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5:07:2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万用表组装实训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摘要:尽管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应用相当广泛,然而如何利用学校自身现有的教学实训设备,合理设计一体化教学课题仍是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应以电子操作技能课程为例,详细探讨以“学生工作页”为核心的教学方式的研究与设计。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工作页;电子操作技能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 2014) 02-0140-03
当前,职业院校电子操作技能课程普遍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学习内容抽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知识要点繁多、学生上课走神等现象的存在,使得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往往无从下手。鉴于此,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但目前职业院校电子操作技能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仍存在若干不足。
在传统的电子操作技能课程教学中,学生拿到手的就是电路原理图、元件、工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焊接和测量。但在测量过程中学生如何较好地、完整地记录一些重要的参数,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这些参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此大部分职业院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本没有深入研究,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另外,部分院校的实训条件无法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求,也使得教学脱离实际。
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最切实、最有效的做法就是研究如何将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学”与“做”紧密结合,如何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内容与岗位的任职需求相结合。鉴于电子操作技能课程的结构特点,以“学生工作页”为核心的教学方式,从形式上、内容上均能满足一体化教学需求,可以弥补一体化教学环节的不足。
“学生工作页”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包括工作项目本身的要素、工作过程要素,还包括教学要素,几乎涵盖了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可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而且可提高学生课外时间的利用率,再配合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可在不降低人才规格标准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缩短教学时间。同时在内容和形式上可增加小组合作、工作态度、自我评价等要素,使学生的关键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在“学生工作页”内容的设计上可结合各院校现有实训条件,设计适合的一体化课题,以有效地解决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校实训条件与一体化教学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合理整合教学资源。
通过“学生工作页”的设计开发过程,如岗位任务分解、知识能力分析、项目选取、工作过程设计等,可以使教师很快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再通过“学生工作页”的不断开发和推广使用,促进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法改革、关键能力培养等,从而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得以全面、有效地推进和落实。
现以电子操作技能中的“MF-47A型万用表的组装和调试学生工作页”的设计为例加以介绍,其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教学内容基本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设置评价表三部分。
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主要包括课题序号、日期、教师、课题名称、任务课时、任务资源或设备、教学目标(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等。其中课题序号、日期、教师、课题名称、任务课时是根据教师的教学任务设定的:任务资源或设备则要求教师结合学校现有实训条件合理地制定相关课题,以避免盲目性:教学目标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设定的。教学内容设计表如表1所示。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包括理论、实际操作和总结三部分,也是“学生工作页”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首先是理论部分,由于学生之前已有过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所以该部分主要是简介与该课题相关的重要理论知识点及拓展知识点。如在“MF-47A型万用表的组装和调试学生工作页”中,理论部分只是重点介绍了MF-47A型万用表的基本结构和测量原理。其次是实际操作部分,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合理地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实现“学”与“做”紧密结合。在整个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并解决问题,按照教师在“学生工作页”上设计的各类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这样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学生为主,教师辅导为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在“MF-47A型万用表的组装和调试学生工作页”中,学生实际操作部分主要包括清点元器件、直流电流表部分的组装与调试、直流电压测试部分的组装与调试、交流测试部分的组装与调试、电阻测量部分的组装与调试、其他测量部分的组装与调试、整机组装与调试等七个部分。每一部分均包括了电路图和测试步骤,有些部分还设置了故障现象的分析和排除环节。再次是总结部分,主要是学生结合本次完成的课题进行总结。
“MF-47A型万用表的组装和调试学生工作页”的教学过程具体设计如下。
(一)理论教学环节
结合MF-47A型万用表的原理图,简介其结构和测量原理,在介绍测量原理过程中,可加入练习题巩固。“MF-47A型万用表组装和调试”主要的理论知识包括MF-47型万用表的结构和磁电式电表简介、测量直流电流的原理、测量直流电压的原理、测量交流电压的原理、测量电阻的原理等五部分,后四部分中分别加入了练习题。介绍MF-47型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的原理部分如图1所示,通过转换开关,使万用表内的表头(磁电式)并联一个适当的电阻(称分流电阻)进行分流,就可以扩展电流量程。 例1:某表头满量程是50微安,表头内阻1干欧,现在要求扩展电流量程为5毫安,分流电阻R的阻值应选择多少欧姆?
例2:设某一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46.2μA,内阻为5.45K,现将其分别改装成0.5mA、5mA、50mA、500mA的电流表,各需要并联多大的电阻(即求图2中的R1、R2、R3、R4)。
(二)实践操作环节
结合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MF-47A型万用表各部分电路原理图,将MF-47A型万用表分阶段组装并调试完成。学生根据“学生工作页”上的操作步骤和相关数据进行组装、测试和调试,由浅入深。MF-47A型万用表中直流电流表部分的组装与调试操作部分如下所述。
组装操作(1)整理元件清单。(2)根据原理图和装配图将上表中的元器件组装完毕。焊接时注意:先装短路线,再装电阻、二极管、电位器、熔断丝、输入插管:焊点不能过大,尤其是转换开关部位的焊点,以免影响后道工序的装配:在表头的连接处安装两个测试口,以方便电路的测试:特别要提醒输入插管应焊接在电路板的反面,位置要平稳垂直,否则影响安装。(3)将V型电刷装入转换开关内,再将装配好的电路板装入表盒中,注意插管正对插孔,电路板嵌入卡口中。(4)用连接导线将测试口端和表头连接起来,注意正负极性并且正负连线间不能短路,以免烧坏表头,
测试及调试操作 (1)将表棒插入输入插管,按课题晶体二极管之二中的图1进行测试,注意二极管应该加正向电压,将结果填入表2,观察测试结果是否与计算值相近,若误差很大,则电流表安装有故障,如表2所示。(2)了解电路中D3、D4的作用。(3)常见故障:检测无电流。检查电路安装是否完整,断开表头,将红黑表棒短接,用万用表检测A、B两端的电阻为2.5K左右,若电阻为无穷大,说明电路有开路,若电阻为零,说明电路有短路,按电路图逐一检查:检测有电流,但电流值与计算值相差很大,则应检查各个档位的电阻是否有装错,因为阻值读错,会导致分流不准确。(4)故障现象和故障分析。
(三)小结环节
结合对MF-47A型万用表的组装和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学生个人收获进行总结。
课程评价体系的设计
《万用表组装实训》课程在我校已经开办多年,以往的经验是老师先讲一些原理,然后把要组装的万用表套件发给学生,让学生焊接,容易造成学生开始的时候不愿意听讲,最后比着别人的电路板组装焊接,除了练习焊接技术外,其他的知识一概不知。我在教授这门课的时候,尝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任务引领教学法,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训练技能并建构专业知识的教学法,它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引导同学们积极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它的特点是:学习目标明确,教与学相结合,课堂生动有趣、学生易于接受。“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使学习目标得到明确,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是围绕一个既定目标,有重点地了解相关知识和熟练其操作方法,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通常由以下若干环节组成。
一、设置情景,提出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提出是最重要的,它将决定这节课学生是主地学习还是被动学习。任务的提出首先要具有综合性,它应该把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学的知识综合进去,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同时还学会了综合运用知识;其次要具有实践性,任务必须能够通过实践来完成,应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的任务出现;然后要有吸引力,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学生对你提出的任务没有兴趣,那任务也是失败的,所以提出的任务必须让学生感兴趣,必须有吸引力;最后要有创新性,我们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总之,提出的任务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融教学内容于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
考虑到现在的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在设计任务时要紧扣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联系实际应用,确定实训的任务。在第一节上课课时,我就告诉同学们这周的最终目标是把自己掏钱买的万用表套件组装好,并告诉他们万用表的用途,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要完成总任务需要做的事情,把任务细分为若干子任务:
(1)识别元器件
(2)学习焊接技术
(3)分析原理图和印制板图
(4)组装工艺
(5)万用表的使用
二、分析任务,逐层分解
在任务提出后,为了能让学生找到任务中的知识点,找到完成任务的突破口,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分析任务中的问题。教师不必讲解或演示完成任务的全部过程,而是要引导学生分析任务,使他们尽快明确自己的入手点,并逐步提出新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办法。需要讲解演示的时候,教师也一定要让学生了解操作过程背后的分析、思考及方法策略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思维活动,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操作规范。
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子任务单,通过问题陈述先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要点,突出重点、透析难点,继而针对问题进行剖析,对问题进行细化和深化,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指引完成任务的途径,调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任务的分析讨论中来。
三、分组实践、讨论,完成任务
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依据学生的能力、知识、性别等相关因素,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彼此相互合作,互相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不仅达成个人绩效,提高学习效果,也完成整个小组的共同目标。其间,学生可以不依赖教师,依据学习目标,独立寻找相关资料,自己阅读与分析后,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分析讨论,从而引申出不同的思考方向,进而建构出个人对于学习内容的系统知识。
例如,在识别元器件的子任务中重点要求学生认识色环电阻,因为学生在电工技术课程中学习过相关知识,我给他们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先自己查找资料,书上找不到的,利用学生的手机上网的优势,查找资料,学习辨别方法。然后,采用竞赛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的全部成员先学会识别,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指导学生,另一方面需要对每小组进行观察,为任务完成结果的评估做有效的准备。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我通常不马上回答,而是让他们小组内解决,本组解决不了,小组互相帮助。这样的合作学习,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通过努力,自主的学习技能,比以往我直接讲授要深刻得多。在整个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我充当他们的"学习伙伴"和导航者的角色,让大家在亲切友好、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
任务驱动都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讨论沟通。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展现,学生之间的观点、方法得以交流。同时,学生可对照别人的观点检查审视自己的观点,这种相互作用可以促进他们智力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对有争议问题的讨论,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评价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也一样,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做评价。任务的评价应注意时效性,要及时就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完成任务的质与量做出适当的评判。评价准则应依据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要求,一要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对学生的选拔与甄别功能。二要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例如,引导学生自评,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组织学生互评,以达到共同提高;允许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讨论与制定,以达到改进学习行为的目的。三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与水平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激励学生勇于创造实践,在实践中鼓励拔尖、鼓励专长、鼓励创见。另外,还有重要一点:任务评价往往是产生新任务的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05-02
教育部明确规定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提高就业率。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关键问题。根据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目标,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培训考核纲要,把实践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相结合而安排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我院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考核形式中的必修课。我校电气类学生能力培养可以分为课程学习及与课程相对应的实验专项能力:课程学习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课程实验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仪器仪表使用测试能力及典型电路的分析测试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综合实训的教学工作,保证每个班级每学期至少有一门综合实训课程,一般选择一个具有典型功能且有完整电路系统的分析、制作、调试,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选取综合实训项目将影响实训教学及学生能力培养。本文以电类专业学生一年级综合实训项目,介绍实训内涵、实训项目选择建设及体会。
一、综合实训的内涵
综合实训是将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与所形成的单项、单元能力通过综合性项目课程进行融合,使学生了解这些已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所形成的单项、单元能力在完成一个本职业技术领域电气控制方面典型工作任务时所起的作用;通过本综合性项目课程学习,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工作技能,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也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二、实训项目选择
综合实训的教学要求是现场教学、连续集中训练、过程考核。鉴于综合实训教学的项目特点及要求,本综合实训项目课程教学内容有如下原则性要求。
1.具有典型电子产品工作任务特征,并具有完整工作过程设计与教学要求。
2.能使学生通过本综合实训项目学习,得到本标准所规定的各项能力的训练。
3.项目教学中所形成的各环节教学模式、作业文件与成绩评价明确规范。
4.项目教学中所形成的作业过程与作业文件符合企业产品设计、制造与生产遵循的国家技术标准与规范要求。
5.为学生提供的指导和条件能确保学生完成项目所规定的全部工作。综合实训项目选择应具有以下原则:①项目应具有真实性、实用先进性。综合实训项目应具有实际生活、生产相关的功能。如选定DT9205数字万用表的组装、调试项目,该数字万用表是具有一级精度测量仪表,学生平时做实验或毕业后工作上都可以使用。项目涉及电子绘图、电子元器件测试、电子电路焊接、组装、调试、作业文件编写等训练。此外选定的交通灯、数字钟、声光报警电路等都是有实用且明确功能的项目,也能激发学生做实训的积极性、主动性。②项目内容应与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关。我校规定学生毕业要考取相关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有利于学生毕业找工作。电气专业有电工中级工、电子信息专业有无线电调试工,通过电工实训及以后电气控制柜实训能掌握电工中级工。考核能力要求;通过电子产品装调实训,掌握学生元器件测试、手工焊接、调试等能力,为无线电调试工考核打下基础。③项目要尽可能与相应专业对应,要有多个项目供选择。如电子产品装调实训有4个实训项目,可以根据专业情况来选择如电气专业选数字万用表、声光报警电路组装调试;电子信息专业可以选择声光报警、交通灯、数字钟等应用电子技术更充分些的项目,这样学生在制作、分析上会更有帮助。④项目内容要适合1~3周的练习。现场教学要有足够任务,否则学生会觉得没事做,影响教学秩序。实训项目要按每天做的任务分解,经系部及教研室主任审核,方可组织实施。下表是实训阶段任务、目标要求、成果展示、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表。
三、项目建设
每个实训项目要具有建有项目实施的教学标准、项目实施的教师指导手册、项目实施的学生指导手册、项目实施的学生作业文件及电子实训指导手册、项目小组讨论记录、项目过程考核记录、项目结果的实物照片、项目技术总结、项目作业文件等原始材料。这样学生现场制作有指导资料及要求文件,课后有相关作业文件及记录,确保实训教学环节的完整及教学质量。此外每隔两年要进行实训项目的更新,确保新的电气工艺、器件、产品的应用,保证实训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四、几点体会
1.实训项目学校要支持。学校每年进行实训项目申报评审,对实训项目的质量、更新、实施都有保证。对于获得批准的项目,学校给予相应奖励,可激发教师参与项目申报建设积极性。
2.实训项目老师要支持。一个新实训项目教学要教研室多位老师参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如项目指导手册资料、作业文件安排、每天的现场任务等都要经过多次实施总结调整才能完善,项目也才能持续实施下去。
3.实训项目要考虑耗材成本。实训是现场教学,涉及班级多,人数多,要用到大量元器件,在项目设计上要考虑元器件成本,对有些器件如集成块,不要直接焊在板子上而用集成块底座,这样集成块可以重复使用,降低器件成本。也可使学生建立节约及成本意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职;电子;实训课;教学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E;training courses;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177-02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与设备愈加先进,运用范围也愈加广泛。为此,做为一名现代电气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电子专业技术,练就一手过硬的基本技能是职业教育和学生生存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是迫在眉睫的任务。现就如何提高培养高职学生电子专业技能谈析下面几点。
1 基本功训练要扎实
先进的电子科技与先进的电子产品都是由电子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发展而来的,学生要掌握先进科学、先进技术就必须把基础环节打牢,否则将一事无成。
电子基本技能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焊接技术;第二是元器件识别与质量判断;第三是分析产品线路工作原理及元器件的作用并组装电子产品,第四是故障点查找与修复。其中焊接技术为电子操作技能中的基本功。一个电子产品焊接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与寿命,所以这一环节一定要严格训练,严格把关,为培养良好的技能水平奠定好基础。
焊接技能要让学生分几步来掌握:一知道焊料与焊剂的种类,会依焊接产品性能来合理选用;二会依据焊件规格熟练选用烙铁型号;三熟练掌握焊接技能中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用烙铁吃上适量焊锡下焊,此种方法比较难掌握,但一定要多加训练,使学生牢固掌握,第二种是用焊锡丝放在焊点处熔焊,此种方法较易掌握;四是训练去焊技术,这一环节不可轻视与焊接技术同样重要,要快速准确去掉元器件才为合格。具体焊接标准如图1。
2 电子产品组装与制作
产品组装训练实质上是将焊接技术与元器件检测判断合而为一的一个系统操作训练过程,然而,最好的电子实习产品是收音机,因为它包含了弱电的方方面面。现就我院校制作产品超外差收音机为例,阐述一下此环节训练要点。
第一步,训练识别检测元器件。在产品组装前,首先要将坏元器件一个不少的检出调换,否则组装的产品不能正常工作。主要训练学生会用万用表不同档位检测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中周、二极管、三极管等技术数据,筛选出好的元器件组装产品。
第二步,使学生熟知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这个环节必须严格训练,为组装和调试及下一步维修工作打好基础。训练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总体到具体,循序渐进的步骤实习。如图2,首先让学生熟练学会并绘制方框图工作流程,知道信号在每个环节上的变化,接着学习图3收音机工作原理,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应着两图来掌握,例如方框图中的天线,在原理图中学生马上要知道是T1的a、b 端,本机振荡是由CB与T2构成等。然后再掌握每个环节的工作任务及作用是什么,信号由输入端到输出端变化过程要清楚。
第三步,知道电路中每个元器件担负的作用。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在产品出现错误时,能正确分析原因并找出故障点,提高检修速度及准确性。例如图3中电容CA与CB主要是用来调整谐振频率f大小,电容C2、C3等是用来通交隔直,C8是退耦电容等,这些学生一定得熟练掌握。
第四步,组装产品。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焊接技术把不同元器件规范正确的焊接在线路板上。遵循安装工艺要求操作,即先装低矮和耐热元器件,再装大元器件,最后装怕热元器件。
这部分教学尽量把相关的无线电常识介绍于学生,如信号是如何产生,如何传播,其它类型收音机又有什么特点与不同处,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心里就很清楚,很透彻,培养了兴趣,提高了效果。
3 故障检查与排除
故障排除实训,主要结合学生自制产品出现异常现象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查找、学会排除。教会学生应用最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也就是利用万用表检测线路各种技术数据,具体分为两个步骤步,第一步测静态值,第二步测动态值。以两步测试数据值就可断定功能模块是否正常,也就是找出故障范围。
例如我院校一学生组装图三收音机,整体检查正确,测静态值,得出结果为A、B、C三点正常,D点无数据,经检查功放输出部分元器件都安装正确,焊点也较好,但无静态值,不用说此部分肯定有故障,继续测试电压值,发现测到a点处有电压,b点处无电压,显然变压器输出断路,然而观其元件,焊点、管脚都完好,问题判断为线路内部,拆下测试,线圈断开,经排除修复,收音机正常工作。
4 结束语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发展与提高,实训环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强化电子专业技能课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4.1 加强电子理论课教学力度 电子实训课一般安排两到三周时间,除去基本功训练,剩余的时间也不多了,在原理分析及故障排除阶段中,深感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较差。因电子产品是一个非线性器件,不知因果关系就无法准确查找,同时实训当中,理论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上对技能帮助明显要好些。
4.2 变动实训中不合理环节 如焊接训练阶段需增设焊具体元器件,如可买些便宜的电阻、电容让学生练习焊接,这样可以为下一步学生制作打好基础。另一个是增设故障检修环节教学,以学生自制的故障产品和专门设置的故障产品为例,强化调试与检修环节教学,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检修技能水平。
4.3 制作典型产品 市场电子产品种类繁多,实训要尽量从典型产品入手,教会学生方法、解决问题能力,保证部分产品在实训课教学中精益求精,符合高职教学要求。
4.4 实训教师技能经验有待提高 理论与实践有着不可分隔的关系,两者绝对不可脱离。只讲理论不讲实践就带不好学生实习,只讲实践不讲理论遇到问题不能正确分析解决,更引导不好学生,所以在教学环节上老师首先应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提高教学技能水平的途径,一是老师自身要多多钻研,二是教师尽可能多接触实际总结经验、开阔眼界,这样教师将会更好的做好专业教学工作,服务于高职办学特点。
参考文献:
1、学习焊接电路板的有关知识,熟练焊接的具体操作,电子电路实习报告。
2、看懂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了解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学会动手组装和焊接收音机。
3、学会调试收音机,能够清晰的收到电台。
4、学习使用protel电路设计软件,动手绘制电路图。
二:焊接的技巧或注意事项
焊接是安装电路的基础,我们必须重视他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1、焊锡之前应该先插上电烙铁的插头,给电烙铁加热。
2、焊接时,焊锡与电路板、电烙铁与电路板的夹角最好成45度,这样焊锡与电烙铁夹角成90度。
3、焊接时,焊锡与电烙铁接触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焊锡过多或是造成漏锡;也不要过短,以免造成虚焊。
4、元件的腿尽量要直,而且不要伸出太长,以1毫米为好,多余的可以剪掉。
5、焊完时,焊锡最好呈圆滑的圆锥状,而且还要有金属光泽。
三:收音机的原理
本收音机由输入回路高放混频级、一级中放、二级中放、前置低放兼检波级、低放级和功放级等部分组成接收频率范围为535千赫1065千赫的中段。
1、具体原理如下原理图所示:
2、安装工艺要求:
动手焊接前用万用表将各元件测量一下,做到心中有数,安装时先安装低矮和耐热元件(如电阻),然后再装大一点的元件(如中周、变压器),最后装怕热的元件(如三极管)。电阻的安装:将电阻的阻值选择好后根据两孔的距离弯曲电阻脚可采用卧式紧贴电路板安装,也可以采用立式安装,高度要统一。瓷片电容和三极管的脚剪的长短要适中,它们不要超过中周的高度。电解电容紧贴线路板立式焊接,太高会影响后盖的安装。棒线圈的四根引线头可直接用电烙铁配合松香焊锡丝来回摩擦几次即可自动上锡,四个线头对应的焊在线路板的铜泊面。由于调谐用的双联拨盘安装时离电路板很进,所以在它的圆周内的高出部分的元件脚在焊锡前先用斜口钳剪去,以免安装或调协时有障碍,影响拨盘调谐的元件有T2和T4的引脚及接地焊片、双联的三个引出脚、电位器的开关脚和一个引脚脚,实习报告《电子电路实习报告》。耳机插座的安装:先将插座靠尾部下面一个焊片往下从根部弯曲90度插在电路板上,然后用剪下来的一个引脚一端插在靠尾部上端的孔内,另一端插在电路板对应的J孔内(如图),焊接时速度要快一点以免烫坏插座的塑料部分。发光二极管的安装要弯曲后,直接插在电路板上焊接。喇叭安放挪位后再用电烙铁将周围的三个塑料桩子靠近喇叭边缘烫下去把喇叭压紧以免喇叭松动。
3、调试过程:
测量电流,电位器开关关掉,装上电池(注意正负级)用万用表的50mA档,表笔跨接
在电位器开关的两端(黑表笔接电池负极、红表笔接开关另一端)若电流指示小于10mA,则说明可以通电,将电位器开关打开(音量旋至最小即测量静态电流)用万用表分别依次测量D、C、B、A四个电流缺口,若被测量的数字在规定(参考电路原理图)的参考植左右即可用烙铁将这四个缺口依次连通,再把音量开到最大,用双联拨盘即可收到电台。在安装电路板时注意把喇叭及电池引线埋在比较隐蔽的地方,并不要影响调谐拨盘的旋转和避开螺丝桩子,电路板挪位后再上螺丝固定。当测量不在规定值左右时仔细检查三极管的极性有无装错,中周是否装错位置以及虚假错焊等,若哪一极不正常则说明哪一极有问题。
四、用protel制作电路图
使用protel99SE制作的电路图如下所示:
五、体会和感想
通过本次实习学习了焊接电路板的有关知识,熟练掌握了焊接的具体操作;了解了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学会了动手组装和焊接收音机,而且在散件的组装过程中还进一步学习了电子技术以及电子安装工艺和测量调试技术;在用protel制图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本软件的基本操作。但在实习时,犯过不少错误,比如焊接时的漏锡、虚焊、焊锡无光泽;组装收音机时的杂音等等,好在有老师的及时教导和自己的细心研究,问题都顺利的解决了。这次实习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自己对科学和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大有裨益。
电路实习报告总结二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个月的时光就这样匆匆从指间流逝。从开始接触电工电子实习,到自己制作网球状音响,一个月来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电工电子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一些常用的电子设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自己动手做出一个像样的东西来。电子技术的实习要求我们熟悉电子元器件、熟练掌握相关工具的操作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装调的全过程,从而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我们学习专业的相关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个这些日子以来的的电子实习,使我对电子元件及音响的装机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子技术课的入门基础。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收音机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在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我熟悉了手工焊锡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基本掌握了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并且熟悉了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此外,在电工方面我掌握了常用的电工工具,如钢丝钳、尖嘴钳、螺丝刀、万用表、电烙铁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在电子方面,熟悉了常用电子器件类别,如电容、电阻、二极管等型号、规格、性能、使用范围及基本测试方法。在理论知识方面,我还系统地学习了:①元器件的焊接技术 ②元器件基本知识和测试 ③万用表的使用等等。
实习起初,我们先是听指导老师详细讲解各器件的用途与实习中用到的工具的使用,以及焊接技术的要领,及安全知识教育。之后我们便进入到电子技术实习的练习操作中去了,以前虽然接触过电烙铁,但毕竟没有实际操作过,总是怀有几分敬畏之心。而电子电路主要是基于电路板的,元器件的连接都需要焊接在电路板上,我们谨小慎微、认真练习,不敢有丝毫懈怠。
实习中最关键的就是焊接。其基本操作五步法准备施焊,加热焊件,熔化焊料,移开焊锡,移开烙铁,看似容易,实则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焊接技术日趋成熟。当我终于能用最短时间完成一个合格焊点时,对焊接的恐惧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信心。在这一过程当中我深深的感觉到,看似简单的,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这一次的实习没有多少东西要我去想,更多的是要我去做,一看电路图都懂,但没有亲自去做它,就不会懂理论与实践是有很大区别的,看一个东西简单,但它在实际操作中就是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有些东西也与你的想象不一样,我这次的实习就是要我跨过这道实际和理论之间的鸿沟。
实习当中感触最深的便是实践联系理论的重要性,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只要认真思考,用所学的知识,再一步步探索,是完全可以解决遇到的一般问题的。实习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次的表贴电路的焊接。培养和锻炼我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我成为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为以后的顺利就业作好准备。 实习,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实习我更加体会到了学以致用这句话的道理,终于体会到实习前的自大,实习时的迷惘,实习后的感思这句话的含义了,有感思就有收获,有感思就有提高。
总之,实习使我获得了表贴收音机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其中感触最深的便是实践联系理论的重要性,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只要认真思考,用所学的知识,再一步一步探索,是完全可以解决遇到的一般问题的。在实习过成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出现错误,一
定要认真的冷静的去检查分析错误!在最后终于听到自己所做的表贴收音机成功播放出动人的声音,真的很高兴,总算觉得自己的努力还没有白费!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是实操性很强的专业,应加强对学生实训技能的培养,走专业对接产业的实训之路。近年来,在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校围绕产业需求培养人才,“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就业需要配置教育资源,以电话机组装为改革突破口,积极探索优化整合实训,使课程与岗位对接,学生具有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一、开展跟踪调查,反思教学状况
从2006年起,我校先后到东莞诺基亚、深圳新美亚、佛山普立华等10多家大型电子就业基地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的从业动态,加快职教改革。从调研中发现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专业技能较差,如有的学生仪表仪器不会用,在测量时不会选择档位;有的不会判别元器件,读不懂电路图,更不会维修。笔者认为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如下:(1)课程分散,内容重复。(2)时段分散,效率不高。(3)器材短缺,学练脱节。(4)考评脱节,激励不足。
为此,针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以电话机装配为突破口,优化内容,整合课程,强化实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整合专业课程,优化教学内容
整合专业课程和优化教学内容是实训成功的前提。课程改革应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现代电子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1.整合课程,优化内容。
通过优化教材内容,把“手机原理与维修”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和“SMT实训教程”等课程整合,把“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电子实验”和“电子制作”等课程整合,减少重复部分,提高学习效率,力求学以致用,为电话机装配做好基本知识技能准备。
2.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我校使用的是陈振源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话机原理与维修》第2版。由于原书有八章,内容繁多,有许多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岗位要求。为此,删繁就简,只选学与实际用途有关的章节,并以拨号电路、通话电路、振铃电路等三章为重点,使学用结合更加紧密。
3.重组环节,把握要点。
电话机实训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组装和维修的实践技能,所以实训过程没有按照原教材的十五个环节进行,而是以技能为核心,重组实训环节,把握要点,放弃烦琐的理论分析和多余的测试内容,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集中精力主攻“振铃、拨号、通话”三大电路功能,以集中强化的手段形成技能。
4.调整顺序,循序渐进。
电话机的实训过程是先装振铃电路,再装拨号电路,最后装通话电路。这三个电路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而教材却不是这样编排,不利于学生实训。为此,笔者对教材的学习次序进行了调整,学生更易掌握,学习兴趣更浓,教学效果更好。
三、优选实训项目,树立职业意识
合适的项目和充足的器材是实训成功的保证。电话机组装是电子信息产业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产品,电子技术专业选取这个项目进行实训教学,实现了专业对接产业;它将基本焊接技能训练、电子装配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使课程与岗位对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意识。
1.优选项目,确保质量。
电话机组装实训认真优选项目,最后选定质量较好的LM-898电话机组装件。该机设计合理,线路板质量可靠,振铃芯片采用与LS2411功能相同的DBL5001,拨号芯片采用HM9102C,这两块芯片教材都有对应的内容,整机电路与教材的HA838(6)P/T电话机的整机电路基本相同,学生在实训或作业中有书可查,有章可索,确保教材与技能点对接,有利于实训质量的提高。
2.备足材料,确保效果。
备足材料是装配成功的基本保证。我校在订购器材元件时,除给每人提供一套完整的实训材料配件外,还订购了二十套用于教师制作项目的演示电路和小组长的前期实训套件。对于二十七种易损易丢失元件,各有十个备件,以便学生丢失或烧坏元件时补充,同时备好万用表、电烙铁等相关器材;备足装配时使用的工具与材料,确保一体化实训的成功实施。
3.树立意识,养成习惯。
为提高电话机装配的成功率,在元件发放时,要求每位学生签名认领,增强责任和节约意识。提示学生核对元件数量及型号与图纸是否一致;注意电解电容的极性,受话器、驻极体送话器等元件焊接前先用万用表检测是否完好。小组长监督实训过程,从元件测试到焊接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工艺习惯,使学生逐步树立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和工作习惯。
四、整合实训时段,强化实训技能
整合实训时段是实训成功的核心,也是强化技能的重要环节。为此,把过去分散的实训时段整合起来,先培养骨干,再集中四天时间,按基本流程装配电话机整机, 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强化实训技能。
1.小组装配,培养骨干。
实训前一周,安排九个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小组长。用四个晚上时间辅导,进行振铃电路、拨号电路、通话电路和整机装配制作。师生一起按实训阶段同步装配,先制作五个示范电路,并拍摄相应的图片作为教学资源。每个制作都记录实训中出现的问题,每次制作后进行小结,师生共同编写“安装步骤与注意事项”,全班发放,人手一份。通过这一过程,培养了骨干,为全班实训做好充分准备。
2.合理安排,目标明确。
在电话机整机装配中,安排连续四天时间,每天实训时间分为上午、下午两段,每段都有明确目标,课外作业与实训内容紧密结合,在培养实训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每段实训先由学生简述该模块的基本理论知识,后由教师示范,布置实训安排,再进行相应实训项目,最后教师小结实训情况(见下表)。
3.按步实训,强化技能。
每段实训前教师先用投影展示示范电路作品供学生参考,讲清元器件识别和安装焊接事项,明确制作流程,分组按步实训,教师巡回指导,注重技能形成。关注一些因工艺问题而出现的故障,引导学生分析,掌握要领,力求减少各种故障或烧坏芯片的情况。学生常会出现装好电路而原理不求甚解的情况,这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从原理入手理解安装过程,初步具备分析故障的能力。
4.重视评价,总结提高。
评价激励是实训不可缺少的环节,总结提高是实训的必要过程。学生完成装配后试机,教师作好记录,学生进行自评。整机制作完成后,召开班级小结会,每组学生自我评价,介绍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和成功感受,教师对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及时表扬鼓励。通过评价和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五、优化整合实训,教学效果显著
1.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实训结果表明,利用四天时间集中实训,学生没有其他课程的学习压力,能够集中精力完成电话机组装。同时,由于要求明确,计划周到,操作流程清晰,电路资料完善,工具元件准备充分,整个实训过程顺利,学生感觉良好,学习兴趣浓厚。
2.整合实训成功率高。
由于整合课时使实训时段连续,时间充分,精力集中,元器件不会丢失。任课教师全程协助管理,课堂纪律良好,所以装配成功率很高。这次实训共发放套件62套,收回产品62件,58件检验合格,成功率达93.5%。
3.理论联系实践效果好。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把技能升华到理论高度,是实训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完成每个电路实训的同时,通过阶段小结、教师指导、课外作业等形式,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经过整合实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为毕业生上岗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据统计,2010届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大部分被珠三角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录用从事修理员、技术员等岗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9.6%。毕业生技术能力较强,敬业精神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得到企业人事、技术主管的一致好评。
通过三年来的实践,优化整合实训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表明集中实训符合中职生的实际状况,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生真正成为技能教学的主动要素,提升了专业技能,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就业质量明显提升。
(作者单位:清远市清城区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李令奇,胡广成.电话机原理与维修[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2.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在我国的电工电子专业课程中,电子产品装配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篇幅,如何让学生学好电子产品装配的基础知识,并了解其在电工电子专业课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二、电子产品装配理论知识
1.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重点要掌握各电子元器件的结构组成、分类、作用、电路符号及常用的字母表示符号、引脚判别和性能检测等。对不同的元件要求的内容和程度也不一样,电子装配中数量上用得较多的、常用的应该作详细的介绍,例如,电阻、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等。不常用的元器件,如晶振、陶瓷滤波器、可控硅、场效管、达林顿管、电声器件和显示器件、变容二极管等,对这些元器学生平时接触少,用的机会也少,但很多现代电子设备中用到了这些元件,对这些元件的作用、电路符号及性能特点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2.电子装配基础知识:电子装配中常用的工具及设备的作用;装配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元件及材料的认识和清点;用到的工具及设备;元件的筛选(外观检查及仪表测试):装配顺序:从小到大,从轻到重,先里后外,先水平后立式,上道工序不影响下道工序的安装;装配的工艺要求要让学生记背;手工焊接的步骤及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SMT安装技术,教材上只作了简要的阐述,但目前很多电子厂教采用了该技术,所以教学中要作专题讲解。导线与接线端子的焊接种类和常见的焊接缺陷:装配技术文件:能看懂原理图或工装图;万用表的使用步骤及方法;电子产品装配中的注意事项:防触电、防尘、防潮、防静电等;印制电路板的认识及使用注意事项.
三、电子产品装配基本技能
电子产品装配基本技能如下:电子产品装配中工具及仪表的熟练使用,如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计数器、频率计等:手工焊接的训练;元器件的引脚成形:导线端头的搪锡处理;元器件的性能检测与判断:电子整机的防尘与屏蔽;导线的走向与捆扎;印制电路板的结构组成及使用;整机装配工艺与要求:电路板的清洗;元器件的拆除。
四、基于电工电子专业课程的电子产品装配
1.开展以项目为主导的模块化教学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涉及内容广泛,如何将这些内容串接起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设置训练项目,将教学内容模块化,电子理论与实操整合进项目之中,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如:依据竞赛时的内容,实习时分为电子元件与仪器模块、电子产品装配训练模块、模块安装与测试、protel抄板模块、单片机装配模块、综合训练模块等, 在每个模块中,分若干项目展开,每个项目下有具体的实训目的,将理论及实训中的要求渗透进去。实习中,把握两条主线,一条是各实训模块, 让学生系统的掌握电路的元件识别、电路安装、电路检修、电路调试等知识,另一条是各实训模块下的知识要点,以任务为导向,以问题为纽带,掌握这些理论等知识就容易多了。这样进行实习教学时就按部就班,有的放矢,老师易教,学生易学,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 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实习效果也有大幅提高。
在具体专业装配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实现:以问题为纽带、化结果为过程、以综合为导向,以项目为主导的模块式教学。
2.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实践过程。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竞赛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需要掌握的知识比较多,要求竞赛选手临场发挥的能力特别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当重要,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何而来呢?在实训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探究性学习, 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五、电子产品装配在电工电子专业课程中的作用
电子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电子产品装配技术的提高,具体技术发展如下。
1.过孔安装技术
(一)元器件的布局与排列。元器件布局、排列是按照电子产品电原理图,将各元器件、连接导线等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保证电子产品可靠稳定地工作。如果布局、排列不合理,产品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都将下降,也给装配和维修带来不便。
(1)元器件布局的原则。应保证电路性能指标的实现;应有利于布线,方便布线;应满足结构工艺的要求;应有利于设备的装配、调试和维修。
(2)元器件排列的方法及要求。元器件的标志方向应按照图纸规定的要求,安装后能看清元件上的标志。若装配图上没有指明方向,则应使标记向外,易于辨认,并按照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读出。
安装元件的极性不得装错,安装前应套上相应的套管。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同一规格的元器件应尽量安装在同一高度上。安装顺序一般为先低后高,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元器件在印刷板上的分布应尽量均匀,疏密一致,排列整齐美观。不允许斜排、立体交叉和重叠排列。元器件的引线直径与印刷焊盘孔径应有0.2~0.4mm 的合理间隙。一些特殊元器件的安装处理。MOS 集成电路的安装应在等电位工作台上进行,以免静电损坏器件。发热元件要与印刷板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允许贴面安装,较大元器件的安装应采取固定(绑扎、粘、支架固定等)措施。
2.表面安装技术
表面安装技术(STM)又称表面贴装技术、表面组装技术,是将电子元器件直接安装在印制电路板或其他基板导电表面的装接技术,主要问题有这几点。
(一)元器件有缺憾。表面安装元器件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给使用带来不便。品种不齐全,价格高于普通器件也是发展中的问题。
(二)技术要求高。如元器件吸湿引起装配时元器件裂损,结构件热膨胀系数差异导致焊接开裂,组装密度大而产生散热问题复杂等。
(三)初始投资大。生产设备结构复杂,涉及技术面宽,费用昂贵。
3.微组装技术
微组装技术(MPT-microelectronics packaging technology,又作MAT)和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是实现电子产品微小型化的两大支柱。微组装技术被称为第五代组装技术,它是基于微电子学、半导体技术特别是集成电路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系统发展起来的当代最先进组装技术。它是以现代多种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精细组装技术,主要有以下基本内容。
(一)设计技术。微组装设计主要以微电子学及集成电路技术为依托,运用计算机辅助系统进行系统总体设计、多层基板设计,电路结构及散热设计以及电性能模拟等。
(二)高密度多层基板制造技术。高密度多层基板有很多类型,从塑料、陶瓷到硅片,原膜及薄膜多层基板,混合多层及单层多次布线基板等,涉及陶成型、电子浆料、印刷、烧结、真空镀膜、化学镀膜、光刻等多种相关技术。
(三)芯片贴装及焊接技术。除表面贴装所用组装、焊接技术外还要用到丝焊、倒装焊、激光焊等特种连接技术。
(四)可靠性技术。主要包括在线测试、电性能分析、检测方法等技术,以及失效分析。
六、结语
电工电子专业课程的学习对电力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因此,在电工的后续学习中,要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加强对电子产品装配的重视,严格学习体系,促进电工电子专业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晓飞、胡建 基于标准化的电子产品Top-Down设计技术研究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10(39)
电子专业课是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综合课程,其内容深奥、操作复杂,对知识基础薄弱、入学起点较低的我校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尤其在实验、实训技能课上,很多学生会显得茫然无措,无从下手,结果浪费了很多宝贵的学习时间,学习效率极其低下。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根据学生学情编写的“学生工作页”,则可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使学生清楚这一堂课要学的知识,减少了技能实践课的盲目性,引领学生完成一个个工作任务,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与工作过程,进而不会因知识基础的欠缺而对所学的内容感觉困惑和迷茫。同时使用“学生工作页”也能够及时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习过程的系统化,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目前我校已经在电子实验、实训课中尝试开发“学生工作页”,但随着课改的不断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教学项目也在不断地更新,所以形成一套系列化的有借鉴价值的实用型“学生工作页”是当前教学任务的迫切所需,作为教研组长的我更觉得自身的责任与压力之重,为此我进行了相关课题的研究,现就我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对此的体会和感悟。
到目前为止,我设计的“学生工作页”通常由工作目标、工作准备、工作过程以及工作总结等几部分组成。
在工作目标中,我又把它们细化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让学生自己来填写,从而使他们明确在工作中所要达成的相关目标。比如在制作《单片机控制电路》中,我要求学生能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够根据原理图绘制装配图;能熟练检测和识别元器件;能正确组装电路;能根据电路原理在电路出现故障后进行相关故障的排查。
在工作准备中,我通常把本节课所需要的实验、实训器材和相关的知识要求学生列举出来,使学生做好相关的知识准备。比如在做《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电路》测试时,我就要学生清楚本节所涉及的直流稳压电源、毫伏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几种仪器仪表,使学生提前梳理出相关知识,这样上课时才能够得心应手。
在工作总结中,要求学生把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记录下来,使他们学有所获。比如说在做万能板《编码型无线遥控开关电路》时,让学生整理在遇到故障后通过自己努力或别人帮助而把问题排除后所得到的感悟。通过梳理相关知识,学生的收获会更多更好一些。
在工作过程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元器件的检测、焊接工艺、装配工艺、电路装配图的绘制、电路故障的排查等等,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掌握重点知识。具体来说,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学生工作页”中的工作过程的:
简单明了,
引导学生识别和检测元器件
在装配任何一块电路板时,让学生能正确识别和检测元器件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设计了相关的比较细的问题。
例如我在带学生中级工考证的《流水灯》项目中,我设计了工作页的第一项内容是元器件的检测,我把此项目中所涉及的元器件的检测和识别方法以“学生工作页”的形式展示如下,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的预习和梳理:
1.色环电阻的识别:
四环电阻中,前两环为 环,第三环为 环,最后一环为 。
以四环电阻为例,470Ω色环颜色: ; 1kΩ色环颜色: ; 200Ω色环颜色: 。
2.发光二极管的长脚为 极,短脚为 极;除此之外,判别二极管的正负极还可用如下常见方法:
方法一:万用表欧姆挡:
方法二:外加直流电压:
3.二极管1n4007可从外观上观测黑色为 极,银色为 极;也可用万用表测出其极性,方法是:
4.电解电容100uF的长脚为 极,短脚为 极。
5.集成电路CD4017接在电路中的注意事项:
化难为简,
指导学生依据原理排查故障
学生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的原因,很多学生在听老师单纯地讲解电路原理时都感觉难度很大,很多知识点他们都不能理解和消化的。而把电路原理中的知识点以“学生工作页”的形式加以梳理,使相关知识的难度下降到最低点,同时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原理,使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学生也可从“学生工作页”中获得有趣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把它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继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之功效。
例如在讲到年段标高《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电路》项目的时候,我给学生设置了故障板,但如何去检测故障所在的位置并做出相应的排查呢?
于是我精心设计了“学生工作页”,根据一些相关的提示引导学生测量相关位置点的电压,从而使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各点正确的电压范围值,为他们后面电路的排除电路故障做好充足的知识准备,相关工作页如下:
1.对照a、b图,熟悉电路原理图与电路板的对应关系。
2.此电路工作需要 V(交流、直流)电压,电压极性为上 (正、负)下 (正、负)。
3.在装配图中,Rp是什么元件 ,其1、2脚在PCB板上属于 (短路、断路)关系,1、3或者2、3脚则属于 (短路、断路)关系。此放大电路正常工作时,应保持 处于联通状态(即短接状态)。
4.会测量电路的各点电压
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位测量如下电压,完成表格。
5.会对所测电压数据进行分析
①R3左端对地电压为12V说明什么?如果为0V说明什么?
②R2右端对地电压为12V说明什么?如果为0V说明什么?
③UCE电压为0V,说明什么?如果为12V说明什么?正常值应该为多少?
④UBE电压为0V,说明什么?正常值应该为多少?
图文对照,
教会学生由原理图绘装配图
1如何选择好参赛选手是重点
技能竞赛的比赛者是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学生参加竞赛是辅导老师的一个难题,大多数认为应该选择成绩好的学生,但是经过几年的实际经验发现,虽然平时各科成绩优秀的学生,真正在比赛时和平时学习完全是两个状态,在电子电工项目中快速读懂原理图,理解电路的功能,需要的是很快的理解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并且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质。记得第一次带学生参加比赛时,挑选的是成绩好的学生,可是这些学生心理素质不过关,一到比赛时,心理紧张,手都发抖,最后连电路安装也没完成。其实,能参加集训的学生成绩是差不多的,比赛成绩的好坏主要靠临场发挥,学生心理素质稳定,发挥得好,就能取得好成绩。所以,确定比赛选手时应该注意这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2组织好日常培训,制定科学计划
辅导学生参加竞赛,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计划,是否能把计划合理安排好是能否成功的关键。首先,计划应分总体计划和详细计划。总体计划针对整个辅导过程来规划,一般分为:打好基础,速度练习,强化训练。详细计划以天为单位,制定每天辅导目标,以配合总体计划的顺利进行。同时计划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非常重要,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否则学生会慢慢失去训练的兴趣和信心。
3合理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电子技能竞赛项目中,“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竞赛的赛题不仅要求学生在4个小时的时间里装配出实在的产品,还要进行元器件选择、电路调试、单片机编程等操作。需要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比较多,要求学生掌握多门的专业课程,比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子装配》、《电子测量》、《传感器》、《电子CAD》、《单片机》等,并且要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辅导内容上和一般的课堂教学有着一定的区别。在日常培训中,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把每门课都安排课时给学生讲解,所以需要把可能涉及到的相关学科压缩成一门或者几门课程,简单明了的介绍相关知识,其目的是给学生指出一条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开拓知识面得方法,使学生能学会自己能查找资料,学会自学。目前市场还没有为技能竞赛准备的书籍,这需要辅导老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做好综合专业知识的讲授。
在竞赛过程中,除了需要专业理论知识外,学生在比赛中的技能水平尤其重要。在平时的辅导过程中,实验室的仪器、仪表,工具的使用等是平时训练的重点。包括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毫伏表、计数器等,这是在调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仪器。
4反思、存在问题
在辅导学生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辅导老师不断的总结和反思。
(1)学生基础较差,需要耐心寻找好苗子。随着技能竞赛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学生的整体素质也跟上,但是现在有些小孩本身的各方面能力有欠缺。为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学校增加了实训课所占的比重。在实训课中,老师想让学生动手,又怕学生动不好。比如组装万用表和收音机,往往是学生能装好就大功告成,没组装成功的也不使用仪器进行排查。学生对于电路原理不能很好理解,甚至一些基本问题不知如何排查,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不要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设计能力了。
(2)文化课和技能课的设置。职校都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实践技能为主,从而出现了轻理论知识,尤其是文化基础知识的现象。但是经过多年的辅导,发现有些学生由于文化课的缺失,导致有些说明性的文字不能看懂、理解。一些基础数学上的应用不会。甚至有些人片面的认为,加强实践教学就是多开一些实验,因此把实验课时安排的非常多。事实上,实验多是验证性的,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对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作用微乎其微。所以对于学生的培养是全方面的,在文化课,基础课,专业课各个科目都应齐头并进,但是应该有侧重点。
(3)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目的。各个学校对参加技能竞赛的学生都有奖励机制。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这对有些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有些学生参加竞赛的目的不是很明确,培训了一段时间后没有动力,效果不能马上显现出成果,有些学生自动退出,包括部分有潜力的学生。这需要学校在奖励和以后的就业分配上对参赛和获奖学生有更明确的鼓励,吸引更多优秀的苗子参与到竞赛中。
(4)加强实训条件建设。各校都加强校内实训设施的建设。一方面是学校校内实训的要求,平时上课需要用到的,培养学生技能最基础的教学环境,另外,针对技能竞赛的特点和要求,能让师生更加贴近生产一线,更加贴近真实的职业环境,真正做到按照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的要求,“真刀实枪”地进行技能训练,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参加到企业的实际生产当中去,在真实的场景中辨别操作技能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使学生的操作技能臻于熟练,使学生真正用得上所学知识和技能,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5结语
电子技能竞赛从各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参赛学校的教学改革,尤其突出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训条件建设。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并能对职业学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优秀人才。同时涌现了大量的优秀指导老师,在辅导学生过程能及时的总结,发现在辅导和参赛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专业老师专业能力。
同时在辅导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学校和指导老师能及时的解决,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体会到由于竞赛学校各方面提高的成果,从而为以后学校提供更多的优秀毕业生,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在就业市场有更多的竞争力,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
近些年尽管中职教学模式改革一直在进行,但存在重教育管理部门要求,轻教师培养;重教学进度完成,轻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项目教学缺乏准备,学习效果难以显现。
(一) 学习习惯不良
部分学生既不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也不配合老师把项目教学做好,只想投机取巧,蒙混过关,该做的实习实操不想动手或大打折扣,该做的笔记、该看的教材和资料也不认真看或根本不看,一切都指望老师一手搞定。
在老师这边,原本应该严格要求的实习难度不得不降低,原本要求独立完成作业也只能改为老师讲学生抄,原本要求考取技能证才能毕业,也成为一句空话,教与学被“劫持”和被“胁迫”。
(二)师资培训不到位
由于合作企业技术保密,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大,专业建设的师资培训往往不到位,教师到企业实践成了为下企业而下企业,无法确定教师的双师素质是否有提高,专业实践和专业开发能力没能得到企业技术骨干人员深度、全面的培训,使教师在课程开发、完善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成果没有落实到教学上。
在新课的学习中,老师将要讲的知识点变为问题,由学生讨论寻找答案。比如在讲万用表的使用时,将知识点转化为:①万用表由哪几部分组成?②万用表能进行哪些项目的测量?③这些项目的测量在万用表的什么位置?小组在讨论后,将答案展示出来,对不正确或不完整的地方,由其他组补充。在实操中,先完成并正确的组,可作为小师傅分配到其他组进行指导。真正做到“兵教兵,兵强兵的作用”。
三、激励学生,评价方法多样化
教师的评价对课堂教学评价起着导向作用。师生评价过程是两者情感碰撞的过程,是激励学生学习,进行合理导向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调控,激发热情,主动投入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在以往的评价中,一般的做法是以考试或测验为主,学生以一次考试或测验成绩评判整个学习过程。所以学生对学习过程缺失了兴趣,只关注最后的考试结果。这种思想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性是极大的打击。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评价方法。比如:①课堂测评。每次课程,根据小组完成任务或回答问题的情况,给予小组评分,对每次课,小组得分第一名进行适当物质奖励。②小组内互评,组长给组员的表现进行评分,组员给组长的组织和管理进行评分。③小组间测评。比如上完低压电器后,笔者进行的考评方法是:第一,列出考评内容:认识电路板中的低压电器;画出这些低压电器符号;讲述他们的工作原理。第二,每组选出一名“小考官”,老师先对“小考官”进行资格评定,“小考官”需掌握相关内容后才有考核资格。第三,“小考官”再对其他组成员进行考评。
四、教书育人,德育贯穿其中
每次课程,设计一个德育课题:团结、合作、分享、聆听、文明、礼仪等方面,目的是加强班风、学风的建设。每次小组有一定的德育分,比如以前在小组展示中或小组同学回答问题后,组员都不会对同学的回答给予掌声鼓励,当给出小组团结分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成员都会对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掌声鼓励。
目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将这种模式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一步步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职业技术人才。
(三)实习原材料成本高
许多中职学校都遇到了机电类专业实习耗材大,实习成本高的难题,学校财政难以支持学生按教学计划全员参与常规实训,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不允分。由于学校资源的限制,技能竞赛培训受限于选拔几名种子选手的层面上,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技能竞赛的设想难以实现,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四)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不一致
由于认识不足,研究不深,工学结合也流于形式。为了达到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要求,一些学校在原有的教学计划中,生硬地嵌入“工”的内容,在没有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认真研究的情况下,仓促上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与企业沟通不顺畅,管理上又存在盲点,导致了工学结合的形式大于内容。第五、六学期的顶岗实习,往往只是让学生做一些琐碎的简单劳动,学生很可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却没有学到应当学会的技能,学生在企业能够进行岗位轮换的比例也是少之又少。
(五)教学科研风气不盛
科研创新平台老旧,多以教研组为主,每月教研活动两次,教研活动重点在宣讲和执行学校的教学考评制度,组织一些听课评课。这两次教研活动后,基本没有交集,教师教学工作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沟通,很少,课题研究更少,教科研项目难以开展。
二、 项目教学能力培养策略与机制建设
(一)用边学边做的方式重构学习习惯
微型数控铣床产品开发制作和“学做一体化”的实践,即以产品为教学活动载体,结合专业技能模块,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材,让学生在参与产品设计、加工、安装、调试、检测的一系列生产过程中,通过边学边做的方式,系统学习和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指标。关键是把单个的项目与系统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微型数控铣床产品的开发制作项目,完全符合专业教学需要。
(二) 教师在真实岗位项目教学中成长
通过微型数控铣床产品开发制作和“学做联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深入沟通、相互启发,在带领学生边学边做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更新和技能的提高,保证了教学的质量,学会了设计项目教学。
(三)有效控制实习实训成本
通过微型数控铣床产品开发制作,解决机电及相关专业实操高耗材、高成本的全国性难题。把学生制作的微型数控铣床成品用于教学,让学生在微型数控铣床成品上完成产品的生产,实现对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由于生产的成品是微型化的,材料的消耗已不成为问题,这就解决了实训高耗材、高成本的难题,也解决了实训环境与真实性(不是仿真)的问题。
建设一个数控机械加工实训室需要上百万元资金,还满足不了一人一岗的教学要求。若使用我们师生开发的微型数控铣床只需要几万元,经济效益特别显著。
(四)学生在真实岗位项目教学中培养职业能力
通过微型数控铣床产品开发制作和“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践,解决了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不一致、实际产品同专业教学相脱离的问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产教活动中来,使学生全员全程参与产品的生产过程,让学生在享受生产带来的成功感的同时实现技能的训练。学生在“学做联动”的教学模式下,通过自主学习、真刀真枪的实训和及时的总结实现了技能的提升,有效保证了训练的质量,也解决了竞赛的普及化问题。过去和企业合作生产加工产品,很多与专业教学不符合或是缺乏教学的系统性。通过自主开发项目,编制符合专业的项目化教程,能够很好地解决产品和专业对口衔接的问题。
(五)引导教师走上教科研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