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学年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3 11:24: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钢琴学年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钢琴学年总结

篇1

一.

结合实际,扎实工作

学校的后勤工作千头万绪,如何使学校的后勤工作紧紧围绕教学工作服务,是我后勤工作的重头戏。工作中我注重学校的实际,从一点一滴做起。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树立全面.协调.高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坚持“后勤保障,物尽其用,杜绝浪费,教学所需,文明高效”的服务原则下,以“后勤不后,服务为本,并与人,开拓创新,勤俭节约”为宗旨,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后勤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坚决做好后勤保障。尽力谋取安全效益,扎实稳定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进程。带领后勤一班人从学校大局出发,千方百计增收节支,避免浪费。在资源问题上可花可不花的钱坚决不花,非花不可的钱尽量少花,采购货物以三省为学校节约每一分钱。

在学校基本设施维修方面尽量带头亲自干。利用工作和休息时间与后勤人员共同干一些维修工作,给学校节约了一部分资金支出。今年校园典型建设和维修项目完成了拆建围墙130多米,加高围墙80多米,硬化地面190平方米,平整场地180平方米修排水沟100米,新修水池8个,新安装一台60千伏变电器,维修桌凳90余套。我们后勤一班人年龄偏大,但工作不怕脏不怕累,从下水道疏通到各种维修,物资搬运到分发我们没有叫累,工作的复杂性和零碎性有力地保障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也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二.优化管理,事事处置以严格要求自己

一是在主管后勤和蛋奶工程中廉洁自律,物资采购,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申请,权限审批,规范操作行为。

二是严格履行职责。

深入食堂商店了解和解决问题,工作不推不拖,以身作则不管是分内分外的事,遇事办事,工作作风雷厉风行。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和校园财产的安全。三是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虽然自己是一名后勤工作者,更没有忘记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与教师一道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篇2

钢琴基础课是师范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师范技能,它对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艺术素养、全面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以师范类本科四年制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基础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材改革五个方面探讨目前高师钢琴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目前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基础教学课程开展的现状

师范类学生的钢琴基础课教学目标主要集中体现在师范素质方面,通过钢琴课程的学习,可以在学习期间掌握钢琴这门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能够弹奏中等程度的乐曲和伴奏曲,具备中小学音乐教师课堂歌曲伴奏的专业能力,掌握钢琴演奏的技术技巧并学会运用。培养钢琴作品及其演奏风格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能够准确且完整地表现钢琴音乐作品。围绕这样的教学目标,一般情况下,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钢琴课采用两种教学形式:一种是以集体课教学为主的钢琴必修课程形式,另一种是一对一的单独授课形式。前者集体课形式的授课对象主要针对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钢琴弹奏方法和弹奏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加强了钢琴基本能力的训练,强化了手指的基本演奏方法练习;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采用练习曲和乐曲配合的形式,并综合弹唱练习和四手联弹的小作品,促使学生能够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独立演奏小型的乐曲并能够自弹自唱。一对一的授课形式主要体现在师范选修课程上,在必修钢琴课程的基础之上,为了培养出专业层次更高的学生,师范类学生可以在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选择钢琴作为专业技能主科,完成程度更深的作品;针对选择钢琴作为主科的学生,师范院校则会向钢琴表演专业的课程倾斜,加强学生钢琴课程专业化特点,教学内容多集中在较有深度的技术技巧训练方面,试图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进行钢琴表演的音乐教师。目前,师范类院校所采用的教材各不相同,没有全国统一,也没有省份和区域的统一。考核方式采用教学与考试分离的方式,教研室集体评估学生考试成绩。大多数采用终结性评价的方式,依靠一次考试的弹奏表现打分。

笔者通过课堂教学总结了几点钢琴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宽泛不精确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等高等师范学校、综合大学艺术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以及从事音乐教育各个层次的工作者。这样的培养目标造成了音乐教育钢琴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范围较宽泛,造成学生不能够有选择地学习钢琴课。目前,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多数都将到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岗位上去就业,如果培养目标是这样,将会和国内重点音乐学院及211重点大学的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混淆,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很难承担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任务。如,目前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技巧课多数还停留在注重纯技术类练习的阶段,学生在学习期间多数是按照作品的演奏技法分析、作品风格的体会、教学内容的难易度来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更多地是接触到题材广泛的钢琴作品,有古典主义时期作品、浪漫主义时期作品、近现代钢琴作品、中国作品等,而这些作品又很少在未来的音乐课堂中得到实践和运用,无非是在这样的学习中积累钢琴演奏的技术技巧,扩大钢琴演奏视野,这对师范类学生的钢琴专业素养的提升是有益的,但对于走进中小学的音乐教师来说却越发显得专业难度过强了。

2.教学内容单调,没有统一的教材,师范性不强

钢琴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钢琴表演专业的教学内容相差无几,在教学参考书目中就有明显的体现。目前,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系学生的钢琴课没有运用统一的教材授课,大多院校都运用校本教材或广泛地借用社会上通用的钢琴专业教材进行教学,造成教学内容单调、教学师范性不强的现象发生。目前普遍适用的教材集中在钢琴技术性练习方面,如《哈农》《什密特》《音阶琶音和弦》等;练习曲类教材包括车尔尼系列教材599、849、636、718、299、740等;莫什科夫斯基练习曲15首、克拉莫练习曲、肖邦练习曲等,还有乐曲类教材,包括巴赫复调作品系列《小步舞曲》《二部创意》《三部创意》《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德国组曲》《赋格》等;乐曲教材的选择包括《贝多芬奏鸣曲集》《克列门第小奏鸣曲集》《钢琴名曲大全》《柴可夫斯基作品集》《舒曼作品集》《中国作品集》等数十本。在大学仅有的学时内,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要面对大容量的学习内容是不切实际的。虽然在教师的选择下学习,但多数学生都将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为不能完成这么高难度的教学任务而选择放弃。

3.教学评价的形式单一,不能客观地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目前的考试制度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多数还依靠考试进行全方位评价,例如钢琴教研室依据考试制度每个学期制定期中与期末两次考试,学生的平时成绩占整个学年学习成绩的30%,考试表现占整个学年学习成绩的70%,也就是说,只要在考试的时候发挥出色,就能一劳永逸地获得一个满意的分数,这对那些入学前就有很好基础的学生无疑是锦上添花。这样的制度和举措不能完全公正地评定学生的学习表现,没能体现教育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建立也并无益处。

二、对钢琴基础课教学的建议

鉴于上述问题,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教学方面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培养目标明确细化,可以让学生选择几种学习方式,提高钢琴教学效率

在学生入学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几种钢琴学习计划供他们选择。例如在钢琴学习的目标定位方面,可以有以下几种:⑴定位在师范技能目标时,学习钢琴技术技巧的同时,学习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歌曲的弹唱曲目,每学期不低于整体演奏曲目总数的50%,钢琴技能的学习比例与弹唱比例各占一半。⑵定位在钢琴技能教师目标时,可以每学年弹奏专业课程曲目总数占总曲目的90%,弹唱只占10%。这仅是一个设想,如果能够为学生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不搞一刀切,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将会有所提升,钢琴教学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2.材,突出师范特点,教学形式也应该有所突破

在教材选择方面,应该选择当下大学生喜欢的钢琴音乐教材进行教学,在运用传统的教材授课后,学生的弹奏欲望不强,如果运用类似于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钢琴教程》(张慧、梁梅、张薇、李萌主编)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并在运用教材教学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新编钢琴教材的优势,此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新的音乐题材,例如爵士风格、流行音乐风格的作品,如《钢琴布鲁斯》《让世界充满爱》等多种形式的作品深受大学生喜欢;并在教材中融合了部分中国本民族的钢琴曲目,如《小白菜》《在那遥远的地方》等中国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运用适合学生的教材授课是一方面,还要在教学形式上寻求变化,刺激学生喜爱钢琴、爱弹钢琴、爱练钢琴。可以在每个学期举办小范围、各个级别、层次的钢琴音乐沙龙,如程度低的学生可选四首联弹进行表演,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场所进行展示,如音乐课堂教学歌曲弹唱大赛等形式,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进步得到展示,更重要的是可以活跃教学形式,让钢琴学习不再乏味。

3.严格制定考试制度,增加过程性评价的比例

制定严格的考试制度是学生学期成绩得到公正评价的途径。应该增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在211大学和国家重点大学其他学科的考试制度中,经常会出现三科成绩不合格就勒令退学的规定,在音乐学科这样的硬性规定还不多见,但这样的规范也最值得借鉴。如果能够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学生每个学期的考试曲目,将会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弹奏水平。如,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系键盘教研室在每个学期都会规定一定数量的练习曲目和乐曲进行考试,相比不指定的演奏这样的考试制度立竿见影,卓有成效地优化了钢琴教学。在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中,增加学生平时成绩的比例,不单靠一次考试评定成绩,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总而言之,通过日常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点这些心得,希望对推进我国钢琴教育事业走向更辉煌的阶段有所裨益。

篇3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小夜曲》《鳟鱼》,感受音乐的情绪,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初步把握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

2、学生通过对艺术歌曲与钢琴伴奏的关系的感受,初步理解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并初步理解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能初步理解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来学习“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上节课要求大家分组去搜集有关舒伯特的生平,以及艺术歌曲和声乐套曲方面的资料,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哪位同学来谈谈你是怎么进行这项活动的?

学生:……

教师:很好,可见同学们花了不少心思,那现在就请各组的代表上台来展示你们搜集的资料。

(教学目的: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在合作中总结、归纳,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新课教学

(一)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

第一组:展示舒伯特的生平资料。

第二组:展示有关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资料。

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必要时对艺术歌曲的概念及特点加以总结归纳。

教师:我国有没有自己的艺术歌曲啊?能否列举几首你们熟悉的中国艺术歌曲?

学生:……

第三组:展示有关舒伯特声乐套曲的资料。

教师强调舒伯特的三部著名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孩》《天鹅之歌》《冬之旅》。

教师:那我国影响力比较大的套曲有哪些呢?(如《组歌》《黄河大合唱》等。)

(教学目的: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业,在知识的交流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作品赏析《小夜曲》

1、听教师弹唱《小夜曲》。

教师:好的,同学们说得非常精彩,准备得也非常充分。我们对舒伯特、艺术歌曲及声乐套曲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下面请大家听老师演唱一首艺术歌曲。(教师弹唱《小夜曲》)

教师:这首曲子的曲名是什么?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

学生:……

教师:那什么是《小夜曲》呢?

学生:……

(与学生相互探讨中完成)

2、复听乐曲,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速度、力度、节奏、旋律、演唱技巧、情绪等方面进行赏析。

教师:听完这首歌曲同学们心里有一种怎样的感觉啊?

学生:……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要素,进而抒发、表达音乐唤起的情感。)

(三)作品赏析《鳟鱼》

1、完整聆听音乐并出示问题。

(1)各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2)诗人是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总结、归纳)

2、学唱《鳟鱼》第一段。

(教学目的:通过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加深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从而能够自然地富有感情地演唱。由于演唱技术较难,学生比较吃力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八度演唱。)

3、理解艺术歌曲伴奏的重要性。

教师:我们再来演唱一遍,要注意感受这一遍和前一遍有什么不同。(用原谱伴奏,以其和前面教唱时的即兴伴奏进行对比,引出钢琴伴奏的重要性。)

教师:第一种伴奏是老师自己即兴设计的钢琴伴奏,而第二种是曲作者为这个歌曲量身定做的钢琴伴奏,它已经成为歌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也是艺术歌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我们可以这么说,艺术歌曲就是旋律与诗歌、人声与钢琴相辅相成的有机体。但是常有欣赏者只识得红花而不识得绿叶,只重视旋律、歌词和人声部分,而忽略了钢琴的伴奏部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鳟鱼》的钢琴伴奏。

4、聆听、感受《鳟鱼》第二段的钢琴伴奏。(教师演奏)

教师:大家觉得第二段的钢琴伴奏和第一段的钢琴伴奏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

教师:对了,那它为什么不变化啊,你能理解作者的意图吗?

学生:……

5、聆听《鳟鱼》第三段的钢琴伴奏(教师演奏),学生思考:

(1)这一段的钢琴伴奏较之前两段有什么特点?

(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曲作者要塑造的音乐场景吗?

(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比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挖掘音乐的内涵。)

三、教学拓展

1、教师请学生为《魔王》这个故事设计钢琴伴奏。(提示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形容要设计的效果,还可以从音乐要素,如力度、速度、音区等方面分析。)

(教学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加深对音乐要素表现力的理解。)

2、教师根据学生设计的方案现场演奏。(与学生交流中完成)

篇4

钢琴课是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技能基础课,是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育所不可或缺的基本音乐技能。但现阶段的高职高专钢琴教学,大部分还承袭着“一对一”个别课形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所以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缺少切磋与交流,因此教学容易产生教好教坏一个样、学好学坏无所谓的现象。为了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积极性与艺术实践能力,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钢琴大赛。

一、钢琴比赛过程

本次比赛提出了“普遍参与、全面推动、共同提高”的比赛宗旨,以促进学校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水平,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实践能力,推动高职高专钢琴课程的教学改革为目标。

为此我校艺体学院在院长的带领下,成立了钢琴比赛组织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组委会办公室。详细筹划钢琴比赛活动方案。

(一)比赛活动方案的筹划

首先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比赛当中来,我们把比赛按年级分为了A、B、C、D四个组别,把比赛形式分为了专业、通俗、弹唱三种类别。第二为了保证比赛的质量,规定参赛选手从以上三种类别中选择一种形式参赛,不得兼报,演奏曲目自选,一律背谱。比赛分初赛和复赛,复赛决定比赛名次。第三为了鼓励参赛学生,我们提出参赛人数的50%进入复赛,所有进入复赛的学生钢琴期末考试加10分,奖项四个组别按照演奏形式的三种类别各设立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同时在比赛中选择优秀获奖学生参加颁奖音乐会,三等奖以上获奖选手的辅导教师,获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二)报名与备赛

自钢琴比赛通知后,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学生报名踊跃,到报名截止,参赛报名人数达到了四百二十余人。第二参赛曲目类型多样,专业曲目有外国作品《悲怆》、肖邦练习曲、肖邦《军队波兰舞曲》、中国作品《兰花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谷粒飞舞》等等,通俗作品有《水边的阿蒂丽娜》、《罗密欧与朱丽叶》、《花的嫁纱》、《梦中的鸟》,还有歌曲弹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我和我的祖国》、《小红帽》以及学生自己创作并演奏的作品《明天等待我》等等。第三师生备战热情高涨,从比赛通知公布之后,我院的琴楼百余个琴房整日爆满,从清晨到夜晚琴声不断,与此同时钢琴教师的教学汇报课,此起彼伏,每位教师在赛前都大约举办两次以上的钢琴汇课。

(三)比赛、讲学、颁奖

本次比赛分为初赛与复赛,初赛分三个赛场,把钢琴组教师分为三组,而在复赛时由所有钢琴组十余名教师共同评审,让所有教师有机会通过比赛了解自己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异,取长补短找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今后钢琴教学提供依据。比赛打分有统一的打分标准,教师打分结果全部公布,充分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复赛结束后,我们有幸邀请到我国著名钢琴演奏家刘诗昆老师,为本次比赛中优秀学生给予指导,通过大师的现场讲学和演奏,使大家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了较大的收获。指导后的获奖学生在颁奖音乐会上有较为突出的进步。

比赛结束后,评审委从获奖学生中选择一部分优秀学生与我院青年钢琴教师共同举办一场颁奖音乐会,音乐会在我校能容纳一千余名观众的大礼堂举行,音乐会打破了传统较为严肃的演奏形式,创造性地采用了钢琴与乐队相结合、钢琴与舞蹈相结合、钢琴与诗歌相结合、钢琴弹唱与小品相结合、演出与颁奖相结合,把学生的创造性与综合实践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整场音乐会圆满成功。

二、赛后收获与教学改革

本次钢琴比赛圆满结束了,它不仅激发了钢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我们发现了很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缺少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学手段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在教学中存在着重技巧、轻音乐;重程度、轻能力的问题,自主学习与实践机会较少,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较弱,感受到学生对自身能力提高的渴望与热情,对即兴演奏能力提高的迫切需求。我们及时地总结经验,适时调整、科学完善钢琴教学大纲,根据职业教育的实际,分析钢琴教学与将来就业相联系的突破口,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体系、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实用性的教学设计思想,为课程目标准确定位。经过教学改革实践,寻找到了一些改革的思路,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教育为中心的“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改革:

1、教学内容在传统的钢琴课教学的基础上,加入即兴配弹的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把钢琴共性的基础训练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

2、根据钢琴演奏的不同程度,在钢琴基础教学的同时把音乐理论如:中西方音乐史、音乐欣赏、和声、曲式分析、乐理视唱相融合。

3、针对高职高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教育为中心的“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三年级上学期加入了手风琴、电子琴的课程学习,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以增强。

在钢琴课程中增加了艺术实践内容

(二)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的改革

在继承传统钢琴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进行了钢琴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了课程授课形式、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多样化:

运用独创的“五结合”键盘教学法进行钢琴基础课教学,即理论阐述与师范讲解相结合、专业技能与相关知识相结合、严格要求与鞭策鼓励相结合、循序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因材施教与集体授课相结合,使学生在钢琴的演奏技能、演奏方法上打下坚实基础。

在钢琴教学中加入集体汇课,也就是让一个学生演奏有多个教师共同诊断的实践教学,从而更好的完成钢琴课的教学任务。

在任课教师之间阶段性地相互交换教学对象,是学生能够集众家之所长,扬长而补短,在短时间内在演奏技巧和方法方面获得较大的进步与提高。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欣赏与微格教学引入课堂,通过在课堂中录制学生实际的演奏情况并及时地给予反馈,同时把相关教学内容的演奏录像包括交响乐、室内乐、独奏、歌剧等播放给学生就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考核与实践小组活动相结合

改变以往单纯以期末考试为标准的考试方法,把成绩与平时的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可以避免只为期考而考试的应试态度,使学生更加重视平时的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课程考核与舞台表演相结合

创造具有舞台效果的考试环境,让学生把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紧密结合,使钢琴演奏表达的更加准确完美。

3、课程考核与等级评定相结合

把钢琴教学内容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按照基本功练习、练习曲、乐曲三个部分,每学年通过期中、期末两次测试完成,按照三年教学计划完成三个级别的等级评定。评定为中级程度以上者,钢琴专业准予结业,评定为高级程度者,准予在第四学年选修钢琴。

篇5

从今以后,我要更加努力,争取改正缺点,从而继续发扬优点。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的!!!

啊!转眼间三年级的学习生活结束了,很快就要期末考试了。在此,我写个自我评价,对这个学期的学习作个总结。

在学习方面,我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严谨对待各课测验,从不作弊。语文课,刁老师说我上课专心了,比以前积极举手发言。课余时间,我能阅读大量有益的课外书籍。但有时上课,我还会走神,不能做到全神贯注听课。妈妈说,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品格和成绩。所以,在生活中,我正在努力改正丢三落四,做事没条理的坏习惯。

接下来的时间,我会全力冲刺,在每个考试课目中找出自已的薄弱环节,系统地进行复习,合理安排好时间,做好劳逸结合,以最佳状态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我向大家总结我在学校里这学年的表现。

篇6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127-02

一、高等音乐师范教育中钢琴即兴伴奏学习的现状研究

现在对于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一个就是教材:目前各院校所用的即兴配奏教材标准不一,关于钢琴即兴伴奏的资料数不胜数,但是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教材或参考资料;其次是教师与学生本身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高有低,有的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很好,但不能很好的传授给学生,有的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但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还是不能给予很好的解决。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也参差不齐,这些都使钢琴即兴伴奏教与学进展缓慢。

一首好的即兴伴奏作品,它不仅能更好地再现作品的内容,还能充分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增加对音乐的兴趣。学校也一再强调需加强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但在校的音乐师范生都只有一门的主修课程,所以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用于练习自己的主修课。经过调查发现,在高师的音乐教育中钢琴即兴伴奏虽然是一门必修课程,但是总课时量不够多,一周只有两个课时,即使即兴伴奏老师一再强调即兴伴奏的重要性,用力的劝导学生课后应多花时间在实践练习上,但学生还是关注自己的主专业更多一些,很难主动抽出时间练习即兴伴奏。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与周围学校同专业同学的交谈调查,笔者认为,学生其实是非常被动的,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会主动地去学习,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沿袭中小学时被动学习的习惯――学校、老师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求得多就做得多,要求得少就做得少,没有要求就干脆什么都不做。再加上绝大多数学生仅在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时作一些练习,整个学年的课程结束后,很多学生便再没去主动接触和练习即兴伴奏了,所以对于选择继续在音乐工作上发展的不少学生来说,当遇到一些教学或工作中所需的伴奏时,他们可能仍只会用一些很初级的配弹法,不能很恰当地配置和声并弹奏出来,这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自身能力与发展,以及今后的教学质量。

二、高等音乐师范教育中钢琴即兴伴奏学习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一些学生往往只看到即兴伴奏简洁、随意的一面,忽视了它所需要的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很多学生在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比如说:

1.一些学生具备多年的钢琴基础,但遇到为歌曲弹即兴伴奏时,却不知如何下手;

2.有的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不但精通乐理,甚至和声学、曲式等也学得很不错,但面对弹即兴伴奏仍是束手无策;

3.有些学生在弹奏即兴伴奏时,几乎只会用C大调来为歌曲伴奏,一旦要求移调伴奏,马上就不知所措,若勉强移调伴奏,也会手忙脚乱,错音不断,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4.还有的学生只能用非常有限的几个伴奏音型来为歌曲编配弹奏伴奏,甚至有的只会一个伴奏音型,所以不管拿到什么风格的歌曲,他就只能将那个自己唯一熟练的伴奏音型作为歌曲的伴奏,永远都是那么单调和生硬。

这些类似难题往往成为制约学生学习即兴伴奏和进一步学好即兴伴奏的主要问题。因此根据这些问题去寻找笔者认为比较恰当的学习方法,愿与广大师生交流分享。

三、高等音乐师范教育中钢琴即兴伴奏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解决

对于以上出现的几点问题,笔者通过对师范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对应的几点解决办法:

1.对于高等音乐师范生,良好的演奏技能是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基础。除此之外,还应熟悉常用各个调式的音阶及琶音,熟悉各调音位,熟悉指法规律。最后还要掌握一定的和声知识和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熟悉常用的伴奏音型,并根据乐曲情绪恰当地选择使用。

当伴奏者拿到一首歌曲时,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歌曲的调式、思想内容、基本情绪、体裁形式,标记和弦功能记号,设计各段的伴奏音型。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依托,在拥有基本钢琴技能外,还应多实践,重视理论学习,对每个作品尝试不同的伴奏手法,选一个最能表达自己对作品理解接近的伴奏形态,只有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才能给练习即兴伴奏带来很大的帮助。

2.对于精通音乐理论知识而对伴奏束手无策的学生,他们缺乏的就是钢琴基础,因为即使有再扎实的理论知识,没有钢琴基础的话,仍然不能完成对这门课程的掌握。

首先,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从弹奏技巧来说,伴奏者可在技能的基础上自由发挥,不必做大量的机械练习。但要练习脑的反应,反复思考配弹方案,在内心视觉的“键盘”上,用内心去听、去感受配弹的音响,最后上琴键上检验配弹效果。其次,要加强视奏训练及视谱的正确性,养成正确的读谱习惯。最后,要注意和声配置。

3.对于只熟悉在一种调式上进行伴奏的学生来说,即兴伴奏便失去了它的意义,因为即兴伴奏大多是为歌唱者演唱歌曲而服务的,而每位歌唱者演唱的水平不同,歌曲的调性也会随之有所差异,钢琴伴奏也需随之移到相应的调式上伴奏。虽然在C大调上伴奏是最容易的,但光是掌握一种调式是不够的,还必须将其转移到各种调中反复练习,争取在二十四个大小调中都有做到移调练习。当可以在每个调中做到不手忙脚乱,熟练的进行伴奏时,这样才能算是做到真正掌握。

4.对于只会用一个和几个有限的伴奏音型为歌曲编配伴奏,是比较机械、教条的照搬方式。对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作品的和声配置练习,丰富自己的伴奏手法,对于一首歌曲的伴奏不要局限在某一种伴奏形式中,不然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即兴成分便荡然无存。

要追求更高的目标,就是要达到随心所欲的即兴创造,这是即兴伴奏追求的最终目标,也就是即兴伴奏的高级阶段。

四、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等师范生教育学习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突出师范性教学不够,关注基础音乐教育不够。使得像这门加强音乐能力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没有得到好的学习方法和灵活运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即兴伴奏这一实用技能必不可少。笔者建议有针对性的培养高等师范生们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以更好的服务于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学工作,能成为每一个关心、从事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工作的教育者们所关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冯德刚.歌曲钢琴即兴伴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9-21.93.

篇7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091-01

素质教育在我国广泛的开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学校对素质教育教学更为重视,这就促使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同时学习音乐艺术的学生也在逐年上升,这也说明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在蓬勃发展。但同时,高师院校的师资力量相对匮乏。因此,高师院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更为重视,青年教师由于其自身的优势,例如青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等精神,为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但由于青年教师的经验匮乏,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为此,高师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切实有效的提高青年钢琴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对青年钢琴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

青年教师具备扎实的功底是比不可少的,例如钢琴弹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果,标准、专业的示范技能和演奏技巧,能够使得学生直观且深刻的体会教学内容。同时,作为一个专业的钢琴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同时要具备渊博的知识以及较高的音乐修养。因此,作为青年钢琴教师必须要要具备全面的技能和素养,不断拓宽自身知识结构,并将其向着深度与广度发展。青年钢琴教师要对钢琴演奏发展史进行深入研究,先了解钢琴演奏的历史,对各个时期的演奏家都要了解,特别是他们的演奏特点,同时还要对音乐作品的情感进行分析,体会音乐创作者对其付诸的感情,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广泛欣赏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充实和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作为一名合格的青年音乐教师,其具备的基本素养就是要热爱艺术,从不同的艺术门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韬光养晦,不断的学习理论知识,扩展博学的知识水平。

二、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交流技能与技巧

相比与于老教师,青年教师的钢琴教学年份较少,积累的经验也不多,因此,青年钢琴教师应该向老教师虚心请教,以便更快的处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这也是青年教师最为缺少的东西,也容易被其忽视掉,反之,青年教师多与老教师沟通和交流,请教学习,可以为自己节省时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使得自身的教学方法逐渐的成熟,以便更好的适应高师院校的教学工作。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一定要打开视野,虚心研讨教法,多与他人切磋,促进自己不断进步,使自己的教法灵活多样,奠定自己的教学基础和教学风格。

三、青年钢琴教师要坚持日常练习,不断提高演奏水平

钢琴教学讲求的是专业技能,青年钢琴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坚持练琴与演奏。除了教学时间,其余的时间,青年教师要有效利用,培养坚持练琴与弹奏的好习惯,不断充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合格的钢琴教师还要掌握科学的演奏方法,在实践中,总结钢琴演奏的重点与难点,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不断的练习,丰富了自身的演奏技能,对不同作品熟能生巧,为学生提供听觉的盛宴,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四、对青年钢琴教师的科研教研精神的培养

高师院校的教师应该具备高水准、满足研究型大学的要求。高师院校的青年教师从学校毕业后,在经过了长期的艰苦训练后走上了工作岗位,难免在期间会有所松懈,导致在学术知识方面缺少积极主动的态度和钻研精神。因此,高师院校在广泛的开展科研教研工作,目的是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科水准的提升。在诸多的教学中,应该广泛的推广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鼓励青年钢琴教师积极的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将所研究的新思维理念贯穿于教学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且年青人的头脑灵活,创造能力强,在科研方面应该开拓和创新研究成果,通过教研科研的方式论证自己的研究成果,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为高师院校的教学开创新的局面。

五、青年钢琴教师要为自己争深造学习的机会

青年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争取更多的深造机会为自己充电,拓宽专业的深度。青年教师自身的优势就是具备良好的精力、体力,因此,青年教师要抓紧时间学习,积累大量的知识能力,不断的为自己充电。同时,学校要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储备优秀的人材。

总之,高师院校钢琴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在新时期,受到素质教育的影响,钢琴课程的教学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包括教学方法、内容等,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追求也更高,早期学习音乐艺术的人群还是占在少数,但在现今的社会,学习钢琴的人数在增多。因此,作为高师院校的钢琴教师要在教学思想上做出转变,通过培养青年钢琴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善钢琴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更音乐人才。

本文受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改课题(项目编号RKJGY13

311)资助。

篇8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既高度分化,又趋向综合,各学科广泛交叉、相互渗透,很多重大问题都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课题,因此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从而在课程体系上还应强调综合化。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一向具有一个特点,这就是过于刻板、僵化,很难随社会的发展变化做出反应并灵活地进行自我调整。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于1999年我国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大前提下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就势在必行。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仍把钢琴与即兴伴奏作为不同阶段毫不相关的两门专业基础课程割裂开来,使得学生学习钢琴技巧的时候一味只注重培养手指功夫,忽略了对乐曲曲式结构、和声及音乐织体的分析,而学习即兴伴奏时就纯粹照搬照抄教师编配的和声及织体设计,无法联系和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钢琴知识,导致课堂教学进度缓慢,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对即兴伴奏的学习变得死板、不能举一反三。所以我认为,必须对两门课程进行整合,使其教学相互配合,才能使学生学习更得心应手。

一、钢琴与即兴伴奏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所谓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那么课程整合就是指相邻或者相关的课程之间交叉、渗透、溶合而形成边缘性、综合性学科。

钢琴技巧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为从事普通音乐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钢琴演奏技巧,相应的试奏能力、伴奏能力、钢琴基本教学能力,提高学生整体音乐素养;培养学生掌握钢琴演奏专业技能,演奏古今中外各种风格的经典钢琴作品,提高艺术修养,开阔艺术视野。而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讲授钢琴即兴伴奏编配的基本理论;介绍相关的和声知识、各种伴奏织体,以及大小调式和民族调式歌曲的编配方法: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结合不同类型歌曲伴奏的分析、编配与弹奏训练:要求学生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编配的步骤、方法和技巧,能独立编配与弹奏各类大中小型歌曲的伴奏;培养学生即兴伴奏的编配、弹奏,与演唱者的密切配合,以及自弹自唱的能力,适应工作的需要。

这两门课程都是以钢琴为媒介的,都需要培养学生对各类作品风格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即兴伴奏学习的前提,娴熟的钢琴演奏技巧能更有利于演奏者即兴伴奏的多样化展现,而即兴伴奏是钢琴技巧的灵活运用,是乐曲音乐形象的延伸与二度创作,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钢琴技巧相通、和声曲式理解相通、风格把握相通、伴奏织体相通,所以这么相互密切关联的两门学科不应该割裂开来学习,应渗透学习、联想学习、知识共享。所谓知识共享其中包括学生对乐理、和声、曲式、音乐史等一系列知识的掌握。所以对钢琴与即兴伴奏课程进行整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钢琴与即兴伴奏课程整合的措施

(一)教学结构的整合

现今一般的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声乐是必修课,所以大学一年级一进校就会开设,而即兴伴奏课在三年级才会开设,使得钢琴与即兴伴奏教学严重脱节,导致学生不能把知识联想学习,事倍功半。我认为应该在大学一年级上半学期开设钢琴、乐理课程,下半年增设和声、曲式,第二学年就可以钢琴与即兴伴奏课程同时开设,甚至可以开设成钢琴与即兴伴奏课程,钢琴或者即兴伴奏一般是一周一次两学时,我认为可增至一周两次四学时,每次两学时可以把钢琴作品与即兴伴奏作品结合起来教学,当然其中包括作品作者、年代、风格、和声、曲式、伴奏织体等一系列知识的分析。这样学生由对钢琴作品“死”的范例展开分析到即兴伴奏作品在其基础上“活”的运用,使学生轻而易举的掌握即兴伴奏的同时钢琴弹奏技巧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两全其美,一举两得。

(二)教学方式的整合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教学结构和方式的整合既是最好的改革手段,高校钢琴与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方式的整合主要是由原来的单一讲授钢琴作品或即兴伴奏作品变成两者相互结合教学,使其相互交叉、渗透。

1.钢琴作品与即兴伴奏作品作者、时代或是风格的融合

钢琴作品的作者及时代一般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那么课堂上可以通过把钢琴作品与同时期或者同作者的艺术歌曲正谱伴奏进行对比教学,分析其和声、曲式特点及音乐织体,进一步延伸到同时期的歌曲即兴伴奏中,要求学生掌握同时期、同类风格歌曲的即兴伴奏。例如: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主要特征是通奏低音、大小调性的和声体系确立、作为和声中心结构主、属结构确立,主要曲式是组曲、变奏曲、赋格,那么可以通过对一些变奏曲、组曲的弹奏学结这一时期作品的风格,再学习一些同时期的艺术歌曲正谱伴奏,总结其和声、伴奏织体的特点运用于同时期或同风格的即兴伴奏歌曲中,这样既直观又深刻,学生能很快掌握。

2.钢琴作品的音乐织体与即兴伴奏的伴奏音型相结合

歌曲的题材、情绪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伴奏音型烘托,不同题材的歌曲具有不同的音乐特征,因而也有不同的表现功能。一般来说,作品的风格大体概括为几大类:进行曲风格、欢快活泼的风格、优美抒情风格、少数民族风格等。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具有这些音乐形象的钢琴作品分别列出来,先交给学生弹奏,使学生了解其音乐织体、和声连接及曲式结构,然后以其公式化的方式,把其音乐织体直接嫁接到同类风格的即兴伴奏歌曲中,再

根据具体歌曲的旋律改变其和声级数即可。例如:进行曲风格,首先可以让学生演奏练习曲车尔尼599NO.19、乐曲多尼采蒂 《拉塔普兰》、贝利尼《诺尔玛进行曲》等,使学生了解进行曲的风格及曲子中所使用的音乐织体,对其和声连接的规律及曲式进行分析,再总结进行曲应该使用的整和弦伴奏音型,把整和弦的伴奏音型变形发展到远低音的伴奏音型,上面几首钢琴作品都为2/4或4/4拍子,教师可以再延伸到3/8或6/8拍子的曲子,如三拍子远低音伴奏音型最典型的圆舞曲,还可以结合快节奏曲子如《圆舞曲》和慢节奏曲子《重归苏莲托》等进行弹奏,使学生充分了解到整和弦的伴奏音型在2拍子、4拍子和3拍子、6拍子中,在快速乐曲和慢速乐曲中的运用,而后教学生以公式化的手段把各类拍子、各类速度的伴奏音型直接套用在与之相同风格的乐曲即兴伴奏中,依据乐曲的旋律加上与之相对应的和声作以规范的键盘和声连接即可。使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练习曲、乐曲,手指技巧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以很简易、直观的方法学习到了即兴伴奏,就算在初学者眼里,即兴伴奏也会变得容易接受和运用。以此类推,欢快活泼风格、优美抒情风格、少数民族风格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教学,那么学生不仅能很好的掌握和表现乐曲的风格,还能轻而易举的掌握即兴伴奏的编配,学习思路清晰,效率高,而且不容易忘记,能活学活用。

篇9

这种评价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测验法,其优点是得出一个量化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为简便可行。不足的是这种评价难以体现学生学习钢琴的过程,以及学生学习钢琴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难以体现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教育理念。高师钢琴教学中学生入学时钢琴水平的个体差异性很大,他们的起点不同,用同一个考试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容易使大多数钢琴基础不好、程度不深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再者,考试所得出的一个笼统的分数,难以使学生明白自身钢琴学习的状况和各方面进步或发展的情况。

二、什么是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就是使评价成为促进评价对象不断发展的教育活动,以学生、教师、学校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重视被评价对象个体的差异,评价方向是立足现在,面向未来,面向人的发展。它完全不同于过去以甄别性评价为主的一种评价方式,是近年来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新兴的评价方式,其优势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在高师钢琴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全面发展其音乐才能,不仅关注学生钢琴独奏能力的提高,还注重发展学生的钢琴审美能力、合作能力(指重奏、协奏、伴奏等能力),运用钢琴整合多学科知识的能力。因此,高师钢琴教学的评价不能只局限于单一的对结果的评价,或单向的评价,而应当倡导引入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在重视学生发展的同时,还应当重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促进“教学相长”,使师生都能看到自身的成长与进步,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师钢琴教学评价中运用发展性评价并不意在否定、颠覆传统的钢琴考试方式,而是要充分发挥发展性评价的优势,合理吸取二者的优点,使每个学生个体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发展指导。

三、高师钢琴教学中如何运用发展性评价

1.评价观念的发展

①教师观念的发展

应树立起这样的观念: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协作者,而不是“唯我独尊”的指导者,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都是教学和评价中的主体。教师应重视

转贴于 学生的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作用,充分肯定和尊重学生,使之人格、能力和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的评价方式要有多种,除了考试、测验、观察、访谈等以外,教师对学生的言行及所弹奏的每一个音符的回应也是一种及时性评价。总之,教师的各种评价行为对学生个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教师的评价伴随着学生不断地成长。

②学生观念的发展

学生要意识到自己是教学和评价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在观念上变“他人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习的自主性。笔者在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几乎没有想到自己也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如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也是评价的主体之一,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更有目的性,努力的方向会更明确,自主性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会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钢琴学习所遇到的各方面问题。

2.评价的方法和方式

发展性评价的方法有:自评与他评、互评相结合;定期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考试与评定相结合等。评价的方式有:调查、观察、访谈、对话等质性评价方式,以及考试、习奏会、统计分析等量化评价方式。

①自评与他评、互评相结合

自评也称主观性评价,是以自己作为评价对象而展开。通过自评,评价各方参与评价过程,进入评价角色,提高主体的积极性,其中包括教师自评和学生自评。教师自评可以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及教学绩效等方面设置自评表,进行反省分析和总结验证。学生自评是“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培养他们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自我评价感和责任感,引发自我激励”,学生自评可以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他评、互评也称客观性评价,是以他人为评价对象展开。包括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教师、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教师评价学生不仅仅包括钢琴教研组的其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包括任课教师对自己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给教师以有效的教学反馈。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能促使他们进行交流,开拓视野,从而提高他们的钢琴音乐审美能力。当然,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仍需要教师的有益引导。

自评和他评、互评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例如学生评价任课教师可参照教师自评表的内容进行评价,任课教师对自己学生的评价也可根据学生自评表的内容进行评价。如下表所示:

通过自评与他评、互评,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善于总结教学经验,获得有效的反馈,及时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将得到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练琴的同时,形成善于思考的习惯,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激励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自身的钢琴弹奏、审美和综合能力。

②定期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

定期评价指的是期中、期末学年等比较固定的评价方式,可通过考试或提交自评、他评、互评表等形式进行评估。经常性评价指的是钢琴习奏会、各种钢琴实践演出活动等不定期的、经常性的日常评价,可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进行评估。两者相辅相成,为钢琴教学的改善提供资料和信息,使评价成为提高质量、促进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③考试与评定相结合

钢琴考试是对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艺术表现、音乐感、演奏气质等进行量化检测的评价方式。应事先从钢琴演奏的速度、力度、音色、音乐表现力、演奏仪态等诸多方面提出评分方案,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力求评价更为客观公正。评定是以被评价对象作为真实主体,通过对他平时的观察及对他自我发展资料的分析,以求得出评价对象素质的发展状况并做出发展性解释。考试得出的数据可以作为评定的参考,师生双方的自评、他评、互评表以及定期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等信息等都可以为评定提供翔实全面的资料。

3.实施发展性评价应当注意的事项

发展性评价既关注个体的发展,也面向全体师生,我们既要看到每个学生钢琴能力相对原有水平的提高,也要承认不同个体之间绝对水平的不同。有研究表明,钢琴能力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不同的阶段其进展的速度不同,并且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在不同阶段学生进步的速度也会有很大不同。因此,应从学生的实际钢琴能力出发,将纵向与横向评价相结合,避免走入单纯以钢琴能力进步速度的快慢来衡量学生的误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21世纪“以人为本”的课程改革发展背景中,高师钢琴教学中运用发展性评价的方法,能够使评价与钢琴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激发人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提高被评价者对钢琴这一学科的认识和热爱程度;能够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体现评价对象的个性化和差异性评价要求,使评价对象的钢琴能力与音乐素质、潜能得到全面发展,持续、有效地促进高师钢琴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Robert L.Linn,Norman E.Gronlund著《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

[2]李民《关于完善钢琴演奏水平考核的设想——钢琴演奏评价量表的设计和应用》[J].原载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3]董奇、赵德成《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原载于《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8期

[4]李慧丹《发展性教学评价》[J].原载于《中国音乐教育》,2003年第12期

[5]徐志斌《教学评价与钢琴教学》[J]. 原载于《中小学音乐教育》2004年第1期

[6]郑肖文《发展性教师评价和教师自评的认识与实践》[J]. 原载于《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1期

[7]许爱红《对发展性学生评价本质的思考》[J]. 原载于《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第3期

篇10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许多中小学校将美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大力加强了音乐教育在内的艺术课程的教学;普通高校纷纷开设以审美为核心内容的音乐艺术课程;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教学质量同时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国家重新制订和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学校艺术类课程标准……,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培养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所需师资的工作母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为国家音乐教育事业作出很大贡献的同时,现行的音乐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估体系等各个方面显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高师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高,制约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近年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如何突出师范性,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拓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改革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内容及方法,进而探索形成有别于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

为了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路子,我院两次举行

“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讨论会”,分学科、分教研室就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如何突出专业特点、拓宽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与水平等问题进行大讨论,针对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和任务,并根据新的形势要求,确定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1、提出树立培养“社会人”的全新的人才培养观,破除以往我们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局限于培养“单位人”——学校对学生“三包”:包教、包管、包分配,结果助长了学生的惰性、依赖思想,造成学生竞争性弱、能力不强的做法;

2、加强教育思想的创新,破除一些陈旧教育教学的观念、制度、做法,总结办学经验,开拓办学思路,大胆创新实践;

3、不断提出新的科学的合理的目标,在办学规模、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

4、在继承和发扬原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办学途径、办学手段,在稳步推进本科教育的同时,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并以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复合型的音乐教育为突破,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音乐教育优秀人才;

5、在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6、发挥优势和特点,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培养和造就既能吸收改造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新型人才。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其前身为艺术师范系的音乐师范专业,32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音乐师范人才,取得很大的成绩。面对国内外音乐教育的新形势,经过社会调查和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我们对培养目标重新进行科学的定位:即能上好讲台、多能一专、先博而后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校音乐师资、社会教育机构师资以及为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培养后备人才。我们不仅应当要求他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音乐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培养目标,能深入地理解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而且还应当要求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审美能力、教育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全面的素质。

培养目标紧扣“以人为本”的宗旨,教育教学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学习,为了一切学生(面向全体)的学习,突出“人本主义”。

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思路——重新整合为与培养目标和规格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结构的思路。考研了国内外高师音教的最新动态,结合我院教学实际,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大高新宽全大课堂"的理念:

“深”——深厚的基础;

“大”——大量的信息;

“高”——较高的实践能力训练;

“新”——新的艺术视野;

“宽”——拓宽的专业口径;

“全”——全方位的知识、全面素质的培养。

(一)探索有别于传统音乐学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客观来说,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至使我们的专业课程教学出现过一些失误。我们发现,在教学上承袭和借鉴的基本上是普通音乐学院式音乐表演专业的一整套教学思想、内容、方法、质量观及评估机制,音乐技术课则长期沿袭传统“一对一”个别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对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音乐教育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招生入学选才的取向也不一致,沿用这一模式,就容易将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变成了低水平地重复传统音乐学院专业培养模式了,这十分不可取。众所周知,音乐学院培养的主要是上好舞台的音乐表演人才和音乐创作人才,而音教专业则是培养上好讲台的音乐师资,目标不一致,教育教学就必须突出各自的特点,因此音乐教育专业只能是吸取传统音乐学院教学模式中有利于发展音乐教育专业的东西,而不能全盘照搬。

(二)整合与培养目标、规格和教育教学规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一名合格的高师音乐本科毕业生,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看,除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必须大大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动口、动手、动体的能力。因此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改革与发展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及《关于下发高等师范专科二年制(三年制)音乐(美术)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参照文化部印发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本科专业教学方案》,尤其是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音乐的《音乐课程标准》之后,对应新的标准提出的教育教学新的理念、新课程的目标、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评估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重新整合课程体系,设置了两大类课程:

第一大类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文化课;

第二大类是专业课程,并将专业课程的结构分为四大板块:

1、音乐基础理论及音乐创作、鉴赏知识板块: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歌曲作法、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常识(含小乐队编配)、中外音乐史、音乐名著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电脑音乐制作等。

2、声乐演唱知识与技能板块:声乐(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合唱与指挥等。

3、键盘演奏知识与技能板块:钢琴、手风琴、电子琴演奏、钢琴伴奏编配(含即兴伴奏)。

4、音乐教育理论与艺术实践板块:教育学、心理学、中学音乐教育法、舞蹈、美术常识、艺术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此外,为使学生的专长得到进一步发挥,知识面得到拓宽,还将选修课程逐步扩大到100余门,开设了作曲、音乐史论、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文学、各种器乐演奏、美术常识等选修课和有关讲座。

四、突出师范性——多能一专、全面发展。

我们认为突出师范性,首先必须要大力夯实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四大基础:

1、公共文化课的基础;

2、专业理论课的基础;

3、专业技能课的基础;

4、音乐教育理论课的基础。

高等师范教育的特点决定于其培养人才的职业定向性,其他教育教学的理念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作为教学单位,我们培养出可以迅速胜任教师职业的音乐师范生,既满足了国家对教师的急需,也确立了自身在社会上的专业形象——师范性的形象。师范性应该是师范教育最具本质、最具特性的东西,它既遵循艺术师范教育学科的内在规律,又与师范的培养目标紧紧相扣,从学科建立到课程设置,从教育指导思想到教学管理,从授课方式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教材使用、到实践环节等,都应是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特点的教育体系,在每门课的施教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而教学法则是贯穿教与学的主线,明明白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什么、怎样学、如何教”。一句话,高师音乐教育的一切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服务于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才是最大的师范性。因此高师音乐专业的教育体系必然只能是多能一专、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就此,全院领导、教师逐步达成了共识: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师范性。

五、拓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口径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复合型人才。因为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每种社会职能也无不交叉涉及多种领域的业务,势必要求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复合化。我们要求学生按前面培养目标努力做到“多能一专、先博而后深”。

所谓“多能”是在专业知识的范围内,力求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扎实、全面及求得知识能力结构的多样化,以利于增强人才的灵活性、适应性;在“多能”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一个课程作为提高与发展的专长方向,以满足音乐教学各种工作岗位的需要,也利于发挥人才自身的特长。“多能一专”型人才则蕴集了无可估量的能量,将大大推进整个音教事业的发展。

我院在拓宽师范生业务口径的途径有,如:

1、增设电脑音乐基础课程,讲授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及课件制作知识等;

2、在音乐教育学课程增加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等最新内容的讲授;

3、扩大选修课,除传统选修课声乐、钢琴、电子琴、手风琴、民乐、作曲理论、舞蹈等课程以外,增设教师口语、播音与主持、音乐鉴赏等一百多门选修课程,大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实用性。版权所有

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与水平是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重要条件

1、认真学习“新课标”,明确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即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出台,给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摇篮”,其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不仅直接影响到《课标》的实施,而且也关系到本身的生存和发展。然而,要使学生日后服务于基础教育,教师就首先要立足为基础教育服务,因此我们认为要求教师学习贯彻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做法是十分必要的。

在学习中,我们的老师充分认识到《课标》所阐述的十个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在不同的层面和侧面上,均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发展学生音乐兴趣,终生享受音乐——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使每一个学生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音乐中受益——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注重个性发展;

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重视音乐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鼓励音乐创造;

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倡学科综合;

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民族音乐;

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理解多元文化;

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完善评价机制。

新课程给音乐教育最根本的变化将是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变化,这一点,也正是音乐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明确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课程评价要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时代”和“学习化时代”,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习者固定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自由人格,音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感受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终生热爱音乐,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以及学会如何生存。近十几年来,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可喜局面,体现了21世纪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版权所有

2、加强师资队伍和学科人才建设也是我院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我们采取的办法是:

(1)“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先进教改经验,改进我院教学管理。通过派员赴美、加、日、俄、越、泰等国和港澳台地区访问、交流和演出,邀请美国朱利亚音乐学院、伊斯曼音乐学院、波兰音乐学院肖邦钢琴学院等中外著名专家教授来院讲学,以及举办“乐器演示会”等活动使师生们开拓了艺术视野,学到国内外许多新的音乐知识及新信息。

(2)注重业务学习和提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连年派出部分教师分赴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著名音乐院校进行学习、访问、交流,或赴北京、上海的重点音乐院校学习进修。并且由院领导带头率全院共有20余位中青年教师参加“音乐学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研修班”学习并已顺利结业。此外,部分青年教师已考上硕士研究生,另有一批青年教师积极地就读在职研究生,形成全院重新学习充电提高业务水平的良好风气。

七、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成果

我院经过几年来教育教学的改革,并已初见成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强调音乐师范生应练好“音乐书法”——即乐谱书写的基本功,并在新生的《乐理》课及毕业班的《配器常识》课上加以严格要求,同时充分发挥《配器常识》课综合性、实用性、创造性较强的特点,使这门课成为提高学生的音乐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能解决实际应用的课程。

(二)

改革音乐学院式的视唱练耳教学探索有师范特色的视唱练耳教学路子。建立视唱分级教材及分级考试制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保证全体学生按教学大纲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让部分学有余力以及有兴趣继续学习视唱的学生能向更高级别层次迈进;运用固定调唱名与首调唱名法并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视唱的熟练程度和贺御能力得以提高,这些均大大提高了视唱练耳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改革《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三门史论课的授课方式,由原来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改为教师课堂授课与指导学生自学并举方式,教师隔周上课讲授本课主要内容,并列出参考书目及布置课后作业、论文题,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学会更充分地利用图书馆、欣赏室等的各种信息、资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这三门课的参与意识和自学能力。

(四)在键盘乐器的教学中,采取了小组课、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改变了原来钢琴、手风琴课单纯“一对一”式的授课办法。学生在集体课或小组课上,不但能互相观摩学习,学到了演奏技巧,还学到了如何教学的方法。由于在集体课中运用了先进的数码电钢琴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优于个别课的授课方式。钢琴课还准备在2004新学年启用分级教程教材。

(五)加大对音乐教学的投入,早在1991年建立了全国高校中最早的电钢琴教学系统,后又相继增建了电子琴教室、midi教室、教学录音工作室等。

(六)应对基础教育的需求,将电子琴课纳入了必修课,还提出并推行“手风琴与电子琴同步教学”的课题,大胆进行相关教学实践,使学生在这些健盘乐器的学习上融汇贯通,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很受学生欢迎,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七)将原有的钢琴、和声、钢琴伴奏编配几门课三门课程串起来成为一个大的课程组合,将这些课程的教师组成课题组,根据这几门课的最终要求来设计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计划、教学方式:钢琴(演奏、歌曲伴奏及一些简单规范的键盘和声弹奏训练相结合)——和声(和声知识与规律、习题、作品应用的分析与键盘和声弹奏训练相结合)——钢琴伴奏编配(加强钢琴伴奏织体音型的移调训练、伴奏编写、即兴伴奏配弹等)。加强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八)及时将《电脑音乐基础》作为必修课。我们充分认识到,在21世纪,主导知识经济的必将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计算机是打开21世纪大门的金钥匙”这一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计算机作为最基础、最前沿、发展最快的学科和专业,是当今迅猛发展的信息科技中的核心,它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电脑音乐制作技术是打开新世纪音乐殿堂大门的金钥匙”的理念同样地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士所接受,应对基础教育的要求,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学习计算机,学习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就成了高等音乐教育教学的需要和必然。早在2000年,我院便为全体学生开设了《电脑音乐基础》的课程,使广大学生能尽快地结合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来进行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学习。进而学习和掌握音乐教学课件的制作、开发和应用,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许多学生在毕业实习就制作和应用音乐课件进行教学,受到学生及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九)声乐课改变以往套用音乐学院声乐专业一对一个别课的授课方法,进行了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办法的尝试。努力将教学法贯穿于整个课程当中。

(十)舞蹈课得到了重视与加强;增加了课时;设立了侧重舞蹈的选修;教学内容中还增加了校园小歌舞编排等方面的实用技能学习。

(十一)2001年开始至今,在《音乐教育学》的课堂上组织全院学生学习贯彻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了解最新的音乐教育理念、了解新课程音乐标准的音乐鉴赏与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的教学方法,并从新的角度认识音乐教育的功能、目标,音乐教学原则、音乐课程理论、音乐教学艺术、音乐教学(含教育实习)指导策略、现代音乐教学技术、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培养措施、音乐教育研究、国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运用等。使全院学生注重国家新音乐课程标准颁发后新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密切联系了我国和我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最新教改实际,并实践于教育实习中,有助于培养音乐师范生成为新型的合格音乐教师。

(十二)大力加强艺术实践,将艺术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中,并进行考核和量化评分。艺术实践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下乡采风及创作实践。广西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每年3月,是少数民族民俗艺术活动较多的时期,我院坚持安排二年级学生下乡采风,同时就地搞当地学校艺术教育状况调查活动,对学生进行直观的民族音乐艺术教育,让他们了解基础教育实际情况,大大增强他们学习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和坚定他们从事音乐教育专业的决心,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激发了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结合采风的感受,创作了许多音乐作品,有的获全国音乐比赛获奖,有的在全国音乐刊物发表,更多的是自己的汇报音乐会上演,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创作实践,学生们反映了这些活动是“终生难忘、终生受益”

2、组织文艺活动及登台演出实践。如每年举办的音乐教育专业技能五项全能(即演唱、演奏、舞蹈、讲演、板书)大赛、校园文化艺术节、“艺苑杯”声乐大赛、诗歌朗诵、大学生口才及讲演比赛等;还有每学年的教学汇报音乐会、作品音乐会和音乐舞蹈晚会等。让学生有许多机会来展现他们的艺术才华。

3、积极组织我系学生参与社会的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我院学生节目曾获教育部举办的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学生合唱团多次获全广西合唱比赛特等奖,并荣获广西区教育厅颁发“广西大学生爱乐合唱团”称号

(十三)多元的音乐教育实习方式。我院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探索与改革:

1、定点实习。加强音乐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已建一批实习基地学校:如有柳州三中、广西壮文学校、邕宁高中、邕宁职业高中、南宁第一职业高中、南宁地区第一师范学校等。

2、学生分散实习,教师带头指导实习。采用了让学生回原生源地实习的办法。接纳我院实习生的各级学校已达200余所,使实习生有更多机会在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课外活动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等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高。同时为毕业生进行毕业“双向选择”提前作了准备,增强了我院与社会各界沟通联系的机会,使毕业生就业途径更多,渠道更通畅,扩大了学院在社会的影响,生源得到扩大。

3、抓好实习准备工作。为使实习生能在毕业学年分散到全区各地实习,独立地进行实习工作,我们抓好了教育见习环节。带领学生到学院所在地——南宁市有关学校听课、评课、参加课外音乐活动的辅导。并在教育实习前一学期,根据音乐教育内容(乐理、声乐、欣赏等)逐项进行试教、试讲,以取得教学的体验,学会分析教材、备课、上课、评课、总结等环节。为他们进行下学期的教育实习打下基础。我院教师还承担省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音乐师范生教育实际指导策略》,获得的成果很好地直接指导了学生的教育实习工作。

(十四)紧抓毕业论文写作环节。蔡世贤院长、陈玉丹教授一起经过两年多时间开设系列的讲座和积累,完成了近七万字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的书稿,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题库,以指导学生通过论文写作,提高音乐师范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调研的能力、查阅报刊、文献资料的能力和充分利用全方位的资讯的能力。

(十五)2002—2003年,本着适应社会发展、社会需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对我院课程衔接进行了较大的改变,使之更合理更有利于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学的衔接。

1、舞蹈普修课调至一、二年级上课,舞蹈条件及基础较好的学生三、四年级可以继续选修舞蹈课,这样,使学生有了更充分的时间学习舞蹈基本技能,同时有机会将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应用到实践中。

2、《钢琴伴奏编配》课安排在本科第三学年,专科在第二学年开设,比原来提早了一年开设,保证了学生钢琴学习的延续性和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3、《教师口语》课由原来在第三学年开调在了第一学年上,以保证我们广西少数民族部分学生克服语音不准的问题。

4、将原在最后学期安排的大部分课程分布到前面其他几个学期进行,一改毕业班最后一个学期安排的课程内容较多的情况,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教学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或找工作,做好准备迎接社会的挑选。

(十六)为了应对社会对人才需求方向的变化,拓宽办学思路。增加了音乐学(音乐教育)新的专业方向:电脑音乐制作专业方向、舞蹈教育专业方向。

(十七)《视唱练耳》、《乐理》、《曲式分析》、《和声》、《中国音乐史》、《音乐教育理论》等课程,将最适应教学需要的教材应用到教学当中。

(十八)改革招生考试。招生确保规模扩大和生源质量两方面的需要。1996年始,我院积极承办广西高校艺术类专业统考工作,改过去各院校分散招生为全区(省)性的统考,贯彻执行宽口径、重基础、重素质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评分办法、评分标准都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使考试走向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统考成绩在区(省)属院校同类专业中通用,改变了一校一考,报多校必多考的状况,有利于考生公平竞争;有利于学校公正选拔,有利于合理利用生源,提高音乐专业新生的整体质量,并有利于减轻考生的负担,深受学生及家长欢迎,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坚持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了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了多能一专、先博后深、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了突出师范性,坚持学习借鉴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体系而有所突破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路子是正确的,成绩是可喜的。然而,时代在不断前进。应该看到,虽然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前者也向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不断探索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

我以为,改革和与时俱进地发展,是我们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永恒的课题。有志者共同努力吧!

注:1、参考书目:

①《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5月。

②《面向21世纪教育目标研讨会报告》潘懋元著。

③《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突出师范性,探索新的面向21世纪的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