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5:07:2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师德学习材料,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刚踏上工作岗位,教师在我心中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我个人觉得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而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1、有些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不够。
2、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状况关心不够。
3、受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教职工言行不慎,在课堂或公共场所讲一些不利于学生成长的话;有的教职工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不安心本职工作。
4、有的教师缺乏进取精神,不注重获取新知识、不钻研业务、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满足于一般性工作。
5、有的教师治学不严谨,只教书不育人,不关心学生。
6、有的教师整体协作精神风貌不强,文人相轻的现象时有发生,缺乏相互尊重,取长补短的精神风貌。
7、教师队伍中,敬业精神不够,服务意识不够,有些教师过多的受到商品等交换的影响,利益思想严重,缺乏奉献精神。
二、产生问题的根源
1、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学习教育不够,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2、忽视对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的学习,没有时代赋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
3、有些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缺乏对事业的热爱,缺乏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敏锐性,工作只凭经验,不善于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指导实际工作,工作的创造性不够。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通过师德师风的教育活动,在全校范围掀起一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热潮,让教师认识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生命源泉,师德师风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每位教师要把学校的兴衰当为己任。
一、自身优点
能努力完成本职工作,搞好学校的后勤,抓好安全工作,为学校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以提升教学质量这是我的目标,我也基本上达到了这个目标。/fanwen.chazidian.com) 工作有激情,能及时完成学校教给的工作任务,不拖沓,这些我认为都是我自身的优点。
二、存在的问题
对照自己的工作,我所取得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关键是缺点,我认为我的缺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工作虽然认真但缺少创新精神
一个人光有工作的激情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能积累经验,创新工作方法,做出特色。作为学校的总务主任,我认为我做了很多工作,每天都在忙,但总感觉没有头绪,有时得到一个工作,总是埋头苦干,但总是忙不出效果,走了很多弯路。比如说在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很多工作没有一个完整的机制,总是遇见什么抓什么,没有形成工作链条,工作做了,但确是散乱的。
2.教学质量总是跟不上,在抓后勤工作的同时没有兼顾好学科教学工作,课后对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有时虽然交流了但却不能持之以恒,导致学生在前进和后退之间反复重演。作为五(2)班的语文老师,我应该努力学习,钻研教材,优化课堂结构,这些都在我第一个问题的影响没能做到,所以不能优化时间,创新工作方法也是我自身的缺点。
三、整改措施
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缺点是好事,但更好的是能找出应对的措施,提升自己,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工作。在今后,我首先是对自己以往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寻找后勤和学科教学之间工作整合的方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独立开来,做到两者兼顾;二是坚持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时刻学习在教育事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比如张丽莉教师这种精神,时刻为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爱岗敬业的情感,把工作热情从完成本职工作提升到热爱教育事业的高度上来。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感受到工作的乐趣,享受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真正将自己和工作融为一体,为提升教学质量,做好后勤工作奠定基础,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时时提醒自己: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一定要对得起“光荣“二字。
教师:肖胜科
1、在热爱教师本职工作上表现不够坚定。我平时扎实工作,爱岗敬业,认真上课,努力学习,勇于创新。虽然我很清楚地知道,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是在教育工作中经常受到各种不良风气、工作压力大等思想矛盾的干扰,使自己的思想偶尔的动摇,因而对教育工作有时不够认真、尽责。特别是在公务员提高了工资待遇,而我们教师工资还在原地踏步时,心里总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自卑。
2、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学习不够坚持。由于我本人刚踏入工作岗位,所以经常觉得自己的知识很贫乏,也经常学习各种各样的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也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实验活动,经常与办公室教师探讨相关的疑惑问题。但是而这些都不***是经常性和自觉性的,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去做的。现在深入剖析起来,要想不断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教师,就得必须不断地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使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尽快的提高起来。
3、在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方面不够公正、耐心。任何老师都比较喜欢优等生,这点我也不例外。对于后进生,我对他们缺少很多的关爱。
4、在教学工作方面不敢勇于创新。我虽然能运用新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工作,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但是,鉴于现在的***学年会考我还是不得不按照应试教育的要求来进行教育教学,课堂上还是为能完成教学进度,为了让学生对某一考试题目熟记熟背而突略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训练和培养,没能真正地做到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5、在于家长沟通上不够主动。尊重家长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尊重家长方面,我爱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但是由于时间原因,我很少进行家访。
6、在教学反思上不够坚持。
二、我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现代教育理论、政策法规学习不够深入。
2、爱心没有很好的培养和树立。
3、缺乏刻苦耐劳精神和态度。
4、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
5、缺乏敬业精神。
6、与家长联系不够。
三、整改措施1、坚持理想,坚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信念。
思想上清醒、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理论要强。
一、存在问题
1、满足于现状,缺乏青年时期的奋发精神,奋发精神概括地说:就是在工作中不够主动、创新,而是领导交代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深入思考。在接受领导交代工作任务时应怎么样去创新完成,也可以说是按传统的工作经验,按部就班去做,只力求能够完成工作任务,不出比漏就行了,就这样的满足于现状。
2、对学生不够尊重
在检查工作中,经常检查到一些纪律散漫的学生,上课铃响了不进教室,还在教室外面滞留,迟迟不进教室,有时见到一些纪律不强的学生,从课堂中出去大小便,完事后不是及时回课堂,而是借机在外溜达,有时发现自习课堂中的一些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大声喧哗,甚至满堂走动捣乱了秩序。总是上前大声训斥,使师生关系很尴尬,这实在是一种不尊重学生人格的表现。
3、对后进生缺乏关爱
关心爱护后进生,转化后进生,使后进生进步是一个教师的职责。在检查工作中,我认识到,不按时进入课堂上课的学生,课堂中借机出门溜达的学生,自习课中随意走动捣乱的学生,大都是平时学习成绩较差,自由散漫习惯的后进生,而对这些后进生,缺乏关爱精神,缺乏耐心教育,缺乏宽容态度,甚至认为那是不可教者。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经过本人的深入反思,问题虽然在表面上,但是根源却是在思想认识上。
二是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不深,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特别是思想上认为将要到退休时间了,年老体弱了。在工作上再谈奋发精神再学青年人创新精神岂不招人笑话,故而在工作中认为只要每天正常上下班,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了,也就是满足于现状。事实证明,在工作中没有黄中宝刀不老的精神是不行的,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才能体现一个教师的闪光价值。
2、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认识不足
关爱每一个学生是一个教师的职责,应尽职尽责教育学生进步,但是遇到一些纪律自由散漫的学生,他们言行过激有损校风校纪时,特别是受到冲撞时情绪就冲动起来,随之就大声训斥、指责。其根源一是对师生关系认识不是;二是总认为自己是老师,高高在上,不以平等的地位对待学生,因而往往影响工作效果。
第一,热爱教育事业。我们都能感受到,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职业,
也许数十年日一日,但是可能得不到预设美好结果。其实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平凡,就要选择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教师职业是有苦也有乐的,在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第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们应该懂得,教师对学生的爱,才是师德的核心。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在体会到这种感情的基础上,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也就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当然,有了爱心,工作中自然就有责任心,二者通常自然统一。在平常工作中如何体现其责任心呢,我想我们的工作就应该学习姚止平校长,“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今后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准备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一、全心全意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
作。作为这个特殊学校的班主任,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多数学生距离家庭很远,一个星期见不到自己的父母,甚至有些家长远在外地打工,孩子可能几个月甚至一年才能见到自己的父母,那么,学生的内心自然需要更多的师爱,我的身份除了是老师,更要做好长辈的身份,对学生多一份责任和爱护。
二、将工作做细、做实。班级工作本身是细活,需要眼勤、腿勤、嘴勤、手勤、脑勤,需要周到的思考、周全的安排,将每一项平常工作都做细,做实。正如姚
止平校长所说,“哪怕是扫地,也要扫个全国第一。”我的工作目标当然不能定位在全国第一,但是至少可以全校第一,甚至可以全区第一啊。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装饰材料》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培养学生掌握装饰材料的基本知识,具备初步合理的选材、用材的能力,同时对《施工工艺》《室内空间设计》《空间陈设艺术》等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从大多数的教学方法来看都侧重于理论,但课程对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的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很强、很实用的实际指导作用,仅凭大多数的理论学习和课堂上有限的课时教学很难培养出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1《装饰材料》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依靠课堂内大量的理论教学不符合本课程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
《装饰材料》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包括材料的主要成分、分类、属性、特征、制作工艺、使用方法、应用范围、发展趋势等方面。学生对主观内容可以直接通过理论的学习获取并吸收知识要点,但是制作工艺、使用方法、应用范围等方面需要大量的实践,仅依靠大多数高校教师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达不到知识面的整体覆盖。高校教师一般教学偏向于学术性,对于制作工艺等实践性的知识点和方法还是有所欠缺,必须借助相关专业领域技术人员的支持与辅助,我们常说“术业有专攻”,实践性还是长期施工和操作设备的技师更专业,如果只是理论讲授,学生很难理解,更不要说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特别是对于我校此类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高校,应该尤为重视。
1.2课后的训练形式单一,对装饰材料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
经过调研和自我教学总结,《装饰材料》课程的课后训练形式基本以Word文本形式市场调研报告为主。此类的训练形式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在市场调研中,由于调研人是学生身份,考察常常受阻,阻碍资料的收集与提取,给学生的调研学习带来诸多不便。
(2)部分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存在有很大惰性,不愿意主动去调研和学习,因此调研报告抄袭现象比较严重,应付态度明显。
(3)调研报告以文字和图片总结为主,缺少一定的实践操作性,对装饰材料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不会有明显的提高。
以上是本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如果要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就应对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积极做出调整或改革。
2树立“三大目标”为人才培养方向,努力做到专业、企业、行业与时俱进
既使本课程得到一定的改革与拓展,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急需高级技术性人才的缺口。
2.1理论框架与实际施工工艺相结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高校教育体系是根完整的教育链条,每环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人才能力的培养。作为《装饰材料》这门应用性、专业性、拓展性很强的课程,校方应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应不断开拓本课程的实际操作材料、工艺、硬件设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组织学生参观材料加工工厂或学习材料的施工工艺,参与制作和操作,掌握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属性、装饰功能和应用范围,特别是要领性的环节,学生必须动手实践,实践是加深对知识点理解的最好方式,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落实在课程的具体环节中。
2.2授课与行业市场考察同步进行学习,以“专业与行业发展与时俱进”为目标
对于市场调研存在的问题,作为学院或者相关负责教师可以与企业或者品牌销售店面提前取得沟通,商家和学生形成很好的交流,能够让学生在装饰材料店面中多接触、了解新兴材料或者产品,在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前瞻性思维,积极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新装饰手法,培养出适合装饰公司、企业的材料研发部门等岗位大批量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做到专业与行业发展与时俱进。
2.3通过专业技师在实践操作和材料施工中的辅助教学,以“优化课程设计与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课程的设计除理论讲授之外,应该多加入一些实践操作的环节和课时安排,专门设置实训室或工作室。由于多数的高校教师更偏重学术性,在设备的操作或者材料施工方面比较薄弱,可引进兼职技师进行辅教学,使材料的实际应用方面要有相应的实际操作训练,同时采用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分离考核的方法,这样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与企业接轨、与市场接轨、与行业接轨。
《装饰材料》课程应该注重装饰材料的实践应用和操作能力的训练,因为学习装饰材料根本目的就是更准确更合理在装饰、装修工程中运用,体现出材料的价值和高品质的环境效果,因此实际应用很重要。在装饰材料店面考察和深入加工工厂进行实际操作学习体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特色,同时起到拓宽知识面,提高兴趣点,加强实践能力的作用,为培养高校应用型和多方向的人才做准备。
我们每人一台机器,各自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加工零件。我先安装工件,安装工件时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的方法,然后选择一把车刀,倾斜一定的角度,用来把端面削平,削光滑。接着校正工件,然后再选择另一把车刀,再调整车床的主轴转速和车刀的进给量,调整后主轴的转速是360转每分钟,然后是粗车和精车,粗车的目的是尽快地切去多余的金属层,使工件接近于最后的形状和尺寸,粗车后留下一定的加工余量。精车是切去余下少量的金属层以获得零件所求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最后是纵向进给,纵向进给到所需长度时,关闭自动进给手柄,退处车刀,然后停车,检验。重复上述操作多次,直到达到老师的要求,然后再换另一边来加工工件,同样地安装工件,把端面削平,削光滑,然后校正工件,选择车刀……重复上述操作,直到把另一边也加工到老师要求的零件。在做的过程中,没发生什么安全事故,我们都按时完成了任务。我们做了一天,也站了一天,虽然有点累,但看到自己做的成品,就觉得是值得的了。
我觉得最需要耐心做的就是铸造了。铸造是指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铸件的成型方法。用铸造方法得到的金属件称为铸件。铸造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以及熔模铸造等,我们用的就是砂型铸造。我们用的造型材料是型砂,良好的型砂具备透气星,强度,耐火性,退让性等性能。
我们采用整模两箱造型,步骤如下:第一,造下砂型:将模样安放在底板上的砂箱内,采用两个定位销座,加型砂后用砂冲子捣紧,用刮砂板刮平。第二:造上型砂:翻转下型砂,按要求放好上砂箱,横浇口,直浇口棒和定位销,撤分型砂后加型砂造上型砂。第三:取出浇口棒并按要求扎通气孔。第四:开箱起模与合型:打开上型砂,起初模样,修型。第五:浇注后经落砂得铸件。其中最需要耐心的就是修补。修补不同的形状,需要用不同的工具,一不小心,就会越修越坏,这就需要小心翼翼,慢慢地修补,没耐心的人是做不好这一步的。在做的过程中,我们有不懂的就问老师,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还给我们做示范。我们上午做了一个模型,做得好的就浇注蜡得铸件。下午我们又做了另一个模型,下午做的时候,我们熟练多了,效率也提高了。
我觉得最有趣的就是化学加工了。首先是铝的阳极氧化。在适当的电解质溶液中,将金属作为阳极,在外电流的作用下,使其表面生成氧化膜的过程,称为阳极氧化。铝及其铝合金的阳极氧化膜有以下特点:一,氧化膜具有多孔结构,可使膜层对各种有机物,无机物,树脂,地蜡,染料及油漆等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因此,膜层可用作涂装底层,也可将其染成各种不同的颜色,获得装饰的外观。二,氧化膜的硬度高,可以增强尽是表面的耐磨性能。三,氧化膜的耐蚀性好。铝氧化膜在大气中很稳定,具有较好的耐蚀性,为进一步提高膜的防护性能,阳极氧化后的膜层通常需要再进行封闭式或喷漆处理。四,氧化膜的电绝缘性好,具有很高的绝缘电阻和击穿电压,击穿电压可达2000V。五,氧化膜具有良好的绝热性,在许多具有一定温度的场合下,铝及其铝合金零件须经阳极氧化处理才能安全稳定地工作。六,氧化膜与基本金属的结合强度高,不容易分离。
一般及其合金零件的处理工艺流程:机械抛光――除油脂――清洗――化学抛光或点解抛光――清洗――阳极氧化――清洗――(着色――清洗――)封闭处理――检验。铝及其铝合金阳极氧化按电解液的不同合氧化膜的特点可有硫酸阳极氧化,铬酸阳极氧化,草酸阳极氧化,磷酸阳极氧化,硬质阳极氧化以及瓷质阳极氧化等方法。我们用的硫酸阳极氧化法,用此法得到的氧化膜硬度较高,空隙多,吸附性好,易染色。经封闭处理后,具有较高的耐蚀性。该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溶液稳定,电耗较少,成本低廉,氧化时间短,生产效率高,使用范围广。我们还使用有机染料染色。有机染料染色法法是染料分子对氧化膜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进行填充。该法着泽鲜艳,但耐晒性差。
其次是化学腐蚀加工。化学腐蚀加工就是将零件要加工的部位与化学介质直接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使该部位的材料被腐蚀溶解,以获得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化学腐蚀加工有一下特点:一,可加工能被化学介质腐蚀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不受被加工材料的硬度影响,不发生物理变化。二,加工后表面无毛刺,不变形,不产生加工硬化现象。三,只要腐蚀液能浸入的表面都可以加工。四,加工时不需要特殊夹具和贵重设备。五,腐蚀液和废气污染环境,对设备和人体液有危害作用,需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经过阳极氧化的铝板再经烘干――描图――雕刻――腐蚀――去蜡(烘干),就得到工艺品了,我选择的图案是竹子,在铝板的背面写上友谊长存,铝板的颜色是绿色的,这样一个工艺品就诞生了,我还镶上了有机玻璃,这工艺品还可以当作礼物送给朋友呢!化学加工,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加强了我们对化学的探索愿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19-02
金属材料专业是一门理论、工程实践兼重的学科,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是培养材料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1]。金属材料理论知识抽象、逻辑性不强、知识点庞杂,不容易为学生吸收掌握,而实验教学直观、实践性强,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启发性,弥补理论教学的缺陷,对培养学生吸收理论知识,用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知识,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开发创新能力方面承担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观念
当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实验教学环节相当薄弱,基本上都存在偏重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的一面倒的问题,仅仅将实验教学当做理论教学的附属物,按部就班地依照理论课程设置实验内容,多为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内容陈旧,使学生处于被动或盲目学习的状态,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的实验观念应该是“以人为本,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2]。实验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启发其创新思维,设置综合性的多样化实验,激发学生潜能,才可以培养出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性的人才。
二、新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教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学水平及经验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只有加大实验教师队伍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这就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为了建好这支队伍,实验教师不仅应该掌握一般的专业学科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应该积极关注教学科研发展前沿,及时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实验教师还应多多参加培训,汲取重点院校的先进教学理念,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及工程实践活动,拔高实验教学的水平。实验教师队伍不能单单满足应付课堂实验教学内容,可以选派中、高级职称的优秀教师兼职实验教学,发挥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的作用,实行传、帮、带,开展经验交流与总结,使青年教师尽快提高实际能力,并不断扩充硕士以上学位的责任心强的青年教师,组成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及学历结构搭配合理的多层次新型教师队伍。
三、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
1.以人为本,更新实验教学模式。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由于实际选材涉及材料的化学成分、工艺、微观组织结构及性能,学科内容复杂、概念繁多,理论抽象,与生产实践联系又比较密切[3]。正是由于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性质特点及实验教学具有的特殊性,实验教学的设置更突显重要,实验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拓宽运用,另一方面在与理论教学的融合中可以促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死板陈旧,不利于教学环境及学生能力的培养,新型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应当以培养创新人才设为目标,构建综合型的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全面科学素质和提高科研能力的健康有利的平台。但学生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学生的智能水平不同,对新生事物及学科领域的认知能力也不同,这就要求高校实验课程的讲授不仅要结合专业特点,还要依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在现有的实验室状况下,通过不同层次的交叉、衔接及渗透,为不同智能的学生提供学习与展示的平台,不但可以加强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可以进一步开拓发散思维,增强创新能力,挖掘及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
2.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还有实验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引入可以大大改善教学质量。采取教师讲解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相结合,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实验的趣味性[4],在教授实验课时,可以增加实验录像,利用录像帮助演示实验一般过程和应该注意的事项,不仅可以节省资源,避免讲解的繁琐,还可以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采取实验室开放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多参与实验的机会,实验室的开放在实验时间安排上给予了学生更多的主动,大大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充分给予学生进行反复实验的机会,避免学生急于求成,可以多次反复进行实验研究和探索,最终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品德作风,优化了实验效果,提升了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深入了解,使辅导实验更加具有针对性,简洁明朗。
采取现代化实验室的积极筹建,开拓新的学科领域和实验教学,探索并建立材料创新设计实验室。可以结合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及测试手段,设置一些接近科学前沿的新型实验项目,增强学生科研意识,拉近学生与先进科学技术的距离,通过不同的先进测试手段的应用,促使学生探索新知识与新领域,加强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比如通过观察材料的显微结构可以改变材料微结构的能力,通过分析材料固有特性可以增强材料特殊性能的能力,通过旧模型的研究可以设计新材料的能力。
3.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更新实验教学内容。过去的实验内容固定单一,多为一些验证性试验,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以人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保证基本实验课程教授的同时,增加其他不同层次的实验课程,比如设计型实验、综合型实验、研究型实验和开放型实验。实验项目也设定不同的层次,例如对专业基础课设定必做型实验、选做型实验和提高型实验,对专业课设定基本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
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选作设计型实验,逐步扩大实验的多样性及综合性,结合实际将必修实验与选修实验相结合在一起,适量删减与增补,在自选实验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组织学生自主开发实验题目,分析实验的可行性后,讨论实验方案的开展,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开出一些创新性新颖的实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促进科学素质的培养。较优秀的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作研究性实验,采取实验教学与教师科研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验内容,增加实验的应用性。将先进技术科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更新陈旧的实验教学内容,给死板的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调动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促使学生接近科学前沿,扩大视野,开拓思维,同时还可以促进产业、学术及科研综合水平的提高。
在金属材料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地提供发挥学生创新思想的空间和条件,可以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他们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拓展他们的固定思维,让他们更好地把握住实验课程的细节与整体,真正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提高科研能力提供了一个健康有利的平台,这样就能够培养出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解念锁.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5,22(1):96-98.
[2]卞国庆,魏永前,耿明华,等.以人为本的化学综合实验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0):80-82.
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教给学生答题方法与技巧,举一反三,强化训练,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迁移,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要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关键在于掌握学生解决问题的心理规律,并对其进行相关思维策略的训练,其中心内容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思考。
一 认真分析所设问题,切忌先阅读材料,再分析问题
解答材料解析题,首先是先审读设问,后审读材料,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可以增强阅读材料的目的性和回答问题的针对性。传统的解析材料题的方法是先阅读材料,再分析问题。如果提供的材料较难理解,尤其是文言文和翻译过来的外文资料,学生往往难以读懂,不知所云,这样就无从下手。但如果先看问题,掌握所设置的问题的具体要求,例如,要求回答背景、原因、过程、本质含义、真实目的、主张、评价、危害、影响等,这样就可以带着“问题信息”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材料。同时阅读材料时,除材料外,还要注意材料的出处、材料的注释或时间、地点等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对理解材料、回答问题都有提示作用。
二 仔细阅读材料,搞清楚其中心意思
阅读材料应瞻前顾后,首先是通读材料,建立与所学知识间的联系。其次是精读设问部分,对每一问都要咬文嚼字,应按问作答。所学为辅,材料为主,论从史出,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初步接触材料,应该先解决文字障碍。进而搞清楚本段材料中要表达的意思。要从材料中所反映的基本史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由此进一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对于记叙性材料,关键是要从材料中提炼出要点。对于论说性材料,关键是要提炼出材料中的观点、看法。有时在提炼材料要点或观点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揭示历史现象或某一观点、看法背后隐藏的实质性东西。
三 分析整理材料要抓住中心问题
首先要仔细阅读理解材料,切忌不看材料,直接凭感觉答题。我们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搜寻“问题信息”,即进行“材料处理”的过程。其次是进行材料整理。应抓住中心问题,带着问题再读材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搞清楚看法背后隐藏的实质性东西,这也是解析材料题的关键步骤之一。接着在此基础上,区分出材料反映的史实与作者观点的差异,由此确定作者的基本立场、价值取向及其观点正确与否。
四 将材料与教材相关的历史知识结合
将材料中心意思与教材的那段历史结合起来,运用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其“着眼点”都是考查历史学科基础性、主干性的知识和对知识的应用,一切以教材为主,其与教材内容有内在的联系。这里的联系,一是指题目以教材内容为背景,二是指题目的设问需要从教材内容来确定大致的方向,不可能超出教材的范围。
五 再读和分析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