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5:06: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纺织业调查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30-0130-03
地方高校是各省、市、自治区建立的区域性、地方性的高等院校或是从部委“下放”到地方的高等院校。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条块关系”得到了有效调整,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得到不断增强。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2286所普通高校中,教育部和其他部委主管的高校(本文称为“国家”高校)仅有107所,其余的2179所全部为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5.3%。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其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保障。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取向和就业方式发生了变化。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我们对江苏大学大学生的求职意向进行调查研究,力求真实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就业的愿望和想法,为国家制定就业政策、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和用人单位选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也为社会、学校、家庭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建议。
1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是江苏大学2010届毕业生。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80份,其中有效问卷46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2.8%。被调查者中男生占65%,女生占35%;根据我校是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结构合理,涵盖工学、理学、医学、文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等9大门类的特点,被调查者的学科呢么类为工学28.88%,理学9.48%,医学6.68%,文学5.17%,经济学21.77%,法学6.03%,管理学11.21%,历史学2.16%,教育学8.62%。从样本涉及的科类、人数、性别、年级等方面来看,样本的覆盖面较广,充分考虑了样本的代表性和所选比例的匀衡性,具有统计意义,本次调查的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我校大学生的求职意向状况,对于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2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2.1求职前的准备
2.1.1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考虑就业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17.46%选择大一就开始,36.64%选择大二开始的,27.59%为大三开始,18.31%是从大四才开始。这说明我校大学生整体开始考虑求职就业问题比较早,一半以上的学生在上大三之前就开始考虑自己的求职就业问题,这部分学生的求职就业意识较强,从他们关注考虑就业问题比较早可以看出他们对求职就业方面的信息的需求也比较大。
2.1.2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求职前景是否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大学生占了整体被调查人数的46.55%,不了解的为46.77%,另有6.68%的大学生还不知道是否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
2.1.3你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是?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认为很乐观的占9.05%,认为很不乐观的站34.48%,认为只要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合适工作的占56.67%。
2.1.4在校期间是否参加过就业指导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23.71%的人在校期间参加过学校就业指导活动的,另外76.29%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就业指导活动。这表明就业指导活动有待于加强,加强对毕业生的心理辅导。
2.2求职的价值观
2.2.1对自己第一份工作最看中因素调查结果显示,17.46%的大学生选择工作的稳定性,22.63%的大学生最看中工资报酬,6.03%的大学生最看中公司的名气,选择有53.88%的大学生最看中个人发展空间。由此可见,我校大学生对工作看中因素还是理智的,没有过份追求公司名气,而是非常注重工作带给他个人的发展空间。
2.2.2求职过程中最担心的问题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10.34%的大学生最担心自己的英语和计算机水平,而最担心专业课成绩的只占7.76%,最担心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占的比重最大,为62.94%,仅有9.91%的大学生最担心江苏大学的知名度。还有9.05%的大学生最担心其它问题。可见,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的缺乏是现在我校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最担心的问题,怎样让他们在学校学习期间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学习结合起来是关键要解决的问题。
2.2.3怎样处理爱情与事业的关系9.91%的大学生选择以爱情为重,47.41%的大学生选择以事业为重,42.67%的大学生选择两者并重。可见,我校绝大多数学生事业心比较强,求职的价值取向正确。
2.3求职的期望
2.3.1对待遇期望11.64%的被调查者期望月薪1000~1500元,34.70%的被调查者期望月薪1500~2000元,期望月薪2000~2500元的为28.02%,还有25.64%的大学生期望月薪在2500元以上。即最低月收入要求在1500以上占到了88.36%,可见当前形势下我校毕业生对于薪资要求期望较高。
2.3.2求职区域期望41.60%的大学生选择经济发达地区为自己的求职区域,9.70%的大学生表示到选择西部艰苦地区,另有6.03%大学生表示由父母决定,16.16%的大学生表示回家乡工作,还有26.51%的大学生对求职区域无特殊要求。
2.3.3对发展路径的期望调查结果显示,我校56.68%的大学生选择直接就业,走上工作岗位;32.33%的大学生选择要考研,进入更高学历层次继续深造;5.82%的大学生选择出国留学;还有5.17%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就业去向呈现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就业方式,还有5.17%的人选择了自主创业,但比例相对较小。这说明创业的意识还没有被唤醒。大学生头脑聪明,自身文化素质高且具备一定的创业条件,如果参与创业活动,不仅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
2.3.4对就业指导的期望(可选多项)9.7%的大学生需要就业政策指导,31.90%的大学生需要就业形势分析,20.91%需要求职技巧指导,27.59%的大学生需要单位需求信息,另有9.90%的大学生需要其他内容的就业指导。所需指导内容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就业形式分析,说明我校大学生对就业形式的认识和理解还比较欠缺,排在第二位的是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说明我校大学生的信息来源还不太畅通,需要学校加大招聘需求信息的渠道。
3思考与建议
近年来,江苏省职业院校专业技能大赛已进入常态化,我校作为南京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财会专业技能大赛的参赛单位在2010、2011年连续承办了两届全省大赛。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深化财会专业技能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彰显我校办学特色,使全体师生将技能大赛内化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之中,真正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新局面,结合我校实际,就财会专业、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在校学生开展财会专业技能教育访谈。通过教育访谈,旨在了解我校学生参加省市财会专业技能大赛情况,分析学生专业技能素养形成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主动钻研、刻苦训练、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财会专业技能教育访谈调查内容设计及调查结果
针对中、高职江苏省财会专业技能大赛方案及今后变化趋势,围绕我校应对各级财会专业技能大赛的制度建设,全面提升财会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从财会专业技能大赛梯队建设、参赛选手选拔和跟踪培养的需要出发,分为中职组(一、二、三年级)35人、高职组(四、五年级)20人两个组别,其中男生4人。调查各有侧重,紧紧围绕财会专业技能学习、训练的突出问题,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习动机、愿望、对专业技能的认知、学习体验、个人专业成长、进修深造和专业对口就业以及参加财会专业技能学习、训练、比赛的现实意义,进行全方位、面对面的交流访谈,获取本校学生层面的第一手资料。
1.对中职组(一、二、三年级)35人的调查结果
■
2.对高职组(四、五年级)20人的调查结果
■
三、财会专业技能教育访谈调查个案分析
1.高年级:提高标准、学做合一,各项技能再上新台阶
2007级的高贞、马文慧同学均多次参加江苏省财会专业技能大赛,并荣获一、二等奖。经过一段时间学校统一组织的专业实践,把掌握的手工账务处理、珠算、点钞技能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有益的社会经验,赢得实践企业的高度评价。随着用人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员工的专业技能提出新的要求,高效率的专业工作必须有娴熟的职业技能作为基础。
为此,她们一边温习有关理论知识,虚心请教指导教师,经常与同学开展交流,一边汇集企业不同类型仿真经济业务,从模拟实际操作的原始凭证填制如领购并填写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借款借据、增值税专用票,到记账凭证的填制,日记账、明细账等账簿的登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等,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具体的实际工作,既培养了能力又巩固了课堂所学专业知识。再通过专业技能大赛的检验,使会计职业能力的具备有了可靠的保证,并对职业道德的养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2.低年级:大赛引领,进入角色,边学边做,快速成长
在日常教学训练中,专业教师有意识地不断解读财会专业技能大赛的内容、规则,学生通过学习而有所了解,通过与高年级选手的交流互动而激发学习热情,于是,有目的、有倾向地钻研专业基础知识,积极参与技能操作,有了经验的积累和成就感,从而做出角色定位和全力投入,个人和团队均得到较快进步。
2010级赵英豪同学是技能集训队中唯一的男同学,一开始就有不服输的念头,除了课内外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在技能操作中更是积极参加,苦练加巧练,打破了我校多年来“男生没有耐心,男生技能落后女生”的怪圈,在同年级学生中遥遥领先,被学校推荐参加了二年级组的省联合学院财会专业技能竞赛,虽有出色发挥,但遇到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勇于进取的他毫不气馁,下定决心,坚定信心,集训队的技能训练不厌其烦,不断领悟,一步一个脚印,经过将近20天艰辛汗水的付出,终于迎来超越最强对手的优异成绩。
四、建议与对策
1.保证训练时间
每天训练的时间要足够,并不间断地与外地高手交流、相互切磋。希望学校能有浓厚的训练氛围,不要只有几个带队老师和训练队员组成的独立个体。希望学校解决学生一些生活问题,例如,回家路途远,希望学校能提高获奖的奖励标准。
2.掌握训练技巧,不盲目训练
技能大赛,让不同的学校一起参与,相互比拼,相互学习。让参与选手,加强技能训练,加深会计的探索,了解“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日常的训练中,不能只停留于表面学习,要不断深度学习,理解知识。
3.“官教兵,兵教兵”,教学相长
在会计实务方面可以让老师和同学模拟共同为一个企业作账。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问题,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
4.加强教练团队建设
鉴于目前大赛趋于常态化,学校梯队建设步入正常轨道,必须配齐配足指导教师,组成教练团队。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项目指导专门化,包括手工账务处理、会计电算化、点钞、珠算、翰林提五个项目,做到专人专项,相互借鉴,协作、沟通,分工不分家,和谐一致,互相配合、支持,整合我校财会专业师资力量,形成合力,促进大赛工作的高效运转。
(2)针对一、二年级及三四年级的不同基础和要求分别组成指导小组,明确责任人,至少一个年级一人。尤其要注意将工作重心下移到一、二年级,如果不抓好起始年级的基础训练,到了高年级就很难有优秀的选手脱颖而出,也无法达到优异的竞赛水平。建议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甚至是五年级全盘考虑,分年级制定目标,实施相应的训练方案,定期进行不同年级组的竞赛,稳步提升我校的技能大赛成绩。
为了推进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市政府提出了实施“1225”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案,即在全市实施一批应用示范企业、两个示范行业、两个示范领域、五个示范乡镇。服装cad(电脑辅助设计)做为信息化的典型得到了大力推广,依托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了cad技术推广应用培训中心,成立了中国石狮服装高科技促进发展中心,较早地引进了当时较先进的cad技术与设备,大力进行服装cad/cam(电脑辅助制造)的推广与应用,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全市有100多家企业使用了服装cad/cam,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得到了改造升级,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目前已拥有中国时高、美国格柏、加拿大派特、深圳丝绸之路等多种服装cad和纺织品cad、制鞋cad、平面设计等多种软件,为企业培训输送了不少合格的技术工人。据调查,全市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基础性信息管理系统,用计算机进行文书处理和上网查询相关信息已比较普及,在设计、生产、管理、购、销、存及企业文化的建设上使用计算机的意识大大提高。70%以上企业实现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野豹儿童用品有限公司、盖奇制衣有限公司、健健集团、大帝集团、鸿泰织造漂染有限公司、亿祥染整有限公司、爱登堡制衣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实施了cad和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应用工程,提高了产品的设计开发速度和制造加工精度。有的企业,已经建成局域网,有的正在建设之中。有些企业正在大力推行cad技术并与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等计算机新技术进行集成;着手实施以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为核心并与企业供应链管理等相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我市已有亿祥染整被省科技厅确定为福建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企业,永信电脑绣花机械公司、野豹服装、盖奇制衣有限公司、鸿泰织造漂染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被泉州市科技局确定为泉州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企业。
二、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整体规划滞后。到目前为止,我市尚未制订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且未建立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因而在推动这项工作时,政府有关部门未能形成合力,影响了我市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二是宣传不够有力。由于对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宣传不够有力,使企业家在思想上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想法,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思想认识存在片面性。有的企业家简单地认为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无非就是企业多买几台电脑,或者使用了服装cad,就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其次,存在等待观望心理。不少企业主认为信息化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但不一定在较短时间内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要看看人家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再说。第三,缺乏规范化管理理念。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是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没有规范化的管理,数据就不能得到有效的采集和存取,尽管我市有不少企业都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真正实行规范化管理的企业并不多。第四,担心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有不少企业心存疑虑,担心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尤其是财务管理规范化,其利益将受到损害。由于存在上述问题,致使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进度缓慢。
三是人才资源匮乏。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和应用,关键在人才。调研中发现,我市纺织服装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和使用普遍处于较低的层次,有些服装企业即使购进了cad,也通过一定形式引进、培养了人才,但由于人员不稳定,时进时出,机台闲置,使用率不高;有的企业即使花钱开发或购置安装了管理软件,但没有会使用、会维护、会二次开发的人才,使设备、软件闲置,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四是资金投入不足。一个完备的信息化系统工程,一般要投入数十万元,大的要投入二、三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从我市30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的情况看,目前投入2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0多家(主要在染整企业),投入50至60万元的企业有200多家(主要用于购置服装cad),其余企业投入在10万元左右,有些企业甚至尚未投入。上述问题的存在,形成了制约我市纺织服装业改造升级的瓶颈,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我市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将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对实施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要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到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大力协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市政府应成立制造业(纺织服装业)信息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对全市制造业信息化的实施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在此基础上,采取积极措施,集成各项资源,统筹规划,确定总体目标,制定确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1、 寻找商机,改变观念,运用资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人们注意到,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内涵的重大变化。在国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中,新的科技成果将会不断涌现,这将大大地扩大企业的目标市场容量,我们要做好投资,充分运用好现有的广大人力资源。
报告出现的新观点、新决定为我们提供了前未所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在竞争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实现发展,这需要我们改变观念、积极调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引进朝阳行业联动本行业,资源合理充分运用,创造性的发展
针对处长会议精神指示,我从本处闲置的门面房如何使用为出发点,结合本处在公司的管理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及所管辖服务范围的优势,进行了项目的市场考察和设计想法。认为该项目可以让我们充分运用我们物业处的公司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增加新的收入点,提供新的服务产品。
首先,介绍此项目的来源和出处。
xx乐游是xx集团旗下xx旅业集团倾力打造的一款优质旅游品牌,xx乐游计划用五年时间做到国内旅游第一品牌。
xx乐游将汇聚一批有志于旅游事业的精英,通过旅游产品生产与销售的专业化分工,实现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使该项目内的合作者享受到事业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xx乐游将依托xx的航空、机场、酒店、景点等资源优势,构建先进的网络平台,大力发展旅游分销渠道。计划三年内,在全国范围发展3000家加盟门店,5000家专业旅游咨询机构,通过对行业价值链的整合,实现“xx乐游”的商业价值。
xx乐游将使加盟商摆脱传统旅游繁琐的业务流程,真正实现高效、便捷的操作模式;
xx乐游以集团优势获得的异业经营渠道,大大降低加盟商的经营成本,迅速提升利润空间;
xx乐游将引进银行第三方信用管理体系,为各环节的运营提供金融企业级别的可靠保证,使经营风险最小化;
xx乐游将xx严谨、规范、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理念植入运营的管理中,颠覆当前旅游业混乱无序的现状,打造旅游行业新标准,创建旅行生活新价值。
xx乐游背景篇
xx集团简介
发展历程
创业17年来,xx集团把握机遇,寻求突破,实现跨越发展;目前,xx资产规模逾1600亿元,年营业收入近5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80000个;展望未来,xx将朝着进入世界500强与创建中华民族的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的伟大目标迈步前进。
产业格局
xx立足于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综合运营商,通过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覆盖客流、物流、资金流,构筑起以航空旅游、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服务为三大支柱的新型产业格局。
综合实力
xx经营6家上市公司,13家全系列产品服务航空公司;共运营飞机240余架,近500条航线,通达90余个国内外城市,年旅客运输量3000万人次;信托管理资产规模近300亿元,拥有货船近50艘,货运飞机近10架;管理全国12个机场,逾50家酒店,提供超过10000间的客房服务;并有遍布全国近30家旅行社,近100家商场及超市。
xx旅业简介
xx旅业是xx集团的产业集团之一,是xx集团三大战略业态之一的航空旅游业的核心企业,负责整个xx集团旅游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和业务拓展,业务范围全面覆盖 “吃、住、行、游、购、娱” 旅游六大要素。“xx乐游”是xx旅业旗下重点规划项目,立志于成为世界级旅游连锁门店品牌。
xx乐游综合介绍篇
xx乐游专注构建阳光开放的旅游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成长,力求改变旅游市场“弱、小、散、乱、差”的现状,顺应市场发展的趋势以及政策对规范化发展要求。“xx乐游”旅游连锁门店,通过统一的视觉形象、强势的市场营销、规范的业务流程、领先的系统操作、专业的培训保障、可靠的财务服务、xx的资源支持,为旅游产品供应商、旅游连锁门店、旅游产品最终客户打造一个统一、标准、开放的平台,在满足个人、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对旅游产品价格、质量、便捷、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同时为供应商、加盟商创造长期稳定的盈利。
统一的视觉形象;
xx乐游统一的基础设计,统一的门店装修,统一的宣传资料,统一的办公用品,统一的旅游用品,统一的市场宣传,全方位打造旅游连锁门店清新形象。
强势的市场营销;
xx乐游承诺在当地主流媒体进行强势市场推广,同时通过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户外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以及xx的自有媒体打造全方位立体市场营销,使得xx乐游在当地能够快速建立品牌知名度。
规范的业务流程;
xx乐游供应商、运营人员、门店按照分工进行产品生产、包装、培训、宣传、咨询、销售以及后续服务,规范的流程,专业的分工,最大程度上节约了供应商及门店的运营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领先的系统操作;
xx乐游的产品销售、财务支付在系统中执行,从而摒弃了传统连锁门店中线下操作的弊端,保障了xx乐游合作伙伴的长期利益。同时,通过定期的系统分析,可以发现合作伙伴在销售、产品等方面的问题,及时提供修改建议。
专业的培训保障;
“xx乐游” 培训团队由拥有多年旅游从业经验的人员组成,专职负责门店培训和供应商培训,搭建专属旅游行业的培训体系,为门店和供应商提供良好的沟通交流学习平台,打造业内最专业、最具竞争力的销售团队。培训内容涉及旅游产品、销售技巧、服务态度、店铺管理、团队操作等方面。由于其课程涵盖范围广,针对性强,实用性高,深受各地门店和供应商欢迎。
可靠的财务服务;
xx乐游的财务管控通过虚拟银行概念实现便捷的结算;通过引进第三方信用管理体系,为门店提供一定数额的信用担保;通过严格的合同约定及灵活的付款方式,为供应商规范资金使用,减轻资金压力。
中立的监管体系;
xx乐游独立运作,秉持开放性及中立性的原则,其监管体系由资源管理部、渠道管理部、营销策划部、计划财务部、综合管理部共同搭建,相互监督,共同保障xx乐游模式的贯彻执行。
xx的资源支持;
xx乐游作为xx旅业的重点项目得到了xx集团及旗下xx航空控股、大新华物流、xx实业、xx商业、xx机场、xx置业、xx易集团及xx旅业旗下兄弟单位在开设门店、市场宣传、机位协调、酒店控房等方面的鼎力相助。
xx乐游品牌篇
xx乐游=xx服务+快乐旅游
“xx乐游”品牌以“我的人生,我的旅行”为品牌口号,以“快乐旅游,尽在xx乐游!” ;“个性旅游,尽在xx乐游!”;“环保旅游,尽在xx乐游!”等为系列宣传口号;倡导通过诚信经营,为客户提供丰富、低价、特色的产品,以“xx”的品质服务来给旅行者带来快乐的旅游享受。
诚信经营:诚信经营是企业、产品生存之本;
丰富产品:丰富产品的同时,寻求产品低价、差异化;
xx服务:以xx标准培训、规范旅游社服务体系;
快乐旅游:以追求给旅行者带来更多快乐为使命;
xx乐游规划篇
第一阶段 创建期2009-2010
选取西安,成都,武汉,济南、重庆等全国一类及二类城市5-10地,有步骤的进行xx乐游门市的布局500家,并在当地取得相当的竞争优势,同时引入xx乐游连锁门店异业经营的新模式。
第二阶段 拓展期2010-2011
“XX年薪酬调查报告”对职业薪酬进行排行,排名前20位的有高级管理、系统安全管理、包装设计等职业,其中,高级管理以月薪7151元排行第一位。
———————————薪资排行榜———————————IT回暖 薪酬水涨船高
此次调查中,居职业薪酬榜的前20名中,IT业的占了四席,分别是:系统安全管理(平均月薪6667元)、信息系统分析员(平均月薪3942元)、系统集成/支持(平均月薪3112元)、软件开发与测试(平均月薪3000元)。
在此次调查中,系统安全管理以平均月薪6667元居职业薪酬榜的亚军地位。据知情人士介绍,这个岗位是按人给薪,一个有着很资深的安全管理经验的“牛人”,一年拿个十几、二十万是没有问题的。
对此,海峡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解释称,SP的异军突起、互联网全面复苏、手机行业的巨大容量对IT行业整体薪酬形成强有力的拉动。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无线增值领域薪酬水平的暴涨。IT行业整体薪酬上涨大概20%~30%都来源于这个领域的拉动。
SP利润飙升,从业人员队伍迅速壮大,人员薪酬水涨船高。互联网的全面复苏对这个行业的薪资形成明显的总量拉动。
设计类 人才忒吃香
在XX年,随着市场对设计类人才的旺盛需求,包装设计类人才的薪情可谓一路飙升,以6367元的平均月薪牢牢占据了职业薪酬榜的季军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仅以广告设计专业为例,目前福州市就有几百家已经登记注册的广告公司,每年对平面设计、三维动画设计等广告设计类人才的需求量一直非常可观。如果再加上各种化妆品公司、印刷厂和大量企业对广告设计类人才的大量需求,那么广告设计类人才的缺口就至少高达上万名。此外,随着房地产业、室内装饰业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形形的家居装饰公司数量也越来越多,电脑艺术设计、室内外设计等专业的设计类人才需求量一直都在呈迅速上升的趋势。
据介绍,那些能够熟练地掌握Page-Maker、CoreDraw、Free-Hand和Illurster等专业制图软件来操作PC机和“苹果机”的设计类人才,通常都能找到一份XX元~3000元月薪的就业岗位。
纺织业 发展旺盛拉升薪情
根据调查,XX年的染整工程人才的平均月薪涨至3000元。据介绍,染整工程是培养从事纺织品染整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福建是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现有纺织服装企业万余家。目前福建省的纺织产业已位居全国四强,与江苏、浙江、广东成为全国四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地。“这个行业的发展拉动了对从业人员的需求日益旺盛,对高层次的人才争夺也将日益激烈,从而拉升了从业人员的薪情。”
财务管理 再成高薪点
在本次调查中,财务管理人才的平均月薪超过了企业管理人才,以3874元排职业薪酬榜第七位,再次成为职场中的热点。
海峡人才网的职位信息显示,财务和管理经验、包括对相关工商财务税务政策及法规的掌握与行业经验是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有在跨国公司或上市公司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对此,该负责人表示,相对于一般会计人员的过热,对企业运营管理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财务管理人才仍然是供不应求。
咨询业 成最佳职业之选
这次调查,咨询顾问居职业薪酬榜第十位,其平均月薪为3509元。“咨询业自从出现以后,一直就以体面、高薪的新贵面貌示人。”该负责人表示。
从求职角度看,咨询业仍是刚毕业的MBA和大学生的最佳选择之一。首先是咨询业行业本身有长远的发展前景,员工有成长机会,有很好的培训;与有经验的高手合作;有很开阔的接触面,可以熟悉多种不同行业的公司和人,甚至有机会进入不同的领域。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如何能拿高薪酬————学历越高薪酬越高
根据海峡人才网此次薪酬调查的结果,学历对薪酬的影响很明显。学历“博士”的平均月薪最高,为4722元,而学历为“中专以下”的平均月薪最低,仅有1205元,相差近四倍。学历为“大专”和“中专”的平均月薪也分别与其相差2.2倍、2.9倍。学历为“本科”的平均月薪为2875元,也仅为“博士”的60%左右。
在此次调查中,MBA以18334元的平均月薪最高值略胜其他硕士一筹,非MBA硕士的平均月薪最高值为16667元。
企业规模越大薪酬越高
在此次薪酬调查中,可以看出规模越大的企业薪酬水平越高。针对来自不同规模的企业信息来看,规模在“100人以下”的平均月薪为1938元;“101-300人”规模的平均月薪为2189元;“301-1000人”规模的平均月薪为2333元;“1001人以上”规模的平均月薪为2359元。总体来看,规模越大的薪酬水平越高。
工作年限越长薪酬越高
究竟要多高的薪水才能“挖”到人呢?从海峡人才网此次薪酬调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到不同“工作年限”的大概“标价”。
根据此次调查,刚工作不到1年的平均月薪2146元。一年之后,平均月薪能涨到2333元。如果工作还没够3年,可能你的月薪都不超过3000元?穴2年为2407元;3年为2458元?雪。直到你拥有了4年的工作经验时,你的平均月薪能涨到3134元。在你拥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时,你每月可拿到3244元的薪酬。
据调查,工作经验不到4年的薪酬基本上都在XX~3000元,而4年之后,薪酬就会大大提升。
“2009年9月12号有轮胎特保案,轮胎算什么呀?几十亿美金,根本不算什么的,非常小的一个比例。中国的纺织品才是出口的大宗。如果美国人够聪明的话,既然轮胎都敢搞,无缝钢管敢搞,纺织品怎么会不搞呢?这不合理,怎么可能让中国人赚钱呢?没有道理的。所以一定会对纺织品的原材料进行攻击。我就让我的助理花了很长的时间去调研棉花,把资料研究完之后,大吃一惊。很不幸的告诉各位,他们不是刚开始,已经快结束了。”――相信看到这段话,很多人大吃一惊。郎成平经过调研发现的已经结束的“美棉阴谋”是什么?
首先从现象说起。在郎咸平团队的调研中发现,2009年中国的棉花产量和质量都在大幅下滑――“平均棉花质量下跌10%,单产量下跌10%,耕地减少10%”;“农分率也下降到34%,农分率就是100斤的籽棉能够转化为多少皮棉。籽棉是种出来的棉花,带种子的,不能纺纱,必须转化成皮棉才可以。中国农分率的标准应该是37%~38%,这个数字每年不一样,但是都差不多,可是今年的农分率只有34%。棉花单位的产量下跌,质量下跌,农分率已经低于我们过去的棉花了。”
按照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2009年9月的《全国棉花长势调查报告》,2009~2010年度,全国棉花总产量将较上一年度下降12.4%,为700万吨,是2000年以来棉花产量的最大降幅,市场缺口约为200万吨。这是为什么?很多人和郎咸平一样发出疑问。
郎教授在疑问之后自己找到了答案:孟山都。
因为中国的棉花全部都是1997年从美国孟山都所引进的叫做转基因抗虫棉33B。抗棉铃虫,这是棉花最讨厌的虫。由于抗虫棉33B抗虫特别好,2001年~2004年的三年间,孟山都的棉花使得农药使用量下跌了50%~60%,种植成本下跌了25%,每亩棉花的产量上升了20%,农分率是42%。这三年非常好。但是孟山都的技术含量重点不在这里,如果仅此而已,他也控制不了中国棉业,重点在于抗虫棉33B在经过三年种植之后,如果不去买他的新种子,保证三年之后一代不如一代。“孟山都为了掌控中国的棉花市场特别发展出这么一个转基因抗虫棉33B'’,“这就是为什么2008年之后,我们的棉花质量下跌10%,产量下跌10%,耕地面积少了10%,都是迅速下滑。更可怕的是农分率从过去的42%跌到了现在的34%,比过去我们中国用的传统棉花还要差,已经比不上我们原来自己的棉花了”――郎成平揭示道。
更可怕的还不至于此。“这个品种对棉铃虫是由防御作用的,可是棉铃虫被消灭之后,2006年开始蚜虫出来了,红蜘蛛出来了,烟粉虱出来了,其他的害虫都出来了,造成了更大的后患,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棉花的质量要下跌”,“要杀蚜虫、红蜘蛛,就得买农药。农药是两个公司提供的,一个是孟山都,另一个是他的合作企业德国的巴斯夫。就这两个公司提供这种农药,其他公司都没有。所以你买农药他会赚一笔。或者你原来的种子不用了,就向他买种子,买种子他再赚一笔”――够触目惊心吧。
坚硬的缺口
为什么美国要处心积虑为中国研制特定的棉花种子呢?而且在被中国种子公司抄袭后一点也不怕?处心积虑是因为巨大的市场诱惑,而不惧抄袭是因为人家的技术含量真正高――到头来你还是有求于我,无论是种子,还是农药,还是棉花,总有一处你要有求于我。
中国的棉花缺口就跟出口能力一样是个明眼可见的事实。对国外棉花供应商来说,这巨大而坚硬的缺口就是他们的胃口。以下表格是2006~2009年中国棉花产量及进口量表,表中数据表明中国的年棉花缺口量在200万吨左右,高于200万吨的占多数。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495万公顷,较上年减少80万公顷,棉花产量640万吨,较上年减产14.6%。美国农业部2月8日的2月份月报已下调美棉库存,并调增本年度中国棉花消费量至1034.2万吨,市场由此认为本年度后期中国棉花供应会偏紧。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导致纺织等行业出口萎缩,去年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59 77万吨,同比下降27.0%。不过由于内销市场增长等影响,去年末我国棉花进口呈快速增长态势。据海关统计,2009年12月份,我国进口棉花22.90万吨,环比增103.0%。今年1月份中国棉花进口量再创新高达31.1万吨。
据中国棉花协会,今年棉花生产形势不如预期,尽管棉花价格较金融危机前出现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棉花种植面积仅稳中略增,且从南到北遭遇低温天气,春播推迟15天左右,播种开局不利。虽然纺织业恢复向好,生产出口形势将好于2009年,但面临原料、人工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化、贸易保护主义等不确定的压力。此外,全球棉花市场在新的年度也将面临产需缺口加大、库存下降的局面。
日前,国资委发表报告,由于印度停止出口加上国内需求增加,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棉花供应短缺。报告中援引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的数据说,在今年新棉花采摘上市之前,中国将出现31万吨供应缺口。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棉花生产国,为了增加供应抑制价格上涨,印度政府上周宣布停止棉花出口。这一决定给中国刚刚恢复活力的纺织工业带来了冲击。在巨额经济刺激计划的提振下,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了11.9%的高增长,纺织业也在需求扩大的提振下出现增长,但是中国去年棉花产量却因为种植面积减少而出现大幅下降。据中国棉花网预测,在8月底新棉花上市之前,中国棉花供需缺口可能会高达350万吨,而且明年棉花供应依然可能紧张。另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人士估计,到2020年,我国纺织行业70%用棉需进口,也就是说世界80%的棉花要供应中国。
虚弱的国棉
棉花在中国如此之缺,为什么生产跟不上?供不应求的市场还不足以让棉农动心吗?是的,因为让棉农动心的不是市场,是价格。
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棉农开始直接面对享受高额政府补贴的美国大棉花场主。2008年进口棉数量是2001年加入WTO时的19.5倍。从2008年以来,中国三大产棉区棉田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递减。中国最大的产棉区新疆2009年棉花种植面积为2015.6万亩,较上年下降19.4%。
多年来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在长江流域棉产区,浙江最大的省属农场――黄海农场的棉花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1.3万亩降到了2009年的100亩,仅作为农场科学试验田保留。
中国棉花协会的调查报告中显示,2009年黄河流域棉田面积减少了16%,长江流域棉田面积减少20%。而据调查,“明年(2010年)种植面积还要减,山东和河北已经改种小麦了”――棉花协会人士表示。
加入WTO后棉花价格波动不定,2002年至2008年,中国棉花收购价格年均波动幅度超过12%。棉花价格的不确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升使棉农收益总体下降。棉农承担了价格波动的恶果。
在不确定的利润面前,棉农缺乏安全感,种植积极性处于逐年被打击之中。而对用棉企业来说,这种价格波动以及用棉政策重压和国棉质量问题造成的打击更大。棉花每年都是纺织企业头痛的问题。
配额、滑准税、爆炒
“我们国家自己的棉花质量差,问题多,又不能完全满足国内生产需求,进口棉花又有配额又有滑准税,增加了企业很重的负担,对纺织业来说非常不公平”,福建某家大型棉纺企业的副总裁陈总曾对记者说。他的这种气愤已是行业同感,每年棉纺企业都要为棉花大伤脑筋,尤其是棉花价格飙涨的时候,为了“抢棉花”有的企业不惜派人常驻新疆等棉产地,也不惜高额购买配额。
“美国有国家补贴,我们不仅没有补贴,还要配额管制,还要征税,事实证明越靠政策管制,对棉花生产、流通越不利”,该企业人士表示。
我国目前对进口棉花实行配额制,关税内配额只有89万吨,其它配额量国家会依据市场变化进行增发,但是需缴纳滑准税,目前滑准税是5%~40%。即使国外棉价已经高于国内,企业进口棉花仍需缴纳5%的滑准税。对于不得不进口棉花的中国纺织企业来说,这笔不小的负担已经严重影响中国棉纺的国际竞争力。
游资的不良爆炒行为将棉农与纺织业置于利益圈之外,中间商控制着棉价与利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2010’中国棉业高峰论坛上就指出,游资炒作棉花、棉纱,使得现在有的针织厂不得不考虑自己要建纱厂,这就使纺织工业被迫出现再次扩大规模,把有限的资金不用于产业链提升,而是用于应对棉花和棉纱的炒作。杜钰洲认为,这是很大的浪费。
不止是补贴问题
从1999~2003年,美国政府对棉花的补贴率高达89%。也就是说生产100块的棉花,补贴89块。从2001年到2002年,他的补贴率超过129%,完全给农民钱,种出来就是钱,完全超过你的成本。所以美国的棉花非常便宜。――郎咸平认为美国出口农产品的策略就是补贴,对于棉花也一样。
“在中国,农民种粮有补贴,种棉花却没有补贴,这不公平”,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棉纺协会会长徐文英曾对记者说。他认为,应给农民直接种棉补贴,农民利益才能得到保证,也给中国纺织工业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一节 选题意义 1
一、研究现状 1
二、研究目的 1
第二章 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3
第一节 汇率变动现状及原因 3
第二节 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消极影响 3
一、汇率风险增加 4
二、低价优势难以维持 4
三、以“跑量为主”的经营模式导致纺织出口额增速出现下降 5
四、竞争将更加激烈 5
第三节 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积极影响 5
第四节 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品出口额的影响的分析 6
一、调查分析 6
二、实证分析 7
第三章 浙江纺织业应对汇率变动的对策 9
第一节 解决的方法 9
一、以非美元的方式结算 9
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9
三、开拓更多的客户源 10
四、改变贸易方式 10
第四章 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一、研究现状
由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贸易顺差激增等原因,人民币遭受了空前的升值压力。2007年人民币汇率刷新高达70多次,2007年12月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人民币7.3647元。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到2009年4月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为人民币6.9920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已达到18%。
纺织业是浙江主要出口行业,是浙江出口一大支柱,纺织业的出口对汇率的依赖又非常大,且纺织服装的附加值低,是以价格优势作为竞争手段的,因此,人民币升值使纺织原材料、劳动力等都涨价,打破了浙江纺织业在国际市场中一直以来的价格竞争力,影响其出口额。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即意味着美元降价,即本国价格上升,而国外购买力却下降了,这又会进一步增加我国商品出品的难度。
又因为浙江最大的出口贸易伙伴是欧美国家,人民币兑换美元的速度一直在加快,企业的利润也因此而被减少了。根据数据统计,浙江省纺织品的出口额每年都在增长。例如,2007年浙江省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356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9.7%,其中,出口纺织品170亿美元,增长23.1%;出口服装186亿美元,增长16.8%。若人民币升值达到10%,我们可以计算出浙江纺织企业将因为汇率的原来,一年至少损失35.6亿美元 ,这个数字对于原本就营利不多的纺织品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据相关部门统计,在外贸服装企业发达的浙北长兴地区,受汇率影响,近84%的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0%以上,80%以上企业称利润空间减小,提价空间不大,其间,不少企业损失都已超过百万元。
二、研究目的
由于近几年人民币的升值对各界都有带来了巨大压力,有关人民币升值对贸易影响的研究也增加了很多。比如,石美玲认为,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是富有弹性的,因此供给量对于价格变化的反应较大,所以人民币升值必然会导致商品出口增幅的下滑(石美玲,2006)。王开也通过价格机制得出了人民币升值会促进进口增加的结论(王开,2005)。沈国兵却提出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与中国进出口变动之间并不存 因果关系的看法(沈国兵,杨毅,2005)。
因此,为了对浙江纺织品出口因汇率变动而受到的影响有一个了解,本文就这方面做了一个研究。
第二章 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第一节 汇率变动现状及原因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人民币汇率是指以美元为主要代表的外汇均衡价格,即用外汇表示的人民币的价格,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一定数量的人民币的价格。自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政府只在有必要时予以干预和调控。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贸易顺差不断加大等原因,人民币遭受了空前的升值压力。自从2005年进行汇改以来,人民币的升值速度更加快。对中国商品进出口的影响也更加明显。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中国经济,尤其是浙江纺织经济有着很大的关键作用。而要使这个作用能够实现,首先就要分析汇率变动的原因及走势。
从宏观层面上看,中国经济总量地位的提升和持续增长的预期是推动人民币缓慢升值的深层原因。近几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GDP增长维持在10%以上。从长期来看,一国汇率水平与该国经济实力呈正相关的关系。
从微观经济因素来看,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根源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人民币和外币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对比的变化;二是外汇供求状况的变化。具体分析其原因概括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我们需要有一个汇率体系改革。2)国际上美元贬值导致人民币面临巨大政治压力。3)汇率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缓解对外贸易摩擦、扩大内需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
总的来说,人民币和外币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对比在不断发生变化,我国外汇供求的变动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有经济的,也有非经济的,且各个因素之间又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甚至相互抵消的关系,因此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极其错综复杂。比如国际收支状况、财政收支状况、实际利率差、通货膨胀率差、经济增长率差异、国民收入高低、货币供给、各国汇率政策和对市场的干预、投机活动与市场心理预期、政治与突发因素。
第二节 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消极影响
人民币汇率由于其种种因素而改变着,尤其近几年一直在创出新高点,对于一直以来靠低价格来打拼国际市场的浙江省纺织行业来说,汇率提升正在考验着纺织出口企业的心理承受能力。
2007年,我国政府调整了对外贸易政策,以缩小贸易顺差,扩大进口的政策取向,取代了以出口为导向的贸易政策。并且进一步降低了出品退税税率,提高了加工贸易的门槛。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导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尤其是近年石油价格的上涨,与石油相关的化纤等原材料等也跟着涨价。不光是生产原材料涨价,生产劳动力成本也相应地上升。但在同时,周边贸易国家低端加工贸易正在加速发展,这些都导致浙江纺织加工贸易企业生存困难。
纺织业是浙江出口商品的一大支柱,人民币升值对该产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有关各方最担忧的。确实这个影响还是很大的,一个是国际市场的萧条导致订单减少;一个是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像原油等的大幅度降价导致的其他原材料的降价导致企业的库存商品价值大幅度缩水;还有就是出口企业承担的汇率变动导致的损失等等。
一、汇率风险增加
人民币升值导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汇率风险增加了,很多企业不敢接单子,“在非州有很多客户,订单也不少,但由于汇率波动太大,我们不敢接单。”在绍兴举行的一次外贸企业座谈会上,绍兴宝纺印染负责人说,他们公司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汇率变动太大了,他们主要出口输入地是在非州,因此西非最大的经济体货币奈拉贬值给他们企业外贸出口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绍兴另一家纺织企业的负责人说,由于当时签合同时没有坚持按签订合同时的汇率结算,他前一年年底接到的总价45万美元的订单,交货期为三个月,但是还没等到交货期,总货款已经缩水近7万元人民币,使他蒙受了不少的损失。人民币升值2%,即企业拿到的货款折合成人民币只有原来的98%,若人民币升值10%,则收到的货款将只有原来的90%。根据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2%,浙江纺织品企业的平均利润将会减少5%~10%,如果人民币升值3%~5%,企业还能承受,但如果升值幅度达到了10%以上,预计将会有50%的企业难以继续经营下去,也就是说行业将会垮掉一半。
二、低价优势难以维持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出口纺织品的成本上升,并同时相应地提高了出口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从而降低了国际竞争力。除了价格的影响外,人民币的升值还会导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其他发展中国家正以更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来抢占我省纺织品的海外市场,如果这些国家进入了纺织品国际市场,浙江纺织品的成本优势将会被大大削弱,使浙江依赖低价格模式竞争的纺织出口利润变得更加稀薄。这些都进一步的增加了浙江纺织品出口的难度,抑制了出口数量。
三、以“跑量为主”的经营模式导致纺织出口额增速出现下降
浙江纺织业的出口是以跑量为主的,2006年1~4月,浙江省纺织品服装出口做出实绩的企业就有5488家,比2005年末增加了394家,其中,私营企业为2789家,外商投资企业为1940家,集体企业为411家,国有企业为340家,个体工商户为9家。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纺织品22.47亿美元,增长35.4%,私营企业出口纺织品20.8亿美元,增长64.4%。同期,浙江省纺织品服装出口价格指数为1.05,数量指数为1.24,即出口平均价格增长5%,而出口数量增长24% ,也就是说数量增长快于价格增长,这就导致了出口数量增加比较快,且增速也比较快,而出口额虽也是处于增长之势,但增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即浙江省的纺织出口是以跑量为主,但是后续工作并没有连接的很好。浙江纺织业需要打破其一贯的以跑量为主的经营模式,要多开发新品种,创立新品牌,增加像雅戈尔、杉杉这样的高档次产品。产中附加值低以及科技创新能力低的缺点也是需要尽快克服。
四、竞争将更加激烈
受人民币升值冲击最大的主要纺织品是那些大宗的、低档的、初级的纺织品,而浙江纺织品出口的主打产品就是这些。因此,浙江纺织品出口的销售压力将大大增加,出口形势将变得更加严峻。首先,在国际上有像泰国、墨西哥等生产、出口同类商品的强劲的竞争对手;其次,国内纺织品行业内部企业间的竞争将变得更加的白热化。因此,人民币升值又导致了浙江纺织品行业竞争力的调整,使竞争更加激烈。
第三节 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积极影响
汇率变动引起的人民币升值对浙江纺织品的出品除了消极影响外,当然也有其积极影响。
首先人民币升值对浙江纺织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挑战,如果能找到确切有效的方法来抵抗人民币升值,那么该企业一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其一席之地。
因为浙江纺织品的出口是以低价格的优势来参与竞争的,产品的附加值低。以前因为价格低,出口企业在其出口产品跟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相比有着相当强的竞争力,这些企业就不会去想要如何才能增加其竞争力。但是人民币升值后,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必然会受到限制,而且浙江纺织业的低价格优势也被打破,为了能够生存下去,浙江纺织企业需要改变其原来的出口结构,出口模式来适应当前的国际环境。他们想要继续在这个行业发展下去,就得改变其原先出口低附加值产品的模式,打破以跑量为主的销售方法。投入更多的创新科技,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速浙江纺织行业的内部结构调整。
同时人民币升值还有利于减少浙江纺织出口的贸易摩擦并且能改善贸易环境。浙江纺织以价格来竞争国际市场难免会引起贸易摩擦,经常会遭受到倾销立案调查。而人民币升值后,纺织品的出口价格必然也会有所提高,因其原先的价格非常低,因此即使价格有提高,其原来非常高的市场占有率也不会降低很多,浙江纺织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样就能有助于减少被告为低价倾销的诉讼。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浙江纺织行业今后必须要调整出口低价战略,改以高质量、新款式、多功能和完善的售后服务等方面来取胜,提高产品附加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些都显然有助于浙江纺织品出口减少国际贸易摩擦。
第四节 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品出口额的影响的分析
纺织服装业是浙江外贸出口的一大支柱行业,汇率升值对其的负面影响一直以来是很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但实际上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浙江纺织出口还是处于稳定增长之势。
一、调查分析
表1 汇改以来浙江外贸出口和顺差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金额 同比 金额 同比 金额 同比 金额 同比
外贸出口 768.04 -9.89% 1008.98 31.37% 1282.54 27.11% 1542.9 20.3%
其中:纺织服装出口 244.29 19.87% 297.39 21.74% 355.98 19.70% --- ---
注:数据根据浙江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纺织服装业主要由上游的化纤行业、中游的纺织行业和下游的服装行业组成。由表1可以看出2005年、2006年、2007年以及2008年浙江外贸出口分别为768.04亿美元、1008.98亿美元、1282.54亿美元、1542.9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9.89%、31.37%、27.11%、20.3%,除了2005年出现了负增长,其他几年都是处于缓慢增长的,只是增速出现了减缓。而2005年之所以会出现负增长,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能力有限及跟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很密切的联系,故本文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2005年、2006年、2007年浙江纺织品出口额分别为244.29亿美元、297.39亿美元、355.98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9.87%、21.74%、19.70%。根据调查得到2004年浙江纺织品出口额为203.8亿美元,同比增长为27.1%。另有调查得到1978年~2004年浙江出 口的年均增长为30.1%,而2005年开始年增长率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是不是因为2005年国家进了汇率改革引起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为了分析近几年浙江纺织品出口出现增速下降受到了汇率变动多少影响,在本文中做了一个实证分析。
二、实证分析
目前也有很多学者做过因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品贸易的实证研究,但对浙江纺织业出口的可能不多见,这里我就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浙江对外纺织品出口贸易进行实证分析。
(一)选取指标
选取指标:汇率影响出口弹性
弹性是指一个变动的变化率引起另处一个变量变化率之间的比例。
在这选取的是汇率影响出口的弹性:【(X1-X2)/X1】/【(E1-E2)/E1】。其中(E1-E2)/E1是汇率变动率,(X1-X2)/X1是汇率引起的相应出口变动率。
汇率的变动对浙江纺织出口的影响情况有以下几种:
1、当【(X1-X2)/X1】/【(E1-E2)/E1】=1时,汇率变动幅度与出口变动幅度相等;
2、当【(X1-X2)/X1】/【(E1-E2)/E1】>1时,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出口的影响较大;
3、当【(X1-X2)/X1】/【(E1-E2)/E1】<1时,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出口的影响较小。
(二)数据选取
在汇率和贸易相关关系的研究上,弹性分析是研究汇率变化与贸易收支变动的主要分析方法。就目前来看,弹性分析基本上是用名义或实际汇率在全国或某个行业进行的,而以实际有效汇率研究的较少。而选取实际有效汇率(REER)来计算汇率影响出口的弹性,主要由于REER剔除了本国物价相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这个因素,是能够衡量人民币相对于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比价的综合指标。因此,实际有效汇率的高低决定了一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的强弱
(三)数据分析
2004年~2007年浙江纺织品汇率影响出口弹性如表4
表2 2004年~2007年浙江纺织品汇率影响出口弹性
年份
人民币
实际有
效汇率 变动率 浙江纺织品
出口金额
(亿美元) 变动率 纺织品出口汇率弹性
2004 92.698 -2.63% 203.8 27.1% -10.30418251
2005 92.4858 -0.23% 244.29 19.87% -347.2608696
2006 86.82 -6.13% 297.39 21.74% -350.8073622
2007 99.00 14.03% 355.98 19.70% 1.404133999
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资料来自IMF网上数据库;浙江纺织品出口的金额资料来自浙江统计年鉴;纺织品汇率出口弹性是根据以上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知,从2004年开始到2007年每年的出口汇率弹性指数分别为-10.30418251、-347.2608696、-350.8073622、1.404133999,即每年的出口汇率弹性指数的绝对值都大于1,说明汇率变动引起的人民币的升值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比较大的。
由这个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自从2005年国家进行汇率改革以来,引起了人民币的升值,而浙江纺织品因为人民币升值受到的影响又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寻找各种对策来帮助浙江纺织口行业渡过这个难关。
第三章 浙江纺织业应对汇率变动的对策
浙江纺织出口量一直以来在全国纺织出品甚至在国际纺织出口中都占有一个很大的比例,每天的交易需求量是很高的,但就因为人民币升值了,使交易双方都有所顾虑,不敢接单子。出口商是担心接单后因汇率变动,人民币升值,到收款时收到的货款将会因此而缩水,怕遭受损失而不敢接单子。而很多国外客户的存货已经销售完了,但他们同样不敢下订单,原因还是因为汇率波动太大了。在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试着寻找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式,达到双赢。
第一节 解决的方法
一、以非美元的方式结算
为了避免汇率变动引起的换兑风险,厂商可以采取以非美元或人民币的方式结算货款。对于这种情况,为了避免对厂商造成更大的损失,2009年4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和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400家企业已作为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据上海市商务委政策研究室方面的消息,上海对此已经形成了完整成熟的方案,并在等待相关部委的细则出台。但是对于浙江来说还不太容易实现,主要是国外的客户还不够放心人民币。即使如此,还是有不少企业虽仍以美元议价,但其有效期也由过去的1-2个月缩短到现在的一星期,甚至有些企业在签订三个月以内的合同时,就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确定下来,以避免造成太大损失。
另一方面,厂商也可以在跟客户签订合同时就加注一个附加条款,即在合同期间因汇率变动,导致人民币升值引起的损失由供应商跟客户按照协定的比例共同承担。
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浙江出口的低附加值的产品受限,为了寻找更好的出口途径,首先就必须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要提高纺织业的产品附加值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用高档面料,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浙江出口的纺织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产品的价格没法提高很多,只能以低价来出口,没办法以其他方面来参与竞争。因此,浙江纺织企业应该投入更多科技,使产品具有更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质量。
(二)合各种情况的产品: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客户群也有其相应的产品,每个国家的消费需求不同,审美观也不一致,为了要使产品进入更多的国家,就得对这些国家做一个深入调查,了解其消费需求最大的是怎样的产品,根据调查所得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研发生产出适合不同国家的不同的产品。
(三)己的设计师,并且不惜投入资本供其进修,提升其设计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掌握流行趋势,走在时尚潮流的前端,引用先进的时尚的 设计,开发出更多新型服装设计。
三、开拓更多的客户源
人民币升值导致浙江纺织品出口减少,出口企业就要拓展新的销售渠道,不少外贸企业对整个市场布局都做了一个调整,由以前的专攻欧美市场转变为全力开拓东欧、南美、中东等市场。为了开展这些国家的客户,外贸公司倾向于聘用懂多种外语的人员,在培训方面,他们不但同样注重英语的培训,还增加了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的培训。
为了开拓更多的客户,浙江纺织企业可以采取的另一个方法就是走出去,不能着眼于来到当地的外商客户,而应自己走出去,走出浙江省,甚至走出中国,直接到其他国家寻找适合的客户,并且可以在这些国家做一个切合实际的调查,了解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产品,能有针对性地安排出口产品。
四、改变贸易方式
表3 不同贸易方式样本企业出口情况表(单位::万美元、人民 币/美元)
2005年
上半年 2005年
下半年 2006年 2007年
一季度
一般贸易 出口总额 84325 104768 224471 51505
出口利润率 8.13% 7.97% 8.61% 9.89%
出口换汇成本 7.64 7.49 7.19 7.03
加工贸易 出口总额 14651 21246 42966 8807
出口利润率 12.12% 15.40% 14.42% 16.59%
出口换汇成本 7.20 7.09 6.99 6.98
注:数据来自《浙江纺织服装业应对人民币升值影响的调查报告》.周业樑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一般贸易在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一季度的出口利润率分别为8.05%、8.61%和9.89%,出口换汇成本分别为7.565、7.19和7.03。而加工贸易在同一时期内的出口利润率分别为13.76%、14.42%和16.59%。由此可见,加工贸易比一般贸易同期的出口利润率高,而出口换汇成本又比一般贸易同期低,即加工贸易比一般贸易对汇率变动的适应抵抗能力比较强。
因此,浙江纺织业为了能更好的就对汇率变动引起的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可以采取的另一种方式就是改变其生产经营策略,从一般贸易转变为更多的加工贸易。
第四章 总结
因为自从2005年国家进行了汇率改革以来,汇率变动很大,人民币升值幅度也很大,而纺织业是浙江的支柱产业之一,若其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很大,会对浙江的整个出口行业造成很大的影响。从本文中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浙江纺织品行业的消极影响以及积极影响来看,人民币升值确实对浙江纺织业造成了一个很大的损失,很多企业已经因此而停产或半停产,还有不少企业仍想维持下去,可是利润却已经大大减少,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利润。为了扭转整个出口形势,浙江纺织行业应采取各种对策来外理这个情况。
浙江纺织业现在正外于应由生产低附加值产品转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由浙江出口到浙江出品,改变其出口类型,做好一个正确的转型的阶段。
但是转型切记不能冲动,应在允分了解自身的情况以及国际大环境下做出最适当的转型。经过对汇率变动引起人民币升值这一不利因素的磨练,浙江纺织业已经有了一个免疫能力,出口额保持着稳定增长之势。但是纺织企业还是不能放松警惕性,就从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科技投入来取得更好的出口成绩。善用品牌优势,使出口产品处于一个更高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周业樑.浙江纺织服装业应对人民币升值影响的调查报告[R].北京:国际经济评论,2008.
[2] 陈刚,阮晓琴.江浙纺织业订单减半谋突围[J].江苏经济报.2008.12-10.
[3] 王菊.人民币汇率破七浙江纺织业生存告急[N].都市快报,2009-03-01.
[4] 谢吉丽.人民币升值对浙江纺织业的影响与对策[J].北方经济,2006,(18).
[5] 庄旭.人民币升值与浙江中小型纺织企业的出口[J].新西部,2008,(2):11-14
[6] 王元龙.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原因及趋势分析[J].中国商界杂志,2008,(1)-9:7
[7] 郁小春,黎声远.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的分析[EB/OL].blog.ctn168.com/
blog/financl/archives/2007/9054.html,2007-4-25.
[8] 叶春霜,胡丹婷.汇率变动影响我国对美纺织品出口的实证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7,24(3):15-18
[9] 郝伟民,顾强.纺织工业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与对策[J].研究与探索,2003,(3):5-8
[10] 陈华容.浙江纺织企业出口状况分析[EB/OL]./Place/
080711/09413277,2008.
[11] 晓明.浙江外贸企业期待:人民币结算可终结汇率损失[N].市场导报,2009-04-15
[12] 刘明祥. 人民币汇率波动下外贸企业要练好内功[N].江南时报,2008-02-18.
[13] 叶勇.多家出口纺织企业为避汇率损失 放弃美元结算[EB/OL].浙江在线新闻网站,2008-04-07.
[14] 罗三秀.出口纺织企业困境:如何在人民币升值中避免损失[N].产经新闻,2008-04-08.
[15] 张斌,种昂.纺织业生存告急[N].经济观察报,2008-03-24.
[16] James A. Dorn, Exchange-rate arrangements and financial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on a collision course[J].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Economic Policy, 18 November 2006.
[17] Michael P.Dooley, Interest rates,exchange rates and international adjustment: BW II dynamics[J].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Economic Policy, 2006.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5,26(3).
[19] 陈立平.人民币新汇率下浙江纺织品出口之应对策略[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71(1):11-15
[20] 余婧.人民币升值对浙江纺织业的影响[J].金融经济(理论版),2007,(4):17-19
致 谢
感谢我的导师马老师,在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了本研究及学位论文。从材料的收集到论文的定题,再到论文各部分的撰写都得到了老师的悉心指导,在研究过程中碰到瓶颈时,是老师的提点帮我顺利过了关。老师对待工作一丝不敬,严谨细致的态度不但使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受益菲浅,还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此,我向马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
一年多来,顾旭以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CWGC,下称“华源集团”)财务总监的身份频繁往返于京沪之间。
近两年,这家央企因财务问题备受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作为该集团的财务“掌门人”,受命于“危难之时”的顾旭一直处于“华源财务风暴”的风口浪尖。
就在不久前,顾旭办好了离开华源集团的所有手续,正式告别了这家长久以来一直因财务问题而处于媒体聚焦下的央企,告别了一个令他终身难以忘怀的“伤心地”。
这一天,恰好是他加盟华源集团的第900天。
加盟华源
两年半以前,华源集团财务总监一职久悬未决,集团掌门人周玉成希望从外部引进一位年轻而又有运作大企业资本经验的专业人士出任。经过一番遴选,华源的目标最终锁定在了时任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申银万国”)总裁助理兼财会管理总部总经理的顾旭。
“我跟华源很有缘分。”顾旭说。就在这一年,申银万国正好承销华源6亿元企业债券。
接到周玉成的邀请后,顾旭开始研究华源,他让助手从网上收集了所有能找到的有关华源的资料。“包括它前3年的财务报表,足足有一尺厚的资料,花了3个月来研究。”顾旭说。
最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华源非大幅度整合不可。
就像当年从大学教师转行投身证券业一样,喜欢挑战的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抉择――出任前途尚不明朗的华源集团财务总监。
由于华源是央企,2003年10月份国资委才开始对顾旭进行人事考察,2005年正式批准顾旭担任华源集团总会计师。
多事之秋
上任不久,顾旭就遇到了央企外派监事会在华源进行检查。当时,由国务院外派集团监事会的5人外部监事进驻华源集团及其所属子公司进行调研,历时4个月。
由于在调研中发现了问题,2005年初财政部决定对华源集团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7月,财政部从上海专员办和宁夏专员办抽调人马,又从会计师事务所借调10多名专业人士组成检查组进驻华源。
2005年11月,现场调查结束,前后共花了4个月。随后,与华源进行意见交换和材料取证。
“当时我的任务是一边和财政部检查人员加强沟通,一边对已发现的问题组织整改。”顾旭说。
2005年夏天对顾旭来说特别的热、也特别的忙。他经常陪同财政部检查组到子公司查阅销售凭证、档案以及商业合同等资料,与会计师商量不良资产处理等专业问题。
“有些涉及历史久远的问题甚至需要调阅查看一些当年的决策过程。”顾旭说。
“心有余悸”
也就在配合财政部的检查中,顾旭开始领略到华源的庞大和财务体系的复杂,“集团所属的400多家子公司,7-8层控股层级,每个月连财务报表合并都做不过来,让人头疼。”
到现在,顾旭似乎还“心有余悸”。
顾旭感叹,由于体系庞杂,“改革任务实在太重。”在他看来,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企业扩张太快,致使管理失控。”
“扁平化”策略
2004年国家宏观调控,包括纺织业在内的九大行业被定为调控产业。随后,银行开始紧缩银根,对纺织业不看好,同时对医药行业的无序竞争也表示担忧。这对中国最大的纺织和医药企业华源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2005年,华源母公司每个月到期需偿还的银行债务达3亿~4亿元。而早在2004年上半年,华源的资金链开始出现问题,到期银行贷款已经无足够现金流来偿还。顾旭认为这是母子公司体制造成的结果,母公司借钱进行并购,集团开始缺血,只能占用子公司资金。
为了应对财务困局,顾旭上任后立即就给董事会提交报告,打算用3年时间把华源调整为财务管理相对集中的公司,并提出对危机企业财务管理办法和资产债务严重失衡的调整路径,即通过退出非核心业务、非主营业务企业股权来收回现金,加强应收账款控制、库存控制,降低流动资金需求压力,对企业进行“扁平化”管理。“想把华源从原来的7~8层级控股减到3~4个层级。”顾旭说。
但即使到现在,华源的“扁平化”进展并不理想。“毕竟船大掉头难啊!”顾旭感叹道。压缩层级要花钱,很多子公司是参股,而要控股更需要钱的投入。但当时宏观调控,银根抽紧,“一些想退的企业找不到买家,想进的行业又没有钱,所以‘扁平化’很难进行。”
为了降低应收账款,华源成立了专门的清账部门,顾旭亲自带队清收回来的账款达几个亿。
整合财务
2005年上半年,资金紧张严重困扰华源,很多华源的子公司领导忙于跑银行,忙于应付银行到期债务,加上外部市场银根紧,很多资产想出手又找不到买家。“我那时也是常常跑银行,这占了我大量的工作精力和时间,影响了整合工作。”顾旭说。
为了扭转困局,顾旭带领财务团队开始“大刀阔斧”进行调整:对老制度进行更新,专门出台《华源集团全面预算纲要》,对集团财务报告制度进行调整,制定了统一会计制度,即统一核算要求、统一科目、统一报表格式、统一披露规则和报告内容。另外,还建立了初级形态的资金集中调度体系。“从制定纲要和调整制度到落实花了一年半时间。”顾旭说。
在顾旭主导下,华源开始财务部与资金部分开设立,“加强内控,管账与管钱要分开,还了《华源内控制度纲要》。”顾旭说。
最终,这些都未能力挽狂澜,华源沉疴也不是仅在财务上用一两服药方所能治愈的。2005年9月16日,上海当地银行华源要求归还到期贷款,自此华源债务危机全面爆发。随后,国资委属意诚通集团重组华源。2005年11月,国资委指定北京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和中信财会计师事务所对华源资产进行审计,但由于国开行对诚通的重组贷款迟迟不能到位,诚通重组华源搁浅。
(一)我国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
随着全球纺织品贸易一体化的开始,以及今年以来我国WTO过渡期的结束和关税壁垒的解除,由技术壁垒、社会责任、劳动保护、监控措施、反倾销调查等各种因素派生的贸易摩擦变得越来越频繁和激烈。特别以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遭受的特保调查和反倾销调查最为突出。我国已连续9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是全球反倾销调查的最大受害国,给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敲响了警钟。
纺织品是我国最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大宗出口产品,在扩大出口、创造外汇收入和带动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974亿美元,占世界纺织品贸易的四分之一,跃居世界第一。2004年纺织品出口占全国商品总出口的近五分之一,贸易顺差805亿美元,是全国贸易顺差的2.5倍。出口市场集中在中国香港、日本、欧盟、美国和俄罗斯,约占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的64%。纺织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具有比较优势、重点发展的行业。在39个工业行业中,纺织业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位于倒数第八位,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纺织业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有8万多家纺织企业,直接就业人口大概1900万。出口企业为3.5万家,就业者630万人。我国纺织业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近些年生产能力扩张较快,固定资产投资迅猛。贸易方式仍以加工贸易、贴牌贸易为主,品牌出口不到10%,纺织品出口主要靠“量增价跌”来占据国际市场,在国际纺织品需求总量稳定和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今后纺织品贸易摩擦仍将难以避免。
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鞋类生产和出口国。目前,我国鞋类产量占世界总量的53%,出口占世界总和的60%以上。今年1至6月我国鞋类产品出口8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5%。鞋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位于39个行业的倒数第五位,也属我国目前出口依存度较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现有16000家皮革企业,提供约200万个就业岗位。
今年6月30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出立案公告,开始对我国的劳保鞋实施反倾销调查;7月7日,欧盟委员会再次发出立案公告,对我国的皮面皮鞋实施反倾销调查。据估计,此案是中欧反倾销史上金额最大的一宗反倾销案,涉及我国制鞋企业1200多家和上百万人的就业,涉案金额达6.7亿美元。如果欧盟再对纺织面料鞋立案调查,将会涉及到我国制鞋行业的大部分出口企业,对于企业的海外市场、行业发展以及就业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纺织业、鞋业的贸易摩擦仅仅是全球贸易争端的一个缩影,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国际市场,贸易摩擦将成为常态。贸易争端呈复杂化趋势,已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
(二)贸易摩擦对就业的影响
目前,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易引发贸易摩擦的行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吸纳人员就业多的关键行业。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这种国际贸易摩擦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适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1、贸易摩擦对就业量产生直接影响
纺织品贸易摩擦对就业造成直接影响。据商务部公布,美国对我7种纺织品设限可能造成20亿美元的损失, 如果按照每出口1.5万美元纺织品创造1个就业岗位计算,预计将直接影响到14万纺织从业人员的就业。据此测算,欧盟对我国鞋类反倾销调查的6.7亿美元的涉案金额将使近5万鞋业从业人员的就业受到影响。其中影响最为突出的是一些订单来源比较单一的中小企业,出口设限将造成企业停产或裁员,直接威胁他们的就业。
2、就业结构调整面临更大的压力
纺织服装、鞋类、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近期的贸易摩擦升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产业结构进而就业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所需要的是高技能人才,一部分技能水平低的劳动者将可能因结构调整而被淘汰。加上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低,如何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缓解劳动力供需矛盾,将成为日益突出的重要任务。
3、贸易摩擦将通过产业链对相关产业的就业产生间接影响
目前,在国际市场产生贸易摩擦较多的行业多数为我国拥有相对优势的行业。这些行业多数位于产业链的中段,贸易摩擦必将对整个产业链产生影响。纺织业、制鞋业的上游产业即原材料供应上吸纳了大量农民就业,仅每年为纺织工业提供棉花、羊毛、蚕茧、麻等天然纤维的农村劳动力就大约有1亿人。如果出现贸易摩擦,上游产业、主要是提供原材料的农民的收入和农村就业势必受到影响。
4、受贸易摩擦影响的人群主要是农民工
发生贸易摩擦较为频繁的行业多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行业,这些行业由于技术含量较低,从业者多为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工。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资料,纺织行业1900万从业者中有1350万为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况下,这些农民工本来就存在就业不正规、工资水平较低、社会保障滞后等问题。而且,这部分农民工普遍技能偏低,就业保护薄弱,失业后再就业能力差,一旦失业,将面临生活困境,容易诱发不稳定因素。
二、人民币汇率调整对就业的影响
汇率作为货币的国际价格,直接影响对外贸易及国内商品市场。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实现以扩大内需为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优化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汇率升值可起到鼓励进口、抑制出口的作用,一方面降低进口主导型行业的进口成本,提升行业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增加出口主导型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出口,影响就业。再一方面,因汇率升值国内产品及要素价格上升,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成本加大影响新的资本流入,进而影响就业。
(一) 出口主导型、劳动密集型行业压力较大
从目前来看,较小幅度的人民币汇率上升对就业的总体影响还不明显。但是对出口主导型企业以及生产国外同类产品的企业,人民币升值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其中,对纺织服装、港口机械、化学原料等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影响较大,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大困难。以纺织行业为例,我国的纺织行业主要依靠价格低、品种全、质量好而在全球的纺织品贸易中取得市场优势,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削弱我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在全球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价格上升意味着销售成为问题,而出口受阻必然转向国内市场,使本来就比较饱和的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利润空间的下降和部分企业出局是未来的趋势。据商务部日前的调查报告显示,国内600种消费品中,纺织品等商品市场需求减弱,供大于求趋势明显。受贸易争端、汇率升值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半年国内纺织品市场上,产品供大于求的趋势将更为突出,必将带来企业或行业的亏损和产能闲置,影响到行业从业者的就业。
(二) 对加工贸易的影响会滞后一些
加工贸易作为对外贸易的一种形式,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全国加工贸易就业人数超过3000万。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并不明显,汇率调整给进口带来的有利因素和出口的不利影响几乎是可以相互抵消的。但是,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或继续升值,意味着土地、劳动力等国内要素价格上升,将直接增加外国资本的进入成本。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很可能将其加工贸易从我国转向印度或越南等国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就业带来负面影响。
三、政策建议
(一)将我国的就业问题纳入到整个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来考虑,全面认识加入WTO以后我国就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入世进入“后过渡期”,意味着我国产业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我国的就业形势将面临着世界市场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因而必须在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中考虑就业问题。
一是要在制定各项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政策时,充分考虑对外开放条件下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取利去弊。
二是要采取稳健的汇率调整机制,将其对就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将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同就业政策协调起来,将就业目标作为政策评价的指标之一。
三是要针对贸易摩擦和汇率变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情况,在全国特别是贸易摩擦集中的行业、地区建立相应的失业预警系统,密切关注贸易摩擦、汇率变动对有关行业的就业造成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结构调整
贸易摩擦、汇率调整等市场因素已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倒逼之势。一方面,需要受冲击行业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进行结构调整,在技术创新、市场、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树立中国产品的品牌形象,调整出口战略,跳出靠“量增价低”取胜国际市场的低级出口战略,在竞争中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未雨绸缪,从长计议,对相关行业的就业萎缩有所预期,及早采取措施在其他行业中开发替代就业岗位,加大就业结构的调整力度。
(三)加快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减少劳动力市场障碍,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
贸易摩擦、汇率调整增大了产业和就业结构调整的压力,我国目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状况,加大了劳动力流动成本,不利于就业结构调整。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土地管理等制度改革,清除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制度,尽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缩短工作搜寻和匹配时间,减少失业。
(四)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大力加强对传统产业员工的技能培训,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要围绕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产业和行业结构的新情况,综合开发和利用各类培训资源,推动培训机构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步伐,以形式多样、适应市场需求的各种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五)重视解决产品成本结构不合理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欧盟反倾销涉及四个机构,分别为欧盟委员会、欧盟反倾销咨询委员会、欧盟理事会、欧洲一审法院和欧洲最高法院。欧盟委员会的成员来自于各成员国,是为欧共体的利益而独立行使职责的机构。该委员会负责反倾销行政调查及倾销和损害的认定,主导反倾销案的整个过程;欧盟反倾销咨询委员会由成员国代表组成,通常体现着他们所代表的成员国的意志和利益,在欧委会反倾销案的整个调查过程中起到一个协助和咨询的作用。正是由于这种紧密的联系,咨询委员会在欧盟委员会和各成员国之间扮演着一个重要的信息传递的角色。实际上,咨询委员会的非正式投票被欧盟委员会看成是成员国的直接表态;欧盟理事会由各成员国部长级代表组成,负责反倾销终裁的决定,这种“决定”以理事会“简单多数”的投票表决方式进行,每个成员国仅有一票表决权。当然,各国理事对反倾销措施态度的基础是各自的国家利益,如果实施反倾销措施有利于本国利益,他们便会赞成,反之就会反对。各机构的组成和各自的职能体现出了成员国在欧盟对外反倾销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决定性。实际上除了欧盟委员会独立于成员国外,其他两个机构都明显的打上了成员国的烙印。
欧盟的反倾销法律程序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首先由生产商提起申诉,但申诉方需得到占共同体同类产品50%的生产商的支持,才被视为以共同体名义提出;如果表示支持的共同体生产商产量不足共同体生产的同类产品产量的25%,则不与立案。欧盟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书的45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如果决定立案,需在欧盟官方公报上进行公告,并通知出口商、进口商以及所知的进口商或出口商的机构、出口国的代表;接下来是调查问卷的发放,欧盟委员会一般发放4套调查问卷,给出30天的答卷时间,一周收回时间。初裁在立案后60日后9个月前作出,如果决定征税,则征收为期6个月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被诉方作出价格承诺,欧盟反倾销各机构均接受,则欧盟委员会终止调查;如果没有作出价格承诺,则针对出口商的终裁将在12个月之内作出。欧盟理事会作出终裁后,利害关系方如不服,需在欧盟裁决作出后的2个月内向欧盟初审法院。
二、产业地理集中对欧盟反倾销决策的影响分析:两个具体案例
有研究表明,在过去30年里,大多数的反倾销案都出自于结盟程度很高的行业,如重工业和原材料制造业,这种结盟不但形成了强大的行业协会并且意味着在一个地区一些行业的消失而在另一个地区集中。而由小企业或者中小企业组成并且高度分散的行业则很少或者从来没有进行反倾销立案。
下面结合两个案例来具体分析。
(一) 欧盟对印度、巴基斯坦和埃及的棉质床单反倾销
1996-2002年间,欧洲棉纺织品生产商协会对印度、巴基斯坦和埃及所生产的棉质床单先后发起了几起反倾销申诉,案件的裁决明显显示出欧盟产业结构不平衡所带来的矛盾。
纺织业在20世纪绝大部分时间是欧盟各国的传统优势产业。70年代,该行业还分散于欧盟各国,但由于欧盟发达国家纺织业近岸和离岸外包的出现,这些国家逐步把重点放在这一产业的研发和创新上,致力于设计和销售等服务环节,而将技术含量低的生产环节外包。至90年代,欧盟纺织业逐渐集中到了南欧相对欠发达国家,而离岸外包的业务则转移到了亚洲的中国和印度等国,然后再以进口的形式购入。因此,这一传统产业在欧盟逐渐出现空心化的趋势。。
就产值来看,欧盟纺织业主要集中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其中意大利几乎占了整个欧盟的三分之一。但从该行业就业人数在该国制造业中所占比例来看,纺织业在以下几个国家更为重要:葡萄牙(10%)、意大利(6.5%)、希腊(6%)、比利时(6.4%)。而涉案产品所涉及的具体棉织物的生产主要集中于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其他成员国则依赖进口。因此,在1997年成员国投票时形成六比六的局面:奥地利、法国,希腊,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投了赞成票,而英国、瑞典、芬兰、丹麦、爱尔兰和荷兰投了反对票,卢森堡和比利时弃权。德国则从开始的拖延到最终投了关键一票反对票,因此没有征税。支持反倾销者目的明确,即要保护欧盟的纤维纺织业;反对者态度鲜明,即要保护消费进口品的企业的就业,如英国的Coats viyella,Lonrho和Leeds等集团都已经或正面临员工失业。产业的地理集中使成员国从本国利益出发来对待反倾销问题,从而导致明显的对立。
(二)欧盟对中国和越南皮鞋反倾销案
欧盟于2005年7月对原产于中国和越南的皮鞋发起反倾销调查。中国皮鞋的涉案金额为7.3亿美元。就此反倾销案,欧盟内部的成员国分成了两大对立的阵营:以意大利为代表的传统鞋业生产国(意大利、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和以德国等为代表的鞋业生产全球化的国家。两大阵营互不相让,最后欧盟委员会为了平衡两者的利益关系,决定征收16.5%的反倾销税,但将一般为五年期的反倾销税定为两年。至2008年10月,欧盟发起期终复审,2009年12月决定将反倾销税再延长15个月,2011年3月终止。
制鞋业也曾是欧盟的传统产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行业的发展和转移受到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供应、以及销售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以德国为代表的北欧国家早已将鞋业生产转移,本国境内只设行政管理、设计和培训等部门。如德国的嘉宝鞋业股份公司,其95%的产量来自国外生产,国内产量只占5%;瑞典、英国、丹麦和荷兰等国的鞋业生产也已基本转移。欧盟的制鞋业主要集中在南欧国家,如意大利的产值几近欧盟(25国)整个行业的50%,西班牙和葡萄牙则位列第二和第三。这三国就占了欧盟鞋业生产的三分之二。
因此,在最后决定是否对来自中国和越南的鞋征税时,欧盟25个成员国投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葡萄牙、希腊、波兰、斯洛伐克、立陶宛、拉脱维亚9国赞成,奥地利、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亚和马耳他4国弃权,德国、英国、瑞典、丹麦、荷兰、卢森堡等12国反对。但由于弃权也算作赞成票,因而以13:12通过征税提案。
三、产业地理集中导致欧盟对我国反倾销的影响趋势分析
(一)产业地理集中导致欧盟的内部矛盾以对外贸易摩擦的方式体现,将长期波及我国出口加工企业
欧盟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北欧国家的大型企业将纺织与服装、皮革与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进行全球产业布局,从而削减成本,专注于核心业务,而没有能力进行全球产业布局的中小企业就只好忍受高成本带来的生产压力,并且这些产业随着北欧的空心化而逐渐集中于南欧国家。当北欧国家再以进口的形式购回其供应链上的产成品时,这些来自外国的低价商品便触及了南欧国家生产商的利益,从而将欧盟内部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外部化,演化为对外贸易摩擦。
不论是始于80年代末期的欧盟对华彩电反倾销,还是最近以价格承诺而结案的欧盟对华光伏产业反倾销,我国出口加工企业都一直是欧盟内部本土生产企业和国际化企业矛盾的直接受害者。欧盟对我国的产业转移已持续多年,产业转移的趋势也由最初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发展演变。但不管是参与哪种产业的产业链,我国出口加工企业仍然保持着两头在外的特点,长期锁定在价值低端没有突破,这使我国出口加工企业失去话语权,只能被动挨打。因此,在全球产业布局、欧盟产业结构调整这样的背景下,欧盟这种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通过外部化的手段来体现和解决的形式还将存在,并长期波及我国出口加工企业。
(二)产业地理集中使对我国反倾销决策过程中的政治化趋势日益明显。
产业地理集中使行业内结成强势的联盟,从而增强了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力量。因为联盟加强了区域内行业的集体行为,而集体决策的优势则是对损失的确定性,从而使游说的目的明确而坚定。而且,地理集中还降低了监管和约束成员的成本,使之为了共同的利益努力。特别是产业地理集中形成强势利益集团、分化的成员国态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政治活动,一直贯穿着欧盟反倾销立案至终裁的整个过程,这一发展趋势必将为今后可能出现的欧盟对华反倾销案埋下政治化的隐患。
在欧盟对中国和越南的反倾销案中,南欧国家的生产商有着一个强有力的联盟组织--欧洲鞋业联盟(CEC)。它的成员包括17个鞋业生产国及3个以观察员身份加入的国家,代表着13500多家鞋企。此外,还有意大利鞋类生产商协会(ANCI)代表了8000多家意大利生产商的利益。这两个利益集团为驱逐中国鞋展开了强大的游说活动,将经济矛盾政治化。如意大利鞋类生产商协会通过登报呼吁消费者抵制中国鞋、组织游行、生产商向欧盟委员会提交工厂钥匙意表无法生存等形式,促成了反倾销立案。
此外,利益集团还对成员国政府极力游说,使得行业的利益直接体现为成员国政府的行为。因此,在欧盟理事会进行反倾销终裁时,各成员国部长级代表的投票则直接体现本国利益,从而使反倾销行为具备明显的政治化的特点。
(三)产业地理集中形成的公私部门的激烈博弈,有利于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案妥善解决
随着北欧国家传统产业的空心化和全球产业布局以及南欧国家传统产业的聚集,北欧国家成为了进口商(外包商)、零售商的支持者,而南欧国家成为生产商坚强后盾。成员国政府鲜明而对立的态度,以及各方相关利益集团强有力的游说活动,使得欧盟委员会左右为难,往往在作出裁决时不得不考虑平衡两大阵营的利益,从而使裁决相对温和。
在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案中,除了私营部门态度鲜明对抗,成员国的积极表态也极大影响了最终结果。欧盟制鞋业集中在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新加入的成员国波兰、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而且集中于这些国家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这些地区几乎没有其它产业,因而地区的经济运行直接与制鞋业的命运相连。由此,在这些国家或地区,制鞋业便成为了一个在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业,政府无法忽视。而北欧国际如德国、瑞典等国的鞋业几乎全部转移出去,这些进行全球布局的跨国公司实力雄厚,政府亦非常重视。在2010年,瑞典国家贸易署还作出了《反倾销损害全球化欧洲公司的供应链》的报告,表明政府态度。因此,欧盟委员会为了平衡两大对抗阵营的关系,将一般为五年期的反倾销税定为两年,并于2011年3月终止征税。
近期以“价格承诺”为解决方案的中欧光伏贸易争端,也是欧盟内部两大对立利益集团交锋的结果。2012年7月,德国“太阳能世界”公司携手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同行中国光伏企业以低于成本价格倾销产品,通过EUProSun(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提交申诉。而反对征税的欧盟光伏产品消费类企业的行业协会AFASE(欧盟平价太阳能联盟)则向欧盟委员会递交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如果对华光伏产品征收20%的关税,欧盟将在征税后的三年内共造成17.55万个岗位流失和180亿欧元的产业附加值损失。该行业协会还发给欧盟贸易委员卡雷尔·德古特一封公开信,该信得到了欧洲20多个国家的1024名企业高管的联署。信中指出了如果征税可能对欧洲光伏企业造成巨大的负面作用。在成员国方面,2012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柏林举行的新闻会上表示,尽管欧盟委员会已经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程序,但她仍然坚持通过对话政治解决中欧光伏贸易争端。因此,在欧盟27个成员国针对中国光伏反倾销案的投票中,18国反对对华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在“反对征税”集团的强力游说下,最终此案以“价格承诺”的方式和平解决。
虽然生产商利益集团由于产业地理集中而力量强大,但随着过去20年来欧盟全球产业布局的推进,以外包商为主的进口商、零售商和消费行业之间的结盟和游说能力也日益增强。各成员国也在关乎本国利益和行业组织的游说的影响下,“积极”参与博弈。对立阵营公私部门活跃的博弈,将会使欧盟委员会为平衡关系推出温和的折中方案,有利于我国出口商获得较理想的结果。
四、两点启示
(一)关注了解欧盟的政策动向,积极与进口商配合
欧盟对外皮鞋反倾销案从立案开始便在欧盟内部引起强烈反响,欧盟也曾在2006-2008年间试图进行反倾销立法的改革,不过最终失败。但发起改革的原因则在于以下两点:第一,进口商和零售商力量的壮大以及生产外包。第二,生产的地理集中性分化了欧盟内部的成员国态度,从而使出现产业空心化的国家强烈反对反倾销税,与支持国形成对抗,由此或使得反倾销调查最终形成不征税的结论。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随着产业升级和产业外包的发展,欧盟为贸易自由化所作出的努力。而在此案之后,欧盟在进行反倾销调查和决定时将更加谨慎,注重“平衡”欧盟内部的不同国家和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身处全球供应链上的中国加工企业应该保持对欧盟贸易政策与动向的高度敏感,从而制定相关的贸易发展战略和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