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8 15:40: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媒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媒体

篇1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既往科学技术进步基础上诞生的电视媒体开始成为传统媒体。已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互动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等新媒体崭露头角并旺盛生长。目前,它们还披着业务形态的外衣,国家广电总局也为这些业务的准入设置了门槛,但正像当初电视从电影中脱颖而出一样,新媒体进入电视时空势不可挡,至少以下几种类型的新媒体将给电视带来一场不可避免的深刻革命。

1 面向电视机显示的“数字”服务:互动电视

互动电视,人们通常称之为IPTV或流媒体。是利用宽带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作为主要终端电器。通过互联网络协议来提供包括电视节目在内的多种数字媒体服务。这种服务具备三大强势功能,一是点播功能:一是时移功能,一是回访功能。

点播,不受时段和频道的限制;时移,错过的精彩还能再现;回访,电视节目随时调看。这些功能的发挥,弥补了电视线性传播的不足,变有限传播为无限传播。

2 面向电脑显示的视频服务:网络电视

几年前,我们在网上看视频节目,路堵现象严重,现在搜索百度,相关软件五花八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能够支持P2P直播,点播。

承载在互联网上的网络电视新媒体业务,发展势头强劲,网民一族不仅虔诚追捧。而且参与其中。派生的视频交流是先进的通讯工具,也是传播可视信息的一条现代化的途径。

3 面向社会显示的分众服务:户外电视

户外电视有别于家庭电视。主要针对移动群体,例如交通工具上的乘客,银行、医院和楼宇等公共场所的移动人群。它采用先进的数字电视技术,通过无线发射、地面接收的方法进行电视节目传播。用户可以在任何安装了接收装置的电梯、巴士、的士、轮渡、地铁等移动载体中收看到电视画面。

3G(第三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应用,在高速行驶的列车和汽车上也可以享受实时的电视节目。

户外电视的诞生,意味着电视媒体将不只是以家庭为传播对象的大众媒介。

4 面向手机等显示的个:便携电视

便携电视,不妨定义为移动多媒体广播,它是指通过卫星或地面无线广播的方式,供7寸以下小屏幕、小尺寸、移动便携的手持类终端(如手机、PDA、MP3/MP4播放器、数码相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接收设备),随时随地接受广播电视节目和多种信息服务的一种业务。基于3G网络的手机电视也属于便携电视的范畴。

便携电视改变着人们的收视习惯。也将改变视频节目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

二、新媒体的现实表现

催生新媒体的幕后英雄是先进技术:为新媒体形成产业推波助澜的是电信,而全面发展新媒体,广播电视部门责无旁贷。这种“三合一”的产物,决定了它的生长空间。也决定了它的现实表现。

1 IPTV电视改变传统电视面貌

从2005年起,中国电信开始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陕西等省市进行IPTV业务试点。2008年是IPTV的突破之年。电信集团下属各试验省采取了多种积极举措发展用户。同时,抓住北京奥运良机,推出“奥运装机”、“奥运连连看”等主题营销活动。并跟家电卖场捆绑营销以及结合农村党员远教等农村信息化项目拓展市场空间。促使用户出现了爆发性增长。截至2008年三季度末,中国电信IPTV用户数累计达151万。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电视媒体对于IPTV觉醒得较早。进入新世纪,在国家广电总局的主导下。原有的有线电视网络加快升级为数字电视的步伐,为开展IPTV业务赢得了先机。上海文广、央视国际、南方传媒、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杭州华数率先获得IPTV运营牌照。IPTV牌照是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内容的一个业务增项,接收终端为电视机。

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新技术拓展了电视频道资源,提高了信号质量,丰富了节目内容。广电部门在提供传统广播影视服务的同时,还能提供电子政务、文化教育、交通旅游、医疗保健、就业指导、生活资讯、电视购物、股市行情、短信彩信、电子邮件等各种资讯服务。尤其在互动服务方面,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电视媒体的面貌。

2 网络电视高频率地介入我们的生活

在广电系统,央视国际的网络电视目前处于领先地位。2006年4月,中央电视台宣布成立网络传播中心和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并对“央视国际”(CCTV,eom)进行全面改版。至2006年12月,中央电视台12套节目实现了网上同步视频直播,近400个电视栏目的主要内’容提供了网上点播。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央视网对所有赛事提供全程直播,提供网上点播的视频9732个。网络带宽拓展到100G,可以实现供800万人同时在线观看视频,10万人同时点播。

在经历前两年的“跑马圈地”之后,商业视频网站开始真正考虑如何才能实现盈利。目前,在商业视频网站上开辟页面广告和视频嵌入广告的情况已经比较普遍。新浪宽频、悠视网、土豆网、优酷网等网站十分活跃,积累了大量人气。2007年,海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再次对中国视频网站进行投资。

3 户外电视在城市的发展初具规模

2003年1月,上海东方明珠移动公司在公交车上安装移动电视。最早开展车载移动电视业务。目前,已有北京、重庆、长沙、南京、武汉、成都、深圳等50多个城市的公交车上安装了移动电视。

2006年6月,南方传媒集团与广州地铁总公司合作经营地铁电视。2007年5月北京地铁开始大规模安装移动电视,设在北京市交管局指挥中心内的“北京移动电视直播室”正式启用。东方明珠地铁电视今年底开播。2007年10月,地铁电视在深圳地铁1号线列车正式开通。

楼宇电视基本是民营资本的天下。2006年1月,上海分众传媒以现金加股票总计3.25亿美元收购了即将上市的竞争对手聚众传媒。吞并聚众后的分众传媒实力增强不少。分众传媒的商业楼字联播网已经覆盖中国近75个城市,三万多栋楼宇,有六万多个液晶显示屏。在中国楼宇电视广告市场占到98%的份额,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目前,一线城市的楼宇电视市场

已被瓜分完毕。但北京、上海等地广电系统的公司正在凭借无线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和内容优势,阻止分众传媒的业务扩张。北京、上海、以及武汉等地开播城市频道,在城市的公共场所安装户外电视,挖掘新的商机。

4 手机电视领便携电视风气之先

手机电视的运营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最先破题。2004年6月,上海移动与SMG旗下的东方龙就开展了手机电视的密切合作与业务探索。2007年7月,东方龙通过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络开播全球首个专为手机电视打造的专业频道,命名为“第五媒体”。

央视国际的手机电视后来居上。2006年12月,央视国际联手两大运营商共同启动央视手机电视业务,移动和联通的用户分别通过“移动梦网”和“视讯新干线”进入央视手机电视专区,可选择直播、点播、下载以及定制推送等方式观看央视同步播出的8套节目,以及音乐节目、体育赛事、实时路况信息和衣食住行等视频内容。

北京电视台在2007年获得手机电视牌照后,积极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着力建设自有品牌的手机流媒体集成运营平台“京视新视界”。山东移动与山东广播电视局联手开通的“广视无限”,江苏移动开通的“江苏视界”。安徽移动与新华社安徽分社联合开通的“安徽移动新华手机报”也包括了手机流媒体服务的内容。

2008年9月,中广卫星移动广播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广电系统主导的手机电视标准CMMB的“全国性运营商”。中广移动下一步将在37个城市设立分公司,加紧全国网络的建设。不久之后,手机电视可望大规模普及。

三、融合新媒体:电视媒体的当下选择

中央电视台以其绝对的平台和强大的资源,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引领着中国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方向。上海、北京、杭州、南京、广州等城市的广播电视机构也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各地方台,尤其是城市电视台应该迅速地积极行动起来。以求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达到双赢的目的。

1 建设官方网站,开辟网络公共阵地

建设符合自己特色的官方网站,是双方融合的第一步。传统的电视是线性传播,无法存储,受收看时间和收看地域限制。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电视的不足。

在官方网站上,可以设置台、频道、节目介绍;登载节目播出时间表,方便观众查阅;登载视频节目,开辟互动功能等。建设官方网站也是电视一种全新的营销、推广手段。各种官方信息都可以在这里。可以扩大电视的传播途径,提高电视的网络影响力,使电视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传播。目前,全国各大电视台都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甚至一些电视栏目、电视选秀活动都有独立域名的官网。

2 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加强电视的互动性

电视是单向传播,互动性较差。网络最大的特点是双向交流,互动性强。进入网络时代,电视观众除了选择看与不看之外,还可以选择通过网络来参与电视,发表自己对电视节目的看法。互动的需要使电视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广泛应用的互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论坛。论坛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交流、讨论的平台,网友可以畅所欲言,对节目或褒或贬。

博客。与论坛相比,它更个性化―些。

即时评论。在新闻后面发表即时跟贴,予以评价。这是新闻门户网站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

网络参与。电视台可以利用网站,吸引观众通过网络手段参与到节目的制作。

网络报料台。设立征集新闻线索栏且,让受众能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过程中,有电子邮件、BBS、留言板等方式。如今,网民可以成为生产者、提供者和传播者。网民用DV、手机等工具拍摄的素材。都可以成为电视节目的新闻素材。电视台可以开通网上空间,供网民上传自己的新闻素材。

网上调查。调查,是为了让受众看到大众的立场。编辑对节目、栏目或可能会引起普遍社会关注的重要现象、话题。根据调查主题预设几个答案,由网民选择。调查吸引了众多网友参与,也为电视台引进电视剧提供了参考。

短信互动。看过《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的人都记得,这些节目将手机用户参与节目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虽然现在国家广电总局对电视选秀节目和手机短信业务进行限制,但电视与手机短信互动的趋势不可逆转。

网上直播。可以是嘉宾访谈,也可以是观众与网民之间聊天;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视频;可以是单向的演讲;也可以是双向的对话。现场第一反应的真实性是直播的核心价值。

3 台网联动

奥运会期间。央视网与央视新闻频道联手打造的互动节目《我的今日之最》,开创了电视演播室与网络演播室在直播中无缝衔接、电视主持人与网络主持共同主持的节目模式。

网上直播是台网联动的最佳形态。有嘉宾访谈、观众与网民之间聊天等。实际上,我们今天的许多新闻节目开始在网上全程直播。

4 内容融合

媒介融合首先是指两种或多种技术融合后形成某种新的传播技术。但是其意义并非只限于媒体界限的淡化,而是节目内容和形式呈现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在传统媒体之间也已经展开,如《马斌读报》、《有报天天读》,是报纸与电视的融合。而网络与电视的融合也是方兴未艾。凤凰卫视的《网罗天下》便是这样一种尝试:从内容上讲,它每天为观众搜索全球各地的网站和论坛有价值的信息,展示网民意见。还有MP3下载乃至Flas,整档节目活泼有趣,又不失知识性。从形式上讲,节目基本上只有两个主体:主持人、网页。

《网罗天下》给大家提供了电视制作的一种新思路――融合网络资源。也许有人会觉得多此一举,但是网络信息的一大特点就是海量,为观众找到关注点也是媒体的一项工作。

四、建设新媒体:电视媒体的未来走向

无论是从产业发展的商业角度,还是事业发展的传播角度。电视媒体在利用新媒体、融合新媒体的基础上,必须在建设新媒体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建设新媒体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参与新媒体建设,一是在融合、参与中建立全新的媒体,或媒体集团。

第一,要依托和发挥电视资源,积极发展互联网视频节目。

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国家广电总局随后印发了《关于促进广电媒体发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若干意见》,要求副省级以上电视台办好所属网站,积极创作生产

视听节目;建立交易平台,探索产业发展模式。

电视上网是大势所趋。节目上网,实时直播,相机点播,能给观众提供更多选择;整合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进入网络。能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电视与网络合作,多个平台、多种渠道宣传推广自己。也有利于提高现在线性传播模式的点击率。

但电视上网必须升级网站。升级网站投资颇大,难以即时见效。我们不妨借船出海。租船出海。或者引资造船。地方电视机构选择与央视、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网站巨头进行战略合作,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双方合作的基础是:电视有内容,网站有平台,目前已有50多家电视网站与新浪、搜狐签署了合作协议。

为了有效地进入新媒体,我们必须提高节目研发能力。虽然传统电视中有很多内容经过改编、后期处理等精加工后非常适合新媒体电视播放,但电视与新媒体融合之后,必然会出现一批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专门为新媒体的特点量身定造一些节目。

第二,要大力开疆拓土,主动参与新媒体建设。

数字电视是广电的优势所在,挖掘数字电视的商业价值应该成为我们的主攻方向。

开辟资讯频道。 目前,武汉电视台建有数字电视资讯频道。内容共分12个大类,包括天气、新闻、影视信息、旅游信息、交通信息等等。每天更新信息条数500多条。

资讯频道是计算机技术和电视技术结合的产物。与传统的电视制作方式不同。资讯频道的内容制作都在互联网上进行。具有人力消耗少,制作花费少等特点。

有线电视数字整体转换后,家庭电视变成多媒体信息平台,资讯频道的开辟,使广电部门在提供传统广播影视服务的同时,还可提供文化教育、交通旅游、医疗保健等各种资讯服务。

建立数字频道。数字电视是技术进步的产物。频道资源比以往更加丰富。可以说,只要你有内容,你的内容具有竞争力,就有你的播出空间。当然,进入数字频道还需要出入证,但我们可以预料,市场的法则将开启这个领域的大门。

还要介入手机电视业务,目前。手机电视巨大的产业商机和商用前景,成为各方注目的焦点。

IPTV与有线数字电视是竞争的关系,一个家庭的客厅不可能同时摆放两台电视机。国外的发展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有线网发达的美国,IPTV进展缓慢,而有线网不算发达的法国,IPTV用户已达60万户。因此。在技术上要进行有线网络双向改造,以适应大规模发展IFrV的需要。否则,广电在“三网融合”中,很难继续保持主阵地、主渠道地位。

第三,立足广电。发展新媒体。

立足广电发展新媒体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潜能的发挥,毫无疑问地节约资源,节省投资,减少竞争的压力,同时也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移动多媒体广播。这是依托广电的传统传输方式,实现随时随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的一种新兴业务。与基于移动通信网的手机电视相比,具有频率资源限制小、收看质量高、收视费用低等特点,因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7年6月,北京地区移动多媒体广播开路测试获得成功,10月青岛电视塔播出CMMB信号。随后上海CMMB网络调试成功。至2007年底。6个奥运城市及深圳、广州共8个城市均开通CMMB发射站;全国其他大部分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计划单列市都已完成前期的频率规划、发射选点等工作,准备铺设CMMB网络。

在移动多媒体广播这个平台上,可以拓展与户外电视和便携电视相关的业务。

电子商务。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模式按照交易对象主要分为三类: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B2B。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B2C,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C2C。媒体的介入目前还是一个盲区。

篇2

首先,实现这一目标对于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微博具有很强的舆论影响力和社会动员能力,但由于缺乏传统媒体“把关人”的内容审核和正确引导,容易造成负面信息、非理性声音乃至谣言的传播泛滥,对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提出挑战。作为国家电台,中央电台有愿望、有需要、有条件也有义务,积极贯彻中央关于“积极推进主流媒体在微博客网站开设微博客,增强主流媒体的舆论影响和引导能力”的精神要求,通过跨媒介融合,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提高主流媒体公信力、影响力,发挥微博客的正面作用与社会效益。

尤其是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要保持自己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仅仅在技术应用上“武装”自己还远远不够。已往的实践表明,微博是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会适得其反。除了会导致新闻失实、广告虚假、泄露秘密等传统媒体可能遇到的情况外,还会带来一些新的风险:比如员工个人言论与单位口径相悖,记者未经允许提前在微博上爆料,官方微博被盗用制造谣言等。要规避风险,就必须对微博的特性和法律风险透彻研究,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最终通过微博的应用,增强话语权,提高引导力。

其次,管理好、利用好微博,对于贯彻落实“全媒体”战略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国家支持发展新兴文化业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近年来,中央电台充分把握传统媒体转型的重要时机,发展新媒体,建设全媒体,围绕“使命、创新、和谐、卓越”的核心价值理念,通过“台网联动”、“台网互动”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微博依托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资源和广泛受众群体,在品牌推广、业务拓展方面的巨大潜力与“全媒体”战略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可以说,对于当前的传统媒体而言,该不该使用微博已不是问题,如何用好,才是关键。

篇3

前不久,我参加了每年一次的世界广告精英盛会戛纳国际广告节,本届广告节于6月在法国举行,盛会趣味十足,同时也让我领悟到了很多。我看到了新理念和更出色理念的碰撞,专业人士也对此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和分析。

今年的共同主题似乎是数字化和新一代具有影响力的消费者,它们完全成了本届盛会各个研讨会的主要讨论目标。全球广告界精英通过不同的角度对当前广告业面临的现状以及必须应对的挑战进行了讨论。

实力传播全球首席执行官Steve King在戛纳广告节研讨会上就Big Bang(媒体与数字技术急速扩张)的主题发表评论时说道:“在过去3年中,互联网的使用使得媒体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只是刚刚开始。”让大家如此谨慎探讨的共同话题是“社会网络”,随着数字世界的快速发展,它将很快成为新媒体平台!

“数字技术消费者

(Digitologist)”的世界

众所周知,数字技术让我们的世界焕然一新。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通信方式,甚至改变了我们的交友方式。人机互动现象与日俱增,人们开始真正感受到技术给他们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几乎蔓延到他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进入了“数字技术时代”(Digitology,新一代广告精英使用的名称)。消费者则成为了这个时代的 “数字技术消费者”(听起来好像某类狂热崇拜群体一样,似乎数字技术已经成为他们所依赖的新力量)。

成为数字技术消费者就代表着成为了前卫人物,非常“酷(in)”,并且很有见识。这代人需要互动!从数字角度来讲,那些没有融入最新社会网络、没有博客或通过网络与他人共享照片和视频的人不属于“有见识”的人。

技术成为了一种工具,它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为了影响并吸引消费者,我们需要理解消费者的想法、数字技术,以及用户参与、共同制作等元素,以释放这一全新技术的巨大潜力。

转向社区的力量

人是一种社会群体,他们喜欢共享和接收信息,在社区中进行互动,社会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话就此开始。这就是为什么社会媒体发展如此快速、满足人们沟通和工作需要的原因所在。

社会网络正快速地改变着所有网络用户的体验。人们日益频繁地上网选择产品、品牌和服务,他们依赖于社会网络站点会员的评论和评估。所以说,社会网络代表着一种基本上可称为全新的现象,而其中的内容则由消费者自己创建。消费者通过计算机的资料检索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信息。主控权已经从公司(市场经营者 )转移到消费者。以前被动的消费者如今已经变成积极的用户。最终,社区刺激了需求和观念的产生。

市场经营者不再是品牌对话的领导者,相反,他们应该“参与对话”,并主动聆听消费者在其社会网络中发表的言论。品牌需要充分认识消费者之间的全息互动方式,这也是社区所赖以生存并发展的根本所在!

社会媒体的腾飞

那么,为什么把这种新型媒体称为“社会媒体”呢?之所以选择这个词语,在于它代表了一种基于个体互动而建立并维持的沟通平台。社会媒体同时包含了个体之间的互动以及这种沟通的社会性。多项网络特性均由用户来推动,而这些用户根据其选择、兴趣以及使用社会网站/工具来分享其“故事”并建立理解的方式进行分类。

毫无疑问,最终社会媒体将人们从内容读者转变成了内容者。它利用“群众的智慧”通过协作的方式连接信息。媒体消费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而发生的这种不可避免的转变使得人们可以共享、、分类、筛选、提取并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信息。其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互联网论坛、网络博客、维客(wiki)、播客(podcast)、图片和视频共享乃至交友网站。

网络活动不仅限于发送电子邮件、MSN网上聊天或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如今网络用户可以通过添加评论甚至撰写自己的故事来参与到社会媒体中来。社会媒体的内容形式多样,博客文本、图片、音频或视频。社会媒体由用户为推动力的网站构成,这些用户通常以具体的话题,如新闻(雅虎、新浪)为中心。有时,社区本身就是一个主要的、具有吸引力的网站(Facebook、xiaonei)、博客(MSN博客、新浪博客)、视频/podcast(Youtube、Tudou)。

有些社会媒体社区可能以我们客户的品牌网站为主要焦点。例如:婴儿奶粉广告可以专门面向由新妈妈组成的社区制作,也可以成为婴儿频道的官方赞助商。参与者可以登记参加比赛,允许客户的公司与他们直接沟通,获取未来讯息/计划。

口碑或口头宣传源自社区,是非常有效的一种营销工具。成功的病毒营销(WOM、口头宣传或网络)通常免费提供人们需要分享的信息。

简单的说就是,社会媒体营销不仅仅是点击新浪或任何其他社会新闻网站的首页,事实上,它是一种战略性的、系统有序的过程,可以在包含潜在客户、读者或支持者的社区内建立品牌的影响力和声誉。

观点

传统通信模式如今必须适应社会网络新的发展趋势。我们当前以及在前进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网络世界中制定出制胜的策略。

要想吸引客户,我们必须谨慎定位广告内容以及广告的方式。资料检索是抓住并保留人们注意力的关键因素。消费者搜索并收听自己认为可信的位置和人们带来的信息,客观的、相关的信息来源。因此,我们需要抓住相关的触点,以便于人们在搜索时通过我们的讯息连接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遗憾的是,这一全新媒体增长的整体效应便是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开始减弱。核心挑战便是我们如何能综合并灵活地采用传统媒体发挥出我们的最大优势。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传统电视媒体仍拥有大量观众的事实,或者人们仍会阅读杂志或采用公路交通方式上下班等不争的事实。我们需要进一步开放思维,挖掘社会媒体能够快速兴起的契机。

能否将 ROI 评测应用于社会性媒体?

篇4

CAI课件虽然只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但如何去设计与运用它却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体现了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而这些又恰恰是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关键,也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产生的种种怀疑与争论,都最终不约而同地集中到CAI课件上。

1 在CAI课件的制作上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1 CAI课件不是唯一指“计算机”课件

CAI课件是指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录像、光碟、计算机等媒体,把书本知识转换为直观形象的、图文并茂的、情景交融的、有声有色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以计算机、多媒体、通讯技术为支撑,其具备一定教学功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课件制作的重点是课件的内容,多媒体方法是其形式,不要让绚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冲淡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和实施CAI课件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

计算机是功能十分强大的工具,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都可以由它来代替。于是有人觉得有了计算机黑板粉笔也可以弃之,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等也可以搁置一边。在很多人眼中计算机就等于是多媒体,多媒体课就是用计算机上的课,多媒体课成了“独媒体”课。其实,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有选择性地使用工具,使其充分服务于教学。让课件多样化,更具实用性,优化辅助教学效果。

1.2 CAI课件制作要具备普遍性和通用性

CAI课件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与学形式。在这种模式下,通用性是考察课件效率和效益的最重要的标准。许多人制作课件,出发点不是为整体的教学服务,只是为了偶尔上公开课的需要。课要好看,要充分显示出“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因而这个课件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某一特例而设计的,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不可能用于其他授课上。这样尽管大部分都是很好看的,但却失去了CAI课件使用的普遍性,对学生学习、对教学都难起到促进作用。

1.3 CAI课件制作要体现出计算机的优势

计算机课件的优势在于超文本功能、人机互动功能和网络功能。目前许多已制作出来的课件,都不能体现这三大功能,都只不过是把图片、影视或文本简单地转换为计算机演示罢了。与其花那么多时间、那么大的精力去把它们制作成计算机课件,还不如直接使用投影、录像来得方便省事。

在CAI课间设计上应以实用、简洁为原则,同时兼顾艺术性,恰到好处地突出表现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用CAI课件的最佳时机

任何教学手段的使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CAI课件教学也不例外。我们要把精力花在教案的设计上,先定好教学内容而后再选择表现方法,以优化教学,提高质量。要防止教学思路、教学风格被多媒体左右,被CAI课件所掩盖,失去课堂教学本身的优势。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是主导地位,CAI课件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是为教学过程服务。教师是课堂的灵魂,教师的人格魅力、讲课的艺术、语言的幽默感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对学生心理所产生的正面影响,是任何形式的媒体都不能替代的。在CAI课件教学中,适当穿插必要的板书内容,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临场发挥,也有利于学生的思路与教师同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法,授课教师要调整CAI课件内容,使课件风格更符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它的“辅助”功能,而不是被课件牵着鼻子走。CAI课件的使用提高了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我们还必须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现代教学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因素,提倡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以增强学习效果。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和制作CAI课件时,教师要多考虑学生的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 小结

总之,CAI课件的运用并不等于就实现了教学改革,并不等于就已经优化了教学结构,它仅仅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手段而已,它能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仍然受到教学规律及其他教学因素的制约。只有科学地、合理地将CAI课件与教学规律及其他教学因素融和在一起,不让多媒体变为“独媒体”,才能使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网络的普及,特别是手机微博等新的信息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的出现,新闻传媒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是巨大而深远的。而对于新闻行业从业者或者媒体决策层来说,应该深刻意识到这种变化,积极应对同时坚守传统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始终保持社会公信力,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媒体竞争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变化首先是新闻信息的获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网络媒体出现之前,对国内大多数传统新闻媒体来说,新闻信息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靠通讯员投稿和记者采写。而记者根据各个行业的特点分成不同的口或线,你是哪个线上的记者就专门采写哪方面的新闻,那时的记者也大可不必四处跑着找新闻,自然会有相关单位找上门来。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普及,受众对信息的要求日趋广泛和迅速,新闻媒体的传媒功能日益强化。同时传媒种类、形式日趋多样,信息的来源地也是共享的。目前中国网络媒体的所有资源与信息都实现了全球同步共享,信息的获得更加开放,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谁的信息量大、价值高,谁就能赢得更多的受众,媒体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大。从某种角度而言,谁掌握了信息源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就有可能拥有更多的市场和受众。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竞争也日益加剧,甚至直接关系自身的生存发展,因此,再不能靠记者和媒体守株待兔,信息的获得必须采用新的方式。

    面对新媒体竞争,传统媒体需要应对的第二个问题是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在信息的时效性方面不占优势,经常滞后于新媒体。由于受传输方式和节目形式的影响,广播、纸媒、电视,对新闻的均有一定的周期,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在信息上则要迅捷、便利得多,轻点鼠标和按键,一条新闻就出去了。很多新闻事件常常是网络媒体最先披露,特别是微博的出现和日益普及,信息的变得异常迅捷和便利,传播速度更快。面对新媒体竞争,传统媒体需要应对的第三个问题是新媒体的竞争压力给整体宣传思路带来的冲击和变革。正是因为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信息才实现了全球共享。如何整合信息,满足受众更加复杂、多样化的需求,也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课题。随着新媒体和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层出不穷,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复杂和海量的信息世界中,传统媒体在宣传报道工作中必须有创新意识,重视加强策划、包装。对传统媒体来说,如何应对新媒体竞争和竞争带来的新问题?笔者认为,一是新闻信息获得方式要全方位改革。

    一、作为记者来说,不能高高在上等着对口单位上门,必须发挥记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更加重视职业素养的建立和新闻敏感性的培养,一方面要“脑更勤、腿更勤、嘴更勤”,另一方面要重视个人关系的建立,重视学习,不断与时俱进,适应激烈的竞争。

    二、进社区、关注网上信息,也是更主动掌握信息源的有效方法。比如一些媒体在各个社区张贴记者照片和联系电话,搜集新闻线索。开办民生热线,反映群众诉求,解答有关政策问题。这些办法不仅获得了鲜活的新闻线索,而且发挥了媒体有效反映舆情的功能,实践了“三贴近”。

    三、新闻信息获得方式的改变还可以通过建立奖励机制,扩大信息源。越来越多的媒体设置了线索提供奖励。更有一些媒体通过花钱获取独家采访垄断权。为了扩大信息源,一些电视媒体还举办DV爱好者新闻大赛、拍客在行动等活动,直接采用DV爱好者拍摄的新闻事件。这无疑是新的新闻信息获得的方式。二是传统媒体在信息的迅捷上要有所突破和创新。比如电视插播字幕;广播直播节目结构更加灵活,打破固有节目模式、插播最新消息等,都可以加快消息时间,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三是传统媒体要将信息利用到极致,做好相关度和深度的延伸。目前,很多媒体都有自己的特约评论员、时事观察员,开办评论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改变过去的资讯播报方式,由记者或者编辑和主持人连线的方式向听众介绍新闻事件和背景,更加鲜活、生动。还有热线电话、短信平台、视频连线等方式,让受众直接参与到新闻事件的分析中来。评论和交流功能的发挥,扩大了新闻信息的内涵和外延,满足了受众的多种需求,也更加提升了媒体的作用和地位。四是传统媒体要在重大报道中加强创新,或是选择独家视角,进行一些独特的策划和独家的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以及大河报、东方今报、都市频道、省交通广播等媒体也越来越重视发掘独特的策划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反响,也扩大了媒体的影响力。对广播媒体而言,各地电台与政府部门开办的《行风热线》、《政府在线》等节目,也可以视为一种成功策划的节目。通过热线受理,更多地了解群众的心声,获得了基层的很多新闻线索,还能通过一个栏目延伸很多栏目。独特的策划、独到的视角和独家的报道,更能扩大媒体本身的影响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也正因如此,特别是在重

篇6

一、新媒体对广播媒体的影响

1.新媒体对广播媒体的冲击

究竟什么是新媒体,各种技术手段、传播方式、运营模式的出现,新媒体的定义在不断被改写。业界从传媒生态理论、传播理论、传媒发展史等方面和角度,做了不同的定义。就本文而言,我们定义报纸、电视、广播等为传统媒体。新媒体是指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方面有相当创新的媒体平台和机构,它借助于IT和AV方面的新技术,以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数字传播技术为驱动的新型媒体。

内容采集与传播的冲击。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在信息采集、的垄断地位受到了有力挑战。进入信息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采集者、者。传统媒体信奉的“内容为王”,新媒体则不仅在信息内容采集渠道进行冲击,更在内容渠道进行冲击,更多地体现为“传播为王”。在移动、互联为特征的新的信息时代,内容的产生固然重要,但信息的及时、有效、方便、快速传播更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的绩效和长期生命力。以微博为例:温州动车追尾、蒙牛诽谤门、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标等事件均以微博作为舆情源头率先披露,在征地拆迁、反腐倡廉、涉警形象等舆情事件中的表现,使得微博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三大舆情源。

传统媒为发散式、填鸭式传播,新媒体则更多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借助于经济学术语,新媒体从供给推动型传播改为了需求拉动型传播。新媒体在及时互动的优势,提高了媒体用户粘着度和忠诚度,并为受众分析、精准营销打下了基础。

作为广播媒体,由于其是声音媒体,一次性传播媒体、单向传播媒体,因而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更加巨大,传统广播市场份额不断受到侵蚀。如何发挥广播媒体的优势,在新媒体、泛媒体时代不断发展,是每个广播人都在不断思考、探索的问题。

2.广播媒体的优势

广播媒体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伴随性、灵活性、快捷性。

广播媒体的伴随性。收听广播最为简便、自由、随意。因为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打开收音机,都可以接收听广播的内容。科技的进步,使收音机越发向小型化、轻便化发展。有的只有火柴盒大小,尤其是随身听这种为青年人所青睐的收听工具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广播媒体可以为受众所随身携带。

广播媒体的快捷性。是指广播广告传播速度最快。广播可使广告内容在讯息所及的范围内,迅速传播到目标消费者耳中。现场直播、大型活动等,广播的这种即时性的优势是其他媒介所无法取代的。

广播媒体的灵活性。广播广告是诸媒介中制作周期最短的。对广告主而言,广播广告是最为方便、最为得心应手的工具,广播广告在安排播出和调整时段上相对比较容易,比较灵活。

当然,广播媒体制作成本和播出费用的低廉性,也是一个重要特点。充分发挥广播媒体的优势,主动与新媒体融合是业界共识。

二、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广播媒体在移动互联的新媒体、泛媒体时代,既受到一定的冲击,又保持了自身固有的优势,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促进了广播媒体的发展,拓展了广播媒体的生存空间,扩大了广播媒体的传播效应,必将有效改变广播媒体的弱势地位。

1.新媒体为广播媒体发展提供技术基础

传统的广播媒体设备单一、陈旧,而在新媒体融合趋势下,广播采集、传输、发送、接收设备不断涌现。例如,数字广播卫星、基于链路冗余和链路聚合技术的3G音频传输的AIP200、数字音频监测仪AES-Monitor等设备的出现。

传统媒体传播形式单一。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如:数字多媒体广播、网络广播、手机广播,以及微博、微信、微电台等。在200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推出了网络电台形式――银河台,囊括了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特色,呈现给广大网民受众可以观看的广播,可以收听的网络新体验。将固定与移动技术的融合,帮助受众通过网络、收音机等都可以收听银河台节目,这是媒体融合创新。广播网站的出现,加强了网络广播的独立性,同时与其他网站的合作,也提高了广播在网络上的影响力。例如:在5・12汶川大地震时,所有中央及地方台的报道动态信息都来源于网络,网友的评论互动成为编辑节目的主要依据。其中,“中国之声”节目在进行直播的同时,实现了中国广播网的同时直播,给各大地方电台网站提供了更多地震救援的图文信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广播与新媒体,即网络融合的优势。以网络、微博、微信为传播平台的网络新媒体技术,为广播媒体丰富了信源渠道。网络新媒体成为广播媒体的重要节目素材源。基于网络新媒体的信息采集、加工、技术,成为传统媒体的有力补充。网络新媒体的引入,增强了广播媒体的互动特性,丰富了广播媒体的播出手段,扩大了广播媒体的覆盖范围、突破了广播媒体播出时间制约,形成多次传播效应。

广播媒体的视觉化表达。一些地方的广播媒体也开始引入视频直播技术,建立自己的视频直播间,广泛应用于行风热线节目、现场活动的网络同步直播等场景。

2.突出广播媒体的传统优势

广播媒体的伴随性特点,在新媒体时代不是被弱化,而是更加强了。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演进,智能手机、PAD、以及机载无线接收终端、多功能收音机(如收音机手表、口袋媒体)等的出现,提升广播的传播途径,扩大了广播传播范围,缩短了与广大受众距离。受众在互动参与中,自我表达的诉求得到有效响应。通过广播媒体为其搭建的互动平台,受众可以表达、分享自己对广播节目的理解、认识,并与主持人、其它受众进行交流。从而彻底打破传统的“我点的歌曲被播放了”初级的互动交流形式,形成“我的意见被采纳了”、“我的观点被发表了”、“我的声音出现在电波中了”等受众深度参与方式,从而提高受众对广播媒体的忠诚度[4]。

广播媒体的灵活性、便捷性、低成本,以及广播受众的多样性,是广告主扩大影响、宣传造势的重要选择。普遍认为,广播媒体做新媒体有着独有的优势。据报导,2012年广播媒体在新旧媒体的经营竞争中逆势上扬,独树一帜。

3.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为内容支撑

新媒体技术发展,为广播媒体的视觉化表达与分享式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QQ、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采集素材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路况、新闻线索、在线参与等节目制播流程中,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节目素材来源。另一方面,传统媒体的播出节目内容可同步给手机广播、网络电台所使用。

另外,广播媒体利用新媒体,还能缓解频率资源紧张问题。如将各频率精品节目组合为精品(网络)电台,受众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组合成个性化电台。从而真正实现小众化传播。

三、结语

我国的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必将面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激烈碰撞,传统广播媒体作为弱势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更大,让广播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广播媒体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动与新媒体融合,形成了传统广播、手机广播、网络广播同步发播、立体播出的格局。同时网络、微博、手机等新媒体传播工具也为广播媒体发展带来技术支持,让广播媒体更具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蔡国栋,陈永松,张军利.广播的新媒体融合路径[J].现代传播,2012(10):149-150.

[2]张海珍,马新莉.浅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冲突与融合[J].价值工程,2011,30(4):326.

篇7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6-0015-02

1 融合,传媒业的集约化发展模式

当代社会新闻传播呈现平台多元化的趋势,传统媒体受众的不断流失,媒体融合成为关乎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项。传统媒体不与新兴媒体融合,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仅凭单一媒体“打天下”,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媒体融合”操作模式,就是“互联网+传统媒体”,即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终端等新兴媒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将信息产品传播给受众。

融媒体,是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媒体融合不只是建几个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那么简单,它要求传统媒体从新闻生产、传播渠道、后台技术、组织构架等环节都要打破原有格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全媒体平台提供多媒体产品,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等方式传播。这种集约型模式,就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整合、有效利用,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收益。

有种观点认为,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的自我拯救之举。其实并非所然,新媒体只是形式,内容为王才是王道。新媒体信息量大,但内容同质化严重,缺少本地化、接地气的原创性内容,而这恰恰是传统媒体的强项。媒体融合,不存在谁兼并谁的问题,它既是传播要素和新闻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深度开发,也是传统媒体重新洗牌的过程。因此说,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关系。

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共存情况看,媒体之间只有实现优势互补,彼此融合,形成合力,才能弥补单一媒体自身存在的缺陷,形成了信息传播多渠道和分众化的传播生态。它的运作模式是,多平台采集,信息资源共享,多平台,实现无缝隙传播。媒体融合不仅仅是信息采集渠道和传播通道的多元化,关键是要做好“产品的分类、转化”。依托传统媒体强大采编能力,对原始素材进行整理提炼和再加工,在全媒体平台上进行策划和统筹,生产出适应不同媒介传播特点的产品,实现内容生产的集约化,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深度。

2 融合,“貌合” 更要“神合”

媒w融合是趋势也是出路,已成为业界共识。广电系统拥有声、屏、报、网等媒体,初步形成“全媒体”新格局。许多城市的广电媒体重点打造App,即以新闻资讯、互动服务、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应用客户端,并将此与网站合并,成为传媒集团旗下的一个独立运行的部门――全媒体中心。这种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相互整合所衍生的新产品,是跨媒介的融合的成果。

广电是最早“触网”的媒体之一,在媒体融合上,也可以说动静不小。但无论是先前开办的网站,还是现在的融媒体,都未能达到预期,带来实际效益,媒体融合仍然处于“磨合”阶段。造成问题主要原因:一是思维模式固化,缺乏创新意识。“穿新鞋走老路”,以传统媒体的惯性思维和方法来对待新媒体;二是管理模式落后,“行政”味太浓,缺乏内在活力;三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还是“两张皮”,没有真正的融合。集团内不同质的媒介,仍然各行其道,“貌合神不合”。新媒体内容,或是原样移植到网站上,或是嫁接到商业门户网站提供的平台上;四是人才“瓶颈”制约。专业结构单一,缺乏复合型人才;用人、激励机制老化,员工缺乏归属感,难以脱颖而出。

融媒体时代,传播渠道和传播平台可以改变和拓展,表现形式可以创新,但“内容为王”法则不会变,变的只是生产和传播方式。就内容创新而言,媒体融合同样需要来一场供给侧改革。融媒体时代的内容生产,可以概括为4个字:一是“快”(时效性);二是“优”(质量优);三是“融”(多媒体化);四是“真”(真实性)。因此看来,媒体融合不是“内容搬家”,从纸媒“复制”“粘贴”到网络,或是将广播电视内容“嫁接”到网络上,而是要通过分众化和差异化传播,实现新闻产品供给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无论是“复制”“粘贴”模式,还是“嫁接”模式,都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难以保证新媒体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创新思维。在融合过程中,要做到“两手抓”,即一手抓舆论导向、内容创新和平台拓展;一手抓内部改革,盘活存量,完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全面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同时,改革传统媒体的管理模式,建立“扁平、高效”的融媒体的组织架构,推行采编合一,制播分离运行模式。打破员工原有的身份和部门界限,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为员工提供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

3 融合,也是新媒体的突围之路

由于各种新媒介不断涌现及新闻传播路径的多样化,各种媒体之间的界限正在被打破,任何一家媒体都无法“单打独斗,包打天下”。新老媒体从“碰撞”到“磨合”,直至开始走向融合,多元化的传播格局也已形成。

新媒体本身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近几年各级政府都开办了官网和公众微信平台,并通过这一平台直接政务公开、民生政策等重大信息;与百姓“微”距离接触、“零”距离交流,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打造“指尖上的办事窗口”,让百姓真正感觉到办事不出门的方便。这种集信息、公众服务和互动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媒体平台,其影响力和权威性,是任何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传统媒体曾经是“官方”信息的“主渠道”,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其传播渠道和信息资源垄断优势被打破,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因此,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只有通过融合,才能摆脱目前所遭遇的“尴尬”。

新媒体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有“先天不足”:内容匮乏,尤其是缺少原创性的优质内容等。而传统媒体的优势,正是新媒体的短板,两者结合就能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通过融合,可以凭借传统媒体人员素质、技术设备和传播平台的优势,通过深入采访、收集背景资料和公众反馈信息来解读政府重大决策,“关注焦点、透视难点、解读热点”,在新闻报道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打造自己的“新闻拳头产品”;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已有媒体平台,完成媒体间的兼容,拓宽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范围,实现信息的全方位、立体化传播。鉴于此,许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正满怀信心地相互融合,借助互联互通来发展壮大自己。融合,不仅是传统媒体,也是新兴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融合并非万能,也非一片坦途。许多城市广电传媒,早在15年前就相继开办了门户网站,与投入相比,收益微乎其微;融媒体更是还处在投入阶段和市场培育期。无论是广电传媒,还是纸质媒体,所办的新媒体,尚未有一家赢利的范例和可以复制和推V的成功模式。这种“赔本赚吆喝”现实,正是媒体融合过程中的“阵痛”。

4 融合,呼唤“全天候”人才

在当今时代,由于新闻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媒体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消失,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由冲突走向融合,新的媒体格局和传播业态正在形成。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过程中,没有可以“复制”的现成模式,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这就需要激活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无论是传统的报刊、广电媒体,还是网络媒体,能适应不同媒体,具有责任感、使命感和执行力的融合创新的“全天候”人才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融媒体时代,媒体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竞争的形态由浅表到更深的层面,人才成为核心竞争力。

目前传统媒体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相对滞后:“唯身份论”,内部等级森严,同工不同酬,聘用人员缺乏归属感。媒体融合不仅需要采编人才,还需要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由于机制问题,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无法满足媒介融合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全媒体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更是奇缺。媒体融合,就是用互联网技术改造和优化传统媒体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传统媒体必须跳出固有的传播格局和思维模式,以全媒体的思维来实现战略转型,重塑传统媒体的内部机制和管理模式。

只有创新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方能最大化地释放人才核心竞争力,媒体融合发展才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首先,改革用人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个人创造能力,用制度规范人,以事业留人,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启用优秀人才参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其次,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不唯“身份”凭能力,体现“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打通员工“身份”的“最后一公里”,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聘用制和技术职务任期制。第三,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以文科为主,广电媒体的技术部门则大多是理科出身,缺乏文理皆通的跨界人才。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换血”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吸收新鲜“血液”同时,通过“挖潜”来“盘活”现有人才资源。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要全面“转型、升级”,以新媒体的思维,不断提升职业素养。由此看来,无论传统传媒,还是新兴媒体,激活人的因素是实现融合价值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篇8

今天是一个媒介化的社会,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印象,95%以上的印象、信息、经验都来自于媒介的转达、转告,也就是说,我们头脑当中关于这个世界的印象,95%以上的东西都是二手、三手获得的,因此媒介化社会里面有一句名言,叫做被感知的事实永远比事实本身更重要。由此可见,媒介是塑造品牌形象的工具。

工业高度发达之后,一个河北的家具品牌和一个德国的家具品牌有什么差别?当技术和工艺渐趋一致,两者的差别只剩下品牌。而媒介,是企业传递品牌信息的工具。

麦当劳的广告“我就喜欢”,看似没什么道理,却风行世界。原因就是,这个广告让产品跟人们的某种生活状态、某种价值关联在一起。品牌与受众之间有了一种认同感,一种共振,一种归依感。这恰恰是品牌的一种突出本质。品牌的争夺,说到底是对人心的争夺。要进入人心,进入人的认知状态,必须依赖于传播。

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尤其随着新技术革命代表――新媒体传播渠道的崛起,给了社会更多的表达的空间、表达的通路、表达的媒介,同时所呈现出来的信息也越来越泛滥,越来越海量,因此小投入不产出,大投入小产出,广告常常淹没在信息和渠道的大海之中。当新媒体崛起,当整个媒介呈现出七横八纵、极其丰富的传播渠道时,如何利用

新媒体进行营销,成为摆在企业主面前的问题。

在这个多元化的营销变革时代,过去的营销方式是硬性推广,营销的信息是寄生式的,而新的营销方式则要求融入消费者的互动活动当中、口碑当中,形成另一种传播源,不断向下扩散。互联网时代,媒介投放告别了传统的大撒网式,趋向于更精细、更准确。广告主在媒介投放中,应该更注意遵循客观规律和网民特征。新媒体营销,需要与植入式广告遵循同一原则,即润物细无声。

新媒体营销是放长线钓大鱼,不能急功近利。如今的消费者已经厌倦了狂轰滥炸式的广告,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是某些“托儿”的现身说法也能够吸引网民的关键。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新媒体让信息更精确地进入到某一个圈子,某一个人群,某一种经济链条、生活链条、消费链条当中。因此,信息传播也更有效。

篇9

一是现有的媒体形态多数可以生存下去、发展下去,并非像有的人预测的那样,现在的媒体多数都要死去。

二是新的媒体形态还会层出不穷。回首人类传播史,我们从单一媒体到多种媒体,从图书到报刊,到广播、电影、电视,再到互联网、手机等,老媒体没有死去,新媒体还在加速出现;未来还有什么媒体出现,以我们现有的智慧与想象力,是不可能预测出来的。

三是媒介仍然是多元的,不可能是数字媒介或电子媒介一统天下。美国的传播学学者德弗勒说:“媒介可以是任何一种用来传播人类意识的载体或一组安排有序的载体。”人类怎么可能只用一种媒介来传递自己的意识呢?

四是媒体的表现形式、媒体的意识形态必然是多元化的,任何一种媒体都不可能征服全人类。总之,不可能有一个超级媒体取代所有媒体,媒体生态是多元而非一元的。

第二,大众化与小众化。有人说,随着网络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进入了一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这没有错,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言论表达自由,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但是,人人都有麦克风并不代表人人都是广播电台,人人都是记者也不代表每个人都是新闻机构。越是在“嘈杂”的环境中越是需要一种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越是在各自为战的信息传递中越是需要一个经过筛选、经过凝练的,大家都认可的、具有公信力的信息。承担这种责任的不是自媒体,而是大众媒体。大众媒体不会因为自媒体的兴起而失去价值。因此,大众媒体不会消亡。但是,大众媒体也必须向分众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为什么?因为读者在分层、分化,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需求在多元化,一张报纸、一个媒体打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因此,大众媒体也必须走小众化、专业化的路子。

第三,国际化与区域化。媒体的国际化是一种趋势,有抱负的媒体都不甘心囿于一省一市,一国一城,都想走出本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由地方媒体成为全国性媒体,由一国的媒体成为国际化媒体。因此,未来中国必将有一些媒体成为跨国媒体,成为国际性的媒体。但是,再大的媒体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都需求,区域性的媒体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在参天大树下面,小草依然可以茁壮成长。每个人即使胸怀天下,也还是要脚踏实地,对周边信息的关注甚至胜于对国际新闻的关注,这是区域性媒体、社区媒体可以存在与发展的理由。因此,向外发展与向下发展,都是媒体可以选择的道路,国际化与区域化可以并存。

第四,数字化与现代化。数字化是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但不是唯一。数字化作为一种技术,可以应用到各个媒体,可以应用到诸多环节,可以提高制作水平、传播的速度,可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提供交互性,等等。因此,所有媒体都面临如何选择数字技术的问题。但是,报刊都做数字报纸、数字期刊不是出路,都自建网站也不是办法,都做APP也不行。数字化不能仅仅盯着终端产品,更要考虑整个流程的数字化。未来的媒体不仅仅是数字化媒体,更应该是现代化媒体,即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了现代化的管理,宣传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如果没有现念,如果不反映现代思想文化,即使运用了新技术,也不是新媒体。

第五,加快传统媒体转型,打造中国媒体的升级版。传统媒体的转型包括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体制机制的转型。长期以来我国的媒体是事业体制、行政机制,许多媒体像政府机关,媒体人像公务员,与受众距离很远,所以媒体要加快转企改制,要转为现代文化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管理和运营。

篇10

中国兰州

>> 2013年新媒体猜想 2013年美国媒体怎样报道中国 2013年我国新媒体传播研究综述 2013年新闻媒体的多元与分歧 2013年最受大学生喜爱的媒体及媒体人物调查报告 网络视频“拐点年” 新媒体视频2013年度8大现象 2008,媒体消费年 24款多媒体音箱对比测试 2013年高考新课标Ⅱ数学24题解答 报纸媒体进入复苏期 从2013年“两会”报道看新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应用 主流媒体网站2013年两会报道比较 2013年上半年报刊媒体广告持续下行 2013―2014年中国媒体广告市场现状与趋势 2011―2013年“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现状分析 2013年我国媒体融合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数字媒体理解验证平台与应用示范研究2013年度报告 浅谈媒体转型期媒体人的薪酬危机 2013手机媒体发展回顾 30年巨变:媒体轨迹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媒体 2013年24期 媒体 2013年24期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中国高铁

《经济学人》11月9日

中国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新干线豪迈地跨过海拔几百米的青藏高原,最终从缺氧的高地俯冲、降落到戈壁沙漠的边缘,成功地将迄今为止世界最长的高铁轨道延伸了近1/5。破世界纪录的中国高铁已经连接了100多个城市,运营里程近1万公里,超过了整个欧洲,日运量200万人次,是铁路乘客总数的1/3,但仍被质疑难以满足国内巨大的运输需求。

中国高铁大部分建筑在人口稠密的东部和中部,但从2009年的情况可以看出,高铁开始走向西北地区。政府投入了1.44万亿将干线从甘肃的兰州延绵至新疆乌鲁木齐,但却避开了以往的寻常路线,绕道攀上青藏高原,再穿过白雪皑皑的祁连山,然后重新进入甘肃,再取道新疆。实际上,两地往来的班次不多,在新疆,鲜有人会欢欣鼓舞地谈及坐高铁从乌鲁木齐到兰州,虽然行程不再需要22小时,但还是远远落后机,而且干线的站点只有西宁一个大城市,其他都是边远村庄,经济拉动效应不明显。媒体的报道曾将其称为“政治线,经济线,幸福线”,官员们也经常谈到干线的旨意在于促进民族和谐。预计2014年年底,覆盖中国国土面积30%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高铁干线网的开通,将是中国官方一次盛大的声明。 美德之争

《时代》11月18日

面对关于窃听德国总理的指责,美国财政部的报告以“德国的内需疲弱和出口依赖破坏全球经济平衡”毫不留情地予以回击。且不论两国近来的私人恩怨,全球经济确实也出现危机前的失调现状。全球经济增长越趋缓慢,从2003年到2007年间前所未有的高增长后便开始跌入悬崖,美国年均增长率0.8%,欧洲则更差,两位数的失业率已成常态,希腊年轻人的失业率更是破天荒地达到55%。此番美德之争还威胁到各国为稳固就业、启动贸易增长而达成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不得不提的是,因小规模的贸易冲突形成的缓慢增长往往将造成全面的经济衰退。 没有核电的日本经济

《东洋经济周刊》11月16日

日本一些媒体、政治家一直在说,如果核电站停止运行的话,日本经济将会陷入紧急状态。但是现在日本的核电站基本处于全部停用状态,而日本GDP在2012年增长了1.9%,2013年将有可能增加4%。实际上,日本通过节电,在不增加化石燃料进口的情况下,让经济取得了发展。同时在此过程中,在不启用核电的情况下,日本对化石燃料的进口量,这些年并没有超过20年来的平均值。研究日本能源情况后,人们发现,尽管核电在日本发电能力中占了三成,但真正使用的核电只占发电能力的一成,这部分电力不足,完全可以通过节电解决问题。 生物为何要与众不同

《自然》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