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财务管理教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0 15:06: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财务管理教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财务管理教学

篇1

财务管理》是对财务实践的理性认识课程,它主要以现代公司制企业为对象,在学习基本财务观念的基础上论证企业如何进行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营运活动和分配活动的决策。因此本门课程对于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及企业管理的人士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作为培养“宽口径、重应用”,能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学院来讲,加强课程建设,搞好教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财务管理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要明确。由于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必须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重实例的运用,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好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所学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是经常要应用的,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与能力,同时要重视作业环节,通过作业知识巩固所学知识,充分体现职业教育重实践应用的特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难点问题,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学方法不能死板单一。传统财务管理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忙于记笔记,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这种方法使现实经济中大量丰富生动的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缺乏感性浮现,使学生不能对所学知识充分理解运用,也达不到基本技能掌握的效果。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繁、公式多、难度大、综合性强,能让学生轻松畅快地学好这门课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感尤为重要,基于这两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改变就显得特别重要。

考试方式应该灵活多样。考试除了具有检验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功能之外,还是日常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高职高专主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其特点是动手能力强。所以考试就应以技能、能力考核为主,考核方法的改变会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的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技能、能力为主,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技能和能力,促进学生朝着掌握技能的方向发展。

进行多样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理念应该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更新、改善教学观念与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多样化教学,强化实践培养教学方法。做到多样化教学,具体实施办法可以如下:

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管理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在理论上要具备较深的专业理论功底,明确教学目标;同时也应该是理论的实践者,在授课之余应积极参与自己所授课程或研究课题相关的社会活动,如帮助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方面的设计、诊断、项目评估、资产评估等等。这样能使自己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知道教学要达到什么目的,哪些问题在实践过程中经常用到并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理论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性。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情境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作为教师,在上第一课时首先要通过自己生动的语言把自己对财务管理的理解表达给学生,把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的传达给学生,把财务管理的作用叙述给学生,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兴趣非常重要。因为学生刚接触《财务管理》这门课程,会感到陌生、难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财务管理知识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财务管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前设计诸如“会计专业为什么要学财务管理”“你觉得社会生活哪些方面需要财务管理”“你认为财务管理与学过的课程有什么不同”“你所了解的财务管理是什么样的”等讨论题,在课堂上组织讨论,教师在讨论中因势利导地把财务管理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告诉学生,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它,并消除对财务管理的畏难情绪,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从而明确学习目标。

结合课程特点,讲究教学艺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准备好的内容按计划系统地、有条理地向学生讲授,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这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艺术。因此,在授课时,应注意向学生提示所讲内容与他们今后所从事的专业工作的关系和意义,以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当学科对学生有了吸引力,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时,教师要趁热打铁,不断变换教学形式,把日趋复杂的教学内容通过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讲课中还要注意语言艺术的运用。在讲授中,教师要做到在语言上的生动,把握语气的轻重,尽量做到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既符合课程特点又风趣幽默。教师还要不断拓宽知识面,开阔自己的眼界,才能使自己的授课更加生动和富有吸引力。做到这两方面,既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课程的内容。除此以外,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的手段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强有力方法。

第一,案例教学法。这是一种融合启发式、互动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其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知识进行整合及综合运用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开展相关实践活动的运用。比如财务管理中讲授到的财务关系的处理与资本控制运作的理论复杂抽象,分析可能出现复杂化和多元化结论现象。课堂上的单纯讲解分析很难使学生理解透彻,而案例教学从现实实际出发,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从而解决理论知识公式化接受的问题,如此即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可以说案例教学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观念。它将实际工作中的典型材料,以直观方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以决策者的身份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要想应用的好,教师和学生在课前要分头搜集与案例有关的背景资料、准备课堂讨论发言,通过准备活动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在课堂上组织案例分析、讨论及评价,使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学会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活跃的思维有了用武之地,学习兴趣也显著提高。

篇2

1 案例教学法及其特点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启发性教学法,它通过展示案例来促进人们的思考、探讨和争论,进而起到深化思想认识及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的作用。它和以往常用的以单方面灌输为主的教学法相比,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案例教学同时还是一种理论和实际联系很紧密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入案例,让学生置身案例所营造的环境中,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和案例相关的财务管理知识,同时也形成了相应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案例教学法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互动性极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各方都可以围绕案例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辩论和讨论。在这个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对案例的学习和认识就会越来越深入,理解也越来越深刻,教学效果自然会更有保障。

2 当前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实施案例教学所必备的条件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课时和师资力量这两方面。财务管理专业通常课时在54到72节之间,数量有限,而这些课程用于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已经是比较紧张了,很难抽出时间来实施案例教学和对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另外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既精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和分析能力才能对案例教学进行有效的掌控和应用。而这类教师目前还比较少,制约了案例教学的开展。

2.2 很难选取出合适的案例

案例教学所使用的案例必须足够典型、新颖,同时紧扣所学的财务管理理论和知识体系。当前国内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所使用的案例主要以照搬国外案例为主,但由于国内外财务管理制度的显著差异性,国外财务管理文化中形成和编写出来的案例很多并不适合国内的教学,而由于国内财务案例的教材当前又很少,少数几本也已经过于陈旧,也不适合拿来使用。如果自行编写的话,则需要教师有相当高的综合素养,而且还要能获得相应的真实数据,难度是非常大的。

2.3 部分学生缺乏讨论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有效的互动则需要学生课前就主动预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制定讨论方案。然而部分学生深受过去“灌输式”教学的影响,学习非常被动,没法及时扭转过来,因此对案例教学持消极态度,在该讨论和互动的时候默不作声,不仅破坏了课堂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3 提高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3.1 为案例教学的实行提供必要的条件

各高校的教学管理部分在制定财务管理学科的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该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将实施案例教学所需的时间纳入到教学计划中。为保证教学效果,最好采用小班授课制,因为小班里的同学互相都比较熟悉,在互动的积极性上要好于大班教学,教学效果更好。另外,教师也要根据实施案例教学的需要来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多积累一些实践经验,这样在分析案例时才能更深入透彻。

3.2 注意财物管理案例的搜集和编写工作

教师要多到企业中去交流学习,获取一线资料和数据,并以此为基础编写成相应的案例,这样形成的案例对教师来说是最有用的。另外,学校可帮忙构建起资源交流的信息平台,使各个教师的教学资源能放到这个平台上进行共享,而教师们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案例的编写质量。

3.3 在案例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

篇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需要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除了优化会计专业理论课相关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中也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而根据本校开展会计实践教学的情况及对一些高校的调查了解,目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仍存在重核算、轻能力、手段落后、内容空洞等诸多问题。

一、现行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教学方式与内容脱离实际

目前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主要仍以模拟为主,大致可分为:单项模拟和综合模拟,单项模拟主要是在相关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完之后进行模拟实训;综合模拟一般是在学生毕业前根据企业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以及前期的有关资料为基础,通过模拟企业会计实务处理的教学形式。这些模拟实践教学仍以在实验室或教室里用习题式练习方式进行,与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相距很大。近年来,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普及,各高校逐渐重视了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教学,但方式大都是在计算机上完成基本的会计核算,局限在财务处理、工资核算、报表系统等模块上进行练习,并且往往是一个学生从建账到报表模拟完成所有岗位工作,这显然与企业实际应用的信息化记账与管理流程不相符合。在实践教学内容上,一方面符合教学大纲规范要求,可供选用的实训资料较少,现在选用的很多实训教材相当于课后练习题,仅是一些企业的模拟资料,无法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另一方面无法跟踪最新的会计实践。近年来,随着会计新准则的颁布实施、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会计实践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但由于渠道不畅、政策不力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实践教学内容总是滞后于社会实际。

(二)实践教学项目单一,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企业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具有双重身份,既受托于投资者,为其资本的保值增值提供相关会计信息;又要受雇于企业管理者,为其经营管理活动提供相关信息,并为其经营决策当好参谋。当各方利益发生矛盾时,会计人员应合理选择有关会计政策、会计处理程序和会计方法,正确处理国家、投资者、管理者和职工个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解矛盾,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但目前大多数会计模拟实验都采用制造型工业企业,并且局限在会计核算上,而其他行业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审计、税务等项目的实践目前开展的很少,难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困难,实训效果差

多年来,很多高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与一些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签定了学生实习实训协议,但是由于会计资料是企事业单位的机密资料,本单位人员未经授权也不允许接触,更别提让外来人员翻阅甚至处理,再加上合作方收入与付出不等同等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原因,不愿或没有动力成为高校的会计实训基地。所以合作单位总是敷衍了事,造成校外实训往往没有实质效果。

(四)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大部分高校缺乏专门的会计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专业教师既担负会计理论教学任务,又担负会计实践教学任务。由于高校会计教师大部分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没有参加过会计工作的实践,造成动手能力不强,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想象。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高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上、组织上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由于他们缺乏操作真实经济活动的经历,使得教师在实践教学上缺少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列举实例的能力,对会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领域的深刻影响把握不够,从而严重影响实践教学质量。

二、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基于工作流程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针对目前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新会计准则强调培养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笔者认为,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基于工作流程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其核心内容就是要营造一个模拟的职场环境,设计模拟职业工作过程的项目模块来展开教学过程,具体内容应包括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重构”实践教学课程、建立校内实践教学环境、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一)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按会计新准则的要求,应将职业判断贯穿整个会计教学,使学生从一接触会计就树立职业判断意识。实践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在思想意识上注意对学生职业判断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需要构建一个既合理又便于实施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以便于对实践教学作出统一安排。笔者认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基本技能训练(珠算、点钞、书写规范等)、专业单项技能训练(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审计、财务管理等模拟实训)、综合应用技能训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资格培训)、企业在岗实习四个部分构成,纵向上形成体系,横向上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改变目前高校会计实践教学项目单一的现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重构”实践教学课程

课程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以工作流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对多年来基本沿用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一种否定。“重构”就是要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教材组织与编写、内容选取、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多方面以工作流程为主线重新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首先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的制订要屏弃传统的以章节划分的组织模式,而要根据该课程需要学生获得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技能、职业判断能力,以工作环节划分为若干项目模块来进行组织;其次教材组织与编写、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样要以工作流程为参照系,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来组织实施。例如:财务会计实践课程,按照要求掌握的会计核算业务分解设计成若干个工作项目,以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为内容起点,按会计岗位业务构建新的财务会计实训的内容体系,教材组织上可按照出纳岗位核算、往来结算岗位核算、存货岗位核算、资产岗位核算、职工薪酬岗位核算、资金岗位核算、财务成果岗位核算和主管会计岗位核算8个项目模块进行,同时在注重会计实务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把业务操作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融入教材,以便教材内容更贴近会计岗位工作的实际,教学方法要适应教学内容,要根据项目模块进行分组演练、岗位交叉互换等;第三要针对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状况,下力气建立一支实践教学团队,要注重对教师实践能力提高的训练,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教师到企业现场实习、工作,使教师掌握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流程;同时鼓励教师参加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三)建立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

构建基于会计工作流程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要在校内建立能够模拟企业财务运作过程的实践教学环境,一般情况下该环境应包括:手工模拟实验室、会计信息化实验室、沙盘模拟实验室等,各个实验室要配置必须的硬件、软件、材料,实验室布局要按财会部门的现实分工和安排来设计,体现财会部门的特点,使学生步入其中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要逐步收集完备的实验资料,实验资料不能采用传统的教材模式,要与企业加强合作,能够采用企业的实际会计数据进行实验。

(四)采取措施加强校企合作,使校外实训得到落实

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除在校内实践环境中模拟实验外,还必须在校外构建较完整的会计教学实习与学生就业实习基地,能使学生到企业进行在岗实习。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参与研究会计领域的课题、为企业财会人员后续教育进行培训、帮助企业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等多方面措施加强校企合作,逐步与企业建立起互信、互助的良性关系,使企业相信成为实习实训基地对学校和企业是双赢结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允许学生到企业里进行实习实训,学生才能接触企业的实际业务,再配合实验室里的模拟数据练习,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帮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更为深刻的印象。

(五)拓展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内容,逐步实现手工实践与信息化实践的对接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是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网络的普及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会计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财务软件已由核算全面转向管理,现在的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软件,不仅包含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如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等),而且还有更高层次的功能,如财务分析、成本管理、DSS决策支持系统等,这使得教学内容变得多元化,软件功能变得复杂化,从知识的深度、知识面的宽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拓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进入了高层次的应用阶段。因此高校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必须跟着上台阶,要以工作流程为导向一方面拓展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内容,即在原来会计核算实践基础上增加会计信息管理实践:包括ERP各模块实践,财务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网络财务应用实践;另一方面逐步实现手工实践与信息化实践的对接,即在手工会计实践结束后,立即用手工数据进行会计信息化实践。这样会计信息化的实践结果可以和手工会计的实践结果相互验证,以检验会计实践结果的正确性,同时学生也理解了手工会计和信息化会计各自的特点,以期对会计学科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达到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方法以理论教学为主,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一致。因此,研究财务管理教学方法,引进新的更科学的财务管理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1 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目前的财务管理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侧重于传授课本的理论知识,主要以布置作业和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机械地记忆,不能真正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财务管理课程综合性强、内容繁杂,涉及很多的理论、公式和计算分析,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吃力,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习主动性不够。

(2)教材内容不够合理。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大多是围绕资本市场展开,着眼于解决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投资、筹资及股利分配问题,主要是适用于上市公司,而我国非上市公司比重更大。其次,在解决公司财务问题时,把价值标准作为决策的唯一标准,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和解决,强调的是公司或股东的价值,忽略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没有考虑企业文化、意识形态等不可量化的因素。另外,目前使用的教材大多是采用西方财务管理理论,而西方国家的理财环境与我国有一定的差别,学生毕业后感到所学知识不能很好地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

(3)学时有限,实践教学较少。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较多,既包括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理论的基础知识,又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资本结构、利润分配、财务分析等内容。财务管理课程安排的学时不多,学生实践的机会很少。由于缺少教学实践,学生所学的知识是从书本到书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着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改进财务管理教学的建议

2.1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综合能力。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环节的教育模式亟需转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

2.1.1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其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启发式教学通常以设问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切合学生的认知和实际情况效果会更好。例如,讲到资金的时间价值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现在房价比较高,大多数人都是贷款买房,还款方式主要有等额本金还款法和等额本息还款法,假如你们家要贷款买房,你会建议什么还款方式呢?”这是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学生的求知欲会被迅速激发出来。教师可趁机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等额本金还款法?什么是等额本息还款法?这两种方式的还款金额怎么计算?哪种还款方式更好?学习之后,家里人或是亲戚朋友遇到类似的问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提出建议,将知识活学活用,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2.1.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目的要求,把教学内容编排成案例形式来进行教学的方法。学生以决策者的身份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面对复杂问题作出关键性决策。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校学生缺乏生产实践和理财的工作经验,缺乏对企业日常财务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学习财务知识具有一定难度。教学中的案例力求源于日常生活,深入浅出,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一个形象、直观的理解。比如,父母每个月给的生活费花不完,我们怎么处理呢?如果我们放在手上不管它就不会增值,这就引出了资金时间价值,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等知识点。闲钱要实现增值,就必须进行投资,那么哪种投资方式更合适呢?购买股票、企业债券、国债,还是存为定期存款?每种投资方式的收益和风险如何?这就可以引出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又如,讲到财务杠杆时可以举“借鸡生蛋”的例子;讲到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时,可以举预存话费送话费或预存话费送手机的例子等。这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树立财务意识,为将来从事财务工作奠定基础。

由于课时有限,教师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比例关系,案例教学通常保持在25% 左右比较合适。选取的教学案例应贴近日常生活或者反映我国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或者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解决措施。理论与案例的完美结合既能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1.3 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通过设计一些真实性或准真实性的场景,让学生参与体验,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设置情景时可模拟一个企业,学生可按不同部门(董事会、经理层、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生产部等)进行人员分工,进行模拟实践。比如,让学生扮演投资者进行投资,让其决策是短期投资还是长期投资? 投资的目的是控股还是盈利?资金来源是借入资金还是自有资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观念等理论知识,对各种投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作出决策。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2 调整教学内容

为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财务管理人才,教学内容必须不断更新和补充。目前跨国公司不断涌现,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应与国际接轨。企业并购、网络经济、通货膨胀等引起的相关财务问题,作为新的研究领域应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

学习财务管理课程需要掌握一定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如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知识,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讲解,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关于股票、债券的发行等基础知识,筹资方式中关于借款的知识),以此来补充和扩展教学内容。由于教材中部分内容滞后,教师应及时搜集反映当前学科前沿的一些学术争论和名家之言,经过筛选整理后的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典型案例,以电子阅读材料的形式提供给学生,或者将一些实务小课题(如新出现的财务问题,最新的财经法规)以课外研究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学会利用网络或是数据库等资源搜集、筛选、整理资料,进行独立思考和研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

2.3 利用现代化的工具辅助教学

财务管理课程涉及的表格、数字、公式较多,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办公或财务软件等现代化工具制作课件、视频等来辅助教学,一方面,可以减少教师板书工作量,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或视频能形象地展示出各种表格和教学内容,边讲边演示,形象、直观,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4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1)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应用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企业资源包括厂房、设备、物料,人力资源、资金、信息,甚至包括供应商和客户,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就是对企业资源管理的过程。ERP沙盘模拟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通过“体验—分享—提升—应用”的过程达到学习的目的。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枯燥、抽象、无法深入企业实际的局限,通过直观的ERP沙盘展示企业内、外部资源,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模拟企业经营,在团队间进行比赛,使企业在竞争中获胜。每个团队设置CEO、CFO、市场总监、生产主管、会计、出纳等角色,团队成员扮演不同角色,相互配合,模拟企业采购、订货、生产、销售、融资、投资等各个环节。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筹集资金、组织生产、市场营销和财务核算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企业经营的全过程。通过模拟,让学生深刻理解企业各个部门和管理人员的相互配合以及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协同和现金流控制的重要性,参悟科学的管理规律,培养团队精神,全面提升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管理能力。

(2)重视生产实习,建立实习基地。学生通过生产实习,熟悉企业财务管理环节和企业财务活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知道自己欠缺什么,回到学校后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联系、沟通,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实习实践的条件。

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更科学,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篇5

2.发展建议以及对策

2.1实践与教学相结合

财务管理需要学生进行很多的实践学习,不断运用掌握的知识。学校可以利用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方式,鼓励学生不断地运用知识。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的相关资格证明的培训和考核,如,会计师从业资格证、国家注册会计师等。这种以考促学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熟练地运用知识。另外,鼓励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了解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和需求,进而在学习中找到重点。多与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交流,或者聘请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来对学生进行实战工作环境的认识教育。通过企业工作一线人员的经验介绍,学生可以很好地学会如何组织运用知识。

2.2充分应用新的技术进行教学改革

首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一些图像、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的动态过程。目前,企业大多数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等进行财务信息的管理。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学校可以投资一定规模的仿真实验室,购置相应的会计应用软件和财务管理软件,让学生在仿真状态下进行学习和完成知识的运用。

2.3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逐渐扩展财务管理相关专业的课程安排,让学生尽可能的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形成完整的、实用的知识体系。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对法律、金融、经济以及管理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因此,学校在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其学科特点,注意学科之间的结合。另外,还要注意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学生将来的工作环境面临很多挑战,学生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强大的内心去应对工作中的出现的难题,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财务管理是企业运营的核心部分,成功的财务管理可以指导企业的运营,为领导者决策提供参考。这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恪守职业行为规范。这些素质需要在学生时期抓起。

2.4鼓励学生创新

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创新建立在学生深入、扎实地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基础之上的。因此,鼓励学生创新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学校相关负责部门应该多举行一些鼓励创新的实践活动,例如“挑战杯”等。在活动中,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在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老师需要精心设计一些相关的课程设计任务,通过这些课程设计,让学生在不同的任务环境下练习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加相应的实践活动,对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

篇6

二、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改革课程体系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必须根据不断变化了的实际来不断地调整,才能跟得上社会发展的要求,具体而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习班一是通识教育基础课。教育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哲学、伦理道德、语言学、计算机基础和网络知识、公共关系学、公文写作等。这些基础课并不要求学生们门门精通,但至少要懂得基本的常识,这样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胜任不同的任务。二是夯实专业基础课。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包括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财政学、税法、市场营销学等,很多财务管理技能的掌握离不开这些专业基础课做保障,这些内容掌握扎实了,对其他更专业的课程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三是突出专业特色课。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课比较广泛,包括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案例、国际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专题、财务软件应用、投资学等。这些课程包含了很多以后进入公司企业工作的主要技能,极具实用价值。四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应用型学科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实践教学,财务管理专业也是如此。学校应该转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真正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在保证必要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多设置实践教学的课程,并且要给学生们创造实践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2]。2.改革教学方法要做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要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多应用案例教学法,引入真实案例及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课堂教学。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财务管理专业的应用性要求一线教学的老师不能光有满肚子的财务理论知识,更要有比较强的财务管理实践能力。但目前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自身并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不适应财务管理这个应用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针对这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引进财务管理的教师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特别是有公司企业财务职位任职经历的专门人才来任教,另外加强对那些缺乏实践能力的青年教师的培养,多给他们创造实践学习的机会[3]。

篇7

一、引言

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要达到的要求和目的,目标具有导向作用,高等学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找准学校定位。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需要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的培养目标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育评价制度、教育方法等诸多问题有着决定性意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要反映专业特色,又要使人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变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实践中对具有较高素质的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财务管理人才为适应实践工作的需要应能够准确把握企业系统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管理系统,使之形成一个周而复始、螺旋式发展的良性循环轨迹。将企业循环纳入社会经济系统循环,可以从更高层次上研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构成的社会再生产循环体系。财务管理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要使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能够掌握以下基本技能: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构造;了解人力资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应熟悉资本市场,为企业寻找融资渠道、投资方向;能预测把握环境变化,适应环境、改造环境、正确应用经济政策、金融市场、法律政策为企业理财服务;应具备定量分析、实证研究的能力,为企业做出科学决策。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同时也是为了有效地、分层次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讲授,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初、中、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三个阶段来完成其授课内容。初级阶段主要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为后两个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中级阶段主要要求学生全面理解、重点掌握、综合运用培养其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第三阶段主要要求学生重点理解、拓展知识结构、提高观察问题和解决创新问题的能力。

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现状

(一)客观环境变化快、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目前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所努力解决的问题都力争是现实中的焦点问题,但现有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现实问题。近年来公司财务管理的环境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英国学者玛格丽特,梅(2001)曾将这些变化归纳为以下方面:客户需求模式的改变;客户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降低成本的压力;新基础的冲击;战略联盟的出现;新市场的开拓;经济全球化;政府法规的增多;高度流动的资本市场。企业对商业伦理和道德问题的关注、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重视趋势等,事实上不可避免地对财务职能提出新的要求。就上市公司而言,现有的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安排也可能不是它们所期望的。即便是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股利分配决策,也不是时时发生和关注的事项,这些事项多少总有些“偶发”的性质。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而言,关注的是如何管好理好资产;如何控制好成本费用;如何确保经营和发展所需要的现金,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未将这些经常性事项作为其关注的重点,而将重点定位在投融资决策及其所派生出来的股利决策等偶发性事项上,是否意味着内容安排错位了。

(二)相关课程间接口错位、适应性差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孤立存在。财务管理也是存在于一个学科群或学科域之中。在这个学科群中,数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都是其上游学科,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等以及公司管理的相关功能学科,如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都是其旁侧学科,财务管理学正是在这种学科的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旁侧效应中得以产生和发展的。财务管理学发生和发展历史深受其上游学科诸如数学和经济学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在近年开始弱化。可以说财务管理学的上游学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大部分没有在财务管理学得到应有的响应,财务管理学对上游学科变化的反应有些过于滞后。如经济学领域中的外部性问题,经济学的“绿化”或“生态化”趋势,社会学中的社会成本问题,社会学中的冲突问题,管理学中的战略导向和战略联盟问题,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的网络结构问题等,所有这些应该在财务管理学中得到反应的研究,均未在财务管理学领域得到实际的反应。相对于其上游学科,财务管理学的发展可以说已经严重滞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曾将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出现的隔阂视为经济学贫困化的标志,而类似的特征又何尝不是出现在财务管理学领域。

(三)学生动手能力差、影响了就业竞争力通过对社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学生毕业后上岗的适应性差。目前大多高校建立了校内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但就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看,除加大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外,已开设财务管理实验课的高校很少。因此,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自身特点,设计和创新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摆在财务管理教改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的资本流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国内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财务管理在企业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企业对既有理财理论,又具有熟练理财实务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预见谁走在这一领域的前面,谁就会在未来的人才就业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一个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体系,是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四)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低、应用效果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R.M.Gagne)认为,在教学背景中所用的媒介一词,意味着用来向学习者提供交流或教学刺激的事物组合或事物系统。有人则把教学媒体看作是任何用来传递知识的通讯手段。教学媒体在教学系统中的作用在于它是作为传递对象的经验要素的变质变形的工具,是使经验传递成为可能的工具。在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中,还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电子计算机、录音、录像、投影、电视、语言实验室和卫星传输等)进行教学。还没有开发出各种教育软件,为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奠定基础。

三、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内容

(一)加强教材建设,确保高质量的教材进课堂财务管理课程是教育部高教司确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教材应体现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学校的层次定位,密切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培养满足区域经济社会需要的财务管理专门人才。充分考虑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结合课程设置的目的,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内容。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教学内容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

合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教材建设要求突显创新知识、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要大力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改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国家在教育科研体制改革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重大任务,担负着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任务,这就从根本上规定了高等院校必须开展科学研究。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手段。在筹资决策、资本结构决策、项目投资决策分析与评价、股票、债券投资分析与评价等方面,均可以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充当设定的模拟实验环境中的决策者(角色),在所面临的筹资环境、投资环境中,根据所学的知识,综合分析理财环境的利弊,在多个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佳的筹资、投资方案。而这些实验可以模拟出不同级别的风险对的企业的不同影响,能用色彩或数据形式显示出结构中结果的分布情况,相对也比较直观,能够重复使用,不仅能达到实验的基本目的要求,还能节约实验经费。同时让学生参与进去,学生很感兴趣,达到互动教学,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实施多样性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的教学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剖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相关的“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开放式思维方式;个性化学习的学习方法;增强记忆;充分利用时间和增强处理模糊性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等优点。案例教学不应仅是单独设置一门实务课程,而应是把案例教学的思想与方法贯穿于各专业课程之中,这样才会使学生感受到理论与实践是一种循序渐进、自然的交融过程。首先,建立教学案例库。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教学案例应蕴含能启发学生思考的一些问题,学生需灵活运用书本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广泛深入的思考,并通过互相讨论,启发才能得到问题的答案;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因此所选案例要符合实际情况。即使是虚构的案例,其情节设计与现实情况也应基本相符。案例的来源于教师到企业的实践活动及横向科研课题研究成果的转化;结合现实中的焦点问题编写案例;按案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改写经典案例;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针对实习单位情况编写案例等。一是学生积极准备参与,教师正确组织引导。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有其各自的明确分工。学生主要工作内容:阅读案例、进入角色、设定问题、分析案例、结论、他人观点的借鉴、分析报告的撰写;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善于营造能刺激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思维环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主要完成的内容:提供案例,引导学生讨论的问题;营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氛围;提出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解决问题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总结评价。二是网络(仿真)教学。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信息量和教学效率。以互联网为依托,为学生提供网络教学模式;将实现工作实际场景、学习环境、工作岗位等映射到计算机屏幕上,实现虚拟网络教学;帮助学生解决了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与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富有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对教学相关资源进行有效的防泄密处理;系统应具有扩展性强,采取结构化模块设计,对外部接口和共享资源有良好的兼容性,硬件软件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首先,加强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制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运用到教育中的频率不断加快。要使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有充足的配套软件。教学软件在多媒体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软件应做到多媒体教学软件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式学习环境;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根据超文本信息结构的动态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认知特点重新组织信息,按照不同的学习路径进行学习。其次,教师应用新技术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的相互渗透,教育的时空界限得到空前的扩展,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远程教育、网上虚拟教学的应运而生,使教育信息传播的速度、领域空前地快捷和广泛,导致了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使教育资料的共享得以实现近年来各大院校购买了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有统计表明,80%的高校教师知道本校拥有比较先进的辅助教学设备,但只有50%的教师用过,而只有30%的教师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操作。大学教师一般上完课以后就走人,而当学生有什么疑问想请教时就很难找到任课教师了,学生想通过BBS或E-mail向老师请教却又时常因为老师在这方面知识的缺乏而作罢。所有以上出现的问题关键就在于教师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受到过专门的培训。

(四)推广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的思想观念下催生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当代教育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探究式教学则是一种最好、最有效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我国教育界近年来极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倡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奠定基础。研究性创新是实现能力培养的手段。研究性创新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由学生自己的主动探索、研究来得出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研究性学习应该是一种学生置身于其中的、借助于亲身经验获得的学习;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依靠自己发现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直至最终解决问题。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2-0062-01

财务管理是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中具有价值管理地位的项目,由于其实践性强、对于能力的要求高,所以对从事财务管理的人员具有较高的标准。在高校毕业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时,要求他们能够将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从而更快的进入角色,成为一名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为了在大学的教育中就加强对学生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将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财务管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顺应就业市场的要求。现将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建议分析如下。

一、建立启发式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往往充当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充当一个聆听者的角色。这种教学模式下,并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与今后工作中的实践相结合。为了适应财务管理实践性的要求,学校应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角色从理论的传输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为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通过启发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而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则起到引导和指点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会探索、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同学们积极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发散思维以及提高综合学习能力的过程。这样的“问与思”的课堂不仅能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也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在调动课堂气氛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使以往沉闷的课堂变得充满生机和趣味。

二、实施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是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新增加的教学方法。所谓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进而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从抽象的理论上升到具体案例的分析,可在学生的讨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又使学生掌握了实践的技能。与传统的纯理论教学的方法相比,案例教学使学生自主学习变成了主体,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事件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并且有利于学生早分析、早实践。

案例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具有自主性、体验性、互动性和实践性的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由教师进行讲授,而学生只是承担听、记、背的任务,而案例教学则重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分析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由学生的思考、讨论与研究引领课程的进行。同时,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根据具体的案例进行讨论、研究,而这些案例都是真正发生的实际问题,同学们可以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实际工作中将会面临的问题。而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的过程,也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的过程,能够增强同学们相互合作、沟通的意识。在学生进行模拟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平衡学与用的关系,在实践中发挥其自身价值,也在此过程中进行锻炼与实践。

三、校内、校外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从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方面入手。校内实践是指在相关理论知识课程结束后,根据课程内容进行专门的综合模拟实习课。但是这种方法往往具有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时间相距较长、实践效果有限的缺点。因此,可将专门设置实践课的方法转变为随堂实践的方法,让学生们在课堂内就可以直接进行模拟实习,然后在根据课程需要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模拟实习和综合模拟实习课程设置。为了使学生的实践效果更接近真实的工作要求,学校也可以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以“沙盘”实习的形式,让学生在模拟的企业生产经营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到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分配等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中。为了使校园的实践课程更具规模,也可以邀请其他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有突出能力的教师来学校进行指导教学和经验交流,使学校的实践教学方法能够不断补充新的内容。

除了校内实践教学以外,校外的实践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与校内实践教学相比,校外实践教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高校应该与一些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学校在企业内的实践基地,以弥补校内实践教学仿真性较低的不足。有了校外的实习基地,就可以为学生们提供真实的财务管理实习环境,让学生们直接进入工作的角色,在实习的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的认知,也可以通过真实的工作经历感受一名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有了校外实践的补充,就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建立了基础,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同时为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更快的进入角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财务管理行业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也逐渐增高。为使学生在工作中能够尽快适应市场的要求,高校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其中,建立启发式教学模式、实施案例教学模式、校内外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同时,新的教学方法也应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篇9

1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的含义

财务管理这门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在财经类专业课程中算得上是一门核心课程,它具有抽象的理论、复杂的计算等特点。该课程的教学对方法的应用、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实际能力的操作格外的重视。因此,在财务管理教学目的上,力求使学生在系统的掌握相关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的基础上,要求对财务管理的相关业务的方法熟练地掌握,从而达到具有一定的财务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财务管理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在财务管理教学要求上,能够使学生最终可以达到财务管理师、会计师所应具备的业务水平。

2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教学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是,从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情况来看,大多院校普遍存在“重传授、轻参与,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取得的效果不尽人意,培养出来的财务管理人才大多无法满足对市场的需求。具体来看:

2.1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在教学方法的形式上过于单一和枯燥,只是简单的授课与听课的模式,无法吸引学生的学科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可能会挫伤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产生较大的依赖性,会抑制学生的拓展性与创造性思维,降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2.2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在教学内容上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只注重课堂上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没有带领学生付诸于实践,从而使理论与实践产生脱节,使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胜任其相关财务管理工作,造成部分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市场相关人才短缺、国家资金投入浪费等现象。

2.3在教学师资团队上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才与管理教学师资团队上大多数教师可能没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但是具有较高的学位、职称或资龄所以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无法真正的做到对财务管理有深入的了解,可能只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财务问题略懂皮毛、一知半解,使学生听起课来云里雾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达成产生严重的后果。

3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探讨

通过对高职院校财务教学实践中当前现状的具体分析,高职院校对于财务管理教学问题上首先应给予思想上的重视,其次应给予一系列关于提高财务教学实践问题上的相关改革方案,大力增强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教学创新改革,扭转其局面。具体措施:

3.1对财务管理教学实践进一步完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应加大对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完善,增强财务管理教学实践课程教学,对学生相关专业实训项目的开发,进一步改善校内外学生实习的条件,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问题的改善。

3.2财务管理教学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针对财务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和乏味,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这一问题上,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增添趣味教学,提升学生对财务管理学习的吸引力,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3对教师团队进行岗前专业培训,打造过硬的师资力量。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关于财务管理教学的任课老师进行岗前的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4积极应用现代化科学教育技术,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高职院校应积极将现代化科学教育技术融入财务管理教学实践中,引用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技术,如网络授课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投影教学等形式,来增强财务管理教学的实效性。

3.5利用网络增强财务管理教学的沟通与交流,尽量实现因材施教。现如今,我们已进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网络时期,及时性与交互性是网络信息时代最大的特点,财务管理教学可以利用网络跨时间、跨地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的情况,以及对学生问题的在线解答等,可以帮助老师在接下来的课程进展和改善教学内容上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使教学更好的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实现教学相长、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共同发展。

3.6建构校内外仿真实习培训基地,将案例教学融汇其中。高职教育具有与相应社会工作岗位相对接的功能,所以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训,建构校内外仿真实习基地,并且融入企业模拟实战教学、案例教学等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在完成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后,结合实战演练和操作,使学生好似身临其境,不仅可以验证学生对相关理论学习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锻炼其对实际操作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4结语

一言以蔽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它是一门应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只有重视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并且在此基础上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将结合,创新财务管理教学改革,加大财务管理教学资金设备投入,才能打造出适应市场的技术性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丽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2]樊月娟.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篇10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macroscopical economy environment produced major change, " financial management " teaching while doing multiple revisions, but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emergence of many new concepts, technology,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theoretical results, further with the origi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knowledge system combination, so in the actual the teaching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improvement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teaching material is the first link of teaching system reform.

Key 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将财务管理列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本科专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其教学体系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其中财务管理教材的改进是财务管理教学体系改革的首要环节。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财务管理学》教材虽然做了多次的修订,但是仍然没有充分地将近年来出现的许多新的观念、技术、实务经验和理论成果,有机地结合到原有的财务管理的知识体系中去,导致《财务管理学》教科书的知识更新滞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

一、目前财务管理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体系缺乏对能力的培养

教材体系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缺乏对能力的培养。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课程,不仅要注意对知识的讲解,还要注意对学生财务能力的培养。张英明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79.4%的学生对财务管理教材感到不满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目前的财务管理教材偏重于理论介绍,有些理论比较抽象,不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二)教材理论背景与国情存在的差异

在设立财务管理专业之前,《财务管理》作为一门课程早已在一些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开设。但是《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内容基本上是从美国引进的,并且这种现象到目前并没有彻底改变。由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背景与美国的差异,从而导致有些内容不符合国情。

(三)教材案例质量有待提高

案例库源供应不足,质量有待提高。许多高校尽管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当滞后,缺乏对企业财务管理过程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缺乏对案例教学理论的系统性研究;缺少适合我国国情的案例教学方法的创新;案例编写经费不足、案例来源匮乏。

(四)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

近十几年来,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一直没有停止,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企业面临的财务管理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财务管理本科教材没有反映,其内容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例如,电子商务对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和方式的影响,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等,目前在财务管理教材中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经验交流,认为以财务能力和案例分析为导向是财务管理教材发展的必然方向,能力和案例分析导向的财务管理教材设计思路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重组财务管理的目标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学》教科书普遍将“股东财富最大化”做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它与“利润最大化”这一原来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无疑是前进了一大步。但是财务管理作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系统,其目标直接反映着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并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进行调整。公司法人治理的环境变了,则公司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必然要相应变化,也就是作为财务运行驱动的财务管理目标也要相应创新。“企业价值最大化”应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新目标,根据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的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要成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

(二)拓展财务管理的内容

1、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经济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企业理财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财务管理学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成果层出不穷地涌现,所有这些都在迫切地要求对《财务管理学》的内容进行进一步地拓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本将在企业资本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它将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物质资本而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与此相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必将发生较大的变化。无形资产和风险管理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内容。

2、应加强国际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际筹资、投资、结算与纳税等业务逐步开展起来,对国际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已成为现实的客观需要。开展对国际贸易与跨国经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财务管理学》教科书中理应增加这一部分的内容。

(三)更新财务管理的观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观念是决定人们行为的主导因素。因此,财务管理的创新,首先是观念的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需要我们在积极更新财务管理知识的同时,自觉地创新财务管理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