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6: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汤姆索亚历险记赏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1865年因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一举成名,成为闻名全国的幽默大师。 马克·吐温的杰作多半取材于童年生活,尤其是他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
作品梗概
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利·费恩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利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姑娘蓓姬·撒切尔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最终,他们走出了山洞,村里人发现他们,他们讲述了在洞中的经历,村人用石块堵住了山洞口。汤姆和蓓姬告诉村里人在山洞里见到了杀人犯乔,当村人在洞中找到乔时,他已经死了。最后,汤姆和哈克贝利重返山洞,找到了一笔宝藏,最后成为富翁。
经典语句
打起精神来!让我们再去试它一试。
——汤姆
发了财并不像人们吹嘘的那么好。只不过是担心加担心,出汗加出汗,人们总是希望你死。——哈克
我不愿发财……我喜欢树林,喜欢大河,喜欢猪圈,我要继续这么过。
——哈克
人物形象
汤姆·索亚:天真活泼,富于幻想和冒险,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他正义、勇敢、聪明、勇于承认错误,他既是孩子们当之无愧的王,又是令大人头痛的淘气包。
波莉姨妈:汤姆的姨妈,心地善良,对汤姆要求严格,一心想把汤姆教育成有礼貌、有教养的好孩子。
乔埃·哈波:汤姆最好的玩伴,知己,与汤姆、哈克贝利·费恩一起在杰克逊岛上度过了一段他们一心向往的海盗生活。
印第安·乔:印第安人,阴险狡诈,在与莫夫·波特一起帮鲁滨孙医生盗墓时杀死了医生,并把罪名嫁祸给莫夫·波特,但最终因贪财而饿死在山洞里。
精段阅读
“汤姆·索亚,6月17日大约半夜时分,你在什么地方?”
看见印第安·乔那张冷酷的脸,汤姆舌头僵住了,讲不出话来。听众们屏息敛气静听,可是话还是没有说出来。然而,过了几分钟,这孩子恢复了一点气力,勉强提高了声音,但仍旧只有部分人能听清楚他的话:
“在坟地!”
“请你稍微大点声。别害怕。你是在……”
“在坟地。”
印第安·乔的脸上迅速地闪过一丝嘲弄的微笑。“你是在霍斯·威廉斯的坟墓附近的什么地方吗?”“是的,先生。”“大点声——再稍微大点声。距离有多远?”“就像我离您这么远。”“你是不是藏起来了?”“是藏起来了。”“什么地方?”“藏在坟边的几棵榆树后面。”印第安·乔吃了一惊,别人几乎没有察觉到。“还有别人吗?”“有,先生。我是和……”“别忙——等一下。你不要提及你同伴的名字。我们在适当的时候,会传问他的。你到那里去,带着什么东西吗?”汤姆犹豫着,不知所措。“说出来吧,孩子——别害怕。说真话总是让人敬佩的。带了什么去的?”“就带了一只——呃—— 一只死猫。”人们一阵哄笑。法官把他们喝止住了。“我们会把那只死猫的残骸拿来给大家看的。现在,孩子,你把当时发生的事说出来——照实说——什么也别漏掉,别害怕。”汤姆开始说了,起初有些吞吞吐吐,可是渐渐地喜欢这个话题了,于是,就越说越流畅自如;没过多久,除了他在说话外别无其他声音,每双眼睛都在盯着他;人们张着嘴,屏住呼吸,兴致盎然地听他讲述着这个传奇般的经历,一点都没注意到时间,都被这个恐怖而又魅力十足的历险吸引住了。
说到后来,汤姆觉得好像有神的力量相助,他似乎有了无畏的勇气,于是他接着说:“……医生一挥那木牌,莫夫·波特就应声倒在地上,我亲眼看到的,他当时是昏过去了。趁医生没注意的时候印第安·乔拿着刀偷偷地过来,狠狠就是一下……”“哗啦!”那个恶魔闪电一般,朝窗口窜去,冲开所有阻挡他的人,印第安·乔逃跑了!
赏析:选段运用心理描写、语言描写,传神地展现了汤姆出庭作证的情景,正义压倒了内心的恐惧,汤姆终于做了他该做的事。
应考指南
通读全书,把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典型语言和主要故事等相关信息分别提取,像抽条、挂果一样把它们一个个安放在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棵树上,准确识记,有效积累。
概述故事情节,要紧扣名著片断,要能抓住主要内容,语言要高度凝练。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多元的,不同的事件表现的性情也不一样,人物的性格特点要与故事情节相匹配。
根据试卷提供的精彩片断谈理解感悟,既要联系情节具体分析,还要综合整部作品进行解答。对作品进行评价批注,一要联系原著,不要以偏概全;二要选准角度,不要泛泛而谈;三要注意题干中的具体要求。
【中考真题】
1.(2011年·江苏省苏州市)《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历险时遇到了哪个恶人?汤姆认为此人不抓自己反而逃跑的原因是什么?此人的下场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什么,与我们终日相伴?是什么,为我们指引迷津?是什么,让我们如痴如醉?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是书!但今天的我们,却常常被包围在电视、电子游戏和网络所构筑的声光世界中,与书本的距离越来越远,使我们浮躁而不能沉静地思考,对千百年来人类积淀下来的文明精华无暇顾及。中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积累的黄金季节,优秀的教育必须要有丰厚广博的知识来夯实基础。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今天又能走向繁荣昌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善于思考的国度。开卷有益,益己、益人、益民族、益国家、益未来。
我们爱读书,因为书籍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罗曼·罗兰说: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
我们爱读书,因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书给我们打开了窗户,使我们看到了广阔的世界,看到了银河外的星体,看到了昨天、今天与明天,看到了人类的历史与未来。是书使我们的每一天都变得丰富而充实。我们爱读书,因为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喜爱读书,广览博识的人, 可以使自己变得明智、灵秀、周密、深刻、庄重、善辩。
我们爱读书,因为书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它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健全我们的人格。鲁迅让我们变得坚强;保尔让我们变得刚毅;文天祥教会我们爱国;培根教会我们求知;冰心让我们充满爱心;居里夫人让我们充满信念
古人云:一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让我们一起捧起充满智慧的书本,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溢满书香的寒假,为此我们向全体同学提出倡议:
1、备好一本书。同学们可利用假期,买一或二本自己喜欢、对人有益的好书。(推荐书目附后)
2、读好一本书。每个学生在寒假内至少读一本好书。每天挤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认真读书,持之以恒。朗读感悟一些经典美文,让琅琅书声充斥你的心灵,做到熟读成诵。
3、编好一本书。即“手编书”。同学们要像蜜蜂采蜜般从书籍中吮吸知识,大量阅读书籍,摘录好词好句好段、记录自己的阅读随想,写好阅读笔记。做到每天用16开的纸编一页书,上学前装订成册。返校后上交,级部将组织检查评比并发奖。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必须在开展阅读名著活动之初向学生宣讲其重要意义,使学生明确阅读名著的重要性;同时将近年来文学名著阅读成为各地中考必考内容的信息告诉学生,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熟悉的才是最感兴趣的。学生对所学的课文大都比较熟悉,而许多课文就是节选自文学名著,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及时推荐。例如:初一学了《社戏》以后就可以向学生推荐鲁迅的作品,学了《皇帝的新装》就可以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等等。教师可以向学生阐述推荐的理由,以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还注重营造一种氛围。德国著名教育家蒂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激励、引导会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取得进步。与其强迫学生阅读,不如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如在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前,笔者就组织学生观看精彩的影视片段,同时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学生在对神话世界的向往和求知欲望的感召下捧起文本,阅读的效果就毋庸置疑了。另外,笔者还在班级设立图书角,鼓励学生多捐书,多看书。坚持师生共读一本书,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心得体会。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所读的名著中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成功和喜悦。
为了使学生保持阅读的兴趣,我们还定期举行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活动,对学生的阅读成果加以展示,如读书笔记展览,开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文学名著知识竞赛等,同时评出优胜者,给予奖励,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一系列活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二、制订课外阅读计划
古语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根据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安排,初中三年至少要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格列佛游记》《朝花夕拾》六部名著。虽说是三年,但由于初三要面临升学的压力,很难有时间来完成名著阅读的任务,因此初一时我就引导学生制订两年内读完这六本书的阅读计划,每年读三本,分解到上半学年、下半学年和暑假三个时段来完成。每读一本书,根据本书章节的多少,再进一步分解到每月、每周,并在班上贴出一张统计表,统计每个学生每周的阅读进度,便于教师的督促和调控。例如:在指导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时,全书共三十五章,建议学生用两个月的时间读完,平均每周读4~5章,并认真写好读书笔记。
三、教授课外阅读方法
阅读名著需要具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有了好的方法,就好像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名著的方法,并把它们灵活运用到名著阅读中去。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培根指出:“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精读,即要求学生逐字逐句研读,掌握重点,汲取精华。这种方法适用于作品的重要细节、关键情节、话外之音、妙词佳句等。略读,即要求学生看序言、提要、目录、后记等,以了解全书的性质、内容和规模,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熟悉的或者比较浅显易懂的作品。
2.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学期初,笔者要求每个学生准备好读书笔记本,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内容可以包括作者介绍、故事梗概、人物性格、精彩语段赏析、读后感等。要求学生读了名著后要敢于并善于发表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独到见解的能力。
要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研究,只有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进行了解,通过对儿童这一群体进行全面探究,包括其心智、审美及语言接受能力等方面,才能确定儿童文学翻译的标准。
一、不同阶段的儿童语言能力及其文学作品语言特点
儿童文学里将儿童划分为五个年龄阶段: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少年后期。不同阶段的少年儿童对文学作品的要求不尽相同。由于婴儿期儿童年龄过小,几乎对文学文字没有概念,所以本文在此不作说明,主要谈论其他阶段:幼儿期儿童(3C6岁)的智力尚处于蒙昧状态,语言表达能力非常有限,基本不具备文字阅读能力,读物通常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文字简明,口语化;童年期(6C12岁),儿童开始发展抽象思维,正是接受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作品基本上以文字为主,内容较充实,情节简单,语言可适当丰富;少年期(12C15岁),儿童初步具备抽象思维、推理能力,词汇量增加,表达能力增强,文学作品讲究语言技巧、写作手法等;少年后期(15C18岁),儿童抽象思维能力近乎成熟,理解力强,甚至可接受古文等深奥语言表达,文学作品多用写作技巧,主题内容更复杂充实。所以,由于儿童时期可分为不同阶段,适于每一阶段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语言特点也各有迥异。
二、儿童文学翻译标准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理论中,“信”指忠实于原文,“达”指译文行文通顺流畅,“雅”指译文典雅,有文采。对于儿童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作品而言,应该有如下几个翻译标准:
(一)通俗易懂、忠实原文
世界各国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是以儿童为中心,语言结构相对简单。所以,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译文首先要在内容思想上与原文一致,做到“信”,在语言上要做到通俗易懂,儿童阅读之后可以基本理解原文,语言表达在自己可接受可理解范围内,不应出现太多阅读障碍。值得说明的是,这里的“通俗易懂”是针对目标阶段的读者对象而言,而非各阶段所有儿童。
(二)行文流畅、表达通顺
这一点即“达”的表现,是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在理解透彻原文意思之后,译者翻译的译文必须符合译入语的习惯形式特点,避免出现“翻译腔,使读者更轻松地理解文章内涵。在经典名作 《麦田里的守望者》第2节中,历史老师Spencer说:“Life is a game,boy Life is a game that one plays according to the rule”。
施咸荣译:“人生的确是场球赛,孩子。人生的确是场大家按照规则进行比赛的球赛”。
孙仲旭译:“人生的确是场比赛,孩子。人生的确是场比赛,你得遵守比赛的规则”。
这时正在谈到球赛,所以将game译为“球赛”,“比赛”并没有什么错。两个译文的区别在于后一句的译法,施译文形式上完全忠实原文,将定语从句译为名词的修饰成分,而孙译文将长句拆为短句,强调了说话人的意图。根据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汉语多用短句,所以笔者认为孙译文稍逊色一些。
(三)语言个性化,口语化
儿童讲话的方式、选词造句与成人不同,语调也有独特的风味。翻译时,要传达出儿童口语的特色。请看下列关于马克・吐温的名作《汤姆索亚历险记》选段的译文:
原文:“No answer. Tom surveyed his last touch with the eye of an artist, then he gave his brush another gentle sweep and surveyed the result, as before. Ben ranged up alongside of him. Tom's mouth watered for the apple, but he stuck to his work.”
译文一:“汤姆没吭声。只是像艺术家一样去看他最后刷的那块儿,然后轻轻刷了一下。然后又跟刚才一样看着栅栏。本走到他身边。看见那苹果,汤姆馋得都流哈喇子了,可是他还是继续刷他的墙。”
译文二:“汤姆没有回答。只是用艺术家的眼光审视他最后刷的那一块,接着轻轻地刷了一下。又像刚才那样打量着栅栏。本走过来站在他身旁。看见他手里那苹果,汤姆馋得直流口水,可是他还是继续刷他的墙。”
译文一使用诸如“吭声”、“然后”和“哈喇子”等口语词汇,多次使用“看”,虽然语言多口语,简洁通顺,但显得译文词汇匮乏,没有文采,缺失了文学作品该有的文学性。译文二的语言基本上既通俗又不失文学性和审美性,将几个“看”具体为“审视”和“打量”,使词汇更加丰富。更重要的是,让儿童读者在阅读理解情节的基础上,能进一步夯实语言基础,并增加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一、我来摘抄
新课改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以前盲目地学,读名著不是简简单单地读,而是要有目的地去读。平时我们讲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说在读书时要适时进行圈点勾画。实践证明,读书文摘卡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名著的方法。我就七年级上册《汤姆·索亚历险记》设计了如下的读书文摘卡。
其他的文学名著也可以设计相似的读书文摘卡。名著虽然很长,但文摘卡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以后学生一看到文摘卡就能回忆起各章节主要内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不同的名著在文摘卡的设计上也可有所创新。
二、我来表演
新课改强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在学名著时我让学生就相关的故事情节来表演,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也增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我们都知道,学生不是演员,他们没有表演的经验。那怎么办呢?首先,我让学生来观看名著拍成的电视电影。如《西游记》被拍成了好几个版本的电视,我找到了新旧两个典型的版本让学生观看,进行比较。学生们因为喜欢看电视,以前也有一些基础,所以讲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其次我还提醒学生,电视电影不能代替名著,我们在模仿的同时,还要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学生对表演很感兴趣,下面我就顺水推舟,安排一些文笔功底较好的学生来编剧本。这是表演的前提,我还特意指导学生练习剧本的写法,让他们注意接受其他学生合理的建议,我和导演物色了剧本所需要的演员,利用活动课时间安排学生排练。比如在《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表演中,许多中等生积极参与,还有一些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学生也加入了表演,尽管只是做了群众演员,但他们也乐在其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和磨合,这些学生配合得非常默契,更能与人友好相处,班上同学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少了。学生们在表演中加深了对名著的理解,在合作中明白自己是班级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三、我来写作
一 为你打开一扇门
二 *繁星
三 冰心诗四首
四“诺曼底”号遇难记
五 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泰戈尔诗三首
写作 有感而发
语文实践活动 我爱文学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二单元 金色年华
六 往事依依
七 幼时记趣
八 十三岁的际遇
九 *伟人细胞
诵读欣赏 现代诗二首
写作 说真话,抒真情
口语交际 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名著推荐与阅读 《汤姆 索亚历险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三单元 民俗风情
十 社戏
十一 *端午日
十二 本命年的回想
十三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五夜望月
水调歌头
*我的思念是圆的
诵读欣赏 对联六副
写作 从生活中找到“米”
语文实践活动 走进图书馆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四单元 多彩四季
十四 春
十五 三峡
十六 济南的冬天
十七 *夏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写作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口语交际 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五单元 关注科学
十八 斜塔上的实验
十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十 *宇宙里有些什么
二十一 《梦溪笔谈》二则
诵读欣赏 《论语》八则
写作 简单地说明小制作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
语文实践活动 模拟科技新闻会
专题 狼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六单元 奇思妙想
二十二 天上的街市
二十三 *七颗钻石
二十四 蔚蓝的王国
二十五 皇帝的新装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
附录一 应用问示例
附录二 名家书法赏析
附录三 字词表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知识要点
b《社戏》作者是鲁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有散文集《朝花夕拾》。
本文体裁是小说,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行文,详写看戏的全过程,略写在平桥村的情况和看戏后的余波。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无私的美好的品德,展示了自由自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b《端午日》节选自《边城》,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本文以时间为序,按“争看划船----竞追鸭子---结束赛事”的思路展开,略写穿新衣、画王字、吃鱼肉三种习俗,龙舟竞渡写得最详,赶鸭竞赛次详。表现茶峒人淳朴的民风和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b《本命年的回想》作者刘绍堂,现代作家。本文体裁是散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十件事,再现了京郊运河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
b《十五夜望月》作者王建,唐代诗人。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乌鸦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冷露无声湿桂花”。不仅指庭中桂花,也有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反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若改为“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b《水调歌头》作者苏轼,宋代诗人。上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b《我的思念是圆的》节选自《艾青全集》,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此诗写于艾青晚年,因亲人朋友多不在身边,有的已离世,诗人写此诗表达了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视和怀想。
猜你感兴趣:
1.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目录
2.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目录
3.初一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一)充分利用教室
教室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战场,将其布置成一个英语天地,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英语,会对其英语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教室文化双语化、板报英文化等。在此重点谈论英语阅读的应用:教室中应选择一角设为英语阅读角,并发动学生把自己的英语课外读物放在英语阅读角供全班学生分享,包括杂志、报纸等。因为教室里的条幅、板报内容少,更新周期较长,大量的信息都集中在读物上,鼓励学生每天要坚持阅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二)英语广播
教室的布置主要是从视觉角度来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日常英文广播则是从听觉上营造英语语言环境。教师可以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选择适合初中生水平的英语广播。比如,日常口语、英文歌曲、名人轶事,可以从Special English当中选取内容简单易懂的小故事。一开始,可能有些学生听不懂,但目的并不是让其听懂内容,而是通过广播来创造出英语学习氛围,语言本身就是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三)给学生起英文名字
名字是语言中简单的语言现象,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渊源,了解名字也能学习很多文化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起一个钟爱的英文名字,并告知其蕴含的意义。例如,Adam,“世界上第一个男人”;Tom,“一对孪生的太阳之子”;Amy,“最心爱的人,可爱的”等。
二、创造情景生活化的课堂
传统的英语课堂是教师传授英语知识,学生识记,这种教学方式的不足在于一节课下来教师累,学生识记效果差,因此应转变方式,精心设计任务情景,“做中学”,使学生自我构建知识。
(一)教师多用英语上课
初中英语教材从内容上多是贴近青少年生活的话题,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学生易懂的英文加以描绘,把学生带入语境,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交流思想。只要学生处于丰富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英语环境中而且理解并去接受,那就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视听材料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视听信息的输入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中加大视听材料的比重,使学生接受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信息。如在学习“Where are you from?”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家乡的景色,插放录音和视频,让学生模仿完成相应对话,把英语学习放到真实语言环境中。
(三)精心设计任务
除传统的单词背诵、课文朗读外,英语课堂应包括更多生活化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例如,在教授关于动物的词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收集动物的图片,让学生之间互相介绍,并且对比各自图片的不同。学习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可以用猜词游戏、竞赛和闯关活动的形式。中学生具有好胜心、好奇心,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情绪高涨,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四)情景中评价策略的应用
传统的教学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分数,形式单一。新课程标准对评价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情感因素,寻找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多设置可以发挥其长处的情景,以增强他们成就感和信心。教师可鼓励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互评,表扬通过考评的学生,特别是进步的学生;多设计多样性的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培养了英语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仅靠课堂学习英语是不够的。教师应组织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以创设英语学习机会。第二课堂要力求趣味性与知识性并重,轻松、活泼。如英语辩论、外语歌曲比赛、英文电影赏析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开始阶段,活动内容要略低于课堂学习内容,不给学生带来负担,到后期可以安排略高于课堂内容的活动,拓宽视野,提高能力。
(一)恰到好处的英语电影
英语电影中生活化的语言、生动的表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英语环境,对学生提升听说能力有积极的作用。选择电影时要切合学生的水平,以内容易懂、题材积极向上、发音清楚的影视片段为宜。如The Lion King(狮子王)、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The Adventure of Tom Sawyer(汤姆索亚历险记)、Kong Fu Panda(功夫熊猫)等。
(二)内容充实的英语角
为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新课程理念,从小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基本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继启动“写字工程”之后,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决定启动“读书工程”。
建南小学启动“读书工程”,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文化积累、发展语文素养,激发师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为目标,开办“读书节”,评选“读书之星”,构建语文“大课堂”,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启动“读书工程”,要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大量阅读为主要途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附一:建南小学“读书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我读书,我阅报;我成长,我快乐”为活动主题,全面落实教研室有关“读书工程”的各项指标,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要求,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深厚的人文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二、组织领导
加强读书活动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读书工作领导小组。
张纯才任组长,师亚军任副组长,
组员由各年级入段领导和各班主任组成,即王艳清、安美玲、李雪梅、郭福宪、陈雅雪、游艳、郑玉玲、司素英和各班班主任。
班内学习小组要求由学生自由组合,力求兴趣相近,特长互补,一般每组3--6人并选出组长,取上组名。
三、实施目标
1、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丰富文化知识内容,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营造浓烈的校园文化氛围,彰显我校的教学特色。
2、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读书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文化底蕴,促进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并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读写能力,促进学校内涵式,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
四、实施内容
1、以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为载体,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开学初详细安排好各年级组每周一诗的具体内容。并定期检测考核。
2、根据学校提供的各年级亲子共读(师生共读)指定阅读书目或选读书目,做好大阅读活动。
3、开展每周一节的好书推荐课、阅读欣赏课或读书汇报课,每周利用早读的3-5分钟背诵一首古诗。早读可以分为“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4、开展“晨诵、午读、暮省”阅读活动。“晨诵”即:结合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晨间诵读的复合课程;“午读”即:阅读各年级段的指定阅读书目。每天中午利用1:50至2:20的时间安排全校学生读书;“暮省”即:亲子或师生通过共写读书笔记、日记、书信等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学生用日记记录成长,亲子、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
5、各年级段的不同阅读表达形式。一二年级主要是读写绘结合,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呈现自己的阅读收获;三四年级利用“采蜜簿”按照教研组统一的格式进行词语积累、赏析优美句子等;五六年级也采用“采蜜簿”进行撰写心得体会
6.开放学生阅览室,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有序地安排班级进入图书室借书阅读。
7、开展关于学生读书活动的各类竞赛与交流活动。如:我读我诵--诗、词、美文朗诵,我读我讲--讲故事,我读我记--读书摘记、卡片展评,我读我画--读文配画,可以是凸显感受的单幅画,也可以是展示情节的连环画,我读我感--读后感,我读我编--编手抄报,编班级同学或自己的美文集,我读我荐--新书介绍、火暴推荐等,以增强学生读书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8、举办第三届“读书节”的评比活动。每年级评选出优胜班级一个,每班评选出20名“读书之星”。
四、实施措施
1、首先解决学生书源问题,以告家长书的形式动员学生每天节约一角钱,购买各年级的指定书目和选读书目,每位学生每月至少读完一本指定书目和一本选读书目,参加学校组织的“捐一读百”的读书活动,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2、制定读书计划。班级依据学校的读书计划制定本班的读书计划,如:包括组员分工、每次活动内容、预期活动成果、成果展示方式等。班内各小组再根据班内具体安排随时制定每次读书活动计划,如:小组名、组长、研究主题、指导者、汇报形式等。
3、 明确读书内容。各班在统揽学校规定的分年级读书目录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分配每周的读书内容,做到读有所向,忙而不乱,事半功倍。
4、强化读书方法指导。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做好“采蜜簿”的使用工作。
5、细化评价,加强考核。学校将注重过程管理和督查,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对教师组织开展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督促考查,提高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建立学生评价体系。在评价学生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课外阅读的过程评价,淡化课外阅读的结果评价,把是不是形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了读书方法、激发了读书热情、形成了优良品质作为评价标准。
附二:“读书工程”各项指标要求
1、“读书”按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分年级极规定阅读总量,推荐优秀阅读书目。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推荐阅读书目附后)
2、“诵读”以吸收传统文化精华为目的,深入开展古诗文素养活动,诵读、古诗、词、文。小学阶段每生背诵古诗记号不少于70篇。
3、“阅报”阅读程度适合的儿童报刊。积极提倡学生订阅儿童报刊,做到一人一报刊,每天阅读10分钟。
4、每班读书活动每学期不少于3个。
·读书交流会
·读书知识竞赛
·读书演讲(朗诵)比赛
·古诗文背诵比赛
·读书笔记(剪报、手抄报)展评
5、认真进行阅读考级
根据推荐书目,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确定阅读考级级等,设立五个等级,由考评小组针对所读书目提出问题,进行口头测试和书面测试,重点测试其读书能力,通过这种考级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效果。
6、读书笔记:重感悟、重积累是语文课标的显著特点。阅读积累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三年级以上学生建立读书积累本,使学生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要求学生学会做四种类型的读书笔记500-800字,篇数不限,根据阅读内容自己掌握字数。教师每周一次时学生的积累本进行检查,达标者在其笔记的扉面盖一个五角星,根据积攒的五角星个数评价其效果。
附三:各年级组学生的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
一年级必读书目:《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丹麦·安徒生)。
一年级选读书目:《三字经》、《影响孩子一生的101个经典故事》、《365夜故事》、《中外神话故事》、《益智故事》、《中外神童故事》、《宝宝成长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百家姓》、《 睡前十分钟故事》。
二年级必读书目: 《小猪唏哩呼噜》、《小布头奇遇记》、《伊索寓言》、《经典成语故事》、西游记《拼音版》。
二年级选读书目:《骑鹅旅行记》(瑞典·拉格格夫)、《木偶奇遇记》(意大利·科洛迪)、《十万个为什么》、《笨笨猪》杨红樱著、《丁丁历险记》(小开本全22册)(比利时)埃尔热 、《中外神童故事》。
三年级必读书目:《爱的教育》 《长袜子皮皮》 《夏洛的网》《犟龟》、《木偶奇遇记》
三年级选读书目:《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绘本)或《森林大熊》(绘本)、皮皮鲁外传、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笨狼的故事》、《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国童话》黄蓓佳、《世界之谜少年科幻小说系列》杨鹏 、《小兵张嗄》系列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长腿叔叔》。
四年级必读书目:《窗边的小豆豆》、《爱的教育》、《昆虫记》、《三毛流浪记全集》、《时代广场的蟋蟀》。
四年级选读书目:《纳尼亚王国传奇》(7册)《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鲁滨逊漂流记》、《十万个为什么》、《奇妙的动物王国》、《少儿百问百答 》、《魔法师的帽子》、《雷锋的故事》、《中外名人故事》、《成语故事》、《错别字的故事》、《歇后妙语》、《椋鸠十动物小说系列》(套)(日本)。
五年级必读书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国演义》、《水浒传》、《草房子》曹文轩、《女生日记》和《男生日记》杨红樱、《女生贾梅》、《男生贾里》秦文君、《我要做好孩子》黄蓓佳。
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较严重的脱节现象。学生进入初中后,课程增加了,时间变得紧张了,课堂节奏加快了,用于复习的时间减少了,课程难度加大了,家长的重视程度较小学减弱,而学生对初中语文感觉与小学语文差不多。因此,他们的注意力、兴趣自然而然地转移至数学及新增的其他科目上。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既有中小学语文本身的差异和教材的差异,又有学生的差异。小学语文侧重字词教学,初中语文更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式变了,思维方式变了,改变了机械记忆,强调理解、概括能力的培养,不再是老师过多的启发下的思考。作业量相应减少,而阅读题增加,难度加大,阅读速度由小学六年级的每分钟300字增至初一的每分500字(大纲要求),同时体会感彩及表达效果。新增了古文教学,古诗除了背诵外,还要会简单地赏析,理解诗意及表达的情感。
根据中小学在语文学习方法、学习重点的不同,要实现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初中语文老师就要尽可能地借鉴与学习小学老师通过情境导入、游戏、模仿、讲故事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自身的教学策略,引导、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初中语文学习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其语文素养的做法。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实现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呢?
一、注重兴趣培养衔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对语文的兴趣有延续也有分化。在教学时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着力实现中小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的衔接。如在教学七(上)第二单元童年趣事时,让学生回忆童年有趣的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童年的回忆,然后进行本单元的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月迹》等,静下心来感受到他们身上有童年时受到的呵护,尝到各种酸甜苦辣的滋味;也有童年单纯可爱,可身上留下了社会的印记;也有童年远未定型,表现出未来的某些个性……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无尽宝藏,也是生命长河不竭的源泉。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情趣和想象能力,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注重语言积累衔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小学语文以提高学生识字、朗读等基础能力为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针对知识难度的增加,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语言积累上做好衔接。初中语文字词增多,文言文难度加大,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困惑,教师要引导学生继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老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好有效的预习,设置导学案,让他们将不会的生字、词及优美的语句摘抄至学案上。注意授之予法,勤于动手,继续养成用查字典的方法解决,养成圈点习惯,结合预习,让学生明白修辞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显性积累的数量要进一步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应将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诗文,努力使学生成为语言的富翁。
三、注重阅读能力衔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预习、听课、复习等进行摸底了解,掌握学生的阅读文章方法,教给他们好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文章写了哪几个地方的事?(2)写作的顺序?(3)百草园写了哪几个季节的景物?有哪些景物?(4)从哪些角度写的?(4)用了哪些修辞?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让他们分清节次,通过设置有关文意的概括性问题,了解文章结构,培养他们在阅读中有意识思考的习惯,让他们逐渐做到读得懂、懂得读、读得宽,学会整体感受,通过思维训练、语言训练,会多角度思考、深入思考。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冬天雪地捕鸟的情节中,让学生找动作性词语:扫、露、支、撒、系、牵、提……能想象当时的情境,体会其中的乐趣。学会品味实词、虚词,对越是不寻常的词语越要重视。注意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读中外名著,如《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等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结合故事会、演讲、小组竞赛、社团活动等形式消化吸收小说情节,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指导他们学会精读与泛读,提高阅读速度,培养阅读兴趣,拓宽知识面。刚入初中的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思路不是太了解。因此,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因材施教地对其进行指导,实现他们阅读能力的衔接,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69-02
《语文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小学、初中两个阶段"互相联系,螺旋上升"。作为中学的起始年级,初一语文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过去,又要着眼于学生的将来,在教学内容上要减缓坡度,增进衔接,在逐渐渗透与铺垫中层层推进,变"突变"为"渐变",在"渐变"中实现"无缝"衔接和平稳过渡。
1 "小升初"知识衔接的策略
"小升初"过渡期指的是初一上学期,刚踏入初中大门,学生对面全新的学习内容,会有诸多的不适应,而他们在心理、学习上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必须借助教师的帮助、引导来完成"小升初"的转变。教师可巧妙运用以下策略来加强"小升初"学生的知识衔接。
1.1 梳理小学、初中阶段教学内容,建构有效教学。如果我们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顾教育的连续性原则,只是就课文讲课文,就知识点讲知识点,只会越忙越乱,事倍功半。目前中小学语文教材之间,存在较大跨度、空白、断层,而各种实验教材各有侧重,因而教师不能只关注本学段教学,不能只局限当地使用的教材,要博采众长,梳理教材内容,建构有效教学。
例如北师大教材第一单元"童年梦痕",可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活动"我的成长册",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告别童年"单元,人教版的选自《城南旧事》的课文《爸爸的花落了,我长大了》进行补充、建构。第二单元"秋日撷英"中,《山行》在小学四年级就学过,教师应将重点放在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以及与其它诗歌对比阅读上。第三单元,"亲情歌吟"可结合苏教版的课文《爱如茉莉》、《月光启蒙》,也补充人教版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祖父的园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只有把学习内容梳理清晰,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学生学习才具有连贯性、条理性。
1.2 借小学的知识考查初中要求的能力,温故知新。我校采用入校摸底考试来了解初一新生的知识水平, 例如"把句子改写得充满诗情画意"这类题目,考的是小学的内容,要求却是初中生应具备的能力,知识、能力的衔接初露端倪。这一方法值得借鉴,在日常教学中对小学诗文复习,可以是应用性填空,如刘禹锡在《望洞庭》中,巧妙设喻,写遥望湖中青山的独特感受的句子" ";可以是按要求写诗句,如写出送别的诗句、蕴含哲理的诗句、表现雄心壮志的诗句。对现代文复习,可以是为学过的伟大人物,像霍金、诺贝尔、司马迁、郑成功写一段人物介绍,写一段颁奖词等等,用这种方法复习旧知识形成新能力,让学生尽快熟悉中学语文学习的重点。
1.3 过渡期课堂教学应放慢脚步,适当降低难度。初一新生面对新的教材,新的教法,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教师应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在第一单元"童年梦痕"的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展开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品味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所写的"童年不同样",体会纯真、美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学习方法,才是这一时期的重点。
1.4 比照、分析、寻找中小学教材衔接上的空白,进行补充完善。从六年级到初一,从一个学段结束到高一学段的开始,教材衔接上有不少空白。例如小学教材注重诗词、名言警句的积累,每一单元都有诵读欣赏,突出博闻强记,而中学教材这方面显得薄弱。小学只有少量的浅显文言文,初中则出现文言文单元,篇幅、难度陡增。小学淡化了语法知识、写作手法,而中学对这些都有要求,尤其是文言文学习,像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省略句必须要有一定语法知识基础。教师通过分析,寻找小学、初中教材衔接上的空白,进行补充,使"小升初"知识链接更完善。
1.5 开展班级读书会,提高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阅读量大的学生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在起始年级,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可以开展班级读书会,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与监督,通过上展示课, 让学生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分析人物……体验读书的快乐,在阅读的启示和质疑中获得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积极开展"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在活动中爱上语文。
2 中小学语文衔接的内容
了解了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差异,掌握了过渡期行之有效的措施,那么,我们具体应给孩子教些什么,来把他们领入更广阔的语文天地呢?
2.1 现代文教学方面。小学课文以记叙文为主,突出"趣",初中课文加入了科学性强的说明文和逻辑性强的议论文,突出"理"。小学课文短,较长的《卢沟桥的烽火》也才800多字,而初中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2000多字,跨度大,台阶高。在初一上学期,我们要补充现代文阅读,来联通中小学课堂。
阅读当代名家名篇,尤其是选入各类教材的美文是个不错的方法,像曹文轩、黄蓓佳、林海音的作品被选入不同小学教材。而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旷野的微光》《雨中》《顶碗少年》《学步》《山雨》等30多篇作品入选不同的实验教材,周国平的《人生寓言》《内在生命的伟大》、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黄金鼠》、肖复兴的《母亲》、毕淑敏的《孝心无价》《母狼的智慧》、秦文君的《男生贾里》选段、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也出现在不同的教材中。我们应加以筛选,指导学生阅读美文、陶冶情操,又培养阅读能力,还能洞察世间百态,可谓一举多得。
品析现当代诗歌,可以是"五四"时期徐志摩、郭沫若的新诗,可以是冰心、王宜振、金波的儿童诗,也可以余光中、席慕容的乡愁诗,也可以是舒婷、汪国真的朦胧诗。
关注热门话题文章,如低碳生活、纳米材料、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气象现象……由此来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初中现代文阅读更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侧重分析和理解,多加了赏析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表达,教给学生赏析的方法,引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在语法知识方面,要系统的学习词类划分、句子成分划分,这两点都是为文言文学习做准备。
2.2 文言诗文教学。 古诗词学习方面,搜集整理诗文名句,印发给学生,督促背诵,还可补充不同版本的六年级或初一教材所选的诗词名篇,如《诗经・采薇》(节选),《木兰诗》,《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操的《龟虽寿》,崔颢的《黄鹤楼》,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辛弃疾的《破阵子》,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赵翼的《论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等。这些都是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必备的古诗词,而北师大教材没有安排。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的重头戏,在北师大版初一上册安排了四篇,其中《童区寄传》、《李寄》难度大,下册六篇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难度,而《送东阳马生序》特别难。我又查了苏教版、北师大版、人教版小学课本,觉得小学毕业生的文言文基础太薄弱,我们必须要补充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减缓学习的坡度。可从学生熟悉的故事性强、短小精悍的作品着手,以下是我搜集的备选篇目:《滥竽充数》、《画蛇添足》、《矛与盾》、《鹬蚌相争》等寓言故事。选自《列子》的《两小儿辩日》、《关尹子教射》,选自《史记》的《四面楚歌》,选自《世说新语》的《杨氏之子》、《周处》。柳宗元的《吾腰千钱》,韩愈的《马说》,刘禹锡的《陋室铭》,选自《资治通鉴》的《杨震暮夜却金》、《孙权劝学》,王安石《伤仲永》,清朝彭端淑的《蜀鄙二僧》。
2.3 课外阅读的指导。新课标要求一个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在145万字以上,相当于10本小学语文课本,初中阶段阅读量达到255万字,因而在初一寒假结束时,学生至少应阅读过16本相当于课本厚度的高品质的课外读物。我们可以列出一个图书单,向学生推荐阅读。
寓言故事类:《伊索寓言》、《古希腊神话故事》、《一千零一夜》
诗歌散文类:《朝花夕拾》、《繁星・春水》、《朱自清散文精选》、《舒婷文集》、《台湾乡愁诗选》、《泰戈尔诗选》。
科普读物:法布尔的《昆虫记》。
课程标准所列的必读书:《西游记》、《水浒传》、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斯威福特的《格列佛游记》、凡尔纳的《80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都可以推荐给初一学生。
"魔鬼字典"中对名著的定义是人人都希望自己读过,但却不愿意去读的书。的确,有些名著离我们的生活已很遥远,有些学生的阅读能力达不到而读不下去。我们有必要推荐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阅读兴趣的图书。
国内作品: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秦文君的《南生贾里》、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当代精品建议从历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筛选,阅读能力较强的可推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阿来的《尘埃落定》、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
国外作品: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柯南・道尔的《神探福尔摩斯》。
法国的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
52年前的经典童话----E・B・怀特的《夏洛的网》是关于友谊的故事,讲的是聪明勇敢的蜘蛛夏洛在自己的网上编织"好猪"、"杰出"、"谦虚"等字样,使得小猪威伯在比赛中荣获了大奖,救了他的性命。
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他把西方哲学史编入小说讲给孩子们听。一部《苏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
德国女孩安妮・弗兰克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了四年,16岁死于伤寒,《安妮日记》真实记录了二战那场人类的噩梦。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C・S・路易斯所写《纳尼亚传奇》,共七册的幻想/冒险小说,在西方影响比《指环王》还大,是传世不朽名著,当有人问J・K・罗琳《哈里・波特》系列会是几本书,她回答七本,因为她读过《纳尼亚传奇》是七本,这是两套关于信仰与想象的著作,值得推荐。
课外阅读要有所收获,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不应付,不猎奇,不凑热闹,不赶时髦,静下心来沉浸在书里汲取精华。人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多记读书笔记,通过记读书笔记完成词语积累和赏析,通过记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记读书笔记加强概括能力。专家认为,40%的写作能力取决于阅读,通过阅读,厚积薄发,为写作储备能量。
通过对过渡期学习内容的研究、补充,我们的教学才能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现有知识水平,既不重复做工,也不会出现疏漏,不滞后、不越位,点滴渗透、循序渐进,着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长期培养,把学生引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