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学院工作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0 15:05: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校二级学院工作计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校二级学院工作计划

篇1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学管理工作则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院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管理工作在校、院两级共同完成的情况下,二级学院如何配合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在保证教学中心地位的前提下,使教学管理工作具有科学的运行机制,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这是我们广大教学管理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研究的课题。

一、加强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必要性

1.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必须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二级学院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直接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如何跟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直接相关,加强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对学校质量和声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必须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2.全面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二级学院是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的中坚力量,因此学校要加强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搞好教学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逐步加强管理者的科学意识、创新意识,以及服务意识,依靠和利用现有的科学方法及科学手段,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3.科学化的管理可以优化教育资源、强化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育质量。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特别是扩招后,各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生源质量和教学质量都在不断变化,以前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已经明显滞后。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现象,高等教育内部改革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首先,学校实行分级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各二级学院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广大教职工的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其次,二级学院更加了解本学院的实际教学情况、专业特点、专业建设及实验室建设等,更加熟悉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及生活情况,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从而保证了正常教学秩序,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加强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科学化及规范化建设

1.建立以过程控制为基础的科学管理体制。教学过程控制系统是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各类教学检查为手段,以教学过程中各类教学环节为中心而形成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教学院长、教学督导、教学骨干,以及教研室主任听课制度、学期开始及期中的教学检查制度、教考分离制度、质量跟踪制度、教案及作业的定期检查制度、试卷抽查制度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质量控制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影响教学质量的不良因素,优化教学环境,保证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2.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机制,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过程控制的效率,高校必须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强化质量监控机制。由于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子系统。

(1)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在质量信息收集过程中,由于教学质量信息涉及的对象多和信息量大,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统计技术,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对高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教学或服务的态度、内容和效果等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并客观、公正和有针对性地反映学校教学的现状,进而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持。

(2)教学多元评价系统

结合教育部五年一轮的“水平评估”工作,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如院级课程评估、专业评估、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和毕业设计(论文)评估等。同时高校教学外部顾客的多样性,也要求高校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主体,其包括学生、家长和社会在内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对高校教学质量多角度、多方位和多层次的监控与评价。

(3)教学信息反馈系统

教学信息反馈系统由校内和校外两个子系统组成。校内系统主要包括集中检查与随机检查、教学督导与学生信息员的信息反馈,同时还要组织校、院两级各种形式教学座谈会、教学观摩和教学评优等活动;校外系统主要包括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与用人单位间的双向交流和信息反馈、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以及社会调研等。

三、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科学化及规范化的具体措施

1.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的重要保证。科学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通过完善制度,来进行规范管理,能够保证教学效果,提高管理效率,有效地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使教学管理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2.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管理不能一律追求严厉,而应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有效运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比如,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教案评比、创新教育,以及其他的比赛和竞赛,对比赛成绩优异的教师或学生都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广大师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要求应认真分析和研究并尽量创造条件予以满足,尽可能给老师和学生留有足够的自由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进行质量考核。教学质量考核与教学水平评估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要强化常规的教学检查和教学监督,如实行期初、期中教学检查、教案检查及评比、教考分离排名、学生网上评教、教学督导打分等,这些有效措施都是实施教学管理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通过客观公正的教学质量考核及评估结果,对教学质量好的老师要加大奖励力度,特别是学校实行了二级管理后,可以把质量考核同岗位津贴挂钩,对教学质量达不到要求甚至造成教学事故的要进行必要的惩罚。这种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奖惩手段会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

4.努力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素质。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素质,是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的关键因素。21世纪,随着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运行机制的不断多样化,促使教学管理各环节之间必须进行更科学有效地协调与组织,这对教学管理人员在管理方式和手段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素质是关键。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等学校二级学院的协调运作要在良好的管理体制下才能完成。因此建立一套合理实际的教学管理体系,不仅需要经验,而且需要现代化的理论指导。只有搞好教学管理水平,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为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奠定扎实而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了解行政秘书的岗位职责,是做好行政秘书工作的第一步。二级学院行政秘书工作内容主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日常工作。日常工作包括教职工考勤,学院报刊杂志的征订及各类印刷品、信件、文件的收发和管理,学院办公用品的采购和保管,学院综合性会议的安排,上级机关和兄弟单位的来访接待。

(二)文书工作。文书工作是高校行政秘书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主要包括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行政规章制度的起草,请示报告的拟定、审核、校对,会议记录及会议纪要的整理,文件的起草、印发等。

(三)档案管理工作。负责收集整理有关文件材料,整理和保存学院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会议记录、规章制度等,负责保管学院获得的荣誉证书、奖杯、奖牌等实物档案,负责学院教职工档案资料的登记和保管。

(四)资产管理工作。负责学院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等固定资产的采购申请、账物管理和清查,负责学院各类设备资产的入库、报废、报损及日常维护工作。

二、行政秘书角色定位

良好的角色认知是做好行政秘书工作的关键。高校院系行政秘书处理的是学院的综合性事务,基于二级学院行政秘书工作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可将行政秘书的角色定位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从属性与辅。行政秘书处于行政管理层的从属地位,是领导的助手和参谋,需要按照领导的指示来处理问题,不能超出自己的职责范围擅自做主。在工作过程中行政秘书更多情况下发挥实施和辅助的作用。二级学院行政秘书在工作中既需要从事行政管理也需要深入教学科研,熟悉各个工作环节,善于发现新方法,提出创新性的意见和方案,为院系领导决策提供中肯的意见和方案。

(二)服务性与管理性。行政秘书工作的宗旨就是服务,即为学院领导服务,为学校职能部门服务,为学院师生服务,为学院开展教学、科研、对外交流等各项工作服务。高校二级学院行政秘书除了要为领导当好助手之外,还要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贯彻 “服务第一”的理念,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及服务质量。行政秘书在院系行政管理中代表管理层行使职权,在管理层与教师之间沟通协调,面对细致而繁杂的工作,要充分发挥高效的统筹能力与管理能力,把握好服务与管理的统一。

三、行政秘书综合能力培养

综合能力是以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的保证。高校行政秘书应以积极的心态提升自我职业综合能力,以便在工作中灵活、机动、高效。

(一)加强执行能力。高校院系行政事务的处理,不在于决策而在于执行,而执行的关键则体现在行政秘书的执行力上。执行能力首先要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端正的工作态度为根本,需要在工作中培养积极主动,细致高效,有责任感的工作精神。细节决定成败,行政秘书的工作本身具有琐碎繁杂的特点,而其中有些工作往往具有重要性,如果不细心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对待每一项工作都应当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强化效率意识,落实工作责任。

(二)增强统筹管理能力。统筹管理能力是指管理者面临众多问题和复杂情况时,将问题分出轻重缓急,合理排序制订计划,最终做到统筹安排。合理部署常规性工作是提升统筹管理能力的基础。高校二级学院行政秘书的常规性工作主要围绕学校工作开展,包括很多经常出现、反复进行的工作,如办文、办会、接访等。此外,也包括周期性的工作,如年初计划、年终总结、重大节日的活动安排等,在处理这些工作时需要有预见、有计划,方可使工作一环套一环地进行。明确工作的重要性排序是提升统筹管理能力的关键。作为有效的行政管理工作者,首先要关注于最重要而紧要的事,切忌不分主次、机械地处理工作。

(三)提高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促进行政秘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学习能力是行政秘书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职业发展需要不断地学习,只有不断适应社会提出的新要求才能有更长远的职业发展。

篇3

独立学院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是通过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满足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大众的需求。独立学院的出现虽然历史很短,但规模发展迅速。为了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快速地发展,其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近年来对独立学院管理探究的文章不断出现,这会成为作者探究的基础。

管理是为了实现确定目标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控制的行为过程。根据这一观点,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分支的高校二级系教学管理可定义为:为实现高等学校二级系所确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控制的行为过程。要想做好二级系的教学管理工作,首先,各项工作必须要有计划,如学年、学期的教学计划。其次,要建立一个层次分明、内在联系紧密的教学管理系统。最后,管理者要根据教学目标、计划及反馈信息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离目标和计划的状态进行调整和纠正,这就是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多年的管理经验证明,教学管理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全面管理。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即包括方方面面的教学情况也涵盖师资队伍的发展。教学管理的具体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规范常规工作,破解难题瓶颈

作者从事独立学院二级系的管理工作已经近六个年头,一般来说管理工作可以分成三个方面,即:常规工作、重点工作和创新工作。常规工作非常繁琐而重要,但往往工作中的问题就出在常规工作中,由于常规工作没有做好,一到评估、检查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建立规章制度

通过对教学常规工作的规范管理,促进二级系教学常规管理水平和层次的提升,确保全体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到位、高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规范教学中的各项工作。由主管系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务秘书组成的教学常规管理小组对全系的教学工作实行组织监控,不定期地下班听课、查课和了解教学活动,及时获取反馈信息,解决存在问题。每个学期引导老师们制定开设所有课程的教学日历、教学大纲;同时做好教师授课协议书、课程一览表、试卷、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材料、教师个人档案、教师获奖、教研室工作计划、活动记录、工作总结、科研立项等材料的归档工作。在规范常规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

(二)创新评价模式

在规范常规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首先,在教学中建立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的评价机制,即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在原有的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基础上,要求各教研室在系工作计划的基础上讨论制定各教研室工作计划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已经初步建立的课程平时成绩评定办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各占期末考核的50%。形成性评价包括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外自主学习、课外作业、实践活动的参与等。过程评价是为了激发学生重学习过程,重实践能力的锻炼。在创新性考试方面,我系教师根据相关要求大胆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电子商务课程,从学院进行本金借贷并限期还贷,以实际进货和按规定销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打破了试卷理论考核的传统模式。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结合人才市场的基本规律,建立实践性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践性环节、实践性课程、课外实践活动、学科竞赛、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抓好实践教学要充分考虑、利用校内资源和本地资源。在加强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中,要求和鼓励教师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考虑,加强课程教学实践力度,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低成本而易实施的校内资源和本地资源。如英语口译课结合教学内容到校园超市进行现场模拟训练、阅读课结合所授知识发动学生搜集相关阅读资源建立阅读共享角等。

二、重视科研项目申报,促进学科发展

独立学院的办学历史比较短,但是近几年来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较快。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主要是由专职教师、专任教师和短期聘任的教师构成。独立学院的专职教师是独立学院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年轻、充满活力、工作热情高;但明显的不足是他们职称、学历偏低。独立学院要想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通过科研项目拉动青年教师的成长,以促进学科和学生的发展。独立学院的管理者引导老师们以科研项目申报为契机,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学院整体科研水平,抓质量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学科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通过科研带动教学,通过教学促进科研。如大学英语教研室有区级的项目《大学英语》的专项课题。大学英语专项课题对拉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项课题在拉动教师的成长,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了区级项目的拉动,各门课程才能形成合力,任课教师之间才能形成凝聚力。在高校科研课题是老师们发展进步的必要条件。项目的拉动可以使教学更加深入,可以使整个工作不断提升。

三、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打造专业特色品牌

独立学院不足十年的办学历史,要想很快就能打造出专业特色,必须加快精品课程的建设步伐。课程建设是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尤其要重视加强教学理念建设、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管理要从课程建设入手,推进特色专业建设;狠抓教学质量,要求点面结合,提升学校品牌,扩大学校影响力;同时,鼓励老师在学校的平台上积极争取省、校级项目,作为精品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础。

专业建设必须体现特色,专业特色必须要通过特色课程来体现。因此,二级系管理工作的一个切入点就是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对于广西的独立学院来说目前要想打造省级的精品课程是有难度的,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讲可以先申报院级的精品课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就可能打造出省级,甚至是国家级的精品课程。如本作者所在的二级系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打造出课程特色。这些特色的课程也带动了相关的课程发展。为了推出系列的精品课程,二级系推出了多门系级的精品程,为院级、省级的精品课程奠定基础。

四、拓展专业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实践性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必须区别于其它的院校。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因此,二级系教学管理的又一个切入点就是教学中重视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素质拓展包括见习、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各种技能证书的获得、专业竞赛、考研等。学生的专业素质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现。具体体现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专业竞赛,如2011年全国大学英语竞赛,作者所在的单位有786人参加,进入决赛有5人,5名同学全部获得一等奖。广西翻译大赛,共有1143人参加,进入决赛24人,10人获得特等奖,14人获得一等奖,综合实力在全区39所参赛的高校中排名第6。鼓励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2011年本单位共有28名同学考取研究生。组织学生参加特岗教师的招聘考试,2011年,本单位有37名同学考取特岗教师。

五、建立公平评价机制,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美国著名学者罗宾认为“激励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激励就是激发或培养人的工作动机,促使成员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增强努力行为的过程。

建立健全教师的奖励制度,大力奖励在教学、管理、任务完成情况、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比如:教学成绩方面,每学年可评一次学科教学能手;班级管理方面,每学期评选一次优秀辅导员等等。凡是享有各方面“优秀”称号者,系里派出培训学习。另外、在职称评聘、评优时优先考虑“优秀”称号获得者。

对每位教师管理、奖励、考核,做到公平合理,不带感彩行事。健全完善一系列考核评价制度,坚持形成性考评和终结性考评相结合,过程考核和内容考评相结合,从而激发和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同时,二级系的管理者要做到以情管人,关心每一位教师及家庭的冷暖,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还要经常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与教师融为一体,经常性的谈心、了解状况。创设条件,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改善教师生活、工作、学习环境。尊重每一位教师,对待教师要多一点赞赏、表扬,少一点埋怨、批评。完善改革激励机制的同时,要求教师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戒骄戒躁。及时和周边学校比较,探讨、交流、互通信息,取长补短。只有明确差距,正视现实,才能够变压力为动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时效性。

总之,加强二级系的教学管理非常重要,二级系教学管理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学院的发展。二级系的教学管理者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精通业务、精于管理的教学管理队伍。这支队伍既要有一定的学历和教学管理业务知识,又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这样才能对二级系进行系统化、现代化、规范化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黄金莲,龙飞,莫艳云.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中国建设教育,2010:21-23.

篇4

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体系迅速发展,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截至2016年,我国民办高校共计742所,在校生人数约为616.20万人,占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23.5%。学生特点鲜明,个性突出,从管理角度需要辅导员更多的耐心与付出。辅导员日常工作的细碎与繁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辅导员工作层次的提升。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是将辅导员的各项工作按项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项目,进行合理策划、科学推进,从而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提升管理层次,加快辅导员工作规范化、职业化的进程。

辅导员工作常被说成“上面一根针,下串万条线”,这说明辅导员工作范围广,工作量大、琐碎而又庞杂。工作在一线的辅导员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每学年都有迎新、评优、安全主题教育、评定奖学金等工作。虽然每年面对的学生群体在变化,但是相应的工作是重复的。为了让辅导员工作更加系统、有条理,我校二级学院应用了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并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将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分为六个部分(如图1)。

一、编制项目化管理大纲

将纷繁复杂的辅导员工作按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工作、团建工作、学风建设、就业指导、日常管理、资助与服务和心理健康教育8大项目分类管理。每一项目单元详细编制了项目内容、项目重点、实施方式、项目要求和项目评价标准,以此规范看似庞杂却有条理的辅导员工作体系。

二、编制月度工作安排

每个学期辅导员都会制订新阶段的工作计划,而这份工作计划通常包含党建、团建、就业、心理、日常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每个学期初,根据学校整体工作安排及本学期工作计划,辅导员按项目化管理大纲中的8个项目单元编制每个月的工作安排表。

三、填写项目化管理计划进度表

为了能够更加系统地推进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体系,

在实际操作中辅导员需要在学期初根据项目化管理大纲内容,结合本学期月度工作安排,填写以周为单位的项目化管理计划进度表,让庞杂的辅导员工作更有条理。项目化管理计划进度表中包括周次、项目内容、项目类别、实施形式、目对象、备注等内容。

四、撰写教案

根据项目化管理计划进度表,提前撰写教案。教案分为基础指导课教案及第二课堂教案两种。其中基础指导课是指辅导员工作中的常规性工作。如假期前安全教育年级大会、毕业生返校年级大会等。而第二课堂是指主题性学生活动。在第二课堂教案编写结束后,辅导员可根据活动实施情况附加教学效果展示(活动报道、图片等)。

五、项目化管理计划执行登记

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虽然每个学期初都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上级部门的工作布置等原因,导致工作安排与原来的计划有差异,甚至会出现一些原计划中未安排的事宜。因此,辅导员可根据实际完成工作情况,填写项目化管理计划执行登记表,包括每项工作的项目内容、项目类别、管理对象、实施形式、课时、具体执行时间等。

六、优秀教案及精品课评选

为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体系,根据辅导员项目化管理工作的完成情况,高校可进行优秀教案及精品课评选,以促进辅导员之间互相学习交流。

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体系,可以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目前,我校在试点二级学院完成了为期1年的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我校将组织辅导员对这一体系进行探讨、修改,希望在全校试行成熟后,能够推向全国民办高校,帮助高校辅导员在复杂化、信息化、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下,实现规范化、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篇5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078-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的管理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的管理重心开始下移,绝大多数本科院校、甚至很多高职院校也都实行了校、院二级管理的体制。作为二级学院的综合管理部门,学院办公室的职能及所承担的任务也大大增加,业已成为学院的中枢系统。认真分析二级学院办公室现有状况,针对不足加以建设,提高工作效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对推进学院各项工作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的现状及其应有定位

二级学院办公室工作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各高校领导对二级学院办公室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不尽相同,重视程度也不一样,造成对二级学院办公室的功能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尽一致。有的是采用大办公室制,将二级学院所能涉及的多项工作全部归入办公室,比如,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党务、人事、工资、后勤、安全工作等。有的是采用的小办公室制,它把教学、学科、党务、学生等项工作单列,设立相应的教学秘书、学科秘书、科研秘书、党务秘书、学工主任等,这样办公室工作主要承担的是二级学院的日常事务性管理、组织、协调等工作。在人员配置上,大办公室制相对人数较多,小办公室制的人数较少。

长期以来,一定数量的领导和教师思想上或多或少地存在轻视学院办公室工作的情况。学院办公室的工作从表面看起来,就是拟拟文件、收收材料、发发通知、打打电话、办办杂事等低层次的工作。

其实,二级学院办公室是学院不可或缺的部门,是学院工作的窗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学院机体的心脏。是学院日常工作的组织者、协调者,是为一线教师服务的部门,是院领导进行正确决策的参谋、助手。二级学院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工作内容非常繁杂,需要进行科学的分配和安排。校院领导必须对二级学院的应有定位和作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高度重视办公室的建设,提高办公室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保证学院工作正常高效运转,切实推动学院的快速发展。

二、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职能不清、政策不明。当前,各高校都对二级学院办公室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分分内分外、职责范围之内之外,什么都由办公室去管,什么都要办公室去服务,学院办公室真正成为一个筐,学院任何工作都能往里面装。在人员配备上,办公室人员相对偏少,工作质量无法保证,埋头苦干多,建言献策少,很少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学院发展大局方面为领导出谋划策,更谈不上参谋助手作用的发挥。另外,由于学校对于办公室人员不像辅导员那样有辅导员工作条例可以执行,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预期很不明确,也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这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目前,我国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没有统一的机制和管理模式。有的二级学院是套用学校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的模式,有的二级学院把学院办公室当成院长办公室,把办公室主任当成院长秘书,把办公室工作当成是领导的传声筒、跑腿工,这些都是对二级学院办公室的误解,都是欠妥的、甚至说是不正确的。目前,社会以及高校内部对于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的机制以及管理理论研究不够,尚未给出一个非常科学的机制及管理模式,没有为二级学院办公室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加之,目前的各二级学院成立时间不长,本身就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意识和管理制度。因此,很多二级学院基本上都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办公室管理制度、奖惩激励制度、效率评估机制的缺失现象,致使办公室工作效率超低、质量不高。

3 队伍建设问题突出。队伍建设问题,主要是指队伍结构问题、工作人员的思想问题、业务水平和能力问题等,目前,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这支队伍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知识结构不合理。二级学院办公室的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是教学岗位聘余转岗人员,由于认识和经费的局限,二级学院自己又不可能拿出一笔经费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培训,加之办公室人员学历职称低,自主学习、自觉吸取知识的能力不足,因此,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二是管理人员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办公室人员的来源,决定了他们一般都是学历低、职称低、能力弱的同志,更谈不上他们具有什么现代管理的知识结构和管理水平。

4 信息化水平不高。各学院办公室一般都配备了计算机等办公设备,但由于人员素质不高,他们往往只是用这些计算机设备做简单的文字处理工作,不能有效运用计算机对现有信息做整合、处理和运用,不能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起满足我们不同需要的各种网络。对于学院领导层面,他们也很少考虑为提高办公室工作质量和效率,而购置办公软件或组织人员开发相关现代化办公软件。

三、创新二级学院办公室建设,提高办公室工作效率、水平和质量

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二级学院办公室职能和目标体系。高校各级领导,特别是二级学院的领导,要正确认识在管理职能越来越多、管理任务越来越重的新情况下,二级学院办公室的地位和作用。二级学院办公室的地位和作用简单地说,就是工作枢纽、对外窗口、领导的参谋助手,就是要承担承上启下、协调左右、上传下达、为师生服务的任务。因此,学院要高度重视,并将此项建设列入学院工作的重要的议事日程。分管办公室的院领导要认真研究,把握办公室工作的规律,更多地去思考如何加强办公室建设,思考采取何种方式提高办公室的工作水平。办公室主任要非常清楚办公室的具体业务内容,科学地制订年度、学期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形成办公室管理计划目标体系。这样,才能把办公室真正建成“学院中枢和要害的核心部门”,促进二级学院又好又快地发展。

2 理顺体制,强化制度,努力实现办公室管理的高效运转。首先,要根据国家、学校的政策规定,结合学院自身的特色,建立一整套的办公室工作规范流程,各项工作都要按照工作的规范流程去推进。就行文来讲,从前期的调研、文件的起草、文件的颁发、后期的执行,都要按照程序办理;就会议来讲,比如会议的前期分工、会议的现场安排、会议精神的后期落实,等等。其次,要确立不同岗位的职责。让办公室人员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便于各负其责,责任到人。最后,要建立人才引进、学院财务、档案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要制定奖惩制度,硬化考核指标,有效调动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学院工作的正常、高效运行。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预算管理是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学校年度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也是学校组织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是确保完成教学、科研等各项业务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民办高职院校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学费,没有国家财政支持,更加需要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水平,把钱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学校各部门需要充分意识到强化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科学化、精细化入手加强民办高职院校预算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是提高民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内涵发展,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

随着包括预算管理在内的组织流程优化方案的确认和实施,学校的预算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在预算管理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和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然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

1.民办高职院校财务预算存在问题

1.1 预算的编制方面

部分民办高职院校预算编制和执行结果还停留在使用Excel表格编制的状态,项目及流程的非固化状态,容易因为人为因素导致数据的逻辑和准确性难以保障。作量大、效率低。

1.2 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方面

随着民办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和预算编制精细化要求的提高,工作量将大幅度增加;以Excel手工进行预算编制和分析,预算管理人员整日忙于预算编制和数据加工、摘录,很少有精力进行管理和分析;预算不仅是目标,更重要的是管理的手段,以预算指导管理业务活动,需要及时地搜集实际经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3 考核指标方面

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以考评作为引导和控制手段。预算的考评带有客观量化的特点,需要借助一个工具将经营结果与预算目标比较,获取客观的评价结果。

1.4 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方面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采用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各个院系之间在一定范围内有自己的财务自主管理权,可以依照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安排自己院系的A算开支。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院系所属的级别之间相互独立,给民办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的管理带来不便,同时也留下许多隐患和漏洞。

1.5 财务预算管理及监督机制方面

预算按上级批准的计划编制,停留于传统的“报账型”会计层次,习惯于记账、算账、报账,提供的基本信息仅限于历史数据,没有深入对全校账务活动进行预测和分析,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同时,其他部门也孤立的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一家的事,造成预算项目、编制和控制预算只由财务部门完成,各职能部门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部门经费支出计划。没有建立相应的监控、分析和评价制度,难以准确、具体地分析评价各部门的各项预算经费,也难以正确、完整地评价资金的使用效益。

2、民办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研究

2.1 建设预算管理平台

为进一步推进预算管理体系的改革,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规范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的落实、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建设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是当务之急。将预算管理系统建设成为学校战略目标合理制定和分解的平台、预算编制沟通和汇总合并的平台,成为学校经营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的有力手段,从预算目标下达到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分析与考核、到预算改善的动态循环。

2.2 精细化管理

实行财务预算精细化,对上一年度财务预算执行度进行研讨,分析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学校和二级学院以及各行政职能部门参与年度预算的制定,结合上年预算执行结果和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年度预算,同时具体项目的负责人参与到整个预算制定过程,预算从下到上,再由上至下,通过“三上三下”的信息传递、沟通、归集,最后形成总体的预算。

2.3 预算校院负责制

按照校院两级管理的目标,各学院是承担责任、享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学院就成了一个个责任中心,根据学校基本支出的性质和学院两级管理后所形成的责任中心的管理权限及控制范围与可控程度,将支出划分为校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财务费用等等)和包干经费到二级学院、职能部门支出(指办公费、电话费、基本工资、交通费等等)两大类。凡是二级学院不可控成本都是校级支出,包干经费都是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可控成本。

2.4 财务预算的执行

预算指标一经确定,一般不再进行调整,以保证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不可预见的因素很多,完全不进行指标调整是不现实的,一是因外界因素变化,如燃油价格上涨,对相应项目开支在充分论证后按权限责任范围给予适当追加调整;二是对个别不可预见的较大项目开支需要突破原来预算的,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充分论证并严格控制下,按程序进行预算调整。

2.5 严格监管

建立经费支出预警机制和执行预算定期报告制。财务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经常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绩效分析等,定期向学校和二级学院总结、报告预算执行情况。规范和加强财务审核与学校审计监督。对于包干经费的开支,财务上不但要审核其是否有预算指标,是否符合支出范围,程序是否合法,还要严格审核报销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同时,学校审计监督与财务审核相辅相成,审计监督贯穿事前、事中和事后。

校院二级管理模式是将二级学院从教学单位变成办学单位,提升了二级学院的义务和权利,提高了二级学院的财务处置能力,同时也需要二级学院和全校统筹协调共同参与学校的财务预算的制定和执行,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让民办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校二级财务预算问题研究[J].吴秀明.中国市场.2015(44).

[2] 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一体化信息建设[J].彭玲英.现代商贸工业. 2016(24).

[3] 深化高校二级财务预算管理改革的几点建议[J].何小红.财务与会计. 2013(04).

篇7

中图分类号:F24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090-02

如何才能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地构建战略导向型高校全面绩效预算管理系统,又如何进一步建立系统指标体系反映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绩效现状,预测未来发展状况并实施财务预算管理激励约束机制,这确实是绩效预算管理发展的关键与难题。本文主要从高校预算管理现存的问题、目前的发展、发展中的缺陷、战略导向型绩效预算的推行等几方面进行相关分析探讨。

一、现阶段中国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高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预算不准确、预算不公开、预算无约束力、预算无支撑等,甚至还有不少学校仍在进行“口袋预算”、“首长预算”。主要特征如下:

1.内控不健全。在高校预算管理中,许多高校没有完整的预算控制系统,对预算执行的各种影响因素带来的变动不能进行快速有效反应。有些高校没有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有的虽然建立了预算管理制度却不够完善,常常有章不循,或随意更改,造成预算形同虚设。

2.部门预算管理较乱。通常上级主管部门的预算执行、监控与审计的权变性很大。许多高校,没有充分发挥零基预算的优点,因为根本没有能力去全面审查项目,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如突击花钱、浪费支出等等,导致预算实施的混乱。

3.预算编制不够科学精细。对于预算编制,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是增量预算和目标基础预算方法。因为高校的年度预算比较稳定,上年度预算数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大部分高校本年度的预算数是以本年情况为基础在上年度的预算数据上稍作变动即可。对于预算数控制,大多数高校是将经费直接下到责任单位,大部分经费是实行部门经费包干制。

目前许多高等院校管理者迫于社会要求,或者凸显“政绩”,已开始关注办学资金使用效益。表现在预算管理上,主要有以下做法:

1.学院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同时要求每个预算部门也制订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年度工作重点,学院在审议通过的工作计划基础上与部门签订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书,实现事与财的衔接。

2.实行“学院+部门”两级管理,采用“基本运行费+专项资金”的办法下达预算资金。基本运行费是保障学院、部门正常运转的经费支出,校内单位根据预算项目安排预算资金,除了核心业务保障以及特殊经费控制以外,部门可根据预算项目自由安排。专项经费包括奖励性和扶持性两种。奖励性主要是奖励和支持能提高“学校知名度”的事项,如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基地等,类似于绩效拨款。扶持性主要是对新事项新人员的发展予以配套资金,如对新办专业或学院、对新进教师等事项予以扶持,帮助其发展。

3.赋予二级单位较大的自主理财权利。学校往往只对二级单位下达目标任务,二级单位再对目标分解,项目设置及资金使用可以在不同年度以及内部成员之间根据部门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学校的管理控制方式是把部门考核与个人考核结合起来,如实行聘期考核制。

三、中国高校绩效预算实践中的缺陷

通过对中国高校绩效预算的管理现状、制度环境、基础及绩效预算的实践考察来分析,中国高校推行绩效预算还存在如下缺陷阻碍其发展:

1.没有投入产出的约束机制。中国大部分地区高校的收入约束机制几乎没有,投入产出效益管理更是无从谈起。除了小型省属地方院校外,高等院校并无生存之虞,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更是如此。这种情况下,预算对谁负责?校长对谁负责?在个人利益、学校长远发展以及公共利益发生冲突需要选择时,公共利益保障在哪里?于是管理 “预算资金”等风险和成本剧增,投入产出效益的管理几乎为零。

2.没有配套的法律体系。目前,人们绩效预算意识还很淡薄。资金配置的效率比较低,能够真正运用“绩效”到管理当中不是短时间的问题。中国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粗放式管理模式,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哪部法律明确规定哪个部门或项目的管理者应当承担的预算责任和管理责任,没有投入产出效益的管理意识,其实好多学校都还是“报账制”的管理模式,即考虑的只是如何向财政部门把钱要回来,而且是多多益善,所谓钱多好办事。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国外的新绩效预算的改革经验,将理财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建立以投入产出效益为重要考核指标的的科学精细化管理模式。

3.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分离严重。从理论上讲,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在预算过程中,只有制定政策和实施预算相辅相成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紧密结合是以预算机构有足够的权力和独立性为前提的,但中国预算观念目前还很单薄,满足这个前提有难度,这也是中国预算改革中较为严重的缺陷。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学校是将政策过程(政策的制定、执行、考核)与预算过程(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分离的,政策过程直接影响预算,而预算过程是政策最好的体现方式,两者相辅相成。试想,政策过程不考虑预算,预算过程不能很好体现政策,最后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是不可能的。

四、中国高校推行战略导向型部门绩效预算的思考

针对中国已有的绩效预算实践经验与实践中存在的缺陷,在中国推行绩效预算可以考虑战略导向型的部门绩效预算模式。将学院整体目标与部门具体目标深度融合,并确立结果导向。在预算编制时,首先要求学院确定中长期整体战略目标,并将这些目标按优先顺序排序,说明单位政策的大致方向;然后将学校的中长期战略目标转化为短期预算目标,再进一步落实部门的具体目标与工作计划,将学院整体宏观目标和部门具体目标、计划相衔接;最后,要求各部门在预算中说明产出与期望实现的结果之间的联系,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在这些工作设计的过程中,设计的主旨是:学院的总目标一直处在管理的中心与支配位置,各部门的预算目标是学院总目标的分解,同时部门之间又能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目标组织系统,既能发挥上级目标的统领作用又能与同级部门之间有序公平竞争。同时要求学院构建战略导向型部门预算绩效考核体系,可以使通常只能定性分析内容尽可能变成可量化的分析,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定性的各项职能转化为既可以计量、又可以考核的各项量化指标,这样一来,就能够进行成本核算,运用相应的绩效考核工具,来考核绩效。此考核体系的设置也能按投入产出最大化原则组织资源配置,促进财政工作更好地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但构建科学适用的考核体系需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基础工作管理、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实施、评价结果应用、绩效管理创新、监督发现问题等方面,如此才能确保部门预算过程中的工作计划、工作结果始终符合学院整体目标要求,最终实现学院整体目标。

总之,发展就需要改革,而预算管理的改革就是系统创新。本文建议高校构建科学系统的战略导向型部门绩效预算系统,同时建立战略导向型部门预算绩效考核体系,只有实现科学精细的预算管理要求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胜权.高等学校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的评价[J].财务与金融,2009,(1):53-54.

[2] 财政部预算司.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综合卷)(2011)[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篇8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078-02

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部办公厅2011年年初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1],文件强调我国将从人员配备、设施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硬指标”,要求全国各高校应有健全的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院(系)应安排专兼职教师负责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因此,积极探索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势在必行。

一、高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的设置及现状

笔者所在的学校一直致力于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早在2009年,率先在广东省高校中全面设立了二级心理辅导站,形成了以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为指导,以各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为核心,以各班级心理委员为依托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二级心理辅导站相对于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具有咨询的便利性、活动的针对性、人员的熟悉性等优势,但同时由于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工作者一般由学院的辅导员兼任,只有个别学院由心理学专业的老师专职负责,存在专业性不强,与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在职责定位方面存在重复、不清晰等问题,到目前为止,我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发展的瓶颈。二级心理辅导站仍然是个新生事物,当前的相关研究很少,主要集中在探讨二级心理辅导站设立的意义方面,对于如何积极推动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各项工作深入发展,进一步完善二级心理辅导站的评估体系,提升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工作积极性和有效性,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绩效评估与高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发展

绩效评估(performance apprasial)是识别、观察、测量和开发组织中人的绩效的过程。绩效评估的研究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它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与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四种主要管理职能有关,是组织决定奖惩、晋升、培训及解雇的重要依据。绩效评估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它的研究领域己从最初工业领域、公共组织领域扩展到教育领域。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绩效评估研究仍在探索阶段,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关键词“绩效评估”和“心理健康”组合共搜索到40几篇论文,为数不多,综合分析所有文献资料,包括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印发的各类文件,当前有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评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研究对象来分,当前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评估的研究主要针对中小学、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而展开

例如广州市教育局于2006年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学校”、“示范学校”评估工作,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设置、硬件建设与资金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状况和科研开发与实际效果五个方面;马艳秀[2](2006)指出普通高等院校要从组织管理与机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活动与科研、咨询与辅导、条件保障等5项一级指标,28项二级指标设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系统;蔺薇[3](2009)强调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考评要立足实际,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的保障条件、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工作和整个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五个方面开展系统评估。

(二)从评估体系来分,当前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评估的研究主要围绕评估原则、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等几个方面展开

1、就评估原则而言,钱兵[4](2004)认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应遵循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张秀敏[5](2005)指出,在对学校心理教育绩效进行评估时,必须遵循客观原则、动态原则和封闭原则;石秀英[6](2008)强调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绩效评估要注重以人为本原则、动态考察原则、层次分析原则、结果与过程兼顾原则以及SMART原则。

2、就评估方法而言,刘庆华[7](2011)认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评价的研究可以解决评价中内容的模糊性和范围的不确定性问题。

3、就评估指标而言,柴兴泉[8](2011)认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不能以个别极端事件发生的数量来衡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要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体系、组织计划管理、师资力量、活动场地及设施、学生心理档案材料等多方面因素展开系统评估;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包含组织领导、基本条件、队伍建设、普及及教学工作、咨询工作、宣传普及工作、心理测评与科学研究及工作效果八个方面;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标准(试行)包含组织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保障条件及其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特色项目六个方面。

三、当前高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绩效评估的不足之处及建议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见当前对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评估的研究无论是研究成果还是研究方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特点:

(一)从评估对象看,现有的研究偏向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级网络,即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的研究,很少有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二级网络,即学院层面的二级心理辅导站的绩效评估体系的研究。事实上,由于学院承担二级心理辅导站工作的人员和学校的专职人员具有专业差异、职业差异,必然存在职责定位的差异,相应的绩效评估体系也应该随之有所不同。否则如果要求相同,在某钟程度上会打击二级心理辅导站工作者的积极性,难以有效的实现绩效评估的目的。

(二)从评估指标看,现有的评估指标偏向于结果的评估,忽视过程的评估。由于人的心理具有内隐性,其发展具有渐进性、累积性的长期过程,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果短时间难以看出成效,工作效果周期长。因此,相应的评估指标不仅仅要关注教育的结果,还要考察教育的过程,教育者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热情应该做为过程评估的重要内容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

(三)从评估方法看,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采用的方法多集中于文献资料评估法和观察法,获取的资料只能静态地反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行情况,没能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特征,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量性评估和质性评估发生割裂,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质量。因此,需要将定性评估法与定量评估法、相对评估法与绝对评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综合运用,构建严谨科学的多元评估方法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对二级心理辅导站的绩效评估研究很少,对高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绩效评估研究也存在方法和内容上的一些不足。由于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多由具有心理学、社会学、医学背景的专业人员担当,而二级心理辅导站多由辅导员兼任,因此二级心理辅导站与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定位方面应具有一定的差异,具体体现在:

(一)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侧重于专业的个体咨询,二级心理辅导站侧重于团体性的宣传普及教育。

(二)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侧重于严重个案的心理问题,二级心理辅导站侧重于轻微个案的发展问题。

(三)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侧重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二级心理辅导站侧重于通过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

总之,针对高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的绩效评估在某种程度上既要体现教育部、各省、以及学校层面的评估要求外,还要根据学院特有的属性和特点专门设置特定的指标体系,既要保证全面执行上级的相关部署和文件精神,同时还要提高基层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最终为二级心理辅导站更加科学地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指导,通过较为客观的绩效评估,为学校人事部门开展奖惩、晋升、培训及解雇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

[2]马艳秀.关于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6.

[3]蔺薇.浅谈高职院校中院系二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的组建[J].科技风,2009,(20):5-6.

[4]钱兵.浅谈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的建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1):17-18.

[5]张秀敏.学校心理教育绩效评估体系初探[J].华东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16-519.

篇9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2)02−0007−04

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并逐渐纳入到了高职院校管理机制。在高职院院级层面上,引导二级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工作不仅要在高职院校内部建立校企合作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而且要构建促进校企合作工作考核指标完成的保障机制。[1]

一、二级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的组织领导作用

1. 二级学院领导的作用

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学院领导特别是院长把校企合作作为凸现高职教育特色和水平的根本途径,贯穿在整个办学过程中,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保障校企合作落到实处。主要观测点包括:“十二五”发展规划、本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学院领导及主管部门认定或确定交流的典型案例,如:对校企合作办学特色的评价、在院级以上会议交流的经验材料等、有关校企合作办学方面的论文及报告、有关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措施的文本。

2. 二级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规划

一是具有推进和深化校企合作的规划,在专业发展规划中将校企合作办学作为重要内容。具有校企合作年度工作计划,实施有成效。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学院对校企合作工作进行长远规划,并按年度实施,不断拓展和深化校企合作的办学内涵。主要观测点包括:具有校企合作的规划文本、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年度工作中校企合作进展的主要亮点,如:经验总结、成果实例、完成合作项目。二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探索与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对深化校企合作办学产生促进作用。该考核内容要求院系开展校企合作研究,指导实践,提高校企合作的办学水平。主要观测点包括:具有校企合作办学方面的课题研究成果、教师团队或骨干教师有校企合作办学方面的论文。

3. 构建校企合作管理机构

建立由紧密合作企业有关负责人参加的校企合作办学工作组,有校企合作开发团队和相应的管理人员、管理制度。每学期定期召开校企合作办学工作组会议,研究校企合作办学发展。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学院与企业建立沟通与合作平台,落实有关管理机构,为校企合作办学提供组织体制保障,并切实发挥校企合作组织机构的作用,解决校企合作办学实际问题。主要观测点包括:有校企合作工作组名单、有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当年校企合作办学工作组工作计划、当年校企合作办学工作组会议记录、纪要及会议材料。[2]

二、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基地

1.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一是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签定实习基地协议,在企业挂牌,每年能安排毕业生顶岗实习人数80%以上,并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在实训基地就业。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学院按规范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并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在毕业生顶岗实习与就业方面的骨干作用。主要观测点包括:校企合作双方签定的实习基地协议、实习基地企业牌额照片、当年毕业生顶岗实习安排汇总表与实习计划和实施的原始材料、当年毕业生在校企合作企业就业情况汇总表(原始名单)。二是校企合作企业有一定科技水平或技术档次,诚信经营,能切实保护实习生权益。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学院选择有一定科技水平和职业教育素质、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主动开拓与科技水平高、职业教育素质好的大型企业、跨国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有一定科技水平是指生产的产品运用技术和设备先进、工艺要求较高、成品精致。一定技术档次是指服务类企业资质或星级较高。诚信经营,不把实习学生作为简单劳动力使用。主要观测点包括:校外实训基地的企业名录及政府部门与行业组织授予的各类先进称号、学生实习工作场所的照片、实习企业实习生工作计划或安排及待遇方面的佐证材料。三是每年定期邀请企业参加职业信息活动,举办技术讲座,营造校园校企合作氛围。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学院坚持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突出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切实重视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职业信息是指企业通过学校所的招聘信息。校内就业市场是指学校组织相关企业在校园内开展的企业与学生双向洽谈招聘活动。主要观测点包括:当年有就业信息、在校内举行过就业招聘。

2.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一是各主干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设计布局与行业企业共同完成,设备安排、工作流程科学合理、与企业接轨,实训环境体现企业真实情境和教学训练环境的结合和统一。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学院与企业专业技术、高技能人才共同完成实训基地设计布局,保证实训场地尽可能地与企业真实场景接轨,避免盲目失误。企业各主干专业实训基地是指校内大类专业的综合实训场地和专项实验实训室。主要观测点包括:有实训基地设计布局方案及参与完成人员名单、实地考察基地。二是接受企业先进设备赠送、推介或入股建设实训基地。企业设备占总设备值的80%以上。企业先进设备赠送是指企业无偿支持学校用于实训的设备,推介是指企业将设备配置在学校实训场地,设备仍属企业所有。入股是指企业将设备以股份形式投入到学校实训基地用于实训,企业可以优先获取毕业生,为企业培训职工,利用设备为企业提供加工、服务等形式取得股份回报。主要观测点包括:企业设备清单及价值、捐赠或入股建设协议。

3. 实训基地管理及运行

一是具有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利用实训基地开展社会培训。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学院发挥实训基地条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利用实训基地开展社会培训是指涉及技能操作的培训。每年培训人次是指近三年培训的平均数。主要观测点包括:有当年社会培训的计划(包括项目、地点、时间、学时等)和学员名单及实训基地管理规章制度健全。二是引进企业产品、资金、生产线或生产车间、或者社会服务机构,开展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成为行业、地方职业技能竞赛或技能鉴定场所。该考核内容是指引进企业产品、资金、生产线或生产车间进行产品生产时,引进社会服务机构(如服务企业、会计事务机构等)开展服务业务时,同时保证学生的实习需要(如生产实习、实务操作等)。主要观测点是考察现场实际情况。

三、毕业生顶岗实习管理

1. 毕业生顶岗实习管理规范

一是制定符合技能训练要求的毕业生顶岗实习计划,将实习纳入教学计划的全过程中。建立毕业生实习管理档案和情况反馈及考核制度。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学院充分重视毕业生实习阶段的教学管理,避免“放羊式”的实习,造成管理缺位。实习管理档案是指学生学籍卡对学生实习管理的记录,或学校专门印制的实习管理手册等管理形式,情况反馈和考核制度是指学校和企业制定的学生实习的表现、工作业绩的评价方面的记录形式。主要观测点包括:有当年毕业生实习计划、有当年毕业生实习情况反馈信息或企业的评价(如学生实习考核、鉴定的情况等)和实习工作总结、毕业生实习报告或实习管理手册(随机抽取)。二是有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带队实习或定期到企业巡查指导实习。二级学院配合学校聘请企业实习指导教师,二级学院要配合企业确定实习岗位,实习岗位要符合技能发展需要,实习生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技能培养成效明显。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业巡查指导实习是指有计划地到企业去了解指导实习情况,时间长短因需而定。主要观测点包括:当年二级学院安排实习指导教师的名单;定期到企业巡查指导实习的原始材料、企业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名单及实习专题材料、实习企业实习管理及考评等材料

2. 毕业生实习岗位对口并签订协议书

一是学校、企业和学生签定学生实习协议,实习岗位基本专业对口。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签定学生实习协议,明确三方职责和权利以及学校、企业、学生家长管理要求。实习岗位基本专业对口是指实习工作与所学专业大类一致,且需运用所学主要专业知识。如经历多个实习岗位,则大多数工作与所学专业大类一致。主要观测点包括:二级学院、企业和学生签定的实习协议书,当年学生实习安排汇总表,汇总表应包括学生实习单位、实习岗位或工种、联系电话等。二是实习生劳动保护、安全教育措施到位。企业按规定支付实习生报酬和意外伤害保险费用,并要签订安全协议书。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学院加强毕业生顶岗实习安全教育,并与实习企业协调,做好毕业生实习劳动保护和安全保障工作。在落实或指导学生实习安排过程中,加强与实习企业协调,协调企业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07号)精神,执行支付实习生报酬和意外伤害保险费用的规定。主要观测点包括:实习企业和学生签订的实习协议是否体现劳动保护、安全保障条款;近一年学生实习安排汇总表,汇总表应包括学生实习单位、实习岗位或工种、联系电话等;学生实习期间的有关待遇(如工作、生活环境、待遇等)。

四、企业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

1. 企业参与专业和课程建设

一是各专业建立由紧密合作企业有关专家参加的专业和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建设委员会章程,提出专业建设规划。该考核内容要求院系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对专业和课程建设的指导作用,保证教学工作的适需性、有效性、针对性。主干专业是指学校确定的长期办好的专业(含办学时间较长并将继续办好的专业、新设置的按规划长期办好的专业以及省市示范专业)。主要观测点包括:各主干专业的专业和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各主干专业的专业和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文本;专业建设规划。二是每年定期召开专业和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有企业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参与专业设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专业教学工作。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学院发挥专业和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保证人才培养的职业性特色。主要观测点包括:当年专业和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计划与总结;当年专业和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记录、纪要及会议材料;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并参与教学;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与教材、实训指导书等。三是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专业文化是指主干专业的专业建设理念,专业发展过程、专业特色和职业氛围、与企业联系的状况,具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生产环境、操作流程和规范要求、员工素质培养要求等的营造。主要观测点包括:显性的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因素,如环境、氛围等;隐性的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因素,如制度、典型工作等。

2. 企业兼职教师与教师培养

一是二级学院建立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制度,所有专业教师每年定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到企事业单位调研访问。所有专业教师每两年到企事业单位专业实践达2个月以上,课题明确,并实行考核。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学院通过建立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制度,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技术开发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企业工作经历等在内的“高等职业教育关键能力”,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主要是指专业教师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可按计划分阶段实施,总时间要求两年内达到2月以上。主要观测点包括:二级学院有关于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的制度与实施办法;当年学校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的计划和名单;当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记录或其它考核资料。二是二级学院建有相对稳定的来自企业等有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等兼职教师库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聘请企业等有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和技术、经营、管理人才任兼职教师的比例达30%。每年定期邀请合作企业技术、经营、管理人员为学生作成才讲座。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学院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形成职业学校专兼职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互补、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是指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聘请担任专业课教学、实习指导、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教学的教师,必须有聘用手续,在校有效教学工作量大于40学时/年。高技能人才是指高级工及以上人才,技术、经营、管理人才是指企业等工程技术人员、经管管理领导或部门负责人。主要观测点包括:当年兼职教师情况汇总表,其中应包括兼职教师学历、职务、专业技术职称、国家职业资格等级、技能证书等级和兼课情况;兼职教师聘任资料;企业技术、经营、管理人员为学生作成才讲座的有关资料;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五、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1. 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一是主干专业和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企业开展联合办学或“订单式”人才培养,开办“企业冠名班”,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标准和课程。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学院与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时,应根据人才培养和企业实际需要,与企业共同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企业冠名班”指以合作企业名称命名的班级,也可以是企业确定的专门为本企业品牌连锁企业培养人才的课程项目。主要观测点包括:企业专家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学校与企业“订单式”培养方案、“企业冠名班”协议。二是有效利用企业设备、场地,实行校企合作,管理规范。该考核内容鼓励二级学院利用企业资源,推进高职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有合作协议、在某个班级或专业开展的试点形式。主要观测点包括:实行校企合作企业和班级名单;校企合作管理办法;企业资助的奖学助学基金办法。

2. 与合作企业共同组建师资队伍

主要是聘请行业、企业优秀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当年聘请的兼职教师人数占40%。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学院具有当年聘请兼职教师的计划数,并安排来校实行“阶段性”教学。为二级学院专业教师举办技能讲座。主要观测点包括:具有当年聘请兼职教师的计划和兼职教师名单;安排到学校实行“脱产教学”的教学任务书;培训专业教师。

六、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服务

1. 产学研基地建设和政策

一是建立产学研基地、开发团队和相应的管理机构。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学院将产学研开发作为体现职业教育水平特色、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水平、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产学研基地是指校内外基地或合作企业内的技术研发中心、车间等,开发团队是指学校参与开发教师达3人及以上。主要观测点包括: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开发团队;产学研基地现场实际情况;有具体的产学研项目。二是制定产学研规划和政策措施。企业在学校建立研发基地和新产品、新技术培育孵化基地。企业在学校建立研发基地和新产品、新技术培育孵化基地是指企业在学校利用学校教师技术资源和条件装备资源的优势开展的研发过程。主要观测点包括:产学研规划和政策措施文本;现场实际情况。

2. 技术研发

一是教师在企业帮助下或自主开发具有一定科技水平的实训设备、实训平台或实训软件。教师开发的实训设备和实训平台在教学实训中得到应用,开展产业化经营服务。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学院开展技术研发将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的实验实训设备的开发作为重要内容,提高技术研发的实用性,使技术研发成为直接为教学服务的手段。一定科技水平的实训设备、实训平台或实训软件是指成果水平基本达到或接近同类产品水平。主要观测点是技术研发项目和成果。二是教师参加企业技术研发工作或自主开发工作,成果在生产、服务领域得到应用或获得专利。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学院将教师参加企业技术研发工作或自主开发工作作为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参加企业技术研发工作是指教师为研发主要人员之一。主要观测点包括:技术研发(或承担)项目和成果、相关的证明材料或专利证书等。

3. 为企业培训服务

为合作企业举办职工文化科技教育、岗位技能培训,专业教师按企业需求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实现教学相长。该考核内容指二级学院与合作企业开展的职工培训工作,合作企业指二级学院与其签定合作办学协议的企业或单位。主要观测点包括:当年为合作企业举办职工培训的培训计划(包括项目、地点、时间、学时等)和学员名单;在紧密合作企业建立培训基地的协议和培训实习材料。

篇10

一、始终坚持“改革”和“发展”的方针,以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理论的传达为中心,以解放思想谋求发展,以加强改革求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发展之路。

(一)解放思想谋求发展,校团委宣传部紧扣20__年度校团委工作计划和《20__年秋宣传部工作计划》;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更新观念、鼓舞斗志、开拓进取,为20__年校团委各项工作圆满完成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思想准备。校团委宣传部在年度工作中始终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这个中心环节,全面地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团的十五大精神,积极引导各二级学院分团委宣传部长和庞大宣传委员转变宣传工作的思想,更新观念。与此同时,校团委宣传采用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宣传干部培训等方式开展宣传工作思路和方法的探讨,把理论学习、研究共青团宣传工作,科学引导和管理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和激励广大宣传骨干和团员青年增强政治敏锐感、培养较高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荣悟,树立全面、改革、发展意识。

(二)加快改革求发展。20__年度,校团委宣传部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拓宽宣传部工作的口径和思路。一是确立宣传部的中心工作为加强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理论宣传的力度。改变传统宣传部作为“办展板”、“打海报”的代名词,在以此中心工作的基确的前体下,开展了“党的十六大”精神宣传专题报告,团十五大精神宣传的座谈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的相关活动,并以团员思想评价工作为突破口,对全校团员青年进行了思想的全面总结和评价。二是进一步升华和提升广大宣传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业务素质,以考核制度的改革和评比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系。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宣传干部院训,聘请资深和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课。三是进一步加强社会化为取向宣传机制改革。校团委宣传部以有利于提高我校及我院团学工作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利于加强与其它高校宣传部工作经验交流,有利于为地方民族经济的发展摇旗呐喊,有利于保障团学工作的全方位、立体化宣传为宣传部社会化改革的取向标准,分别加强了与其它各兄弟院校团委宣传部的联系,与校外媒体合办专栏宣传我校团学工作,参与到地方经济发展中,以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分团开展了清江环保行等系列活动。四是确保校内各分团委团总支宣传部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形成强大的宣传阵地。通过各分团委、团总支宣传联谊,联合承办校团委大型活动为途径,加强各宣传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鼓励各二级学院分团委直属系部团总支根据本专业情况,开展富有专业特色的宣传活动,做到有分有合,统分结合。五是在举办和搞好传统的活动的同时,根据团当前的事实,寻找宣传工作新的增长点和亮点,即做到工作有连续,又做到了工作的创新。20__年度校团委宣传部除在做好传统工作的同时,大力拓展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六是积极探索和寻找新的载体来宣传我校团学工作及以传达上级组织的精神,宣传科学的思想理论。校团委宣传部先后采用举办演讲等活动形式,利用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媒介来宣传我校团学工作和科学理论,并试图寻找新的模式和媒介。

二、始终坚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舆论氛围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广大团员青年和展现当代大学生风貌为根本宗旨,突出实效,突出重点,坚

定不移地走宣传部特色发展的新路子。

按照校团委20__年度工作计划和校团委宣传20__年秋季工作计划,校团委宣传部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舆论氛围,服务广大团员青年展现当代青年大学生青神风貌,走宣传部特色发展向前迈出坚定的一大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着眼于科学理论武装人,优秀作品鼓舞人,调整宣传部工作结构,形成特色,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舆论氛围上有新的突破,校团委宣传部按照局部创优势,整体上水平的思路,加大科学理论的宣传力度,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我校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意见》、《关于开展我校团员青年的思想评价工作》等文件,确立了以各班团支部为基本单位的宣传阵地;同时各二级学院分团委、直属系部团总支参与组织、协调,校团委宣传考核、评价的工作体系逐步形成。除利用组织机构来进行宣传外,还充分利用其它手段和媒介,校团委宣传部更新团委网页,及时传达有关精神,反映团学工作动态。在营造政治舆论氛围的同时,校团委注重加强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先后与大哲社联合举办“西部大开发”论坛、影视论坛、读书征文、“迎评在我心中演讲赛”、公益宣传设计大赛等活动。规范化管理学校部分刊物,与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团委宣传联合举行评刊大会,利用评价和考核的方式加强对部分刊物的政治影响和舆论监督,引导其刊物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舆论氛围为出发点。

(二)立足和服务于广大团员青年,展现当代大学生青年的精神风貌。“服务出成效,服务出真知,服务见真情”是团委宣传部在转服务观点上的特色。团委机关刊物《团学通讯》开辟专栏,反映广大团员青年的困难;力争求的解决的办法,同时也开辟专栏,及时报到在德、智、全、美等各方面突出贡献的人才,宣传典型、以典型和模仿带动全校团员青年积极向上,努力奋斗。

三、始终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报道,宣传我校团学工作的基点,广泛的开展精神文明宣传和建设活动。坚定不移地走展示我校团学工作和狠抓精神建设的发展道路。

(一)在20__年度工作中,校团委宣传部广泛地利用校内外媒体宣传机构,深层次、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我校共青团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在校内外媒体上反映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文章共有五百多篇,电视、网络报道五十多次,共办展板两百多块,共办共青团橱窗30多次,海报一千多张。成功出版发行团学通讯三期,《民院青年报》两期报得了团学工作宣传报道的大料子。

(二)根据学工部和校团委相关要求,为加大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在公民道德家庭纲要版本两周年之际,校团委宣传部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监督岗,各二级学院、直属系部也成立了相应的精神文明建设监督岗。推动了我校精神文明建设;为迎接国家教务水平评估工作作了先前的准备。在以校园文明建设为突破口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走过了20__年,学校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紧要关头,20__年校团委宣传部共和的大体思路是:在围绕学院和校团委的工作计划,踏实的开展各项工作,同宣传部继续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团十五大精神,以改革为发展的动力,全面推动学校共青团宣传工作。即做到坚持一个中心,抓好四项工作,努力实现两个目标,即“一四二”工作计划。

(一)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理论宣传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政治舆论氛围。

(二)四项基本工作: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抓好精神文明监督岗的工作,建立完善的机构和考核、评价、管理体系。

2、成立宣传中心。校团委成立宣传中心,各二级学院分团委、直属系部团总支宣传部成立相应的宣传中心。宣传中心、直属各分团委,团总支宣传部,由记者站、海报展板、书画组、公文秘书组,思想政治宣传研究中心四部分组成。

3、加加对原社团联合会所管宣刊物的管理、监督和考核。一力支持《团学通讯》的组稿,力争把《团学通讯》办成全州、全省最有影响力的青年杂志,确保《团学通讯》的稿源,同时也加强《团学通讯》的引导、监督和考核。

4、利用各种载体,全立位、多角度地展示我校团学工作,搞好团委网页的文件的更新,加强同外界高校的联系,探索和研究团委宣传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问题,为迎评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搞好团委宣传部常规工作的开展。

(二)力争实现两个目标

1、团委宣传工作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