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8 15:41: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全神贯注教学设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篇1

G633.91

一、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学习兴趣可提高课堂上学生的认知效果

学习兴趣产生认识的内驱力,是学习动机的内部来源,使学习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它使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其外部表现为好奇心强、喜欢挑战、解决问题具有独立性。其内部表现为:注意的广度、持久性提高;回忆的再认、再现能力增强;思维具有发散性、创造性,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水平。实验证明,在两组学生中,第一组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认识内驱力,学生自发指向认识对象;第二组用讲述、灌输法,学生在指令下机械记忆。第一组方法对教师而言费时费力,而且在教学刚刚结束的测试中第一组与第二组并无显著差异,甚至有时第二组要优于第一组。然而,在过了相当一段时间之后再做一次测验,检查知识保持的程度,此时,前一种方法的优势就会凸显。兴趣可以弥补天赋的平凡,也可以使智能优秀的孩子创造更好的成绩。

2.学习兴趣可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降低疲劳度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以为,“知道自身就是一个激起生动的、不可熄灭爱好的最令人赞赏的、惊讶的奇特进程”。学习者的学习爱好可使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充满热情,构成积极的探求欲望,对信息加工处于无意识的自动化中,或自动控制状况,学习中无须调集太多有意注意,对毅力尽力调集能量的需要降低。一旦问题解决,内涵根究的需求也随之出现,学习者会发生轻松、满足的心情体会,从而对学习的内容乃至学习环境发生接收、亲和之感,较少或防止焦虑、恐惧、惧怕被处分、惧怕失利等负面心情,降低疲惫度,苦学变成乐学。这也恰是我们在新课程变革中倡议的自主、开心的学习状况。

二、如何激发高职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用多样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高职课程是在初中内容基础上对生命科学的再认识和拓展,是从可视的宏观教学转入微观的分子和细胞,是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再加工和发展。赫尔巴特说:“同旧有知识相关的新事物会引起我们的注意。而我们全然未知的事物是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的。但是,凡是熟知的事物尽管可以引起我们的注意,其注意是不会永续的。可以引起我们最大兴趣的事物是知与未知的混合物。”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以此为依托,学生不会感觉所学内容是空中楼阁,而是水到渠成地迁移接受,从而获得学习成就感,又进一步催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时,可先演示实验“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学生有初中化学所学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方法――加催化剂,而感知和理解酶的作用就顺理成章。如在讲“免疫调节”时,由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感冒,到世界闻名的“泡泡男孩”大卫・菲利浦・威特,他们都是怎样发生的?是免疫系统出现了哪些问题才导致现在的结果?他们的免疫系统和正常人有什么不同?这些都是和免疫调节相关的信息,对此学生产生强烈好奇心,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2.以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有人把兴趣视为“隐性的学力”,兴趣的广泛性与强度意味着一个人未来学习的潜力。因此,兴趣要激发,更要培养。不同学科都隐藏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资源,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和巧妙实施。如高职在讲“高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时”以游戏情景导入,数三角形个数,由几个到几十个、几百个,学生都可以直接数出来,当数量增加到几十万几百万时怎么办?一时间学生激动万分,建议纷呈,有的画正方形样方,有的把印有图形的纸折成多等份,还有学生用水杯盖子画出图形取样……由此引入估算法的学习,学生兴趣盎然。

3.利用课堂小游戏激趣

针对学生上课小专心听讲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一些游戏之类的活动,比如,“开火车”,分角色朗读课文,来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我在上《全神贯注》这一课时,这个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是通^学习,使学生理解“全神贯注”的意思,以及从中学雕塑家罗丹那种对工作认真、一丝小苟的精神。这一课的重点是第二部分,大意是“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塑像,竟然忘了他请来的客人茨威格”,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理解“全神贯注”我认为是难点,那么怎么突破这一难点昵?我先找了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来让学生体会“全神贯注”的意思,但这样效果还是小尽如人意,我就想是小是来个角色表演。我一说分角色表演,学生们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大家都踊跃举手,争着抢着担当角色。我叫了两个在班里比较幽默的男同学进行表演,没想到扮演罗丹的男同学把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女塑像的表情、动作、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出乎意料。表演完后,教室里一片掌声,学生们个个乐得小得了。表演完后老师再问“全神贯注”是什么意思,学生们都小难理解,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很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化难为简,老师小用强调专心听讲,小用组织课堂,所有这些已经吸引了每个学生。

三、结语

每位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接受自己所讲的知识,并让他们真正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地探求知识。能否达到这个目的,受很多因素影响。但教师积极探索并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与方法,无疑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在新课改过程中,这显然是每位教师要积极探究的永恒课题。

篇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297-01

面对新课程赋予教师教学工作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和方式,及时做好角色转型定位,以保证英语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发展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树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

二、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者。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更要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成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者。一是指导学生掌握注意策略,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课堂上全神贯注,集中注意力,学习中一丝不苟。二是指导学生运用组织策略,建构英语知识。三是指导学生掌握交流策略。指导学生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四是指导学生掌握监控策略。教会学生对自身采取的学习策略的适应性进行评价,对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优化学习过程。

三、教师应成为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首先,教师要从课程的被动执行者变为编制、组织、实施、评价课程的主人。要善于开发教材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重新组织、加工选择、利用。第二,加强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设备,设计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发挥教学的最大效益。第三,拓展知识信息的获取途径和渠道。利用学校图书馆这一重要课程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第四,开发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上关于英语学习的信息量很大,但这些信息在教科书上不可能全面地反映,需要教师大力开发。

四、教师应成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

篇3

【Abstract】New lesson mark bottom, emphasize art lesson to no longer stay around a stage that pass by Tu2 Tu2's paint, but want to establish rich the lesson of interesting, let student with dulcify of mood, aggressive participate, feeling art of the United States, with development the student be aggressive optimism of appreciate beauty consciousness and appreciate beauty interesting aspect for purpose.Use vivid concrete sensitive faculty image, induct abundant of image thinking, stir up it study desire thus, make the student concentrate on the landlord move to participate study, feel study thus is happiness of.

【Key words】Aggressive active; The happiness learn art; From confidence

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而乐观使人充满朝气、生机勃勃,是人不可缺少的健康心态。作为教师,除了教学生学习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乐观的品质,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为了使所有学生能充分领悟美术的无穷魅力,在美术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全体学生积极的、自信的、快乐的参与各项美术活动:

1.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美术的美,就必须投入到美术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快乐的学。比如说我在《穿花衣的热带鱼》这一课时,制作了精美的教具,创设了蔚蓝的大海、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以及会说话的小鸭子,还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这样以来,学生全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来。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认识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维过程,按照他们的心理年龄特点,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有趣的电脑课件、精美的范画的情境的设置等),诱发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觉得学习是快乐的。2.设计美术教学活动时,必须增强其趣味性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经多次实践,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手拉手,找朋友》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是学习认识色彩与线条,并运用色彩和线条画一张画,为了让学生能认识不同的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我根据《找朋友》的歌曲作为课件的主题曲,创设了一个小朋友、各种卡通模样的小油画棒人和各种各样的卡通线条人,它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看了以后就开始蠢蠢欲动了,这时候我就让他们戴上小油画棒和线条的头饰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多种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而这节课的学生作品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美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大大的增加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的参与其中,并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更应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

3.美术教学活动也应该动静结合,动中有静

美术是内心活动的表现。美术教学活动如果忽视了学生们的心理因素,也不是一堂好的美术课。通过学生们的思维活动,不仅培养他们动脑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美术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每个美术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和名画家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可以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等思想教育。

我在上《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一课时,从古代的青铜器到现代精致绝伦的微雕,都充分地向学生展示了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上课时我尽量把这些工艺品变成看得清楚、摸得着的物品,例如利用录像、实物投影及收集一些实物工艺品结合具体直观化进行讲解。《长信宫灯》的古朴、灵便,《莲鹤方壶》的清新流畅、纤巧,象牙雕的玲珑精巧……学生都看得津津有味:用手指点着,小心地抚摸着,不可思议地赞叹着。青铜器发展史、景德镇瓷都的精湛技艺、繁艳华丽的景泰蓝及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对我国艺术瑰宝的疯狂掠夺,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随着激奋的惊叹,随着失去的愤慨,他们的欣赏程度加深了,爱国主义情感也增强了。另外,在欣赏和学习全部的作品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一些具有高尚品德的艺术家的精神。如我国清代的画家郑板桥刚正不拘,虽清平却不攀权贵,为官清正廉洁,关心人民的疾苦,常以画兰竹以寄情怀。又如徐悲鸿,他一生都用画笔激励人、鼓舞人,还把自己的画和收藏的逾千幅名家精品无偿地捐献给祖国。

4.增强学生自信,使每个学生大胆的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展现自己

篇4

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成了我们全校教师研究的主题,因此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就变得重要起来,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在如何提高历史课堂趣闻性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篇5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102-01

倾听是每个社会人与他人交往的必备素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只有认真倾听老师的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目的、有意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保证活动有效地进行。

一、对倾听的认识

1、倾听运用于数学教学,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以数学教学内容为载体,对于数学课堂积极开展对话教学,在交流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倾听,是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

2、数学课堂中的倾听,核心是用“心”听,它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而是以尊重、真诚、理解为前提,与贯注、共情、挑战,反思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3、数学课堂中,通过观察学生非言语行为,充分理解学生言语信息,注重联系学生学习内在环境,发现学生可利用的生成资源,从而走进学生情感世界,认清学生数学学习的原认知经验,引导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思维,帮助学生数学学习中自我成长。

二、怎样进行倾听

1、教师示范 让学生会听

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其老师身上找到影子,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无论他们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教师都不能在这个时候做其他事或者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因为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

2、搭建平台 让学生善听

(1)制定规则 指导倾听。在数学课堂上,发现了学生不善于倾听的问题之后,针对存在的现象建立了“四心”倾听规则:一要专心:上课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发言要举手,不能在座位上随便发言,不重复同学的发言。二要耐心:如对同学的发言有不同意见或者补充,不能随便插嘴,要等同学发言完毕才能举手发言。三要虚心:当同学提出不同的看法时要虚心接受。同时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或者补充的时候也要虚心,要以“我认为……”,“我想对他的发言进行补充……”这些方式进行交流。四要有心:对同学的发言不盲从,要有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倾听的习惯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2)预设目标 明确倾听。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在教学设计上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如: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读题等情况下,其他学生应该完成什么样“听“的任务呢?教师要在备课时想好,在学生“听”之前布置好。学生有目标,才有可能认真听。在学生发言之前我经常会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请同学们认真地听,等会要进行补充说明?”“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答题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

(3)创设情景 促进倾听。一节课45分钟,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证实,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注意力的持久性较差。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中小学生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所以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

(4)借助游戏 善于倾听。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学会听。”倾听是虽然枯燥,但只要加入那么一点游戏的成分,学生的兴趣就骤然而起了。

3、善用评价 让学生爱听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每一滴水落的声响,当学生说得精彩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表扬、赞赏,如“你听得最认真。”“你把别人说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你听得可真仔细。”以此激励学生参与到倾听中来。同时也可抓其善听的“闪光点”进行褒扬:“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除了用激情的语言评价之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运用体态语来鼓励学生。如用目光接触、点头微笑、靠近学生、体态放松、露出全神贯注和兴趣盎然的神色去倾听学生的回答;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使学生更加善说乐听。

教师的即时评价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听欲望,但是在课堂上仅有教师的评价显然比较单调,如果能激发起学生对同学的评价,课堂会更加丰富多彩。其实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能听到学生对同学的评价,如对同学的精彩发言进行鼓掌表扬,再如低年级经常用到的言语表扬: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这些表扬的方式也同样可以运用到我们的倾听评价中来。另外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有的内容还可以采用同桌互评的方法。

除了课堂上进行即时评价,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倾听的评比活动。如“倾听之星”评比,只要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的同学,经过老师和同学的推荐,可以获得“倾听之星”的小奖牌,小奖牌累计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到教师这里换取一份小礼品。

篇6

目前,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已有广泛应用。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多媒体教学集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于一体,信息容量大,形象直观,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但是,在目前的教育水平下,高校实施多媒体教学是否真的发挥了其应具有的教学优势,是一个亟须讨论和解决的课题。

一、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体现

高校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可以发挥以下四大独特教学优势。

(一)教学设计方面的优势

一是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视觉、听觉信息通过多种媒体有机结合并由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因而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完成教学任务,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难以做到的。二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虚拟技术创造良好的仿真学习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设计能力。三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或个体的特点,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和内容上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二)教学资源方面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动画等将静态和动感、现实和虚拟结合,内容配置灵活多样,教学过程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通过感官和思维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另外,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充分挖掘优秀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整合教学资源,使教学资源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

(三)双向互动方面的优势

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和多维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进行个性化教学。而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虽然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但仍然为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

(四)教学改革方面的优势

高校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能促进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于高校教学的改革,教学信息的共享,师资水平的提高,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策略的实施。

二、高校多媒体教学优势发挥低效的主要原因

(一)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导向有偏差

目前,有的高校在评价教师多媒体教学时,过多地关注教师在教学中是否使用了多媒体设备,以及采用了多少先进技术,却忽视了多媒体教学中更重要的问题,即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是否恰当,教学是否实现了最优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作用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体现等。这种高校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导向偏差使得某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产生许多不正确的认识,从而影响了多媒体教学优势的发挥,课堂教学质量没有得到切实提高。

(二)多媒体教学被“滥用”,课堂教学“影视化”

目前,高校中“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现象较为严重,许多教师没有根据课程内容来制作适宜的多媒体课件。例如,不管是理科、工科还是人文社会学科的课程都制作成同一模式的课件,或是对授课内容没有认真整理,而只是组织制作成教科书的翻版,或是课程内容完全被花里胡哨的动画、影视效果所湮没。最终造成要么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过大,由传统的“人灌”变成了现代的“电灌”;要么信息凌乱,电脑屏幕五彩缤纷,如同看电影,完全体现不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三)师生情感交流少,课堂教学“冷漠化”

目前不少高校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时,在大部分时间内,教师手握鼠标,面对计算机,而学生面对屏幕,感受不到课堂的活力和情感,客体处在被动环境下接受知识,这无疑会导致接受效果的降低。而过去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在讲台上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讲解,其语言表达充满活力和情感,并带有着个性化色彩,学生身临其境很容易受到感染,思维变得活跃,思考积极。遗憾的是,传统教学中的这些好的教学特色完全被一味追求多媒体手段所取代了。

(四)多媒体教学设计水平不高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如果说教师传统的备课方式(最终体现在教案上)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的话,那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更需要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如有关学习内容与学习水平的确定、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形成性练习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评价都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研制过程应当考虑的。而实际上,有关教学设计的思想和理论在许多高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甚至遭到有意或无意的忽略,表现在课件不注重学习者的需求,课件没有合理的层次结构,课件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匹配等。

三、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优化的策略选择

(一)把握好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尺度

从理论上说,几乎所有课程都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但从实际情况出发,并不是每门课、每次课都必须使用它,有些课程或某些教学内容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反而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灵活地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保证最佳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比如结构图表、流程图、模型图片、过程演示、实况录像等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方面有着语言文字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尽量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而对于逻辑推导占主要内容,或者师生面对面情感交流要求较高,以及需要教师现场灵活变更教学方法的教学内容,则要审慎选择多媒体教学。

(二)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

要在多媒体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中适时切换并使其互补,对重点和难点内容以及问题的推理过程,教师仍需要进行必要的板书,教师要有一定的时间离开键盘、鼠标和屏幕,结合传统教学方式,用自己的语言,身体姿势和表情来传达知识和信息,并要经常性采用启发式提出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同时对于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物理变化过程和问题的结论,应灵活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形相结合,展示动态变化过程,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我国高校课堂实践的时间并不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的深入,还有很多方面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比如,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性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如何认识教师和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的角色地位;在教学中如何认识、应用媒体等等。因此,非常有必要在高校中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氛围,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使多媒体教学在研究中不断突破。

(四)增加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篇7

1“深度学习”及教学设计程序

“深度学习”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提出的教学改进项目,它提出了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的单元设计和实践模型.该实践模型提出了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的四个要素:选择生成性单元学习主题;确定深度学习目标;设计深度学习活动;持续性学习评价.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旨在帮助教师整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改进教学实践,使学生获得有意义的深度学习体验.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程序对应四个要素,提出了教师应考虑的几个基本问题,如表1所示。

刚开始时FM=G(G为吸壁球所受的重力),由于吸壁球与竖直平面之间总是存在缝隙,外面的空气会不断地通过缝隙进入到塑料小吸盘内,使小吸盘内的气压p1不断变大,随着p1的增大,最大静摩擦力FM逐渐减小,最终当FM接近G时,吸壁球掉落下来。

3一张报纸的力量

报纸是一种常见的学习资料,用报纸做实验器材,对学生来说有特别的新鲜感,笔者用报纸做实验的接近10个,用报纸演示大气压强的实验就是其中的一例。

实验器材几根约1 m长的同规格木板条、一张大报纸、小铁锤先把一根长约1 m、厚度约5 mm、宽约50 mm的薄木板条放在平整的桌面上,将木板条的三分之一露在桌子边缘的外边,用小铁锤猛力敲击薄木板条,瞬间薄木板条迅猛向上跳起,薄木板条只是有点受损而并没有敲断.再取一根同样规格的长约1 m、厚度约5 mm、宽约50 mm的薄木板条,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木板条的三分之一露在桌子边缘的外边,再取一张完好无损的报纸,把这张报纸覆盖铺在平整的桌面及木板条上,用手把报纸抹平,使报纸尽可能贴近桌面.然后举起你的右手对准露出部分木板条的一端,用力快速劈下(也可以用小铁锤敲击,如图3所示),只听“啪”的一声,木板条露出的部分在桌面边缘处折断了,而铺在桌面上的报纸和木板条纹丝不动(如图4所示).精彩的实验效果、鲜明的实验现象对比,不仅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激起学生强热的探究欲望:为什么报纸会有这么大的压力?原来是大气压在暗中帮了大忙.因为大气压强是每平方厘米1千克(力),一张报纸上的大气压力非常之大.虽然报纸的上下表面都存在大气压力,但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要使报纸跳起身来,上表面的大气压力就显现出来了.就好比站在水里的人,他前后都有水的压力,但是要他在水里快速奔跑能做到吗?

篇8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从而增进知识,增长才干。

首先,上课之始可以通过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读儿歌等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教学中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具体掌握。

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这就要求老师要备好课,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相应的有趣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

第三,教师上课时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也会有一个精神饱满的状态来上这节课。

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激情引导下,在老师传设的活动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产生学习的内动力。

2.要备好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策略

备好教材就是要通读教材和教辅,明确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及本堂课教学内容与前后其他内容之间的联系。备好学生,就是要调查掌握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活动设计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

我们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直观教学,可以通过教师板书板演板画、课件及视频的演示、学生动手摆摆拼拼画画等形式,将抽象的数学直观化具体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難度。

数学课堂上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讲精练,及时反馈、有效调控,切实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提倡"两个高效",即每一位学生的高效和每一分钟的高效。关注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关注每一学生的问题。闲则生非,课堂不允许一个学生闲,忙了,纪律就好,成绩就好。学校最大的浪费是课堂时间的浪费。课堂上要做到放手但不放任,让学生自主却不自流,让学生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神投入,紧张而愉悦地学习。

3.改变传统教学思路,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

我们教育要培养的是能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我们教育不仅是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让他们找到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具备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就要从孩子学习之初开始,在课堂上我们要把孩子当成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以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目的,老师可以先教、再扶、最后放,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同学的交流、自己的探索,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是一个陪伴着和引导者,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遇到问题的学生给予指引,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课内反思和课后反思,及时校正活动内容和形式,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4.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全身心投入,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能做出的教师不启;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引。

5.要及时评价,善用表扬

篇9

1.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科较多,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会对政治学习有所轻视。认为其只需要将知识死记硬背下来,应付考试足以。再加上,政治课有着较为抽象、逻辑性较强的特点,比起其他学科来说,更加难以理解和学习。如此一来,导致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并不大,很多时候都是在老师的催促和监督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真正开动脑筋对问题进行思考,而是死记硬背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在这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学会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体会到政治学习的趣味性。如此一来,才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治学习中来。

2.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的注意力是不可能长期保持固定不变的,尤其是对自制力较差的青少年而言。再加上政治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若只是一味地对书本知识进行讲解,难以使学生在整堂课都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利用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对这个年龄层的学生而言较为感兴趣的例子来进行教学,并且在这过程中与学生持续进行交流,让学生的注意力尽量集中在课堂的教学内容上。

3.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学习习惯的良好与否不仅决定着其学习现状,而且对其将来学习、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十分重要。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实践、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种行为倾向,一般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形成。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以教师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养成及时做笔记的学习习惯为主。虽然记笔记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久而久之容易让学生养成不假思索的坏习惯。而师生互动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互动的过程中设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养成善于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高中政治课堂师生互动之策略

虽然一些教师在高中政治课堂中试图开展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但是因为一些主客观因素,取得的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实现师生互动是广大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篇10

 

语文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体验为核心的实践活动。

“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大胆提出“解放老师、解放学生、解放教育”的思想,倡导旨在张扬学生天性,依靠学生内部自然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寓学于乐,寓学于自然天性,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沉思,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和理解。而体验正是一种心智活动。”学生需要认知的领域非常广阔,语文课如果能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开辟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堂,给学生拓宽表现的平台,就能激发起主体的参与性,学生反复适应参与的全过程,就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模式,从而珍视自己的个人经历,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语文高效课堂从关注学生内生态出发,使教育对象在实践中认知、明理和发展。

教师的教学只有让学生如沐春风,才会有春风化雨之功效。根据学生语言水平、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指导、分层训练,是一种以学生为根本的体验教育。这里的“体验”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是学生发展的必要途径。

 

——充分研读教材,研究学生,解决老师的讲与学生学的问题。过去我们太在意老师讲多少分钟,学生学多少分钟,多不好,少不行。死板,无操作性,宛如烙油饼,火候不足就不熟,火候过了,就糊了。但教学终究不是烙油饼,这样的规定就显得做作;老师该不该讲,该讲多少,完全取决于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没有必要讲,一分钟都是浪费,反之,需要老师把握深度和高度时,老师就是讲上三十分钟也无妨。其弹性限度由课堂内容、学生实际来定。

 

——优化教学设计,解决课堂的动与静的问题。一味的动,必然使课堂浮躁,失去应有的深度;一味的静,也必然使课堂如同一潭死水,失去生命和活力。动与静和谐统一,方可实现课堂的高效。动,需要学生交流,需要展示,要人人都迸发出讲解和倾诉的热情;静,需要保持安静环境,让人人沉思探究。

 

语文高效课堂需落实“低起点、小坡度”的教学原则,关心学生,减压增效,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改革课堂结构。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抓住知识主线,注重基础,讲练适度,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教学方式。在自学、精讲、讨论、合作、检测、反馈等方面下功夫。关注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关注每一学生的问题。课堂上要做到放手但不放任,让学生自主却不自流,让学生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身投入,紧张而愉悦地学习。

 

——优化作业设计。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形式,改善作业批改方式,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教师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作业,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和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重视探究过程,强调过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