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九年级复习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0 15:05: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九年级复习计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九年级复习计划

篇1

依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依据《2015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说明》。立足教材,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制定本计划。

二、考情分析

(一)试题的基本结构和考点

试题结构和内容考点 :

一、积累运用(共28分) 1.字音(2)(选择题) 2.字形(2)(选择题) 3.词语(2)(选择题) 4.病句(2)(选择题) 5.标点(2)(选择题) 6.文学常识(2)名著阅读(2) 7.名句默写(8) 8.语言综合运用(3) 9.语言综合运用(3) 二、阅读(42分) (一)古代诗歌(4分) 10.理解鉴赏(4)

(二)文言文(15分)(课内和课外兼顾) 11.实词(3)12.虚词(2)(选择题) 13.筛选整合(2)(选择题) 14.归纳分析(3) 15.文言文翻译(5)

(三)论述类文本(8分)(说明和议论兼顾) 16.理解(2) 17.分析综合(4)

18.分析综合(2)(选择题)

(四)文学类文本(15分)(散文、小说兼顾) 19.理解(3) 20.分析综合(4) 21.分析综合(4) 22.鉴赏评价(4) 三、作文(50分) 23.

(2)命题的主要特点

1.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考查。

2.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3.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3)学生对考点的把握及失分点

依据往年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看,基本的考点还是知道的,可是失分点多为答题不重环节,小分失的太多,做题不总结规律,同种类型的题不善归纳。

三、复习目标

(一)一轮系统复习,期望能达成的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对各册教材内容的了解,熟悉课本知识,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2)二轮专题复习,期望能达成的目标

专题分讲、精讲精练、提升能力。

(3)回扣模拟复习,期望能达成的目标

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能做好中考试题。

四、具体复习措施

(一)一轮复习

1.归纳六册课本内的生字词(音、形、义的归纳)。

2.课内外古诗词过关:理解 → 背诵 → 默写。

3.课内外文言文过关:规定篇目的背诵、主要知识点的归纳(包括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4.挖掘课内文本的写作价值。

5.通过《自主性学习指导课程》和县编资料等进行巩固。

(二)二轮复习

1.积累与运用(默写、语言应用题的方法指导及训练)

2.古代诗词赏析(诗词赏析的方法指导及训练)

3.文言文阅读(文言阅读方法的指导及训练)

4.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指导及训练强化)

5.写作(各种文体的写作指导及训练)

(三)回扣模拟复习

1.吃透课标及中考说明,收集筛选中考信息,精选模拟试题。

2.精练精讲,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篇2

二、体会英语语法的实际应用。语法的复习要兼顾句法和词法。句法以掌握五种基本句型为核心,还要复习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等,在掌握句法的基础上,分析理解词法。词法以动词为重点,掌握正确的时态用法。在复习中要注意理清语法知识脉络,使之系统化。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语法规则,再以语法规则指导语言实践,从而提高理解语法概念和规则的能力以及运用规则的能力。

三、正确使用交际用语。学习日常交际用语的目的,是使同学们具备与讲英语的人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首先应能听懂别人所讲的日常交际用语,并能做出正确的应答,还应在听别人讲英语时,结合自己所处的场合、情景等,理解对方的大意。在复习中,要能运用《日常交际用语简表》中的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交际。

四、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对初中毕业生来说是一种较高水平的能力要求,主要考查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要提高理解能力,首先要有一定的词汇量和丰富扎实的语言知识,同时还要提高思维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常识和其他文化背景及风土人情常识。这就需要同学们保证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并有意识地进行阅读技巧训练,如精读、略读、选读、速读、带着问题读,利用关键词、关键句去领悟隐含的意思等。

五、抓好听力训练。要想具备良好的听力,必须靠平时反复训练。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强化性听力训练,熟悉测试题型。结合听课文原声带、听力训练题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六、强化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背诵典型的范文,大量的习作练习和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组织文章的能力,运用已学词汇进行描写的能力。

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1、阶段训练(xx年3月初-4月底 )

指导思想:按教材内容顺序,抓纲靠本,使学生从零散知识的学习自然过渡到知识的系统归纳上,使基础知识更加条理化。

在材料的整体处理及时间分配上,我们拟订在三月初开始着手总复习,抓住课本,从初一开始,初一上下册花一个星期时间复习,从初二内容起两天复习一个单元,重要单词、词组、句子,让学生对照着去复习。同时在课上老师按时态等把语法总结复习一下,再由老师针对学生的一些薄弱知识分单元编写一些练习讲义给学生加以练习,每个单元出一份练习,主要题型为:词组翻译、选择题、首字母填词、词语释义、词形转换、翻译句子等。。由于针对四月底的口语考试,在这段时间内,我们还要穿行口语的复习辅导,故大概在在四月底可以完成第一轮复习。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坚持打破传统的复习模式,不搞填鸭式、满堂灌,而是利用提问式、讨论式、辩论式、启发式等方法让学生归纳、总结,群策群力,互相补充或由师生共同归纳出各个阶段的知识要点、难点及考点。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有发言的权利,有查漏补缺的机会。

2.专项训练(XX年5月初~5月底)

指导思想:在阶段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语法专项练习并针对中考题型进行专项强化训练,提高对各种题型的解题能力。针对中考题形进行分项练习,因此,结合我市的中考题型,对阅读理解、翻译句子、单项选择、对话缺词填空和书面表达等进行专项训练,并把重点放在学法的指导、解题技巧的点拨上,引导学生了解、熟悉各个题型的特点,强化分类练习。

3.模拟训练(XX年6月)

模拟训练是考前大练兵,是中考前的热身训练阶段。运用一些模拟题,就模拟考试时间、考场要求、答题方式等,对学生进行应考、应试技巧的训练,反复培养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和应变能力。

篇3

1.掌握并熟记历史基础知识,准确再认和再现重要历史事实。2.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一些历史基本概念和观点。3.初步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复习时间及进程安排

17周1——14课2课时

18周15——23课2课时

19周综合复习检测题2课时

三、复习措施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与大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仔细分析学生学情,研究学科特点,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率;科学严格地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指导,使之保管好每份复习资料;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考试方法指导,使之灵活准确地使用好教材和各种资料;对全体学生做好复习动员工作,使学生充分认识复习好历史的重要性,并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身到复习迎考中去;复习力求精要,减少繁重知识,降低能力要求,不过于挖深拓宽,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影响其它学科的正常开展,努力做到短时间、高效率。临近考试,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我认为,要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它是完成复习内容,提高历史质量的保证。为此,我制定如下复习计划:

第一,复习课本,夯实基础。往年的考试题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复习时要做到细、广、不留下任何知识死角。所以,我计划用三节课带领学生复习课本,复习完毕,及时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夯实基础。因为即使是能力型试题也要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教会学生一些记忆知识的方法。如用历史表格整理知识、系统法、把历史知识用点、线、面串成网络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用图示,比较等方法来复习掌握基础知识。现在通行的是专题式教材,所以我更多的使用归类复习,对同类知识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

第二,复习新课堂。这一阶段,重点是进行强化练习,消化课本知识点。我主要用2节课左右的时间来完成。

篇4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 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配套练习以《初中双基优化训练》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50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7)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12)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轮复习(五月份)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备用练习《中考红皮书》。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9)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六月份)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篇5

部分学生觉得九年级化学难学,知识点又多又碎,知识点前后又不能联系起来,不懂得用哪个知识点来解决问题。复习是提升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的过程,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对九年级化学总复习的一些策略,与大家共勉。

一、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做好统筹安排

在复习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我的复习分以下三个阶段:

(一)单元复习(从 3 月 1 日至 4 月 25 日)

在这阶段的复习应立足教材,落实好双基,我一般先让学生自己回顾课本内容后再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构建单元知识网络,做到系统地把握教材内容。让学生掌握各个板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知识的生长点,注意知识在习题中的延伸和巩固的功能。从每年的中考题目来看,都有一些是教材中没有直接出现的知识,如去年中考试题 26 题氯化亚铁与氢气的反应等,但是不能拓展过大,那样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利于学生接受。然后精选出复习资料中的例题和习题,让学生先做后评,重点讲学生易错的题目和跟中考相接近的题型。在各个板块复习完之后,及时进行单元测试,根据考试情况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补救。

(二)专题复习(从 4 月 26 日至 5 月 25 日)

按照课标,按中考题型划分出:“常见气体制备”“物质鉴别、除杂和共存”“化学用语”“物质的推断”“实验探究题”等小专题进行复习,这一轮是专题综合性复习,让学生把知识点制成思维导图,方便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并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和创新。另外要做好专题训练,精选、精练、精讲,在讲评题目时,重视解题过程的分析,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重点提升学生的考试能力和考试技巧。我通过“题型—考点(知识)—解题方法”的模式进行训练,从而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

(三)模拟测试,提高应试能力(从 5 月 26 日至 6 月 18 日)

这一轮是中考前的演习和热身,根据学生情况,精心挑选好紧靠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并符合《玉林中考说明》的中考模拟卷。通过模拟训练,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想办法弥补。作为教师,应该钻研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每年各省市的中考试题都有自己的亮点、特色,我们可以多看、多做,并将该试题的情境融入教学中。我们可以把那些有特点,学生比较少接触的题型精选出来,通过修改让题目更符合本校学生的需求。特别要细心研究玉林市近三年中考试卷的结构和题型,了解中考命题趋势,注意搜集中考信息,锁定中考重点、难点、热点进行训练。

二、教会学生审题方法,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在总复习阶段,要注意概念的关键字词,要注意解题的规范化,坚决减少甚至杜绝做题马虎、丢三落四和错别字的现象。平时改卷中发现,很多学生的失分是由于审题过于大意、答题格式错误,如该写物质名称的错写成化学式,该写物质化学式的又错写成名称,有些该写序号的又写成了化学式等等。书写化学方程式不用等号、不标沉淀或气体符号、没有写反应条件、不配平等等,计算题解题格式不规范,未知数带了单位,已知数没带单位等等。为了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要训练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让学生做一个错题本(易错知识点、标明错误根源),每次检测后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分析自己丢分的原因,并制定下次考试的目标,努力向着目标前进。另外多跟学生强调考试的方法,考试时,边读题边用笔把题目中的关键字词画出来,看准题目问的是名称还是化学式,还是序号等等。

三、注重生活、生产及环保中的化学知识,关注社会热点

化学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要启发学生观察和积累与化学有关的事情。在复习时,要关注自然、社会上与化学有关的突发事件、热点新闻,这也是体现“三维目标”的重要方面,多关注教材中出现过的并且在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食盐、食醋、苏打、小苏打、酒精、水、氧气、二氧化碳等,另外多关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措施、水的污染和净化、温室效应、酸雨、低碳生活、食品安全等,能够做到把课本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生产中。

四、加强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篇6

制定出科学、详细的复习计划是做好化学复习工作的前提。有了计划就明确了复习内容和复习要求,避免头松尾紧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我校的总复体上安排了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时间安排在3月到4月底,主要是同步复习,抓章节过关,提高每位同学的合格率,为第二轮复习打好基础;第二轮复习,时间安排在5月1日到15日,主要专题复习,形成知识系统;第三轮复习,时间安排在5月20日到6月10日主要是梳理冲刺,从联系实际、信息迁移、开放性等题目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距离中考还有几天的时间就留给学生自己消化和整理知识。

二、打好基础,强化记忆

在中考中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大概占60%,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强化化学用语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教学,力求各章节过关,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对于有些知识必须要死记的一定要记牢,如:元素符号、化合价、物质的颜色等,而基本概念就不能靠死记,一定要理解透彻。尤其是我们处于边远山区的学校,信息比较闭塞,对于一些信息资源无法与好的学校相比,我们只能以不变应万变,这就需要把好第一轮以基础为主的这一关,使提高能力有了保证。

三、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学科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教学。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实验题基本上是两种题型,一是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的基本知识;二是实验探究题约占22%,这种题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得分不高。因此,在教学及复习中要加强这一部分的力度。在强化这部分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有目的地设计实验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认识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了解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会初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的方案进行评价和改进。进行实验探究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设计能力、探究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认真研究中考实验知识考点和题型特点,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复习的质量。

四、资料的选取

合理地使用好资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理地精选一些练习和习题,还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能够轻松的掌握知识。例如:今年我们用的《中考解码》同一个知识就有很多道题,如果每一题都做都讲评那就太浪费时间了,所以我们要有选择地让学生去做再点评。对于每一轮复习,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找一份适合学生的阶段性测试题也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注重热点专题训练

1.联系实际专题

化学源于生活、生产,更要服务生活、生产和社会,最近几年来的中考专题中都加强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化学与生活联系的范围非常广泛,这些题目很好地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相关化学题目通常通过以下知识表现:①化工生产方面:常见的内容有废弃物的利用与回收、化工生产中物质定性、定量的分析,金属及其合金被腐蚀的原因和防护的办法等。②日常生活方面:常考的知识点包括各物质的成分,造成火灾的原因、灭火的方法以及生活中空气、水等的污染。③能源利用方面:在中考中有关能源利用的试题也是经常出现的,如水、煤气、天然气等成分的利用,三大化石燃料及其他有机物的应用等。

2.信息迁移专题

这类题型能很好地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迁移题通常给出一段陌生的文字信息,但其中包含着我们熟悉的分析方法,要求学生能通过新信息、熟悉的分析方法得出结论。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机械地学习,而是找到相应的方法。

3.开放性专题

这类题目一般没有固定的答案,实际上是一类个性化的试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见解来解答。这类题型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是目前常考的一类题。

4.绿色化学专题

这是一类与环境有关的题型,是中考的热点,主要从这几方面命题:①化学与水体污染:如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②水资源的短缺以及节约用水:如何利用化学方法解决水资源的短缺问题。③空气污染如何防治:如化工生产中的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传统能源对空气的污染以及新能源的开发何利用。④“白色污染”及解决办法:如用新材料代替传统塑料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课外科学知识,尽可能多的接触、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觉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六、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中考复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辅导,实际上是一名特殊的“服务员”。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安排部署复习内容,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还要注重讲练结合,突出重难点,在讲解时要讲得恰到好处。同时还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表扬,当学生退步时我们要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找出原因,解决一些问题。做为教师在学生面前还要树立自己在学科上的信心。

七、细心做好培养尖子生工作

篇7

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1.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N2O2稀有气体CO2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

观察到的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P+5O2点燃4P2O5;

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思考:(1)液面小于五分之一原因: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2)能否用铁、碳代替红磷?不能,原因是碳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3.氧气的制取

(1)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此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

(2)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固固加热:(化学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

固液不加热:2H2O2MnO22H2O+O2

(3)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4)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③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时再收集;

④实验结束时,先移开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5)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三、反应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1)剧烈氧化:如燃烧

(2)缓慢氧化:如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烂、酒的酿造等

他们的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②都发热。

四、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生铁等;

2.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

①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如N2、Fe等;

②化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如H2O、KMnO4等

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如H2O等。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实验

如右图:两极产生气泡,正极产生的气体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

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是氢气;正负两

极气体的体积比为1: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说法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二、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1.分子、原子的性质:

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③分子、的子在不断运动;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相同”或“不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相同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三、净化水的方法:

1.常见净水的方法:静置、吸附、过滤、蒸馏。

2.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吸附、过滤、消毒;

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悬浮水中的细小颗粒;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颜色和气味。净化效果的是蒸馏。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是含有较多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而软水是不含或少含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分另加入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泡沫少,有白色浮渣的是硬水。

3.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有:煮沸、蒸馏。

五、爱护水资源

措施:(1)节约用水:一水多用、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改变习惯减少用水

(2)防治水体污染:

①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②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方法: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结构:

2.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数;

二、元素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表示的意义:

(1)(宏观)表示某种元素;(2)(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单质。如Fe、S、He。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核电荷数不同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O、Si、Al、Fe,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5.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的方法:

(1)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2)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3)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在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性质稳定。

三.元素周期表规律:

1.横行(周期):电子层数即周期数,在同一周期中,电子层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2.纵行(族):同一族中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注: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四.离子: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表示铁离子;2SO42-表示2个硫酸根离子

3.原子和离子:

(1)

(2)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①核电荷数相等;②电子数及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4.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粒子的种类原子离子

阳离子阴离子

区别粒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大于电子数质子数小于电子数

粒子电性不带电性显正电显负电

符号氧原子O钙离子Ca2+氧离子O2-

五、化合价

1.单质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化合价的实质: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n<4,元素一般显+n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n>4,元素一般显—(8-n)价。如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因此,铝元素显+3

价,表示为Al;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因此,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O。

六、化学式

1.意义:(以H2O为例)

(1)宏观:①表示一种物质(表示水)

②表示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微观:①表示一种分子(表示水分子)

②表示分子的结构(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氯气N2;氦气He;白磷P;水银Hg;生铁、钢的主要成分Fe;

干冰CO2;冰H2O;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氧化铜CuO;

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氯化氢HCl;氯化亚铁FeCl2;氯化铝AlCl3;

氢氧化钠NaCl;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硫酸铁Fe2(SO4)3;硫酸镁MgSO4;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硝酸钾KNO3;

篇8

这篇关于2013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试卷的文章,是

1. 乒乓球被踩瘪后,放到热水中又会重新鼓起来。其原因是( ) A.球内气体中微粒体积增大 B.球内气体中微粒间空隙增大 C.球内气体中微粒质量增大 D.球内气体中微粒分解成更多微粒2.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作扩散运动3.北京市严重缺水,我们要保护好水资源。下列做法中,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B.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4.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的是( )A.蒸馏B.吸附沉淀C.过滤D.静置沉淀5、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为: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自来水,其中常用的絮凝剂是( ) A.氯气 B.活性炭 C.明矾 D.漂白粉6.2006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 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 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 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7. 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大 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 C.①② D.①②③8. 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9.构成冰的分子与构成水蒸气的分子具有( ) A. 相同的物理性质 B.不同的性质 C. 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10.下列物质中,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 A. 氢气、氧气、氯气 B.硫、铁、氖气 C.水、氩气、铁 D.空气、氮气、木炭11.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 ) 1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核外电子数  B.核电荷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13.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B.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D.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14. 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 CO2 B. Cl2 C. O2 D. N215.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A+B=A2B16.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水、空气 B.氮气、氯酸钾、钢 C.可燃冰、干冰、冰水混合物 D.石墨、熟石灰、石油17.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体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生成物中有单质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218. 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从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19. 天然水受到污染后,净化时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1)天然水污染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漂白粉可用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l)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 (2)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 (3)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 (4)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最终使火柴杆着火。21. 已知:①常温常压下,A为无色液体,A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B,B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②C单质在足量的B中燃烧生成气体D,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水在催化剂和光照的条件下产生气体B和E,E可做航天的高能燃料。请按要求填空:(1)A的化学式 。 (2)简述如何检验B 。(3)B与C生成D基本类型是 反应。(4)完成BE、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 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3)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___。(4)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23. 我市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洁净的塑料瓶从釜溪河中取回一定量的水样,然后进行如下研究分析:(1)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加入明矾粉末(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搅拌,溶解后静置一会儿;(2)将静置后的河水采用右图装置进行过滤,请问: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3)过滤后得到的水澄清透明,取其少量于小烧杯中,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发现烧杯中有大量浮渣,则说明河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 24. 以下图(1)和图(2)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2)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 (1)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图(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3)请你就两个实验的操作过程、药品用量方面作出比较性的评价: (4)两个实验装置都有的不足之处是 25、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双氧水(H2O2),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在化学实验开放日,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面的方法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体,请填写有关内容: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个试管中。②分别向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A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________;B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________(1)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如何验证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写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9

Dai Yong-ping

【Abstract】This text pass how the exaltation review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lesson and made some investigate, purpose is perfect total review lesson of teaching method, and pass teacher's science valid of leading, student delectation of study, obtain better result.

【Key words】Review;Exaltation;Ability 复习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记忆、加深理解的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不但要巩固过去所学的知识,而且要通过复习让学生对知识感兴趣并加深、扩展知识,并进一步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在提高熟练程度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新的问题。有效的复习方法不应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所学知识,也决非把原来的教学活动再重现一次。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质量?本人将从以下作一些探索。

1. 认真研读并熟悉每年的 “昆明市中考化学指导 ” 以完善复习的指导思想

1.1不超纲,注意紧扣课本,是复习的根本,也是符合近年中考出题组的思想。 回归课本,并非简单地重复和循环,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对课本内容引申、扩展,加强纵横联系;对课本的习题可改动条件或结论,在不超纲的前题下,加强综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达到中考的各个梯度要求。

1.2全面复习。复习目的不全是为升学,更重要是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奠基础,使学生有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注重知识归纳的基础上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由于考查面广,若基础不扎实,不灵活,是难以准确完成。因此必须系统复习,不能遗漏。

1.3狠抓 “双基 ”。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复习。对一些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

1.4提高能力。 复习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1.5分类指导。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的差异。对优秀学生,指导阅读、放手让他们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 “知识档案 ”,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2. 复习的具体做法

2.1循序渐进。 学习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第一阶段的全面复习必不可少。初三化学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按照知识的有机组合,以课本为依据,按大纲进行全面、扼要、系统的复习,并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以比较法、提纲法、列表法、归纳法、竞赛法等形式进行。

2.2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 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有一定难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内容,比如:化学用语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题,气体制取等专题,更要加强,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适应性。

2.3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形式。 复习切忌搞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和题海战术。在教学中本人常用:启发式讲授、自学式的阅读和钻研,有题组式训练、小组讨论、让学生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装,对结论进行论证等复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4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 不论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反对 “ 题海战术 ” ,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教师必须在阅读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切不要见题做题。教师进行题型分析,既使学生掌握解各类题方法,又能对各种知识再重新复习一次,这种做法很受学生欢迎。

3. 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在总复习中要重视 “信息反馈 ”。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所说: “有效行为必须由某种反馈过程来提供信息,看它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最简单的反馈是检验任务的成功或失败”。我们通常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谓 “检验 ”就是要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实际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让教学的信息反馈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3.1发动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向学生说明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装在今后教学活动中密切配合。

篇10

引言: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总复习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复习课是教学过程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对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制定复习计划,定好复习目标

复习课就是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其别重要的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回忆、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复习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一个系统提高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认真备好复习课,精心设计教案,确定复习方法。复习课强调发展,准确、全面地把握教学目标,层次要求,要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灵活选用复习方法,对复习过程进行充分的科学的预设,并在课堂中进行有效调控,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主动性,这样才能发挥复习课独特的功能,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不仅要备好课本上的知识点及其层次要求,确定复习重点,同时要备好学生。教师要正确分析学生的实际状况,在制定计划时,就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侧重,兼顾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需要,要对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

1.复习课的任务与结构

(1)复习课的主要任务: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②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与技巧;③帮助学生揭示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复习课的一般结构:①教师简要交待本节复习课的主要内容与要求;②师生系统回顾基础知识、弥补知识缺漏,使之形成网络与结构;③教师选择典型例题讲解或组织学生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④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有目的地、紧张地巡视辅导;⑤师生共同小结与讲评,并归纳、总结解题方法与规律,提高能力;⑥布置课后作业。

复习课通常还有一种结构是:①教师简要交待本节课复习内容与要求;②学生独立练习(课前由教师准备好“题组”),教师巡视辅导,搜集信息;③师生共同梳理知识,弥补缺漏,分析解题错误原因,提示解题规律与方法,提高能力;④布置课后作业。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在第③步后可再次安排学生练习。

2.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复习课的基本任务是抓住双基串成线,沟通联系连成片,复习课的特点之一是“理”,对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特点之二是“通”,使化学知识融会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基本技能,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点,增强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对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并配备适当的方式予以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并注意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在复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化学复习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要体现:知识让学生疏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判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做适当的完善和补充。

二、复习课应遵循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复习不是炒旧饭,不是把平时学习过的内容重复一遍,而是要把平时所学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纵横联系,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各部分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揭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复习时,可采用“以线串珠”的方法,把知识概括成表格式、纲要式、图示式、口诀式,便于记忆与理解。

(2)基础性原则:无论哪一种复习都要抓住基础知识复习与基本技能训练。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弄清这些基础知识是怎样提出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应怎样叙述与证明?有何主要应用?应用时应注意什么?它和其他基础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基本技能训练在复习中应引起高度重视,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多练习一些能直接运用基础知识来解的题目。另外,该记住的一些概念、数据、图形、定义、定律、公式以及一些技巧、方法都应要求学生力争记住,知识缺漏要补上。

(3)重点性原则:复习课内容一般都较多,时间又有限。因此,不能面面俱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有重点地复习,做到:①突出重点教材的复习;②突出重点概念、重点例习题、重点解题思想与方法的复习;③突出重点薄弱环节的复习;④突出重点难点的复习。

(4)针对性原则:复习课中方法的选择、题目的设计、重难点的确定等都要有针对性,要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教材的重难点,针对考试说明的要求,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针对学科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不能带有任何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5)精选性原则:复习课中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必须精心考虑,题目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性、综合性、启发性、代表性与典型性,要选择一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题目进行讲解或让学生练习,帮助学生从中找出解题规律与方法。还可选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开阔学生思路,使学生通过复习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

(6)主体性原则:复习课应同样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要千方百计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复习过程,凡是学生看得懂、讲得来、做得出的内容与题目,都要让学生去独立完成,教师不要都包办代替,不要满堂灌。

(7)指导性原则:复习期间学生要复习的内容很多,特别是中考复习,学生手头的书和复习资料很多,有的学生如坠烟海,无从下手。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要帮助学生制订复习计划,明确复习目的,确定复习重点,落实复习措施,选好复习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课内与课外、做题与分析题目等的关系。特别对学习困难生要加强指导。

(8)及时性原则:就是复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及时地反馈评价和矫正学生复习的情况,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复习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