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8 15:38: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园区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园区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篇1

第三条市、县(市、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西区、-风景名胜区的维稳办对各自区域内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

县(市、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西区、风景名胜区的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部门(职能单位)具体负责各自区域内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仪征市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化学工业园区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参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西区、-风景名胜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第四条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是:

(一)合法性评估。主要评估实施项目是否符合房屋征收与拆迁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合理性评估。主要评估补偿安置方案是否兼顾到各方面群体的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是否能为多数被征收拆迁人认可。

(三)可行性评估。主要评估项目实施的时机是否成熟,补偿安置资金和安置房源是否已经落实到位。

(四)安全性评估。主要评估项目实施后是否会引发重大社会矛盾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这些隐患能否得到有效消除。

第五条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程序:

(一)制定评估方案。评估前,由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部门(职能单位)、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部门和实施单位、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项目的拆迁人等组成项目风险评估工作小组,根据评估的要求和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的特点,制定评估方案,明确评估具体内容、方法步骤和时间要求,保证工作有效开展。

(二)广泛听取意见。评估工作启动后,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部门将征收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在项目所在地进行公示,让被征收拆迁人充分了解。采取召开座谈会、重点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广泛听取各有关部门、房屋征收拆迁有关单位和被征收拆迁人的意见、建议。实施项目应当履行听证的,需组织由被征收拆迁人和公众代表参加的听证会,评估工作小组综合各方面因素形成项目风险评估初步报告。

(三)分析研判预测风险。由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部门(职能单位)牵头,组织维稳、、综治、监察、发改、规划、国土等部门,成立属地房屋征收与拆迁风险评估报告研判小组,对提供的项目风险评估初步报告进行分析研判,对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作出评估预测和分析研究,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应急预案。

(四)作出评估报告。根据房屋征收与拆迁风险评估报告研判小组的分析研判结论,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部门形成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第六条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名称、征收与拆迁的目的和范围、拟实施时间和期限、项目范围内住户和单位状况及房屋和土地使用权状况,发改、国土、规划等部门对项目符合各项规定的认可材料或批准文件等。

(二)补偿安置方案公示和征求群众意见情况。包括补偿安置方案在项目现场公示后群众的反映;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建议;依法应当履行听证程序项目的听证情况;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修改的情况。

(三)对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的评估预测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

1、补偿标准、安置房地点、腾仓过渡期限等补偿安置方案是否合法合规。

2、补偿安置资金和安置房源是否已经落实。

3、因搬迁给特困企业和住房困难家庭带来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是否得到妥善处置。

4、房屋拆除施工安全是否考虑周到。

5、有可能引发不稳定的其它因素及其化解措施和预案是否制定。

(四)明确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风险防范和维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

(五)对项目做出可以实施、暂缓实施或不予实施的评估结论。

第七条项目属地的维稳办要全程跟踪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过程,对评估报告进行认真审核,并作出明确的备案意见。

第八条对已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的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项目属地的维稳办应会同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乡镇(街道)等责任部门和单位全程跟踪,及时发现和化解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将不稳定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

篇2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火力发电原有的规模递增,这种情形下,发电厂配有的调度中心,在电厂及区段以内的用户中,传递着数目偏多的信息。火力发电厂安设的变电站,采纳了远程架构内的管控方式,对二次系统惯常的网络管控,提出新挑战。网络拓展的时段中,黑客及侵袭进来的病毒,惯常采纳线路搭接特有的路径,来篡改及窃得多重信息。为此,有必要审慎查验这一范畴的多层级风险,依循安全评估拟定的总思路,维护传递路径中的稳定性,保障体系安全。

一、明辨风险根源

火力发电厂特有的二次系统,包含某规格下的软件、安设的成套设备、交互特性的互通信息。发电厂配有的这种体系,能与拟定好的管控人员,予以直接互通。二次系统预设的根本性能,是供应运行依凭的数值,并采纳实效特性的处理路径。整合架构之中的处理,包含本源范畴内的装置管控、信息归整及搜集。二次系统潜藏着的风险根源,包含体系以内的设备隐患、互通特性的信息威胁、人为特性的要素威胁。火力发电厂关涉的多重事故表征着:初始时段的故障产生、接续的演变经历、故障拓展特有的时段,都潜藏着某些关联。

(一)信息特有的潜藏威胁

依循设定好的管控指标,火力发电厂特有的信息体系,可分成本源的生产管控、分支范畴中的行政管理、市场延展及营销。信息体系特有的潜藏威胁,包含框架以内的硬件毁损、窃得信息及惯常的篡改、软件关涉的漏洞及弊病。远程架构中的管控,密切关联着非法特性的入侵。变电站拟定好的通信协议,若没能符合预设的完整特性及可控特性,也会带来隐患。潜藏着的风险,会破坏体系应有的机密特性,威胁着建构起来的体系安全。

(二)体系配件的风险

火力发电特有的二次设备,对于安设好的一次设备,予以管控及查验,带有调控及辅助特性的价值。二次管控之中的对象,包含细分出来的机械配件、附带着的附属配件、带有继电保护特性的关联配件、自动架构下的测量管控、RTU特有的直流电源。单独安设的二次设备,涵盖着多重组件。平日以内的惯常工作,是组件协同得来的结果。

例如:继电保护这一范畴的配件,二次回路安设的绝缘,常会渐渐老化;态势下的接地,也会带有故障;三相特性的继电器箱,若配套特性的辅助失效,会阻碍到惯常的通信。

(三)误差特性的操作

电网运行预设的平常规划、宏观特性的调度指令、拟定的定位排查,都要经由调度协同,才可予以完成。调度特有的水准没能提升,或受到外部架构以内的环境干扰,就会没能及时判别这一隐患,或没能完成惯常的操作步骤。这种情形下,火力发电架构以内的设备毁损,拓展了原有的故障范畴。例如:误差特性的指令送达、继电保护关涉的多重失误。有些情形下,很难辨识这一时段的体系状态,拖延了配件切除,带来额外范畴以内的发电损失。

二、评估的具体阶段

(一)评估的启动阶段

初始时段的评估预备,包含前期范畴中的预备及交流。在这一时段内,应拟定明晰的评估查验范畴、拟定概要架构下的评估方案,同时制备规划。选出来的评估人员,应经由初期培训;预备好成套特性的评估工具。二次系统关涉的隐患查验、多层级的风险判别,应侧重成熟特性的产品,或经由研发得来的新颖产品。筛选出来的工具,应经由调配及测定,确保运转特有的可靠属性。

拟定好的评估范畴,应包含细化特性的如下环节:平日以内的管控及运维、物理架构以内的环境修护、基础特性的网络管控、主机配有的体系维护、各时段的业务查验。在这之中,评估预设的侧重点,是体系框架以内的规制机制,是否予以落实。拟定出来的侧重查验,包含宏观特性的边界评估。纵横向架构中的这种边界、VPN特有的接入管控、无线特性的网络管控、拨号之中的评估,都被涵盖在风险评判这一环节。

(二)现场评估

现场评估特有的方式,包含查验日志、人工查验潜藏着的体系漏洞、自动化特性的工具搜集、拟定的顾问谈话。二次系统范畴以内的安全属性,密切关联着送电的可靠。火力发电厂创设的二次系统,对于关涉平常产出的事宜,可以依凭自动化特有的途径,予以检定及查验。通常选出来的成套途径,包含手动审计、惯常用到的顾问调查。对于搜集得来的数值,予以精准判别。这样做,能够明晰二次系统这一范畴的隐患。火力发电各层级的威胁解析,包含本源的风险来源、细化特性的风险类别。依循调研得来的数值,供应可行特性的查验报告。制备成的这种报告,被看成风险查验特有的评估报告。

评估管理依凭的本源机制,侧重去评判建构好的业务体系、通用特性的关联服务、数据库配有的完备系统、二次特性的办公终端。拟定的侧重点,包含明晰的区段划分、专用特性的边界管控、纵横向方位的评估、拨号时段中的安全查验。

设定好的评估小组,应能进到现场;对于配套架构之中的二次系统,搜集得来特有的风险数据。

三、对比评估结果

二次系统关涉的风险评估,归结得来的调研结果,仍没能建构统一架构以内的评判标准。平日的评估中,选取出来的评判模型、辨识的数值来源、多层级以内的风险指标,都凸显偏大差异。对于设备关涉的多重风险,现有的调研之中,惯常采纳事件树这一解析方式。若能搜集得来完备的历史数据,则可以依循蒙特卡洛特有的途径,慎重予以评估。一次设备关涉的评估流程,可被当成参照。

蒙特卡洛特有的仿真中,包含细分出来的多重视角。经由设定好的多样视角,对于体系以内的线路及电源,评判潜藏风险。信息运送之中的潜在威胁,可采纳分层级架构下的分解方式,把复杂体系范畴内的搜集信息,着手细化分解。统计数值辨析得来的结果,涵盖着系统特有的多样功能、运转时段中的脆弱特性。定量及本源的定性解析,都应被采纳。

但对于人为范畴以内的风险评估,现有的调研偏少。文献拟定出来的评估结果,没能明晰多层级的严重度。模型调研特有的常见方式,包含故障树判别及解析;它能对连锁架构中的根本成因,予以实效特性的仿真辨识。Petri特有的网络,应能简化设定出来的复杂架构,明晰细化特性的体系结构。除此以外,调研累积得来的成果,还包含创设的cream这一模型;它量化了潜在特性的环境干扰,解析了人为范畴之中的操作威胁。空间布设特有的隐患、软件查验中的信息隐患,都能经由模型的查验,慎重予以判别。

结束语

信息安全关涉的疑难凸显,威胁着基础特性的多重行业。火力发电厂应明晰自身特性,拟定可行特性的评估指标。这样做,便于随时发觉疑难,展开惯常的安全加固。若能发觉隐患,则采纳成效特性的安全对策,缩减接续的运行威胁。风险评估架构以内的平常工作,应能拓展范围,深入助推常规化特性的评估。

参考文献:

[1]郭创新.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综述 [J].电网技术,2013(01).

[2]朱世顺.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加固分析 [J].电力信息化,2008(12).

篇3

引言

十二五期间,广西加快以炼油和炼油后续产品为主的沿海石油化工基地和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的建设,炼油、石油化工、化肥工业、氯碱工业、橡胶工业、磷化工等行业得到重点发展,行业产能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也逐渐增长,对广西的化学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广西化学品管理总体处于起步阶段,环境管理基础能力薄弱,同时由于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环境污染防治和风险防控水平不高,化学品管理面临多重风险与压力。

1 化学品管理工作进展

1.1 严格危险化学品项目环境准入

突出加强化学品等化工类生产项目安全及环保审批管理,一是严禁批准建设国家明令淘汰的高毒、难降解、高环境危害的化学品项目;二是严格控制在环境敏感区新建化工石化项目;三是对新建的化工石化项目严格审查环境影响评价中风险评价环节,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批准建设;四是对安全隐患突出、布局不合理的现有化学品生产企业组织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督促企业实施整改,消除隐患;五是制定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推动石油化工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2 深入开展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大排查整治工作

石油加工、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和医学制造三个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的状况开展了调查,完成了对317家沿江沿河沿海化工石化企业开展环境污染隐患排查整治工作。2012年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发生后,全区开展了空前的环境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工作,共出动排查人数8830人次,排查企业1516家,涉及11个行业;此外,还由自治区环保厅、发展改革委、工信委、国土厅、交通厅、卫生厅、安监局等单位领导担任组长的七个督查组,对全区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进行督查,共抽查了151家企业,针对存在的问题,限期完成整改。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有效遏制广西的环境污染隐患。

1.3 认真开展化学品环境管理专项执法检查

广西各级环保部门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专项执法检查工作。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意见,下发整改通知,责令企业按规定期限完成整改;对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或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进行立案查处,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通过专项检查和整治,进一步深化全区涉危险化学品行业企业综合整治,全面查清和消除环境污染隐患,保障环境安全。

2 存在的重点问题

2.1 化学品环境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化学品环境管理现有法规主要是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登记和新化学物质信息收集和风险识别与评估,而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和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释放与转移报告等制度等方面缺乏规定;对高毒、难降解、高环境危害化学品的限制生产和使用等缺乏措施;缺乏系统性、长效性的化学品环境管理法规、制度和政策[1]。

2.2 监管监测、应急预警和科技能力不足

各级环保部门缺乏化学品特征污染物监测能力,监管手段不足,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的化学品特征污染物监测能力,在化学品环境污染排放的监测与统计方面能力不足;全区化学品环境管理机构体系不健全,现有管理体系与化学品生产使用产生的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严重不相适应;管理能力严重不足,环保部门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工作质量不高;现有化学品环境风险预警系统、应急响应平台尚不完善;化学品危害特性、环境风险评估与科研技术支持能力不足,相关基础科研十分薄弱。

2.3 环境风险防控水平低

总体看,广西的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相关行业技术和工艺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技术落后,污染防治和风险防控设施不完善,清洁生产水平不高,物料浪费、有毒有害物质排入环境的现象较为普遍、环境污染风险防范体系构建不完善;化学品生产和使用种类、数量、行业、地域分布信息不清,化学品生产企业入化工园区比率较低,零散企业分布不均,多数化学物质环境危害性不清,受影响的生态物种和人群分布情况不清等问题。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制度建设

(1)建立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和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的释放、转移报告制度。研究确定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的具体要求,并组织开展重点防控企业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工作。涉及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的企业须委托有能力的第三方机构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识别及其防控措施评估工作,制定企业环境风险防控计划,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不同监管等级企业实施差异化管理;建立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释放、转移报告制度及特征污染物年度监测制度。

(2)落实有毒化学品进出口和新化学物质生产使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新化学物质生产使用企业监督检查工作,严格新化学物质登记审批后的管理,管理部门要督促企业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并持续提出管理意见和要求,做好有毒化学品进出口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

(3)建立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管理长效机制。开展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单位定期审核,并将其纳入排污申报、总量核查、排污许可证发放等日常管理与检查内容;完善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台账管理、信息档案管理等制度;建立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年度报告、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及其特征污染物的释放与转移信息和监测结果等公开公示制度;将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制度执行情况作为环评审批、“三同时”验收、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和环保专项资金安排的重要参考内容,依法对不申报单位实施处罚;全面落实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对化学品环境污染事件实施责任终身追究制;建立自治区级专家队伍服务机制,鼓励各地逐步建立技术支撑单位服务机制。

3.2 提升化学品环境风险应急能力建设

逐步提升化学品环境风险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逐步建设化学品环境风险应急管理和风险防控信息数据与管理支持系统,建立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专家库,逐步建立综合性、专业化的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队伍;逐步建立化学品环境应急物资调配与储备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环境应急应对能力;持续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指导企业和园区开展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与落实,做好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完善危险化学品储运、处置过程的环境风险监管体系,实施环境应急与安全分级监管,力争达到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要求。

3.3 加强危险化学品和新化学物质的环境监察工作

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高发类重点防控化学品生产使用情况、特征污染物排放情况、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严格新化学物质登记审批后的管理,按规范要求落实监督管理检查工作。组织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督促企业落实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与环境应急管理要求,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及设施建设,提高危险化学品企业环境风险防控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突发环境事件频次。

参考文献:

[1]毛岩.中国的化学品环境管理[J]. 毒理学杂志,2007(6).

篇4

按照农业部“两个确保”目标和重庆市兽医工作“三项制度”要求,荣昌秉承“人与动物,同一个健康”理念,在建立动物疫病防控和卫生监督协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双河街道是国家现代畜牧科技产业园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所在地,幅员面积88.5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人,辖区内有8个涉农村(社区),畜禽养殖户7100余户,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场6个,常年存栏生猪4.5万多头,能繁母猪9700余头,农民人均畜牧年收入4300元。

双河街道畜牧兽医站(动监分所)是县畜牧兽医局直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辖区内畜牧产业发展、畜牧技术推广与普及、动物疫病防控和卫生监督、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现有在岗职工24人,其中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10人;高级兽医师2人,兽医师12人;执业兽医3人,助理执业兽医2人;官方兽医7人。站办公楼于2010年10月投资120万元,按照重庆市“六有”标准和荣昌县“统一风格、统一功能、统一制度”要求建成,占地面积1238平方米,建筑面积388平方米。

全站工作实行了信息化管理,在动物防疫检疫、畜牧兽医服务、生猪交易监管等工作方面使用了4个电子平台,即重庆市动物卫生监督指挥调度平台、重庆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物资管理系统、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平台、畜牧兽医服务110平台。为顺应畜牧兽医工作新形势、我们严格执行“三项制度”,科学防疫,科学检疫,精细监管,严格考核,辖区内多年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未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中心兽医实验室建于2009年,占地面积310m2,是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P2生物安全实验室,2011年6月12日顺利通过市农委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主要负责全区动物疫病监测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分析评估、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现有专职技术人员6人,研究生1人,本科3人,专科2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3名。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达到100%,专业技术力量较强。

兽医实验室建有完整的《质量手册》、《生物安全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等一系列管理体系文件,保证了各种实验活动有序开展。本兽医实验室以“人与动物同一个健康”为目标,为动物疫病防控和监督执法提供技术支撑。内设档案室、接样室、PCR室、电泳室、血清室、细菌室等13个功能室。功能分区恰当,布局合理、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符合生物安全要求。拥有PCR仪、凝胶电泳成像与分析系统、酶标仪、自动洗板机、高压灭菌锅、生物安全柜、超纯水仪、培养箱等仪器设备65台(套),所有使用的仪器设备建有完备的档案资料。根据重庆市兽医工作“三项制度”要求,落实“以监促防、以检计酬”工作机制,为产地检疫提供科学依据。由区局成立的专业采血队全年对112个散养监测单元、56个动物饲养场的畜禽进行4次采血抽检,每次每个兽医责任片随机采集畜禽血清各30份、动物饲养场不少于30份,冷藏保存送至接样室,接样人员对采血队所采集的畜禽血清样品进行盲样编号,然后经带紫外线灯杀菌的传递窗进入样品保存室,由检测人员进行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规定病种的检测,实验结束后立即将检测结果返至接样人员并在一周内出具检测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整个流程实现了血清的采集和检测的分离,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做到了实验结果的公平、公正。

对检测结果中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的样本通报给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由区动监所下达《监督意见书》并及时召开动物疫情分析评估会,镇街兽医站站长、责任片兽医认真查找原因,作出书面解释。针对散养免疫抗体不达标的由镇街兽医站督促对该包片责任区域内动物实施补免,规模场由挂牌兽医督促对该场内动物实施补免,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加强一次自主免疫,21天后再随机采样监测。

为进一步加强动物调运监管,防治动物疫病跨区域传播,从2009年开始,通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的通告》,以及《重庆市动物防疫条例》和新修订《重庆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的相继出台,将流通环节动物调运监管措施在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中进行了固定和细化,重点对活畜禽调运采取准入管理手段,通过事前备案、指定道口检查和隔离观察措施,前移监管关口,堵疫作用十分明显。一是明确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和管理;二是对输入重庆市的非乳用和非种用动物以及动物产品,市内跨区县运输的非屠宰动物严格实行调运前的备案管理;三是入市动物及动物产品须经指定道口检查站检查,方可进入;四是调运非屠宰动物到达目的地后,须隔离观察合格后方可销售或混群饲养。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全市指定道口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共检查车辆20.95万车次,动物产品54.53万吨,家畜1594.23万头,家畜1699.88万吨,共拦截处置市外动物疫情59次。2009年,重庆市政府通告,设置了40个指定道口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2011年,根据交通网络变化的需要,重庆市政府将40个检查站优化调整为35个。2013年,重庆市政府将35个检查站调整为31个。重庆市政府先后投入1500多万元支持指定道口检查站的建设及设备配置,近几年每年为检查站提供300万元工作经费及300万元新建检查站建设经费。

成渝高速公路桑家坡检查站,是重庆市的31个指定道口检查站之一,始建于2003年,2011年投资30多万元进行标准化改造,配备站长1名,官方兽医7名。2003年至今,累计检查进入重庆市运载动物车辆6.4万车次,生猪150万头,牛2.7万头,家禽及禽苗6400万羽,猪肉等动物产品5.2万吨。

桑家坡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严格执行重庆市动物调运监管制度,严把事前备案、事中准入、事后监督“三大关口”,即调运前必须向输入地动监机构申请办理调运备案手续,调运中必须经市政府制定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检查准入,到达后必须查验动物调运备案手续、检疫证明和检查站签章,再饲养动物必须经隔离观察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通过这项制度,严堵了外疫传入,起到了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屏障作用。

(一)防疫总体情况

公司自身生物安全制度非常严格,在区动监所、区疫控中心和双河畜牧兽医站的监管下,于2014年7月取得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高丰猪场严格遵守引种检疫流程,先后分4批累积引进种猪2000头,经45天隔离观察、抽检口蹄疫O型、猪瘟、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后投入生产;做到了免疫程序向主管部门报备,上报自主免疫数据并定期委托检测;病死猪按规程无害化处理后运往有机肥厂生产有机肥;主动申报产地检疫,提供监(检)测报告,猪只经检疫合格后出场。

(二)防疫制度建设与实施

高丰猪场建设规划全部严格按照标准的现代规模养猪场条件防疫要求设计的,在取得《动物条件防疫合格证》后,高丰猪场才开始投入生产使用,使用中的各个环节全部严格参照猪场的防疫要求按流程进行防疫消毒:猪场防疫制度、档案建设、器械高温消毒、人员消毒通道、空中喷雾消毒、车辆进场消毒、喷雾消毒。

(三)自主免疫程序

高丰猪场针对仔猪、后备种猪、生产种猪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免疫程序,在免疫程序的实施中,同时做免疫准备、免疫记录统计、兽医免疫注射、免疫瓶盒焚烧。从免疫前准备后到免疫后处理都是十分谨慎、严格。

(四)委托区动物疫病控制中心检测

公司与区动物疫病控制中心签订了检测协议,猪场兽医会定期抽血送检,检测合格的继续放心生产,检测不合格的,会参照“中国动物卫生监督-监督意见书”要求整改猪场防疫方案,经过补免后再次抽血送检直到检测合格。

(五)无害化处理

猪场发现病死猪后,向双河街道畜牧兽医站申报,兽医现场确认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过后的有机肥用于公司配套的果蔬园区。公司针对粪污还田处理,特意流转了5000亩土地,种植蛋白桑、蓝莓、猕猴桃、葡萄、蔬菜等各种高档经济作物,其中大部分种植蛋白桑;这样猪场构成“猪-桑-饲料”循环。这样既对粪污进行环保处理,又给产业链提高了经济效益。

(六)防疫监管流程

经区动监所、疫控中心、双河街道畜牧兽医站现场评定后,将猪场卫生评价风险等级划分为A级,官方兽医定期对猪场疫苗、兽药、防疫、检疫情况进行监管,并出具巡查记录表。区动监所不定期对高丰猪场进行检查,并出具不定期监督检查表。

(七)检疫监管情况——引种

公司有引种计划,自身做好隔离观察圈舍的准备工作,然后向区动监所申报,跨省引种,需要市动监所审批,审核批准后,公司与PIC公司签订引种合同,通过桑家坡检查进入,工作人员对猪只情况、建议证明进行核实后,进行45d的隔离,隔离期满后,抽血检测,结果合格后方投入生产。

(八)检疫监管情况——出猪

公司将断奶仔猪交予农户饲养之前,向双河街道畜牧兽医站申报,双河站派人现场检查耳标佩戴情况,猪群体况,开具检疫证明后,公司方可出猪。

大厅分6个部分共18张展板展示,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建立防检协作新机制为顺利推进“产地检疫中查验监(检)测或风险评估报告”制度,荣昌组建了7人专业采样队,按照随机、专业的采样原则,全年分4次对辖区112个散养监测单元、规模化养殖场采集血样1.7万余份,区动物疫控中心按照采检分离、盲样编号的流程对样品进行血清学、病原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出具《检测报告》或《风险评估报告》。对免疫抗体不合格的散养监测单元或规模养殖场由动物卫生监督所下达《监督意见书》,区畜牧兽医局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帮助查找原因,责令限时补免、作出整改报告,补免21d后二次采血测抗,直到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农业部要求。官方兽医在产地检疫环节中查验《检测报告》或《风险评估报告》后,出具产地检疫证明,更好的发挥实验室技术支撑作用,使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由传统的“程序化”向“科学化”推进,动物疫病防控和卫生监督机构良好协作机制优势更加凸显。

二是构建基层考核新办法

依据重庆兽医工作“三项制度”,荣昌积极推行“以监促防、以检计酬、网格管理、采检分离、采血补偿、风险评估、分片出证、不达标问责”的兽医工作考核机制,建立行政管理、技术支撑、执法监督三大体系,共同促进动物防疫工作,达到“以监促防”;通过对镇街畜牧兽医站完成工作任务情况的检查考核和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检测,用定性定量的考评结果,计算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并将监督检查结果作为基层畜牧兽医站年终考核、评先评优、防控经费划拨的重要依据,实现了“以检计酬”。进一步调动了基层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强化了防检人员的责任意识。

三是建立畜牧兽医服务110新制度

荣昌在构建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和创新服务方式上进行了探索,把现代科技手段融入服务监督中,建立畜牧兽医服务“110制度”,实行限时承诺服务,将“防疫阉割、人工授精、检疫申报、动物诊疗、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保险理赔”等6项工作,由各镇街畜牧兽医站统一受理、统一安排、统一督促,区局和服务对象监督各站限时完成。对受理的任务实行“四专三色”管理。

畜牧兽医服务“110制度”,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入手,打造“新思维、心服务”的特色服务品牌,树立了畜牧兽医新形象,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是构建无害化处理新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化服务”的原则,荣昌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出“镇街收储、集中处理、保险联动”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模式。在全区21个镇街修建收储点,2个无害化处理中心。

篇5

中图分类号:TU27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国内科技与经济高速健康地发展,国内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 大,单机设备越来越重;工厂化预制的逐渐推行,也出现了体积更大,重量更重的大型模块。这些趋势对大型设备吊装产生了新的需求,使大型吊装这几年在国内得到了迅猛发展。伴随而来的即是大型设备吊装的安全问题,众所周知,大型设备吊装无小事,大型设备吊装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带来及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大型设备吊装必须要确保绝对的安全。

本人先后参加过多个石油化工项目的建设工作,现对大型设备吊装工程安全管理的一点经验进行总结与大家交流。

技术管理

合理可行的技术方案是大型设备吊装安全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和指导方针,大型设备吊装前,必须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合格的吊装方案。

(一)技术方案的审批必须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大型设备吊装方案的编制人员必须具备工程师资格,审核人员必须具备高级工程师资格,批准人员必须是公司总工程师。方案实施前还需经过监理单位的审核,并有必要组织业内专家予以技术论证。

(二)技术方案必须包含的内容。

1.设备的规格。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对拟吊设备的形体尺寸及重量了解的非常清楚,尤其是设备的重心位置。此为吊装工艺的选择至关重要。

2.吊装工艺。此为吊装方案的核心,需对吊装工艺的选择给予详细的论述,尤其是拟选用起重机械工况的工艺性能。

3.吊装平面布置图。

此应为吊装工艺的详细补充,应该包含以下内容:装置设备以及相关建筑的布置;主吊起重机械和抬尾起重机械(设施)布置,包括作业范围,组装方位、场地,运行路线和拆除场地;被吊设备的吊装放置位置和吊装过程(从起吊到就位)的运行范围;警戒区域;受吊装影响的建筑,地下设施或基础;主要拖拉绳布置,锚坑布置及坐标;地基处理范围。并有必要辅以文字说明。

4.吊装立面布置图。

此主要为拟用起重机械最差工况的说明,应该包含以下内容:起重机械作业技术参数;基础标高及设备起升最大高度;吊、索具及与设备吊点的连接方法;立面布置相对尺寸即起重作业的有效高度,吊钩应起升的最大高度;被吊设备的最大外形与起重机臂杆的净距。

5.吊耳。

吊耳是大型设备吊装中的主要的受力部件。因此,吊耳也是大型设备吊装中的关键因素。对于每一次吊装,如果吊耳是设备制造商提供,公司在吊装前会对吊耳进行校和,确认吊耳是否能保证吊装的安全。如果是施工单位现场制作吊耳,必须要求施工方提供详细的计算书,吊耳的安装位置、结构形式、控制尺寸应有施工单位提出,设备设计单位审核,相关焊缝的质量标准不得低于设备本身焊缝的要求。

6.地基的处理。

根据国内外吊装事故案例分析,地基问题是造成大型设备吊装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由地基问题引起的安全事故的破坏力更大,不管是履带吊车还是汽车吊车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在施工单位编制吊装方案前,业主单位有义务向施工单位提供拟站车部位的地质勘探报告。施工单位应据此,并请有相关设计资质的人员编制地基处理方案,并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严格审核。

7.地锚(如果需要)

地锚的重要性不亚于起重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地锚设置亦须考虑场地地质条件,地锚设置的受力方向必须进行详细计算。

(三)技术方案的落实。

技术方案一旦经过批准,各方面的工作都要维护技术方案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不得随意变更技术方案,现场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方案实施。涉及到对原方案的修改,必须在正式吊装前根据公司规定的程序进行方案变更。在吊装方案实施前,都要由编制工程师对吊装工作向管理层和作业层进行详细交底。吊装作业的过程中,编制方案的工程师必须到现场指导,一方面监督施工作业是否按照方案实施,另一方面可以对现场的工作给予必要的指导。重点是吊耳的焊接和地基的处理,鉴于安全的考虑,业主单位应要求监理单位给予必要的旁站验收并留取相关影像、文字资料。

二、安全管理。

安全作业是建筑施工的前提和灵魂,没有安全保证,根本就谈不上效益,对于大型设备吊装来说尤其如此,一旦发生吊装事故,财产损失和工期延误造成的索赔以及信誉损失对任何一家施工企业来说都是致命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的好坏始终是大型设备吊装工作成功与否的前提。安全管理工作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一)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落实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是本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负责整个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要求项目经理恪守职责负责监督吊装方案的实施和相关临时设施的验收。

2.落实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施工单位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并保证安保体系的良好运行。要求其针对已批准的大型设备吊装方案做好全面的风险评估,负责制定风险防护方案,负责编制吊装方案的应急紧急预案,并落实其它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

3.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吊装作业开始前,必须对吊装工作的参与者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让参与实施的每一个工人都了解的每一个施工工序应注意的问题,每一个工序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以及出现紧急状况的应对措施。有必要针对经审批的应急预案进行预演。

(二)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

1.参与作业的起重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起重作业为国务院安监部门规定的特种作业,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培训,并将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参与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项目组织的进场安全培训。

3.吊装作业前,必须要求施工单位给予作业人员充足的休息时间,不得带病上岗,不得疲劳上岗,不得酒后上岗。

(三)杜绝物的不安全状态。

1.起重机械进场前必须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机械的安全运行记录、设备状况、设备故障和故障排除记录,设备各个级别的检修维护计划和执行情况,桅杆(或吊臂)、吊钩有无结构性损伤,钢丝绳的表面质量。

2.安排专人对拟使用索具进行全面检查。查看索具质量证明文件,了解其使用期限。查看索具表面质量,了解其断丝、断股情况。坚决不让“带病”索具进场。

三、成功案例。

本人刚刚完成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德纳(南京)化工有限公司某项目的大型设备吊装工作,该项目共有大型设备七台,其中最重设备435吨,最高设备95米。项目组围绕以上要点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要求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成立大型设备吊装工作小组,下设技术、施工、安全三个分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全面进行吊装工作的施工准备工作。

(二)要求施工单位派出具有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技术人员组成技术组负责吊装方案的编制、审核工作,并提交其单位总工程师批准,要求其对吊耳的设置、索具的选取、地基的处理作为方案的编制重点。最终确定其采用双吊车抬移递送法吊装工艺,其中两台设备采用1000吨履带吊主吊,400吨履带吊溜尾;其它五台设备采用400吨履带吊主吊,50吨汽车吊溜尾。

(三)要求项目安全管理部门针对经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危险源的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根据风险源的评估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篇6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以下简称“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成功举办,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以及众多中外企业踊跃参展,200多万名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使7 308万人次的参观者流连忘返。上海世博会运营收入累计130.14亿元,运营支出累计119.64亿元,收支结余10.50亿元,世博园区内商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

本文拟就上海世博局在建立基于风险管理的上海世博会项目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实践作一总结,为今后其他大型项目的财务内部控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1.政策指引。犹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全面风险管理的政策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国家标准4360号文《风险管理》中的基本原则相一致,上海世博会将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风险管理指引》)和财政部颁布《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作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政策指引。

2.财务风险管理目标。(1)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收支基本平衡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2)内外部(尤其是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实现真实、可靠的信息沟通,包括编制和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3)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障财务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其效率和效果,降低实现财务目标的不确定性;(4)针对各项重大财务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尽量缓解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管理运用的步骤

(一)收集财务风险管理初始信息

1.基本信息。收入的来源主要包括门票收入、赞助收入和捐赠收入等;支出共分为10大类,主要包括场馆和设施维护费用,信息、安保费用,活动费用,沟通、推介、营销费用,行政管理费用,礼宾费用,保险费用,BIE门票提成,布展费用和预备费用。在各大类费用支出控制在预算目标的过程中也会受到部分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如安全形势造成的安保费用大幅增加。对于援助资金部分,其收入来源于政府拨款以及增值利息收入,在支出方面,主要为参展援助国的各种参展费用支出。

对于财务信息系统方面,上海世博局使用立成财务软件与金蝶K3软件分别作为运营资金和援助资金的会计核算软件,并且使用财务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赞助管理系统、捐赠管理系统、税收政策实施管理系统以及援助资金支付系统作为财务支持软件。

2.类似大型活动项目的财务风险。

2000年悉尼奥运会,在悉尼奥运会组织委员会1999年的年报中指出其主要风险为“千年虫”的信息系统风险,并详细阐述了应对措施。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汉诺威世博会发生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门票收入不足,即实际的参观人数远小于预计数。原因包括门票定价较高,参观的食宿、交通等成本太高以及布展内容的吸引程度不高等。

2005年爱知世博会,其关注的主要风险领域是确保采购价格为公允的市场价格。

2012年伦敦奥运会,2007年6月伦敦奥运会主管部门出具的2006―2007风险评估报告中列示了7项主要的风险,其中与财务相关的风险有:(1)关键岗位人员的离职将对项目的影响较大;(2)在申办时制订的预算大大低估了整个项目的成本,而另一方面则又大大高估了可从私有渠道获得的融资额;(3)需要有完善的采购制度和流程以降低采购风险,确保采购的产品物有所值以及确保供应商的选取遵循公开、公平的原则。

(二)财务风险评估

上海世博会项目财务风险评估工作包括:(1)风险辨识,查找世博会项目中各财务职能模块及重要业务流程的财务风险;(2)风险分析与评价,是对辨识出的财务风险及其特征进行明确的定义描述,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的条件,以及评估风险对项目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的价值等。根据风险管理初始信息的收集结果,采用专家咨询和调查研究等工作方法,对世博会项目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依据识别的主要风险制订了财务风险清单。该清单将各种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以协助风险的认定,并且还为世博会持续开展和不断改进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充分、有效的数据支持。

在上述基础上,制订财务风险管理策略及解决方案。

(三)监督与改进

监督主要风险解决方案的实施并建立持续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地收集财务风险及与风险变化相关的各种信息,定期及不定期地开展财务风险评估,适时更新、维护风险数据库,形成适当的汇报体系。

(四)财务风险管理的其他内容

1.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按照《风险管理指引》就财务风险管理形成三道防线:(1)财务部各职能模块负责风险管理基本流程的执行;(2)财务风险管理岗位负责重大风险、流程与事件的判断,进行财务风险评估,建立风险清单及维护风险数据库,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系统,并确保职责分工落实到各有关职能岗位等;(3)内外部审计(上海市审计局、上海世博局审计监察部门)将负责对控制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及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专项检查,发现控制缺陷可能对防范风险带来的影响,确保相关的内部控制能有效覆盖所有的重大财务风险。

2.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涵盖了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各个环节,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测试、传递、报告、披露等。因此,上海世博局财务部门特别关注相关信息系统的风险监督、识别及控制功能。

3.风险管理文化。世博局财务部门通过对员工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培训,以加强员工对财务风险的类型及防范方法的了解,形成符合世博特点的财务风险管理文化。

三、财务内部控制系统

在政策指引方面,世博会将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以及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指引》(以下分别简称为《内控规范》及《内控评价指引》)作为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工作的主要政策指引。同时,针对财务信息系统,还参考了美国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颁布的《信息及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以下简称“COBIT”)和英国政府商务办公室颁布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最佳实践库》(以下简称“ITIL”)。

财务内控目标主要包括合理实现:(1)财务管理的总体战略目标;(2)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资产的安全完整;(3)遵循国家与财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的监管要求。

财务内控的评估步骤:(1)了解内控现状,分析世博会项目的特点,建立初步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2)进行相关文档的审阅,完成流程图、流程描述文档以及风险控制矩阵的记录与匹配;(3)结合对未来可预测的情况以及现有控制作进一步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较高风险领域梳理确定风险点,并完善或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

上海世博局财务部门包含以下主要的职能模块:会计核算、预算与合同管理、现金赞助与VIK管理、捐赠管理、援助资金管理以及税务管理等。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主要包括:《预算管理办法》、《费用管理办法》、《财务审批权限管理办法》、《服务采购比选管理办法》、《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捐赠办法》、《经济合同管理》、《非现金赞助收入使用管理办法》、《非现金赞助收入处置管理若干规定》、《上海世博会参展援助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上海世博会赞助收入财务管理办法》、《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业务用汇管理暂行办法》、《财产采购、更新、核销、清查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上海世博局会计核算办法》。

财务内部控制系统框架以流程分类为基础,分为四大类九个环节,四大类主要包括:整体财务工作内部控制、财务报表项目内部控制、财务报表编报内部控制及制度支持内部控制。

四、财务内控风险点与内控措施

(一)整体财务工作内部控制

1.风险点之一:人员和岗位的变化、业务流程的变化、信息系统的更新等情况可能会造成不适当的职责分工,即内部控制不相容岗位的产生。采取的内控措施:梳理各项业务流程中涉及的不相容岗位与信息系统权限,建立完整的职责与权限分配表。比如针对销售与收款流程,不相容岗位包括:前台的门票销售与中后台的审核,票务的信用调查评估与票务销售合同的审批签订,票务销售合同的审批、签订与门票发货,票务销售款的确认回收与相关会计记录,退票的处置与相关会计记录等。

2.风险点之二:缺少对内部控制流程的书面记录可能导致相关控制的执行无据可依,或者在人员进行调整时导致控制的执行缺乏一致性及连续性。采取的内控措施:通过内控文档的建立,规范各流程的操作,在完善内部控制书面记录工作的同时有效地对现有的控制进行持续的监控以及定期的评估,并且为相关制度的有效执行提供合理保证。针对各流程制订标准工作手册以规范具体的流程控制措施的执行,标准工作手册包含流程图、相关表格模板、相关报告模板以及其他支持性文档。

3.风险点之三:由于审批权限的不明确、内控执行人员对审批权限不了解或未及时获知审批权限的变化,可能导致相关经济业务无法执行或者其执行未经过适当的审批。采取的内控措施:制订有一套系统的权限指引来加强内部审批权限的管理与控制。除常规性的审批权限外,还加强对临时性授权制度的管理,包括规范临时性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的记录措施。

(二)财务报表项目内部控制

1.销售与收款。包括门票收入、赞助收入和捐赠收入。主要风险点及内控措施包括,(1)风险点之一为针对网络销售模式,收款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损失的产生。采取的内控措施:网络销售根据其销售模式可分为票到收款、网络支付或银行汇款等,无论何种方式,都涉及到与商的核算,包括门票配送、网络支付以及汇款账户的银行,尽可能地减少的数量,以增加财务结算管理的可控性与统一性。(2)风险点之二为针对现场销售模式,自有销售点现金与门票的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损失的产生。采取的内控措施:财务部门设立营收核算中心,设置相应的核算与稽查岗位,督促各自有销售网点的资金管理工作;制定统一的门票销售的资金管理制度与会计核算流程;进行现场检查,对现场销售门票的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等。(3)风险点之三为未能建立退票管理流程,并进行适当的会计处理,可能导致预收账款或收入的错报或漏报。采取的内控措施:针对网络销售、销售以及现场销售分别制定相应的退票管理措施。

2.费用与付款。(1)风险点之一:由于实际提出采购需求的部门和接受实物或服务的部门是同一部门,可能会造成实际收到的实物或服务与要求付款的条件、数量和金额不相符,导致付款的错误或舞弊情况的发生。内控措施:在供应商选择与合同签订过程中,要求有多个部门参与及监督,这样能够适当地控制其风险。同时采取以下措施尽可能地降低订单、收发货环节的风险,如对于付款的申请,除了实物资产的采购要求有相应的验收单据外,对于服务类费用也尽可能提供服务内容的明细清单或付款金额的计算依据,对于特定性质的付款还需出具第三方的相关证明(如广告费用中的第三方监播报告),以此合理地防范对于不真实的服务或收货进行付款。对于实物的领用发货环节,加强对实物领用发货记录的抽查,及时发现未按规定进行审批或虚假的领用发货。此外,还加强了实物的抽盘,在原有年度定期盘点的基础上,对重要的实物资产进行不定期的抽盘以及收发存记录的检查。(2)风险点之二:随着世博会筹办推进,费用支出大幅度增加,审核付款申请、核对原始凭证和录入项目代码等的工作量剧增,可能导致差错发生。内控措施:进行各费用类别的分析、制定规范的审核程序;合理进行审核人员的配置与培训;安排专人负责专项费用的报销审核等。同时增加财务人员数量以应付工作量的增加。(3)风险点之三:由于与供应商之间交易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双方应收应付余额的不一致,重复付款或错误付款未被及时地发现。内控措施:与主要供应商或合作伙伴建立定期核对往来账机制;设专职人员与供应商对账,及时查清差异原因、编制调节表并交财务主管审核;对预付款建立定期审核制度,对于账龄较长的交易需及时了解原因等。

3.捐赠管理。针对捐赠管理,世博局制定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捐赠办法》。主要风险点为:对捐赠资产以及会计核算的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捐赠资产的损失、信息披露的错误或者世博声誉受损。内控措施:(1)加强对获赠实物资产的监督管理,建立每季度定期盘点制度,确保受赠资产账实相符。(2)在财务系统的捐赠相关科目下设立二级或三级明细,对捐赠相关交易进行单独的核算,如捐赠利息收入、捐赠的存货、捐赠的固定资产等,并与捐赠管理系统进行定期的核对。(3)为了保证捐赠资金和实物资产使用和管理的信息公开、透明,制定了详细的捐赠信息披露流程,定期对外公布从各个渠道获取的捐赠收入情况、捐赠资金的使用等情况。

4.现金赞助与VIK管理。上海世博会赞助的特点主要包括:(1)金额大――审计公告的赞助收入总金额达到39.73亿元;(2)内容和形式多样――除现金赞助外,赞助企业还提供内容和形式多样的非现金赞助(简称“VIK”),包括实物产品、服务、包装、活动组织等;(3)涉及的部门广――现金赞助的接收由财务部门负责,VIK的接收和管理由归口管理部门(包括行政、信息化、工程、活动等多个部门)负责。针对现金赞助与VIK管理,世博局制定了《上海世博会赞助收入财务管理办法》、《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非现金赞助收入使用管理办法》和《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非现金赞助收入处置管理若干规定》。

主要风险点及内控措施包括:(1)风险点之一为未能与赞助商进行定期的沟通,造成赞助收入与费用未被及时确认,赞助商权力与义务的履行与合同的要求不符。内控措施:①完善定期与赞助方进行对账的机制;②通过赞助收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赞助商其他相关权力与义务的监督。(2)风险点之二为由于缺少充分以及完整的支持文件,未能正确地确认赞助收入与支出的金额,从而造成财务报表数据不准确。内控措施:对于实物VIK和服务VIK,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各归口管理部门根据世博局的需求向赞助商下达产品或服务订单,赞助商根据接收的订单在规定时间内将货物送达制定地点或完成相应的服务,归口管理部门对其进行验收确认,并获得相应的供货发票,提供给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

5.援助资金管理。控制目标为:(1)将各受援国和受援国际组织的援助金额控制在相应《援助合同》所规定的范围之内;(2)援助资金总额控制在一亿美元之内。针对援助资金管理,世博局制定了《援助资金使用整体方案》、《援助资金支付程序》和《上海世博会参展援助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主要风险点及内控措施包括:(1)风险点之一为未能对受援国或受援国际组织的援助资金支付申请进行适当审核,可能导致付款错误的发生。内控措施:制定审批操作规范,设置完善的控制流程,对外币的费用报销,通过定期(每月1日、15日、30日)获取主要外币币种的汇率进行核实,若其差异在可接受的波动范围内则予以支付。(2)风险点之二为对账机制不完善可能造成系统支付金额的差错未被及时地发现。内控措施:完善与受援国或受援国际组织进行援助资金对账的流程;建立援助资金支付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的每月定期核对机制以及差异分析和审阅的制度。

(三)财务报表编报内部控制

2009年根据需要制定了《上海世博会计核算办法》并报财政部批准实施。主要风险点及内控措施包括:(1)风险点之一是随着世博局业务量的增加,会计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也将日趋复杂,若未制定细化的财务报告流程,可能将影响最后阶段的财务报告编制。内控措施:制定了一套标准的财务报表关账流程,明确各个环节关账的先后顺序、具体开始与完成时间以及负责内容与责任人,涉及其他部门配合提供相关信息的也具体明确其截止时间,通过以上措施合理保证财务报表编制的及时、完整、正确。(2)风险点之二是因财务信息披露不及时或误导性陈述,造成不能正确反映出世博局经营状况和收支情况。内控措施:以《上海世博局会计核算办法》为依据,制定了完善的信息披露流程,明确了规定信息披露的范围和内容,建立信息披露岗位责任制和相关授权审批制度,明确负有披露义务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未经过管理层授权和批准,任何部门及个人不得擅自对外披露信息。

(四)财务信息系统的支撑

上海世博会财务信息系统,以财务系统及相关业务支持系统为组成部分,建立在独立网段内并与世博内部网络及互联网逻辑分离的独立架构。主要包括:立成财务系统(用于运营资金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用于预算与合同管理,通过手工方式接收来自立成系统的凭证,进行预算与合同信息的汇总,并提供分析数据),援助资金支付系统、金蝶财务系统(用于援助资金支付的会计核算),捐赠管理信息系统,赞助收入管理信息系统和免税、保税、退税税收政策实施管理信息系统。

以《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计算机信息系统(征求意见稿)》、COBIT和ITIL作为依据,对上海世博会财务信息系统相关风险进行了识别、归类与评估,主要风险包括:

1.整体构架风险。主要包括:(1)由于世博会项目的特殊要求,系统变更的风险很大;(2)财务信息系统数量多、相关业务流程多,可能产生流程周转时间长、问题处理效率低等风险,以及存在非授权人员访问信息资源的风险。内控措施包括:(1)专门制定了《财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主要规范变更管理、逻辑访问管理和运行管理流程。(2)专门设立信息服务岗位,其主要职责包括:①归集及整理用户的问题与需求,确保需求经过变更管理流程的适当授权,并协调需求的后续处理。②协调系统开发商进行问题处理或程序开发,协调并监督用户与开发商完成必需的授权、测试、审批等。③担任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用户的创建、权限修改、及禁用,保证用户权限的合理性,实现系统管理与业务操作的职责分离。④负责或监督各系统数据的备份相关工作。

2.系统特定风险。包括:系统接口;主数据;功能有效性;系统权限。内部控制措施:(1)系统接口。对系统间的接口建立管理与控制规范,要求以系统方式或相关用户验证输入数据、输出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保证经过适当授权的人员才可访问、修改数据或执行相关操作;保证针对接口程序的修改经过适当的变更管理流程。(2)主数据。主数据的创建、修改、删除需要经过归口部门领导的书面审批,并进行归档备案;对主数据的维护权限仅赋予具有相应业务责任的人员。(3)功能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对系统及其变更的功能性测试要求,将可能的业务流程纳入测试方案,并结合变更管理流程的要求,记录相关控制文档,保证系统功能满足需求。(4)系统权限。系统权限的设置与实际工作职责保持一致,结合业务流程的需要,保证不相容权责的充分分离,同时由专门信息岗位人员担当系统管理员角色。

3.IT一般控制流程风险。(1)变更管理风险:缺少变更管理制度的指引,系统开发及程序变更将可能无法得到规范,可能导致未经授权、或未到达用户要求的变更进入系统,降低系统的可靠性,也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分配与使用。内控措施主要包括:制定变更管理制度,用于规范变更需求的提出、变更授权、变更测试、上线审批等主要控制流程。(2)逻辑访问风险:缺乏用户账号管理制度的指引与规范,将可能产生未经授权建立、删除或修改用户权限的可能,带来未授权用户访问系统信息的风险,也对数据的准确性和保密性带来威胁。同时,缺少制度的指引,也可能使管理层无法有效地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无法明确流程中的职责关系。内控措施包括:制定用户管理制度,系统用户或权限的创建、修改由用户提出申请,填写《用户账号申请表》,经归口部门领导书面批准后,由系统管理员在系统中进行操作维护。用户禁用也由离职或转岗用户的归口部门领导及时提出申请,由系统管理员在系统中进行操作。(3)IT运行风险:缺少备份的定期恢复性测试和灾难恢复计划,在出现事故的情况下,将有可能无法保证备份数据的可用性,以及系统的可恢复性,从而可能影响财务世博运营工作的持续性。内控措施主要包括:制定备份管理制度,明确规范备份的操作、周期、类型、介质、恢复性测试、灾难恢复等内容;编制灾难恢复计划,用于安排在灾难或事故发生后恢复系统、数据的计划,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作者为资产管理部助理总经理、高级会计师、硕士)

参考文献

[1] House of Commons Committee of Public Accounts, Preparations for the London 2012 Olympic and Paralympic Games――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R].Thirty-ninth Report of Session 2006-07.

[2] 朱荣恩,应唯,袁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 李连华,张雷,等.中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阐释与应用[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篇7

中图分类号:F75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894(2007)01-0006-06

一、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的60%以上,农业在我国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农产品出口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来源之一。原本中国预期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可以凭借价格上的优势促使出口迅速增加,利用WTO相关条例减少对中国农产品的限制。然而,在加入WTO后的几年来,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从下面表格中可以看到,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虽说年年增长,但占出口额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见表1)。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

中国农产品出口遇到强劲阻碍。农产品出口频频遭到预警通报、退货、销毁,甚至暂停进口的事件近几年来常常发生。入世后,在传统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取消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到了更多的绿色贸易壁垒。所谓绿色贸易壁垒,就是进口国在从事贸易进口时,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动植物的健康与生长为目的,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对进口产品所采取的措施。如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检验程序以及包装、规格和标签等标准。它不仅对产品本身环保性、安全性提出要求,而且对产品的加工过程和生产方法也提出了特定的限制。它是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TBT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内容上的广泛性、保护方式的隐蔽性等特征。因此,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进口国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它可以演变成一种限制外国农产品进入本国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发达国家的第一大非关税障碍。近几年来,中国农产品企业受阻于TBT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近几年来中国农产品因绿色壁垒而遭遇损失的典型案例有:2001年1~5月,我国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市场――欧盟因食品安全问题全面禁止进口我国的动物源性食品和水海产品,导致水产品出口下降了70%;2002年,欧盟对我国100多种动物性产品实施禁令,使我们损失1亿多美元;2003年,日本对我国各种蔬菜实行多种限制,多是以农药残留超标、抗生素问题为理由,给我国造成了惨重损失;美国禁止河北鸭梨进口,直接损失5 000万美元;2003年1~11月,美国拒绝中国产品共计1 283批次,其中食品、农产品就占一半多。2003年商务部的调查数据显示农产品出口因技术壁垒损失95亿美元左右。2004年,欧盟提高苹果汁进入标准。根据欧盟新的标准,我国果汁企业100%达到要求比较困难,至少近几年出口到欧盟不易;2005年,欧盟根据2005/34/EC指令,决议对动物源性产品中检出药物残留问题作了新规定,添加了孔雀石绿、甲孕酮等苛刻的检测指标,使我国淡水小龙虾出口面临新的技术、绿色壁垒。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出口大量减少,从而影响到我国的出口创汇,直接造成出口企业和生产农户的经济损失。就进口中国农产品最多的国家――日本而言,从2006年5月29日起该国已正式实施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肯定列表制度”。其核心是禁止含有未制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且含量超过一定水平的农用化学品、食品销售。“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必将大幅度抬高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技术门槛,直接影响到我国近80亿美元的出口额,涉及6 300多家对日农产品出口企业,及主产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并以此可以预见,在国际农产品市场发展中,绿色壁垒不会像传统的贸易壁垒那样在国际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地被淘汰,而是会不断地被强化。

二、 绿色壁垒的成因

1. 绿色壁垒具有的法律基础绿色壁垒的形成具有两个法律基础: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SPS)和TBT。按照SPS协议中有关规定:允许成员国采取正常的以保护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安全为目的的检疫措施,但这些措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不应该构成不公正的歧视,从而造成对农产品贸易的隐蔽性限制;所采用的检验措施和依据的原则应以国际标准、准则随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各国可以实施高于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必须以科学为依据。根据WTO/TBT、WTO/SPS有关规定,在涉及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各国可以制定本国的标准和规则,甚至可以实施超出国际标准的技术性措施。这意味着,只要进口国家制定的技术、法规和标准是出于健康、安全、环保等目的,就可视为为达到“合法目标”而采取的合理行为。因此,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将农业化学品限量标准作为绿色壁垒来使用。

2. “中国”的存在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引起了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发达国家的“中国”的叫嚣。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若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太低,则这个市场没有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如果中国发展太快,发达国家又会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所以,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度是:既要发展,又要遏制。在此情况下,中国农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频频遭遇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绿色壁垒,也必有其政治上的原因。

俄林―赫克歇尔①的要素禀赋论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该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这个国家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商品。由于廉价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得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因此,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就获得了价格优势,从而能够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我国农产品中的蔬菜、水果、禽肉、水产品已经得到了国外消费者的认可,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对进口国来讲,农产品的大量进口势必会对国内同种行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基于这个层面的考虑,进口国难免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我国农产品的进入设置障碍,以对国内同类行业进行保护。加入WTO之前,由于我国不是WTO成员,相关国家可以肆无忌惮地对中国进行反倾销,或利用关税壁垒等手段保护本国的产业;中国加入WTO以后,一些WTO成员在取消对中国原有的单边设限后,为保护自身利益,必然会变换手法转而通过绿色壁垒的设置提高进口门槛。

3. 食品安全问题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现在,全世界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根据WTO统计,食品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9%左右。每年的贸易值约为4 000―5 000亿美元,每年有4.6亿吨食物在100多个国家之间流动。任何一个国家的食物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消费者的健康,甚至发展成为国际性食品安全事件,如英国的疯牛病、多国的禽流感、欧洲的口蹄疫等,都涉及到几个甚至数十个国家。所有这些给有关国家经济造成损害,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各个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此导致了中国在食品安全上的缺陷,这直接和间接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使得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优势。

污染物是食品不安全的主要因素。中国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然而一段时期内却忽略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为生态环境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森林的过度砍伐,植被的大面积破坏,河流、湖泊、海洋水资源的污染,可耕地面积的迅速减少,气候的恶化等,都对我国农产品生产和出口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一些发达国家、地区的企业,受本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约,把在本国、本地区内不准从事的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破坏的项目转移到积极吸引外资的我国来生产。这种把发展中国家作为转嫁污染场所的做法,无疑进一步恶化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土地、大气、水是农产品生长所需的基本要素。由于人们的不当行为,例如大量排放生活、工业污水,工业废渣、废气,滥用农药和肥料,以及酸雨的破坏,导致土壤、大气和水体受到污染。通过一环环的相互作用,使有害物质附集在生物体中,引起食物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甚至不合格。其中,人们滥用农药和兽药危害尤其大。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超标是我国食品出口受限的主要因素。

此外,由于中国食品分析检验技术发展时间比较短,我国在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标准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我国有关食品及食品原料卫生标准严重滞后,甚至缺少对应的法规和标准。在我国1 845项涉农国家标准中,75%标龄在5年以上(见图1)。而同期一些发达国家的粮食卫生法规和标准修订发展很快。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上,我们长久以来,对进出口所采取的管理模式是对产品“批批检验”,这不符合风险分析原理要求,在计划经济时代,还能满足进出口食品贸易的要求,但在加入WTO后的今天,则显得尤为落后甚至无效。

三、突破绿色壁垒的对策

1. 依法治农,加快建立健全符合WTO规则的我国农业法规体系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法律法规不健全是多年来的一个弊病,加入WTO后,我们必须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接轨,按照国际规则办事,尽快清理和调整不符合WTO规则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定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充分享有作为WTO成员所应享受的权利。一方面,可以约束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障交易的安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按照WTO的农业法律法规要求,对农业实施有效保护。比较一下欧盟和我国有关食品安全法规可以看出,欧盟具有一个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是以“食品安全白皮书”为主要框架。到目前为止,尽管已经制定了13类173个有关食品安全的法规标准,其中包括31个法令,128个指令和14个决定,然而其法律法规的数量和内容仍在不断增加和完善中。白皮书提出了一项根本改革,就是食品法以控制“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为基础,包括普通动物饲养、动物健康与保健、污染物和农药残留、新型食品、添加剂、香精、包装、辐射、饲料生产、农场主和食品生产者的责任,以及各种农田控制措施等。在此体系框架中,法规制度清晰明了,易于理解,便于所有执行者实施。相对欧盟的法规体系,中国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存在着5方面的缺陷:(1)现有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2)系统性差;(3)可操作性差;(4)更新速度慢,不能与国际接轨;(5)法律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持续性和规范性。

以上的种种缺陷使得中国食品安全仍没能得到保障,还没有足够力量来确保服用的安全性。所以,我们要加强法律建设,从“农田到餐桌”,保证食品安全,使中国食品安全让人信服。

2. 尽快采用国际标准并开展产品认证和生产体系认证绿色壁垒的核心就是检测标准,而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检测标准与国际标准不能实现“对接”。我国标准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由于缺乏对有关国际标准和先进国家标准的系统研究。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中技术要求与指标都不同程度地与国际标准存在差距。许多标准中的指标没有充分利用风险评估技术,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都有待提高。这在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方法标准以及高新技术产品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对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的监控主要是针对安全卫生指标,这些指标多是以微量、痕量水平存在,常规的分析手段很难检出。而我国目前虽已有500余项分析方法标准,但多为常规的重量法、容量法或比色法,与发达国家采用的离子色谱、等离子质谱等微量、痕量级分析技术相比差距很大,难以满足大批量产品检验及产品的快速通关检测需要。如茶叶农药残留标准,我国迄今仅规定了六六六、滴滴涕、甲萘威、丁硫克百威、多菌灵、残杀威、抗蚜威、氟氯氰菊酯等9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而欧盟对茶叶农药残留的限定达56项,日本制定的茶叶农药残留指标则高达64项。

从国际农产品贸易摩擦的情况来看,农产品标准化水平高低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保护水平。我们也需建立统一的技术法规体系,在应对他国的TBT中实现攻守兼备:既通过立法手段积极主动地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活动,使我国的国内标准与国际接轨,又充分利用标准这把“双刃剑”,参与制定和实施对国外产品有一定针对性、抑制性和限制性的有关法律、技术标准和检验制度,把未达到技术标准的产品拒于国门之外。标准是市场准入的前提,市场开拓的关键。所以,要加快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的步伐。为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应建立质量可追溯系统,开展产品认证和生产体系认证,鼓励有机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和深加工农产品出口。

3. 加强对国外绿色壁垒的动态研究要时刻关注国外绿色壁垒的动态,及时收集、整理、掌握信息,最好建立信息库,以免造成经济损失。例如,2001年初,欧盟指令增加对中国茶叶的检测项目:由原来的6种残余农药检测增加到62种,其中氰戊菊脂农药最大残留药量(MRL)值由10毫克/千克降到0.05毫克/千克,喹硫磷(MRL)值由2毫克降到0.1毫克/千克。然而国内许多茶叶出口厂家却忽略了新标准的调整,没有适时做出战略调整,导致中国2002年对欧盟的茶叶出口减少了37%。我们也可以针对各国标准的不一致性,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标准。如欧盟对氯霉素残留量的标准规定为0.1~0.3ppb,日本标准为50ppb,美国标准4~5ppb。

4. 培育农业龙头,创造中国的农产品品牌按农产品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关键是按农产品技术标准组织生产,这对于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中国农业现状来说,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做好这项工作一要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地方政府涉农部门、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农户应学习掌握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并按标准组织生产,以确保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标准化。一些基地和龙头企业还应能按进口国的高标准组织生产。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近1.4万家,其中年出口金额1 000万美元以上的仅367家,而年出口低于1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超过1万家,占全部出口企业总数的70%以上。通过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整合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力量,可以克服企业规模小、分散的局限性,便于做到“统一计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施用肥药、统一采收”,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出口能力。培育农业龙头,有利于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21世纪,市场竞争的关键是品牌。随着产品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品牌成为关键。品牌效应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消费者心里,品牌代表着优秀的产品,过硬的质量。人们对品牌的忠诚度是很难用时间衡量的。我国正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就是产品,没有产品,农业产业化就不能快速发展,而现代农业更重视对品牌农产品的培植,要求推行精品名牌战略。

5. 开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绿色食品农业生产整体水平偏低是农产品遭遇绿色壁垒的重要原因。我们要应用科技手段,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建立无污染的基地,保证从“从农田到餐桌”,产品绝对的无污染。例如上海孙桥农业园区,种植无公害绿色食品,开展高效生态农业。“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指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打破绿色壁垒的通行证。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发生一起绿色食品被退事件。所以,绿色食品是开拓国际市场的有利武器。

在国外,一般将绿色食品称为有机食品,其标准相当于我国的AA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发展,具有巨大的营销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ITC)预测,有机食品的销售额年增长率将在5%~40%之间。在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有机食品发展得非常兴旺,有机农地占全球供给的90%以上,而亚洲(除日本)还刚刚起步,中国绿色食品的发展前景看好。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利用作为WTO成员的权利或通过WTO积极与进口国家、地区政府协商寻求解决方案,消除国外对中国的偏见。必要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维护我国农产品出口商的合法权益。在国内,我们要加强政府管理,控制污染。

6. 完善农产品出口公共服务体系开展企业培训,积极应对日、欧盟等食品安全卫生新法规。 商务部可在主要出口地区举办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和欧盟等食品安全新法规的培训,使地方和企业尽早了解信息,及时调整生产,减少不利影响。同时,进一步拓宽信息服务领域、增加产品内容,编写出口指南、重点出口商品的月度报告、主要进口国的市场信息月报,撰写并农产品出口月度分析报告、农产品出口ABC等公共信息产品。2006年5月,商务部对外贸易司、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联合《对日出口农产品风险评估报告》。这是商务部首次针对进口国的重大政策调整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全面风险评估,也是农产品出口行业组织首次行业预警信息,在行业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外,还可利用非商业性办展等各类资金,继续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参加国际展会,藉以扩大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参考文献:

[1]张蔚菊.我国农产品突破“绿色壁垒”的对策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3).

[2]毕金峰,魏益民,潘佳荣.欧盟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及其借鉴[J].中国食品与营养,2005,(3).

[3] 郑菏芬.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启示[J].农产品市场,2005,(4).

[4]钟耀广.食品安全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

[5]罗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迎接绿色壁垒挑战[J].湖北农业科学,2003,(1).

[6] Peter McDonald. The Organic Food Market in Europe, Queensland Government Trade and Investment

Office, Australia, 2000.

注释:

篇8

(一)明确政府职责和市场功能。充分体现政府与市场在《纲要》实施中的不同功能,对政府履行职责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对依靠市场主体实现的目标和任务,不作分解。

(二)合理确定责任分工。依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将《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县级有关部门和单位,部分指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政府。

(三)突出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全面落实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任务的同时,重点分解《纲要》提出的约束性指标、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

(四)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53号文件精神。预期性指标的落实以市上最终确定的指标为准,努力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力争早日建成大城市副中心及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分工安排

(一)约束性指标。

《纲要》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具有法律效力,各有关部门和各镇政府必须确保完成。

1.约束性指标的责任部门。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小于1.2吨标煤。

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小于4.5千克/万元(GDP),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80%以上。

单位GDP水耗小于150立方米/万元。

耕地保有量保持57.25万亩。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森林覆盖率达到30%。

全县总人口控制在52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下。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

高职中入学率达到85%。

2.约束性指标的各镇分解。

耕地保有量、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总人口控制等约束性指标,由县国土资源局、发改局、市环保局分局、县住建局、人口计生局等部门提出分解到各镇的方案,报县政府审核后下发,各镇要确保完成。

分解指标时,要统筹考虑各镇在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实现目标潜力等方面的差异,有区别地设定各镇考核评价的目标值,使考核评价结果合理反映各镇客观实际和努力程度。

年度约束性指标计划以市上最终下达我县的考核指标为准进行分解。

3.建立完善约束性指标考核制度。

将约束性指标纳入各部门、各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并将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总人口控制指标等约束性指标,纳入对各镇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的业绩考核。

(二)重大任务和工程。

1.超前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增强城镇承载能力。

综合交通体系工程。全力支持西宝铁路客运专线、西宝高速、大凤高速和西宝北线改造,启动建设岐蔡东线,打通西线,构建“三纵七横”的路网骨架,形成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主干、县道为支架、乡村公路为网络的公路运输体系。

生态治理工程。大力开展节能降耗,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严格保护秦岭和千山地区的自然植被,提高环境的承载能力,加强渭河流域及其支流、水库水域及其临岸500M范围内渭河生态带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加大农田林网建设步伐。“十二五”末全县林木绿化率达到32%,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

水利建设工程。完善田间灌溉、小型农田水利和灌区末级渠系等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建材工业园“引水济园”和渭河河堤加固等工程,建设工业园供水管网系统、排污系统和排洪系统。实施石头河、孔头沟、七星河等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项目,提高防洪保安能力。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强监控管理和监测预警,实现全县水资源自动化、信息化管理。到“十二五”末,全县河道治理23.9km,水库除险加固8座,解决农村饮水安全35.46万人。

智能电网建设工程。新建建材工业园、蔡家坡等6座变电站,满足工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步伐,完成中低压配网改造规划,满足农村居民不断增加的生活用电需求。加大投资力度,改造供电设施自动化调度,进行规范化使用和管理,实现自动联网、数据共享。

信息基础设施工程。继续推动基础通信网建设,实施交换机扩容、通讯基站和通信线路建设等工程项目,全面改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积极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推进数字化区域建设,建成有线、地面和卫星三位一体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积极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力争网络信息资源乡乡通、村村通。积极推广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着力加快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信息化建设。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大城镇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城市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比率。以商品住房建设为基础,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公租房建设为重点,加快城市住房建设步伐。突出人文特色,以周文化风格和现代城市元素规划县城建设,实施县城提升改造工程,重点抓好周文化一条街二期工程,做好周原广场、医苑路东侧等区域改造,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做好渭北东路等城区道路建设,配合抓好西安到道路改造等项目,加快建设千亩人工湖等工程,建设宜居的蔡家坡新城区。持续开展千村百镇整治活动,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问题,加快小城镇开发建设,不断增强小城镇载体功能,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聚居,推动城镇化进程。

2.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工程。加快推进粮食为基础、畜牧为主导、果菜为特色的优势农业发展格局向基本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转变。重点建设3个千头奶牛场、2个千头肉牛育肥场和10个万头生猪养殖村。建设标准化示范果园、万亩花椒园、千亩核桃基地、1万亩设施蔬菜基地、2万亩大棚西瓜基地、3万亩优质线辣椒基地,3000亩无公害紫皮大蒜基地和1千亩“透心红”红萝卜基地。到2015年,建成10万亩优质苹果产业带,果品总量达到27万吨,蔬菜面积达13万亩。

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与科研院校和单位深入合作,加强10大科技园区建设,推进良种引进、繁育和推广体系建设,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推广“龙头企业+服务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生产、服务、营销等环节的联合与合作,使各环节参与主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联合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优质农产品的系列化、规模化、产业化开发,逐步形成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特色农产品加工经营模式和企业集群。到2015年,主要农作物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规范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0个,农民组织化程度达到70%。

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工程。深入实施晋星创建和争先进位、项目到村、农民增收举措到户、百企百村扶助行动、生态家园建设和农村社区等工程,深入推进板块扶贫开发,强化社会扶贫,持续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民增收。

城乡统筹示范工程。积极实施蔡家坡城乡统筹试点项目,科学统筹规划,加快实现岐蔡一体化。合理布局区域发展。在县城,着力建立独具特色的周文化大景区,壮大民俗旅游;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建设食品工业园,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载体功能,打造宜居城市。大力实施突破蔡家坡战略,壮大以汽车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把蔡家坡打造成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汽车之都和经济中心,在更高层次上推动蔡家坡率先突破发展,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内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沿岐蔡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相关产业,集中布局基础设施项目和生产竞争性项目,打造雍川制造业产业园,形成衔接岐蔡两大功能区的产业集聚区,加速岐蔡一体化和撤县设区进程。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保障外出农民合法权益,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实施农民创业促进工程,建设农民创业基地和创业园,以创业带动就业。稳妥推进农民进城,五年累计进城落户达到6万人以上。

3.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专用设备制造、新型建材、有机食品为产业重点,以工业园区为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增强工业对全县经济带动和支撑能力。力争“十二五”期间,培育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0户,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7%以上,到2015年达到250亿元。

培育现代服务业。以文化旅游业为引领,实施“打造凤鸣文化旅游名镇”战略,构建旅游新格局,增强旅游综合实力。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业,突出发展特色餐饮娱乐业,力争“十二五”末,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91亿元,年均增速30%。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入实施五大工程,加大科技投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强院地科技合作,为企业搭建科技创新的服务平台。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构建城乡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构建“一区两园”格局,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提高园区承载力。蔡家坡地区加快产业整合,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调整提升电子模具产业,改造升级纺织、医药化工、造纸印刷等传统产业,快速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建材工业园大力发展建材和新材料产业,打造县域循环经济的示范区,依托海螺水泥等龙头企业,布局水泥、新型建材、新材料生产项目,推进建材工业等产业向园区转移。凤鸣食品工业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布局粮油、蔬菜、果品、畜产品等深加工项目,促进食品工业向凤鸣食品工业园转移。

4.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到2015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5%、95%、95%、80%、80%。完善救助对象参合参保、门诊医疗救助、住院医疗救助、临时医疗救助、慈善医疗援助“五位一体”的城乡医疗救助模式,建立健全乡镇、社区、志愿者联动的救助网络。加快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立残疾人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

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实施创业培训计划,建立创业平台,推荐创业项目。以“两后生”和农民工为重点,积极开展“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和创业能力。建立汽车工业园创业基地和进城农民创业园,促进全民创业。

全力提高教育水平。强化基础教育地位,发展现代教育和优质义务教育,大力普及学前幼儿教育,创新发展职业教育,重视支持特殊教育。到“十二五”末,高职中入学率达到85%以上,居民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

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城乡居民统一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繁荣发展文化广电体育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县、镇、村三级文化网络服务体系,实施县级“两馆一院”和镇村文化服务点建设,加强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抓好“五个一”文艺精品工程,利用“四乡一地”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到2015年,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强体育场馆、青少年活动场所、校园体育设施建设,完成全县80%的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创建国家文明县城。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及妇儿工作。抓好县镇村三级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实现“181”项目建设目标,大力实施计生“三项工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做好妇女儿童工作,大力开展“四大主体活动”,积极实施“三大工程”,促进社会和谐。

5.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建立矛盾隐患排查调处、突出应急事件和重大项目风险评估机制,健全网络化巡防体系,深化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工作。

强化农村组织管理,开展基层民主建设,建设多样化农村新型社区。

(三)重大改革及扩大对外开放任务。

1.全面深化各项改革。

加快非公经济发展。以汽车及零部件加工等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为基础,引导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的需求开发配套产品,提供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走集群发展、合作经营之路,做粗拉长产业链。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群体,建立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相配套的公共服务平台和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形成一批规模大、有特色、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群,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积极推进投融资改革。培育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组织,开展农户承包地、宅基地、房产抵押贷款等试点。加强银企、政企合作,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专业投资信托基金,拓宽融资渠道,形成经济与金融互动发展新格局。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机制改革,巩固和深化县乡机构改革成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农村各项保险覆盖面,推动城乡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有序接轨;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推进流通体制改革,构建城乡生产与流通有机结合的新型流通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机制,保障进城农民收入增加、生活幸福。

2.加大招商引资金力度,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建立长效稳定的招商机制和渠道,建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机制,切实提高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和实效。支持鼓励企业探索开展跨地区投资和经营,扩大影响。加强区域合作,突现互利共赢,发展开放型经济。

(四)专项规划任务。

按照县“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重点,各专项规划的牵头部门要认真抓好各专项规划的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并积极组织实施。在分解任务时对各自的预期性指标分解下达,提出相应的工作措施,确保《纲要》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工作要求

篇9

加强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按照撤乡(镇)并村的工作要求,有效整合人力物力资源,强化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规范了人民调委会的管理。目前我县现有乡镇人民调委会22个,村社区人调解委员会398个,专职调委会9个,学校人民调解委员会57个,工业园区和较大规模企业中设立18个企地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村(社区)人民调解员1778人。全县在册人民调解员2371人,组级纠纷信息员3000余人。做到了哪里有人员,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组织。

突出抓好人民调解工作“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建设。积极向县人民政府反映,得到了县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把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纠纷调解成功且档案材料完备的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兑现经费,促进了我县人民调解工作质量和规范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创新人民调解工作。一是全面推行人民调解“百米服务圈”。在进一步完善村(社区)调委会规范化建设和健全组纠纷信息员的情况下,将村(社区)调解组织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村(社区)调解员所在的自然村(组)、社区居民小组,在农村每个村调解员的家中和城镇社区居民小组挂牌设立矛盾纠纷受理点,并公示工作制度,负责受理并调处其所在的自然村(组)、社区居民小组的婚姻家庭、邻里、经营性、财产性、侵权性等一般性民间纠纷,使群众就近及时解决矛盾纠纷。二是推行矛盾纠纷化解“一张表”管控机制,压实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工作责任。制定落实矛盾纠纷化解层级责任“一张表”,明确村、镇、县三级人民调解组织的工作内容和责任,记录矛盾解决过程,在每个层级签名确认已尽力还不能化解的情况下,再启用矛盾纠纷司法导入机制。

上半年,各类调委会共调处3529件,成功3529件,调处成功率100%,其中涉及疑难案件236件,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二)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工作,促进法治__建设

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加强群众法治文化知识宣传教育。一是打造“六个一”法治廉政文化示范阵地。通过建设一条法治廉政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长廊,建设一个法治廉政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建设一个法治廉政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场,建设一个青少年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一个法治廉政文化企业,建设一个法治廉政文化社区,在全县上下形成以法治廉政为价值取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确保实现在公共场所营造法治廉政文化浓厚氛围,在单位内部体现依法治理格局,在宣传媒体有法治廉政文化宣传的地位的目标。二是文艺搭台、法治唱戏、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协调联系县__剧传承保护中心联合创作一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紧扣时代主题、弘扬社会主义法治廉政文化的节目,结合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的开展,深入到各乡镇、社区进行巡回义演。上半年来我县法治文艺节目已在全县11个乡镇社区进行巡回义演,并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法治宣传效果,让老百姓在观看文艺节目同时学习吸收了各类政策法律法规的知识,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三是整合新媒体、增强宣传实效。通过县电视台《平安__》法治栏目,对“法治人物”“法治实践”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剖析讲解和利用《__视点》《电视问政》栏目报道宣传全县各执法部门依法处理的各类执法典型案例。大力推广“如法网”的运用方式及法治宣传、法律事务在线咨询解答等功能,从而提高“如法网”在群众中的知晓度,使“如法网”运用广泛得到社会的认可。大力推广各种新媒体力量同时从而教育群众知法守法用法,为全县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廉政文化氛围。

扎实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参加“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法治宣传活动,参加全县送理论、文化、科技、法律政策、卫生

计生“五下乡”法治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全县学校周边综合治理春季集中整治行动,组织开展全县反家暴法培训培训,参加全民国家安全日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月暨“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服务推进脱贫攻坚”等大型宣传活动。各类法治宣传活动共计接待群众1200余人,发放宣传手册11万余册,组织200余人参加反家暴法培训。落实“法律明白人”培训工程。按照《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指导意见》(__司发[2015]51号)文件要求,结合农村法治宣传月暨“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服务推进脱贫攻坚”专项活动方案,针对全县39个省市级贫困村,加强对农村“法律明白人”的培育。

(三)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升监管水平

规范社区矫正调查评估。针对社会调查评估存在的问题,健全完善《__县适用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工作考评办法》。社区矫正中心在接到委托机关的适用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评估委托函后,及时会同或者指定被告人、罪犯居住地的司法所组成调查小组,在规定的调查时间内如实调查、科学评估、提供详尽的调查评估报告。由县局召开局长办公室会集体研究提出是否适用社区矫正的建议。

规范执行档案管理程序。我县社区矫正人员全部建立了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和工作档案。依法做好了社区矫正调查评估、社区矫正人员交付接收、社区矫正人员进入特定场所、外出、居住地变更等事项审批,规范办理对社区矫正人员的考核奖惩、执行变更、解除矫正、死亡通知等,并将各项审批管理材料及时归入档案。

开展社区矫正交叉检查。2016年4月26日至5月10日,县局组织开展为期15天的社区矫正工作交叉检查活动,对辖区内22个司法所进行检查,检查组由基层司法所和矫正股的工作人员组成,重点对社区矫正人员集中学习开展情况、社区矫正人员档案规范化、社会调查评估案卷、社区矫正信息平台等方面进行详细查看。此次通过开展社区矫正交叉检查,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监督,为社区矫正管理工作增加新活力;查找出自身问题,进一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全面清查脱管、漏管社区矫正人员。为了严格规范管理各司法所的社区矫正人员,预防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及重新犯罪,社区矫正股在上半年开展社区矫正人员“防脱管”专项活动,对清查处理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落实社区矫正人员公益劳动教育,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认罪悔罪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截止2016年5月20日,我县今年开展社会调查132例;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339人,累计解除917人,在册矫正人员422人。

(四)规范法律服务管理,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全面规范基层法律服务管理。开展法律服务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加疑难案件调解。为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执业行为,促进基层法律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3月9日召开所主任会议。会上就执业过程投诉处理办法、年度考核办法、重大事项报告规定进行了集中讨论,制定了基层法律服务诚信考核制度。我县现有基层法律服务执业人员20人,直接参加县交办的疑难案件调解10余起,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在构建“和谐__”中起到了维稳“第一道防线”作用。

加强对律师的管理。通过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加强律师的职业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执业行为。1月13日,在县演艺中心三号会议室召开全省律师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后,律师事务所组织律师就保障执业权利,提升专业水平,提升在经济建设中的比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据统计,截止五月,我县律师参与接待处理5人(次),处理事项11件(次),挽回经济损失60万;担任政府相关部门法律顾问7家,处理相关法律事务11件(次);担任企业法律顾问9家,处理相关事务41件(次)。

严格规范办证程序,努力提高公证质量。严格按申请-受理-审查-出证-归档的程序操作,不随意简化程序。重大复杂的公证事项,一般是由两名公证员共同办理。加大公证宣传力度,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稳住公证老户,例如县质监局、县墙改办的送达、保全证据公证等;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实际,主动出击,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一是以司法所作为宣传公证和获取公证信息的载体,大力开发农村市场,努力拓展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公证法律服务的领域。二是搞好社区公证服务,结合普法办开展的法制宣传活动,发放公证宣传资料几千份。三是配合政府的中心工作,宣传公证。四月份,在__县仁义镇乌市渔场河段出席了__江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并对活动进行现场监督公证。截至5月26日,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239件,义务提供法律咨询500余次。

(五)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明确目标,强化责任,确保任务完成,对经

济困难群众的申请做到应援尽援。一是进一步放宽经济困难标准。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使法律援助覆盖人群拓展至低收入群体,惠及更多困难群众。二是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在对妇女、未成年、老人、农民工、残疾人“五类”人群免经济审查的基础上,增加对军人军属免经济审查。三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对所有援助案件做到即办即受理,咨询、申请、初审、审查、决定援助、指派等程序一站式完成,做到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当天指派,大大方便了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提高了法律援助工作效率。截止5月24日,完成法律援助案件134件,占任务数的54.7%,办理中央公益金案件20件,申请中央公益金40000元,接待法律咨询87人次。已受理的法援案件中刑事案件34件;民事案件100件;按受援人群类别分:农民45人,农民工17人,妇女23人,未成年人4人,低保户13人,老年人16人,为受援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23余万元。打造“互联网+”法律服务新模式。今年,省司法厅在原有“司法部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上,整合司法行政业务资源,在全国首创“如法网”这一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旨在为大众提供一站式网络法律服务。“如法网”是以服务社会公众为目的,以“互联网+”为理念,以统一开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的新技术应用为基础,将网站、电话、新媒体等渠道整合一体化,构建一个综合性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目前,县法律援助中心、各律师事务所已全面启用“如法网”,网上受理群众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申请、律师案件等业务,真正实现坐“网”问诊,随时随地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与业务委托。

(六)转变工作作风,加强队伍建设

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5月20日,在全局召开“两学一做”动员大会。通过学习,领悟原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补足“精神之钙”和“谋事之需”,提升党员干部讲政治、守规矩,懂全局、管本行,抓重点、破难题,抓落实、求实效,讲担当、善作为,崇廉洁、拒腐蚀的能力。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学习教育与中心任务、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在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执行等方面的职能作用。

强化作风建设。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和“纠‘’治陋习”专项整治行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抓作风整顿。通过不断深入学习党规,强化党性修养和底线意识,通过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相结合促进问题整改,推动全体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扎实推动全局作风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七)精准扶贫,进一步完善驻村工作

深入走访,精准识别。4月5日至8日,全局干部职对帮扶对象进行了走访慰问,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联系方式,对相关扶贫政策,帮扶措施进行了讲解,并把扶贫手册发放到每个扶贫对象手中。5月17日至25日,扶贫攻坚工作队再次深入__村贫困户家中,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帮助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帮扶计划,做到精准帮扶。

争资立项,项目到位。一是到交通局争取__村通村公路最后10公里全部硬化,彻底解决__村村民出行难的问题,目前项目已与老板签定协议。二是到移动公司争取在__村建设通讯塔,解决__村村民通讯问题。现已与电信公司取得联系,递交了报告,当前工程项目处于考察阶段。三是成功引进太和镇海晟水产养殖厂冷水养鱼项目。该项目县发改委已批准备案,并在__村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40余万元,占地面积266667平方米,可解决__村民就业20余人,年人平收入增加5000元。四是争取__村__旅游开发项目立项和__开发项目。4月5日,县政协副主席__、县司法局、县文广体新局、县__剧传承保护中心等单位到__村__实地考察,争取旅游开发项目立项。__开发项目关系到__村每户家庭的切身利益,现在家家户户的竹子无处销售,全部坏在山上,浪费极大,目前联系到河南省焦作市侯老板,他有意向前来考察__村__开发项目。五是安全饮水工程、村卫生室、幸福院建设等工程项目已向县水利局、县自来水公司、县卫生局和县民政局等相关单位递交了报告,正在加大协调力度,争取工程项目和相关政策全部落实到位。

(一)全面推进“法治__”建设工作。总结表彰“六五”普法先进单位和个人,筹备“七五”普法启动会议。结合组织部考核方案,联合制定下发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法考核办法,抓好考核结果的运用,落实《__县建设全国法治廉政文化先进县工作方案》,促进法治__建设工作深入开展。组织全县各单位开展无纸化考试培训,抓好全县国家工作人员的学法用法及考试考核工作。组织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周”、“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活动”,抓好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和谐社会建设,有效的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二)着力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深入开展人民调解专项活动。针对全面深化改革中出现的社会热点、难点矛盾纠纷,聚焦拆迁、劳资、医疗、

环保、民间金融等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和三调联动职能优势,在全县落实、部署开展“人民调解化纠纷、防范风险促发展”专项调解活动,在全县摸排疑难积案,积极协助有关主管部门把各种可能的矛盾化解在内部、基层和萌芽状态,防止经济民生领域风险演变为社会风险。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基层基础建设。按照“八有”、“六统一”的标准,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和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以人民调解案件“以奖代补”为依托,推进自然村(组)、社区矛盾人民调解受理点建设工作,打造人民调解“百米服务圈”,落实矛盾纠纷责任压实“一张表”工作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三)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工作。充分发挥社区矫正中心作用。强化社区矫正中心硬件设施建设,对严管级社区矫正人员配备电子手腕,进行电子监控。增强软件措施,开启对社区矫正人员微信平台定位;不定期对各司法所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抽查。加强社区矫正人员入矫管理。落实社区矫正监管措施。进一步规范适用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评估工作,不断提高调查评估质量。以落实社区矫正小组成员责任为抓手,落实社区矫正衔接接收、日常监管等制度,全面落实《社区矫正办法》、《__省暂予监外执行实施办法》,加强重点时期、重点对象的监督管控,严防社区服刑人员发生重、特大刑事犯罪和参与。落实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分析会制度。提高业务培训质量。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颁布以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计划开展一到两期社区矫正专项业务培训。广泛吸纳辖县内热爱、关心社县矫正工作的人士,继续壮大社县矫正志愿者队伍。加大业务工作培训力度。有针对的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工作培训或者以会代训。组织对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社区矫正风险评估软件、社区矫正教育矫治效果评估软件进行培训。开展心理咨询师培训。

(四)加强司法所规范建设与管理。开展“司法所规范建设与管理年”活动。抓基层、强基础,整合撤并乡镇后司法所的资源,推动辖区内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质升级,按照省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所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的文件要求,全面加强司法所组织机构、编制队伍、业务工作、基础设施、内务制度等方面的规范建设与管理,提高司法所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大力充实司法所工作力量。乡镇撤并后的司法所政法专项编要防止流失,统筹安排到辖区内其他司法所使用;大力推进政府购买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援助服务,壮大司法所工作力量。

(五)切实抓好法律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立足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体建设,进一步配齐配强中心各岗位人员,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如法网”,进一步规范志愿者队伍管理,组建__县“法润三__”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大队,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志愿活动。加强规范管理,提升律师执业水平。强化教育,提升律师职业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在全县开展“万名律师乡村(社区)行”专项法律服务活动,组织律师进村(社区)开展法律服务。动员和引导广大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贯彻落实《__省司法厅关于积极推进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乡(镇)村法律顾问的实施意见》的要求,通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志愿参与基层法治建设与政府购买基层法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乡(镇)村法律顾问工作。不断强化基层法律服务行业规范管理。以修订后《__省基层法律服务所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大力加强基层法律服务行业规范管理力度;加强基层法律服务诚信等级评定工作,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诚信行为监督;落实基层法律服务分级培训制度;深入开展基层法律服务所规范化创建工作,创建命名一批规范化基层法律服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