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多媒体教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8 15:38: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学多媒体教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学多媒体教学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8-0120-02

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如何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实际需要,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基本素质,已经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学工具相对落后,教学条件有诸多限制,很多新颖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计划都无法正常实施,教师往往是依靠粉笔、黑板和循循善诱这种既简单又原始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如今,伴随社会的进步、新课改的实施以及多媒体工具的发展,中学化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已经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进。基于多媒体工具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其生动、形象的特性大大改善了教学模式,给化学课堂诸注入极大的活力,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因而有了很大提高。

1 运用多媒体工具使新课的导入行之有效

新课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或戏曲的“序幕”,负有渗透主题、带入情景、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做好教学铺垫的任务。这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对于新课的兴趣,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中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新课能否被有效地导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在教授化学课时可充分发挥多媒体工具直观生动的特性进行导入。例如,在讲授“二氧化碳的性质”这节课时,可运用一段动画片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段动画片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意大利的某个地方有一个神秘的山洞,人走进去可以毫发无损地出来,而狗一旦进去没多久就会死亡,因此当地人称它为‘屠狗洞’。”不明就里的人们看完这个动画片以后都会纷纷询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对于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强的年龄段的学生,将会引起他们多大的兴趣。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能够趁热打铁,将新课内容顺势导入,告诉他们这都是因为洞内的二氧化碳在作怪,才会使小狗死于非命。“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学习今天要讲的知识吧。”

这是一个典型的教师运用多媒体动画作为化学教学工具的案例,不但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接下来的“二氧化碳的性质”的讲解奠定了基础,教学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2 运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诱发学习的兴趣

初中化学是一门既宏观又抽象,同时蕴藏着无限微观奥秘的自然科学。知识零碎,种类繁多,概念性和记忆性的成份较大,无论从教还是学的角度来说,都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在实际教学中,应试考试的弊端也日益突出,教师往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还可以毫不费力地将传统教学难以突破、难以描述的概念、难点等通过实物、图像、声音、文字、模拟等,直观、生动地演示出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感悟。

3 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化学课上,要通过适当地利用录音录像、投影、幻灯或计算机等多媒体工具,把所要讲的东西向学生展示,使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地学习,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热情。另外,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以往课堂节奏慢、课堂容量小、教学方式单调呆板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速度,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知识密度,同时图文并茂,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对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没有科学的实验就不可能有化学科学的今天,化学科学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与化学实验密不可分。因此,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人们进行化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手段。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做好化学实验是培养中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目标。

一些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氢气只有在纯净的条件下才能安静地燃烧,否则不纯的氢气燃烧会引起爆炸。还有的化学实验容易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有些实验是不太适合在实验室开展的,这就给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带来了很多的限制和影响。而多媒体工具的引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一些较危险或者污染较为严重的化学实验,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工具,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来开展一些模拟性的实验,让学生在虚拟的情境里完成观察,掌握实验结论。

5 多媒体探索化学规律,突出物质变化的过程,适用于总结和复习

如前所述,化学说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但由于在环境、设备、药品、实验仪器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中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将“微观”变为“宏观”、由“抽象”变为“形象”的变化过程一一展示,使学生深刻理解物质变化规律的可寻性,加深他们对物质变化规律的理解和体悟。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复习和总结时,图文和表格的演示将有助于学生将知识的脉络通顺并系统化,既节省教师板书时间,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开拓视野。

6 多媒体教学的共享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逐渐渗透到各个技术领域和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每天都在增加和变更。知识的传播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如果在学校内设置校园局域网,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案和多媒体课件通过内部网络与其他教师甚至学生共享,学生可以通过方便灵活的界面来进行学习,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7 多媒体教学引发的思考

7.1 要发挥多媒体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实现课堂有效反馈

学习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多媒体容量大,形式多样,反应速度快,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接收反馈信息。教师在课前应选择好教学媒体所需要的投影片、录像带、幻灯片等,不断改变方式策略,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并运用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并给予必要的表扬和鼓励。

7.2 结合实际需求,合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许多好处,但是如果过多使用多媒体,也会达到相反的效果。教师要有选择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选择多媒体课件,使其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计算机在使用时,学生容易关注生动有趣的画面,而忽视教师的点拨。因此,教师应留心观察,随时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使之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

8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诸多优势,但对于中学化学教育而言,它不是能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只是一种提高与改进的手段或工具,传统教学不能被完全取代。换句话说,要对其适当地加以利用,但切忌过分迷信。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节奏,编辑课件时要把握内容的宽度和广度,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于化学课程的积极性。在此,笔者希望有更多更好的多媒体技术融入人们的生活,参与化学教学。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349-01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件具有创造性的事情。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熟练运用这种艺术,就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反应积极,从而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下边笔者就谈谈自己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经验中的课堂教学艺术。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物理所涉及的概念和规律较多,而且有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一开始接触难以理解,从而产生为难情绪,严重的甚至产生厌学心理。这时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将教学内容变得丰富、有趣、新颖、别致,从而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浓厚兴趣。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之后,就会自主、努力地学习,钻研,探索知识奥妙,愉快地寻求知识归宿,从而唤起更高的求知欲。例如讲述相对运动,可以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飞行员在高空用手抓住一颗德国子弹的真实故事:讲音色,解释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说“闻其声而知其人”的道理:讲光的折射,引用诗词名句:“鱼翔浅底”来例证。这样做,便可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授课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形象逼真,产生很强的感召力,活跃课堂气氛,使知识信息传递得更加轻松愉快。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在学校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学习知识的。因此,课堂环境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将情境设置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心理状态中,从而使学生思维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学生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

在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诸因素中,师生关系是重要的一环,、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因此。教师要尊重、爱护学生,对学生有爱心、耐心。时刻关注学生,经常和学生沟通谈心,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鼓励,对于出现的问题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对教师有信任感,喜欢教师,师生在课堂上才能和谐互动,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三、利用实验提高学生能力

学生对于试验都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进行试验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分析、总结和归纳等能力。如学生在试验中取得了一些数据,教师就可以让他们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初步结论,然后对初步结论进行质疑,检查和思考探究方案的严密性,证据收集的周密性以及所获结论的科学性,再利用已有知识和实验探究释疑,最后得出可靠结论,并用文字、图象、公式等方式表达出来。在实验过程中,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有足够的时间与每位学生交流。而且教师走下讲台,在实验桌前与学生一起交流仪器的使用、实验因素的控制、实验现象的观察和问题的发现,这时教师更象是学生实验的一个参与者、合作者和热心助手。当然,探究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指出注意事项,观察指导,记录数据等,保证实验探究过程顺利进行。得出结论、质疑结论。这种经常性的活动强化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关系,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种互动关系将进一步迁移到其他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样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

四、在课堂中设置悬疑。巧妙运用提问艺术

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从而灵活调整教学进程。通过提问还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专心听讲。实施索质教育以来,对教师的课堂提问技巧有了更高的要求。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应该深入研究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的功能、实施的方法和原则,在教学中灵活、自然地实施课堂提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兴趣和刨根究底的热情总是与其期望心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一旦产生了某种期望,就会对与之相关的问题发生兴趣,才能表现出强烈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进行设疑、导疑和释疑,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才能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篇3

二、利用多媒体可以转变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效果

美术课程教学中,其中一项就是欣赏教学,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由于教材内容比较单一,教学方式比较落后,审美课程往往变成了单纯地说教课程,美术欣赏只是流于一种形式。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这种缺失,通过制作相关的课件,将点、形、色、线等内容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比单纯的说教更具有表现力。并且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传统教学更具变化力,丰富欣赏课程的内容,提高学生美术欣赏的兴趣。例如,在学习《邮票设计》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搜集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邮票让学生去仔细欣赏,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篇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迅速普及全球,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展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现实问题是具体多样的,但政治知识大多是纯理论的知识,往往深奥、抽象,形成了政治知识的抽象性与实际问题的具体性的矛盾。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创造性。严重影响了政治教学的效果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影响了政治课在社会上的声誉与地位。如何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提高教育效果一直是我们政治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

传统教学的一个缺点就是“填鸭式”,枯燥无味,学生学得被动且无兴趣。将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教学整合后,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虽不能彻底改变这种“填鸭式”教学局面,却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在创设教学情境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特别是在哲学教学过程中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我们知道哲学知识是对整个世界的总观点和根本看法,是比较抽象的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困难。但它反映的道理,恰恰又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具体问题。如事物是如何变化发展的原因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但又常常弄不清他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而走极端。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明确它们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接触实际问题,通过分析、探究实际问题,得出结论。但什么知识都要回到真实的现实中,去接触现实,然后得出结论,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手段,它可以有效地模拟现实情境,将文字、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组合在一起,传送送给学生,还可以自由拆卸,自由的放大、缩小,且不受时空限制,从而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接触实际、探究知识的氛围,有效地解决了政治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一个模拟实际的典型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地参与。这比学生直接接触现实,获得知识有时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网络具有资源共享性,通过网络可以实现上述各种途径的互补,教师通过整合各种媒体和途径的信息,极大的扩大了信息量,实现教育信息的共享,由于网络的互动性,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掌握和经验,把握学生对新新鲜事物的敏感和喜爱,对新事物的吸收和释放,结合整治教学的内容,达到师生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而由于思想政治课本身就与事实紧密相连,而网络明显的时效性恰好能满足思想政治老师对时事的把握,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都是思想政治最好的教育资源。同时,教师还能够利用网络开展网上论坛,“教育现场”“专家释疑”“动感天地”等活动,在网上与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阵地扩大到网上,突破课堂教学的单一、呆板,使思想政治课也变得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就教师而言,通过网络,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教师能够迅速而便利的流通教育信息、教育方式、教学心得等,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课下、课上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媒体的展示时机要建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三维立体关系的基础上,符合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流向。教学媒体受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所制约,并为之服务的。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兴趣是否浓厚,情绪是否高涨,注意是否集中,感知是否清晰,思维是否亢奋等。因此,从学生心理流向看,教学媒体的最佳展示时机应该是:学生学习兴趣淡化之时、思维抑制之时等,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从无序向有序发展。从教学内容与媒体的切人关系看,只有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达到最佳对接、衔接、切人,方可收到好效果。如突破难点时切人,阐释重点时切人,创设情境时切人,归纳总结前面内容时切人等,效果较为理想。

素质教育就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考虑在教学中如何与学生合作,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表述思想。我们在情境探究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生之间的合作具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在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中,应该设计一些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合作和充分的讨论,提取有效信息,来发现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在实际的多媒体情境创设时,我们往往容易忽略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实际上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才能对教学情境所展现的整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作出必要的反思,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体系,从而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升华。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多媒体教学的情境创设,必须在形式、内容上,都应该有相应的不同的安排,这一点虽然是我们已有的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又往往被我们忽略。这需要我们广大政治教师,努力更新教学观念,真正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 在进行媒体演示时,是教师不停地讲解代替学生观察,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解决问题,这是传统教学思想与现代教学思想在媒体演示教学中的不同点。因此,“演”、“讲”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现象与本质间的联系,是媒体演示的重点。多媒体能提供生动、直观的视听信息,但获取这些信息并非教学目的。何况单一的演示往往欠深刻,单纯的讲解太抽象。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既要通过演示发挥媒体的优势,又要充分发挥词语的作用,使演示和讲解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讲解把直观与抽象,视听与思考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对直观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以形成概念,把握本质和规律。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这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情感,发展想象,启迪思维,形成智能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切不可让媒体演示来代替老师的讲解和引导。

比较法是政治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只有通过比较,才能使学生掌握不同概念、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展示相关知识的对比。如进行“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比较时,教师可以制作课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比较,把“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性质、给付标准、费用、保险依据、保障范围逐一地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并且以提问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框中与社会保险有关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前后联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归纳总结是政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一节课或一课书中,没有归纳总结是教学上的败笔。使用传统板书进行归纳总结,既费时又费力。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弥补这种缺陷,教师可以用图表形式把一节课或一课书的知识体系归纳整理,做好课件,设计好显示顺序和动感效果,这样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既省时又省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似点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对知识的加深理解,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教师将题目抄在黑板上或口头念,既浪费时间,题目容量又不大,即使使用小黑板,也不能达到好的效果。教师使用计算机制作课件,通过多媒体展示,能使学生很快进人问题的思考,加快了课堂教学进程,增加了练习容量。同时,也能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持其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篇5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笔者常常在思考,我们如何才能把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的高科技手段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来优化课堂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以为,这个难度不亚于数理化等多媒体教学的设计,所以,我们应当尽量避免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所带来的一些“不良”反应。

笔者认为,中学语文的多媒体教学应当是建立在传统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吸取了传统教学的各种优势,同时又发挥了多媒体教学自身的优势,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教学指导,努力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在多媒体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在传统教学的教学设计基础上来加强创新,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开创一套适合现代学生的新方法。同时,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对于把语文教学中呆板的文字形象化很有帮助,对于中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所要传递的意境能够充分展现出来,让他们学习起来也比较有兴趣,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

二、中学语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科学合理

1.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来进行适当的设计

采用多媒体教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节省了课堂教学时板书的时间,这样也就适当地加大了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量。所以,语文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学生遇到的难以理解的部分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同时,对于课件的设计,一定要够科学、够合理。我经常看到,有的老师为了准备一个课件,往往要花掉好几天的时间来设计或者在网上搜索,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如果我们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课件搜索和精美的设计上,对课件的内容很少考虑的话,课堂教学气氛或许比较热烈,但是学生真正能学到的内容会非常少。一个好的课件,应当简而优、少而精,具有准确、简洁的特点,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的实用性。多媒体教学的精髓不是将课文的知识点分解,而是通过图片、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元素把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尤其用于对文章分析的时候,可以层层深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其实不论是传统教学也好,还是现今运用了高科技手段的多媒体教学也好,两者都是教学的手段或者可以说是方式,我们不能一味地否定一方而夸大另外一方,这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传统方式虽然现在被很多老师所批评,但是传统教学一样有很多可取的地方,比如对文章的朗读训练,对古诗词的背诵等,这些都是值得继续发扬的,而多媒体教学虽然是利用了先进的教学工具,但也有很多的不完善和无法克服的一些弊端,我们也必须注意。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有相对简单和容易的内容,不需要设计到课件中的,比如教学目标和字词的相关解释等,这些我们完全可以在帮助学生熟悉内容的时候帮助他们进行了解;对于一些在课上我们所补充的内容,教师的讲解应当简明扼要,让学生在复习笔记的时候能够一目了然,切不可把所有的文字资料不加筛选地都放到多媒体教学中来,这样会让中学生感觉压力比较大,他们会很费劲地进行辨认和判断,哪些是必须要的,哪些是重点,以便做好笔记,这样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把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发挥两者的最大功效。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采用多媒体教学,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对课件设计和搜索的能力,对电脑多媒体使用的能力,对课堂上出现意外情况如何应对的能力等。多媒体教学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学轻松了,而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对我们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战。

1.语文教师要加强艺术修养

为什么要加强语文教师的艺术修养?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准备的过程中,教师难免会找不到自己认为合适的课件,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必须要自己来进行课件的设计,而课件的设计往往需要设计画画、图案、艺术字等,还要配上轻音乐,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有创新意识,更要求教师有一定的音乐素养、美术素养,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避免生搬硬套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疑惑。

2.加强语文教师的审美意识

对于加强中学语文教师的审美教育意识,笔者以为,语文教育和审美教育是不用多言的,因为语文教师一般都具有相当强的审美教育意识,在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时候,我们应当根据教学的内容适当地进行美化设计,比如课件背景的选择,音乐的搭配,元素的相互补充等,都需要我们进行耐心的斟酌和选择。

篇6

多媒体教学技术。一般包括摄影、实物投影、摄像、放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

一、投影技术对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课的演示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全体学生观察到物质变化的全过程,有理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提出疑问,获得结论。演示实验可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体现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让学生信服,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为引出课题、问题,进行讨论、探索,发现创造条件。因此,演示实验要真正起到演示作用,不能演而不示,使演示实验变成讲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变成讲实验现象。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放大实验仪器,抬高实验装置,增加实验药品的用量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然而实验仪器的放在是有限的,巡回展示实验结果又浪费时间,且有些现象是在实验中瞬间产生的而无法观察到,以至影响教学效果。采用投影技术,可克服上述缺陷,大大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投影技术主要是对实验现象进行放大,克服演示实验可见度小的缺陷,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特别是一些细小的、不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投影技术使实验的科学性得到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条件,

二、摄像、放像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演示实验的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伴随着一些无关紧要的现象,干扰学生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影响实验的效果。由于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让学生的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信息,给予学生信息要有选择,使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对所学得的知识有价值。因此,采用摄像、剪辑技术,对实验全过程进行加工,既为学生提供实验全过程,又突出重要的实验现象,同时也不失实验的真实性。

演示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在课堂上无法实施演示,借助于录相教学,既保证学生的安全,又保护环境,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录像技术还可以对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危害进行真实再现,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能。

演示实验是帮助学生学会实验基本技能的最有效途径。对一些操作较复杂的实验,通过录像对学生进行正确、规范的指导,避免了因教师实时演示需较长时间的缺陷。

例如:高中化学实验氯气的制取的教学,可采用录像技术进行演示,同时对操作注意点进行局部放大,加于旁白介绍,使学生不仅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操作”,更能体验正确的操作,而且避免了氯气的毒性。对学生最终撑握氯气的性质和正确的实验操作提供保证。

利用录像技术中的功能效应,促使演示实验真实性,如:高速成或缓慢的摄像技术和放像的快、慢、倒等功能不仅使学生缓慢地看到快速成反应的变化,还能使学生快速地观察到缓慢的反应变化,让学生迅速感知易观察到的细节,提高学生观察的敏捷性,同时缩短了教学时间,增加了演示实验的时效性,提高了教学效益。

摄像、录像技术还可以显示较复杂的化工生产过程,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便于学生对这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价格昂贵的实验、危险性大的实验,定性的实验,要求较多的操作技术,或装置复杂的实验也可以借助教学录相来完成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正确性、有效性、规范性。

三、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规范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学生操作失误,不仅会引起实验失败,也可能引起实验事故,更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典型的软件资料,对操作易出错的后果进行模拟。这样,让学生在计算机前先进行模拟操作,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对不正确的操作的理解,再进行实验,将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中,起到实验设计教学,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演示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互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多媒体“实验室”中让学生在实验室中畅游,发挥自各自的才能,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实验。

篇7

1.利于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中学语文课文中,有大量极富情感体验和生活情趣的课文,然而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视野相对狭小,经常难以理解,因此在课文学习时需要创设情境。多媒体在创设情境方面具有杰出的能力。音乐被称为“第二文字语言”,有利于增加情感体验和共情。画面有利于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在创设情境中,利用多媒体中声音和画面的结合使得课堂教学声情并茂,使学生身临其境。如在讲沈从文的《边城》一课时,可在课堂中给学生播放男女对唱的湘西民歌和展示湘西的自然风光,感受湘西秀丽的青山绿水,走进那个民风淳朴、田园牧歌式的诗意世界。2.转变语文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兴趣和课堂学习效率。传统的语文课堂以教师为主导,讲授方式主要为教师的语言传授,板书主要通过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和枯燥。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受教者的心灵之上,激发其思维火花,就像磁铁一样地把学生给牢牢吸引住。”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可以利用音频、图片、视频等多层次、多角度、多形态地展现教学内容,将语文课的“第一锤”重重敲击在学生的心灵上,符合中学生好奇求索的心理,有利于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其思维的活跃和运动。如在讲《小狗包弟》一课时,由于学生距“”那段历史距离比较远,即使对文中关于“”的文字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学生也难以理解那个年代的可怕和迷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的图片,让学生从对课本中关于“”的文字的理解,上升到更加直观和全面的对“”的理解,这种立体的认知对于学生再回到课文中理解课文非常有好处。学生对于“”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以后,对于文中作者送走包弟的行为就能更深刻的理解,教师无须多费劲给学生灌输知识,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提高了。3.教学媒体可组合使用,教学课件可重复使用,有利于减轻语文老师的备课压力。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广泛应用,对于教师来说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要掌握多媒体制作课件的技术和搜集、获取教学信息的方法。基于多媒体教学的工具性、固定性、重复性、组合性、能动性等特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选择,自由组合使用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做好以后可存储在电脑上,永久保存。中学语文课文因篇幅增长,课文难度和深度相对提升,语文老师花在备课的时间非常多,然而纸质文件难以保存,备课这一工作经常需要重复劳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减轻语文老师的备课压力,每当一课完结,就把该课所有多媒体资料整合起来,存储在电脑上,在需要的时候方便取阅。语文教师随着专业成长,在重复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可根据当下的新思考和新解读,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加以增删,提高备课效率,强化备课效果。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1.滥用多媒体,知识堆砌太多,学生难以消化。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可以打破教学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资源,实现课堂与网络的实时互通,扩大课堂教学知识容量,开阔学生视野。与此同时,它的弊端也很明显,部分教师堆砌知识,使得多媒体上展示的教学资料太多。在语文课堂中教学资料喧宾夺主。由于中学学科多,语文课课时有限,教师忙于把所有课件一一讲解,导致讲课速度太快,对于教学资料的展示走马观花。学生难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所有知识,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我曾在南充市西充县某中学听过一位高中语文老师的课,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她准备了七八十页的PPT。整堂语文课她忙于用鼠标翻页。其实这样的“语文课”甚至可以不用语文老师,让其他学科的任何一个老师来讲也可以。2.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师基本功弱化,丢掉了传统教学的优势。随着多媒体的广泛应用,部分语文老师唯多媒体是从,教学完全依靠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中滥用多媒体,造成语文课被程式化教学所代替,课文被肢解成一些碎片呈现在课件上,课堂中没有对于文章的深度解读。不同语文课的区别在于语文老师一页页翻着不同的课件。长此以往,教师的听说读写基本功会逐渐弱化,学生的思维和文本阅读能力会弱化。完全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显然要轻松很多。然而多媒体硬件是电脑和投影仪,电子设备容易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教师因为教学材料都在多媒体课件内,课堂就会被迫中止。没有课件语文老师就无法上课,这真是怪事一桩。教者昏昏如何使学生昭昭?其实传统教学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中学语文教师在讲解文言文中的语法现象时,传统的板书教学往往是最有效的手段,将有语法现象的句子抄写在黑板上,利用粉笔画出句子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一步步带领学生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搞清楚这句话的来龙去脉。板书的好处在于即写即擦,可以举一反三。在教师讲解完后,还可以请同学上来用粉笔画出句子结构,巩固练习。如果将这一过程完全用幻灯片展示,随着幻灯片快速闪过,学生对于知识只留下大体的印象,教师程序化地演示,学生没有真正深化和具体落实文言知识。3.教师角色错位,忽视师生双方情感互动,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通过语言提问、学生回答判断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优秀的教师还能通过与学生之间的眼神交流,分析学生对于某个问题或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学生能从教师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上得到教学信息,得到启发、鼓舞。然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为了及时翻页,大多站在电脑面前操作,教学过程中很少离开电脑。一些教师在讲台上对着电脑讲解,很少注意学生的反应,也没有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情感互动。学生被大量信息淹没,埋头抄写笔记。语文课堂不仅是知识性、工具性的,还应该是真、善、美与情感相结合,充满文学性的。然而这样的课堂死气沉沉,教师“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的反馈和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三、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策略

1.注意选择教学内容,精简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虽然包容性较强,但是对于语文知识的展示还是应该有所选择,不可面面俱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如下:首先要启思,所选内容要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思维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呈现的内容要重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要突出重难点。堆砌教学资料,学生就无法准确掌握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语文老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加工,然后精炼提取要点,准确突出重难点。最后要激趣。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对所学材料感兴趣,乃是学习最好的刺激。”教师教人未见其趣,学生必不乐学。所选内容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有可取之处。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凝聚了无数老师智慧的结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学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可通过“黑板+粉笔”将教学内容精炼地呈现在黑板上,好的板书就是一个微型教案,通过简洁的文字和符号把文章勾连起来,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文章结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刺激学生学习。除此之外,教师的口头语言、表情、体态等也是重要的教学媒体。语文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设计,使得整个课堂层次分明、生动有趣。比如,整个文章的结构可用简洁的文字总结,板书在黑板上,需要花大量抄写的文字表格等用多媒体展示。再比如,在讲解诗歌单元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诵的音频,但是之后教师还应该示范朗读重点段落,透过教师生动的表情下的再读,学生深化记忆,有利于吸引、启发学生。3.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师角色,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语文老师是课堂的教授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应转变角色,做课堂的设计者、引导者和协作者。学生依然是课堂的主体,语文老师在纷繁的教学信息中选择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信息设计多媒体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并且协作学生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离开电脑,利用提问、小组探究等活动,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师生共同创造和谐美好的语文教学环境。使用多媒体的中学语文老师有很多,但是真正优秀的老师更加懂得如何选择,他们知道如何配合特殊的教学目的而恰当选择多媒体,使多媒体的呈现在语文课堂上获得最佳效果,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想象力得到开发,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就像化妆,真正美丽的女子不必每日浓妆艳抹,懂得根据自己的所需,适量选取装饰品,才能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吴潇潇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有录,郭朝明.媒体教学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2]付建明.教育原理与教学艺术[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篇8

一、多媒体教学进入语文课堂的必然性

语文是一门最开放的基础学科,语文与生活同在,应用性极广,把学生框在教室里,面对着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学知识的模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社会语文学科的需要。随着现代教育科学技术的进行和发展,电子技术媒体已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这类电子媒体一般称为现代教学媒体。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和综合运用于教学,称为多媒体教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的变化更是层出不穷,它的问世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它的迅猛发展与普及,使多媒体教学的实施成为可能。多媒体教学能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填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不足。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它更注重形象性、欣赏性和实用性。现代电化教学媒体特别是电脑多媒体,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管理和控制,将多媒体各个要素有机集成,并通过交互界面完成一系列随机性、交互操作的新信息技术。它能把学习、欣赏和应用对象通过直观生动的电视画面反映出来,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化复杂为简单,大大缩短了学生学习、欣赏和应用内容的感知距离,有利于激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达到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分析、记忆、掌握和运用。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变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直观效应、应用效应和熏陶效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了学生的语文视野,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文化气质,也有利于减轻教师劳动负担,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容量,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因而,多媒体教学必然会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二、多媒体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1.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动手动口,尽量让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不同观点应当适时肯定、适度表扬、积极鼓励。将师生置身于同一场景之中,由现象到本质逐步地剖析问题,这样能够产生共鸣,进而能够让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捕获学生的思维动态,实现互动教学。教师应当诱导学生由不想学到乐学,尽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变死学为活学,根据教学需要将不同的信息形态运用多媒体组合呈现,增强动感,有意识地创设学生学习的情趣,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吸引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为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打开了通道,达到了“乐中学,学中得”的目的。

2.利用直观形象,理解课文重、难点

多媒体的形象化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沟通了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重、难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那么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许多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直接看到,或平时经常看到但观察得不够细致,教师若能借助多媒体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呈现事物变化发展过程,并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空间”,就能为学生实现由形象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奠定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新型课堂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出现和应用,给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契机,为教育功能的全方位拓展创造了条件,它可以提供大量的背景资料(文字、图片、声音、电影片断等),为学生的开放式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保障;而它的交互性、异步性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并能真正落实学生间的协作学习。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里所难以达到的。

作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者,在教学时要注意多媒体信息给学生带来的信息反馈,灵活调用声、像、文并茂的教学信息,尽可能地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求知欲、创造欲。要努力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反馈及时、准确的特长,使课件具有跟踪学生学习情况的能力,使教师能根据得到的反馈信息及时准确地调整教学程序,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4.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篇9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正如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其不完善的一面一样,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语文教师要把握语文学科自身的特殊性,从语文教学的目的出发,使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让多媒体技术真正服务于中学语文教学。

一、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国家教委颁发的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义言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是中学语义教学的方向、原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作的发和归宿。即使语文课堂引入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能背离这个出发点,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一样要遵循这一大纲要求。

二、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目的

多媒体的引入为传统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带给学生全新的视觉冲击。在不违背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下,语文多媒体教学又有其自身独特的目的。作为教师课堂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多媒体的应用应包含以下功能:

1.多媒体应用要能提供更丰富的课堂教学信息容量。语文课是进行语言信息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个信息传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要在一定时间内为学生传导最多的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应尽可能地扩大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单位时问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加快信息传递、知识整合的速度,以增加课堂的密度。

2.多媒体的运用要善于创设情境、启发想象。现在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前提下,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但教授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中,体会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利用多媒体,能更好地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这样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引人多媒体时一定要善于创设文章情景,启发学生想象。

3.多媒体教学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学习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力求探究语文知识和技能、带有强烈愉悦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与发展,它可以成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语文学习活动在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  4.利用多媒体要能活跃课堂气氛。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之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三、语文多媒体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要正确把握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定位。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善和补充。无论多媒体技术怎样先进,功能如何完善,它也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更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的不足,只能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必要技术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巾,要正确把握多媒体技术的定位,不能本末倒置。

多媒体服务于教学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不能为了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1.教学性原则。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首先关心的是利用某个课件进行教学是否有必要。应该选取那些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观察不清的内容;选取课堂上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选取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情景)、资源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的内容。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无疑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条件之一,演示模拟原理要正确,要反映主要的机制,细节可以淡化,要尊重事实,允许必要的夸张。科学性的基本要求是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3.简约性原则。课件所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画面的布局要突出重点,避免或减少引起学生注意的无益信息干扰。要注意前景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线条的粗细。避免多余动作、减少文字显示数量(有可能,尽量用语言声音表达),过多的文字蒯读不但容易使人疲劳,而且容易干扰学生的感知。

篇10

1.运用多媒体的声象效果,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兴趣

在数学课的开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数学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数学课通过提问复习引入新技术开发区课,平淡无奇.不如运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彩、图象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声响效果更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由被动到主动,轻松愉快地引课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同学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便笑着回答:“圆形的”,我又问:“为什么造成圆形的呢?”这时学生不知如何解释,我引导说:“今天老师带大家云看一看动物园们在运动会上的表现.”播放汽车拉力赛:小猪驾驶方形轮子参赛,小兔驾驶椭圆形轮子参赛,小猴驾驶他的圆形轮子参赛.当比赛开始后,学生都放声大笑.这时,我解说道:“小猪、小兔的车子今天是怎么啦,跑起来怎么一高一低的,开得那么吃力呀!小猴最轻松,比他们开的稳当多了,而且速度也快,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创设的情境,给学生一种新鲜感,让学亲身体验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也由问题引起思索.激发了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直观展示数学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直接轻松地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留下深刻印象,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因而要求在课的重点、难点讲解阶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这就需要运用多媒体的动态画面展示事物发展或推理全过程.利用它的图画特性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将空间的、难以想象的内容化.

例如,圆柱、圆锥的侧面积的推导,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对初中生来说是个难点,以前的教学中,常用一张纸片或实物模型演示,一会儿是平面图形,一会儿是立体图形,教师讲得别扭,学生听得模糊,教师还要反复的演示、讲解,立体感差的同学,根本不知从何处展开思维,而多媒体技术的引进,对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中,可以设计这样的课件:一个圆柱,沿着一条母线剪开、旋转,其动态过程可反复显示,并保留圆柱的运动轨迹,然后,通过闪烁“圆柱底面圆”和“母线”,使学生注意到“圆柱底面圆的周长即它展开的长方形一边,母线即长方形的另一边”的实质,从而完成“圆柱的侧面积即展开的长方形的面积”这一转化过程,这样较实物模型演示,更能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3.利用多媒体使枯燥的概念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学习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可学习数学概念是一件枯燥的事.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际操作,形象演示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例如:平行线的教学,可将生活中的一些有平行关系的图形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给学生一个感官上的平行概念转换为形象的图形,既便于学生理解又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数学概念更易理解.

二、多媒体在存在的问题

1.一些课件背景五颜六色,学生无法看清字幕;课前就是一段躁人的音乐,似乎是活跃课堂气氛,实际上是扰乱了学生思维.数学课必须实在,落到实处,不能讲究华丽的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