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事迹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0 15:05:1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基层医生事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基层医生事迹

篇1

XXX同志,男,汉族,生于XXX年XX月,大专学历,中医主治医师职称,XXX年参加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现任XXX村卫生所所长。从事乡村医生工作20年,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他钟爱的农村卫生事业,20年如一日,忠于职守,扎根农村,怀着对党的卫生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发展祖国医学,也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中国乡村医生,20年来,靠自己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以一位乡村医生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信念与人生价值,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忠实地诠释着“救死扶伤”的职业使命,以自己的默默付出传递着白衣天使的爱心,以自己的从业之路,展现出新时期中国乡村医生的风采。

“医学事业是造福人类的事业,要的是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和廉洁自律的精神,我要把荣誉当作自己新的起跑线,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倡导亲情服务、创新服务、廉洁服务,把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作为自己终生的使命……”这是XXX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和始终追求的人生目标。20年来,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农家孩子,成长为对中医、西医治疗技术熟捻于心的乡村医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村青年,成长为数千农民群众患病后“钦点”的最放心的人,从一个最基层最普通的乡村医生,成长为数以万名百姓公认的“半仙” 医生,他以精湛的医术造福农村群众,以高尚的医德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谱就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

1991年7月,XXX从XX卫校中西医专业班毕业后准备到县城找一份工作,当时所在的简村村缺少医生,看到一位位父老乡亲因为病痛折磨而一贫如洗的局面让他焦虑,让他愧疚。他便毛遂自荐进入XXX村卫生所当一名乡村医生。在村所工作中看到老一辈医疗工作者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着他,渐渐地,他对农村医疗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那些纵横在纸上的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一条条关系国计民生的、须臾不能放松的生命大动脉,并深感自己如同森林里一只负责反复巡视病虫的“啄木鸟”,沉甸甸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他决心要用中医中药来解除父老乡亲的病痛,空闲时,他就拿着中医药书独自钻研,领略祖国中医药学的精深和奥妙,体会着进步带给自己的喜悦。长期以来,他潜心学习各种医疗卫生知识,通过自学、培训、进修以及请教名师等途径,不断提升自我。1994年-1996年,在XX理工学院中医专业学习,取得大专学历,XXX年获得中医主治医师资格证书。他擅长运用传统中医技术诊治农村基层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慢性咽炎,消化道疾病,麻疹,水痘,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效果都很显著,特别是对肱股头缺血性坏死病例、中风症、三叉神经痛、麻痹性肠梗阻的治疗有独到的方法,治愈率达90%以上。20年来,他平均每年都要诊治病人33000余人次,其中运用中医诊治达12000余人次。

20年来,XX、XXX、XXX等乡镇数十个村庄沟寨都反反复复留下他的足迹。作为一位普通的乡村医生,XXX同志一直坚持在生产第一线,为当地群众提供就医服务,确保群众小病不出村,花小钱就能治疗好病。对2700多个村民家的情况烂熟于心,一些常年患病的病人电话号码更是过目不忘,有大病流行时便开展逐家逐人排查,标准化实施,为当地政府部门及时消除隐患。2003年的非典流行期间,传染病疫情一直牵挂着李青泽的心,为了让群众预防为先,让广大群众心里有底,XXX亲自抓草药给群众熬草药喝,全村2700多村民无一被感染。在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李青泽多次到村里的困难病患家中,为他们熬药,为他们确诊。这些年的春节和重要节假日期间,他始终战斗在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一线,并且为群众提供的医疗技术过硬,让很多群众一些小病基本可在村卫生室得到较好的治疗。

XXX从成为乡村医生之时起,就为自己定下了从医行规,即在群众常见小病面前,是医生;在大病情形下,是参谋,在病人重病时候,自己扮演的就是病人家属角色。每遇家境困难的病人,他总是主动减免医药费,或者免费为他们治疗,坚持让每一个病人用得起药,看得起病。

篇2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夯实基层基础,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民生工程,决定在继续实施医改等四大民生项目的基础上,再办一批贴近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实事,把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列为当前应抓紧落实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十件实事之一,并纳入打好“五大战役”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各县(市、区)要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对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卫生发展及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加紧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按时完成目标任务。

二、目标任务

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实施社保卡就诊一卡通及居民健康信息系统网底建设。

(一)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一是底前完成17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含漳平市d级危房拆建项目5个),该项目总投资1769万元,建设规模1.5万平方米。二是底前完成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74万元。三是底前完成22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改扩建及环境改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479万元,建设规模2.04万平方米。四是底前完成18个d级危房拆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436万元,拆除及新建面积3.1万平方米。五是2011年再安排6-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

(二)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保卡就诊一卡通及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建设。底前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放置计算机等硬件设施所需要的办公桌椅等;2011年3月底前,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社保卡就诊一卡通改造,确保社保卡能够作为就诊卡使用;2011年12月底前,完成市级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并接入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具体任务如下:

1、配置硬件。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配置适应社保卡应用所需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计算机、打印机、交换机、读卡器。遵循按岗位定需求的原则,基层医疗机构硬件配置标准为:甲类卫生院(打印机13台、交换机1台、读卡器46个),乙类卫生院(打印机8台、交换机1台、读卡器21个),丙类卫生院(打印机5台、交换机1台、读卡器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印机9台、交换机1台、读卡器23个)。计算机配置数量由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工作岗位实际需求配置并上报。省卫生厅确定后给予补助配置。

2、基层软件安装和应用。省卫生厅统一招标采购基于居民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软件(b/s模式),内容涵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业务,部署于市级平台,供我市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机构业务应用和传输健康档案信息;本软件将与国家疾控中心下发的免疫规划软件客户端程序对接,通过省疾控中心平台与居民健康信息系统交换数据。

3、接口改造。对全市新农合信息系统(含民政医疗救助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将原有以新农合证作为结算凭证改造为以个人社保卡为凭证的结算方式,并实现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对部分已有信息系统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新农合经办管理机构进行数据接口改造,实现社保卡身份识别、医保(新农合)结算和电子钱包医疗支付应用。

4、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建设。为全市所有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汇集预防、保健、医疗健康信息等,建立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市级平台并接入省级平台,使之成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与省级平台间的枢纽。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市级将成立“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推动工作的落实,确保按进度完成建设任务。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降事故、控指标、保安全,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夯实基层基础,加强隐患整治,创新监管手段,突出监察执法,确保实现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个零增长”,并力争有所下降的目标,努力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各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强化安全生产技术和岗位培训;加强基层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切实增强监管实效;全面排查并认真解决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以及思想认识、工作作风、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治理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种隐患,有效防范事故发生,促进我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三、主要内容

以落实两个责任主体为核心,坚持不懈抓责任落实;以企业安全基础管理为基础,坚持不懈抓建章立制;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坚持不懈抓动态监管;以提高安全文化为突破,坚持不懈抓宣传教育;以完善应急救援和推广安全技术为保证,坚持不懈抓保障建设。

1、完善基层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安全监管机构,完善监管网络。以加强乡镇和村居基层安全机构和管理人员建设为重点,强化安全监管网络建设,不断扩大安全监管覆盖面,把安全生产监管延伸到村居,实现安全监管机构网络和队伍建设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监管工作同步、协调发展。全县乡镇在建立安全生产监管站的基础上,配备专职安全监管人员达到100%,三年内村居设立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达到100%。辖区生产经营单位较多,安全监管任务较重的乡镇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监察执法队伍,接受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委托,开展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

2、掌握辖区企业状况。抓实以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现场安全状况两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生产经营单位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实现分类动态管理。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乡镇建立“五个一”工作制度,即“一张安全生产分类管理表、一张辖区企业分布图、一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套安全生产台帐、一个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确保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覆盖到辖区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

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各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体系,强化安全责任追究。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生产台帐;依法制订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实现企业管理有章可循,员工操作有规可守;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强化企业基础安全管理,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岗位。进一步强化行业安全监管职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职责。督促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职能,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通过严格的监管、有效的指导和有力的社会监督,推动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到位。

4、全力组织“隐患治理年”活动。按照“地毯式动态排查、铁腕式追踪整治”的要求,全面深入整治旧隐患、控制新隐患,全力消除隐患风险。组织企业开展“明职责,守规程,反违章,除隐患,保安全,创建安全企业”活动。以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为载体,突出抓好道路和水上交通、建筑施工、矿山、危险化学品、公众聚集场所及“多合一”企业消防等五大领域的专项整治。实施重大隐患分级挂牌督办,建立全县统一的重大隐患分级公布挂牌督办和整改销号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隐患普查基础上,建立全县重大隐患治理数据库,对隐患分布和治理情况进行登记建档,实施分级管理、分级督办,确立隐患治理重点,落实治理隐患责任制。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经常化,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完善重大危险源数据和资料申报登记制度,及时跟踪掌握重大危险源变化情况,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定期监测、综合风险评估和监控,逐步形成县、乡镇和企业三级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管理网络。

大力推进安全标准化。把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一环来抓,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扩大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覆盖面。推动企业主动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提高安全生产规范化程度,控制和减少生产过程不安全因素。

6、突出基本建设领域“治标治本”工作。以开展基本建设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载体,

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着实加大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动态监管,建立健全乡镇建设施工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建设工程的标后管理,完善安全硬件设施,加强对塔吊、车辆、供电等重点设施的检查检测,督促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各方主体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7、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认真开展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广大从业人员的培训;突出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按照“政府统一规划,企业依法组织,职工积极参加”的培训模式,分解培训指标,制定考核办法。深入开展安全“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和“安全生产先进乡镇、社区,园区”创建活动。

四、领导机构

县政府成立**县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公布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安监局,周雄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工作协调和指导。

五、职责分工

安全生产基层工作主要指乡镇、村居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主要指涉及安全生产的制度性、规范性、源头性以及经常性、长效性的工作。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要按照“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由各乡镇政府组织落实各项要求,县级有关主管部门对各自行业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指导面上工作的开展。

六、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第一季度)

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方案,明确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责任,广泛动员,统一认识,周密

部署。要将建设年活动的时间、范围、标准和要求等向社会,切实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参与活动的自觉性。

(二)活动实施阶段(第二、三季度)

各乡镇及有关单位对照有关认定标准,完成以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现场安全状况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实现分类管理,乡镇普遍建立“五个一”工作制度;完成乡镇安全监管机构的建立或者确定和专职安全监管人员以及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的配备;依法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生产技术和岗位培训;落实安全费用提取和高危行业交纳风险抵押金制度;扩大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覆盖面;全面深入排查治理隐患,加大对重大隐患的治理整改力度;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严厉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三)督查验收阶段(第三季度)

县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将对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开展建设年工作的部署和贯彻落实情况;基层监管机制建设和监管工作开展情况;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和隐患治理资金落实情况;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到位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应急措施制订情况;已发生的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情况。各乡镇、有关部门要于11月15日前将有关情况报县安委会办公室(联系电话:*,传真:*)。

七、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由县政府统一领导,各乡镇、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方案,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要认真落实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包括实际控制人)负责制。

篇4

[摘要] 目的 通过调查广西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病史采集技能情况,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使用自行编写的病史采集方法手册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师技能考核病史采集考核标准,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分别抽取目标培训单位参加培训的医师在培训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当场独立答卷、当场回收问卷,分析参加培训人员培训前对病史采集知识的了解及掌握情况,以便对培训的方法提供参考和对比培训后的效果。结果 参与病史采集考试的医生共477名,培训前发放问卷477份,回收有效问卷436份,病史采集考试平均(96.4±6.8)分(总分150分),合格率仅为9.86%。结论 广西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的病史采集能力很差,需要用病史采集方法手册进行集中理论授课,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

关键词 ] 病史采集方法手册;医生培训;基层医疗机构

[中图分类号] R473.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a)-0059-02

病史采集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知情人员包括家属、朋友、同事等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是医师诊治疾病的第一步[1-2]。作为临床诊治疾病的最基本方法,病史采集是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正确的问诊技巧和良好的沟通技能是获得系统准确病史资料的前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乡村居民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不断增长,在乡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中,乡村医疗机构医生承担了常见疾病的一般诊断和治疗。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基层医生对病史采集技巧相对缺乏,该方面的知识掌握度较差,严重影响了乡村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3]。我院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训基地,承担全区医学队伍的继续医学教育与培训,本文就在应用病史采集方法手册在乡村医疗机构医生培训前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病史采集技能情况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南宁市、柳州市、钦州市等10家各级市县乡所有基层医疗人员,年龄21~60岁,平均(43.6±11.4)岁,年资0.5~32年,平均(12.4±6.4)年。

1.2调查内容

具有多年临床工作及教学经验的5名主任、副主任医师组成培训队伍,分别于2008年3、8、11月分别到目标培训单位(南宁市、柳州市、钦州市等10家),使用自制编制病史采集方法手册为基层医疗医生进行理论授课。在培训前发放问卷调查,内容有个人一般情况、执业和再教育学习情况,并进行病史采集考试。

1.3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按照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师技能考核病史采集考核标准[5],考试内容包括现病史、相关病史、诊疗经过和病史采集技巧四个方面,四方面评分均扩大10倍:现病史80分,72~80表示优秀,64~71表示良好,56~63表示及格,56分以下表示差;相关病史30分,28~30表示优秀,25~27表示良好,22~24表示及格,22分以下表示差;诊疗经过20分,18~20表示优秀,15~17表示良好,13~15表示合格,13分以下表示差;病史采集技巧20分,18~20表示优秀,15~17表示良好,13~15表示合格,13分以下表示差;总分150分,135~150表示优秀,120~134表示良好,105~119表示合格,105分以下表示差。培训前,培训师资到各单位,随机抽出50%(477名)医生进行病史采集考试,调查对象当场独立答卷、当场回收问卷,分析参加培训人员的培训前对病史采集知识技巧的了解掌握情况,同时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l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资料录入,应用SPSS 17.0分析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描述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描述构成比,培训前后对比情况采用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参与本次病史采集考试的医生共477名,培训前发放问卷477份,回收有效问卷436份(91.41%),无效问卷41份(36份未按照规定答题,5份中途离场)。

2.1医生的年龄与性别情况

从调查结果看,参与培训医生年龄28~60岁,平均(42.8±11.2)岁,平均工龄约为(12.4±7.4)年,最大为32年,最小不到1年,接受问卷调查医生培训前的基本资料对调查结果无显著影响,见表1。95.36%培训人员认为很有必要进行病史询问技巧培训,在参与调查的人中,农村乡村医疗机构医生占培训总人数的81.79%;在医学院校毕业后,临床工作中进行过病史询问技巧知识培训的有57人(11.95%),没接受过病史询问技巧知识培训的有390人(81.76%);他们获取除相关知识途径包括:只在学校里学习(99.12%),曾经参与医院培训(7.50%),从书上或网上自学(5.14%),其它(4.04%),及以上的两种(2.07%)或三种(7.04%)途径。

2.2基层医生的学历、专业与执业资格情况

①大专及以上学历占35.25%,中专及中专水平占59.23%,无专业学历者为5.52%;②基层医生中,所学为“临床医学”专业者最多,占调查总体80%;③从业年限大多集中在10~15年,各地区从业年限具有一定差异性;④56.96%的乡村医生未获得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2.3培训前现病史掌握情况

培训前436份有效问卷统计结果显示现病史得分(61.8±5.6)分,相关病史得分(22.6±2.6)分,培训前有效问卷结果显示相关病史得分(15.2±2.8)分,培训前有效问卷结果显示相关病史得分(14.6±3.2)分,病史采集考试总分150分条件下,平均分才(96.4±6.8)分,合格率为仅9.86%具体见表2。

3讨论

(1)病史采集是临床诊治疾病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正确的问诊技巧和良好的沟通技能是获得系统准确病史资料的前提[4-5]。完整、准确的病史资料对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不仅能够对临床部分疾病做出基本的诊断,而且能够提示医师体格检查时的查体重点,为进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提供线索。病史采集主要通过问诊实现,如果不注意问诊方法和技巧,可能难以得到临床诊断和处理所需要的准确信息,成为临床工作误诊和漏诊重要原因[6]。因此,为了保证病史采集的顺利进行及采集的病史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医师必须要掌握正确的病史询问技巧。

(2)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基层卫生队伍呈现出“四低”的特点(即学历低、执业医师比例低、职称低、待遇低)[7-9] 。各级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实际上承担了城市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职责,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与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在本身构成上和服务环境上又存在较大区别,在广西尤其明显,具体为:①卫生人力资源缺乏:农村乡村卫生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一般为中等卫生专业毕业生,骨干接受大专卫生专业培训;城市社区一般工作人员均接受大专卫生专业培训,骨干接受本科卫生专业培训。②卫生经济环境差异,农村经济基础较城市社区薄弱,国家目前已经逐渐致力于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包括软件及硬件两个部分建设,而乡、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临床技能水平培训和城市仍存在差距。③乡、村级医生未进行过住院医生规范化的培训,一部分未经过国家组织的职业医师考试,包括病史采集在内的临床基本技能存在严重不足。

(3)通过这次调查发现,部分广西基层医疗机构病史采集成绩培训前合格率仅为9.86%,由此可见,基层医院医生尤其是乡村医疗机构医生所具备的病史采集知识和基本技能明显不足,积极开展对基层医生进行临床技能的系统培训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10],尤其对农村乡村医疗机构医生进行病史采集技巧培训,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问题进行针对培训,帮助其熟练掌握正确的问诊技巧和沟通技能,提高目标推广单位对掌握病史询问技巧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基层医生的诊治水平,更好地服务于辖区群众。

[

参考文献]

[1] 黄文娟.全科医生的基本功:病史采集的重要性[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3,12(10):789.

[2] 杨庆,陈家应,俞军,等.徐州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情况及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4):4075-4077.

[3] 王燕,韩东. 做好乡村医生培训与执业考核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J]. 社区医学杂志,2007,5(2):4-6.

[4] 朱建华.乡村医生注册培训考试分析及教学内容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60-63.

[5] 陈玉岚,张向阳,徐新娟,等.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为导向,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8):1220,1223.

[6] 刘聚源,夏修龙,黄建始.中国乡村医生教育培训现状调查[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23(3):57-61.

[7] 吴海峰,何坪,潘伦,等.基于能力角度对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14,16(3):745-747.

[8] 陈律,肖水源.湖南省浏阳市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现状调查[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22):3380-3382.

篇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完善,使医疗卫生服务和市场扩大到全国城乡、覆盖每一个人。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项医疗保险参保已超过13亿人,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1]基层服务人员作为此巨大工程的中枢力量,却如此薄弱: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素质不高,56.7%的乡村医生不具备报考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资格。乡镇卫生院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不足2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称人员不足4%。[2]在基层医疗服务人员需求如此之大的情况下,临床医学生的就业选择局面却是尴尬至极———城市医院进不去,农村医院不愿待。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政府和医学院校如何建立有效医疗途径引导临床医学生“满腔热血走下去、心甘情愿留下来”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过程。

一、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取长沙医学院大一至大五临床医学生300人作为研究对象,实施问卷调查300份,有效问卷294份,系统缺失6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8%,其中男生115人,女生179人。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表《对医学生服务基层意识的调查问卷》,探究临床医学生对服务基层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数据结果采用Excel2003录入,运用Access2003与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二、结果

(一)临床医学生就业选择。91名医学生(30.6%)放弃自己所学专业而留在大都市,202名医学生(68%)则选择服务基层,坚守专业。

(二)临床医学生因家庭住址差别呈现出对服务基层的不同态度。

(三)关于临床医学生选择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当被问“你愿意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主要原因是?”143名选择“大医院不好找工作”,133名临床医学生选择“基层需要人才”,107名选择“我愿意献身基层医疗卫生事业”,101名则选择“说不清楚”,73名临床医学生选择“工资由政府发放,收入稳定”。(四)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临床医学生基层就业意愿。

三、讨论

(一)择业志向思考。

1.68%的临床医学生面临就业时会选择服务基层,坚守专业。随着国家近年来越发对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视和建设,“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模式”,“5+3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等培养方式逐步成熟,院校领导也积极组织各类亲近基层的活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寒暑假的“三下乡”,大批优秀医学生扬起“筑梦”、“飞翔”、“爱满湘西”等旗帜向基层出发。医学生们更深刻地体验生活、了解社会,接触基层,所以当医学生对基层有了较多的了解和感情之后,选择服务基层的决心会更坚定。同时,30.6%的医学生选择了放弃专业留在大城市,说明一些大学生就业去向过于理想化,对未来的就业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把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地域环境及优厚的经济收入作为首选目标。[3]

2.不同生源地医学生有不同的基层就业意愿。不同的文化教育,不同的经济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价值观等诸多复杂因素造成了此意向差异。在县城、镇和农村这些相对省会、市级而言较基层地方的医学生更愿意毕业后回基层工作。这与于晓霞,岩磊的研究相反: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中,超过80%的学生选择到城市就业,仅有4.7%的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农村医疗行业。[4]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一直是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政策导向。[5]此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国家大力建设基层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层服务意识已在医学生心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未来基层医务人员匮乏的僵面将被打破。

3.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医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存在差异。由数据可得:男生比女生更愿意服务基层,可能因男生自感其社会责任更大或其它不定因素。女生比男生更注重于外部环境的舒适性以及娱乐活动,比较符合女性医务人员的生理特征和女性需求。[6]而不同年级的医学生当中,大一大二(低年级)和大五(高年级)更愿意去基层就业。低年级刚踏上学医这条道路,踌躇满志,立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现实逐渐被知晓:基层设备简陋,基层业务沟通减少,基层工资低,精神娱乐单一等等,中年级学生则选择到占优势条件的省会大城市。高年级马上面临毕业,其也更清楚职场复杂,大医院人才济济,门槛太高怕自身不符合条件,尽管小农村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许,但国家出台了基层服务激励政策,对下基层的医学生有很大优惠。权衡之下,高年级更倾向于服务基层。

(二)择业价值思考。在诸多影响医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中,排前三位的原因“大医院不好找工作”、“基层需要人才”、“献身基层事业”,比例分别为47.7%、44.3%、35.7%。医学生更理性思考未来就业,当今医疗纠纷频发,如中南湘雅医学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广西第三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大城市医院,医护人员身遭伤害的医闹事件屡见报端,而县城及农村相对基层的医院医闹报道甚少。这也从侧面看出医学生满足社会需求大于个人需求的心理,学会了规避风险。医学不同于其它专业,其救死扶伤的性质容不得半点马虎,这就要求医学生在校期间夯实理论基础,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培养沟通能力,向全科医生发展。从医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

四、结语

在大医院招聘会门庭若市,基层求才无人问津这样一个尴尬形势下,一方面医学生应降低自身期许,认同“基层同样出人才”的观点,展示出21世纪杰出青年人才的风范,汇一己之力,集众人之技,挑基层发展重任,为国家而献身,为基层而努力,粉碎大学生“毕业及失业”的传言。另一方面,国家和政府加强各项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完善、宣传和落实,加大对基层的投入,加快地区经济飞跃,提高基层医生福利待遇,才能切实吸引医学生到基层就业和创业。[7]同时,医学院校应以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出发点,改革所开设的专业,积极与政府联合培养“免费定向班”学生和全科医生。此外,医学院校还应做好不同生源地的医学生心理工作,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教育,组织基层服务活动,将服务基层志愿时间列入评优评先的制度中。总之,要使医学生服务基层行动和谐进行,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张天韧,孟令涛,张巍.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渠道探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3):132~134

[2]李丽芳,何剑,刘亮等.全科医学生培养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性[J].当代医学,2011,17(20):162~163

[3]黄艳芸.当代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问题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3):1136

[4]于晓霞,岩磊.服务基层: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取向新渠道[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3):148~150

[5]叶利军,金晓明,张丽芬等.长沙市医学生国家服务基础激励政策认知情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4,27(11):24~27

篇6

为落实市人口计生委《关于》文件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基层计划生育专用车辆交接仪式。为两个镇配备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这是我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一件大喜事。在此,我谨代表委、政府,向关心计划生育工作的各级领导,向战斗在计划生育工作第一线的广大计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篇7

1基层医院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主要表现

1.1无指征或指征性不强的预防用药

1.2滥用大环内酯类及三代头孢类抗生素

1.3盲目或频繁更换治疗方案

1.4给药方法不当、疗程不当

2对策

2.1基层医院临床医师要注意使用抗生素的抗菌谱,特别要使用抗菌谱覆盖导致患者感染的可能致病菌,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源种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一定要杜绝无指征盲目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2.2应重视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以及抗生素的血药浓度;抗生素的剂量直接关系到组织中血药浓度高低,因此,无论是浓度依赖性的抗生素,还是时间依赖性的抗生素,均需保持最佳效力的血药浓度,也就是要有足够的药物剂量。同时,还须注意抗生素能否到达病变组织,在该组织中药物浓度是否能满足治疗需要,如脑部发生感染就应注意抗生素能否通过血脑屏障。

2.3给药时间临床上一旦确诊感染,应尽早使用抗生素,同时要注意依赖性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如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林可霉素类等抗生素杀菌效果呈时间依赖性,抗菌作用与同细菌接触时间相关,与峰浓度关系小,应优化细菌暴露于药物的时间。因此,在选择充足的药物剂量后应减少药物使用的间隔时间,即增加每日给药次数,尽量延长静脉滴注的时间。

在使用浓度依赖性杀菌作用药物,例如氨基糖苷类、氟唑酮类、甲硝唑、俩性霉素B等,此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特点是杀菌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杀菌作用取决于浓度,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大,给药方法的目标应锁定,将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增加到最佳限度,但不可超过最低毒性剂量,对治疗窗较窄的氨基糖苷类尤应注意使用该类药时,应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建议每日一次给足药物量。

在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按疗程用药,症状消灭后72—96h停药,特殊情况则需酌情处理,杜绝盲目频繁地变换治疗方案,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3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3.1有条件的医院,住院患者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门诊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开展药敏工作。

3.2轻症感染,应选用口服吸收安全的抗生素,重症感染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必要时采用抗生素联合用药,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3.3对于重症感染的病例,限于目前医院的现状,支持经验性用药,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应用广谱抗生素采用降价疗法“重锤猛击”,用强档次强剂量抗生素治疗严重感染者,在获得微生物检测结果后,病情相对平静后,即时更换窄谱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性发生,并力求做到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少费用。

3.4抗生素在医院病区提倡轮换使用,避免同一病区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以此来提高抗生素的敏感度,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应注意同类抗生素不宜联合应用,肾毒性抗生素不得联合应用,禁止随意外用抗生素,因为皮肤粘膜局部应用抗生素很少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易发生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对二线抗生素,应加强审批制度,严防滥用。

篇8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是利用一体化的再生设备、添加材料、一次拌和成型工艺,通过新铺结构面层,构成旧路面改造新的一套完整体系。再生路面的质量与再生工艺、再生材料、再生配合比设计和面层结构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联,本文讨论的是冷再生基层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的问题。开封市在近几年的工程实践中,引进了先进的冷再生设备,借鉴国内外冷再生成功经验,在开封市旧沥青路面维修改造中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在开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摸索经验。现就开封市区五一路冷再生工程基层的施工作简单探讨。

1  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

1.1 准备工作

再生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施工前到位,确保工期正常进行。主要内容包括:人员准备、机械准备、材料准备、交通协调及后勤保障。

1.1.1 材料要求:水泥选用强度等级为32.5、初凝时间≥3h、终凝时间≤10h且≥6h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低水化、高后期强度、耐久性、耐腐蚀性和抗裂性能。

1.1.2 机械要求:工程施工过程通过再生机组来完成,再生机组包括:冷再生主机、水泥稀浆车、平地机、压路机等。

1.1.3 人员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及机械操作人员应经过冷再生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1.4 工程协调:作好施工总体计划,采取不中断交通半幅施工,作好施工期间交通疏导工作,准备施工作业面的遮挡。

1.2 施工方案

1.2.1 一般规定

1.2.1.1 对原路面的路况进行测量和调查,对高于原路面标高5cm以上的地方用铣刨机进行铣刨,并将铣刨后的旧路材料填于低于原路面标高5cm以上的坑槽。

1.2.1.2 对原路进行加密挖验,将原沥青路面用再生机取样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

1.2.1.6 施工过程中根据再生料含水量情况及时调整再生机设定的用水量,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在雨天进行再生施工。

1.1.2 试验段施工

工程正式开工前,选取300m的道路作为试验路段,以确定现有道路的情况是否与设计要求相吻合,并在冷再生的级配、转子的转速及再生机械行走速度、压实工艺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为其余路段正式施工积累必要的数据。

1.2.3 碾压

当平地机对再生层找平后,采用22T振动压路机(前进时静压,返回时振动)碾压1遍,之后用自重26T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2~3遍,最后用胶轮压路机终压1遍。碾压过程中按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平整度。

1.2.7 养生

碾压检测合格后及时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生,养生期内中断所有交通。因五一路比较繁忙,养生期为7d。养生期间冷再生基层表面始终保持湿润,每天专人看管,确保再生层不因养生不当产生损坏。

1.2.8 开放交通

达到龄期和强度要求后,用空压机彻底吹净浮灰,撒布透层油后,上面洒石屑,之后开放交通。

2  冷再生基层工程质量检测、控制及注意事项

2.1 旧路的预处治

五一路的沥青混合料路面,交通繁忙,运营多年,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病害、病因,如果简单地将其遮盖在水泥之下,用再生机处治,会影响到再生后的整体质量;另外,这也使同样的施工方法不能使所有路段都达到要求的质量标准。这就要求在设计和施工时,根据各路段的不同特点,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方案调整。

2.2 再生深度

再生后层面的厚度主要取决于再生深度。再生深度太浅,会使再生层的厚度小于设计要求的厚度,层厚是决定路面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因此,必须随机钻孔取样检查。如果检测值偏离设计值,应及时调整冷再生机深度,使其达到设计深度要求。

2.3 接缝

为了保证全幅路面的再生施工,相邻两个再生幅面的搭接宽度设为20cm。对预先标记在路面上的铣刨标示线进行检查,所有后续再生幅面的宽度至少应比铣刨毂的宽度窄15cm。若偏差超过10cm,则应立即倒退至开始出现偏差的地方,然后沿着正确的铣刨标示线重新施工。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停机现象。纵向接缝的位置应尽量避开行车道上车辆行驶的轮迹。

2.4 路面标高

现场冷再生层作为路面基层时,路面标高一般比旧路提高8~10cm,作为路面底基层时,路面标高一般比旧路提高23~28cm,由此引起的主要问题有:与结构物的衔接问题;与旧路接头的接顺问题;过村路段的排水问题。

2.5 压实度

施工过程中采用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对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路段及时补压,最终达到设计要求。经检测,压实度均能达到98%以上,符合规范要求。

2.6 弯沉检测

对冷再生基层进行了弯沉检测,试验结果如下表。冷再生基层养生完成后,弯沉均值为27,标准差为6.38,说明弯沉值符合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的要求。因此,实测结果符合路面基层技术要求。

3  结语

通车后一年多的观测表明,与采用传统旧路维修方法的同期施工的其它路段相比,冷再生基层路面路用性能良好,没有发现明显裂缝、沉陷等各种常见病害,表明此种技术是成功。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施工在开封市是首次使用,考虑到路面冷再生的节省能源、旧路材料利用充分等特殊优势,试验路段的成功施工对开封市旧路维修改造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篇9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是利用一体化的再生设备、添加材料、一次拌和成型工艺,通过新铺结构面层,构成旧路面改造新的一套完整体系。再生路面的质量与再生工艺、再生材料、再生配合比设计和面层结构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联,本文讨论的是冷再生基层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的问题。开封市在近几年的工程实践中,引进了先进的冷再生设备,借鉴国内外冷再生成功经验,在开封市旧沥青路面维修改造中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在开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摸索经验。现就开封市区五一路冷再生工程基层的施工作简单探讨。

1 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

1.1 准备工作

再生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施工前到位,确保工期正常进行。主要内容包括:人员准备、机械准备、材料准备、交通协调及后勤保障。

1.1.1 材料要求:水泥选用强度等级为32.5、初凝时间≥3h、终凝时间≤10h且≥6h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低水化、高后期强度、耐久性、耐腐蚀性和抗裂性能。

1.1.2 机械要求:工程施工过程通过再生机组来完成,再生机组包括:冷再生主机、水泥稀浆车、平地机、压路机等。

1.1.3 人员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及机械操作人员应经过冷再生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1.4 工程协调:作好施工总体计划,采取不中断交通半幅施工,作好施工期间交通疏导工作,准备施工作业面的遮挡。

1.2 施工方案

1.2.1 一般规定

1.2.1.1 对原路面的路况进行测量和调查,对高于原路面标高5cm以上的地方用铣刨机进行铣刨,并将铣刨后的旧路材料填于低于原路面标高5cm以上的坑槽。

1.2.1.2 对原路进行加密挖验,将原沥青路面用再生机取样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

1.2.1.6 施工过程中根据再生料含水量情况及时调整再生机设定的用水量,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在雨天进行再生施工。

1.1.2 试验段施工

工程正式开工前,选取300m的道路作为试验路段,以确定现有道路的情况是否与设计要求相吻合,并在冷再生的级配、转子的转速及再生机械行走速度、压实工艺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为其余路段正式施工积累必要的数据。

1.2.3 碾压

当平地机对再生层找平后,采用22T振动压路机(前进时静压,返回时振动)碾压1遍,之后用自重26T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2~3遍,最后用胶轮压路机终压1遍。碾压过程中按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平整度。

1.2.7 养生

碾压检测合格后及时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生,养生期内中断所有交通。因五一路比较繁忙,养生期为7d。养生期间冷再生基层表面始终保持湿润,每天专人看管,确保再生层不因养生不当产生损坏。

1.2.8 开放交通

达到龄期和强度要求后,用空压机彻底吹净浮灰,撒布透层油后,上面洒石屑,之后开放交通。

2 冷再生基层工程质量检测、控制及注意事项

2.1 旧路的预处治

五一路的沥青混合料路面,交通繁忙,运营多年,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病害、病因,如果简单地将其遮盖在水泥之下,用再生机处治,会影响到再生后的整体质量;另外,这也使同样的施工方法不能使所有路段都达到要求的质量标准。这就要求在设计和施工时,根据各路段的不同特点,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方案调整。

2.2 再生深度

再生后层面的厚度主要取决于再生深度。再生深度太浅,会使再生层的厚度小于设计要求的厚度,层厚是决定路面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因此,必须随机钻孔取样检查。如果检测值偏离设计值,应及时调整冷再生机深度,使其达到设计深度要求。

2.3 接缝

为了保证全幅路面的再生施工,相邻两个再生幅面的搭接宽度设为20cm。对预先标记在路面上的铣刨标示线进行检查,所有后续再生幅面的宽度至少应比铣刨毂的宽度窄15cm。若偏差超过10cm,则应立即倒退至开始出现偏差的地方,然后沿着正确的铣刨标示线重新施工。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停机现象。纵向接缝的位置应尽量避开行车道上车辆行驶的轮迹。

2.4 路面标高

现场冷再生层作为路面基层时,路面标高一般比旧路提高8~10cm,作为路面底基层时,路面标高一般比旧路提高23~28cm,由此引起的主要问题有:与结构物的衔接问题;与旧路接头的接顺问题;过村路段的排水问题。

2.5 压实度

施工过程中采用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对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路段及时补压,最终达到设计要求。经检测,压实度均能达到98%以上,符合规范要求。

2.6 弯沉检测

对冷再生基层进行了弯沉检测,试验结果如下表。冷再生基层养生完成后,弯沉均值为27,标准差为6.38,说明弯沉值符合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的要求。因此,实测结果符合路面基层技术要求。

3 结语

通车后一年多的观测表明,与采用传统旧路维修方法的同期施工的其它路段相比,冷再生基层路面路用性能良好,没有发现明显裂缝、沉陷等各种常见病害,表明此种技术是成功。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施工在开封市是首次使用,考虑到路面冷再生的节省能源、旧路材料利用充分等特殊优势,试验路段的成功施工对开封市旧路维修改造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篇10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伴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尤其是在财务管理上,要合理的运用资金,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体制。推进医疗改革以及深化医疗改革的重要环节就是有效的利用医改资金,同时合理的利用医改资金也是维护基层医疗机构公益性的形象、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以及落实“保基层,建机制”等的重要措施。

一、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的内涵

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主要包括:1.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管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一切收支应该全都纳入其预算管理,采用核定收支、核定任务、绩效考核、结余可以按照规定使用但是超支不补等一个管理预算的办法;2.对其进行明确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肩负着基本的公共卫生以及医疗服务这两个任务。明确政府对其的补偿范围,同时,弱化药品加成给业务收支带来的相应影响;3.简化其核算办法,对于项目采用定额的控制方法;4.规范其资产管理,禁止对外投资以及长期借债,从而防范财务中的风险;5.建立健全的激励式的约束机制,可以按照业务的收支结余比例来设立相应的奖励基金,结合绩效工资制度进而对其员工实施考核奖励,从而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的现状

(一)核算药品成本时的问题

在国家实施了对于498种药品的零差率销售后,以往的按照药品的综合加成率以及药品的进销差价来计算药品成本的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零差率的核算要求。

(二)财务报告不能够完整的反映财务内容的问题

财务报告一般是指,依据日常的会计核算资料,进行汇总、加工以及归集而形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报告系统,它是用来反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净资产同资产的相应状况,及在一定期间内的财务状况的相应变动信息同财务成果的一种书面文件,它还是对债权人同管理者以及社会监督方面所提供的主要会计资料。基于一些原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收入并没有记入相应的会计科目,从而使财务报表无法按照正常的权责发生制中的相应原则,对资产、负债以及利润进行合理的、科学的配比分析。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财务报表不能够完整的反映会计信息,进而财务报告就没有真实性可言,这样就不能够很好的服务于管理者。

三、针对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针对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的问题,我们应该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财务管理的观念,建立一个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以便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也就是用最少的成本以及最小的风险取得较大的资金;以最小的管理成本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等等。建立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一)设置规范的会计科目。对于一些规定好了的会计科目不能够进行擅自的变更,但是对于一些项目资金以及往来款项等等,应该依据不同的情况,按照个人、单位或者是项目名称等等,设置相应的明细科目以便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若在预算过程中出现了亏损现象,应该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查清其原因。对于一些自身的管理原因而出现的亏损,应该采取堵塞漏洞的方法,增加收入、节省开支,以及从内部进行挖掘的办法。如果是因为财政的补偿不能够及时到位而产生的,那么就应该在下一年度进行预算时,采取财政部门增加财政补助的方法给以弥补。

(二)财政补助中的基本补助,在执行时不能出现负数,也就是说不能够出现赤字,对于所出现的结余,没有经过财政部门的批准就不能够转入到事业基金。为了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财政补助中的资金收支节余状况,应该按照核算体系的相关要求,通过相应的设备查簿方法给以如实的反映。

(三)加强对于财务的监督,推行一系列相应的财务管理方式,从而建立一个较为详细的关于资金的使用绩效分析评价系统。同时,建立相应的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把各项财务的管理制度、财务的收支范围以及审批程序等都对员工公开,从而更好的实现经费支出以及财务执行的透明化以及公开化,严禁所有的违法操作行为,进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机制,并且逐步地完善这种预算管理机制,从而正确的编制出资金使用计划、分配预算、收支预算以及效益预算等等。在编制支出预算以及收入预算的时候,需要参照上年度的实际支出以及收入状况,并且同本年度中医院的发展以及工作计划相结合,并以医疗的收费标准同药品价格的变动、物价变动以及人员编制等多种因素作为编制本年度预算表的依据。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它比较好地展现了行业的特点,所以,我们应该仔细地领会它的精神,并且认真的进行组织实施。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依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状况,在会计核算要求规范化的同时,还应该重视财务中的各项管理工作,从而更好的解决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而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形象,更好的实现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光银,倪世树.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的几点建议[J].中国卫生经济,2012(11):77-79.

[2]陆红娟.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浅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09):938-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