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考试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3 11:25: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型考试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型考试总结

篇1

(1)将错题重新做一遍,找出错题原因

错题是照亮自己弱点的明灯,在错题中总结,在错题中找原因,是高三复习的一大关键内容。所以,一定要将期中考试试卷中的错题重新做一遍,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错题就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了。

(2)将错题相关的知识点再复习一遍,重新梳理知识点的原理

找出错题的原因所在,还需要了解错题在高三复习的知识点中的位置,然后将这部分知识点再复习一遍,将知识点的原理弄清楚,防止下次做同类题目的时候再出错。这个环节其实不需要太多时间,但是这是很多同学往往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提醒同学们应多注意。

(3)对知识点所在章节的重点内容再重新梳理一遍

一道题放到试卷中,是因为它站在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位置。因此,既然一道题出错,非常有必要将它所在章节重点内容重新在梳理一遍,做到万无一失。

篇2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On Professional Quality Training of College Exam Management Workers

Abstract Exam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comprehensive inspection and learning effect, national level examinations can better reflect the different regions and schools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ect, is an essential link in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xamination work as a first-line man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day-to-day work of running. Therefore, how to do the exam standardized and scientific work, the college exam management workers to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ism is very necessary.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amination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高校的考试管理是高校日常运行中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反映。高校考试除了日常的校内考试,还涉及了各类省级或是国家级的大型考试,主要包括全国高等学校英语等级考试,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和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等。这类考试因为涉及学生范围较广,一般是国家或省级的教育部牵头,操作流程比较多,因此对考点高校的考试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本文就考试管理工作的岗位性质对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培养做如下方面的探讨。

1 认清岗位职责,规范流程和制度

制度是工作的依据和保障。国家级或省级的等级考试工作流程比较繁杂,从前期的通知、报名、数据整理上报,到考试安排、经费使用、再到后期成绩整理和证书制作等,各个环节既有上级的硬性政策规定,又有所在考点的院校自行制定的操作规定。这就需要考务工作者参与制定适合本院校的规定,如何把握一个度,既符合上级的相关政策要求,又能结合本院校具体情况,换句话就是做到工作的规范化外还要尽量顾及人性化。

1.1 考试制度的制定

为了保证考试作为教学检查手段的有效性,高校在制定有关等级考试制度时,需将国家级或省级等级考试的相关规定和本学院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一个切实有效的制度。比如某些院校规定四六级成绩和学位授予不再挂钩,减弱了考生的功利性、促进了考试的公平性;另外,细化对考试违规作弊考生的处理办法也是有效遏制考试作弊的重要手段。建立完善的制度是开展工作的良好开端。

1.2 监控机制的建立

每次考试应落实考试监控机制。特别要加强领导的考试监控意识,领导的态度在考务管理工作占有重要地位,对考试相关制度的执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全校师生树立正确意识上起到了带头作用。成立领导巡考小组,建立巡考制度,规范监控人员的职责,包括监督每个考场的教师是否按时到位、考场教室准备状况是否良好、考场操作流程是否规范、考生纪律是否良好等细节,做到监控力度切实有效。不同院系的巡视小组可以相互监督和学习,有效地促进考试管理的规范。另一方面,考前做好紧急预案,考试遇到特殊情况立刻启用紧急措施,能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确保考试的顺利开展。

1.3 考前引导的宣传

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直接或间接影响了部分在校学生,违反纪律现象屡有发生,作弊手段趋于高科技化,严重影响了考风学风。针对上述情况,考前公布有关考试考场纪律、作弊认定、惩罚条文等各个环节的规定,使考场纪律有据可依。保持良好的考风、学风,才能给广大考生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2 加强自身专业素质,提高工作效率

2.1 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

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各类软件是教务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特别是处理大型考试数据时,信息量比较大,又不容出错,如何按上级的要求制作标准数据,就要求考务人员熟练使用各类软件。操作手段可以结合软件平台,以便更科学地管理,同时也提供给考生更人性化的服务。目前等级考试基本上都使用特定的系统,如英语等级考试,不同级别的语种就需使用不同的系统。这就建议考点高校从一开始的报名尽量采用系统平台,确保报考考生信息的准确性。在组织通知上也可以充分使用网络平台,比如利用软件编辑考场信息,再群发给监考人员各自的考场信息,使通知简洁明了,避免人工通知的低效率工作状态,提高了工作质量。

2.2 加强联系,注意协调

大型考试是检验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组织和协调能力的一项重要考验,一般由高校的教务部门组织,其它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考试工作牵涉面比较广,需要考务人员前期做大量的工作。涉及组织考试,安排考场、后勤保障,秩序维护这些具体操作时,考试管理人员需提前和相应的分管部门打好招呼,出具协调工作的报告,其中列出具体的工作要求,方便各部门操作,这样就有利于落实各项工作,防止遗漏。

2.3 善于总结和分析报告

考试管理虽然是常规性工作,但是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一成不变。虽然等级考试的大纲、考试时间、考试规则等基本是固定的,但考点院校的每一次考试总是有不一样的地方,如硬件上的设备如教室、机房设备和软件上的考生、监考人员等等。考务管理人员应该善于对每次考试进行评估和梳理,总结每次的考试经验,反馈到各个部门,作为其他部门以后工作的一个参照,在下次考试安排中就可以趋利避害。考试通过率反馈到教学部门,对教学方法或内容调整上可以作为一定参考,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缺考率和作弊率反馈到负责学生工作的部门,及时调整学生工作的重心,树立良好的学风考风。总之,有效的总结和分析能在教学和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反馈作用,形成良性循环。

2.4 加强学习和培训

作为高校考试管理工作人员,身上肩负着不容出错的重任,以维持高校教学秩序正常运行为第一标准。这就需要考务人员不断学习,梳理繁杂的管理流程,有序操作,做到每一场考试都能顺利完成。浙江省计算机和英语等级考试都有考务人员的专门工作群,大大方便了工作交流,信息的快速传递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平时考务工作会议或培训都是学习的机会,可以和兄弟院校进行交流,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考试管理工作责任重大,涉及面广,一旦麻痹疏忽将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这类考务中的每一个环节,看似简单,但是却是环环相扣,以点带面,这就要求考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有极大的责任心和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而且在技术和能力上都需要达到一定的专业要求。除了上述的一些经验总结,考务人员面对每次考试还必须抱有“第一次”的意识,仔细核对每一项工作,才能使考试得以顺利地进行,确保高等院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参考文献

篇3

一、引言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对于教学过程中考核方式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说,主要集中在对某一具体课程的教学考核方式研究,也有关于某一领域涉或具有同类性质课程的考核方式探讨,涉及的学科及科目较多,大体上都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国外的高等教育的目标、教育方式方法都和我国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主要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国外教学过程中涉及的考核方式,确实有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前提是必须考虑到文化背景的差异。

目前,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对考核方式的研究还比较少,而管理学科的相关课程大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比如市场营销、工作分析、招聘管理、绩效管理等。本文将着重探讨管理类课程体系中这些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通过考核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加强对学生软技能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二、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管理类专业的应用性较强,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一定的软能力,诸如创新能力、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因此,课程体系中除了必要的理论课程外,大多数课程的应用性都较强。这些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能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灵活的转化和应用到实践当中,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软能力的培养。

而传统的高等教育考核方式――书面考试并不能很好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对同行的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所采取的考核方式如下:

表一

平时成绩(30%) 期末成绩(70%)

出勤状况 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完成情况 书面考试

学习态度 课堂发言

其中,二级指标的权重因教师的偏好不同而不同。

这种以书面考试成绩为导向的传统考核方式,用于管理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考核尚存在很多弊端:第一,学生忽视学习过程,注重考试结果,忽视培养学生的软能力,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第二,学生课堂表现欠佳,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如打瞌睡、发手机短信、看无关书籍,迟到、旷课、抄袭作业等;第三,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往往采取“灌输式”教育,加上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真正吸收、消化的效果非常有限;第四,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往往采取突击的方式,死记硬背,考试作弊现象严重。考试结束后,学生把所学的内容也忘记的差不多了。

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我们改变以往的考核方式,加强课程的学习过程管理,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软能力。

三、管理类课程新考核方式的目的及原则

结合管理类课程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特点,新考核方式首先要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弥补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并起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的作用。

因此,在新考核方式的设计中,评价指标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即结合教学的全过程,把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时间、实践操作能力、理论知识等方面也纳入到考核内容中;二是针对性原则,即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应侧重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及学生软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过程及学习的效果;三是可行性原则,即评价指标在操作上应具有可行性,尽量使用定量指标,避免或少使用定性指标,从而减少评价过程中主管因素的干扰。满足管理类实践性课程的一般性的基础上,还需结合具体课程自身的特点。

四、管理类课程新考核方式的探究

新的考核方式是在教学方法改革基础上,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软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考核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时间、实践操作能力、学科理论知识等作为考核内容纳入教学全过程。强调学习过程、学习的效果,把考核成绩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建议占55%,期末成绩建议占45%。具体评价指标及内容请参照表二。

表二

新考核方式的初步方案

项目 评价指标 权重(%) 评价要点

平时成绩(55%)

学习态度 10 是否经常缺勤、旷课?是否认真听课?是否在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

自主学习时间 10 是否能够在规定时间段内保质保量的自学老师布置的课外材料?是否经常主动向老师提问专业问题?

实践操作能力

20 实践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自评以及不同小组间的横向比较获得

课堂发言 10 是否积极发言?

自我总结 5 通过大型作业或实践活动,总结自己学到哪些理论知识?在团队协作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沟通能力等软技能方面的学习心得有哪些?

期末成绩(45%) 理论知识 45 大型案例或者实践活动所需材料的完成情况。

小组成员答辩,随机提问作业中涉及的专业知识。

其中,理论知识可以采取大型作业(例如大型案例分析)的方式来考核,或者配合相应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中需要的相关文件、表格等来考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为避免小组作业中出现的“搭便车”行为,采取小组成员就大型作业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答辩,随机抽取,这个部分占到45%;学习态度占10%,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经常缺勤、旷课,是否认真听课,是否在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自主学习时间占10%,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在规定时间段内保质保量的自学老师布置的课外材料,是否经常主动向老师提问专业问题;实践操作能力考查的是实践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能力、团队精神、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素质,这个部分占到20%,主要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打分;课堂发言占10%;此外,还有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环节,通过大型作业或实践活动,总结自己学到哪些理论知识,在团队协作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沟通能力等软技能方面的学习心得有哪些,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善的地方,这个部分占5%。

五、新考核方式的实施效果

通过本人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这种以培养和锻炼学生软技能为导向的考核方式,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它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以理论为主导、教师为主角的传统教学模式,转为“学生为主角,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大型作业或情景模拟等方式,亲身体验、亲手操作,就会反思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知道自己需要补充和学习哪些知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不断与同学的交往和沟通,增加同学之间的了解,无形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软技能,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等。对于这种新型考核方式为导向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也非常高,认为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每个环节的作业完成时,当看到自己的成果时,都会有一种成就感。

但新型考核方式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的难点,对教师本身的要求较高。实施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即大型作业或情景模拟的设计,还取决于学生的程度、教师自身的魅力及其对课堂的组织、控制程度。大型作业或模拟情景如果设计不当,整个教学过程就无法持续进行。任务的难度也要适度把握,太过简单,学生会敷衍了事,毫无成就感;太过复杂,学生会因压力过大而无法完成。而不管是采取大型作业还是情景模拟的方式,都需要教师能够很好的协调和组织学生,能操纵和掌握大局,积极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余平,文林.转变学生考核方式,以考促学[J].卫生职业教育,2007(3):154.

[2]骆秋琴,黄瑛.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的研究与实践[J].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9(1).

篇4

试卷讲评和练习讲评是一种常见的课型。在高三复习教学中,试卷讲评和练习讲评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在冲刺阶段,试卷讲评和练习讲评甚至成为了主要课型。在复习教学中,试卷讲评课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析和反馈学生考试情况,通过表扬或批评激励学生的学习;二是发现和弥补考试中发生的知识漏洞,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三是纠正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错误,使学生找到病因、纠正错误、弥补缺陷,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有些试卷评讲课中还要适当延伸、拓展、迁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完善思维体系。从某种程序上说,试卷讲评是否有效是影响高三复习效率的关键性环节之一。

然而,实际教学中的试卷讲评课普遍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从试卷的第一题开始,一讲到底,题题不放过,一张试卷等于几个教案;另一种是只讲综合题、深难题,就题论题,教师把做题解题等同于全部备课工作。其弊端是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导致出现“已懂的学生,教师不讲也懂了;不懂的学生,教师讲了还不懂”的情况,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如何备好试卷讲评课,怎样的讲评课才是一堂好课,对此教师认识模糊,标准不一;讲评的效率各学校之间不平衡,同一学校各教师之间差距更大。因此,我们把教研主题聚焦于试卷讲评课质量的提高。这一主题不仅符合高三教学的实际,也符合教师和学校的内在需求,能够激发教师和学校参与教研的主体性。

二、活动策划:着眼于试卷讲评的范式探索和经验辐射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教研室从2009年开始着手策划新昌县试卷讲评课评比活动。我们将这一评比活动定位为“试卷讲评高效范式的探索”,试图以县域试卷讲评课堂教学的评比活动为平台,发动全县高三教师去研究试卷讲评课、反思和发现试卷讲评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高效的试卷讲评课范式,并实现经验总结和辐射。

(一)前期准备:从反思、讨论到实践探索

为了探索高效的试卷讲评范式,教研室在组织评比活动中充分重视活动的组织和准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1.以教研员研究引领试卷讲评课的探索

2009年2月9日,教研室召开第一次教研员会议,讨论决定把“优化试卷讲评课、整体提高试卷讲评课的质量”作为全县高三教研工作的主题,把各校4月6~8日参加的绍兴市高三教学调测考试试卷作为蓝本试卷。评比时间定于4月14日,上午课堂教学评比,下午说课与研讨。最后,教研员围绕试卷讲评课的评价标准进行了第一次讨论。通过讨论,教研员形成了一些共识。这也推动大家去进行相关研究,进而初步形成了试卷讲评优质课的评价标准。

2.以学校政策导向推动试卷讲评课的探索

要将试卷讲评课的实践探索推向深入,必须深入学科教学的“田野”。而学校是否重视、有没有相关的政策导向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又在2月11日召开高中业务校长、教务主任会议,教研室把学期的高三教研工作主题告知各校,要求各校认真学习考试理论,讨论试卷讲评课的理想模式,讨论试卷讲评课的评价标准,并要求各校在3月9~13日组织初评,每科选拔一位教师参加县试卷讲评课评比(3月20日上报名单)。此后,不少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了校内试卷讲评课的初评、试讲等工作,从而使试卷讲评课的研究进入实践领域。

3.以评价标准为依托实现经验的初步总结

教研室利用学期初第一次下校调研的机会,收集各校的意见与建议,并于2月16~20日召开第二次教研员会议,再次讨论评价标准。教研室整理出《试卷讲评课的评价标准(草案)》并下发到各校。这样,在多次讨论、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为试卷讲评优质课的评比活动打下了扎实基础,也形成了对高效率的试卷讲评课的初步共识。

(二)活动程序:从实践探索到经验提升

1.领卷与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是试卷讲评课的前提和基础。鉴于评比活动中多数教师需要借班上课,因此,专门安排了时间给参赛教师分析试卷答题情况。2009年4月12日,参评教师到开课学校教务处领取相关班级学生的答题卷,在学校安排的场所了解并分析学生答题情况,也可到班级了解情况。通过这一环节,试卷讲评课评比避免了异化为无的放矢的“作秀”。

2.评比与观摩

评比由课堂教学评比和说课比赛两部分组成。4月14日上午,课堂教学评比开始,每学科的评委组由5位评委组成。下午是说课比赛,每位选手利用10分钟时间,阐述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的亮点,评委把参评教师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能力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两个环节的评比活动都向全县高三教师开放(两所学校全体高三教师参加了整个评比活动),意在将这些评比课作为讨论分析的平台,以起到实践经验的辐射作用,使活动避免了单纯地为评比而评比,真正体现探索和辐射。

3.点评与研讨

评委点评各位选手的亮点,与听课教师一起研讨试卷讲评课的理想模式。在点评研讨环节,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提出了不少学科复习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成为经验提升的主要环节。如历史学科在研讨中提出了“审题与表达是后阶段复习的关键”这一思路,并对有效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和表达能力交流了做法,总结了经验。

4.整理与反馈

活动结束后,各教研员对试卷讲评课的教学功能、教学模式、值得教师借鉴学习的做法进行整理总结,反馈给各校备课组。点评、研讨、整理和反馈是对试卷讲评课评价标准的再度完善,也是对此次活动实验经验的深度总结。通过教研室的整理与反馈,活动真正起到了范式探索和经验辐射的作用。

三、活动改进:着眼于有效教学与有效教研的同步推进

试卷讲评课着眼于复习效率的提高,但是试卷讲评优质课评比的意义却不局限于此。经过评比后,我们对整个活动进行了反思:能不能通过试卷讲评优质课深入发现整个高中阶段的教学盲点和误区?能不能以试卷讲评中反映的问题为载体推进学校教研工作的创新?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觉得在范式探索和经验辐射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将试卷讲评课评比活动作为同步推进有效教学和有效教研的平台。于是,在接下来的第二、三届评比中逐步进行了改进。

(一)教学内容的改进

2009年,教研室对参评教师上课内容的选择没作任何要求。虽然参评教师对相关班级的学生答题情况与数据有详细的分析,但在上课时,有些教师显然漠视数据背后的问题,避重就轻,表现为:重自己擅长的知识模块,轻自己研究不足的模块;重课堂教学的可听性,轻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根据这样的状况,我们在2010年对教学内容作了限制,各科确定了必讲题:2010年语文学科,教研员要求参评教师把试卷中现代文阅读的试题作为必讲题;2010年生物学科,教研员要求参评教师把大题作为必讲题;2010年数学学科,教研员要求参评教师把该掌握也能掌握而没掌握的几个试题作为上课的内容。2011年,各学科规定了必讲题与选讲题,有的学科教研员把高考的重点、学生掌握的难点作为必讲题,有的学科教研员把绝大部分教师都研究不足的问题作为必讲题,有的学科教研员把普遍重视不够的问题作为必讲题。

(二)讲评模式的改进

根据2009年评比中暴露出的问题,有的学科教研员归纳了参考模式提供给教师。第一,让数据统计说话,知己知彼,避免无的放矢。正确率不到50%的以教师讲解为主;正确率在50%以上的以学生分析为主;正确率在90%以上的,建议不讲。第二,用学生答案作例,研究答案,避免简单呈现。先分析错误答案,再展示优秀答案,然后师生一起补充和完善参考答案。第三,以试卷原题为例,举一反三,避免被动接受。通过对原题的变式训练,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第四,以学生说题为主,暴露过程,避免以教代学。课堂上先由学生说审题,说答案,回放解题思路,谈现在的反思,然后师生一起进行修改完善。

(三)研究方式的改进

绍兴市调研测试卷每年的试题是不同的,但是每届学生的错误情况却十分相似,甚至错误的类型与导致错误的原因也十分相似。这些问题必然要追溯到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工作。高中三年的教学是一个整体,鉴于这样的认识,有些教研员跳出了为活动而活动的做法,提出了将一次活动变为系列研究的想法,把历届高三学生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作为高一、高二年级县级教研主题的来源,使教研主题更切合教学实际,如生物学科在高二年级设计了概念教学系列专题研究。

(四)活动时间的改进

2009年,试卷讲评课评比活动首次开展,在活动安排上有磨课的时间,每位参评教师的背后都有一个团队,每节课代表了一所学校所期望的理想模式。这种现象也正是在2009年的实际背景下我们教研室想看到的结果。但是这样的评比毕竟与教师日常教学环境的真实性有差距,与活动所倡导的实效性与常态化有距离。因此,第二、三届评比活动在时间上作了改进,将参评教师进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的时间改为评比的前一天。

篇5

二、工作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定期开展学期教研工作,进一步提高本?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水平,构建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主要工作

1、加强校本教研,深化课堂教学改进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2、积极配合学校的月考阅卷工作,组织好考试,做好测试后的成绩统计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和教学改进方案。

3、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关注未来教育发展。

4、认真搞好公开课教学活动,先说课,后讲课、评课,说课、评课要落实并有记录;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要积极组织集体备课。

5、毕业班教学始终是学校工作重点,也当然是教研组工作重中之重。我们把重点放在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进行复习教学研讨活动,共同研究新课改的中考试卷,交流复习经验,明确复习方向,努力提高理化生成绩。同时仔细研究近年来的命题思路,精选习题,争取再创新高。

6、自觉学习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关心后进生的学习,及时做好教学总结和反思,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使教研组成为贯彻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阵地。

附:活动安排表

周次

活动内容

负责人

1

开学报名

 

2

制定授课计划

全体组员

3

1.制定工作计划    2.开展听课活动

俞贞武

4

1、筹备大型活动

2、“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座谈会

俞贞武

5

张东兵老师物理公开课

张东兵

6

张本卫老师的物理公开课

张本卫

7

如何搞好理化生的新课程教学工作

张冬兵、张本卫、孙冬、侯桂芝、陈新

8

大型活动准备;陈新老师物理公开课

陈新、俞贞武

9

大型活动

全体组员

10

期中考试

 

11

俞贞武老师化学复习课

俞贞武

12

陈明军老师物理复习课

陈明军

13

刘家祥老师生物复习课

刘家祥

14

1、侯桂芝老师生物公开课

2、新教材理化生复习课的教法

侯桂芝、俞贞武、刘家祥、陈明军

15

孙冬老师的生物公开课

孙冬

16

学生迎考心理辅导

俞贞武

17

期末复习动员

全休组员

18

上交教研论文

俞贞武

篇6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111-01

如何使考试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实现其内在的教学目标,进而评出水平、评出成效、评出作用,这是每一个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课改活动经验,对初中数学讲评课的有效教学探究进行阐述,以期待能够对目前的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一、课堂测验:重点呈现与双基落实

课堂测验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往往设置于较为完整的知识教学之后,从而起到巩固知识、强化重点与查缺补漏的作用。然而,由于涉及的教学范围较广,故而需要将讲评范围划定于当次课程之中,且应注重双基。

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巡查的过程将教学测验完成较早并且完成较好的学生作为“讲评典范”,而后运用小组分工、自评自纠的方法,让这些“小老师”进行作业辅助批改,并且进行小组发言与总结。

其次,教学测验往往是对重点知识点的检测,故而要注重巡视与讲评,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于优秀生要重点培养他们严谨的学习态度与扎实的基础;中等生要注意及时纠正错误;而“潜力生”要准确了解知识掌握情况,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也可以在课后让优秀生进行辅导与帮助。

再次,在测验讲评的后期,要将各个小组中优秀生和小组进行表扬,张贴他们的试题以示表彰。而后,进行作业设置: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一份测验错题变形题目,第二天进行检查。第二次课堂教学之时,教师要重点提问这一测验的知识,关注中等生、“潜力生”的掌握情况,并且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前一天各小组的题目设计,进行竞答与演示。经过这一教学环节的层层推进与不断强化,教学双基就逐步得以落实。

二、阶段测试:查缺补漏与触类旁通

阶段性考试也是初中数学教学常见的测验形式,其中以单元测试、月考、阶段考试为主。这一类型的考试往往是对学生某个知识模块的检测,在题型难度上有一定的提升,同时还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数学思维的培养与拓展。

一方面,对于这一类型的数学考试,教师应尽可能地完成阅卷工作,而后尽快将试卷发给学生以免知识的遗忘而错过讲评最佳时机。在经过了学生自主思考与订正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作业,各小组完成测验评估表。讲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小组发言与测验丢分情况分析。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运用各个小组进行小组点评的过程,仔细倾听、及时引导,为学生充分理解题型奠定基础,同时还要提醒学生做好讨论记录,进而为后续的题型变化与能力拓展打下基础。

此外,在教学测验讲评时,教师也应当适当地为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进行数学题型的思考与讨论,认真填写测验情况反思,并将当天考试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转化为当天的作业,进行知识强化与能力拓展。这一过程中,因为阶段性考试也涉及这一段时间的教学总结,一定要在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的同时,多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主动性与自信心。

三、期中考试:注重总结与提升能力

在整个数学教学体系中,期中考试、模拟考试以及质量检测等类型的考试属于大型考试,这一类考试的试卷题型较难、形式较为灵活,因此教学讲评需要进行全面的准备与教学过程控制,只有如的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首先,在讲评之前,教师需要对考试涉及的类型、考试点以及教学思想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在讲评之前进行氛围、情绪的酝酿;同时,试卷讲评还应选择好讲评时间。

篇7

1、继续加强对各班团组织生活会的检查工作,保证在学期末不出现敷衍现象,避免虎头蛇尾。同时在召开团组织生活会的同时,加强同学们对甲流的认识和防护。

2、这个月的普通话考试和英语四、六级考试即将开始,虽然大家的学习压力都很大,但我们还是会积极配合学习部和推普部的工作,虽然因为甲流的原因,不能召开学习交流座谈会,但我们会将资料复印好交给每位同学,同时通过团组织生活会加强宣传。

3、现在甲流肆虐,我部会积极配合老师、学生会的工作,做好同学们的卫生工作,做到每日各班体检的统计工作。

这个月的学习任务很重,又是流感季节,但我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本职工作,为同学们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

《2》学生会工作打算

随着忙碌的月的过去,我院组织部又迎来了新的一个月的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团组织生活会

这个月里我院将会加大院团组织生活会的监督力度,始终强调团组织生活会质量,力求通过生活会这种形式让同学学到一些东西,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大二与大一之间的交流,汲取上个月经验,认真贯彻实施。

二、本院考级

这个月里将举行英语四级与普通话等级考试,我院组织部将积极服务同学,为院考级献上微薄之力。

三、大型团员团日活动

我院将积极配合其他院系搞好大型团员团日活动,促进与各院系之间的交流。

三、配合其他部门工作

月过后,我院也将积极筹备元旦晚会的相关事情,我院将协助文艺部,监督我院选送节目的选拔,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交流。

《3》学生会工作打算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是呀寒风来临,春的希望也不远了。我们,正如这季节的昭示,满怀激情,满怀希望的准备着月份的工作。

1团员团日活动的开展因为的爆发,我部计划在十一月份的团员团日活动不得不推迟。月份,此时的甲流的情况应该缓和,我部将继续我们的团员团日活动的工作。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准备,我部相信我们会开得很成功。

2团组织生活会的开展我部仍然会像往常一样,用我们的创意,新意,努力完成这样平常却又非凡的工作。相信下一次的团组织生活会将带来又一次的惊喜。

3继续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这个月我院学会生不仅我部有所进步,其他部门也有很多收获。特别是体育部在黄师杯第一次晋级八强,我部为学生会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而高兴。而且我部会像以往一样继续支持和配合他们的工作。

《4》学生会工作打算

时光飞逝,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我们组织部也在做最后的总结和冲刺,工作计划如下:

一、团组织生活会的开展

随着本学期的各项工作接近尾声,但我们学院的团组织生活会依然在照常进行,为本学期做好最后的收尾和总结。

二、大型团员团日活动的开展

本月我们院将开展一次团员团日活动,虽然甲流还没有完全结束,但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相信在我们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院将会开展一次精彩纷呈的团员团日活动。

三、党校

随着本次党校讲课的结束,同学们进入了紧张的复习状态,为最后的考试做好准备。

四、其他工作

本月我们院举行了“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首届歌手大奖赛”,我们部积极配合文艺部搞好人员的安排,保证比赛有序的进行。

本学期的工作即将接近尾声,我们的工作还会有序照常的进行,并对工作中的不做做进一步的总结。

《5》学生会工作打算

岁月无声的划过我们年轻的脸庞,转瞬之间,我们今年的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但是好的开始必然要有一个好的结束,所以商学院组织部依然会以饱满的热情与积极的态度继续开展本月的工作,让年拥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束。

一、团组织生活会的举行

本月商学院组织部将继续开展大一、大二年级关于“创建优良学风,构建寝室文化”的团组织生活会,由于是本年度最后一次团组织生活会,组织部特别要求各班精心准备,为今年的团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同时组织部也将继续严格检查各班的团组织生活会,以保证本次生活会的质量。

二、换届同学的交接与任职

学生会组织部的成员于本月正式确定,将有新的同学成为本部的骨干力量,为使新成员尽快的适应工作、熟悉工作,进一步提高组织部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部长与副部长将对新成员进行工作讲解与实践指导。从而彻底完成本次换届工作。

三、分团校的结业活动

本学年的分团校已经顺利结业,所有毕业同学的结业证书将于本月发送到各位同学的手中,从而彻底完成半学年的团校活动。

本月的计划已公布如上,但是计划是计划,行动是行动,组织部将以饱满的热情完成本月的计划,还请各位同学监督检查。

《6》学生会工作打算

随着月的到来,期末临近,同学们都有条不紊的为期末考试准备着,同时又由于甲流的影响,因此月的活动也随之压缩。

本月的工作计划如下:

工作背景:目前组织部有三人,同心协力,再加上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有能力举办各种大型活动,并维持常规工作的有序进行。

工作目的: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加强团体凝聚力。

篇8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考试依然是选拔人才的重要形式,然而考试的内容及考查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升学考试日益激烈的今天,提升学生的考试能力,使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无疑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的教学经验,就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考试能力的有效措施进行研究。

一、教师有效进行试卷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教师的指导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在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考试能力的过程中,依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学生才能更加有效的把握现代考试的脉络。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应对考试,在考试的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本人认为教师有效的进行试卷分析十分重要。在进行试卷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把握试题结构

教师在进行初中英语试卷分析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试题的结构进行有效把握,把握整个试卷考哪些题型,重要考试考哪些题型,各个题型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是多少,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在指导学生应考的过程中,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学生日常的小型考试题型,可能与大型考试的题型存在一些差异,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把握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哪些能力

不同的试题在于考查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学生只有具备了与试题要求的能力才能顺利的解题,因此,教师在进行试卷分析的过程中,不仅要能够有效的把握题型,还要能够有效把握试题要考查学生的哪些能力。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自身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同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看了试题之后能够及时、有效的对试题要考查学生的哪些能力进行归纳与总结,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教师对试卷的有效分析,在提升学生的考试能力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为提升学生的考试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础知识的积累是基础

考试虽然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测验,然而基础知识是学生做好一张试卷的基础,只有扎实的掌握了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得到满意的分数。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应该放在日常的学习中,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积累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有效应用。如果学生一味的对基础知识进行机械的记忆,那么在考试的过程中依然举手无措,不知该如何应对。例如:教师在讲解What is your name?My name is……句型时,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对该句型进行熟练的记忆,另一方面还要求学生要掌握该句型该如何应用。这样在考试的过程中不管如何出题,学生都能够灵活应对。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使学生的考试更加有针对性,在实际的教学中过分注重考试方法与技巧的应用,而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出现了懈怠心理,结果学生自然难以取得优异的效果。只有学生夯实了基础知识,并能够对基础知识进行灵活应用,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三、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能力结构需求发生了一些变化,学生不仅要掌握大量的知识,还要能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灵活应用,通过对知识的应用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这样的人才才更加受社会的青睐。考试是人才选拔的一种形式,自然要反映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因此在近年的考试中我们不难发现,出现了一些考查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知识点的题目。例如:给学生一个情景让学生完成对话的内容,就是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考试能力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引起重视。

那么,教师该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的能力呢?这也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下工夫。学生对知识点应用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在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应用,为此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等的多个环节,对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四、对模拟试卷引起重视

在提高学生英语考试能力过程中,模拟试卷无疑是重要一环。学生在进行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之后做一些与考试题型类似的试卷,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实战机会,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考试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做模拟试卷的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通过模拟题使学生明白考试的题型

学生对考试的题型做到心中有数,对提升学生考试的分数、自信心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做模拟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考试流程,试题的类型、不同类型题目的考试顺序等,都真实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提高了学生考试的针对性,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

(二)引导学生有效把握做题时间

初中阶段学生参加的英语考试都有时间限制,如果学生没有进行过真题模拟,那么在考试的过程中往往难以有效的把握考试时间,在考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做真题试卷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时间要求,根据真实的考试时间要求,让学生在既定的时间内做完试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在做英语试卷过程中的时间意识,还避免因为时间问题产生的不良现象。

篇9

时间过得很快,开学仿佛还是昨天,转眼间我们就要面临期中考试了。本周四、周五,我们将迎来本学期的期中考试。期中考试是对我们前一阶段学习的全面检测,我们可以通过考试,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从考试结果的反馈及时获得矫正信息,以便调整自己以后的学习;另外对于老师来说,可以更好的了解同学们掌握知识的总体情况,为以后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措施提供全面客观的依据。期中考试是一次重要的考试,这对任何一位同学都是相同的。

对于初一年级的同学来说,这次考试,是初中阶段的第一次大型测试,将在很大程度上奠定每一位同学初中三年学习的基调。不仅如此,这一次测试,还可以检测同学们对于不同于小学的初中学习方法的适应程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作一些改善。

对于初二年级的同学来说,这次考试,是一种跨越。初二,是初中三年的学习中承上启下的一年。而从学习的知识上来说,又加深了一个层次。这次测试,从总的来看,又是在初中学习中踏下坚实的一步。

对于初三年级的同学来说,这次考试,是一种演习。作为三年中最为紧张的一年,初三的同学们已经没有时间懈怠。这次期中考试,将是初三同学的又一次中考的预演,初三同学所需要做的,就只有拼搏。可见考试的意义之大,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复习,以强烈的进取心迎接这次考试。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只有有效的复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考前的总结性复习、系统性复习更是一种有效的“温故”。复习对每位同学来讲都是尤为重要。因此每位同学都要记住,老师指导的每一节复习课都是复习中的重中之重,因为这些课都是老师精心准备安排好的,复习课上看似都在重复平时学过的内容,其实,已是一种浓缩,一种总结,一种归纳,更是一种提高。希望同学们把握好课堂,上课要注意力集中,跟着老师的讲课节奏,做好课堂笔记,听好每一分钟的课。同时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制定复习计划,复习工作有秩序地进行是实现计划目标的重要保证。

平常学习好的同学要善于归纳、总结,应该利用复习之机巩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由此及彼,重在知识的迁移,在训练能力上下功夫,做到触类旁通,使自己学习水平再上新台阶。基础差的同学更应充分利用这次复习的时机,狠抓基础,查漏补缺,做到复习到位,消化到位,力争在复习中有较大的提高。

篇10

关键词:大型机操作系统概述;实验设计;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在2005年3月IBM公司启动的大型主机人才培养项目中,IBM宣布向国内高校免费提供IBM eServer z900大型主机系统,用于课程建设、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我校成为首批合作高校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我校在大型主机教学、科研、学生竞赛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006年,结合教育部教改项目“大型主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子项目的实施,我校开始了对主机课程设置的优化改革。做为软件学院大型主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我们对“大型机操作系统概述”也开始了教学改革的尝试。同时结合“教育部-IBM精品课程”的建设,我们对建设课程网站的教学资源也进行了梳理和改进。

2 课程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组织学生问卷调查、教师交流讨论和到兄弟院校调研等形式,课程组发现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教学与学生先修课程有紧密的联系,如“数据结构”、“汇编语言”、“操作系统原理”和“UNIX系统”等。在主机发展概述和Z/OS的介绍中,如果学生的先修课程掌握得比较充分,则也会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主机系统,但在以往的课程设置中我们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

(2) 课堂教学学时远大于实验学时,强调理论教学而忽略实验教学使学生缺少实际动手时间,不利于知识的掌握与巩固。

(3) 实验内容比较单一,大部分实验只注重知识点的面,而不注重知识点的深度,而且实验的安排缺乏梯度和挑战性。学生一般都是按照教材设计好的模式设计实验,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 明确培养目标和充实教学内容

软件学院大型主机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社会竞争力、面向主机应用行业的主机系统管理、开发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与技术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主机系统概念、系统技术、软件开发方法和有关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等。与传统计算机专业相比较,主机课程应该更注重实用性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大型机操作系统概述”的教学中增加了学科应用前沿和应用实例的介绍以及系列实验的设计。

我们增加的主机系统管理综述部分介绍大型主机系统管理的主要特点、系统日常运行监控维护的内容、常见问题的处理方式、典型案例分析、系统管理编程等。

此外,我们还采用聘请行业专家举行专题讲座的方式,使学生把握学科发展前沿技术和典型行业应用特点。专家的讲座主题包括TOUCH M、CATCH M 1、Large System Thinking、CATCH M 2、SOA等内容,学生在校园内就能学到既与本课程相关,又比课程本身更广阔和深入的内容,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4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1 增加课堂演示实验

本课程除了涉及到大型主机Z/OS操作系统的功能概述基础知识外,还涉及到很多Z/OS基本操作、作业控制语言JCL的编程等操作。如果只是单纯讲解基本控制命令,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晦涩难懂,而如果边讲解边演示,就会对学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如图1所示,如果按照图示内容介绍TSO用户的登录流程,学生理解起来会觉得很生硬,就算记住了这个图和流程,却仍然没有掌握实际的操作流程。

因此教师在讲授到这个步骤时,配合流程图,可以实际操作登录并使用TSO环境,一边演示登录操作,一边讲解流程,并配合学生的实际操作,这对初次接触大型机的学生来说,学习效果非常好。同理,对JCL作业控制语句的讲解和应用编程实例等也可以采用演示的方式。

4.2 与主机专业其他课程联系教学

由于“大型机操作系统概述”主要侧重介绍主机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主机操作基本技能,比如TSO环境、ISPF/PDF工具、SDSF、TSO命令和JCL语句等。这些语句或操作的单独训练只能锻炼学生的主机熟练操作能力,而主机的应用开发能力锻炼还需要结合其他相应课程的实验设计,比如“COBOL语言程序设计”、“CICS交易中间件”、“DB2应用数据库”等课程。所以“大型机操作系统概述”既是基础又是培养主机应用技能的前提。

4.3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立兴趣小组

除了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和理解主机操作系统知识外,我们还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本着在学生中营造计算机学术氛围,促使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提高到更高层次,培养懂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宗旨,我校加强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积极开展计算机技术咨询和项目开发活动,促进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程度。我们成立了学生创新中心、IBM技术俱乐部等兴趣小组,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兴趣小组的各项活动锻炼主机应用开发能力。

我们还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项竞赛,包括“花旗杯”科技应用大赛、“SOA应用大赛”、“IBM大型主机技术校园应用大赛”等,我校获得首届IBM大型主机技术校园应用大赛全国冠军及多个其他奖项。

4.4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利用承担“教育部-IBM精品课程”建设的机会,我们开发了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课程大纲、课程内容、电子教材、习题和实验、教师授课教案、教师上课全程教学录音和实践教学等内容。同时,我们的主机系统7(天)×24(小时)小时免费向学生开放。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教授为主,而网络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既重视传统的课堂讲授,也重视网络条件下的自学,同时全天候的主机系统资源为学生课后实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从图2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后使用主机学习的数值很高,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对帮助学生课后消化理解课堂内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 考核方式改革

考试不是目的,也不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考试过程中着重于考概念性、原理性知识,使学生在临考阶段猛背书,猛啃书,突击出一批应试教育学生,也就出现人们常说的“高分低能”现象。在“大型机操作系统概述”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了考核方式的改革,从多角度、全方位来考核学生掌握主机知识的能力,而不仅仅是通过试卷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式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考试和考查两种。如果选取考试方式,则包含考试(期中、期末)、平时成绩(考勤、课后作业)、课程设计和实验等综合考评。课程成绩的计算公式为:总成绩=平时成绩×20%+考试×50%+课程设计及实验×30%。如果选取考查方式,则学生在主机平台上模拟开发小的应用软件,或者查阅相关中英文资料完成专业论文,或者取得相应的IBM认证,以获取特定的实验学分。

总之,开放多样的考核方式跳脱了传统应试教育的框框,对真正考核学生的主机应用能力有较好的效果。

6 总结

“大型机操作系统概述”作为我校软件学院大型主机系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兼具传统性与新颖性,能够借鉴的教学经验并不多。结合教育部教改项目“大型主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子项目的实施,本文提出了更新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演示实验,成立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式的教学改革尝试。通过多种手段、多种层次的立体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开拓了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实践表明,上述创新和改革措施已经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