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技术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0 15:07: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泥鳅养殖技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泥鳅养殖技术

篇1

中图分类号 S9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296-02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北部地势低洼,田地长期处于水淹状态,水稻种植成本相当高,如何充分利用北部低洼地区“水”这个特点,变“水患”为“水利”,已成为当地农民的迫切需求。通过几年的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该区的稻鳅养殖技术模式,为渔农民增收找到一条新路子,现对该养殖技术作具体介绍。

1 选址要求

1.1 场地选择

稻田内套养泥鳅,不仅要考虑水稻的正常生长,同时也要满足泥鳅的生存、生活环境。因此,在稻田的选择方面,应当水源充足而且排灌水都比较方便,不能出现干旱或者被水淹没。此外,为了保证泥鳅和水稻的正常生长,稻田里的土壤应当肥沃,水质干净无污染,场地环境应符合GB/T18407.4要求。

1.2 池塘要求

为满足泥鳅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在稻田的四周还应当开挖沟槽,一般宽2.0 m、深0.8 m左右,沟槽面积占稻田总面积5%~8%时较适合。稻田的进排水口处要设置防逃网,一般设置2道,最外侧使用聚乙烯塑料网,网口的大小以不阻挡水流和不出现逃鱼为准[1]。

2 池塘处理

先清淤整池,将池塘里的水排干,对塘的四周进行加固处理,清除池底的杂草、垃圾和过多淤泥等,翻耕并曝晒池底。然后进行清塘消毒,清塘消毒的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茶籽饼等,但最好的清塘药物是生石灰。一般清淤整池后,放养鳅种前30 d左右,池沟用生石灰2 250~3 000 kg/hm2进行清塘消毒,杀灭病菌、虫卵等。清塘消毒后,待池水产生浮游生物后,表明药性已消失,则可放养种苗。

3 水质管理

3.1 水质培育

在稻田水体中施入经充分发酵的有机肥料3.0~4.5 t/hm2或复合肥(15-15-15)150~225 kg/hm2进行肥水,为水稻、鱼的生长营造良好的水体环境。稻田套养泥鳅水质管理与池塘专养有所不同,池塘专养可以保持水位不会发生变化,而稻田养殖的前期水位比较浅,因此水温容易受外界影响,稳定性较差。由于泥鳅生存需要保证一定的水位,所以在泥鳅放养之后,稻田里的水位要逐渐地加深,随水稻的长高,尽可能多注入些新水,使得水中含有足量的氧气供泥鳅呼吸。

3.2 水质要求

稻田套养泥鳅田的水,适宜pH值为7.0~8.5,水中溶解氧气的含量应当在4 mg/L以上,整个水体的透明度在20~35 cm。夏季温度比较高,投入水中的饵料也相应地增加,使得水质更容易变坏,因此应当要勤换新[2-3]。

3.3 水质更换

适当换水,定期加水。在高温季节和水质变差时要根据情况随时换水,保持水质干净稳定,每次换水量一般不得超过原水量的1/3。由于稻田里的水渗漏或者蒸发,根据田中水量加水,因此每隔10 d要加水1次,每次加水深度15~20 cm。

3.4 消毒和调节水质

每15 d四面沟泼洒1次生石灰进行消毒,每次用量为225~300 kg/hm2。每隔30 d泼洒1 mg/L漂白粉液1次,并且每月施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1次,以调节水质。

4 鳅苗放养

鳅苗放养一般都是在插完稻秧之后,防止插秧时对田中水的扰动,破坏其稳定性。对于每年只种1次的水稻田,一般在第1次除草之后再进行鳅苗放养。放养前,苗种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 min。然后训练开食,消毒后的鳅苗即可放于开挖好的稻田里,等鳅苗适应水温后就可以投喂饵料。一般放养密度对于鳅苗的规格应当尽量保持一致,防止互相蚕食。规格在3~4 g/尾的鳅苗,平均可放养约30万尾/hm2。

5 鳅苗管理

5.1 水位控制

田中水位一般保持为10~20 cm,根据情况,适当地加入新水。夏季气温较高时,就要使水位加高,防止由于水量少,水温变化太大破坏泥鳅的生活环境。此外,要多注意天气的变化,做好防洪、排涝的准备工作。

5.2 饵料选择

一般以动物性饵料(动物内脏)为主,适量配合饲料。还可用玉米、豆粉、麦麸、鱼粉等饵料混合煮熟后投喂。投喂配合饲料时,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应达到32%左右。一般喂完植物性饵料后再喂动物性饵料,同时也可以将动、植物饵料与配合饲料混合在一起进行投喂[4-5]。

5.3 投喂

投喂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位。一般投喂2次/d,分别为7:00和17:00点各1次,盛夏时节下午的投喂可改在18:00―19:00。投饲量应根据天气情况、水温和泥鳅的摄食强度等其他因素灵活掌握,可按泥鳅重量3%投料。投喂的饲料应做到优质新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等。

5.4 勤加检查,严格“五防”

要经常对稻田进行检查,在稻田施肥、施药前都需要认真检查,保证鱼沟和鱼溜顺畅。“五防”包括防逃、防贼、防药、防鸟、防乌鳢。一是防逃。由于稻田四周田埂较低,漫水时,泥鳅容易逃跑,所以要定期检查防逃设施、加固田埂。二是防贼。安排人员昼夜巡逻,以防有人偷捕泥鳅。三是防药。有些剧毒农药可以杀死泥鳅,因此要严防四周含有毒杀酚、五氯酚钠、呋喃丹等剧毒农药的水流入田中。四是防鸟。傍晚时鸟类寻食,可能会过来偷吃泥鳅,因此要在稻田上方罩渔网。五是防乌鳢。洪水过后,水中可能会有乌鳢,要及时清除[6]。

6 水稻管理

稻田套养泥鳅,在养泥鳅的同时,还要对水稻进行管理。一是水稻品种的选择。水稻应选择耐肥力强,抗倾覆,特别是抗虫能力强的品种。二是施肥的原则。只要是施以基肥,适当地施追肥;以施农家肥为主,施化肥为辅。三是注意防治。稻田中尽量避免使用农药,无法避免时可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且要对水稻的叶面进行喷施。可以定期在稻田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对池水进行杀毒。

7 病害防治

除了定期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水进行消毒外,对于喂食的器具,也要进行消毒。食台每周要用10 mg/L的强氯精清洗1次。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也要每周消毒1次。泥鳅捕捞前15 d应停用任何药物。

8 结语

稻鳅养殖技术,是通过建立一个稻鳅共存、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互利互惠的生态套养系统,泥鳅在这个系统中除了耕田除草、减少虫害的作用之外,还可以有效地利用稻田中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达到了“节地、节水、节成本、增效益”等多种效果。稻鳅养殖模式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该养殖模式平均产水稻5 400 kg/hm2、泥鳅2 400 kg/hm2,产值9万元/hm2,效益可达到4.5万元/hm2,相对于传统的种稻,经济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同时该模式能有效较少病害的发生,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新型的养殖模式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水体中各物质间的循环利用,能有效转变传统种养模式,拓展农业陆水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土地单位产出率,实现渔农民增收和农水产品品质提升,有效促进了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转型升级。

9 参考文献

[1] 张德华,许国民,陈丰刚,等.浙江省稻田养殖真泥鳅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293-294.

[2] 周大颜,杨宾兰,徐鸿飞,等.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技术[J].吉林农业,2014(14):54-55.

[3] 吴绍山.浙江省稻田泥鳅生态养殖技术探究[J].农技服务,2014(11):157.

篇2

泥鳅是我国常见的小型淡水鱼类,在日本、韩国有一定的市场。常见的养殖品种有圆鳅和黄板鳅。

1泥鳅的生物学特性

泥鳅是底栖性鱼类,栖息于湖泊、池塘、河流、水沟稻田的浅水区域。喜静水环境,能适应恶劣浑浊的水环境,能进行鳃呼吸、皮肤呼吸、肠呼吸,耐低氧。善逃逸,能下潜淤泥,上浮水面。泥鳅具杂食性,喜夜食,人工养殖可人工驯化为白天摄食。体长5cm以下时为动物食性;体长5~8cm为杂食性;体长9cm以上时,为主食植物性饲料。生长适温15~30℃,最适水温25~27℃。夏季超过34℃、冬天低于6℃时,钻入淤泥中,处休眠状态。当年体长可达10cm,第2年可达13cm,体重可达50g/尾。泥鳅最大个体体长为20cm,体重100g以上。大鳞副泥鳅更大,体长250cm,体重150g左右。

2泥鳅的繁殖

首先选择2~3龄的成熟亲鳅,要求雌鳅腹部大而柔软,无病无伤,呈桔黄色,体长15cm以上;雄鳅稍呈圆锥形,腹部不肥大,背鳍基有明显的肉质突起。

常用的亲鳅催产剂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尾雌鳅注射500IU,雄鳅减半。注射于腹部中线胸、腹鳍之间。随后放入事先挂好鱼巢的产卵池或网箱中,雌雄比为1∶1~2为宜。催产适温22~28℃,最适水温25℃左右。傍晚18时注射,次日晨6时即可产卵。水温25~28℃,10h排卵。

鱼卵产出后,即移出鱼巢孵化,防止亲鳅吞食鱼卵。可采用人工授精。一般水温22~25℃,40~44h;水温25~28℃,24~28h,可孵出鱼苗。出膜3d左右,颜色由黑色转为淡黄色时,移出孵化池进入鱼种培育阶段。

3苗种培育

鳅苗培育可在池塘中进行,可采用肥水培育法。先进行清塘、肥水、培育轮虫,并适时下塘,辅以豆浆培育鳅苗。水深30~40cm,静水池塘,面积不宜过大。鳅苗放养密度750尾/m2,不超过1 000尾/m2。投放后15d内,不能进行肠呼吸,要防止缺氧。鳅苗体长达3cm时,可转入鳅种培育。如放苗密度300尾/m2,可低密度放养,直接养成鳅种。

鳅种培育阶段,每平方米放200~300尾,注重动、植物饲料的配合,可偏重动物性饲料。饵料搅拌成软块状投放到食台。食台要距池底5cm左右。每天投喂3~4次。日投饵料为鱼体重的5%~8%,经1a饲养,体长可达5~6cm,体重1.5~2g,可转入食用鳅养殖。

4食用鳅养殖

主要养成体长8cm、体重10g以上的商品鳅。

4.1池塘准备

池塘面积0.13~0.33hm2。池埂要求石埂或铺水泥、聚乙烯板,防止泥鳅打洞、坍塌。

池壁高100cm,有效水深50cm,池底土层厚30~40cm。水源水质状况良好。配有增氧机,适时适量排、注水,能改善水质。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利于提高饵料利用率并促进生长。

4.2鳅种放养

体长5~6cm,放养100尾/m2,产量可达1.5kg/m2。如体重6g/尾,放养40~50尾/m2,产量达2.5kg/m2。高密度养殖毛产量可达30~45t/hm2,需具有最佳的养殖环境、优良的营养条件和适应市场的经营管理能力。

4.3饲养管理

选用优质全价的膨化颗粒饲料用于高产高效养殖。一般小型的饲料加工厂不具备条件。商品饲料价格高,有一定的经营风险,一般用于外销出口的泥鳅养殖。单产较低养殖时,可用丰富的农副产品、加工副产品,但要注意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的搭配。有养殖户用灯光诱捕虫子让泥鳅吃。要用固定的食台,每天投喂2~3次。日投全价颗粒料占鱼体重的4%~5%,随水温高低、天气变化作出调整。质量差的饲料,投饵比重可加大,但要注意残饵的清理。不宜突然改变饲料,要有1周的调整期,逐渐掺入要替换的饲料。成熟的泥鳅在繁殖阶段鱼的食欲减退,食饵减少属正常现象,可减少投饵量。年龄大、规格小的鳅种不可购买养殖。商品料一定要在保质期内用完,在短期内用完更好。

4.4水质管理

篇3

1、鳅池建设

养殖泥鳅的池塘要靠近水源、排灌方便,以便定期注水;面积为300~500 m2,最大不超过1 333.33 m2为好;池深为70~80 cm,并在排水口附近挖6~10 m2、深60~80 cm的集鱼坑,以方便放养和捕捞;池塘岸要整齐平直、坚硬,并在埂内贴1层塑料膜以防泥鳅钻洞逃逸;池底要整实,并要有20~30 cm淤泥,深浅要均匀。

2、清塘消毒

将整建好的塘口进行药物消毒,在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清塘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生石灰清塘:生石灰化水后能杀害野杂鱼、水生昆虫和细菌等病原体,不仅有除害灭病作用,还能改善水质,增强底泥的肥力;生石灰的用量应根据水深情况而定,一般水深7~10 cm的干池用900~1 125 kg/hm2;水深1 m用1 875~2 250 kg/hm2。漂白粉清塘:漂白粉遇水后能放出初生态氯,具有较强的杀菌和灭敌害生物的作用。干池塘用60~75 kg/hm2,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

3、肥水放养

放养前3~4 d施基肥,品种以畜禽粪肥为主,用量为9~12 t/hm2,以提高泥鳅苗种成活率。为减少疾病,用10 mg/L漂白粉溶液在水温10~15 ℃时,浸洗泥鳅鱼种20~30 min,或者用3%食盐水浸洗30 min左右,杀灭泥鳅鱼种体表的病原菌,增加抗病能力。池塘养殖成鳅时,放养量按放3~4 cm泥鳅鱼种18万~24万尾/hm2,如有流水条件的池塘可适当增加投放量,反之可少放。

4、科学投饲

泥鳅鱼种入池后,要根据池塘水质情况,经常投施一些有机肥,培养水中的天然饵料。每日还要投喂人工饲料,日投饵量3月为泥鳅总体重的1%,4―6月为4%,7―8月为10%,9―10月为4%。投喂方法,2次/d,上午、下午各1次,并在池塘内向阳、离岸1.5~2.0 m处搭设饲料台,把饲料放在台上,有利于泥鳅均匀摄食,可减少饵料的浪费,便于检查泥鳅的食量和生长情况。

5、种草与增氧

在鳅池中种植适量的水浮莲或水花生,种草的覆盖面应控制在15%左右,避免高温阳光直射,为泥鳅提供栖息的场所。注重观察池水变化和泥鳅活动情况,如果池水呈茶褐色或大量泥鳅不时窜出水面“吞食空气”,要立即注入新水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同时可选用富氧或粒粒氧增氧。

6、泥鳅捕捞

泥鳅具有钻入土的特性,因此不容易捕捞。针对泥鳅的这一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捕捞方法:一是食饵诱捕法。把炒香的米糠或麦类放在一种特制的竹笼内,将笼置于池周边沿部位,引诱泥鳅进入笼内。二是排水捕捞法。先将池水排干,然后根据成鳅池的大小,在池底开挖几条宽40 cm、深25~30 cm的排水沟,在排水沟附近挖坑,使池底泥面无水,沟、坑内积水,泥鳅会聚集到沟坑内,即可用抄网捕捞。若池大未捕尽,可进水淹没池底几小时,然后慢慢放水至只剩沟坑内有水,继续用抄网捕捞。若池中还有泥鳅钻到泥中未捕到,则再进水淹没池底过夜,第2天太阳未出之前慢慢放水,再重捕1次,可基本捕尽池中的泥鳅。

二、稻田养殖

1、稻田选择与准备

养泥鳅的稻田一般要求保水性能好,渗漏速度慢,插秧前稻田水深保持20 cm以上。稻田的积雨面宜小不宜大,选择低洼田、塘田、岔沟田为宜。水源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质以黏性、高度熟化、肥力较高的土壤为佳。养殖泥鳅的稻田,田埂应高出田面60 cm左右,捶紧夯实,可用农膜插入泥中10 cm围护田埂,以防漏洞、裂缝、漏水、塌陷而使泥鳅逃走。同时进、出水口处要安装塑料网栏。鱼沟一般为“十”字形沟,挖在稻田中央,占稻田面积的10%左右,沟深60 cm、宽90 cm为宜。鱼沟渠道要与进、出口处畅通。养殖泥鳅的稻田插秧前施尿素150 kg/hm2为宜。

篇4

中图分类号:S9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186-1

水稻田养殖泥鳅有很多优点和好处。第一,在不破坏稻田原生态系统及不增加使用水源的情况下可以做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效益。每亩稻田可收获泥鳅70-100kg,水稻可保持原产量,直接提高经济效益。第二,生态效益更为突出,主要表现泥鳅可直接吃掉水中的有害昆虫,起到生物防治病虫害的部分功能,节省农药,减少粮食污染。第三,泥鳅在稻田中的生命活动可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使水稻增产增收。第四,节约饵料、降低养殖成本。

1 稻田的基本选择条件

符合稻田养泥鳅的田地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必须水源充足,以地表水灌溉为好,水质适合养泥鳅的生长需要,地势平坦,注排水方便,不受旱涝影响;土壤粘土、壤土为好,因为它具有较高保水力和保肥力;养泥鳅的田块以3-5亩为宜,有条件的可以再大一些。

2 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2.1 加高加固田埂

为了保持水位,预防田埂渗漏。田埂高度50-80,埂基的宽度以100-120,埂顶宽度40-60为宜。并夯实,以增加保水蓄水能力和防止大雨冲垮田埂。

2.2 设置防逃网

稻田排水沟分别设在两个脚的田埂上,有利于水位交换。注排水上一定要夯实,在田埂的基部,下挖20预埋防逃网,上部预埋在高出最高水位线5,网目的密度以鱼不能逃出为准。

2.3 挖鱼沟、鱼溜

挖鱼沟、鱼溜的作用,主要解决稻田施肥、施药及晒田与水产养殖所产生的矛盾,另个作用是便于泥鳅回捕。鱼沟宽度一般50-60,深40-50,鱼溜就是鱼坑,在进排水口通往鱼沟的地方挖一个3-5m2小坑。

2.4 鱼沟、鱼溜施肥

放养前要在鱼沟、鱼溜内施足基肥,每平方米施0.4-0.5发酵好的有机肥,以利于繁殖饵料生物。

3 大垄双行式

与平板式不同之处,主要是水稻种植方法与传统种植方法有所区别,行距则为6寸、12寸大垄双行增加光照,有效提高水稻产量。

4 泥鳅放养

鱼种放养时间一般在插秧后10天进行。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洗鱼种5-10min。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3-4的鱼种30-40尾或5-8的鱼种20-30尾。

5 饲养管理

5.1 饵料及投放

泥鳅饵料排放非常广泛,野生幼鱼、幼虾、昆虫、豆渣、米糖、豆饼以及人工配合饵料等均可摄食。投喂饵料要注意营养物质的全价平衡。尽量物美价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的全价配合饲料。日投饵一般为鱼总量的8-5%,视鱼的吃食情况增减,投饵地点营造在鱼沟内。日投饵两次。

5.2 病害防治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原则

要彻底清塘,鱼种消毒,调节水质,细心操作,避免鱼受伤,同时要精心管理,合理放养,均衡营养等,一旦发生疾病要正确诊断,合理用药,防止误用药物造成损失。

6 泥鳅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6.1 水霉病

发病时水温较低,而且多在鱼体受伤后,体表为可见的灰白色棉絮状绒毛。感染此病后可用3-4%的食盐浸洗病鱼5-7min左右,然后用0.3mgL的二溴海因全池泼洒。

6.2 打印病

病灶红肿,病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主要在鱼体后半部。1mgL的漂白粉全池泼洒,隔一天一次。或用0.3mgL的二溴海因。

6.3 腐鳍病

病鱼的鳍、腹部皮肤及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烂掉。可全池泼洒二氯异氰尿酸钠,使池水成0.3-0.5mgL。

6.4 车轮虫病

病鱼体色发黑,体表、腮粘液增多,在头部、体表、鳍等虫体密集的部位产生一层白翳。可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7L。

6.5 生物敌害防治

主要敌害有蛇、鸟、凶猛鱼类、蛙和水鼠等,这些生物都是泥鳅的天敌,要加强管理,及时捕杀或驱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7 泥鳅的起捕

篇5

1 藕田泥鳅养殖基地概况

该养殖基地位于邳州市运河镇城区南段河滩滩面,基地总占地面积43.33 hm2,主栽品种为水藕,主养殖品种为泥鳅。该基地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初在原稻田地上开挖新建,养殖池采用水泥池塘口,塘口面积为666.67~3 333.35 m2/个,3月下旬栽植藕种,藕种用量为1 800 kg/hm2, 4—7月放入泥鳅种,规格为4~10 cm/尾,放泥鳅苗种8 550 kg/hm2,苗种来源为当地市场收购或外地购进[1]。年产水藕22.5 t/hm2、商品泥鳅11.55 t/hm2,平均效益可达12万元/hm2,其中泥鳅养殖平均效益可达9.3万元/hm2以上。

2 藕田泥鳅养殖技术

2.1 藕田改造

在田块四周挖一条宽2.5~3.0 m、深1.0~1.2 m的环状鱼沟,两角或四角各设鱼溜1个。放鳅前要夯实田埂,并加宽加固。用挖出的泥土筑斜坡田埂,高1 m左右,并用30目以上的聚乙烯网或白色尼龙网覆盖四周环状鱼沟、坡上,两端及连接处均埋入土中,或在四周插上木板及钙塑板(入泥30 cm),注、排水口外侧用聚乙烯网、内侧用金属网拦截,以防泥鳅逃逸。在放养泥鳅前,用生石灰进行清沟、清溜本文由收集整理消毒,为增加饵料,施用适量腐熟的畜禽粪肥。

2.2 放养鳅种

在莲藕栽植前后可放养鳅种。放养前应将田水排干,曝晒3~4 d,再撒米糠1 950 kg/hm2。次日再施畜肥3 750 kg/hm2,晒4~5 d [2],然后蓄水栽藕。栽藕1周后,选择无病伤、体质健壮、规格为10~15 g的鳅种在藕田中放养,放养量1 200~1 500 kg/hm2。放养前用漂白粉20 g/m3对藕田消毒,鳅种用3%食盐水浸泡3~5 min后放养,以利于提高泥鳅成活率。

2.3 投喂饲料

由于藕田中的天然饵料较少,不能满足泥鳅的生长需要,为促进泥鳅生长,增加养殖效益。因此,在藕田养殖泥鳅时要进行人工投喂。泥鳅为杂食性鱼类,豆饼、米糠、麸皮、蔬菜、豆腐渣、瓜果等植物性饲料和小杂鱼、螺蚌肉、蚯蚓、昆虫及其蚕蛹、幼体、血粉、鱼粉等动物性饲料均为较好的饲料,可将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做成团状投喂。投喂时,先在较大范围内投喂,逐渐缩小投放范围[3-4]。为便于泥鳅摄食和养殖者管理,最后将饲料固定在沟、溜的食台上投放。最初投喂饲料在傍晚进行,通过不断驯化,使泥鳅白天也摄食,然后将泥鳅投喂饲料的时间固定在早、晚各投喂1次。根据天气条件、季节水温、水质情况以及泥鳅的摄食情况确定日投喂量,一般为其体重的2%~6%。天气晴朗,投喂量正常;天气突变,如出现闷热、气压下降或即将下雨,应减少甚至停止投喂。夏秋泥鳅生长旺盛,适当增加投喂量,晚秋、早春泥鳅生长相对较慢,可减少投喂量。水质清爽、肥度适宜可正常投喂;水质过肥,即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在水面上形成蓝、绿、褐色的云彩状或丝状条纹,应停止投喂,并换水调节水质。泥鳅活动正常,摄食较好时可正常投喂,若泥鳅活动异常、体色发黑、摄食后残饲剩余较多,则应减少甚至停止投喂。总之,既要让泥鳅吃饱、吃好,又不使饲料过剩而浪费。

2.4 日常管理

藕种栽植前施用1次肥料,施用复合肥3 t/hm2、农家土杂肥4.5 t/hm2,在泥鳅生长高温季节(6—10月),投喂配合颗粒饲料。颗粒饲料采用大江牌泥鳅专业饲料,定时投喂,每天投喂2次,6:00—7:00喂70%,13:00喂30%。水温15 ℃时,日投量为鳅体重的3%~5%。在泥鳅生长旺季,每10~15 d本塘泼洒1次生石灰全池消毒。为方便集中捕捞,后期在集鱼坑内施肥投饵。

2.5 正确合理施药

在鳅病防治上,除鳅种放养时做好鳅体消毒外,饲养期间每隔20~25 d用生石灰化浆全田泼洒1次,尤其要重点泼洒鱼溜、鱼沟[5]。还可以用其他药物进行预防,要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把握用量、浓度,施药时要加深田水,最好分片施药。施药时也可采取一边进水,一边出水的方法,以使落有药液的田水及时排出。

2.6 防暑

藕田养泥鳅,由于荷叶遮盖,所以田内水温一般不会太高。但盛夏酷暑,藕田水确实较高而不利于泥鳅生长时,可采取注水提高水位和勤换水的方法加以调节。

2.7 防逃、防敌害

藕田养泥鳅一定要做好防逃工作,否则会造成泥鳅大量逃逸,给养殖生产带来损失。为此,应坚持每日巡田,发现田埂坍塌应立即修补加固好。下大雨时要增加巡田次数,防止水位急剧上升造成漫田逃鳅。

篇6

泥鳅是一种分布广泛、适应性很强、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的小型淡水鱼类。我国几乎从南到北的河流、池塘、稻田等都有分布。泥鳅肉清淡味美,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达21%,磷、铁、钙、锌等含量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称,药用功效显著。因此,泥鳅作为一种滋补食品,具有补中益气、滋阴壮阳、清热利尿的功能,越来越为人们喜爱。其市场价格一直较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工业废水及农药大量使用的污染,天然泥鳅资源大量减少,但市场需求却在扩大,泥鳅的价格高达15~25元/kg,在春、冬季市场销售较旺。泥鳅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的销路,年出口量数百万千克,且价格好,换汇率高。泥鳅的养殖前景十分广阔,江苏、山东、安徽等地都在大力养殖泥鳅。池塘养殖泥鳅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养殖方式,单产水平高,技术操作水平要求也高。一般产量可达22.5~37.5t/hm2。舒城县从2007年开始有养殖户进行池塘规模养殖,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收益。现将泥鳅生物学特性与池塘高产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生物学特性

泥鳅(又名灰泥鳅)为小型经济鱼类,属温水性鱼类,生长水温为15~30℃,最适水温为22~28℃,水温高于32℃则钻入淤泥中,水温低于7℃潜入泥中冬眠。泥鳅不仅能用鳃呼吸,还能利用皮肤和肠进行呼吸,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耐缺氧能力较强。通常生活在水底层,有钻泥的习惯,喜欢中性及微酸性的黏性土壤。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常摄食的有水蚤、丝蚯蚓、水草及水中的泥和微生物,常用堆放鸡粪、牛粪、猪粪等方法来繁殖饵料或投喂人工颗粒饲料喂养泥鳅。泥鳅摄食一般多在傍晚和夜间,如在产卵期和生长旺盛期,白天也摄食,产卵期的泥鳅比平时摄食量增大,雌泥鳅比雄泥鳅摄食多。泥鳅一般2龄性成熟,一年可多次产卵,产卵期为4~8月,其中5~6月是产卵高峰期,受精卵具弱黏性。

2池塘养殖技术

2.1养殖条件

泥鳅虽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但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对鳅池环境条件的选择仍很重要。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最好能做到自流自排,光照充足,土质以中性或微酸性的黏质土壤为佳;大小池塘都可,一般面积200~500m2的较多,池深80~120cm为多,水深50~70cm,淤泥厚度15~20cm。

2.2池塘清整

泥鳅苗下塘10~15d前,应进行清塘消毒,先将池水抽干,检查有无漏洞,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池水深7~10cm时,用生石灰1125~2250kg/hm2。如果池水无法排干,用漂白粉20mg/L进行清塘。清塘后7d注入新水,注入的新水要过滤。注水后施基肥,培育水质,方法是在池的四角堆上鸡粪、猪粪等有机肥,用量2250~3000kg/hm2,施肥5~7d后可以放养泥鳅。

2.3放养

泥鳅、大鳞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比较适宜的养殖对象,因而养殖户最好选择这2种品种进行养殖。放养时间一般在9~10月或3~4月,养殖时间为8~9个月,放养规格3~6cm,放养密度为150~500尾/m2。鳅种放养前用5mg/kg硫酸铜或4%~5%食盐水消毒,水温10~15℃时,浸洗20~30min。

2.4饲养

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在养殖过程中既需要利用肥水培育天然饵料,又需要进行人工投饵。泥鳅下塘后,要根据水质肥瘦及时追肥,一般每隔30~40d追肥1次,每次900~1125kg/hm2,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cm,水色以黄绿色为好。及时投喂人工的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投饵做到“四定”,即定点、定时、定质、定量。鱼种阶段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5%~8%,成鱼阶段为5%左右,水温高于30℃和低于10℃时应减少投喂。开始时每天傍晚喂1次,以后驯化改为白天投饲,上、下午各投饲1次,高温季节应在食台上搭遮荫棚。

2.5日常管理

泥鳅池水质要求“肥、活、爽”,溶解氧要求3mg/L以上,pH值7.5左右,鳅苗培育期间,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第1次巡塘应在凌晨,如发现鳅苗群集,这是池塘中缺氧的信号,应立即加注新水或开增氧机。午后的巡塘工作主要是查看鳅苗活动的情况,勤除池埂杂草;傍晚查水质,并作记录。日常要勤观察,发现水色发黑或过浓时要及时加注新水,一般情况下,7d加水1~2次,每次换水30~40cm,注意定期对食场进行漂白粉消毒,每次用药125g。此外,还应注意随时消灭池中的有害昆虫和蛙,经常检查有无鱼病。

2.6疾病防治

泥鳅适应能力很强,只要管理得当,避免鳅体的机械损伤,一般很少发病。平时应注意预防,要经常消毒,抓好“三消”,即鱼体消毒、池塘消毒、饲料台消毒。若发现病死的泥鳅应及时捞出,以防止感染其他泥鳅,并及时治疗。

2.6.1水霉病。在泥鳅苗的孵化中,冬秋两季水温较低时容易发病,特别是泥鳅受伤更容易发病。水霉病症状为体表有白色绒毛状的水霉丛生。防治方法:鳅卵防治用1m3水放食盐400g加小苏打400g的溶液洗浴1h。病泥鳅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5~10min。重者可用0.5mg/kg的水霉净浸洗5~15min。

2.6.2赤鳍病。此病对泥鳅的危害很大,拉网损伤、长途运输、水质恶化等都可引起发病。症状为泥鳅的鳍、腹部皮肤与周围充血,有时肠道也出血,在鳍条腐烂处容易感染水霉。常与烂鳃、肠炎并发。治疗方法:外用1mg/kg的漂白粉泼洒;苗种放养前应用4%的食盐水浴洗消毒;内服药饵,用达克菌、氟哌酸等制成药饵投喂。

2.6.3寄生虫病。泥鳅苗阶段的常见寄生虫主要是车轮虫、三代虫、舌杯虫等。症状为被寄生的泥鳅苗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镜检可发现寄生虫。防治上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0.5~0.7mg/kg泼洒;或用晶体敌百虫0.5mg/kg泼洒。

2.6.4打印病。病灶一般呈椭圆形、圆形,浮肿有红斑。患处主要在尾柄基部。流行于7~8月。治疗可用1g/m3的漂白粉或2~4g/m3的五倍子进行全池泼洒。

2.6.5其他敌害防治。养殖泥鳅的池塘,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注、排水口应设密网拦滤,严防有害的鱼类、水生昆虫、蛇、蛙等进池塘危害鳅苗种或成鳅。若发现池中有水蜈蚣,应用90%的晶体敌百虫按5g/m3浓度全池泼洒杀灭。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 S96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72-1

1 泥鳅的人工繁育

1.1 泥鳅人工繁育的时间和方式

春季来临,当水温达到18℃~20℃时,性成熟的泥鳅便开始自然繁殖。北方地区的泥鳅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产卵,产卵最盛期是5月中下旬到6月下旬,产卵期可持续到8月份。泥鳅的人工繁育是通过创造自然环境,让其自然受精的繁殖方式。

1.2 选择健壮的亲鳅

要求亲鳅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长10厘米以上的二龄泥鳅,个体大的雌鳅怀卵量大,雄鳅多,繁育的鱼苗质量好,生长快。

1.3 繁育池的准备

繁育池可因地制宜建造,用砖临时垒个池子,然后铺上干净的塑料布,也可采用长方形不锈钢铁箱为繁育池,面积根据孵化数量而定。池子的深度在100~150厘米。繁育池在使用之前要打扫干净。繁育池使用前3天注入新水,水深不要超过50厘米,为了提高孵化的成活率,新水晾晒3天之后才可以放入亲鱼,放鱼前需要测量水温,合适的水温是18℃~30℃。水温稳定之后,在池塘边上采集自然生长的水草,把水草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池中。

一个繁育池中一般放入两条雄泥鳅,一条雌泥鳅。泥鳅一般在傍晚或清晨产卵,等到雌鳅排出卵后,受精卵会粘附在水草上。因受精卵粘附性很差,容易从水草上脱落而被泥鳅吞食掉,所以等受精卵形成后,就要把亲鳅从繁育池中捞出。

1.4 鳅苗的孵化和饲养

水温在18℃~25℃时,3天即可孵出鳅苗。刚刚孵化出的鳅苗长度大约5毫米,颜色由黄色逐渐变成黑色,3天后开始主动摄食。从第3天到第8天,投喂煮熟的鸡蛋黄,每隔3~5小时投喂一次。

鳅苗繁育的时间是4~5月,这时河水或湖水逐渐变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鳅苗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饵料。泥鳅喜欢动物性饵料,因而,从第5天开始,就要加喂洄水等有营养的饵料。洄水指的是自然界中湖泊、坑塘里富含草履虫的水体。因为草履虫大量繁殖时,在水层中呈灰白色云雾状成群漂动回荡,所以称之为“洄水”。打捞鱼虫之后,用200目筛网过滤,过滤后这些极小的浮游生物是鳅苗最喜爱的饲料。

孵化后10天左右,泥鳅渐渐长大,可以摄食一些更大的鱼虫,所以饲喂的饵料从200目筛的洄水,逐渐增大到过100目筛,80目筛。随着鳅苗摄食量的增加,随时调整饲喂的次数,到第30天,调整为每天投喂两次,早晨一次,傍晚一次。

2 泥鳅成鳅的养殖

从鳅苗孵化后,大约60天的时间,泥鳅就长到了5~8厘米,这时的鳅苗便可以放入大池塘养殖了。鳅苗入池之前,池塘需要经过精细地处理。

2.1 池塘曝晒和消毒

对于使用多年的池塘,要进行充足的阳光暴晒,一般在鳅苗入池前30天就要暴晒,将池塘的底部晒成龟背状,这样对于消灭池塘的微生物有很大的好处。鳅苗入池之前,必须要清除底层的淤泥。在生产中,提前一周左右,使用生石灰消毒。生石灰的用量每亩1000公斤,直接泼洒到塘底,泼洒之后加注新水,经过一周的时间,才能将鳅苗入池。

2.2 鳅苗入池

一个池塘只能放置同一规格的泥鳅,5~6厘米的泥鳅,每平方米可放养100~150尾,7~8厘米的泥鳅,每平方米可放养50~80尾,如果鱼塘条件较好可适当增加放养量,否则要适当减少放养量。

2.3 成鳅的日常管理

2.3.1 饲料的配制和投喂 人工养殖泥鳅最好使用配合饲料,一是因为配合饲料营养全面,二是因为配合饲料使用方便,对水质的污染小。泥鳅的配合饲料分为三种规格,5~8厘米的鳅苗使用一种规格,8~12厘米的中泥鳅使用一种规格,12~20厘米的成鳅使用一种规格。使用配合饲料投喂的时候,要沿着池塘的边缘均匀泼洒,避免在某一个地方过于集中,引起抢食的现象。饲料投喂每天两次,投喂量以泥鳅在1小时内吃完为度。

2.3.2 泥鳅养殖中的水温管理 泥鳅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2℃~30℃,当水温超过30℃时,泥鳅摄食减少,甚至停食钻入土中。所以饲养员要经常测量水温,尤其是夏天的时候,每天下午2点左右都要测量一次水温,如果水温过高,要及时加注新水。

篇8

泥鳅由于适应力和抗病力较强,且成活率较高,无论是养殖方法还是养殖条件上都比较简单,在池塘稻田间都可以养殖,但二者在泥鳅养殖条件上略有不同,养殖泥鳅的稻田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1.1水源必须充足

无论是降雨还是人工灌溉的地表水都要保持充足,不溢出不渗透,充分满足泥鳅的生长需要。

1.1.2水质要好

在酸碱性的选择上尽量保持在中性和弱酸性上,少泥沙,水中多微生物,切忌混浊,保证水质干净无污染,满足绿色环保生态养殖的条件。

1.1.3选择连体成片的大面积稻田,便于养殖管理

田间垄沟平坦,灌溉和排水方便,土壤要选择松软肥沃尤其是腐殖质丰富的粘性土质,营养丰富保水性强,满足泥鳅的生长营养发育需求。

1.1.4水稻要选择抗病力和抗病虫害强且高产的品种

植株矮小短粗,抗倒伏,便于应对大风等恶劣天气。

1.2稻田的清理建设

1.2.1水位要长期保持在安全水平上

由于广西地区的年降水量较多,要对田埂进行加固加高,防止大雨破坏田埂,田埂的宽度保持在1米左右,高度维持0.6米左右即可,再通过人工进行夯实,必要时可通过薄木板、石块等支撑于田埂内侧。

1.2.2开挖鱼沟、鱼溜

鱼沟、鱼溜的作用就是给泥鳅提供一个相对自由且与稻田隔离的场所,方便在给稻田种植、施肥、上药的过程中泥鳅有地方可去,而鱼溜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方便逮捕泥鳅。鱼沟可根据田地大小设计不同的形状,面积不能超过稻田的10%,主沟一般位于稻田中心,宽度和深度在0.6厘米左右即可,而鱼溜的面积以10平方米为宜,为了方便泥鳅进出,要设置2~4个不等的缺口,无论是鱼沟还是鱼溜都不宜太靠近田埂,但可以在靠近鱼沟和鱼溜的稻田梗上搭建庇荫乘凉的小棚,既可以防暑降温,又可以增强泥鳅的安全感,有利于泥鳅的生长发育。

1.2.3要对田地进行施肥

以每亩400公斤的有机肥量对田地进行重新翻耕,给足稻苗充足的营养,同时也要给开挖的鱼沟、鱼溜添加基肥,以促进水中微生物的生长,保证泥鳅每天的营养需求。

1.2.4要重点进行防逃脱建设

由于泥鳅个头小、体滑,稍微有点空隙就会逃脱。因此要严格的进行防逃脱设置的建设,在田埂的两端设置两道防逃网,可用塑料、薄膜、水泥板等抗氧化耐腐蚀的材料进行设置,深度至少下挖0.2米,而高度则要高于水位,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最终的目的使鱼不能出逃。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防范一些外在的危害如水鸟、青蛙等生物,都有可能造成泥鳅的减产,因此要加强进水口的防范,对鸟一类的可以通过树立几个高大的人字形木桩,摆上鲜艳的布条,以此来起到威慑和恐吓的作用。

2泥鳅的放养管理

2.1泥鳅放养

插栽秧苗10天左右,即可准备放养泥鳅苗。放养之前,利用低浓度的食盐水浸泡泥鳅苗进行消毒杀菌,以此提高成活率。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每亩放养4厘米大小的泥鳅苗10000尾。

2.2饲养管理

2.2.1喂养方式

泥鳅的喂养,主要有精养、粗养和精粗结合三种方式。精养主要是以人工饲料为主,缺点是在泥鳅生长的各个阶段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优点则是产量较高。粗养基本依靠水田里的天然饵料,优点是基本没有投入,缺点是产量低。精粗结合则是在天然饵料不足情况下适当投入人工饵料,保证泥鳅营养的有效供给,优点是不用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就可取得较高的泥鳅产量。

2.2.2饵料投放

泥鳅属于杂食动物,食谱广,如昆虫、虾仁、小鱼、豆渣、玉米面、动物下脚料、食物残渣等都是它的可口食物。泥鳅在刚放养的一周内可不需投放饵料,之后每周可以投放3~4次动物性的饵料。随着泥鳅的生长,饵料要由动物性饵料转变为植物性饵料,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投放量根据实际吃食情况进行投放,避免投饵过量或者不足。在投放饵料的同时,每隔一个月追加有机肥,培育浮游动植,补充生物饵料。

2.3病害防治

2.3.1稻田防病

养殖泥鳅的稻田和普通的稻田相比,病虫害的几率很小,这是由于养殖的泥鳅在一定程度上消灭了一部分害虫,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在预防稻田病虫害时,应选择毒性低、效率高、蒸发快且残留少的农药,像市场上卖的比较好的多菌灵、稻丰散等都是低毒高效的环保农药,禁止使用敌敌畏等含有剧毒对人体伤害较大的农药。用药时,严格遵守各种农药的浓度和用量,尽量避免药液撒到鱼沟、鱼溜里,造成二次污染。

2.3.2泥鳅防病

放养前,要把泥鳅幼苗放在浓度4%左右的盐水中浸泡10分钟,进行消毒杀菌。养成期,每月可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对鱼沟、鱼溜进行消毒,改善水质,避免泥鳅染病。一旦发现泥鳅患病,就要及时合理的用药,精心照料,避免交叉感染,降低因病造成的泥鳅死伤所带来的损失。

3泥鳅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3.1车轮虫病

车轮虫病是稻田养殖泥鳅最常见的病症之一,每年的夏季也就是5~8月份是发病的高峰期,得病的泥鳅因为体表附着车轮虫而显得局促不安、身体较虚弱,进食较少,防治方法: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按0.7ppm浓度化水泼洒,或者每立方米水用0.5~0.7克晶体敌百虫化水泼洒。

3.2胀气病

泥鳅由于饵料、水质等原因容易患上胀气病,胀气病使得泥鳅的肚子滚圆,进食较少,长期胀气则会爆发肠炎病,尤其是夏季高温天气时,由于胀气造成的肠炎病使得泥鳅的死亡率高的惊人,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防治方法:3%浓度的盐水全田泼洒,或者内服药饵,1公斤饲料添加消食利胃散5克、甘泰乐5克、大蒜素2克、食盐3克,连喂5天~7天。

篇9

2.泥鳅的生活习性怎样?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到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泥鳅即钻入泥中20~30厘米深处越冬。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强。除了鳃呼吸外,还可以进行皮肤呼吸和肠呼吸。所以可高密度养殖和长途运输。据称,泥鳅耗氧量的1/3可由肠道呼吸取得。

3.泥鳅的食性是怎样的?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幼苗阶段体长5厘米以下时,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如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和原生动物;5~8厘米时转变为杂食性,主要摄食小型甲壳类、丝蚯蚓、摇蚊幼虫、水生和陆生昆虫及其幼体、蚬类、螺等底栖无脊椎动物幼体,同时摄食丝状藻类、硅藻、水陆生的碎屑及种子;8~10厘米时主要摄食藻类,植物的茎、根、叶、种子及有机残渣、碎屑等。因此,人工饲养泥鳅可以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蚌肉、鱼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粕等植物性饲料。

4.目前泥鳅人工养殖有哪些模式?

目前比较成熟的养殖模式主要包括泥鳅池精养模式、网箱养殖模式、稻田套养模式、混养模式(与莲藕、茭白、荸荠、芦苇等水生作物套养)、水泥池养殖模式等。养殖户可根据当地及自身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不同的养殖模式。当然,不同的养殖模式决定了不同的养殖效益。但现在被宣传得最多的是一种“暂养模式”(或“屯养模式”),也就是在野生泥鳅大量上市价格较低的时候购进,集中暂养在池塘中,在春节前后价高时售出,从而赚取季节差价。这种模式管理粗放,效益低下,存在诸多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因素,不属严格意义上的人工养殖,不应提倡。

5.泥鳅成鱼的养殖过程中应怎样管理?

水质管理。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水温达到30℃时,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越冬季节,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只需增加池水深度,在池角放入猪牛粪,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投喂技术。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投喂量视水质、天气、摄食状况而定,水温适宜时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温较低时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占在池泥鳅体重的百分比:3月,1%~2%;4~6月,3%~5%;7~8月,10%~15%;9月,4%。不同水温条件下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投喂比例: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少投或不投;水温11~20℃,植物性饲料占60%~70%,动物性饲料占30%~40%;水温21~23℃,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各占50%;水温24~29℃,植物性饲料占30%至40%,动物性饲料占60%~70%,但是,不要连续多天投喂高蛋白质的单纯动物性饲料,因为这样会使泥鳅过于贪食,而造成肠道充塞度过大,肠呼吸不能正常进行。

敌害的防治。放养前彻底清塘,以每667平方米100千克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在养殖期间,特别是在鳅苗阶段,要及时清除敌害生物;对水蜈蚣、蜻蜓幼虫等,按每立方米水体0.5克晶体敌百虫的标准配制成药液,全池泼洒。也可以在水蜈蚣等聚集的水草、粪渣堆处加倍用药;对于鳅池中的水蛇,可用硫磺粉末来驱赶,效果明显,方法是在鳅池附近撒硫磺粉,每667平方米用2千克左右;对水鸟要随时驱赶,在鳅池中每2米设置一根透明的细线,可有效防治水鸟对泥鳅的危害;对于黄鳝、乌鳢等凶猛鱼类,要在进、排水口处绑上铁丝网或塑料网,防止它们进入养鳅池。

病害预防。泥鳅的疾病也应采取“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方针,常见的病害可以大致分为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有烂鳍病和打印病,真菌性疾病主要为水霉病,寄生虫病主要有车轮虫病、舌杯虫病和三代虫病等,针对以上不同疾病,必须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残留饲料,做好日常记录。

6.目前,部分养殖户养殖泥鳅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泥鳅养殖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着众多的养殖户投身其中,但不少从事泥鳅养殖的人却并没有获得期望中的回报,甚至损失惨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发展泥鳅养殖不熟悉,没有突破这个新兴产业的五大瓶颈:

规模化亲本培育技术。亲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商品泥鳅的品质和产量,亲本的培育是发展泥鳅养殖最重要也是最前端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不少的“炒种公司”,他们在一些媒体上公告,宣称研发出了泥鳅“新品种”,将从集贸市场上收购上来的野生泥鳅当作“种泥鳅”高价卖给养殖户,这种质量低劣的“种泥鳅”肯定会造成引种户未养先亏。实际上,我国目前尚无一个通过鉴定、批准并命名的泥鳅新品种。

工厂化的泥鳅苗种繁育技术。苗种繁育是目前泥鳅养殖的最大瓶颈,是关乎养殖成败的最关键环节,是降低生产成本最直接的因素。不掌握苗种繁育技术,就谈不上“人工养殖”。

篇10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通过施肥培养浮游生物饵料,沉积池底的残饵、粪渣也可作它的食料。人工饲养还可投喂商品饲料,如花生饼、米糠、麸皮、豆饼、蚕蛹粉、螺、蚯蚓、水丝蚓、鱼肉、家禽家畜内脏等。泥鳅个体小,重量轻,贪吃,过饱时易引起消化不良,影响正常呼吸造成胀死。

1.稻田建设

稻田养殖泥鳅,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面积2-10亩的稻田,并在稻田四周用水泥或塑料板、薄膜、纱窗等(入泥30厘米)建设起80厘米高的防逃墙。沿田埂修一20厘米宽的台阶,离田埂顶15厘米。田的四周及中央挖一“田”字形水沟,沟宽、深为50厘米。进、排水管和溢水管各1处,管口均用细密铁丝网拦截,排水管平时用水泥封住。

鳅鱼最好是来源于泥鳅原种场或从天然水域捕捞的,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年龄在2龄,雌性体重15-25g,雄性体重12g以上。2月下旬在稻田灌水前,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均匀泼洒,进行清整消毒。亩施发酵过的猪粪1000公斤,进水经过滤入田,沟内水深30-40厘米,培肥水体,水的透明度为25厘米左右。秧苗返青后,亩放3-5克/尾规格的鳅苗2-2.5万尾,放养前用3%的食盐液浸泡10分钟,消毒后入田。

2.饲养管理

2.1施肥

养殖过程中,为了保证浮游生物不断,必须及时、少量、均匀地追施有机肥。每隔10-15天施肥1次,每次每亩用肥150公斤。另外根据水色的具体情况,每次每亩施1.5公斤左右的尿素或2.5公斤碳酸氢氨,以保持水体呈黄绿色。

2.2投饵

由于田中泥鳅的密度较高,应投喂人工饲料,如豆饼、蚕蛹粉、蝇蛆、蚯蚓、螺、蚌、屠宰场下脚料、米糠、豆渣、菜籽饼、麸皮等,以补充天然饵料的不足。7-8月是泥鳅生长的旺季,要求蚕蛹粉达15%、肉骨粉10%、豆饼25%的配比,日投饵2次,投饵率为10%。9-10月份以植物性饲料如麸皮、米糠等为主,一般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投喂量为泥鳅总重量的2%-4%。早春和秋末2%左右。具体根据泥鳅取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次投饵后,1-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宜。

2.3水位控制

水位控制极为重要。田面以上实际水位一般控制在5厘米以上。适时加入新水,一般每半个月加水1次,夏天高温季度应适当加深水位。

2.4疾病防治

由于泥鳅适宜于水田养殖,在养殖过程中一般没有疾病发生。为防止赤皮病发生,每月用呋喃酮药饵10-20克,配50公斤饲料投喂2-3天,每月每亩用生石灰10-15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水稻施农药时间一般在插秧前3-5天,或插秧后5-7天,对秧苗施药预防一次。

2.5日常管理

日巡田2次,检查防逃设施,特别是雨天注意仔细检查漏洞。防止天敌入侵(如水蛇、鸭等),观察泥鳅的活动和摄食情况。严禁含有甲胺磷、毒杀酚、呋喃丹、五氯酚钠等剧毒农药的水流入。

3.捕捞方法

3.1网捕法

在稻谷收割之前,先用三角网设置在稻田排水口,然后排放田水,泥鳅随水而下时被捕获。此法一次难以捕尽,可重新灌水,反复捕捉。

3.2排干田水捕捉法

在深秋稻谷收割之后,把田中鱼沟、鱼溜疏通,将田水排干,使泥鳅随水流入沟、溜之中,先用抄网抄捕,然后用铁丝制成的网具连淤泥一并捞起,除掉淤泥,留下泥鳅。天气炎热时可在早晚进行。田中泥土内捕剩的部分泥鳅,长江以南地区可留在田中越冬,次年再养;长江以北地区要设法捕尽,可采用翻耕、用水翻挖或结合犁田进行捕捉。

3.3香饵诱捕法

在稻谷收割前后均可进行。于晴天傍晚时将田水慢慢放干,待第二天傍晚时再将水缓缓注入坑溜中,使泥鳅集中到鱼坑(溜),然后将预先炒制好的香饵放入广口麻袋,沉入鱼坑(详见池塘捕捞中的食饵诱捕法)诱捕。此方法在5-7月期间以白天下袋较好,若在8月以后则应在傍晚下袋,第二天日出前取出效果较好。放袋前一天停食,可提高捕捞效果。如无麻袋,可用旧草席剪成长60厘米、宽30厘米,将炒香的米糠、蚕蛹粉与泥土混合做成面团放入草席内,中间放些树枝卷起,并将草席两端扎紧,使草席稍稍隆起。然后放置田中,上部稍露出水面,再铺放些杂草等,泥鳅会到草席内觅食。

3.4药物驱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