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8: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实用文写作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 学术论文的分类
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的论文。这种论文 是考核申请者能否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及博士论文等三种, 其水平由浅而深。学士要求达到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 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博士则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 工作的能力和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由字数来看,学士论文约一万字, 硕士论文约五万字,博士论文则在五万字以上,有时多达十至廿万字。兹分述如下: (一)学士论文大学本科毕业生运用在校期间学得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解决某一不太 复杂的科研课题所写的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签辨者,均可授予学士学位。其条件如下:
1.能够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硕士论文
硕士所提之硕士论文应为指导教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者,其论文须有自 己的新见解,并在过程中有一定的工作量。一般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约一年左右。其基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三)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对本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本学科水平提高有重要的突破。其基 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四)一般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论述创新性研究工作成果的书面文件,是某些实验性、或理论性、或观测性的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
学术论文的内容应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而不是简单重复、 纯属模仿或全盘抄袭前人的成果。学术论文应具有新的信息。
学术论文通常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在学术报刊上发表等。它反映学科最新的 前瞻科学技术水准及其发展动向,体现了科技工作者拥有的成果。
为进一步探讨学术论文写作特点和规律,应从内容性质和结构形式的差别方面将学术 论文分为理论型、实验型、描述型和设计型等四大类。 理论型论文的重点在于理论证明和分析。依研究对象可分两种:一种以抽象的理论问 题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方法重于理论推导和运算;另一种则以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观测数据 以及有关的文献数据为对象,其研究方法是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及抽象化, 并通过归纳、演绎、模拟等过程,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见解。一般说来,理论型论文正文 结构型式灵活,没有固定格式,可将研究的对象或结果划分为若干有联系的层面,按一定 逻辑逐层进行论述。
1.模块选择与串联教学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在教学文种时,对于理论常识少讲甚至不讲,只强调写作注意事项,然后设置职业情境,将几个文种串联起来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系列文种写法的同时熟识了一项具体工作的流程,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如讲完个人简历和演讲稿,将这两个文种合并训练,让学生上台做求职性自我介绍。
2.职业情境模拟训练在文种的学习中,创设近于职业环境的写作情境,让学生尝试进入某种职业角色,通过情境模拟掌握具体文种的写法和使用。这样使应用文写作的学习从书本进入操作性的仿职业环境,使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效果,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宗旨。如在训练求职性自我介绍时,模拟招聘面试现场,课桌沿教室摆放为长方形,教师和学生分坐三边,扮演面试官的角色,每位“求职者”自我介绍后,各位“面试官”根据本公司招聘人才的需求,提出问题,让“求职者”回答,根据回答效果和满意度打分。这种模拟方式实践证明效果显著,“面试场面”热烈,学生既提高了学习热情,又有了一次求职体验,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查漏补缺,加强锻炼,提高竞争力,适应职业和社会的需求。
二、学习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建议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学习评价体系,一直不是主要以试卷的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从出勤与表现、平时作业、期中考核、期末考试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评定。语文教研室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学习评价秉持以学习质量为核心的评价理念,从以下三个方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1)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和完成练习情况,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2)学生模拟练习的质量,对学生的纸质作业反复指导,直到最后提交上来的是完全合格的作业;(3)期末考试试题尽量减少理论知识的分数比重,提高错文修改和情境写作的考核权重,将考试纳入实践训练,起到学习考核的效果。下一步的努力是建议学院考虑改革期末考试的方式,再适当降低其在综合成绩评定中的权重,考核形式改为开卷考试,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研、科研活动
1.教研活动。编写了教改实施方案,指导教师使用模块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同时组织教研活动、听评课活动、学生座谈,听取同行、学生的意见,积极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2.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2014年语文教师参加了两次高职院校公共课改革的学术会议,分别为5月19日的全国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程骨干教师网络培训和10月12日的2013~2014年内蒙古高等学校公共课教学改革科研项目重点课程精品教学资源建设(高职高专教育)启动会,会上听取了专家的全局性的改革意见,学习了其他职业院校的成功教改经验,并就本学科召开了研讨会,一线教师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意见,对本院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与促进作用。
很多人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将论题、论点、论据和结论摆出来,而没有进行或者很少进行阐释,存在着缺乏有效阐释的问题,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读者对于写作者的论题和论点或者某些关键性的词语都无法理解,这样做大大降低了议论文的可读性。如果写作者是学生的考试作文,则更对学生的成绩造成了直接影响。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合理阐释对于议论文的重要性。过度的解释和说明使得文章臃肿不堪,但极度缺乏的阐释却也会使文章更加乏味。那么如何解决阐释法在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呢?
二、阐释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合理运用
针对在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过度使用阐释法和阐释缺乏等问题,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议论文写作,特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首先,从整体上来看,要把握阐释法在议论文写作中使用的度。
过分使用阐释和过少使用或者不使用阐释法都不利于议论文的有效写作,只会降低文章的可读性。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写作者应该时刻注意把握阐释法的使用原则:就是对题目、论点、引语、重点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解释说明,而且要注意语言的精辟和简练。[2]也只有在这样的原则之下,才不会产生阐释过度和阐释缺乏等问题,这样创作出的议论文才真正具有可读性。
其次,具体说来,在论题方面,此种阐释经常被称作“破题”,也就是在文章的首句就阐述题目或者论点的含义和范围;经过对题目或者论点的说明和解释,题目的含义更加明确,论点也更加清晰,有利于提高论证的准确性,使读者一开始就能够明白这篇议论文所要传达什么信息或者明确此篇文章是否具有可读性;但有时却并不一定要对题目进行论证,这一点的把握主要在于题目和论点理解的难易程度。在论据的阐释方面,实际上也就是如何将论据中能够论证论点的部分表现出来,这一部分至关重要;一个论据可以做多个论点的论证,但如何将此论点与论据结合起来,如何进行逻辑的推理和语言的描述,这就需要进行精辟地阐述;对论据的解释说明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加合理。在引用的阐释方面,一般来讲,对引用的阐释就是对一些句子进行解释、说明和阐发,以便于更加充分地论证论点;对引语进行解释和引申能让句子更有活力,或者说,更贴近论点,使论据更加充分;从重点词语来看,在议论文写作时需要对关键性的词语进行阐发和引申,这种阐释的方法在议论文中是经常使用的;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可能引发歧义或者对本篇文章比较重要的词语,此时,就需要对这些词语进行相应地解释,从而有利于增强文章的魅力。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恰当、简明、引人注目。题目应力求简短,一般不宜超过 30 字。
(2)摘要: 论文第一页为内容摘要,约 400 字左右。应说明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新的见解,语言力求精练。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 (3—5 个 ) 每个关键词不多于 6 个字。
(3)正文是论文的主体,着重反映论文研究工作范畴,研究方法,并将调查、研究中所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提出论点,要突出创新。正文一般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绪论(前言、绪言、引论)简明扼要,推理严谨。 ② 本论:层次清楚,逻辑严密,条理分明。 ③ 结论:论点正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练。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规格》的有关规定,论文正文中标题层次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连续编号,例如:一级标题 1 ,二级标题 1 . 1 ,三级标题 1 . 1 . 1 ,一般不宜超过 3 级。编号应左起顶格书写,有标题时在编号后空一个字的位置再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
(4) 注释: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注明页码。
(5)参考书目:只列主要的及公开发表过的,按中文引用的顺序附于文末。
文献是图书时,其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年份,版次 ( 初版不写 ) ,出版单位,地点,页码。文献是期刊时,其格式为:编号,作者 ( 外文姓列名前 ) ,文章题目名,期刊名 ( 外文可缩写 ) ,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 若期刊无卷号,则为:年份,期数,页码 ) 。
(6) 致谢: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对论文工作有利条件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
(7) 学位论文完成后,在最后加上一页指导教师评语 ( 导师签字 ) ,答辩委员会意见 ( 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 ) 。
2.书写步骤
(1)课题选择:选题的方法:有学习心德法,阅文献法,实践调查法,题库选题法。具体来讲,选题一般有这两个大的方面:
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首先,从现实存在的问题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从寻找教育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教育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学员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如在前人已提出来的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所以一般来讲有三个方面:一是结合自己的专长业务;二是要有充足的资料;三是要有选择的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
毕业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是选题过大、过空。内容陈旧。内容杂乱,选题太窄。
(2)对资料进行研究:我们要围绕论文的题目进行资料的收集。
(3)查相关文献,通过网络搜索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类、确定取舍;
(4)写作提纲。写作提纲是写作论文很必要的,但很多学生不注重这个成绩。提纲是对学生写作很重要的,一是可以清晰的把你的观点反映出来,然后围绕这样的总的观点提出分论点,之后对论据进行搜索,有层次的对问题论证。第二,通过提纲对信息进行提取、整合,便于保留一些有效的资料为我们所有;第三,通过提纲可以全面的了解我们写作的内容。对于内容结构的完善起到一个很重要的帮助作用。对于论文的提纲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性的提纲;一种是详细的提纲。详细提纲需要主要论点、分论点、对论点进行论证的论据,这样使提纲一目了然,然后进行完善。第四,论文撰写( 5000 字左右,最少不能少于 3000 字)
(5)修改: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修改。主要是:一是看主题是否突出,标题是否得当;二是看论据所要的材料是否围绕论点进行论证。是否与阐述的问题相适应;三是论证的方法是否正确,所选用的数据是否准确。四是论文的结构是否安排的紧凑,逻辑性是否强,详略是否得当。五是文字方面进行修改。
(6)定稿:修改结束,准备答辩。
3.毕业论文的书写、装订要求(东北师范大学日校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 用纸规格为 B5 。 正文版面为 36 行 X36 列字, 行距 1 . 25 , 加页眉、页码,一级标题用 4 号宋体黑 ( 或黑体 ) 、二级标题用小 4 号宋体黑 ( 或黑体 ) ,二级标题以下的标题均用 5 号宋体黑 ( 或黑体 ) ,其余内容均用 5 号宋体字。
装订线位置: 左侧, 1 . 5cm 。学士学位论文封面由教务处统一格式发放 ,论文题目 ( 扉页、中外文两种 ) 采用全校统一格式如下 ( 由学生自己完成 ) :
作为实用性较强的文章形式,应用文的语言特点极为丰富,像严谨性、准确性以及清晰性等都是该类型文章所具备的语言特点,下面笔者将就几点进行详细的介绍,仅供参考。
一、准确性
只有正确的使用语言,才能确保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不会使人产生歧义,从而使读者能够通过阅读就能准确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大意。而且由于应用文属于实用性的文章,像自荐书、书信以及请柬等都是因为实际生活中的需要,才进行写作的,因此高等院校语文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一定要让其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保障学生在实际使用时不会出现错误表达的状况。老师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用词的准确性:一方面,要让学生保证文章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中出现的人或事等必须要是在实际存在的,不能进行杜撰;一方面,要把握写作用词的分寸,比如在写邀请函时要根据对方的身份,使用合适的敬语,以显示自己邀请的诚意;另一方面,要使用正确的专业术语,并在使用专业术语使进行反复的斟酌和思考,才能进行使用。
二、简明性和严谨性统一
简明性就是在文章写作时用词要做到简明与干练,要尽量使用较少语言来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就对学生语言的精简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为了保证使用较少的语言将需要表达的内容表述完整,就要保证文章用词的严谨性。所谓用词的严谨性,就应用文的实用性而言,就是要在进行应用文创作时,要对文章进行全方面的考虑,保证文章的结构明确、条理清晰,并且没有纰漏。如果在大学期间学生所写作的应用文存在杂乱无章,文章内容表达不清楚等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改正,就会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工作,尤其是毕业之后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学生而言,应用文的严谨性更为重要。因此在大学期间,老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应用文语言严谨性和简明性的培养,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引用恰当的文言词语。应用文的写作特色之一就是会在文章写作中使用文言词汇,而在文章中使用这种词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文言词语的优势,简明扼要的将内容表达出来。像用兹字可以表达出现在的意思,而使用悉字,可以表达出知道、了解的意思。老师要在教学时,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文言词语知识的渗透,并使学生养成随笔记录的习惯,只要平时遇到应用文可用的文言词语时就将其记录下来,建立自己的语言积累库。
(二)运用介词结构进行写作。一般应用文都会运用大量的介词结构来保证整篇文章的简明性和严谨性,像让学生创作总结报告形式的应用文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大量的“按照”“为”“由于”“除非”“比”等介词进行文章的写作。这样的形式会使文章的段落严密和简洁,但要注意介词避免出现介词结构错用和结构搭配不当的情况出现。同时也要和文言词语一样,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三)使用缩略语进行写作。缩略语就是指将较长的信息进行精简、压缩,变为语言符号。它特别适合当下快节奏生活的特点,它的使用也能满足现在应用文写作语言简明、严谨的特点。像“渤海大学”可以简称为“渤大”,“辽宁师范大学”可以简称为“辽师”等等,而且还有一些固定的规范简称,像“十”“五中全会”等等。
三、格式性
一般情况下,应用文的写作都会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写作,而每一固定的格式都会有该格式的一些固定用语,与其他创作性的文章不同,进行应用文写作时必须要使用固定的格式不能进行创作,这样才能体现出该文章的特点。而应用文惯用的固定用语被称为旧语或套语,以感谢类型的应用文为例,第一人称后面跟随者都是道谢的人或群体,而第二人称后面则是想要感谢的人或群体,第三人称则是泛指,可以是指人,也可以是指物。因此高校的语文老师在对大学生进行教学时,应将每一种应用文的固定模式和固定用语都教授给学生,以保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四、朴素性和生动性
朴素性方面,应用文不仅要短小精悍,文章的字里行间更要简朴、不夸张,要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方法,以便于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在需要时熟练书写各种形式的应用文。因为应用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所以它的语言基本都是以叙述、说明为主的,并不需要使用描绘类的语言,只要能够符合格式且读者能够正确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意识,不产生歧义即可。
在生动性方面,应用文语言随着具有朴素性的特点,但并不代表只是一味的叙述,是需要灵活、生动的语言来吸引读者的兴趣,从而使读者能够继续阅读下去的。因此高校语文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能够明确朴素性与生动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写作时的用词要尽量鲜活和生动,能够让读者觉得有新鲜感;一方面,要在固定格式的基础上,进行语句句式的创新,使文章能够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另一方面,就是在修辞上下功夫,利用修辞的形式来替代本体,从而使语言更加形象。
结束语:综上所述,各大高等院校想要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就需要让学生掌握应用文的语言特点,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应用文写作之中,从而优化学生文章的表现力。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大学语文中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朱惠明.应用文的语言特点[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
社会科学版),2010,07:131-132.
[2]王 春.试析应用文的语言特点[J].连云港职业大学学报,
1995,03:47-50.
[3]王忠良.应用文语言特点新说[J].天池学刊,1996,04:
46-48.
[4]王 莉.论应用文语言的生动性[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
在议论文写作中,开头部分属于破题阶段。破题,即对文章话题进行诠释说明,界定其内涵和外延。而排比句式往往由三个以上句子组成,能更加丰富、准确、深刻地揭示话题的内涵。如以《论磨难》为例,作者在开头是这样诠释话题的:
磨难是前进路途中的绊脚石,磨难是天空中阻碍飞翔的风雨,磨难是集体大合唱时的不和谐音符……然而,面对人生中遇到的种种磨难,只有迎难而上才能变难为易,只要战胜了困难,那么,曾经的绊脚石也会成为成功路上的奠基石;曾经阻碍飞翔的风雨也会变成雨后天晴的彩虹;曾经不和谐的音符也会演变成铿锵有力的宏音!
作者首先把自己要写的“磨难”界定为“人生中都会遇到的困难”,并运用比喻排比修辞,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诠释了本文要论述的问题。接着作者顺理成章地提出论点,“只有迎难而上才能变难为易”,并且再次以排比、比喻的修辞方式来形象说明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形象生动,内涵深刻。
二、气势磅礴, 论点鲜明
排比句式的一大鲜明特点就是气势磅礴,在议论文中往往给人毋庸置疑的感觉,这对于议论文提出论点非常有利。在议论文写作中,我们可以恰当地采用排比句式来设置分论点,或者直接提出论点,使之鲜明具体。如《不甘平凡》一文,作者就是这样提出论点的:
每一支红烛都能发光,每一座山峰都可以巍峨,每一朵浪花都可以跳跃。同样,只要不甘平凡的心还在,再无望的梦想也能诠释辉煌。
作者通过排比句式,类比了红烛、山峰、浪花等三个意象,其目的是为了“不甘平凡”作铺垫,有了前面的排比,后面的突然转折就显得非常有气势,论点鲜明而直接。
三、叠加论据,论证有力
在议论文写作中,论据既可以详写,也可以略写,特别是那些众人皆知的论据,勿庸赘叙,只要采取“何人何事何结果说明了什么”的模式即可。但这样一来论据往往显得单薄,这时,如果采取排比句式将这些论据叠加在一起,论证更加有力。如《挫折是强者的助推器》一文,作者这样来写论据:
为什么被沙皇残酷迫害的普希金能成为“俄国诗歌的太阳”?为什么曾被斥责为搞假科学的骗子而受排斥的佛洛依德能成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为什么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身心俱残的海明威能写出激励人心的世界名著《老人与海》?……这些都是因为挫折,挫折给予了他们力量,让他们发奋、让他们图强,终成不朽。挫折对于强者而言不啻为激发生命热情、斗志的助推器。
作者巧妙地将普希金、佛洛依德、海明威三个大家都熟悉的事例,通过“为什么”的反问方式排比在一起,使得论证气势更加磅礴,同时,多个事例叠加更加显得论点的准确,无可置疑。
四、逞我文采,制造亮点
恰当运用排比句式,可以在论证严谨的文章中制造文采非凡的亮点,让读者在严肃的行文阅读时顿觉眼前一亮。但在具体写作中,要始终牢牢扣住论点,不能为了文采而文采。在议论性散文中,多采用排比句式来一展文采,如《古籍的灵魂》一文,作者这样论述:
古籍一如老旧的灵魂,从先秦来,从大唐来,从康乾来,从民国来,随身亦带着辗转的故事向你走来,带着沧桑的目光向你走来,带着满身风尘向你走来。你会读到百家诸子争鸣,会读到大唐盛世的豪情,你会读到战乱纷飞的血泪,你亦会读到它的主人或踌躇壮志、或满腹诗情,或萦损柔肠,没有大漠孤烟、没有长河落日、没有策马扬鞭、没有亭台楼阁,却一样撩拨心弦。
文中作者运用了“从……来”、“带着……走来”、“你会读到……”、“或……”、“没有……”共五组排比句,对古籍“一如老旧的灵魂”作了全方位形象的阐述,读起来感觉很形象、耐人寻味,体现了作者的文采与写作水平。
五、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在议论文写作中,还可以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采取排比句式,营造浑然一体的结构。在具体写作中,要注意开头、结尾的排比句式之间要有逻辑联系,要有一定的递进关系,同时要紧扣中心话题,成为文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这个世界需要你》一文的开头和结尾是如此设计的:
开头:也许你只是天际浮云,最渺远的那一丝,但是这个世界需要你;也许你只是万千林海,最普通的那一棵,但是这个世界需要你;也许你只是入海百川,最不起眼的那一滴,但是这个世需要你。
尽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对其研究,仍存在大量悬而未决的问题,例如课程定位、学科建设、研究深度、教法创新等。大学语文课程既是一个“种”概念,也是一个“属”概念;既可指称特定的一门课程,即“大学语文”(或“高等语文”),亦可泛指紧密相关的一个课程系列,如“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演讲与口才”、“高级语文素养”、“大学人文”等。由于授课时数、师资力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有的院校不得已将其中一些课程合并,归于一门,如将“大学语文”和“应用文写作”合并为新的“大学语文”。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尚可研讨。目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是,两门课程归为一门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有何改变,教学质量如何保证等具体而深入的实际问题。其最终目的是使课程不仅是形式上的合并,而且是内涵上的融通,进而找到一套既切合教学实际、又符合教学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整合策略。
从课程定位来看,合并后的大学语文课程实质上依然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及应用写作能力培养课程。其开设目的是使修课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提升语文素养及人文、文化素质,培养扎实过硬的应用写作能力,为其人格和知识能力结构的全面发展及深化专业学习创造条件,为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实际工作奠定充分的基础。
合并后的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来认识。第一,它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注重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及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它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面向所有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第三,它是一门培养高等语文素养及应用写作能力的课程。该课程是一门集工具性、知识性、审美性、人文性、实践性于一体,而尤其注重审美性、人文性、实践性的课程,侧重于对高等语文基本知识的普及和常用应用文写作方法的介绍。
高等语文素养部分的教学,要努力引发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接受人文主义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修课学生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汉语言文字水平;能够顺利地阅读学术论著、文学作品和科普读物,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言说和善于展示自我,养成经常动笔的习惯,努力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应用写作能力部分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应用文写作在推动党和国家公务管理活动及各企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应用文写作,特别是公文写作是党和国家用以传递策令、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公文工作者的写作水平应当与公文工作的实际需要相一致,能否写出一手符合规范要求的公文,是衡量一个公文工作者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还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理论知识是指导具体应用文文种写作的基础,主要包括应用文写作的概念、性质、特点、作用,应用文的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须加强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者自身需要具备的思想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文化修养、专业知识与写作知识修养等基本素质修养的认识,以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水平。最终,要使学生能够写出适应未来本职工作需要的、符合规范要求的应用文文本。
与目前中小学语文课程强调培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达到应试目的不同,大学语文课程重在加强学生对母语更本真、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培养学生更强的语文能力、更高的语文素养和更健全的人格精神。在大学阶段,培养学生完整的语文能力,一般来说应包括听、说、读、写四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方面。听说能力由于侧重一般应用,加之课时量、学生数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更适宜另设其他专门课程来培养。相对而言,读写能力更多表现为一种多维、复杂、综合的能力形式,同时也构成较高听说能力的基础,应当成为大学语文课程主要的能力培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不断加强课程内容建设,为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
作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认真编写和不断推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大学语文教材,是一项任务艰巨、需下大气力方能完成的重要工作。30多年来,全国已出版各级各类大学语文教材千余种,其中不乏堪称经典的优秀教材。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一些知名专家学者主持编写了多部带有实验性、探索性的大学语文教材。这些“新型”教材总体上理念新颖、体例独特、选文丰赡、质量上乘。同时,有关大学语文学科建设的学术探讨日趋深入,一些关于大学语文教材研究、母语高等教育研究等的论集专著相继问世,为确保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质量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水平提供了学理支撑。就其本质而言,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应当是一个不断汲取母语与文学、学术与教育、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生活等多元营养,彰显汉语言文字功能和魅力,引导大学生掌握语言工具、步入健康语文生活、建构美好精神家园的稳中有变、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过程。
从整体来看,现今大学语文教材主要倾向于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出发,以“文选”的方式收录古今中外的“好文章”、“美文”,在编写理念、选文标准、组合方式、体例安排、单篇设计和阐释等方面呈现出多种样态。[3]然而,这些教材在编写理念的科学合理性、选文内容的教学适用性、篇目选定的比例协调性、与中学教材选篇的区分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且往往很少涉及应用写作的内容。应用写作的部分通常由专门的应用文写作教材承担。即使一些将“文选”部分和应用写作部分编写在一起的教材,也总是“整”而不“合”,缺少贯通性和统一性,成为“两张皮”。因此,在积极吸收当前大学语文和应用文写作两类教材编写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高校(包括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实际出发,编撰出既重审美、素质,又重实用、能力,既有传统大学语文品格、又融务实应用写作于一体的整合型精品教材,乃当务之急。
在努力解决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基本问题的同时,还需要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保证和提高合并后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除课程合并、课时压缩带来的课程整合性问题外,当前许多院校迄今仍未将大学语文列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或者将原来的必修课调整为选修课,甚至直接取消了这门课程。尽快扭转这些不利状况,重视并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加大师资引进培养力度,稳定和扩大专职教师队伍等都是我们面临的母语高等教育难题。
基金项目: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2012年度教研立项课题“母语高等教育理念下大学语文课程整合性研究”(ZJY2012C0009)。
参考文献:
[1]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J],中国高等教育,2008,(3-4):34-36.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这句话道出了应用文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职业生活中必需的求职、计划、请示、总结等文种的写作技巧并不难掌握,但是在实际教学和应用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这些课程既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对当前的写作教学进行改革,使之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结合起来。
一、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应用文历史悠久,早在文字产生之初,应用文便随之产生,应用文的价值毋庸置疑,具备应用文写作的技能对于每一个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都是必要的。但现如今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是重写作技能的指导,轻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毫无目的性地只会跟着模板重复机械的模仿。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偏重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而语文等基础课程不断压缩。据了解,很多高职院校取消开设大学语文课,直接改成了应用文写作,语文老师被迫改行从事其他岗位。实际上,高职院校取消语文课,也就切断了文化传播最直接、最快捷的一个途径。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表现为综合素质差,口语表达能力不强,团队合作能力差,虽然手握一大叠技能证书,但是工作一段时间后,缺乏后劲,文化修养基础太薄弱,实际上,这都是高职院校压缩或是取替大学语文课和缩短应用文写作课学时的弊端。
应用文,顾名思义,应付生活,用于实务的文章,但是大部分应用文写作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应用文的实用性,他们往往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教学概念化、程式化,采用概念―作用―文体格式―例文展示―写作练习的套路讲课,上课内容单调枯燥、学习过程死板、课堂气氛沉闷,久而久之,应用文课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本着应付考试,敷衍了事的心态完成教学,达不到教学目标,学生也没有从中体会到任何与职业能力相关的锻炼。
二、人文素质的培养与写作技能培养的关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不仅要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更是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实现文化价值共享共识,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渠道。高职教育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毕业生不能只有过硬的职业技能,也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因此,在高职生遍布各个行业,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同时,高职生的教育也不能因为追求就业率,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否则学生就会变成没有文化素质的技术呆子,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将是百害无一利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利用应用文写作的课堂,在教学中体现文化渗透的观念,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渗透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技能的传授和指导的同时,为了改变课堂上教师授课相对枯燥和学生缺乏热情的尴尬局面,我们应该肯定的是需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的培养,非孰轻孰重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传授过程中,应采用实用性和适度性原则,从实际出发,不可本末倒置。
三、人文素质的培养在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个人品德、完善自我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拥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尤为重要,对于以后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应用文写作讲求实用性,针对性也特别强,尤其是公文写作,要求材料真实,数据准确,不得弄虚作假,除了行文内容必须符合实际之外,发文格式,发文程序和行文用语都必须一一遵守,容不得半点马虎。否则极易使文书写作归于败笔,因此在学习公文写作时,教授写作格式和写作内容之前,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而写作习惯也是个人良好品德的体现,因此,就算是学习枯燥、死板的公文写作,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
大部分高职生都有马虎大意、不求精准的缺点,体现在公文写作中便是不遵守写作规范、不求甚解,以偏概全,以报告这一文种为例,情况报告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在工作秩序之外出现的意外或是事故情况,因此要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改进措施等情况向上级汇报,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所有的内容必须是经过调查之后得来的符合实际的事实和数据。因此,学生写作练习中出现的“前些天”“死伤不计其数”“损失惨重”等词语需要重点纠正,让学生体会到公文写作需要严谨的用语,需要深入细致的调查,需要阐述事实,它和文学写作有很大的区别,必须秉持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通过对公文用语的学习,通过对错误用语的纠正和反复练习,教师在有意识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个人品德。
没有目标,便没有方向,便没有动力,现在大学生的目标感特别差,急需树立自我规划意识,明确奋斗目标。在讲到事务文书―计划时,教师就可以渗透目标感教育,《礼记・中庸》中提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计划的重要性。无论是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都需要计划,因此在教授计划书时,教师可以针对当前高职生不善于、不喜欢规划学习目标的实际情况,以一个月或是一学期为期限,制订个人计划,在期末返还给学生,以便对照计划的完成情况,这样既锻炼了计划书的写作,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计划的对达成目标、获得成功的重要性,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善于计划。
在讲授“求职信”时,最重要的目的不是教授学生写作格式,而是让学生能够未雨绸缪,及时填补空白,求职信的每项内容不能弄虚作假,必须实事求是,只有自己真正经历过获得过,才能有内容可写,树立学生正确的求职心态,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挖空心思走捷径才能有所成就。
写作风格如个人品格,在这种写作习惯的要求下,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必定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
2.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工作意识
高职学生步入职场之后,专业技术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工作意识,这更有利于学生职业的长远发展。
团队合作是一种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表现出的自愿参与、奉献、协同合作的精神。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中,一些较为综合性的文种的练习可以由小组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从而锻炼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调查报告是企业或是新闻报道中常用的文种,完成调查报告需要两部分,调查研究和写作报告,工作量很大,因此在讲解相关知识后,需要学生自愿分组,确定调查主题,共同完成这项任务,每个小组六个人,分别负责宿舍走访、设计调查问卷、统计调查资料、分析数据、文字撰写、完成ppt制作、课堂展示这几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完成都需要每个主要负责人的努力和小组成员的协助,在集思广益,相互帮助的努力下,才能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小组的劳动成果,在最终的调查报告评比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围绕共同的目标,彼此信任,沟通协作,群策群力,各有分工,扬长避短,完成了一次非常有益的团队合作实践。因此,在布置调查报告任务后,要向学生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的必要性,然后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才能亲身感受到团结的力量,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树立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拥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自然也会提高,但是除了工作能力之外,在工作中也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在讲授事务文书总结时,重点应在强调总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能力,总结可以促发人思考,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从而达到良性循环,使工作向更好的方向迈进。在讲解重要性时,可以适当引用事例和名人名言来说明,医学上的免疫同总结能力相似,也可以从此入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学生意识到总结的重要性时,才能够消除畏难情绪,主动地回顾前一段时间所做过的事情,并认真思考,得出经验教训,指导下一步的学习和生活。由此,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省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也要善于总结。经济法律类文书也是应用文的重点内容,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的益处,例如经济合同,合同的起草需要的专业性更强,一般情况下需要律师等专业人才撰写,但是作为非专业人士的学生,也应该从常识性的角度入手来了解有关合同法的内容和经济合同的写作要求。因此在讲解时适当增加与现实生活贴近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撰写合同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涉及合同的相关违法事项,这样比单纯教授合同写作内容和格式更易让学生接受且对其以后的工作有更大的帮助,让学生知道如何保障自己和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也不触碰违法乱纪的底线。
应用文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应用文教学,抓住时机,以适当的方式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人文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可以通过学习法律和经济文书,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养成严肃认真的写作习惯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可以通过计划、总结等事务性文书的写作,提前熟悉工作流程和经验,养成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良好品德;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认识正确和错误的职业行为,从而建立一定的职业道德和规范意识。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应用文写作》课程在高等职业院校中是一门基础课程,实用性强,适用面广。《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系统掌握国家机关、社会各行各业工作及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各种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技巧、实际用途及其写作要领,培养和提高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应用写作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我们看到,应用文写作课不仅没有很好地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而且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过程枯燥,教学成效不明显。笔者从多年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和写作实践中深刻感受到,应用文写作课必须突破旧的思维模式,准确把握应用文写作的特点,找准应用文写作的着力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
一、更新教学观念,完善课程设置,优化师资结构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应用写作课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往往只是把应用写作开设为公共课或是公选课,开设一个学期,每周2-3课时,一共只有36-54学时,但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只能靠反复训练才能有所进步,仅仅靠一个学期的教学,难以提高实际写作能力。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应用写作的重要性,课程设置部门应该从周学时、总学时数、学分计算等方面为应用写作提供相应的制度保证。
其次,要优化师资结构,要从专业水平、职称等级、学历层次等多方面为该学科构建优质的人才结构模式。由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要顺利有效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高职的专业方向较多,有些专业的专业性特别强,新兴的专业层出不穷,教师想“以不变应万变”是不可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作为担任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教师,首先要对教学班级的专业较为熟悉,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其次,需要经常性进行调查研究,熟悉各个专业岗位对应用文写作的最新要求;再次,要勤于钻研业务,熟练掌握各种应用文的写作并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另外,还要求教师具有奉献精神,典型案例的查找,大量习作的批改和评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学手段的不断变化等等都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要教师能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就能取好的成绩。
二、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
传统意义上的应用写作课程的授课模式都是首先由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其次分析典型例文,最后学生练习。但这种授课方法使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厌烦枯燥的学习氛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更不能使他们学以致用。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必须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充分了解学生写作能力的实际情形
虽然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普遍较差,但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的应用文写作的实际能力又存在差别,同时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应用文文种本身也有难易之分,因此担任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之初,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写作的一般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的实际情况,弄清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和要求达到的写作水平之间的差距,找准教学的适当起点。随意的拔高和降低教学起点都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二)研究专业培养目标,准确确定教学内容
香港学者陈志诚在第三届现代应用文国际研讨会上指出:“传统应用文比较偏重‘文’,现代应用文比较偏重‘应用’。”结合现代应用文专业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我们在确定应用文教学内容时必须紧密结合学生专业实际,这也符合高职教育“应用性”的培养目标和应用文“实用性”的特点。因此,应用文写作课必须认真研究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和学生就业方向确定重点教学内容。如法律专业学生侧重于司法文书的制作,文秘专业学生侧重于公务文书训练,财经专业侧重于经济应用文写作,理工科学生必须掌握设计说明的写法,软件开发专业学生必须学会写作软件开发报告。当然,在确定重点教学内容时,对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事务性文书,也必须让学生掌握并能较好地运用。这样,点面结合,能更好地适应今后学生工作与生活的需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电脑技术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单一的教学手段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适应新形式下应用写作教学的需要。因此要求应用写作教师不仅要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教学之中,而且还要加大力度开发科学实用、高水平的应用写作教学课件,开发更多优质的无纸化教材。只有这样,才会为应用写作教学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应用写作教学质量才会不断提高。同时,利用多媒体能够快速展示形象教材的多种信息传播手段,丰富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演讲词时,我们可以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选取一些国内外著名演讲者精彩的演讲片段,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通过讨论来鉴赏该演讲词写作上的技巧和方法,让他们感受演讲词的无穷魅力。
(四)创设写作情景,增强训练的实战性
从认知规律的角度来说,直接传授的理论学生很难真正领会,而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或者教训他们印象更深,但实践训练必须生动丰富、贴近生活实际。为此我们可以设计并组织应用写作的情景模拟训练。如招标书与投标书的写作,可分为不同的小组,有的小组招标公告,有的小组制作投标书,进行模拟竞标活动。调查报告的写作可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以“网络与大学生活”“、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等为题,认真组织学生制作调查计划、开展调查活动、撰写调查报告、修改成文等一系列活动。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拟写租房合同、新产品广告、干部任用公示、会议通知等,教师参与全过程指导。这样,让学生切实感受信息的选择、加工、利用和新信息的产生、组织、传输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过程丰富实在,可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
(五)交流写作思路,注重写作思维启迪
美国的写作教学都是“车间”型的,每次由教师确定题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写作,课堂上师生一起交流,相互评判学生的文章。这给我们十分有益的启示,笔者在写作实践中也感受到无论是构思还是用语,都是需要相互讨论交流、需要思维启发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示范作用,写作前与学生一道探讨文章构思与角度选择,然后动笔成文并与学生一道交流修改,让学生体会和揣摩应用文的结构方法与用语特点,发现自己文章与教师文章之间的差距,这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堂上可借助多媒体呈现部分学生的文章供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增强训练效果。同时在写作训练中可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由小组在讨论中完成一定的写作训练,小组代表进行交流,变教师讲授为学生主动思考,互相影响、引导和启迪,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六)开发课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生活阅历和写作经验不足是广大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弱点和不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实践中体会写作的全过程。为此,高职院校应改变观念,不再将实际接触社会的时间放在毕业实习,而是要与相关单位建立联系,开发长期的课外实训基地,使学生边学边用,真正体会到知识的价值。比如,授课教师在讲授市场调查报告时,可以与相关企业联系,派学生为该企业做市场调查,从设计调查问卷,发放问卷,到回收并统计问卷,然后再根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写出调查报告都由学生分组完成。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应用写作的基本技能,并在工作中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通常,应用写作的教学评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学生平时习作的评价;二是期末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但由于评价方法单一,评价结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好的评价方式要既能真正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我们应该建立一整套的评价体系,包括平时的习作、技能训练以及期末的成绩考核等方面。考核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要改变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实行“半开放考试”,将平时习作的成绩与技能训练及期末试卷成绩相结合,进行综合评判。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不会再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考前的死记硬背上,而是积极地参与平时的写作训练。既掌握了知识,增强了实践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这种将平时成绩予以量化的方式,能够更全面、公正地评价一个学生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前新.高职教育的发展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4,3.
一、引言
应用文写作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工作中处理相关事务所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应用文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涵盖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这一现实,可以看出,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不仅对政府部门的文秘人员十分重要,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大专院校的学生来说,应用文写作能力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但是就我国大专院校关于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现状来看,却不容乐观。虽然应用文写作能力已经被作为大专院校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写进了教学大纲,但是应用文写作教学长期以来都处于被弱化、边缘化的状态。基于这一现状,我认为大专院校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二、优化大专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措施
我结合自身多年来关于大专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经历,立足我国大专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措施,以期能够对当前我国大专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科学发展提供可借鉴之处。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否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说,要想改变长期以来大专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被弱化、边缘化的状态,首先应当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第一,教师应当认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应用文写作实践,注重总结自身在应用文写作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只有自身真正体会到了其中的苦乐,才能够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恰当的教育。第二,积极参加各种关于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学习与培训,积极进行同行之间教学经验的交流与沟通。第三,在进行应用文写作锻炼时,应当与学生一起进行写作,同学生习作进行比较,激发学生进行应用文习作的兴趣与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通过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以下经验: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好一门功课,首先应当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于应用文写作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重要。
1.精心设计课前导入语
我在进行“计划”这一应用文体的教学开始之前,采用启发式问答的方式进行课前导入:“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大家在这个学期里都有什么打算呢?”学生开始纷纷回答,有说要继续学习准备接本的,有说要通过职业等级考试为自己今后找工作打基础的,等等。我继续进行课堂内容的导入:“大家的想法都很好,但是我们怎样才能把自己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呢,就要先说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再有层次、分步骤地说明自己今后应该怎么做。”然后请几位学生阐述自身计划的实现途径,我则继续启发式的询问:“你要通过什么样的对策措施才能够实现这一计划呢?”学生就又详细列举出了几条对策。于是,我顺势在黑板上写下“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下面依次对应写下“依据—目标—措施”,从而有效地将“计划”这一应用文体的教学引入正轨。通过这样的启发与引导,学生们很容易就对“计划”这一文体形成了初步的了解,为后面应用文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充分结合学生专业特点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当注重同学生所学专业相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共课同专业课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逐渐培养起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等的热情与兴趣。例如,我在给一些理工专业学生进行“广告”这一应用文体的教学时,首先将广告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单概述,然后布置学生在课下收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自认为最好和最差的广告各一条,再依照教师所讲的广告的特征进行对应的分析与评价,在下次课堂上进行自我讲解。这样一来,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专业化的讲解过程中,不仅能够将“广告”这一应用文体的特征熟练掌握,而且在应用文写作的课堂上感受到了所学专业的应用价值,自然也就实现了应用文学习兴趣的极大提升。
(三)教会学生写
许多教师仅仅把教材上的理论与写作套路照搬照抄到课堂上来,学生对这种抽象化的内容必然会丧失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将抽象的写作理论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写作实践。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予以改善。
1.找准学生应用文写作方面的薄弱点
在各种应用文体的教学中,“怎么写”固然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各式各样的教材中都会有详细的说明,其理论很容易就能够掌握。但是,在应用文实际写作时“写什么”却是让众多大专学生挠头的一件事。基于这一现状,我认为教师必须找准学生的这一薄弱环节,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学生“写什么”上来。比如,我在讲授“消息”时,就在“怎样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消息”上花了更多功夫。当时,正是期中考试马上来临的时期,我问学生:“这几天校园里有什么变化吗?”他们想了一会儿,有同学说:“校园里背书的同学比平时多了。”于是,我问:“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他们说:“临近考试了,大家都不想被挂,所以临阵磨枪,希望能闯过考试关”。我问:“那大家觉得这种情况正常吗?符合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份吗?”有的同学说:“这很正常,我们己经习惯了,见怪不怪。”针对同学们的这种认识,我总结说:“是啊,学校中这种到了考试时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大家己经司空见惯了,觉得很正常,而这种正常中却反映出了一种不正常现象,即我们大家不重视学习,浪费大好青春和美好光阴,辜负自己,也辜负了养育我们的亲人。所以说,生活中看似正常的情况处处有,但我们应该从这些‘正常’中发现‘不正常’来。”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从看似正常的现象中发现不正常”。在我的启发和引导下,同学们也写出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校园新闻。
2.采用最为简单实用的写作方法
在应用文教学中,尽量做到化繁为简,把最简单、最实用的写作方法教给学生,空出更多的时间用来让学生练习和实践,然后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讲评时指出不足,归纳出应该注意的问题。这种从“理论掌握—写作实践—发现问题—再次写作实践”的知识学习过程,完全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因为直接传授的理论,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很难真正领会,而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或者教训他们的印象则较深。
例如,我在讲授“民事书”和“答辩书”时,先通过一些典型事例使学生了解了这两种文种的用途后,然后拿出一则材料,将学生分为原、被告,让他们分头准备“书”和“答辩书”。但作业交上来后才发现许多同学的“书”存在“诉讼请求”得不到“事实理由”部分的支持,或者“诉讼请求”仅凭主观愿望,而不符合客观事实等问题。于是我告诉学生,写书只要把“诉讼请求”写清楚,符合客观事实和法律规定,“事实理由”部分要陈述清晰,并且能够支持“诉讼请求”,就能符合写作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些问题,再次修改,很快就掌握了这种文种的写作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是当前大专教育亟待加强和完善的重要课题,教师应当积极承担这一职责,深入分析大专院校学生在进行应用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并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予以解决,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积极推动大专院校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付雪莲.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2]李富国.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几点体会[J].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