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3 11:27: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

篇1

折叠纸盒具有加工成本低、运输和储存方便、便于销售和陈列、回收再利用性好等特点,广泛用于食品、药品、果汁、牛奶、烟、酒、化妆品、洗涤用品以及电子产品等的包装中。在公众环保意识增强、不断呼吁绿色包装的形势下,折叠纸盒凭借出色的环保优势,在众多包装形式中脱颖而出,受到了品牌商和消费者的更多关注和青睐。

Smithers Pira公司的一项《全球折叠纸盒市场的未来》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折叠纸盒市场规模达到870亿美元,2015年市场规模有望增加5%,之后几年将保持3.5%的年均增长率,预计到2020年全球折叠纸盒市场规模将达到1060亿美元,产量将达到4700万吨。

从地区来看,亚太地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折叠纸盒消费市场,2014年亚太地区折叠纸盒消费量约占全球折叠纸盒消费总量的52%,且未来5年的消费量仍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20年亚太地区折叠纸盒消费量的占比将超过60%,亚太地区折叠纸盒市场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中国,预计到2020年中国折叠纸盒消费量的占比将达到39%,与此同时,印度次大陆的消费增长也起到了辅助作用,到2020年,该地区的折叠纸盒消费量占比将超过6%。

从终端市场来看,2014年对折叠纸盒需求量较大的几个行业及占比分别为:保健品10%、烟草8%、家居用品7%、电子产品7%、干食品6%、冷冻食品6%、乳制品5%、冷藏食品4%、个人护理用品4%、糖果4%,其他39%,如图1所示。值得关注的是,在亚洲市场中,随着食品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分销渠道的逐步完善和超市数量的日益增多,极大地带动了对折叠纸盒需求量的增长。同时,小型电子产品(包括智能手机)销售市场的日益火爆,也推动了折叠纸盒和微瓦纸盒消费量的增多。预计这两大行业未来几年对折叠纸盒的需求量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目前全球折叠纸盒市场的整个供应链正面临着来自设计、技术和工艺创新方面与日俱增的压力。因为市场风云变幻且竞争高度激烈,品牌拥有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凭借创新的包装,从超市货架的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所以,折叠纸盒除了在结构、装潢、功能性设计环节寻求创新,以增强与消费的互动之外,更要在加工技术和工艺方面进行创新,包括烫印、压凹凸、局部上光及其他工艺环节,以进一步提高折叠纸盒的货架吸引力,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对纸盒包装企业而言,需要时时关注新技术并根据自身业务需求进行投资,以便为品牌拥有者提供更具特色的折叠纸盒,与客户共同成长,实现双赢。

篇2

高脂肪食物可缓解低落情绪

很多健康知识都提醒人们当心高脂肪食物带来的“健康负担”。然而比利时科研人员日前发现,这类食物可通过胃影响大脑,缓解糟糕的情绪,但这一发现不能成为心情抑郁者胡吃海塞的依据。

比利时鲁汶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日前的研究报告说,这个小组征集了12名体重正常的志愿者,让他们看一组令人伤感的图片,听旋律忧伤的音乐,同时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他们的脑部。随后,研究人员通过饲管向一半志愿者的胃部注入脂肪酸,其他志愿者的胃中则注入生理盐水。为避免被测试者对食物展开联想并影响心理活动,他们事先未被告知摄入的是什么。

研究结果显示,伤感的音乐和图片使志愿者的情绪全面低落,但摄入脂肪酸的志愿者比摄入盐水者的悲伤程度轻50%。这是因为当脂肪酸注入前者的胃部后,与其忧伤情绪相关的大脑部位的活动受到抑制。

科研人员还认为,上述发现对肥胖人群、饮食紊乱症和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深入研究中,这个小组将力求征集更多志愿者。

部分保鲜膜塑化剂严重超标

前段时间的台湾“塑化剂”风波,让人们认识了塑化剂DEHP的面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8月10日公布保鲜膜质量调查报告,检测结果显示,7种PVC保鲜膜中,3种塑化剂DEHP用量超标,有的超标达76倍。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介绍,目前保鲜膜主要有PE、PDVC和PVC三大类,其中PVC保鲜膜因有塑化剂,被国家列为限制类别,且规定“不能直接包装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今年6至7月,协会对北京、广州等地大型超市和批发市场销售和使用的7种保鲜膜进行了检测。

按照国家标准,DEHP在塑料材料定迁移量不得超过1.5毫克/千克,然而在7种PVC保鲜膜样品中,检测塑化剂DEHP超标的有3种。另一种塑化剂DEHA是国家禁止用于生产食品保鲜膜的,但检测发现,有4种保鲜膜样品含有DEHA。

调查还发现,PVC保鲜膜标志不规范,没有明确标示“不能直接包装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只有一种明示“禁止用于微波炉”、“产品不含DEHA”,大部分PVC保鲜膜没有明确保质期,有的甚至没有生产日期和材质。

董金狮说,PVC要拉成透明柔软的保鲜膜,需要加入大量的塑化剂,而塑化剂溶于油,在与油脂类食品或容器长时间接触或高温,就容易渗出,长期积累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如果PVC保鲜膜中的氯乙烯单体超过了国家标准范围,还有可能致癌。

多个品牌燕窝亚硝酸盐超标

浙江省工商局近日检查发现,浙江市场所售血燕亚硝酸盐含量普遍超标,平均达到4 400毫克/千克,最高更是达到11 000毫克/千克,而“燕之屋”等品牌均涉其中。

亚硝酸盐为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具有毒性,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致癌物质。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严格限制添加亚硝酸盐,仅允许生产腌熏肉等制品有微量残留,限量为30毫克/千克,最高熏制火腿残留量也不得超过70毫克/千克。比照限量标准,问题燕窝中的最高亚硝酸盐含量已超过300倍之多。

站直能让人减轻疼痛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试验表明,站直了不仅给人以良好的印象,还能减轻身体的各种疼痛,让人感到全身舒畅,心情愉悦。

研究人员先给志愿者的胳膊绑上血压计,然后进行充气,直到他们感到疼痛为止。而后第二次试验前,让志愿者先保持20秒钟的瑜伽姿势,背部挺直,两脚叉开。结果证明,站直了可以降低身体对疼痛的敏感度,无精打采则会让身体对不适更加敏感。《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认为,是因为这种姿势能够提高身体对疼痛的忍耐度。

研究人员指出,疼痛既是心理上的,也是生理上的,而站直身体,不仅能缓解和预防身体上的不适及疼痛,还能缓解情绪上的痛苦。因此,他们建议,平时可以顶本书,看看自己能不能站直;当感到不适时,也不应蜷缩身体,而应挺胸直立,并尽可能舒展身体。

“劳苦”上班族更易酗酒

新西兰一项调查发现,上班族日工作时间过长,饮酒、酗酒比例会升高。日工作时间似乎与酗酒习惯之间存在某种关联。

新西兰奥塔戈大学以1000名25~30岁年轻人为调查对象,询问他们每周工作时间及饮酒习惯等问题。调查结果发现,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的人滥用酒精的比例远远高于无业者的酗酒比例,达1.8~3.3倍。

调查发现,这一年龄段的酗酒比例与男女性别无关。日工作时间久的上班族之所以出现更高的酗酒比例,可能是因为他们想借助酒精减轻由工作产生的心理压力。调查同时表明,与同事长时间相处往往提升酗酒可能。这是因为,每天长时间工作意味着与同事相处的时间更多,可能激发更加浓郁的交际氛围,进而增加酗酒可能。

随身带张爱人照片 婚姻幸福感更强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随身带张爱人照片,有助于保持好心情,提升婚姻幸福感。

研究人员招募了一批女性志愿者,让她们在心情沮丧时分别看爱人照片、陌生人照片或其他物品,同时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她们的大脑。结果发现,当志愿者看着爱人的照片时,大脑正中前额叶皮层活动活跃,而这一部位与人的安全感、心灵安慰感密切相关。志愿者也表示,当看到爱人照片时,她们会觉得痛苦感减弱。参与研究的心理学家解释,这是因为爱人的照片可以起到安慰、安抚的作用,透露出安全信息。

“爱情是苦难的避风港。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凝视自己爱人的照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研究者建议人们随身携带一张爱人的照片,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夫妻关系,还能增加幸福感,让人笑口常开。

人饥饿时爱乱花钱

在人感到饥饿时,最好不要上街购物,因为饥饿会让人更爱花钱。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发现,饥饿时人的购物欲望会大大增加,不仅觉得食物更加诱人,对其他商品也更容易动心。研究人员发现,人在饥饿时会分泌出“饥饿激素”,这种激素会提高人们对食物的注意力,同时会对大脑施加影响,让人们对货架上的食物垂涎欲滴。

郁闷时应少吃糖

篇3

随着世界范围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营养、美味、方便的越来越高的需求,传统的食品加工快速向规模化、标准化、工程化及现代化方向发展,再加上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不断应用等,都极大地推动了食品化学与营养学的快速发展。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不仅与食品科学有关,而且与食品生产、基础医学和农业科学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宏观与微观结合、知识与技能融通的学科。食品化学与营养学是浙江树人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食品化学部分主要讲授食品的化学组成、性质和食品在贮藏加工及包装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食品色、香、味和食品的安全性等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开发食品新资源、革新食品加工工艺和贮藏技术等奠定基础的科学;食品营养学部分主要讲授食品中营养素对机体健康的功效、机理及价值评定,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营养与能量平衡,加工贮藏过程中食品营养价值的变化以及公共营养等,是为改善食品营养价值、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及品质等奠定基础的科学。

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的课题,浙江树人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即绝大部分学生工作中是以应用工程师的身份解决一线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从业者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解决实践难题和创新的能力等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引路人对学生成长和成才非常重要。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食品化学与营养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3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期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适应岗位职业需求。

1注重基础,强化应用

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学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及社会对人才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课题组通过系统的调研及分析,确定了教学内容为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食品化学部分主讲内容为食品中的水分、食品中的糖类、食品中的脂类、食品中的蛋白质、食品中的酶、食品中的色素和着色剂、食品的风味和食品添加剂等的性质及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变化;食品营养学部分主要讲授人体能量需要、营养基础知识、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特殊人群营养与食品、公共营养等内容。

除了基础知识外,还添加学科相关研究进展和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实力,例如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等已广泛作为“双歧因子”应用于食品的各个领域,因此在食品中的糖类这章还简略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功能性低聚糖的应用,并要求学生自己通过课外读物了解其结构、生理功能和市场开发前景等;在脂类营养中加入膳食营养与健康、体重的管理,并要求学生认识营养在非传染性流行病、慢性病等治療中的重要性。

2多维教学方式,关注解决问题

随着技术进步和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教学方式宜以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而采用多种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式上以多种教学法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合作能力等,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常作为饮料的防腐剂,但是其安全性仍存疑。饮料存储过程中,羟基自由基会对苯甲酸盐去碳酸基,产生致癌物质苯[1];有些儿童对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过敏[2];但是临床治疗表明苯甲酸钠对于许多尿素循环障碍患者来说是有益的,比如在治疗多发性硬化、精神分裂症、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3]。以此方式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用辩证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2.1多媒体教学法

根据食品化学与营养学授课内容的特点,采用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如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等)来展现教学内容,既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因为食品专业的学生对生理学理论知识掌握得较少,化学反应及机体代谢途径等比较抽象,所以图片或视频能直观地展现变化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如讲解“非酶褐变”的过程和机理时,利用实物图片展示褐变的过程及代谢产物。

2.2PBL式教学法

PBL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Learning)的教学方法[4],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学生围绕问题先自主学习,再分析、解决问题,课堂上教师再依据掌握程度对知识进行强化或拓展。比如食品中的水分这章中“等温吸湿曲线”部分可以从研究等温吸湿曲线的意义、食品配料与产品的水分含量关系、食品的保质期、食品的稳定性、包装材料及保鲜方式等角度设置问题。学生在分析中不仅涉及水分活度的内容,而且还涉及食品技术原理、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学、包装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以成为终生学习者和问题的解决者。

2.3CBS式教学法CBS式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引导的教学(CaseBasedStudy)模式[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用能反映课程教授内容的典型性案例,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出综合、客观的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法[5]。比如油脂这章中可将常见的食品,如油条、薯条等作为案例,然后引伸出油脂在高温、水、光、金属离子等环境中所发生的化学及物理变化,代谢产物形成过程及机理,以及这些变化对食品质构、保质期、口感等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也让学生对食用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并对饮食方式给予一定的引导。通过案例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并能通过质疑与反思的途径提升自主探索能力,培养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2.4比较法教学

比较法是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比鉴别,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异同点的思维过程[6]。蛋白质结构稳定性与稳定蛋白质结构的作用力息息相关,将各结构间的作用力进行比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蛋白质各级结构的稳定性及周围环境对其稳定性的影响。食品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包括流体动力学性质(如水合性质、溶胀性、黏性、胶凝性等)和表面性质(如湿润性、分散性、溶解度、表面张力、乳化性、起泡性,以及与脂肪和风味结合性等),举出常见的食品,如酸奶、腐竹、豆腐等,通过蛋白质作用机制比较,让学生更容易掌握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及常见的蛋白质在食品中的应用。

食品化学的另一作用是运用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对现有加工工艺提出科学的改进途径。丙烯酰胺是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认定的2A类致癌物质[7],主要在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加热(120℃以上)烹调过程中形成,140~180℃为生成的最佳温度[8]。从形成条件来看,油炸型食品如薯片、焙烤食品如饼干等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不低,但是这类食品并没有消失。目前,学者发现某些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能降低丙烯酰胺的形成,有大型餐饮及食品加工公司已经对油炸型食品和焙烤食品的工艺进行了改进,使食品更利于人体健康。通过实例数据,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食品加工过程的变化、改进措施等信息,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使命是为人类大众的健康而奋斗。

2.5研究性教学法

研究性教学就是将一开放式问题交予学生,要求他们多用批判的眼光审视问题现成的结论,并关注解决问题。在公共营养这章内容中,“社区营养”部分要求学生自己先做PPT并讲解,然后组队做膳食调查,学生采用问卷的形式对家人或者大学生、肥胖患者、退休人员、糖尿病病人等人群的三餐品种和数量进行调查与评价,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通过调查问卷、整理分析资料、集体讨论、教师指导等方式进行修改,最后撰写调查报告及总结。以此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拓宽知识面,在学习了基础知识外,能将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数理统计等基础课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解决实践难题和创新能力。

3教学效果评价

合格的本科院校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课程考核成绩应涵盖学生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所以考核涵盖了过程考核(出勤、课堂讲练表现、同组讨论及作业、课后作业、网络学习)和期末考核,使考核更公平、科学,增强督导作用。通过采用多种形式多个阶段的考核评价,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篇4

Paraben一直是个人护理品中应用广泛的防腐剂,因为它稳定,与其他成分配伍性好,价钱也不贵,也比较安全。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市场刮起一股替代Paraben的旋风,著名化妆品技术专家T.Joseph.Lin博士在他的书《ManufacturingCosmetic Emulsions》中这样描述paraben在当时的情况:20世纪70年代以前,Paraben在个人护理品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70年代的时候,开始有些市场压力,某个公司的配方师便把Paraben从配方中去除,代之以某些植物萃取物,比如葡萄籽萃取液。其他公司纷纷仿效。不幸的是,这类天然成分在配方中并不怎么起作用,导致产品发生微生物污染,最后在市场上失败。后来,大部分公司又重新用Paraben作防腐剂。显然,在70-80年代,真正的“不含Paraben”的化妆品是不持久的,因为没有合适的替代品可以代替。

历史往往会重演。现在化妆品中的Paraben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这件事起因是一份关于这类防腐剂的安全性的调查报告。几年前出现在英国的这份报告认为,Paraben与乳腺癌可能有关系。然而许多专家怀疑这种结论,因为缺乏独立的确实的证据证明这种原因与结果的关系,美国FDA也没有对使用含Paraben的化妆品有任何安全警告。

但是,尽管缺乏确切的研究和清晰的证据,许多美国和欧洲的化妆品公司还是积极地淘汰Paraben,因为,不像20世纪70年代,现在市场上有许多有效的替代品了。这难道意味着Paraben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历史了吗7也不尽然,因为一些有效的不含Paraben的防腐剂也含有合成的化学成分。林博士认为:所谓的“Paraben free”的产品,或者说宣称“Paraben free”的广告是不会持久的。

Paraben的安全性

市场为什么那么积极地淘汰Paraben防腐剂呢?主要缘于对其安全性的担心。近年来对Paraben安全性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两点。一点是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苯环,在极低的浓度能被检测出来,而且由于其是亲脂性的,所以可能在脂肪组织中累积起来。另一点是对羟基苯甲酸防腐剂类,特别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在特定的测试系统中已经证实能显示某种模拟女性激素雌激素的能力。从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到n-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和异羟基苯甲酸丁酯,雌激素活性随着烃基链长度而增加。近年国外的研究表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引起雌性大、小鼠子宫重量增加,影响雄性动物晚期发生,降低仔鼠活产比例与体重,使雄性仔鼠附睾数、活动度降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能抑制[3H]17β-雌二醇([3H]E2)与雌激素受体(ER)的结合,并引起两种雌激素依赖细胞株MCF-7和ZR-75-1的增殖,增力NMCF-7细胞转染(ERE-CAT受体基淘汰因)和内源性(pS2)基因的表达,显示该类物质有弱雌激素活性。

当然,也有一种论点是,Paraben是功能性酯,能被活体组织中存在的酶轻易水解,所以并不会对人体安全和生理系统带来影响。

欧盟认为低碳链的Paraben是安全的,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乙酯限量≤0.4%。多家国际性化妆品公司仅使用公认安全的低碳链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Paraben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各国及国际性官方组织的认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US FDA)批准Paraben可以作为化妆品防腐剂使用,据统计截至2006年,Paraben在美国仍有很高的使用频度。美国独立的化妆品原料安全性评价专家小组(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CIR)也对Paraben在化妆品中的使用情况作了权威性结论,即按目前的使用惯例,Paraben作为化妆品防腐剂成分是安全的。欧盟委员会也批准Paraben作为化妆品防腐剂使用。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批准其作为允许添加的食品防腐剂。

在我国,它们也是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酱油,醋、果酱,糕点馅、果汁和碳酸饮料等食品中,我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用卫生标准GB 2760-2007》中规定最高使用浓度可以达到0.5g/kg(相当于500ppm)。

可替代的植物防腐剂

随着化妆品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Paraben的替代研究越来越多,其中,植物防腐的研究异常活跃,究其原因是自然界的天然植物中存在许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抗菌作用。20世纪初,Rippetor等研究证明,从芥菜籽、丁香和桂皮等中提取的精油有一定的防腐作用,从而激起人们对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抗菌效果的评价,作用机制及应用的研究。近年来,我国众多学者也进行了植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他们研究了大蒜、生姜,丁香等50多种香辛科植物及大黄,甘草,银杏叶等200多种中草药及其他植物如竹叶等提取物的抗菌试验,发现有150多种具有广谱的抑茵活性,各提取物之间也存在抗菌性的协同增效作用,并作为天然防腐剂在某些类食品中作了一些简单应用。

篇5

校企合作是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有效途径。我们不断完善专业教学计划,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师生互助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首先是充分利用校内食品试验室,安排不同年级的学生每个学期进行1~2次生产实习,在季节性的生产旺季进行课程大实习,学生可选择相应专业的教师为指导教师,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项目,由此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其次是有效利用校外实习基地,每学期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参观,结合部分专业课程,由任课教师为带队教师进行实地专业学习,例如进一步学习食品加工工艺的主要操作流程以及相关的食品质量与管理控制措施等,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再次是根据食品企业的用人需求,安排部分学生到企业进行2~3个月的实习,实习期满后经过学生和公司双向选择达成就业意向,学生返校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直接到公司就业。2.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试验装备,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学院根据专业发展需求与校情实际,确定了师资队伍建设思路:以提高教师全面素质为核心,以结构合理为目标,以建立激励机制为保障,努力建设一支思想道德好、业务能力强和科研水平高的教师队伍。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师资队伍建设已初具规模,形成老中青、职称等结构合理、有专业和学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学术水平较高的梯队。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教学条件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生受到社会和食品企业的青睐。

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设计思路

专业设置应以满足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原则。“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则为满足特定时期、特定情况下社会发展和需求。根据现在的现状及形势发展需要,“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须有4种知识体系支持,即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熟悉并具有制定食品有关法规、标准,并能从事实际测试、分析、化验以及技术管理;具有发现食品质量问题及隐患的能力,能够预测并控制食品质量和安全;具有一定医学知识,将食品、健康和免疫结合探讨研究相关问题[7~8]。因此我们按照食医相融的原则,多学科结合进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本专业学生要求掌握食品理化分析及微生物检验的技能,懂得食品生产与食品加工的科学原理,具有从事食品分析检测、安全评价、质量管理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这些课程包括食品化学、食品分析、仪器分析、有机化学、食品微生物试验技术、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概论和生物统计。专业主干课程根据专业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我们在考虑专业课程时包括了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导论、食品加工中的质量控制、食品毒理学、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食品理化分析、食品风险监测与评估、食品法规与标准和食品原料安全学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要体现专业性质和特色,要求有一定数量的课程供学生选择,选修不低于21.0学分。包括食品原料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酶学、食品加工与流通安全控制、食品感官评定、功能性食品、食品质量体系与认证、动植物检验检疫学、食品添加剂和市场营销学等课程。教学实践体系设置考虑到社会对食品标准化、质量与安全方面人才需求的量大且层次多,为了增强学生就业及毕业后广泛的适应性,在课程设置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和教学内容。因此我们设计实践课程包括食品工艺学综合试验、食品微生物试验技术试验、食品卫生学试验、食品分析综合试验、社会调查、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专业技能强化等,保证实践时间和实践效果。总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新专业,可以影响到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满足不断发展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形势的需要,是我们高等学校面临的巨大挑战。另外不同学校定位不同课程设置也会有差别。我们只有顺应时展潮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科学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只有这样,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才能办成具有一定特色、显现良好生机和活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

篇6

为了规范行政事业性及经营性收费,净化我县经济环境,对各部门提交的涉企涉农收费申请,我们均严格审核。同时,做好《收费许可证》的审验工作。*年审批《收费许可证》13个,审验《收费许可证》223个。通过审验证取消收费项目3项,即:继续教育证书工本费、宅基证工本费、高中计划外生培养费,涉及劳动人事、国土、教育等部门;变更收费项目2项,即幼儿保育费杂费取暖费变更为幼儿保育教育费,小拖驾驶培训费变更为拖拉机安全技术检验费;调整收费范围1项,即省公安厅的技术鉴定服务费不再面向社会收费。

二、做好价格事务和价格管理工作。

一是今年我局价格鉴证中心共办理各类评估鉴证案件269件,评估涉及金额610.1万元。其中刑事、经济、民事等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案件148起,评估涉及金额400.2万元;交通肇事车辆的损失及维修费用的价格鉴证案件121件,评估涉及金额209.9万元。为司法机关正确处理案件提供了有力的价格依据。

二是进入*年度以来,由于受国际国内粮油市场价格影响,我县粮油市场价格出现了波动。为了抑制粮油市场价格过快上涨,根据省、市物价局的指示精神,我局对全县经营生产规模比较大的粮油企业下发通知,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提价申报备案制度,有力地抑制了粮油价格过快增长的势头。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投入支援灾区重建工作中。为了有效地抑制有关抗震救灾物资市场价格,我们根据省、市物价部门的指示,对我县生产过渡房、食品、水泥、钢材、药品、饮用水、燃料等企业实行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要求各生产厂家不能利用救灾之机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牟取暴利,并对以上企业的产品价格进行跟踪监测。

三、商品市场价格监测和成本监审工作。

按时完成对126种商品(服务)价格监测月报表和监测分析。尤其在节日期间及农副产品价格急剧波动期间,我们派专人对相关商品价格波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每天及时向上反馈情况。共完成常规报表分析11份,季度分析3篇,节日临时性报表7份。

为了国家能够正确握农产品价格政策,我局加大了对小麦、玉米、生猪等农产品种植养殖成本监审工作的力度,认真开展农户种植意向、农户存粮、农户农资购买、产量预测等专项调查工作。今年共完成专题调查报告2份,统计报表20份。

四、加强物价监督检查工作,打击不法经营和收费行为。

今年物价检查工作从物价工作为民生角度出发,重点开展了涉农价费的检查。

一是开展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检查。重点检查内容是种子、化肥和农用柴汽油的零售价格,通过检查促使经营者严格执行国家政策。

二是开展成品油价格执行情况检查。由于市场油价的异常波动,我局对辖区内的几个加油站进行了检查,发现存在违价行为的,当场责令其改正。

三是加强对实行临时干预措施商品的价格监督检查。针对今年物价形势,我县对粮食(大米、面粉)、食用油、饼干、水泥、钢材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和抗震救灾相关商品实行了监管制度。我们对上述商品价格进行了定期巡查,一旦出现问题,马上启动紧急预案,确保市场价格稳定。

四是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工作。根据省、市统一安排,我局对全县所有高中和部分初中的收费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发现我县教育系统普遍存在收取家长培训费的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我们已责令各收费学校限期全部退还。

五是开展农村医疗服务收费专项检查工作。自从新农合实施以来,我县各乡镇卫生院业务量大增,同时伴随着医疗服务收费混乱问题也显现出来,患者对此反映强烈。针对这一现象,我局于11月份对全县各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共检查了28个乡镇卫生院,发现大部分单位在住院费、护理费、取暖费、功能性检查费、一次性用品和部分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违价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我们责令其改正并进行了相应处罚。从而规范了医疗服务机构的价格行为,减轻了患者的不合理负担,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六是开展中介服务组织机构收费专项检查。目前已检查了2个单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七是按照省、市物价部门的统一部署,开展了纪念《价格法》实施十周年宣传活动。发放《价格法》、《明码标价实施细则》、《禁止价格欺诈若干规定》等宣传材料650份。对于群众反映的热点以猪肉为代表的副食品价格偏高和住房价格、医疗服务收费等方面的问题,给予解答。

八是充分发挥12358价格举报电话的作用。今年共受理价格举报案件5件,解答群众咨询20余起。

篇7

消费者该如何从众说纷纭之中,获得对乳制品最为理性的认知呢?本刊就此对我国著名乳品专家顾佳升进行了专访。

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

牛奶是人类最古老的天然食物之一。在公认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L.Pasteur,1822-1895)发明巴氏杀菌原理之前,人们饮用牛奶已有一万多年历史,而且其中大部分还是未经杀菌的生牛奶。由于农业结构的历史原因,牛奶在我国成为普通商品进入寻常百姓家,也就是这几十年的事情——1949年我国人均牛奶消耗量仅为1.1克/日,直到1983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对我国提供“奶类发展”无偿援助之后,“他乡之牛”才解决了我国城市居民“吃奶难”的问题。

然而,细细梳理中华上下几千年历史,你会发现乳制品是古老中华民族的一位“熟客”——早在汉代之前,丝绸之路上行走于欧亚之间的商人便将西方的乳制品带到我国,并不断向东、南方逐步推进乳与乳制品的生产。北魏朝的《涅经》中就有这么一句话:“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苏,从生苏出熟苏,从熟苏出醍醐……”,这里的“醍醐”就是指精炼过的一种乳制品,后来又被引申为“精髓”等含义,由此也能看出牛乳在当时的商品价值。可惜的是,随着南宋末年的战火燃遍中原大地,同许多经济、政治、文化元素一样,由西北走向东南的乳品发展道路,在1 000多年后遭到灭顶之灾——到了明朝中期人口膨胀,导致“人畜争粮”矛盾激化,在以猪为主的我国传统大家畜中,再难找到奶牛的一席之地了。后来,随着航海业的发展,西方传教士不仅将宗教带到中国,牛奶作为生活必需品也重新被带回这片土地——然而与1 000多年前的走向相反,这次是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逐渐走进内陆,向西和北的方向扩散——这条发展路线延续至今。

或许是因为乳品在古代中国的使用一直局限于上层社会而未能广泛流传,才造成了其发展史的断层。为此,传统文化中认为“乳品”只是幼儿的食物而非大众饮食,比如“乳臭未干”,比如“乳声乳气”。截然相反地,西方人对乳品的认知和利用就充分得多。据考证,以前跟随西方人上战场的,除了武器之外,还有奶牛——牛奶是组成西方军队粮草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然而,几乎渗透到我们人类饮食文化基因内部的牛奶,怎么在喝了一万多年之后突然就“致癌”了呢?

一个极端实验引发的恐慌

一切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著名实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T·科林·坎贝尔教授,将通过大剂量黄曲霉毒素诱导出肝癌细胞的大鼠作为实验对象,若以酪蛋白为唯一蛋白质来源则癌细胞发展较快,而以大豆蛋白或小麦蛋白为单一来源则对癌细胞没有促进作用。

这个实验收录在坎贝尔教授的著作《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之中,因为经典,所以常常成为佐证牛奶致癌的素材。然而,对这个实验稍加了解就会发现,其条件是多么苛刻——首先要用大剂量黄曲霉毒素诱导出肝癌细胞,然后以酪蛋白为唯一蛋白质来源,两者在日常饮食中几乎不能被完全满足。可见,将用于学术研究的实验结论生搬硬套到日常饮食之中,忽略实验的极端性和日常饮食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这一理解本身就是错误的。而忽视实验的其他部分,将“酪蛋白促癌”抽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命题来大加宣扬,不禁让人怀疑此举的不怀好意,或根本就是哗众取宠。

坎贝尔教授也在书中阐述了出现这一现象背后的机理——牛奶蛋白质降解后的某些蛋白质片段与人体自身细胞过于相似,可能引发个体免疫系统发生辨识错误而把人体自身细胞当成外来入侵者消灭,因而可能导致儿童罹患1型糖尿病。这是建立在免疫系统识别能力存在缺陷前提上的一种理论,即人体免疫系统不能准确区分此类“过于相似”的食品中的物质。“这是一种罕见的基因缺陷,仅发生在极其个别的人群里。断章取义地断定酪蛋白会引发慢性病会对消费者产生严重误导。”顾佳升如是说。

实际上,近年来科学研究的又一个新发现是: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功能性多肽不仅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而且速度和效率远胜于单个氨基酸。比起利用其他蛋白质(如大豆蛋白等),这将会节省约25%的基础代谢能量——对体弱者多病、老年人和婴幼儿是个福音,因为当一个人处于此类特殊的生理时期时,哪怕为了获得足够的营养而只是多消耗一丁点儿的能量,可能也是“承受不起”的。这是母乳喂养新生儿之所以必要的关键所在。

牛奶越喝越缺钙吗

有关“喝牛奶导致缺钙”的言论也是一个无稽之谈。身体是否缺钙,首先取决于机体自身对钙的代谢机能是否健全,代谢机能与人的生理和病理有关;其次也与所摄入食物的钙含量及钙的存在形式有关。牛奶中的钙不是游离的,是与特殊的乳蛋白质络合在一起形成“钙桥”网状结构而得到充分保护的,不像其他食物中的钙总是难免形成“微溶或难溶”的存在形态。钙离子与乳蛋白质的络合是相当稳定的,直到进入小肠被吸收之时才被拆解游离出来,因此吸收利用率极高。

臭奶酪胜过香牛奶

在我国,成年人普遍存在“乳糖不耐”的现象,导致液态奶的消费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如何合理利用牛奶资源也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奶酪是高度富集了酪蛋白的一种乳制品,但是至今未被我国消费者所普遍认识。全球消费奶类的形态,折算到原乳产量的话,其比例是液态奶约占25%,奶酪占60%,而我国消费者还是以饮用液态奶为主。由此可见,我国居民奶类食品的消费结构有待调整。奶酪中不含乳糖,在获得各种营养素的同时不会产生肠道不适的问题。

篇8

《进出口化妆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的实施标志着进出口化妆品质量安全监管有了新的法律依据。新办法将标签审核改为标签检验。同时,新办法明确了进出口化妆品检验检疫的工作程序、检验检疫机构的义务和责任,从报检、检验检疫、合格不合格处理等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规定,程序清楚、内容全面、可操作性强。

国家质检总局和各地检验检疫机构,主要负责口岸化妆品的检验检疫监管。《进出口化妆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注重这种分段管理体制的衔接,修订时充分参考了相关部门的法规调整,并结合本系统的实际工作作出了有效衔接及可操作性的调整。新办法将更符合进出口化妆品贸易发展的趋势,在通关便利性、执法统一性和规范性上更可便利操作,从而促进进口化妆品贸易的规范发展。

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规定》

为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行为,保证化妆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法规,2012年1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了《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规定》。

规定要求在中国境内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应当按照该规定从原料供应开始的各个环节都要建立、加强和规范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认真查验供应商及相关质量安全的有效证明文件,留存相关票证文件或复印件备查,如实记录购销信息等。

该规定的出台,为化妆品安全从原料供应、生产、销售、使用提供了严格的凭据保证,对供、产、销、用等各方面均有着积极的保护作用。

行业科技篇

三、全国美妆科学技术协会正式宣告成立

全国美妆科学技术协会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于2012年8月28日在中国科技会堂宣布成立。这是中国美妆行业第一个国家级的科学技术协会,是中国美妆业界发展的里程碑。

全国美妆科协的成立,标志着全国美妆行业有了自己的科技组织,将会更好地促进美妆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美妆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美妆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美妆经济的结合。

该组织将还通过设立全国美妆科技进步奖,鼓励在中国美妆行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推进美妆行业的科技成果转化。

四、中医美容与体质养颜研讨会探索化妆品领域最新理念和科技

2012年11月30日,第二届中国中医美容与体质养颜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本次研讨会在“中医养颜”的背景下,以“中医美容与体质养颜”为主题,体现了化妆品领域中最新理念与最新科研进展。体质养颜所诠释的美丽是和谐之美、健康之美,是通过内养外调而达成的自然之美。在中国,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渴望健康美丽意识的逐渐提升,化妆品领域逐渐步入了“中医美容养颜”时代即“体质养颜新时代”。体质养颜学说的提出在中医体质学和化妆品研究两大领域架起了桥梁,实现了新的融合,并在化妆品领域展现了蔚为壮观的发展前景。

企业发展篇

五、世界最大珍珠化妆品深加工基地全面投入使用

中国化妆品市场向来是外资、合资品牌的占据地,国产化妆品牌明显处于下风。在这种形势下,2012年4月22日由国产珍珠化妆品牌领航者海南京润珍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产建成,位于海南省海口市药谷二期的世界最大珍珠深加工基地——海南京润珍珠科技园全面正式投入使用,同时这个基地也成为中国美妆行业第一个“中国珍珠化妆品研发生产基地”。

京润珍珠科技园落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珍珠化妆品产业与世界接轨的先进发展水平,象征着中国珍珠化妆品行业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六、亿莎集团获国内本土化妆品连锁企业最大的一笔首轮融资

截止到2012年7月,亿莎化妆品集团的首轮融资额度为国内本土化妆品连锁企业里最大的一笔。

有着“新美丽经济”之称的中国化妆品专卖连锁行业,近几年发展迅猛,市场规模从7%增长为30%左右,全国店数约为17万家,已成为继百货、KA卖场之后的另一个化妆品消费主流渠道,是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诞生和发展的沃土,其强劲的市场表现和高增长性,也受到了投资公司的关注与认可。

此次亿莎获得大规模的首轮融资,是化妆品零售行业标志性事件。资本方不单提供了资金方面的支持,更会把资本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市场运作经验带给亿莎。亿莎有了资本方的助力,也会在品牌建设、市场运营、店务管理、产品结构、客户服务、资金管理、上市规划等诸多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风险事件篇

七、香奈儿5号被欧盟建议禁售,中国仍在售

素有“永不过时的神话”之称的香奈儿5号自1921年问世以来,一直是时尚与品位的代名词,但是这款明星产品在欧盟的研究报告中被指出含有可能导致过敏的“树苔”成分,被欧盟列入建议禁售产品清单。

2012年11月6日有记者走访国内多家商场看到,刚刚被列入欧盟建议禁售名单的5号香水,依旧摆在各大香奈儿柜台的显著位置,且“这款香水销售正常”。作为香奈儿的拳头和口碑产品,5号香水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销量都非常大,全世界每30秒钟就有一瓶5号香水出售,5号香水的利润能达到400%。在业界看来,这款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6%的产品被欧盟建议禁售,对香水行业是个不小的打击。

香奈儿5号在欧盟禁售而仍在中国热售的情况,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在化妆品安全使用方面还未能与世界对等、同步。这也提示了国内在化妆品安全使用方面应进一步加强信息及时、准确、广泛、畅通的建设。

八、“屈臣氏毒面膜”让人们对化妆品安全再度担忧

2012年8月,福州一位40来岁的金女士,使用屈臣氏一款珍珠美白面膜后全身发红,嘴唇发紫,后来死亡。因敷屈臣氏面膜致顾客死亡的消息发出,在微博及各大论坛上传开,引发全国关注。

这款产品上架前也通过了欧洲第三方机构毒理评估测试和国家第三方机构皮肤斑贴测试,检测结果都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质量合格。

在各项标准检测下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再度出现问题,消费者和各个方面不仅要问一下,购买什么样的产品才能让大家放心使用?

九、达尔问报告揭部分美白祛斑化妆品重金属含量超标

2012年4月10日,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等民间环保组织联合《美白祛斑化妆品重金属含量调查报告》。报告称,在北京、上海、东莞等10城市,环保组织随机购买的477个美白、祛斑化妆品中,有112个汞含量超标、44个砷含量超标、20个铅含量超标。

随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时采取措施,下发文件,加强对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的事后监督,并组织开展相关产品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对部分省市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

人物篇

篇9

我国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迷茫探索阶段走到今天,逐步摸索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之路,包装设计文化正日益被国际设计界所承认和接纳,但不可否认,其中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天价月饼”、注水泥苹果包装盒引发的“苹什么”讨论、“香烟糖”等现象的出现,证明了我国的包装设计仍存在隐患。这些现象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于是近年来关于包装设计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风起云涌。彭小红的《包装设计新世纪研究趋势与特点——基于CNKI核心期刊的调查”》①,以“中国核心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至2009年间选取的以“包装设计”为主题,查阅到相关文章179篇,从包装设计研究文献分类表中可见:基础研究占文献总数的26.82%,应用性研究占文献总数的34.08%,考察研究占文献总数的39.10%。她将包装设计教学研究类文章划归于基础研究类别中。显然,自2000至2009年这10年间,包装设计教学研究的文献数量明显低于其他类别。

“设计问题”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何晓佑《设计问题》一书,书中指出“设计要从问题导入而不是从形式导入”②。本文所说的“设计问题”,设计是动词,问题是名词,指在包装设计教学中,由问题导入,通过设定出有针对性的训练课题,启发学生运用设计手段解决包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设定“包装设计教学”为检索词,可检索到2000年至2010年间关于包装设计教学研究的文献为103篇,主要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定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实践等研究。其中比较有价值的如施茜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难点分析》③,文章论证了包装设计教学中的三方面难点,指出目前国内包装设计教学过多地注重文化性及艺术性,缺乏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法。吕杰的《包装是设计体验与生产的综合过程》④认为包装设计是体验设计与生产的综合过程,探讨体验设计与生产的综合过程方法,提出批判式、启发式、体验式等综合教学模式,其中“为什么设计”和“怎样设计”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厘清包装设计问题所在,是包装设计教学的重中之重。

以下分析的是笔者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课题设计思路,旨在从问题意识出发,探索符合时代特征的包装设计理念与方法。

一、绿色设计理念的渗透

(一)问题由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品包装在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的废弃物所造成的污染问题,引起了设计界的高度重视,绿色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将绿色设计理念引入到包装设计中,就构成了包装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即绿色包装设计理念。绿色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不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能循环和再生利用,可促进持续发展的包装物质。近年来,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Economy of material,Cost reduction)、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回收(Environment compatibility,Recyclability)”为主导的设计理念成为良好包装设计的评判标准之一。然而,真正实现绿色设计,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不仅涉及设计思维,同时涉及生产、销售、使用等诸环节,在教学实践中,这是一个艰难而有价值的课题。

(二)课题设计

1.课题名称:绿色包装设计

2.课题描述:绿色包装设计理念要求包装所用的材料要来自于自然,通过无污染的加工形成绿色产品,经使用后丢弃又可以回收处理,或回到自然或循环再造。绿色包装概念的丰富内涵,决定了绿色包装设计理念的多元性。

3.题材资源

(1)期刊文献

①陈瑰丽.关于日本无装饰包装设计风格的思考[J].装饰,2009(3):96—97.

②李轶.“无印良品”包装设计的简约主义特征[D].河北大学,2010(5).

③戴丹丹.绿色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渗透[D].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06(5).

(2)设计案例

①铁盒贵州醇酒包装。将包装盒的上面和下面都拆下来后,可以组装成一个烟灰缸,非常实用,贴合了“烟酒不分家”的说法。

②红酒盒创意台灯。酒盒内自带灯泡和电线,可以将酒盒组装成一个台灯,这样既环保又使顾客体验到动手动脑带来的乐趣。

③一般而言,鞋盒在鞋子买回家以后就即刻变成了垃圾,失去了作用。因此华丽的鞋盒包装成为一种浪费。由Puma以及知名工业设计师Yves Behar联合设计的全新鞋盒包装,诠释了绿色环保的包装理念:a.去掉鞋盒上下两个面,只留下四周四个面作支撑,从而节省了近65%的包装纸板材料;b.占用更少的空间,重量也大大减轻,降低了运输成本;c.盒子造型本身结合了手提袋设计,无需再使用额外的手提袋;d.去掉了大部分不必要的印刷,既节约了油墨,同时也使鞋盒本身更易循环使用。

4.解题

(1)功能延伸

消费品经由流通渠道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后,其包装随即完成了保护、宣传、美化产品的效用,大量丢弃的产品包装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一定的设计创意延长其使用寿命和循环周期,从而减少减缓材料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2)简化结构

绿色包装设计要考虑商品的结构设计,它要求包装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前提下,尽量使包装结构简单化。包装印刷成品在切版工艺中,是最容易造成材料浪费的,因此在设计时,还要调整包装结构的展开图应尽量呈方形,尽量减少剩余纸板和边角余料的浪费。

(3)传统包装材料的创新

时至今日,传统包装材料,如草绳、麻、天然竹材等成为了能耗小、低污染材料的代名词。优先选用可重复再用和再生的包装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可降解材料、纸材料等,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倾听来自企业和消费者的声音

(一)问题由来

早在1987年,就有设计教育者⑤提出课题训练要与企业需求挂钩,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生产和市场进行调研,从包装的结构、材料、形式和印刷等多方面展开探讨,包装设计教学应是务实的实践性教学。对比之下,某些艺术院校以虚拟课题为主的课题训练,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作积极性。由于产品市场分析是凭主观设想虚拟的,这就造成了包装设计教学与市场脱轨。动手能力差、被动学习,缺乏来自企业的具体要求,所以学生所进行的课题训练往往沦为完成一次教学任务、完成一次作业而已。我们知道,只有符合市场规律、符合大众心理需求和审美需要的包装才能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因此,我们需要倾听来自企业和消费者的声音。

2000年伊始,就有包装设计教育者提倡“打破过去封闭的模式,让学生走出校门,直接到各大百货商场和超级市场、专卖店、自助商店进行商品包装调查,了解商品消费对象的喜好和包装的造型、色彩、图形、文字的运用以及流行趋势。究竟哪种形式受消费者欢迎,并要求写出调查报告”⑥。他们认为这对下一步的创作是很重要的。然而,在具体实施时却并不顺利,因为这涉及教学进度、教学规范、是否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等问题。

课题直接引进模式和课题间接引进模式⑦是2008年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课题直接引进模式是在校外承接大中小型各种包装设计业务,由教师或企业相关人员带领学生直接参与项目运行的各个环节。课题间接引进模式是采取模拟实际项目团队的方法布置虚拟课题,要求教师把握好这类课程的市场化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命题。课题直接引进模式和课题间接引进模式已经成为现阶段包装设计教学中大力提倡和推广的模式。

总之,多数时候,企业和消费者并不能直接说出他们想要什么或者需要什么,不管是将真题引进课堂也好还是去做市场调查也好,最重要的是设计者能够认真去倾听、观察、思考。

(二)课题设计

1.课题名称:通过包装解决消费者在使用或者消费产品时遇到的问题

2.课题描述:在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不便之处,例如旅游或外出时嗑剩的瓜子皮、吃剩的干果皮、嚼过的口香糖,在没有垃圾桶又不能乱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包装解决以上遇到的问题。

3.题材资源

(1)期刊文献

①袁恩培.消费心理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J].包装工程,2004,(01):105—108.

②杨慧珠,陈建华,高锐涛. 基于生活方式的包装设计新探[J]. 包装工程,2011,(02):82—85.

(2)设计案例

①20世纪初,食品商瓦尔特·杜伯纳观察来到他店里的消费者。他注意到,人们能够用手提起多少商品,能够用胳膊夹起来多少商品,这直接影响到商店的销售。于是他准备了一个大号纸袋,用一根绳索作为加固筋兜起来,这种申请了专利的杜伯纳购物袋可以承重75磅,而那根绳子还可以兼作提手之用。

②超市里的软饮料是将12听包装在一起的,提着它走就如同一个行李箱,后来6听装的出现了,然而,这么笨重的一盒放在冰箱里也不容易。美国铝业公司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派人在超市里观察消费者怎样选择和携带饮料,然后跟随消费者回家,观察他们怎样储藏饮料。研究者们发现,人们把几听饮料放在冰箱,然后把纸盒连同里面剩下的饮料一起放到偏僻角落的食品室里。当冰箱里的饮料喝完了,消费者通常会在冰箱里寻找别的饮料,而不是到食品室去拿剩在纸箱里的饮料。也就是说,纸箱事实上妨碍了饮料听的作用,这对于铝听制造者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于是铝业公司提出了“包装冰箱”的点子,即在一个高而窄的箱子里放12听饮料,每听都是易拉罐。可口可乐公司称这种“包装冰箱”是自库克发明曲线塑料瓶以来,在包装上最伟大的创新。

4.解题

(1)研究消费心理

心理学将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注意——记忆;第二阶段是想象——情感;第三阶段是产生欲望——购买。包装设计者研究消费者的注意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2)拓展包装的功能设计

保护产品、美化产品、宣传产品,功能性是包装最重要的因素,而通过包装设计解决产品使用中的一些不便,则是包装设计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体现。

三、未来包装

(一)问题由来

设计引领生活。T台名模的前卫时装引领着时尚,歌德巴赫1+1猜想不能做财务账,却是高科技的先导。随着新的时尚文化的产生,新的视觉形象、视觉语言不断出现,新新人类有着怎样的追求与品位标准?畅想未来包装设计,以概念性思维诠释未来包装,这对于培养学生发现与创新的敏锐性十分有益。

(二)课题设计

1.课题名称:二十年以后的产品包装是怎样的

2.课题描述:20年很漫长,却是一个可以遥想的时间,科技迅猛发展,将会对包装设计带来怎样的改变?

3.题材资源

(1)期刊文献

①祖乃甡.概念包装探议[J].装饰,2001(2):22—23.

②袁恩培,李丽华.未来中国商品包装设计的预测[J]. 包装工程,2005(1):173—175.

③张蔚.从形式的角度探讨概念包装中的材料运用[J].包装工程,2009(3):115—116.

(2)设计案例

①未来的包装可以升腾在空中而不再手提。首先是安全、防盗,其次是减轻负担,使购物成为悠闲自得的享受。

②多功能伸缩体设计。将多方位可塑体组织成各种应用包装来替代盒子,可以用来包装各种商品,而这些可塑体亦可以作为地板拼接或者墙面装饰之用。

4.解题

(1)形式革命

给包装一个概念,强调自我意识的表达。不考虑品牌、商标、使用对象等因素,而是纯粹形式与意念的结合,挖掘表现形式的各种可能性,使结果更为纯粹。

(2)敢于否定合理

给视觉一个刺激,敢于否定既成观念。如果包装只是为了适应市场、适应潮流,势必会造成设计形式和设计手段的老化和样本化,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给视觉一个刺激,给视觉一个全新的感受。

(3)寻找设计中的盲点

我们进行设计时,往往会以某种设计形式作为界定,不断提醒自己这是包装设计或者这是书籍设计,等等。无形中,这样的界定或多或少地限制了我们的思维,我们应该突破这种限制,寻找新的突破点,这个突破点就是设计中的盲点。暂时抛开包装设计规则的条条框框,尝试从服装设计、展示设计、广告设计中寻找灵感,为一个新的意念找出新的形式。

结语

我们生活本身就是在不断地遭遇、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有发现问题的意识才会有创造,因为问题意识、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包装设计课程教学,需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设计出问题,引导学生在设计实践中自觉地去发现问题,探索包装设计的趋势与未来发展方向。文中提出的绿色设计、倾听来自企业和消费者的声音、未来设计三项设计课题,是包装设计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将包装设计从问题导入而非从形式导入,是一项侧重于思维意识的训练,是站在更高的基础上立足现代,着眼未来,是培养未来设计者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方法,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包装设计流于表面、“过度包装”等弊端。

注释:

①彭小红.包装设计新世纪研究趋势与特点——基于CNKI核心期刊的调查[J].咸宁学院学报,2010(5):112—113.

②何晓佑.设计问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③施茜.包装设计课程教学难点分析[J].包装世界,2010(3):86—87.

④吕杰.包装是设计体验与生产的综合过程[J].装饰,2008(01):136—138.

⑤刘观庆.对包装设计教学的实践性、适应性、先进性的探索[J].中国包装,1987(01):2—3.

⑥吕为平.包装设计课的设置构想[J].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7—78.

⑦李昱靓.关于包装设计教学改革和发展新模式的探讨[J].包装工程,2008(10):255—261.

参考文献:

[1]魏振华.新形势下包装设计教育的再思考[J].包装工程,2008(10):5.

[2]李轶.“无印良品”包装设计的简约主义特征[D].河北大学.2010.

[3]高颖.对包装设计中简约理念的认识[J].装饰,2007(9).

篇10

目前,我国的母婴商品零售行业主要存在以下零售业态:

1、商场/百货里的母婴商品专区:主要以专营柜或代销的形式经营毛利率较高的婴幼儿棉纺产品、玩具、车床等耐用消费品及孕妇功能性服装等,产品种类较少。

2、大卖场/超市的母婴商品专区:主要以货架陈列和端架陈列为主,经营婴幼儿奶粉、辅食、纸尿片、洗护用品等快消品,少量喂哺用具及婴幼儿服装等,产品根据分类不同陈列不同位置,陈列面积较小,品牌优势不凸显。

3、实体/专营店:主要以自有渠道为主,多为连锁门店形式存在,根据品类,以合柜和专柜的形式销售,各类产品的品牌和品种都较多。主要有两种,一是一站式母婴商品集成店,经营包括奶粉类、食品类、棉纺品到用品类的全线母婴商品,有些兼提供婴幼儿游泳、抚触等服务;二是单一经营奶粉类、食品类、服饰类、用具类等某一类母婴商品或兼营其中某两类。

4、线上渠道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形态也十分丰富,也可分为四类:1)综合电商平台的母婴频道,典型代表为天猫、京东、唯品会、苏宁易购等开设的母婴频道;2)垂直母婴电商平台,典型代表为贝贝网、蜜芽宝贝、麦乐购等;3)品牌商或零售商自建的电商平台;4)母婴媒体、社区平台中的电商板块,如宝宝树、妈妈网、辣妈帮、育儿网等。

母婴行业发展至今,目前大大小小的母婴企业多如牛毛,不同业态各显其能,同业竞争不可避免。这使得传统的母婴实体店不得不陷入水深火热的红海大战,打得不可开交、再加上店租的上涨,人工变贵,导致母婴实体店盈利水平持续下滑,甚至处在无利无图亏损状态。当前传统母婴实体店主要面临以下几大挑战:

1、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此起彼伏,毛利水平不断被挤压;

2、电商分流蚕食,自然客流持续量持续下降;

3、同行竞争激烈,顾客忠诚度低,粘性差,流失率高,客户开发级维系成本不断增加;

4、85、90后正母婴类产品主力消费大军,随着移动互联及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买卖双方信息高度对称,她们的消费观念更加成熟,用传统的促销手段很难“忽悠”她们购买;

5、对于婴儿奶粉这个品类而言还有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配方注册制,以往上游运营商为了解决线上线下冲突往往采用线上线下分系列操作的模式规避,在配方配额有限的背景下,这一套路势必受到冲击,未来线上线下同款、同价、活动同步、毛利按比例分享或是必然趋势。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传统母婴店就没有优势可言。要知道,母婴用品最早就是进入实体门店作为主要销售渠道。传统母婴店的品牌影响力和网点优势,是其他业态所不能及的。CBME中国孕婴童展、童装展(简称CBME中国)近日《2016 CBME中国孕婴童消费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此次抽样调查中57%的消费者选择母婴店和母婴百货为最常购买婴童产品的渠道,其次分别为超市、大卖场和网络购物。

“产品质量有保障”、“产品齐全”、“可以看到摸到商品”分列消费者选择母婴店购物原因前三,“产品齐全”、“送货上门”、“随时都能购买“分列消费者选择线上购物原因前三。与2015年相比,“国际品牌数量少”、“货品种类单一”上升至不选择母婴店购物原因的第二、第三位;“产品齐全、可选余地大”也上升至线上购物的首要原因,可见消费者对其的重视程度明显上升。

目前国内婴幼儿用品销售业态呈现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百货商场、品牌专卖店、婴童用品店、大型婴童连锁店,一些创新的零售模式也逐渐被消费者接受,大有快速增长的趋势。例如,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婴幼儿零售品牌、数量众多的C2C婴幼儿用品的网络店铺等,其品牌效应逐渐凸显。

后来居上的母婴电商

与传统母婴渠道不同的是,新一波的母婴电商是从2014年兴起的,一诞生就搭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快车。在移动电商、跨境电商双风口的催化下,母婴电商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芽成长,经过2015年的烧钱大战,划分版图到2016年的内容营销,母婴电商用了三年时间将这个行业做成了电商主流。

2016年互联网母婴市场发展关键词分析

1、内容营销。

内容为王,降低获客成本,提高用户粘性,积极寻求变现。

互联网母婴厂商积极进行内容建设,如妈妈网建立微网红矩阵,蜜芽宝贝开设育儿头条频道等,母婴厂商积极挖掘“网红”潜质,生产优质内容占据用户心智。

更多消费者通过“网上搜索”和“微信群”获得产品信息,口碑仍然最重要。在消费者最常获得婴童产品信息的渠道中,23%和21%的受访者选择“网上搜索”和“微信群”,整体名次大幅上升。同时,高达53%的受访者x择“朋友推荐”,位列消费者获得产品信息的渠道首位。

2、生态建设

跨界融合,生态发展。

互联网母婴厂商不断拓展业务半径,围绕母婴用户需求不断完善业务布局。从自身业务出发,不断向社区、电商、健康医疗、亲子旅游、教育等关联领域延展,营造母婴生态圈,跨界融合生态发展。

3、O2O

抢占线下资源,线上线下联动发展。

互联网母婴厂商正在积极抢占线下资源,或如孩子王、乐友、积极打通线上线下进行全渠道零售建设;或积极和线下厂商寻求合作、或自身开发拓展本地服务,如妈妈网与月子会所敦南真爱合作;线上线下优势互补,为母婴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形成线下母婴社群新入口。

4、妈妈经济

扩充品类及服务,大力发展妈妈经济。

围绕妈妈人群,根据女性在不同场景的商品服务需求,不断扩充品类和服务,大力发展妈妈经济,向以妈妈人群为用户中心的购物及服务入口升级。

中国互联网母婴市场发展趋势

1、生态融合发展

互联网母婴市场将继续整合母婴上下游产业链,精准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母婴服务,集母婴社区服务、母婴本地服务、网络商品零售、教育、医疗健康、亲子旅游等相关领域生态融合发展。

近期,蜜芽创始人兼CEO刘楠在出席各类行业大会时也明确表示,蜜芽的定位不再仅仅是垂直电商,而是迅速突破线上线下边界,覆盖母婴人群线上和线下需求的生态型公司。

2、内容营销升级

内容营销风口在即,互联网母婴市场将积极进行内容生态建设,实现营销的全面升级。如何拥有稳定的高品质内容输出,多渠道多媒介生态融合传播营销,是软性获取用户,降低获客成本,将内容变现的关键前提。

3、产品服务升级

目前,互联网母婴社区产品服务,知识内容同质化严重,且存在着一定的内容垃圾。面对90后等年轻父母的孕育理念和消费行为的升级,应对产品服务进行全面升级。提高产品调性,经济探索全新产品服务内容。

4、回归零售本质

母婴电商将回归零售本质,如何把控商品质量源头、精选商品品类及品牌、如何降低采购成本流通成本、提升物流效率、合理分配线上线下资源、售后的统一完善等都是母婴电商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满意的高性价比商品和服务的关键。

母婴行业归根到底还是内容与零售服务,所以说,对于蜜芽、贝贝、宝宝树来说,2017年应该把重心多花在如何让用户更愿意打开自己上,如何更深层的挖掘母婴链上价值方可在巨头夹缝中茁壮成长,如果盲目向综合扩张,难免走了红孩子的老路。

妈妈经济成电商新看点

尼尔森的《2016尼尔森网络购物者趋势研究报告》中着重提到了“妈妈经济”的新变化。报告显示,网络正取代传统渠道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女性已成为中国网购人群的主力军。在女性网购人群中,妈妈人群占比在65%以上。她们的消费频次和金额是女性整体平均水平的1.4倍,也就是说她们的消费能力更高。不仅如此,妈妈们购买的品类在增加,妈妈网购清单除了奶粉和尿片,已经扩展到为自己买、为家庭买等品类。

预计到2017年止,中国母婴市场规模将达到3万亿,然而,若从“妈妈经济”的角度来看广义的中国母婴,基于妈妈自身、孩子以及家庭购物需求,那么奶粉纸尿裤、童装童鞋、辅食、美妆、服饰、家居,都是“大母婴”市场的一部分,那这将是一个极为广泛的细分市场。

母婴及中国女性消费的相关报告表明,预计到2017年,美妆、女性服饰、家居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0.7万亿元、3万亿元、4万亿元,那么“大母婴”市场体量将从原本的3万亿元扩张至超10万亿元。

出于对母婴市场的看好,近年来,母婴行业受到资本热捧,尤其是与消费者最为直接的母婴电商,贝贝网、蜜芽宝贝、辣妈帮接连宣布千万美元级别融资,估值也在不断提升。

业内人士预计,在销售渠道方面,母婴童市场线上渠道的占比预计将由2015年的32%增至2020年的40%。但线下渠道仍是主流,并随着购物中心的扩张而进一步发展。在线下渠道的各种业态中,母婴专卖店有望于2020年跃升为第一渠道,占40%的线下市场份额

所以,为覆盖消费者的全部周期,品牌商和零售商应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向全渠道方向拓展。

线上线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有研究表明,85、90后妈妈消费群是最热衷网购的人群,但网购天然的短板(如配送周期长安全隐患多、近场体验服务差等)则未来母婴实体店最大有可为的单元。因此,母婴实体店未来突围的必由之路就是升级盈利模式,主动开启基于本地实体店的线上交易平_或对接上游愿意接受一体化联合分销模式的供应商电商平台,改变传统的“等客上门”式的守株待兔式营销模式,借助新兴互动、沟通工具,透过线上线下同款同价、活动同步的运营模式打造一体化联动分销模式,主动出击,精准获取并持续吸附目标用户,实现“小区”高效微营销。线上主做订单接入、网络口碑传播;线下主做近场服务、体验。从而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利益共享。

对于母婴连锁零售业内的优势企业,由于已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具有一定的资本实力,从而为其开辟线上销售渠道奠定了基础,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建立新的客户群。特别是80、90 后的年轻母亲,绝大部分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独立女性,有成熟的网络信息获取能力,渴望获得孕养知识,并且具有网络购物的用户习惯和能力,使得母婴线上平台有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有利于与现有线下消费群体的互动,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马云提出:从2017年开始阿里巴巴将不再提“电商”二字。在他看来,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线上线下必须结合在一起,加上现代物流,创造出新的零售业态,即“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