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培训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0 15:04: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三支一扶培训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三支一扶培训总结

篇1

一、高度重视2009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做好“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进一步发挥其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是解决农村基层人才匮乏、促进青年人才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的重要内容。各地要增强全局意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大财政保障,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把“三支一扶”工作抓紧抓好,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二、切实加强2009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的组织管理工作

各地要按照中央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开展2009年的组织招募与岗前培训,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全面加强对在岗服务人员的管理、培养与服务。

(一)统筹开展招募工作。2009年全国计划招募约2万名高校毕业生。各地要将2009年招募计划于4月30日前报送全国“三支一扶”办公室审核同意,在6月30日前完成招募工作。

“三支一扶”计划的实施要与“选聘到村任职工作”、“特岗计划”、“西部计划”的实施工作,协调推进,统筹实施。

(二)认真做好岗前培训。各省级“三支一扶”办公室要组织好“三支一扶”大学生上岗前的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党和国家有关基层工作特别是农业、农村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本地区基层工作的现状、拟服务单位和岗位的基本情况、乡镇共青团有关工作等。

(三)适当提高工作、生活补贴标准。各地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适当提高“三支一扶”大学生的生活补贴标准。从2009年起,“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服务期间参照本地乡镇事业单位从高校毕业生中新聘用工作人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的标准,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按月发放。

(四)抓紧落实社会保险政策。“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服务期间,按照当地规定,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以提高其保障水平。其中在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地方,应在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为其办理补充医疗保险。

社会保险的单位缴纳部分,由负责发放“三支一扶”大学生工作、生活补贴的部门缴纳,个人缴纳部分由负责发放“三支一扶”大学生工作、生活补贴的部门在个人补贴中代扣代缴,具体手续由县(市、区)负责发放“三支一扶”大学生工作、生活补贴的部门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其中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应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工伤待遇,由负责发放“三支一扶”大学生工作、生活补贴的部门发放。相关费用,纳入财政给予的工作、生活补贴范围。

(五)切实加强管理服务。各省级“三支一扶”办公室要结合本地实际,完善“三支一扶”大学生管理规定,明确责任,加强监督。县级“三支一扶”工作管理部门要负责指导、协调服务单位健全日常考评制度,落实“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服务岗位、住宿以及安全、健康、卫生等后勤保障,并积极为其提供业务培训机会,帮助解决“三支一扶”大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抓紧完善“三支一扶”大学生信息库,做好信息采集、管理、更新等工作。做好大学生服务期间职业资格评定等相关工作。

(六)扎实开展期满考核。各地要尽快部署,组织各级管理部门和大学生所在单位对其服务期内的工作、学习和思想状况进行全面的总结考核。期满考核的工作程序可参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颁发《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加盖省级“三支一扶”办公室印章,作为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凭证及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省级“三支一扶”办公室负责做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的发放管理工作。

(七)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三支一扶”工作。各省级“三支一扶”办公室要在今年持续开展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大力宣传“三支一扶”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政策,广泛宣传大学生在基层服务的突出业绩和先进事迹,深入宣传各地及用人单位好的做法和经验,为工作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全力做好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

各地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全力做好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将“三支一扶”大学生就业问题纳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并考虑安排。

(一)健全就业服务工作机制。各省级“三支一扶”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对服务期满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服务期满“三支一扶”人员的就业工作,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各级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要设立“三支一扶”大学生就业服务窗口,并加强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沟通与服务衔接,为服务期满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

(二)加大事业单位吸纳“三支一扶”大学生就业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充分挖掘本系统就业岗位,积极吸纳“三支一扶”大学生进入本系统工作。各地基层社会公共服务岗位,也应积极吸纳“三支一扶”大学生就业。原服务单位有职位空缺或有相对应的自然减员需补充人员时,要聘用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各省(区、市)县以上相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拿出不低于40%的比例,聘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聘用“三支一扶”大学生。在事业单位服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满一年后,在现岗位空缺情况下,经考核合格,可与所在单位签订不少于三年的聘用合同。

(三)落实“三支一扶”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相关政策。各省(区、市)市(地)级以上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要坚持凡进必考,并明确录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乡镇党政机关招考方面,按相关规定执行。各地要认真解决报考过程中报考资格、录用比例等操作问题,保证政策落实。

(四)支持“三支一扶”大学生自主创业。各地应将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纳入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支持范围,为有自主创业愿望的“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等“一条龙”服务。按照有关政策,对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可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对通过各种形式灵活就业的,符合规定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五)扶助“三支一扶”大学生自主择业。鼓励“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后留在当地就业。对自主择业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各级“三支一扶”办公室要认真摸清底数,切实帮助落实就业岗位。各级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为其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组织他们参加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或就业见习,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等;对服务期满后失业时间较长的“三支一扶”大学生要进行重点帮扶。

篇2

在大学期间,我曾参加过两次湛江某麻风病康复院的志愿者活动,深深感受到贫困农村的艰苦,有一股想为他们改变现状的冲动。在看到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及广大农村进行“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 服务的倡导和《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时,我推掉了当时的国企实习工作,在第二天就报了名。许多亲友对我的举动很不理解,在他们看来在大城市生活得好好的偏偏跑到穷山区工作是一件蠢透顶的事。但我坚持了自己的信念,相信到广阔的农村一样能得到锻炼、能闯出一片天地,更加重要的是能为山区的建设和农民的致富尽到自己的一点绵力。

二、领导、同事关心,工作逐渐适应

刚到服务地仁化时,单位领导十分重视我们参加“三支一扶”的大学生,专门召开了班子成员会议讨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安排,为我们提供了宽敞舒适设施完备的宿舍,并为我们联系了有职工饭堂的单位,解决了我们生活中两个大问题。在刚开始工作的那段时间,我对单位里的工作和仁化的农村情况还不熟悉,同事们下乡工作时会经常“关照”我一起去,让我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熟悉了许多乡镇和村落,在开展工作时就顺利多了。

三、在工作中充实,在充实中提高

当逐渐地适应了当地的工作生活环境后,我的工作由“磨合期”进入到了“成熟期”。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负责局办公室的各项事务,由于是党员,还要“兼职”政工股的工作。平常两个股室的工作都比较繁杂,接触面广,我在这半年里参加了许多项重要的工作和大型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让我懂得了要做好农业农村工作至少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是要多请教、多学习。

作为以农民为服务对象的单位,农业局是最经常与农民打交道的部门。农民群众文化程度不高,文字理解性差,与他们打交道是应注意讲解要有耐心,还要注意语言的通俗化。有一次某个镇的几个村民来局里上访,向我们反映镇里征地补偿问题的情况,我负责接待他们。村民见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把征地合同让我解释合同为什么无效,但我解释了半天,但还是没有让他们听明白,最后我找来专门负责农村合同工作的老同志帮忙,结果他用了几个简单的例子就让上访的农民满意得直点头了。我这时才明白,原来我的解释太专业化了,没有做到言简意赅,而老同志常年与农民相处,自然了解农民的特点和群体心理。这次之后,我只要有空都会去各个股室“窜门”,向同事们取经,他们也很乐意向我介绍各种乡风民俗和教我讲当地的客家话,半年下来收获不少。

二是办事要灵活。

在农业局工作要经常组织科技下乡、农村普法、农业人员培训等活动,但农民群体意识薄弱,组织观念不强,若要他们配合工作,首先要学会灵活、动脑子,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例如在农业党委举行的政风行风“回头看”活动向农民征询意见时,我们针对农民参与活动积极性不够的情况,向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农民派发种植养殖技术书籍,这个办法果然凑效,许多农民主动上前接受我们的调查。

三是态度要热情。

在许多人眼中,政府部门都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地方,但不予群众方便就是不予自己方便,“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所以,每当有群众要上门办事时,我都会换个角度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求助者,就会尽心尽力为群众解决问题。有时候一个微笑、一句“你好”和一杯热茶都是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四是工作要细心。

农村基层的工作繁多复杂,稍不留心很容易出错,在开展今年的仁化县农村人才统计工作时,全县十一个镇(街)的农村人才数据要全部归纳整理,工作量非常大,有时候一个报表的一个数字出错整个报表都要重来,重做了几次后,我掌握了容易出错的地方,加了几天班后终于提前完成这项“巨大工程”,并记录了工作的要点和统计的技巧,在后来的农业系统机关党内年报统计、人事劳动统计、机关干部统计中都得心应手,较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单位领导的表扬。

五是办事要高效。

政府机关工作效率低下一直为人们所诟病,但我来到仁化农业局工作后,发现单位的工作效率还是挺高的。因为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支持,我单位每年负责全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贫困房改造等项目建设也逐渐增多,有很多都比较赶,同事们加班是家常便饭的事,但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今年9月我单位利用国家“三电合一”项目在我县的试点,建立了面向广大农民的“仁化农业信息网”,我是信息员之一。做信息员最大的感受是嗅觉要灵敏,办事要高效,通常早上举行会议或活动,中午就要把信息在网上。正是单位氛围的影响,我改正了以往办事拖拉的坏习惯。在我们三个“三支一扶”志愿者和同事们的“辛勤耕耘”下,我们单位负责的“三电合一”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的验收,仁化农业信息网的点击率到目前为止也已经达到了15万。

四、继续努力,争取在服务期间做出优秀成绩

篇3

在大学期间,我曾参加过两次湛江某麻风病康复院的志愿者活动,深深感受到贫困农村的艰苦,有一股想为他们改变现状的冲动。在看到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及广大农村进行“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 服务的倡导和《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时,我推掉了当时的国企实习工作,在第二天就报了名。许多亲友对我的举动很不理解,在他们看来在大城市生活得好好的偏偏跑到穷山区工作是一件蠢透顶的事。但我坚持了自己的信念,相信到广阔的农村一样能得到锻炼、能闯出一片天地,更加重要的是能为山区的建设和农民的致富尽到自己的一点绵力。

二、领导、同事关心,工作逐渐适应

刚到服务地仁化时,单位领导十分重视我们参加“三支一扶”的大学生,专门召开了班子成员会议讨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安排,为我们提供了宽敞舒适设施完备的宿舍,并为我们联系了有职工饭堂的单位,解决了我们生活中两个大问题。在刚开始工作的那段时间,我对单位里的工作和仁化的农村情况还不熟悉,同事们下乡工作时会经常“关照”我一起去,让我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熟悉了许多乡镇和村落,在开展工作时就顺利多了。

三、在工作中充实,在充实中提高

当逐渐地适应了当地的工作生活环境后,我的工作由“磨合期”进入到了“成熟期”。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负责局办公室的各项事务,由于是党员,还要“兼职”政工股的工作。平常两个股室的工作都比较繁杂,接触面广,我在这半年里参加了许多项重要的工作和大型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让我懂得了要做好农业农村工作至少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是要多请教、多学习。

作为以农民为服务对象的单位,农业局是最经常与农民打交道的部门。农民群众文化程度不高,文字理解性差,与他们打交道是应注意讲解要有耐心,还要注意语言的通俗化。有一次某个镇的几个村民来局里上访,向我们反映镇里征地补偿问题的情况,我负责接待他们。村民见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把征地合同让我解释合同为什么无效,但我解释了半天,但还是没有让他们听明白,最后我找来专门负责农村合同工作的老同志帮忙,结果他用了几个简单的例子就让上访的农民满意得直点头了。我这时才明白,原来我的解释太专业化了,没有做到言简意赅,而老同志常年与农民相处,自然了解农民的特点和群体心理。这次之后,我只要有空都会去各个股室“窜门”,向同事们取经,他们也很乐意向我介绍各种乡风民俗和教我讲当地的客家话,半年下来收获不少。

二是办事要灵活。

在农业局工作要经常组织科技下乡、农村普法、农业人员培训等活动,但农民群体意识薄弱,组织观念不强,若要他们配合工作,首先要学会灵活、动脑子,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例如在农业党委举行的政风行风“回头看”活动向农民征询意见时,我们针对农民参与活动积极性不够的情况,向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农民派发种植养殖技术书籍,这个办法果然凑效,许多农民主动上前接受我们的调查。

三是态度要热情。

在许多人眼中,政府部门都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地方,但不予群众方便就是不予自己方便,“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所以,每当有群众要上门办事时,我都会换个角度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求助者,就会尽心尽力为群众解决问题。有时候一个微笑、一句“你好”和一杯热茶都是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四是工作要细心。

农村基层的工作繁多复杂,稍不留心很容易出错,在开展今年的仁化县农村人才统计工作时,全县十一个镇(街)的农村人才数据要全部归纳整理,工作量非常大,有时候一个报表的一个数字出错整个报表都要重来,重做了几次后,我掌握了容易出错的地方,加了几天班后终于提前完成这项“巨大工程”,并记录了工作的要点和统计的技巧,在后来的农业系统机关党内年报统计、人事劳动统计、机关干部统计中都得心应手,较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单位领导的表扬。

五是办事要高效。

政府机关工作效率低下一直为人们所诟病,但我来到仁化农业局工作后,发现单位的工作效率还是挺高的。因为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支持,我单位每年负责全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贫困房改造等项目建设也逐渐增多,有很多都比较赶,同事们加班是家常便饭的事,但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今年9月我单位利用国家“三电合一”项目在我县的试点,建立了面向广大农民的“仁化农业信息网”,我是信息员之一。做信息员最大的感受是嗅觉要灵敏,办事要高效,通常早上举行会议或活动,中午就要把信息在网上。正是单位氛围的影响,我改正了以往办事拖拉的坏习惯。在我们三个“三支一扶”志愿者和同事们的“辛勤耕耘”下,我们单位负责的“三电合一”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的验收,仁化农业信息网的点击率到目前为止也已经达到了15万。

四、继续努力,争取在服务期间做出优秀成绩

篇4

(一)实施乡村就业创业提升行动,增加农民收入。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新增返乡下乡创业人,完成目标任务的人的%。全市劳务品牌培训共人,完成目标任务的%。一是抓就业政策落地落实。以落实中央、省、市稳就业保就业系列政策措施为抓手,主动进入疫情防控主战场,稳定和扩大就业。主动对接各类企业、项目的用工需求和城乡劳动者、农民工的就业需求,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系列活动场,岗位信息 余万条,帮助家企业招聘员工万人。二是强化技能培训。紧跟人力资源市场、产业发展、城乡劳动力职业发展需求,积极回引农民工返乡创业,组织开展劳务品牌培训、转移就业培训、创业培训,截止 日,全市累计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次,完成目标任务万人次的%,已兑现补贴资金万元。三是主动靠前服务。扎实开展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春风行动”,坚持“面对面”收集意愿、“一对一”健康体检、“点对点”返岗服务、“心连心”跟踪上岗,累计为万农民工办理健康证明,组织专车专列专机班次,帮助万农民工实现安全有序返岗。四是做实兜底保障。坚持把疫情防控与安置就业结合起来,先后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万个、临时性疫情防控公益性岗位万个,安置贫困劳动力、因疫情无法返岗农民工等人员就业万人。

(二)实施农村社会保障提升行动,解决后顾之忧。一是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研究解决偏远地区农村居民社保政策知晓度不高的问题,出台灵活就业人员就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全面完成退捕渔民应保尽保工作任务,针对未参保城乡居民开展精准扩面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人,参保率达到%。二是巩固社保扶贫成果。建立动态清零机制,代缴万名贫困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万元。将5944名年满60周岁、未领取社保待遇的贫困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待遇领取人数达到55.6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4.81万人,当期累计支付基金6.73亿元,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106元。三是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上线运行全省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平均单笔业务相对以前提速60%。大力推广“掌上12333”等载体向农村延伸,基本实现公共业务“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全面推行导办、预约、延时等“家人式”服务,累计开展上门慰问式认证1000余人次。

(三)实施乡村人才创优提升行动,激发农村活力。共为乡镇事业单位招聘批次人。其中,乡镇学校招聘教师人,乡镇卫生院招聘医护人员人,乡镇其他事业单位招聘人,有效解决了乡镇机构改革人员短缺的问题。同时,配合乡镇机构改革,已对各区县余个乡镇事业单位完成了岗位设置核准。持续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2020年成功招募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名,深入我市边远乡镇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争取中央和省财政“三支一扶”专项资金400多万元。

(四)实施农民工权益保障提升行动,维护合法权益。积极履行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部署开展了根治欠薪春季、夏季专项行动,全面清理整治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共立案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2件,向司法部门移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8件,为567名农民工追发工资待遇597万余元。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5起,将2家欠薪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联合惩戒。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篇5

引进人才。计划招聘高层次储备人才50名,已开始实施招聘。已征集三支一扶大学生岗位112个,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招聘。

继续推进中层干部轮岗交流。一季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拟订实施方案。

(二)就业工作

县政府召开了县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总结部署本县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完善就业工作责任体系。拟订了关于本县工业园区、富盛开发区、陈家镇开发区、长兴产业园区和新城开发区等五大园区就业工作责任制度的意见,明确了五大园区就业工作目标任务。五大园区的就业工作责任制度已经建立。

新增就业。至第一季度末,全县新增就业3595人(县职介统计6559人)。

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第一季度完成职业培训2500人。

完善就业政策。对《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县促进就业政策的意见》(崇府办发〔〕20号)作进一步的完善,已经拟制建议意见报县政府研究决定。

篇6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是一次全国性的旨在宣传政府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服务措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尽快就业的统一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是今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重要内容,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好这项活动,并对本地区服务月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省厅将在活动期间组织调研工作小组,赴部分城市参加服务活动,了解贯彻实施情况。

二、创新服务手段,提供有针对

(一)通过设立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向每一位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免费发放政策宣传资料,帮助他们了解政府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服务措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确定重点服务对象,将其纳入当地就业困难人员范围,实施就业援助。要向辖区内每一位已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一次上门政策咨询服务。确保登记求职和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免费的就业服务;确保活动的各类重点服务对象得到重点援助。

(二)组织专场招聘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在活动前收集一批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安排好为毕业生提供服务的人员、场所和设施,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政策和服务规范培训,并提前落实毕业生职业培训、就业见习和创业服务的各项准备工作。9月份,各地根据行业、专业、岗位等分类,每周举办1-2场具有特色性、专业性的主体活动,并结合大学生就业的特点,以全国开展2008年高校毕业生秋季网上招聘会为契机,于9月20-26日相应开展全省高校毕业生秋季网上招聘活动周活动,确保登记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0%。

(三)做好返回原籍的毕业生失业登记和今年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统计工作,摸清底数,掌握他们的就业需求,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对已办理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免费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联系卡,及时了解和掌握领卡人员实现就业和享受扶持政策情况。

三、积极开展培训,落实相关扶持政策

各地要开展毕业生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有条件的地方要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将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组织到包括项目推荐、创业培训、小额信贷、跟踪服务等的“一条龙”创业服务中。要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各项扶持政策,高校毕业基层就业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募困难毕业生。在对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政策咨询和职业介绍基础上,重点将享受助学贷款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失业一年以上且家庭困难的高校毕业生,今年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以及各地结合实际确定的生活困难家庭、单亲家庭和“零就业家庭”中的登记失业毕业生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摸清基本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对毕业生中有创业意愿的,帮助其落实税费减免、小额信贷等扶持政策;对属于零就业家庭的,要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同时,要加大力度开发公益性岗位,对困难毕业生实行政府兜底安置。

篇7

目前,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基本完成了市、县年初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同时解决了部分下放知青、小集体企业职工、“三类人员”和大集体职工等8千余人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一)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明显

截至目前,我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178人,占任务的122.23%;城镇就业率98.08%;已帮助在政府已购买的353个城镇公益服务和基层社会管理岗位就业的人员享受就业优惠政策;“4050”人员就业人数369人,占任务的141.92%;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340人,其中省内转移6962人;免费培训工业园区员工2382人,对407人开展创业培训,占任务的101.75%;发放小额贷款3889.5万元, 占任务的__.40%,其中,支持个人创业贷款3889.5万元,占总数的比例100%。

(二)社会保险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积极协调,有效化解基金风险。20__年省属四矿退休职工医保8000余人全部纳入属地管理,占我县参保退休职工的47.00%,我县积极与省市人社部门和江钨集团沟通协调,每季度与财政、四大钨矿管委会召开资金调度会议,争取医保资金的及时到位,维护退休人员和老工伤人员享受保障待遇。另一方面,我县加强医保基金和工伤基金的审核,完善定点医院的日常医疗行为管理制度,开展医疗待遇及工伤待遇稽核,减少不合理支出,较好地保障了退休人员和老伤人员的合法权益,有力化解了基金压力的风险,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截至目前,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100831人,占任务的113.17%;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征缴总额达6671万元,占任务的185.31%;工伤保险参保总人数达11508人,占任务的100.07%,基金征缴290.3万元,占任务的223.31%。

二是优化服务,有效提升经办水平。我县社保工作通过加大法制宣传、扎实开展小集体企业、失地农民参保等措施以及降低参保门槛、简化办事程序、完善社会化服务、开展预约上门服务、设立咨询热线等途径有力地提升了经办水平和服务能力。社保窗口____、____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先进。我县南安镇劳保所所长谢晓崴同志荣获____年度全省就业工作先进个人;浮江乡劳保所所长谭怡彦同志荣获____年度全省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个人。

三是征缴扩面,有效拓展社保覆盖面。截至目前,我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数32807人,占任务的103.82%;缴费人数22336人,占任务的103.17%;基金征缴总额10368万元,占任务的152.92%,名列全市前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扩面110423人,占任务的85.87%,收缴保费1716.14万元,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2290.99万元;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总数3090人,占任务的100.98%;失业保险扩面18200人,基金征缴总额294.5万元,占任务的122.71%。

(三)维权保障工作稳步推进

通过加强日常执法,加大农民工工资保障金收缴力度,建立了劳动监察、城市规划建设、工业园联合监控机制,并实现建筑行业民工工资保障金全覆盖,基本实现农民工工资不拖欠。截至目前,共接待来访者700余人次,受理劳动投诉争议案件97起,其中群体性上访事件11起,涉及企业58家,个体18家,涉案金额442万多元。狠抓落实民工工资保障金缴存和退还工作,不断完善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共受理工伤调查57件,劳动能力鉴定42起,行政诉讼5件,维持本局决定4件,调解撤诉1件。受理及立案调查审理劳动争议案件10起,为当事人追回工伤待遇、经济补偿金等共计20.67万余元。

(四)工匠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通过采取“一培、二训、三考”措施,确保培训数量及时完成并力求培训质量。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赣州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匠培训工作方案(试行)》(赣市危改办发[____]1号)的文件精神,我局会同城建部门扎实开展工匠培训工作,截至9月15日,共派出10名师资,培训了10期875名工匠,其中木工163名,建筑工(包括砌筑工和钢筋工)712名,占任务的109%,为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程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苏区振兴工作及时对接

成立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积极与上级人社部门沟通对接,确保项目对接和编制质量。认真填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重大项目表》,目前已起草好《____县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议书》,正在做一些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并就该项目与市局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我局将根据市局反馈意见,把项目建议书再做实一些,并打算到几个编制工作做得比较扎实的县学习取经。

(六)其它业务工作圆满完成

与此同时,积极做好 公务员登记、企业干部解困稳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职称评定、“三支一扶”大学生接收安置、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安置了____年度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19名,并接收招募了“三支一扶”大学生19名;招收了142名大学毕业生到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见习),并进一步健全规范我县人事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工资政策,认真做好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晋升级别工资工作,并认真完成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的审批工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存在一定的节点难点问题,主要表现在:招工与就业难矛盾突出;基金收支矛盾逐渐显现;社保扩面征缴难度较大;劳资纠纷案件逐年增多。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存在,也是今后工作中着力解决和化解的重心。

二、开拓创新,科学谋划,理清明年工作思路

____年,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将紧扣“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两条主线,围绕“三个重点”(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逐步解决“四类矛盾”(征缴扩面与服务企业发展的矛盾、基金收支矛盾、劳资纠纷矛盾、劳动力资源供需矛盾):

(一)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征缴扩面与服务企业发展的矛盾和基金收支矛盾。

1、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以宣传普及为先导、完善制度为重点、执法监督为保障,继续全方位宣传贯彻《社会保险法》。以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和被征地农民为重点,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在工业园区扩面征缴上有新突破;深入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力争到____年城乡居保覆盖面达到80%以上。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更加了解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着力加强经办能力建设,确保基础养老金全部发放到位,全面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覆盖面;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医疗保险待遇政策,切实保障城镇医保参保人员医疗待遇,提升参保人员的健康指数。

2、加大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资金力度。积极与省、市人社部门沟通汇报,力促“双争”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着力解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矛盾、工伤保险以及医疗保险基金缺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逐步解决劳资纠纷矛盾。

1、加大劳动关系工作力度。以签订劳动合同为依托,稳妥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重点推进小企业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同时加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力度;加大农民工权益保障力度。全面落实好“属地管理、部门负责、业主负全责”的工作机制。

2、完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拓宽保障领域,把交通、水利、公路等建筑领域纳入农民工工资保障范围;探索和推行劳动保障!协管员制度,加大工业园企业用工特别是农民工工资保障日常监察,减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

(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逐步解决劳动力资源供需矛盾。

篇8

二是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大力提升服务人才的能力。根据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市场功能,进一步加强人才招聘服务。强化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设立信息栏,制定市场年度信息统计计划,通过各大报刊、新闻媒体及网站及时了年招聘活动时间安排,采取定期举办综合招聘会和不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相结合的模式,为广大用人单位、各类人才搭建交流平台。全年共举办26次招聘会,组织外出招聘活动5次,较好地满足了人才供需双方的需求。

同时,按月度、季度统计人才需求信息,并超前编制下一年度紧缺型人才计划方案,及时,及早指导组织实施人才引进培训工程。

篇9

县里组织的入职培训结束了,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却让我们受益匪浅。利用这次机会,我们互相沟通了工作进展情况,并就一些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部长的培训讲话,更让我们充分了解了我县的发展史、我县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县里对我们的期望。使我们对我县的未来充满信心,并且自己也有了努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

对职工培训的重视,反映了我县“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战略方针。参加培训的人员都很珍惜这次机会,早早地就为会议做准备。培训过程中,更是聚精会神,时而点头微笑,时而紧缩眉头,时而奋笔疾书,时而陷入沉思。有些人工作比较忙,但是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也一定在总结,在思考,所以在汇报工作的时候,尽管没有书面报告,但是仍然汇报的很精彩。

就象部长的培训上面说的:“毕业后找到工作后才是自己学习专业知识的开始。”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别人就问我,上大学学到的最有用的东西是什么。我回答:“大学里面最重要的是,思想的变化,能接触到的世界宽阔了,视野也宽阔了,想的也就多了。回想一下,上了大学之后,我的思想一年一个大变化。”而到了民乐之后,我学到了更多的东西。7天的时间,我的思想已经发生了两次大的变化。第一次是在培训班的时候,慢慢的了解我县的经济,理解公司的我县文化的过程。从刚进培训班的不明白很多事情,到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慢慢的了解了我县的一些情况。现在我满脑子的问号,就象刚考上三支一扶的时候一样。现在,我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在努力学习,仔细观察,希望能够尽快将满脑子的问号拉成感叹号。我急切的盼望那个时候的到来,那样我就能为县里做出更大的贡献。

县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两件事:“做什么”和“如何做”。“做什么”是我县的战略,“如何做”是我县的管理。在培训中,我了解到我县的发展壮大,首先是得益于战略的正确选择,管理,结合老师说的今年“管理细化的一年”这个说法,那应该可以说的我县以前的管理非常大气:从管理决策权下放,到鲜明的县组织高压线。那么,如何继续保持战略的正确决策?知己知彼:充分了解自己实力(管理水平、人才储备、资金实力等),充分了解外部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竞争对手等),然后制定伸手不得,跳而有获的发展目标。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在继续保持以前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氛围等。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人才。人才从哪里来?招聘来好材料,然后进行有目的的培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县里早就送中高层领导外出培训,现在又有了第一次入职培训,对全体员工的在职培训也即将开始。大力对员工培训,是战略。如何做好培训?有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相信这次的培训一定会起到非凡的效果。

篇10

2.学历与就业分析。从学历方面看,高学历毕业生似乎应该更具就业优势,但用人单位真正需要的是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高学历不一定等于高就业率。从毕业生实际就业率看,专科生由于工作期望务实,反而成为就业大战中的赢家。同样,普通高校的就业率不一定弱于传统强校。以我市唐山学院为例,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市属综合性院校,虽然一直面临着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但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显示,学院2014届毕业生共计3809人,截至2014年9月,已就业人数3528人,总体就业率92%。其中,协议就业1851人,占48%;升学495人,占13%;其他形式就业1182人,占31%。这使得在高校生源逐年减少、很多院校为生源问题而苦寻对策的新形势下,确保了学院入学提档线和入学人数得以逐年同步提升。

简言之,就业率就是唐山学院的“金字招牌”。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的背后,是一系列扎实工作和优异数据给予的有力支撑。多年来,唐山学院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实践培养、招聘安排等方面,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就业市场需求,着力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收到良好效果。2014年,学院各系加大就业市场开拓力度,新增机械、电子、商贸等就业基地18家;加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规范化建设,举办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服务校园行”专题讲座、组织SYB创业培训等一系列就业创业培训及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从用人单位反馈情况看,92%认为该院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85%认为该院毕业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等职业素质优秀;83%认为该院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变化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式。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以既有条件为基础,确立发展方向,提供奋斗的方法和步骤。这可以把社会职业需求和个人职业理想、职业素质很好地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设计好成长之路。因此,将要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要扎实做足准备工作。首先,要认清自己的人生价值,设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先有大目标,再完善小目标。其次,在做职业规划时,不能只给自己描绘美丽蓝图,一定要将现实客观因素考虑在内。例如,有些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一旦遇到风险,很多人无力承受失败和资金损失等后果。

2.保持就业渠道畅通,实现就业方式多元化。目前,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一般有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三支一扶等。其中,比较热门的大概有四种:一是选择报考公务员和选调生。成为国家公务人员,工作较为稳定,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二是选择报考“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和“服务西部”志愿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基层去,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服务大众。三是选择自主创业。到农村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和旅游业等,或者在城市靠专业特长创建公司。四是选择参军入伍。既有不错的收入,还有锻炼成长的机会,选择退伍再就业又有政策倾斜。但是,报考公务员受专业、户籍、是否党员等多种因素限制,学校推荐岗位一般要求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这些只适用于少数人群。而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讲,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这并不能完全满足毕业生需求。

三、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变化

依据当前的社会和经济形势,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广大毕业生要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彻底摆脱落后的划分行业高低贵贱的陈旧观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先就业再择业,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创造一片天地。

1.就业群体定位的变化。过去,很多大学生把自己定位于“知识分子”,认为应从事比较体面的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现在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逐渐趋于理性,认为大学毕业后也是普通劳动者,工作平台适合就行。当然,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的大学生也占有一定比例。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不得不走向现实。

2.对薪水收入和福利等期望值的变化。调查数据显示,7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的底薪应在1000~3000元水平,22%的同学认为应在3000~5000元左右,6%的同学认为应在5000元以上,1%的认为在1000元以下也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从整体看,价值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期望值过高和过低的7%的同学,并没有给自己一个合理定位,从而较难找到合适工作。

3.面对竞争时的态度选择上的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下,70%的人选择态度是努力改变,但还有30%的同学并没有调整好心态,回答将以听之任之的态度去面对,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

4.面对竞争寻找因素主动提升自我的选择变化。在自我认知方面,能否客观看待自己、正确认识不足是成长进步的基础和前提。统计数据显示,在谈到欠缺因素时,38%的同学认为自己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有所欠缺;32%的同学反映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需要提高;16%的同学认为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需要提升,还有14%的同学找出了很多个人因素,可见大部分同学能够看到不足,但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地做出相应改进,不断克服缺点不足,提高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