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公务员政审个人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8 15:39: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务员政审个人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公务员政审个人总结

篇1

自此项工作开始后,我们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今年4月初,在综合楼五楼会议室召开了全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宣读了全市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实施方案,并对我县机构改革前调查摸底所需填报的各种表格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明确了报送的程序和时间。随后我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全县党群口和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调查摸底的内容是:各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人员的划分情况及每个人的出生时间、工作时间、工作类别、学历、职称等详细信息。通过调查摸底,我县党群口和乡镇要进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共有25个(党群口12个单位、乡镇13个单位),共计272人。其中,党群口90人,乡镇182人。目前,我县的调查摸底工作已全部完成,下一步待市人事局对我县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审批后,分步开展各项工作。

二、2008年考录到我县的6名乡镇公务员和3名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分配安置工作圆满完成

经过去年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核、体检、公示、录用、初任培训等程序,我县共考录了6名乡镇公务员和3名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今年年初按照运组通字(2008)3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分配原则、分配办法和拟分配名单,通过与各相关乡镇负责人沟通联系,经部务会研究决定后,我们及时将这9名同志分别介绍到了相关乡镇。同时,我们和县人事局、财政局协调联系,工资福利一律从2008年12月份执行。在对他们的管理上,我们采取与各相关乡镇负责人联系、不定期调查走访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他们都能够严格按照百分比考核细则和新录用公务员管理“八法”要求自己,成效明显。

三、党群口2004年6月30日前进入机关工作人员和公安局副科级以上人员公务员的登记工作接近尾声

公务员登记工作是一项战线较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人人关注的工作。由于今年市委组织部干部综合科日常工作比较繁重,任务多,此项工作一直处于搁置的状态,直到今年6月初,接市委组织部通知,此项工作才被再次正式启动。我们在去年大部分工作已经完成的基础上,又再一次把所有材料复查了一遍,经过我们连续加班加点,牺牲节假日,多次到市委组织部同相关审查人对所报送的资料进行反复审查,最终确定了73人(党群口36人,公安局37人)。截至目前,此项工作已到收尾阶段,预计到7月底全部完成。

四、党群口第一批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人员的过渡考试工作顺利完成

在去年我县党群口第一批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申报及审批工作完成后,今年6月,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组织党群口符合参照条件的10个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参照公务员法登记前的过渡考试。我们接到通知后立即行动,组织实施,对符合过渡条件的人员进行填表、统计、审查、汇总,最后经市委组织部审核后,我县符合参加过渡考试条件的人员共有70人,其中28人免试,42人参加过渡考试。目前,这42名同志已全部参加过渡考试且考试成绩合格,待下一步接市委组织部通知后进行参照登记。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估计登记工作从今年8月份开始。

五、党群口第二批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的申报工作有序进行

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第二批参照的范围是党群所属事业单位,在今年年初我们与县编办联系,对党群口符合此次申报条件的单位进行了调查摸底,经过审核,共上报了10个单位。在全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摸底统计阶段,我们又与市委组织部多次联系,“打探消息”。目前,第二批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的申报资料已全部报送到省委组织部审批,待审批通过后组织过渡考试,并对其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参照公务员法登记。

六、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扎实开展

为进一步完善干部档案的内容,建立健全干部档案的基本信息,今年以来,首先,我们结合我县近两年来干部大面积调整的实际,与县人事局、教育局联系,对我县近两年来新提拔的副科级干部的档案进行了移交,共移交档案120余本。同时对所移交的档案进行了整理、编号、入档,并对短缺资料进行了补充;其次,还对离退休干部的档案进行了分类整理;根据聘干和职工档案的基本信息未建立的实际,我们对这些人员的出生日期、入党时间、工作时间、工作单位等个人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登记,并将信息全部录入了微机,建立了职工和聘干档案信息库。

七、干部调配、干部离退休和出国政审等工作稳步推进

1、干部调配工作继续完善干部调配审批一卡制,由具体承办人填写调动审批卡,科长、分管副部长、部长签字后方可办理相关调动手续。目前,已办理行政任命手续25余人次。

2、在干部退休的办理上,按照通过查阅干部档案、与各有关单位人事干部联系等方式,及时掌握了我部所管理的将要离退休干部的基本情况。截至目前,共为23名到龄的干部下发了到龄通知单,办理退休手续15人次。

3、在因公、因私出国(境)政审工作上,我们严格政审程序,对需出国(境)人员的资料严格审查,由科长、分管副部长、部长签字后,出具政审报告,今年以来,共为3人出具了出国(境)政审报告。

此外,在目前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科室还重点参与了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就科学发展观相关知识进行分批培训。自2009年3月初,全县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召开后,我们分8期对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村两委主干、大学生村官共计1431人进行了分批培训。在培训前,通过制定科学发展观培训预案,对培训过程中涉及到的每一个细节都明确到人;培训中,通过一天两签到、两点名等方式,确保了培训人数和培训效果;培训后,通过对所有参训人员的笔记进行展评和评优,组织结业考试的方式,让参训人员找到了存在的差距,明确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二是组织我县4名同志参加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工作。在接到市委学习实践领导组办公室通知后,部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对此项活动进行了安排,提出了目标和要求,我们立刻行动,制定预赛培训预案,对培训的时间安排、学习内容、培训场所、工作人员职责等进行了详细安排,同时为参赛人员搜集各种复习资料,邀请专业老师为他们进行讲解、辅导,对他们进行了为期8天的预赛前封闭培训。全市共有32支代表队参加预赛,预赛结束后,有6支代表队进入决赛,我县荣获了全市第2名的成绩。决赛前,结合预赛培训的经验,制定了决赛培训预案,对培训事项进行了安排,同时及时与市委组织部联系、获取最新的复习范围,准备抢答设备,邀请指导老师和陪练,对参赛人员进行了为期7天的封闭式培训和赛前模拟演练,决赛结束后,我县获得了三等奖。此外,根据高部长的要求,在预赛和决赛培训过程中和参赛时,我们为参赛人员做好了一切后勤保障服务,为参赛人员消除了后顾之忧。

三是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单位工作。根据试点单位(东镇党委、东镇西街村)性质的不同,为开展好此项工作,我们试点指导组经常深入到试点单位,按照实施细则对各阶段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进行督察指导。与此同时,我们经常与试点单位沟通,及时掌握试点单位活动的开展情况,共同探讨如何开展活动的方法,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6月24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振亮一行来到东镇西街村调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和落实情况,陈振亮部长对我县及试点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所做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我们正在对试点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梳理、总结,为即将开展的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篇2

一、“能力建设年”活动的目标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确责、履责、问责”的要求,明确行政机关的职能和岗位职责,加强和改进政府目标管理、公务员考核和行政问责工作,精简行政审批,优化工作流程,建立健全行政机关的责任体系和规范、高效、严谨、细致的政府执行机制;着眼于提高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能力素质,明确各行政机关和每个岗位的能力席位标准,加强实践锻炼和培训工作,健全公务员执行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努力构建勤政廉政善政、求实务实落实的政府执行文化,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提供政府执行能力和行政效能保证。

二、开展“能力建设年”活动的主要内容

这次“能力建设年”活动是以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为主体的自主建设活动,坚持以责任体系建设为着眼点,立足于提高公务员履职尽责的执行力,核心是推进依法行政。总体上按照“确责明标、提升能力、建章立制”的基本工作进程,紧密结合部门实际有效推进。

(一)确责明标(4月至5月15日)

1、学习动员。各部门要结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组织学习*同志在全市能力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研究制定本部门“能力建设年”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及时召开全体公务员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加强能力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挂帅,并成立工作专班具体抓。学习内容为《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罚条例》以及省市领导讲话、职位岗位专业知识等,5月10日左右领导小组将组织对学习对象进行考试。

2、明确岗位职责。明确部门和内设机构的职能,重点明确公务员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拟定岗位职位说明书。

3、建立履责体系。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结合本部门年度工作要点和绩效考核办法,逐级分解下达,明确工作时限和要求,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履责体系。

(二)提升能力(5月15日开始,贯穿活动始终)

1、制定能力席位标准。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能力匹配为原则,以思想水平、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为基本内容,开展能力席位标准讨论,分层分类拟定每个岗位的基本能力标准。

2、进行能力反思。对照岗位职责和能力标准,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开展案例讲评和讨论,通过自查、互查、上下征求意见等方式,找准单位和个人在履行岗位职责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八种能力”(即推进科学发展、应急和谋远、创造性工作、统筹协调、团结和谐、廉洁从政、化常为专、服务基层和企业)和能力席位标准,进行能力反思,深刻查找能力不足,形成提升单位和个人能力的工作计划。

3、加强岗位锻炼和培训工作。立足本职工作,坚持干中学、干中练,有效开展业务竞赛和工作交流,努力做到化常为专,把完成本职工作作为提高履职履责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用“大家谈”等形式开展以“提升能力,履职尽责,做人民满意公务员”为主题的演讲活动。通过单位自讲、全市比讲、公开评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岗位锻炼和履职能力培训活动引向深入。抓好传帮带,积极推行以完成中心工作、紧急任务为目的的团队建设,着力提高部门、科室和专班等团队的执行能力。建立健全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制度,结合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聘请专家学者进行辅导。加强对本部门公务员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指定专业书目,开展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内部培训。重点围绕办事、办文、办会,在“学、写、讲、干”等方面,开展公务员基本能力培训。倡导终身学习,提倡在线学习,鼓励公务员参加“周末课堂”学习培训,提升素质,提高能力,强化学习型机关建设。

(三)建章立制(7月16日至12月底)

1、完善管理制度。结合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制定按月、按季、按年度或项目的考核办法,完善责任追究和奖惩措施,健全本部门行政问责制度。建立健全政务值班制度、重点工作督办制度等,完善部门应急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完善电子监察系统,确保市委、市政府政令畅通。大力推行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AB角工作制、决策责任追究制、接待和政务公开制度,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规范,实行一站式、全程式、跟踪式服务,加快行政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用管理制度巩固和规范能力建设。

2、总结评估。从8月下旬开始,各部门对能力建设活动进行总结评估,逐级报送公务员考核材料和总结报告。考核中,要对照个人目标任务责任书认真考核每一个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履职履责情况,对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实施行政问责和过错责任追究,对能力确实不胜任者要实行离岗培训,直至责令辞职。市“能力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要采取检查验收、群众评议等方式,对各部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开展“能力建设年十佳公务员”评选活动。年终,召开市政府“能力建设年”活动总结会议,表彰先进,树立典型。

三、“能力建设年”活动的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推进措施。市政府成立“能力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名单附后),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人事局,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工作。市直各行政机关要把“能力建设年”活动作为今年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用能力建设的要求开展“能力建设年”活动,严禁形式主义和走过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开展经常性的检查督办,及时通报活动进展情况和正反典型,重点抽查各单位制定实施方案、建立责任体系、制定能力席位标准和能力建设措施等情况。要通过经验交流会、工作简报、媒体报道等措施有效推进工作。在市直行政机关开展公务员能力的抽查测试工作,县级公务员主要测试政策研究分析能力,科级以下公务员主要测试公文写作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并通报测试结果。设立行政机关和公务员行为投诉电话,开展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不良行为的投拆、转办和督办工作。对不按规定开展活动、流于形式、群众不满意,特别是对市委、市政府决策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通报批评,对主要负责人实施行政问责。

(二)坚持“三结合”,突出活动“三性”。

篇3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责任

⒈领导高度重视。为了搞好“四五”普法工作,确保“四五”普法工作取得实效,我局把“四五”普法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了工作规划,精心安排部署,坚持了学法日制度。局领导并在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布置有关工作,将“四五”普法目标和任务纳入目标管理和年度考核,做到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工作经费保障情况

⒉机构健全,齐抓共管。我局成立了“四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市编办主任××任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和市编办专职副主任×××任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和各职能科室科长为成员。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政策法规与人才规划开发科,具体负责“四五”普法的组织实施和宣传教育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余领导共同抓,全体员工齐抓共管格局,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⒊落实责任,全员参与。制定了《××市人事局、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行政执法责任制》,将涉及人事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进行了清理分类,并将执法责任制印发各科室和各县(区)人事局,把职责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协调调动全市各级人事、机构编制部门对口执法机构力量,共同贯彻落实好各项人事法律、法规和规章,促进依法行政工作全面开展,并使普法工作与业务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保证了“四五”普法工作的具体落实。+县区情况

二、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推动普法进程

为认真抓好落实,我局将“四五”普法工作同人事人才编制工作有机结合,做到同安排、同检查、同总结。×人发号文件下发后,我局按照该文件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我市法制宣传教育“四五”规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人事编制工作实际,制定了《全市人事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四个五年计划》,明确了全市人事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对象、内容、工作措施、步骤及工作要求,并将依法治理工作与“四五”普法结合起来一起部署,整体推动。我们在前三个五年普法工作的基础上,按照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全市人事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目标,即通过“四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努力实现由提高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方位推进人事工作的依法治理,为我市人才战略任务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规划》将整个工作分为学习培训及实施阶段(××××年)、考试考核阶段(××××年)、总结验收阶段(××××年),要求各级政府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各级政府工作部门工作人员、事业单位中从事人事管理的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都要积极进行参与人事“四五”普法教育和学习,通过进一步深入开展人事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市人事工作法制化管理水平,推进人事工作依法行政。《规划》廓清了我市人事“四五”普法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部署,为落实“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要求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宣传教育,促进普法深入开展

⒈坚持学习,增强法制意识。我们坚持普法宣传教育与政治理论教育、业务工作相结合,认真学习宣传省、市“四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同时,认真组织全局职工学习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省人事争议仲裁处理办法》、《××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知识与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政策法规,并将其纳入年度政治、业务学习计划和普法学习范围,提高了人事干部的法律意识、法制理念和依法行政水平,确保了贯彻执行人事政策法规的准确性。

⒉强化培训,注重实效。年,我局培训普法骨干人,并定期在局里举办培训班,全局参培人员达。××××年月,组织了全市名公务员参加了全省统一的依法行政考试,及格率达以上。××××年月,我局举行了全市事业单位改革培训会,来自各县(区)人事局分管领导、业务骨干和市级部门人事科(处)长以及市级事业单位的人事干部共余人参加,培训讲解了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法规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基本思路等,增强了参训同志的依法行政能力。××××年月,我局和市政府法制办一起组织全市名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分期分批通过集中培训、研讨、讲座、自学等方式进行《行政许可法》知识培训,并进行统一考试,同时将考试成绩记入《公务员培训证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公务员学法用法、依法行政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依法行政水平,更强化了执政为民、公正执法、依法行政的观念,获得××××年全省国家公务员行政许可法培训和考试工作一等奖。月,我局全局干部职工参加了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组织的“四五”普法考试。月,我局按照省人事厅的要求,积极派从事政策法规的同志参加了全省人事系统干部的依法行政培训。月,我局结合人事工作实际,组织了全市人事编制系统公务员和市、县级各政府机关部门从事人事工作的公务员共人进行了人事机构编制法规规章知识的考试,参考人员合格率达%,成绩优异的占%,全面检查了人事“四五”普法知识的学习情况,得到了省人事厅的通报表扬,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人事干部的依法行政水平。

⒊加强宣传,丰富普法形式。我局利用《××日报》、《××晚报》、××公众信息网、“××人事在线”网站和《××人事》等传媒的作用,及时反映我市人事普法动态,宣传典型,交流经验,指导并推动全市人事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年月,我们按照市法制办的要求,积极参与行政许可法宣传周活动,我局在市政府门前设立宣传点,向市民广泛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发放宣传单近份,并制作宣传展板,使广大市民更加具体地了解依法行政,促使他们学法、懂法。同时,我局还在“××人事在线”网站和《××人事》设立了如“政策之窗”之类的法制宣传的专栏,定期对各类人事政策制度进行宣传,特别是“××人事在线”网站的“政策咨询”栏目,已接受处理了多人次的咨询,成为我局为社会群众服务和政策宣传的重要窗口。同时,我局和××县、×县人事利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实施十周年和《××省人才市场条例》实施一周年的有利时机,举行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知识竞赛、设立政策咨询点等活动,加强了社会各界对人事法律法规的普及学习。××区人事局积极组织开展了普法宣传活动,全区在各乡(镇)和街头设点宣传场次,办宣传专栏期,解答群众法律咨询近人次,印发普法资料余份。×××区每年坚持办法制宣传黑板报期,开展公众法律宣传场次,并于今年举办有关法律培训班期,培训人员人,有效地进行了法制宣传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依法行政,提供人事工作依法治理水平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⒈严格执行人事编制工作纪律,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目前,我市的公务员考录制度逐步完善,严格坚持“凡进必考”原则,把住了公务员队伍的“入口”关。××××年月,按照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的要求,对照《公务员暂行条例》、《干部任用条例》等相关政策规定,对违规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进行了清理、清退。去年,进一步加强了对公务员录用、转任、调任及职位设置的监督管理力度。同时,狠抓考风考纪工作,认真落实人事考试的相关制度,维护人事考试的严肃性,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在××××年选拔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工作的面试工作中,我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大胆探索,进一步规范面试程序,对所有面试工作人员实行严格的封闭入闱管理,实行面试考官分组和面试考生“双抽签”,同时在面试考场内设置考生旁听席,增强了考生对面试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大大提高了公务员面试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受到了考生和社会的普遍好评。同时,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到××××年底,全市已经实行聘用制管理的事业单位有个,已经实行聘用制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人数为人,占全市计划实行聘用制管理事业单位职工总人数的。在此过程中,我们注重规范化管理,注重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分类指导,在审核部门、单位改革方案时重点把好岗位设置、竞争上岗、工资分配、人员分流和合同管理等关键环节,统一政策界限,以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确保各单位聘用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⒉加强人事编制执纪执法工作。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全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进行规范操作,确保了登记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年以来共办理市级事业单位年检件,设立登记件,变更登记件,注销登记件,没有一件引起争议和不良反映。根据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按照省编办的工作部署,我市严格按照登记管理的标准、程序,增强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效力。目前,我市的登记管理与全国统一的登记管理已全面接轨,保证了行政执法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和程序的进一步规范。我们认真落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贯彻意见,明确了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学时要求、施教机构及登记管理办法。在农口系统试行以考核继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注册登记管理办法,联合市农业局等五个部门出台了《关于在农口系统专业技术人员中进行继续教育注册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配合市农业局、水利局等部门认真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年组织了农口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多人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仅××××年,全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达人次,接受继续教育率达,其中由我局直接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人次。

⒊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审批行为,我局积极支持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按要求认真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及时上报清理结果,严格执行清理决定。自年以来,我局和市编办会同市监察局、市法制办对全市承担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和单位共取消调整了个审批事项,其中,我局共清理行政审批事项项(保留项,取消项,转为日常工作的项)。去年,我局按照市法制办有关要求,积极开展了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复核工作,认真对行政许可项目、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和行政许可规定进行了逐项清理,并对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进行了公告,做到公开透明。通过审查、清理,我局共保留了两个行政许可项目,即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设立及其业务范围审批、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举办人才交流会审批。尽管我市尚无个人或社会组织提出这两类申请,我局仍然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做好了受理许可申请的所有准备,确保能在规定时限内依法受理、办结。同时,我局设置了政务公开栏和重大事项公告栏,将职能职责、办事程序、领导分工及职责分工等工作全民公开,让群众明白办事,办明白事。由于人事部门主要从事行政机关内部人事管理,大量传统意义上的审批事项转为日常管理,但我们并没有因为管理方式的改变而放松管理责任,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工资基金管理、公务员职位管理等工作,既坚持原则,又注重方便管理对象办理业务,公开标准,简化程序,以切实落实“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这五项原则,保证了业务工作持续稳定高效开展。

⒋启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促进了我市人事工作与司法接轨。一是加强人事争议仲裁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县×区均成立了仲裁委员会,并配备了兼职仲裁工作人员,聘请了兼职仲裁员人其中市级人,县级人。今年月,我局对×县×区人事局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仲裁工作的同志和市、区县聘请的兼职仲裁员进行了专门培训。二是完善了仲裁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文书格式、调解、仲裁庭审理程序及调查取证程序。同时,抓住带普遍性的典型案件,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和宣传。三是做好政策学习与研究工作。针对人事争议仲裁与司法接轨的问题,在全省率先起草了《人事争议仲裁与人事争议诉讼若干问题解答》,目前正在修改送审。四是加大了案件受理力度。目前共接到仲裁申请件,按规定受理件,不予受理件。其中,裁决结案件,调解结案件,申请撤回申请件,另一件正在审理中。

四、存在的主要不足

过去的四年,我局在贯彻实施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的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篇4

二、抓好机遇,促进女干部参政。以20*年县(市)区人大、政府、政协换届为契机,积极向党委、组织部门建议、采取多种措施,推荐优秀女干部,换届后,我市五县(市)四区党政班子中至少各配备有1名以上女领导干部,四大班子中女干部达到38人。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一、联合举办培训班。20*年6月14-26日,市妇联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了第十期优秀中青年女干部培训班,组织我市33名优秀中青年女干部赴青岛兰德培训中心学习。丰富的授课内容、灵活的培训方式使女干部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拓宽了工作思路,交流了各自的工作经验和方法,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二、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完成女干部调训任务。11月份,组织、推荐我市7名女领导干部参加省委组织部、省妇联举办的*省第十八期女领导干部培训班,并为学员涉外培训办理了相关的外事和政审手续。三、制定培训规划。为全面贯彻落实《20*—2010年*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20*—2010年*省妇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进一步加强妇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妇联干部队伍,制定下发了《20*—2010年*市妇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四、创新手段,强化服务,作好联谊工作

篇5

(一)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一是在市外专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举办了“引进国外智力,助推巾帼创业”草莓栽培技术培训班,聘请日本草莓专家先生对全县130名草莓种植户、技术人员进行了草莓栽培技术方面的培训指导。二是组织常林集团、金正大、金沂蒙等大型企业参加“中国第五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暨技术项目洽谈会”等省、市举办的大型招聘会6场次,在“省海外人才项目网”上项目信息86条,聘请外国专家2名、招聘本科以上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220余名。三是以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为载体,实行企业网上招聘信息和协议管理。今年新增在信息网登记开户企业2家,招聘信息30条,提供就业岗位129个。

(二)广开渠道,多措并举,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一是按照《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和扬州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的有关规定,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5月份组织—年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非师范类毕业生进行了公开招考。通过选拔,招聘了96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增强了事业单位的活力。二是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精神和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七部门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实施办法要求,为年招募的20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办理了相关手续和年“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年度考核工作。三是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促进毕业生进企业就业。针对事业单位用人计划少,多数毕业生不能在事业单位实现就业的实际,为最大限度的促进毕业生就业,主动对100多家单位进行毕业生需求情况调查,掌握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情况,积极为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探索出了毕业生在企业实现就业的路子。一年来,为推荐进入企业的59名毕业生办理了就业手续,并出具人才流动商调函67份。四是采取举办春、秋季人才交流会与小型人才交流会相结合的形式,为企事业单位提供选拔人才的舞台。一年来,共组织120家(次)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各类参会求职人才226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790人。五是开展视频求职业务。利用视频设备将每位求职人员口述的个人资料、求职意向、专业特长等采集到电脑进行保存,方便用人单位直观的了解应聘人员的具体情况,有效提高了求职应聘的成功率。

(三)拓宽服务范围,完善人事服务。在加大对民办学校、中介机构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人事工作力度。新增人事150人,其中个人49人,事业单位101人;办理户口32人;流动党员组织关系8人,办理党员转正手续6人;办理转正定级手续26人,确定职称176人,为82人进行工资审核;为164人次代收代缴企业养老保险金、机关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等共计72万元。完善的人事为流动人员提供了便捷的人事服务,解除了流动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认真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一是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本着“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通过对事业单位实行岗位总量控制、结构比例控制和最高等级控制,组织引导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在核定的编制员额和实名制范围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以推动事业单位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换。二是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工作。按照省、市的要求,及时公布了年度经各级各系列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通过的1003名专业技术人员名单,其中正高3人,副高167人,中级360人,初级472人,并按规定办理了资格证书。认真组织了各系列本年度符合晋升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工作,通过严格审核,共呈报高级材料327份,中级材料631份,初级材料386份。三是认真做好了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以及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业技术人员的推荐、申报工作。为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根据省、市相关规定,通过调查摸底,严格认真地选拔了3名专业技术人员为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专业技术人员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专业技术人员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推荐人选,经市级评审,1名专业技术人员获“扬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四是认真做好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工作。针对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密度大、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的特点,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实行了签定责任书等制度,逐步理顺、规范了办事程序,全年共为786人办理了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报名手续,并为去年资格考试合格的人员办理合格证书52份,审核备案继续教育学分1089人次。

(五)积极做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和服务工作。为推动“人才强县”战略的实施,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人事部关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申报条件和要求,积极帮助有关企业出主意、想办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支柱企业或重点单位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过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县金正大公司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于11月份正式挂牌。目前,已有3名博士后进站工作。

二、积极落实公务员法,规范公务员队伍管理

(一)贯彻竞争择优机制,做好公务员招考录用工作。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了年度国家公务员招考录用工作。具体工作中,通过严格程序,强化措施,有力保障了公务员招考录用工作顺利进行。今年我县共招录国家公务员32名,其中乡镇机关24名,县直机关6名,法院1名,公安机关1名。全县共有1970余人参加公务员报考,有81人通过笔试进入面试范围。经过面试、体检、政审等工作环节后,32名新录用公务员走上了工作岗位。

(二)慎重对待,稳妥推进,做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申报及人员登记工作。根据全市县区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组织开展了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的基本条件,对各有关事业单位进行了梳理、上报,经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批准,我县21个事业单位被列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参照范围确定后,根据部门“三定”方案,通过人员调查摸底,核实确定了各参照管理单位的编制、人数,工作人员岗位、性质及领导和非领导职务设置等情况。及时组织各相关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按要求进行人员登记工作。经市人事局审核,组织了拟参照管理的222人参加了登记资格考试。

(三)强化能力素质提升,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按计划选调学员,本着“学有所用,专培结合”的原则,积极协调,认真组织选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工作。一是全年共组织71名公务员参加市人事局组织的各类公务员培训班3期。其中:年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31名,年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31名,公务员任职培训9名。二是举办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政工)干部培训班,对86名人事政工干部对人事业务知识进行了为期2周的培训,有效提高了人事干部业务素质;为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的工作能力,举办了年度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培训班,96名学员参加了培训。三是按照《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条例》要求,对全县8377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继续教育培训考试,对全县2627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知识更新培训考试。

(四)严格优秀等次比例,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奖惩工作。按照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机关事业单位优秀等次比例的考核规定,对全县13564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进行了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工作人员职务升降、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其中确定为优秀等次的2051人,占15%;确定为称职(合格)等次的11251人,占83%;未定等次的243人,占2%;不合格的7人,因各种原因未参加考核的49人。同时,实行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公示制度,对拟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根据国家有关奖惩规定,严格审核受表彰单位(个人)的呈报材料,审报省级先进集体6个,市级先进集体13个,县级先进集体125个;全国机械劳动模范1人,省级先进个人6人,市级先进个人100人,县级先进个人170人。考核奖惩工作的开展,充分体现了奖优罚劣的目的,有效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

三、严肃机构编制管理纪律,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一)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为配合《公务员法》的深入贯彻落实,巩固机构改革取得的成果,确保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维护人事编制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会同县委组织部等五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严肃组织人事及编制纪律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意见》。对严肃机构编制和组织人事纪律,严格控制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的过快增长,杜绝各级机关事业单位自行聘用人员、混岗使用人员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进一步完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按照编制管理规定,及时对工作岗位变动人员的编制进行了调整,为新进人员办理了增人计划卡,实现编制台账的动态管理,保证编制台账的准确性。根据市里关于编制实名制管理的统一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县党政群机关单位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数据库,在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前提下,将全县党政群机关单位的机构名称、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实有人员名单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示,有效地接受社会监督。

(三)认真做好事业单位网上年度检验工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自3月份开始,启动了网上事业单位登记和年度检验实时汇总工作。通过明确工作人员责任,严格操作流程,简化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对各单位提交的各项材料严格把关,顺利完成了全县137个事业法人单位年度网上年检工作,为22个单位办理了变更手续,年检率达100%。

(四)做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按照上级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对龙潭水库管理所、龙窝灌区管理所、抗旱灌溉总站、凌山头水库管理等四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人员编制、职责进行了摸底调查。对照市政府《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水管单位分类标准,将龙潭水库管理所、龙窝灌区管理所、凌山头水库管理所整建制划转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并定性为准公益性水管单位,重新核定了三个单位的事业编制。将抗旱灌溉总站予以撤销,将其职责及现有人员进行了划入龙窝灌区管理所。

(五)认真做好机构编制的审批工作。对各单位的申请报告进行了认真梳理分类,根据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有关规定,拟定出办理意见,并提交编委会进行研究。对经编委会研究确定的机构编制事项及时行文进行了公布。根据市局要求,下发了年县直事业单位补充职工计划申请表,对县直各事业单位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为下一步人员配备奠定了基础。

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升人事服务工作水平

(一)认真做好工资福利与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一是做好工资福利政策的落实工作。全年共审批机关事业单位按年度考核晋升的工资业务13000余份,因职务、岗位变动产生的工资业务1200余份。审批套改原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的事业单位人员工资1600余份,年工资改革以来军队转业干部工资82份,审批和调整遗属困难补助156份。二是做好津贴补贴规范工作。会同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制定印发了《关于印发临沭县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临沭县规范县直机关津贴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县直机关事业单位规范津贴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特殊岗位津贴执行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各种津贴补贴项目进行了清理归并,合理确定了津贴补贴标准,并按照规定标准及时对相关人员津贴补贴进行了审批。三是组织开展了病退人员查体工作。根据市人事局的要求,组织了15名因身体原因不能继续坚持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体检。对初审合格的5名人员进行了公示并上报市局审批。五是根据市局的要求组织了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工作。全县共有198人报名,其中高级工45人、中级工95人、初级工58人。四是按照干部退休审批政策的要求,对全县将到龄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摸底统计,及时为148名到龄人员办理了退休手续。

(二)认真做好安置工作。一是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安置工作实际,采取“双考”、“三公”、“一监督”的安置模式,对今年转业来我县的8名军官进行了妥善安置,达到了用人单位、部队和转业军官三方面满意的良好效果。同时,对随迁来我县安置的4名转业军官家属,根据其原单位的性质和意愿,按照对等安置的原则进行了安置。二是搞好自主择业转业军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通过组织自主择业转业军官召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和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解决他们生活、就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再就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做好自主择业干部的住房补贴和医疗保险发放工作,今年共申请发放住房补贴4.2万元、医疗保险1.9万元。三是继续推行“三个一”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干部反映的遗留问题,建立企业干部稳控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在以往帮教稳控工作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五包”措施,明确帮教责任,突出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按照市里的规定,提高了企业干部待遇,将企业干部的退休金由每月1050元提高到1218元,将在职人员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月1319元提高到1680元,并足额缴纳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组织了企业干部进行健康查体,建立起健康档案。各项政策待遇的落实,确保了企业干部无一人到省进京上访,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三)严格工作程序,做好人员调配交流工作。为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事业单位人员合理流动,积极贯彻上级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的有关规定,创立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新机制。先后为县医院、经济开发区、统计局、计生局等15个单位公开考聘工作人员28人。

五、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塑造人事部门新形象

一是以建设“效能机关”为契机,加强机关建设。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以打造“效能机关”为重心,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利益和制约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进一步加强人事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优化服务环境和廉政环境。积极推动构建“法制、务实、服务、廉洁”为目标的管理体制,教育职工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行业新风,提高办事效率,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年来共接待来信来访140件次,当场解决问题108件次,通过调查核实解决32件次。

篇6

中国人民银行管培生岗面试过程:

进人行工作一段时间了,想想自己去年找工作的艰辛和困惑,决定还是写个东西给后来的同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本人基本情况:男生,985本科,985硕士,现在供职于华东地区某地市级中心支行,土生土长的当地人。2013年经济金融类73分招考进入人行。

面试:当你以1:5的比例进入面试以后,你的笔试成绩就没什么用了,所有人都回到同一起跑线上(这方面不同大区可能有差别,以实际情况为准),面试表现将对最终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所以好好表现吧。现很多同事都是凭自己的本事面上的,所以大家也不要紧张哈,在此还是要感谢一下楼主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

面试之后:政审、体检通知什么的节奏会比较慢,其实跟机关作风什么的完全没有关系,以楼主所在的中支为例,200多人的单位人事科只有5个人,一大堆事,还要应付上级检查,人家真的只是忙不过来……所以大家耐心等就好了,只要考上就不会漏掉你的!我们是1:1体检,按照公务员体检标准来,不过有点小毛小病的只要不影响工作问题都不大,不会刷你。当然,行里也是有备胎的,如果你问题很大,也可能会被刷掉。

人行校招面试官问的面试题:

1)自我介绍,要包括学习成绩、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报考人行,要从你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相关,人行工作环境,如环境宽松、工作稳定,你的性格,公务员性格,沉稳淡定、耐心、有毅力,还有家庭原因,比如不要离家太远,情侣在这边,外地报考的自己想想理由,还有可以从政治上、学习上、性格上、能力上答。

2)专业题要注意分条理回答。

A单面,15分钟,今年的考题是

1、为什么报考人行,你对人行有什么了解?

2、一道分析题,问大学创业成功率为1%,低于国外,社会人士创业成功率为50%,分析原因,主体大概是这样,资料很长,我是从大学生能力与政策的角度分析的,还结合今年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的政策分析,方法是从角度回答、叙述有条理,分析影响要正反两面。

3、结构化面试,问政府要修一条高压电线,横穿村子,村民怕高压辐射,反对,所以要组织一次见面会,要你做会前调查然后上报,资料很长,大概是这样

我答的是1、访问调查,弄清楚情况,2、怕辐射是不懂科学,所以上报要组织科普的事情3、收集村民对安装高压线的意见和建议。4、见面会人员组织,是村民全部来还是派代表。4、你觉得今天发挥了的有没有反映你的真实水平,请简要评价。

B群面,无领导面试,30分钟,分别陈述,然后讨论,选一人总结,我们面试时是我们一组5人和上组3人,8人群面,问题从九个因素中选6个,按重要性排序。分别是智商、情商、健商、心商、德商、志商、逆商、悟商、财商。我准备当leader的,结果有人先发话,还有人太多,所以我在里面扮演补充者和反对者。时间有面试的计时员控制。群面时,叙述要清晰,有条理,有结构,冲突时就不要去纠缠和插话了,避免抢答。

无领导面试,根据自己的特性去扮演合适的角色,比如我想去当leader,别人先发话了,所以我就去补漏和反对,反对这个慎重,反对一定要有足够的理由支撑,不然面试官觉得你没水平,不讲道理。然后还有不要轻易去做总结者,容易出现总结不全面,语言表达不清,总结之后,面试官说有没有补充的,我说虽然我同意小组的一致意见,但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我的体系完善,我分析时是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建立金字塔,每层加点理论和例子什么的),然后巴拉巴拉,看着面试官加了分。现在想来我还是多勇敢的、多冒险的,说不好会倒损形象。面试结束。

校园招聘中国人民银行管培生岗面试礼仪着装

一、银行面试着装注意事项

篇7

米歇尔·克罗齐在《官僚制现象》中指出,“大多数学者把官僚制组织看作是现代世界理性的化身,并因此而认为它高于所有其他类型的人类组织”。究其原因,在于官僚制是一种客观的,基于指挥—服从关系所建立的层级组织,并由经过严格培训的公职人员承担各项组织职能。政府依靠这种非人格化的组织模式,以及机械化的、精打细算的技术手段,承担了资本主义初期发展过程中的国家职能。但是,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乐观。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相应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转变,传统的僵化的、层级制的官僚制组织模式则逐步与之不相适应。据此,克罗齐在《官僚制现象》中转而对官僚制又这样评论道:“另一方面,许多作家,常常是同一批人,则把官僚制看作是一种利维坦,准备把人类置入牢笼”。形成这种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基于单一权力中心、经职员化训练的公务员、以及等级制组织等原则构建的官僚制组织在当代陷入机构膨胀、职能扩张、反应迟钝、效率低下的困境。基于这样的背景,探索新的组织方式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蓬勃发展起来。现今,对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而言的新理论、新模式、新机制层出不穷,而政府治理理念的变革无疑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

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所提出的政府管理新理念,是一个多元化的集合体:在政府的角色和职能的定位上,新理念表现为在对“政府失灵”认识的基础上的政府战线的“全方位退却”和市场价值的回归,表现为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表现为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在政府管理的价值选择上,新理念包括市场主导、顾客至上、服务意识、结果为本、民主参与等;在政府管理机制方面,新理念包括民营化与竞争机制的引入、从等级到协作的分权化政府、多中心自主治理结构、公共服务设计和提供中的公民参与、结果控制而非过程控制、以人为本和以共识为基础的契约式管理等;在政府改革的战略方面,新理念被概括为“核心战略、结果战略、顾客战略、控制战略和文化战略”。这一多层次的政府管理新理念的集合体,展示了西方政府的“未来治理模式”或“政府管理的新愿景”。归根结底,实现政府管理理念根本变革的关键,正在于构架起新的组织模式来取代传统的官僚制组织模式,从而实现政府治理方式的根本革新。

在此背景下,林登提出了“无缝隙政府”模式来实现对传统公共部门的重建。对于“无缝隙组织”的涵义,林登这样解释道:

“无缝隙组织”是指可以用流动的、灵活的、弹性的、完整的、透明的、连贯的等词语来形容的组织形态。对于那些和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和事物来说,无缝隙组织提供了一种流畅的、真正的不费气力的经验。无缝隙组织的顾客与服务提供者直接接触;两者之间不存在繁文缛节、踢皮球,或者是诸多遁词。顾客的等候时间大大缩短。无缝隙组织以一种整体的而不是各自为政的方式提供服务。并且,无缝隙组织的一切都是“整体的、全盘的”,它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无论是对职员还是对最终用户而言,它传递的都是持续一致的信息。(注: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可以看出,以顾客为导向的“无缝隙政府”正是试图以低成本、高效率、面对面、多样化的服务,来满足公民对于公共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在全球范围掀起的新公共管理革命中,重建无缝隙组织,创建无缝隙政府,在行政发展和政府改革中正显现出蓬勃生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以顾客为导向的社会的形成,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部门的无缝隙建构也正在悄然兴起。虽然我们尚未引入使用“无缝隙政府”这一概念,但是“无缝隙政府”的组织模式实际上已经融入了我国政府治道变革的实践中。同时,尽管我们的行政机构在实行无缝隙重建时遇到了诸多问题和困难,但源于西方的“无缝隙政府”概念,在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的政府管理中仍然具有普适性。因此,借鉴“无缝隙政府”理念,在我们结合本国、本地实际进行政府改革的过程中必将具有重要的资源意义。

二、玉环经验

浙江省玉环县在政府改革中创立了全程办事制并进行了有力和有效的实施。这实际上正是以“无缝隙政府”模式改革行政机构的一次有益尝试。

玉环县是全国十三个海岛县之一。人口46万,陆域面积378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来,玉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省名列前茅。1978年到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从7910万元增加到100.11亿元,增长39倍,财政收入从847万元增加到10.02亿元,增长117倍。2002年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职工平均工资189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51元,年均增幅分别为17.9%和6.7%,分别是1978年的38倍和64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玉环县已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初级市场经济的转变,并步入从农业经济到工业化中期的转变。但是与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的政府运行模式已越来越制约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于是“政府效率”问题被急切地提上了议事日程,其中又以来自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对于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的呼声为最高。

就玉环县政府的审批制度而言,截止2000年10月,全县散布在各级各部门的审批、审核、核准、备案项目共987项。审批环节多、程序繁、时间长,出现了一个部门内部之间层层审批,科员批了中层批、中层批了分管领导批、分管领导批了主要领导批,审批一个项目要上下跑多个科室,还不一定能够办成。“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普遍,个别单位及一些经办人员人为增加环节,给企业群众制造麻烦。审批期限遥遥无期,一个建设项目从技改立项、土地报批、规划、环评到投资建设少则几个月,长的甚至拖上年余,这种“马拉松式”的审批程序,致使企业从投入到产出的周期过长,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决策的机遇和生产,给日常的投资、经营活动设置了重重障碍,严重地恶化了当地的投资环境,一些本地企业甚至出现了外迁苗头。

玉环县委、县政府认识到:精简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投资环境,为各类经济组织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是适应玉环新一轮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痛下决心,积极探索构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新管理模式,于是,他们建立了“为民服务中心”,推行全程办事制,并先后两次进行了审批制度的改革。

“为民服务中心”于2000年9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心”为县政府派出机构,常务副县长兼任“中心”主任。由20个政府职能部门的全程办事室组成,设业务窗口43个,配备窗口工作人员119名,关系不转,性质不变,业务上接受原单位指导,工作上接受“中心”和派出单位的双重领导。“中心”业务窗口主要办理生产性、经营性项目审批,办理基础设施使用权审批和各类经济组织、城乡居民申请的有关证照等等,办理由20个职能部门授权的268个项目。

为了进一步理顺“中心”工作,完善为民办事制度,2001年6月,县政府创立了“全程办事制”,并在全县各乡镇和部门推行。其具体做法是:设立全程办事制协调中心,与为民服务中心合署办公,负责全县全程办事制的指导、协调、组织和督促等工作。所谓“全程办事”,即各部门、乡镇和工业园区确定全程员负责申办事项的服务。员接收事项后,按照规定对办理过程进行跟踪办理,全程负责事项的交办,复核和监督,并负责同申办人联系,做到全过程、全方位。全程办事制协调中心窗口的项目办理,推行“一站式”服务,实行“五制”办理,即对简易事项实行即收即办的直接办理制;对一般事项实行承诺办理、按时办结的承诺办理制;对特殊事项由为民服务中心牵头组织有关部门会审或踏勘,并作出决定的联合办理制;对上报事项由窗口在承诺时限内办好上报材料的负责办理制;对控制事项实行明确答复的明确答复制。窗口受理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遇申报材料不齐全情况,窗口必须一次性书面告知补办事项。

为了配合为民服务中心的工作和全程办事制的有效实施,县政府又于2000年10月和2002年3月先后进行了两次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大量削减审批、核准、备案、审核等项目,各种项目从原来的987项裁减至582项,取消了405项,占总项目数的41.03%。截止2002年底,为民中心共受理各类事项173871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9.86%。

从以上对玉环县政府行政审批制度和为民办事体制改革的考察可见,其改革的目标,正是要创建一个综合性的行政审批机构,以此提高审批服务的质量。而这一行政机构改革正类似林登的“无缝隙政府”的公共部门重建范畴。为实现这一目标,玉环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审批机构的设置上,他们对传统的行政审批机构进行了重组,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跨职能的独立部门——“为民服务中心”,由其统一行使原先其他审批部门分别行使的审批权,以实行“一站式”服务;在审批内容和程序上,他们大批量削减审批项目,以简化办事程序;在审批服务的提供方式上,他们推行全程办事制,并建立员队伍,全过程、全方位为民提供服务;在机构的人员配备上,他们的“为民服务中心”由常务副县长亲自挂帅当主任,在审批制度改革中,县长亲任组长。通过上述诸多措施,玉环县政府正努力提高其在行政审批项目上的服务质量。但是,玉环县的这一改革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有的乡镇、部门没有依据全程办事制来提供相应的行政审批服务,而仅仅将其看成搞形式、走过场,消极应付;甚至是虽然经二轮审批制度的改革,办事环节、程序仍然繁复、透明度仍然不高,同样存在互相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那么,像我们这样具有特定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的政府应该如何进行“无缝隙重建”呢?

三、无缝隙重建的可行性

林登指出:“无缝隙组织是行动快速并能够提供品种繁多的、用户化和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组织,并以一种整体的而不是各自为政的方式提供服务”。由此可见,用“无缝隙组织”模式重建政府部门正是为了满足在以顾客为导向的社会中,公民对于高质量的公共产品的需求。这种公共服务尤其体现在服务的多样性、便利性上。而这对于依靠传统的官僚制组织模式运营的政府而言,是无法提供的。结合玉环县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到玉环县政府正是为满足公民对于高效、便利、快速的行政审批服务的需求,才开展了政府行政审批机构的改革。玉环经验证明了“无缝隙组织”模式在中国行政机构改革的可行性。当然,在玉环的经验中,由于行政改革的路径依赖性(例如改革配套制度的制约、行政改革的内部制约)等等原因,它也存在着种种困难和问题。总结玉环经验,探索“无缝隙重逢”的可行性途径,其重要的经验教训有如下几点:

1.以“无缝隙政府”重建打破传统的官僚制行政模式,为政府服务质量的提高作组织结构上的保证。

长期以来,西方政府行政机构的组织模式就是马克斯·韦伯所描述的官僚制。随着资本主义和全球化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官僚制越来越受到质疑和批判。打破传统的官僚制行政模式,建立适应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的“后官僚制行政模式”,既是时代的迫切要求,又是当代政府改革和政府管理的自觉目标。官僚制模式的突出特征包括公共服务的垄断供给、权力的高度集中、等级与层级制、规则为本与过程控制、专门化、非人格化等等。这种组织模式适应“烟囱林立”的“大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对政府管理的需求相去甚远。比如,官僚制组织的一大弊端就是机构具有自我膨胀的倾向。随着机构的不断膨胀,管理层次越来越多,机构也变得越来越僵化。在全球化竞争的条件下,政府的行政能力已成为确立国家竞争优势的一个核心因素,官僚制组织那种金字塔式的垂直的、僵化的组织结构已经无法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

为提升政府的行政能力,使之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传统的官僚制组织模式进行革新,构架起新的政府组织模式。而实现政府部门重建的关键是在对政府机构重新分类基础上的机构重组。套用林登的话来说,就是拆除政府内部的“柏林墙”,建立职能交叉的团队。玉环经验也表明了“无缝隙组织”模式是打破传统的官僚制行政模式提高政府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玉环经验中存在的问题正证明“无缝隙重建”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比如对于条块分割依然存在,办事环节、程序仍然繁复,透明度仍然不高,甚至出现“两头办”的现象,大刀阔斧地撤并职能部门的一部分中层机构是一条可以试行的方法。林登在《无缝隙政府》中这样评说道,“根据世界各国行政机构重组和重建的实践,重建尤其要求改变中级管理层,这也是对变革抵触最多的地方”。(注: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第215页。)同时,因为政府部门对现有的工作分工太细,职能部门划分太多,因而造成组织内部存在着过多喜好控制别人的中层管理者。这些冗余人员是现行政府机构行政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样,面对组织中存在的“中梗阻”和“”疾患,可行的途径就是撤并中层,扁平化组织。就玉环而言,可以借组建“为民服务中心”这一契机,对职能部门内设机构的职责权限进行重新划分和撤并,如把涉及审批部门的权责划并为审批权、执法监督权和辅助决策权三项职能,中层机构也相应地撤并为审批股(室)、执法监督股(室)、办公室(负调查研究、信息处理以及后勤保障等事项)。在机构重组的基础上,将各职能部门的审批权限一律归并到为民服务中心,而各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能则是行政执法监督以及本部门重大事项的计划与决策。通过部门重建,使之既有利于实现审批事项的“一条龙”办理服务,也有效地杜绝目前一些审批部门一批了事、监督不力、流于形式的重审批、轻监管现象,从而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2.以跨职能团队以及“通才”型公务员向公民提供一步到位的服务。

玉环县政府通过设立为民服务中心,推行全程办事制,实现了林登所说的,“通过清除内部障碍、组建职能交叉的团队、为顾客提供一步到位的信息和服务”。(注: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第5页。)

当然,全程制能否有效推行,关键在于能否科学地组建跨(多)职能团队,并培训出“通才”型全程员来提供相应的服务。跨职能团队的组建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跨职能团队的组建,公共部门得以打破旧有的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壁垒。因而,职能交叉的团队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能越来越多地承担起更大的职责。就玉环县而言,其通过机构的撤并,就是为了组建这种职能交叉的团队,来提供“无缝隙”的服务。这也是对生产者社会向顾客社会转变的回应。

在科学地设计好跨职能团队后,我们必须着手培训出“通才”型全程员来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因为多职能团队把重点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投入或产出上);他们对客户的需求迅速做出反应,他们强调的是适应面广泛的、多面手的角色。而由于“陈旧的分工体制”造就了政府部门诸多的“专家”,因此如何让一线员工从“专家”转变为具有多种技能的“通才”,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就玉环县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而言,探索出相应的公共人力资源培训方案,对全程办事员进行科学地培训、监督、评估、激励,是使“为民服务中心”这一制度设计能否产生实效的关键。

3.通过“自组织文化”的创建来规制“规则迷宫”解制后的组织行为。

当代社会是一个顾客导向型的社会,它将顾客区分为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而传统公共机构在对待内、外顾客时,显然陷入了“规则迷宫”之中。在改革前的玉环县,对外部顾客而言,众多的行政审批项目、繁琐的审批手续、长期审批等待,使得公众对于行政审批服务难以满意。同样,对内部顾客来说,“公共行政规则约束的本质,使它在许多领域行动缓慢、缺乏弹性。公务员制度本身变成了规则的迷宫,它被设计成防止公务员滥用权力、确保更公平的雇用政策、避免政府职位私相授受及政治剥削的体系。”(注:参看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受这些规则的约束,公共机构在面对公民对公共服务多样化的需求时,就显得反应迟缓,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公民的要求。不单外部顾客对此颇有微辞,就是在公共机构内部,规则与规则的目标群体之间的抵触情绪也不断滋长,导致了公共部门的低效率。梅因茨在谈到“统治失效与治理能力问题”时曾经这样描述它:“目标群抵制限制他们行为的规范时有发生。现在,规范干预加强或越来越坚决主张自主都有可能会进一步强化这种抵制。很明显,管理规范已经不能激发那些依靠个人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行为。”(注: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面对效率低下的公共机构,林登的“无缝隙政府”模式为我们指明了一条革新之路。在我们这个以顾客为导向的社会中,我们必须将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参与者也当作顾客的一部分。在政府活动中,要使外部顾客满意,首先需要使内部顾客——国家公务员感到满意。因为作为内部顾客的国家公务员在行政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外部顾客的满意度。无法想象一个连内部顾客——国家公务员——都不能满意的政府,能够提供令人满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给外部顾客。为此,行政机构的内部规则约束必须要充分体现对国家公务员的尊重与信任。

为此,依照“无缝隙政府”管理的要求,在规则解制后,对于公务员的行为规制主要依靠“自我管理团队”。正如林登所说,“越来越多的公共部门(同样也表现在私人部门)使用自我管理的团队。自我管理的团队在将高层管理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基础上自我规划、实施和评估自身的工作。它们首要关注的是外部顾客的需求,而不是内部官僚的需求”(注: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第5页。)。自我管理团队通过最大限度地裁撤了中层管理监督机构及人员,减少公共机构的冗余度,激发起公职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内外顾客的满意度。

4.信息化为公共部门的“无缝隙重建”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通过跨职能部门的创建和部门内部跨职能团队的组建,职能壁垒将被有效地清除。一旦职能壁垒被消除,管理人员就需要基础结构来支持“随时随地”的无缝隙服务。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为政府组织结构的网络化提供了现实的技术前景和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政务”将真正成为无缝隙的政府。在这里,顾客无须亲自前往公共服务机构,而只需通过电脑终端即可随时获得政府提供的一揽子服务。

“传统的行政模式是伴随着羽毛笔和其后的打字机技术而产生并发展壮大的”(注: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20页。)。那么,现今的信息技术革命有力地推进了政府组织模式的转变。通过交互的网络,政府部门可以迅捷、廉价、高效地收集到各种信息,并通过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系统,将相关信息分发到相应部门,由其及时地对于顾客需求作出反应。正是基于这一快速的信息传递通路,传统官僚制结构中的中间阶层将被削减,取而代之的是扁平化的组织模式。

必须指出,我们所说的开发与应用各种信息技术,目的都是为了带来一场办公室革命,但是如果组织机构没有进行无缝隙重建,则可能会带来相反的结果。长期宣告的由计算机带来的办公室革命从未发生,主要原因是我们试图把效率低下的、分散的工作程序自动化。我们如果将笨拙的、呆滞的组织机构自动化,可能做错误的事情也会更快。“几乎所有的重建方案都运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包括当地的网络、客户/服务器计算机系统、图形用户界面、电子成像等。但是,只有工作重新设计以后,技术才能发挥作用。”(注: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第100页。)

由上可见,当传统的官僚制组织在当代以顾客为导向的社会中普遍陷入困境时,依据林登的“无缝隙政府”概念,对传统政府机构进行重建是可行的。通过重建,传统政府机构中的条块化分割的机构模式被扁平化为跨职能的团队。同时,取代原先科层制结构中的公务员的是将承担起多样化职能的“通才型”人员。他们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满足顾客对公共服务的速度、多样性、质量和便利等方面的要求。

篇8

当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改革大大落后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进程,在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对国家人事工作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不久前石家庄团市委副书记王亚丽档案造假骗官案,当事人档案中多处造假,而多年来历次升迁考核中竟然一直未没被发现,这给我国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的管理需要站到国家人事工作的全局上去考虑,必须对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如若不然,干部的人事档案就成了一种摆设,不仅无法起到知人用人的作用,反而会成为一些人利用的工具。本文对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作一探讨。

一、当前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人事制度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相比而言,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的步伐则明显滞后[1],尽管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也作出了一些调整,但是整体上仍在不断的探索和调整之中,人事档案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

1.档案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和公民诚实意识有待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固然需要法律体系和必要的制度安排,但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工作者和公民诚信意识的培养。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责任意识和诚信环境并不乐观。如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弄虚造假;而一些档案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人事档案鉴定工作把关不严。人事档案的鉴定工作是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主要工作是审查档案材料,鉴别档案的真伪以及是否完备,以判定其保存价值。鉴定工作是保证人事档案真实性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由于人事档案涉及干部人员的考核和升迁,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弄虚造假,甚至伪造文件,伪造印章。而一些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由于把关不严或者是受利益的驱使,没有严格按照人事档案鉴定工作的要求和步骤,采取了放任的态度,也导致了人事档案中掺入了一些虚假信息,给人事档案的公信力造成了不利的影响[2]。

2.规章制度不健全。我国在人事档案鉴定制度的设计上,也缺乏针对档案造假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人事档案的科学性和公信力的保护力度不够。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背景下,人事档案开放程度不高。在人事档案的公开上,我国沿用的依然是1990年中央组织部颁布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采取严格保密的方式。一些人一辈子甚至都没有见过自己人事档案的内容,对于里面写了什么,档案里面对自己反映的情况是否正确属实,个人失去了必要的知情权和发言权,这也对人事档案的真实性造成了一定的矛盾[3]。

3.人事档案的收集内容不够全面。人事档案的收集决定着人事档案内容的全面性和广泛性,也是做好对干部全面考察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国家机关人事档案,更是考察一个官员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的收集渠道不够广泛,收集内容不够全面。传统意义上干部人事档案一般由个人履历考核、政审、党团、奖励、处分、工资晋升及出国其他材料组成。这是构成人事档案的基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档案也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而不能一直沿用过去的一套方式去收集。同时,传统人事档案呈现出内容单一、空洞,政治历史材料多,业绩材料少,老材料多、新材料补充不及时等老问题。这些档案内容在干部的考核和升迁过程中很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既不能反应他工作的现状,也不能反应出他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档案中缺乏一些具体的数据信息的支撑,多是一些官话、套话,难以对个人作出准确客观的定性。这也给一些真正在平时的工作中有能力的人造成了不利,即个人的综合情况不能在档案中反应出来。

4.缺乏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档案收藏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而当前我国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为了收藏而收藏。把辛苦收集而来的人事档案材料,收藏起来了之。人事档案的信息资源开发,主要是发掘人事档案中蕴藏的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通过鉴别筛选、加工整序、编目汇纂,寻找和获取较为集中系统或者有特定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通过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将一些人的经验教训,或者独特技能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可以很好的体现出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可以为国家机构对于干部的考察和培养管理提供大量的现实的素材。

5.新技术应用与传统理念的冲突明显。当前,许多国家开发了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为人事档案电子化提供了便利。但是我国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限制了新技术作用的发挥。开发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是对人事档案进行电子化的管理,节省人力物力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单位仅仅是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进行了电子化处理,而在人事档案的传递过程中,管理人员依然在采用传统的纸质档案方式方法,这种新技术与传统管理理念的冲突,不仅影响了新技术的作用的发挥,也对社会资源造成了浪费。

二、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的对策

在发达国家的行政管理模式中,行政人员的人事档案往往被当作人事工作开展的有力工具,在促进人才的选拔和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我国政府机关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过程中,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从思想认识、规章制度、信息化建设等层面上,采取相应对策。

1.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思想觉悟和执行力。《干部档案工作条例》指出,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由政治上可靠,党性强,作风正,能够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同时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党员干部担任。当前,我国机关档案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与档案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缺乏思想觉悟有关。因此,在开展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时,也要对人事档案的工作人员进行思想上的认识教育和培训,使其认识到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要提高人事档案鉴别能力,确保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国家公务员人事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产,也是国家选拔人才、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人事档案的鉴别,消除人事档案内容失真现象。

由于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个别人出于个人私利,弄虚作假,使一些人事档案材料失去真实可靠性。因此,有必要对国家工作人员的人事档案内容进行一次严格认真的鉴别,做到不经审查的材料不归档、手续不全的材料不归档、内容不实的材料不归档,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人事档案材料的完整、真实。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高科技档案造假,人事档案工作部门要有相应的应对手段。对于在干部人事档案中造假的人员,一定要加大打击惩处力度,坚决杜绝这一现象。同时,要通过建立国家工作人员人事诚信档案,对于涉嫌造假的人员,要在人事档案中如实记录下来,并且在人员的升迁和考核中,增加诚信档案的比重。

2.完善规章制度。针对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应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三个基本环节,即鉴定、披露和查询,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要加快对政府监管制度的建设,修订与现行人事档案管理不适应的法律法规。

适当开放与保护个人隐私相结合。档案管理的本质作用在于利用,如不积极加以利用,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作用。而要对人事档案进行充分利用,对档案信息内容的公开是前提和保障。但是,人事档案中又包含着很多涉及个人隐私性质的内容,如健康状况、婚姻状况、财产收入状况、职业经历等不适宜对社会公开的内容。这就要求档案公开要适度,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国外在这方面严格遵守保持公民知情权与隐私权有机结合的思想,一方面遵照信息自由法的规定,积极提倡保障个人的知情权,对人事档案采取了依申请公开的方式,只要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人事档案必须向符台条件的利用者开放;另一方面,他们又严格遵守隐私法的规定,人事档案的提供利用必须以尊重个人的隐私权为前提,不能开放的内容将坚决受到保护。如美国所有的人事档案只对本人或经过本人授权的他人开放,每个员工都可以上网查询自己的某些人事档案,如工作履历、提薪情况等,如果要查阅更隐私的信息,如工作申请、奖惩情况则要去单位的人事档案室查询。在美国,未经人事档案主体授权的人看他的档案是违法的,对执法部门也不例外。此外,对于上级领导对员工的工作鉴定,本人可以查看鉴定结果,如本人对鉴定结果不满,可向更上一级领导反映,以取得公正的评语,从而保证人事档案的科学性[4]。

强化领导负责制,对于档案工作者出现的失误,相关领导要承担连带责任,只有通过制度上的完善和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才能最终提高我国国家机构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

3.加快国家公务员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人事档案信息化的目的就是更有效的管理和使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在美国,公民个人档案已基本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在公民的网络档案中包含着公民的学校学习、工作的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个人的信用记录、驾驶记录、司法记录等多方面内容。并且通过类似于身份证号码的社会保险号码可以对档案的内容进行查询,比如司法部门可以通过这个社会保险号码调查每个人的司法记录,公民个人也可以通过特定的密码在网上进行查阅[5]。

当前,随着我国国家公务员队伍的扩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和利用需求增加。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积极的开发国家公务员人事档案网络化系统。一方面,可以全面收集人事档案信息的内容。通过国家公务员人事案信息数据库,进行公务员人事信息的查询、检索和统计分析,并且将个人信息以各种图表和表格等直观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组织人事部门选拔考察干部时可以以更加的明确和对比的方式呈现每个人的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开发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大型扫描仪将个人的简历、政历、组织鉴定、考核材料等内容都进行扫描,建立一个国家公务员系统人事档案全文数据库,利用者通过网络就可以方便地查阅人事档案信息,不仅可以实现单位内部人事档案的电子化管理,还可以实现部门单位之间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全国公务员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 蔡啸. 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改革之我见[J].档案学通讯,2008(6)

[2] 李卫华. 人事档案信息失真现象探讨[J].兰台世界,2007(9)

篇9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20 — 02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人事制度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相比而言,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的步伐则明显滞后,尽管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也作出了一些调整,但是整体上仍在不断的探索和调整之中,人事档案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不断深化对做好这项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

一、当前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档案管理责任意识和诚信环境不容乐观

人事档案管理固然需要法律体系和必要的制度安排,但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工作者和公民诚信意识的培养。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责任意识和诚信环境并不乐观,比如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弄虚造假,而一些档案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对人事档案鉴定工作把关不严。我们知道,人事档案的鉴定工作是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主要工作是审查档案材料,鉴别档案的真伪以及是否完备,以判定其保存价值。鉴定工作是保证人事档案真实性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而一些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由于把关不严或者是受利益的驱使,没有严格按照人事档案鉴定工作的要求和步骤,采取了放任的态度,也导致了人事档案中掺入了一些虚假信息,给人事档案的公信力造成了不利影响。

2.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我国在人事档案鉴定制度的设计上,也缺乏针对档案造假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背景下,人事档案开放程度不高。在人事档案的公开方面,我国沿用的依然是1990年中央组织部颁布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采取严格保密的方式。一些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自己人事档案的内容,对于里面写了什么,档案里面对自己反映的情况是否正确属实,个人失去了必要的知情权和发言权,这也对人事档案的真实性造成了一定的矛盾。

3.人事档案的收集内容不够全面

传统意义上,干部人事档案一般由个人履历考核、政审、党团、奖励、处分、工资晋升及出国其他材料组成。这是构成人事档案的基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档案也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而不能一直沿用过去的一套方式去收集。同时,传统人事档案呈现出内容单一空洞、政治历史材料多、业绩材料少、老材料多、新材料补充不及时等问题。

其实,人事档案的收集决定着人事档案内容的全面性和广泛性,这也是做好对干部全面考察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国家机关人事档案,更是考察一个官员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的收集渠道不够广泛,收集内容不够全面。这些档案内容在干部的考核和升迁过程中很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既不能反应他工作的现状,也不能反应出他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档案中缺乏一些具体数据信息的支撑,多是一些官话、套话,难以对个人作出准确客观的定性。这也给一些真正在平时的工作中有能力的人造成了不利,即个人的综合情况不能在档案中反应出来。

4.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不够深入

人事档案的信息资源开发,主要是发掘人事档案中蕴藏的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通过鉴别筛选、加工整序、编目汇纂,寻找和获取较为集中系统或者有特定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档案收藏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而当前我国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为了收藏而收藏。把辛苦收集而来的人事档案材料,收藏起来了之。通过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将一些人的经验教训,或者独特技能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可以很好地体现出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可以为国家机构对于干部的考察和培养管理提供大量的现实素材。

5.新技术应用与传统理念的冲突明显

当前,许多国家开发了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为人事档案电子化提供了便利。但是我国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限制了新技术作用的发挥。开发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是对人事档案进行电子化的管理,节省人力物力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单位仅仅是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进行了电子化处理,而在人事档案的传递过程中,管理人员依然在采用传统的纸质档案方式方法,这种新技术与传统管理理念的冲突,不仅影响了新技术作用的发挥,也对社会资源造成了浪费。

二、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1.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思想觉悟和执行力

《干部档案工作条例》指出,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由政治上可靠,党性强,作风正,能够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同时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党员干部担任。当前,我国机关档案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与档案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缺乏思想觉悟有关。因此,在开展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时,也要对人事档案的工作人员进行思想上的认识教育和培训,使其认识到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要提高人事档案鉴别能力,确保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国家公务员人事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产,也是国家选拔人才、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人事档案的鉴别,消除人事档案内容失真现象。

由于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个别人出于个人私利,弄虚作假,使一些人事档案材料失去真实可靠性。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高科技档案造假,人事档案工作部门要有相应的应对手段。对于在干部人事档案中造假的人员,一定要加大打击惩处力度,坚决杜绝这一现象。同时,要通过建立国家工作人员人事诚信档案,对于涉嫌造假的人员,要在人事档案中如实记录下来,并且在人员的升迁和考核中,增加诚信档案的比重。

2. 加强制度化建设,管理机制更加严密

在档案目标管理工作中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档案管理工作全过程,建立了档案收集、鉴别归档、档案整理、安全保密、查阅借阅、档案转递、检查核对等八项制度,并分别装订上墙。针对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应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三个基本环节,即鉴定、披露和查询,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要加快对政府监管制度的建设,修订与现行人事档案管理不适应的法律法规。

适当开放与保护个人隐私相结合。档案管理的本质作用在于利用,如不积极加以利用,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作用。而要对人事档案进行充分利用,对档案信息内容的公开是前提和保障。但是,人事档案中又包含着很多涉及个人隐私性质的内容,如健康状况、婚姻状况、财产收入状况、职业经历等不适宜对社会公开的内容,这就要求档案公开要适度,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此外,对于上级领导对员工的工作鉴定,本人可以查看鉴定结果,如本人对鉴定结果不满,可向更上一级领导反映,以取得公正的评语,从而保证人事档案的科学性。

强化领导负责制,对于档案工作者出现的失误,相关领导要承担连带责任,只有通过制度上的完善和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才能最终提高我国国家机构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

3.加强规范化建设,尝试信息化服务

全面收集、严审细甄、规范管理,促进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加强科学化建设,尝试信息化。以《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为应用平台,尝试对干部档案的日常工作进行计算机管理。

人事档案信息化的目的就是更有效地管理和使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在公民的网络档案中包含着公民学习、工作的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个人的信用记录、驾驶记录、司法记录等多方面内容。并且通过类似于身份证号码的社会保险号码可以对档案的内容进行查询,比如司法部门可以通过这个社会保险号码调查每个人的司法记录,公民个人也可以通过特定的密码在网上进行查阅。

当前,随着我国国家公务员队伍的扩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和利用需求增加。我们可以积极地开发国家公务员人事档案网络化系统。一方面,可以全面收集人事档案信息的内容。通过国家公务员人事案信息数据库,进行公务员人事信息的查询、检索和统计分析,并且将个人信息以各种图表和表格等直观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组织人事部门选拔考察干部时可以以更加的明确和对比的方式呈现每个人的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开发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大型扫描仪将个人的简历、政历、组织鉴定、考核材料等内容都进行扫描,建立一个国家公务员系统人事档案全文数据库,利用者通过网络就可以方便地查阅人事档案信息,不仅可以实现单位内部人事档案的电子化管理,还可以实现部门单位之间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全国公务员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以《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为应用平台,尝试对干部档案的日常工作进行计算机管理。以光盘为介质对电子档案材料进行存储,实现自动生成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花名册,对领导班子进行年龄、文化程度等多角度分析,以实现干部档案自动编号、自动查找和表格套打等。

在新的历史时期,档案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革新思想观念,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征询档案教学科研单位和专家学者的意见,组织业务能手开展专题讨论,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探索解决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唐高计.揭去人事档案的神秘面纱,增加档案的透明度〔J〕.档案学研究,2005,(06).

〔2〕崔晶. 国外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北京档案,2006,(01).

篇10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正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城市建设和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面对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急剧扩张、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传统城市规划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来说是问题与成绩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市场经济的这个大潮中,把握好规划原则,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因此,对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对策,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是很有必要的。

1城市规划管理的意义

城市规划管理是根据《城乡规划法》和已批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实施行政审查、批准、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城市规划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否符合已批准的规划,以及城市内的建设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许可的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包括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城市规划审批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总称。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先把规划做好,是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的重点。城市规划编制管理主要是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征求并综合协调各方面的意见,把关、申报和管理规划成果的质量。城市规划审批管理主要是对城市规划文件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主要包括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和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管理等。城市规划管理直接关系着城市规划能否顺利实施,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科学性很强的行政管理工作。

2城市规划管理的作用

城市规划管理就是要实践城市规划工作,使城市在实践城市规划中能使其城市功能与其物质性设施之间总处于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动态过程之中。城市规划管理作用就是为了使城市功能与物质性设施及空间组织之间不断趋于平衡。城市规划管理的作用表现为:

2.1使城市的发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不同的经济结构、规模、发展阶段和水平等,对城市的要求也不同;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得当的城市规划能推动经济的发展。所以城市规划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为经济发展服务,与经济发展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的推动。城市规划好,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能更好的推动城市的发展。

2.2使城市的发展适应城市社会的发展。

社会由不同的人群和利益群体所组成,城市规划管理使城市建设能更好的适应城市社会的变迁,去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及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

2.3不断优化城市各项功能,令城市保持动态平衡。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伴随除旧更新,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建筑量的增加,需要与各类公共市政设施的建设相匹配。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注重环境质量的改善,城市物质财富与城市人文文化同样重要,不能积累了物质财富而丢掉了人文灵魂。这一切一切都要通过做好城市规划管理来加以解决。

3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城市只有在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的指导下,城市才能健康发展,并促进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良好发展。现在很多城市在规划过程经历着非常坎坷的历程,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3.1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内部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我国的城市规划的管理体制是纷繁复杂的,管理权限一直处于被严重肢解、分割的状态。导致了城市规划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变成了各个行政实体的自主行为,城市的整体规划被彻底的瓦解了。同时缺乏法制保障,导致规划缺位,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影响规划审批权。

3.2城市规划结构不合理,土地使用效率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政府由于过度注重城市的经济收入,将大部分财力投向了大收益的工业项目,却忽视公共绿地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超宽马路、超大商业化时代广场,一味的注重本城形象工程,忽略主次干道与支路的比例,路网结构不合理,造成城市交通拥堵。同时,由于城市和镇村的各自为政,土地利用散乱无序,土地开发呈粗放式经营状态,土地利用率低,也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日益严重。

3.3缺乏大众监督是城市规划管理遇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我国决策是少数人的决策,很多城市规划决策权集中领导和少数几个规划专家手上。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对行政审批缺少约束和监督机制。决策主体的错位, 因为规划管理的主管部门既是规划管理者又是规划单位的直接上级,这就使得规划管理和实施一直是处于规划管理者单方面的动作之中,使得决策缺乏大众监督,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从而使城市规划管理背离城市规划目标,同时公共利益会被某些群体利益所替代,造成最终使城市规划管理的方向偏离原有的发展轨道。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监督,也会造成一些政府官员利用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建设进行干预,谋取个人利益,并产生各式各样的寻租行为。

4城市规划管理的解决措施

对于城市规划在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找出解决的方法,使城市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4.1建立一套完善灵活的监管机制。

因为城市规划是一项公共政策管理体制系统,一个有效的政治运作体制能使它有效的发挥作用。一个好的机制,必须要有群众的参与监督,要有社会基础,因此,要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的政治运作公众参与的体制,实现城市规划多元利益的协调与统一。同时废除“关门规划”,推行规划公开,建立完善的规划制度,落实好审批工作,做到“谁审批,谁负责”,对城市规划及调整实行及时公示、听证等制度,让广大群众对规划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广大群众真正“当家作主”。

4.2健全规划决策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

建立规划委员会,实现科学有效的城市区域管治。建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共同决策或参与决策规划事务,实现对城市的科学治理。委员会由政府设立,由公务员和非公务员组成,总人数为单数,其中非公务员人数应多于公务员人数,应是城市规划的决策机构,要体现了科学性和民主性的原则。建立有效的城市规划监督机制,上级政府应该派出城市规划督察员,对规划项目实施事前、事中的法律法规监督,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违规行为。这样能防止由于权力集中导致错误决策的发生,有利于强化层级监督。

4.3科学合理地做好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就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念来指导,要把握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努力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生态的现代适居城市。城市规划工作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并且把城市的经济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走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做到城市的舒适的功能。

5结束语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开发经营活动协调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有赖于科学、合法、合理的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态跟踪,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总结,找出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