽强。而对比的方式不仅体现在大小、形状上,也会表现在色彩、方向等方面。李宁的平面广告“风格斗士篇”所表现的就是这种体育精神,将对手比喻成强大的猛兽,通过色彩、方向等视觉上的冲突让观众感受到力量上的碰撞。
(五)公平公正
体育是社会性的活动,体育竞技需要遵循必要的社会规范,而公平公正就是其中一项。在一些品牌的广告演绎当中,公平公正已不仅仅限于体育规则,更延伸为价值观。公平的表达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公平的直观表达,也可以是不公平与公平之间的对比,还可以突出表现点滴的付出与胜利的刹那,如何切入主题,取决于广告人的视角。在以“让世界的不公平,在你面前低头”为主题的安踏广告中,影片前段落寞、孤单、失败和汗水的蒙太奇画面与后段的坚强和坚持形成鲜明对比,这些视觉符号的运用很好的凸显了体育精神,而安踏将“公平”挖掘为品牌理念,让人眼前一亮。
(六)和谐协调
中图分类号G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8-0198-02
0 引言
科研项目申报与科研成果的统计、管理师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校科研处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科研项目申报、科研成果统计,使之达到准确、高效的水平,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始终关注和追求的目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于各高校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经费的不断增多,科研管理的信息量也日益增大。各高校纷纷摒弃了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进而建立了基于WEB的科研管理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笔者在本单位的科研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引入了论文提交审核、项目预申报2个子系统的开发,使用的实践证明,效果良好,解决了实际工作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系统需求分析
1.1论文提交审核需求
论文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其数量和质量也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论文的统计和审核是高校科研处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此,一般的科研管理系统均包含此功能。
论文的提交和审核,过去一般由作者提交论文纸质复印件,科研处汇总后,逐一审核(包括是否属SCI、EI收录、是否属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数否属非法期刊发表等),再由科研处人员逐一录入。许多高校由于实行高级别论文的奖励政策,使得科研处在该项工作中尤其不敢掉以轻心,稍有疏忽,即容易引发投诉和矛盾。在论文数量大、科研处人员少的院校尤其如此。因此,科研管理系统若只承担录入、存储且辅之以统计查询的作用是不够的。
高校图书馆在论文的甄别工作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功能之所长,在系统中专门开辟一个审核模块归之使用,从而避免科研处在论文甄别上的尴尬与被动。
论文的提交可由作者纸质提交改为自行登入系统录入。图书馆审核后,其数据不允许再修改。此举有2个优点:其一,减少纸张使用,低碳环保从日常的工作中开始;其二,审核结果权威性增强,减少争议。
1.2 项目预申报需求
笔者从事科研项目申报工作多年,学校规定的项目申报截止日到后,个别教师仍提交申报书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原因有多方面,申报期内教学工作繁忙、外出公干等。在科研管理系统中加入预申报模块,可以有效地减少逾期申报的情况发生。
其做法为,科研处每次项目申报通知发出后,即在通知后面链接项目预申报模块,教师浏览完申报通知后,有意申报者即可进入项目预申报子系统,进行申报登记。科研处在受理申报材料截止日的前三天,可以根据目前所收材料的情况与项目预申报子系统内的登记情况进行对比,对尚未交材料者进行提醒和督促。该系统投入使用后,逾期申报的情况大幅减少。保证了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系统结构设计
2.1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通过以上需求分析,针对本校科研管理业务流程的实际需求,本系统采用了多层B/S(Browser/Server)模式体系结构。B/S模式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本系统采用.NET框架支持下的n层分布式体系结构,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
2.2 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论文提交审核流程设计
3 系统安全性设计
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是本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除了它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图书馆对数据库中论文审核的结论具有权威性和不可更改性,因此,本系统除了使用通信协议提供的功能完成连接和验证省份外,在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中还对用户访问权限进行了分配和限制,从而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部不被非法泄露和修改。
用户的权限主要按用户使用性质进行分配,其中包括:教师角色用户(即有科研信息的用户)、人事处用户(专门负责教师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科技处用户、图书馆用户(负责论文审核)、财务处用户(负责科研经费的录入、修改、删除)、部门领导查询用户(只限于对本部门的科研信息、汇总信息进行查询)、院领导查询用户(可对全院科研信息、汇总信息进行查询)。
4 结论及应用效果
本系统于2009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运行效果良好,它的多级用户权限管理、分布式实时查询等特点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通用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达到原设计目标。通过该系统的使用,实现了论文审核过程的无纸化提交,同时引入图书馆作为一个用户,解决了论文甄别问题上的难题,加强了论文审核环节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在项目申报方面,该系统能提前让科研处掌握参加申报的人员数量及其姓名,便以及时做好提交申报材料的提醒和督促工作,保证申报工作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