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教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8 15:39: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诚信教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诚信教育论文

篇1

2博弈论视角的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分析

2.1诚信与失信的简单博弈分析

博弈论主要是用来解决主体之间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之间的均衡问题。为研究方便,本文选取了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与银行放款这二者之间在诚信与失信方面的博弈分析,并在分析中做出了以下的假定:①本文只研究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诚信与失信的博弈,假定一方为大学生,另一方为银行,假定大学生和银行这两者都是“经济人”,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并且不能控制对方的决策;②博弈的双方均为“理性人”,具有机会主义的倾向,即在双方博弈过程中,一方发现欺骗可以获利时,就会采取或选择欺骗策略;③博弈双方可以选择的策略为诚信或失信;④博弈双方的获益。采取诚信,大学生和银行双方都可以获益5;如果银行放款,大学生失信不还款,则大学生获益10;如果大学生诚信贷款,而银行失信不放款,则银行获益10;如果大学生选择不贷款,银行选择不放款,即双方均选择失信策略,这样助学贷款制度就失去意义,则双方的获益均为0。在上面的博弈矩阵表可以看出,表中策略组D为纳什均衡解,即大学生、银行双方都以自身利益为选择目标,其最终的选择结果有很大可能是“失信”,因为“失信”是能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的最优策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局,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双方博弈的结果,如果大学生选择贷款但是不还款,那么学生得到的效用最大,即得到了免费完成学习的机会成本,而银行损失最大,失去了放贷本金和利益以及可以投资在其他领域的沉没成本;而银行如果存在比给学生放款更有收益的项目,那么银行会选择不放款而转向其他,这样银行可以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学生损失最大,不能贷款助学,失去了完成学业的机会。但以上两种策略的选择都不是博弈的均衡点,必然无法达到稳定。实际上只有在学生不贷款,银行不放款的时候,即达到失信的纳什均衡,这样一来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将毫无意义可言,如果这项制度取消了,最后损失最大的还是大学生。然而,经济博弈理论告诉我们,在非价格因素和博弈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个体理选择的结果,往往是非理性的。上述例子说明,由于双方的理,导致了诚信的缺失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2.2诚信与失信的重复博弈分析

重复博弈是一种特殊的博弈,在博弈中,相同结构的博弈可以重复多次,甚至无限次。当博弈只进行一次时,每个参与人都只关心一次性的获益;如果博弈是重复多次的,参与人可能会为了长远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从而选择不同的均衡策略。因此,重复博弈的次数会影响博弈均衡的结果。在上述的分析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失信的“囚徒困境”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双方所进行的是一次性的简单博弈,即大家所说的“一锤子买卖”。学生和银行双方都无法根据这一次的博弈结果再组织一次博弈、再做一次选择,基于此,博弈双方都只关心一次性的效益。但从动态博弈的过程来看,如果这种博弈是重复的、持续进行的,那么博弈的结果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诚信策略的纳什均衡就会成为双方博弈的必然结果。因为在动态博弈中,参与博弈的主体过去的行为都是可以看到或者查询到的,因此博弈中的一方可以通过这阶段博弈的选择,来回应博弈中另一方在上一阶段博弈中的失信行为。在诚信的动态博弈中,如果银行在上一次助学贷款的博弈选择中因采取放款的诚信策略,而大学生选择拖欠还款甚至不还款使银行利益收到损失,那么在本次的博弈过程中,银行必然会选择失信的策略来“报复”失信的大学生,比如将他(她)列为银行系统征信的黑名单,那么他(她)将面临银行以后所有的“报复”。在这里,银行所采取的策略被称为“以牙还牙”策略。基于此,为了更加长期、稳定获取各自的效用,博弈双方都会理性选择自己的行为,双方都会选择诚信,于是必然会出现诚信纳什均衡的博弈结果,由此可见,要想使诚信成为博弈双方的主动选择,其关键是要把一次性的简单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从而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

3以重复博弈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探索

3.1增加博弈双方信息的对称性,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有效转化为重复博弈。

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理性人的机会主义、利己主义等行为,因此博弈双方在博弈过程中出现失信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在一次性的简单博弈中,由于博弈双方都无法根据这一次的博弈结果再进行一次博弈或再做一次选择,因此,博弈双方都只关心一次性的效用,那么选择失信策略是理性人的最佳选择。要想克服这种困境,必须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而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的主要思路是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认知,深刻认识重复博弈与诚信之间的关系。诚信是大学生应有的基本道德素养,但现实是接受过多年素质教育的大学生对诚信内涵的认知还是很模糊,很多人认为诚信已过时,加之受社会多元化思想的冲击,直接导致其诚信缺失行为的出现。其实主体间诚信关系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个长期的选择、磨合、认同的过程,诚信是双方博弈的试金石,诚信关系的确立是双边的、动态的,任何一方的失信都可能导致诚信关系的中断。所以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必定要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不能只顾眼前失信利益而忽视长期诚信利益。

3.2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畅通大学生诚信信息获取的渠道。

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种写实的记录,主要用于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情况进行真实描述,同时这种诚信的描述会起到一种客观评定的作用;同时大学生诚信档案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这种教育会及时发现问题,正视问题,纠正问题,对失信行为有一定的鞭策作用。学校应该将大学生的诚信档案纳入常态化管理,及时公布诚信档案,特别是面向社会公开,畅通社会获取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档案信息,如果诚信档案不公开,大学生诚信档案信息不能及时获知,这对于失信之人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诚信之人不能起到标杆作用,“囚徒困境”的一次性简单博弈失信策略必然再抬头,那么制定大学生诚信档案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大学生诚信信息应当及时公开,特别是要面向就业部门公开,并将考试作弊、学术不端、拖欠贷款等诚信缺失行为直接与就业联系起来,对有失信行为的学生暂缓或不予推荐就业,增加失信的一次性博弈成本,让失信之人无处遁形。3.3加大对诚信缺失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对失信行为处罚的可信性。在多元价值取向下,诚信如果被仅仅当成一种道德规范,很难要求所有人都遵守。在诚信的动态博弈中,若诚信收益与处罚机制不对称时,双方在博弈时基于个人利益必定会选择失信。在经济社会发达的当下,一个可信的处罚威胁是减少诚信缺失最有力的武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诚信缺失的行为,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高校对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还不够,因此,高校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方面应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比如针对考试作弊,给予取消考试成绩、记过、甚至取消学位等处分,让大学生意识到失信行为所付出的的巨大代价,并且这种代价要大于通过不诚信行为所获得的一次性博弈的收益。当成本大于收益时,博弈双方基于理性的角度,必定会选择诚信。

篇2

目前,高校贫困生的审核主要依赖于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但这些材料的真实性欠缺。在开具贫困证明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未经调查分析,直接根据申请人的要求填写家庭收入、盖章,导致部分虚假贫困生有机可趁,或是部分贫困生夸大贫困程度,在后期的班级评议中,这部分虚假贫困生隐瞒家庭人口和收入,欺瞒同学和老师,加入高校贫困生库,取得参评奖助学金的资格。

1.2考试舞弊

一般贫困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资助,会刻苦学习,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以获得更高的综合测评排名,这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部分贫困生陷入了追求考试高分的怪圈,在考试过程中,采用作弊的不光彩手段,他们一般信奉“考试不作弊明年当学弟,宁愿没人格不能不及格”的错误理念,甚至将自己的作弊动机归结为“别人作弊,我不作弊吃亏”。

1.3拖欠学杂费、助学贷款

国家对高校贫困生提供助学贷款,是为了缓解高校贫困生在教育资金问题上的压力,从而让莘莘学子都能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但是,在当前情况下依然存在部分贫困生在助学贷款的使用和还贷方面的失信现象。这小部分贫困生为了表现家庭贫困,故意拖欠学费,以获得老师的关注和同学的关心;甚至有学生用学费来购买高档日用品、消费品,以及用奖助学金来缴纳学杂费。助学贷款到期不还,贷款不能清零、违约率降不来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个别同学因家庭或个人原因,确无偿还能力,但有能力偿还的毕业生拒接电话、推脱,是严重缺乏诚信和责任感的表现。提高贫困大学生道德素质,加强自律意识有利于贫困生的诚信教育,做到诚信贷款,诚信还款。

1.4资金使用不诚信,感恩意识缺乏

设立奖助学金的目的本是为激励学生,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费问题和生活问题。但是,部分学生拿到资助金后却是想到了与人攀比,购买高档电子产品、服饰和请客吃饭等,甚至向父母隐瞒获得资助的事实。感恩意识缺乏主要体现在获资助的学生把获得奖助学金当成自己的“特权”,甚至向老师“要”奖助学金,却不参加任何志愿活动,不为社会、学校做任何贡献,也在无形中弱化了奖助学金本该起到的激励作用。

2培养贫困生诚信的具体措施

2.1加强诚信教育,树立全员育人意识

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全员育人的工程,诚信教育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老师团队的重视。辅导员老师应充分了解贫困学生在心理情况,家庭情况,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地给予这类学生帮助,更多地关心和照顾他们,同时将诚信教育渗透入这一过程中,向贫困学生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和失信的代价,从而不断提高贫困学生的诚信意识。当然,辅导员老师在进行教育工作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沟通技巧、教育形式多样化等问题,从而提高诚信教育工作的效率。在开展诚信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贫困生的家庭、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善于结合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思潮和时代特点,令高校、学生家长、社会爱心人士三位一体,实行全员育人,共同开展诚信教育工作。

2.2进一步完善诚信监督和大学生诚信评定体系

对于高校助学贷款,如今存在很大的诚信问题:学生毕业后没有意识到按时还款的重要性,诚信度不高,导致高校老师追踪还款工作困难。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助学贷款是学生跨入社会的第一笔信用记录,学生在助学贷款上的诚实守信,不仅仅对于其个人信用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还对于整个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有着强大的促进作用。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诸如逃课,作弊,弄虚作假等失信问题,应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不断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诚信监督体系,建立大学生日常行为操评系统,收录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考勤、违纪、历年所获资助,参加志愿活动等信息,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创造一定公众舆论的线上线下环境,形成强效的监督合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诚信。这些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弘扬诚实守信,另一方面可以让失信者承担很大的风险与成本,从而促进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形成。

2.3奖惩分明,营造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

对于学校的奖励和惩罚,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其重要性。在当前情况下,大多数的学生对于诚信的重要性是有自身的认识的,但是某些失信惩罚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一些大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失信的严重后果,其中有些人甚至产生了失信会带来好处的错误观点。所以,要重视后期跟踪管理,积极深化思想教育性,做好相应的跟踪管理工作,使受资助的学生认识到合理利用助学金的重要性。对于获得资助的贫困生,应充分利用奖助所带来的正面影响,让学生树立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感恩意识。对于未获资助的贫困生,更要引导其认识资助审核过程的公平性,让他们调整好自身心态,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适当给优秀的学生合理的奖励,给失信或者违反秩序规定的学生相应的惩罚。

篇3

二、团结

圆形为团,解不开为结,故用力量将绳索打结成圆形即为团结。此为名词,但在实际使用中,团结则为名词动用,引申为使之聚合。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即目标、力量、结合三者具,方为团结。学校为了培养“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需要用一种力量将培养者与被培养者结合起来。在学校这一团体中,有老师无学生,有学生无老师,都不成其为学校;更进一步,有领导无群众,有群众无领导,亦不成其为学校。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故只有团结起来,将这种力量凝聚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共同完成和实现我们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必须审时度势,与社会协调发展,发扬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出和谐、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广大师生员工需要通力合作,集思广益,紧紧围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同心同德,携手并进,共同进步。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职业分工的明细化,个人也越来越走向专业而缺乏综合性,因此,必须加强协作。只有依靠团队,团结起来,才能更好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实现集体的理想。

三、自强不息

《周易•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为阳为天为刚,故曰:天行健。自强不息即为自己努力向上,不懈怠。人生于世,必努力,必向上,方为君子。君子者,德行高尚之人之称谓也。荀子以为,人有智,能仁义法智,可以为善,可以为君子。故其《劝学》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又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亦为自强不息之另一解。国学大师张岱年认为,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就在于有自强不息之精神,是故,自强不息,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无论古人、今人,皆倡导“自强不息”,强调人生于社会,不论环境如何,必须时时努力,不可松懈,即强调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潜能。我校每年举行“诚信板报宣传”,使我校师生以“自强不息”作为精神支柱,奋发图强。

篇4

二、换位思考,体会诚信意义

很多思想品德教师在开展诚信教育时,习惯于用说理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诚信教育的重要性,然而效果却不理想。比如有一名思想品德教师为了让学生重视诚信,他就给学生讲《狼来了》的故事,教师希望学生听完以后能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可是学生却说“这孩子真傻,要骗人怎么能用这么笨的方法呢?一个方法用三次也太瞧不起人的智商了吧,若要人们相信他,那就应该把戏扮得更真一点啊”。学生的反应让教师瞠目结舌,不知道如何把后面的教学开展下去。教师要理解到学生不在乎诚信问题,是因为学生自己没有切身体验到诚信缺失带来的危害。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就要让学生换位思考,让学生自己感受到不被人信任的滋味。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玩一个“面杀”的游戏。即教师将学生八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八人中,七人为平民,一人为杀手,每一轮学生都要向教师交一次票。平民要在纸上写要投票给谁,杀手则要在票指指名杀死谁。被杀手杀死的人出局不得再参与游戏,得最高票者不管是谁也要出局。如果此时只剩下一个平民和一个杀手,则判杀手胜,游戏结束。反之如果杀手得高票被杀死,则游戏结束。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信任,因为每个人都在说谎,自己每一轮都惶恐不安,不知下一轮死的会不会是自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当每个人都不讲诚信,都在说谎的时候,整个社会会变成怎样?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到如果要想自己被人信任,且能信任别人,就要从自己做起开始讲诚信。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学生才能够了解到遵守诚信的意义。

篇5

监考工作的基本职能是管理职能,因为整个监考过程都是在考场进行,监考教师要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考试内容。同时,监考工作也是为了监督同学们更好地遵守纪律,督促他们在考试过程中一心一意地完成考试。因此,监考老师要对考试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防止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特别是考试作弊对考试过程的影响。

2.教育职能。

教育职能也是高校监考制度的另一个基本职能。在进行考试的时候,教师考前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临考时监考老师宣讲考试规定,使学生认识到考试的严肃性。同时教师也会对考试的细节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认识到考试的意义和重要性。只有平时踏实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意识到考试作弊是可耻的,教育学生讲诚信,树立自尊、自强意识,不断地深化考试的教育职能,让他们靠自己的实力取得优异成绩。

3.服务职能。

监考的最终意义是为考试和考生服务,由于监考的对象是学生,要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顺利完成考试。另外,监考老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考试环境,只有为他们营造了好的考试环境,才能够让他们安心考试,为学生解决考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突发性事件。

二、监考工作现状分析

1.监考人员心理负担重、压力大。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各种考试以及学期课程考试任务越来越重,目前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依然存在,对考试作弊学校处理严肃,给予留校察看一年,并取消学士学位资格,监考教师怕影响学生的前途,因此,在监考过程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意抓作弊学生,给学生酿成作弊动机。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加上监考人员的心理负担过重,这双重原因使得监考问题越来越严重。

2.安排监考人员难度大。

监考人员难安排是监考问题的另一个重要表现。个别教师认为他们的任务是备课、上课、搞科研,上好每节课才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监考与他们关系不大,又加之监考枯燥、时间又长、报酬低,稍不注意迟到了就会红头文件全校通报,甚至三年内不能评职称,因此,有些教师不太愿意承担监考任务。而监考工作主要是一些收入相对较低的教学管理人员、辅导员和实验员。这在很大程度上给监考安排带来了困难,同时也降低了监考质量,对于考场秩序的维护是很不利的。

3.个别监考人员责任意识谈薄。

在监考过程中,有些监考人员对监考工作抱应付的态度,认为监考就是那么回事、无聊,所以在监考时不是玩手机,就是聊天或干与考试无关的事情,对学生交流、违规行为不予制止,只希望时间过快一点,对监考把关不严,没有真正发挥监考人员的作用,没有充分认识到考试的意义和价值,认为考试只是一种形式化的东西,因而对考试监考工作不够重视,这会让一些学生在考场上肆无忌惮地抄袭,或者对答案等,诚信问题遭受严重拷问。监考人员的责任意识淡薄对于学校的监考管理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

三、大学生作弊的原因

1.学生自身素质差,诚信缺失。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加上学生的压力比较大,功利心相对较强,少数学生录取的学校和专业不理想,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另一些学生经历过激烈的高考之后,进入大学突然松懈下来,不适应“自主学习”的管理模式,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而学校评奖学金、入党、三好学生等都得成绩排名,因此,有些学生只有铤而走险在考试时作弊。总而言之,大学生作弊现象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大学屡见不鲜。

2.就业压力的影响。

就业压力大是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是社会公认的难题,大多数单位择人时首先看成绩。如果成绩不好,补考、重修课程多,给单位第一印象差,应聘时肯定会受到影响。这就导致很多的学生由于想找一个满意的工作,不得不通过作弊的方式来获得高分。

3.管理制度不完善,监考不严。

高校的考试监考制度不完善,监考不严也是导致大学生作弊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很多高校放松了对于考试的关注,甚至疏于对于考试作弊现象的惩处,这对于学生的诚信教育有很大的阻碍作用。甚至在很多的考试过程中,即使教师发现了作弊现象,也会由于“人情”放学生一马,这就在无形之中放松了对于学生的要求,也纵容了他们,很可能让他们在以后的考试中还出现作弊的行为。

四、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杜绝大学生作弊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所必须要具备的优秀品质,诚信无欺,讲求信用,构成为人处事的根本道德标准,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诚信不仅仅属于道德范畴,同时还处于法律范畴。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杜绝作弊现象,对于他们人格的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诚信考试。

作为高校的考试监考来说,必须要通过不断完善和探索教学制度改革,加强教学过程考核,提高过程考核所占总评成绩的比重。深化考试改革,首先从考试本身的考核方式说起,强化素质教育改革,不能仅凭最后的闭卷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因为考核方式是多方面的,如上课出勤、平时作业、课堂回答问题、实验操作技能等方面来考核。传统的闭卷考试,给学生作弊营造条件。因此,改革考试方式,让教师开拓进取,探索以实验操作技能、论文等灵活的考试形式,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素质,有效引导学生以诚信的态度应对考试。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够提升上去,才能够从根本上抓住考试的本质意义。

2.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在高校考试监考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高校要对考试制度进行完善和改革,力求既满足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还要实现考试的意义。对考试中发现的作弊行为,发现作弊应按规定严肃处理,制止歪风邪气,当然,要防范考试作弊,除了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外,也要进行思想教育,不断强化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走出考试作弊的心理误区,将考试看成学习的必然结果和考察方式,而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否则,如果对考试没有树立正确的态度,就不能让学生各方面得到锻炼,无法达到考试应有的效果。所以从本质上讲,严格执行管理考试制度,对学生各方面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认清考试的重要意义。考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检查学生这一阶段以来的学习效果,以便于更好地催促他们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考试既是对教学公平的衡量,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更是对学生诚信品质的考验,对教师和学校更有重要的督促和评价作用,要教育学生端正考风,树立正确的考试观,遵守考纪,认真复习,诚实应考,考出真实的成绩和水平。很多学生之所以选择作弊,其实就是由于他们没有正确认识到考试的意义和目的,因此教师要学会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疏导和教育,向他们解释,考试是什么?为什么要考试?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来纠正他们错误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进行考试。

4.加强诚信教育。

诚实和信用是做人的根本,是人格魅力的体现,是衡量品行的道德标准之一,不管是何种考试作弊行为,都是考生不诚实的表现。特别是对于高校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人生观确立的时期,必须要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否则,他们可能会将自己的不良习气带到以后的生活中去,对以后的工作、人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并将诚信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从杜绝考试作弊做起,共同创造诚信校园。总而言之,诚信作为一种优良的品质,应该得到应有的发扬,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诚信教育应该落实到学习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考试中,学生必须要通过诚信来进行自我约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篇6

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堪忧,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经常发生,大学生道德素质不断受到社会质疑。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课程,但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难以保证。例如,在去年曝光的河南大学生高考代考事件就折射出整个社会的考试诚信问题;多所高校表示困难学生获得助学贷款并顺利毕业后存在拖欠还款等不诚信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社会中的不诚信风气

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宏观环境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满足着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各种需求,但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错误思想,这种错误思想造就了市场混乱,制假造假、违法经营行为时有出现。近年来相继发生“瘦肉精”、“毒奶粉”、“彩色馒头”、“地沟油”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这些事件表明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些丑陋的现象对国家,对社会,对全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客观上也助长了个别大学生唯利是图的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心理,给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诚信教育脱离实际

诚信教育脱离实际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本质原因。道德教育有三个来源,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显性的,具有直接性和显著性,但当前的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具有超现实性,道德目标设置过高,与社会现实存在巨大差距,脱离生活的诚信教育使学生不能从内心形成道德认同,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学生从小接受道德高于金钱教育,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会接触到一些错误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使之感到困惑、焦虑和彷徨。同时,教育者的教育与教育者本身行为的矛盾也会导致这种冲突,例如扮演教育者角色的老师和家长常常在生活中出现不诚信行为,这种不诚信行为和近乎神圣的道德教育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学生从小建立的道德观如巨厦崩溃。

3.制度性监督机制缺失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社会监管的不足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在中国,诚信道德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也就是在一种封闭的生产关系、人员流动很少的社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在这种历史大环境下,诚信问题不会成为突出普遍的社会性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人际关系开始变得紧密、广泛、复杂、频繁,在这种变化的环境和关系里,传统的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约束是有限的,当维系诚信的传统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力,而社会尚未建立或健全与市场经济所匹配的各项法律体系和规章制度,诚信缺失现象便会出现在各个领域中。大学生诚信教育终究是从道德到道德的教育形式,道德行为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诚实守信者的利益也得不到有效的维护,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二)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经验借鉴

在美国,大学生诚信教育不是纯粹的道德教育,而接近一种规范教育,诚信教育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而越发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诚信行为,对学术研究、考试、还贷等具体行为规定了具体细致的标准,使学校的总体要求能够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在日本人看来,道德行为可以直接地归结为“诚”的行为。日本学校的道德教育不单纯依靠道德课进行,而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使道德思想渗透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梅原猛就曾提出应该进行心灵的教育、独立尊重的人格培养,把不撒谎作为最起码的道德原点。在瑞士,诚信作为现代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例如《瑞士民法典》规定,诚信是社会活动的重要原则。在德国,国家建立完善的信用监管体系,每个公民拥有一套信用信息档案库,用以记录个人信用行为,个人信息档案库伴随公民一生,使得诚信教育脱离了宣传感化的空洞,成为一种实在有效的制度育人形式。从上可以看出,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十分重视生活实践,其德育生活化为我国诚信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一是重视渗透。重视通过隐性教育、学校环境、宗教活动来渗透诚信教育,注意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诚信内容,通过环境渗透使学生在诚信环境中受到熏陶,并使其内化为学生品质;在专业教育中进行诚信渗透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诚信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渗透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整个学校和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渗透是一种自然融入的过程,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二是重视志愿者服务。培养服务意识是德育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对于学生提高诚信意识意义重大。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加强对社会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让同学们了解人与人相处中诚信的重要性,了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这样就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提供一个大环境。三是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在美国的学校内,随处可见校训、校旗、历任校长的照片等等。同时学校经常带领学生参观与诚信教育相关的纪念堂、图书馆、博物馆,以正面的社会和历史环境教育学生。

二、德育生活化在诚信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诚信教育的目标贴近生活

诚信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二是使学生掌握诚信行为规范,三是使诚信德性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一是增强诚信意识。诚信意识是主体通过自觉、主动地参与诚信道德实践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内化而逐步形成的,这种意识从根本上说,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在大学生诚信教育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自省与反思,增强自身诚信意识。二是掌握诚信规范。诚信规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以诚信为行为标准的规则范式。个体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因此,大学生诚信规范的培养应当放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完成,脱离社会生活的诚信规范是一座空中楼阁,毫无现实意义可言。三是养成诚信习惯。诚信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诚信行为后养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诚信习惯行为已经脱离了意志的约束和限制,表现为一种不经意的自然行为,实际上诚信习惯是一种行为惯性,这种行为惯性依靠大量诚信行为累积而成。这些诚信行为只能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当代大学生崇尚务实,目标越贴近其生活,就越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也容易达到所期望的状态和水平。因此,诚信教育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等关系,选择能为普通学生接受,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目标。道德目标既要体现崇高性、超然性,又要体现可行性、现实性;既关注国家利益,又考虑人的现实生活需求,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二)诚信教育的方法突出实践

诚信教育需要理论指导,但更需要实践体悟。一方面,“诚信教育课需要思想理论指导”,这要求我们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加强诚信道德理论指导,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职业生涯指导课中应当将诚信教育作为专题教育内容。这些专门的理论课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诚信道德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将诚信作为自己立身立命的基础,使诚信道德内化为行为习惯,坚持将诚实守信作为为人处事的首要原则。学校在开展诚信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运用谈心式、感染式的方法,强调学生主动、积极、互动地学习,使学生将诚信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用心体悟诚信在生活实践中的意义。另一方面,诚信教育需要生活实践。一是要将校园作为重要实践课堂。学校应当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广泛地开展主题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主题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诚信道德品质实践外化的重要场所。主题社会活动形式可以是诚信承诺书、诚信榜样宣传、诚信征文活动、与诚信相关的党团日活动、诚信事迹展览等。要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资源和传播优势,在校内营造良好的诚信道德氛围。二是要将社会作为重要的实践课堂。学校要组织大学生广泛地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进行参观学习和调查研究,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诚信的内涵,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提高诚信觉悟。

(三)诚信教育的环境形成系统

一是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成为实践诚信的表率。教师作为教育者,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担负着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要想使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效果,教师首先要做到诚信为人,起到诚信表率作用。首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在大学生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辅导员的行为时刻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辅导员的行为举止和教育导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其次,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因此专业课教师的行为是否诚信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做到“德艺双馨”,身教重于言教,良好的身教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夯实诚信教育的基础。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过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成功需要依托中、小学诚信道德教育。因此,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否则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就会基础不牢,难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未成年人处在人生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诚信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对未成年人诚信道德教育要在充分研究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将未成年人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利用各类资源、环境进行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高校应当将大学生诚信教育放在制度框架中进行,建立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诚信档案的记录内容应包含学习行为诚信、经济行为诚信、生活行为诚信、择业行为诚信等,这些行为评价应当与大学生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比、研究生推荐、学生干部选拔、入党考察及各类评优工作挂钩。诚信档案建设是一种重要的制度教育,通过建立目标、设定方案、制度内化、评价教育等方法进行教育,不断地提醒着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等各方面坚持诚信做人。

篇7

2人际交往不诚信

以诚相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只有真诚待人,对彼此保有一种诚信的动机和态度,才能得到相互信任,人际关系才能得以发展和加深,使得人际关系得到发展和巩固。但是不少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各种失信的行为。

3学业、求职造假

学生以学习为主,但是部分高校大学生并不专注学习科学知识,有的沉溺于网络游戏,有的盲目于爱情,没有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并且缺少学习兴趣,或者学习的文化知识不能很好应用。由于平时缺少知识的积累导致考试不能顺利通过,于是开始有侥幸心理寄希望于作弊、打小抄上。久而久之,习以为常,甚至购买作弊工具。导致原来那些学习努力的同学产生不平衡心理,进一步助长了这种不良风气,严重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整体水平,缺乏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这就进一步影响了当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4经济诚信缺失严重

当今大学生恶意拖欠助学贷款成为受人关注的焦点问题,他们或是不按合同还款或是不按时还利息,更有甚者毕业后拒绝还贷,很多同学恶意拖欠学费,这些诚信缺失行为严重影响了高校大学生的形象及声誉。大学生经济缺失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随处可见,有的不只局限在道德层面,甚至触犯到法律,,对人民、社会以及国家构成威胁、造成损失。

5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5.1建立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档案

为规范和制约高校学生的不诚信现象,引领大学生自觉诚信,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是我国目前高校应展开的一项迫切任务。诚信档案的建立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这样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理念,推动国家助学贷款项目的发展,更有利于国家社会信用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为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助力。

5.2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监督体制

为了孕育健康和谐的诚信环境,有力地促使高校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高校不仅要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还要制定科学的监督机制。应有效发挥学生主体的监督和舆论作用,加强信用行为的管理和教育,对失信者的行为通过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及时曝光,对守信用者给予鼓励,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青年学子引起对诚信教育的重视,并主动信守承诺,同时也能引起整个社会对高校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关注。

5.3构建大学生诚信自律示范机制

诚信教育机制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学生诚信缺失重要原因怕受到家长的斥责,因为害怕所以选择撒谎。有的甚至遭到父母的打骂,这样反而激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身心更是受到损害,使得诚信问题也出现裂口。因此,建议家长与学生多沟通交流,达到诚信教育的效果。

5.4建立大学生诚信危机制度

诚信危机制度是大学生经济诚信体制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学生诚信危机制度可以保证高校诚信教育的顺利推进。各层次相关部门制定奖惩相结合的诚信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避免单一的惩罚制度不合理。还需把握奖惩的力度,避免标准过低或过高失去合理性或者带来负面影响。高校还应完善大学生就业诚信体制,就业诚信制度能够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提高大学生就业意识的有效措施。

篇8

第二,诚信教育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甚至是缺失。虽说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是人社会生活的基本修养,但是在社会不良风气日益向高校渗透的今天,大学生诚信缺失是社会影响的间接结果,但却又是高校诚信教育迷茫的具体表现。

第三,网络等新媒体不良信息在高校的渗透。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不良信息的传播导致大学生信念动摇,立场不坚定。网络等新媒体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一种集群化影响。

2高校诚信教育困境的解决办法

第一,重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的同步发展,简言之就是既要使学生端正思想态度,在思想上认识诚信教育,了解诚信的本质意义,又要让大学生在社会活动中切实做到诚信。使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同时诚信,不偏废。思想诚信和行为诚信共同发展,相互影响,达到互补目的。最终使得诚信能深入人心,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良性基因。

第二,鉴于当前诚信教育方式主要是集中在社会道德约束的层面上,集中在喊口号的阶段,针对当前高校诚信教育模式不成熟,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够的局面,为了充分发挥诚信教育的社会功能,使诚信成为大学生日后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就应该自上而下建立健全高校诚信教育模式,提升高校诚信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提高诚信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施力度。切实使高校诚信教育在横向和纵向功能上都有延续。

第三,积极关注社会不良风气对校园的影响。最大限度的控制不诚信向校园的渗透,最大限度的扩大校园诚信对外环境的积极影响。扩充高校环境对诚信教育的内涵解释维度。

第四,扩充诚信教育的范围,优化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确立诚信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强调诚信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明确诚信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功能。使学业诚信、资助诚信、就业诚信等诚信教育活动成为诚信教育的支撑手段。不断夯实、扩大诚信教育成果,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第五,分类引导、层次化教育、个别针对是高校诚信教育的工作方针,根据大学生的年级特点、家庭背景、个性特征等存在的差异,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可以接受或应当接受的诚信教育内容。继续深入优化诚信教育的积极作用,扩大诚信教育的接受范围。

第六,坚持对不诚信行为的零容忍。把诚信教育扩展到上课、作业、实验、实践等大学生学习生涯中。做好高校诚信教育的引导工作,坚持适宜的高校诚信教育原则:不容忍不诚信,鼓励诚信。努力使诚信成为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第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网络等新媒体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帮助大学生把握正确价值取向,建立大学生网络诚信考评体系和相应的信誉档案,档案详细记录大学生的诚信轨迹。将新媒体平台作为诚信教育的前沿阵地。

篇9

他们普遍对诚信品质有正确的认识,能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学生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但中职学校学生诚信道德状况的发展态势不甚乐观,诚信缺失的状况十分令人担忧。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诚实守信对于人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行为实施过程中,就另当别论了。情况往往是学生一方面对诚信高谈阔论,一方面却做出种种不诚信的行为。长此以往,必将不利于中职学校良好诚信校园氛围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二)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分离,未能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在中职学校中,学生普遍认识到做人应该诚实、正直、守信、履约,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基本知晓,但是在实际行动时却是另外一种境况。比如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中职学生经常会出现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迟到、早退、上课睡觉等一些违反中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现象。面对老师的批评,大部分学生表面上态度都特别的诚恳,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诺一定要在日后加以改正。但一转身,学生似乎就会忘记自己对老师做出的承诺,学生还是按照原来的坏习惯办事,明知故犯,而且屡教不改。

(三)诚信评价标准因人而异,标准不一

大多数中职学生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其实具有特别明确的是非观念,能够清晰地辨别出美与丑、好与坏、诚信与不诚信的区别。只是在自身实际的行为过程中,在与他人的相处过程中,对他人诚信的评价,往往会表现出标准不一的现象,对诚信的评价往往因人而异。当自己要好的朋友或者自己的亲人出现不诚信的行为时,一般会比较宽容,而如果关系普通的朋友出现不诚信的行为时,则会比较反感。与此同时,对自己的诚信的标准一般都会比较低。

(四)以自身利益作为衡量是否诚信的尺度

中职学生有时会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假借学校收费的名义,向家长索要钱物,实际上主要是用于个人自由的支配。比如上网、玩乐等。另外,中职学生中经常会出现以一些头痛、感冒、小毛小病为理由来骗取老师批假等行为,以此来逃学。此外,在日常行规方面,有些学生对自己违反纪律的行为,不能勇于承认,有的甚至于编造谎言,企图蒙骗老师,从而蒙混过关。可见,学生在为了满足自身某种特殊利益时,诚信意识十分薄弱,甚至达到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通过上述种种现象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职学校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特别令人担忧。在现实的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中职学生加强诚信教育已经达到刻不容缓的地步,理应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

二、“议”:中职学生诚信教育意义

(一)诚信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之需

我国古代就把诚信作为一项重要的道德准则,诚信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我国,古人将“仁、义、礼、智、信”作为基本的为人准则,其中,“信”就是指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古人尚且能够如此,在今天,中职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该讲究诚信。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为我们当代的中职学生继承并发扬光大。因此,加强对中职学生的诚信教育任务十分重大,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特别的意义。

(二)诚信是中职学生安身立命之本

中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中考的失败导致他们特别容易产生自卑感,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这种自卑的心态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也影响了中职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中职学生要融入社会,立身做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自身的自信。诚信正是要求中职学生能正确地面对自己,实事求是地肯定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不足,既不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也不妄自菲薄、自我贬低,从而达到一个对自我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诚信是中职学生安身立命之本。

(三)诚信是形成良好班风学风的保障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班级班风、学风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程度。正是因为个别学生的表里不一,破坏规则,缺少脚踏实地的作风,大大影响了班级整体的学习风貌,带坏了班级的风气。而诚信作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它的基本要求是忠诚老实,讲信用,有信誉。在具体的学生行为中表现为言行一致,信守承诺。它要求学生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诚实做人、敢于担当、勇于承认自身错误。试想,如果每位学生都能够自觉地遵守道德行为规范,信守诺言,那么,良好的班风、学风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在班级形成。由此可见,诚信是形成良好班风、学风的重要保障,要大力发挥诚信促进良好班风、学风形成的良性作用。

(四)诚信是中职学生道德修养的基础和根本

诚信是德,没有诚信则是无德的表现。众所周知,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需要一个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并具有严格的自律精神。坚持诚信,信守诺言,可以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境界,同时也是一个人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一个具有诚信品质的人,他会发自内心地真心向善,同时,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够自觉地实施良好的诚信行为,做到知行统一。因此,诚信是中职学生道德修养的基础和根本所在。

三、“寻”:中职学生诚信教育途径

诚信是金,品质纯正而弥足珍贵,值得我们珍藏在心灵的最深处;诚信是树,需要灌溉、培土、剪枝,直至长成挺拔繁茂的参天乔木。那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通过德育课教学来加强学生诚信品质的培育呢?笔者认为,这就需要我们找到具体的诚信教育途径,从而为更好地实施诚信教育指点迷津,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诚信教育道路。

(一)创设诚信课堂环境,营造诚信氛围

创设诚信环境是学校实施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实施诚信教育的重要外部保障。作为德育课教师,我们要善于创设诚信课堂环境,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比如,就课堂纪律的遵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中职学校教师可以从诚信的角度与学生约法三章,对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自觉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表里如一的同学,经常加以表扬,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诚信教育舆论环境。此外,对课堂教学中,违反纪律、上课睡觉等不诚信的行为进行道德意义上的鞭鞑和舆论层面上的谴责,使学生认识到诚信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并逐渐融入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去。同时,德育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诚信档案。从第一堂课开始,教师与学生就应该约法三章,把诚实、守信、正直、友善等优良道德品质列为测评的主要参考因素,确定诚信程度各级测评体系指标,对每一项内容制定出不同级别的标准。在每个学期结束之后,通过学生自评、同学评议、老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给每位同学确定最终的诚信等级。

(二)挖掘课内教学资源,内化诚信认知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而知是前提、是基础,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对于中职学校学生诚信品德的培育而言,同样如此。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手中现有的德育教材,发挥德育教材在培育学生诚信品质中的作用。中职学校德育课是一门科学,它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价值目标。德育课的鲜活生命力不仅在于其学科知识的正确性、科学性、规范性,更重要的在于其学科价值目标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我们看来,德育课并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空洞说教,而是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凸显其鲜明的德育功能。而诚信道德教育对学生思想观念的渗透,既体现了德育课的德育功能,又体现了其教学内容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学科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德育课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善于挖掘教材,找到强化诚信道德教育的切入点,从而内化学生对诚信的认知。比如,以《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单元为例,诚信道德教育内容的切入点可以这样来挖掘:首先,依据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商品交换需要实行等价交换,利用这一点可以加强学生公平、公正的交易行为,培养学生诚信经营的品质,反对欺诈行为。其次,依据货币的本质,货币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实事求是,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再次,依据社会主义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培养学生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观念。

(三)设计主题实践活动,实现知行统一

诚信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精神修养。它是在学生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因此,要培养中职学校学生的诚信品质,需要我们为中职学校学生创设诚信实践的舞台,以这个诚信实践的舞台为平台来重点培育学生的诚信意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寻找自我诚信的角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从而使得学生形成自觉的诚信行为。比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德育课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所学知识点,加强与班级、团支部活动的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设计诚信主题活动,如“诚信志愿者活动”、“诚信考试”、“诚信承诺宣誓”、“争做诚信青年,成就道德公民”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这一系列的诚信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行统一,在现实的生活中自觉的践行诚实守信的重要品质。众所周知,在中职学校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生不诚信的行为比比皆是,如果仅仅依靠单一的口号宣传,仅仅通过教师的说教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际的德育课教学中,我们必须让中职学生亲自参与到诚信道德教育主题活动中来,让中职学生在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与体悟诚信品质的真正内涵。在开展实际的诚信教育时,要因人而异,教育者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并以丰富的实例开展由感性到理性的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诚信品质,并能自觉应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去。

(四)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凸显德育功能

美国课程理论学家斯塔弗尔比姆说过:“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品德评价本质上是一种把握品德现象的价值判断活动,本身就具有教育性。因此,品德评价必须与教育目标相结合。中职德育课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当我们把诚信作为教育目标确立以后,他就必须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然后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因此,考核评价应联系学生的平时表现,而不仅仅是一次考试结果。因此,中职德育课应改变以往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既注重知识的结果性评价,更应重视日常的行为表现,重视过程性评价。此外,还要坚持认知评价与行为评价的结合。具体来说,在通过德育课对学生的诚信做出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将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对学生道德品质的一个中肯的评价。所谓重视结果性评价,就是在学期末的时候,对学生的德育成绩给出一个最终的分数,通过期末成绩考核学生的德育表现;所谓过程性评价就是对学生在每一个阶段的表现给予不同的评价,对于积极的行为要通过加分的形式适当地给予鼓励,对于一些违反诚信的行为则通过减分的方式做出惩罚。此外,在德育课教学中,还应该坚持认知评价与行为评价的结合。认知评价即指在具体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中,对于一些理论性的知识进行考核,从而考察学生对于一些诚信道德品质的认识水平。而行为评价是指在具体的德育课实施过程中,要对于学生表现出的行为做出一个评价,此时考察的重点变成了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评价,通过对日常行为的观察与认证,给予学生一个中肯的德育评价。

篇10

2.传统培养模式问题剖析

(1)课程面广而不精。交通工程专业涉及面广,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多。交通工程专业以往课程设置囊括力学、土力学、水利学、工程材料、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等大量交叉学科课程,使得学生学业繁重,实践环节少。这样的培养模式适合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对于应用型交通工程专业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应该从当前社会对交通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出发,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创新。

(2)实习实训环节少。交通工程专业与社会结合紧密,实践性强,只有培养方案中有足够多的实践环节,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但从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来看,实践环节安排不足,在总计划190.5个学分中,只有43个学分是实践课程,而真正涉及交通工程专业性的实践环节仅有35个学分,占专业总学分的18.37%。这样的实践环节比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宗旨严重偏离。

(3)与社会需求脱节。目前,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依托母体学校的优势学科,及在宁兄弟院校和大型企业的部分优质资源创办,但是其培养方案均是母体学校培养方案的嫁接繁殖。东南大学是一所综合研究性大学,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而成贤学院则是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传授培养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经过对已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得知,其中38%的学生反馈,现有培养方案与社会对交通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这表明目前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欠缺社会适应性。

二、新形势下交通工程职业化人才需求特性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地方均开展了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的工作,其中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意见。应对改革浪潮,本科院校应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科学定位,寻求特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自身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目前交通行业有三个主要特点:近几年内国家仍将大规模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人才缺口很大;国家越来越重视综合运输体系的建立,中国交通行业处于大发展、深变革时期,新技术、新事物将不断涌现,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由此,可以分析出新形势下交通工程人才需求的特性:服务地方性、技能应用性、特色创新性。

1.服务地方性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大部分生源均来自江苏本地,学生毕业更愿意选择在长三角地区择业。因此,人才培养应该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就业为导向,主动融入地方产业布局和社会发展,着力体现地方特色,增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努力提高该专业服务地方、行业的能力,成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技能应用通人才培养应注重紧密跟踪地方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需求,优化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形成与时俱进的服务地方和行业发展的培养方案,为地方、行业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服务和人才支持。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交通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检测、概预算、城市轨道交通等生产一线输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3.特色创新性成贤学院应坚持与母体学校的错位发展、差异发展,扬长避短,走应用型特色发展之路。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和地方交通产业特点,优化资源配置,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应加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培养特色型、创新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上形成特色和优势。所培养的交通人才应是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同时具有发展后劲的创新型人才。

三、新形势下交通工程专业职业化教育转型举措

1.培养理念的转变改变传统的宽口径培养理念,在本科教学中引入职业化教育理念。深化校企合作,把“校企合作、产学融合”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邀请交通行业企业专家骨干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改革,促进专业与职业、专业群与产业链紧密对接,形成政府引导、行业指导、企业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吸纳社会优质资源,建设多元的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新时期人才培养应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为导向,增强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和协调度。建立由行业专家广泛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使专业建设紧贴行业发展需求。建立项目引导人才培养机制,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有机结合,将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关环节按照工程化训练的要求进行构建,以来自工程实际的项目要求为基础,使学生全程参与项目设计,通过项目培养应用型人才。

2.课程体系的改革重新修订培养方案,重新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总学分由原来的190.5学分压缩为184个学分,其中包括:18门通识基础课,共72.5个学分;10门专业基础课,共30.5个学分;11门专业主干课,共33个学分;5门专业方向课,共11个学分;同时设置15门集中实践环节,共37个学分。构建囊括通识教育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集中实践环节的完整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交通设计,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施工与管理,交通系统智能化控制与管理”四大核心能力,从而搭建起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做法如下:一是降低计算机学分,由学习C程序设计改为VB程序设计,因为交通工程专业对计算机编程的要求不高;二是增加实践环节,注重知识结构的综合性,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包括交通调查、数据分析与挖掘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等,满足社会对交通人才的需求;三是降低力学及结构设计的学习深度,应用型本科人才毕业后去设计院做设计的较少,对力学和结构设计的要求不高;四是增设公路工程概预算与施工组织、交通工程检测与评价、公路工程检测与评价等实用课程;五是减少道路系统分析与交通规划课程,增设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等课时。

3.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尽管交通工程专业已有10多个实习基地,但均是参观基地,真正意义上的实训基地还没有形成规模,今后应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第一,继续加强与现有实习基地的联系沟通,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通过开放式实习、集中参观实习、集中生产实习等形式,加强对实习基地的使用。第二,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南京市有10多家交通工程及交通咨询设计单位,今后交通学校要与这些企业合作,形成实训基地,将综合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安排在企业进行,让50%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可以在实训基地进行,使学生在高年级就完成由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型。第三,培养模式灵活多变,适应城市建设新时期的人才需求。近几年长三角地区地铁建设迅猛,人才需求旺盛,交通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与实习实训环节应加强与地铁的接轨,打开地铁实训大门。尤其是与南京、苏州、无锡地铁以及安徽和浙江地铁单位达成协议,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交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