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4 05:44:2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学策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教学,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经验、知识的学生。他(她)们有思考、有灵感、有兴趣、有潜能。他(她)们进入"学堂",期待着、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开发、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要讲策略,古人云:"供人一鱼,只解一餐,授人一渔,终身受用。"好的教学策略,才能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就九年级化学教学,略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一点策略。
走进实验,师生边实验边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在"做中"进入化学世界,探索化学知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中的一种方式,又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走进实验,在"做实验"中学习化学知识是我历年来最常用的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学好化学,关键是课堂几十分钟,学生只要专心认真,已经取得了十分之一的成功。为了提高学生听课的有效性,指导学生直接在教材上相应的地方"标、增、注"。"标":用各种自己常用的符号表示知识掌握的程度。把重要内容,比较重要内容,关键词、字,重要段落,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如催化剂概念中"质量""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中的"化学"两字。"增":对书中难以理解的字词给予简要的文字说明,如原子相对质中的"标准",课本中没有,需补在教材上的一定要补上,"注":在课本对应位置注明哪部分是重点、难点,要求层次,便于复习时按目标进行。
众所周知,要想学会游泳,即使你有最好的教练,教练教你最好的方法,而且你很用心、很专一,把教练教的全都铭记于心而且能重述。假若你不下水去体验、去感悟,你也不会游泳。有句谚语说得好:"亲身下河之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我们学生学习也一样。
走进实验,做化学实验,在"做中学"。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戴安邦说:"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做好化学实验,首先请学生认真阅读实验室规则、管理规定,实验细则,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时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实验仪器和药品储存地点,在哪儿进行学生实验;明白实验为什么必须遵守规范操作?如何设计、观察、记录、分析、交流、讨论、反思、报告实验。其次,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位同学对化学基本操作实验熟练。
进入课题教学,积极准备、认真组织、精心设计、科学指导,师生互动,教师作为"首席"在讲桌上演示实验,同时带着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实验桌上跟着、效仿着做实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富有个性地探究学习。将课本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探究对象,就会使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的发展这些九年级化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学生自己找到了学习化学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方法,从中体会到化学的神奇,领略到化学的魅力,感悟到化学的真谛!
课后,学生告诉我:"老师,我们非常喜欢上您的课,非常喜欢您设计的这样的'学堂'。在这样的生动有趣的学堂中,我们非常兴奋、激动、乐此不疲、欲罢不能,尝到了'实践出真知'的甜头,彻彻底底的弄懂了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不但是学会了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会学习知识了。老师,我们真的很感谢您!"
的确,听来的记不住,看到的记不牢,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这种"做中学"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情感和生活经历融为一体,表现了知识的无穷魅力。
一、引言
虚词虽然在汉语词汇中占有很少的部分,但是却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虚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因此更难以把握。也就凸显出它的重要性,虚词不仅对留学生来说是难点。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同样也是很难清楚、明确掌握的内容。而介词作为虚词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我们的重视。不仅是本体研究,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各方面的内容我们都应该进行详细的研究。本体研究虽然可以推进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但是两者适用的范围是不一样的。
下面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介词”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进行一些探索,然后以对针对韩国学生学习“在”为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二、宏观角度
介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的数量是有限的。要进行有效的教学,首先应该学习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用到的。因此对介词的范围确定和分类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范围
作为最权威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在词汇大纲中,甲、乙、丙各个不同等级考试中所包括的介词有:按、按照、把、被、对、朝、趁、冲、除、打、当、给、从、从……到、从……起、跟、关于、和、将、叫、经过、就、距、距离、离、顺、随、通过、同、往、为、为了、向、依照、以、由、由于、与、在、照,一共四十个。因我们可以以此为参照,确定介词教学的范围。
(二)分类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的不同,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每个年级的学生所学习的介词和语法点都是不同的,因此将介词分类也是很有必要的。初级水平的学生需要掌握的介词不太多,主要集中在“把、被、比、在、从、跟、和、对、给、为了”这些词上。
三、微观角度
从微观上来看主要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本文在借鉴很多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六点教学建议:
(一)陆俭明先生提出
虚词在语言中起着“经络”的作用。因此对于虚词的讲解不能只考虑到类的观点,比如介词,从语义上看,介词的作用在于引出与动作相关的对象(施事、受事、与事、工具)以及处所、时间等。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对于常用的介词应该一个一个的讲解。
(二)具体到单个的介词讲解应该遵循从形式一意义一语境这一过程
邢福义先生提出对于语言现象可以从表一里一值来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大量例子从形式上做总结,然后从意义着手,探讨它的使用具体语境。
(三)大量的练习,在掌握了这一介词的使用特点以及环境后,进行练习,然后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找出偏误,与其母语进行对比,对干扰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
(四)注意介词的搭配使用,从整体上把握其框架,训练具体使用时的语感。介词的功能主要是: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词短语,整体修饰谓词性词语,表示跟动作形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对象等等。介词在前,其它词语在后,介词所介引的对象放在中间,形成“介词框架”。
(五)避免已学知识和新知识的互相混淆和干扰。由于介词的用法都不是单一的,因此存在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的处理问题。
(六)在每学期末对所学的相近类的介词进行重点的辨析、讲解。如表示对象、范围的一组介词“对”、“对于”、“关于”、“向”等。对象类介词“给”、“为”、“替”等。
四、对韩国学生的介词“在”教学策略:
韩语和汉语是差异非常大的两种语言,韩语隶属于阿尔泰语系,是一种黏着语,主要靠添加词尾等来表示语法意义,而汉语是孤立语。汉语中的介词在韩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类。但也不是完全绝对,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
(一)归纳法在初步接触这一介词时,应该先通过大量例子,从结构上把握它的使用情况。
(1)我在高中的时候学习非常用功。(2)在当时问题还不算严重。
(3)晚上我在家里看电视。(4)在黑板上写字。
(5)她在我所有的朋友中是最聪明的。 (6)他在医学方面是个专家。
(7)在她的帮助下我的汉语进步很快。 (8)在艰苦的条件下他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9)在我看来,这个题目很难。(10)这种生活在他已经十分习惯了。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将“在”的结构归纳为五种情况:
A 表时间。“在……时候”等等,语义清楚比较容易掌握。
B 表处所。典型的格式是“在+处所+vP”。
C 表示范围。
D 表示条件。构成“在+动名词短语+下”的格式。
E 表示行为的主体,这种用法比较少用到。
(二)演绎法在总结出机构、意义等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举例,巩固其用法。练习的时候要注意训练介词结构的语感。一般是介词在前,其它的方位词等在后,中间是介引的成分。
(三)偏误分析通过学生的练习发现难点,在做题和举例的时候更有针对性,也更能准确的把握学生掌握情况。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韩国学生在使用介词“在”时主要出现的偏误有如下几方面:
1 遗漏偏误。
(1)表示处所时,处所前的“在”经常遗漏。如“我家里看电视”。这主要由于母语的干扰。在韩语中表示“在+处所”这一状语时,是用格词尾来表示的。
(2)丢失或者错用了结果补语中处所词语之后的方位词。这也是由于母语的负迁移。韩语中是没有补语的。因此在这一语法上经常出现问题。
2 误加偏误。在不需要介词“在”的方所名词前加上“在”。如“在夏天武汉非常热。”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将目的语语法规则过度泛化的原因,受到了“在+处所/时间+VP”的影响。实际上汉语中一般方所、时间词语作主语前面是不需要加“在”的。
3 误用偏误。
(1)表现在方位词语选择上。如“我们住在地球里”。这个地方将“上”误用为“里”。这都是因为对方位词把握不准确。
(2)不恰当地将动词与后面的“在”误认为是一个词。如“我们住在的地方没有暖气”。这个句子将“住在”看成了一个词。
4 错序偏误。
二、教学策略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策略设计的基本原则较多,但就新语文课程与传统语文课程比较,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学生体验出发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几段文字:“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这些课程的基本理念可以聚焦为——“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实现这—理念,我们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走向“主人”——体验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习化社会观确信教育正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整个方面(“完人”、“全人”观)。在学习化的社会中,教学活动的重心在于“学习”,而非传统意义的“接受”,人不再是纯粹的教育客体,而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不再是教学过程中被动、消极的收纳者,学生的能动性使他们能够在新语文课程营造的足够宽广的空间中“自由”地翱翔。可以表现为:允许学生不迷信“权威”,质疑问难,畅所欲言,允许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写他们自己的文章,给学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等等。
2.走向“生活”——体验的情境。“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的束缚,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课堂,没有融合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成教学内容的单调、乏味,学生由此也失去了体验的情境和乐趣。“大语文”教育观指出:“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表现在:以课堂为起点实现语文中的生活化(例如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进行思想感悟、模拟生活进行语文实践等)、以课外为续点实现生活中的语文化(例如日常生活“语文化”——在看报、看电视、听广播、阅读产品说明等活动中学用语文,校园生活“浯文化”——在办文学社、出黑板报、演讲比赛、读书节等活动中学用语文,社会生活“语文化”——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等活动中学用语文)。
3.走向“活动”——体验的方式。《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地位,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自己去评价活动效果。可以表现在阅读实践类活动(例如阅读报刊搜集资料、阅读名篇摘录佳句、阅读心得交流、举办“读书报告会”、背诵古涛文比赛等)、口语交际类活动(例如短新闻会、热门话题讨论会、故事会、专题辩论会、即兴对话表演、生活见闻交流等)、听说训练类活动(例如听故事后复述、听广播后想像作文、听录音辨别正误、听记比赛等)、书面表达类活动(例如班级日记接力、故事接龙、写观察日记、小小编辑部、红领巾信箱、采写广播稿等)、游戏表演类活动(例如编演课本剧、语文游艺宫、会话表演等)、书法绘画类活动(例如办手抄报、参观书法展、参加写字比赛、为课文绘插图、根据文意作画、制作小书签等)、社会实践类活动(例如参观调查、没计广告词、写贴春联等)。
4.走向“感悟”——体验的境界。《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汉语言“意合”的特点决定了汉语的学习不宜依赖分析,而应重积累和感悟。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情境体味、联系生活经历体验、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引导学生把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联系起来、把听说读写联系起来、把学习语文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在广泛的联系中达到融会贯通,自悟自得,并日渐提高学生的悟性,培养学生的灵性。可以表现在:引导学生悟“文”(例如鼓励学生议论、对课文有多元理解、用个性化语言发表意见等)、引导学生悟“法”(例如推敲用词的准确、改变句式体会遣词造句的灵活性、调整句子之间的联系体会连句成段的多样性、比较归纳发现不同内容而用相同语言表达的形式等)、引导学生悟“情”(例如让学生感受语文内容中的自然环境美、人文景观美、社会生活美、人物形象美以及语文形式中的词韵美、对称美、意境美、整体美等)以及引导学生悟“新”。
体验学习即置身于一定的情境(真实的生活情境、模拟情境)之中,经历之、感受之、考察之,最终认识之、掌握之。也就是在一定情境下的行动,看似仅获得直接的知识经验,但因为它同时伴随着需要的满足、心理的平衡、悟性的获得等种种内在的精神活动,因此可以说是个体整个身心过程的全面激活。
例如一年级就可采用以下步骤让学生体验“写话”的乐趣:
(1)结合课文练习说话,让学生先说后写;
(2)循序渐进练习仿写;
(3)联系实际生活,寻找写作内容;
(4)五分钟“每日一评”与个别面批;
(5)编辑“微型日记选”等。
现在语文新教材和传统教材相比体现了以下特色:从偏重语言忽视形象,从字的形音义人手,字词句篇地逐层分析,转向强调形象的感染和学生独特的体验;从偏重浅白的时文,转向注重文言名篇;从偏重课文的例子作用,转向注重阅读数量;从偏重分析转向强凋感悟;从偏重理解转向注重背诵积累;选材从狭窄转向丰富多样;从偏重写实到鼓励想像;从偏重单一理解转向强调多元化和儿童视角;从偏重语言应用的技术性训练,转向强调精神理念的提升。以上转变较多地反映在语文的“体验性”中。
(二)以问题为中心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几段文字:“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这些课程的评价建议可以聚焦为——“以问题为中心”。要实现这一思想,我们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学生深入地读书、深入地理解课文是从问题开始的,创设有趣有效的问题情境,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探究性和思考性。教师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想问题边探索答案,有时问在前、读在后,有时读在前、问在后,有时变换角度问读,让学生循疑而读,依读而进。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是体现在善于将课文转化为问题(例如在课题处设疑、在矛盾处设疑、在重复处设疑、在结尾处设疑等),二是创设条件或提供材料,让学生主动探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号转化为句号,并能产生新的问号。
2.让学生提出问题走“出”教材。爱因斯坦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质疑问题,二是发展问题。前者是就学习中的某一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属商榷型、完善型的学习活动;后者是依据自己对某一问题、现象或材料的观察、分析、综合,经类比、推广、概括或抽象,从而提出有价值的、尚需进一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属创造型的学习研究活动。语文教学中,既要教学生敢质疑,又要教学生会质疑(例如教会学生在难点处求疑、困惑处求疑、关键处求疑、无疑处求疑或易错处求疑,教会学生提出疏通性问题、深究性问题、鉴赏性问题或评价性问题,教会学生以“是什么”为形式的直问、以“为什么”为形式的深问、以“怎么是”为形式的曲问或以比较形式出现的品问等)、既要让学生能质疑,又要教学生会解疑(例如学生相互解疑、学生自己解疑等)。
现在一些专家指出:教学的成败,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提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从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评判了多少……这些见解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关注学习方式的设计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几段文字:“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这些课程的基本理念可以聚焦为——“关注学习方式的设计”。
本次课程改革确立了一种新的学习观:学习方式是人的个性的独特表现。因此,语文学科应为学生的“探究”、“发现”、“研究”创造空间。综合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学习主题利用一切时空,甚至是超时空的学习资源,整合一切力量,进行有选择的学习研究和整体建构,从而获取知识、丰富知识,形成能力,养成良好品德,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至少具有以下特征:
1.自主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多给学生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多给学生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多给学生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展,多给学生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知识,获取知识,张扬个性,形成风格。
2.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式。探究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中心,以探究为核心,以过程为重心,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探究方法(例如观察联想、读书感悟、思辨探索、操作演示、实验推理等),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探究知识的奥妙。例如以问题为导引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一般可分为四个过程:第一步,发现问题;第二步,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商定值得探究的主要问题;第三步,组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第四步,回顾反思,并提出要继续探究的问题。
3. 合作性学习
合作性学习是综合性学习中应强调的组织形式。合作性学习不仅能活跃学习气氛,而且能建立多向的信息交流网,信息共享,智力互补。一般来说,合作性学习的有效进行需要达到五个基本的要求:一是积极互动。学生必须认识到要对自己以及学习伙伴的学习负责;二是面对面的交流。学生必须有机会相互陈述各自正在学习的内容和结果;三是个人担负责任。每个学生必须对掌握教师布置的任务承担责任;四是掌握社交技能。每个学生必须尊重组员,合作解决矛盾,并能同其他组交流;五是小组合作加工。
4.开放性学习
音乐属于文化内涵的主要承载物,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中的一种。在当前职专的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钢琴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对其音乐内涵教育的现状。钢琴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奠定理论知识的基础,同样也是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与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音乐不仅需要用耳去倾听,而且需要用心去感受它的美,用情表现每一作品。往往我们在钢琴教学中,仅注重学生的钢琴训练,而忽视对作品创作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也会导致课程教学陷入一种单调、死板的课程循环,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式单一
职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不均。然而,在当前的职专钢琴教学中,老师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采取较为笼统的课程讲授方式,致使课堂教学效率较为低下,达不到既定的目标。针对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采取单一的教学手法,不仅不能深化素质较差学生的钢琴基础知识学习,同样不能使理论知识较为丰富的学生得到技能的升华,影响了钢琴教学的效率。
(三)应试化倾向严重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学校的钢琴教学变成了音乐特长课、准专业音乐课,个别班级成了高考预备班。教学内容经常被随意改动或被其它学科取代,这种状况不利于职专钢琴教育的普及,偏离了基础音乐教育的目标,也不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针对提升职专钢琴教学效率的建议
(一)将钢琴教学与学生艺术思维培养相结合
学生学习钢琴知识、进行钢琴演奏的过程,本质上是培养其艺术修养与思维的过程。一般而言,学生的艺术思维与拓展性思维的建立是相辅相成的,不同的学习者由于其文化知识构成不同,生活阅历存在着差异,对钢琴曲目的理解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老师在钢琴教学中则需要将基本的演奏技巧培训与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相结合,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向学生解析作品的文化背景与创作的意图,让学生学会在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中找寻到相关的趣味知识,深化对钢琴作品内涵的理解,拓展其艺术思维。如,通过聆听著名作曲家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久石让的《天空之城》、冼星海的《黄河》等钢琴曲,让学生感受钢琴之声的魅力及音乐带给我们的心灵洗涤与激励,培养她们的自信心、坚定学生的学习毅力;让她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描述音乐给予的感受,体会音乐带给她们的快乐。这样就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二)钢琴教学要强调体验与合作
同音乐鉴赏和歌唱教学一样,钢琴教学也具备体验性的特点。对器乐作品的欣赏,可以激发学生演奏的兴趣,特别是欣赏由学生自己演奏的作品。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模仿的对象,也可以在小组课中让不同的学生弹奏同一首曲子,让其他学生从钢琴演奏中的句法、技法、情感表现、音乐处理手段等进行比较分析两位同学弹奏的优缺点,从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辨能力,而且从中获取了更好的演奏技巧。在职专钢琴教学中,由于合奏教学是主要形式,这就使教学明显具有了合作性特点。第一,合奏是一种群体合作的表演艺术,强调整体的协调和统一,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第二,学生参与合奏的人数较多,教师指导合奏的效率远比独奏、重奏的高,有利于器乐的普及,更有利于让更多的学生喜欢音乐、热爱音乐。
(三)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实施分层钢琴教学
由于职专的学生整体素质差,入校时只有小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钢琴知识有所了解,具有初级的演奏能力,能够经过调整加入到课程学习的行列。而大部分学生在入校前则对钢琴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甚至没见过钢琴,因此钢琴基础较为薄弱,与其他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能立即投入到有效的钢琴学习中。因此,老师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实施分层钢琴教学。首先,需要合理规划学生的教学层次,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将其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将分层的目的向学生阐明,并制定相关的激励策略。其次,教师还需重视对各层次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应用于钢琴教学中,或采取课内即兴演奏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通过课外拓展音乐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采取探索型、研究型的教学方式,层层递进,循序渐进,老师在过程中充当教学的引导者,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从整体上提升钢琴教学的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育界,人们达成共识:“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本方式,也是群体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正是在相互合作中得到发展。”北师大主体教育、发展性教育实验室更是从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的高度,提出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并把合作学习的目标定位为:“通过实践活动基础上的主体合作与交流,促进学生主题性发展和学生社会化进程”。
语文新课程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在我国,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渗透在各科教学中,如“启发式”、“讨论式”等教法也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合作、学生间的互动。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有主动求知的欲望,有积极探索的精神,有创新行为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个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在此我就多年教学经验详述了有效实施“自主、合作”教学的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认为,人的本质是主体的、能动的。学生是个性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学会发展”的教学思想也时刻提醒我们,21世纪是“终身学习”的世纪,不会自主学习的人将无异于文盲。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应该从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播的场所转变为师生生命活力、生命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精彩舞台。作为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应该从一个简单的知识拷贝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接受知识本身的同时体验到获得知识的乐趣、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些命题,较之我们以往常说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的内涵可以通俗地概括为“想学”“会学”“能学”。语文学科是有代表性的人文学科,更应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先贤孔子曾经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又强调:“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说明了彼此切磋琢磨、交换心得,有助于个别学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年龄相当的儿童更可能由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内互动、增进成长。另外,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非认知品质的发展,特别有利于责任心、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评价者,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确立全新的正确的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才能培养出具有“自主、合作”精神的学生,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二、确定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的灵魂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目标,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有效的直接依据。
1.教学目标要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许多行动都可以用目标指向来解释,目标对人有激励作用。其原因有三:第一,目标能指导人的注意,使之集中精力去完成当前任务;第二,目标能激发人的努力,“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第三,目标能增加人的持久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者的认知内驱力,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确立满足学生需要的学习目标,势必会让学生的学习效果迅猛提高,事半功倍。
2.教学目标设计要能吸引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学习者对语文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并吸引他们注意,在设计内容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应用多种表达方式。通过采用文字、图象、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呈现知识,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第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同时与学生的需要和生活相贴切。第三,应该不断更新学习资源。一成不变的内容会使学习者产生厌倦。第四,学习目标应大众化。如:每堂课的目标中,行为主体是不是学生?行为条件能否真正影响学习的结果与“自主、合作”精神的培养?目标是不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所有这些,都直接有效地影响着学生“自主、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改革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的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师生共同学习,提高、创造的重要场所。可以说,任何一个学生,在学校期间80%的知识与技能是在课堂积累、形成的。因此,改革课堂教学,使之符合“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上学期,我曾做过以下几组合作实验。
例:1.每组5人,各组中有1个尖子生,2个中等生,2个学困生,男女搭配。
2.每组3人,层次分开。分别为: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男女分开配组。
3.每组2人,自由组合,男女不限。
实验结束后,通过对比学习目标的完成效率,得出以下结论。
1.个体的基本条件要均衡(即:分层组合,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相互对应)。
2.目标应一致(即:不同层次的学生,目标应有所差异,同一层次的学生,目标应相同)。
3.合作伙伴应相对稳定。
4.人数以3人为宜。
5.男女搭配。
6.个体要有一定的交往意识与交往技巧。
四、教师的有效组织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
教师的有效组织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这个结论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教师组织不当,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尽管表面上看是分了若干组,但小组里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运行却没有。问题是教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呢?
第一,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信任,相互交流,教学相长。具体说,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心情愉悦、轻松自主地进入学习状态。第二,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尤其要使学生大胆探索、乐于学习。第三,教师要组织好教学秩序,使学生既生动活泼又有纪律地进行学习。第四,教师要根据学生输出的大量反馈信息来及时调控教学活动,使信息传输始终达到动态平衡,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五,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真理热烈追求和探索的精神。
当然,除了全新的教学观念与高超的组织能力,有效的“自主、合作”教学还取决于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对所教学科体系的洞悉。另外,教师还应以宽容的悟性对学生作积极的启发、诱导,促使学生的各种思维高度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向斌.合作学习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教学与管理,2000,1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72-01
引言
中职化学教师不仅仅是完成中职化学教学任务的执行者,还必须是中职化学教学活动的决策者。为实施有效性的中职化学教学,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构思中职化学教学方案时,必须进行整体性的谋划中职化学教学活动、思考中职化学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媒体等项活动,即智慧性的设计中职化学教学。这就必然的涉及中职化学教学策略的制订和实施的问题。
1.教学策略涵义
教学策略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定性的界定,但许多研究者对它已有以下三点共识:(1)教学策略具有明显的目标针对性;(2)教学策略具有设计有效教学的智谋性;(3)教学策略具有选择教学方法和技能的灵活性。根据策略的这些特点,笔者认为教学策略是: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智慧性的教学方略或教学行为。
教学策略不是教学理论但以教学理论为基础对解决问题的教学行为进行选择或创新,教学策略也不完全等同于教学方法,而是有着明显图谋意识的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或创新。
2.形成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研究
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形成一个认识上、态度上、动机上和能力上有意义的相互关联的趋于完善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就是认知者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对于个体而言,外在的知识结构并不等于内部的认知结构,但是知识结构通过个体的学习可以转化为认知结构,并且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的吻合度越高,合理性就大。只是这种转化不是机械性的而是以个体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与外界相互作用下生成的。形成认知结构就是让知识在头脑中依据内在关系形成彼此联系的知识网络。
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和安排:
一、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组织教学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组织教学,容易使新知识在原有的观念中找到固着点而与其发生同化或顺应的联系,使学习变得容易和有意义。
例如,讲氯离子的检验时,可以先从复习电离方程式开始: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微型潜水员潜入NaCl2溶液、盐酸中,“看到”了氯离子,又在硝酸银溶液中“看到”了Ag+,这些离子是怎么产生的?再通过实验看到氯化银沉淀的生成,来理解氯离子的检验原理和步骤,之后再进一步的引入离子反应的概念。
二、注意知识内在联系的梳理和提炼
一般说来,教师对学科的知识结构会烂熟于心中,头脑中有着较高水平的认知结构,但这些都不能代替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依靠他自己来建构,教师只能起个帮助的作用,但这种帮助的方式是很值得研究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间的内在关系并加以提炼即整理知识。常用的整理知识的方法一种是做课后小结(节小结、章小结),一种是做概念关系图(单概念图、多概念图、节概念图、章概念图),还可以是别的方式。
例如,学习完溶液这一章后,可依据本单元小结和学生共同回忆、讨论相关概念及其间的关系,而不是把它束之高阁,就会真正收到巩固知识、理清思路、把握关系的功效,为后边的酸、碱、盐及电解质溶液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重视本单元小结之类的章小结的处理可帮助学生形成整理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3.合理呈现信息的教学策略研究
合理呈现信息的教学策略就是从利于学生信息接受的角度安排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以促进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高效表征的教学策略。从教学的角度,为便于学生的信息加工,还有一个怎样将信息合理的呈现出来的问题。研究告诉我们,根据内容的需要和条件的许可,要尽可能地使用多种媒体来传播教学信息,以增强信息的可接受性。同时还要注意,不管使用什么样的媒体,教学内容都需解决系统化和结构化的合理性问题。即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高效表征,教学内容不能以彼此孤立的、散装态的面目呈现。学生头脑中的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一方面来自学习之后的整理,另一方面也来自源头上的信息输入。如果教师在课前不能够将知识作以系统的结构化的处理,而且把一个一个的概念、一个一个的结论散乱的摆在学生面前,学生不知道该想些什么、怎样去想,茫然地跟着教师听,这种学习是被动和低效的。因为等教师讲授了知识,学生才恍然大悟远不如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沿着知识的脉络去思考和探索。克服学生茫然现象的教学策略之一就是向学生交底,交给学生章或节的学习路向图。交给学生章或节的学习路向图,就是要让学生在开课伊始就能明白学习的思路或者是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他全局在胸,处处主动的去思考。
如学习元素周期律时,可先一些预备知识:周期性变化、元素性质的所指、元素—单质—化合物性质间的关联性;要求学生认真理解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这一重点内容。经过这样不费时也不费事的铺垫,再去学习元素周期律,学生的思路清晰,理解和归纳课本知识都较轻松和容易,有效的消除了因学生思路混乱造成知识对接性差的困难状态。还有,给纲要信号式的板书留有一席之地。随着计算机辅教手段的广泛使用,板书似乎被挤出了课堂,其实板书有板书的优点,特别是那种既点清知识内在关系又能灵活多变的纲要式板述在教学中还应有一席之地。
4.结束语
对中职化学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 其目的是为了给中职化学教师一个良好的教学策略借鉴,帮助同行们更高效的进行教学,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陶春华.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9.
化学教学目标,通常指与学生智力发展有关的认知目标,与学生情绪体验相联系的情感目标以及与学生实验技能发展有关的技能目标。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首先必须明确:通过教学,学生在本单元、本课时中必须达成什么目标;怎样去努力达成这些目标?其次必须考虑对目标教学效率的评测和调控等等。
1.就认知目标而言,在教学时必须注重以下策略:(1)因教学时间和知识体系所限,期望学生在本单元的所有内容上达到较高的认知水平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选出那些对促进学生形成教育水平的思维能力有价值的知识点(也称重点),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对那些只求“常识性了解”的知识点到即可。(2)从理论上讲,学生要达到较高水平的认知,必须从较低水平开始。但所有重点知识的较高认知水平(如综合水平)无一例外地由低到高逐级推进,机械而费时,并不是最优的教学路线。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作系统设计,除纵向深入外(如从“摩尔”概念到有关摩尔的综合计算),必须注意横向迁移(如从化学平衡计算到电离平衡计算),简缩学生的思维历程,力求提高教学效益。(3)因学生接受能力所限,有时同一知识点往往分阶段重复出现(如“氧化-还原反应”等),其难度、深度和复杂性也相应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区分同一知识点的单元目标和最终目标,在教学进程中把握分寸,适度地加深和提高。(4)认知目标是否达到,必须配以针对性的测验。测验的编制应以目标为依据,教什么,考什么。
2.就情感目标而言,涉及到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情感态度、动机兴趣、意志个性、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需通过多方面的作用方可“潜移默化”。因此,情感教学必须重视以下策略:(1)充分挖掘化学教材本身蕴藏的大量情感因素,恰到好处地插入一些激发学生情感的事例,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使他们逐渐从被动地接受、作出反应到主动追求,形成价值观念,直至“内化”成品质。(2)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言传身教,使学生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的积极情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促发他们形成良好的态度和个性品德。
3.就技能目标而言,化学教学中侧重表现为实验操作技能和相应的心智技能。在技能教学中必须考虑以下策略:(1)教师要在“怎样做”的指导上下功夫,以规范动作引导学生模仿,掌握操作要领,并不断强化,使之趋于熟练。(2)帮助学生明确“为什么这样做”,注意协调身体的肌肉活动和大脑的思维活动,学会边动手、边观察、边分析,启迪学生结合实验现象积极进行科学思维。(3)设计实验习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练习机会。
二、根据教学原则构思教学策略
化学教学原则是化学教学规律的反映,也是设计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教学原则包含的内容很广,层次也不同。常见的教学原则对任何学科的教学均有指导意义,如目的性和方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原则、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相结合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结合原则、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原则等等,这些原则在化学教学设计时都应考虑到。将一般原则与化学学科特征、化学教学经验融合后提炼而成的教学原则,则是具有明显学科性和教学指向性的指导性策略,如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归纳共性与分析特性相结合、形式训练与情境思维相结合、年龄特征与化学语言相适应等等。
1.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要求教师组织、运用好各种实验,充分发挥实验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的独特作用。这里讲的“实验引导”,指的是在学生做实验、观察演示实验和实验挂图以及听教师讲述实验史料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事实,活跃学生的思维。“启迪思维”往往与“实验引导”同步进行,教师必须及时提醒学生重点观察什么,怎样观察等等,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深入。同时,抓住实验中出现的典型现象适时穿插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当少量金属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为什么不下沉,反而浮在水面上激烈反应并熔成小球?”“硝酸铅固体加热分解得到的混合气体中氧气仅占20%,但为何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即可立即复燃?”等等。引导学生从观察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宏观现象入手,进行科学思维,有助于掌握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变化规律。
2.归纳共性与分析特性相结合,要求教师在归纳共性的同时,注意揭示特性和反例,使学生掌握系统、完备的知识、面对繁杂的化学事实,归纳是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元素周期律正是在归纳氢、氧、碳、氯、硫、钠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基础上形成的。通过研究典型、归纳共性,可以使许多复杂、离散的化学知识变得简单、有序。但是,隐藏在共性背后的特性既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常见的知识障碍,因而切不可忽视。例如,硫酸除酸的通性外,必须研究浓硫酸的氧化性、脱水性和吸水性三大特性;卤素的一些通性不能兼顾氟,必须强调氟单质及化合物的特性;讲解羧酸的共性时,不能忽略甲酸具有醛基的特性;元素的氧化性一般随化合价的升高而增强,但氯的含氧酸却反之。处理好共性与特性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3.形式训练与情境思维相结合,要求教师重视解题模式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在基础阶段,“定套路、讲例题、做习题”的形式化训练必不可少,有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解题基本功。例如,化学计算种类繁多,但“列已知、设未知、找关系、解方程”这一基本格式有广泛的适用性,经常性的规范化训练,能完整而清晰地反映学生解题的操作程序。又如,对一些复杂的化学问题,借助“差量法”,“守恒法”、“十字交叉法”、“平均值法”等技巧予以简化,能提高解题的速度。但是,平时教学如一味追求“技巧”或某些“万能公式”,不免使学生的思维因定势而“钝化”。偏重形式训练,会使学生的思维发展难以适应变化中的化学问题。“情境思维”是针对形式训练的不足而提出来的,所谓“情境”实质上是问题的背景信息。当问题情境涉及的知识或方法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没有明确的“落点”,有的甚至是最新的化学发现或实验现象的原始记载,隐含的化学规律往往需要学生通过“现场自学”的方式去提炼,无法从平时的形式化训练所积累的经验中找到解题的“支撑点”。因此,教师必须创设灵活、开放的化学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学会情境思维,即较少地依赖熟悉的解题模式而通过阅读、组合、类比、联想等方式加工信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能优势。
4.年龄特征与化学语言相适应,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计划地运用化学语言体现化学思想。化学语言系统的形成,是化学有别于其它学科的又一特征,它既是交流化学信息的载体,又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的方式逐步引入化学语言以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是十分必要的。在初中阶段,多用生动、具体、浅显的自然语言和比喻、列举等形式说明化学概念;先学会用文字表述化学反应,再逐渐过渡到符号组合。到高年级,化学概念、原理和反应的叙述趋于简约、概括,教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采用化学语言概括化学过程,描述物质结构将逐步成为一种主要方式。
三、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构思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而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发展潜力有关。教师必须以“面向主流、合理兼顾”为制定教学策略的准则,在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发展目标的高度、教学节奏的强度、习题和测验的难度等方面做到“适度”,既不使学生因畏难而放弃努力,也不让学生因“吃不饱”而挫伤积极性。从发展的眼光进行教学设计,使一定的难度和高度恰好“落脚”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克服和达到的潜在能力上,使他们经常处于“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情境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并视学生接受能力逐步提高课堂教学速度和习题训练强度。在具体操作上要各有侧重:
1.对优等生居多、整体学习水平较高的班级而言,由于学生有较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较强的形成“思维链”的能力,因而可考虑采用明(直接了当引出课题)、快(教学节奏强)、多(问题呈系列)、变(习题变式丰富)等方式进行教学,立足基础,重在引伸,启迪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教学测评的重点放在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和解决问题的质量上。
2.对学习基础和发展水平中等的班级,教师必须重视课本,按教材本身的内在逻辑有序地组织教学,力求通过多种方式理清知识线索,挖掘知识内涵,形成知识网络;注意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对整体学习水平较低的班级,重在三方面考虑教学策略:一是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方法启迪学生思维;二是对教学内容作精加工,采用“小步子”方式循序渐进,经常“回头观望”,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的难易程度以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三是发现学生因新旧知识“衔接”不良难以迁移时,教师应即时制定针对性的复习对策,如讲解“中介性”知识帮助学生“过渡”,要求学生自学指定材料,课堂提问、书面作业和补充实验等,以弥补不足。对降低要求情况下仍然困难较大的学生,教师应予个别辅导。力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方式的交替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此外,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因思维能力上的差异,制定教学策略时也应分别对待: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仍以经验型抽象思维占优势,教师应充分发挥实验、图表、实物、模型、参观等直观手段的作用,尽量做到从实验现象和实物展示中揭示化学概念,解释化学反应导出化学原理,也可结合化学游戏、自编卡片、口头竞赛等形式将相对集中、抽象和枯燥的化学用语变得分散、具体和充满乐趣。对高中学生而言,理论型抽象思维逐渐占优势,思维的独立性、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我评价能力有所加强,因而教学设计可考虑增加理论分析和专题讨论的比重。到高中阶段后期,学生的思维水平已接近成年人,教师要多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他们独立进取、积极创新。
转贴于 四、根据知识内容构思教学策略
不同类型化学知识各有特点,在制定教学策略时应予考虑。
1.对化学基本概念而言,力求讲解通俗又不失科学性,重点放在分析定义的关键字词,揭示概念的内涵,引导学生列举概念的外延,从而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有关物质性质、变化、实验等方面的概念,宜突出直观,注重实验引导;有关物质微观结构方面的概念,宜采用形象比喻、模型展示、挂图分析等方式讲解;有关化学量、化学用语和化学计算方面的概念,可通过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等途径,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2.对化学基本原理而言,因其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概括性,教学时必须分两步走:一是讲清原理,要求教师抓住学生直接感知到的具体实例进行归纳,或通过演绎的方式进行联系,以引出新的化学原理,讲解时力求突出形象性和论证性,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原理,严格的推导帮助学生掌握原理。二是应用原理,在讲清原理内容的基础上,要求教师结合各种化学问题,特别是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化学原理去分析并作出合理的阐释。值得指出的是,在应用原理之前必须使学生明确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3.对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而言,根据其比重大、分布广、内容杂等特点,可采用多种策略进行教学:对能通过实验验证的内容,尽可能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对难以用实验证明或理论解释的反应,教师必须用肯定的语言介绍;可以通过同族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相似类推的知识,在讲清共性的同时必须指出差异;对可以通过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去解释的反应,要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对相互联系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尽可能按章或单元作及时的小结,串成“系列”或连成“网络”;对那些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相关的知识,教师应充分挖掘利用,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对有机化学知识而言,根据其按官能团编排的特点,教师首先必须将重点放在官能团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反应性能的影响上,运用实验或模型引导学生认识典型物的化学性质,并由此引伸出同类官能团构成的有机物的共性;其次,同中求异,解析某些有机物的特性;再次,了解同类有机物的通式、命名和同分异构现象,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通式进行计算和推理,写出规定条件下某分子式所代表的各种可能的同分异构体。
5.对化学实验而言,总的要求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技能和实验心理品质。实验类型不同,教学策略也有差异:课堂演示实验要求教师结合实验现象设置一系列问题,启迪学生思维;边讲边实验,要求教师配合教学适时下达实验指令、巡视学生实验、控制教学进度;学生分组实验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验前的指导,课前检查提问,课中巡回指导,课后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记录写出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现象,揭示实验本质。
6.对化学计算而言,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如下策略:一是引导学生明确化学计算的化学依据,如化学反应、化学定律和化学公式等,以此获得化学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合理推断的前提条件,以区别于单纯的数学计算;二是训练学生运用教学工具的能力,包括建立等量关系、方程变换、数字运算、估计简化、过程表达、答案检验等,使学生熟练化学计算的规范格式;三是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和思维策略,使学生通过计算了解更多的化学思想;四是改变化学计算相对分块集中的编排,分散难度,逐步提高,在定性为主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逐课落实计算,以计算带知识,以知识促技能。
五、根据学习反馈信息构思教学策略
来自课堂提问、书面作业及各类测验中有关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和形成能力水平的信息,对教学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
1.课堂提问,根据学生的表情、踊跃程度和抽查结果,可粗略地估计出全班同学对问题的理解。当大多数学生对问题一筹莫展时,必须考虑到问题的要求是否超越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此时可作适当提示以缩小范围,或设计系列问题逐级推进,消除学生的知识和思维障碍。当大多数学生对问题充满信心并能轻易作出正确解答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将问题进行转换或进一步延伸,将学生的思路继续引向深入。例如,对问题“在碳阳板和铁阴板构成的电解池中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什么产物?”而言,因教材中有详细叙述,学生容易把握,如教师继而再问“当将电源接反继续电解较长时间,可得什么产物?”,则转换成难度较大的一个新的问题情境。值得指出的是,课堂提问容易导致学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尤其是伴随焦虑、紧张引起的思维与语言障碍,因而要对反馈所得信息的可信度作出正确的估价后再决定采用何种策略进行教学。
2.书面作业,是反映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主要信息来源,也是教师教学调控的重要依据。当批改中发现多数学生存在共同的错误时,应及时制定整体补救措施,如新课之前先作针对性的复习、作业讲评并作举一反三的练习等。对个别成绩突出和学习困难较大的两类学生,集体辅导难以得到理想的结果,此时在作业评语上对优等生应提出更高的要求,补充一些能力型题,对差生则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因人而异进行个别化教学,将收到更好的效果。
3.教学测验,当学生在某些试题上普遍得分较低时,意味着这些试题所对应的目标并未达到,因而教师必须及时分析原因,是有关的知识本身难度较高,还是自己在教学中没有讲清关键,再以此确定是降低目标要求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还是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予以“补偿”。当测验告知多数学生确实存在学习“症结”时,可根据测验提供的问题序列进行“定位”并查找原因,继而有指向性地实施矫正训练策略。当测验所反映的是思路或方法方面的不足时,教师必须结合问题,引导学生从几种可供选择的解题方案中找出最优的思维路径,在求异、求简、求新和思维变通性上下功夫,使他们形成明确的观念:许多比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并不是唯一的,粗读题目即将思路“固化”在文字表述上,往往“欲速则不达”,只有仔细审辨、上下连贯,灵活运用化学原理,方可找到最优思路。
六、根据教师的优势能力构思教学策略
巴班斯基曾指出:“教学的方法和形式具有一定的补偿可能性,因而同一种任务可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来解决。这往往要靠教师发挥其长处”(巴班斯基著,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 15页)。这里所指的“长处”,就是教师的“优势能力”。任何教学策略最终要靠教师去实施,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能力,因而在充分考虑诸多因素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仍应“扬长”发挥。例如,善于表达的教师,可通过生动起伏的讲解,扣人心弦,设疑解疑,突破教学难点;善于动手实验的教师,可以在学生困惑时推出一些新奇的小实验,既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从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推理中导出教学的重点;善于绘画的教师,则可利用鲜明、形象逼真的板画,勾画出所要认识的化学现象的外在形态和微观特征;善于分析的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思维坡度较大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复杂的数据和现象中逐步理清头绪,激起探索的欲望,将思维推向。
以上六方面探讨了如何构思化学教学策略,从中概括几点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1)化学教学策略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既要考虑教学的基本模式,又要根据教学实际中诸多的动态因素去不断地调整模式,将已有经验、理论预测、教学风格和教学机智融于其中,从而形成更具操作性、指导性的教学策略,同时也为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
音乐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气质内涵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中学阶段开设音乐课程是对学生美育教育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学学生通过音乐学习能够以艺术的方式释放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情绪,让其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音乐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看,中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非同一般。音乐学科不同于文化课程,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其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样应该是与之特征相吻合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音乐课上显然是不相匹配的。
中学音乐教学应该包括对于世界音乐史的了解和掌握,乐理的了解和学习以及乐谱的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能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具有一定的欣赏和鉴赏能力。针对目前中学音乐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应该以音乐欣赏为切入点,一方面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和深入到经典的音乐中,去感受和领悟;另一方面,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能够调整学生个人的心理状态,以促进其健康发展。所以,笔者对中学音乐欣赏式教学作出了如下探索:
一、结合课标,抓住音乐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课程标准是一门课程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对于规范和引导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程标准》中认为通过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发现音乐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应该通过教学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内心得到升华,能够去主动学习高雅的艺术,不断提高自我的修养。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于中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极为重视,这其中就必然包括美育教育。中学音乐教学就是美育教学的表现之一,因此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教师要因地制宜、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以此才能将其理念和内涵深化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才能够让学生真正达成课本所设定的目标和水准。教师教学的准绳是课程标准,其对于教学效果的考量标准同样来自于课程标准,因此教师不应无视其重要价值。
二、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新课程改革尤为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表现,音乐课堂教学不同于语数外等文化课的教学,因此教师应该凭借这种优势,灵活教学。由于音乐具有极大的表现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演唱、表演和舞蹈等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尽管音乐通过听觉传达给学生,但教师应该尽可能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的运用,实现学生深化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初就应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精心创设教学活动,在整个活动中运用多样的方式和策略,引导学生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只有学生真正投入其中,教学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教学,教学质量和效果也才是最好的。例如,在中学阶段不少学生对于音乐课不屑一顾,针对学生不重视音乐教学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转变这种错误的观念,引导其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从而提升其审美修养。
三、创设适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鉴赏音乐的美
中学音乐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几首歌曲,而是应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采用欣赏式的教学策略,其目的也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如何让学生通过欣赏真正体会音乐的美是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费工夫摸清学生的特点,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逐渐剖开音乐的表层,慢慢发现和探索出最普遍的价值和意义。音乐中所表现的不外乎就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情感体验,而音乐家通过旋律、谱曲、节奏等等的巧妙组合,创造出了一首首美妙奇特的乐曲。情感体验是由这些独特的音符等所展现的,需要学生经过专业的训练培养专业的技能,这就是中学音乐教学的真正目的。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对于周边事物有着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并以此生发出独特的含义。
尽管每个人的感受和认识不同,但是毕竟人类基因中有着祖先的积淀,在个性中有着共性因子,所以,教师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要注意情境的创设,注意引导学生做深层次的探索。例如,在欣赏音乐后给予学生时间发表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让学生能够打开思维,联系生活经验,实现音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此外,为帮助学生欣赏和理解,教师有必要教会学生一些各种乐器知识和演奏技巧,让学生理解音乐是技艺和情感融合,二者相互生发,缺一不可。由此,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注意总结和观察学生,认真研究和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经验,以此更好地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杜威有条教学观念是:“一般而言,学生从生物课上必须获得三方面的收获,他们应该获得⑴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⑵一些科学研究的新发现⑶如何将科学信息进行交流。”而杜威的这条教学信条中所提到的三个学生应该获得收获正是我们应该让学生获得的学习策略。所以这则信条逐渐渗透在我的高中生物的教学中。
在当代“教授化”教学策略向“学习化”教学策略转型的背景中,教授策略正在走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的方向。我们知道,教学方法是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的有机结合,二者相辅相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效率、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考察学生把教法内化为学法的能力的过程,是试图把教学方法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过程,因此,从实质上来说,教师的教法就是学生的学法。同样道理,教师的教授策略实质上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存在着本质的差别,教学方法是更为详细具体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操作性很强,而教学策略是在某种教育观念指导下的体现教学目标、原则、方法、媒体、组织形式、手段等一系列预设行为的综合结构。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只是教学策略的一部分,教学策略包含对教学过程中其它相关资源的合理组织、调控和管理。
以下是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准备策略——备课
备课是教师在上课之前的准备,除了要对教材作充分的分析,还要仔细的思考,将本节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甚至与本节内容之前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及逻辑顺序理清楚,同时还要准备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掌握好课本内容的这些内在联系。所以在备课的时候不仅仅是准备好上课的内容就可以了,更是要准备好如何将这些教师教授的策略内化成为学生学习的策略。所以要准备好引导的方式及方法、创设相应的情景、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练习等。
二、实施策略——呈现(上课)
(一)设置导入
设置导入是为了把学生的经验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巧妙的导入,会把学生置于有助于学习的精神状态中。
导入的方法一般可以利用直接与学生的兴趣或者是先前经验有关的活动、事件、物体或人,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呈现活动上。比如,我在细胞分化的教学时,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从受精卵开始的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几幅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借此继续本节课的话题。还可以通过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或与其经验有关的例子、类比或活动来缩小已知材料与未知材料之间的差距。如在介绍细胞衰老内容时,先提问“细胞衰老与生物体衰老的差别”,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及对日常生活的经验得出两者不是等同的生理过程但却存在一定的联系。有时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可以直接呈现给学生,减轻学生的理解难度。不同的导入方法可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运用。
(二)物化情景(生活情景)的创设
由于生物学学科的特点,而人类自身就是生物,所以生物学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个物化情景是有必要的。
通过向学生展现与他们的经验有关或相近的生活情境,可以把学生带入以往的特定的经验中,激他们独特的生活体验,从而使教学内容物化于生活情境之中。然后通过学生的生活实践,使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经验。在此之前,教师要先寻找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中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那部分,为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现这样的生活情境做准备。
比如上例中已经通过导入并通过学生的思考找出细胞衰老和生物体衰老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回忆自己的爷爷、奶奶他们的外部特征并深入的思考导致的原因,从而发现细胞衰老会出现的特征。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探索中自己寻找答案,将问题逐一解决。
但高中生物学科中有很多也是微观的生理知识,所以不是所有内容都能够创设出相应的生活情景,这时可以通过微观生理在宏观上的表现,呈现给学生,比如上例。
(三)深入讨论
讨论是让学生们自主探究的一个主要形式,让学生在已发现的问题中去寻找答案甚至可以让学生在已发现的问题中去挖掘新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生物学的一个教学重点就是要不断地提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恰好是培养他们这些能力的主要手段。
(四)结尾
课堂的结尾使学生意识到课已经结束,学生可以把这节课的内容在头脑中打一个结,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复习的机会。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组织自己的学习,使刚才一节课中所呈现的内容成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最后还要巩固和强化已经学过的主要内容,把所呈现的关键要点或过程简要地向学生进行罗列,使学生在以后能够唤起和利用学过的信息。所以要提高一节课的有效率,课堂结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省去。
总之,整节课中教师只是做出适当地引导,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指导,最后做出适当的总结,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一节课中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
三、评估策略
一节课结束后的评估是及其必要的,这节课中学生对于教师教授的重点、难点内容是否理解了,最重要的是学生有没有从教师的教授策略中学到了学习的策略,这些都必须在评估中体现出来。
评估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和对课堂教学的评估。
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尽管课前对教案做了精心的设计,但是仍会存在一些课前没有考虑到的因素,课堂教学中仍会有突发事件产生。这时如果我们觉得学生未按自己设计的思路走,强行打断,处理不当,急于推出自己的思路,就会造成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又因心中的疑问没有解决,影响下面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生没有主见,更谈不上创新,失去个性,只会被动接受。如:我曾经上过一节与三角形中位线的应用有关的课,这是一堂练习课,本堂课以下面一道证明题(课本中的一道习题)为例。证明: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上课,我既不对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进行复习,又不回顾特殊四边形的有关判断,而是单刀直入地写出上面的命题,我想学生该不会觉得太难吧。谁知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几分钟后,我发现情况不妙,学生愁眉未展,这时我才意识到这道题对学生来说不简单。该怎么办呢?教案上可没有备这种情况啊,怎么办呢?为了解决学生无从下手的情况,当时我试图提出几个问题:
(1)要证明一个命题应有那些步骤?
(2)平行四边形有哪些判定方法?
(3)题目中已知线段中点,会让你想到哪些方面的知识吗?
(4)从这道题的条件看,你觉得判定平行四边形从边、角还是对角线考虑更合适?
经过一番引导,分解了问题的难度,很快就有学生解答出来,我想大家要完成这道题只是举手之劳。
二、例题变式,活用教材
接着我按照教案的设计进行变式训练,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到位。在探索特殊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特征时,我对特殊四边形进行分类变式。
变式一:四边形分成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六种情况,进行变式;
变式二:顺次连接怎样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矩形、正方形?
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要求画出图形、作出判断、给出证明。为了小组的利益,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小组同学一起画图、思考……最后由小组汇报探索的结果,大部分小组都能得出正确的结果,老师只需作适当的补充和完善。
两组变式训练都是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探究结论的。变式一的设计目的在于以习题为前提进行变式,借一题变多题熟练对三角形中位线的应用;变式二是通过变式一进行探索、总结规律。我设计这堂再平常不过的练习课的初衷是尝试活用教材、把常规题改为开放题,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探索空间,由于当时感觉课堂气氛还不错,我也就不太在意。过了一段时间,终于有机会检查这节课的效果时,我才槿淮笪颍涸来,当时的气氛是在个别尖子生的带动下而随声附和的结果。真正能从这节课中受益的只是极少数学生,真是太失败了。我很想知道这节课存在的问题在哪里。
三、电脑辅助,形象直观
带着问题,我的脑中反复重现这节课当时的情景,经过细心分析,我终于找到这堂课的不足之处:首先开头太难,有想置学生于死地之势。虽说发现学生不能顺利完成时,我以步步设问来做补救,但这时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已受打击,他们只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非常被动。我想如果当时先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为这道题做好铺垫,由浅入深,让更多的同学有能力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效果应该会更好。其次在变式训练时,未能真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机会让学生更仔细地观察图形的变化而产生的结果。我想如果当时利用电脑演示,顺次连接形状、大小不断变化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提出两个问题:
(1)所得的四边形是怎样的特殊四边形?
(2)这些四边形随着什么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