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5:05: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村信用社会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第一、我是一名党员。工作中我一直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提高自我的一项基础任务,能够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上坚决同党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用党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不管是在照镜、位庄信用社,还是来到现在的营业部,我始终做到坚持原则,廉洁奉公,落实制度,明确责任,搞好团结,加强管理,使所在单位的各项工作,尤其是会计业务得到了健康发展,受到了单位领导的肯定。
第二、具有扎实的业务基础。一九九三年高中毕业参加工作后,在抓紧时间自学会计业务知识的同时,九七年我参加了联社组织的平大计算机财会专业学习,系统学习了有关会计业务理论。一九九八年,我通过参加全国考试,获得了助理经济师资格,二OO二年我又报考了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目前经济法、会计实瘢ㄒ唬┮鸦竦猛ü褂辛矫趴纬探衲暾诮懈聪氨缚肌T谝滴窦寄苌希沂贾斩宰约貉细褚螅谘Э嗔罚?/o>OO一年获得了会计电算化资格证书,同年在市办组织的业务技能比赛中,我所参加的两项比赛全部获奖,取得了一个第一、一个第二的好成绩,为联社争得了荣誉。二OO二年初,我被授予了市级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我还连续多年被评为信用社系统先进工作者。
第三、工作经验丰富。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从事过信用社营业会计、储蓄会计、主管会计等诸多工作,不管是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上,我都把坚持原则,细心谨慎,不折不扣执行规章制度作为一项准则,认真处理每一笔业务。在对外服务和内部管理上,用热情迎来每一位储户,把微笑留给每一位客商,凭公心赢得尊重,靠真诚换取信任,是我一向的工作原则,这也给我的工作带来了许多帮助,带动了所在单位各项业务的发展。特别是2002年全市推行电子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营业部被列入首批上机网点,凭着集体智慧和平时学习掌握的电脑知识,我和同志们一道虚心学习,认真钻研,细心操作,共克难关,在全市率先实现联网成功,加快了业务操作进度,并顺利完成了电算化年终决算,受到了联社的肯定和表彰,为以后全县信用社电算化推广积累了经验。
*如果竞聘成功,我的工作打算是: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适应主办会计工作需要。要认真学习《会计法》、《农村信用社会计基本制度》、《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积极组织开展会计业务培训,学习新的会计理论知识,同时进一步明确营业人员岗位职责,加强内控管理,提高信用社会计工作质量,提升信用社会计服务品牌。
二、积极配合联社和社领导开展工作。作为主办会计,在严格管理,忠于职守,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将积极配合联社和社领导开展工作,要认真落实联社各项工作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要协助社领导加强管理,搞好团结,凝聚人心和士气要积极参与制订各项计划和规划,搞好分析和预测,合理建议,准确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三、加强会计核算,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作为主办会计,我将严格遵循经济核算原则,加强财务控制,杜绝不合理开支和浪费现象,开源节流,不断降低经营成本,努力为所在信用社提
高盈利能力创造条件,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严格落实各项会计业务要求,认真编制、汇总各类报表帐簿,确保会计核算质量。
二、农村信用社会计管理的现状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农村信用社会计管理系统的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农村信用社普遍建立了基本的会计管理系统,但其会计管理系统中尚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员工管理意识薄弱
部分信用社领导和会计人员对会计管理工作缺乏足够了解,个别高层领导在管理上只重视对信贷资金的经营及费用指标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大部分人认为只要会计人员会记账、算账和报账就行,忽略了会计人员的另一基本职能――监督管理职能。
2.制度运作不规范
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管理不严及监督检查不力的情况。例如:银企对账业务中,中国银监会制定的防范操作风险的“十三条”明确规定,加强未达账项和差错处理的环节控制记账岗位和对账岗位必须严格分开,坚决做到对未达账和账款差错的查核工作不返原岗处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记账岗位与对账岗位未分离现象,未设立独立的审核岗,对查出问题要求限期整改,未从根源上解决,形成操作风险。
3.会计综合素质不高
部分农村信用社高层管理者对会计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管理上重视信贷资金和费用指标的管理,忽视了对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管理。农村信用社的会计管理人员按要求必须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或有专业基础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部分不具有专业的会计管理知识,而是一些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信用社工作人员代替的,专业技能水平低,管理理念落后,这已经成为影响农村信用社会计事务管理工作落后的直接原因。
三、农村信用社会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信用社会计管理松散
农村信用社虽然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信用社的会计管理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认识比较薄弱,对信用社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不高;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不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信用社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无法严格有效地执行。
2.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
农村信用社大都通过内部审计部门来对信用社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就目前而言,基于农信社的年度考评与经济利益挂钩、案件防范和年度考评挂钩两方面原因,信用社的内部监控对事前或事中的风险关注度不高,审计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处理过程中避重就轻,对一些违规问题查处不力,审计工作往往无法独立进行,缺乏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风险。
3.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
信用社的内控制度包括各个部门和岗位,从整体上看比较健全,但依旧存在一些弊端。会计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不明显,进一步助长了违规操作,同时也严重打击了制度执行者的积极性。就目前而言,信用社的绩效考核系统不完善,主要靠人工统计计算薪酬,时间滞后,没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考核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利于提高会计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
四、强化农村信用社会计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会计管理制度
理念决定放心,制度决定方式。因此,在促进农村信用社会计工作推进的过程之中应该对会计管理的基本制度进行逐步的完善,不断的制定并完善农村信用社会计管理的基本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农村信用社会计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激励制度可以为会计管理工作带来注入新鲜的血液,让想干事的会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有所提高,这样更有利于农村信用社会计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应该注重进行合理的激励制度,这样可以让农村信用社的会计管理工作更为规范化与制度化,完善的奖惩制度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
农村信用社应借助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上的有效方式,针对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加强内部审计的执行力度,建立一套独立、高效的信用社内部审计监控体系。农村信用社要严格执行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农村信用社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做到会计人员100%持证上岗。农信社想要发展就必须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员工的才能发挥和价值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
3.加强信用社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监控
1.农村信用社会计控制存在问题
1.1会计制度执行力较差
农村信用社会计制度执行力较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于会计的管理规范没有认真落实,违规行为频发。部分会计人员工作责任感差,法律意识淡薄,工作效率比较低,从而导致违规行为频频发生;其次是会计内部管理环节上没有有效的控制。
1.2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村信用会计人员没有遵循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对于账目和核算表随意调整,导致会计资料很难反映出信用的真实经营状况,甚至有些会计人员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和考核,存在的对会计信息进行涂改和伪造的严重违规行为。
1.3会计管理的监督作用发挥不完全
会计信息核算与监督是农村信用社会计的主要职能,而当前农村信用社会计只注重会计信息的核算,忽略了对会计信息的监督,认为只要凭证金额相符就不会出现任何差错,从而对现金管理、大额支付凭证以及科目之间的关联、资金流动方向等项目的审查没有进行严格的复核和管理,这也为会计科目的滥用以及虚假信息、假账、侵占资金等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1.4会计内部控制体系落后,对信息技术没有很好地运用
随着当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各领域的充分运用,对于传统的农村信用社会计业务的开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会计内部控制体系造成了很多问题。在程序设计以及开发运用和体系管理上缺乏相应的规范制度约束;农村信用会计人员只是单纯将计算机用来数据输入与信息复核的业务,没有很好地发挥出计算机与其他单位的信息传递功能;内控控制措施制定不到位,使得计算机安全受到威胁,相应的监督手段依然依靠人工核算方式,从而形成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盲点,为会计人员的违规行为创造了机会。
2.加强农村信用会计控制的策略
2.1创建奖惩机制
加强农村信用在会计人员的聘用以及考核和晋升上的控制,保持信用社会计人员稳定和工作积极性;运用技术培训等形式,提升信用社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信用社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提升会计人员的福利待遇。
2.2建立会计管理责任机制
会计管理责任机制指的是从事会计管理工作的信用社管理者要对自身职能进行负责的制度。会计人员要对凭证、账目、核算和会计报表的真实和准确进行负责;会计管理者要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和会计报表的是否能够真实反映信用社的经营状况负责;信用社高级管理者要对信用社会计工作的安全和准确性负责。另外,还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分级管理,不同级别的会计人员拥有不同的工作权限,从而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遵循“事权划分”的原则,从而避免会计人员的越权行为。
2.3加大内部审查力度
信用联社应当创建独立的内部审查部门,对于基层的信用社以及各个网店的会计工作进行复核和审查。审查部门要直接对信用联社管理者负责,审查人员的工作费用要进行单独的结算,避免与下属的基层信用社发生任何经济往来,从而保障审查部门的独立和权威。对于在审查过程中发现的会计信息差错,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和纠正,对于会计工作中的违规行为要进行相应的惩罚,同时对审查结果进行公告。信用联社通过对下属信用社会计工作的审查,能够为信用社会的绩效评价提供真实有效的评估依据,从而进一步的规范信用社的会计工作和行为。
2.4拓展对信用社会计工作的监督力量
首先要加强人民银行对信用社会计工作的监督,规范信用社会计业务的操作流程,保障信用社的健康稳定发展;其次是人民银行对信用社要重点监督要从传统的合规性监督向防止会计违规风险的审慎性监督方向转变;在此时人民银行在对信用社会计业务监督过程中要对信用社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进行评估,从而督促信用社创建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以此来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处理;最后,还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对信用社会计业务进行复核和审批,从而从内外两种力量来加强对信用社会计业务的监督,以此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升会计工作效率。
2.5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地应用信息化技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信息搜集、处理以及信息传输,以此来避免人为原因对会计信息的影响;通过会计审查软件来对会计业务进行实时的监督;加强对计算机的安全监督与管理,明确程序开发、系统管理以及会计业务操作三方的职责,从而保障计算机信息的安全,提升信息的保密水平;另外,还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保密制度建设,从而使得会计人员能够遵循保密的相关制度规范,对作废的数据以及会计报表要及时的进行销毁。
3.结语
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虽然在会计控制上有所发展,但是在会计控制的措施制定与制度创建上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只有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工作流程的监督以及会计信息的复核,运用多方力量来控制信用社会计管理,才能够促进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升.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化解对策[J].大庆社会科学,2012(05):0911
[2]王景才,陈林海.对林甸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开展情况的调查[J].大庆社会科学,2012(06):2225
1.会计综合素质偏低
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经营农村信用社相关业务,而当下会计人员没有娴熟的业务技能、较强的责任心以及合格的综合素质导致信用社出现财产风险。例如一些会计人员结算的过程中,因为没有足够的业务素质在辨别票据真假方面都是困难;还有一些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低劣,凭借自己手中的职权进行盗窃或者挪用公款,导致使信用社不但损失其财产而且在名誉上也受到不好的影响。所以说,人员所带来的风险最终导致会计风险,如果会计人员具有薄弱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低劣、没有合格的业务水平,同时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外界因素的诱惑将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凭借着自己手中的权利而走向犯罪。
2.会计操作不规范
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因为在会计管理与监督方面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而在农村信用社中,要受理很多的业务,但是人员却不足,这样就会导致会计人员操作的过程中操作不合理,进而导致损失的出现。虽然农村信用社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十载,然而其仍有不足之处存在,如人员紧张,岗位职责不明确,业务分配不清,资金薄弱等问题,所以在农村信用社中没有一个清晰的制度,在会计操作过程中就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3.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农村信用社中出现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有待于提高。其表现为,农村信用社会计的管理制度比较分散,而且由于出现了消费信贷以及网银等工具,相关业务都是由相应的部门负责,这样就会造成部门之间会计管理制度各有不同,没有形成管理制度的整体性。还表现在虽然有相关的监督体制,但是内部监督在农村信用社中却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进行监督检查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会计人员的思想动态,而且内部监督还存在欺上瞒下,包庇责任的情况。对于出现违规情况没有得到惩罚的现象会使当事人心存侥幸,这样就会加剧会计风险。
4.核算与其体制不健全
主要表现为,会计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核算,记账的时候会计人员出现涂改账目以及信息出错的情况,而且一些信用社只注重眼前利益,账目的数据缺乏真实性。另外,会计约束的力度不够,信用社中发生的一些金融案件,大多数是因为管理体制不到位,会计人员每日要接触大量现金,而工作中又没有明确的分工,一个人负责多个工作,还有擅自操作的情况。目前,农村信用社制度虽已成立,但是由于其中仍包含一些旧制度,这样就会影响到会计人员的职能。会计不但要以集体利益为主而经营其业务,而且还要严格按照规定管理内部账务,由于这两方面具有矛盾,会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操作不当,信息失真的情况,进而导致会计风险的出现。
二、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完善用人制度
进行招聘的时候,所选人员应该保证其素质,应该严格进行招聘,对于录用人员方面应该有一个衡量的尺度,提高会计的整体素质。可以在面试过程中请相关专业人士,利用人才测评工具对面试人员在工作目标和未来发展方面进行测评,这样就会知道应聘人员是否达到要求。另外,通过应聘后对其进行试用,在此期间,对录用人员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进行观察,严禁团体中出现缺失职业道德以及金钱主义者,如有发现,应将其解聘。
2.规范操作流程
由于当前农村信用社中,会计工作的相关业务标准以及未来发展出现很多情况,所以,应该严格规范会计的操作流程。一方面,应该让会计人员铭记其岗位职责以及规范的操作;同时,将会计人员进行操作时的隐患尽可能的降低,这些都会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工作业绩以及操作规范性。规范会计的操作流程,应该以简单以及科学为前提,注重各个部分操作的规范性,对日常的误操作进行研究,这样就会将会计人员操作的准确性予以有效提升。
3.严肃内部督察制度
参加今天的公开竞聘,我认为,我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我是一名党员。工作中我一直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提高自我的一项基础任务,能够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上坚决同党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用党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不管是在照镜、位庄信用社,还是来到现在的营业部,我始终做到坚持原则,廉洁奉公,落实制度,明确责任,搞好团结,加强管理,使所在单位的各项工作,尤其是会计业务得到了健康发展,受到了单位领导的肯定。
第二、具有扎实的业务基矗一九九三年高中毕业参加工作后,在抓紧时间自学会计业务知识的同时,九七年我参加了联社组织的平大计算机财会专业学习,系统学习了有关会计业务理论。一九九八年,我通过参加全国考试,获得了助理经济师资格,二OO二年我又报考了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目前经济法、会计实瘢ㄒ唬┮鸦竦猛ü褂辛矫趴纬探衲暾诮懈聪氨缚肌T谝滴窦寄苌希沂贾斩宰约貉细褚螅谘Э嗔罚?/o>OO一年获得了会计电算化资格证书,同年在市办组织的业务技能比赛中,我所参加的两项比赛全部获奖,取得了一个第一、一个第二的好成绩,为联社争得了荣誉。二OO二年初,我被授予了市级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我还连续多年被评为信用社系统先进工作者。
第三、工作经验丰富。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从事过信用社营业会计、储蓄会计、主管会计等诸多工作,不管是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上,我都把坚持原则,细心谨慎,不折不扣执行规章制度作为一项准则,认真处理每一笔业务。在对外服务和内部管理上,用热情迎来每一位储户,把微笑留给每一位客商,凭公心赢得尊重,靠真诚换取信任,是我一向的工作原则,这也给我的工作带来了许多帮助,带动了所在单位各项业务的发展。特别是2002年全市推行电子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营业部被列入首批上机网点,凭着集体智慧和平时学习掌握的电脑知识,我和同志们一道虚心学习,认真钻研,细心操作,共克难关,在全市率先实现联网成功,加快了业务操作进度,并顺利完成了电算化年终决算,受到了联社的肯定和表彰,为以后全县信用社电算化推广积累了经验。
*如果竞聘成功,我的工作打算是: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适应主办会计工作需要。要认真学习《会计法》、《农村信用社会计基本制度》、《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积极组织开展会计业务培训,学习新的会计理论知识,同时进一步明确营业人员岗位职责,加强内控管理,提高信用社会计工作质量,提升信用社会计服务品牌。
二、积极配合联社和社领导开展工作。作为主办会计,在严格管理,忠于职守,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将积极配合联社和社领导开展工作,要认真落实联社各项工作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要协助社领导加强管理,搞好团结,凝聚人心和士气;要积极参与制订各项计划和规划,搞好分析和预测,合理建议,准确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三、加强会计核算,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作为主办会计,我将严格遵循经济核算原则,加强财务控制,杜绝不合理开支和浪费现象,开源节流,不断降低经营成本,努力为所在信用社提高盈利能力创造条件,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严格落实各项会计业务要求,认真编制、汇总各类报表帐簿,确保会计核算质量。
一、农村信用社会计操作风险管理面临挑战
(一)操作风险的概念及成因
2005年年初以来,中国银行业先后爆出多起金融大案,其涉案金额之巨、爆发频率之高令银行业界内外为之震惊。随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关于加强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中国的金融界开始关注操作风险问题。
操作风险,顾名思义,是指因操作失败引起的风险。通常是由财务制度上的疏漏、越权交易、支票欺诈等原因引起的风险。如今业内普遍认为,操作风险是源于内部程序不完善、人为失误、系统故障或是外部事件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这个古老的风险,并没有在金融业中得到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平等的重视,在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因严重的操作风险管理失败带来巨大损失后,国际金融业才将视角逐渐投向这个古老而又陌生的范畴。最终将操作风险地位提升,纳入风险管理范畴,应归功于新巴塞尔协议。新协议中一项重要的修改,就是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资本的计算和监管框架。
(二)农村信用社的会计操作风险管理亟待加强
操作风险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农村信用社(农信社)的各个业务领域。每个业务流程上的操作人员,特别是会计人员,都是一个微小的风险点,倘若管理出现偏差,案件隐患将无处不在。由于内控薄弱、制度执行力不强,一些情节恶劣的大要案频频暴发,且绝大多数都牵涉到会计、出纳人员。作案手段也很简单,都是违反了最基本的规章制度,有章不循,或是内外勾结。在没有任何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的情况下,巨额的资金不知不觉中没了踪影。从制度与组织管理的细节上,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杜绝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漏洞,在当前农信社的会计工作中显得十分迫切。
二、农村信用社当前会计操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一)重要空白凭证管理不严
农信社从印刷厂购入或营业网点从上级机构领用的重要空白凭证出现缺号时处理不当。在未取得印刷厂相关证明材料的情况下,擅自将缺失的重要空白凭证销号,既无情况说明,也无相关证明,该重要空白凭证到底存不存在?在哪里?不得而知。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也不严格,在有的网点,一部分重要空白凭证入库上锁保管并入账核算,另一部分却随意堆放在档案室地上,既不入库也不入账,或虽入库但未入账核算。使用时,未严格坚持从小到大的原则顺序使用,存在跳号使用的情况。
(二)账户管理混乱
当前农信社对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有待完善。由于农信社的结算服务对象大多为中小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当地村民委员会,申请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资料完整性差。在历史遗留问题和存款竞争激烈的现实情况下,账户管理混乱的状态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所改观。对账制度未有效落实,记账与对账人员为同一人、银行企业对账单发出去收不回、收回的对账单未换人核对、对账的真实性缺乏有效监督等现象普遍存在。
(三)会计基础工作极不规范
农信社的会计操作风险隐患大多来源于会计基础工作的不规范,给居心不良者留下可乘之机而形成。
突出表现在:传票要素不全、硬性涂改日期或金额、无经办人名章等;有的传票适用错误,如某社在贷款季度结息时,用收贷凭证的第一联(客户回单联)作单位存款的借方传票,直接从客户账上转出资金归还相关贷款利息;有关登记薄形同虚设,相关事项从未进行记录或记录不全,如有些网点的会计、出纳人员交接登记薄上,账薄和重要空白凭证的名称和数量记录不全,印章交接手续不严密;短时间离岗时不退出操作系统,出纳人员的现金、印章等不上锁。
(四)储蓄业务操作管理松懈
储蓄存款是农信社重要的负债业务,是农信社营运资金的重要来源。为了生存,各金融机构想尽一切办法拉存款,尽可能地取悦客户,对柜面操作上的管理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随着储蓄存款免填单业务在农信社广泛开展以来,储蓄存款的存、取款人与户名不符,且无手续的现象在某些网点,特别是在农民粮食直补款项的网点中频繁出现。储蓄存单、存折和密码的挂失业务操作存在漏洞——挂失时有的储户未在挂失申请书上签字,挂失期满后补发了存单、存折,却无领取人签收等。
三、有效防范会计操作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一)健全规制,实现流程化管理
农信社内部规章制度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风险控制功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信社长期以来以经验型管理为主,内部规制建设非常薄弱,已成为制约发展、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的一根“软肋”。
随着电子化和新业务的发展,对原有业务,要根据有效管控需要对流程进行优化、提升,对新业务,必须设计业务操作流程并建立相应的管控流程,使其风险在有效控制之下。
规制建设流程化管理的意义在于规范各个环节的业务行为和管理行为,明确各自责任并能最有效地界定。同时,通过流程图表示,便于学习、理解和掌握。
当每一笔会计业务的各个环节都有据可依,人人都按规定程序操作时,必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会计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随意性和相伴而生的安全隐患。
(二)落实责任、强化培训,增强基层执行力
规制建立后,关键在落实。再多、再好、再新的制度规范,没有执行落实或执行落实不到位,都形同虚设。
落实责任,是杜绝规制执行乏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规不究等现象发生的有力保证。
强化培训,是提升员工自觉执行规制意识的重要手段。
基层每个普通员工都是农信社最基本的组成细胞,是规制的执行主体和责任主体。但由于他们又都处于规制执行的最末端,对上级制定的一些规制的重要性、必要性,往往认识不清,理解不透,直接导致执行意识不强,执行意志不坚。
因此,要积极加强规制的教育培训,建立定期强制培训制度,员工每年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规制培训教育,使每个基层员工全面掌握规制的内容和要点,深刻理解规制的意义、作用和落实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不执行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切实增强基层员工对规制的执行意识和理性认识,从而在工作中自觉提高执行力。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素质
在某信用社,注册验资的存款人以现金方式存入资金,在验资期满后,申请撤销临时存款账户并要求提取现金,该社这样操作:会计人员填制一式两联特种转账传票,由社主任在传票上签字同意,将该临时存款账户上的全部资金转入在该社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他人账户上,借其现金支票支取现金。
上例说明,当前农信社有少数会计人员业务技能较差,缺乏起码的业务知识和风险意识,极易被别有用心者所利用,从而产生会计操作风险。
近年来,农信社的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新知识、新业务不断充实到农信社的理论和业务实践,提升农信社员工整体素质,加强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教育,从思想上和技能上增强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已是刻不容缓。
(四)建立严格缜密的问责机制
事前严加防范,有助于减少操作风险。建立问责制,加大对违规违纪案件的责任追究力度,其威慑作用亦不可低估。
针对农信社会计操作风险形成的特点,有必要将问责机制落实到每个岗位,对执行者、管理者、前任、检查者和用人者等“五种人”严格问责。
问执行者之责,是强调拒绝违规操作,是每位员工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对上级下达的违规指示应坚决抵制;强调凡是违法违规操作行为都必须问责,不以是否造成损失为问责条件,不能以没有损失为由就不问责。问管理者之责,对内部控制存在严重问题但长期未能解决、发生大案要案的单位,必须追究上级相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问前任之责,无论责任人调到何处,都应按追溯原则追究责任。问检查者之责,管理部门检查人员检查不力,不能发现已经存在的重要问题,也要问责。
问用人者之责,违反规定用人的必须承担责任。
(五)构建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对操作风险的预警预报,是农信社的一个薄弱环节,很多应该发现的风险没有及时发现,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了处置风险、减少损失的时机。
农信社在当前的改革中,要把构建防范会计操作风险的长效机制作为重点,建立会计操作风险预警机制,包括会计操作风险识别和认定系统、会计操作风险监测系统、会计操作风险处置系统等,科学有效地加强会计操作风险管理。如定期的业务分析、风险评估;定期实物盘点,各种账证、账簿、账表的核对;业务活动的事后监督;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和反馈,以及带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预测预报等。
同时,要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通过保险、中介组织等形式,增强农信社抵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肖四如.制度与规范[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引言
1923年我国第一家信用社建立,当时大部分信用社成立实际的经营管理者前后经历了、农业银行、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多个部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数次变更,人员进入途径复杂,直到各省农村信用联合社的成立,信用社的管理才逐步趋向统一和稳定。正是由于这些历史和体制的原因,信用社会计内控方面必然面临许多银行所没有的问题。银行会计是我国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银行机构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准确、完整、连续、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对银行机构财务信息进行衡量、加工和传送的特殊的专业会计。会计业务作为农村信用社最基本的业务,始终贯穿于信用社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信用社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通过会计账目加以反映、通过会计核算来实现,因而信用社的经营风险与会计密切相关,并最终表现在会计核算领域。信用社会计信息系统又是信用社经营决策的支持系统,会计信息是否可靠、完整,直接关系到经营决策的正确性。由此可见,加强农村信用社的会计内部控制,能保证信用社业务的正常运行、有效防范信用社经营风险,是信用社内部控制的重点。
一、农村信用社会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问题要想保证信用社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就要对其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综合分析。首先,现阶段的农村信用社会计控制工作中没有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际工作的开展效果。会计内部控制环境尚未真正成熟,农村信用社部分管理人员还未充分认识会计内部控制及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会计内部控制的参与和重视不够。由于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缺乏总体规划,规章制度大多沿用各大银行的成例,缺少信用社自己的特色,影响内控制度整体作用的发挥。会计内部控制风险识别方式落后,会计内部控制方式较为单一,对会计风险识别与控制手段的研究处于被动局面,常常要等到案件发生后才总结经验,难以提前和充分识别新业务开办中存在的会计风险。
二、农村信用社会计内部控制现状成因分析
导致农村信用社会计内部控制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体制方面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会计内控制度认识不足。金融企业内控文化尚未得到真正的建立,特别是基层员工对会计内部控制认识不充分,存在许多误区:一是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的简单建立汇总,忽视了内控是一种业务运行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二是对会计的职能作用没有充分认识,认为会计内控是稽核、审计和管理层的事,与基层会计人员无关;三是以为内部控制就是相互牵制,对内部控制方式、方法与手段没有整体认知。
三、完善农村信用社会计内控的最终目的
会计内部控制就是为防范会计风险,切实履行会计职能,完成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切实控制会计业务活动过程,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而形成的实施方法、措施和程序。完善会计核算内控体系最终目的是强化岗位牵制和完善操作规程,从而有效地避免风险的形成。会计内部控制主要达到岗位牵制的目的,确保信用社的每个岗位不是简单个体,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首先落实会计岗位的科学设置,达到岗位牵制的目的。其次要实行分级授权的约束制度,加强会计岗位的监督制约,达到岗位操作规程完善的目的。最终实现信用社会计岗操作规范、信贷岗审查合规、储蓄岗执行准确、联行岗审核严格。
四、健全农村信用社会计核算内控体系的对策
健全农村信用社会计核算内控体系,需要建立一整套适应农村信用社特点的规章制度和内控制度,严密核算制度,严把会计质量关;建立一支高素质会计队伍,严防风险发生;要加强对会计业务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内控监督制约,及时处理风险,将损失降到最低点。首先应抓住关键,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健全完善制度,合理界定岗位职责,使各岗位职责之间能够达到交叉监督、相互制约的目的。围绕建立合理的分级授权制度,严格区分工作程序,业务范围,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不给犯罪分子任何可乘之机。二是提高员工与管理层内控意识。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信用社会计核算队伍,是内控机制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择优录用,把好进入关。以人为本,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三是严格奖罚,建立激励机制,从严管人治岗。加强内部管理,强化会计监督制约机制。坚持以内部稽核和外部监管相配套的监督体制,上级联社对基层社实行直接监管稽核工作,落实由单一的合规性监管向深层次风险性监督转变,不断提高内控水平。
健全农村信用社会计核算内控体系,需要强化会计核算内部稽检监督,加大稽审力度。针对当前农村信用社会计核算内部稽核体制不顺,缺乏必要的独立性、权威性、稽核面窄、频率低、质量不高等问题,首先要建立超垂直领导、分级管理的内部稽核体系。其次是健全规章制度,防范经营风险。完善财务管理机制,防范财务风险。在会计内控机制上,要强化依法经营,健全财务管理领导小组,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办法,树立勤俭办社的指导思想,提倡增收节支,坚持量力而行,组织财务收入、紧缩财务支出,严禁截留利润,私设“小金库”,侵占集体财务和资金。严格履行财务费用报批手续,坚持制止“先斩后奏,斩而不奏”现象,认真落实“一支笔”审批制度,切实加强农村信用社的监督和管理。
总之,建立和完善信用社会计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责任制,内部管理应当从严抓起,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和柜组之间的协调配合,规范业务经营行为,制订业务操作规程,合理配置会计人员,加强印、押、单证等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坚持实行会计业务事后监督和柜员制度执行检查的报告制度,完善会计事前制度制定,事中组织实施,事后监督控制,提高会计控制水平,把防范工作贯穿于整个业务经营活动的始终,从而不断增强内部管理水平,保证各项业务经营无安全事故、无经济案件、无资金损失。从而促进信用社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青.农村信用社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海金融,2012(12)
农村信用社要办成现代化的银行,迫切需要会计先行。在农村信用社内部建立管理会计制度,不仅可以提供预期经营目标能否完成。全社财务、经营状况是否良好的信息,还能迅速揭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协助领导做出最优化管理决策。
1、运用本、量、利分析法。加强财务管理。
影响经营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变动成本。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影响经营利润的是资金来源的结构,而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影响农村信用社利润的则是贷款的质量结构。因此,目前农村信用社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加强资金来源结构与信贷资产质量结构的动态管理上,努力要求最佳负债结构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资金成本和增加贷款利息收入。
2、实现全面控制,加强财务监督。
按规定审核、汇总、编报信用社各种会计报表,真实、完整、及时地反映经营成果,并向联社领导提供准确数据和信息依据。同时,进一步加强重要空白凭证、帐表及密押、印章保管和会计档案管理,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实行责任管理,完善经营机制。
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它是农村信用社管理会计的重要方面。它以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把各个机构和部门划分为责任中心并围绕责任中心将会计信息与经济责任、会计控制同业绩考核相结合,形成信用社内部严密的控制体系。
二、农村信用社当前会计操作中存在风险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会计操作中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重要空白凭证管理不严、账户管理混乱、会计基础工作极不规范、储蓄业务操作管理松懈。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健全规制,实现流程化管理。
农信社内部规章制度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风险控制功能。随着电子化和新业务的发展,对原有业务,要根据有效管控需要对流程进行优化、提升,对新业务,必须设计业务操作流程并建立相应的管控流程,使其风险在有效控制之下。当每一笔会计业务的各个环节都有据可依,人人都按规定程序操作时,必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会计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随意性和相伴而生的安全隐患。
2、落实责任、强化培训,增强基层执行力
规制建立后,关键在落实。再多、再好、再新的制度规范,没有执行落实或执行落实不到位,都形同虚设。要积极加强规制的教育培训,建立定期强制培训制度,员工每年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规制培训教育,使每个基层员工全面掌握规制的内容和要点,深刻理解规制的意义、作用和落实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不执行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切实增强基层员工对规制的执行意识和理性认识,从而在工作中自觉提高执行力。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素质
当前农信社有少数会计人员业务技能较差,缺乏起码的业务知识和风险意识,极易被别有用心者所利用。从而产生会计操作风险。近年来,农信社的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新知识、新业务不断充实到农信社的理论和业务实践,提升农信社员工整体素质,加强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教育,从思想上和技能上增强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已是刻不容缓。
4、建立严格缜密的问责机制
事前严加防范,有助于减少操作风险。建立问责制。加大对违规违纪案件的责任追究力度,其威慑作用亦不可低估。
针对农信社会计操作风险形成的特点,有必要将问责机制落实到每个岗位,对执行者、管理者、前任、检查者和用人者等“五种人”严格问责。
5、构建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对操作风险的预警预报,是农信社的一个薄弱环节,很多应该发现的风险没有及时发现,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了处置风险、减少损失的时机。要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通过保险、中介组织等形式,增强农信社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对农村信用社会计制度实施有效的监督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信用社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事后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把它摆到议事日程上来,加强其领导,在强化管理中,必须把信用社会计制度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把会计监督人员行为管理作为重要事务来抓,对监督人员不断进行业务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要大力树立先进典型,宏扬正气。
2、配备高素质的专职会计事后监督人员
首先配备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的专职会计事后监督员,让既懂业务,又懂电脑,有一定文字功底的“复合型”人才来负责会计事后监督工作。其次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再次要稳定会计事后监督队伍,努力造就一批精通会计核算业务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3、构造和完善事后监督机制。
在专门设立辖内事后监督机构的基础上,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制订统一的实施细则、操作流程,明确监督人员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过失责任,建立监督日志、移接交传票传递及接送登记薄,让会计事后监督员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责。
4、规范事后监督的操作行为,完善奖惩办法。
会计事后监督人员要严格按照自订的规章制度,要求对监督内容进行全面序时监督,按日审查各营业网点的传票、报表,复核确认后,造出清册,入会计档案部门保管。
近年来,各地农村信用社的业务都在持续增长中,这促进了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但是,也存在某些严重的问题,例如借贷人或担保人由于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偿还贷款,只能以资产来抵债,信用社的抵贷资产越来越多。而会计人员在处理抵贷资产时,往往是将本金计入到“待处理抵贷资产”项目中,却没有将不足以抵偿本金部分冲减贷款呆账准备金以及所欠的利息部分冲减坏账准备金,这样就造成了信用社会计信息的不完整和错误,不利于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这说明,信用社必须基于现实条件努力加强财务管理,在财务部门中制定一套严谨系统的工作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完善和健全。
2.管理体制不当
农村信用社采用的是民主化管理,是一种合作制管理体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农村信用社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制管理,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而是原封不动的照搬商业银行的经验,这就导致了管理方式、模式与管理体制的不适应,进而导致会计工作质量的下降,引发财务风险。虽然说农村信用社一直在努力改革,力求使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而每一次管理体制的改革都不彻底,造成财务风险的累积,会计工作质量逐年下降,进而使其发展举步维艰。3.会计工作与市场脱节农村信用社已经步入市场化道路,而这要求会计工作也必须紧密联系市场,在市场中进行理念、方式、模式、工具等的创新,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动态管理,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但是,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是存贷款、财务收支和利润,会计工作重心在事后统计,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少,尤其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核算,会计工作质量低。
二、加强会计工作质量管理的对策
1.健全会计工作制度,加强财务内部管理
在财务部门中成立内控机构,并制定内控会计工作制度,构建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的财务部门工作岗位制,避免社会计人员与信用社会计人员之间的相互勾结做假账或挪用现金。健全会计工作制度,做好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的工作制度,会计人员要全面掌握信用社每一笔费用的使用情况,防止各种欺诈现象的出现。在固定资产清算上,会计人员要负责其验收、登记、保管、调配、维修和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必须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所有工作都必须按照一定的工作流程进行。进行限额管理,将费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执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
在信用社内部严格执行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制度,一旦发现有虚假账目信息,就根据相关工作制度给予严厉惩罚。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可以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所有会计人员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谨慎工作,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另外,信用社内部还应不定期检查财务报表,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逐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3.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第一,以企业文化、激励机制、灵活的薪酬制度吸引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第二,加强绩效考核,激励会计人员的工作斗志。第三,定期进行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并完善干部培训机制,努力提高所有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将短训、轮训、函授和自学等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4.为农村信用社创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体制越健全,企事业单位就越重视市场经济规律的引导约束作用。随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政府应积极完善金融市场的法律体系建设,加强诚信建设,使不守信用、欠债不还的人再无市场。当然,农村信用社也要在法律体系的要求下诚信经营,注重自身信誉形象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竞争力,实现诚信经营。而国家和政府则应在完善市场法律体系建设的同时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向农村信用社倾斜,支持其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5.加大内外监督
政府相关行政部门,如:银监会,应针对农村信用社的特点为其建立一套预警机制,监管其资本充足率、会计工作质量等方面的内容,有效防范财务风险。而农村信用社本身则要抓住市场机遇,在市场中寻求发展机会。做好电子化、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结算能力,提高服务水平。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
6.转变会计工作职能
目前,大部分农村信用社会计人员都是“记账型会计”,应逐步走向“管理型会计”,实现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首先,制定财务管理目标,编制高质量的财务预算。其次,制定目标实现的工作制度,既充分放权给会计人员,同时又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和制约,使其在一定的规章制度下认真工作,避免违法、违规情况的出现。再次,年度总结分析。在年终时,会计人员要就这一年的财务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和预算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和指导,逐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信用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完善内控体系
第一,内控制度建设。遵循规范化、监督制约、账务核对的原则,实现会计记账、账务处理和经营成果的完全分离,在信用社内部建立并落实内控制度。第二,严格控制费用开支,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第三,加强会计信息监督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固定资产的购置必须按照一定的会计工作流程去报批审核。当发现存在虚假账目或是挪用信用社资产情况时,则应追求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严肃处理。
管理会计;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传统的经营管理手段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需求,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部分的农村信用社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普遍出现了重指标、轻管理,重速度、轻质量的现象,如何提高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与世界接轨,受到了国家和政府前所未有的关注,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手段,由于其自身的优势一经推广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青睐,尤其对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
一、管理会计在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 )又称内部报告会计,顾名思义,管理会计主要是针对各类经济团体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工作。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采用了管理会计的方法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为农村信用社的社员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1、提高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的首要基础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基础上,农村信用社作为一种特殊的货币经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免不了要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一直以来,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对指标的片面追求上,而忽视了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同时,由于农村信用社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导致部分农村信用社在运行过程中无法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需求,无法在发展过程中获取理想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法为农村提供更加优质、合理的服务,与农村信用社战略目标背道而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三农”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
2、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各经济团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以来,在经济一体化和竞争全球化大背景的影响下,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实现农村信用社的现代化管理成为管理当局的首要问题,所以,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对管理会计的应用程度,尽可能的将管理会计融入到农村信用社日常经营的各个环节当中,建立健全的管理会计机制,提高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为农村信用社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管理会计在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新型的经营管理手段,与传统的农村信用社经济管理手段相比,所掌握的信息更加细致、严谨、全面,并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及时性,能够更好地提高农村信用社经济管理的有效性。
1、运用本量利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法(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简称CVP ),主要应用在管理会计的工作过程当中,本量利分析法在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的运行成本、日常业务量以及获取利润为主的三个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调研,从中找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制定科学、严谨的农村信用社经济管理制度提供真实、有效地参考资料。首先,需要将农村信用社运行过程中的所有资金成本按照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进行重新分类,变动成本中主要包含组织资金、临时借款产生的利息支出和农村信用社日常运行过程中的往来支出;固定成本则包含农村信用社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办理业务时产生的服务费用、营业支出等不受业务量增减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部分成本。而如果想要通过本量利分析法提高农村信用社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农村信用社在运行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和优化农村信用社的负债结构,争取在最大程度上增加资金结构中低成本资金的占有率;同时,结合预计利润公式,对可能影响农村信用社利润增减变化的因素进行综合考察和审核,加大对资金组织渠道和质量进行调整和优化的力度。最后,还需要通过本量利分析法对农村信用社社员的配比进行合理的配置,通过农村信用社日常运行过程中的成本概况,推算出社员的人均基本业务量,从而优化农村信用社的资源配置,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实行全面预算制的管理方法
通过在农村信用社经济管理过程中实行全面预算制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农村信用社的运行过程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制定明确的经济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农村信用社运行过程中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借助货币计量的方式和方法,对农村信用社运行过程中可使用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争取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农村信用社运行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从而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管理会计在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经济管理时主要采用了零基预算和滚动预算为主的两种方式,所取得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3、推行责任会计管理制度
责任会计是指在农村信用社日常的运营过程中,通过对所收集的会计数据为主要的参考依据,对相关项目的负责人的工作业绩进行绩效考核和审查的一种会计监管制度。通过在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过程中推行责任会计管理制度,将经营管理责任很好的落实到农村信用社运营过程的每一个工作岗位当中,对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了解到农村信用社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从而将影响农村信用社经济管理有效性的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总结
目前,我国的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过程中实行管理会计的实效性还不够强,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完善,为促进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管理会计作为一种十分复杂、繁琐的经济管理手段,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参考资料,对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