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考核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0 15:05: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体育教师考核,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体育教师考核

篇1

当前职业学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中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趋于雷同,普遍存在“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现象。未能充分考虑各学科教师工作方式之间存在的群体性差异,而采取区别对待原则,致使绩效考核中关键绩效指标设置脱离实际,有失公平、公正,背离绩效考核的初衷,未激发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工作热情。本研究通过抽样分析苏州市部分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执行方案,以期从中探寻共性规律,结合工作实际,提炼关键指标,为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出操作标准,能客观全面地反映中职体育教师工作需求。也是体育教师进行“工作体检”的一次全面报告,即对比分析,找亮点,补短板,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1]。因此,构建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1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面临的实然困境

1.1涉及工作量的绩效考核指标有待完善

通过对苏州部分中职体育教师的问卷与访谈得知,各校对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尚停留在体育课堂管理、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学生学习效果等三个传统考核指标方面,涉及课外、课余工作量的相关体育活动组织、训练、执裁等指标明显不足。其中对科研和社会服务相关指标虽有所涉及,但细分不够,不能全面反映中职体育教师的工作付出。这从侧面反映出绩效考核指标内容固定僵化、覆盖面较小,有待进一步扩容细化,动态调整,臻于完善。

1.2关键绩效指标的体育学科属性亟需加强

从目前情况来看,各校都在整体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构建体现教师劳动成果、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尽管在趋势的推动下中职体育教师绩效改革也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关键绩效指标仍过于笼统,不够精确,不能充分体现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特性。仅仅具备其他学科教师考核的普适性,落到体育工作中实际操作难以具体适用,面临诸多诟病。如一些涉及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观指标,缺乏科学可量化的核定标准,仅限于泛泛的指标赋值,其科学性和公信力受到质疑。造成实际考核中工作量有增无减,偏离了原有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并未达到绩效考核的预期效果和最终目的。

1.3绩效考核指标的导向性含混模糊

通过问卷与访谈得知,各校在对体育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时均以考核结果为依据进行奖惩,考核结果是把双刃剑,用好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起到激励引导作用;反之,背离绩效考核初衷,导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向而行,产生对立情绪。失去绩效考核的价值和意义,就会遭受质疑与挑战。因此,在对体育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关键绩效指标的导向性问题,如果指标导向模糊不清,无法准确把握分寸,尽量避免惩罚。在实际考核中做“加法”,不做“减法”,将“原地踏步就是倒退”的考核导向意识贯穿于绩效考核全过程,教师主动照镜子,找差距,促进专业成长。只有思想上达成一致,考核才能达到理想状态,而不是流于形式。尤其是涉及科研、教学能力评比、公开课、课余训练等体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绩效指标,一定要加大外部导向的激励作用[2]。

2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构方法探索

2.1构建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基本流程

在构建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之前,首先收集相关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中职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等文献资料和相关数据,接着进行理论梳理和可行性分析,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第一轮专家访谈;其次开展问卷调查,征询学校领导、人事部门、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初稿;进行第二轮问卷调查,数据收集,并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提请专家审查甄别,取其精要;最后再次对修正的关键绩效指标(KPI)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最终的体育教师绩效考核体系[3]。

2.2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的提取方法

关键绩效指标的选取主要通过界值法来实现,各项指标的算术平均数、变异系数以及满分比依据其所在位置的重要性计算得出。其中,我们使用公式“界值=均数-标准差”来计算均数和满分比的界值。经过计算,每项指标的得分高于界值的就能入选;而变异系数界值的计算方法则与均数和满分比相反即“界值=均数+标准差”,得分较低的界值指标才能入选[4]。所生成结果,可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其中如有一两个指标不符要求,就要经专家讨论、斟酌之后才能进行取舍,如果三者都不符要求才能被完全剔除。之后所进行的第二轮、第三轮绩效考核指标选取结果均采用以上方法进行计算与取舍。例如本研究模拟使用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的提取方法:三个一级指标、十二个二级指标,且各项指标均分布在动态平衡范围之内,专家对此无修改意见,保持意见统一。如表1所示:

2.3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赋值

各项指标的权重比例直接反映出指标的重要程度,权重比例是否科学合理,与整个绩效考核体系的信效度和实际应用反馈息息相关。因此,如何给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赋值成为关键所在。通过查阅相关教师绩效考核指标研究的已有文献资料和学术成果发现,前人研究常用指标权重赋值方法有:德尔菲法、模糊数学法、自拟权重法等三种[5]。本研究尝试使用秩和运算法对(表1)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赋值,并进行权重一致性检验(计算过程:略)。

2.4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模拟)的实证检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以上所建构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效果,本研究拟选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的体育教师作为检验对象,按其职称分为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对来源于人事处和体育教研室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并运用本研究所建构的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统计学方法,计算出以下结果如(表3),可使体育教师们对自己的绩效考核指标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以上绩效指标考核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和被试,一致认为绩效指标科学合理,贴近实际,便于“照镜子,找差距,补短板”,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6]。

3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的应然出路

3.1完善凸显体育学科特点的绩效考核指标

学校体育教学空间的开放性,师生双方的流动性,身体机能的活跃性,内外环境的交替性,这些体育学科特有的复杂环境决定体育教师绩效考核的特殊性。针对体育教师工作特点和岗位要求,制定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方案,要建立健全体育教师绩效考核工作量的核算机制,使工作量计算更加贴近教师工作实际,趋于科学合理,符合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考核初衷。如学生社团训练、运动竞赛组织、单项比赛执裁等纳入体育教师工作量,明确绩效考核指标,将体育教师个人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有效对接,增强考核针对性,从而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3.2构建以激励为导向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实施教师队伍绩效考核是为了激发教师工作活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摆脱“大锅饭”的平均分配造成的职业倦怠困境,有效刺激广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为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人才制度保障。针对目前以奖惩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流弊,需要学校与教师共同参与绩效考核方案设计,制定以激励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充分挖掘绩效考核指标的育人功能和导向作用。在具体考核时注重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把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质量、业务培训等纳入考核范围,通过考核进一步拉开教师间的工作差距,加大绩效奖励力度,倒逼教师对标找差,求生存,谋发展,全面提升工作能力。

3.3建立分类分级绩效考核评价标准

体育作为一门以人体运动改造为基础的应用型学科,其身体的参与性与空间的互动性特点决定了考核方式的复杂性,在实施绩效考核时理应区别对待,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分级考核,常见分类分级绩效考核形式分为三种种:一是总结性评价,以结果为导向,依据业绩清单实施奖惩。二是过程性评价,以过程为导向,依据过程管控促进能力提升。三是混合性评价,基于过程与结果优势的基础上,采用“混合>结果+过程”的综合评价。开展职业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可按职称、教龄、运动项目进行分级分类考核,如:同一职称归为一类,参照同一标准,进行分级考核,细化指标设置,规定指标权重赋值范围和参照系数。以此类推,重合部分进行系数加权,确保每个指标都能与工作要求对应,溯源体育教师工作量产出,从而增强指标的激励效应,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更具实操性。

4结语

中职学校推进教师队伍绩效考核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完善人事制度管理。因此,针对当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过程出现的偏向问题,应结合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技术及时扭转偏向,将代表体育教师工作实际的绩效考核指标引入考核范围,通过专家评估法、秩和运算法确定指标权重分配,并对体育教师的工作产出进行客观评价和有效激励,从而构建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群群.上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绩效工资分配现状的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6,02.

[2]于小丹.上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绩效考核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6,52.

[3]刘昕,王许阳.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管理实践及其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17,(3):90-93.

[4]下福兴.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理据与框架[J].现代教育科学,2012,(1):25.

篇2

长期以来,对高等院校体育教师的管理考核具体由各校按照人事管理部门相关文件组织实施,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与其他专业教师没有区别。此类考核未能反映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工作性质[1]。截至目前,适合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特点和高校体育工作性质的考核机制、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等一系列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体育教师在高校工作期间,其职业技能是否得到持续提高、身体素质能否满足工作需要,都需要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目前这种对教师无差别性考核评价机制,使高校体育教师在进入工作岗位并获得正式编制后,实际上等于端起了“铁饭碗”,缺少科学的考评奖惩机制。少数体育教师在初步熟悉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之后,就觉得自己能够胜任工作,懈怠情绪逐渐滋生,对自身要求降低,工作失去了压力和动力,学生时期掌握的运动技能逐渐淡忘,身体素质逐步衰退。严重者体型发胖,体重增大,运动素质下降,无法完全胜任工作要求。更有甚者,不得不转行或被调整到其他工作岗位。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5所高校157名体育教师(男107人,女50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57人,讲师70人,助教10人。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运用与本研究相关的教师评价理论与方法,结合河南省各高校体育工作的实际和体育教师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进行综合分析研究。(2)问卷和座谈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从事高校体育管理的专家、教授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问卷调查的同时,召开体育学院(部)中(高)级职称教师座谈会。(3)系统方法。根据问卷调查和座谈会获取的数据信息,运用系统方法建立整体评价考核量表。

2高校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岗位考核的目的、任务和意义

2.1目的

根据高校体育工作的内容、规律、特点及要求,结合体育教师的个人特长、年龄和发展规划等因素,明确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岗位考核的目的:①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每位教师在本职岗位的工作价值得到充分体现。②强化体育教师团队的建设、规划和管理,树立责任意识、品质意识和效率意识,促进高校体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建设一支高效的体育师资队伍。③为教师的聘期考核、岗位聘任、职称晋升、创先争优等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

2.2任务

根据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规定和管理要求,以及各高校评估办、教务处对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办法和评价标准的要求,结合体育教师的个人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标准等因素,确定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岗位考核的任务:①核定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岗位考核内容。②科学制定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岗位考核评价标准。③探索高校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岗位考核办法。

2.3意义

组织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技能的岗位考核,有利于全面提升高校体育工作地位和工作效能,使体育教师管理更加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有利于增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可度;有利于各高等师范院校加强体育学科建设,调整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使体育师资后备力量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3高校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岗位考核

内容与考核标准的设计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岗位考核是对高校体育人力资源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师资队伍素质优化的有效途径。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坚持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力争把体育教师岗位工作内容具体化、行为化,在确定考核内容和权重时,对体育教学技能类指标赋予较大的分值,以鼓励教师积极工作。同时,注意社会服务能力、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能力考核,使所设考核内容不脱离教师工作实际,着眼教师职业规划与发展需要,做到点面结合,成为统一整体。根据以上理念和调研结果,考核内容分为社会服务、运动技能、教学技能、身体素质4类。

3.1考核内容设计

3.1.1社会服务类社会服务类主要考察体育教师在推动社会体育进步、服务社会大众方面所发挥的作用[2]。如担任社会各级各类体育协会(俱乐部)负责人资历及工作经历,参与社会体育工作经历(如国家运动裁判级别与工作经历、社会指导员级别与工作经历),以及其他一切服务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工作经历。设定此类内容旨在鼓励体育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服务大众,开阔眼界,提高自己。3.1.2运动技能类主要包括主项1个,副项1至2个,即球类(足篮排球、乒羽网球)、健美操类、武术类、体操类、田径类、自选类(只认作副项)。设定此类内容旨在要求体育教师努力实现“一专多能”,即专项与副项相结合。不断吸收国内外新兴、时尚运动项目,拓展业务技能,更好服务学生,完成各项业务工作。3.1.3教学技能类主要包括现场说课(7~12min)、现场编写教案或训练计划(1课时)、现场制作ppt课件(1课时)、现场作文(不少于1500字)。以上内容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现场抽取。此类内容旨在提高体育教师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提高理论综合素养、口语表达能力和汉语写作能力,改善体育教师日常工作中“示范做得来”“理论说不好”“动笔写更少”的窘况。3.1.4身体素质类主要包括50m、800m、跳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平板支撑、游泳等。设定此类内容旨在要求体育教师保持应有体形和体能,具备良好运动素质,以健康体魄和饱满精神状态投入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能和工作品质。

3.2考核标准设计

在设计制定考核标准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考核标准应根据被考评对象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实际情况而有所差别,考核标准亦可根据考评对象的年龄而递减。实行发展性评价考核和奖惩性评价考核相结合[3]。45岁以下青年教师应列为重点考核对象。对年龄在45岁以上者以鼓励性评价考核为主,把握好发展性评价考核和奖惩性评价考核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相关考核标准和考核分值的制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出台指导性意见,具体考核标准和考核分数由各高校依据本校实际制定。各校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借鉴。

4实践与体会

4.1实践

自2013年始,经过慎重考虑和缜密组织,中原工学院对全体体育教师进行了素质类和教学技能类的岗位专业测试。素质类包括短跑(50m)、长跑(女800m、男1000m)、立定跳远、仰卧起坐。每名教师任选3项,长跑为必测项。教学技能类包括说课、主项加副项测试和教案编写。

4.2体会

其一,基于多种因素考虑(如从未组织过此类活动,学校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相应要求),中原工学院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岗位测试仍停留在“测试”层面,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技能岗位“考核”,目的在于促进中青年体育教师重视个人身体素质发展,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测试没跟受测者职称、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等切身利益挂钩。其二,由于未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教师对此测试活动均持欢迎态度,参与性颇高。但年龄40岁以上、已晋升副教授者,对此心态复杂,反应不一,顾虑较多。其三,各高校可视实际需要,将职业技能岗位评价考核和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聘任挂钩,将“参加校、省(厅)级职业技能竞赛与考核”作为业绩条件之一,列入专业技术岗的岗位职责,与科研条件一并考核,以督促教师更加重视,积极参与。

5结语

综合调研结果和我校体育的工作实践,高校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岗位考核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其一,各省人社厅应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岗位考核提出明确要求;各省教育厅应结合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特点,采用抽样方式定期选取某一年龄段和一定数量的教师进行职业技能岗位评价和考核。各高校人事管理部门根据本校实际,结合体育教学、教研活动、教学技能竞赛等业务活动,每两年对全体体育教师进行职业技能岗位评价和考核。其二,逐步实现对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岗位考核与岗位聘任挂钩,应在岗位职责中明确其要求,督促体育教师平时坚持锻炼,保持身体素质。其三,积极创造条件,保证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岗位考核工作在科学、规范、公开、公平条件下进行。要减少人为环节,依靠科学仪器设备测试,适时进行全程录像监控观测。

参考文献:

[1]姚健.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改革架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0):96-100.

篇3

体育学科:

 一、校内体育工作:

1.间操和大课间活动

间操和大课间活动是全面体现师生体育风貌的常规工作,由体育组组长负责组织安排,原则上体育教师轮流组织,组织教师要提前检查设备,如有故障提前向学校报告,及时维修,保证正常使用;除组织间操和大课间的体育教师以外的其他体育教师,必须深入到各班级学生队伍中指导、督查学生参与活动质量,做好每天检查评价记录,每周公布检查评价记录,不得无故不参与间操和大课间活动或不作为。

 2.校内小型竞赛活动

每月至少组织两次小型竞赛活动(足球赛、拔河、跳绳等),开学初下发小型竞赛活动学期安排,每月初提前下发通知,给学生练习和准备的时间;活动组织有序,有过程性材料(学生名单、评比结果、总结、图片等),每次做一张精美的专题简报。

 3.课外体育训练

体育教师通过遴选组建学校田径体育运动队和足球队,培养体育专项特长生,由体育组制定日训练计划,依据计划由体育教师分项负责(田赛、径赛)常年组织训练,要遵循学生体育运动规律,保证质量,保证安全。

4.学校全员运动会

每年组织一次学校全员运动会,运动会项目设计以“五性”为标准,淡化竞技性,增强趣味性,人人都能参加,人人都乐于参加;体育组提前下一周发运动会规程,动员各班级师生积极准备;运动会安排缜密,保证安全。

5.学生成绩考核

每学期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学生成绩计入教师工作考核:一二年级为两项体育技能考核各占50%,三至六年级为两项体育技能考核各占45%,体育理论占10%。

二、上级组织的体育工作

    1.学生体质健康检测

每学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要及时、数据真实、完整、准确、无误,学生健康状况逐年提高,上报及时;过程性材料齐全(计划、总结、简报等)。

    2.全市运动会暨体育节

体育组提前做好全市运动会暨体育节准备,运动会的成绩与体育教师工作考核挂钩。

    3.学生单项竞赛活动

每学期上级组织的学生竞赛:如足球赛、越野赛、乒乓球比赛等,要积极组织参加比赛,无故不参加追究体育组责任。

    4.体育工作其他工作

目前,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以成为社会和家长重视的焦点,体育教师要按教学内容、学生体质状况、兴趣、爱好等特点,适当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并监督完成;体育教师要协同班主任、家长监督各年级肥胖学生落实减肥计划,按节点反馈减肥成果,使减肥工作取得实效;体育器材摆放要有序,有出库和使用记录。

艺术学科:

    1.每学期不少于两次校内展播展演活动,活动形式新颖,组织有序,活动质量高。

2.学生特长小组(葫芦丝、合唱队、舞蹈队等)常年组织训练,为学生特长发展奠定基础。

3.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汇演或展演活动,不得无故不参加活动,活动成绩与艺术教师工作考核挂钩。

4.艺术考核:音乐由乐理知识10%,歌曲演唱50%;技能40%三部分组成;美术由理论知识20%,绘画或手工等实践操作80%两部分组成。

附:  

    体育和艺术学科教师工作考核细则

评价

内容

所占

分值

评   分   标   准

备   注

 

8分

一、个人备课:可以翻转课堂的模式(6分):

   1.教学目标、重、难点确立准确。(1分)

   2.课前准备充分:如微课、任务单、练习、有分层作业安排等。(1分)

   3.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清晰,目的明确,有突破重难点的方法。(2分)。

   4.能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1分)

   5.提前一周完成备课任务。(1分)

二、集体备课:(2分)

   1.主备教师准备充分,说课条理清楚,实用性强。(1分)

   2.参与备课的教师态度端正,按时参加,并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1分)

按检查记录集体评价。

 

 

14分

1.课前准备充分:器材、任务单等2分。

2.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有充裕的自主学习、练习技能、交流的时间。(2分)

3.学生的参与度:是全体参与而不是个别表演。(1分)

4.认真组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参与体育和艺术锻炼的兴趣和习惯(2分)

5.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讲解要讲在疑难处、点播在困惑时、示范在提升处。3分

6.教学效果:一看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体育和艺术技能熟练程度及对体育和艺术的兴趣)水平2分;二看学习目标的达成率,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真正有提升。(2分)

按平时上课听课情况集体打分。

 

5分

体育

体育教师要按教学内容、学生体质状况、兴趣、爱好等特点,适当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并监督完成。

 

不按时布置、检查、督促学生完成体育作业;每发现一次扣2分。

艺术

1.音乐学科根据教材内容适时布置预习、技能等作业及时检查评价。

2.美术学科学生要完成每次课堂作业,教师有等级评价,还可以布置家庭作业。

1.音乐学科每学期不少于5次作业,每少一次扣1分。

2.美术学科每少一次,扣1分。

9分

体育

体育教师通过遴选组建学校田径体育运动队和足球队,培养体育专项特长生,由体育组制定日训练计划,依据计划由体育教师分项负责(田赛、径赛)常年组织训练,要遵循学生体育运动规律,保证质量,保证安全。

 

无故缺少一次训练2分,请假耽误学生训练每次扣1分;不按计划训练,出现安全事故每次扣9分。

 

艺术

学生特长小组(葫芦丝、合唱队、舞蹈队等)常年组织训练,为学生特长发展奠定基础。

40分

1.平均分:(20分)

   一年级95分、二年级90分、三年级85分、四年级80分、五年级80分、六年级80分。

 2.及格率:

   一年级100%、二年级98%、三年级96%、四年级94%、五年级92%、六年级90%。

说明:一二年级及格分数为70分;三--六年级及格分数为60分。

 3.优秀率:

   一年级90%、二年级85%、三年级80%、四年级70%、五年级60%、六年级50%。

 说明:1.一年级优秀分数为95分;二年级优秀分数为90分;三--六年级优秀分数为80分。2.以上各项均达到为满分40分,平均分每下降1分,减1分;及格率、优秀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减1分。新接班(较差的班级)的教师看接班时学生成绩,提高幅度酌情考核。

按考核成绩计算。

3分

   1.任课教师按时认真填写班级薄。(1分)

   2.指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评价手册。(1分)

   3.各科教师记录学生成长足迹,完善成长记录袋。(1分)

按检查记录集体评价

2分

.反思及时,有感而发,切合实际。(2分)

按检查情况集体打分。

8分

   1.承担个人教研任务的教师准备充分,能按时、如数完成,质量高。(3分)

   2.承担学校的各种教研任务的教师,完成效果好。(3分)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每学期听课评课不少于20节,有间评和总评。(2分)

按承担任务和完成质量集体打分。

 

5分

   1.教师个人(或承担学校课题)有立项课题,有课题报告、计划、总结、论文、学习笔记。(1.5分)

   2.按要求实施课题计划,过程性材料齐全,效果好。(3分)

说明:承担学校课题的主持人,工作认真负责,效果好加3分,无科研立项者无分。

按承担任务和完成质量集体打分。

 

8分

   1.学习任务:如读书刊,有读书笔记,并积极参加读书交流活动。(2分)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学习活动(讲座、看名师课堂实录、课标学习等)。(2分)

   3.坚持基本功训练(小楷、粉笔字、学乐云互动等),有提高。(2分)

   4.上交各种学习材料认真、及时、质量高。(2分)

说明:承担学校安排的培训或交流任务(如,学习活动主发言人、主持人等),质量高,效果好,每次加1分。

按承担任务和完成质量集体打分。

工作考核办法说明

一、教师个人特殊贡献加分办法

    1.教师代表学校承担各级各类任务,校级、市级、盟级、区级、国家级分别加1分、2分、3分、4分、5分。

2.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论文,被评为国家级、省级、盟级、市级论文奖或发表,分别给作者2分、1.5分、1分、0.5分。优秀教案、下水文等比照论文降一级对待;。

3.教学竞赛中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盟级、市级、校级教学能手称号的,分别加6分、5分、4分、3分、2分。“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微课、录像课、优质课、基本功等竞赛获得者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比照教学能手降一级对待。以上荣誉必须是逐级推荐产生的。

    4.学生获国家级、自治区级、盟级、市级荣誉,分别给指导教师加1分、0.8分、0.6分、0.4分。不是学校组织的不通过学校批准的不加分(5分封顶)。

    5.承担校内课题、教研活动任务的教师每次加2分,其它特殊任务视任务轻重及完成情况酌情确定所加分数。

    6.受政府表彰的国家级、自治区级、盟级、市级、局级、校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分别加7分、5分、3分、2分、1分、1分(同一年内同一项荣誉按最高荣誉加分)。

    7.在国家级、区级、盟级、市级刊物上发表、宣传学校的文章或影像,分别加4分、3分、2分、1分。

    8. 教师带领的学生运动队或学生艺术团队在全市运动会或汇演、展演竞赛中,团体进前8名,当年绩效考核评定为优秀;小组进全市前8名,酌情加年度考核分;以全市前15名为基准,进前15名得10分。每提高一个名次加2分。

    9.教师在市级以上教师专业素养测试中成绩优秀,加3分。

 

二、教师违反教学常规减分办法

    1.私自调换课每次扣教学考核分5分。(调换课的两位教师扣相同的分数)

     2.有课时不能提前二分钟到教室门口(操场)迎候学生,检查过程中每发现一次扣教学考核分2分。(值周教师除外)。

     3.不认真组织教学,课堂纪律混乱,学校检查过程中发现一次减3分。

    4.任课教师在自己的课堂让学生无事可做或做与本学科无关的作业,每发现一次减3分。

    5.私自漏课一次按漏岗处理,扣除考勤分20分。

    6.备课发现有互相抄袭教案(雷同现象,共享也要有修改),每次减3分。

    7.每学期的期末考试过程中,监考教师不能按时对卷及组织学生的,扣3分。

    8.教学工作中出现上交材料不及时、没按照教学进度授课、作业批改不及时等工作拖拉的现象,每发现一次扣2分。

    9.学校开展大型教学活动时,教师不能按时到岗或到岗不履行职责的,按教学事故处理。

    10. 间操和大课间活动:体育组织教师没有提前检查设备,没按时组织,每次扣组织教师2分。体育教师无故不参与间操和大课间活动或不作为,每次扣2分,没公示每次2分。

     11. 校内小型竞赛活动:每月2次活动,组织无序或质量不高。每次扣每人2分;缺少过程性材料每项扣1分。

    12. 学校全员运动会:不能提前做好准备,每人扣2分;运动会组织无序每人扣5分。

    13. 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数据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责任教师不得分;上报不及时扣5分。材料不全每项扣2分。

    14. 全市学生单项竞赛:如足球赛、越野赛、乒乓球比赛、艺术单项比赛等活动中,学生个人或团体获得前六名,按相应级别辅导教师给予考核加分。无故不参加每次每人扣5分。不按时落实减肥计划,扣5分。

     15.器材摆放无序,出库和使用记录不全。每发现一次扣2分;无故不完成临时任务,如减肥计划、艺术工作等,每次扣5分。

    16.每学期举办不少于两次校内展播展演活动,活动形式新颖,组织有序,活动质量高,每少一次扣5分。

      17.教师不能按学校计划完成本职工作的(教学、教研、培训等任务),或对待本职工作推诿、影响学校整体工作的,学校将酌情扣除其学期总考核5----10分。

篇4

目前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教书这一手硬,育人、育心这一手软的倾向。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在他们的身上也反映出一些特殊的心理问题。一是“独”,即人际交往少,性格易于孤僻。二是“爱”,即来自家庭的过分的爱,使他们反而不懂得爱,不珍惜爱。三是“包”,即由于缺乏锻炼,生活问题自理不好而影响了情绪和学习。四是“娇”,即娇养娇惯,没受过磨练,怕苦怕累,处不好同学关系,意志品质较薄弱等心理问题。因此,学校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提高体育教师对这门课在培养健康人格殊重要意义的认识,而且还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体育教学特点的各种有效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种形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考核办法一直在延续,只能对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做出评价,没有更有效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其他的方面进行正确评价并能在养成学生的健康人格积极作用。这就是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将“课积分”纳入到体育教学考核中,对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目的所在。

一、积分式评价考核的作用

课积分是把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组织纪律、出席情况、思想品德等情况进行的量化。在体育教学中考核的一种量化的手段。是对整个班级表现的总体评价,其与考试分数捆绑在一起各占50%,是每个学生最后的考试成绩。

课积分在每次课中都会发生变化,学生的迟到、旷课等违反体育课堂要求都会课积分的减少。一次体育课教学没有发生学生违反体育课堂要求的,课积分会相应增加。课积分的增加或减少都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切身利益。

学校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整体协作性较强。一个人的行为会对整个班级体育教学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即使本次课完成教学任务,其教学质量相对降低。如果一个班级没有出现任何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本次课相对质量会较高的。

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来看,有23%的学生对自己的成绩相当重视,其次占69%,无所谓占8%。对成绩相当重视的同学班级干部比重较大,还有些同学对助学金、讲学金的影响。课积分过低直接影响这两种学生的。反映出班级干部的管理能力欠缺,获奖学金的几率降低。

二、积分式评价考核的要求

1.要优化教学内容

积分式考核虽然效果好。但学生不是车间生产的零件,而是一个个可爱的生命个体。考核是手段不是目的。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应淡化“学科体系”,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体现情境教学的优势,发挥学生想象力、发展其创造性,根据学生年龄阶段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设计新颖、样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做到所选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要考虑其操作的便利性,尊重学生建议,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

2.要进行可行的教学组织

体育课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很难体现主体意识,通常要使同质分组、兴趣小组、行政小组等组织形式协调统一,尽量体现分层教学的新思想,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此,合理有效的组织形式要思路清晰,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一定独创性,与教学和学生实际相符合,注重多方面联系,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机会,加强情绪的体验。

3.变通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传统的评价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简单的定性描述,二是偏重于定量分析,三是不同场合或不同课型执行统一的定性定量要求。这三种情况,都有碍体育教学评价的完善,达不到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相对的准确性,因此信度、效度都不令人满意,重结果轻过程是应试教育对教学的评价方式。

新《课标》的实行,开拓了教学方法的新思路,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环境的差异作出相应的调整,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坚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创造力,启发学生思维,尊重其人格,开发其潜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苦中有乐,乐在其中的体验。

教学手段的应用要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使每一节课都能有创新,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多采用“目标设置法”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优发展,感受成功的喜悦;也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灵活有效的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了解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目标追求的动机。

4.以能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设置积分项目标的

篇5

1、     计算公式

奖金=课时50%+人数50%-处罚扣出。

二、             处罚扣出细则:

1、     无教案上课的、老教师无合页备课的,每节次扣10元,直到本月奖金扣完为止(指专任教师专任科目)。

2、     未按课表上课的每节次扣5元。

3、     私自调课的每节次扣10元。

4、     上课迟到、早退的每次扣2元。

5、     旷工的每节次扣10元。

6、     没有按规定批改作业的按0.2元×所差题数×班额×5扣,直到扣完为止。

7、     按时单元测试,必须批改,有成绩册、试卷分析,每缺一次扣40元。

以上均以抽查为准。

体育专职教师考核办法

 

一、              计算公式:

积分=六认真15分+教研10分+值周10分+质量40分+兴趣活动小组活动分10分+体育资料的收集与保管5分+运动会的组织10分。

二、              评分标准:

1、      六认真工作、教研工作,值周工作按其它教师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2、      质量分按名次计算,同类同科、同年级平均分第一名的40分,每降低平均分1分扣1分。

3、      兴趣活动分,所组建的课外兴趣小组,在各科参赛活动中,获一等奖的10分,二等奖的9分,三等奖8分,四等以下的7分。没有组建兴趣小组,没有开展活动,没有参加竞赛的该项不得分。

三、              学生考试项目及分项计分范围

(一)“两操”(体操、眼保健操)20分;

(二)达标率30分;

(三)体育课程50分:

1、      体育基本知识、队列及口令:(1)立正、稍息、向右看齐;(2)齐步走、立定、左转走、右转走;(3)跑步走、立定。(20分)

2、      体育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30分

(1)          跳高、跳远前的准备运动;(2)长跑、短跑前的准备运动;(3)跑、跳后,课程结束时的放松运动。

四、              考查办法

1、      在三至五年级中抽签取某一年级,在这一年级的两个班中抽签各取10名学生,根据第三条之规定,进行全面测试,算出这10名学生的平均分,作为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依据。

2、      每期体育测试时间在第十八周进行。

3、      体育教师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全面测试。

篇6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052-02

田径课程是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必不可少开设的一门普修、专修的专业课程之一。通过有效的田径课程教学最主要的是培养一批合格的未来田径体育教师,因为现在的本科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主要是面对初高中的体育教学,而初高中的体育教学中田径又是重中之重的项目,例如:体育生的升学考试训练、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对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学生的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BTEC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动作技评与标能力、田径基本知识和自我创新能力等多方面探讨田径课程引入BTEC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来促进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田径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田径课程教学的效果。

1.BTEC教学模式的内涵

BTEC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学生有利用众多机会通过导师来帮助完成教育实习、宣传报告、合作团队等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基本技能;学生必须要学会评估、分析和区分在多样的商业环境中使用不同的方法和运用多种形式的信息和数据,学生也能够发展自己的独立判断力并能够发现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各自的局限性;考核更主要的不是侧重学生的记忆力,而是注重思维的开发、应用技能、通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2.田径课程引入BTEC教学模式教学的必要性

(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是BTEC教学模式的核心。在BTEC模式中,学生白始至终是出于学习过程的中心地位,教师则处于主导、辅助的地位。重点显现学生的学习特征。(2)在传统的田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田径课程教材的内容进行纵向的传授,过分的要求课程内容的前后、上下的衔接性;教师交给学生的学习经验就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而BTEC教学模式强调的是突破学科、领域的界限,强调课程内容的全面与综合性。在教学中不是强调学生去死记硬背书本上的固有知识,而是提倡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搜索有关于该课程的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3)在传统田径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很是单一、枯燥,最常见的就是老师讲解理论知识与技术动作要领,以前的学生还会做一些笔记之类的记忆,现在的学生只听就可以了,老师只顾自己在讲,至于学生在干什么,听懂没听懂,老师也是无从所知,可以说就是一种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方法。BTEC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讲授本节课之前要精心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合理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问,并涉及到本课程知识以外的拓展,要求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养成自我独立学习的习惯。(4)在传统田径课程考核评价中往往都是以期末的一次理论考试或者是技术考核为主要依据来确定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而BTEC模式的考核评价是从学生开始学习该课程的那一天起考试考核,目的是考核学生学习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和学习技术动作取得阶段性进步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每堂课完成学习的质量上面全方位评估学生学习能力,总体来说就是以教学成果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

3.基于BTEC教学模式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3.1以实际成果为标准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考核评价要以学习者在整个的课程学习过程里获得的成果为评审标准。我们这里所说的成果实际上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成果和自我创新与提高的成果。

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成果我们很好理解,也就是我们在田径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掌握的田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动作要领。

为了确保考核评价的严格与准确性,那么任课教师要对学生在每次课中对理论知识和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给出一个清晰的评判等级,特别是实践课中对技术动作的学习,更要给出明确的技术动作的打分标准与标标准,并且应该具有实用性;自我创新与提高的成果是指学生在课程学习、课后的巩固练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约束、人际交往、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不管是专业能力成果还是自我创新能力成果都是在学习掌握田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慢慢积累下来的成果。所以,教师在田径课程考核评价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学生的成果作为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判依据。

3.2以课业为主,多种形式并用

田径课程的课业主要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课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试卷的形式出现,导致学生为了完成试卷上的题目而不择手段,往往出现各种各样的作弊行为,即使没有作弊的学生也是死记硬背地填写试卷上的内容,走入了应试教育的死胡同。BTEC教学模式的考核以课业为主,同时以理论课堂上学生的回答问题、提出新的问题解决方法、并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等作为辅助考核内容。实践课也一直以来都是以学生学期末结课后的一次统考试为主要形式,这样的考核评价存在着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而会出现不公平性。那么借鉴BTEC的教学模式要以结课后的一次考核为最终成绩的部分依据,另一部分要以学生在平时的技术动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为依据。也就是说把学生的每一次课程中的技术的掌握进行比较,看是否取得了进步,成绩进步的原因是不是通过自己努力或者是向别人请教,查阅相关视频等方式才得以提高,所有的这些都要作为学生最终考核结果的参考依据。

3.3体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中要结合实际,重点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试卷出题过程中要多出主观性的题目,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以所学知识为基本原理,开发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加学生思考、理解和创新性试题,像类似的题目不仅能够考径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还能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技术能力的考核评价要体现出学生在掌握田径技术动作的同时如何去运用。例如:在每年的校运动会举行之前,普通系部的学生都要邀请体育院系的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的指导与训练,这个时候就是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表现,另外,非体育院系的学生在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健身的时候也需要有专业的教练来进行指导,不论是指导训练还是课余体育锻炼,学生在这过程中都要做好笔记,教师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时要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维,同时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3.4尊重学生的考核反馈

篇7

关键词 体育教师 能力 人格特征

教师的工作任务是根据某一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去培养人才。教师职业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教书育人”。体育教师的任务是按照体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进行教学,结合素质教育,以体育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适应能力的提高,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掌握现在乃至终身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以及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体育意识;还要使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人格特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心理健康的社会成员。简单地说,教师就是通过自身的知识和人格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一、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由于体育教育的特征规定了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地位和作用,他们肩负着塑造美的身体和培养美的心灵的双层任务。它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师生之间的接触,不仅面广,时间长,而且影响大。从某种程度上说,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人生道路选择和世界观形成往往使学生终身难忘。

体育教师的道德规范是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及一切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建设和体育事业对每一个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就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来说,主要是以下的几个方面:一是热爱体育教育事业;二是爱护学生,诲人不倦;三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四是相互学习,团结协作;五是勤奋好学,精通业务;六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情操、行为举止、学识才能、开拓创新和心理机制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体育教师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发挥导向引路作用和榜样示范作用。

二、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人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的体现,教师的人格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同时又是最有力的教育。巴甫洛夫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教师首先应该具备优良的个性品质。国内研究者王松认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优良个性品质有:

1.行为动机和目标上,热爱学习,热爱专业,热爱职业,热爱学生,即有热爱教育事业之心;2.兴趣方面,追求新知识,捕捉新信息,倾听不同意见,勇于发表意见,热衷于社交活动,习惯于自我表现,即在输入和输出都显示出高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在情绪方面,豁达、容忍、幽默、坦直、随和、情绪平静不易波动;4.意志方面,深思、慎独、反省、自制、勇于承认失败并不屈不饶地寻找达到目的的新途径,即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5.道德方面,诚实、勤奋、公正、廉洁、坚持原则、追求平等,具有献身精神,在伦理道德上能够辨别善与恶和自觉地遵守纪律;6.能力方面,具有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开拓能力等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结合社会体育状况和学校体育教学的工作特点,体育教师还要强调自尊、自爱、自重、注重自身修养,真正地作到敬业爱岗,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在思想品德、作风情操乃至举止作风等方面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具体表现在:

(一)处事热情。体育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有执着的追求和奉献精神,有了崇高的敬业精神,体育教师就有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它激励体育教师对事业负责,对学生尽职,同时还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自豪感,对体育的教学表现出浓厚兴趣,这种兴趣促使体育教师去研究学生,研究大纲、教材和教法及教学模式,这种兴趣和热情将使体育教师饱满地进行工作,具有顽强的毅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艰巨的环境和条件下,克服困难,创造有利条件,完成好赋予体育教师的工作,同时这种意志品质也将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二)情绪稳定。体育教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具有乐观、积极的自我形象,要具备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体育教学是体能和智力的结合,教学中可能遇到许多问题,加上体育项目不同也将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情绪,调节学生心理,首先教师本身情绪就必须稳定,不为社会、家庭和学生的临堂表现或意外事项所影响,克服自身消极情绪,抑制无益的冲动,约束自己的言行,表现出沉稳从容的品质

(三)待人亲切。这主要表现为师生关系上“爱生”与“尊师”的统一。爱生,要意识到自身的教书育人的责任,要正确认识学生,发现学生的长处,看到学生的进步,对学生各方面都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关心,多予鼓励,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爱少数。还要尊重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充分认识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要既为人师,又为人友,实事求是,不强压学生异议,给每个学生创造一个体现自我,发挥主动性的宽松学习环境,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自然融为一体。

三、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严密组织教学的能力。作为体育教师要善于制定一套教学工作计划,还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和使用场地器材以及控制好学生练习的时间、次数、强度、密度。这要求体育教师具备严密组织教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要放得开而收得拢,要有严格的教学管理,要加强课堂常规(着装、考勤、纪律)和课堂目标(练习规格、质量、数量)管理。

体育教师还要具备应变能力,要控制学生的情绪。学生情绪低沉时,要设法调动,学生情绪兴奋过度时,要抑制。要能随变化状况而改变教学方案,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把课上好。

(二)灵活的教育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始终。体育教师不仅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要把德育渗透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因势利导。如:通过教材本身的教育有球类项目中的关于团队和集体主义思想的教育,中长跑的意志品质教育,队列训练的纪律教育。

在教学中,坚持正面教育,严格要求而又耐心说服教育,发现优点和利用积极因素,还要注意自身言行的表率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对学生着装要求时教师本身一定要服装规范,仪表端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以自身的言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

(三)正确完成示范动作的能力。能正确地完成教学示范动作是体育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示范动作力求正确、规范、熟练、轻巧、优美,把动作要领充分显示出来,使学生在感知动作形象的过程中了解动作的结构和完成动作的顺序,从而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情趣。示范要形式多样化,示范的位置和方向要选择好,示范的过程要形神兼备,让学生既观其形而又领会其神。给学生以美的艺术享受。

(四)不断储备和更新知识的能力。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科技进步,教师原有的知识技能和结构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全面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加速知识更新,既要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知识,还要及时了解国内外体育教学信息,不断学习国内外新的教材教法,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做到旁证博引,举一反三,要不断探索――总结――再探索――再总结。

(五)体育教师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平时要注意学习和积累知识,收集信息,要养成多学多记多研多练多写的习惯,要多参与学术活动,要敢于实践,勤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

综上所述,只有德、才、艺兼备的体育教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让我们都朝这一方向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049

一、实施“阳光体育”的背景和意义

“善其身无过于体育”。体育运动对人的健康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阳光体育”具有“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使人“身心完备”的功效。同志曾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明确指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并在20世纪50年代初,针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身体素质下降的情况,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思想,这个理念一直延续至今。先生也曾经说过,“完全人格,首为体育”。体育不仅强健体魄,而且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载体,是集体主义教育的极好舞台,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极好形式。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是学校的要事,更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指标,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一个民族昌盛的重要特征。

我们中国人用100年的时间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用100年的时间实现了强国强种的夙愿,用了100年实现了体育强国的梦想,但目前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已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担忧。“阳光体育”运动可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推动学校的体育工作向前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身体强健、有理想抱负的有用人才,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阳光体育”背景下学生体育权利的现状

1. 学生体育权利概述

什么是学生体育权利?截止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体育权利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如“学生体育权利”权利就是学生在校有关体育的各种活动和各个方面中所确认和应享有的权利、“学生的体育权利就是学生在有关体育活动中的行为选择的自由度。综合以上,笔者认为学生体育权利就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学生在各种有关体育的活动中可以作为或不作为或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以获得利益的一种自由和资格。根据我国法律对学生体育权利的规定,结合学校体育的实际,我们认为学生体育权利主要包括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体育活动中的人身权、参与体育活动的自由选择权等几个方面的权利。

2. 学生体育权利实现的制约因素

尽管我国颁布了法律法规来保护学生的体育权利,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侵犯学生体育权利的现象,因此学生的体育权利并未得到充分的保证和实现。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制约因素。

(1)体育伤害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是指学校组织实施的校内外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和课余体育训练),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体育场馆和其他体育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制约“阳光体育”和其他体育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体育权利实现的主要制约因素。而在体育伤害事故处理中,首先要明确学校是不是学生的监护人。《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都回答了学校不是学生的监护人,而只是负有教育、管理、保护的义务。

(2)体育场地、器材数量不足

随着政府对教育设施不断投入,学校的运动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但一些农村学校的场地、器材数量得不到保障,因此不能满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据统计,初中学校体育运动场(馆)占有率只有64.43%,体育器材配备达标率只有72.12%,体育器材配备达标率只有53.04%。同时许多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学校教育规模的发展,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进行,而且影响了学生正常体育课的开展。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学校体育中体育伤害事故频繁发生。有些学校为了降低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率,甚至将单杠、双杠等卸掉或限制学生的体育活动等。这些做法使学生得不到良好的体育锻炼,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3)体育课时开不足

受场地器材、学校规模或体育教师为足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学校不按规定开足开齐体育课时,而且已有的体育课时,也经常被其他学科所占用。尤其是九年级毕业班学生的体育课,常常被其他学科侵占,特别是体育中考结束后,少数学校甚至干脆把毕业班的体育课取消掉。

(4)体育教师配备不达标

一些学校体育教师经常由其他文化课教师兼职,体育教师的配备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在体育教学和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中有些体育教师有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体育教师的形象,同时也侵害了学生的体育权利。

三、“阳光体育”的实施策略

1. “阳光体育”的理念要贯穿于学校体育发展的始终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旨在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体育锻炼氛围,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阳光体育”的性质就是教育,它是我国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理念的延伸和扩展,不仅对减少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有积极作用,而且对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促进作用。从学校体育的角度来说,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贯彻“阳光体育”的理念是维护学生体育权利的必然选择,必须贯穿于学校体育发展的始终。首先,“阳光体育”属于学校体育,学校必须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这是实现学生接受体育教育权利的正确选择。其次,“阳光体育”有利于减少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能够更好的维护学生的体育人身权。因此,学校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始终贯穿“阳光体育”的理念,让学生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参加体育锻炼,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让他们在学校生活的更安全、更阳光。

2. 在“阳光体育”运动中,维护学生体育权利的措施

(1)营造氛围,吸引学生

学校应加强校园“阳光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学生注意“阳光体育”、热爱“阳光体育”从而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如利用各种横幅、墙报等对“阳光体育”进行广泛的宣传。“阳光体育”是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阳光体育”也是教育,而受教育既是学生的权利,也是学生的义务。所以“阳光体育”是学生的权利,也是学生的义务。作为学校,有责任保障学生的受体育教育权利。作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义务,因此他们应该认真参加体育活动,在履行自己的义务的同时实现自己的权利。

(2)重视安全教育宣传,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为了防止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体现“阳光体育”阳光的一面,学校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在学校的职责范围内确保学生能够安全的参加学校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也就是确保学生的体育健康权的实现。同时,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或进行体育活动指导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做好学生的保护与帮助,认真对待活动中出现的每一个细节,禁止疏忽大意,以防止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3)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学校体育活动中,学校负有一定的义务,即学校应该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器材和师资等基础条件,保证学生体育参与权的实现。“学校应当按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配置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学校体育场地必须用于体育活动,不得挪作他用。”因此,学校必须把体育经费列入学校的年度财政预算范围,并逐步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为学生配足体育场地、器材,同时学校还应该保证体育经费的合理使用,禁止将体育经费挪作他用。

(4)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学生的体质健康档案虽然建立了,但是却没有显示出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学校还应该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体系,记录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把每次测试的成绩都要记入学生的体质健康档案或学生素质报告书,初中以上学生要记入学生档案,并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通过这种手段督促学生认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使自己的身体更健康,让自己生活的更阳光。

四、“阳光体育”实施后的思考

学生在学校里参加体育活动,目的是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娱乐身心。尽管存在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但学校体育的地位无可取代。学校不能只片面追求学生的安全,而轻视体育或者把体育器材收起、体育场地封闭,不能因为存在发生伤害事故的风险就将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视为洪水猛兽。这样做也许使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减少了,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却明显的下降了,从根本上还是损害了学生的利益,侵害了学生的体育权利。这种以牺牲大多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为代价,在“温室”中推进素质教育的做法将严重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开展的“阳光体育”活动意义重大。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贯彻“阳光体育”的理念,有利于降低当前学校体育中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减轻学校方面的压力;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实施和发展;有利于学生体育权利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9

国家出台新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文件,主要目的是要求高校结合自身规模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按需设岗,择优聘任”的岗位聘任制度,实施限定不同类别和不同层级教师比例的岗位设置制度,实行凸显教师业绩的绩效工资制度。本人主要根据高校体制改革的迫切性要求,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为优化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提供参考价值。

一、高校体制改革新要求

(一)岗位聘任制改革新要求

实施教师聘任制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出发点。针对我国当前高校教师遴选机制不完善、考核体系不健全、教师聘任不规范等问题。从2005年起,国家教育部开始推进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强化竞争机制,建立弹性用人机制,淡化教师身份管理,强化岗位聘任。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在高校全面推进教师聘任制。

(二)岗位管理改革新要求

岗位管理改革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动向。针对我国当前高校定位不准、教师结构比例失调、发展目标不清晰等问题,从2007年起,教育部和人事部联合高校教师评级定岗管理办法,对高校教师岗位进行改革,把高校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类,并对三大类岗位所占比例进行严格规定,同时在专业技术岗位中设置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三种类型的岗位。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高校进行准确定位,突出自身发展特色,充分发挥教师自身优势和发展潜力。

(三)绩效工资改革新要求

工资改革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最难的。以前教师收入一般只与其职务、职称、学历、资历挂钩,并没有体现出教师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激励作用不强,针对这些问题。从2010年开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事业单位都要进行分配体制的改革,全面实施绩效工资,主要目的是教师收入要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挂钩起来,建立以岗位职责、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薪酬体系。

二、新体制改革下教师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工作分析、岗位职责不清晰

岗位分析是教师绩效考核的前提条件。目前,在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中严重的缺乏对各类别、各层级教师岗位进行分析,许多教师特别是新引进的教师对自己的岗位职责不明、工作目标不清,不了解学校对自身的要求,缺乏提升自己的动力。因此,在缺乏对岗位分析的情况下,就不能科学合理地设计绩效考核的标准,就很难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应有的作用。

(二)绩效考核目标缺乏定位和特色

学校定位主要是体现在一所学校的办学方向、角色定位、特色等办学理想和价值追求。由于每个高校所承担的任务和服务功能有所不同,那么定位就不一样。绩效考核作为高校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必须与学校定位相符合。并且还要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学校的“定位”。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没有意识到学校定位的重要性,采用统一的考核体系,没有体现学校的考核特色。

(三)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

目前,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存在不健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不同专业用同一个考核指标,二是缺乏质量考核指标,三是指标权重设计缺乏依据,四是考核标准缺乏可操作性。模糊的考核标准,以定性描述为主,使考核者在实际考核应用过程中常无从下手。

(四)绩效考核的参与主体过于简单

目前不少高校的教师绩效考核,虽然有人事部门、系部、教师本人以及学生等考核主体的参与,但是更多的考核工作是教师参照考核标准的要求,按照院校统一下发的表格填写,填写完成后提交系部,由系部签署意见后提交至人事部门存档。事实上,考核的工作无形之中成为了教师自评,绩效考核的参与主体过于简单。

(五)绩效考核过程缺乏培训和监控

在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几乎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对考核主体和考核对象进行培训,考核主体对考核标准不熟悉导致考核结果失效,考核对象对考核程序及考核标准不了解,使之在日常工作中目标不清、动力不足。此外,许多高校只注重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考核,缺乏全程性的监控措施,管理者就很难及时发现教师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六)绩效考核结果缺乏反馈和应用

虽然高校每年都会进行绩效考核,但事实上考核完后很少见到后续的考核反馈和应用。一方面缺乏反馈机制,教师只知道考核结果,导致了考核的好坏对教师的影响差别不大;另一方面,对于绩效考核结果,只将考核等级公布和考核奖金的发放即结束,没有全面的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也没有与教师薪酬、奖励、职业发展机会挂钩,就不能很好的利用考核结果来帮助教师在绩效、行为、能力等多方面的提高。

三、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对策分析

(一)做好岗位分析、明晰职责范围

教师岗位分析是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深入实际做好这一基础工作,根据高校的发展战略定位分析每个教师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考核办法和任职资格等内容,为绩效提供考核科学依据。因此,高校必须建立在规范的岗位分析和明确的岗位说明书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院系、不同岗位、不同等级的绩效目标和绩效标准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

(二)准确定位、明确考核目的

绩效考核目的具体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绩效评估目标,把绩效考核当着一种控制的手段,作为对教师进行奖励和惩罚的主要依据。二是绩效的管理目标,通过绩效考核,以实现教师个人绩效的提升和高校管理的改善,进而达到教师与高校双赢的效果。三是绩效的发展和开发目标,通过绩效考核能够了解教师个人的优势与劣势,这将为教师发展及教师培训与潜能开发提供依据。

(三)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绩效考核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科学地设计绩效考核指标,本人认为立足于“德、能、勤、绩”的指导思想,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方面全面去考核评价,将“德、能、勤、绩”的各个指标细化,给予不同的分值和权重,使绩效考核指标更加科学、合理,在考核指标体系中,工作态度(勤)和工作成绩(绩)以定量考核为主,政治思想(德)和业务水平(能)以定性考核为主。不断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四)全面设置考核主体、注重全员参与

在整个绩效考核过程中,要注意学校、院系考核主体界限的划分,学校在实施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方案时,须成立校聘任与考核委员会,主要职责是考核院系绩效计划的实施情况,院系也须成立聘任与考核小组,主要由学院主要领导和教师代表组成,主要负责本单位教师的考核工作。同时,在教师教学质量指标考核方面,还要强调学生作为考核主体,使考核小组具有全面性和合理性。

(五)完善绩效考核过程管理

首先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和教师共同商讨制订绩效考核计划,然后按计划进行考核。当然在考核前要进行广泛地宣传和培训,主要是为了得到教师支持和关注。绩效考核工作主要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实施,还需要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地配合,然后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考核表内容和考核流程进行全面的考核。对绩效考核结果应给予反馈与沟通,并要得到合理的应用,同时还要建立考核监控机制,如果出现考核有偏差允许教师通过合理渠道进行申诉。

总之,建立全面、客观、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只有在绩效考核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和深化认识、修正完善,才能使高校的教师绩效考核的工作逐步走向合理化、正规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刘平.完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

篇10

2019年河南鹤壁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280分,市区各高中学校录取分数线如下:

一、市提前批:

1.鹤壁市高中励志班:

市区643分,两县611分;综合素质评价A。

2.鹤壁市外国语中学英语实验班:

市区575分,两县591分;综合素质评价B及以上。

3.鹤壁市高中国际班:545分,综合素质评价B及以上。

二、市区第一批:

1.鹤壁市高中:592分,综合素质评价B及以上。

2.鹤壁市外国语中学:558分,综合素质评价B及以上。

3.鹤壁市第一中学:484分。

三、市区第二批:

1.鹤壁市鹤山区高级中学:342分

2.鹤壁市综合高中:390分

3.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412分

4.鹤壁市育才学校:33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