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7: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纺织工程导论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013年贵州省水土保持情况普查面积统计表明,务川县国土总面积2772.80km2,水土流失面积1109.40km2,占40.01%。水土流失面积中,轻度流失面积848.95km2,占76.52%;中度流失面积174.17km2,占15.70%;强烈流失面积38.21km2,占3.44%;极强烈流失面积14.18km2,占1.28%;剧烈流失面积33.89km2,占3.05%。正安县国土总面积2595.00km2,水土流失面积1058.77km2,占40.80%。水土流失面积中,轻度流失面积653.54km2,占61.73%;中度流失面积189.86km2,占17.93%;强烈流失面积132.66km2,占12.53%;极强烈流失面积56.56km2,占5.34%;剧烈流失面积26.51km2,占2.47%。
1.2水土流失治理情况
从1995-2011年底,务川县共治理专项水土流失面积1278.10hm2,实施坡改梯40.40hm2、经果林2915.20hm2、水保林1774.6hm2、封禁治理5720.8hm2、种草1658.40hm2,完成总投资5454.60万元。截止到2012年底,共完成水土保持措施面积为458.96km2,其中工程措施为196.37km2,植物措施面积为262.59km2。项目区所在正安县是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1999和2011年利用国债资金完成了治理面积4419.40hm2,其中坡改梯154.20hm2,经果林96.20hm2,水保林1646.40hm2,种草485.90hm2,封禁治理2036.70hm2,完成总投资7507.20万元。截止到2012年底,共完成水土保持措施面积为889.74km2,其中工程措施为310.04km2,植物措施面积为579.70km2。水土保持监督工作已全面推开,在此期间对很多工程项目实施了治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减轻了水土流失强度,年平均流失量逐年降低,在全区已形成多个示范点,对整个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2主体工程选址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2.1选址比选分析评价
合理布置防洪堤,布置时应力求河道顺直,转折处用平滑曲线连接。为减少耕地的占有和施工各方面的协调,堤线基本沿原河道布置,具有唯一性,不进行方案比较。
2.2选址制约因素分析评价
根据水土保持法、水保[2007]184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中的规定,并结合项目主体设计资料,对工程制约因素分析如下:根据主体工程设计,项目的站址及线路路径不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范围内,不占用国家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无旅游景点,不涉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告的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项目区属中部湿润亚热带喀斯特脆弱生态区,必须落实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方能有效控制施工引起的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破坏;项目不属于国家发改委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的开发建设项目;项目区在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内,同时也属于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因此应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项目建设所需砂石料直接从取得合法资格的经销商处购买,不单独设置专门的料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外弃土石方,主体对该部分废弃的土石方集中堆放。市坪集镇的废弃土石方一部分堆放在市坪民族中学操场用于场平,一部分集中堆放在弃渣场;务川县城废弃的土石方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占用河道,因此应做好相应的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2.3主体工程占地类型、性质和占地面积的分析与评价
2.3.1占地面积复核及分析根据主体设计资料,主体工程设计占地5.08hm2,主要包括堤防占地、排洪隧洞占地、施工便道占地、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临时堆土场占地及弃渣场占地等,主体设计的面积未包括拆除区、拆改区、新建附属设施区的面积,因此方案对其进行补充。2.3.1.1务川县城河道拆除区:主体对该部分拆除4座人行桥、拆除4+240拦渣坝,占地面积共计0.01hm2。新建附属设施:主体对4+100处新建一座钢筋砼桥,6+810处新建拦污堤坝,经估算占地面积为0.01hm2。2.3.1.2正安县市坪集镇河道拆改区:主体对孙家沟拆除阻水桥梁4座、拆除阻水房屋1栋;刀塘河拆除阻水桥梁1座、拆除阻水房屋1栋、改建阻水桥梁1座、拆除阻水拦河坝1座,占地面积共计0.05hm2。新建附属设施:主体对孙家沟拆新建人行桥1座;刀塘河新建人行桥2座,经估算占地面积为0.01hm2。该项目总占地5.16hm2(其中主体设计的面积5.08hm2,新增0.08hm2)。项目的占地面积能够满足工程施工要求,项目的建设尽量少征占地,集约化用地,有利于水土保持。4.3.2占地类型分析评价占地类型主要是指现场踏勘之时的土地利用情况,工程属未建项目。通过现场踏勘,根据主体设计提供的1∶10000的地形图及现场调查进行勾绘,项目总占地5.16hm2,其中水田1.27hm2、梯坪地2.24hm2、荒草地0.66hm2、有林地0.40hm2、灌木林地0.37hm2、水域0.16hm2、建筑用地0.06hm2。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占用了较多的梯坪地和水田,在后期工作中,建设单位做好经济补偿,应加强防治力度及提高防治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4.3.3占地性质分析评价通过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分析,永久占地主要为堤防区占地,其它区域多为临时占地。项目永久占地约占总面积的69.19%,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较严重。待工程完毕后,地表压占、固化及各项措施布置后,水土流失将得以治理;临时占地在工程建设完工后进行植物措施恢复或恢复原有土地利用类型,不会造成周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水土保持。
3土石方平衡及分析评价
3.1主体设计土石方及合理性分析
根据主体设计资料,共开挖土石方164500m3(其中市坪集镇100300m3;务川县城区杨村河段64200m3),回填土石方14900m3(其中市坪集镇6700m3;务川县城区杨村河段8200m3),废弃土石方149600m3(其中市坪集镇93600m3;务川县城区杨村河段56000m3)。土石方分析评价:根据主体设计沿线平场标高及现场勘查,工程选线土石方开挖量相对同类项目较小。按照“就近利用、移挖作填、就地平衡”的原则,有利于水土保持。
3.2方案新增土石方及合理性分析
1)务川县城河道:拆除区共产生建筑垃圾80m3,全部废弃;新建附属设施共开挖土石方60m3(其中土方40m3、石方20m3),全部回填利用。2)正安县市坪集镇河道:拆改区共产生建筑垃圾120m3,全部废弃;新建附属设施共开挖土石方30m3(其中土方20m3、石方10m3)全部回填利用。
3.3土石方调配
主体设计及补充的土石方挖填情况,共开挖土石方164790m3(其中市坪集镇100450m3;务川县城区杨村河段64340m3),回填土石方14990m3(其中市坪集镇6730m3;务川县城区杨村河段8260m3),废弃土石方149800m3(其中市坪集镇93720m3;务川县城区杨村河段56080m3)。部分废弃土方堆放于弃渣场和临时堆土场,建设完工后,部分用于绿化场地覆土。
3.4表土剥离及土方处理
根据不同占地类型,按不同厚度进行剥离,剥离面积为4.17hm2,剥离表土量约14210m3。
4主体设计水土保持措施分析与评价
从综合防治水土流失角度出发,对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进行分析论证,即:1)表土剥离:主体在施工前先对表土进行了剥离,根据水土保持措施界定的原则该项定为水土保持措施,共剥离表土1.54hm2(其中市坪集镇0.53hm2;务川县城区杨村河段1.01hm2)、剥离量为4620m3(其中市坪集镇1590m3;务川县城区杨村河段3030m3。2)种草绿化:后期对施工便道区、弃渣场区及临时堆土场区种草绿化1.54hm2(其中市坪集镇0.53hm2;务川县城区杨村河段1.01hm2),根据水土保持措施界定的原则该项定为水土保持措施。3)覆土整治:根据绿化需要采取土地整治措施,根据水土保持措施界定的原则该项定为水土保持措施,共覆土4620m3(其中市坪集镇1590m3;务川县城区杨村河段3030m3)。
一、混凝土的灌筑
(一)当构建厚度(高度)较大时,为保证混凝土能够振捣密实,就应采用风曾浇注法。分层浇筑厚度与混凝土的稠度及振捣方式有关,一般情况下,如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时分层浇筑厚度以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为宜,如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时,分层浇筑厚度不能超过20cm,薄腹T型梁或箱梁或梁肋,当用侧向着式振捣器时,分层浇筑厚度一般30—40cm为宜。
(二)中小跨径的T型梁一般均采用水平分层浇筑,对于又高又长的梁体如果混凝土供应跟不上水平分层浇筑的进度时可采用斜层浇筑方法,可由梁一端浇向另一端。
(三)空心板梁,一般先浇筑底板,再立芯模,扎焊顶面钢筋。然后灌注肋板和面板的混凝土,等到混凝土初凝后,即可抽卸芯模。
(四)分层浇筑时,应在前层混凝土开始凝结之前,即将次层混凝土灌注并振捣完毕。上下两层灌筑时间相隔不能超过1小时(气温30度以上时)或1.5小时(气温30度以下)也可以通过试验确定允许的相隔时间。
(五)如果灌筑次层混凝之前,前层混凝土已经凝结,混凝土强度大于1200KPa的要求后,经过结合缝处理才能浇筑次到2500KPa后,再可灌筑次层的混凝土。
(六)新老混凝土结合缝处理应注意以下事项:
应凿除老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和较弱层,使接缝面凿毛,用水洗干净;如接缝为应刷一层净水泥浆,如果是水平接缝可在接缝面上铺一层与混凝土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1—2cm厚的水泥砂浆;斜面接缝应将斜面凿毛呈台阶状;重要部位接缝或地震区的构造物,灌筑前应加锚固钢筋;接缝处振捣时振捣器应离开先浇混凝土表面5—10cm。
二、混凝土的浇筑
(一)振捣方式
混凝土的振捣有人互振捣和机械振捣两种。人工振捣指用铁钎进行振捣,只适用于坍落度大,混凝土数量少或钢筋过密机械振捣不太合适的一些部位的振捣体,大体积的混凝土必须用机械振捣。
混凝土振捣设备种类较多,有插入人式振捣器,附着式振捣器,平板式振捣器,振动台等。
(二)基本要求
混凝土振捣应当注意振捣器选用,对于石料粒径较大混凝土应选用频率较低的,振幅较大的振捣器效率跟好,反之应该选用频率较高而振幅较小的振捣器材为宜。混凝土振捣中,每次振捣时间要很好掌握,振捣时不宜超过长不能过短,两者均不好。一般振捣至混凝土不在不深,无显著汽泡上升,混凝土表面出现薄层水泥浆,表面达到平整为适度。如用附着式振捣器,因其效率差,一般要约两分钟左右即可,当用插入式振捣器因它效果好一般振捣时间15---30秒为宜。用平板式振捣式器,每个位置上停留振捣时间约25----40秒钟为宜。
三、桥梁工程中关键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1、承台及系梁
首先要对有可能出现断桩情况的桩进行重点监测,对于进行过故障处理的桩也要重点监测,对于所有桩都要进行无破坏检测,使所有桩最终都要达到无断层、无夹层,并且强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桩 头混凝土要凿出密实的层面,并进行大面平整,要求达到无残留混凝土以及其他杂物,另外标高必须符合施工设计要求。需嵌入承台或系梁内的桩头及锚固钢筋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在验收钢筋时,要注意重点验收钢筋骨架以及桩柱钢筋的焊接质量,桩顶锚固筋要与设计角度保持一致,并采用螺旋筋进行缠绕固定。砂浆垫层在平整度方面以及标高方面要符合要求,其尺寸必须满足支立承台、系梁模板的要求,模板板面之间要求不漏浆、接缝严密、支撑牢靠,其各项指标比如位置、几何尺寸、保护层厚度等数据都要符合设计要求。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该为模板涂刷脱模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在涂刷过程中不能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这样才能够保证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
2、墩柱与台帽
墩柱的质量控制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检查柱中心位置施工放样,验收墩柱钢筋笼,使其符合设计标准;然后对支模前接触面的松散混凝土进行凿除处理,如果有其他杂物则一并冲洗干净;接下来对立柱模板进行质量检查,要求接缝处必须圆滑平整,拼接严密,模板的定位精度、竖直度以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质量要求指标。脱模剂的涂刷一定要均匀,并且定位钢丝绳要求拉紧,以达到受力一致的要求;对混凝土施工的基本要求与承台或系梁施工要求相同,要求用串筒下料,串筒底部距浇筑的混凝土面不超过2米,浇筑完毕将柱顶混凝土面拉毛。台帽的质量控制重点有两个方面,分别是立模工序质量控制和混凝土浇筑工序质量控制,在检验模板时,要对模板的平整性、刚度、尺寸和角度进行重点检测,同时要看模板的支撑是否符合要求,另外还要观察模板接头处的处理情况。混凝土浇筑要求控制好混凝土的制作质量,主要包括原材料质量、混凝土配合比等,另外还要控制好振捣施工工艺,如果振捣时间太长则有可能出现混凝土分层与走模,而振捣时间不足则会出现混凝土的气泡不能完全排出,从而导致形成蜂窝、麻面等病害。
3、盖梁与箱梁
盖梁要检查柱顶中心及盖梁轴线,以及钢筋骨架放样,盖梁钢筋骨架在成型后要进行验收,验收时要特别注意检查焊缝质量及弯起筋位置,在安装盖梁钢筋后要对骨架定位进行检查,按设计角度调整柱顶锚固筋,好箍筋。另外还要检查查钢筋保护层厚度,预埋件、预埋筋位置是否正确,模板是否采取措施已加固牢靠,箱梁要检查底板是否清洗干净,接缝处是否用腻子打平,采用塑料板时,要求粘贴紧密、无破洞、无鼓包以及无皱折,伸缩缝梁端要注意设置楔形块,预埋支座钢板,腹板、底板钢筋重点检查正弯矩波纹管定位,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移位,钢绞线须事先进行编束,整束穿过波纹管,并保证在管内不缠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桥梁土基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交通流量影响大,且工艺比较复杂,因此,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制约。所以,要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就一定会提高土基路面的耐久性。质量通病是可以预防并消除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使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做得更好、我们应进一步理顺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抓住关键问题和重要工序,严格遵守设计及施工规范技术标准,控制质量问题的出现。
拖挂式导线盘运输放线车主要包括行走机构、转向机构、导线盘承载支架、导线盘安装机构、导线张力控制机构等组成。行走机构由牵引设备提供动力,通过前转向轮实现设备转向,导线盘的自动安装机构由液压油缸提供动力,导线张力控制机构采用负反馈敏感控制技术,在初始展放导线时刻驱动导线盘,减少导线初始张力,在停止放线时可实现导线盘制动,防止导线松散。拖挂式导线盘运输放线车采用的导线运输和施工一体化设计,便于架线施工中导线转场运输和施工作业,提高架线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安全,对提高线路施工的机械化水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图1所示。
2举升和自卸功能的设计
将承载梁设计为铰接结构与设备主体结构相连,在承载梁的下端对侧安装升降油缸油缸处于静置位置时,安装孔位置刚好和已安装在导线盘卜的传动轴中心高度平齐。将安装好线盘轴的导线盘直接推人承载梁的开合轴瓦内,连接固定好后,起升升降油缸,油缸伸出,顶起承载梁,实现导线盘的举升。
3放线机构的设计
设备的放线机构主要由张力机构和导线盘组成。放线机构采用液压制动控制产生阻尼张力进行导线展放,通过液压马达减速机的作用控制放线张力。且可实现架线施工时导线盘的方向驱动和制动,能够有效解决导线盘转动惯量大的难题。液压控制系统由自带液压泵站提供动力。放线车制动张力产生的原理是,减速机带动液压马达转动,马达泵油又通过调压阀调整油路压力,产生阻力即张力(如图2所示)。
4行走轮距的调整
为适应架线施工场地面积和通行道路条件,设计拖挂式导线盘运输放线车的行走轮为可拆卸结构,使行走轮在机架主梁内外侧切换,根据道路宽窄情况进行调整。提高了设备的通过性和对复杂施工环境的适应性。两个行走轮设计为独认式结构,每个行走轮的一侧单独安装固定轴头,安装时将轴头插人放线车主梁尾端的固定连接处,插人销轴进行固定。进行轮距调整时,应先将后支腿顶升底盘使后轮脱离地面,再拔下后轮销轴,使后轮内套管向后拔出260 mm,将行走轮旋转1800,实现行走轮内外位置调整,重新进行复位安装。
5转向机构的设计
拖挂式导线盘运输放线车前轮具有转向功能,可在施工场地内灵活转向,在较狭窄的施工场地内仍可灵活就位,提高了设备对施工场地的适应性。在拖挂式导线运输车的前桥卜装有转向机构。转向机构通过连杆、万向节与前拖杠相连,通过前拖杠的左右摆动带动连杆、万向节方向的调整,从而实现前轮的左右转向。
6模块化机构的设计
为方便长途托运,设计设备整体为可拆卸的模块化结构。设备整体可拆卸成前桥部件、连接件、及左、右主梁四部分,两个行走轮均可单独拆卸。在牵张场使用时,可使用货车将各个组成部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将左、右纵梁和前轮部件组装,并安装好其他相关附件,即可正常使用。
7应用效果
拖挂式导线盘运输放线车已经在灵绍工程得到应用,从应用情况看,整车在复杂地形和田间小路等地带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和运载能力,对于重型导线盘的转场运输和放线位置调整等方面动作灵活,便于调整,工艺与常规施工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1)重型导线盘安装方便:与吊装方式不同,在线盘安装方式卜,采用导线盘不动,拖车推进、顶升的方式,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功耗,而且相对于起吊安装方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2)线盘转场运输方便:由于拖挂式导线盘运输放线车本身带有行走轮和转向机构,大大方便了重型导线盘的转场运输,由于后轮具有变幅功能,可以根据实际路况情况调整行走轮距,具有很强的通过性。
由于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具有隐蔽、不易维修,且缺乏专业技术性施工人员的现状,导致城市内涝等影响城市问题工程很多。因此,积极防治管道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通病,是保证市政排水管道工程质量合格的关键,对构建生态和谐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市政排水管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管道渗水
在实际进行排水管道的安装施工时,倘若使用了存有裂缝、劣质的管材,则难以保证其排水运行中的抗渗能力,从而引起渗漏、闭水试验不合格等问题。此外,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对于地基的质量、强度有着一定的要求。
2、管道偏移、积水
许多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常会遇到管道偏移、积水问题。究其原因,一般是由测量偏差、施工走样等所引起的,在限定范围以内的偏差可稍加调整,限定范围以外的则需要进行拆除、返工。
3、井体错位、变形
通常在施工中没能很好的测量、控制井口和井室的标高、中心坐标,砌筑墙体时砂浆饱满度不足而引起的,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将造成检查井的下沉、变形。
4、回填土沉陷
部分排水管道工程井四周的回填土没有压实,与标准的分层夯实要求不符,回填料质量较差,并且没有对填料的含水量加以控制,从而使得实际压实效果较差,施工完成后出现大面积的沉降。
二、市政排水管道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2.1施工准备
(1)测量放线。要认真进行测量放线,不得擅自变更管道走向,并且要对测量放线进行复测。排水施工应根据工作面迅速进场施工。绘出中线图后,确定井位坐标,以此为指导,于现场利用全站仪放样,确定各个井位。打桩撒灰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中心线及边坡系数加宽带来的影响。及时在沟槽内设置支撑,保证施工的安全。同时对管道与道路交叉的部位,施工方要会同主管部门协商,采取半封闭或封闭路段,采用警示灯等必要的措施,并选派有交通指挥经验的人员昼夜值班,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施工。
(2)排水管道沟槽开挖。开挖前要设置警示标志及安全标志,避免事故发生。在沟槽开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边坡塌方,槽底泡水、槽底超挖、沟槽断面不符合要求等一些质量问题。为防止边坡塌方,施工前要根据土壤类别、土的力学性质确定适当的槽边坡度,对于较深的沟槽,宜分层开挖。挖槽土方应妥善安排堆放位置,一般情况堆在沟槽两侧,堆土下坡脚与槽边的距离根据槽深、土质、槽边坡来确定。工程项目施工,要设置临时排水措施,开挖坑基不能有雨水流入,如沟槽出现积水,会导致浮管的情况出现。施工时,应考虑天气对项目的影响,减少坑基暴露时间,避免出现坑基变形。每开挖一定的距离都要对槽底标高进行严格测量控制,特别注意槽底上方不得超挖,对超挖部分要仔细回填夯实,严禁夯填中使用腐植土、垃圾土、淤泥等。沟槽完工,施工单位检查无误后会同监理部门统一验收并继续施工。
2.2排水管道的施工
(1)管道安装应符合施工程序。下管前,既要仔细检查管基中心线、边线及井基等尺寸和高程是否符合图纸要求,还要检查井位置、井距、各种部位混凝土基础的强度等级、接口防渗砂浆的调配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规定;下管过程主要通过吊车完成,吊车应与沟边保持1m以上距离,采用吊钩及柔性吊索进行下管,整个过程要求有专人指挥完成;在较为狭窄的区域施工时,机械不能进入,可以采取人工压绳下管方式进行。
(2)椐据工程具体情况,按排好管道施工的措施方法。正确计算管道铺设长度,施工前根据图纸和规范确定两检查井间管道铺设长度,管子伸进检查井长度及两管端头之间预留间距。严格控制管道的直顺度和坡度。装管时,要在管道半径处挂边线,线要拉紧,不能松弛;在调整每节管子的中心线和高程时,要用石块支垫牢固,相邻两管不得错口;在管座浇筑混土前,要先用与管座混凝土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把管子两侧与平基相接处的三角部分填浇填实,再在两侧同时浇筑混凝土。在确保管道接口的情况下,严格控制抹带的施工质量。水泥砂浆要按配合比下料,计量要准确,搅拌要均匀,要保证砂浆的强度及和易性。抹带前,先将抹带部分的管外壁凿毛,洗刷干净,刷水泥浆一道,并控制内管缝与管内壁间的平整度。
(3)注意管道检查井施工。挖沟槽时,可使检查井中心桩,依据井基圆圈的尺寸挖好井基,待管材放稳后,调节直管线管口,预留井筒位置即可介入砌检查井的工序中。砌井时,既要使砂浆饱满、流槽通顺,也要使井壁尺寸符合要求。要严格控制检查井基础的质量,不能带水浇筑垫层和基础,要保证基础的几何尺寸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砌砖。严格控制井墙的砌筑质量,井壁必须竖直,不得有通缝,灰浆要饱满,砌缝要平整,抹面要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严格控制踏步、井圈、井盖的安装质量,铸铁踏步,安装要牢固,污水井踏步要涂防锈漆。安装井圈要坐浆饱满,井盖和井圈要配套,在交通量大的道路上必须安装重型井盖。
(4)严格对排水管道的闭水试验进行控制。首先明确界定做闭水试验的范围:污水管道、雨污合流管道,以及设计要求闭水的其他排水管道,都必须做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回填土。对于闭水试验管段,应仔细检查每根管材是否有沙眼裂缝,若管材出现沙眼裂缝现象,可用细砂浆修补,若有渗水部位,可调水泥浆刷补填实。此外,管口接口处必须严密。对闭水管段应不急回填,也不需要进行管材下部与条基的连接。待闭水试验合格后,再进行管傍混凝上的回填。对闭水不合格的管段,则应采取补救措施或尽快返工。具体的闭水试验中,应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前,需将灌水的检查井内支管管口和试验段两端的管口,用水泥砂浆砌砖堵死,并抹面密封,待养护3―4d到达一定强度后,在上游井内灌水,当水头达到要求高度时,检查砖堵、管身、井身有无漏水,如有严重渗漏要进行封堵。待浸泡24h后,再观察渗水量。测定时间不应小于30min,同时应正确计算渗水量。
(5)注意管沟回填及路面恢复。排水管的回填,应从管道两侧平衡进行,沟内不得有积水,不得使用垃圾土和淤泥等。迅速、仔细地复原所有施工地面,由专职实验人员要检测其密实度,以保证压实率达到95%以上原道路结构情况,使之恢复施工前的状态,达到监理认可的程度,为此要求在施工时必须认真地对照设计要求,进行道路恢复。在土的回填时,要严格控制回填土土质,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碎砖、石块及大于10cm的硬土块,填土含水量以接近最佳含水量为宜。
结语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是一项隐蔽工程,要确保施工的高质就需对事前和事中的每个环节加以控制。施工中精准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施工标准作业,加强对排水管道的验收。采取管道内窥电视检收既对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有了更高要求,也便于日后管养维护,保证了市政排水管道施工的健康平稳发展。
摘要:在考古实据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梳理考证了广西植麻用麻的历史。广西的麻纺织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此后,它不断得到发展。在汉代,麻已普遍成为人们的衣着用料,且用作纺织纤维的种类较多,有大麻、苎麻、黄麻和蕉麻。在宋代,选材、脱胶、灰冶、上浆及织作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工艺,以苎麻为主,兼有蕉麻。此时织物成为贡品及闻名的商品四处流通,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进行广西麻织史的回顾,对了解古代广西的纺织面貌及社会经济大有裨益。
关键词 :麻织;历史;广西
中图分类号:TS125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715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西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生态研究”(11FMZ022)。
第一作者简介:徐昕,女,1979 年出生,安徽安庆人,馆员,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纺织工程。通信地址:530028 广西南宁市青环路11 号广西民族博物馆。
通讯作者:李富强,男,1965 年出生,广西陆川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研究。通信地址:530006 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88 号广西民族大学科技楼民族研究中心204室。
收稿日期:2014-07-21,修回日期:2014-09-24。
引言
古代所称的布多指麻、葛等的纤维制品。麻纤维来自各种麻类组织,包括韧皮纤维和叶纤维,它是世界上最早被人类使用的纺织纤维原料,至今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国使用麻类纤维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5000 多年的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苘麻的双股麻线和三股草绳。麻的记载很多,《诗经·齐风·南山》中“艺麻如何,衡从其亩”是最早关于大麻栽培的记录;尔雅载“汉麻雄者为枲麻,雌者为苴麻”,表明当时人们对大麻的植物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周礼》记有“典枲,掌布緦縷紵之麻草之物”的官职,从侧面反映当时麻类作物有大麻、苎麻等。
在广西,麻织业久负盛名。苎麻为中国原产,秦、汉以前古书多用“紵”,后来演变为“苧”、“紵”、“纻”并用。越人是最早使用苎麻的,4700 年前的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了苎麻的平纹织物,虽已炭化,但仍有一定韧性。其密度与经纬捻回方向各不相同,约与现在的细麻布相当[1]。越人后裔居住的广西,最早的麻织实物发现于武鸣县马头乡安等秧17 号战国墓中[2],说明早在汉代,麻就已经成为广西当地人民最主要的衣料之一。植麻、用麻的历史是广西当时纺织技术的一个反映,笔者将从原料的发展、成熟的织作工艺及丰富多彩的织物品种3 个方面来论述广西麻织业的发展。
1 原材料的发展
最初用于纺织的麻类作物都是野生的。随着原始纺织业的发展,麻类作物开始进行人工栽培。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麻实物表明,中国的麻类栽培已有5000 多年的历史[3]。商周时期,大麻、苎麻已普遍由野生利用变为人工栽培。麻的种植和利用,是麻织业发展的基础。麻类植物的种类、种植面积的广泛性及栽培技术等都对麻织业有着很大的影响。根据历史记载及考古发现,广西历史上所用的麻纤维种类多样,但以苎麻为主。
1.1 汉代种类较多
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出土的平纹麻织物的原料为大麻和苎麻,并有大麻籽出土[4]。这是广西麻类织物中最早辨明种类的。大麻(Cannabis sativa)属桑科,又称火麻、线麻等,1 年生草本,茎部韧皮纤维长而坚韧,可织布。其纤维素含量为59.16%,单纤维长度一般在15~25 mm[5]。古人很早就摸索出一条大麻的种植管理以及雌雄鉴别规律。如《吕氏春秋·审时》“得时之麻,厚枲以均”强调种大麻要掌握时节,种植及时,大麻才会上下均匀,纤维质量好。西汉《氾胜之书》进一步总结了大麻栽培的经验。
与大麻相比,苎麻纤维在强韧度、抗霉性及光泽度等方面更为突出,自古以来就是很重要的纺织原料。苎麻(Boehmeria nivea)属荨麻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光和温暖湿润气候。最早把苎麻纤维作为纺织原料加以利用并进行栽培的是南方的百越民族。广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很适于苎麻的生长。苎麻茎皮纤维素含量为65%~75%,纤维长度一般可达20~250 mm,最长为600 mm。强度是天然纤维中最高的,平均为6.73 cn/dtex,耐热性、可染性及吸湿性优越,是麻纤维中最好的纺织原料[6]。当地的壮族先民较早地种植苎麻,并以苎麻纤维为原料织布,形成“北方穿丝,南方着麻”的不同生活方式。
据有关志书记载,汉代岭南地区出产的麻,有青、黄、白、络、火5 种。黄白曰苎,青络曰麻,火曰火麻,所织出的麻布叫“都络布”和“葛布”等[7]。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一书中提到东汉初“马援在交趾(即广西南部、越南北部一带),尝衣都布单衣。都布者,络布也。”除了苎麻和大麻,青、络即为黄麻。黄麻(Corchoruscapsularis)属椴树科黄麻属,又叫络麻、绿麻。纤维可以织布和搓制绳索。黄麻纤维具有吸湿性能好、散失水分快等特点,主要用于纺织麻袋、粗麻布。黄麻也是纤维和种子两用。播种时,用纤维则密播,用种子则稀播。
除此,还有蕉麻。蕉麻(Musa textiles)属芭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从叶柄中制取纤维,主要种植于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由于它的纤维不易保存“一年即黑而脆”,未见有实物出土,但广西很早就对蕉类纤维进行利用。东汉时期《异物志》载“芭蕉叶,大如筵席,其茎如芋,取镬而煮之,则如丝,可纺绩。女工以为絺绤,则今交趾葛也”。郭义恭《广志》载“芭蕉……其茎解散如丝,织以为葛,谓之‘蕉葛’,虽脆而好。色黄白,不如葛色。出交趾,建安”。南方生产的蕉布,“蕉类不一,其可以为布者曰蕉麻。山生或田种”[8],即有野生的和种植的蕉麻。蕉布质量优越,早在西晋左思《吴都赋》中就赢得“蕉葛升越,弱于罗纨”的盛赞。《太平寰宇记》记载昭州(今昭平县)产红蕉布。容州(今容县)缉蕉葛以为布。王象之《舆地纪胜》横州(今横县)“服用惟蕉葛”。元代郁林州(今玉林市)各县都产蕉布,出现“男勤耕,女勤织”的盛况。《古今图书集成》记载梧州府所产“蕉布,各乡皆有,土人植麻蕉绩之”[9]等。
1.2 隋至宋苎麻为主
隋唐时期,包括广西在内的南方逐渐成为苎麻的主产区。《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淮域以南苎布成为有名的贡品。由于地方官吏的大力倡导,广西的苎麻种植有了很大发展。《宋史·陈尧叟传》记载,陈尧叟因地制宜,认为广西“地少桑蚕……地利之博者惟苎麻尔”,山多田少,但可种苎麻的坡地处处皆是;且苎麻“三收其苎,夏一固其本,十年不衰”,农忙种稻,农闲绩麻,两不误时;同时提高苎麻收购价格和便利出售,奖励植麻,“未及二年,已得37 万余匹。其利甚广”。《岭外代答·服用门·布》赞“广西触处富有苎麻”。南宋,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六绍兴五年末条知,广西西路静江府(广西桂林)和昭州都督行府(广西昭平)二郡的上供布90281匹[10],盛况空前。
1.3 元至近代继续发展
元明清时期,苎麻织物的优越性得到进一步发挥。不仅可织造蚊帐、渔网、缝纫线、绳索等家庭必需品或是清爽隔汗的细麻织布,还可与蚕丝混织成高档面料。虽然棉花栽培得到推广,但在植麻悠久的广西,苎麻的种植并没有明显缩小,且种植技术亦有提高。《农桑辑要》对苎麻的繁殖、收割时间、收割次数及麻田管理都做了详细记载,并有“南人不解刈麻,北人不知治苎”之说。在明代,南宁、梧州等府产麻尤多,有些地方“力田日少,种麻日多,日用饮食多用麻易”[11]。
民国时期,广西苎麻主要产区在漓江西岸各县,而以平乐、桂林专区为最多,产量占全区80%以上。在种植技术上,经多年的良种选植,形成了黑皮蔸(乌龙麻)、黄金麻、绿皮麻、黄皮麻、满地丰等10 多个优良地方品种。据广西年鉴的记载,1897 年产1821250 kg,1938 年产1669100 kg,1939 年产1934200 kg,1940 年产1847150 kg,1943 年产1179000 kg。平均年产量为1679950 kg,其中以平乐、阳朔、荔浦等县产量最多。
1950 年栽培总面积为48666666.67 m2,产量为700003500000 kg,1953年产量为6.95 kg/hm2[12]。综上,早在汉代,广西就已人工种麻,用作纺织纤维的有大麻、苎麻、黄麻还有蕉麻。到了宋代之后,苎麻生产已成为广西的特色产业且全国有名,且伴随有小部分的蕉麻生产,到了清代,当地仍然是“暑衣葛、麻、蕉”[13]。直至近代,苎麻生产仍有一定的发展。
2 工艺成熟
1985 年,在广西武鸣马头乡等养岭17 号战国墓发现一块铜片用麻布包裹。麻布质灰白且有光泽,比较轻柔,每平方厘米有经纬线11 根,结构平整,与现代农村编织布无大差异。这是目前广西发现的最早麻布实物[14]。广西贵港市罗泊湾汉墓1 号墓出土的一种麻织品的支数在200S 以上[15]。汉代即能纺出如此精细的麻纱,说明麻纱质量优良,同时纺织工艺先进。
麻布的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麻纱的质量,高质量的麻纱应具有细、匀、柔韧等特点。麻纱加工的第1 步是将麻纤维周围的胶质等杂质部分脱去,获取可纺纤维。麻纤维的主要组成为纤维素,还含有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物质。纤维与纤维之间依靠果胶粘结,经脱胶后纤维分离[16]。麻纤维的制取加工从旧石器时代起开始了漫长的摸索过程。《诗经·陈风》“东门之池,可以沤纻”、“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就是麻类纤维的浸沤脱胶。唐代以前即已形成沤渍和浸煮2种成熟的加工方法。
如蕉麻,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所载的制取的方法已从水煮演进为碱性溶液煮,“甘蕉……其茎解散如丝,以灰练之,可纺绩为烯络谓之蕉葛”。用碱性的灰水煮使脱胶过程加快兼有漂白作用,处理后麻更柔韧、光泽。在《岭外代答·花木门·水蕉》记载“南人取之为麻缕,片干厌煮,用以织缉,布之细者,一匹值钱数缗”,可见蕉麻织布工艺已经很成熟,质量上乘。
广西对于麻纤维,尤其是苎麻,从原料的选择、制取到后期的加工织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将沤渍或浸煮获取的束状可纺麻纤维劈分为细条,再经过绩接,使之变为细长的纱线。纱线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个人的手工技术,也和麻纤维的质量有关。如《岭外代答·服用门·綀子》所述当地苎麻“洁白细薄而长”,还要“择其尤其细长者”,可减少接头,使纱线更细而匀。接成的纱线在铺经上机之前,先是纺,通过对纱线加捻,提高其强力,并使之更加细匀。再是采用灰治法脱胶,将纱线放入碱性溶液中浸泡或煮练,以进一步清除纱线中残余的胶质,使纤维更加精细、柔软、洁白。《岭外代答·服用门·布》记载“以稻穰心烧灰煮布缕,而以滑石粉膏之”,织造前先用稻草灰煮练麻纱,并出现浆纱技术,即在织布前,将调成胶状的滑石粉浆糊,用刷帚涂于麻经面上,织造时“行梭滑而布以紧”。即减轻开口、引纬时的摩擦,便于投梭织布,使麻布生产率进一步提高,且织出来的布紧密厚实。
近代,20 世纪初,随着麻布业的发展和产地的相对集中,麻布的商品生产、市场交易和对外出口都有所扩大。广西临桂六塘所产的麻布最为有名,其交易也很兴旺。仅麻布贩就有长安、柳州、宜山、芦墟、平乐、阳朔6 帮[17]。尤其是1949 年以后,新建的苎麻纺织厂和广西南宁绢麻纺织厂用国产机器生产的各种规格的高级苎麻布,远销东亚、东南亚和欧美各地。黄麻则用以生产麻袋,以供应粮食的包装[18]。
3 丰富闻名的麻织品
广西古代的麻纺织技术十分精湛,从普通的粗麻布到能与丝绸媲美的精细苎布,从简纹组织到各种起花织物,产品丰富,种类齐全。
广西的麻布作为质量优异、工艺独特的地方名产,盛行中原。元和郡县图志载“宾州(今广西宾阳县)开元贡:筒布,蕉布”、“贺州(今广西贺州)……开元贡:蕉布”。唐代诗人张籍在其《白纻歌》中夸赞“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衣称少年。”
宋代广西苎麻布工艺精细,《岭外代答·服用门·布》记述“一端长四丈余,而重止数十钱,卷而入之小竹筒,尚有余地”,因此感叹“触处善织布”、“商人贸迁而闻于四方者也”。据《宋会要辑稿·食货》记载,南宋时,广南西路麻织品产量跃居全国第3 位,出产的苎麻布以桂(今桂林市)、昭(今平乐县)2 州较优[19]。《古今图书集成》载广西蕉布“细者云滑莹洁,几与蕲葛相埒”。
相对来说,苎麻织品比其他麻织品好,先后被称为“繐”、“綀”等,有花纹的被称为“花綀”。东汉时代,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载:“闽濮。鸩僚、傈、越、裸仆、身毒之民……有兰干细布。兰干,僚言苎也,织成文如绫锦。”南中地区,汉称西南夷,泛指云南、贵州、广西交界地区及四川西南部[20]。可知当时的麻织布已采用提花技术。除了有起花织物,自唐代起,还开始出现丝、麻、毛交织的织品[21]。直到民国时期,平乐、荔浦、阳朔、蒙山、昭平等地出产的麻布仍远销香港、日本等地,闻名中外。
麻布是农民家庭中最重要的生活资料,除了自给自足,还进入商品流通,尤其是在山地生活的人们,更以布来交换他们所需的日用品等。各种有名的麻布的出现,不仅表明麻织业商品生产的发展,同时也表明麻织业交换的繁荣。
4 结语
纤维植物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仅次于粮食作物的重要植物。麻,不仅可作人们的服饰用料,而且还有很多生产和生活用途。广西麻织业的发展和其特定的人文地理息息相关,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加工技艺精湛,质量上乘,生动地反映当时的生产技术。麻织物作为商品,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因此,对于广西麻织业发展的回顾,将是了解古代广西的一个窗口。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0(2):73-101.
[2] 黄云忠.广西武鸣马头安等秧山战国墓群发掘简报[J].文物,1988(12):14-22.
[3] 王庆瑞,敦德勇.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稷与大麻[J].考古,1984(7):654-666.
[4]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87.
[5] 肖亮生.大麻简介[J].山东纺织科技,1989(3):61-62.
[6] 姚穆.纺织材料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65.
[7] 周宗贤.桂布白似云美誉满中原[J].中国民族,1982(1):30.
[8]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97.
[9] 陈炳应《. 中国科技史.纺织卷》[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36.
[10] 周藤吉之.南宋苎麻布的生产及其流通过程[J].农业考古,1993(1):150-152.
[11] 王双怀.明代华南农业地理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36.
[12] 刘鸿翥.我国的麻[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1957:51.
[13] (汉)杨孚,吴永章辑.佚校注《. 异物志》辑佚校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136.
[14] 覃尚文,陈国清.壮族科学技术史[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5.
[15]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85.
[16] 朱进忠.纺织材料[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77.
[17] 刘克祥.棉麻纺织史话[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184.
[18] 周启澄,程文红.纺织科技史导论[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80.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SWOT分析法是一种结合内部条件(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要素(机遇、威胁)进行综合分析的战略选择方法,以选择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遇、规避威胁的战略,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作为一项常用且十分有效的战略规划工具,SWOT分析法也可以运用于高校继续教育内部发展战略制定。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即通过SWOT分析法,进行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并据此开展战略转型探索实践,走出一条综合性、立体化的高校继续教育转型之路。
一、2009年学院发展状况SWOT分析及矩阵构建
2009年,东华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与网络教育学院面临整体实质性合并,成为独立建制的学校二级办学实体。同时,学校要求学院制定“十二五”规划,为下一个五年的发展开篇布局:一是实现全成本核算;二是充分发挥办学实体作用,明确学院独立开展继续教育业务,涵盖从招生市场拓展、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教务管理、师资聘请管理、学生支持服务到技术支持保障的全环节;三是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保持4000人左右,远程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要从无到有,争取2015年达到8000人左右;四是改革用工制度,总体人员规模维持在40人以下。在这重要时期,学院不仅在意识形态、资源重组、办学布局、内部管理上存在众多变数;还受到信息技术迅速更迭与社会教育需求变化的双重压力。
在此背景下,学院会同有关专家,运用SWOT分析法全面评估内外环境状况,挖掘关键战略要素,形成SWOT分析矩阵并进行逐一分析,选择未来五年学院“能够”或“可能”采取的发展策略(详见表1)。
二、学院“十二五”期间战略转型实践
面对紧迫逼人的形势,学院迎难而上,运用SWOT分析法为“十二五”期间战略转型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将发展目标确定为:坚持“继续教育、自主办学”原则,大力推进非学历教育,拓展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稳步提高成人与网络学历教育质量,加强现代远程技术的运用,努力办成一个有特色、多层次、国际化的继续教育学院。围绕发展目标,学院按步骤采取了一系列转型举措,以优质的组织运行促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奋力开创转型综改新局面。
(一)组织更新,切实适合学院内外发展条件
第一,两院整体性合并。2010年,成人教育学院与网络教育学院完成整体实质性合并,组建“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整体合并后,思想观念得到统一,办学优势真正互补融合;学校对学院实行全成本核算的财务政策,人、财、物资源聚合并统一管理。
第二,组织架构更新。学院结合发展需求灵活设置部门,于变动中追求办学、人力等资源的优化组合。以直面市场的对外联络部为例:2009年学院改组项目拓展部,作为非学历培训项目拓展及管理的职能部门;2011年项目拓展部和学历教育招生办公室共同组建市场部,以实现学历与非学历招生资源共享融通;2014年招生办公室、项目拓展部及校友会(筹)共同组建新的对外联络部,充分开发教育市场。
“十二五”末期,学院下设行政事务部(办公室、后勤服务部)、成教学历部、远程学历部、对外联络部(招生办公室、项目拓展部、校友会),以及东华大学终身教育研究所(组织机构上与学院并立,含教育研究部和信息技术部),形成了包括招生与市场拓展、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管理、学生支持服务、资源建设与技术支持在内一整套清晰、科学、高效的组织构架。
第三,设立校级终身教育研究机构。学院采取了“分步走”的策略,2009年设立继续教育研究室,从事继续教育研究与规划决策咨询工作;2012年东华大学终身教育研究所作为学校的二级机构正式设立;2013年,为对接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及共享需求,学院设立了教学资源部;2014年,将教学资源建设职能纳入东华大学终身教育研究所,进一步推进现代远程技术、新媒体技术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融合。
(二)文化引领,提供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一,价值观凝练。一是提出创建“美在东华”的学院文化,突出美育特色;二是提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的终身学习理念;三是提倡“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及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理念;四是鼓励“胸中有学院,目中有他人”的团队协作文化,多渠道增强队伍凝聚力。
第二,文化载体建设。学院的文化建设活动几经更新丰富,目前已经形成“团队建设月活动”等五大系列。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载体活动,培育健康与美的学院文化氛围,尤其在加强团队凝聚力、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升队伍职业素养、提高师生服务质量等方面成效显著。学院文化在引领学院发展上起到了“凝聚与促动,做文化育人的推动者;激发与倡导,做健康与美的追求者;训练与分享,做职业化进程的带动者;关怀与温暖,做人心工程的传递者”的重要作用。
(三)人事创新,实现学院人才队伍跨越式发展
第一,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学院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通过开展领导论坛、师傅带教制、业务培训、职工讲坛、新员工培训、学术沙龙等一系列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形成“有章理事、有人干事”,开放、奋进、创新的职业氛围。工作时团结紧张,提高职业化程度;工余时活泼友爱,培育家庭化氛围。
由于用人政策调整,学院新进人员多为人才派遣员工,至2014-2015年已近学院职工半数。年轻化且对学校情况较陌生是这批员工的特点。2010年起,学院定期举办新进员工专题培训,并作为整个员工培训系统中重要一环加以落实,培训内容涵盖学院各项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帮助新员工尽快融入学院,为其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交流平台。
2012年,学院制定出台《继续教育学院职工培养计划》;2014年,学院的队伍建设方案进一步系统化,修订《继续教育学院职工培养计划》及增加年度院内评奖评优作为配套政策,内容涉及继续教育政策解读、新技术新媒体知识更新、职场礼仪与办公技能等。走上内训讲台的,既有受邀专家、学院领导,也有部门主任和基层职工,形成一种“外有引进、内有挖掘、人人培训、全员提高”的良性机制。
第二,改进用人制度。学院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制度环境。一是岗位一年一聘,实行分级和目标管理,竞争上岗,岗酬相应,权责挂钩,允许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二是建立以主任负责制为核心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工作效率。五年来,学院的人员规模始终稳定35-40人之间,但整体办学规模扩大,功能不断拓展,实现了活力激发、减员增效、结构优化的良性发展局面。
第三,改革收入分配办法。学院持续改进优化用人制度,人尽其才、悉用其力。一是实行绩效工资,职工的工资收入由国家、上海、学校、学院4部分组成,职工收入稳步提高;二是基本建立起较为合理的、公开且基于贡献的评价激励机制和各部门的投入产出考核机制。
(四)关系理顺,释放学院多种形式办学活力
第一,改革资源配置,优化办学布局。学院强化自身优势,积极引入各方优质资源,确立服务上海地方发展、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整体办学布局,以开阔的思路引领学院发展。一是2010年起面向纺织服装行业恢复现代远程学历教育,在纺织服装行业聚集地逐步设立学习中心;二是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学点展开评估,设立优胜劣汰机制,合理优化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与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结构。
在大环境整体下滑的态势下,学院“十二五”期间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稳定在4000人左右;现代远程学历教育重点面向行业开设,自2011年恢复招生以来,学生数逐季递增,至“十二五”末期在校生规模已达8000余人,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第二,专家治学体系建设。学院已经基本形成包括学院专家委员会、法律顾问、专业主任、教学督导等在内的,分类、分层次的专家治学体系,使学院从发展战略与方向的确定,到规范办学、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充分发展专家智库作用。
第三,纺织服装行业及院校培养各类人才培育基地中心建立。2010年至今,学院已建立“全国纺织服装企业人才培训中心”“全国纺织服装师资培育与专业发展中心”等多个政校企行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及院校培养人才。
第四,集中学校优势资源服务地方与行业。学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深化政企校合作,不再单纯追求人数增加等硬性指标,大胆尝试与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安徽、广东、广西等产业集聚地政府,与上海宝钢化工、江苏阳光集团、浙江莱美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安徽华茂集团、山东岱银集团、广西华盛集团责任有限公司等业内知名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取得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五)资源盘活,实现优质教科资源的建设与推广
第一,加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研究。一是参与了多项市级课题研究,包括“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分银行’认定非学历证书”“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服务模式研究”等教育部、上海市课题;二是“网络与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现代远程教育嵌入型、现场式纺织服装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网络教学环境下染整专业特色化、适用型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等教改成果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东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三是连续五期参与上海市社区精品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开展老年教育研究与实践。老年教育不仅是学院拓展终身教育办学视野,延伸教育格局的一个新增长点,也是终身教育研究与实践中需求迫切的领域之一。2013年,学院启动“上海市高校老年大学发展研究”课题,推动高校老年大学课程开发、资源建设、教材改革、师资培训等提升工作。丝网花艺术创作是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分校的特色课程;2014年,东华大学终身教育研究所筹建“中国丝网花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为我国丝网花艺术创作研究、人才培养及艺术交流搭建平台,并积极筹备申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为行业协会等提供优质资源与服务。一是主办或承办全国性、行业性、区域内有影响力的高规格、大型活动,包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2011年学术交流年会”“全国纺织服装企业人才培养高端论坛”“上海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2014论坛”等;二是加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全国微课程建设联盟,参加全国数字化学习资源成果展等。
第四,探索终身教育新模式。学院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开拓教育技术新应用领域,一是着力研发网上微课、微电影,2013年,学院微课作品《省道造型》及《数码照片精修:人物巧换衣》分获首届全国微课程大赛二等奖、优秀奖;2015年,学院微课作品《百变丝巾》获得第三届全国微课程大赛暨全国总决赛作品评选一等奖,《艺术拼布》和《指尖上的时光》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二是服务校内外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
(六)以人为本,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十二五”期间,学院着力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培养人、成就人,创新点皆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核心,创设完整、高质量的学习过程和多样化服务载体。
第一,学分制改革。2012年起,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中心,推进学分制改革。一是梳理所有专业,全面修订教学计划,改革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二是不断深化教改内涵,细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充实课程设置。学院结合素质教育需求及艺教传统。一是从2010年初试讲座学分,课外讲座年点播人数已上升至万人;二是2013年起增设体育与艺术课程,成为上海第一所将体育类课程列入公选课的继续教育学院,“交谊舞”“乒乓球”“羽毛球”“拓展训练”“艺术拼布”“艺术心理学”等选修课深受学生欢迎。
第三,调整教学模式。一是在丰富授课形式上,2009年起大幅推进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用于成人教学,至今已有31000余人受惠于半网或全网式的课程学习;二是在精研教学过程上,注重提高教学实效,建设继续教育实训中心,夯实工科教学质量根基;三是彰显艺教特色上,连续五年正式出版艺术类学生作品集;2015年还举办了艺术类学生毕业设计作品静态展、动态秀等大型活动。
第四,优化师生服务。学院树立了日常管理围绕“一个中心(以学生主体为中心),抓住一个重点(学生管理),强化一种意识(服务意识),服务一个目标(和谐校园)”的总体工作思路。一是建立三级立体网络管理制度,完善全体教务人员担任班主任、校友兼职学生辅导员助管、学生班干部自我管理的学生三级管理体系;二是形成相对完善的远程教育技术支持和教学管理框架;三是建立主讲教师――课程助教――教务管理三级支持体系,管理人员工作时间与学生上课时间全程对接,师生咨询回复率100%。
第五,彰显学风教风。学院加强师生评奖评优、学生奖助学金工作,设立“学习之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美在东华?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美在东华?教学优秀奖”“美在东华?资深教师奖”等奖项。
第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教师来源结构“总体超稳定、封闭式、内循环”的问题,学院在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优化师资结构上持续努力。一是健全教学管理人员、专家团队、领导干部深入教学一线的听课巡检机制,提升教师整体水平;二是为实现师资管理常态化,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师资库,合理运用教师聘用、评价平台,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第七,建立基于项目的非学历教育管理方式。一是鼓励和推进非学历教育多途径办学,实行项目制管理;二是优化培训流程,培养复合型培训项目管理人才;三是摸索与市场接轨的分配激励机制;四是丰富培训项目类别,形成包括艺术类、创意类、纺织服装师资类、企业技术类、管理类、社区教育类等在内,面向社会与面向行业并举,普及型、技能型培训与高端型培训共生的多层次、有特色、强品牌的培训格局。
(七)管理升级,推动质量与效率的双提升
第一,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十二五”期间,学院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始终严格依法办学。在招生工作、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建设、学生支持服务、校外教学点(学习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学校非学历教育归口管理等方面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第二,提高整体信息化水平。一是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段搭建学院信息化网络管理体系,建立学生学习支持与教师支持服务系统;二是建立相对完善的网络化学生管理和师资管理平台,实现学生事务管理和教师管理的信息化;三是改版门户网站,使多样化的教育类型有更为直观的展现;四是组织开发院内自动化办公系统,推进院务信息公开及无纸化办公;五是教学与教务管理综合平台全部新建,拓展多类终端传递学院资讯;六是系统硬件平台统一规划、定期升级;七是将各类收费纳入财务管理平台统筹管理;八是建立全院统一的数据中心,信息资源集中管理和整合,提高学院整体信息化水平。
三、小结与展望
综合评价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十二五”期间的战略转型成效,学院在人员规模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整体办学规模扩大,结构布局明显优化,办学水平显著提高;人才队伍得到锻炼,业务功能实现拓展;教学科研成果丰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院声誉大幅提升,为行业、企业乃至社会的服务与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如今,学院已成为一个集学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现代远程高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以及学校非学历教育归口管理、终身教育研究等职能于一体的办学实体,初步形成了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自主化的综合教育体系。五年来,学院共获集体和个人各类奖项32项,其中,市级以上奖励20项,校级奖励12项,集体奖项17项,个人奖项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