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9: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施工技术实训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计算机将具备更多的智能成分,它将具有多种感知能力、一定的思考与判断能力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除了提供自然的输入手段(如语音输入、手写输入)外,让人能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各种交互设备已经出现,虚拟现实技术是这一领域发展的集中体现。今天人们谈到计算机必然地和网络联系起来,一方面孤立的未加入网络的计算机越来越难以见到,另一方面计算机的概念也被网络所扩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在过去如火如荼地发展,其影响之广、普及之快是前所未有的。从没有一种技术能像一样,剧烈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习惯方式。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有计算机网络直接或间接地与相连,使之成为一个全球范围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人们可以通过与世界各地的其它用户自由地进行通信,原创:
我所在的实习单位是一家私营企业。我实习所在的部门是技术客服部,主要从事郑州地区的电脑维修服务工作。虽然我学的是动漫专业,但在电脑维修服务方面的知识少之又少,所以一切都要从零学起。刚开始实习时,办公室的同事给了我一些有关部门运营和计算机维护的公司的规章制度,让我对公司运营情况和计算机维护--特别是系统维护有了一定的认识,真正体会到了一个私营企业单位对人事的重视,理解了我技术服务部的电脑维护工作虽然是企业部门运营的一个小侧面,但关系到企业在广大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我们中有经验的大哥哥大姐姐还给我仔细讲解了计算机维护的每一款注意事项,经常领着我去进行顾客回访、产品市场调查;后来,又让我参与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比如约定顾客、维修单开立、对外宣传以及。在部门领导及全体同事的帮助指导下,经过这么多天的学习、工作,我已熟悉整个电脑维护服务的流程,可以独立、熟练地比较准确地报出各种电脑故障问题。
2、实习公司的情况简介
本公司多年来坚持以“科技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为方针目标,以“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原则,以“诚实、守信”作为与客户合作恪守的商业道德标准,以“开拓,高效,求实,创新”为企业精神,不断推进企业的创新,以强大的技术和实力服务客户,全力以赴追求卓越
经营方针:以市场为先导,以研发为动力,以产品为支点,以管理出效益。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坚实后盾,在创业的砺炼中,高达培养了一批具有诚信、严谨和创新的高科技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时常队伍。企业的合资,使公司具有大批量生产能力,实现科研、开发、生产、销售高度一体化的全面提升,使公司具有长久的市场竞争力和蓬勃的生命力。
在实习期间,我深切地感受到,技术服务部是一个团结、上进、充满活力的集体。每天大家都是笑脸相迎,即使面临很大的工作压力,刚开始的时候有点手忙脚乱,不是这边搞错就是那边忘了,都是同事帮我纠正。由于后来心态的调整和熟练了,慢慢地学得差不多了,过了两个星期左右,由于原来只有我的同事一个人上白班忙不过来,就把我和她安排在一起(本来我们是两班倒的),从晚上八点到第二天八点,中间有停下来吃夜宵,哦不叫夜宵叫午饭了,这里可是小时全天工作的哦!刚开始真有点受不了,把我的生物钟都给搞乱了,我是白天睡觉晚上工作黑白颠倒了,真累啊!没办法,只能撑着。独自呆在一个房间里,有工作就安排给技术员,没有就闲着,忙的时候一直忙,大部分时间都闲着。没事就对着天花板发呆或者看着手表倒计时,好无聊啊!真留恋学校生活啊!自由啊!
来这个公司虽然才短短一个月,收获挺多的,由对一窍不通到现在对它的原理和生产流程都有所了解,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客服的重要性,虽然这是一些简简单的基本操作,但是只要我们的记录不正确和安排的疏忽都会影响到公司的声誉和给客户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我们每一步都有要集中注意力,争取把每一步都做好。
3、教训与不足
虽然一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它是老工业、重工业,也有它自己的教训,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是最重要的是体制的问题,现代企业制度并没有完整地建立起来,企业正在处于转型期,问题很多,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设施布置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一拖是个老派重工业企业,它在1955年建立的,当时的厂房布置都是按照当时的发展水平构建的,符合那时侯实际,虽然经过50多年的改革,厂房布置有了很大的改革,但是还有好多问题。以我所看到的为例,计算机中心在二楼,装备车间在三楼,零件制作加工在一楼,把零件运到装配车间,自然是走电梯,但是路面很窄,管理人员来来往往能不妨碍运零部件的工人么?我自己的感触是我好几次都跟运零件的车相遇,我连忙后退让路,一切为了生产嘛,可是如果当初设计的时候能够宽点、人性化的话,我想这样好多的。
公司的整体布局。一拖本部共分7个部门,约计将近40多个子公司,一个子公司形成一个独立的财务系统,里面的人事、财务、行政由本公司的人说了算,年终的总会上进行汇报,考核评比。偌大的一拖,各部门、各子公司之间的沟通该如何进行?难道本公司的人员只认识自己办公室的同事么?整体布局应该是和谐的,至少应该有什么活动来促进员工的交流,尊重员工,满足他们的需要,让他们更有信心的工作,这样企业才会永远焕发活力。
公司的工资福利奖金问题。在洛阳好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件事情,一拖里面有好多厂,各个厂的经营状况有很大的区别,效益好的厂与效益差的厂工人的工资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市场机制的引入带来了竞争,这本身并没有错,我国的分配制度也是有强调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首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企业效益不好,不是员工自己想做不好的,原因有很多的。记得我吃饭的时候有两个一拖工人在说“我们那个厂效益不好,有的时候一个月只能得到300多块钱”,想想啊,300多块,仅仅够社会救济的份,工人为什么还去工作呢?
4、我的建议
针对企业的发展状况,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参考自己的书本知识为一拖的发展提出了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改革要以人为本,处处考虑员工的需求,为他们能够安心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维护好他们的切身利益,改革工资福利制度,积极扶持经济效益不好的公司,毕竟都是一拖的一分子,只有把蛋糕做大,每个人分到的才会多。
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资力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技术是维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一拖的好多技术、生产线都是从外国引进的,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这对一拖的国际化战略有很大的威胁。要想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要有自己的技术。
加强erp等先进管理思想来管理公司的业务。一拖是大批量,小频率生产,erp很适合公司的发展,erp在定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分销、财务管理、人事管理、项目管理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国内很多大型企业都采用erp来进行生产,要想获得更多的发展,一拖必须采用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来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提高培训 (129人)
(二)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提高培训(91人)
(三)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提高培训(93人)
(四)中小学教科室主任及科研骨干教师提高培训(213人)
(五)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课程执行力提高培训 (283人)
(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课程执行力提高培训(218人)
(七)村校教师全科技能提升培训 (153人)
(八)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培训(59人)
(九)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培训(71人)
(十)初中语文教师课程执行力提升培训(97人)
(十一)初中生物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培训(44人)
(十二)初中物理备课组长专项培训(51人)
(十三)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培训(97人)
(十四)高中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专项培训(460人)
(十五)信息技术“班班通”中老年教师能力提升培训(642人)
(十六)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培训(3164人)
二、对培训的总体评价
根据不定时到各培训点督促检查、口头询问参培教师和收回的2241份调查问卷看,参培老师对今年暑期培训总体满意度是比较高的。值得肯定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培训工作组织严谨,管理有序。今年实施培训的每个学科都对培训做了充分的准备,有完整的实施方案,并对方案的执行后果进行了预估,在培训内容的安排,讲授人员聘请等方面都提前进行了考虑,使整个培训得以按计划顺利进行。今年的培训特别强调了纪律管理,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加上教委的不定期督查,加大了管理力度,对培训效果是一个有力保障。
(二)对安排的培训内容比较满意。从各个项目的培训内容安排来看,都做到了学科新知识、新信息的传递,注重了学科新理念的讲解和新技能的培训,的是注重了教法和学法的交流。所以讲授人员的组成方面主要是高校学科专家或学者、区县教研员和一线成绩突出、有经验的骨干教师这三部分人,当然,从人员安排的角度来讲是比较合理的。
(三)对培训的整体效果非常认可。今年暑期的集中培训时间,原则上都是安排的80学时,时间相对较长,各培训学科安排的学校内容也相对较多,从问卷中反馈的信息来看,对暑期开展学科集中培训,绝大多数的老师都表示赞同,并表示通过培训学到了很多东西,对培训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师对培训的认同度更高,希望多给农村学校的教师提供像这样的集中学习培训的机会。从整体的情况看,今年的培训普遍获得好评,这与对师训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注重培训效果的策略密不可分。
三、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从改进培训措施、使培训更高效、更受欢迎的角度,我们向参训教师征集培训意见和建议,略作梳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反馈。
(一)少数学科教师反应,授课教师的邀请更应严把关。要根据课程设置提前告知每位培训者的讲授内容,要让老师有充分的准备时间,以保证上课质量。
(二)对培训者的讲座内容要进行把关。应避免少数教师准备不充分,上课东拉西扯的现象发生,也要尽量避免教师的讲座难与参培学员产生共鸣的状况出现,不接 “地气”的培训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因此,训前要做好充分的方案论证。
(三)针对不同的学科,培训的措施要有区别。比如中小学的音体美学科的教师培训和信息技术的培训,就要求培训者更注重实作方面的培训,如果仅仅是进行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而不进行动手能力方面的培训,那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一.本期培训班的学员情况
该班共有来自各基层和机关单位80名生产、管理精英参加了培训学习,其中川东分公司24人,川西分公司24人,公司机关13人,建安公司11人,特服司5人,管道焊接技术中心3人。学员有科级干部12人,占总人数的15%;中队级干部23人,占总人数的28.8%;技术干部13人,占总人数的16.3%;施工员17人,占总人数的21.3%。
二.培训班的特点
1.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该班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对培训班进行指导、动员和讲课。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邹兵在开学典礼上做了动员和要求,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杨胜金对培训班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周剑琴进行了安全专题讲座,公司副总经理吴立斌进行了焊接专题讲座,公司总经理周勇在结业典礼上做了重要指示。
公司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并以川油建生运发(2006)3号文专门发文安排部署,要求各单位安排组织好培训人员,对学习的目的、内容、形式以及对学员的要求、具体培训时间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公司生产运行部和管道焊接技术中心组织了教学组、后勤组和班委会,确保了培训的正常运行。
2.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本次培训班公司专门安排了12名有专业技术、管理专长和丰富经验的干部执教。学习了机械化施工的施工组织、机械的配置、测量放线、扫线、挖沟、布管、组焊、下沟回填及地貌恢复等各个环节的相关内容。既有系统的理论学习又紧密结合工程实际、既以机械化施工为主题又进行了安全、质量、焊接专题讲座,既有集中上课又有经验交流、座谈。
3.老师准备充分,教学水平高,综合素质高
上课的各位老师大都牺牲了休息时间进行资料收集、备课,把他们多年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深化,上课认真,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启发性好,讲解生动、清晰易懂,得到了学员的好评。
4.学员学习积极性高
本次培训班纪律严明,参加培训的每个学员都统一着装、佩戴学员证上课,并且都按培训班安排的座位入座。没有无故迟到和早退现象,自觉遵守请假制度。学员上课认真听讲,并认真做笔记。讨论会上大家积极发言,畅所欲言,气氛活跃,课后大家相互交流、探讨,分析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为今年的机械化施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取得的成绩与效果
本次培训全体学员参加了结业考试,总计平均成绩为87.17分,最高分98分, 最低分72分; 90分以上有34人,占参考人数的42.5 %;80~90分有36人,占参考人数的45%。通过这次培训、交流,评选出了公司近几年来机械化施工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先进班组和优秀项目施工组织奖:优秀项目施工组织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机械化施工优秀作业队4个;机械化施工优秀班组6个;评选出了优秀教师和优秀学员,优秀教师6名;优秀学员32名。
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由于受时间、条件的限制,无法组织学员进行现场观摩。建议以后应结合工程施工现场开办相应的培训班,创造现场交流的机会。
2.培训时间短、内容多、培训班人数多,互动教学较少。
1. 在第一阶段,把本坊学员建立QQ群,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并共同修订工作坊研修计划。
2. 在第二学习阶段,主动熟悉平台, 明确培训任务要求。工作之余,我会经常登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后50学时)培训网及QQ群,查看有没有小纸条或新的动态,及时解答学员的问题,帮助学员如何选课及学习,并参与项目讨论中。
陇南市西和县城关九年制学校 王文战
国培计划(2015)—甘肃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从2015年12月24日开始以来,我就积极参与,认真配合,完全按照研修计划的时间规划,与2016年1月4日进行了学前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以截图的方式提交到研修平台;2016年1月8日开始,认真聆听了西北师范大学教授郭绍青讲解的《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研制说明》等两门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的微课视频,也积极参与到各位同仁们的讨论之中,还能够认真完成作业;2016年1月15日开始,努力学习和认真聆听了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赵健老师讲解的《多媒体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初级)》(必修)、《微课设计与制作》(选修)和吴文春教授讲解的《多媒体图像素材加工与处理》(选修)共计三门技术素养类课程的文献资料和微课视频,并且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完成作业;2016年1月22日开始学习和聆听了《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为主的综合类课程的文献资料和微课视频,并根据课程要求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完成每一环节的作业;2016年2月23日开始,学习和聆听了《技术支持的初中历史课堂导入》(必修)、《技术支持的初中历史课堂讲授》和《技术支持的初中历史课堂总结与复习》(选修)等三门专题类课程,积极参与课程的讨论和认真完成每一阶段的作业任务;2016年4月1日开始,根据每一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再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撰写培训总结。在这半年多的学习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专家教授们的讲座,感受着他们的激情和幽默、亲历着他们的教育智慧和幸福,使我受益非浅。在我的十七年教育教学工作经历中,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上虽然有了一套自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但是通过培训学习,还是使我领略到了教育教学艺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内涵与境界,也使我认识到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的粗糙与不足。我感觉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增长了许多,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还是教育教学工作经验,都在培训中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想想以前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感到自己的肤浅和不足。
在将近半年的培训学习时间里,每天坚持进行理论学习,,晚上完成一些作业,还要努力配合助学老师的工作,积极为班上的同学服务,虽然有点累,但是觉得每一天过得很充实,也很幸福。本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新颖的教育教学的培训知识、信息技术与技能,满足了我们对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的渴望和对信息技术专业技能的需求。现将我半年以来的网络研修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通过《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的学习,是我认识到新时期的教师在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的同时,更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新时代的教师要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轨,既要有奉献精神,又要有科学的态度;既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又要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做一个既让学生幸福,又让自己幸福的教师。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要讲究艺术和技巧。
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初级)》(必修)、《微课设计与制作》(选修)和吴文春教授讲解的《多媒体图像素材加工与处理》(选修)的学习,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与学生交往,要讲究艺术和技巧。现在的教育提倡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多运用赏识教育,但并不是说不批评和惩罚,而是说要会批评和惩罚,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成长进步。。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正确适度的进行表扬和批评,使表扬的含金量要高,避免表扬过度,滥用表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爱护学生,切实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
通过本次网络研修培训学习,让我明白,选择了教育,那就是选择了责任。作为教师,为了让我们的教育更有效果,我们就应该换位思考,善于从从学生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管理,学会理解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关爱,尤其是学会关爱后进生和一些特殊生(单亲学生、自闭学生、留守儿童)。总之我们要学会善待他们的“缺点”,把每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都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幸福。还要学会及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化角色,做到与时俱进,做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师。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078-02
一、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特点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技术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培养学生组织建筑施工和管理的能力,对学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着支撑作用。建筑施工技术与建筑学、工程测量、地基基础、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组织、建筑结构等基础及专业课程紧密联系,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技术更新快等特点。
二、目前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存在以上特点,教学中普遍存在下列一些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重形式轻内容
多数院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能够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动画、视频和其他多媒体资料,使教学难点和复杂的施工工艺过程通过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现,使学生得到直接、生动的感性认识。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缺乏对学生主动思考的引导。
(二)实习实训效果不理想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与相对应的理论课程分开教学,中间间隔几周甚至一学期,理论教学和实践脱节。施工单位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往往不愿意接收学生去施工现场实习,即使联系到实习单位,也只限于认知层面,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无法在实践中继续学习,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仍需要花费时间重新学习。而且实训时间一般是一至两周,而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学生一门实习实训课程往往只能接触施工过程中的一个或几个分部分项工程,无法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三)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差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施工现场主要是负责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目前本专业的学生施工动手能力不足,施工组织管理能力更有待提高,在施工现场不能及时发现施工存在的问题,更难以对施工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难以满足高职教育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三、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本课程教学团队根据建筑工程技术领域高级技能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从岗位分析入手,参照施工员、资料员、质检员等岗位要求,归纳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以施工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设计的实践性与合理性,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完善多媒体教学手段
我们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主设计开发了多媒体教学材料,将多媒体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布置任务、提出问题―施工工艺工程录像、动画展示―讨论问题―分析总结。比如在了解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基本流程之后,在播放视频前提出问题:该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存在哪些不规范操作?存在哪些质量和安全隐患?接着给学生播放某工地人工挖孔桩的施工视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适时进行启发式提问:人工挖孔桩的直径不得小于多少?为什么?人工挖孔桩的钢筋笼如何放入挖好的桩孔中?等等。在看完视频后,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再作分析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提高了学生今后在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还利用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建立了丰富的网上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自学和复习提供便利,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
(二)采取一体化教学方法
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学,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效果不佳。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过程设计,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一体化和教、学、做一体化。
1.师资培训。要进行一体化教学,就要建立一支能一体化教学的教师队伍。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不仅理论功底扎实,更要有纯熟的施工动手能力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为此我们组织本课程教师和其他课程教师一起,利用寒暑期到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等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知识更新,切实提高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以满足一体化教学要求。
2.教学场地一体化。打破教室和实训室的隔阂,直接将教室与实训基地融合,实现教学场地一体化,教师边教边做,学生边做边学,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
3.教学计划一体化。把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将独立开设的钢筋混凝土工程模板设计实训、砌筑与抹灰工种综合实训和钢筋绑扎安装实训等融入相应的理论教学中,避免理论教学几周甚至几月后才能进行实践操作,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脱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良好。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体化实施。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对基本的知识作讲解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由学生参照相关规范和施工手册自主完成施工任务。任务完成后,再由不同的实训小组交叉检查施工质量和存在问题,最后老师再作点评。教学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施工动手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施工现场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严谨作风。例如在教授“轻型动力触探试验”一节,我们的课程设计包含以下环节:布置任务―方案讨论―操作示范―进行试验―数据处理―评价总结。具体过程如下:
(1)布置任务。某基坑开挖后需要利用轻型动力触探仪器测试地基承载力,提出问题:怎样利用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测定地基承载力?然后根据测试过程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5人一组。
(2)方案讨论。根据教材和《施工手册》,各小组自行讨论试验方案和分工。
(3)操作示范。教师用多媒体讲解,实际操作示范。学生观察提问,改进试验方案。
(4)进行试验。学生分组试验,记录试验数据,教师答疑,指导学生试验。
(5)数据处理。学生根据规范处理相应表格数据,完成试验报告。教师答疑,检查学生试验完成情况。
(6)评价总结。对试验和试验报告中的问题和错误进行记录、整改,思考并讨论,教师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三)现场教学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受季节性、周期性、安全性等因素的制约,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很难找到一个工程让学生从头至尾地参与其中。而“建筑施工技术”是专业实践课,我们借助学院的发展机遇,参与到学校建设的施工建设项目。简单介绍基本理论知识后,先让学生识读施工图,再到现场实地参观。对于重点内容,借助施工工地条件让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操作。我们将建筑施工技术和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课程进行整合,让建筑施工课程学习时间跨度可以达到一年,让学生基本能够接触到施工项目的每个分部分项工程。通过对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跟进,对施工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实习实训的基础上,使学生将施工工艺知识系统化,切实提高学生的施工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通过认识施工现场的组织方法,了解施工现场的人员组成和施工布置,也对提高学生施工现场组织管理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实践操作+理论考试”的考核方法
该课程采用“实践操作+理论考试”的考核方法,实践操作完成过程和成果先由学生小组相互评分,再由老师统一总评。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对参赛取得好成绩的同学考核成绩进行加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五)校企联合提高教学效果
我院与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等建筑类企业签订了协议,作为本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实训基地,并建立了订单式联合培养冠名班,共同探讨本课程的教学改进方法。同时邀请这些企业一线的能工巧匠参与到我们的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中来,进行砌筑与抹灰工种综合实训、钢筋混凝土工程模板模拟制作实训和钢筋绑扎安装实训等示范操作,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更新更规范的施工实际操作。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成功,是否符合企业或者社会的要求,企业最有发言权。与企业联合办学,学生就是企业的准员工,企业按照实际需求与任课教师一起进行课程改革,学生爱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爱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教学改革,我们将被动的多媒体教学设计成学生主动参与的多媒体教学,将分离的理论教学课程与相应实训课程整合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将一周的认识实习调整成跨度可达一年的课程实践,采用“实践操作+理论考试”的考核方法,与大中型企业联合办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掌握建筑施工技能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施工现场组织管理能力,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秀红,步文萍,王静.关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J].职业教育研
究,2011(S1)
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水平不断进步发展,在建筑装饰施工技术上也不断涌现了一大部分新技术、新思想、新工艺和新方法。为此,要想在这门学科中对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就必须要让学生能够经常的去接触新思想、新技术和新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跟的上时代的脚步。
现在高职教育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能更好的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是长期以来的一个教学难点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根据书本为知识载体,教师为知识传输的工具,而学生却被动的去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主要目的,不利于高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将通过介绍高职院校的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教学以及在教学中的特点,阐述如何对高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高职建筑装饰施工技术以及教学特点
在高职中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内容综合性:施工技术包涵了多种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其他科目的内容来解决本课程中的问题。
2、章节独立性:建筑装饰施工这门课程中各章节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彼此之间没有紧密的必然联系。这种特点在施工技术部分体现较为明显。此章节可以独立来学习,甚至可以编辑为单独的教材,进行系统学习。
3、课程实践性: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这门课,本身就是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经验进行总结而来的。其研究内容全部来源于实践,研究结果又是为了实践应运而生的。因此,要在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必然离不开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实训实践操作。
与此同时,在教学上还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教学方式仍老旧。大多数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的教学依旧是以讲授为主,并且采用灌输式教学。这种方式严重的制约影响了学生们创新能力发展。
2、学生班级人数众多,实习实训不能够得到应有的效果。此外,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不足,培训机会较少在知识技能的更新上也出现缺陷。
3、学生期末考核形式单一,注重理论考核。学生能力考核方式落后也制约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
二、在高职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准备在这门课程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首先就要明确课程的指导思想。高职教育的重点中心是什么,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课程特点,设计与之相关的装饰施工技术实践实训。使整个教学能围绕实践来进行,使学生可以在实训实践中得到锻炼。此外,还要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热情,促进其全面发展
2、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职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教学中,可以让教师到施工现场录制一些施工过程短片,并配以解说。通过这种形式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形象的了解实际施工过程。教师再根据其所拍摄的短片,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操作解决这些问题;或者分组讨论,并提出每组的解决方案,然后让学生们从中去寻找更合适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学习锻炼,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这种视频影像教材还可以重复使用,形象易懂。
3、通过实训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比例越来越大,这使得学校联系实习单位变得非常困难,不能够组织集中实习。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开展以下的方式通过实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参加实习的学生,作为技术员如质检员,管理员,施工员,监理员等的助手,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实习。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习工地的情况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相出多种解决办法,并且所想的解决办法要合情合理而且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执行。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解决问题时,教师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引到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自己的能力找到解决办法。
4、要对现有学生考核制度上稍作调整,能力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对于学生能力的评价大多数主要依靠考试来进行。这种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也不适应高职教育的目的。用分数来衡量学生能力的高低,极大的打击了学生学习热情,将学生的创新能力抹杀,磨灭了自主能动性。因此,就必需要抛弃这种陈旧的、具有极大弊端的考核学生能力的方式。在这个问题上,让教师根据其教学内容结合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的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衡量方式,例如:写课题论文、书面答卷、施工工地调查、对于实训过程的操作等。通过这些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以及综合素质水平进行全面考察,以此来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此外还要改变那种通过学生期末考试的分数高低来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陈旧观念。构建以综合素质作为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可以从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专业知识能力,身心健康程度,文化特长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定,这样的评定结果能够更好地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
最后,在高职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谈到的各方面内容,这将是一个长期整改的内容。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时,要循序渐进,保持一个积极稳妥的状态,不可急功近利。那么,在实现这一教学目的的同时需要学院和教师之间通力合作,二者缺一不可。我相信通过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在不久的将来在整个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教学中,可以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满足企业招工的特点。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4-0136-02
目前,全国高等院校中,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功能型、适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如何在校内培养高素质人才取决于高性能的教育,这其中的教育包含了学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以及师资力量,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任何从事学校教育的老师必须深入思考的课题。笔者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核心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进行全面性的改革,并结合施工现场的经验进行教学研究,总结归纳如下。
1 教材设计理念改革
首先,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是通过课程改革体现出来。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取是课程改革的灵魂,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教材大多过于陈旧,施工技术课程中许多新的施工工艺、施工标准和规范没有被编者吸收,比如钢筋混凝土施工章节中钢筋部分的讲解,很多教材还在沿用03G101图集,而新版的11G101图集已经明确规定将03G101图集废除,部分年轻教师对此没有太多的关注,一直沿用原先的图集。根据建筑市场施工工艺、建筑材料和新方法的更新情况,本校结合学校双师型教师丰富的施工经验,以及教师假期到企业定岗实习参观的回馈,及时将最新的图集、规范标准以生动有趣的图片和文字形式修订成一套学校内部使用资料发放给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尽早的了解到新的市场动态,增强了毕业后到施工单位的竞争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习实训为三条主线,结合多种方法教学方法的优点,正确引导学生增强其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其次,要有明确的课程改革目标。根据施工技术课程在市场中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使其完整结合,将工学结合环节真正落实到实处。最后,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立在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钢结构、房屋建筑学、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建筑识图等课程基础上的综合性课程,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将相关课程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因此对施工技术课程教材设计改革显的尤其重要。
2 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课程改革要始终坚持“实践出真知,创新出人才”的改革思路;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为一体;通过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的改革,让学生接触最前沿的学科动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阶段,坚持把握一条主线,即: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能力及对应课程,同时组对成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反映信息链。建筑施工生产一线需要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人员,该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大多数从施工员做起,主要工作内容是在项目经理领导下,深入施工现场,协助搞好施工监理,与施工队一起复核工程量,提供施工现场所需材料规格、型号和到场日期,做好现场材料的验收签证和管理,及时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和工程量签证,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工程的资料收集、保管和归档,对现场施工的进度和成本负有重要责任。应具备多项综合能力,即建筑识图能力、建筑施工测量能力、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常见建筑材料应用级检测能力、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能力、工程资料管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主要工种操作能力。
3 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
建筑施工技术与其它课程相比更侧重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尤其重要,同时,基础理论教学也不能放松。根据课程情况按照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工程实例,利用项目化教学法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完成课程理论教学。根据课程能力考查点的要求,按任务驱动确定课程教学单位设计(见表1)。针对施工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室内教学抽象性的特点,课程教学应以“教学能力点和教学模块”对接为蓝图设计,加强案例教学,将课堂转移到实训场地进行,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条件下由师傅操作,学生观摩提问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和归纳总结。例如,讲解分部分项工程中的混凝土工程时,可分别讲解钢筋绑扎、模板支护、混凝土浇筑、振捣和养护等检验批内容,能够让学生亲眼目睹具体施工工艺的操作过程,将书本知识理论和实践结合,达到理论为实践教学服务的完美统一。
4 强化项目训练
项目运用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成果,也是每个参与学生最乐意看到的结果,其本质是对学生和老师努力最大的肯定。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和接受能力,选择任务目标相似,对应的相关技能和专业知识要求相似,规模同主体任务相当的内容,最大限度的让每一个参与的学生相互配合操作实施。当目标项目结束后,教师对目标项目进行评比和打分,随后制订强化训练任务,迫使每个参与项目的学生根据刚才团队合作的经验进行独立完成,此时,老师充当旁观监督员的角色,在学生强化训练的过程是考评学生知识和能力应用水平的最佳时间,是收集学习成果评估和个人能力掌握的可靠证据,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关键因素。
5 完善学生考核评价
由于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实践性很强,针对该课程改革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实践掌握能力,宜采用理论考试和学生的实际操作相结合来综合评价(如表2)。通过任务制定、执行、理论考试等几个过程,考核任务驱动教学的效果,最终达到学生学懂理论知识和掌握实践能力的目的。
总之,课程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课程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的完美结合,使得学生更容易掌握专业知识,教学更加真实与市场实际接轨,增强了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改革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持续改进,循序渐进,不断总结积累经验,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2011年随着我校实训大楼的建成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更好的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以建筑施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施工技术为主线,与行业、企业专家联合按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开展教学内容的改革。根据建筑工程基层管理岗位工作任务,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用4(中专)到5(大专)个学期完成职业基础课程领域、职业能力课程领域、职业素质拓展课程领域的知识及技能培养,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包括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第二阶段用2(中专)到3(大专)个学期的时间到校外进行下工地顶岗实习。
一、建筑施工实训课的现状
1.建筑施工实训课的内容
目前,建筑施工实训课是学生于第三个学期测量放线中级工考核,第四学期末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为期三周的实践操作实训,主要培养学生进一步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模板工、架子工、砌筑工、抹灰工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测方法,为今后从事施工员等岗位的工作打下基础,学生按小组分别进行各工种的实训操作。
2.建筑施工实训课的不足之处
通过往届学生的实训,我们感受到当学生穿着工作服在实训场的氛围中操作时是充满了热情,但没过多久由于工作的艰苦、单调学生中就反应出一些情绪,借口这些工种实训不是他们今后的工作,实训工作有所懈怠,最后经过指导教师的分析帮助,学生们还是按要求完成了实训工作任务,但是通过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对于下一级的学生来讲如果不认识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作用就不能认真完成该项工作任务,今后对现场施工工艺开展、施工工艺操作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就没有相应的经验,在下工地顶岗实习时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指导教师的分析观察,发现了产生消极情绪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按照各工种实训要求开展工作,属于被动型完成任务,缺乏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二是各工种独立开展实训,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在一起,因此学生积极性不高。
二.建筑施工实训课的改革
1. 建筑施工实训课的方案改进
针对以上暴露出的不足之处,我们教研组成员经过企业调研及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探讨,制定了新的实训方案,方案能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能力提高,主要内容是据实训指导给出模拟工程概况,综合运用所学的《建筑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预算》、《工程测量》等科目的知识,分组进行模拟施工项目施工图设计、制定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因实训时间限制故模拟工程是简单化的一间房间)、工程量计算,各班实训小组成员根据建筑施工模拟实训指导书的要求独立完成相应的资料并合作完成实训操作,小组长俨然项目经理,小组成员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材料员、监理员、预算员、安全员、测量员,他们的工作既有独立考核的部分又有合作完成的内容。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按照指导思路自己主导组织开展实训工作。最后成果由指导教师现场分析评比,建筑施工模拟实训项目由单一的工种实训转换为综合实训。
2.建筑施工实训课的方案实施
学生从接到任务开始就充满了热情和想象,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模拟项目但是都要完成相当于一个单项工程所开展的设计、施工、验收程序,从学生对人员的精心组织安排、设计方案的反复讨论制定、实际操作的互相比较竞赛、验收时认真听取讲评及合理的争论,我们欣喜地发现这种施工模拟实训方式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阅读学生施工日记、施工总结及实训过程的指导,学生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具备了一定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相当高,对其中的设计问题、计算问题不厌其烦的查资料、讨论、咨询,对施工的开展更是你追我赶不甘人后,对操作工艺精益求精,有的主动对某些操作项目重新返工,学生的基础知识及综合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图纸的绘制不规范;图纸识读不熟练;设计规范不清楚;施工工艺、工种交接、施工规范不明确;操作不正确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既反应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同时也反应了教学过程的弱点,面对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实践教学改革,相关专业课程也应思考教学改进思路。
三. 建筑施工实训课的进一步改革――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这种方案目前得到了认可,但通过实训反应出的问题应得到进一步解决,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综合了各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怎么让学生把这些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实训中得到应用,教师除了根据教学大纲讲授理论知识,同时还应结合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要求把对应的实训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这样在今后的建筑施工模拟实训中学生才能熟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实训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建筑工程技术的专业教师在熟悉各专业课程的同时还要加强课程之间联系,认真制定理论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大纲,对于理论教学中实践教学安排要引起重视,做好安排确实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使学生在建筑施工模拟实训中能把专业知识融汇贯通获得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实际能力,为后面的下工地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如《建筑制图》课程中通过实训练习要求学生掌握制图规范、表达方法及绘图技巧;《建筑材料》课程应使学生掌握材料的性能及选用、施工现场施工配合比的确定;《房屋建筑学》通过现场教学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的要求、通过课程设计掌握施工图的设计、《建筑结构》通过参观、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结构施工图的设计及计算;《建筑施工技术》通过视频教学、实训场边教边学、现场观摩使学生掌握施工质量规范、操作方法、工艺流程;《施工组织设计》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使学生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步骤,根据模拟工程概况及设计图纸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建筑工程预算》课程在教学中使学生能熟练计算出各种材料的工程用量,并能将工程量汇总编制成计算书(手工或软件计算);《工程测量》能熟练计算和掌握现场定点的精度。
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实际就是加强课程技能训练,主要是学生在学校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的操作。实践教学是中职教育的重点内容、特色内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有基本技能、职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实践教学,形成“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以工学交替为途径,理论教学与职场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任务驱动与顶岗实习相结合、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四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建筑装饰施工课程是强调“职业能力、应用能力”的高等职业院校建筑装饰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并是实际操作能力很强的课程,而且由于施工现场复杂,构造和施工技术关系紧密,以及这门课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的独特性,要求本专业的学生要有很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动手能力。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应注重培养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具有 “善设计,识材料、会施工,懂管理”的职业能力的技术型、应用型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人才。
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建筑装饰施工课程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一方面本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实际经验,熟悉装饰材料、施工流程、施工细节,在这点上由于高校教师本身的局限性,专任教师一定程度上没有达到施工课程所需的能力,相对于实际的施工经验,理论知识掌握的比较充分。另一方面,学生接受知识困难,掌握知识少,课堂上学习积极性差,教师上课困难,而且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建筑装饰施工课程中所学与真正从事施工现场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有较大差异。针对这些问题,为了把建筑装饰施工这门课程做成具有自身特色,与实际工程项目联系紧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的课程,笔者结合教学与实践经验,对建筑装饰施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作一些尝试性的改革。
一.教学项目化,实训场变课堂,让学生卷入职业情境
课堂教学改革是关键,改革建筑装饰施工课程现行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实际装修案例做课题,课堂按照图纸施工为教学内容,采取在施工现场先操作、后讲解,边操作、边指导的课堂教学方法。 在期间,将设计、材料、施工、检验一体化。这样学生的职业能力、应用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才能体现出来。
专业教师可选择一个一学期能完成的家居装饰工程,在施工实训场按设计图纸要求,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结合装饰施工的先后顺序,对各个阶段进行合理的分配,设计施工进度,并对本阶段的建筑装饰构造和施工理论进行通俗的讲解,接着将学生按实际工作量分组后轮流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专业教师、实习教师和技术工人进行施工指导,在完成一道工序后再集中并总结、讲解系统理论知识,用同样方法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二.改变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分离授课,实现两段式教学整体化
在一学期内,先在教室内讲授建筑装饰施工课程理论知识,后在集中周进行课程实训的教学,这种课程教学法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在集中实训教学中学到的知识点凌乱,只能将部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训中,前面的课堂理论教学等于浪费时间,学完后并不能够马上熟悉施工技术,毕业后进入岗位角色慢,从而造成了本专业特点不突出,毕业生就业优势不明显。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将原有的两段式教学融合为一个整体,将教室转到学校专门的装饰施工实训基地,实行现场教学,在一学期内结合教材知识为教学内容,完成一个模拟项目为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先操作演示并讲解,再让学生操作,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进行指导。
三.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条件,企业也可以变课堂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办法是可以利用的一大条件,学生在校内实训场实践之前,可以先通过企业施工现场的观摩来提高认识和学习。在观摩的同时即可以通过施工单位的工程师或施工员来讲解施工技术,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得到激发,从而更好的为自己的实践课程做好了准备。同样,在校内实训场所实践时,也可以邀请企业施工单位工程师或施工员到教学现场进行指导,从而弥补了校内专业教师实际施工经验不足的缺点,更有利于学生发展。
四.将《装饰材料》、《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等主要课程进行整合
建筑装饰材料、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对于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必学内容,是建筑装饰工程体系中的主干,尤其是对高职院校的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来讲,对他们今后的工作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对这三门课缺乏兴趣,因此教学效果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三部分内容一直是分成三门课组织教学,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弱化了知识的连贯性和实用性。因此,可以尝试对这三门课进行大胆整合。高职院校的建筑装饰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应定位于施工图设计人员以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因此,高职类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在有一定的设计能力的基础上以装饰技术为重点。
整合几门课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这种方法可使学生了解各工种之间的搭接与协作的重要性、施工的连贯性等,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到如何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材料施工到基层上,将平面转化为立体;施工后装饰效果的好坏又能很直观地启示学生:材料是体现设计思路的重要环节,而施工工艺的完美更会为好的设计锦上添花,让学生真正理解“设计、材料与施工”的有机统一。
通过尝试教学改革实践,使学生牢固掌握装饰施工的技能,完成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不同阶段调整重点来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 陆化来;《建筑装饰施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周茗祁;《绿色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