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5:06:2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电力负荷管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电压以及功率的平方关系通常会导致电压变化时对功率产生较大影响,当电网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时,不等式约束条件允许电压额定值在某一范围内正常变化,这一点为我们进行降压减载提供了条件。验证说明,每降低1%的电压便能够降低1%的负荷。
1.2用户可中断负荷的周期控制
这种方式可以说是对用户可控负荷的最有效的办法,它主要是通过主站以及具备双向通信能力的,具有200万点以上寻址范围的负控终端来实现的。
1.3切除用户可中断负荷
切除用户可中断负荷属于最为简便的降低负荷的措施,只需要借助单向通信的负控终端便能够实现。单向通信的负控终端通常存在若干个能够单独进行寻址的继电器以及组地址,同时能够利用更换地址插销的手段来对不同地址进行组合,比如说同一地址对两个继电器进行控制。另外,可以制定多种管理计划。即是确定哪些负荷组参与控制、哪个控制组选择何种控制方案、各个控制方案的优先级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哪些操作。一般来说一个方案内存在若干控制组,而一个控制组能够被多个方案所选择。由此可见,现代化的负荷管理是结合电网以及用户实际,选择丰富多样的,有针对性的负荷管理手段,对用户可中断负荷进行控制,同时与启停式设备的自启动相结合,从而组建一个良好的供用电环境。这样的负荷管理方式能够和分时电价、可中断电价结合起来,还能够与需量控制挂钩,负荷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推广实施DSM需求侧管理。
2.需求侧管理
需求侧管理是DemandSideManagement的直译,它包含了特定的内容。在市场环境之下,供电侧的供方以及需求侧的需方属于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平等交易关系。负荷管理以及需求侧管理差异性主要是:负荷管理一般属于削峰填谷、供需双赢的市场行为,主要对用户可中断负荷进行控制;而需求侧管理一般在国家政策以及市场激励环境下所进行的系统工程,包含了建立实施负荷管理方案,战略节电、节能降耗以及推迟发电投资的实现,不单单对可中断负荷进行控制,同时还对高耗能产业进行制约,推广普及各种节能设备等。IEEEDSM委员会对DSM实施方案的分类名目众多,每个参与国所制定出的DSM规划也各有千秋,但一般都会包括下面几点对策:
2.1行政对策
行政措施一般来说是利用颁布相关政策法规的方式来实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目的。我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电监会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要借助价格杠杆来实施电力调度管理,科学引导用户进行电力消费,确保供电工作有序开展,对高耗能产业进行合理的控制,优先保障居民生活以及其他重要用户的供电,保障电网安全等规定。
2.2财政对策
财政对策一般是利用电力市场运营来实施激励/抑制电价的措施,比如说分时电价、区域电价以及优质优价、电量计价和可中断电价等。实质上,国内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借助于价格杠杆来实现削峰的目的,比如说享受优惠电价的高能耗用户在高峰季节进行设备检查维修等措施。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电价机制必然会更加有助于需求侧管理的推广普
2.3技术对策
在技术对策中,其一可以选择旨在削峰填谷的负荷管理系统来对负荷曲线进行改善,减少或者推迟发电投资,而非是单单用于解决缺电状态下的负荷控制问题;其二,必须要积极推广普及节能技术,比如说无功补偿、绝热保温、高效变压器以及其他低耗家电设备等。
2.4引导对策
引导对策通常包含了宣传、培训等。比如说借助媒体手段对相关节能政策以及技能技术进行大力宣传,定期组织节能讲座或者技能产品展示等活动。另外,还有很多有助于开源节流以及环境保护的项目都能够归为DSM计划的范畴中来,例如说把非电力部门所经营的分散电源借助DSM系统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管理,从而促进热电联产以及循环发电,逐渐加大风力发电、地热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开发力度,着力于解决部分边远地区的用电问题,积极寻找其他的可替代的用能设备。
1.前言
在热电冷联产系统的方案设计中,热电冷负荷的模拟计算是热电冷联产系统优化设计的基础,负荷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对联产系统优化设计的成败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然而,在建筑的规划阶段,一般只能确定该建筑最基本的信息:如使用功能和相应面积等,它反映的只是该建筑类型的共性。如何从这些基本信息来模拟不同建筑类型的热电冷负荷呢?
目前,在热电冷联产系统方案设计中,热电冷负荷计算常采用建筑物的设计负荷来进行,即根据每平方米的设计热负荷、冷负荷与电负荷来计算建筑物的总热电冷负荷。楼宇热电冷联产系统机组的选取,常采取以电基本负荷定机组容量、电力并网不上网的设计原则,经济性的评价也采取规定运行小时数的方法来进行。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法可以初步确定机组的容量,但由于设计负荷不能反映出不同建筑类型负荷的逐时变化特点,不能反映热电冷负荷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方案也就难以在分时电价模式下进行模拟,也就不能给出各个不同时段机组具体的运行策略,不能对系统进行全年逐时的技术经济模拟分析[1-2],因而,基于传统设计负荷方法的联产方案,也就难以做到真正的优化设计。
本文在对不同建筑类型负荷的基本构成及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负荷因子”来反映不同建筑类型负荷的逐时变化特点,进而得出了负荷模拟计算的基本原理;并以写字楼为例,提出了写字楼的负荷预测模型,
2.负荷模拟计算原理
在建筑的规划阶段,一般只能确定该建筑最基本的信息,如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相应面积等,每种建筑类型负荷的基本构成及变化特点是不一样的。负荷的构成及大小由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级别等决定,它反映了设计负荷的概念;而负荷的逐时变化特点主要由建筑的使用功能、作息模式等因素决定,它主要反映了不同建筑类型之间差别。因而,对同种类型建筑来说,负荷的逐时变化特点可以利用一个反映该建筑类型属性的无因次因子来表述,在这里,我们把这无因次因子称为“负荷因子”,它反映的是负荷的逐时变化信息,是一个介于0~1之间逐时变化的无纲量数。各不同建筑类型的“负荷因子”,是在对该建筑类型的负荷变化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模拟计算而获得的。在不知道建筑更深入信息的情况下,其可根据该建筑类型的典型设置条件来相应求取。
2.1冷热负荷的计算
建筑的冷热负荷主要包括:围护结构传热负荷、新风负荷、人员设备负荷等,这三种负荷基本上各占总负荷的三分之一左右。围护结构传热负荷主要与建筑的围护结构及地理位置有关,而对于同地同种类型同档次的建筑而言,围护结构一般相差不大。新风负荷主要与人员的作息时间及密度等相关,人员设备负荷的大小主要与建筑类型及作息时间有关。当建筑类型确定时,人员设备及新风负荷的相对逐时变化信息就可基本确定了。因而,冷热负荷逐时的变化信息主要与建筑类型有关,即“负荷因子”主要由建筑类型来决定。
另外,由于同种类型建筑的级别和服务对象的差别,其冷热负荷相对大小也会相差较大,因而,可将每种类型建筑的冷热负荷分高、中、低三个等级来处理。这样就可通过设计负荷或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等级负荷的相对大小,结合“负荷因子”的概念,就可最终确定规划阶段不同建筑类型的逐时冷热负荷,其建模计算流程如图1
2.2电负荷的模拟计算
电力负荷主要由不同建筑功能房间内各种用电设备所造成。电力负荷的大小及逐时变化
特征与建筑物内各种用电设备的安装功率、设备的耗电使用性能及作息时间直接相关。
根据常见的用电设备,电力负荷主要由如下几种类型构成:
(1)照明:包括各种功能房间照明(如办公室、客房、商店等)、楼梯过道照明、立面照明、安全和疏散诱导照明等;其安装功率主要取决于建筑类型和房间功能,不同的建筑类型和房间功能有不同的照明安装功率指标;而各设备耗电使用性能主要与使用的照明设备性能相关,作息时间由功能房间所决定;
(2)空调:包括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采暖泵、风机盘管、空调箱、新风机组等;不同空调形式的电耗特点也不相同;
(3)动力运输:主要指电梯,如客梯、货梯、消防电梯、观景电梯、自动扶梯等。电梯功耗受到楼层高度、上下电梯人数、运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4)常用电器:主要指各功能房间内所使用的电器设备;如办公室内的电脑、打印机等,电器设备种类及其安装功率可由房间功能决定,对应不同的功能房间,各设备种类及相应的安装功率不同。
(5)其它:包括各种生活水泵、消防、排烟、安全监控、损耗等;
通过上述对各用电构成的分析,可以发现:建筑类型或房间功能决定影响着其用电设备的种类、相应设备的安装功率及作息时间等,因而,也可利用“负荷因子”的概念,反映不同建筑类型电负荷的逐时变化特点,电负荷的相对大小可由建筑负荷的构成、各用电设备类型的典型耗电性能等来确定。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的计算流程如图2。
逐时电负荷的计算公式如下:
(1)
其中,为逐时总电负荷,n代表各建筑类型中各功能房间类型,j为各功能类型房间内所分担的设备类型,如照明、空调、电梯、电脑等,为各功能区面积比,,为各设备投入使用系数,它主要反映各时刻设备投入的相对量,为各设备的实际功耗性能。为与的乘积,它反映的是各设备逐时耗电系数,为“负荷因子”,为负荷设计指标。
图1冷热负荷计算模型流程图
图2电力负荷计算模型流程图
3.写字楼热电冷负荷计算模型
根据以上计算原理,在对北京典型中高层(7层~20层)写字楼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可得出应用于写字楼热电冷负荷预测的计算模型,下节为某典型写字楼热电冷负荷计算模型的设置条件。
3.1典型设置条件
3.1.1各功能区面积比
对于典型的写字楼而言,功能房间除了办公间外,还应有一些保证办公正常运转的辅助房间,如冷站、机房、职工餐厅、卫生间、楼道及大厅等,另外,由于停车场有地上地下之分,故将其单独列出,其不作为写字楼的辅助功能区。各功能区的对应面积比如表1
表1写字楼各功能区对应面积比建筑分区
办公区
公共区
辅助功能区
总计
房间功能
办公间
过道+电/楼梯间
卫生间
冷站+地下室
大厅+门厅
职工餐厅
空调机房
面积比
73%
8%
2%
5%
5%
5%
2%
100%
另外,对人员密度而言,办公区可取为0.1人/m2,辅助功能区可取为0.03人/m2
3.1.2各时段人数相对百分比
由于写字楼具有较强的作息规律,根据调研结果,典型写字楼的作息时间可设置如表2
表2各时段人数相对百分比
各时段人数相对百分比
时间段
22:00-6:00
7:00
8:00-17:00
18:00-19:00
20:00-21:00
工作日
0%
10%
100%
30%
10%
节假日
0%
0%
25%
10%
0%
3.1.3各用电设备额定功率指标
(1)照明根据建筑照明标准及实地调查结果,写字楼各功能区照明安装功率指标见表2;
(2)办公设备办公间电脑安装功率取为25W/m2,打印机、复印机等可取为5W/m2;
(3)电梯对于建筑层数在7~20间的写字楼,根据调研结果,其单位面积电梯安装功率基本满足y=12.1-0.27×n其中n为楼层数,y为电梯安装功率(W/m2),现取中间值8*W/m2;
(4)空调根据理论计算及调查结果,可得出各种空调设备的输送系数范围,其中冷站部分各设备的输送系数见表4;
(5)其它设备其他用电主要包括各种生活水泵用电、安全监控、地下车场照明及送排气用电等;由于生活水泵主要是满足人员的用水要求,根据这类生活水泵的性能特点及人均日用水的标准,可以确定各种生活水泵消耗每单位电功供水所能满足的人数。安全监控、地下车场照明及送排气用电等可根据调研结果概算。
表3写字楼各功能区照明安装功率指标房间功能
办公间
冷站+地下室
大厅+门厅
内部餐厅
过道+电/楼梯间
卫生间
一般照明
非常照明
单位面积功率(W/m2)
20
10
15
20
10
5
15
表4冷站部分各设备的输送系数冷站部分各设备
冷却水泵
二次泵系统
一次泵系统
冷却塔
冷冻水一次泵
冷冻水二次泵
冷冻水泵
输送系数范围
35~45
35~45
32~42
30~45
150~200
缺省输送系数
38
38
34
32
160
3.2冷热负荷计算模型
根据上述设置参数,利用DeST对典型的写字楼进行冷热负荷计算,得到写字楼全年的冷热负荷逐时变化无因次因子,即负荷因子,如图3、图4。根据负荷因子及写字楼的典型设计负荷,就可以计算写字楼的冷热负荷。
图3(中高档)写字楼冷负荷“负荷因子”
图4(中高档)写字楼热负荷“负荷因子”
3.3电负荷计算模型
3.3.1耗电系数
耗电系数是用电设备逐时电耗与其额定功率的比值,它集中反映了各用电设备的实际耗电性能、同时使用系数等因素。正由于写字楼作息的规律性,导致了多种用电设备的耗电系数一般也只呈现工作日与节假日的差别,因而在下列部分用电设备的耗电系数图中,也只列出工作日、节假日的逐时耗电系数,其中前24小时为工作日,后24小时为节假日。
由于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采暖泵、风机盘管等空调相关设备的电耗与冷热负荷有关,因而这部分用电设备的耗电系数不能简单的采用上述工作日、节假日的区别来进行描述,其需根据冷热负荷及设备的性能来进行计算。当给定典型写字楼的冷热负荷时,就可得出空调相关设备全年逐时的耗电系数。
图5办公间照明设备耗电系数
图6办公间办公设备耗电系数
图7办公间风机盘管耗电系数
图8公共区电梯耗电系数
3.3.2电负荷计算模型
在求得各用电设备的额定选型功率和耗电系数后,就可以根据公式(1)得出写字楼建筑电负荷的逐时电力负荷。图9~图12即为不同空调系统中高档写字楼的电负荷的“负荷因子”及该设置条件下写字楼的单位面积电负荷。
图9电“负荷因子”(风机盘管+新风)
图10电负荷“负荷因子”(全空气系统)
图11写字楼单位面积电负荷(风机盘管+新风)
图12写字楼单位面积电负荷(全空气系统)
4.应用实例
为对负荷模型的准确性进行检验,利用北京某一具有代表性的中高档写字楼实际调研数据与负荷预测值进行比较。由于该写字楼冷热负荷尚无实测数据,在此只对电负荷模型进行校验。在应用负荷模型时,考虑了该楼的一些实际情况,对电负荷模型进行了充实修正。如图13~16所示,在全年逐时模拟的大多数时段内,逐时电力负荷预测值的大小及变化趋势与实际值几乎一致,该预测结果已可满足设计要求。另外,从电力负荷延时曲线的比较中,还可以看出:对于腰谷段电力负荷,负荷构成较为稳定,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非常吻合,而对于尖峰段电力负荷,由于制冷耗电不定因素的增多,预测难度加大,因而,尚有必要对冷热负荷到电力负荷的转变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图13北京某写字楼2002年实际耗电曲线
图14北京某写字楼2002年计算耗电曲线
图1512月20日-12月21日实测值与模拟值比较
图162002年实测与预测电负荷延时曲线比较
5.小结
本章主要分析讨论了热电冷联产系统中负荷的预测模型研究,提出了利用“负荷因子”来反映不同建筑类型的逐时负荷变化特征,进而提出了针对不同建筑类型的特征分别构建热电冷负荷计算模型的建模思路。并以写字楼为例,建立了热电冷负荷预测模型,并对其电力负荷模型进行了初步的验证,实测值与预测值吻合较好,其可用于写字楼联产系统中负荷的模拟预测,为热电冷联产系统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贯流式水轮机单位过流量大,转速高,水轮机效率高,且高效区宽,加权平均效率也较高,具有比轴流式水轮机更优良的能量特性。其特征参数比转速ns、可达1000以上,比速系数可达3000以上。与轴流式水轮机相比,在相同水头和相同单机容量时,其机组尺寸小,重量轻,材料消耗少,机组造价低。贯流机组电站还可获得年发电量的增加。
贯流式水轮机的空化性能和运行稳定性也优于轴流式水轮机,其空化系数相对较小,机组可靠性高,运行故障率低,可用率高,检修时间缩短,检修周期延长。对于低水头资源开发,贯流式水轮机的稳定运行范围宽,在极低水头时也能稳定运行(如超低水头1.5m以下),是其他类型的水轮机不可比的。如广东白垢电站,额定水头6.2m,最大水头10.0m,但在1.3m水头时仍能稳定运行。
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结构紧凑,布置简洁,厂房土建工程量较小,可节省土建投资。贯流机组设备运输和安装重量较轻,施工和设备安装方便,可缩短工期,实现提前发电。根据国内外有关水电站的统计资料,采用灯泡贯流机组比相同容量轴流转桨机组,电站建设投资一般可节省10%~25%,年发电量可增加约3%~5%。如我国广东白垢和广西马骝滩水电站,投资节省分别达22.6%和24%。小型水电站采用轴伸贯流机组与立式轴流机组比较,也可节省建设投资约10%~20%。由此可见,贯流式水轮机是开发低水头水能资源的一种最经济、适宜的水轮机形式,具有资源利用充分、投资节省的优势和电量增值、综合效益增值的效果。
2国内外贯流式水轮机的应用现状
贯流式水轮机自20世纪30年代问世以来,因其优良的技术经济特性和适用性而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包括灯泡贯流发电机技术在内的贯流机组技术日益成熟,贯流式水电站的开发、设计、运行技术与经验日益丰富。国外水头25m以下的水电开发,已出现取代轴流式水轮机的局面。贯流机组技术在1960~1990的发展最为迅猛,这一时期投入运行的贯流机组,最大单机容量达65.8MW(灯泡贯流,日本只见),最大水轮机转轮直径达8.2m(竖井贯流,美国墨累),最高工作水头达22.45m(灯泡贯流,日本新乡第二)。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贯流式水轮机的研究和应用,到20世纪80年代,贯流机组技术及其应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983年引进设备的第一座大型灯泡贯流机组电站一湖南马迹塘水电站建成,1984年自主开发的广东白垢电站转轮直径5.5m,单机容量10MW灯泡贯流机组投运,标志着具备自行开发研制大型贯流机组设备的能力。贯流式水轮机的应用研究和运行技术也获得了发展,积累了经验。最近20年来,相继开发建成引进设备、技术合作或自行装备的大型灯泡贯流机组电站数十座,如凌津滩、王甫洲、尼那、洪江等。其中洪江水电站最大工作水头27.3m,单机容量45MW,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水头最高、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灯泡贯流机组。国内已运行的灯泡贯流式水轮机最大转轮直径已达7.5m。目前规划或在建的贯流式水电站遍布全国各地,在建的广西长洲水电站装机15台,总装机容量达621.3MW。在西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开始贯流式水电站的规划设计,并完成了柴家峡等电站的可行性研究。在黄河干流上现已建成青海尼那电站,宁夏沙坡头电站即将竣工,甘肃柴家峡、青海直岗拉卡等电站在建。尼那电站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大型灯泡贯流机组电站,沙坡头则是应用于高含沙水流的第一座大型灯泡贯流机组电站,各具特色,为贯流式水电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经验。
对于低水头小型水电站,轴伸贯流水轮机和竖井贯流水轮机具有与灯泡贯流水轮机相当的技术经济优势,国外20m以下的小水电开发,已逐步取代轴流机组。据文献介绍,国外已运行的轴伸贯流式水轮机转轮直径达8.6m,单机容量达到31.5MW,最大使用水头达到38m。我国轴伸贯流式水轮机的技术开发起步较晚,自行研制的GZ006、GZ007(5叶片)等转轮的性能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但尚没有得到普遍的技术推广和形成相应的生产和市场规模。国内已运行的轴伸贯流水轮机多采用定桨式转轮,最大转轮直径2.75m,单机容量3.5MW,最大使用水头22m。而竖井贯流和全贯流机组技术开发程度较低,应用很少,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
3贯流式水轮机的应用及技术发展探讨
我国水电资源丰富,第四次水力资源复查成果显示,全国江河水电资源蕴藏量达7亿kW,可开发量5亿kW,经济可开发量4亿kW。现已开发量1亿kW,只占到经济可开发量的25%。我国江河的低水头水力资源,根据文献估算,水头在10m左右的资源量占到可开发资源的约500,达0.2亿kW以上。此外,我国大陆和岛屿海岸线蕴藏着巨大的海洋潮汐能资源,可开发量超过0.21亿kW,尚未进行规模开发。以上数据说明,我国适用于贯流式水轮机开发的低水头水能资源蕴藏巨大,贯流式水轮机应用前景广阔,需求巨大。经过40余年的研究与实践,我国对贯流机组设备开发、研制以及贯流水电站设计和运行技术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成就。对于25m以下低水头水电开发,优先选择贯流机组,已基本形成共识。但目前国内贯流机组设备技术和供给能力还不能满足水电建设的需要,许多大型或顶级的机组设备需要国际市场供货,国内外同类产品在设备性能、单位千瓦材料消耗等技术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别,中小型贯流机组产品的多样性和技术适应性也不能满足国内或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由于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又影响贯流式水轮机的广泛应用。因此,全面提升我国贯流式水轮机的技术水平,任务迫切,意义深远。
推进我国贯流水轮机技术的进步,应当关注贯流机组大型化技术的发展,并致力于提高国内贯流机组整体技术水平。
根据对贯流式水轮机的应用及其技术发展的分析,应用水头逐渐提高、贯流机组大型化是国际贯流水轮机技术发展的趋势,这也和我国低水头水电开发对大型贯流机组的应用需求相吻合。贯流机组对开发低水头水电资源具有优势,而这些资源的开发地点往往位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平原或河谷地区,自然资源富集或处于交通要道(如黄河上游等地区)。这类水电资源经济合理的开发,要求实现发电、防洪、航运等综合利用功能,保护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减少移民搬迁及交通设施等淹没、浸没及赔偿,修建高坝大库通常已不适宜。为了优化开发方案和工程总体布置,便于工程综合功能经济地实现,有利于保护生态和环境等资源,往往需要采用单机容量(机组尺寸)更大或应用水头更高的贯流机组。
大型化贯流式水轮机的水力设计不存在重大的技术难题,但机组设计、制造与安装等方面的一些关键技术,以灯泡机组为例,灯泡体及水轮机的支承结构,轴系的分析计算、大吨位轴承的设计制造,发电机的设计,发电机的通风冷却,机组的刚度及振动特性的评估、优化,大尺寸机组的安装技术等,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和经济风险。近年,我国水电业界结合湖南洪江、广西恶滩扩建工程、四川桐子林等水电站机组的选型设计,对此进行了研究。在洪江水电站,对采用灯泡贯流机组的关键技术及制造难度,与日本只见、俄罗斯萨拉托夫等电站的大型灯泡机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论是技术可行。该工程已成功实施,成为我国贯流电站技术进步的典型案例。而恶滩扩建工程采用灯泡贯流机组方案,其应用水头和单机容量等设计参数,机组设计制造的技术难度均已超越了世界上已运行的同类电站机组,研究表明采用灯泡贯流机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两座电站的经济分析数据也都表明,可节省建设投资和获得年电量的增加,特别是恶滩扩建工程采用8台75MW灯泡贯流机组与采用4台150MW轴流转桨机组的方案比较,前者首台机组提前9个月发电,工程总工期缩短一年,其提前发电的电费收入,与比后者高出的投资差基本相抵(贯流机组方案设备投资概算按采用2台进口、6台合作编制),每年还可多获得约3%的电量增加,其经济性明显优越。上述研究也说明,开发、应用25~35m水头段的贯流式水轮机和单机容量75MW及以上的灯泡贯流机组,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仍处于有利和合理范畴。
2配电网在进行改造规划编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2.1注意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对于城市配电网来说,其不仅仅是电力系统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城市建设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电力行业还是我国的基础性行业,其更是如此。[2]因此配电网在进行改革规划编制时,一定要注意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这样才能做到双向发展。
2.2注意符合城市配电的特点
城市配电共有六大特点,其分别为:①电网的负荷相对较为集中且符合密度额十分的高;②用户的用电质量要求都比较高;③由于配电网的设计标准比较高,因此在安全和经济的合理平衡之下,供电需要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④即使配电网的接线较为复杂,依旧需要保证其调度的稳定性;[3]⑤由于配电网在自动化这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对电网的管理水平要求也就比较高;⑥配电网当中有关的配电设施的要求比较高。
2.3注意对资金进行合理规划使用
目前,由于我国国家资金有限,给予配电网改造规划的资金是有限的,这也就要求规划人员在对其进行规划的时候需要合理有效的利用资金。那么相关工作人员在规划的时候应该如何做呢?首先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对配电网的改造并不是由一个人来进行规划的,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首先都可以将自己的规划内容制作一个方案,然后对所有提交的供电方案进行参考选取,选出最佳方案。[4]而方案的选取标准则是以资金的投入和有效性为中心,合理有效的使用资金能够为供电部门和全社会带来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3对配电网在电力工程建设当中的展望
3.1合理布局电网结构
对于配电网的经济运行以及管理来说,对电压的等级进行简化之后,对其是有利的。目前,我国城市配电网当中所使用的电压有35kV、100kV、220kV、380kV等。那么目前我国城市配电网的发展趋势是将110kV的电压引进市区,将市区当中的35kV逐渐的淘汰。其实对于任何事物来说,完美、完善是其一直追求的目前。同样的,对于电网结构来说,一个合理完善的城市电网结构的布局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布局城市电网的结构,能够有效的满足城市居民现阶段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还能够满足、适应发展的裕度。[5]这相比我国以前城市配电网的布局,合理布局电网结构能够使电网变得更加的灵活。
3.2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改造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越来越多的设备趋于智能化。对于城市配电网来说,技术的结合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技术已经成为配电网改造规划的核心内容。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配电网配置就结合了科学技术,例如:箱式变压器、架空绝缘导线等等的应用,对于我国城市配电网来说都是值得借鉴的。只有不断的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充实自己,自己才能变得更强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配电网是保障城市居民日常用电的,因此对城市配电网进行规划改造是必然的。本文主要对城市配电网改造规划的内容以及配电网在规划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再根据本人自身的想法提出了两点相关的建议,希望对我国城市配电网的改造规划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梁嘉升 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蒙阴县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马建.宿迁洋河镇区域配电网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2]李志锋.中小城市配电网规划实施策略及其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