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8 09:03: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财务调查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公司”于1999年11月成立,从事摩、汽配生产,现有注册资本118万元。至2003年10月止该公司累计亏损440万元,潜亏60万元,实际亏损500万元。论文百事通经营期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44万元,销售成本786万元,管理费用239.9万元,财务费用223.7万元,销售费用10万元,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2万元,盈余公积虚挂23万元。2003年10月末资产总额1437万元,负债1819万元,所有者权益-382万元,资产负债率126%,目前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
由于*公司领导层对财务管理意识不强,从企业建立之初就没有着手建立一套规范的财务运作机制,以至于在以后的发展和扩张中,使财务管理不可控制,几年来企业连年亏损,步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这与其说是经营上的失败,不如说是财务上的失败。
主要有:成本管理失控,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是企业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公司从建立之初,没有建立一整套的成本控制制度,没有目标成本预测,也没有成本目标考核制度,造成经营当中成本管理失控,其
一、原材料摊消不合理,主要原材料未用完不办理退库手续,使其材料在车间积压或混用,使成本不符。其
二、自制模具所产生的材料消耗,费用,在各车间或工序领用时,不填用途或领用部门造成财务估计摊派,使其单位成本不实。其
三、有的低值易耗品,辅助材料等未按财务制度建立有关明细帐或备查辅助帐,在计算时,一次性进入制造费用中,例:2000年1月份低值易耗品,2月份54号凭证中的电焊机,2月份58号凭证中电线等,未按逐月摊消,使当期成本过高。其
四、财务人员更换频繁,在核算过程中不按连续性造成成本脱勾。其
五、外协加工费用摊派不合理,某产品需镀铬和烤漆后销售,单位价格8元,不需加工单位价格3元,直接进入产成品分配,造成部分产品成本加大,单位价格不实,给销售部门带来误导。其
六、成品库设置车间内不符合管理制度,易造成混乱,材料库由库管员自填领料单,上报资料是自编表而不是原始单据,从而出现了成品库帐,材料库帐与财务科帐不相符。由于这各方面原因使产品各品种的实际生产成本不准确,无法对生产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事实上,“*公司”经营期间累计销售成本786万元,加上潜亏的60万元,就已超过累计的销售收入844万元,不计算期间费用就已出现亏损,可见成本之高。这样的结果,在销售价格不能提高或者经营规模不能成倍增长或者产品结构不调整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生产销售得越多亏得越多。事实也是如此:00、01、02、03年的销售收入分别是:11万元、71.5万元、323.7万元、438万元,亏损分别是:15.6万元、104.4万元、155.2万元、141.5万元,累计销售收入844万元。累计亏损440万元(不含潜亏数,含盈余公积-23万元)。
二、财务状况分析
“*公司”从1999年11月成立,至2003年10月止,经营期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44万元,销售成本786万元,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93%。累计发展管理费用239.9万元,财务费用223.7万元,合计464万元,占累计亏损500万元的95%,亏损500万元,挤占流动资金周转,费用的节约是效益增加的直接途径。预付帐款250万元长期不收回参与流动,又未见资金占用费收入,必须变相增加财务费用。固定资产净值698万元,占资产1457万元的49%,流动资金沉淀比重偏重。负债总额1819万元中,借款1532万元占84.22%,其中部分资金成本高达24%。
举债(借款)经营本是企业发展和扩张的一条捷径,但企业采取举债经营形式的前提是资金周转速度较好,利润率较高,这样才能为还债奠定基础。“*公司”的实际情况是,2003年10月末的负债总额为1819万元,其中:农行借款就占1532万元,是负债总额的84.22%,而在资金运用上,固定资产净值698万元,亏损500万元,两项计1198万元,这部分退出流动的资金占负债总额的65.86%,资金周转缓慢势成必然。不到35%的资金流动难于承担84%的资金成本,高比例的举债失去了相应的利润率作保证,那么这个高举债很快就成为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凭证附件不齐、原始单据不规范、报审制度不严格,例:A、所付款项,无任何支、收单位或个人签字凭据。2000年1月17号凭、退股金110,000,00元,2000年2月42号、46号凭、付运费29,288,85元,付代收款30,000,00元,2000年3月17号凭、付材料款50,000,00元,基建款50,000,00元。B、有此物资采购只有经办人2000年3月7号凭购杂货一批,无物资回厂入库单或物资验收人签字,这是企业管理漏洞。2000年元月1号凭、购重庆YY摩托车配件制造公司90型汽缸头1526个,实际入库500个,还差526个未办入库,但91,560,00元货款已全付,财务帐上未挂任何往来。C、2000年3月16号凭,直接预付缸头款20,000,00元,无任何签字和收款单位凭据。2000年3月20号、40号凭、无任何领导签字和收款人凭据,直接在凭证上支付现金10,000,00元、20,000,00元。
2、不严格按现行权责发生制核算,说明财会基础工作有待加强,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3、应收款421万元,其中:预付帐收304万元,内有250万资金划出长达19个月,又无利息收入反帐。
4、银行存款帐户未按开户行、帐号分明细,未定期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存在管理漏洞。
5、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每个产品品种没有实行目标成本制度,成本责任制。没有建立成本考核奖惩制度成品库帐,原材料库帐与财务科帐不一致,成本计算缺乏准确性。成本计算单元主要材料耗用量,无法对成本升降原因进行定量分析。例:2002年10月末,生产成本出现负成本125,576.89元,已完工未结转的模具修理成本35,851.69元未转入产品成本。反映出成本结转不规范。
6、虚做销售20万元(假发出商品),利息支出20万元,不及时记入财务费用而挂往来帐,汽车销售20万元,得而复失。合计60万元,实际是经营期间的潜亏。预付帐款(加工费)逐月支付,现累计13,500,00元,财务无任何加工费协议或合同书,长期挂帐,这样继续下去,给企业带来的也是一个潜亏危险信号。
7、2003年4月11日凭证,汇票汇出存款250万元,付给武汉南华高速船舶工程公司,无请款单、无经办人、无领导签字,记“预付帐款”帐,时间长达19个月,至今未收回,也未见利息收入。发出商品,2000年12月25号、76号、89号凭中发内蒙摩托车237辆,成本价格为792,870,78元,2003年10月底结存594,267,67元/173辆,已冲销售198,603,11元,资金调计严重不合规。
8、2003年5月68号凭证,产品销售收入11万元。
9、借款利息未预提分摊,影响当期成本费用均衡计算。
10、材料领料单填制不规范,有的无申领人、无用途。甚至出现库管员代填发料单。
11、记帐凭证的原始单据不正规,有的收入用缴款单或其他单据为据。
12、未建立半成品加工核算帐务。
13、借款单、收据、报销单的报批制度未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传阅,保管不健全。
四、改进建议
重庆的摩托车和汽车生产是本市的支柱产业,对*公司这样的摩、汽配生产企业,是一个机遇。*公司经过加强财务管理、降低制造成本、降低资金成本,企业走出困境是有希望的。现针对“*公司”具体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附后。
1、盘活存量:及时清理收回应收款项;清理固定资产,对不用的固定资产变现。
2、加强银行存款管理;按要求分设明细帐;按月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由会计勾兑,出纳清理未达帐。
3、编制资金计划(季或年)表,便于灵活掌握和调度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4、调整借款结构,降低筹资成本。
5、建立“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即:以市场为导向,成本为基础,盈利为目的。
6、测算每个产品的目标成本,对每个品种的制造成本准确计算,对亏损严重的品种暂停生产。
7、在掌握每个产品的制造成本上,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对适销对路,盈利较好的品种要注意扩大生产。
8、建立建全各项成本管理制度,从材料购、消、存,到产成品入库、销售等整个生产销售环节制订相应的控制,稽核制度,严格执行。新晨
9、建立成本目标考核制度。将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到各部门、个人后,要及时对实际成本进行考核,并给予一定奖励,鼓励人人参与成本管理。
10、以财务科为主,不定期对成本核算过程进行核对,分析差异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11、建立“一枝笔”审批制度,严把开支关。
12、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做到收支有合理依据,帐帐相符、帐证相符、帐实相符。
(一)村级收入后劲不足,收入来源主要靠补助。
欠发达地区的大部分村级集体经济都非常薄弱,生产性投入严重不足,当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在每年村级总收入中,各级政府补助收入是主要来源,自身的投资收益微乎其微。
(二)村级支出结构不合理,非生产性支出较大。
从支出情况看,除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外,许多村没有自行安排农业发展支出;非生产性支出占很大部分,并呈逐年上升态势。非生产性开支中招待费支出比重大、且增长过快;村干部外出学习考察费支出也有增加趋势。
(三)财务监督不严。
有的村支出监督不严,违规给村干部报销各类费用;有的村民主监督走过场,财务公开不到位;有的会计兼职工作量大,致使对票证审核经常出现失误。
(四)票据使用不合规。
由于村干部历来对票据的使用不够重视,再加上会计审核把关不严,一直以来行政村白条列支情况较普遍,特别是大额工程款列支,很少有取得税务发票的,既不符合发票管理的规定,也使他人偷逃了税收。
(五)挤占项目资金。
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收入来源少,有的村将项目资金用于行政开支,在项目资金中列支村民医疗保险、住房保险、村干部补贴,以及电话费等村日常开支。
(六)少数村负债累累搞建设。
少数村主要领导发展意识过于超前,对现有政策缺乏理解,盲目乐观,没有考虑到后果的严重性,大大超过了自身能力搞建设,除了上级政府逐年补助部分资金外,主要靠借贷来完成,致使村财务陷入困境。
(七)会计核算不规范。
一是账务处理不规范。有的会计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随意性较大,导致统计数据不正确,不能真实反映村级财务运行情况。
二是账款结报不及时。有的村由于报账人员或村干部长期脱岗,无法正常结报;有的村甚至全年没结报,造成当年财务数据空白。
三是福利费提取使用随意。有的村在福利费中列支旅游支出、发放养老金等,致使福利费出现较大赤字;在年末收益分配时,未按规定程序审批,就从当年结余中转入福利费,以弥补赤字。
(八)会计档案保管不善。
少数会计对会计档案的保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会计资料输入电脑后没有全部打印成纸质资料;会计档案不全,有些会计资料没有及时分类归档,几年过去就丢失了。
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村级经济对补收入的依赖程度过高,经营性收入明显不足,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对村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带来不利影响。欠发达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各行政村应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转变经营理念,加大生产性投入,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盘活闲置集体资产,重点实施“造血型”集体经济项目,以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二)严控非生产性支出。
严格控制村级财务非生产性支出,将有限的农村集体资金用在“刀刃”上,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具体为在突击滥支乱用集体资金,将村集体资金私存、私借、私分,用村集体资金请客送礼,以各种名义公款旅游,盲目举债搞各项建设等方面予以严格控制,以确保村级集体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三)完善“双”工作。
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做好各自的相应工作,全面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加强完善村级财务委托“双”工作,做到“三到位”:人员配备到位,办公设施配置到位,乡镇主要领导负总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四)加大外部检查力度。
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日常检查处理力度,开展乡镇之间村级财务运行情况的对口互查和交叉检查;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重点是加强程序审计、非生产性支出审计和项目审计。
(五)强化村级财务监督。
乡镇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中心、村民主理财监督小组要切实履行村级财务运行过程中的监督职责,对违反规定的支出,不得审批,不得报销、入账;严格执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将村级财务收支、大额资金使用、干部报酬、招待费支出等情况定期进行专项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
(六)完善村级财务制度。
“公司”成立于2007年1月,主要承接消防工程及装修工程施工项目,注册资本1000万元。至2014年11月止该公司累计亏损630万元,潜亏87万元,实际亏损600万元。经营期间,累计实现利润1074万元,经营成本998万元,管理费用253.8万元,财务费用316.7万元,税金及附加6万元,盈余公积虚挂54万元。2014年11月末资产总额1437万元,负债1819万元,所有者权益-382万元,资产负债率126%,目前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
由于公司领导层对财务管理意识不强,从企业建立之初就没有着手建立起一套规范的财务运作机制,以至于在以后的发展和扩张中,使财务管理不可控制,近两年企业出现了连年亏损现象,步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造成这一后果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公司再财务上管理的失败。
公司财务管理不善的方面主要为成本管理失控。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是企业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公司从建立之初,没有建立一整套的成本控制制度,没有目标成本预测,也没有成本目标考核制度,造成经营当中成本管理失控,其一、原材料摊消不合理,未使用的消防器材及装修原材料不办理退库手续,使其在仓库积压或混用,使成本不符。其二、装修工程项目中,自制模具所产生的材料消耗,费用,在各仓库或工序领用时,不填用途或领用部门造成财务估计摊派,使其单位成本不实。其三、有的低值易耗品,辅助材料等未按财务制度建立有关明细帐或备查辅助帐,在计算时,一次性进入制造费用中,例:2014年1月份低值易耗品,1月份36号凭证中的电焊条,1月份38号凭证中电线等,未按逐月摊消,使当期成本过高。其四、财务人员更换频繁,在核算过程中不按连续性造成成本脱勾。其五、材料部的管理制度不合理,易造成混乱,材料库由库管员自填领料单,上报资料是自编表而不是原始单据,从而出现了成品库帐,材料库帐与财务科帐不相符。由于这各方面原因使产品各品种的实际生产成本不准确,无法对生产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事实上,“公司”经营期间累计经营成本998万元,加上潜亏的87万元,就已超过累计的经营收入1074万元,不计算期间费用就已出现亏损,可见成本之高。这样的结果,在工程项目价格不能提高或者项目规模不能成倍增长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承接项目越多亏得越多。事实也是如此:07、08、09年的经营收入分别是:258万元、356.6万元、459.4万元,亏损分别是:94万元、186万元、296万元,累计经营收入1074万元。累计亏损630万元(不含潜亏数,含盈余公积-54万元)。
二、财务状况分析
“公司”成立于2007年1月,主要承接消防工程及装修工程施工项目,注册资本1000万元。至2014年11月止该公司累计亏损630万元,潜亏87万元,实际亏损600万元。经营期间,累计实现经营收入1074万元,经营成本998万元,管理费用253.8万元,财务费用134.7万元,税金及附加6万元,盈余公积虚挂54万元。2014年11月末资产总额1437万元,负债1819万元,所有者权益-382万元,资产负债率126%,目前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
“公司”从2007年1月成立,至2014年11月止,经营期间,累计实现经营收入1074万元,经营成本998万元,经营成本占经营收入93%。累计发展管理费用253.8万元,财务费用316.7万元,合计570.5万元,占累计亏损600万元的95%,亏损600万元,挤占流动资金周转,费用的节约是效益增加的直接途径。预付帐款250万元长期不收回参与流动,又未见资金占用费收入,必须变相增加财务费用。固定资产净值698万元,占资产1437万元的48.5%,流动资金沉淀比重偏重。负债总额1819万元中,借款1532万元占84.22%,其中部分资金成本高达24%。
举债(借款)经营本是企业发展和扩张的一条捷径,但企业采取举债经营形式的前提是资金周转速度较好,利润率较高,这样才能为还债奠定基础。“公司”的实际情况是,2014年11月末的负债总额为1819万元,其中:农行借款就占1532万元,是负债总额的84.22%,而在资金运用上,固定资产净值698万元,亏损600万元,两项计1298万元,这部分退出流动的资金占负债总额的71.37%,资金周转缓慢势成必然。不到30%的资金流动难于承担84%的资金成本,高比例的举债失去了相应的利润率作保证,那么这个高举债很快就成为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凭证附件不齐、原始单据不规范、报审制度不严格,例:A、所付款项,无任何支、收单位或个人签字凭据。2008年11月27号凭、退股金110,000,00元,2014年2月35号、46号凭、付运费29,288,85元,付代收款30,000,00元,2014年3月17号凭、付材料款50,000,00元,基建款50,000,00元。B、有些物资采购只有经办人2008年3月7号凭购杂货一批,无物资入库单或物资验收人签字,这是企业管理漏洞。2000年元月1号凭、购海湾消防器材有限公司QI987型喷头680个,实际入库300个,还差380个未办入库,但560,00元货款已全付,财务帐上未挂任何往来。C、2014年3月16号凭,直接预付消防栓款20,000,00元,无任何签字和收款单位凭据。2014年3月20号、40号凭、无任何领导签字和收款人凭据,直接在凭证上支付现金10,000,00元、20,000,00元。
2、不严格按现行权责发生制核算,说明财会基础工作有待加强,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3、应收款421万元,其中:预付帐收304万元,内有250万资金划出长达19个月,又无利息收入反帐。
4、银行存款帐户未按开户行、帐号分明细,未定期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存在管理漏洞。
5、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每个项目没有实行目标成本制度,成本责任制。没有建立成本考核奖惩制度成品库帐,材料库帐与财务科帐不一致,成本计算缺乏准确性。成本计算单元主要材料耗用量,无法对成本升降原因进行定量分析。例:2007年10月末,工程造价成本出现负成本125,576.89元,已完工未结转的项目维护成本35,851.69元未转入项目最终成本。反映出成本结转不规范。
6、2008年8月21日凭证,汇票汇出存款250万元,付给武汉威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无请款单、无经办人、无领导签字,记“预付帐款”帐,时间长达19个月,至今未收回,也未见利息收入。
7、借款利息未预提分摊,影响当期成本费用均衡计算。
8、材料领料单填制不规范,有的无申领人、无用途。甚至出现库管员代填发料单。
9、记帐凭证的原始单据不正规,有的收入用缴款单或其他单据为据。
10、未建立半成品加工核算帐务。
11、借款单、收据、报销单的报批制度未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传阅,保管不健全。
四、改进建议
公司经过加强财务管理、降低制造成本、降低资金成本,企业走出困境是有希望的。现针对“公司”具体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附后。
1、盘活存量:及时清理收回应收款项;清理固定资产,对不用的固定资产变现。
2、加强银行存款管理;按要求分设明细帐;按月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由会计勾兑,出纳清理未达帐。
3、编制资金计划(季或年)表,便于灵活掌握和调度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4、调整借款结构,降低筹资成本。
5、建立“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
6、测算每个项目的目标成本,对每个项目的工程造价准确预算,对施工的每个环节做好成本控制。
8、建立建全各项成本管理制度,从材料购、消、存及施工使用过程制订相应的控制,稽核制度,严格执行。
9、建立成本目标考核制度。将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到各部门、个人后,要及时对实际成本进行考核,并给予一定奖励,鼓励人人参与成本管理。
10、以财务科为主,不定期对成本核算过程进行核对,分析差异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11、建立“一枝笔”审批制度,严把开支关。
12、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做到收支有合理依据,帐帐相符、帐证相符、帐实相符。
“*公司”于1999年11月成立,从事摩、汽配生产,现有注册资本118万元。至2003年10月止该公司累计亏损440万元,潜亏60万元,实际亏损500万元。论文百事通经营期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44万元,销售成本786万元,管理费用239.9万元,财务费用223.7万元,销售费用10万元,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2万元,盈余公积虚挂23万元。2003年10月末资产总额1437万元,负债1819万元,所有者权益-382万元,资产负债率126%,目前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
由于*公司领导层对财务管理意识不强,从企业建立之初就没有着手建立一套规范的财务运作机制,以至于在以后的发展和扩张中,使财务管理不可控制,几年来企业连年亏损,步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这与其说是经营上的失败,不如说是财务上的失败。
主要有:成本管理失控,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是企业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公司从建立之初,没有建立一整套的成本控制制度,没有目标成本预测,也没有成本目标考核制度,造成经营当中成本管理失控,其
一、原材料摊消不合理,主要原材料未用完不办理退库手续,使其材料在车间积压或混用,使成本不符。其
二、自制模具所产生的材料消耗,费用,在各车间或工序领用时,不填用途或领用部门造成财务估计摊派,使其单位成本不实。其
三、有的低值易耗品,辅助材料等未按财务制度建立有关明细帐或备查辅助帐,在计算时,一次性进入制造费用中,例:2000年1月份低值易耗品,2月份54号凭证中的电焊机,2月份58号凭证中电线等,未按逐月摊消,使当期成本过高。其
四、财务人员更换频繁,在核算过程中不按连续性造成成本脱勾。其
五、外协加工费用摊派不合理,某产品需镀铬和烤漆后销售,单位价格8元,不需加工单位价格3元,直接进入产成品分配,造成部分产品成本加大,单位价格不实,给销售部门带来误导。其
六、成品库设置车间内不符合管理制度,易造成混乱,材料库由库管员自填领料单,上报资料是自编表而不是原始单据,从而出现了成品库帐,材料库帐与财务科帐不相符。由于这各方面原因使产品各品种的实际生产成本不准确,无法对生产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事实上,“*公司”经营期间累计销售成本786万元,加上潜亏的60万元,就已超过累计的销售收入844万元,不计算期间费用就已出现亏损,可见成本之高。这样的结果,在销售价格不能提高或者经营规模不能成倍增长或者产品结构不调整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生产销售得越多亏得越多。事实也是如此:00、01、02、03年的销售收入分别是:11万元、71.5万元、323.7万元、438万元,亏损分别是:15.6万元、104.4万元、155.2万元、141.5万元,累计销售收入844万元。累计亏损440万元(不含潜亏数,含盈余公积-23万元)。
二、财务状况分析
“*公司”从1999年11月成立,至2003年10月止,经营期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44万元,销售成本786万元,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93%。累计发展管理费用239.9万元,财务费用223.7万元,合计464万元,占累计亏损500万元的95%,亏损500万元,挤占流动资金周转,费用的节约是效益增加的直接途径。预付帐款250万元长期不收回参与流动,又未见资金占用费收入,必须变相增加财务费用。固定资产净值698万元,占资产1457万元的49%,流动资金沉淀比重偏重。负债总额1819万元中,借款1532万元占84.22%,其中部分资金成本高达24%。
举债(借款)经营本是企业发展和扩张的一条捷径,但企业采取举债经营形式的前提是资金周转速度较好,利润率较高,这样才能为还债奠定基础。“*公司”的实际情况是,2003年10月末的负债总额为1819万元,其中:农行借款就占1532万元,是负债总额的84.22%,而在资金运用上,固定资产净值698万元,亏损500万元,两项计1198万元,这部分退出流动的资金占负债总额的65.86%,资金周转缓慢势成必然。不到35%的资金流动难于承担84%的资金成本,高比例的举债失去了相应的利润率作保证,那么这个高举债很快就成为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凭证附件不齐、原始单据不规范、报审制度不严格,例:A、所付款项,无任何支、收单位或个人签字凭据。2000年1月17号凭、退股金110,000,00元,2000年2月42号、46号凭、付运费29,288,85元,付代收款30,000,00元,2000年3月17号凭、付材料款50,000,00元,基建款50,000,00元。B、有此物资采购只有经办人2000年3月7号凭购杂货一批,无物资回厂入库单或物资验收人签字,这是企业管理漏洞。2000年元月1号凭、购重庆YY摩托车配件制造公司90型汽缸头1526个,实际入库500个,还差526个未办入库,但91,560,00元货款已全付,财务帐上未挂任何往来。C、2000年3月16号凭,直接预付缸头款20,000,00元,无任何签字和收款单位凭据。2000年3月20号、40号凭、无任何领导签字和收款人凭据,直接在凭证上支付现金10,000,00元、20,000,00元。
2、不严格按现行权责发生制核算,说明财会基础工作有待加强,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3、应收款421万元,其中:预付帐收304万元,内有250万资金划出长达19个月,又无利息收入反帐。
4、银行存款帐户未按开户行、帐号分明细,未定期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存在管理漏洞。
5、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每个产品品种没有实行目标成本制度,成本责任制。没有建立成本考核奖惩制度成品库帐,原材料库帐与财务科帐不一致,成本计算缺乏准确性。成本计算单元主要材料耗用量,无法对成本升降原因进行定量分析。例:2002年10月末,生产成本出现负成本125,576.89元,已完工未结转的模具修理成本35,851.69元未转入产品成本。反映出成本结转不规范。
6、虚做销售20万元(假发出商品),利息支出20万元,不及时记入财务费用而挂往来帐,汽车销售20万元,得而复失。合计60万元,实际是经营期间的潜亏。预付帐款(加工费)逐月支付,现累计13,500,00元,财务无任何加工费协议或合同书,长期挂帐,这样继续下去,给企业带来的也是一个潜亏危险信号。
7、2003年4月11日凭证,汇票汇出存款250万元,付给武汉南华高速船舶工程公司,无请款单、无经办人、无领导签字,记“预付帐款”帐,时间长达19个月,至今未收回,也未见利息收入。发出商品,2000年12月25号、76号、89号凭中发内蒙摩托车237辆,成本价格为792,870,78元,2003年10月底结存594,267,67元/173辆,已冲销售198,603,11元,资金调计严重不合规。新晨
8、2003年5月68号凭证,产品销售收入11万元。
9、借款利息未预提分摊,影响当期成本费用均衡计算。
10、材料领料单填制不规范,有的无申领人、无用途。甚至出现库管员代填发料单。
11、记帐凭证的原始单据不正规,有的收入用缴款单或其他单据为据。
12、未建立半成品加工核算帐务。
13、借款单、收据、报销单的报批制度未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传阅,保管不健全。
四、改进建议
重庆的摩托车和汽车生产是本市的支柱产业,对*公司这样的摩、汽配生产企业,是一个机遇。*公司经过加强财务管理、降低制造成本、降低资金成本,企业走出困境是有希望的。现针对“*公司”具体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附后。
1、盘活存量:及时清理收回应收款项;清理固定资产,对不用的固定资产变现。
2、加强银行存款管理;按要求分设明细帐;按月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由会计勾兑,出纳清理未达帐。
3、编制资金计划(季或年)表,便于灵活掌握和调度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4、调整借款结构,降低筹资成本。
5、建立“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即:以市场为导向,成本为基础,盈利为目的。
6、测算每个产品的目标成本,对每个品种的制造成本准确计算,对亏损严重的品种暂停生产。
7、在掌握每个产品的制造成本上,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对适销对路,盈利较好的品种要注意扩大生产。
8、建立建全各项成本管理制度,从材料购、消、存,到产成品入库、销售等整个生产销售环节制订相应的控制,稽核制度,严格执行。
9、建立成本目标考核制度。将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到各部门、个人后,要及时对实际成本进行考核,并给予一定奖励,鼓励人人参与成本管理。
10、以财务科为主,不定期对成本核算过程进行核对,分析差异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11、建立“一枝笔”审批制度,严把开支关。
12、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做到收支有合理依据,帐帐相符、帐证相符、帐实相符。
二、企业基本情况
该机械厂成立于2001年,共有员工43名,该厂负责人在机械制作方面有一定技术专长,属于家族性质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比较混乱。
三、当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管理不到位
财务预算是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收支计划。它是进行经济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是财务工作的指挥棒、是加强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它综合反映了计划与工作任务的规模方向,是实现事业计划的重要保证。但在实际调研中发现,该企业预算内容不全面,有时编制的预算没有客观反映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在资金使用上,随意很强,预算执行不严肃。
2、财产管理不到位
调研中发现,该企业不讲究资金的使用效益,也不重视财产物资的管理和核算,对固定财产和低值易耗品未按标准严格分开核算,带来财产管理上的一些混乱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1)记帐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业务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现象;(2)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3)内部控制执行不严,单位内部虽然建立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严格执行,制度形同摆设。
4、营运资金波动过大
缺少资金使用的长、中、短期计划,缺乏现金流量管理观念,存在重销售、轻理财的现象。特别是在经济繁荣时,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隐匿在盈利光环下。一旦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产品成本提高,经营现金流入量锐减,或是新上项目见效慢,原有业务资金告急,或是债务到期,财务风险加大等等情况出现时,问题与危机就充分暴露出来。
5、成本管理严重弱化
某企业的财务人员由于管理知识薄弱,难以确定企业生产的盈亏平衡点,在相对成本的控制方面缺乏经验和措施,不能根据企业实际状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成本核算方面也十分粗放。企业把几种甚至十几种主要产品成本笼统地汇总核算,一旦企业出现亏损或盈利,管理层却不知道哪种产品盈利多,哪一种产品盈利少,这对安排产品品种、调整生产结构十分不利。
此外,该企业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在初创发展时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与亲朋好友共患难,度难关,创家业。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的创建人不能志同道合,二次创业意见相左,他们担心控制权旁落,排斥资本进入,拒绝在经营者、劳动者之间建立资产关系。内部股权封闭逐渐暴露出许多矛盾与缺陷,所有者不仅要防范中层员工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甚至要防范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吞食。
四、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
(一)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增加的风险,这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与负债经营相关,没有债务企业经营的资本全靠投资人投入,则不存在财务风险,这是一种相对静止的观点。
(二)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的差异程度。这是从财务本质角度出发来界定财务风险的。这种界定主要是从过程和动态的角度认识财务风险。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体现的资金运动这一财务现象;二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体现的生产关系这一财务本质。它通常表现为企业资产流动性下降,经营资金不足,资产负债率过高,债务负担沉重,以至于走到破产的边缘,盈利能力下降等等。
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都会有财务风险,企业的一举一动,企业活动的全过程都涉及到财务活动,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企业最常见的风险。通常企业的财务风险,包括财务决策风险、信用风险、投资风险、筹资风险等风险。民营中小企业企业普遍财务状况差,表现在负债率高,不良资产占比大,财务费用负担重,企业效益低。另外应收账款呆帐占比也很大。应采取以下方法规避广义上的财务风险。
1、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提高认识,要真正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单是企业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把强化财务管理尤其是资金管理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的各环节、各个职能部门。二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充分预测到资金回收和支付的时间,实现资金运用和来源的有效结合、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合理分配,使资金的使用达到最佳效果。三是积极融通资金,要树立现代融资意识,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
2、提高管理素质
不断提高的综合素质,特别要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认真履行好会计监督制度的职责。同时注重财会人员知识的更新,要根据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不断更新的实际,先进理念引入到企业财务管理中。
3、加强对现金的管理
常言道:“会计数字只是参考意见,现金才真正令你感到踏实。”我们都知道,现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所有犯案、挪用公款和偷窃行为均与现金有关。因此,企业对现金和现金流量需要格外留神,这其中包括基本内控措施,例如授权签署现金的收发、批核和转账,也应建立适当的内部程序,对现金进行核对、监察和编制调节对账表。
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1、实现财务制度规范化管理
企业财务部门要按照现行法规制度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的生产营销发展到哪里,财务管理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其次,企业财务部门要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围绕目标利润,认真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构建企业财务责任指标体系。在每月制订财务预算时,为避免出现预算的差异,还应根据近期较为准确的财务信息资料及时修正财务预算指标。财务部门要按照财务预算目标加强管理,定期检查,严格考核,落实责任,兑现奖惩措施,形成以财务制度为主对经济行为的定性约束,以财务预算为主对经济行为进行定量约束的格局。
2、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机制
运用量本利分析法,合理测定企业最佳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量,进一步确定销售价格,确定存货最佳存量,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同时,寻找适合企业产品特点的既能提高产品功能又能降低成本的途径。在产品核算方面要遵守重要性原则,对主要产品要详细核算其成本构成,并为生产部门提出改进措施,对严重影响企业效益的产品要做横向对比,把成本浪费消灭在产品生产的源头,实现财务部门抓成本核算管理的事前参与和超前控制。
近几年,县里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目前而言,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不力
1、部分单位领导认识存在偏差。一是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不搞经营,抓不抓财务管理无所谓。二是认为抓内部财务管理是“作茧自缚”,捆了自己手脚,开支卡严了,得罪干部职工。三是认为抓管理是单位领导的事情,会计人员只要把数字搞准就行了。这是导致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不力的关键所在。
2、审批控制制度存在缺陷。仍坚持财务审批“一支笔”制度,这项制度是对领导决策事项合理性的规范,但缺乏科学性。一是权力比较集中,开支不管是否合理,单位领导说了算。二是凡是领导签字就能开支,直接把财务人员排除在管理范围之外,不利于财务人员进行核算。三是单位领导对财务规定不一定熟悉,缺少专业财务人员的审核和把关,签批质量难以保证。
3、缺少真正的第三者监督。尽管有的单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但落实明显不够到位。单位内部监督由于千丝万屡的利益关系,往往流于形式,而各类外部检查大多是事后监督,处罚的力度也不够,效果不佳,没有真正的第三者参与,仅靠自我监督,零星的检查,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很难落实到位。
(二)会计人员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1、会计人员处境尴尬。会计人员是单位根据需要设定的,撤换是单位领导说了算。这就使财务人员处于比较尴尬的地步,违反法规,处罚的一般是单位;违抗领导,影响的一定是个人,权衡利弊,会计人员往往只能是倾向于领导。自身难保的境地,会计人员的作用确实难以发挥。
2、会计人员职责不明。很多单位的会计人员是兼职,会计人员可能是打字员,也可能是档案管理员,或是其他岗位,身兼数职,更有甚者身兼要职,会计业务成了附带工作。
3、外界的支持比较弱。业务管理和监督部门,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之间,多是部署工作、监督检查,对于出现的问题,或批评、或通报、或处罚,真正深入单位帮助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少。
(三)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明显偏低。一是学历偏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中,第一学历为财会类院校毕业仅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具有会计系列初级以上职称的仅占五分之一。二是知识水平明显偏低。部分单位会计人员对核算内容及会计科目的应用,模模糊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素质问题成为制约会计作用发挥的内在原因。
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搞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仅仅依靠单位本身是无法实现的,必须综合施策,多措并举。
(一)政府介入,财政部门负责,全力抓好单位内部财务管理
1、合理是界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区分哪些是应该由政府管理的内容,哪些是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哪些是单位有能力做好的,哪些是无能力管好,甚至是管不好的。区分责任,区别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管理。
2、制定监督考核机制,对单位负责人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以引起单位负责人的重视。把对单位财务管理的考核纳入县委、县府对单位的综合考核和单位领导的政绩考核。
3、认真修订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管理经验,广泛听取各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科学论证,按照“统一尺度,统一要求,便于操作,便于考核”的要求,认真修订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真正实现有章可循。
(二)财政部门参与,支持会计人员作用的发挥
1、做好会计人员的保护者。《会计法》尽管对会计人员的保护做了明确规定,但仅限于受到打击报复的,对会计人员的撤换和任用没有明确规定。建议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任用与撤换,要统一要求经过财政部门的审批,不能单位自己说了算。
2、做好会计人员的管理者。主要是抓好会计队伍的建设,保障会计队伍质量。必须坚持持证上岗的做法,同时严把会计证的发放关,不合格人员一律不能从事会计工作。
3、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对现有会计人员定期进行考核,建立会计人员档案,对于优劣情况进行评议和奖惩,对于不胜任人员进行撤换。
(三)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一、填写问卷人员身份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人员比较全面、分布比较均衡,其中:行政人员占比为37%,学生占比为30%,教师占比为27%,校外人员占比为6%,基本符合日常办理财务业务的人员构成规律,这为后续调查结果的可信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参见图1。
二、报账难、排队时间长的原因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有相当数量的师生认为财务处排队的主要原因是财务处的编制相对于学校的资金规模太少,人员编制不足,该比例高达48%,接近一半;其次为财务处办公地点分散,不利于业务的办理,该比例为29%;认为排队原因是财务处业务不熟的人仅占8%;其他15%的意见则主要集中于某些院系平时不报销,集中期末报销上。参见图2。
三、学生交纳学费应采取的方式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师生认为通过银行划转和网上银行支付方式交纳学费较好,占被调查者人数的92%;对于直接来财务处交纳现金方式,仅有4%的被调查者愿意采取这种方式;还有4%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当采用多种方式。参见图3。
四、校园卡消费业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校园卡自助充值查询一体机圈存和食堂POS机消费成功率不高,容易出现故障是校园卡消费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比例高达48%;校园卡冻结、解挂速度慢,无法按学号实现,圈存机修理不及时,圈存机分布范围小等其他意见占比为33%;其余接近两成的意见则集中于充值人员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态度有待改进上。以上数据说明,设备的更新与维护,技术手段的升级是校园卡消费业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但同时需要提高充值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以更好的态度服务师生。参见图4。
五、校园卡消费系统中POS刷卡设备出现故障的频率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对POS出现故障的频率,填写调查表的人员分歧较大:认为经常出问题的比重达37%,而认为几乎没有问题的也达到了24%。通过调查,分歧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每个人就餐所去食堂一般比较固定,而POS机出现故障往往也比较集中。某些食堂的POS机常常出现问题,导致经常在该食堂用餐的师生会觉得POS常常出现故障。而不在这些食堂进餐的师生则几乎没有遇到过POS机发生故障的情况。参见图5。
六、财务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认为财务处服务态度非常好的占38%,较好的占47%,一般的占15%。说明财务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虽然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总体上令人满意。参见图6。
七、财务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师生普遍认为财务处大部分业务人员对财务制度比较熟悉,比重高达74%;认为只有部分人员熟悉财务制度的占21%;仅有5%左右的师生认为只有少部分人熟悉制度。这说明,财务处人员的业务素质总体情况较高,能够有效的办理业务,为国家及学校有关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提供了条件。参见图7。
八、财务处亟需改进的工作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增加财务人员和整合办公地点是目前师生普遍认同的财务处最亟需解决的问题。二者合计比例超过了六成,显示了问题的急迫性。这也与财务处报账难,排队时间长的原因分析中的结果相印证,说明了排队问题是师生所认为的最大问题,而解决排队问题,师生普遍认为增加财务人员和整合办公地点最为有效。参见图8。
九、登陆财务处网站情况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超过四成的人经常登陆财务处网站;接近三成的人知道财务处网站,但不常使用;只有27%的人未登录过财务处网站。这表明财务处网站在升级之后,已经有近半师生在使用,有利于减轻前台师生的排队压力。参见图9。
十、财务处网站功能实用性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网上查询业务最受师生的欢迎。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网上查询非常方便实用;比重占第二位的是网上财务功能,主要包括网上报销,酬金等,显示了师生希望通过网络手段减少排队压力;另外有2%的其他意见,建议进一步将网上查询范围的细化和功能的多样化。参见图10。
除了以上十大热点调查问题外,接受调查的人员还提出了以下建议和意见:
(1)增加网上办事流程指导。详细说明建立设备账,科研经费结题等业务的办理条件、程序、地点、签字人等,使广大师生减少因程序问题浪费的时间;
c、大理石
d瓷砖
e、其它 8.您家里有没有使用环保型材料? a、有
b、没有
c、不知道 9.您知道有多少种装饰材料中的污染元素? a、一种
b、两种以上
截止2010年底,我市供销系统县以上机关从业人员87人,县以上法人企业从业人员1251人,渔农村基层社从业人员270人。拥有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105人,初级职称71人,专业人才占总数11.75%;大学本科以上26人,大学专科以上195人,占总数的12.13%;46岁以上692人,占总数的43.03%。全市供销系统人才队伍呈现“一高三低”的状况,即人才队伍年龄高,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低,开拓经营型、复合管理型、农技服务型人才紧缺。
二、当前供销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队伍老龄化,亟需新鲜血液。人才队伍老龄化成为我市供销系统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无论是机关与企业人员普遍处于老化,其中市社机关平均年龄52.36岁。人才队伍老化直接导致学习创新能力和观念更新动力的缺乏,部分管理者的管理方式跟不上形势需要、管理需要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供销社人员只出不进,人才青黄不接,合理的人才梯队形成困难,迫切需要培养优秀的年轻人才。
(二)思想守旧,跟不上形势的需要。随着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深入,各级供销社基本完成了转体、转制,社机关、基层供销社、社直属企业等工作职能以及方式方法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国家、省和市相继出台了有关供销社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文件,对“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供销社改革发展明确了方向与任务,为各级供销社发展带来了良好发展环境,群岛新区建设更是为供销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是仍有一些干部职工还存在着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思想,学习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上的精神不够振奋,动力不够足,办法不够多,步子迈得还不够大。对如何深化新时期供销工作,如何增强新时期供销人的主人翁意识,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如何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缺乏大胆的探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销社改革发展、工作地位和社会的美誉度。
(三)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出现断层。自1996年起全市各级供销社进行了整整10年的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原先机构庞大,包袱沉重,人员过剩,经营亏损的局面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企业解体、干部职工身份置换也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企业经营管理班子年龄老化,而新生的管理人才队伍却还不足以形成支撑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人才断层现象充分暴露。企业经营管理、法律咨询和合作经济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人才缺少,尤其是能够熟练掌握和操作运用现代经营业态、现代流通方式、现代管理手段的高素质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亟需培养一批懂经营、善奉献、敢担当、求创新的企业经营管理核心骨干力量。
(四)专业人才和渔农村实用人才严重缺乏。全市基层供销社和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大多数在45岁以上,年龄结构老化,文化水平低、专业人才匮乏,干部职工队伍的状况与新时期发展供销社事业的要求不相适应,人才短缺成为基层供销社改革发展的一大“瓶颈”,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三社一化”的发展。领办专业合作社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但真正能适应专业社运作和发展的专业人才却寥寥无几,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供销社从业人员素质,已成为渔农村职业培训十分紧迫的任务。
三、加强新形势下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是要充分认识加强供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已经进入改革发展新阶段,突破人才对事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已成为当前我市供销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发[2009]40号、浙政发[2010]46号和舟政发[2011]43号文件已经对对供销社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大力实施“人才强社”战略,抓好培养、引进、使用、激励人才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社有企业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者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新时期发展的竞争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才的竞争,抓住了人才,就是抓住了科技与创新,抓住了未来发展的预期,抓住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所以,必须要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定位在“第一资源”和“第一生产力”上,牢固树立新型人才观,充分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切实增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DOI]10.13939/ki.zgsc.2015.41.017
1 引 言
物流是一个新的经济热点,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极快,前景广阔,业内人士将其称为“第三利润源泉”和“未经开发的处女地”。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能否适应和赶超国际物流,直接取决于有没有专业化和高素质的物流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然而,随着逐年的沉淀,“毕业即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量越来越多。除了高校扩招等客观原因,大学生自身职业素质和能力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其就业难非常重要的原因。本文对物流企业人才需求和就业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
2 调查目的与对象
2.1 调查目的
①了解当前物流企业及相关企业物流部门的发展现状;②调查物流企业及相关企业物流部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2.2 调查对象
本文的调查对象主要选取长沙市生产和制造型物流企业以及具有物流部门的企业,在选择样本的人员时尽量选取代表性强的作为调查目标,选择的样本范围主要包括物流企业的人事主管,如果没有专门的人事部门,则选择经理和主管作为调查目标,之所以选择以上人员作为调查目标,是因为他们对物流人才的状况和需求更清楚。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此次调查共访问27家企业,企业的性质、发展状况及物流方向具有多样性,得到了一定的数据。每家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对物流人才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从性别、学历、岗位、能力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3.1 公司物流模式的类型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巨大进步,物流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需求,通过调查发现,长沙市大型物流公司的类型多为第三方物流和仓储物流。而与我们生活联系更紧密的快递和配送等物流类型所占比例较小,当然这样也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它们都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3.2 现代物流企业招聘方式
招聘是当代大学生从校园步入社会的第一道坎,同时也是企业吸纳和筛选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清楚的看得到,网络招聘已经成为企业吸纳人才的重要途径,也给急于求职的人们提供了另一条路。除此之外,较为传统的校园招聘也占据了企业招聘人才的前三甲,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只有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才有机会从人才招聘中脱颖而出。
3.3 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
物流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三个利润源,而且保持相对高速的增长态势,因此专业的物流人才也会在一定的时期内受到相关企业的青睐。事实上,调查问卷反馈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现象。各大企业都对物流人才都保有一定的需求量,大量需要物流人才的比例更是达到了35%。
3.4 企业对从事物流工作人员的性别趋向
对于“对物流人才性别需求”这一问题,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偏向于招收男性物流人才。目前来说,调查的这些企业虽不具有100%的代表性,但还是有一定的典型性。从事物流行业,必须掌握物流的所有环节,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是要从操作层干起,而操作层往往都需要一些体力劳动,企业难免会考虑到女性的工作能力受天生因素的限制。但同时我们也认为,既然女性工作者在从事物流工作时有一定的限制,就更应该从各方面学习专业的物流知识,全面掌握真正的物流层面,从而从事一些指导类、评析类、策划类等工作。物流在我国本就是个还有待完善的朝阳产业,想成为未来的物流人才,就应该更全面地学习、实践,提高自身能力,从而改善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
3.5 企业在招聘中对学历的要求趋向
成功地进入一家企业,最先面临的就是学历问题。在当今强调个人能力的时代,学历的高低对企业人才的选拔还是有部分参考价值的。与之前估计不同,本科及其以上的学历者并未在企业物流管理类员工占太大比例,甚至有很多在物流领域有所建树的都不是物流专业的。经过分析认为,这些现状其实归根结底和当前中国物流行业的混乱和体制的不健全有很大关系。据其他相关资料和在网上搜索的数据,以及日常中所见到的,我国物流企业对物流概念认识不足,他们对物流的认识仅限于仓库的管理和收发货,企业往往都只把重心放在销售上,而忽略引进专门的物流管理人才。
同时,物流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是物流企业不得不降低标准的原因之一。虽然现在高校的物流本科毕业生较多,但是在学校学习都只是理论,而对于中国这个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的国家的复杂环境来说,他们还略显稚嫩。而目前企业里主要从事物流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是在实践中摸索,但是还是缺乏专业的物流管理知识,对物流的理解并不是非常深刻。
3.6 企业给物流毕业生提供最初薪金待遇
由表1可知,现今多数公司给物流毕业生的最初薪金待遇在1500~2000元。物流行业被评估得前景灿烂、潜力无限,但国内物流行业的员工工资却并不是很高。当然,个体的工资与公司的业绩、个人的表现、个人的学历和职业技能等因素有关。
3.7 应届毕业生在实习岗位上突出的问题
由表2可知,应届毕业生在实习岗位上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实践能力薄弱。应届毕业生在学校基本上就是纯粹地接受书本上的知识,缺少工作实践。为了实习时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在校大学生应该在学习的闲暇时间多找点与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以增长工作经验。同时,高校要把实践育人摆在重要位置,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
3.8 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
根据图6可知,各公司对物流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是很全面的,其中对沟通协作能力尤为看重,而对管理实践的能力要求也很高。由此可知,物流这行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甚是全面。因此,物流从业者应该不断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物流领域成长为真正的人才,并在这个行业走得更远。
4 总结与建议
4.1 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建议
应从自身的特点、思想实际出发,根据实习工作的要求和学院实习工作的统一部署,充分尊重自己的主体选择性,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将理论、书本知识转化为工作技能,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并在实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工作单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上课时认真听讲,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特别是与成本控制、质量控制、信息控制相关的知识。在生活中,同学们也可以经常进行一些与物流相关的讨论,不但实现了知识的互补,还可以发现更多的角度和方法看待同样的事物,这样既提高了交际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乐于奉献的决心、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升华自己的思想。
4.2 对大学院校的建议
学校应该多与企业沟通,努力满足不断变化的动态需求。大学院校应该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与成本控制、质量控制、信息控制相关的知识,做到教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另外,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交流活动和实践活动。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们才能真正地学懂书本知识,而不是仅仅学了知识。大学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还是一个育人的圣地。因此,大学院校还应该教大学生们做一个合法的公民,并且应该多提供一些平台,帮助学生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英语水平和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
4.3 对物流企业的建议
首先,培养员工的专业素质。积极树立员工的高效物流配送意识,如保证产品质量的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等。定期对员工进行物流设施设备的操作培训,指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设备和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在思想上和操作能力上同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
其次,引进专业物流人才。可从高等院校聘请与物流专业相关的人才对配送中心的配送流程、配送方法等加以规划和设计,指导先进物流设施设备的操作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的使用。
最后,建立一套有效的配送中心员工绩效考评体系。对现有人才考核可以分层次进行,针对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考核目标和方案,可结合使用时间定性和定量考核法同时对员工进行考评。
企业应该注重企业文化和员工培训,培养或采用高素质人才,企业内部要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避免进行重复作业,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加效益。
4.4 对国家和政府机关的建议
国家和政府应该建设相关院校,专门培养物流企业人才,并且设立专业的物流规划咨询和研究人才的机构,以培养物流人才的物流科技创新能力,打造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应培养一批具有过硬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师资。
政府也应加强物流企业与大学生之间的实习与合作,进行更深层次的人才培养。制定符合现代物流要求的发展规划,坚持立法先行;实施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培育社会化的物流市场;抓好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构建发展现代物流的产业结构;加强物流理论的研究和人才培养,适应我国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