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8:0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核舟记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教科书第89~90页,第91页的例1及例1下面的“做一做”,练十三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介绍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上的成就,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具准备
一根40厘米长的线,直径是10厘米的圆形硬纸板,一把40厘米长的直尺,铁圈,圆形铁桶,杯子,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用投影片出示下面两个图形,让学生找出直径和半径.
教师:什么是直径?什么是半径?直径和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2.教师用投影片出示下面的图形.
教师: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它们的计算结果用的是什么计量单位?然后让学生指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并进行计算.然后引出新课.
二、新课
1.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
教师拿出直径是10厘米的圆纸片,边演示边说明圆的周长的含义.指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然后让学生也拿出直径是10厘米的圆纸板,用手指出它的周长.
教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圆的周长,那么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呢?教师拿出一根线,用线绕圆纸板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量一量它的长度,量得的结果就是圆的周长.然后在圆纸板的直径的一端画上箭头,使箭头指着刻度尺的零刻度,把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这时箭头指着的刻度就是圆的周长.
教师:我刚才用两种方法分别量了直径是10厘米的圆的周长,量得的长度都是30厘米多一点,也就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那么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做实验.
教师让学生拿出圆纸板、铁圈、圆形铁桶、杯子,并让学生用上面两种方法分别量出圆纸板和铁圈的周长、直径,圆形铁桶和杯子底面的周长、直径,并把量得的数据填在书上的表格里,观察、比较量得的结果.教师可以行间巡视,稍作指导.
教师:通过这些实验和统计的结果,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指名说一说自己算出的的值是多少,教师把这些数据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看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教师接着指出: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都是3.14多一点,它们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圆周率用字母π(读pài)表示.
教师还要告诉学生:数学家们逐渐发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人们在计算时,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如“3.14”.
教师让学生看教科书第6页下面方框内的话,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师:我们刚才学习了圆周率,谁能说一说圆的周长、直径和圆周率是什么关系?
指名说,教师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教师:如果用直径和圆周率来表示周长,怎样表示呢?
得出: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教师:如果用C表示周长,π表示圆周率,d表示直径,那么圆的周长的字母公式怎样表示?
学生说,教师板书:C=πd
教师:因为圆周率π的值是固定的,只要知道了圆的直径就可以求出圆的周长;如果知道了圆的半径,能不能求出圆的周长?用r表示圆的半径,圆的周长的字母公式怎样表示?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所以用2r代替公式中的d就可以求出圆的周长;因为数目一般要写在字母的前面,所以用圆周率和半径来表示圆的周长的公式是:C=2πr.
教师:我们刚才提到的圆周率π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谁能说一说小数可以分成哪几种?
引导学生归纳如下:
3.计算圆的周长.
教师出示例1,指名读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指出:
(1)不必写出公式,直接用公式计算就可以.
(2)π取两位小数为3.14;
(3)计算结果要求保留两位小数,因此最后一步要用约等号.
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4.做例1下面“做一做”中的练习.
教师指名读题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题中要求的问题实际上是求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订正时注意算式写得对不对,脱式的最后一步写没写约等号,答题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做练十三的第1~6题.
1.第1题,指定4名学生在黑板上各做一道题,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订正时注意列式及单位名称是否正确.
2.第2、3题,让学生直接列式计算,不必写答.
3.第4题,让学生自己做,集体订正.
4.第5题,指名读题,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和前面做过的题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明确:题中要求把牛栏围上3圈,实际上就是求3个周长的和.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进行辅导.
5.第6题,指名读题,说一说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做,指名板演.订正时让做错的学生说一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教师加以纠正,还要检查学生算出的得数有没有保留整米数.
课题二:圆的面积(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页圆面积公式的推导,第95页的例3,练十四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圆的面积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仿照教科书第94页上的图用木板制作教具,准备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形纸片各一个;学生把教科书第187页上面的图剪下来贴在纸板上,作为操作用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什么叫做面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2.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想一想这些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二、新课
1.教学圆面积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教师依次拿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图,边演示(然后贴在黑板上)边说:“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的面积,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些图形的面积都是由边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
教师再出示圆,提问:这是一个圆,谁能联系前面这些图形的面积说一说圆的面积是什么?让大家讨论.最后教师归纳出:圆所围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圆的面积,请同学们联系前面一些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想一想,怎样能计算圆的面积呢?使学生初步领会到可以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出示把圆平均分成16份的教具,让学生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个圆拼成一个近似什么形状的图形.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可提示学生看教科书第10页上面的图,并让学生拿出学具,试着拼一拼,然后让拼得正确的同学到前面演示一下拼的过程,再让不会拼的同学拼一遍.
然后教师直接拿出把圆平均分成32份的教具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提问:“我们刚才把这个圆拼成了近似什么形状的图形?”(长方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把这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这个图形越怎么样?(引导学生看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这个图形越近似于长方形.)拼成的近似长方形与原来的圆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使学生看出形状变了,但面积没有变,圆的面积等于近似长方形的面积.)
教师在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右边画一个长方形,指出:如果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近似长方形就越接近长方形.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原来的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看出: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如果圆的半径是r,即==πr;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接着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这个圆的面积呢?
学生说,教师板书:圆的面积=πr×r=πr2
教师: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S=πr2.
教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我们现在只要知道圆的什么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教学例3.
教师出示例3,指名读题,让学生试着做,提醒学生不用写公式,直接列算式就可以.
然后让学生对照书上的解题过程,看自己做得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什么地方.教师要强调指出:列出算式后,要先算平方,再与π相乘.最后小结一下解题过程.
三、课堂练习
做练十四的第1~5题.
1.第1题,让学生直接列式计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有没有把圆的面积公式写成圆的周长公式来计算,书写格式对不对,写没写单位名称.订正时了解学生还存在什么问题,及时纠正.
2.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除了注意学生在做第1题时易犯的错误外,还要检查学生有没有把第(2)小题的直径当半径直接计算的,订正时提醒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审题.
3.第3题,让学生自己做,集体订正.
4.第4题,指名读题,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与第3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能不能直接计算.使学生明确要先算出半径,再计算.
5.第5题,让学生读题,看着右面的示意图说一说题意,再让学生做,集体订正.
课题三:圆的面积(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5~96页的例4、例5及“做一做”中的题目,练十四的第6~11题.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圆的面积.
教具准备
教学例5用的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什么是圆的面积?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2.求下面各圆的面积.
二、新课
1.教学例4.
教师出示例4,指名读题,说题意,提问:“计算圆的面积时需要什么条件?题中给了什么条件?能直接计算圆的面积吗?那么怎样将题中的已知条件转化成计算圆面积所需的条件呢?”
使学生明确:要先通过给出的周长算出圆的半径,再计算圆的面积.
然后让学生分两步计算圆的面积,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应该用什么单位名称.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解题过程和书上的对照一下,并把书上的解题过程填完整,教师再进行小结.
2.例4的巩固练习.
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第1题,让学生分别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订正时注意引导学生区别圆的面积和周长.使学生明确:(1)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成的平面部分的大小,而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2)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S=πr2,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是C=πd或C=2πr;(3)计算圆面积用面积单位,计算圆周长用长度单位.
第2题,让学生读题,说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3.教学例5.
教师出示例5及示意图.指名读题,说题意.提问:“题中的问题求的是什么的面积?”
教师拿出教具,提问:“外圆的半径是多少?能求出外圆的面积吗?内圆的半径是多少?能求出内圆的面积吗?”这时教师把内圆拿出来,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取出的是什么?剩下的是什么?”使学生明确从大圆的面积中减去小圆的面积就得到环形的面积.然后让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演.求出外圆的面积后,可以让学生在书上把后面的计算做完.订正时教师提问:“第(3)步求环形的面积是怎样算的?”让做错的学生再写一遍.
教师:这道题能不能列综合算式解答?让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列算式情况.可能大部分学生能够列出:3.14×152-3.14×102,这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联系以前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的简便算法想一想,能不能列出更简便的算式.使学生想出简便算法:3.14×(152-102),并算出得数,再看计算的结果与前面是否相同.
4.例5的巩固练习.
做例5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还存在什么问题.订正时了解学生用的是分步计算还是简便算法,只要列式和计算正确,两种方法都可以,但要表扬用简便算法的同学,还要检查学生算出的得数有没有保留两位小数.
三、课堂练习
做练十四的第6~11题.
1.第6题,让学生按顺序口答,注意检查有没有学生把一个数的平方算成这个数乘2的情况.
2.第7、8题,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d the shield tunnel segment extraction scheme, mainly compar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emi-transversal scheme and the longitudinal ventilation scheme is different,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Qingchun pass by river tunnel, finally decided to adopt longitudinal ventilation scheme. An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se two schemes is introduced, for the similar project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tunnel; smoke; scheme
中图分类号:U455.1 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0020-02
1、工程概况
庆春路过江隧道北接杭州市老城区庆春东路,南接江南城(萧山)市心路,东距钱江三桥2.5公里,西离钱江二桥2.6公里,贯穿钱江新城和钱江新世纪城中心地带。两岸新城未来是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庆春路过江隧道建设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庆春路过江隧道主要供城市客运车辆通行,为双线四车道(单向行驶)。每条隧道都包括两节引道段和一节盾构段,引道段和盾构段之间均设有通风井。庆春路过江隧道作为杭州市内交通的主要通道,车流量大,人流量多,一旦发生火灾,有效保障人员的安全疏散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火灾烟气是危害人员安全和妨碍灭火救灾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在隧道内设置有效的通风排烟系统。
2、防灾通风方案比选
目前国内针对过江盾构隧道发生火灾时,在盾构段为排除火灾产生的烟雾,常用的有两种排烟方案:半横向排烟方案和纵向排烟方案。半横向排烟方案需在圆形盾构隧道顶部设置烟道板,形成专用排烟道进行排烟见下图。
图1 盾构段半横向排烟方案示意图
纵向排烟方案则利用车道板上部行车空间排烟,无需设置烟道板见下图。
图2 盾构段纵向排烟方案示意图
(1)半横向排烟
排烟方式为:利用盾构顶部行车限界上方的富裕空间作为排烟道。当火灾发生在江南、江北两个工作井之间的盾构段时,同时开启两个工作井的排烟风机进行排烟,并开启火灾前方位置6个排烟口,同时开启入口段6台射流风机进行补风,逆转开启出口段2台射流风机,在着火点形成大于2.4m/s的风速,利用排烟道将烟气经风塔排出。防灾通风气流组织如下图。
图3盾构段半横向排烟气流组织图
(2)纵向排烟
排烟方式为:在东(西)线盾构段发生火灾时,开启盾构段6台射流风机,江北(南)工作井2台排烟风机同时运行,出口段2台射流风机逆转运行,在着火点形成大于2.4m/s的风速,将烟气从江北(南)工作井排出。东线隧道防灾通风气流组织如图4。西线隧道排烟与此相同。
图4盾构段纵向排烟气流组织图
(3)方案比较
两种排烟方案综合比较见表1。
表1隧道盾构段排烟方案综合比较表
通过对两种方案比较,各有优缺点,也都有一定的不足。结合安全疏散时间、排烟效果可靠性、运营维护等因素,建议选用纵向排烟方式。
3、庆春路过江隧道半横向排烟方案烟道板施工分析
庆春路过江隧道初步设计阶段盾构段火灾时采用半横向排烟方案,半横向排烟方案需在圆形盾构隧道顶部设置烟道板,间隔60m设一排烟阀,形成专用排烟系统进行排烟。
烟道板施工设计上推荐了两种方案,即预制烟道板或现浇烟道板。由于施工部位的特殊性(施工部位高距离路面5.141米;施工空间狭小,烟道顶部最高处1.5m,平均高度仅1.05m;隧道部位为圆弧型,烟道板与隧道结合困难。)两种施工方案在本工程施工中都存在很大的施工难度。
(1)现浇烟道板施工方案
在隧道上方盾构管片上进行植筋,施作牛腿;然后施作厚10cm的C25现浇钢筋混凝土烟道板,并用两排吊杆悬吊,如图5。
图5庆春路过江隧道现浇烟道板方案及效果图
现浇烟道板施工存在的难点:
①现浇烟道板施工需在高强度预制混凝土管片上施作牛腿,牛腿植筋工作量大,且施工位置较高,施工空间狭小,人无法正常站立。植筋钻孔要避开管片内部钢筋,且植筋钻孔角度难控制,植筋难度大。脚手架施工,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受空间限制,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②受烟道板结构本身长度(现浇钢筋混凝土烟道板跨度7.337m,厚度为0.1m)及施工空间狭小限制,施工周期长,且只有4个支撑点,必须要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才能拆模进入下道工序,等强时间较长,工期也难以保证。
(2)预制烟道板施工
需建立烟道板预制厂,批量生产烟道板。待盾构隧道施工完成后,进行烟道板的悬吊安装。预制烟道板施工存在的难点:
①预制烟道板采用轻骨料钢筋混凝土板,长7.35米,宽2.0米,厚0.12米,重约1.8吨(采用轻骨料),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a.不方便水平和垂直运输,尤其是在盾构隧道中进行起吊及安装作业,安装必需采用专业设备。
b.预制烟道板比较长而且比较薄,施工中容易产生裂纹,质量不易控制。
c.预留吊装孔精度很难保证,在脱模、养护时不便移动,容易断裂。
②吊装烟道板的吊装螺栓杆焊接在管片螺栓上 (或锚固在管片中),在施工时吊装螺栓杆的定位、垂直度无法控制,增加了吊装施工难度
③施工空间小,施工范围在0~1.5 m之间,不易进行嵌缝工作。
4、盾构段排烟方案综合比较
综上所述,理论上讲半横向排烟方式能够更好的控制烟气流动,将烟气迅速排出隧道;当火灾点下游发生交通阻塞时,半横向排烟方式隧道疏散的可用安全疏散时间比纵向排烟方式时要长;在火灾点下游交通顺畅的情况下,两种排烟方式的可用疏散时间相同。本隧道江北侧设置有左、右两条匝道,每条匝道均为双车道;江南设置有A、B匝道,也均为双车道,由于江中盾构段东、西线隧道各为两条车道,故从远期来看无论在盾构段哪一位置发生火灾,在火灾点下游均有四条车道可供疏散,且可以对隧道内外的道路交通疏解进行联控,因此在火灾点下游发生交通阻塞的可能性很小;近期虽然江南主线未开通,西线隧道仅通过匝道疏散,但由于近期交通量较小,在火灾点下游发生交通阻塞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因此纵向排烟方式也能满足隧道安全疏散时间要求。半横向排烟方式存在系统控制复杂、烟道板施工及后期运营维护难度大、投资高等缺点。
到目前为止,鉴于国内水底盾构隧道尚无采用半横向排烟方式的成功实例,而纵向排烟方案技术相对成熟,且纵向排烟方案节省了烟道板投资,避免了烟道板的施工难度,降低了火灾控制复杂性,对隧道日常安全运营较为有利。因此,本隧道盾构段防灾排烟推荐采用纵向排烟的方式。
5、国内同类隧道火灾排烟实施简况
(1)武汉长江隧道
隧道外径11m,盾构段长约2.5km,隧道原设计为半横向排烟,现拟取消,最终方案未定,见图6。
(2)上海大连路隧道
单管两车道隧道,盾构段长约1.27km,采用纵向排烟方案,见图7。
图6武汉长江隧道图图7上海大连路隧道
6、结束语
目前,国内尚无已建成运营同类隧道烟道板施工成功案例。仅有施工中的上海崇明越江工程南港隧道正在进行烟道板实验性施工,但200m的试验段施工因存在较多问题而停止施工。
庆春路过江隧道盾构段长约1700米,属于长隧道,但不算太长,可以采用纵向排烟方案作为其火灾时的排烟方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才能得到排烟方案的最优方法。
参考文献: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2] 《建筑内部装饰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为进一步改善城乡河道水环境质量,建设亲水型宜居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 “生活品质之城”,杭州城郊河道整治工作已在逐年稳步实施,生态城市开始成为关注的热点,人们已经由传统的防洪、排涝的水利建设观念向建设“安全、舒适、优美”的水环境观念转化,确定了城乡河道“水安全保障、水循环正常、水生态改善、水景观优美”的治理目标。而通过城郊河道综合治理,河道功能已经不仅仅限于防洪、行洪等传统水利功能,还包括水环境、水景观、水旅游、水生态等要求。而在河道护岸建设方面却由于城乡结合部存在的征地、拆迁、造价、施工等原因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护岸工程是河道生态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保护堤防免受冲刷、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水利生态化转型的逐步深入,以往以防洪治涝为唯一目的的农村农田水利逐渐淡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各地产业发展迅速,人们对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渴望见到水清、岸绿的河道生态景观,由此可见,河道治理中护岸建设就成为了成败的关键。
针对河道治理中生态护岸应用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比国内起步要早,日本十年前就提出“新水”的概念,并且在河道治理中进行了大量实践,研究出了多种新型生态材料;荷兰等一些欧洲发达国家也正在规划和建设21世纪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水环境,大规模开展河道生态修复与功能重建工程。国内许多省市在生态护岸研究及实施上也作了许多尝试,如沿海滨海城市,特别是杭州市近几年来实施的“清水河道工程”、“城郊河道整治工程”等,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杭州市河道河网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生态护岸建设为改善水质和水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了优越条件。生态护岸拥有渗透性的自然河床与河岸基底,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可以营造出多种多样的、丰富的环境条件,形成丰富、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传统的河道护岸往往是着重于满足河道防洪、排涝等功能,很少去考虑河道与周边环境、生态环境及人文环境的统一,使得治理后的河道与周围的环境不相协调,而且河道的环境条件模式化,并使生物种类单一化或使水生动物频临灭绝,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相当严重。目前,杭州城郊很多七、八十年代建设的乡村溪流均以浆砌石或混凝土护岸为主,经过长年洪水浸泡,造成局部驳坎坍塌,堤身失稳,严重威胁周边乡村居民生命安全。
1 杭州城郊河道存在的问题
杭州市水系发达,河网密布,素有“江南水乡”之称,城郊河道既有山溪性河流又有平原河道,主要属于乡镇、乡村级别的郊区河道。山溪性河道通常洪水暴涨暴落,高水位历时短,流量集中,流速大,对沿河堤坝、农田冲刷严重。大部分河道、溪流没有经过系统的治理,加上乡村造房、开发等原因,占用河道行洪断面情况及其严重,在洪水期,洪水漫顶、掏空现象时有发生。近几年,水利基础建设加大投入,城郊河道治理稳步推进,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河道行洪断面不足,淤积严重,村庄段河道随意修建洗衣池、踏步、堰坝等拦水阻水建筑,加上人为向河道倾倒废石、废碴、垃圾等现象使河道狭窄,行洪能力降低,无法正常行洪。
1.2 河道抗冲能力不足,局部掏空严重。大部分河堤均为土堤,堤身单薄矮小、设计标准低、基础不稳,抗冲能力弱,若遇高水位洪水的长时间浸泡,易造成堤防坍塌、岸脚掏空。人为违章种植蔬菜等作物,加重水土流失,使河道存在安全隐患。
1.3 水质恶臭。由于垃圾随意倾倒,污水排放,河道水体缺乏有效保护,造成水体浑浊、恶臭,水质较差,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1.4 用地紧张,河道两岸管理范围内违章建筑较多,政策处理难度大,缺乏有效配套的政策处理机制和管理机制。
1.5 河道景观与乡镇建设不协调。杭州市郊区发展迅速,乡镇整体规划体系比较完善,已逐步形成以自然山色风光为载体、以乡村文化为品牌的城市文化特色区域。但水利配套设施落后,缺乏生态性的景观建设,河道环境与周边发展不协调。
目前,杭州市城郊河道治理中由于拆迁、征地、投资等原因直立式重力墙应用比较多,材料一般为浆砌块石或混凝土,河道两岸的绿化植被也较少;河道断面主要采用自然护坡或下部直立式挡墙,上部自然护坡的常规断面形式,绿化较多采用简单的草籽种植形式。
2 河道生态护坡设计理念原则
河道生态护岸建设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一要符合区域河道整治规划;二要结合郊区河道的特点、整治标准、环境综合整治要求、新农村建设要求;三要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四要紧紧围绕基本实现城乡河道“水安全保障、水循环正常、水生态改善、水景观优美”的目标。另外,河道生态护岸的设计还应兼顾如下原则:
2.1生态护岸应满足河道功能河堤的稳定要求,并降低工程造价;
2.2 尽量减少混凝土、浆砌块石等硬性刚性结构,多应用多孔性构造,营造生态安全空间;
2.3 进行水文分析,确定水位变幅范围,选择不同区域和部位的合适的植物;
2.4 布置建筑物时考虑人们的亲水要求,体现人水和谐理念。
3 几种常用生态护坡结构方法探讨
在实践中可以看出传统的护坡和护岸结构对城市的许多方面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城市河道的护坡和护岸结构改造有必要推行一种生态型的护岸结构形式,采用新型生态材料,创新安全的结构,下面结合杭州市城郊河道综合治理的一些经验就几种常用的生态护岸结构作一介绍。
3.1 生态石笼网箱
石笼网是一种生态格网结构, 由高抗腐蚀、高强度、具有延展性的低碳钢丝或者包覆PVC的以上钢丝使用机械编织而成,使用石笼网与块石制作而成的箱型结构就是石笼网箱挡墙。根据ASTM和EN标准,所使用的低碳钢丝直径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而不同。一般介于2.0-4.0mm之间,钢丝的抗拉强度不少于 38kg/m2,金属镀层重量一般高于245g/m2. 石笼网片的边缘线直径一般要大于网线直径, 其双线绞合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50mm.以保证绞合部分钢丝的金属镀层和PVC镀层不受破坏。
石笼网是近年来广泛运用于交通、水利、市政、园林,水土保持等工程项目中的一种新型材料结构。生态格网可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组装成箱笼,并装入块石等填充料后连接成一体,用做堤防、路基防护等工程。 石笼网填充块石最大的优点就是它比较适合于流速大的河道,抗冲刷能力强、整本性好、适应地基变形能力强,避免了预制的混凝土块体护坡的整体性差和现浇混凝土护坡与模袋混凝土护坡适应地基变形能力差的弱点,同时又能满足生态型护坡的要求,即使进行全断面护砌,生物与微生物都能照样生存。因此,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桐坞溪整治。
3.2 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主要是土工格栅进行土体加固,并在边坡上植草固土,常用作加筋土结构的筋材或复合材料的筋材等。土工格栅是以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料,经挤压、拉伸而成,有单向、双向土工格栅之分。设置土工格栅,增加了土体摩阻力,同时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也迅速消散,所以增加了土体整体稳定和承载力。而且,由于格栅的锚固作用,抗滑力矩增加,草皮生根后草、土、格栅形成一体,更加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
土工格栅具有稳定性强,耐腐蚀、寿命长,施工方便快捷、周期短、成本低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桥台、引道、码头、水坝、渣场等的软土地基加固、挡墙和路面抗裂工程等领域。
3.3 生态袋护坡
生态袋护坡是利用人造土工布料制成生态袋,植物在装有土的生态袋中生长,以此来进行护坡和修复环境的一种护坡技术。具有透水、透气、不透 土颗粒、有很好的水环境和潮湿环境的适用性,基本不对结构产生渗水压力的特点。另外,施工快捷、方便,材料搬运轻便。生态袋护坡缺点是由于空间环境所限,后期植被生存条件受到限制,整体稳定性较差。
3.4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主要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难溶性肥料和表层土组成。多孔混凝土由粗骨料、混有高炉炉渣和硅灰的水泥、适量的细料组成,是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的骨架。保水材料常用无机人工土壤、吸水性高分子材料、苔泥炭及其混合物。表层土铺设有多孔混凝土表面,形成植被发芽空间,同时提供植被发芽初期的养分。在城市河道护坡或护岸结构中可以利用生态混凝土预制块体做成砌体结构挡土墙,或直接作用为护坡结构。
4 结语
杭州城郊河道经过近几年的治理,已有了显著的改善,许多河道经过截污纳管,已逐步消除黑臭。几年的河道治理经验告诉我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人们渴望闲暇时光能尽可能的接近大自然,因此恢复城市河道的生态功能是必要的。在城市河道治理中,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已被许多人所需求和采纳,并在大力推广之中,本文是吸取国内外有关城市河道整治和其他领域生态护岸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杭州市城郊河道设计中采用生态护岸的实践提出对坡岸、直岸以及河岸的适用植被护坡方案的一点思考和初步设想,以便为城市河道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季永兴等《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型护坡结构探讨》 水土保持研究 2001年12月
一年又一年,备课的起点模糊了,转换了,由教材、感觉、学生、问题异变为别人的教案、设计、习题。一天又一天,各种理论、定论、标准答案组成的宏大叙事压倒代替了个体叙事,心有惴惴。我去哪里了?我还感受到文字之美吗?还会分析课文吗?我有自己的眼光吗?我还是我吗?
备课速成,想得快,抄得快,下载更快,速读与整合能力见长,教案长度与资料厚度齐飞。独缺最珍贵的独自阅读感受、发现、判断,远离阅读澄明静思的情趣。一个语文老师自己阅读课文都在隔岸观火,形同嚼蜡,怎么能够、怎么好意思教学生仔细读书?语文老师怎么能够不管课堂怎么花样百出,只不过像一场动静有序的“时装秀”而已。
这样再上20年课,可能不会读书,写不出几段妙趣文字。
特别怀念2 0年前初上讲台时的备课感觉,温润、沉实、恬静多于急燥、凌空、火爆,有点诗意,像浸润在缕缕夕阳斜晖中。
那时,放在床头,夹在腋下的有教材,有一套《课文分析集》。集子收入文评家、教师、编辑的分析文字。虽然好些作者还在使用苏俄社会历史批评,运用传统的文以载道知人论世读法,可都不肯失去自己感受,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结尾的深情厚意,他们小心赏析争论,火气尽去。“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壁”,他们用一毕坳坷体会文字,酿造优雅,文辞考究,多是些荡气回肠、温文尔雅的文字。寒夜秋光,蜷缩被窝,听风听雨,看看教材,看看分析文章,仿佛跟高僧学禅,心在开花。“兴尽晚归舟”。
那时,山里学校路途崎岖,有关部门领导难得到校,很少查教案,也没人要你搞课改,也没什么观摩课。过来的老教师备课认真,字有一体,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老师耳濡目染,大都写教案、看书、练字。山高皇帝远,反捡个慢慢揣摩课文与《课文分析集》的大便宜。
那时,读课文、山水、学生入眼可读,常常发呆,为课文精彩之处发呆一怎么想出这么绝的句子,为一处油菜地发呆――这花怎么这样热烈又安静,为上课挥洒―通后突然才尽发呆――让我想想,该读哪段。“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多有感觉啊!
信息、物资、爱情匮乏的年代,《课文分析集》是“半部《论语》”。
就这么备课,家里一本备课本,学校一本,演一出双城记,有时兴趣来了,学写课文分析,胡言乱语几页,七页八页止不住猛冒的思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上了一个星期,写了一个星期。好乱的文字,愤怒、欣喜飞扬在文字里;翻飞的思绪,像秋风里滚动的落叶,像狂跳的音符。看着踏实。
就这么上课,读一段好文字,写一段有点意思的文字,再走进教室上课,心气就没那么燥与傲,读写的美感挂在嘴角,满口津甜。日光透亮,心胸开阔,破教室顿生古拙之美,淘气学生也有朴直之趣。
备课融入生活,相扶将酿造着从教的快乐,抵抗深山清贫困苦。
斗转星移,然而,我却很留恋这种备课,它是青春的印记与回忆,依稀模仿了千百年文人精读悟会的读书方式,保持对经典著作、典范文章的尊敬与礼貌,不仅向学生示范为生存而应考的技巧,还传递为生活得有滋味而用心读书的古老经验。
它是斜阳里的几缕余晖,色淡如菊,光影阑珊,脉脉含情。在这个突飞猛进的时代,太容易消逝,亦不被人挽留。
是的,我们基层教师匆匆太匆匆,太多庶务缠手,没有一件不劳心劳力,上厕所也争分夺秒,很难找时间静心看教材、赏析文章。
是的,我们已经在城市化、现代化的号角下行进,各种标准化、格式化的检查考核扑面而来,条条框框,越累越高,没一条不关涉饭碗,很难有发挥的时空。
是的,我们的学习培训更密集了,新知新念,层出不穷,在新理念的密林里,急于寻找出路,不敢歇会回看出发的起点。
是的,我们的教育改革目不暇接,一波接一浪,节奏加快、技术更新、课题如云,复制、剪贴、摘抄教案还赶不上马不停蹄的上课需要。
太多的是的、是的,遮蔽那缕缕余晖,以至遗忘模糊了它那美丽的倩影,甚而认为它是美丽的虚无。
但我不忍遮蔽,仍要寻找备课的美妙,从感觉开始,像20年前的老教师,尽可能坚守手工作坊式的备课。仍旧幻想在激越的改革年代,传统迂缓的备课能存一席之地,以彰显教育的多元、宽容、渐进。唯其如此,或能解我心中困惑,重温备课诗意的感觉。
二、研讨目的
说明文的“枯燥”,是因为它一般只有说明的对象、顺序、方法,没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没有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这类课,往往上成科学课,或是上成忘却文本的“概念课”,以致迷失语文的自我。我们希望通过对本主题相关资料的搜寻、整理和学习,同过“一课多磨”或“同课异构”的反复操练,达到掌握说明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使课堂既有说明文教学应具有元素,又不失浓浓的语文味,打造尽可能漂亮的说明文课。
三、研讨过程与收获
1、听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万里长城》。
这堂课,让我们感受到语文课堂可以比文本更有诗意。课堂上,老师要用诗一般的情怀,歌一样的语言,去承载学生的生命长城。
具体地展开,即“好课三味”。所谓好课,要具有“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
什么是“语文味”?怎样上出“语文味”?
2、资料学习
a.《“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
通过学习,我们懂得关于“语文味”的一些界定:
“语文味”是一种具有诗意美感和达到自由境界的教学,文化味是语文味的重要元素。
“语文味”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义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来获得。
“语文味”是渗透了师生生命体验的教学。是文本、教师、学生等教学要素在动态中形成的一种和谐的整体美。
b.《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这个材料,更加明确地告诉我们:
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前提是净化语文课堂。语文课不是德育课、美育课、思维训练课。说明文教学中,过分关注自然科学知识、把语文课教成自然课的现象。这种过分重视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而忽略表达这些内容的形式的做法,是与“语文味”格格不入的。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核心是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合磁化语文教学过程。要教出语文独特的情感、美感、和语感来。
3、扎扎实实的磨课。
理论的习得并非能力的真正提高,得在课堂这块舞台上反复操练,才可能将辛勤的汗水凝固成丰硕的果实。为此,我们进行了一轮又一轮扎实有效的磨课。
最近,各种活动不断:大会小会频繁、抽查视导忙乱。戴老师向大家展示的《秦兵马俑》一课,我们依然毫不怠慢,事先抽出时间进行了认真的试上与听课活动。
再拿《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来说吧,沈诗红一人就上了四回。
(1)初稿
当沈老师有了初步的备课方案后,我们教研组专门利用时间进行讨论研究,梳理出一个当时认为比较合适的上课思路。
(2)第一次试上
效果不错。但是,我们教研组每个成员仍然群策群力,各抒己见,肯定优点也指出不足;付出热情,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教研活动记载簿上写了近三页纸的讨论稿时,教案第二稿有了雏形。与第一稿比,对文本的解读(尤其课文第二自然段)、重点的把握更加准确、深入。
(3)第二次试上
教学流程的大环节处理得相当不错,音乐、图片等的合理运用烘托了气氛,激发了学生情感。本着精益求精的求学态度,我们的讨论内容在会议记录上写了整整三页:除若干细节外,稍大的改动是2、3、4自然段与5、6自然段分别采用细品慢嚼与放手演说的方式教学。至此,第三稿方案初步形成。
(4)第三次试上
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高。老师精当的指点、精妙而诗意的导语,换来学生对文本精深的理解和精彩的朗读。整个教学流程,学生密切配合,老师得心应手。这是一堂相对完满的课。然而,追求卓越的意识,使我们再一次围坐一起,精雕细琢起来:一句句子的独特语气、一个字词的多种预设等都再三推敲,直至教案第四稿浮出水面。
(5)第四次上
经过这么几轮的磨课,沈诗红老师驾轻就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详尽而丰富的资料补充,使学生恍如穿过时空隧道,来到18世纪的维也纳,聆听欧洲古典音乐最初的梦想;斟字酌句,使平面的文字立体起来,一条条用音乐家名字命名的街道、一座座古朴的音乐家雕像,友好地出现在孩子的想象世界里;伴着悠扬的旋律声情并茂的朗读,更把所有同学和听课老师的心激活了,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的蓝天,陶醉在掺合着花草芳香的晚风里……真是一堂熔书卷味、语文味、人情味于一炉的好课啊!
**军区**站,成立于20**年**月,成立以来,该站始终注重提高全站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别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该站党委立足新建实际,本着以教育促任务的思想,紧紧抓住“深入学习理解和自觉培育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促进任务圆满完成”这条主线,组织引导官兵把功夫下在“真学”上,把重点放在“真懂”上,把成效体现在“践行”上,教育引导官兵努力争做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坚定实践者,探索出一条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官兵思想和行为的新路子,为官兵全面发展和履行使命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建设“主阵地”,在集中授课中深化。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抓好学习理解,需要逐条逐句学,从掌握基本观点开始。为此,该站安排3名站常委和2名基层领导上台宣讲辅导,重点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时代要求等讲清楚,把普遍关注的问题讲明白,把精髓要义讲深刻。为真正把课讲好,站党委组织参加授课的几名同志依据参考材料组织备课,对各自专题需要讲清的理论观点、解答的疑难问题,以及如何联系实际把远的讲近、把虚的讲实、把深奥的讲通俗等,逐一进行了研究,分别写出了详尽的教案。上讲台前认真组织试讲,确保每一课教员讲得清楚、官兵听得明白。授课过程中,授课的同志紧密结合使命任务,紧密结合形势发展,紧密结合个人成长经历,辅之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讲清了重大意义,讲透了基本内涵,讲明了实践要求,使广大官兵听后普遍反映好理解、烙印深。
用好“主渠道”,在日常行为中养成。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只有点滴养成、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内化为政治信仰,外化成自觉行动。为此,该站组织开展了“测控歌曲唱起来、战斗标语挂起来、主题广播响起来”系列活动,政治处精选了忠诚之歌、航天测控兵之歌等体现测控官兵价值追求的5首歌曲,组织官兵以歌咏志,以志导行,让大家在唱响战斗歌曲中感悟航天测控精神。坚持在集合站队、点名、看电影、教育前把军人核心价值观之歌唱起来,使官兵在潜移默化中修正了价值取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弘扬“主旋律”,在军营文化中塑造。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该站坚持用历史印证、让事实说话,充分利用驻地的“红色资源”教育部队,把课堂搬到红色娘子军纪念园,让老讲革命传统,引导官兵走进历史感悟军魂,深扎当好新一代举旗人的思想根子;重温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千年梦圆的壮举和基地为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亚丁湾护航提供卫星保障的事实,激发了官兵精忠报国的内在动力;组织观看“撼天记”等影视片,引导官兵从国防和军队建设跨越史、航天测控事业发展史中,铭记使命职责,争创新的荣誉。同时,该站还在营区主干道立起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宣传灯箱,办公楼前挂起了激励官兵斗志的名言警句和标语口号,在政工网上开辟了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专题栏目,形成了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浓厚氛围。
创新的教育形式,丰富的教育内容换来了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广大官兵牢固树立起了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信念,坚定了献身我军航天测控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古人云:“凡音者,生似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可见,语言必须是发自说话者的真实感情,才能够成为大家心灵的使者,打动听话的人。音乐也渗透作曲人、作词人的情感,这种情感渗透甚至体现在每一个音符中,体现在歌曲的每一个字当中。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必须带有情感性,才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灵。
二、注重音乐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有这样一段话“教师要像一位善于聆听和引导的主持人,要像热力四射的专业知识推销员,要像循循善诱、知识丰富的民俗导游、要像自编自导自演的演员。”语言生动才能得到顾客和观众的欣赏和喜爱。
幽默可以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教师采用幽默的语言,对学生来说也是心理上的一种放松的保证。在一则教学案例中,由于是第一次接触,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们竟然没有一个人举手,于是这位老师就对学生们说:“大概今天同学们的小手都在家里睡大觉呢!”学生们都笑了起来,“不过,刚才我看见一群群小手在路上,在赶过来了。”此时有的小朋友的小手试着举了起来,此时老师又不失时机地说:“有的小朋友小手已经在门外了,我看到了,快请进来吧。”此时,孩子们的胆子都大了起来,纷纷把小手举了起来。
生动性还体现在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上。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在分析教育艺术时指出,他是用15到20种不同语调说出“走过来”这句话,学会了在面部、体态、声音上的不同表达方式之后才成为真正的教育能手的。大家都知道语言和音乐都同属于听觉的艺术,它只对人的听觉产生刺激,长时间的平铺直叙必然会产生听觉上的审美疲劳。曾经听一位老师在教授二年级学生《小星星变奏曲》的时候,一会儿用机器人的声音模仿飞船船长的声音,一会儿又悄悄告诉一组小朋友“活泼的小星星”的歌名,孩子们一直在被她和她所带来的音乐吸引。
三、注重音乐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好教师讲解,优秀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教师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启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愿望、启发学生了解音乐的文化,并随之产生一种思考的欲望、对知识再现的冲动和创造的价值。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多问,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情感,使学生不单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
古人也说过:“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在教案《金蛇狂舞》中,教师设问:“龙舟比赛光有双方队员们的奋力拼搏、齐心协力好像还是不够热烈,还缺少点什么呢?”“假如你在现场观看,你会怎么表达呢?”这样,同学立即就能想到,创作划龙舟比赛时的加油口号。再者,“这么热闹的场面,这么好听的乐曲我们怎么才能记住呢?”由此引导到给乐曲主旋律创作歌词。这样学生既能体会到划龙舟比赛的一种热烈的场面气氛,又能在兴趣盎然的思考和创作的快乐中加深对乐曲主题的记忆。启发的语言还应该含蓄蕴籍,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具有启发性的艺术效果。
四、注重音乐教学语言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注重教学语言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语言的精炼、不罗嗦上。教师的教学语言不精炼、废话连篇、拖泥带水、含糊不清是学生最厌恶的。教学语言的精炼需要教师独到的眼光一针见血地分析问题、取舍问题、找到打开问题的突破口,它的有效实施可以节约课堂的时间,保证了其他操作的时间。
教学因精心预设而有效,课堂因精彩生成而给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呢?
1.弹性预设是动态生成的前提
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交互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要形成“弹性化”教学方案,为学生留足自主学习与合作研究的空间,即课堂要“留白”。
2.精心预设是适时生成的基础
教师在备课是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实际上,所谓的备学生,就是指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对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充分的预设,对结果要了然于胸,对过程要多作假设:学生会怎么说?我该如何引导?学生说的与预想的不一致,我该怎么办?经过类似的场景模拟,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有可能收获更多意外的惊喜。
3.善于捕捉是精彩生成的关键
课堂教学存在许多变数,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过程中,教师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并适时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这样,师生才能在课堂上释放生命的活力,闪耀智慧的光芒,张扬个性的风采。
二、课堂生成――感悟“无法预约的美丽”
1.“顺水舟”推出“水中天”――利用学生质疑出错生成。
一次,笔者在讲解“低碳经济”这一热点时,出示了漫画新闻网中一幅富有讽刺意义的漫画《过度包装》,并请一位同学朗读了漫画中一首诙谐的打油诗:“月饼何贵有?把盏仔细看,不知除去包装,还值几个钱”!还没提出所设计的问题,突然一男生大声喊道“画中是个古人,那时候哪会有那么多包装?”课堂一下子像炸开了锅,秩序混乱不堪,可以说这位学生的“突然袭击”弄得我措手不及。冷静后,我用赞赏的目光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顺势对学生如何巧解答漫画寓意型试题进行了指导,告诉同学们要透过漫画表象看到问题的实质,找出其寓意所在。这样的因势利导,可谓是“顺水舟”推出了“水中天”。
一些极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作为教师应迅速捕捉、判断,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顺势而导,这样往往会收到始料不及的教学效果。
2.“飞来石”激起“千层浪”――利用学生个体体验生成。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又一次激发了全体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为此,笔者在课前对这节课做了弹性预设,整节课围绕这一事件展开。我设计了这样一问:“天宫”升空扬国威,科技创新是引擎。当我们看到这一振奋人心的场面时,一定有许多感触吧!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畅所欲言。”同学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争论此起彼伏,连老师都插不上嘴。笔者只好调整教学策略,重构课堂动态生成,灵机一动,抛出一个相当有分量的观点:“今天我们共同关注这一重大事件,不仅是体会我国科技创新的辉煌成就,更要认清我们的差距,汲取奋进的信心并懂得自己的责任。”话一出口,同学们茅塞顿开,若有所思,课堂恢复了平静。这样,整堂课如行云流水,虽然比预设少了几个环节,但每个学生用心听课,特别投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布卢姆曾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所以,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前对教学进行精心预设,还要随着课堂活动进行的实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充分挖掘教育的有利时机,促进知识的生成,情感的升华。如此一来,美丽的生成便会如约而至!
全国交通安全日教育教案1一、教学目的
1、经过教师的讲、同学间的讨论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掌握走路、乘车、骑车等交通安全常识,明确平时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能保证交通安全。
3、经过交通安全知识有奖竞答等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重视交通安全,掌握走路、乘车、骑车等交通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关于走路、乘车、骑车等交通安全知识。
三、班会程序
(一)、课题导入
1、播放路面一连串因为不安注意交通安全而导致的杯具。
教师讲述: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大地球母亲已变得越来越美丽,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杯具。
2、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息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隐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应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同学们你想说什么呢
3、教师小结:应对这一幕幕杯具,我们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
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所以今日我们就一齐来学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要求同学们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学生如何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安全乘车
1、乘坐车辆的选择。
乘坐车辆首先要选择车况良好,驾驶员技术好的车辆,如公交大巴、中巴车、出租车、学校接送车等,因为这些车辆所属的客运单位都有严格的车辆检查、检验制度,驾驶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并且驾龄都在三年以上,有从业资格证的。千万不可乘坐违规经营的社会黑车,因为这种车的车主、驾驶员往往刚刚拿到驾驶证就急于挣钱,他们一无从业资格证,二无经过系统的交通安全培训,三连保险费有没有缴都是个问题。更不能乘坐三卡、改装后的三轮车或电瓶车,因为这种车的刹车装置根本达不到安全要求,乘坐他的车等于是坐在炸弹上。其次,对驾驶员也有个选择问题,大家尽可能不要乘坐饮酒驾驶人开的车,更不能乘坐醉酒人开的车。另外,如果你的父母会开车,你应当进取劝导父母,为了家庭安全、幸福,千万不可酒后驾车。
2、乘车途中的安全。
乘坐汽车后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以防车辆与车辆交会时发生危险。不要向车外抛洒物品和吐痰,不要在车辆行驶途中与驾驶员闲谈,不要在车上嬉笑打闹。在大人后面乘坐二轮摩托车时要戴好安全头盔,坐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都要正向骑坐而不要侧坐,不要把脚往轮胎里面伸,以防跌落或轧伤。
安全骑车
1、骑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下同)不能走机动车道。
因为法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你走机动车道违反法律,既然法律没有给你在机动车道内的通行权,你就不要在机动车道行驶,如果你硬要走机动车道,往往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2、骑自行车不要逆向行驶。
因为法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你逆向行驶的话,就可能与对面行驶车辆发生碰撞。
3、骑自行车不要直穿十字路口。
需要穿过十字路口,应当根据道路标线,按“右侧通行”原则从非机动车道内绕道而行。还有,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包括过人行横道线自行车也应当下车推行。
4、骑自行车不要成群结队、揪肩搭背、嬉笑打闹、双手离把。
自行车转弯时,尽可能伸出你的左、右手,示意你要转弯的方向。因为此刻道路上的机动车实在太多,加上部分驾驶员的超速行驶,我们已来不得半点疏忽和麻痹。异常是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道路上,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应当在道路两侧通行,更要注意骑车安全。在此刻的道路上,要保证骑车安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请千万不可再做出成群结队、揪肩搭背、嬉笑打闹、双手离把的危险动作来,否则就有可能为自我的卤莽行为承担后果。
5、经常对自我所骑车辆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车况良好。
上学、放学骑车时注意检查车辆,重点检查车辆的制动、车铃是否完好,该修的修,该换的换,不要让不安全隐患留给自我。
安全走路
1、分道行走,自觉靠右。
所谓右侧通行,是指在道路上行进方向的右侧通行。在城区或其他有人行横道线的地方,横过道路必须要走在人行横道线内,因为这是法律赋予行人绝对通行权的地方,必须要充分利用,并按照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通行。如有车辆要强行闯向人行横道线时,你可伸出左、右手示意它减速慢行,千万不可犹豫不决。
2、不盲目横穿。
横过公路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许多汽车与行人发生的碰撞事故,极大多数是在行人横穿公路时发生的。我们明白,汽车不是说停就停得下来的,所以我们可要异常细心。我们能够学习借鉴香港人的走法,采取“先望左、后望右”的办法,即:到达公路边先看看左面有没有来车,要是没有的话你先过前半条;再看看右面有没有来车,要是没有的话你就赶快过后半条,这与我们平常所说的“一慢二看三经过”都是同样道理,总之要看清路况。
3、不要边走边看书,不在马路上相互追逐,不在马路上玩耍和长时间停留。
公路是十分危险的地方,稍不注意就会遗憾终身。人常说:“惹不起我就躲”,机动车是高速危险工具,它能够给人们造福,也能够给人们带来灾难,这就需要我们取其利,避其害。只要我们用心掌握车辆运动规律,学会避让方法,就会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行走在宽阔的马路上。
(三)、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
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
3、黄灯亮时还能够过马路吗
4、什么灯亮时才能够走
5、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6、骑自行车要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7、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团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8、骑自行车要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
……
教师小结:同学们都掌握的很好,那就期望同学们能自觉遵守交通安全规则。树立良好的中学生形象,讲礼貌,懂礼貌,做守法公民。
四、总结(5分钟)
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生命仅有一次,幸福欢乐掌握在你的手里,期望同学们经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交通安全,靠你靠我靠大家,靠全社会的方方面面来关心、支持和自觉地加以遵守,也仅有这样我们的道路交通才会有序、安全、畅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人民才会更加美满幸福!
全国交通安全日教育教案2一、班会主题:大学生安全教育
二、班会时间:____年__月_日
三、班会地点:1205教室
四、班会参与人员:
全班同学及辅导员
五、班会目的:
进入冬季天气干燥,所以要加强学生的防火意识。
六、班会过程:
首先,强调了消防安全防火的重要意义,提醒大家从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点滴小事出发,构成消防安全保护意识,共同创造和谐安全的教学环境。
(一)公共场所发生火灾的逃生技巧:
1、如果大火堵住门口,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用水浇全身。
2、高层住宅失火,用床单或窗帘做成简易的绳子,挂牢物体,逃生。
3、如果火灾上身,就地翻滚,以扑灭火苗。
4、如果出口小,要呼救,等待求援。
不要轻易跳离,这样危险性更大!
(二)火灾逃生自救十法:
一、要了解和熟悉环境。当你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太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
二、要迅速撤离。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我被火围困时,要立即想法撤离。
三、要保护呼吸系统。逃生时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将口鼻捂严,否则会有中毒和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的危险。
四、要从通道疏散。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也可研究利用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
五、要利用绳索滑行。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滑到下一楼层或地面。
六、为低层跳离,适用于二层楼。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的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户,身体下垂,自然下滑。以缩短跳落高度。
七、要借助器材。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网、气垫、软梯、滑竿、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
八、为暂时避难。在无路逃生的情景下,可利用卫生间等暂时辟难。避难时要用水喷淋迎火门窗,把房间内一切可燃物淋湿,延长时间。在暂时避难期间,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尽早获救。
九、利用标志引导脱险。在公共场所的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都设置“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和逃生方向简头等标志,被困人员按标志指示方向顺序逃离,可解“燃眉之急”。
十、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和前拥后挤现象,要坚决制止。仅有有序地迅速疏散,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三)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火灾的预防包括哪些
2、易燃物品应当怎样放置
3、平时用电炉取暖对不对有什么影响
4、蜡烛为什么要及时熄灭
5、年龄小的同学为什么不能自我燃放鞭炮
6、发生火灾时,要拨打什么报警电话并且要说清楚什么
7、学生能不能参加灭火行动
8、从失火的楼房内怎样逃离危险
(四)小结:
1、同学们小结:
经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辅导员小结:
消防知识我们必须要牢记,平时预防为主,因为生命仅有一次,幸福欢乐掌握在你自我的手里,期望同学们经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保护自我的人身安全。
七、班会总结:
经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不仅仅提高了安全意识,也收获了必备的急救知识,同时学生们更加深刻的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安全重于泰山,珍爱生命,安全防火,人人有责。
全国交通安全日教育教案3班会资料:交通安全教育。
班会目标:
1.经过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理解一次生动活泼的交通安全教育。
2.经过逼真的画面,真实的数据,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交通规则,懂得保护自我,懂得交通安全重于泰山等的道理。
班会重难点:
培养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养成交通安全的良好习惯。
班会准备:
1.黑板上书写“交通安全我先行”几个字。
3.准备测试交通规则的抢答题目。
5.学生自制安全宣传卡。
班会过程:
一、以逼真的画面,真实的数据,真切的告诫,让学生深深懂得保护自我,就是幸福大家。
1.导入:
同学们,今日我们举行一次“交通安全我先行”活动,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A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期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2、逼真的画面:
播放《交通安全监控录像》
(教师:看了这些录像,你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
刘善容:看了之后感觉很害怕,以后都不敢过马路了。
未从凡:太惨了,他们这么年轻就丧失了生命。
王建鹏:我以后必须要注意交通安全了,感觉很多危险都在我们身边。
童耀:我一向都很注意的,所以以后不会遇到这类事故的。
教师:交通事故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也常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讲一讲听到的、看到的或从报纸上阅读到的或亲人朋友遭遇过的交通事故。
3.真实数据:
道路交通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它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大家来看这样一组数据:据统计,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已经连续3年每年死亡人数突破10万大关,10万鲜活生命葬于滚滚车轮之下,如此触目惊心的人间惨剧,留给世人的该是多么沉重的警示和思索。
连续3年每年死亡人数突破10万大关,一年10万人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年消失一个小城镇;一个月被吃掉一个万人军团。一年经济损失33亿多元,相当于国家能够养活100万个失业人员;能够使200万个穷困地区失学儿童重新走进学堂,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
4.真切的告诫:
谈起交通事故,同学们无不感到形势严峻,谈起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无不感叹唏嘘。感叹、唏嘘之余,请同学们说一说他带给我们的启示或想法。
5.小结:这些血的教训向同学们敲响警钟!——期望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交通安全这根弦,时刻牢记遵守交通规则
二、班会中学习交通法规:
1.辨认交通标志;(学生举手回答过程略)
2.快速抢答交通知识(学生抢答过程略);
3.游戏《等车》。
让几名学生表演
剧情背景:周末到了,同学们回家心切,在公交车站等车,车子最之后了,他们满心欢喜,蜂拥而上,你推我挤,车在还没停稳,有的同学便抓住车门把手,这时惨剧发生了------
请同学们说说游戏中有哪些是违反交通规则的,我们以后该怎样做
4、让一名名学生模仿交通指挥动作,让大家辨认
三、小结
教师:在父母眼里,你们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在教师的眼里呢们是展翅待飞的雏鹰。父母、教师在期待着你们,完美的明天在期待着呢们!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你们要懂得保护自我;懂得交通安全重于泰山等的道理。同学们必须要把交通安全牢记心中!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石,而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从现在的教育状况看,有关课堂教学的校本研修不可谓不多,从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集中授课培训、比赛展示或基于网络平台的观课议课等,都给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因为农村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认识不够,加上学习机会少,参与名额、硬件条件的限制等原因使得这样的课堂教学培训收效甚微。与这些大型的课堂教学培训相比,内容更具体、时间更短暂的“微课堂”渐渐显现出它的优势。
“微课堂”是依托校本研修平台开展微型课堂教学的一种研究方式,一般课堂教学时间在20分钟以内,教学内容较集中。授课时可以有学生授课,也可以无学生授课;可以是一课多议,即教研组一人上课,全体教师听课,并参与评课,就教学研究主题进行研讨,也可以是同课异构,在甄别比较中取长补短,受到启发。
“微课堂”研修的操作流程如下。
1.确定内容。每次研修都立足课堂教学,确定重点研修的某一项或两项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板书、提问、组织讨论、讲评、结课等教师的各项教学基本技能,然后选择某一个知识点或某一个环节作为授课内容。如我校语文组已进行过的一些微课堂尝试:不同体裁的课文导入研究、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研究、课堂作业设计研究、课堂有效提问研究、前置性学习单的运用研究等等,都让教师受益匪浅。
2.课前研讨。组织教师进行交流,这一内容“假如让我上,应该如何做”,每人简短陈述自己的设想,以便集思广益,形成最佳方案。
3.设计方案。上课教师根据主题内容编写“微教案”,设计“微课件”、“微习题”等。教案中除了说明该技能实践构想外,还要注明设计理念、操作行为、时间分配等内容。
4.观摩展示。授课教师按教学详案进行课堂展示,在展示之前要对本次研练作简要解说,阐明自己的设计意图,以便观摩者作评价。
5.反思评析。展示教师课后进行自我分析,反思是否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找出有待改进的地方。全体教师各抒己见。
6.修改再练。授课教师综合集体意见进行修改,进行第二次课堂研练。
“微课堂”的研讨活动目标明确,互动深入,耗时少,见实效,扩大了教师参与的广度和效度,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高的效益,自然深得一线教师的青睐。
二、 微课题
课题研究一直是校本研修的重要抓手,但长期以来课题研究的高理论性、高专业性让许多教师产生了类似“教育科研太深奥,我们不是那块料”、“课题研究太繁琐,耗时耗精力”的感觉,从而对课题研究敬而远之。特别是农村学校因为缺少研究的专业引领和团队合作的意识,教师对课题研究更是望而兴叹。而微课题研究正弥补了这样的缺憾,它是一种切口小、周期短、过程简的教育科研方式,更是一种普及性强、基于实践的草根化研修方式,为一线教师架起一座从课堂走向科研的引桥。
1.研究文化做铺垫。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所以微课题研究首先需要营造校园研究文化,如我校每周二的晚上都会组织“青年教师读书会”活动,让青年教师就教学经验、读书心得、教育困惑等进行交流、讨论、分享,促使大家养成乐于分享自己的困惑、思考、经验、所得的习惯,同时渗透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奠定研究基础,使学校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研讨氛围。
2.研究方式张个性。首先课题的选择要兼顾教师的研究基础和研究兴趣,又要符合研究规范,更要彰显教师的个性理念。可以是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惑,可以是借鉴别人的经验做法在课堂中的实践思考,也可以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如我校已经进行的一些课题《一年级学生上课倾听习惯的培养研究》、《提高小学生数学笔算正确率研究》、《小学英语情趣教学案例研究》、《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研究》等,就凸显了学科和学生的特点,也明确了教师的研究指向。同时课题的研究方法不唯一,可以是行动研究、案例剖析、实践反思等等;课题成果呈现方式不单一,可以是课堂教学展示、语言陈述成果、现场评价等等,目的是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
3.研究过程重引领。既然是科学研究,教师就需要了解自己所研究内容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熟悉1至3种常用的研究方法等等。为尽快引领教师走上正轨,在研究初期,微课题申报评审书、研究方案均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在降低难度的同时让教师了解基本的文本撰写要领;研究中期,开展研究咨询、研究回眸、研究展示、研究博文交流等活动,为教师提供科学的辅助,增强教师微课题研究的信心和积极性。
实践证明,微课题研究作为农村学校校本研修的一种崭新模式和有力抓手,虽然研究范围小,成果也小,但相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服务教育教学的的作用却是不可小视的。因为它几乎具备一般意义上研修模式所具备的全部特点,如集体充电、个人研修、专业引领、团队合作、沙龙研讨等内容,因此更利于农村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农村教育科研的整体推进。
三、 微论坛
专家讲座是教师研修中常见的培训方式。在各级培训中不乏朴实而生动的专业阐述,对教师的理论提升和实践操作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对于农村教师来说,与专家面对面的机会毕竟很少,而且切入教学实践的细节且有针对性的讲座更少之又少,教师常常是“听时激动,听后不动”。我们启动的“微论坛”研修,旨在缩短研修周期,拉近互动距离,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微论坛”不同于专家讲座,主要是通过短小精悍的教育教学现象来揭示教育教学规律,它一方面考验了教师的表达能力和精炼主题的能力,一方面激起了教师的思维碰撞,达到分享共赢的目的。一般利用教师业务学习的集中时间,每次耗时5分钟左右。主要操作需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论题。论题可以是全校教师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中筛选确定的话题,也可以是读书心得的微交流,还可以是现场话题,如看一小段新课导入教学视频或一个教育案例、谈谈自己的看法等等。我们曾进行过的微论坛主题有“学习单的设计构想”、“个性作业,你怎么看?”“面对这样的学生……”“新课导入之我见”等等,这些话题取自于教育教学一线,贴近教师生活,教师有话可说,有兴趣参与,效果自然能得到保障。
2.确定主讲。主讲教师可以是对这方面有一定研究的骨干教师,也可以是临时“点将”。这种不确定性促使所有教师都参与研究,保证了论坛的实效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训练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提炼概括能力,也训练了即时表述能力,同时心理素质也得到了锻炼。
3.互动跟进。“微论坛”与集中的专家讲座相比,优势在于教师不需要带着仰视的目光,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倾听,大家都是一同研究一同实践的“战友”,彼此的亲近让大家可以心无旁骛地参与论坛交流,真正探究教育教学的真问题、实问题,在论坛中即时互动,常常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每次微论坛结束后,将论坛的发言记录于校园网,供教师继续研讨交流。
“微论坛”已成为一种短小精悍的研修模式,在促进教师研究、思考、实践的专业发展道路上体现出迅捷、有效的特点。
四、 微反思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在各级教育部门制定的文件中,对于教学反思都有明文规定,如我县“有效教学”推进过程中就提出“每学期20篇教学反思”的硬性规定。在学校教学内务的例行检查中、在各级教学视导等活动中,这也是必查项目之一,有时候还会将反思内容作字数的最低限制。与之相携而来的是教师为了体现“反思”过程,更看重“量”的多少,而忽视了“质”的存在。如何使反思落到实处呢?这首先要重新认识“反思”的本质。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它不在于字数的多少,不在于问题的大小,而在于它是否促进教师反观自己的教学得失,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从“微反思”的角度,鼓励教师一课一得,一人一博,一周一梳理,一月一交流。
一课一得:这“一得”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一个词语的教学灵感,也可以是一道习题的解法发现;可以是一句过渡语的新思考,也可以是一个小环节的再反思;可以是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萌发的灵感,也可以是听课、评课的活动中突然受到的触动等等,不求多求广,只求有所悟、有所得。这样“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如积跬步,必能行千里。如我校教师的《一得录》所收录的教学一得《“暂时”应该等一等》、《美丽的“错误”》、《方言“秀”课堂》等,既让人耳目一新,又令人读有所悟。
一人一博: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我校每个教师都申请了自己的微博平台,它是记录教学反思的有效载体,可以利用网络优势使“微反思”的记录更便捷,互动交流也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好地提升反思的效度。
一周一梳理:鉴于教师每天工作量都比较大,“微反思”常常因为没有固定的时间进行“反刍”、整理、归纳而停留于简单的现象描述或问题陈述阶段。利用双休日回顾每周的反思,可以促进教师进一步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如何改变现状。
一月一交流:每个月学校以网络和文本的形式将教师的“微反思”做一个简单的归类汇总,设置相应的栏目,如“课堂随想”、“心灵小语”、“创新方舟”、“案例点击”等等,再装订成册,或制作成电子简报,供全体教师学习研究,将“微反思”的效应进一步放大。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聚小溪,无以成江河”,“微研修”于微见大,于微见卓,于细微处求真知,正如一缕春风吹进了校园,给农村学校的校本研修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