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5:07: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语文新课程标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传统语文教学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语文成了“语言文字”而 非“语言文学”或“语言文化”,语言本身所承载的传承人文精神淡化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我们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几乎失落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在精神上无依赖的人,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极易发生动摇。文化素质无法对等于道德信仰。语文新课程标准把人文性提到了和工具性同等的位置。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寻归精神家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力求通过教学活动,树立起学生的人文信仰。
2、传统语文教学 同一化的要求和标准答案,迫使教师和学生不得不“练兵”,以求接近“真理的边缘”,教师渐渐丧失自己的个性,学生渐渐丧失自己的语言,成为说别人话的“奴隶”。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中,特别提到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将会越来越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开放式的教学将不会是遥远的梦想。
二、课型设计:
(一)教师思维引领课堂教学
1、问答法
教师依据课文体裁及内容特点,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一环一环进入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和口答,侧重进行思维训练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适用于逻辑性较强的篇目或情节环环相扣的小说如《驿路梨花》的教学。
2、读写结合
侧重迁移训练,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进行再创造,如诗歌的改写;进行相关内容的联想,如《〈桃花源记〉续写》。侧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写作能力。
3、互动式教学
(1)师生互动。即分组教学。主要用于阅读教学。教师在授课的基础上,提出可供思考讨论的问题,学生在个体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教师个别辅导。侧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适用了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
(2)学生群体互动。分组教学中采用竞争式。在教学中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和评价,分组讨论后学习知识的速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竞争,引领学生思考--交流--合作--竞争。侧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团队精神。适用于学生自学的内容。
4、讲授式
学生比较陌生的知识或理解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通过讲解,构建一个平台,教师画龙,让学生自我感悟,自已点睛。 转贴于
5、情境式教学
学生受自身阅历、知识水平局限不能产生情感共鸣的内容,通过音乐、图像等形式,营造出相应的情景氛围,让学生自己感悟,鼓励学生谈自己感受。侧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一定的鉴赏能力。散文和古代诗歌教学,适于采用这种方式。
6、情境表演式教学
教材内容定的情境,让学生即兴表演。既可激活课堂,也可考查学生对内容的领悟能力。如《斑羚飞渡》中学生即兴给文中斑羚配音,揣摩斑羚们的思想活动,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斑羚“咩”了什么。《摆渡》中让学生上台表演摆渡人怎么扶有钱人上船,想象表演两人动作。侧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演技能。
(二)学生思维引领课堂活动
1、互动式学习
学生个体对学生群体的互动。教师在课前给单个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和参考意见。学生自己组织整个课堂,大家分组讨论学习,教师做最后的点评。这种方式可用于一些知识点不多,内容浅显的作品,如《秃鹰之死》一课比较简单,在教学设计上,笔者便让两个学生担纲,分别从讲解和组织讨论两个方面组织全体学生完成该课学习。侧重培养个体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2、交流式学习
教师不预先设定该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提问,自由讨论。采用生问生答或生问师答等形式。这种课型通常放在一个单元中,课文知识重点为重复前面内容的课上。同时也需要教师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如《蜘蛛》这一课,笔者作了这种尝试,在课前,必须对生物学知识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在课堂中游刃有余的把学生散乱的思维串起来。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2、能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共同讨论;
1、课程目标的全面性
学生的身心应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活动,都会引起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诸多方面的变化。课程标准正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这三方面整合,列为语文课程追求的目标,既体现了教学中应倡导的“以学定教,主体凸现”的学生主体性,又体现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在以往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简直是在沉重压抑下度日,这是语文教育莫大的悲哀,而像于漪老师那样,适时自然地融入情感教育,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这正是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也是极富创意的,现代教育学论认为,各门学科都必须摆脱唯知主义框框,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这正是课程标准力求达到的目标。
2、学习方式的多元性。
变单一、被动的语文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最亮点。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不难看出“综合性学习”这一要求,第一,打破了“学科中心论”。最终是为了培养综合能力。第二,要重视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对探究方法的体验,重视参与,培养个性和人格。第三,要培养课程资源意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都可成为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开发利用资源意识,学校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就是学习过程突现学生主体性。教师要激发、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究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它不是一项课外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决不是那种教师先设定一个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钻入圈套的那种教学,探究的目的不是要学生完成一个课题,发明创造出新的成果,而是培养他们的意识和能力。现代教育论认为,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因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3、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打破学科中心论,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是课程标准改革最大的突破点,大大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内容。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的同时,更提出“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学生视野”,这是过去语文教学大纲从未涉及的领域,从而进一步拓宽了语文课程内容的空间。为改变长期以来分科教学形成的知识相隔断的局面,强化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构建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体系,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
二、语文课程标准改革有诱人入胜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改革,一改以往历次大修改只在行文表述上有一些变动,总停留在语文学科这一层面上的做法,顺应时展的需要,突出了课程改革应有的重点。
1、课程地位有新高度。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至今为止最为恰当的表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支撑课程有新理念。
课程标准以四大基本理念为支撑。其中最突出的是第三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这一理念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首先,强调自主性,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近年来,美国兴起的构建主义心理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毫无疑问,二者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其次,强调合作性。学生对课文及人物形象理解受多种因素影响,心得各异,体会不同。外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就是这个意思,这就特别需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再次,强调探究性,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学生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重在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决不是追求学生探究的结论。探究中包含有训练,探究学习不排斥接受性学习。
课程标准还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无疑也是一个引人注意的基本理念。
3、教育过程有新特点。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新特点。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是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反对离开教材思想内容的纯工具训练。二是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用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注重潜移默化。三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母语运用水平。四是开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注重对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重视隐性教育。五是教学中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用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
4、对教师素质有新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工作,无疑是对语文教育工作提出的全新而具体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开放意识,对学生、对教材、对评价尺度都要有开放意识。其次,是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会自主学习。一个常年不读书、不看报、不思考的语文教师是不可能适应新要求的。再次,在更新自己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这是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有发人深思的难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有突破性进展,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语文教学纲领性文件。但它仍有许多值得完善和改进的地方,需要理论工作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思考。
第一,目标制订无梯度。各地情况不一,学生差异很大,统一目标,不可能适合全体学生。对于同一地区、同一学校、同一班级学生也要分层施教,因材施教,因此,目标一元化,不利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实践操作高难度。课程标准怎样更有可操作
性。它的实践性不强,因为很多目标是带前瞻性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有待实践中不断完善。要把先进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还需要进行大量探索。
一、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六年制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所以有的教师一味地追求阅读的“量”忽视了“质”的重要性。片面的理解了“多读课外书的好处”认为这样就会扩大了学生阅读面。殊不知这样会让学生觉得课外阅读是一种负担,从而收不到良好的阅读效果。教师应创设各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由“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这样学生阅读的“质”也就得到提高了。我从以下两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课前交流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每节课的课前都安排几分钟给学生,让他们畅所欲言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可以讲当前的时事新闻,当地的风俗人情;背诵一首古诗;谈电视节目的观后感;讲故事……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可以按座号轮流进行,其它同学和老师当评委,根据学生的表情、语音、语调及所讲内容对他们量化计分。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为自己讲得好,讲得流利,讲得精彩而去搜集素材,加工整理,课前试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拓展了读书的范围,丰富了知识。使读书成了学生的需要。
2.两报交流
“班级小报”和“黑板报”。在班级中我布置了“班级小报”展示台,学生热情高涨,兴趣很浓。他们大量地收集材料,为了能找到耳目一新的材料,他们阅读大量的书籍、画报,精心地设计。通过这一活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油然而生,读书欲望熊熊燃烧,他们从阅读中获得了课堂教学中学不到的知识,对读书的的要求也越来越广泛。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又整合美术课程的运用能力;“黑板报”我采取按小组轮流出,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学生们绞尽脑汁,群策群力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在取材上各出其招,有的翻阅“十万个为什么”寻求科普知识,有的查看各类报纸寻找时事新闻,有的细读《智力万花筒》选择疑难。他们在“取材”中走近了科学,走进了知识的海洋,无形中阅读的兴趣得到的培养。
二、课堂内外阅读的结合
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期来我们在阅读上却是重课内而轻课外,致使学生知识面不广,语文能力低下,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展。因此,我们必需把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由课内向课外扩展延伸,才能使课堂内外和语文学习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现行的教材在课后作业的编排上特别强调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增设了“收集有关资料”的课后作业,其目的就是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增长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教师可提出这样的疑问:这棵榕树的特点就是大,那它到底有多大?鸟儿多,到底有多少?鸟儿为什么能在这里幸福地生活?布置学生课后注意收集有关“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学生在课外通过看书,上网查阅,向人咨询,了解到很多内容:“这棵树生长在广东新会县,有500多年的树龄,它的树冠遮盖的面积相当于200多间教室那么大,真是一棵罕见的而又奇特的榕树啊!”;“这里的鸟的确很多,据有关资料介绍,在这棵榕树上大约生活着10万只鸟,其中就鹤就达到了七八万只。”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信息量比教师的还要大。
当然教师还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沟通课内外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安徒生童话作品选》;《桂林山水》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中的《桂林,山水为什么那样秀丽》。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的知识就会由量的增加产生质的变化,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
三、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阅读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学生的阅读的水平怎样,代表其语文能力的高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先学习阅读的有关理论知识,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学会利用阅读工具,选择科学的阅读方法。
1.学会有选择的阅读
让学生了解图书的分类知识及检查图书报刊和基本方法,这样便于他们借阅。
2.学会有速度的阅读
逐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本领。培养学生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来阅读尽可能多的资料,吸收尽可能多的信息。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深入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是不断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前进和保证《语文课程标准》推广,实验成功的必要前提。《语文课程标准》从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的目标以及课程实施建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说明,它不同于过去的《教学大纲》,是语文教学适应时展和与时俱进的必然产物。
一、教师角色的定位
传统的教学对教师的认识是教学中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程的开发者,是教学策略的实施者。《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定位是“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是说课堂教学教师不是唯一的主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转播者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蒙者,不仅是课程的开发者也是促进学生开发课程的引导者,不仅是教学策略的实施者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样的定位就是把学生看成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是教育思想提出“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必然带来教学过程意义上的真正改革,那么现代的课堂教学是什么样呢?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平等对话、双向交往、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以尊重、理解、相信学生为前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到全面的发展。
二、深化教学方式的改革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课标》中提出语文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提出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其目的就是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僵化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主体,是“教学之本”。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一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多年来,我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教师还没有全面的解放思想,那种主宰式的教学痕迹依然存在。教学要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教师就必须彻底的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放下“架子”,放弃权威,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合作,共同交流。首先,语文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联结之处、过渡连接之处,以表达的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因为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其次,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相互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个不会合作的人是不会把事做好的。让学生学会合作,教师要尽可能的尊重学生,尽可能的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现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其重点,一是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也就是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语文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精心组织学习活动,要点有:组织好自学,核心是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施教学目标。总之要创设有效的合作学习情境,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构建,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渐提高语文素养,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的角色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那么,怎样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享受学习的快乐呢?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要把握好教师的导。
1、注意课堂中问题的设计
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有一个符合逻辑的“序”──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即由认识的低层次向认识的高层次过渡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难简适度,既要保证优生在课堂上不会因为太简单而没有学习兴趣,又要保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会因为太难而茫然失措。所以课堂提问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最终才能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理想境界。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句话“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比较隐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刻含义,可依序设计如下提问:①小女孩曾经幸福吗?为什么幸福呢?②她跟着奶奶走向新年的幸福中,这个幸福是指的什么?③这两个幸福的意义相同吗?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读课文可以知道,小女孩曾经是幸福的,因为奶奶活着的时候非常疼爱她。从课文中还可以看出,小女孩是在幻想、幸福与欢乐中死去的,所以她感到很幸福。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小女孩跟着奶奶到了另一个世界,她没有了生命,没有了思想,所以也没有了痛苦。第三个问题就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小女孩在有人疼爱的时候是幸福的,但当疼爱她的人死去后,她生活在贫富差别悬殊的资本主义社会,过着没有温暖,没有幸福的生活。在大年夜这个本应得到欢乐和幸福的日子里悲惨地死去,这就使幻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加深了人们对小女孩的同情。
再如《穷人》的第二段中有一句话:“没什么可抱怨的。”老师先问:“‘抱怨’是什么意思?”帮助学生弄清词义后,进一步设问:“桑娜为什么会感到没什么可抱怨呢?”这一问题开始触及实质,但还可以在课文中找出原句回答,体现不出学生思维的过程。于是再问:“桑娜如此辛苦;而得到的仅仅是‘孩子们都还健康’,她可以抱怨些什么?现在为什么不抱怨?这又说明了什么?”这样,问题层层拓展,步步深入,由现象到本质,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总之,教师设计课堂提问时,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心理发展规律以及语文课堂教学规律,而要坚决反对为图课堂热闹一问到底的形式主义的所谓“启发式”。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独立思考、自能读书的能力。
2、注意情境的创设
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探究,设问激疑引发学生思维,交流互动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教师在创设情景时,不仅要注重课本的知识,还要注意联系课本以外的知识。如《田忌赛马》一课,教师在让学生复述课文、比较田忌两次赛马的异同后,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你们认为齐威王、田忌、孙膑各是什么样的人?这时学生的思维像打开的闸门一样。有的认为齐威王是个骄傲的人,从课文中”洋洋自得”、“轻蔑”等词语中看出;有人马上反驳,说他从课外书中得知,齐威王是个善于纳谏的人。关于孙膑足智多谋的故事更多了,《围魏救赵》、《苦肉计》、《空城计》……特别是有人提出,孙膑教田忌赛马的计谋是他能胜齐威王的好办法,除此之外,别无他计。同学们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巩固了课本知识,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
另外,在创设情境时,还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如《匆匆》一课,我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你每天是怎样过的?你觉得你的生活充实吗?学生们陷入了沉思,有的学生想了一会儿说:“我学了这篇课文才觉得我的很多日子都白白地浪费了。我每天玩的时间比做事的时间多。”有的学生说“有时候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现在想想,就是因为我的生活太空虚。”通过学生们自己的感受,他们认识到了时间的宝贵,从而要好好珍惜时间,不虚度光阴。
新语文课程标准反映出课程在内容上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一改革内容既是对我国传统课程内容总结、反思的结果,也是当前语文教育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一、传统语文课程内容特点
1.传统语文课程内容强调学科知识,难、繁、偏、旧
难,语文课程内容忽略了学生智力接收水平的实际需要,缺
乏科学的依据,没有经过系统地调研与跟踪调查,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使得课程内容不能适应学生正常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繁,语文课程内容对语文知识点进行过度肢解,使简单的知识变得烦琐、庞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单调重复知识要点、缺乏系统学习的科学性,失去了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偏,传统语文知识虽然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完整性,选择的内容强调丰富性,但这些知识是为学科专家准备的,对于成长期的中小学生来说,语文知识偏离了学习的正常轨道,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旧,语文教材中编写的知识过于陈旧,几十年不变,特别是一些文坛大家的作品反复在课文中出现,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学生知识丰富性的提高,也与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难以适应,脱离现实社会生活。
2.传统语文课程内容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传统的语文课程内容片面地以教学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课堂教学被压制,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被教师忽视。我们知道儿童生活的世界应该是充满阳光、丰富多彩的,儿童的知识学习应该在有滋有味的现实生活当中获得。如果语文课程内容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虚幻的理论世界中去寻找知识、去获得灵感,这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程内容特点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打破了传统语文课程内容僵化、单调、缺乏科学性的特点,力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现状的偏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不仅是对传统语文课程内容的总结与反省,也进一步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加强对新课标精神的理解。语文新课程内容最大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基础性、时代性和实用性、综合性、人文性等特点。
1.语文新课程内容以突出基础性为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要求中小学生必须不断加强对新课程内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其学习任务不是培养某门学科的专家,而是为基础服务的,应当给学生最基础、最通用的知识,语文学科知识结构的特点在于:“它具有最强的稳定性、最广的适应性、最长的实效性、最快的迁移性,这些知识应该是终身受益的。”所以,“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就是我国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在总结了我国以往课程的经验教训之后,应对新时代的要求提出来的。
2001年的语文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突破学科中心,强调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它根据教育实际需要,确定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重点需要学生把握与理解。同时,对语文基础知识点进行重新界定。
总之,语文新课标对学习内容进行严格要求与总量控制,删减了传统语文教科书中过时的、陈旧的、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少运用的知识点以及一些伦理性过强、对学生来说偏难的内容,以利于促进新教材向合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2.语文新课程内容以突出时代性与实用性为特点
一定时期的教科书内容与当前科学技术水平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某种程度,一定时期的教材内容水平体现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不仅为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而且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学生,共同促进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时代性的需求,让新课程在内容上增加了大量反映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发展、时代性较强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内容应该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基于此,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学习新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抽象问题,并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3.语文新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特点
传统语文课程等多强调学科至上,学科中心本位思想,片面地割裂各种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不仅阻碍了学生学习知识并且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同时也妨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必然会导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隔阂,同时也会增加学习科目,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传统语文教材往往注重于为学生提供语文学科的系统知识,体系是完备丰富的,但仅仅只是局限在语文学科范围之内。针对上述问题,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传统课程标准的片面性做出了修改,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将语文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融合,跨越语文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鸿沟,真正实现知识的整体融合。
4.语文新课程内容的人文性特点
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加重了对语文三维目标知识结构的理解,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加重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培养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的优秀人才。
三、语文新课程内容给语文教师带来新的挑战
传统语文课程注重知识的传授,课堂由教师掌控,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与操控者,培养学生“了解、理解、应用”语文知识;语文新课程标准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注重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学生“经历什么”“体会什么”“感受什么”重点挖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除了形成正确的结果性目标外,还增加了学生体验性目标的形成。注重引导学生去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使用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语文新课程内容的提出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具体而言包括:
第一,新时期语文教师应具有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综合性价值,语文教学不是单一、独立的,应该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达到整体性效果。语文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要学会将不同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并且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套完备的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201-02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的高中作文教学却存在着种种弊端,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发挥,思维流畅性也得不到提高。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加强对高中作文教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我国高中在作文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主要研究在作文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究高中作文教学策略,为我国高中老师在作文教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高中作文教学方面存在着众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总体来讲,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重语言训练,轻思维培养。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接受的是语言训练,这种传统的作文训练方式使得学生文章写作成为新八股,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第二,教师影响学生的作文思路。很多老师自身在作文写作方面存在着问题,但是还要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训练,使得学生写作初始便得不到正确的指导。第三,脱离创新偏重模式训练。由于作文在高考语文中占了大半个江山,很多高中语文教师便会围绕作文开展一些模式化的训练,以使学生能够获得高分。但是这种脱离创新偏重模式的训练方式严重影响着学生写作思维的创新。第四,忽视评价的重要性,使学生无法得到个性化指导。教师对作文的指导过程主要分为讲解技法、指导练习、讲评修改三个步骤,但大多数的教师只注重前两个步骤,却忽视了“讲评修改”的重要性。
二、高中作文教学策略探析
1.协调语言与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中作文教学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作文写作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的过程。为此,要想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就一定要从语言和思维方面入手,对词语、修辞、句式、意蕴等语文写作的多个方面进行创新训练。同时,在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训练时,还应该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作文写作素材。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针对课文中的文章进行仿写,例如在学完《滕王阁序》之后,可以安排学生仿写第一段。模仿只是起步,创新才是最终目的。老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训练,训练学生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写作练习,提高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作文教学。高中老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时,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以语文教材为主,注重多媒体使用的适度性和适宜性。多媒体的运用要适度指的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频率不能过高,否则学生就会产生厌倦,进而对多媒体作文教学产生反感。多媒体的运用要适宜指的是多媒体运用度的问题,多媒体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要恰当、合理,合理运用多媒体,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提高作文水平。
3.高中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作文水平与能力是有限的,而且是存在着差异的,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认识到这一问题,努力做到针对不同学生的作文水平与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教学。从一定程度上讲,过于忽略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是导致作文教学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应该改变那种以老师为中心的作文教学模式,转变为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学习水平与能力的差异性。另外,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作文水平与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保证学生作文学习的顺利进行。
4.优化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个性化指导”。在高中作文写作过程中,评价是相当重要的,学生不可能写出完美无缺的文章,通过写作中的反复修正才能让文章更加完善。这就需要教师重视评价过程,在评价阶段给学生有效的反馈,让学生明确自己作文的优缺点、需要改正和努力的地方。
三、总结
作文教学号称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随着高考的不断改革,作文的比分有增无减,面对这种情况,传统的作文教学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高中学生作文水平需要正确的方法引导和平时的丰富积累才能取得有效的提高。高中作文教学必须在语言和思维的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为高考也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高中在作文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中老师作文教学水平以及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高中作文教研人员应该深入研究我国高中的作文教学现状,创新高中作文教学策略,为我国高中老师在作文教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郑淑清.高中校园文学活动与作文教学的九点结合[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09).
新课标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在传统的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的单一化,使课堂教学变得乏味、无趣,这样不仅不能提高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质量,也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地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很难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仅仅在课堂。尽管这样,课堂上的交流,并不是很多,就更不用说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仅过于单一,更使课堂教学的气氛变得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明灯、引导者。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与学生进行课堂上的交流,同时也要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堂发言,使学生在交流和发言的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也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教学形式带来的弊端。例如,老师利用当今的时事政治进行语文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小组形式,进行教学。但是,在划分的过程中,要按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合理、科学地划分,同时老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与学生进行讨论,再进行写作。这样的教学不仅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处于高中时期,由于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所学习的科目也非常多,这样就导致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往往不受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在学生心理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使学生认为高中语文作文并不是重要,不想浪费大量的时间在高中语文作文上。长此以往,就给高中语文的作文课堂教学带来一种消极的态度。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随时地保持一种良好的态度进行教学,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递一种不正确的态度。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的点评模式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过程中,点评是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点评模式给予高度的重视。学生在上交文章以后,老师应当进行一定的审阅,并在空白的地方写下该文章的不足和优点,并给予改进的意见。但是在点评的过程中,老师也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形式,尽量委婉一些,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科学性,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接受批评的过程中,不至于产生厌烦心理,也有效地提高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加强对学生的点评模式,这样不仅提高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质量,还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进一步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进程,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家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201-20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中,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不但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
一、语文课程的特点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工具性来决定的,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工具,更是人类存储、传递信息的工具。只有很好地掌握好语言这个工具,我们才能更好地工作、生活和学习。
二、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含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三、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切忌本末倒置。有些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把课件做得非常花哨,文字、声音、图片、影像、动画一应俱全,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技术细节和美化上,播放起来,教室里显得非常热闹,认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对在课堂上怎样与学生互动,怎样启发学生思维,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却不太重视,过于追求表面的浮华,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好。
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要认清其功能。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和粉笔加黑板是一样的,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要认清其辅助教学的功能。而我们有些教师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多采用教师主讲,同时在大屏幕上播放课件的教学方式。由于课件是老师事先设计好的,不能在课堂上随意改动,这样就不便于老师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来更改教学设计,不能随机应变,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随时变化和调整,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3.师生双向互动不畅,忽视师生情感交流
一些老师在教学中成功地运用多媒体,确实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味仅靠书本、教鞭、粉笔传道授业的套路,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们也要看到,使用多媒体,为达到光影的最佳效果,需要营造灰暗、柔和的教室环境,课件一放,教师就得时刻注意点击鼠标,仔细搜索,这必然减少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互活动;教师借助电子平台教,学生通过电子平台学习,往往忽视了师生间直接的知识研究探讨和情感交流融会的活动。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一堂好课不是单纯地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教学就可以了,关键是要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信息技术绝不是解决教育症结、攻破教学难关的万能工具。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整合作为一项科研课题,认真剖析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内涵,准确把握整合的实质,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内在价值。
2.恰当设计教学过程,找准整合的最佳结合点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在备课时,要围绕学习主题展开,筛选信息,巧妙安排,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有利于完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和资源,优化教学设计,突破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教学难点。
3.重视师生交流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自由参与性、平等交互性、虚拟探究性以及客观公正性来打破教师对于知识、技能的绝对权威,通过师生的交流活动来相互促进和启发,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五、初中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作用
1.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难学习的科目,但是语文的实践性、与生活实际联系性是极易激发学生兴趣的。语文课堂教学与实际联系,在抓基本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把语文教学中的优秀词句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既激发学习兴趣,又增强现代意识,提高学生素质。
2.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
现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加显示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省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理解新知识上,能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课堂的教学过程
多媒体技术走入课堂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以最简捷有效的方法获得科学知识。学生跟着多媒体动画课件,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掌握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在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学、探索语文规律的基本素质。
4.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模式富含教学信息,传播知识量大,有利于良好学习情境的创设。课本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多媒体运用能够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信息传输渠道口径狭窄、教学信息缺乏的状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多种感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