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课堂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3 11:24: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趣味课堂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趣味课堂论文

篇1

现在的大学主要以“90后”学生为主,他们个性鲜明、思想前卫。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断刷新着信息更新的频率,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讲,网络的发展为有条件的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但同时也不可小觑网络游戏等良莠不齐软件对他们的诱惑。面对“90后”,如何让专业课的学习在与网络游戏之间的魅力抗争中获胜,使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开展课后学习,这必须依靠教师主观努力“与时俱进”,通过整合网络资源,提高课堂趣味性,培养学习兴趣。

2.日语教学的基础内容要求使然。

日语能力考试(JLPT)作为衡量学习者学习水平的权威考试之一,其内容由“文字、词汇;语法、阅读;听力”三部分组成。以笔者所见,若想将这几块内容逐一攻克,基础在于词汇学习。文字、词汇涵盖于词汇学习中;日语的语法究其源头即为词汇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固定用法,而阅读是语法的汇集;听力选择时最让人头疼的往往是纠结于某个词汇的含义。因此,立足词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发散到各区块内容的学习,养成主动记忆单词的好习惯,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3.外语学习中“三心”培养的需要。

语言学习本身枯燥,需要学生具备“三心”———“决心、信心、恒心”。日语专业学生已有了学习专业的“决心”,因此需要引导其发现日汉语同为汉字文化圈的学习优势,帮助其树立“信心”,而基于词汇教学的“创意课堂”能从一个小小的词汇追本逐源,帮助他们做到触类旁通,于是便可培养努力思考、坚持钻研的“恒心”。简言之,“三心”兼具,是外语学习的内部动力所在,而教学模式改革则是实现的途径之一。

二、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及具体教学模式的尝试

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依托教学理念的创新。在笔者尝试打造趣味课堂时,主要针对两个方面进行思路的转变。第一,是教学内容,即切入点的寻找。与以往以语法为主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同,笔者将词汇教学作为课堂讲授的重点,从音、形、义角度对日语中的汉字词汇与汉语边比较边教学。抓住两国语言中微妙的关系,呈现给学生,以活跃课堂气氛。举例而言,日汉语中有同形同义词,如“料理(りょうり)”,这个词的日语发音甚至与汉语谐音;又如有日汉同形同义的,如“生活(せいかつ)”,此类发音日汉不同,但有规律可循;当然还有含义完全不同者,如“心中(しんじゅう)”一词,日语中念此发音时无中文“心中”之意,多指男女为情自杀,此类词语须督促学生切不可望文生义。此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古汉语知识来帮助记忆,例如日语中的汉字“走”是汉语“跑”之意,日语“妻子”是“妻子和孩子”的意思。第二,笔者结合当下的流行元素,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改革。从教师、学生以及师生互补的角度展开互动。

1.教师为主导的“我爱记单词”环节。

模仿某卫视的“我爱记歌词”节目,由教师主导,以学过的内容或者当堂布置的新内容为出题范围,在短时间的记忆过程后,教师出题,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参与“抢答”,挑战记忆力,加深其对单词的印象。

2.学生为主导的“每日一词”任务。

这是教师提前布置给学生的深度查阅作业,让其在范围内自由选择一词,通过课下各种途径查找后完成词汇作业,并在课堂上发表。这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组织归纳及表达能力,第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站在讲堂上的胆量。

3.师生互补的“每周一歌”板块。

所谓师生互补,主要体现在所学歌曲的选择上,由教师介绍经典,学生推介流行,利用好每周专门安排的15分钟课堂时间学歌词并唱歌曲。好听的歌,学生课下都会主动练习,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词汇量,也可以巩固语法。不妨鼓励学生期末去KTV试试身手。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词汇学习“大爱”,才能爱屋及乌,爱上学日语,打好扎实的学习基础,进而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取得的实效

笔者所在学校日语专业2012级有2个平行班,笔者担任了12(2)班的基础课。通过两年教学实践,单从成绩来看,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学校的转专业和选课制度,学生存在个别流动,但从各学期期末成绩来看,笔者执教的班级其平均分均高于另一个班。这与课堂上重视词汇教学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无关系。并且,词汇的学习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综合成绩也有所提高。如果说期末试卷出卷、改卷等可能存在教师个人主观因素影响比较时的客观性,不妨来看2014年7月的日语能力考试成绩。从日语能力考试通过人数来看,笔者执教班级高于另一班,且已有2人通过更高水平的N1考试;平均分后者高出6.62分;语言知识中的词汇参考获得A等级的人数高于另一个班,但语法参考获得A等级者少1人,这说明词汇和语法讲解时的授课时间比例还有待调整。除了上述成绩中可以看到的成效之外,为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还进行过两次问卷调查,在2012-2013-1学期的问卷中,针对“你认为在现阶段的基础日语教学过程中,哪部分的内容最吸引你,最让你觉得有兴趣?”的提问,笔者执教班级25名学生中有18人选择了“词汇”。可见,注重词汇的课堂教学获得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

篇2

1 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如今,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许多学生却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患上了“精神软骨病”。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2 注入“人情味”,让语文教学“育情”

记得有位前辈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而教材(课文)也“不是无情物”——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

3 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诗化”

目前,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了无硝烟的另类战场。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教材中那些充满诗意,闪耀着作者思想与人格光辉的文本也被大多数教师异化成了传授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的例子。据统计,现行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文学类作品所占的比例都在60%以上。由此可见,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实现“诗化”,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是多么重要。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品味或幽雅或豪迈、或沉郁或飘逸、或讽刺或幽默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诗化语言;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主动提高审美能力;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王国,阅读经典,丰富人生,可以让学生的生命在阅读中展现更多的精彩。

4 引入“生活味”,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篇3

经常听到学生抱怨“语文难学”,老师们也往往觉得语文课气氛沉闷,要上好的难度很大。的确,一旦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教师再怎么努力,教学效果也难以取得突破。要使课堂活跃起来,关键就在于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学习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加上老师的适当引导,“语文难学”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趣味课堂:

一、以角色扮演,引起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佳切入点。就语文学习来说,引起兴趣的因素有很多,如诵读一段情真意切的文字,也可以迸发出撼人心肺的力量。要想打动学生,教师就要先被文章打动,要懂得欣赏,能够品味出语言的趣味来。对于一些蕴含丰富肢体动作的语句或片段,教师不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领会文章的内涵,增加语言的趣味性。比如,在教学《望岳》时,针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让学生通过扮演诗人演示动作来体会其心境。前句可演示为目光随手势上升而仰望山顶,后句可演示为以手齐眉而俯瞰众山之巅,这样学生既能感受到语言的趣味性,又能切身体会到诗的意境,从而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另外,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适当补充一些有趣的背景知识、作者的趣闻轶事等,增长学生见闻。比如讲到陆游时,讲述他与唐婉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讲到陶渊明时,讲述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通过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二、以故事介入,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往往会对新颖事物感到好奇,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探究积极性。因而,教师可事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别具匠心的加工,把教学内容通过别样的方式呈现出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寓教于乐,使平淡的语文课堂激起涟漪。比如,《黄河象》一文,前两段相对容易教学,但第三段的过渡连接讲究一定的技巧。倘若教师通过“科学家的假想是否有依据”的问句来过渡,虽然也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但显得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担当小导游,给同学们讲故事。当前两段教学完毕,笔者趁机介入“你们讲得真好,我也忍不住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了,想听吗”,随即胡编乱造了一段黄河象骨骼化石如何形成的故事。这时没等笔者讲完,学生们就争先恐后地拿出课文列举的事实予以反驳,课堂氛围变得非常活跃。经过笔者的精心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对第三段内容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以情境铺垫,增添探究趣味

一个妙趣横生的课堂有利于师生互动,使学生心情愉悦、精神振奋。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巧妙设计问题,以充满疑问的情境打开学生思维的匣子,让学生充分释放好奇心和想象力。比如,教学《狼和小羊》时,讲到狼最后向羊扑去的情境,笔者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想一想结局是什么样的,并且说说理由是什么。经过一番思考,学生各抒己见“狼吃掉了羊”“狼把羊咬伤了”“一只比狼更强大的动物把羊救了”“碰巧猎人见到这一幕,瞬间端起枪扣动扳机”……这样开放性的情境,具有很强的探究趣味,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培养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敢于发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情境,不规定统一的答案,让学生自主思考、踊跃发言,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四、以实践引导,激发学习热情

学生之所以觉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文课缺乏实践活动,学生得不到动手的机会。虽然其中有语文课自身的一些因素,但如何施教,关键还在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组织各类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尽情参与其中。比如,诗朗诵、故事会、作文比赛、演讲比赛、识字比赛、手抄报展示、出板报、查字典比赛、成语接龙等活动,通过和语文知识建立连接,让学生扩大视野,积累写作的原始素材,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巩固,在活动中提高,同时还能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热情。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启发下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以课外阅读,体验学习乐趣

语文知识是十分丰富的,如果语文教师的教学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就限制了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课外阅读作为语文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和视野,而且对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的做法是利用课堂结束前五分钟,讲述一个典故,主人公多为勤奋好学、公正廉明、为民请命的古今中外名人,并让学生在课后查找与主人公相似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于下一节语文课头五分钟给大家讲述自己准备的材料。这样,学生知识视野得到了丰富,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还充分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讲究教学方法的艺术,方法运用得当,课堂妙趣横生,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趣味的营造,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来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知识、思维、能力都有全面的进步。

篇4

中图分类号:G424.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320-01

摘 要 数学能力重在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解决问题的科学,它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更好的体现出来和得以提高。因此,我们在进行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课堂教学基础上,更应注重发挥“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 第二课堂; 培养; 数学能力

数学能力重在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解决问题的科学,它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更好的体现出来和得以提高。因此,我们在进行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课堂教学基础上,更应注重发挥“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

开展数学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如趣味讲座、应用竞赛等。但不论采用哪种方式进行活动,都应注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自愿参加与教师动员推荐相结合,个人独立思考与分组研究讨论相结合。

趣味讲座 根据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开展趣味数学讲座。可以用数学家的奇闻轶事吸引学生的注意;以生动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经营、投资、管理中的问题;以有趣的游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这种活动涉及的知识点应较容易,突出趣味性,适合全体学生。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数学课的

数学竞赛 适当组织校内数学基本功大赛、数学应用竞赛、数学 小论文评比等活动,一方面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形成积极向上的良

好风气;另一方面可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获得体会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发现优秀学生。

数学第二课堂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

篇5

教育部制定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要实现这一目标,历史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应体现新课程理念,以适应、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下面就来谈谈我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初中历史趣味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将历史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新课程标准强调:“教育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因此,我认为,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角,应当尽可能地进行“二次创作”,将历史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例如在“中华民族的”这一章的教学中,联系当前的许多热点问题,如中日关系问题、日本申请加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海峡两岸关系问题,在现实问题中追溯历史,在历史问题中认识现实。这样做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历史讲述的并不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历史与现实存在着难以割断的联系。

二、教学过程情趣化,激发学生兴趣,体验学习乐趣

孔子说过:“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一旦激发起来,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求知和探索欲望。新课程标准则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历史照片、历史图片、场景、资料等为学生的学习设置各种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并引发其深入思考。课堂教学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就要实现由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化,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课堂教学过程充满情趣,真正成为学生探索知识、发展能力、享受欢乐的乐园。为体现课堂教学的情趣化,教师可以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言和耐人寻味的结语吸引学生,如用漫画、图片、饰物等作为课堂教学开始的激趣的材料;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进行直观性教学;可以运用角色转换方式,再现历史人物的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甲午风云》等历史题材影片,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并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影片的背景,讲述历史故事,写历史小论文等等。在参与种种活动的过程中,师生来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并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快乐与满足。

这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适当组织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的活动化,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了解、收集、交流、分析、解决问题等各种丰富的活动,感受历史。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设计一些学生乐于参加的教学活动:如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纪念馆、纪念碑,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历史知识竞赛和历史故事演讲比赛,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地搜集、整理历史资料,有条件的还可组织剪报、集邮,特别是收集近年来的一些报纸、邮票,感受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等。我们学校曾经举行的纪念“六十周年”历史知识竞赛就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度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社会实践活动多种多样,比如要求学生向周围的老人了解化运动时期的生产和生活的情况;比如要求学生搜集不同时期的照片,谈自己家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等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也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接近生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关注周围的世界,变历史课程的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促进学生主动求知、全面发展。

四、鼓励并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创新、阐述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文献资料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学生完成小论文后,教师应及时、认真地阅读和讲评,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赞扬,对于小论文中的不足与缺陷,教师应单独予以辅导,帮助学生纠正。这样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创新、阐述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开阔历史视野,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不断鼓励学生的学习表现,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使学生在激励性评价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历史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但是绝对不能理解成去鼓励学生去追求所谓的不合逻辑推理的“标新立异”。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时,要注意教导学生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杜绝不合逻辑推理的“标新立异”。教师要有意识地教导学生,所谓创新,只能是科学的创新,而不是缺乏充分事实基础和理论根据的所谓“标新立异”。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美丽的宏伟蓝图,要把它构建出来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具体实践完成。让我们共同去探索吧!

篇6

一、现代中职物理教学采用趣味性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应试教育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需要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教学过程中师生缺少沟通与交流,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毫无趣味性可言,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学生大都“高分低能”,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的需要。

现代素质教育要求快乐地教学,不仅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而且要加强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与交流。老师应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引导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课堂充满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中职物理老师要开展趣味性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二、现代中职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校对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传统的中职物理教学以老师教授为主,学生只是一味地听和记笔记,教学内容大多是书本上的知识,课后学生被困于书山题海中。这样的教学,结果是学生笔试成绩相当不错,毕业率也相当高。久而久之,中职学校的老师和领导都沉浸于成绩中,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忽视趣味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现代社会需要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人才,学校对趣味教学认识不足,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2.中职物理老师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

中职物理老师素质参差不齐,很多物理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达不到现代中职物理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出现两个极端:一方面教师为了完成学校的毕业率指标,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采取应试教育,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加上书山题海的训练,弥补教学的不足,不重视物理课程为专业服务,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的物理技术人才,理论知识还过得去,但是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缺乏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物理教学枯燥乏味及当前职业类学生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有些职业学校大量压缩物理课程,甚至干脆把物理课程砍掉,所带来的恶果和造成的损失将会在学生参加工作后逐渐表现出来,这对他们以后的物理研究和工作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这样的教育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教育。

3.中职学校教学设施不完善,缺乏趣味性教学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变得更加绚烂多姿,人们被各种新奇的东西迷花了眼。中职学生对新奇事物的充满好奇,所以应试教育那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不能吸引中职学生的注意力。因此,现代中职物理教学要实现素质教育,仅仅在教学方式上采用趣味性教学是不够的,同时,还要具备完善教学设备,让学生在学习理论之后有实践的机会。但是很多中职学校不具备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物理实验设备等。这样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没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不能通过实践对理论进行证明,从而升华学到的知识。

三、如何提高现代中职物理教学的趣味性

1.学校加强对趣味性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趣的东西才能吸引中职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的学习与研究,也只有如此才能将物理知识理论更好地转化为物理实践的运用,这才是现代中职物理教学素质教育的体现。因此,现代中职学校要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物理技术人才,必须加强对趣味性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这样才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大力开展趣味性教学;同时中职物理老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将物理教学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充满趣味性。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投入地学习物理。

2.中职物理老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运用趣味性教学手段。

现代中职教学要实现素质教育离不开趣味性教学。素质教学应摈弃灌输式的教学和书山题海式的疲劳轰炸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掘物理知识的趣味性,以此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学方法要有趣味性。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动,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同时还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所以,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例如,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配上相应的实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回答,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物理教学,和老师交流,让学生的疑问及时得到解答。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比赛,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他们在学习和研究物理知识时更加用心,从而取得优胜,得到老师的好评。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又能让学生对物理充满兴趣。

其次,物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也很重要。教师上课还是以讲授为主,要能够把握课堂,要形象、生动地讲,要有肢体动作,用眼睛与学生交流,从学生那里得到信息的反馈,从而调整讲课的节奏或方法。教学中老师趣味性的语言和幽默的肢体动作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师在物理知识的教授过程中,语言要幽默风趣,讲解要生动。例如,在讲授重力知识时,可以与生活中遇到的水向下流等现象结合起来,再配上生动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老师也会更受学生青睐,并让学生爱屋及乌,喜欢上老师所教授的课程。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始终处于愉快的状态,有助于增强物理教学效果。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趣味性多媒体教学。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和网络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因此,现代中职物理趣味性教学离不开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我们可以通过照片、录像、动画、表格、文字等让学生获取很多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在不方便做实验或缺少贵重器材或实体演示太费时等情况下,可用课件代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软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广泛的物理知识。利用青少年喜欢网络和电子游戏的特点,物理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增加游戏元素,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中职物理教学应该加大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的投入,配备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多媒体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当然我们也要防止流于形式,为了公开课或展示课把多媒体、探究式教学、实验教学堆砌在一起,演示实验要尽量实际操作。多媒体只是教学辅助手段,不能替代教师的讲课。只有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让多媒体服务于教学,使课堂既丰富又简洁,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中职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物理知识。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而要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中职学生还处于青少年阶段,容易被有趣的事情吸引,因此,中职老师要将物理教学变得有趣味性,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魅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物理课堂上,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永化.谈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1(09).

[2].更新课程理念 转变教学方式——浅谈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历史教学[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

[3]王自杰.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1(21).

[4]石雪山.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9).

[5]陈琼.《中学数学研究》课程改革的实践与认识[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

篇7

一、备课高效是前提

“高效教学”系列论文指出:“高效备课是营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前提”。备课不仅仅要备教材、教参和素材,还要备好学生、备好问题和练习。笔者在正式上课前从这六个方面精心备课,认真研究教材、教参,吃透高考大纲的要求,这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常识。精心准备教学所用的鲜活素材也是基本要求,尤其要针对不同的授课要求准备不同的素材增强教学的生动性。高三复习课的特点不仅仅是要把抽象理论具象化,还要能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此外,设计课堂提问的每一个问题和相关练习也是十分重要的,没有恰当的提问和练习,空洞讲解说明不能让学生真正领会所学内容。笔者站在高三学生复习的角度深入思考,精心备课以区别于新授课,从而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对比以前在上高三复习课的情况,我觉得最大的改变就是对复习课的备课有了清晰的思路,区别于以前复习课仅仅是找若干个题目让学生练,现在我能从教材、教参等六个方面全方位备课,使得高三的政治复习课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起到最好的效果,把课堂四十五分钟充分运用起来,减轻了学生课后的负担。

二、讲解高效是基础

系列论文指出:高效讲解是“营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基础”,但是课堂上的低效讲解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教师唱“独脚戏”,缺少师生互动;讲解过多过细,重难点不够突出;讲解枯燥空洞,激发不了学生兴趣,等等。对此笔者也感触颇深,这些“高效教学”系列论文指出的低效讲解的情况,在笔者以前的教学实践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而论文在指出问题的同时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强调要注意讲解的针对性、启发性、透彻性、趣味性、感情性和迁移性。

要提高课堂实效,就必须做到“三讲”、“三不讲”,即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讲考试说明规定的考点,讲教材的重点、难点,讲学生的易错、易混点和学习的盲点。这一理念在高三复习课上格外重要,为此我深入研究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重点难点,把《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涉及的所有知识要点细心梳理,坚决把简单知识点占用的时间压缩下来,重点放在重、难点的点拨和讲解上,即把知识点讲透,又能让学生印象深刻,理解到位。这一课知识点从趣味性着手有点困难,但是比较好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情感的涟漪,让他们感受到政治课的美感和魅力”,为此我选取钱学森的事例来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三、互动高效是关键

系列论文提出,高效互动是“营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关键”。

高中政治课教学最难的一点就是如何实施高效的师生互动。而且很多情况下,教师觉得互动的意义不大,特别是复习课。一般在高三复习课上,教师基本很少和学生互动,即使有也是浮于表面的一问一答的简单互动。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就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疲倦感,导致效率低下甚至厌学。学习了系列论文后,笔者体会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并且具体在文章提供的方法指导下设计好课堂互动环节。

笔者按照论文提供的思路,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的兴趣。从钱学森报效祖国,到今天很多公派留学人员没有按时回国的对比中,启发学生思考,引起讨论的兴趣。良好的师生互动的确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而且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打造,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论文给我的启发良多。

四、训练高效有保障

篇8

一、引言

语言学导论是本科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知识必修课程,通常在大三年级开设。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年),该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提高其对语言的社会、人文、经济、科技,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语言意识,发展理性思维,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1]。其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该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遭遇了尴尬:教者乏味、学者无趣。根据我对乐山师范学院2008级英语本科100名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46%的学生在上这门课程时感觉很无聊,12%的学生则感到心情郁闷,其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同时,近年考研持续升温,报考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无论是哪个方向,初试大都要考语言学的内容,而这成了多数考生复习备考的障碍。因此,从学生的视角而言,改变语言学的教学现状,增强语言学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增强英语语言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将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二、趣味性研究的价值

我在万方数据库中以“英语语言学教学”为主题词,对自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颁布以来的近十年的语言学教学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了调查,发现研究者无一例外的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在探讨语言学的教学,虽然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趣味性的问题,但并非关注的重点。

潘之欣指出英语语言学教学依旧停留在语言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体会不到该课程学习的乐趣和用处,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2]。熊学亮也指出“语言学总是使人打不起精神来,原因无非是抽象和缺乏诱人的情节”[3]。鞠玉梅认为在语言学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学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语言学课程有趣、有用,他们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激情[4]。教高[2007]1号文件也明确提出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意义。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正是当前语言学这类理论知识课程教学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三、趣味性教学缺失的原因

1.学生的困惑与茫然。

立足于语言学教学枯燥、缺乏趣味性的现状,对学生而言,其理解能力有限,对于英语语言学这样一门难度较大、理论性较强的专业知识课程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挫伤了学生对趣味性活动开展的兴趣。有69%的学生就表示不愿参加有关趣味性教学的任何活动。其次,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较弱,僵化地获取知识,无法对知识进行很好地吸收利用,因此制约了趣味性实施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学生对语言学的学习目的茫然,大部分学生忙于死记硬背单词、术语和定义,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最终也没有明白语言学学习目的所在,从而扼杀了趣味性教学的实际价值。学生自身的情感和态度无法得到很好的关注,趣味性教学存在片面性。

2.教师的自我中心主义。

虽然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启动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但教师的思想观念并未真正转变,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讲座式教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语言学教学无疑成了教师死板地给对学生灌输语言学术语的过程,学生丧失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平等交流的机会,其能力的培养自然无从谈起。理论知识是研究人员和学者研究的成果和理论,包括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关于人类发展的知识、指导课堂组织的理论知识、教学法知识、评价理论知识、社会文化知识,等等。理论知识为教师的实践提供指导。然而,教师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提高,而忽视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往往思考的是教什么,而不是怎么教的问题,忽视了兴趣的培养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传递语言学知识,却没有注意学生的接受情况,没有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5]。整个授课过程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果差自然在所难免。

语言学是一门思辨学科,具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性,因为是英语专业,教师通常都采用全英文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进而丧失了对该课程的兴趣。这就使得语言学的趣味性教学在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下很难有效地开展。熊学亮也指出,无论其对象是英语专业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相关的书用中文写较好,相关的课用中文讲较妥。这样可以减少学生或读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在语言转码上精力的追加投入,从而扩大读者面和听众面,因为语言学毕竟不是讲故事,初学语言学的人想要弄懂基本概念,必须重复学习和不断思考,此时再把英语当成信息的载体,中国学生的负担就会加重,学习的效果就会减弱[3]。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法方法缺乏多样性,也难以激发学习语言学的兴趣。而由于学校的资源有限,硬件设施不够,语言学教学大都没有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根据我的调查问卷,50%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语言学老师从不使用多媒体教学,25%的学生表示很少使用,只有16%的学生说是经常使用多媒体的。而在传统教室上课,教师缺乏相应的配套资源,如图片、声音、教具,等等。这样,由于教师的教学辅助手段运用不全或运用不到位,导致语言学的课堂的趣味性大打折扣。与此同时,调查中大部分的语言学授课教师都是年轻老师,缺乏经验,他们的语言学课堂大多都是照本宣读,缺乏创新和趣味性。

3.教学资源单一。

高校教材更新缓慢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对于理论课程的教材更是如此。现阶段高校多选择胡壮麟主编的《语言学教程》或戴炜栋、何兆熊主编的《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为英语专业语言学的教材。这两本教材内容详实,知识全面,但是难度较大,不易于理解。袁秀凤曾指出“该书很大程度上是一本专著而非教科书,有些章节在难度上也把握不到位”[6]。在本次问卷调查中,50%的学生认为所用的教材枯燥,37%的学生认为该教材一般,只有8%的学生感到这教材是有趣的。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的教材并非令学生满意。此外,当前的教材都是用英文撰写,专业术语过多,有些甚至无法在词典中查到。而且,教材编撰并非是基于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难以激发阅读的兴趣。

很多教师在进行语言学教学时,仅仅立足于语言学的教材本身,往往不厌其烦地把一个个复杂的语言知识点清楚明了地讲解给学生,却很难得到预期的回报,除了有考研意向的学生会认真的听课做笔记,其他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听之任之,并未真正理解吸收知识。这就是教师们没有从广义上去把握教学资源。他们把教学资源定位在教材和仅有的、常见的教学媒体上,而忽视了生活中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忽视了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结合。

四、趣味性教学的设想

1.转变观念,“趣”在新理念的运用。

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是时展所赋予的要求[7]。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就是要把“以学生为本”落到教学的实处,从人的发展和大纲目标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转变师生角色,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合作与探究的精神,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转变理念并非简单地意味着脱离粉笔和课本而使用多媒体课件,如果不真正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大量的图片文字演示并不会减弱语言学本身的枯燥性与抽象性,相反课件频繁点击必然加快课堂节奏,进而模糊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识与理解,缺少师生互动的课件只不过是纸制课本的电子版本的演示而已,那又是另一种乏味[8]。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增强专业知识,丰富百科知识,才能将一个个的语言学术语讲得绘声绘色、深入浅出,从而降低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的枯燥性,为提升其趣味性和吸引力提供可能。例如,对抽象概念的讲解,除了列举事例,教师还可采用类比和对比方法,使之形象具体,饶有趣味,这样教学效果可能更佳。应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对在实施趣味性教学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以思考,不断总结,提炼出好的方法,加以完善和推广,让语言学充满诱人的香味。此外,转变观念还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单一的考试分数上面,而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人素质、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评定,促进教学趣味性向多元化、高层次发展。

2.关注学生,“趣”在过程。

实行趣味性教学,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意识、鼓励合作与交流,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引导他们通过课堂辩论、演讲、表演、竞赛、课程设计及现场讲解等诸多形式把学习的注意力放在过程之中,而非一个个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之上。本次调查结果也表明,65%的学生认同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趣味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为教学趣味性的增强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性和发展性,提升教学趣味的全面性。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因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将表现欲的满足转化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多给予学生鼓励性和激励性的评价,深化师生感情,树立学生的信心,加强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的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去扩展利用课外时间。朱瑶瑶认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出语言学课外读书目录,引导学生课外学习、读书、查阅资料和开展科学研究”[9]。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将语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只是死记硬背。比如,要引导学生了解学习语言学的目的和价值,将语音学与正确掌握发音结合起来,将语义学与词义理解、搭配结合起来;将语用学与提高交际能力和水平结合起来,让他们感受到语言学的趣味性和学习的意义。

3.改进教法,“趣”在参与。

《大纲》指出,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1]。教法新颖多样,自然具有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就能化枯燥为有趣。语言学教学也应该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单一的讲解,可开展课堂活动,像演讲、报告、讨论、专题研究等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结合图片、声音、视频、文字等,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去,才能积极地学到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以设置任务或布置作业的方式,由学生选择并阐述、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通过书面形式、口头陈述、PPT课件展示或在全班开展交流讨论等形式进行呈现。在收集整理资料、开展调查活动、撰写报告及论文的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资源,既锻炼了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这门课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同时,进行语码转换也是必要的,一味的全英文教学必然加重解码的难度,增加教学的枯燥性,降低其趣味性[10]。在语言学教学中,英语语言学教师充分利用英汉语之间,甚至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转换,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注意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学习效果就会慢慢地改善。

4.丰富教材,“趣”在资源。

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所以编写一本注重基础性、适用性、详略得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索激情的语言学教材尤为重要。在选择教材内容时,在保持语言学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高师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将教学内容集中在那些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一些语言学基础知识上,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11]。只有学生看懂了,他们才能参与,才会探索。同时,所编写的教材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不同类别的英语专业学生要用不同的教材。比如说,高师英语教材的设计就不能等同于一般类别,在编写教材时要注意师范生的特殊需求。此外,教师要多收集素材,丰富教学资源。例如,短小精湛的文章、语段、电影对白,以及谚语、警句、广告用语、新闻用语、公示语、路牌等社会用语,都能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源。如讨论明喻、暗喻、隐喻、双关等修辞手法时,可以用我们熟悉的广告语来替代书本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例子,它们比书上的例子生动得多,有趣得多。教师如果将这些丰富的“教材”在课堂上加以巧妙地运用,那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将不再是一件难事。

五、结语

趣味性教学不是教学的根本,而是增强学习动力和效果的手段,探索语言学的趣味性教学,就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旨归,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才能有效地改变当前语言学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改善学习效果。教师应将趣味性融入到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中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语言学的兴趣和激情。有了兴趣和激情,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果也才能逐步增强,真正实现语言学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语言意识,发展学生理性思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

[2]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1):53-54.

[3]熊学亮.本科生语言学教学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5):18-19.

[4]鞠玉梅.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的思考关[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31-33.

[5]张廷.谈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128-129.

[6]袁秀凤.探索趣味性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模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12-29:62-65.

[7]沈建民,谢利民.以学生为本: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22:48.

[8]唐艺菲.英语语言学课程的互动式多媒体教学[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2):87-89.

篇9

为了使幼儿学生喜欢幼儿园,乐意到幼儿园上学,海原县树台幼儿园的全体教师集思广益,组织开展了幼儿趣味课堂。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我园教师不断完善幼儿趣味课堂研究方案,商讨开展趣味课堂的可行性,将研究内容详细化、具体化。一方面,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购买相关书籍进行学习。通过学习,让教师对国内外幼儿趣味课堂活动的开展现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可以借鉴的经验、优秀案例进行实践运用;另一方面,围绕相关的理论进行思考和分析,对幼儿趣味课堂基本概论、幼儿趣味课堂发展历史、幼儿趣味课堂环境等实践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梳理,对于转变教师观念,尽快投入幼儿趣味课堂做了理论和思想上的准备。

1 幼儿趣味课堂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构建适宜幼儿发展的趣味课堂,探索主题背景下不同类型趣味课堂实施的途径、方法和策略。通过趣味课堂在幼儿园的有效实施,培养幼儿自由、自主、创造性的游戏精神,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重点研究探索实施趣味课堂的指导方法,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和教科研素质。保证教研质量,营造研讨氛围,通过趣味课堂实践活动开展形成有效的指导策略;以活动主题为线索,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构建便于教师与幼儿操作的系统化、目标化的趣味课堂园本课程体系。

1.1 观察法

观察记录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情况、参与游戏活动情况及教师组织开展趣味课堂情况等。追踪个别幼儿参与民间游戏情况,分析趣味课堂游戏开展的适宜性及价值。构建富有园本特色的趣味课堂课程内容体系,通过课程建设,探索开展趣味课堂的有效途径,形成科学的指导策略,以促使幼儿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通过课程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课程逐步形成民族传统美的校园文化。

1.2 案例研究法

通过趣味课堂案例分析不断完善游戏组织形式和指导策略。通过活动实践、经验交流分享、教研沙龙等活动,总结整理特色活动案例、经验论文、课程编写和整理。室内外主题(项目)趣味课堂区域环境的创设;活动材料的设计、制作与整理。撰写游戏观察记录及活动反思;收集整理幼儿活动影像视频资料。

2 幼儿趣味课堂的实施

2.1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创新开展主题背景下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趣味课堂,探求、整理具有本地区民间特色的游戏内容,合理、有效地整合到主题教学当中,指导幼儿轻松、自然、有趣地参与游戏,提高幼儿一日活动游戏化的目的。重点研究教师如何指导幼儿在主题背景下开展趣味课堂、趣味课堂如何与主题课程有效融合的策略。

2.2 促进教师发展

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继续将收集到的游戏按年龄段(根据《纲要》、《指南》目标要求)进行分类整理,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与创新、选择确定适宜本年龄班幼儿的游戏内容。制订小、中、大各年龄段主题(项目)背景下的趣味课堂计划,通过专题教研――同课异构、案例分析、跟踪式教研、体验式等教研活动,探讨有效的游戏组织指导策略。撰写趣味课堂观察记录、个案分析等,形成初步的经验积累,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性、追随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而生成的民间游戏内容的研究作为重点。

2.3 推进趣味课堂研究纵深发展

我园教师利用自然资源和废旧物品制作游戏材料,开发室内、户外民间项目(主题)游戏活动区,创设能鼓励、支持幼儿探索的游戏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丰富游戏环境和材料 。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老师将游戏加以创新和改编,根据内容需要,家园共同参与,利用废旧物品自制大量的游戏玩具,继续丰富游戏材料资源库,为幼儿身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准备,创设积极的物质环境。充分利用幼儿园户外场地宽阔的优势,构建固定的游戏场地和区域。

篇10

中图分类号:H319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中学语文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生早熟、好奇、贪玩、自控能力差、逆反心理强、性格还未定,针对这样的特点,教师在中学语文教育活动中应该运用不同的教育特略,因材施教,使教学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组织与设计出适合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成功的激发出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好语文,为以后深层次的语文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设计出适用于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案。

一、把游戏融入语文教学中,丰富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中学生处于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所以,针对中学生的天性,教师应该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将一些中学生喜欢的趣味游戏添加进来,在课堂中加以运用,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使语言的学习由生硬、死板变得趣味,生动,使得学生不仅语文能力提得到提高,同时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例如,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此可以举行成语接龙游戏,将学生分组,教师说出第一个成语,再让学生根据成语的最后一个字在一定的时间内接出下一个成语,依次循环;除了成语接龙以外,教师还可以举行诗词填空比赛,可以将学生分组,两人一组,由一个学生说出一句诗词,另外一个学生再接出另外一句,几个小组比赛完成后,教师要统计好每个小组在固定的时间内接触的诗词,对于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组老师可以申请给与小组成员一定的奖励,这样,让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到游戏进来,相信在这种趣味教学课中,没有学生走神打瞌睡,大家通过游戏的方式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仅培养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也巩固和复习了诗词和成语知识,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

由于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家长和学校都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忽略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一般将学生的成绩和名次放在教学活动的第一位,学生的分数和名次也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因素,实际上,这种对分数的过度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教学的丰富性,使得教师的理论教育都是为学生的分数和成绩服务。所以,在学校方面必须逐渐的进行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学生名次和分数的过度关注,在教师方面,也应该及时的调整教学思路,将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在课堂上多向学生传授一些天文、地理、政治等各个方面的重要性,在充满趣味性的教学中逐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教师也要经常跟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困惑,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对于一些暂时落后的“后进生”,老师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能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多运用多媒体的方式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生,板书一直是老师采取的主要教学工具,密密麻麻,费时费力,容量有限,浪费时间,学生也只能靠机械的抄笔记的形式学习,记忆起来也不方便,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就给中学语文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上课前,教师可以把提前准备好的教学的PPT准备好,并且穿插一些图形和趣味问答,运用一些颜色鲜艳,吸引中学生注意力的模版,这不仅节约了老师上课书写板书的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除此之外,可以把测试试卷制作成PPT演示文稿的形式,把重点、难点、易错的诗词、成语等方面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好,提示学生做题时一定要注意,联系好以前学习的知识点,在学生做完试卷核对答案的时候,用超级链接的形式把答案链接起来,按下按钮就可以核对答案,这样会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注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培养

阅读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平时阅读量的积累,厚积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阅读是学生写作的基础,只有打好阅读基础,多积累相关的阅读经验,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阅读文本中蕴含的信息,才能实现阅读和写作等相关能力的本质提高。因此,除了课堂上的阅读教育以外,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后阅读,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完成生活经验的积累,文学作品源自生活、高于生活,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的多,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阅读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要读鼓励学生阅读国内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相应的建议,例如,建议学生将所读文学作品中的词汇或者优美的文本抄录下来,不断翻阅;还可以建议学生对所读文学作品进行有感情的阅读,训练自己的语感。通过各种手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除此之外,为了增强学生的涉猎范围,教师可以成立小型的“班级书友会”,即动员每一个学生捐出一到两本书籍供大家阅读,这种“班级书友会”不仅可以让学生阅读到更多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还可以进行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五、“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往往比较注重教与学的内容,注重如何教课、教什么样的内容,怎样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学的怎么样,能不能考高分,实际上,这种教育手段带有一些急功近利的色彩,只是为了考试而教,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迷茫。所以,教师在中学语文的教育中,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语文修养和文化修养的提高,语文修养的内容比较简单,包括辨识语法、认识生僻字等方面,文化修养的内容就比较丰富,包括尊重他人,合作能力、自律能力等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休养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惑,这正是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刻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