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5:05: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设计的其他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学情分析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
(1)学生的知识储备。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一般会受到旧知的影响,在旧知的基础上,认识新知,重构知识网络。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背景进行有效分析,包括对学生已具备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的分析,还要对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的分析。因此,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设计富有情趣和针对性的数学教学活动。
(2)学生的思维能力。许多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关注的是“怎样教”,而忽视学生“怎样学”。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形成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关注、分析学生已具有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使教学设计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效对接。另外,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分析也是不能忽视的内容。
(3)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判断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基本思路,准确地判断学生的起始数学素养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仅在于掌握多少数学知识,也不在于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关注他们能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进一步学习研究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各个学生的能力差异,设计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过高,也不能降低教学要求,要做到因材施教,使设计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加强学法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优化教学内容设计 找准教学设计的基本点
优化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整合、开发、创新处理,以分散教材的难度,减缓知识的坡度,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让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1)处理好四维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维目标。体现了数学教学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的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设计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内容。在设计中要做到重“知识”,也要重“技能”;重“过程”也要重“方法”;还要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组织好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一种依据,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内容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可能完全吻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设计前教者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知识的呈现顺序,即先出现什么,再出现什么。要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设计相应的练习时,要加强练习题的针对性、有层次性,真正达到知识的形成、巩固与应用的目的。所以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取舍教材内容,可打破章节顺序,进行有选择的、科学的再创造、再加工,合理优化教材结构。
三、优化学生学习方式 找准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教师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逐步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不停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无容置疑,新课程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一切设计都应该是围绕着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展开的。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小学数学教师才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较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学习与交流、合作探究的机会,从而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首先考虑怎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比较、推理、猜想、实践、交流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灵活多变的数学学习活动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来观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尊重、理解、信任、宽容和平等交流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获得成功的内心体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使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
2.明确高效课堂的内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价值指标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高效的?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我认为我们的教学行为中应该渗透这样的理念:
2.1高效的教学是准确、科学的。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教师在课堂上传达给学生的知识信息必须是科学无误的,传达的信息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此外知识信息传达的途径、方式也必须是科学、高效的。
2.2高效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我们不能回避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实存在差异这一客观事实,如果教师一味追求教学过程的流畅、完整,那么课堂就仅仅是教师与优等生交流的平台,貌似和谐的课堂是以牺牲大部分学生的发展为代价的,教学效率就无从谈起。所以对教师来说,在理解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必须对学生的认知状况有充分的了解,以学定教,以生为本,教学设计的立足点应以中等生为主,兼顾优等生与后进生,让大多数学生都有有效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乐思、善思。
2.3高效的教学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关心、呵护学生的情感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思考、敢于表达、敢于创造,真正融入课堂,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效率才是最高的。
2.4高效的教学是需要精心预设的。教学预设是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的规划、安排。合理的预设包括目标的确立、学情的分析、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制定等等。有了教师精心的预设,课堂上才能有精彩的生成,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3.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4.注重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三角形的认识"是一节比较枯燥的概念课,我让学生用彩色塑料条围成三角形,并投影到银幕上。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图1和图2是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图3虽用了三条线段,但首尾不相交,所以不是三角形。定义从直观的观察之中升华出来了:"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我们要把学生带到哪里,我们首先应知道学生现在在哪里。这生动地说明了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预设出更有效的教学设计。学习起点主要有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学习的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进度应具有的知识基础。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知识基础。在信息迅速发达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拓宽了,在某些方面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可能比教师更快、更多。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像,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有的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现实起点往往高于学生的逻辑起点,教师与学生接受信息的速度、容量是平等的,也是互补的,教师事先所设定的教学起点不一定是真实起点。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把学生拉回来“跟着重复”的现象,这都是重视现实起点不够造成的。所以在备课前,我们更应该客观地了解学生,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背景,并不时地把自己换位成学生,从孩子的视角去看教材,思考问题,猜测他们可能会有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充分预设,这样会使自己备课更有针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理分析与组织教学要素
(一)分析学生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进行学情分析,应着重分析学习者的起始能力、已经形成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及学习者是怎样进行思维的。
1.学习者背景知识的分析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总要与背景知识发生联系,以有关知识──包括正规和非正规学习获得的知识来理解知识,重构新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背景知识的分析,不仅包括对学生已具备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的分析,还包括对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背景知识的分析。
2学习者是怎样进行思维的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它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落实教学理念和指导教学行为的方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一门科学,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依据课程内容、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策划师生的学习互动活动;它是一门艺术,必须融入设计者的丰富经验,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生成的可能,设计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一、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找准教学设计的基本点
优化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整合、开发、创新处理,降低教材的难度,减缓知识的坡度,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让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1.处理好四维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等四维目标,体现了数学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的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设计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努力的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教学内容。在设计中要做到既重“知识”又重“技能”;既重“过程”又重“方法”;还要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组织好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一种依据,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内容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可能完全吻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设计前教者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知识的呈现顺序,即先出现什么,再出现什么,要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设计相应的练习时,要加强练习题的针对性、有层次性,真正达到知识形成、巩固与应用的目的。所以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取舍教材内容,打破章节顺序,进行有选择的、科学的再创造、再加工,合理优化教材结构。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即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学贵有疑,主动学习的核心是探索,探索活动始于提出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具体实践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敢于提问和善于提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所运用的知识和技能是前人所总结和积累的,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则需要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一个思维活跃的人,可以说善于提出问题就意味着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三、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找准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教师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逐步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不停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1.动手实践。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用外显的动作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悟、理解知识的形成,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恰当地运用直观操作,师生互动,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学习。
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加大了教师的讲课压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了将更多的知识点教给学生不停地讲课,而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更大,这种方式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由于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脱轨导致了学生的视野和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降低,对我国数学成绩的综合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样的教学设计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设施和教育理念,没有针对当下小学生的群体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完全忽略了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的辅助力量。教学设计是对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反映,解决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才能切实改善小学数学教育现状。
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的方法创新
1.引课运用多媒体渗透数学思想
引课对于小学数学教育的效果非常重要。在小学阶段,数学思想的培养,要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收集并呈现有趣的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例如,将动画片中有关数学的内容剪辑下来。在课前或者课间播放,既能让学生精神得到放松,又能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时候感受数学的实用性。数学因为其缜密的逻辑思维而略显枯燥,所以需要生动的引课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利用惯性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热情进行正课教学内容的学习。
2.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人们在学习比较难的知识时,其最大的动力是能够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可以通过将数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方法。这样,学生在情境中可以意识到如果解决这个问题会给其生活带来益处,所以要努力学习,最终养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好习惯。相反,在数学课堂上,联系生活情景,能够让学生利用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更好地去理解数学解题方法。
例如,关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三个磁扣将挂图固定在黑板上,为了配合教学活动,可以增加挂图的重量,这样可以使得三个磁扣平行放置无法稳定住挂图。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只有三个磁扣组成三角形时才能稳定挂图。教学内容讲授结束后,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比如,用三个钉子来固定一个镜框,钉子的位置怎么安排最合理。
联系生活来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将数学思维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从而提高数学的应用频率,促进其完善自身的数学思想。数学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想,而不是让学生成为一个解题机器。当下社会建设需要创新性人才,具有数学思想能够活学活用进行创新。
3.课堂小组合作,指导学生如何合作交流
儿童的精力非常旺盛,小学生上课说话和做小动作是常有的事。找一件合理的事让学生去做,课堂上就井然有序了。构建小组合作就可以让学生针对指定的教学内容进行表达,从而既满足孩子说话的欲望,又让学生言之有用。当下的小朋友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所有长辈的重视和关注,以自我为中心是当下孩子的普遍特征。合作学习需要多个小朋友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学会分享和倾听,从而共同解决问题。
对合作学习内容进行分工,对学生的合作行为予以及时的指导,通过合作活动的巧妙设置,让学生能够适应合作学习模式,并且对合作时的分工有初步的认识。在后续的合作学习中,老师将指定学生扮演老师实施合作任务分工,从而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进而能够在日后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仅对教学内容进行探讨,学生就可以进行良好的合作交流。
4.课后复习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时期,也是学习记忆的黄金时期。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高度普及的背景下,教师将学习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工成为微信文章或者微信视频,可以让家长短时高效地学会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有利于孩子的复习,最终夯实数学基础。当下小学生的家长多数是“80后”,基本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整合教育资源可以加强家校合作有可行性,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和互联网资源。2016年两会中着力强调了创新对于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要结合教育环境和学生特点以及家庭教育优势进行改革。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发展心理学的知识研究针对当下小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家庭教育的力量,让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助跑。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施行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不仅要求小学教育机构要革新教育理念、方法以及模式,同时也对小学数学教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个更多的要求,其中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更高。教学设计是我国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教育学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座重要桥梁,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在新时期向科学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室的教学设计严重趋向于形式化、教条化,所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设计能力,已成为促进小学数学教育在新时期良性发展的必然途径。
1.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简要分析
能力泛指一种可以完成指定活动的本领,同时也包括完成这项活动时的具体表现,以及顺利完成此种活动所需要具备的心理特征。教学设计是人类在从事教育活动中的一种特殊设计活动,其本质上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以及确定教学目标,根据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制定一系列教学方案,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设计活动优化教学效果,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以及传播学理论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现阶段我国教育体系要求我国教师应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法律意识、专业素养、教学技术以及有效沟通等能力,要求教师应具有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过程设计的能力,要求教师应具有展示有效表达、促进、提问以及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的能力,同时也要求教师应具有评估学习者学习、绩效以及教学效果的能力,只有保证教师在具有以上能力后才能保证教育质量与教育效果。
2.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构成分析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同时也是小学教师在完成教学活动中必须具有的知识、技能以及态度,而根据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的过程我们可以将教学设计能力划分为意识与态度、知识以及教学设计技能三个部分,同时也充分反应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具体技能。
2.1教学设计能力的意识与态度方面。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意识与态度主要包括:教师对数学学科的热爱;教师对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意识;教师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度;教师对小学数学学科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对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管理的意识;教师对小学数学学科设计研究以及交流的意识,这些是构成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意识与态度的主要内容。
2.2教学设计能力的知识方面。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知识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素养;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知识以及经验;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数学观、教育观以及教学观;教师必须具备教学设计的知识;教师必须具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目标分类;教师必须具备信息加工以及整理的理论等,这是构成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知识方面的主要内容。
2.3教师设计能力的教学设计技能方面。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将教学设计技能划分为:教学分析技能、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调整以及教学研究等技能,只有教师具备以上教学设计技能才能保证教学设计质量以及效率。
3.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构成具体分析
3.1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的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项教学设计都要以教学分析作为主要基础,要求小学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对小学数学教材、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等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要发现制约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并结合自身教学知识、教学技能以及教学经验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在数学教学任务分析过程中要确定教学内容的深度以及存在的教学问题,同时也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这些数学内容所使用的思维模式形成不同教学路径,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对提高学生对数学理论教学的理解深度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在针对小学数学分析过程中不仅要针对课程进行分析,同时也要针对学生的已有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以及数学经验等方面,同时也要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动机、情感态度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分析,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分析结果更好的完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3.2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的设计技能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过程整体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选择和设计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和设计等方面,教学过程整体设计要求教师要具有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思想,根据目标――策略――评价这个顺序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同时也要保证一以贯之、相互匹配以及整体优化这几项原则。教学策略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组织策略、教学传递策略以及教学管理策略,要求教师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对教学顺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分别设计,这样才能在整体上确保小学数学教学课程的整体质量与效率。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对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要不断强化教学设计能力,同时也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性,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认清教学设计能力的多重构成要素,这样就能在这基础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信息堆积、静态知识梳理、学生被工具化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主体性回归、转向文本理解、动态思维呈现。
1 强化基础学情分析,找准教学设计的落脚点
1.1 学生的知识储备。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一般会受到旧知的影响,在旧知的基础上,认识新知,重构知识网络。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背景进行有效分析,包括对学生已具备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的分析,还要对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的分析。因此,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设计富有情趣和针对性的数学教学活动。
1.2 学生的思维能力。许多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关注的是“怎样教”,而忽视学生“怎样学”。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形成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关注、分析学生已具有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使教学设计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效对接。另外,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分析也是不能忽视的内容。
2 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找准教学设计的基本点
优化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整合、开发、创新处理,以分散教材的难度,减缓知识的坡度,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让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2.1 处理好四维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维目标。体现了数学教学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的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2 设计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内容。在设计中要做到重“知识”,也要重“技能”;重“过程”也要重“方法”;还要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3 组织好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一种依据,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内容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可能完全吻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设计前教者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知识的呈现顺序,即先出现什么,再出现什么。要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设计相应的练习时,要加强练习题的针对性、有层次性,真正达到知识的形成、巩固与应用的目的。所以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大胆取舍教材内容,可打破章节顺序,进行有选择的、科学的再创造、再加工,合理优化教材结构。
3 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找准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教师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逐步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不停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所谓从大处着眼,就是从宏观把握教育目标,这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预先设定的可能达到的结果。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从宏观的角度正确地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目标的不同层次。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对这三个目标领域统筹加以考虑,并把较高水平的目标当做影响内容的主题和根本目的来看待,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
从大处着眼,其实也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定分层目标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笔者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算法即可,能力好些的学生则要求会运用多种算法,能力更好的学生在会运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学会择优或想出更好的方法。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差异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小处着手,优化教学手段
在传统教学中,有教师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多种教学手段的的选择和使用上,要注意“度”的把握。用多媒体上课,开始的时候确实很有新鲜感,可仔细反思,并不是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多媒体,太多的刺激会让学生疲惫不堪,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而只有适当使用,才会发挥的优越性。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教学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作为一门艺术,它需要融入设计者诸多的个人经验,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那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才能使其不但具备设计的一般性质,同时还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让其更加充分地体现教学设计者的教育智慧呢?
一、必须把握好教学目标
上好一节课,我们必须首先明确目的是什么,即目标。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目标由原来的“双基”变成了现在的“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所以,我们在写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明确通过这一节课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数学知识,渗透给学生什么样的数学思想,然后才能确定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否则,我们的努力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甚至会徒劳无功。
二、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新知识、新内容的“导入”节段是最能激发学生们兴趣的环节,也是学生们对新的教学内容的第一感知,对课堂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精心准备,巧妙设置开头,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激情,让他们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这一章时,我们可以如此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看过猴王分桃吗?听说花果山上有一位猴王今天准备给小猴子们分桃呢,想去看一看吗?孩子们一听说“猴王”,立即就来了兴趣。接着便讲道:“猴王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你们会算吗?只见小猴们连连摇头,表示不会。”此时,便立刻拿出八张圆形纸板,分成四份,并将同一份的两张纸板涂成同一种颜色,然后分别分配给四个同学。这样一来,不但让同学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能让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具体化、生动化,更容易让孩子们理解接受。
三、深入研究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选择教学内容。一定的目标是通过一定的内容教授来完成的,教学内容不适当,再科学、准确的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现在,教学内容的常见呈现方式是教材,教材是依据课程计划而制定的系统化的教学用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材的改革都在进行,从过去的一纲一本到现在的一纲多本。尽管如此,教材本身始终是一个相对静止的存在物,而客观世界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从这种意义上说教材是很难反映时代的新发展、新成果的。所以,教师需要客观地分析教材,优化和改进教学内容,把社会发展中的新成果、新进展有选择地增添到教学内容中来。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对教材创造性使用的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储备。
四、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掺入较多的生活元素
“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这是新课程标准针对数学教学改革所提及的一点。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数学教师已经将《新课程标准》误读,或者全盘否定传统教学,要么就只从字面理解,不进行揣摩和研读。很多教师将体现生活性理解为简单地讲解几道生活化的数学应用题。这些方法不是不正确,而是不完整。若想真正实现数学学科的生活化,除了列举生活常识之外,还要千方百计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将生活数学化。这就要求教师不要只局限在课堂上这短暂的四十五分钟,而要做到时时刻刻寻找灵感。比如生活中的钟表、春游时的人数统计、竞赛中的分组等,都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
五、加强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当前,小学数学复习课依然普遍存在追求大容量、高密度的“狂轰滥炸”现象,教师讲得累,学生练得苦,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数学复习课这种近乎是“满堂灌”和“题海战”的现状亟待改变。复习前教师必须将前面所教过的知识做一番综合整理,系统归类,纵横沟通,找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易混易错之处。同时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做一个切实的估计,如果情况不甚明了,可以进行一次书面摸底(覆盖面较全,突出重点而又有不同层次),将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从而确定哪些知识可以一带而过,哪些知识需要重点复习。这样确定了复习内容,明确了目的要求,再考虑合适的方式方法,从而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六、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学校和家长密切联系是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在全国“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课题中的立项课题中有《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家校协作方式的研究》,该课题将生命教育和家校协作相结合,重点研究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家校协作方式,通过对生命教育家校协作方式的变革、创新和实践,引导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来,从而提升家校协作的品质,拓宽教育的渠道,丰富教育的内涵。同时也为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资源的共享、优势的互补、时空的衔接、责任的分担和融合提供支持和启示。
我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不良习惯总是改不掉,学生也总是“执迷不悟”。深入与学生交谈,会发现这和家长的教育有关。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影响学生的教育因素之一。在同一个班级里,由于家长素质、家长教育方法的不同,学生的表现与学习情况也有明显的不同,如果单一地强调教师的教育而忽略了家长教育,就增大了教师工作的难度,这说明家庭对学生的教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有家长的参与。教师要多和家长沟通,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优缺点来商讨,家长把孩子的表现告诉教师,教师给予建议,形成学校与家庭协调一致的教育工作网络,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总之,要想上好数学课,提高教学效率,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078-01
读懂孩子,是现代教学重要理念之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读懂孩子,读出孩子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学习素养等;也要读准孩子,知道他们的心理需求,明白他们的感情所向。分析准学生已有的认知,解读准他们的认知方法与过程,就能有效地规避教学中的障碍,积极地迎合学生的求知思维,使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更具针对性,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一、厘清既有的认知储备
有效教学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符合班级学情、针对学生现状的脚本,这个脚本就是教学设计。一个合理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学情,符合教材的知识架构,还要依托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并以此设计教学流程,设计知识引领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务实、更有效,更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笔者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科学预设:学校为运动会准备了瓶装水,每箱24瓶。三(3)班分到了4箱,共有多少瓶?然后,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能根据以前的知识解决好这个问题吗?接着安排学生自主练习,并在练习后组织交流,重点分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基本上能快速运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后,笔者再改编题目:学校为运动会准备了瓶装水,每箱24瓶。三年级分到了14箱,一共有多少瓶?
提问:你能列出算式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计算出结果呢?
此时,笔者引导学生说出:14箱想成10箱加上4箱,再合起来就是14箱的总数。利用分步解答、说理,再合并的方式解读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方法。
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小结:先用24乘4,再用24乘10,把两次的积合起来,从口算到笔算,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消化关键点。
这样的设计不仅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去展开,更能通过分解找准两位数乘法的核心要素。在这种设计的引领下,贴近了学生的知识背景,便于学生在最近发展区里解读新知,形成新的经验,也利于学生厘清一位数乘法与两位数乘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快对新知的有效建构。
二、读准原有的认知方式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同样,在数学学习中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教师要采取最大化的趋同策略,实现趋利避害的理想格局,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灵动,让数学教学愈加理性,富有智慧。
在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教学中,笔者设计教学流程:先从分4个苹果入手,针对学生可能出现1和3,2和2两种情况时,引导学生感受公平性,顺势导出“平均分”,接着引导学生分2瓶矿泉水,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平均分的含义。这样的实践能够强化平均分的构造,帮助学生形成平均分的意识,形成一种认知方法。紧接着笔者提问:只有一个蛋糕,你打算怎么办?学生很自然地运用平均分,再通过动画展现平均分成2份的操作过程,进而引出分数。最后,再让学生创造二分之一、判断图形中涂色部分是不是二分之一等,让学习走向纵深,变得抽象。
三、研究固有的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障碍是必然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思维容易走向片面,也极易产生负迁移,从而形成学习障碍。因此,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要重视学生固有思维障碍的矫正,努力创设思辨的情境帮助学生克服负面影响,形成较为科学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让学习更加高效。
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中,笔者就从克服忘记退位这点入手,进行全面调控。首先是设计巩固练习,让学生自主练习,说出算法。再引导学生总结这类算式的共同点,总结出退位中的关键点、易错点,给学生以警示,帮助学生形成感知,形成记忆。
其次是创设购物情境:一件夹克衫单价是208元,妈妈付给营业员300元。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呢?学生自主练习,分析自己的算法,总结对应的算理。通过模拟展示,学生明白个位不够减,十位上也没有,必须从百位上借1,到十位上当成10个十,个位再从十位上借下1,变成10个一,这时必须记住十位上还剩下9个十等。通过真实的钱币找零过程,能够克服学生思维暂时短路的现象,促使学生领悟准连续退位减法的关键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