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施工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0 15:04: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路基路面施工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路基路面施工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公路作为城市交通网中的重要枢纽,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因此公路工程应该保证其良好的耐久性、稳定性以及较高的服务水平,对公路实施预防性养护必不可少。公路路面检测是实施预防性养护的前提条件。每投入1元预防性养护资金可节约3~10元改正性养护资金,使得路面始终保持在可接受的性能水平之上。路面的检测是高速公路进行维护和正常运营的重要保障,深入研究公路路面检测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高速公路检测系统的必要性

1、存在的问题

1.1高速公路的检测缺少完整的、系统的资料,因而对事故的发展缺乏预见性。

1.2养护检测运行机制落后,重建轻养思想严重,不重视科技进步,对养护检测资金投入不足。

1.3缺乏养护检测和处理过程管理技术档案,对公路的竣工资料、养护检测记录等未能实现有效的电子资料档案管理,无法实现即查即用。

2、必要性

2.1建立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基础数据中心,可对高速公路的设计结构、施工材料、通车时间和进行各种基础养护的数据记录和保存;

2.2改善高速公路数据采集影响道路正常交通、操作危险性大的作业方式,统一数据采集格式和要求,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基础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2.3可解决高速公路路面资料完整保存、查询和调用困难的局面,统一了数据的管理,并便于数据的实时更新;

2.4可针对病害建立生命周期模型,实现对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发展全过程的跟踪、检测,因地制宜地制定养护方案;

2.5规范高速公路公路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培养技术人员对数字化检测技术的认知,形成良好的信息化工作习惯。

二、路面抗滑性能检测

高速公路道路表面应有适应的抗滑力,以确保安全行车。若高速公路道路表面抗滑力不够,汽车启动后就会发生空轮打转情况;汽车在弯道上转弯时,就会产生漂移现象,易发生事故;速度较决行驶紧急刹车时,刹车距离就会增长。以上几种现象都非常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经过调查分析,绝大部分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路面抗滑力不足所导致的。所以,对于高速公路道路表面来说,抗滑力性能的检测结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质量评定指标。抗滑陛能的常用测试方法有:摆式仪法、激光构造深度仪法和横向抗滑系数测试车。

1、摆式仪法

摆式仪法的工作原理是当摆式仪的摆锤从任意高度自由滑落时,摆锤下面加装的橡胶滑块就会接触到试验道路表面。由于摆锤的势能由于二者之间的接触摩擦而损耗,因此,回摆的摆锤只能小于之前摆锤下落的高度。那么,试验路段表面摩擦阻力越小,摆锤回摆时的高度就越大,说明摆锤的摆值也就小。摆式仪法检测前随机选择试验路段,记录测试点所在试验路段的横截面位置,将检验仪器放在测试试验点,开机运行,使摆锤自由滑过已洒水的路面,指针即可对应指出试验路段表面的摆值。在同一试验路段,重复多次测量后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试点试验路段表面的抗滑值。通过摆式仪法可以测定出柔性沥青道路表面以及刚性水泥混凝土道路表面的抗滑值,同时可以评定出上述两种路面在道路湿滑的情况下的抗滑能力。

2、激光构造深度仪法

利用激光测距原理量测深度变化(同激光平整度仪)。激光构造深度仪检测速度可以达到5km/h,即人的步行速度。该仪器测试法具有仪器运输方便、操作快捷,试验结果可靠性好,试验造价低廉的优。

3、横向抗滑系数测试车

横向抗滑系数测试车的工作原理:在测试车上加装两个试验轮胎,通过调整它们的角度,使测试车在行驶时有一定角度的偏转。测试车在潮湿的试验路段以一定速度行驶时,加装的试验轮胎会受到侧向摩擦阻力作用,用此摩擦阻力的数值除以试验轮胎的载重得到的数值,即为试验路段的横向力系数。横向力系数越大,说明路面抗滑能力越强。

三、路面弯沉检测技术

进行路面强度的检测主要有破损试验和无破损试验两大类。进行破损类检测是通过在公路路面各结构层内钻取试样后,通过试验进行物理力学性状的分析,以此来确定所需要的计算参数,然后就可以计算路面的结构承载能力。进行无破损类路面检测则不需要破损路面结构的结构层,可以采用路面弯沉检测技术来估算路面的结构强度。衡量公路路面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路面弯沉。路面弯沉检测技术经历了静态弯沉测量、稳态弯沉测量和脉冲动力弯沉测量这三个发展阶段。在静态弯沉测量阶段使用最多的是贝克曼梁式弯沉仪。但是这种仪器有一定的局限性,只可以检测单点最大弯沉值,而没办法模拟在实际路况中的汽车荷载的工况。进行稳态弯沉测量的仪器最具有代表性的设备是动力弯沉仪,但是它也有一定的缺陷,对应力敏感材料有影响且存在自重静力顶载。进行脉冲动力弯沉测量主要用的是落锤式弯沉仪,该仪器能够很好的模拟车辆荷载作用的加载系统,同时能够通过数字化信息技术进行多级加荷,然后通过计算机来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在进行公路路面弯沉检测时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和自动化水平高等优势,在大规模的公路路面弯沉检测工程别适用。综上可知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弯沉检测仪器有贝克曼梁弯沉仪、自动弯沉仪、稳定动弯沉仪、脉冲弯沉仪四种。前两种能够测得公路表面的最大弯沉仪值,是一种静态测定;后两种能够测得公路表面的最大弯沉值和弯沉盆,是一种动态测定。

路面平整度检测技术

路面平整度是路面评价及路面施工验收中的—个重要指标,主要反映的是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的平整性。当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相对平滑时,则表示路面相对平整,或平整度相对好,反之则表示平整度相对差。好的路面则要求路面平整度也要好。平整度的测试设备分为断面类和反应类两大类

1、车载式颠簸累积仪

车载式颠簸累积仪的工作原理是测试车在所需检测的路面以一定速度行驶时,测试车后轴与车厢之间的单向位移累积值V BI表示路面的平整度,以cm/km为{寸量单位。V BI值越小,说明路面平整度越好。该测试方法具有测试速度快、仪器价格低廉和操作简便的特点。

2、激光路面平整度测定仪

激光路面平整度测定仪是一台具有先进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功能的由激光传感器、加速度计以及陀螺仪组成的测定车。测量仪器随着测定车的行进,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采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系统,将平整度检测结果记录和保存。该测量仪器与路面无接触,检测精度高速度快,而且同时可以对路面纵断面、横坡、车辙等进行测量,因此该测定仪在公路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束语

路面检测技术发展趋势是由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低速检测向高速检测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破损检测发展。提高公路路面检测技术不仅能够给公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可靠的分析数据,还能够使路面养护的措施更科学合理,对维护公路交通网的正常运营,保证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Asphalt road widening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ngitudinal joint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Zhao Zhen-dong1Wu Si-yuan 2Wu Gui-jin1

(1.Xinxiang highway administration Xinxiang City 453000;

2. Xinxiang Highwa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Xinxiang City 453000)

Abstract: The longitudinal seam cracking is caused by the main reason of asphalt pavement widening reconstruction project early washout disease occurrence, by improving the local compactness, reduce roadbed settlement after construction, increase the asphalt surface layer joint water tightness and other measure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longitudinal seam cracking risk, delay the road surface longitudinal seam washout disease,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asphalt pavement.

Keywords: The longitudinal seam; dehisce; The settlement after construction; Water density

1.引言

我国中东部公路网于本世纪初已基本形成,随着近年来交通量的不断增加,早期建设的公路通行能力已明显不能适应交通量增长的需要,拥堵现象时有发生。为缓解这一矛盾,“三升二”、“二升一”公路拓宽改造已成为提升公路通行能力的主要措施。

新乡市近年来已对多条公路进行了拓宽改造,由于新老路基具有不同速率的工后沉降,以及新旧沥青混合料接缝处矿料级配呈非连续状态,致使纵向接缝过早开裂,以致引发沥青路面局部网裂病害的发生。本文为延缓纵缝开裂对公路拓宽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2.加宽路基纵缝开裂的原因

所谓 “三升二、二升一”,是指在原有公路等级基础上,根据交通量和通行能力的需要,对现有三级公路提升为二级、二级公路提升为一级的俗称。为了充分利用老路面的剩余功能,除对局部进行裁弯取直外,大部分路段采取老路加宽的方式,为使拓宽后不至偏拱,不受条件限制时均采用两侧拓宽。

2.1新老路基搭接的形式

垂直搭接。对于平原地区,公路路基普遍较低,多数路段处于零填挖状态,为了保证拓宽路基的承载能力,设计一般要求对路基反挖处理80cm(路床部分)。当碾压宽度受限时,需沿老路路肩线垂直下挖至距路基顶80cm的位置,此时新老路基搭接即形成一条相对于水平面的垂直接缝。

斜面搭接。当路堤高度小于2m且不受碾压宽度限制时,将老路基表土清除以后可直接填筑新路堤。

挖台阶逐层搭接。对于路堤较高的路段,将老路基边坡表土清除以后,从老路堤坡脚向上按设计要求逐层挖设台阶搭接。

2.2不同搭接方式对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新老路基的工后沉降速率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老路基成型后已运行多年,沉降速率逐年减缓并趋于稳定,而新路基由于材料的性质、压实质量以及压实应力释放等因素,初期工后沉降速率较高,因此会在新老路基交界处形成应力集中而开裂。不均匀沉降形成的应力大小与绝对沉降量有关,也即与预期开裂位置相对应的新路基厚度有关。垂直搭接时,沉降界面显著,新老路基结合处开裂可能性大;斜面搭接时,由于新路基厚度没有突变点,因此其沉降量沿铅垂方向也为渐变,新老路基搭接形成开裂的可能性最小;挖台阶逐层搭接的方式是将新老路基厚度分散、细化,使其在同一搭接界面上的沉降应力相对减小,以降低严重开裂的风险,但如果台阶做得比较大,则同样会在台阶的竖直搭接面处产生沉降开裂的可能。

2.3不同搭接方式对新老路基接缝区域压实的影响

新老路基搭接处一定区域内是压实的薄弱区域,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由于处于压实区域边部,压路机在该区域内无法错轮碾压。按照1/2错轮压实法计算,压路机从左到右每压实一遍,接缝区域得到一次碾压,而中心区域得到两次碾压,接缝区域成为弱压实区。接缝区域宽度为主压实轮宽度的1/2。

第二,老路基搭接面(或台阶立面)是否顺直、平整,决定压路机能否碾压到边。如果老路基开挖立面不平整,线形不顺直,一些陡坎、急弯处压路机无法进入而被漏压,形成压实盲区。

第三,压路机类型决定是否可以碾压到边。一些压路机在主压实轮端部以外设置悬挂支撑装置,新老路基垂直搭接时,悬挂支撑装置首先与老路基接触而无法碾压到边,形成压实盲区。就目前常用压路机而言,震动压路机在轮端设有悬挂支撑,铁三轮压路机则不设,有利于贴边压实。

3.新老沥青路面纵向开裂的原因

3.1沥青路面纵向接缝开裂

沥青路面局部开裂的主要原因是抗弯拉强度或抗剪强度小于所承受的外力。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抗弯拉强度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沥青的胶结作用,二是矿料级配形成的嵌挤锁结作用。沥青路面拓宽纵向接缝为冷接缝施工工艺,在新老沥青路面搭接前,需事先对旧路面的边缘进行修整顺直,并形成坚实的接面。但新老沥青混合料在接缝处却难以形成理想级配而失去嵌挤锁结能力,同时造成接缝处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增大,沥青胶结面积减小,胶结力降低,进一步加剧了纵向接缝开裂的可能性。

由于纵向接缝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相对较大,造成沥青混合料局部透水,成为纵向接缝处水毁病害的直接原因。

3.2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沥青路面、路面基层受拉开裂

由于新路基工后沉降速率快,造成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沥青路面、路面基层局部受拉而开裂。

3.3基层纵向接缝开裂反射至路面

基层纵向接缝受压实、材料离析等因素影响,成为低强区,受外力作用后易造成开裂,并引起路面裂缝反射。

4.延缓纵向裂缝发生的措施

篇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市政道路工程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如火如荼,其工程质量与建设速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合理规划设计路基路面,避免市政道路的路基路面建成后发生病害,我们需要根据以往的始终能够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经过深入地分析、总结,在施工过程中把握每一个环节,控制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市政道路工程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道路的纵、平横断面的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的配套基础设施。其中,路基路面工程必须根据市政道路工程的总体规划原则进行设计和规划,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原则包括:

首先,要在满足城市的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设计道路交通,土地的使用要满通运输需求。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道路交通对于土地开发强度的制约与促进作用,完善和优化城市的用地布局,使城市的运转效能得到提高,改善城市的环境,提供高效、经济、低公害、舒适和安全的交通条件。

其次,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同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个体交通和公共交通优势互补的多元化客运网络。

再次,要充分考虑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保证行动不便者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城市道路,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互结合的目的。

最后,城市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城市的道路交通要紧密结合。与城市的主干道相互结合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电信管广电线、电力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给水管线,结合城市的美化亮化道路灌溉及绿化设施、景灯设施、路灯及交管红绿灯控制设施等。

对各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规划,除景灯、路灯、绿化及部分电信、电力设施设计在路面以上,其他的管线设施都在路面以下,以保证道路的视线通畅、环境良好,道路设施功能完善、齐全,环境优美,引导城市的空间向纵横延伸,确保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关键点

(一)控制路基面层裂缝

根据实践总结的经验,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的裂缝控制,关键要采用稳定性能较好、收缩性较小的结构作为基层,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这种类型施工材料裂缝的原理给予充分考虑,其出现裂缝最主要的原因是材料收缩。材料收缩有两个主要方面:温缩和干缩。无论是哪种收缩,都同施工材料塑性指标和含水率有关。所以施工材料的选用中要对施工材料的塑性指标等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检测,经检测符合标准的才可以采购。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添加具有减水、缓凝性能的外加剂来确保施工材料能达到符合施工要求的含水率。只有保证了施工材料这两方面的指标参数,才能够保证很少甚至避免出现裂缝。

(二)控制基层平整度

路基是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强度是确保路面稳定的条件。所以,在设计与施工上都要保证路基质量。而面层平整度的好坏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控制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要对不同的基层区别对待。

由于石灰稳定土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的要求和标准较低,所以石灰稳定土为基础的工程平整度质量比较容易控制,可以使用平地机进行刮平,直到平整度合格即可。

但是对于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质量比石灰土要难,要求也比较高。而且,水泥稳定碎石对面层的平整度影响较大。水泥类的稳定材料不同于石灰土或者粉煤灰、石灰,稳定类材料施工对压实的时间要求并不严格,而终压时间对水泥类稳定材料施工影响非常大,稍控制不好就会影响强度。所以,水泥类的稳定材料接头一般较多,对平整度产生影响。可以用缓凝减水剂延长初凝的时间。通过现场的试验,初凝时间平均为二百七十分钟,至此,可以设计摊铺长度和压实程序。基层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时,要注意摊铺的宽度,过宽时,布料器的转速会加快,使两侧的混合料离析进而对成型和平整度产生影响。

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必须非常严格地控制路基压实度,尤其要注意路堤与人工构造物衔接处的压实,减少衔接处沉降错落影响。

路基经碾压以后要进行密实度、纵横坡度、几何尺寸、标高等指标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以进行路面结构的施工。

对于各种路面材料要进行必要的试验与施工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果断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三)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通过对大量的市政道路工程调查表明,软土地基的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跳车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图的设计过程中地质钻探的布孔太少,钻探不深,软土地基没有被及时发现,或者对软土地基的深度、范围和物理力学性质等没能准确探明,致使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够完善。

另外,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计算参数和计算方法与软土地基实际情况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距,软土地基的处理很难达到技术要求及预期效果。另外,雨水侵蚀导致路基填充材料流失和强度降低,也是导致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沉降一个主要原因。各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适的适应性和机理各有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用。

篇4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市政道路工程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如火如荼,其工程质量与建设速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合理规划设计路基路面,避免市政道路的路基路面建成后发生病害,我们需要根据以往的始终能够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经过深入地分析、总结,在施工过程中把握每一个环节,控制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市政道路工程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道路的纵、平横断面的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的配套基础设施。其中,路基路面工程必须根据市政道路工程的总体规划原则进行设计和规划,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原则包括:

    首先,要在满足城市的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设计道路交通,土地的使用要满通运输需求。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道路交通对于土地开发强度的制约与促进作用,完善和优化城市的用地布局,使城市的运转效能得到提高,改善城市的环境,提供高效、经济、低公害、舒适和安全的交通条件。

    其次,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同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个体交通和公共交通优势互补的多元化客运网络。

    再次,要充分考虑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保证行动不便者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城市道路,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互结合的目的。

    最后,城市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城市的道路交通要紧密结合。与城市的主干道相互结合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电信管广电线、电力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给水管线,结合城市的美化亮化道路灌溉及绿化设施、景灯设施、路灯及交管红绿灯控制设施等。

    对各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规划,除景灯、路灯、绿化及部分电信、电力设施设计在路面以上,其他的管线设施都在路面以下,以保证道路的视线通畅、环境良好,道路设施功能完善、齐全,环境优美,引导城市的空间向纵横延伸,确保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关键点

    (一)控制路基面层裂缝

    根据实践总结的经验,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的裂缝控制,关键要采用稳定性能较好、收缩性较小的结构作为基层,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这种类型施工材料裂缝的原理给予充分考虑,其出现裂缝最主要的原因是材料收缩。材料收缩有两个主要方面:温缩和干缩。无论是哪种收缩,都同施工材料塑性指标和含水率有关。所以施工材料的选用中要对施工材料的塑性指标等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检测,经检测符合标准的才可以采购。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添加具有减水、缓凝性能的外加剂来确保施工材料能达到符合施工要求的含水率。只有保证了施工材料这两方面的指标参数,才能够保证很少甚至避免出现裂缝。

    (二)控制基层平整度

    路基是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强度是确保路面稳定的条件。所以,在设计与施工上都要保证路基质量。而面层平整度的好坏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控制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要对不同的基层区别对待。

    由于石灰稳定土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的要求和标准较低,所以石灰稳定土为基础的工程平整度质量比较容易控制,可以使用平地机进行刮平,直到平整度合格即可。

    但是对于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质量比石灰土要难,要求也比较高。而且,水泥稳定碎石对面层的平整度影响较大。水泥类的稳定材料不同于石灰土或者粉煤灰、石灰,稳定类材料施工对压实的时间要求并不严格,而终压时间对水泥类稳定材料施工影响非常大,稍控制不好就会影响强度。所以,水泥类的稳定材料接头一般较多,对平整度产生影响。可以用缓凝减水剂延长初凝的时间。通过现场的试验,初凝时间平均为二百七十分钟,至此,可以设计摊铺长度和压实程序。基层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时,要注意摊铺的宽度,过宽时,布料器的转速会加快,使两侧的混合料离析进而对成型和平整度产生影响。

    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必须非常严格地控制路基压实度,尤其要注意路堤与人工构造物衔接处的压实,减少衔接处沉降错落影响。

    路基经碾压以后要进行密实度、纵横坡度、几何尺寸、标高等指标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以进行路面结构的施工。

    对于各种路面材料要进行必要的试验与施工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果断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三)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通过对大量的市政道路工程调查表明,软土地基的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跳车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图的设计过程中地质钻探的布孔太少,钻探不深,软土地基没有被及时发现,或者对软土地基的深度、范围和物理力学性质等没能准确探明,致使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够完善。

    另外,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计算参数和计算方法与软土地基实际情况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距,软土地基的处理很难达到技术要求及预期效果。另外,雨水侵蚀导致路基填充材料流失和强度降低,也是导致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沉降一个主要原因。各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适的适应性和机理各有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用。下面以江苏某公路工程的第1标段为例进行说明:

    江苏某公路工程的第1标段,长2km,流塑状淤泥与欠固结灵敏或者高灵敏淤泥质土的分布比较广泛,厚度大,属于软土路基,而且沟壑、鱼塘众多。

    针对这种难以控制路基稳定与固结时间的路段,可以用真空联合的堆载预压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真空联合的堆载预压法具体操作是在软土地基的表面先铺设好砂垫层,之后埋设垂直的排水通道,然后在砂垫层的顶面铺设密封薄膜隔绝大气,薄膜的四周埋入土里,通过砂垫层埋设的吸水管道,使用真空装置抽气,形成真空。抽真空的时候,排水通道和砂垫层会先后形成压差,土体中空隙的水在压差作用下有排水通道不断排除,最终使土体固结。

    (四)路基路面排水

    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受到水的影响,很多路基的病害都是水的侵蚀导致的。另外,从不损害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必须要做好路基的排水,并且要与地区的排水规划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在路基施工中要重视施工排水,避免水患给路基和路面的施工造成多余的损失。

    1.地面排水

    常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有急流槽、对于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排水沟渠,通常都要求铺砌防护。浆砌片石加固应用非常广泛,如今,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要做到迅速排除在路面范围的降水,减少路面渗入,避免水冲刷路基边坡。路面排水通常有两种方式。首先是分散排水,通常应用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势较平坦的长路段,除了加固路基边坡和硬化路肩,也要考虑到边坡下部植物的生长是否会挡住横向排水的通路,导致路面积水。对应措施是硬化路肩并设路肩排水沟,加大沟坡排水。另外一种为集中排水,硬路肩的外侧可以设置现浇沥青混凝土拦水带或者泥混凝土预制块,使其同硬路肩路面形成三角形集水槽流水,隔30—50m的间距设置一道泄水口,和路堤边坡的急流槽相互衔接,将雨水排放到坡脚的排水沟中。

    3.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多用渗井、渗沟、盲沟、暗沟等,特点是渗透式的排水。水流较大时多采用有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砂砾料的反滤层大多改用了具备反滤功能土工织物。带有滤布、钢圈与加强合成纤维所组成的加劲软式的透水管很适合在地下排水中应用。

    三、结语

    总之,公路的路基路面质量深刻影响着公路的使用性能,因此,进行路基路面的施工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设计进行,并针对不同的工程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用相适应的具体措施。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积累经验,总结路基路面的施工设计方法,对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公路使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高等级公路工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高等级公路工程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如火如荼,其工程质量与建设速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合理规划设计路基路面,避免市政道路的路基路面建成后发生病害,我们需要根据以往的始终能够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经过深入地分析、总结,在施工过程中把握每一个环节,控制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高等级公路工程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高等级公路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道路的纵、平横断面的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的配套基础设施。其中,路基路面工程必须根据高等级公路工程的总体规划原则进行设计和规划,高等级公路工程的设计原则包括:

首先,要在满足城市的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设计道路交通,土地的使用要满通运输需求。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道路交通对于土地开发强度的制约与促进作用,完善和优化城市的用地布局,使城市的运转效能得到提高,改善城市的环境,提供高效、经济、低公害、舒适和安全的交通条件。

其次,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同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个体交通和公共交通优势互补的多元化客运网络。

再次,要充分考虑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保证行动不便者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城市道路,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互结合的目的。

最后,城市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城市的道路交通要紧密结合。与城市的主干道相互结合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电信管广电线、电力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给水管线,结合城市的美化亮化道路灌溉及绿化设施、景灯设施、路灯及交管红绿灯控制设施等。

对各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规划,除景灯、路灯、绿化及部分电信、电力设施设计在路面以上,其他的管线设施都在路面以下,以保证道路的视线通畅、环境良好,道路设施功能完善、齐全,环境优美,引导城市的空间向纵横延伸,确保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级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关键点

(一)控制路基面层裂缝

根据实践总结的经验,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的裂缝控制,关键要采用稳定性能较好、收缩性较小的结构作为基层,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这种类型施工材料裂缝的原理给予充分考虑,其出现裂缝最主要的原因是材料收缩。材料收缩有两个主要方面:温缩和干缩。无论是哪种收缩,都同施工材料塑性指标和含水率有关。所以施工材料的选用中要对施工材料的塑性指标等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检测,经检测符合标准的才可以采购。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添加具有减水、缓凝性能的外加剂来确保施工材料能达到符合施工要求的含水率。只有保证了施工材料这两方面的指标参数,才能够保证很少甚至避免出现裂缝。

(二)控制基层平整度

路基是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强度是确保路面稳定的条件。所以,在设计与施工上都要保证路基质量。而面层平整度的好坏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控制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要对不同的基层区别对待。

由于石灰稳定土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的要求和标准较低,所以石灰稳定土为基础的工程平整度质量比较容易控制,可以使用平地机进行刮平,直到平整度合格即可。

但是对于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质量比石灰土要难,要求也比较高。而且,水泥稳定碎石对面层的平整度影响较大。水泥类的稳定材料不同于石灰土或者粉煤灰、石灰,稳定类材料施工对压实的时间要求并不严格,而终压时间对水泥类稳定材料施工影响非常大,稍控制不好就会影响强度。所以,水泥类的稳定材料接头一般较多,对平整度产生影响。可以用缓凝减水剂延长初凝的时间。通过现场的试验,初凝时间平均为二百七十分钟,至此,可以设计摊铺长度和压实程序。基层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时,要注意摊铺的宽度,过宽时,布料器的转速会加快,使两侧的混合料离析进而对成型和平整度产生影响。

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必须非常严格地控制路基压实度,尤其要注意路堤与人工构造物衔接处的压实,减少衔接处沉降错落影响。

路基经碾压以后要进行密实度、纵横坡度、几何尺寸、标高等指标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以进行路面结构的施工。

对于各种路面材料要进行必要的试验与施工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果断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三)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通过对大量的高等级公路工程调查表明,软土地基的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跳车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图的设计过程中地质钻探的布孔太少,钻探不深,软土地基没有被及时发现,或者对软土地基的深度、范围和物理力学性质等没能准确探明,致使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够完善。

另外,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计算参数和计算方法与软土地基实际情况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距,软土地基的处理很难达到技术要求及预期效果。另外,雨水侵蚀导致路基填充材料流失和强度降低,也是导致高等级公路工程的路基沉降一个主要原因。各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适的适应性和机理各有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用。下面以江苏某公路工程的第1标段为例进行说明:

江苏某公路工程的第1标段,长2km,流塑状淤泥与欠固结灵敏或者高灵敏淤泥质土的分布比较广泛,厚度大,属于软土路基,而且沟壑、鱼塘众多。

针对这种难以控制路基稳定与固结时间的路段,可以用真空联合的堆载预压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真空联合的堆载预压法具体操作是在软土地基的表面先铺设好砂垫层,之后埋设垂直的排水通道,然后在砂垫层的顶面铺设密封薄膜隔绝大气,薄膜的四周埋入土里,通过砂垫层埋设的吸水管道,使用真空装置抽气,形成真空。抽真空的时候,排水通道和砂垫层会先后形成压差,土体中空隙的水在压差作用下有排水通道不断排除,最终使土体固结。

(四)路基路面排水

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受到水的影响,很多路基的病害都是水的侵蚀导致的。另外,从不损害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必须要做好路基的排水,并且要与地区的排水规划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在路基施工中要重视施工排水,避免水患给路基和路面的施工造成多余的损失。

1.地面排水

常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有急流槽、对于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排水沟渠,通常都要求铺砌防护。浆砌片石加固应用非常广泛,如今,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要做到迅速排除在路面范围的降水,减少路面渗入,避免水冲刷路基边坡。路面排水通常有两种方式。首先是分散排水,通常应用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势较平坦的长路段,除了加固路基边坡和硬化路肩,也要考虑到边坡下部植物的生长是否会挡住横向排水的通路,导致路面积水。对应措施是硬化路肩并设路肩排水沟,加大沟坡排水。另外一种为集中排水,硬路肩的外侧可以设置现浇沥青混凝土拦水带或者泥混凝土预制块,使其同硬路肩路面形成三角形集水槽流水,隔30—50m的间距设置一道泄水口,和路堤边坡的急流槽相互衔接,将雨水排放到坡脚的排水沟中。

3.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多用渗井、渗沟、盲沟、暗沟等,特点是渗透式的排水。水流较大时多采用有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砂砾料的反滤层大多改用了具备反滤功能土工织物。带有滤布、钢圈与加强合成纤维所组成的加劲软式的透水管很适合在地下排水中应用。

三、结语

总之,公路的路基路面质量深刻影响着公路的使用性能,因此,进行路基路面的施工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设计进行,并针对不同的工程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用相适应的具体措施。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积累经验,总结路基路面的施工设计方法,对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公路使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 U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1 路基“弹簧”的防治

路基“弹簧”在施工中时常出现,是目前路基土方施工难以避免质量通病,通过多年的总结采取以下措施比较有效:避免使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的土作为路基填料;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和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严禁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不能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以免形成 水囊;填筑上层时应开好排水沟,或采取其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至路基50cm以下;填筑上层时,应对下层填土的压实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方能填筑上层。

1.2 路堤边坡的常见病害防治

其主要病害是路堤边坡坍塌、边坡冲沟、防护体滑落、防护剥蚀、急流槽悬空等,我们可以以下途径进行防治:设计合理的道路横断面,做好排水工程,避免局部冲刷淘空路基边坡坡脚;对路基边坡采取综合的防护措施,如植草或植树,采用砌石或混凝土块对边坡进行防护;施工中采用正确的填筑方法,避免边坡过陡,填筑中适当增加宽度并进行压实,提高边坡的压实度;重视圬工砌筑,勾缝要密实,提高急流槽、护坡的施工质量。

1.3 高填方路基沉降的防治

高填方路基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危害性很大,如路面早期破坏、开裂及局部边坡塌方等都有其原因。通过在 03省道与330国道连接公路工程高填方施工总结以下几条:

1.3.1 施工时应考虑高填方路基早开工,避免填筑速度过快,路面基层施工时应尽量安排晚开工,以使高填方路基有充分的沉降时间。

1.3.2 加强对基底的压实或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当地基位于斜坡和谷底时,应做挖台阶处理。

1.3.3 施工时要严格分层填筑,控制分层的厚度,并充分压实。

1.3.4 在软弱地基上进行高填方路基施工时,除对软基进行必要处理外,从原地面以上1~2m高度范围内不得填筑细粒土,应填筑硬质石料,并用小碎石、石屑等材料嵌缝、整平、压实。

2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1 无机结合料基层裂缝的病害主要有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等

2.1.1 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的主要防治方法: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质,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或适量掺加粉煤灰;控制压实含水量,需要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量,避免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铺筑碎石过渡层,在石灰土基层与路面间铺筑一层碎石过渡层,可有效的避免裂缝。;掺加粗粒料,在石灰土中适量掺加砂、碎石、碎砖、煤渣及矿渣等;分层铺筑时,在石灰土强度形成期,任其产生收缩裂缝后,再铺筑上一层,可有效减少新铺筑层的裂缝;设置收缩缝,在石灰土层中,每隔5—10m设一道缩缝。

2.1.2 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的主要防治方法: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质,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或适量掺加粉煤灰;控制压实含水量,需要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量,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好;在能保证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低的水泥用量;一次成型,尽可能采用慢凝水泥,加强对水泥稳定土的养生,避免水分蒸发过快;设计合理的水泥稳定土配合比,加强拌合,避免出现粗细料离析和拌和不均匀现象。

2.2 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的防治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是考核路面工程的主要指标,要保证路面平整度首先要合理的技术、组织措施,在大面积施工前必须作好实验段的施工和记录,检查人员、机械设备、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的匹配、合理情况。在施工中应作到以下几点:

2.2.1 在摊铺机及找平装置使用前,应仔细设置和调整,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根据实铺效果进行随时调整。

2.2.2 现场应设置专人指挥运输车辆,以保证摊铺机的均匀连续作业,摊铺机部不在中途停顿,不得随意调整摊铺机的行驶速度。

2.2.3 路面各个结构层的平整度应严格控制,严格工序间的交验制度。

2.2.4 针对混合料中沥青性能特点,确定压路机的机型及重量,并确定出施工的初压温度,合理选择碾压速度,严禁在未成型的油面表层急刹车及快速起步,并选择合理的振频、振幅。

2.2.5 在摊铺机前设专人清除掉在“滑靴”前的混合料及摊铺机履带下的混合料。

2.2.6 为改进构造物伸缩缝与沥青路面衔接部位的牢固及平顺,先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再做构造物伸缩缝。

2.2.7 做好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

2.3 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病害的防治

2.3.1 横向接缝防治措施:

(1)将已摊铺的路面尽头边缘锯成垂直面,并与纵向边缘成直角。

(2)预热已压实部分路面,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

(3)摊铺机起步速度要慢,并调整好预留高度摊铺结束后立即碾压,碾压速度不宜过快。

2.3.2 纵向接缝防治措施:

(1)尽量采用热接茬施工,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摊铺机梯队作业。

(2)将已摊铺混合料留10~20cm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待后摊铺部分完成后一起碾压。

(3)碾压完成后,用3m直尺检查,用钢轮压路机处理棱角。

2.4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防治

首先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良好的结构组合设计,综合考虑结构组合设计、排水设计;要保证基层施工质量,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较好的水稳定性和平整度,为水泥混凝土面板提供良好的支撑。施工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严格控制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避免水灰比过大或混合料离析,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严格掌握切缝时间,避免由于混凝土的收缩产生断板;严格控制超限荷载,对混凝土路面的各类缝隙进行灌缝,避免地面水进入内部结构。

3 结束语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周期周期长,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单件性、流动性等特点,影响工程目标实现的因素很多,因此要求各参与方对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能熟练的掌握和应用。如正确运用PDCA原理、全面质量控制原理、三阶段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组织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并结合项目自身的特点有效运行质量保证体系才能使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许晓毅.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J]. 市政技术, 2010, (S1)

[2]王勇,韩存民.关于公路路基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的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4, (06) .

[3]何群.试述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6, (04) .

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市政道路工程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如火如荼,其工程质量与建设速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合理规划设计路基路面,避免市政道路的路基路面建成后发生病害,我们需要根据以往的始终能够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经过深入地分析、总结,在施工过程中把握每一个环节,控制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市政道路工程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道路的纵、平横断面的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的配套基础设施。其中,路基路面工程必须根据市政道路工程的总体规划原则进行设计和规划,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原则包括:

首先,要在满足城市的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设计道路交通,土地的使用要满通运输需求。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道路交通对于土地开发强度的制约与促进作用,完善和优化城市的用地布局,使城市的运转效能得到提高,改善城市的环境,提供高效、经济、低公害、舒适和安全的交通条件。

其次,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同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个体交通和公共交通优势互补的多元化客运网络。

再次,要充分考虑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保证行动不便者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城市道路,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互结合的目的。

最后,城市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城市的道路交通要紧密结合。与城市的主干道相互结合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电信管广电线、电力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给水管线,结合城市的美化亮化道路灌溉及绿化设施、景灯设施、路灯及交管红绿灯控制设施等。

对各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规划,除景灯、路灯、绿化及部分电信、电力设施设计在路面以上,其他的管线设施都在路面以下,以保证道路的视线通畅、环境良好,道路设施功能完善、齐全,环境优美,引导城市的空间向纵横延伸,确保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关键点

1.控制路基面层裂缝

根据实践总结的经验,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的裂缝控制,关键要采用稳定性能较好、收缩性较小的结构作为基层,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这种类型施工材料裂缝的原理给予充分考虑,其出现裂缝最主要的原因是材料收缩。材料收缩有两个主要方面:温缩和干缩。无论是哪种收缩,都同施工材料塑性指标和含水率有关。所以施工材料的选用中要对施工材料的塑性指标等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检测,经检测符合标准的才可以采购。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添加具有减水、缓凝性能的外加剂来确保施工材料能达到符合施工要求的含水率。只有保证了施工材料这两方面的指标参数,才能够保证很少甚至避免出现裂缝。

2.控制基层平整度

路基是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强度是确保路面稳定的条件。所以,在设计与施工上都要保证路基质量。而面层平整度的好坏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控制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要对不同的基层区别对待。

由于石灰稳定土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的要求和标准较低,所以石灰稳定土为基础的工程平整度质量比较容易控制,可以使用平地机进行刮平,直到平整度合格即可。

但是对于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质量比石灰土要难,要求也比较高。而且,水泥稳定碎石对面层的平整度影响较大。水泥类的稳定材料不同于石灰土或者粉煤灰、石灰,稳定类材料施工对压实的时间要求并不严格,而终压时间对水泥类稳定材料施工影响非常大,稍控制不好就会影响强度。所以,水泥类的稳定材料接头一般较多,对平整度产生影响。可以用缓凝减水剂延长初凝的时间。通过现场的试验,初凝时间平均为二百七十分钟,至此,可以设计摊铺长度和压实程序。基层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时,要注意摊铺的宽度,过宽时,布料器的转速会加快,使两侧的混合料离析进而对成型和平整度产生影响。

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必须非常严格地控制路基压实度,尤其要注意路堤与人工构造物衔接处的压实,减少衔接处沉降错落影响。

路基经碾压以后要进行密实度、纵横坡度、几何尺寸、标高等指标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以进行路面结构的施工。

对于各种路面材料要进行必要的试验与施工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果断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通过对大量的市政道路工程调查表明,软土地基的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跳车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图的设计过程中地质钻探的布孔太少,钻探不深,软土地基没有被及时发现,或者对软土地基的深度、范围和物理力学性质等没能准确探明,致使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够完善。

另外,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计算参数和计算方法与软土地基实际情况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距,软土地基的处理很难达到技术要求及预期效果。另外,雨水侵蚀导致路基填充材料流失和强度降低,也是导致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沉降一个主要原因。各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适的适应性和机理各有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用。

4.路基路面排水

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受到水的影响,很多路基的病害都是水的侵蚀导致的。另外,从不损害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必须要做好路基的排水,并且要与地区的排水规划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在路基施工中要重视施工排水,避免水患给路基和路面的施工造成多余的损失。

(1)地面排水

常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有急流槽、对于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排水沟渠,通常都要求铺砌防护。浆砌片石加固应用非常广泛,如今,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要做到迅速排除在路面范围的降水,减少路面渗入,避免水冲刷路基边坡。路面排水通常有两种方式。首先是分散排水,通常应用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势较平坦的长路段,除了加固路基边坡和硬化路肩,也要考虑到边坡下部植物的生长是否会挡住横向排水的通路,导致路面积水。对应措施是硬化路肩并设路肩排水沟,加大沟坡排水。另外一种为集中排水,硬路肩的外侧可以设置现浇沥青混凝土拦水带或者泥混凝土预制块,使其同硬路肩路面形成三角形集水槽流水,隔30―50m的间距设置一道泄水口,和路堤边坡的急流槽相互衔接,将雨水排放到坡脚的排水沟中。

(3)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多用渗井、渗沟、盲沟、暗沟等,特点是渗透式的排水。水流较大时多采用有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砂砾料的反滤层大多改用了具备反滤功能土工织物。带有滤布、钢圈与加强合成纤维所组成的加劲软式的透水管很适合在地下排水中应用。

三、结语

总之,在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中,对路基的整体施工性能还要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和设计来进行,根据不同的工程施工情况和施工经验,总结出了路基路面施工设计方法,对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磊,试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电子世界.2013(09).

[2]乔立新,试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7).

篇8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路基填压

1.1 路基填料

路基填料规范中规定了对路基填料应有条件的选用。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的填料提出了限制的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30 cm的路床填料cbr值应>8,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都给出相应的规定值。当路基填料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强度时,应采取掺合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处理,改变其性能。并规定对其他等级公路铺筑高级路面时,也要采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规定值。

1.2 路基碾压

在路基压实方面,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作用。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 cm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其他的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此外,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

2 路基排水

公路排水设计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要考虑如何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其强度的影响,一般称之为第一类排水;其二是要考虑如何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这称为第二类排水。第一类排水设计,通常采用适当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办法。施工期间一般都考虑在施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施工期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同时在路基底部掺加低剂量石灰处理,设置40 cm厚的稳定层等。采用这一系列措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类排水设计,一般包括:①通过路面横坡、边沟、边沟急流槽等,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以外;②设计中央分隔带纵向碎石盲沟、软式透水管及横向排水管,将施工期进入中央分隔带的雨水及运营期中央分隔带的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③设计泄水孔以迅速排除桥面水;④设计中采用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或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路面渗水的排水设计:沿路面边缘设置由透水性填料、集水沟、横向出水管和过滤织物(土工布)组成的路面边缘排水系统。通过设置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和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由于通过沥青面层下渗的水量有限,考虑到排水路径的限制,在设计中采用每10 m左右设置一道φ5 cm横向排水管,以确保路面下渗水的排除。

3 路基防护

3.1 坡面防护

坡面防护的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以及与环境的协调。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高等级公路的边坡,多采用种草防护,边坡较高时,采用砌石框格种草防护。由于西部干旱缺水,边坡种草防护类型的选择很重要,现大多采用草坪植生带,即将草籽、肥料和土均匀拌和裹于土工物内,当草籽发芽也长成草起到固土作用后,无纺布纤维自然腐烂,不会污染环境,效果很好。石砌圬工防护仍较普遍使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多用在路堤边坡,连片的及带窗孔的护面墙,用于路堑边坡。破裂的或易于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采用锚杆挂铁丝网或高强塑料网格喷浆或喷射混凝土以及喷射纤维混凝土防护也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石砌圬工及混凝土防护造价高、易破损等诸多问题,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建议大力推广既能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又一劳永逸的种草防护。

3.2 冲刷防护

防护沿河路基边坡免受冲刷仍多采用直接防护。传统的砌石、抛石、铁丝石笼、挡土墙等有所改进,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浪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3.3 支挡防护

篇9

人们因为经济的发展与观念的变化,对于出行的要求也日益增多,从而导致了社会车辆的剧增,这就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压力,尤其是安全事故多发的桥梁、道路的过渡段。为了保证出行人员的安全,为了使道路交通能更好的为人所服务,建设部门必须要加强对桥梁道路过渡路段的安全性的考量。本文通过对桥梁道路过渡路段的多发、常见问题的总结,分析桥梁道路过渡路段路基路面施工技巧及注意事项。

一、问题

要降低桥梁道路过渡路段路基路面的安全隐患,就必须要对过渡路段常见的问题进行总结,并能够从常见的问题中总结出其中的一般规律,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路面断裂、破损。

桥梁道路过渡路段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路面的断裂和破损,破损主要表现在坑洼较多等现象。而这类断裂和破损无论是大规模还是小面积,都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路基夯实得不够好,再加上如果施工所用的材料的质量、配比有任何的小的瑕疵,就会引起路基的膨胀与收缩等现象,这样的现象就容易导致路面损坏与断裂。任何工程无论是房屋还是道路,“基”最为关键,万丈高楼全靠房基支撑,而道路亦是如此,道路的安全、完好就全靠路基,一旦路基出现的问题,那么就会给道路的安全增加了隐患,尤其是桥梁道路的过渡阶段,本来就应该加倍重视,如果再出现问题,过渡路段的问题就更频发,也就更容易造成断裂、破损的现象。

2、接口的连接水平不足。

一般而言,一条管道最容易出现问题就是有接口的位置,道路亦是如此,道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也就是接口。在生活中,很多桥梁道路的过渡路段经常会看见接口所在的位置不平,专业来说就是阶梯状的缝隙结构,这样的路面会对车辆的速度、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阶梯状的接口会让车辆在过渡路段给道路、桥梁增加冲击力,就会影响道路桥梁的路面平坦性。而造成这样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材料的选择不当,过渡路段应该选择一些压实性极强和排水性极强的材料,而如果不具备很好的压实性能和排水性能,过渡路段就无法被夯实,加上水的作用,就会导致该地域沉降等现象。

3、路面不够平整。

评价一条道路的建设效果,最直接的就是道路的平坦性,因为道路是否平坦,专业人士测量起来也不是难事,而一般人用肉眼观察,如果经验足够丰富,也能够大概看出其平坦性能来,很多桥梁道路的过渡路段正是因为不够平坦,从而对车辆产生颠簸,就会影响车胎和车身,再严重的会影响车的性能。很多工程队伍在桥梁道路的过渡路段对道路建设缺乏严格、完善的监管制度,所以施工人员往往就不求精益求精,从而也就导致了道路的不平。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尤其是机器的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无法满足桥梁道路过渡路段这样复杂的施工对象,这样也就很容易导致路面的不平。

二、策略

上文对桥梁道路过渡路段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所以这里提出的对策也就主要针对于提出的问题,但只要施工队伍对以上问题进行总结,并借鉴这里提出的具有针对性,那么对桥梁道路过渡路段的路基路面的质量控制就会得到有效提升。

1、加强对排水工作的质量控制。

造成路基不稳和路面容易破损等现象的原因主要就是路面含水量过多,超过了材料的承载力。一般而言,对于道路的排水工作主要是加固沟渠、安置盲沟等,当然,最主要的是运用一些渗透性能优良的建筑材料。然而仅仅依靠这些内容是完全不够的,在建筑过程中,施工工人会根据自身主观能动性出发,无法完全按照图纸或要求来建设,所以最应该做的应该是加强监督,加强对排水工作等对路基路面损坏程度严重的工作的质量控制。要加强这方面的质量控制,需要做到的是:第一,建立监督机制,选择监督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第二,选出责任人,施工质量一旦检测不合格可以找到责任人作出解决措施;第三,提升施工人员的道德素质,主要可以是施工队伍内部领导的说教、培训,或是在招工之际就全方面的考察。

2、加强道路维护。

修筑工作只是基础,对桥梁道路过渡路段的路基路面的维护依然重要,尤其是桥梁道路过渡路段的路基路面出现坡面,那么维护就更加重要了。维护内容主要是防止地表水冲刷而导致路面受损,或是路面已经受损之后的维护。维护时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很多方法都很有效果,但基本上都是对不同路基中产生的破损的路面进行护坡,如何选择护坡是一大难点,针对不同的路段不同的环境,选择护坡也就不一样。路堑边坡中,一般是实用连片带窗孔的墙型护坡,这样的作用主要是防风防水。而在路堤边坡主要实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这样的作用主要是加固,保持路基路面的牢固以减少破损几率。对一些岩石边坡主要采用的是挂铁丝网等方式,其主要原因是岩石边坡容易被风化,零碎的石块就会影响道路通车,尤其是在桥梁道路的施工路段,零碎的石块容易引发事故,所以铁丝网是一个比较简便且效果很好的方法。

3、搭板法。

搭板法主要是针对桥头多发的跳车问题而提出的,利用搭板法最主要的是对长度的选择,对长度的选择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施工者长时间从事工作积累的经验。搭板搭建的方法主要为三个。第一是根据工程要求和桥梁的实际情况一般采用22厘米厚度的搭板,主要目的是完成道路桥梁的合理过渡;第二是使用较长的搭板,使得车辆在运行中因为车辆的重力而使得搭板弯曲来使得车辆对地面的荷载力降低,从而减少对路面的冲击力,这一方法就类似于“以柔克刚”,搭板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将车的承载力化解一部分,车辆对地面的作用力就会降低,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路基路面的损坏;第三是利用搭板在桥梁与道路间构造类似于反向坡度,应该注意的是,必须要确保桥台与搭板的高度相同,这一方法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施工者精心的设计。

三、总结

桥梁道路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一直是道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施工者能够多用心多用眼,多用心是指要能够多思考,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多用眼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做决定,根据地段环境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方案。本文主要是对桥梁道路过渡路段路基路面常见的问题进行总结,并经过分析得出解决对策,即桥梁道路过渡阶段路基路面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技巧。然而仅仅依靠技巧是不够的,要使得桥梁道路过渡阶段路基路面安全、可靠,最重要的是加强监督,也就是进行完善的合理的质量控制,不要破损了才来维护,而是要通过质量的控制来减少和尽可能的避免维护。

篇10

1、引言:我国的桥梁设计结构水平已相当高,但是对路桥过渡上的路基面研究较少,施工技术也比较有限,导致桥头跳车情况。桥台路基深陷过大使路桥路面的寿命明显缩短、维修改善的费用增加,经济损失也比较严重甚至比新铺花费还大,并要承担在交通中断所造成的损失。

2、施工技术与质量通病的防治

2.1路桥过渡段发生不均匀的沉降,即桥头跳车现象已经成为很常见的质量缺陷之一,在这里将分析总结下下沉降的具体原因,主要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2.1.1桥梁地基

大多数桥梁地基土质的天然含水量大、空隙率大、抗剪的强度低,长期自重和车辆载花作用很易使此段发生沉陷。

2.1.2设计

因各种原因钻探深度不足或地质钻控布控过少,以至未能及时发现软基存在,或准确控明软基范围和深度,从而造成软基处治的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导致软基处理达到规范的要求。

2.1.3台背填料

选择台背的填料时,应该尽量选透水性好的材料,但常用的透水性材料存在空隙量大的缺点,施工中不容易控制其压实度,路基路面的恒载和车辆荷载也容易引起地基的压缩变形,此外,填料的压缩、固结、次固结引起路基路面结构层因行车作用而被压缩。

2.1.4施工

由于道路与桥梁的施工顺序原因,造成了桥梁两端留下一个填土较多,施工面窄的作业段,从而导致现场施工条件极差。现实中常再现这样的情况,由于施工单位抢工程进度,而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台背回填松铺度严重不足,台背排水防护做得也不到位,从而留下质量隐患。

2.2防治沉降的设计施工要点

2.2.1加强填料的选择

在实施路桥过渡段路堤料填料之前,要谨慎地选择施工路段的填料,将各种土壤作进行试验,并从实验结果中,比较各种封的技术指标,从中选择出最适宜的封作为过渡段路堤的填料。通常采用砂类等具有良好的级配水稳定性和压实性的材料作为填料。

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桥台通常采用桩基础。如果在相当厚的软土层修筑高路堤,则软土会因回填的质量而向侧向挤动并对基桩施加很大的力,其后果是使桥台产生位移或转动。这将损坏支座,伸缩缝,有时还会损坏桥面和桥台

2.2.2运用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是一种具用很特殊的工程特性的材料,它具有典型的应变分散作用,能约束土体的侧向变形,控制路基填土的侧向位移,从而增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由于土工格栅的弹性,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也会或不产生变形的累积,而且由于土工格栅与路基填土的摩擦作用,使上部荷载在路基中重新分配,降低了桥台台背范围土中的垂直应力,从而减少沉降土工格栅因以上的这些性质,而成为一种有效控制咱桥过渡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3.桥梁施工质量控制

3.1桥梁两端路堤沉降由地基、路基、路面三部分组成。其中,地基的压缩变形路面的恒载和车辆荷载引起,填料的压缩、固结、次固结引起路基路面结构层因行车作用而被压缩。对于面层,若搭板上和桥面上的面层结构和厚度相同,则不会产生沉降差,因此搭板上和桥面上应采用相同的面层结构和厚度。

3.2台背回填的压实度是影响台背路基沉降与跳车的一个重要因素,台背回填因位于台背这个特殊位置成为碾压的一个薄弱部位,压路机难以碾压,且机械振动力太大时,对台墙有影响。因此,台背回填处的压实宜选用小型压实机具,分层压实厚度宜薄,一般应在10厘米至15厘米范围内,在达到同一压实标准的条件下,台背回填处粘性土的压实度要比砂砾料或二灰碎石量多一倍以上。要台背回填粘性土压实度达到5%以上,使用小型压实机具是相当困难的。若单纯依靠桥头搭板,由于路基压实度没有得到保证,路基下沉,会造成搭板下的非均匀沉降甚至脱空。而这对搭板的受力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配合设置桥头搭板,对路基的压实度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压实时,距路基顶面1厘米左右范围内最好用振动式压路机,或其它小型压实机械。为了使压路尽量靠近构造物,可将路基纵向填筑成10到15度的斜坡,使与构造物成钝角,以便压路机碾轮尽量靠近。此角度不宜过大,便于碾压机械稳定安全。

3.3由于施工场地狭窄不利于操作及人为的疏忽,过渡段与路基衔接处往往是桥头的薄弱环节,易发生裂缝的桥头沉陷现象,因此回填土最好能与相邻路基同体施工,若确实不具备同体施工条件的则必须逐层加宽至少10厘米台阶施工,严禁直上直下填筑台背填土。

3.4桥梁为刚性结构,基本不产生沉陷,而路基要存在允许变形,因此刚性桥面与柔性路面的衔接必然产生沉陷变化,这个问题在施工中仍没有彻底解决的方法,只能采用适当加长过渡路段长度予以缓解。

3.5为增强桥面结构层强度,将原设计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变更为5厘米粗式沥青混凝土加4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并向桥头两侧各延伸10厘米,并同时在40厘米范围内用1%的纵坡进行调整。

4.过渡段

4.1缓和过渡段

由于桥梁为刚性结构,基本不产生沉陷,而路基为柔性要允许存在变形,因此刚性与柔性路面的衔接必然产生沉陷。因此,软土地基处治时,各段不同强度之间需设置强度过渡段,同样,地面上的路堤,亦需要设置强度过渡段。

4.2优化施工

在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该首先考虑减少路桥间的工后沉降差。应尽量提前软土地基路段的施工时间,通过增加预压时间,来减少软基路堤工后沉降。此外对一些路基工后沉降可能大的工点,必须优先安排深层软土地基和桥头高路堤施工,并且进行静置预压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为止。

4.3选择利于过渡段沉降的桥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