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3 11:24: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篇1

(一)诚信的问题。大学校园里,考试作弊现象普遍存在,已经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作弊也由过去的抄夹带、传答案等形式发展到公开抄袭、集体作弊等等,带手机,发短信,甚至找人替考。尽管各高校在考试前会发起“诚信教育”等活动,对作弊者也会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被杜绝,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教育制度所导致的。

(二)组织纪律性差,自我求知意识不强。经过高中的紧张学习,大学环境相对宽松,学生到大学后组织纪律性不强,学习方面不求上进,上课经常迟到,无故旷课,不爱学习,喜欢网游、沉迷网吧、抽烟喝酒,有的甚至夜不归宿,不重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只注重过分强调自我,互相攀比,甚至有的学生跟风恋爱,在公众场合出现不文明行为,在这其中,有的学生没能处理好恋爱和友谊的关系,最终采取极端的行为方式。

(三)心理承受能力差。大学生由于一直在学校这个环境,没有经历过社会的磨练,所以心理承受能力一般都比较低,有调查显示,超过六成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少独生子女更是像个“瓷娃娃”。70%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挫折的时候,都会向父母和身边的朋友求助,仅有30%的学生选择自己想办法解决。在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进行统计时发现,被选率排前三的有“人际关系”、“就业压力” 以及“学习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网络的影响。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跨越国界的特性,各类文化交融、传播,产生碰撞,而且网络文化复杂多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网络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因为内容没有进行及时处理,所以有时候会造成网络污染,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直接性,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大量的垃圾信息,甚至一些下流低级庸俗的信息也在网上畅通无阻,造成严重信息污染。而这些庸俗、虚假的信息对于那些辨别力不高,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学生们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很难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方式还是以老师灌输为主,关于学生管理的工作设置也仅是一般性的事后弥补,并没有超前的预测和预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常常是孤军作战,陷入自我循环的窘迫状态,不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也没有从根本上形成教书育人、全程育人的局面。对于大学校园里出现的新鲜不良事物,不是以预防、排除为主,而是以“堵”作为灵丹妙药,从而引起部分青年学生的逆反思维。

(三)家庭的因素。家长有这样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假如孩子的思想道德水平不高,是学校的教育所致,和家长无关。其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思想道德的影响和学校相比较来说,具有先主性,由此看见,家长对孩子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途径

(一)利用网络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在大学生课程中加入有关网络教育的内容,完善课程的结构体系。首先,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各种非主流言论,抵制不良消息的传播;其次,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加强自我修养。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会使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只有提高自身免疫力,才能免受其害而从中受益。

(二)树立正面典型模范。带动大学生积极向上。对于正在处于学习阶段的大学生来说,身边的先进典型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激发他们提高自身修养。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从高考的压力下一路来,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会感到迷茫,这时为他们树立恰当的榜样,来引导他们融入大学生活就显的十分重要了。

篇2

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成为教育行业最为关注和最难攻克的课题之一[1]。市场经济的多元价值观念在对人才培养规范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遮蔽中占据了大学生思想高地的多个山头,高校青年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急需矫正和拔高。

孔子礼学思想的深刻内涵不仅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更在今天的中国显示出最迫切的需要。春秋战国之际的孔子面对礼乐之崩坏提出了原则具体、内涵丰富的礼学体系,今天的社会失序更加需要孔子礼学思想的光辉重新焕发,对于高校青年的思想道德修养培育更是如此。不论是修身养性、孝老敬亲还是仁义道德,都是能够在今时今日的时代背景之下得到改造和继承的优秀思想精髓。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之后,孔子的礼学思想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理想培育、人格健全、思想净化、修养提高等方面皆有极大益处。不仅可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理论内涵,也能够对民族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起到实效。研究孔子礼学思想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关联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多种可能,是极有时代意义的[2]。

一、孔子礼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一)礼的道德规范功用

礼是立身之本。孔子认为,人离开了礼仪规范就不能成为真正完整的人,人的存在以礼教的约束为根本。孔子在这里提出的“礼”的概念不仅仅包括从前的宗教、祭祀之仪式,还包括人在社会中应该遵守的礼节。所谓君子,就应当一言一行都符合礼教规制,不能越轨、随心所欲。孔子一直强调,“不知礼,无以立”,证明“礼”是立身之本。另外,“礼以行之”、“克己复礼”、“以礼约之”都体现了孔子心中“礼”对人的格局、境界、修养的培育功能。

礼是交际原则。虽然孔子的“仁义”学说强调人与人的社会交往和内心修炼,“礼教”思想更多针对于社会秩序的遵循,但二者并不是完全割裂和独立的体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仁”也是一种“礼”。因为对人和善、团结和谐是与人交往和立身立命的一种较好的方式,也是高尚情操的一种行为准则,当然能够成为一种“礼仪”。彬彬有礼则得孝、忠、亲、爱,这已经涵盖了社会关系中与父母、领导、朋友、配偶等几乎全部范畴。

礼是统治之道。孔子认为,为政者不仅要“仁义”,更要“尊礼”。在统治层面上,“礼”既是政权体系、权力结构、法律规制;也是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既有上层秩序,也有民间秩序,贯通了国家的全体层级。要想长治久安,必须遵循礼教秩序。

(二)礼的基本遵循原则

以情遵礼。孔子认为,礼仪这一形式化的抽象词语背后寄托的是真实的情感,因而成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并在生活中鲜活存在、广泛接受。例如在对丧事的礼教规定中,就体现着臣子对君王的忠诚、子女对父母的感怀、妻子对丈夫的不舍。在祭祀的礼节中,体现出天子对神明的敬畏和对臣民的思虑。没有这些,“与其奢也,宁俭”。也即是说,如果不怀着真情实感,宏大奢侈的礼节场面还不如省去。可见,孔子对遵循礼制的要求之一,就是内心认同、发自肺腑。

以仁遵礼。“仁义”、“礼教”难以分家,只有讲仁义、懂谦让,才能形成“礼”的局面。在遵守礼教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仁”和“敬”,待人尊敬诚恳,才能“归礼于仁”。

(三)礼的时代教育价值

礼能?蛱岣咦陨硇扪?水平。正由于“礼”是立身之本,通过“遵礼”才能实现自身的安稳立足和价值实现。自身修养的水平是以“礼”的外在表现为标志的,待人诚信、亲和,处事得体、尽心,不仅都是“礼”的体现,而且还是当今急需的个人品质。

礼能够改善社会和谐面貌。“礼”是一种伦理,直接面向人际沟通与交流。社会和谐的根基,就恰恰在于社会关系的的秩序井然与合理有度。通过宣扬并践行一种价值规范意义上的“礼”,社会和谐的根基将得到极大稳固,不必要的冲突和对抗将自然化解,社会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

礼能够提升社会契约程度。一旦“礼”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社会契约程度就会得到提升。社会成员心照不宣,彼此向善、行为得当,因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得到增强,社会安全也会得到保障。共同遵守礼法,就是最好的社会契约,并将对法制建设、文化建设等起到帮助作用。

二、孔子礼学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启发

(一)对教师教育原则的启发

晓之以情,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主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根本前提是学生对修养的提高具有主动的诉求和原发的意愿。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实践无一例外地证明,被动接受和一味说教根本无法达到预先设定的教育效果,并且只会事倍功半。现代教育理论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视角也类似地提出,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必须是发自内心的主动建构。在教育布道这一方,教师只有通过晓之以情的“真情教育”,运用鲜活的示例和亲身的体验来为学生展开“说教”――说服式教育。

仁义宽厚,以身作则地为学生树立思想道德修养典范。教育学生如何为人处事,是思想道德修养培育的一大重要目的。而大学生群体的可塑性高、自主性强,在多样价值选择中怎样才能钟情于所谓“正统”的规范,做到“克己复礼”呢?抛开教育体制和意识形态因素不论,单就教育行为的收效提高而言,就需要教师以身作则,用仁爱为学生树立思想道德修养高尚的模范,直接感染受教育者,实现最有力的证明。同时,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育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才能更加客观地对待这一事业本身,以更加宽厚仁爱的眼光对待学生,从而因材施教、耐心施教――这样的做法又在侧面为学生树立起“为人有礼”的标尺来。

(二)对丰富思想道德修养培育之内涵的启发

自我反省,克己自律。现代社会对大学生人才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具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一要求的实际内涵就是学会反省、懂得自律。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他主张每个人都应当遵循对应的阶级秩序,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在今天的发达社会,任何群体都有特定的社会标签,整个社会机体之所以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行,就是有赖基于契约意识的循规蹈矩。遵纪守法、照章办事并不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而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与创新创造也并不冲突。相反,只有懂得在秩序内生存才能活得更好,方可谈及创新创造。我行我素、嚣张跋扈的人则没有生存市场,不懂得自我反省和约束就无法进步。

处事有度,彬彬有礼。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人处事张弛有度是一种分毫不差的理想标准,在社会实践中很难有人做得到。但是,处事得体,讲究礼仪也是成熟的标志和修养的体现。孔子在礼制中也强调“中庸”的概念,这并非折中主义或得过且过,而是基于至善境界的君子之道。不卑不亢、有礼有节,这也是一种应有的和谐处世之法。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应当包括这一内涵,以消除青年人娇生惯养、嚣张跋扈的戾气,养成彬彬有礼的君子之风。

立志?L远,亲躬亲尝。要想在社会中立足,就必须给自己定下长远的志向,并且以一贯制、持之以恒;否则,就有可能变得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在孔子看来,人伦不定、秩序失常,这是极不符合礼法规范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也需要强调立志和亲躬的内容,这对不仅对青年人的成长成才有帮助,还有利于从理想信念追求的角度对社会秩序的构建与维护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篇3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崇礼尚仪”是中华民的优良传统之一。当今身处竞争激烈的改革深化时期,重视礼仪修养对大学生的成才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继承和改造周礼的基础上形成了丰富的礼学思想,并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和言行中对“礼”都极为重视,在《论语》中言及礼字多达75次。当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孔子礼学思想的精华,有益于从认知和实践层面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水平。

一、重视礼仪修养,关注人格完善,打造谦谦君子。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礼仪也是对人进行德育和人格完善的重要手段。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想在社会立足,不学习礼仪将会寸步难行。孔子还把礼仪修养看作既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认为用政令和刑法来治理百姓,老百姓虽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而用道德和礼教来引导百姓的话,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更乐于服从管理和统治。孔子坚信人的善良品质可以通过教化培养起来,礼能使百姓知耻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并最终达至天下的太平。

孔子还特别重视礼仪修养中人格的完善。他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指出人的文采和实质应配合适当,人不仅追求文雅的内涵,还要追求举止的端庄得体、合乎礼仪。强调惟有在修养上注重礼仪与美好品格有机结合的人,才能成为具有完善人格的谦谦君子。

此外,孔子重视礼对德的作用,他认为各种美德需要礼来加以规约才能发挥正能量。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泰伯》) 孔子认为恭敬、谨慎、勇敢、正直虽然是人的美德,但是如果没有礼的约束,则会造成过劳、软弱、动乱和伤害等不利影响。孔子还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可见,知、仁、庄诸德虽美好,但如果不以礼加以节制,就不能成为真正美善的德性。

礼仪是评价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标准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的行为举止对个人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新时期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非常必要。大学生通过接受系统的礼仪修养教育不仅可以弥补当前高校礼仪教育欠缺的不足,同时也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涵养,塑造良好的礼仪形象。

二、以仁为本,以德铸魂,成就求仁向善之礼。

孔子认为,礼的形式化和虚假性是导致春秋末期礼崩乐坏、价值失范的主要原因。因此,孔子强调礼中仁的基础作用,并以此来反对礼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孔子认为,只有注重内在的德性修养,外在言行举止才能体现真正意义上的礼。

仁是孔子修身思想的最高准则,孔子认为行仁又离不开人发自内心的敬意和情感,心诚才是礼的根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 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孔子强调了情对于礼的重要作用,认为一个人若行为符合礼仪但内心却毫无敬意,这样的表现不值得赞赏。孔子在祭礼与丧礼中强调情对于礼的重要性,他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在事奉父母之礼方面,孔子也强调态度}敬、神色愉悦对孝礼的重要性,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关于以仁释礼,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指出人与人交往中通过将心比心和推己及人来达到融洽共处和良性互动。强调个体在发展的同时,也要设法促进他人和社会的发展。

以仁释礼,以德铸魂表达的是一种拥有情感和温度的礼仪,体现出一种“善”的特质,并倍增了个体的魅力。作为一名大学生,要认真思考和领悟真善美的内涵,即要明辨是非,心存善念,更要以“善”的行为规范约束自身的言行。大学生要努力追求仁爱、博爱和敦厚宽容,才能拥有和谐美好的生活。

三、知行统一,内外兼修,涵养明礼有德之才。

孔子认为,人的内心都有一种向善的动力,只要你乐于践行,仁就会自然达至。他说:“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孔子还强调内省自律对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他说:“吾日三省吾身。”孔子还要求弟子们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雍也》),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在他看来,人们的一切行为举止都要符合礼仪规范,通过不断加强修养和多方面的践行, 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与礼仪形象。

怎样才能实践仁并达到礼的地步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的要求就是仁了。在实践中,孔子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他把尊礼、守礼、行礼,当作是是一种自我修养。《论语・乡党》记载:“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这就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礼仪的表现。礼仪是一个人向上的动力,对大学生而言,只有内心和行动上有了对“礼仪”的崇尚和践行,心中自然就会向往美好和光明,就会主动抛弃低俗并择善从之。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有美好德性的人。为达此目标,加强礼仪修养教育非常关键。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既需要道德观念的认知,更依靠不断的道德实践。对大学生而言,既要强化他们的礼仪习惯,弘扬文明风尚,又要涵养和践行美德,真正做到内外兼修,并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傅佩荣.傅佩荣<四书>心得[M].上海三联书店,2007(5).

[2]齐英乔.从《论语》修身思想谈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8).

篇4

Abstract: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age, college students as a new force in society, for all things are full of longing, is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s future and hope. In university period, students in the life, career outlook, values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stage, in the complex background, itself less experience, mental immatur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thoughts and mental state with in the new period. Moreover,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standards to be improved.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gin from wher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present situation;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33.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迫切性和科学性

正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代表着祖国的未来,也肩负着历史和人民的使命。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然而,在这个文化与价值观相互交杂的时代下, 当代的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呈现出了令人担忧的情景。一例例触目惊心的大学生“命案”,例如 “马加爵案”、“药家鑫案”、“上海复旦投毒案”等等,还有一些高校大学生的自杀事件也是屡见不鲜。一些研究学者称为“道德修养滑坡”,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欠缺,各种社会问题出现。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具有极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思想道德修养方面考虑,思想道德修养是每个人特有的品质,是随着我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不断沉积中形成的。在复杂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的文化和人们的思想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思想道德修养代表着中国人的为人处事和行为准则,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核心群体,其思想道德修养不足就容易产生各种社会问题。因此,在新时期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已经成为如今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社会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加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出德才兼备之人;使得每个大学生形成独立的个人品质,并具有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让“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想远离大学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最终,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并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的共同理想中,在党和人民的期盼下,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现状

(一)高校对思想道德修养教育重视不够

一般人看来,思想道德修养好像是小学、初中阶段需要着重教育的内容,其实不然。大学阶段是学生各种思想行为和价值观的最终形成阶段,没有正确的引导就容易误入歧途。再看如今的高校,依然重视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略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在大学生评价体系中,很难看到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科学评价。高校教学上的忽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学生也会同样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不应该在大学,学校也不会看到这方面的突出成绩。因此,高校和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忽视现象较为严重。

(二)高校缺乏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每个大学生都深知,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有有较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多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在家长和老师的双锤出击中为“分数”奋斗,进入大学后的他们开始放纵。虽然他们已经是成年人,但是一直在管教下的学生没有较强的自律能力,与此同时,高校又欠缺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不能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校园氛围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高校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方式和方法需更新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好比这项工程的设计和技术,设计和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水平,而教育方式方法是否得当也影响着教育水平和教育成效。如今,高校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方式和方法较为传统、单一,多以理性说教为主,以宣传政治理念为主,脱离实际生活,仅停留在口号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想通过一周一次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是不科学的。因此,高校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方式方法需更新。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着手点

(一)以养成教育为方针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

一直以来我国都倡导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前提,然而德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较为单一、实效性差、空洞等,更重要的是高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陆相比较台湾,源于同一种文化积淀,台湾的德育教育有很多值得大陆学习的地方,就比如台湾的养成教育思想提高了学校德育水平。所谓的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其内容是极其广泛的,而高校大学生也需要养成教育,这是更加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方式,小到学生是否乱扔垃圾,大到学生的爱国意识。注重养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具有根基,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好公民,最终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二)以学生为核心建立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核心,坚持以“以学生为本”,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保持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给予科学的引导。高校目前急需建立科学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体系,改变目前单一的思想道德修养学科的教育,将德育渗透于其他学科中,贯穿于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同时,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说教和政治化、空洞化的教育内容,让思想道德教育更加生活化和人文化;高校还要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中蕴含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最终,建立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氛围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以网络为纽带推动思想道德修养教育

在信息时代,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网络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交往范围等等,因此,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推动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一方面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另一方面,教育与网络的结合也是大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多样性和时效性,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的影响是巨大的。例如,学校建立本校的思想道德修养网站,让学生成为维护网站的管理者,这样不仅能够潜移默化的将思想道德修养渗透于学生思想和行为中,还调动了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学校的归属感更强烈。总而言之,以网络为纽带推动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具有极大的潜力。

结束语:如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新时期下的大学生背负了许多压力,如何让他们在高校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外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让人生更加有意义,成为教育界的攻坚课题。让大学生在高尚的道德品质的指引下,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难题。最终,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利于我国公民素质水平更上层楼,并将会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篇5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时代的转折点上,承载着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可以说我们即将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程与走向。时代要求科技的进步,时代要求人性的回归,时代更要求我们必须德才兼备!提到德才兼备,我们就不得不说到“德”。那么什么是“德”呢?

“德”亦是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自身的存在规则。它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那么什么又是“才”呢?相较于“德”而言,“才”同样也包含着广泛的内容。而“才”的本质是“智”。“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智”是当代大学生掌握的各种科技文化知识的程,“智”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智”并不是简单的IQ指数,它在更大的程度上代表着心理成熟的表现程度。“才”在本质上指出了个人对于知识的掌控与应用的技巧性。而所谓的才高八斗,其实就是形容某个人能更好的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对事物做出诠释。

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必须要明确的认识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和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统“帅”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大学生来说“德”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才是王道!

综观历史,有才无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可是他们全没留下好的名声。秦珲不聪明吗?有才华,不然又怎能权倾朝野?但是遗憾的是他没德行,结果遗臭万年,遭受到历史的唾弃。和申,又一个只注重“才”而无“德”的典范。即使当时可以讨得龙颜一悦,权倾一时,但最终仍是为后世所不耻。为什么?你能说他智商低吗?显然不能,其实,只是他不懂德才结合的道理。

那么我们又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即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承。道德与法律同是调节人民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他们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道德与法律不可分割抵触。其次,要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毕竟我们是学生,学业本是我们的主业。如果我们连学业本身都搞不好,那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一个合格大学生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如高尔基前辈说的一样:我对于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所以我们学习的同时努力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会如此重视“德”?那是因为“德”反映着人们的基本心理状态。我们通过对“德”的把握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的发展的方向,确定自身的生存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形成自身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觉的扬善抑恶,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保持社会和个人的健康发展。德与才应该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自古以来,人们在学习的同时就十分注重德行。因为他们知道学以致用中的“用”是用在对他人对团体对国家甚至是对人类社会都有益处的事情之上。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课能帮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自己的业绩。具体地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篇6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意识形态诉求及包含的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是最为丰富和复杂的。它既包括道德观:人生观、道德,又包括理想、爱国主义和基础法治意识的培养。同时还包含着政治理论教育以及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本身包括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感,锻炼人们的道德意志,确立人们的道德信念和养成人们的道德行为习惯等互相联系的诸环节的实践过程。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也具有一个认同适应、自觉主导的过程。

一、自我认同与道德认识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是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并对其做出出色研究的社会学家之一。他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①他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即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第三,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就逐渐形成了。库利非常形象地把这个自我意识和个性形成的过程比喻为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库利还注意到“初级群体”在个性发展和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的研究者指出,镜中自我在自我认知中发挥了“放大镜”的功能,所以他人在场时人们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对他们的行为和自我意象有着极强大的影响。②例如,有的人会对自己的“肥胖”感到焦虑或尴尬。镜中自我包含的是一个主观过程,并不需要与客观事实一致。因此,有些厌食症患者故意让自己挨饿,不断产生自己太胖的心理暗示,否认自己已经很瘦并且患“厌食症”这种疾病的事实。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以及关于这种社会道德关系的伦理、原则、规范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就是通过道德知识的教育,使受教育者理解一定的道德理论、原则、规范的内容及其正义性和合理性,明确个人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道德义务;同时使他们掌握区分是非、善恶、荣辱、美丑的基本标准和知识,并能运用道德知识和标准,对思想、行为、事件进行善恶判断。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人云,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也就是说只有具备深刻的道德认识,才能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只有具备深刻的道德认识,才能提高识别善恶和行为选择的能力,增强履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因此,提高青年的道德认识,发展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过程,应该从大学生的思想和自我意识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发展的差异。在这一时期青年的成长容易遇到自我认同危机,即对自己所扮演的“大学生”角色定位认识不清,尤其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更加突出。自我认同危机假如不能及时化解有可能会导致偏离行为,这也是当前道德问题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的原因。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然而当前有不少的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程的兴趣不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讲授的内容多为理论知识,脱离现实生活,学生道德认识缺乏亲近感。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发展学生自我意识的“诱导”作用,要对所接受知识和信息进行甄别,同时还要对个体化和人的主体性有正确的认识,有目的性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逐步形成“理想的自我个体性道德意识”和“现实的自我个体道德意识”,能够用“理想的自我个体道德意识”作为“现实的自我个体性道德意识”。例如,我们在讲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的时候,先让学生观看央视纪录片《幼童》,诱导学生在“理想自我个体性道德意识”下形成“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形象,并以此来比较现实中的自己,发现自己认识上的不足。理想形象和自我形象之间的差别越大,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的认识也就越清晰,自我道德认识能力的形成过程就越快。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大学生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的影响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它是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道德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直接作用于社会生活,它使道德品质具有了社会价值。因此,道德行为的培养十分重要。但是,道德行为产生后,道德教育的过程并不能就此结束。因为这种道德行为所反映的道德品质还不是十分稳固的,容易出现反复。只有在道德意志的作用下,经过长期反复的社会实践,变成一种完全自然的、稳定的、无需意志约束和社会监督的行为习惯时,道德品质才真正形成,道德教育的目的才最终实现。同样,在道德教育中仅仅培养一些道德行为还是不够的,必须养成道德习惯,形成道德品质,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③的状态,道德教育的目的才算实现了。个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具有行为的自主性,在行动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觉意识和支配能力,对实践过程形成主导和控制作用,并为自己的自主行动后果承担责任。个体化的这种自主机制体现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推进了现代社会这项人为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同时也塑造出了每一个人的历史。正因如此,马克思主张:“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④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实践性非常强,教学中可以寻求多种方式,让学生广泛融入社会生活,尽量将课堂向课外延伸,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进行修身导行。例如,走进农村和城市社区,感受社会变化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冲击。还可以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根据学生专业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法律咨询服务,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或文明出行宣传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了解企业对员工素质尤其是道德修养素质方面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自主将道德意识化为道德行为,实现德性到德行的转化。

篇7

中图分类号: G812.47 文献标识码: A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新疆高校,近年来民汉合班的情况不断增加,在有些民汉合班的班级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接近一半。而且民汉合班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还将不断上升。而长期以来,新疆高校使用的基础课教材是教育部统一制定的教材,授课内容符合汉族学生的实际需求。但是随着民汉合班情况的增加,用同样的内容去完成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这种无差别的教学模式就会出现一些现实的问题。通用的教学内容没有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那么,伴随着新疆高校大学生民汉合班比例的不断上升,怎样提高基础课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效性,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新疆高校民汉合班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

基础课的教学内容适用于汉族学生,但是在民汉合班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适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摸索和总结。否则教学内容就会过于泛泛而谈,不能调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的思想问题。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少数民族大学生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因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绝大多数从小就一直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度非常高。而基础课教材中的内容缺少了相应的针对性。例如,在进行道德观教育的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这一部分内容,使用的基本上是汉民族为主的传统道德,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认同度会较低。其次,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宗教的影响较深。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宗教氛围相对浓厚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宗教的影响。同时,宗教又和本民族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形成了本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如何正确地看待宗教,避免学生受到极端宗教势力的影响,解决学生头脑中的一些现实的疑问和不解,这是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高校后必须解决的一个思想问题。这同样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但是,在基础课的人生观、世界观教学过程中,由于汉族学生受宗教的影响很小,因此,教学内容对此基本没有涉及。这样一种状况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现实的需要很不相符,特别是面对宗教极端势力不断向校园的渗透,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在大一入校后,就接受相关的教育引导。在目前新疆高校基础课的教学中缺少相关的内容。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较低,对汉民族的文化了解较少,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很低。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高校后,虽然都要经过一年的预科教育,专门学习汉语。但是,由于学生的汉语底子普遍较弱,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很难在一年的学习中得到较大的提高。这一客观条件决定了在民汉合班授课时,少数民族学生的参与度很低。特别是在课堂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往往只能选择保持沉默,因为他们很难运用汉语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来。

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汉族的传统文化了解较少,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内容都与汉民族的传统文化联系密切。这些教学内容对于汉族学生而言参与度很高,但是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他们很难参与进来,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新疆高校民汉合班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课教学的特殊性

新疆高校民汉合班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课的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群体的特点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而有效提高基础课的实效性。

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与基础课的教学相结合

要增强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融入基础课的教学中。各民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都创造了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而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例如,维吾尔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维吾尔族经典著作《福乐智慧》、民间谚语、民间故事、十二木卡姆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优素甫·哈斯·哈吉甫在《福乐智慧》中对于人拥有善德的重要性给予的极大关注以及对什么是善德,人如何才能获得善德的阐释,用维吾尔族经典著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定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再如,在讲解爱国主义时,同样可以运用维吾尔族的谚语来体现维吾尔族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浓厚的爱国主义情结。例如,“祖国——金子的摇篮,人民——智慧的源泉”“只有国家团结安定,才有人民笑容满面”“离群的会被熊吃掉,分裂的会被狼咬死”。在维吾尔族的谚语中,提倡将无尽的爱献给祖国,并竭尽全力为了祖国而奋斗。维吾尔族著名的诗人纳瓦依在其爱情长诗《帕尔哈德与希琳》中,借帕尔哈德对吹拂着他的清风说:“喂,黎明之风!看在真主的面上,请你停一停,停一停,你吹到中国去,替我亲吻一下那里的土地!”①当中国面临日本侵略时,维吾尔族诗人穆塔里甫的《中国》,激励着各族人民为拯救祖国而英勇斗争。“中国!中国!你就是我的故乡!因为我们成千上万的人民,生长在你那温暖的、纯洁的怀抱里。从你那里,我们找到了正义,认识了自己,明白了真理。因此呵,在我们肩上,负有你无穷无尽的债务,这个债务是我们一定要清偿,哪怕付出我们的头颅。”②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主义、团结的思想,对于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将少数民族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与教学相结合,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汉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有助于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增强民族团结。

例如,在讲授加强道德修养部分时,可以将维吾尔族的经典长诗《福乐智慧》与《论语》的道德教育进行对比,使学生们理解《福乐智慧》既是维吾尔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同时,又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引导学生学结,《福乐智慧》与《论语》在道德教育思想上的一致性,使学生认识到《论语》早在唐代以前就传到了新疆地区,一千多年以前,《论语》就在新疆各族人民中广泛传播,影响非常深刻。作者优素甫在《福乐智慧》的散文序言中也明确提到,此书是用“秦地哲士的箴言和马秦学者的诗篇装饰而成。”这说明,优素甫在写《福乐智慧》时曾深受中原汉族哲人、学者的著作和诗歌的影响。同样,我国已故的著名作家老舍在谈到《福乐智慧》这部作品时指出:它不仅是维吾尔族的宝贵遗产,同样也是祖国文化历史的宝贵财富③。《福乐智慧》与《论语》的关系,反映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与祖国文化传统之间密切的血缘关系。《福乐智慧》关于德育教育的思想则体现了祖国中原文化和回鹘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通过这种比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增强其对祖国文化传统的认同感,使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展开。同时,在介绍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参与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通过课堂的讨论,也能够使汉族学生更多地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民汉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为民族团结打下牢固的基础。

再比如,在讲授法律基础部分时,可以引用《福乐智慧》中的法律思想来说明在维吾尔族的发展历史上,这部经典著作体现出了丰富的法治思想。《福乐智慧》是中世纪法律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典范。作者在集中论述处理国家与公民关系、解决公民内部关系、智慧与幸福的关系等诸多方面,都表达了一种法治的理念。例如没有公正、有效的法律规范和法律设施,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安居乐业是无从谈起的,认为法律是在各种处理社会关系的手段中最主要、最有效、最公正的调整工具。作者认为,法律应以公正为基础,法律能够禁止任何不公正行为和现象的出现,公正的法律是调节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工具④。将少数民族经典著作中的法治思想与当代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结合起来,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宗教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受宗教的影响较多,这与汉族学生的成长环境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面对新疆宗教极端势力的影响,帮助大学生树立起一种正确的宗教观,这是一个极为紧迫的任务。因此,作为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重要课程,基础课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授课时,不能回避如何正确地认识宗教这一问题。基础课在涉及这部分内容时,要重点关注学生在现实中遇到的很多不解和困惑,例如为何在学校不能从事宗教活动;怎样理解自由;宗教服饰和民族服饰的区别;宗教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合法的宗教活动与非法宗教活动的区别等一些与现实联系非常紧密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适合的讨论主题

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围绕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现象,汉族学生对于探究的问题兴趣浓厚,而且自主学习效果较好。但是,民族学生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习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这与教师设计的探究主题有着重要的关系。例如,同样是针对加强道德修养这部分内容,如果设计的主题是道德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等,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度不高。但是,如果将主题首先设计为展示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那么少数民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非常高。再通过这一主题引入其他相关主题,就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基础课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必须考虑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基金项目:新疆大学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三期项目,项目编号:XJU 2013JGY12)

注释:

①《论伟大的诗人纳瓦伊》【C】,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7页

②《维吾尔族简史》编写组,《维吾尔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387-388页

③1956年,老舍先生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④阿不都秀库尔·伊明,《福乐智慧》宝库【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

参考文献:

(1)文灿辉,《福乐智慧》与《论语》道德教育思想比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7)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59-02

法治现代化的核心就是人的现代化。法治国家的建设,必然要求公民法治观念、法治精神的培养与塑造,最终表现为公民稳定的法治人格。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也是未来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重要来源,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大学生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更应具备稳定的法治人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程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提高法律素养的重点课程,肩负着帮助大学生立志求知、树德做人的重任,应该充分发挥对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培养作用。

一、《基础》课教学中师生的主体性是法治人格培养的基础

现代法治人格是以人格平等与独立人格为基础,因此法治人格的养成是以主体独立为前提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体现,自主、创新是主体性的基本要素,因此要“成为一个人,并尊重他人为人”,“成为一个人”就是自主创新,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尊重他人为人”就是他人能够自主,他人的积极主动性得以发挥。在《基础》课教学中师生是教学矛盾体中的两个方面,学生主体性是核心,教师的主体性则体现为主导作用的发挥。大学生自身是其法治人格养成的内因,法治人格的养成是自身自觉学习的结果。但教师作为主导是大学生法治人格养成的外因,在大学生法治人格养成过程中是非常重要,教师的主导这一外因可以发挥引领、促进以及纠正的积极作用,也可能起着相反的消极作用。因此,正确而充分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是大学生法治人格养成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法治人格的养成

《基础》课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目的在于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基础》课的结构设计为绪论和八章内容,所有的内容只要深入发掘,发挥好师生的主体主动性,都可以促进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养成。第一,以成长阶段的转变为契机,使大学生人格自主性得以确立。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仅是生理年龄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心理的逐渐成熟。现代的中学生,一方面,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促使其社会化进程加快;另一方面,独生子女的身份和考学的压力使得其对社会与自身关系的发展认识又非常肤浅。崭新的大学生活对于新生来说既新鲜又充满困惑,如果引导不好,一些学生就可能迷失自我。作为基础课教师,通过《基础》课程的第一部分内容,不仅仅是介绍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启发引导学生自信、自律、自立、自强。在教学关系中,教师应尊重学生,鼓励“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知求真精神,同时关心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遵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之道。例如通过采用讨论的方法探讨入学以来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新情况,启发学生对珍惜和宽容的思考;通过调查大学生生活消费等问题,引起对自身形象及与家人、社会的关系的思考等。通过教师的积极正确引导、学生的认真参与,大学新生就会逐步脱离人身依附和思想依赖,实现相对独立的主体人格。第二,通过专题教学的生动深入,使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内在品质得到培养。国家是国民发展的大环境,为国民的权利实现提供基本的条件,而国家的发展是由国民这一主体通过承担责任、实现权利的过程来促进的。这一过程正是个体创造人生价值的过程。人生价值的实现不但需要掌握专业技能,还需要高尚的道德品质,包括良好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选择与大学生自身很近的正反事例进行讲述,在教师的精心辅导下,可以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演讲的形式将个人不同层次的理想、国家的命运与个人责任的承担、权利的实现紧密融合,使学生深入思考其人生价值中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内在统一性,达到促进大学生法治人格内在品质养成的目的。“法治专题”的课程部分以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为目标,重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法治素养。法治部分虽然占教材的少量内容,却是以“法律思想观念引导”为核心的法理学、宪法学和其他部门法学的内容整合,整体性和综合性很强。针对非法律专业的学习主体,以宪法精神为核心的法治理念、法治思维的培养是该部分教学的中心内容,具体法律知识和案例则是培养学生法律信仰的基本材料。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生动具体的案例分析将法治理念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以理性的批判精神观察法律现象,使学生的法律素养得以提升,逐渐积淀其稳定的法治人格。

三、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教学的自我教育进行法治人格的自我培养

篇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入手,对“基础”课的教学改革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探索,以期进一步提高该门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特点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大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也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一)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自律意识较差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按人均教育成本收取学费的政策,这使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费远远高于普通高校。一般来说,就读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家长的娇宠和呵护使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缺少自我约束的锻炼。进入大学后,一些学生便陷入生活无规律、起居无定时、学习无目标、花钱无节制的混乱境地。

(二)综合素质较高,文化基础薄弱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生一般家境较好,不少学生在兴趣爱好方面受到较好的引导。学生见多识广,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特别是在文体、书画、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社会活动等方面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但相对于母体高校学生而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成绩多数为中等或中等偏下,生源质量不高,入学起点偏低,文化基础相对较差。

(三)自我意识较强,自信心不足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生思想活跃、性格开朗,求新、求异意识较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非常关心自身的权利,强调个人能力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张扬个性,勇于在活动中表现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关注。但由于高考成绩的差距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产生了“能力不足、低人一等”的感觉,特别是降分录取的学生,更是感到“底气不足”,常常迷惘、困惑、怀疑自己。因而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缺乏自信心,表现出一定的自卑感。

(四)学习目标远大,意志力不强

多数学生都满怀信心来到学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一雪“前耻”,有着远大的事业抱负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入学后,他们什么都想学,什么事都想做。但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行为等方面也存在着失误与不足,使得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及行为往往因经受不住一时的挫折和失败而束手无策。一旦考试成绩不合格,就会思想迷惘、生活懒散、自暴自弃,产生厌学情绪,继而出现迟到、早退、旷课或中途退学等现象。

二、增强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基础”课教学实效的对策新思路

“基础”课是针对大学一年级开设的必修课程,与其他专业学科相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它既重视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教育,又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既需要理论灌输,更需要实践参与。这些特殊性要求中外合作办学的“基础”课必须面对大学生的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基础课”是对大学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入门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的主渠道,因此,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基础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大胆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力求生动活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各院校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基础课”教学,并确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各院校各部门的领导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高校“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基础课”是一门对大学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入门课程,又要在具体行动上落实到位,即在人、财、物的安排上,保证“基础课”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教师要增强责任意识

“基础课”是一门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课程,是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法律、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困惑,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对未来的信心,培育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作为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的根本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应该是育人。为此,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增强责任意识。为了确实做到上课具有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上课前不仅要专研教材,熟悉教材,更为重要的应是了解、熟悉教学对象(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及实际困难、实际需要,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各方面特点;同时“针对新生适应能力差、依赖性较强这一特点,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教会学生确立:独立生活;虚心求教,细心观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等意识”。只有熟悉教材,钻研学生,了解学生,切切实实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因材施教,才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感化学生,从而使他们感觉到教师人格的温暖和伟大,然后才能自然而然的融入新的环境,融入大学的新生活,适应大学的新环境,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四)教师要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

首先,教师要提高个人的理论业务素质。时代的变化发展,要求“基础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新事物、了解新情况,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潜心学习先进的思想理论、教育理论,系统地学习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使自己适应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视野。

其次,教师要提高个人的人格素质。人格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基础课“教师的人格素质作为人格健全的个体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格素质,直接关系到“基础课”教师能否卓有成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基础课”是否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关键。中国古代先哲曾言“其身正,不令而行”;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代表人物罗杰斯说过:“当促进者是一个真实的人,坦诚无遗,同学生建(上接第96页)立关系时没有一种装腔作势或者一种假面具,这个时候,他总是能富有成效的。”

三、以“一充二改二加强”促进“基础”课教学改革

(一)充实教学环节,以“实”强化学生学习效果在坚持“基础”课指导思想的

同时,“基础”课教学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在教学环节的“实”字上下功夫,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第一,强调以情感人,寻求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如课堂案例讲演、小组辩论、热点问题讨论等活动,加强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和体验。第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节、科技节、校庆、社团等活动,促进学生提高交往、协作、口头表达和活动组织的实际能力。第三,充分利用地方的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开展各种纪念活动,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和追忆烈士们的人生道路,提高自我道德风范和人格标准。第四,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公开审判。使学校与社会、课堂与法庭、理论知识与司法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活生生的法制教育,亲身体验法庭和法律的尊严,从而达到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五,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参加社区公益服务、到工厂企业学习参观、到养老院开展关爱老人的活动等,使学生从多方面接触社会,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改进教学方法,以“活”增强教育互动性

“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增强灵活性和科学性,用活泼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一,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安排,可教师独立开课,可多人专题式教;可上大课,可上小课;可教师讲授,可学生讨论;可课堂教学,见习实习;可撰写报告,可口头演讲;特别要注重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第二,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的特点特长,善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和网络式教学,力求生动活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努力提高教学效果。第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激活学生的思维。多媒体课件、图片影像资料、Web课件等不仅有利于教师讲深讲透,加强师生的交流,而且延伸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思维更加活跃,对理论的理解更容易深入,摆脱过去空洞、抽象、枯燥无味的局面,增加知识的科学性、直观性和趣味性。通过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加强“基础”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扭转其学科化的偏向,充分保障“基础”课德育功能的实现。

(三)改革考试方法,以“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试制度和办法对“基础”课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恰当的考核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一,为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基础”课的考核不能“唯分数论”,不能一张试卷定成绩,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提高和现实表现。第二,在考核环节中,构建综合考核体系,强化“学习过程”的考试,将“知识记忆”的考核改为“知识应用和学以致用”的考核。把考试改为开卷考试和小论文、心得体会等相结合,同时增大平常学习态度和课堂、生活表现的考核分值,按百分比计入“基础”课的成绩,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考试方法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四)加强教学研究,以“真”促进课程建设“基础”课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入门课程,切合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需求以及大学生活实际,必须加强课程建设,真正开展起务实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

第一,教学主管部门必须加强课程管理,整合教师团队,强化教学组织,安排教学过程,切实调动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的两个积极性,教师必须教好,学生必须学好,领导必须管好。第二,开展教研活动,围绕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途径以及课程的难点、重点进行讨论,使教学内容得到贯彻实施。建立集体备课、听评课、教学观摩及评价等制度,为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借鉴、完善知识结构提供平台。第三,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引导热点,增强教学的感染力。选择一些具有实用性,富有时代感的案例、影视素材,以拓展学生视野,熏陶学生情操。

(五)加强教师情感投入,以“深”促使教师教好书育好人

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和谐一致、感情上交流融合、互相尊重信任,才能把“基础”课的理与情有机结合,也才能使“基础”课入耳、入脑、入心。教师要对学生投入更深的情和爱,以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既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第一,教师要不断充实和完善知识结构,注重自我发展和自身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教学艺术,在教学中自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美学等知识,成为“基础”课的“经师”。第二,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积极对待教学工作,热爱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工作,用自己正确的职业取向和个人魅力,指导学生、帮助学生、热爱学生、感染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既教书又育人,做善于育人的“人师”。当前,“基础”课教学面临着一个新的起点,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把教育人与关心人结合起来,把塑造人与服务人结合起来,使“基础”课的教学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这个根本任务来进行。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求提高“基础”教学效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以增强“基础”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钟万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7):175.

[2]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34.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课题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修订版):2.

[4]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的编写过程以及对广大任课教师的几点希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增刊):24.

[5]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76.

[6]卡尔.罗杰斯.促进学习中的人际关系[A].转引自:方展画: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论评述[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0:151.

[7]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176.

[8]郭湛.人活动的效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5.

[9]威廉.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35.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青年项目基金(课题编号:2012KYQN65)。

篇10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343-02

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礼起到了最为核心的作用,钱宾四先生曾经说过:“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得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而在中国文化里,道德就像无形的约束,约束着个人、家庭、社会,维系着社会和谐健康地发展,推动社会不断前进。而礼是道德约束的外化形式,这也正如荀子所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一、礼的基本精神

“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是《礼记》开头的第一句话。意思是说,任何时候都不要有不敬之心,容貌要矜庄,说话要谨慎,只有如此,才能安定天下民众。《孝经・广要道章》这样定义礼:“礼者,敬而已矣。”所有的礼,它的核心就是表达内心的敬意。无敬则不成其礼。礼的基本精神就体现在一个敬字,礼的基本精神就是尊重他人[1]。与他人交往时要做到自谦与敬人;《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对待父母与长者,要做到尊敬,孝顺。通过践行礼来表现和推广对他人的尊敬与爱戴。

二、礼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礼仪,是一种行为准则和规范,是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那么他则是个缺乏修养的人。大学生作为建设国家的中坚力量,理应掌握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懂得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来要求自己,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栋梁。

1.当代大学生礼仪缺失的现状和原因

知书达理,待人以礼,应当是大学生的一项基本道德修养。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整体的文明礼仪素养不容乐观,存在着礼仪素养与所受文化教育程度不对等的情况,在礼仪修养方面存在缺失。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普遍存在,此外还存在很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的现象,例如,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自私、高傲、鲁莽等缺乏基本交往礼仪的现象;在公共场合大声说笑、随便吐痰、乱扔垃圾等缺少自我约束的行为;在公交车上,不给老、弱、病、残、孕等需要帮助的人群让座等公德意识缺乏的现象;过分追求个人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绝对的自我,不会尊重他人,缺乏与身边人融洽相处的能力;不尊重师长同学,见面不问候不谦让;甚至更有学生把这种无视他人、无视纪律、放浪不羁的行为当成是个性追求,他们一味的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如何尊重别人。他们自然会被认为是不懂礼、缺乏道德修养的群体。

这种礼仪的缺失,有着很多方面的原因:社会方面,国家的改革开放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文明气息,但同时一些不良的生活习俗也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大学生。西方的个人自由主义冲刷着我们传统的礼仪文化,一时间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盲目崇洋的现象,比如很多大学生将自己定位为“非主流”,穿衣打扮言行怪异夸张等等。家庭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受到过多的疼爱甚至是溺爱。长辈的这种教育方式往往让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尊重关心体谅感恩别人或者不擅社交,内向孤僻甚至偏执的性格。当然,这也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了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没有做到主客体相统一,单纯的灌输教育;还有大学生思想的多元化现实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产生了冲击,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2]。这些方面的原因都是造成现在大学生礼仪缺失的重要原因,所以发挥礼的精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如今教育上的一个重要任务。

2.发挥礼的基本精神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道德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道德的外化形式。道德与礼仪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道德不同于法律,没有强制性,道德的遵守是依靠个人内在的主动性,并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以及信念起着作用,一个人思想进步、道德高尚,自然会表现得谦虚礼让、彬彬有礼。在我们社会生活实践中,讲道德就必须讲礼仪,而讲礼仪又反过来有助于讲道德,一个人是否有道德修养,一定是通过他们自己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礼仪是大学生的道德底线,一般来说,一个有道德的人往往是一个知礼、守礼、行礼的人。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礼仪道德的修养。

礼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息息相关的,礼无处不体现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上,要将礼的基本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来。礼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要求是一致的,都规范人的言行举止,促进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大学不仅在于教授学生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礼作为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是规范大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能够作为媒介,正确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礼是社会公德的范畴。礼文化的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支点,礼文化理应为道德建设服务。

在我们传统的“礼”中,要求人要尊老爱幼,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使大学生以这种精神融到行为中,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满招损,谦受益”被人视为千年不变的美德,在进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使他们明白做事要脚踏实地,切勿夸夸其谈、自吹自擂。同时“动于心、发于情、止于礼”也是被视为良好道德修养的体现,要使大学生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待人接物不要鲁莽、不考虑后果。

三、礼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结合的保障机制

1.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进行礼仪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过五千年的历史选择和积淀,能够传承到今天并能够为全民族所广泛认同的,大多是精华。我国被誉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很完整的礼仪修养和礼仪规范。经过几千年的洗礼,它的精髓已深入人心,内化为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并贯穿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安身立命、经世治民、礼尚往来的重要的行为准则。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应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学习以儒家文化为主流内容的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思想[3],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推崇仁爱。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准则,为人们确立了一个可以普遍认同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绳。同时,对于外来文化的传入,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取之精华弃之糟粕。

2.军训礼仪是大学的第一课

经过高考升入大学,大学生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军训,军训是对大学生自我约束行为的培养,让学生注重团队,学会尊重他人、遵守纪律,因此,显得格外重要。人们常说“言为心声,行为心表。”中国传统美德强调“礼”应反映“德”,做到礼德相济,礼德相融,只有诚于中,才能行于表,即做到慧于中而秀于外。军训就是培养大学生礼仪道德的第一课,让他们的行为符合礼仪道德规范。

3.长效机制进行礼仪教育

在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中,应该建立一个长效具体的机制,这主要体现在要将礼仪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各个细节,也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活动。比如课程学习中加入礼仪讲座、带学生观看礼仪表演或礼仪训练,也可以开展礼仪辩论赛、礼仪文化知识竞赛等社团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参加升旗仪式、毕业典礼等,通过把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着力点放在激励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道德塑造的欲望上,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灌输。

4.礼仪文化氛围对教师的严格要求

大学的功能是教书育人,而教师则是大学里的灵魂,不仅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和道德行为。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只有教师知道什么是礼,什么是礼文化,怎么践行礼,才能用自己的行为准则给学生做出示范。因此,教师应自觉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表现出自己适当的行为举止和礼貌风范,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使学生了解社会对个人礼仪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