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2-02 18:29: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德育课程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德育课程论文

篇1

进入21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仍面临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发展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历史性课题。对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对两种文化主导要素的把握为前提。这种主导要素以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为标志。

1、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

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民族在其历史演进和文化行为中积淀形成的长久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就是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是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就把握了该民族文化演进的纲要。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总体特点是整体和谐、辩证综合。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宇宙、人生运用整体思维,把人放在与天地社会的动态联系中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化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言:“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为最富,其所接触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主导思想,就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所有传统美德都与这种整体精神相联系。传统价值观总是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整体,强调国家统一、社会太平。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局面,但很快又获得了统一,这与民族精神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些内容完全可以成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材料。这种思维方式及其传统道德对维护国家统一,幸民族团结,调解人际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不仅重视整体和谐,而且强调辩证综合。例如:儒家追求“仁爱”,崇尚道德,但并不否定刑罚;主张“德政”,但不否定法治,从而形成了“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这里边蕴含着辩证综合的思想。儒家还特别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在人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正己修身的人生修养也具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这种修养方法对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道德也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建立在小家生产基础和封建宗法制度之上的传统道德,必然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一面。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同时,还要有世界眼光,实现中西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我们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现在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采取闭关自守、全盘否定,或崇洋、全盘西化的两种极端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分析、鉴别、学习、借鉴、吸收、利用,在的指导下,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与整合。首先,在思维方式上,西方学者注重归纳和实证,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逻辑,从道德现象、具体事例、个案分析入手,总结归纳各自的教育理论,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中国学者则注重演绎,沿着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逻辑,从概念出发,说明或指导实践。这两种思维方式恰好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其次,在教育方法上,西方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师生平等对话;而我们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论讲授和教育导向。这方面同样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再次,在教育内容上,特别是西方文化中那些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如改革开放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公平竞争观念、效率效益观念、互利互惠观念、公关信息观念、商品市场观念、文明消费观念等,更需要借鉴和吸收,使其与中国传统美德相融合。同志指出:“发燕尾服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这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综合性与实践性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特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才各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育课程是实现这种教育过程的最重要的活动载体。要培养学生完整的德性,必须加强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初步构建出德育的目标内容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决策依据。

1、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

整体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做法是: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生;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内在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小学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将总目标转化为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具有年级梯度的具体目标,并体现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

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依据总目标,从广义上认识德育,确定德育内容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政治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他们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及“五爱”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道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环境道德、刚强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法纪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法律观念和遵纪守法的品质。心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性格、气质、兴趣和能力的教育,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环境、承受挫折、自我调控的心理素质。德育内容五项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统一体。其中思想教育是灵魂,政治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是核心,法纪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基础。要分别研究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以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五者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如果在理论上仅仅把德育视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义语”或“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在德育实践上就会失之偏颇。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是以五项要素为纬,以各项要素质的不同层次为经,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从而解决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简单的重复、脱离实际的问题。中小学德育内容的整体性,不仅指五要素横向结构的整体性,还包括五要素在年级与学段纵向衔接中体现出来的整体性。经过德育实践活动的“内化”与“外化”的过程,五要素促进着学生德性的整体化发展。

2、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

德育课程不仅是德育目标内容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是德育实践活动体系,这是由道德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实践体现着道德的本质,反映着德育的基本规律。

首先,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

其次,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兼培养能力,它主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中到此并没有完结,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得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上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这就如同体育与智育不同的道理一样,体育如果只在课堂上讲授体育知识和理论,不让学生到体育声上去实际锻炼,怎能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同理,德育如果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或轻视德育实践活动,怎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其中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应当形成制度,列入课程表,作为德育活动课的基本形式,从而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讲授理论、死记硬背概念而脱离实际的倾向,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再次,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学生的品德素质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学生在面临的生活情境中,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潜在的品性变为显性的德行,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来认识和评定其品德发展水平。同时,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认识个体品德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如果不把认识理解的道德知识运用到道德实践中,不仅自身品德不能得到切实提高,而且会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只有把品德培养引向道德实践,德育才能取得实效,同时,德育实践也是克服学生主行不一现象的最好途径。所以真实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品德形成和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因此,中小学德育课程在整体构建德育目标内容基础上,要树立“新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德育理念,整体构建本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这一实践活动体系包含德育的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四个紧密联系的要素。

三、回归生活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形态

1、回归生活是德育课程形态的一种改革趋向

回归生活的趋向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理论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促进了德育课程类型的变革和发展。其表现为原来占一统地位的德育学科课程开始由理论体系向生活体系转移,同时,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如德育活动课程、德育综合实践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等,德育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精神环境等)也纳入德育课程范围。在近年来的德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课题组研究编写的《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在德育回归生活上进行了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自然办生活、国家民族生活六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提出问题小一点,回答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2002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所持的德育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上要求,即“我们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新课程标准设计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等四个生活维度,提出了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六大生活主题,充分体现了生活德育的理念。

2、回归生活是学生道德主体性形成的源泉

德育课程回归生活的重大意义在于更加切近德育的客观规律。第一,生活是德性发展的动力源泉。道德是人的“生活规则”和实践结果,人的道德素质所体现的是对生活规则的运用能力。社会实践不断丰富着道德活动家的条件和环境。使道德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水平逐渐提高,随着人参与社会实践程度的加深,社会实践不断对人的道德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这种要求与人目前道德水平这间形成一种不平衡状态,产生道德需要。这种道德需要包含着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是人参与道德实践、发燕尾服自身德性的动力。德育活动课本形式和途径灵活多样,与社会生活建立起多种联系,为学生的道德成长引进了源头活水,增强了动力。第二,促进德性的整体性发展。传统德育课程偏重于道德知识体系和道德认知,现代认知派又将认知引向单纯的道德判断和思维技巧,造成德性发展的片面性。完整的德性应是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个体只有置身于道德实践之中才能达成这种统一。同进,道德意义上的完整德性不仅要成就自我,还要通过成就自影响社会,成就他人,即完整的德性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同样,只有参与生活实践,才能实现这种统一。这两种统一表现为人在现实的道德情境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即道德主体。《德育》读本坚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主体的“双主体”理念,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止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行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引导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在教育者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发燕尾服道德能力,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做到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开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道德主体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社会生活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德性发展应有整体性开放性,这就给德育课程提出了如何具有与之相应的整体性开放性问题。《德育》读本在德育课程的整体性和开放性进行了多角度探索。如在内容体系上把德育内容五要素融为一体;在德性结构上把知、情、意、行融为一体;在德育过程上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融为一体;通过德育活动课,在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基地和隐性课程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建构了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整体性的德育课程体系。

篇2

一、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要素

课程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聚集点。中小学德育课程在德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仍面临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发展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历史性课题。对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对两种文化主导要素的把握为前提。这种主导要素以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为标志。

1、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

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民族在其历史演进和文化行为中积淀形成的长久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就是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是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就把握了该民族文化演进的纲要。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总体特点是整体和谐、辩证综合。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宇宙、人生运用整体思维,把人放在与天地社会的动态联系中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化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言:“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为最富,其所接触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主导思想,就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所有传统美德都与这种整体精神相联系。传统价值观总是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整体,强调国家统一、社会太平。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局面,但很快又获得了统一,这与民族精神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些内容完全可以成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材料。这种思维方式及其传统道德对维护国家统一,幸民族团结,调解人际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不仅重视整体和谐,而且强调辩证综合。例如:儒家追求“仁爱”,崇尚道德,但并不否定刑罚;主张“德政”,但不否定法治,从而形成了“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这里边蕴含着辩证综合的思想。儒家还特别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在人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正己修身的人生修养也具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这种修养方法对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道德也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建立在小家生产基础和封建宗法制度之上的传统道德,必然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一面。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同时,还要有世界眼光,实现中西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我们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现在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采取闭关自守、全盘否定,或崇洋、全盘西化的两种极端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分析、鉴别、学习、借鉴、吸收、利用,在的指导下,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与整合。首先,在思维方式上,西方学者注重归纳和实证,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逻辑,从道德现象、具体事例、个案分析入手,总结归纳各自的教育理论,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中国学者则注重演绎,沿着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逻辑,从概念出发,说明或指导实践。这两种思维方式恰好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其次,在教育方法上,西方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师生平等对话;而我们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论讲授和教育导向。这方面同样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再次,在教育内容上,特别是西方文化中那些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如改革开放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公平竞争观念、效率效益观念、互利互惠观念、公关信息观念、商品市场观念、文明消费观念等,更需要借鉴和吸收,使其与中国传统美德相融合。同志指出:“发燕尾服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这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综合性与实践性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特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才各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育课程是实现这种教育过程的最重要的活动载体。要培养学生完整的德性,必须加强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初步构建出德育的目标内容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决策依据。

1、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

整体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做法是: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生;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内在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小学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将总目标转化为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具有年级梯度的具体目标,并体现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

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依据总目标,从广义上认识德育,确定德育内容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政治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他们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及“五爱”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道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环境道德、刚强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法纪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法律观念和遵纪守法的品质。心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性格、气质、兴趣和能力的教育,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环境、承受挫折、自我调控的心理素质。德育内容五项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统一体。其中思想教育是灵魂,政治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是核心,法纪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基础。要分别研究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以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五者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如果在理论上仅仅把德育视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义语”或“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在德育实践上就会失之偏颇。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是以五项要素为纬,以各项要素质的不同层次为经,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从而解决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简单的重复、脱离实际的问题。中小学德育内容的整体性,不仅指五要素横向结构的整体性,还包括五要素在年级与学段纵向衔接中体现出来的整体性。经过德育实践活动的“内化”与“外化”的过程,五要素促进着学生德性的整体化发展。

2、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

德育课程不仅是德育目标内容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是德育实践活动体系,这是由道德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实践体现着道德的本质,反映着德育的基本规律。

首先,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

其次,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兼培养能力,它主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中到此并没有完结,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得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上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这就如同体育与智育不同的道理一样,体育如果只在课堂上讲授体育知识和理论,不让学生到体育声上去实际锻炼,怎能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同理,德育如果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或轻视德育实践活动,怎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其中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应当形成制度,列入课程表,作为德育活动课的基本形式,从而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讲授理论、死记硬背概念而脱离实际的倾向,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国论文联

再次,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学生的品德素质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学生在面临的生活情境中,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潜在的品性变为显性的德行,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来认识和评定其品德发展水平。同时,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认识个体品德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如果不把认识理解的道德知识运用到道德实践中,不仅自身品德不能得到切实提高,而且会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只有把品德培养引向道德实践,德育才能取得实效,同时,德育实践也是克服学生主行不一现象的最好途径。所以真实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品德形成和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因此,中小学德育课程在整体构建德育目标内容基础上,要树立“新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德育理念,整体构建本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这一实践活动体系包含德育的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四个紧密联系的要素。

三、回归生活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形态

1、回归生活是德育课程形态的一种改革趋向

回归生活的趋向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理论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促进了德育课程类型的变革和发展。其表现为原来占一统地位的德育学科课程开始由理论体系向生活体系转移,同时,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如德育活动课程、德育综合实践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等,德育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精神环境等)也纳入德育课程范围。在近年来的德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课题组研究编写的《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在德育回归生活上进行了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自然办生活、国家民族生活六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提出问题小一点,回答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2002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所持的德育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上要求,即“我们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新课程标准设计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等四个生活维度,提出了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六大生活主题,充分体现了生活德育的理念。

2、回归生活是学生道德主体性形成的源泉

篇3

一、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要素

课程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聚集点。中小学德育课程在德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仍面临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发展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历史性课题。对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对两种文化主导要素的把握为前提。这种主导要素以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为标志。

1、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

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民族在其历史演进和文化行为中积淀形成的长久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就是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是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就把握了该民族文化演进的纲要。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总体特点是整体和谐、辩证综合。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宇宙、人生运用整体思维,把人放在与天地社会的动态联系中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化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言:“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为最富,其所接触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主导思想,就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所有传统美德都与这种整体精神相联系。传统价值观总是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整体,强调国家统一、社会太平。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局面,但很快又获得了统一,这与民族精神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些内容完全可以成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材料。这种思维方式及其传统道德对维护国家统一,幸民族团结,调解人际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不仅重视整体和谐,而且强调辩证综合。例如:儒家追求“仁爱”,崇尚道德,但并不否定刑罚;主张“德政”,但不否定法治,从而形成了“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这里边蕴含着辩证综合的思想。儒家还特别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在人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正己修身的人生修养也具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这种修养方法对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道德也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建立在小家生产基础和封建宗法制度之上的传统道德,必然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一面。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同时,还要有世界眼光,实现中西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我们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现在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采取闭关自守、全盘否定,或崇洋、全盘西化的两种极端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分析、鉴别、学习、借鉴、吸收、利用,在的指导下,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与整合。首先,在思维方式上,西方学者注重归纳和实证,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逻辑,从道德现象、具体事例、个案分析入手,总结归纳各自的教育理论,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中国学者则注重演绎,沿着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逻辑,从概念出发,说明或指导实践。这两种思维方式恰好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其次,在教育方法上,西方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师生平等对话;而我们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论讲授和教育导向。这方面同样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再次,在教育内容上,特别是西方文化中那些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如改革开放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公平竞争观念、效率效益观念、互利互惠观念、公关信息观念、商品市场观念、文明消费观念等,更需要借鉴和吸收,使其与中国传统美德相融合。同志指出:“发燕尾服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这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综合性与实践性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特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才各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育课程是实现这种教育过程的最重要的活动载体。要培养学生完整的德性,必须加强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初步构建出德育的目标内容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决策依据。

1、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

整体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做法是: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生;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内在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小学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将总目标转化为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具有年级梯度的具体目标,并体现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

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依据总目标,从广义上认识德育,确定德育内容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政治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他们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及“五爱”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道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环境道德、刚强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法纪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法律观念和遵纪守法的品质。心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性格、气质、兴趣和能力的教育,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环境、承受挫折、自我调控的心理素质。德育内容五项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统一体。其中思想教育是灵魂,政治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是核心,法纪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基础。要分别研究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以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五者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如果在理论上仅仅把德育视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义语”或“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在德育实践上就会失之偏颇。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是以五项要素为纬,以各项要素质的不同层次为经,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从而解决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简单的重复、脱离实际的问题。中小学德育内容的整体性,不仅指五要素横向结构的整体性,还包括五要素在年级与学段纵向衔接中体现出来的整体性。经过德育实践活动的“内化”与“外化”的过程,五要素促进着学生德性的整体化发展。

2、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

德育课程不仅是德育目标内容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是德育实践活动体系,这是由道德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实践体现着道德的本质,反映着德育的基本规律。再次,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学生的品德素质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学生在面临的生活情境中,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潜在的品性变为显性的德行,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来认识和评定其品德发展水平。同时,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认识个体品德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如果不把认识理解的道德知识运用到道德实践中,不仅自身品德不能得到切实提高,而且会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只有把品德培养引向道德实践,德育才能取得实效,同时,德育实践也是克服学生主行不一现象的最好途径。所以真实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品德形成和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因此,中小学德育课程在整体构建德育目标内容基础上,要树立“新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德育理念,整体构建本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这一实践活动体系包含德育的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四个紧密联系的要素。

三、回归生活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形态

1、回归生活是德育课程形态的一种改革趋向

回归生活的趋向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理论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促进了德育课程类型的变革和发展。其表现为原来占一统地位的德育学科课程开始由理论体系向生活体系转移,同时,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如德育活动课程、德育综合实践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等,德育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精神环境等)也纳入德育课程范围。在近年来的德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课题组研究编写的《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在德育回归生活上进行了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自然办生活、国家民族生活六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提出问题小一点,回答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2002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所持的德育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上要求,即“我们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新课程标准设计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等四个生活维度,提出了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六大生活主题,充分体现了生活德育的理念。

2、回归生活是学生道德主体性形成的源泉

德育课程回归生活的重大意义在于更加切近德育的客观规律。第一,生活是德性发展的动力源泉。道德是人的“生活规则”和实践结果,人的道德素质所体现的是对生活规则的运用能力。社会实践不断丰富着道德活动家的条件和环境。使道德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水平逐渐提高,随着人参与社会实践程度的加深,社会实践不断对人的道德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这种要求与人目前道德水平这间形成一种不平衡状态,产生道德需要。这种道德需要包含着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是人参与道德实践、发燕尾服自身德性的动力。德育活动课本形式和途径灵活多样,与社会生活建立起多种联系,为学生的道德成长引进了源头活水,增强了动力。第二,促进德性的整体性发展。传统德育课程偏重于道德知识体系和道德认知,现代认知派又将认知引向单纯的道德判断和思维技巧,造成德性发展的片面性。完整的德性应是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个体只有置身于道德实践之中才能达成这种统一。同进,道德意义上的完整德性不仅要成就自我,还要通过成就自影响社会,成就他人,即完整的德性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同样,只有参与生活实践,才能实现这种统一。这两种统一表现为人在现实的道德情境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即道德主体。《德育》读本坚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主体的“双主体”理念,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止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行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引导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在教育者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发燕尾服道德能力,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做到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开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道德主体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社会生活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德性发展应有整体性开放性,这就给德育课程提出了如何具有与之相应的整体性开放性问题。《德育》读本在德育课程的整体性和开放性进行了多角度探索。如在内容体系上把德育内容五要素融为一体;在德性结构上把知、情、意、行融为一体;在德育过程上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融为一体;通过德育活动课,在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基地和隐性课程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建构了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整体性的德育课程体系。

篇4

二、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宗旨

德育课程改革,旨在发挥德育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德育课堂育人实效,构建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新德育课程观,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在渐进生成的教育情境中,师生共同对话、体验、理解和实践,实现共同成长。德育课程改革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原则,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改革,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德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学生思想、情感和生活,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德育课教学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三、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优化教材资源,更新德育教学内容。(1)打破章节界限,理顺教学内容。例如《职业道德与法律》在讲完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接着就讲第十一章: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和第十二章: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然后讲其他章节内容。(2)丰富教学内容,体现职业特色。结合时事讲德育,将“三爱三节”、“中国梦”实践教育活动引入课堂,促使德育回归生活。将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渗透进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教育。(3)更新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征。例如《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二课: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将张秉贵的案例更新为青岛市道德模范许振超的事迹以及体坛明星姚明、刘翔等青年人崇拜的榜样人物事迹。身边的新时代的模范人物,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和学习。

(二)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德育教学模式。改变德育课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时间,开展参观访问、市场调查等活动课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为今后走向社会、就业和创业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结合本地区或本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的案例,进行“小发明小创造”等教学活动,进行即兴演讲等比赛。改革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合作、体验等参与式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主动学习。可将德育教学内容分解为各类教学专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社会、进入企业,在调研与体验中,分析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创新课业形式,改革德育课学业质量评价模式。针对传统课业脱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生活,忽视学生的情感基础,作业内容封闭、程式规范单一等现状,倡导开放式、交互式等课业新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能力。提倡各校开发、使用能够体现开放式作业特点的作业本。针对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相脱离,测试内容主要倾向于学生“知道”什么,而不是学生“能做”什么等现状,要转变单纯以知识测试为主的传统考核评价模式,倡导以“学习档案袋”形式,将考试成绩、习作、调查报告等纳入评价指标。通过考查知识与能力、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课堂评价和实践表现性评价相融合的多元评价的目的。建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素养提升为目的的现代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学业评价新体系。

篇5

二、立足于学生特点,建设“真真好少年”校本课程

“真真”是学校“好少年”的形象标识,是一个文明、健康、进取的美丽天使,是学校的一个育人目标,是全体学生成长的追求目标,“真真好少年”是我校一个着力建设的德育品牌。针对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如小学生的好奇喜胜、好动喜赛、好孩子定向等特点,我校立足于学生特点,贴近学生实际,大力建设“真真”校本德育课程。一是构建“真真小当家”校本课程。我校依据小学生好奇喜胜的心理特点,依托少先队组织,大力开展以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三自”德育模式为特色的活动,大力构建“真真小当家”校本德育课程,并作为一项深化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常规内容,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课程在培育“真真好少年”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效。二是构建“真真英雄会”校本课程。针对学生好动喜赛的特点,我校构建“真真英雄会”校本德育课程,设置了25个学生喜闻乐见的个性竞赛项目,通过“真真英雄会”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好学上进的动力,营造了校园你追我赶的喜人氛围。三是构建“真真在飞翔”校本课程。针对学生“好孩子定向”的心理特点,我校结合雏鹰小队活动,设置了“真真好少年”的学习、科技、健体、文艺、友爱五个大大的奖章,构建“真真在飞翔”校本德育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

三、立足于社区人文,建设乡土校本课程

我校所处位置优越,周边德育资源丰富,依托这些活动便利、触手可及的优质社区人文资源,我校大力进行德育课程改革,构建了乡土校本德育课程。一是依托香山景区,建设香山文化校本课程。我校紧紧围绕香山景区,大力开展香山文化的传承弘扬教育。开展春、秋游香山活动,让学生深切感受到香山的美丽,倾听香山的美丽传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适时开展香山美丽传说的故事比赛、香山手抄报、中队板报、摄影等比赛活动,掀起校园香山文化学习、了解、传承的热潮,极大地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二是依托香山陵,建设红色教育校本课程。我校依托香山陵这个红色圣地,大力开展红色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校每年都会举行清明祭扫革命烈士活动,深情缅怀革命先烈,接受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净化。同时开展了追寻香山陵革命烈士足迹的活动,让学生收集家乡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开展征文、演讲等比赛,让学生受到红色教育。学校还编写《香山陵革命烈士故事集》的红色教材,让红色教育深入学生心灵,内化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激情。三是依托长江村,建设新农村校本课程。我校紧密运用长江村这一乡土教材,建设校本德育课程。组织学生赴长江村,参观村史馆,激发学生对党的敬爱之情;走进长江村的工业区、社区老年活动室等地,深入了解长江村的社情民意,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爱之情;学校组织的小记者进行参观采访,并用他们拍的照片举办图片展览,让学生观看,展望美好的未来。丰富的校本德育课程,为真真好少年的良好习惯培养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走出了一条校本德育课程的新路,取得了育人新成效。今后我们将不懈探索,开拓创新,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在丰富的校本课程中。

篇6

从2002年春天起,笔者参加了由江苏、湖北、安徽、广西等四省区合作、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鲁洁教授任主编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教参编写组。我们认真学习领会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理念,力求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忠实体现课程标准内容。我们到学校与教师和学生座谈,并进行调研和试教,了解学生所经历的现实生活问题,把课程标准与儿童生活实际进行对接,着力架构桥梁,完成了从课程标准到教材的再创作,编写出了起始年级的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目前已进入实验区实验。

一、新教材的特色

新教材以现代人学观为理论依据,编写目的是为适龄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开辟一条通向生活的通道,提供一个可资对话的文本,以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我们本着密切关注儿童生活,忠实反映课程标准和时代要求的原则,力求促进儿童形成基本的待人处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

(一)选材源于儿童“生活事件”,体现综合性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什么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道德的形成何以与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道德教育为什么必须以生活为基础?这是由生活和道德的特殊性决定的。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生活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是由人的活动所展开的世界,是人通过人自身的活动而生成的。人在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道德存在于人的生活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因此教材选取的大多是普通人的生活,是真实的生活,是日常的生活,并以正在进行中的今天的生活为主。

教材从儿童生活出发,不以知识体系为纲,而是以综合化生活中儿童的视野展开,所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也不是德目排列的序列逻辑。教材以儿童的生活事件为基本内容,作为一个个生活事件,它的内容必然是综合的,其中有道德内容,有非道德内容,有社会性发展的内容,有科学文化的内容等等,把自然、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进行统整,努力体现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课程的特色。

(二)教材的主角是儿童,教材是与学生对话的文本

以往的德育教材基本是单向传递知识和信息的工具,是写满道德条文的“美德袋”,是编者的独白文本。新教材主人公是与学习者年龄相仿的儿童,是一个个的“伙伴”。教室中的儿童与教材中的“伙伴”交往、对话、共鸣;“伙伴”不断地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引起教室中的儿童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回顾;“伙伴”不断提出问题,激起教室中的儿童去反思、议论、交流;“伙伴”不断地发出倡议,引导活动,激起教室中的儿童去观察、访问、探索、实践……教室中的儿童与教材中的儿童在相互交往、相互激发、相互作用中使认识不断地融合,建构出新的意义世界。

(三)教材呈现的文化是儿童的文化

手捧新教材,封面上一群快乐健康、聪颖活泼的孩子正激情澎湃奔向我们,奔向未来。每一个富有爱心的人看了,脸上都会情不自禁地绽开会心的微笑,愿意和这些阳光灿烂的孩子们相识、相知。打开新教材,可爱的卡通画、亲切的生活照、清新的儿童的话语体系,富有童心、童真、童趣,使教材面貌耳目一新。教材不再是板着面孔的“传道士”,而是孩子们的家园、伙伴、朋友,它引领着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认识社会,用自己的言语交流表达。

品德培养要回归生活,但又要高于生活,并为儿童将来的生活奠定基础。因此,教材编写过程对儿童现实生活进行流理、反思与拓展,呈现的每个生活场景都经过精心锤炼。儿童渴求知识、渴望发展,儿童发展并不排除间接经验和知识的学习,对相关的法制、国情、历史、地理环境等知识也通过儿童喜爱的方式作了巧妙安排。

(四)教材是儿童的成长记录册

教材不仅是信息和知识的载体,而且是激发学生自我建构的文本。新教材中大量的对话。留白,给儿童参与、行动、反思、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儿童及时贴上了本阶段活动时的照片,画出心中最美的图片或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当时的思考、自己的喜怒哀乐。教材也就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令孩子真情投入,留下的是串串成长的足迹。当一册教材学完,家长、孩子都会信加珍惜,不忍丢弃,因为教材已成了孩子的创作手册,成了孩子自己的影集、画册、心灵档案,成了孩子珍贵的成长记录册。

二、新课堂教学

当课程改革由研究进入到学校实践时,新课程必须由教师通过一节节课、一次次活动来诠释,来表达。教学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都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不能不关注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内化的过程。只有教师合理的表达才有新课程。因此新时期的教师教学理念要清新,教学思路要清晰,教学实践要具体。

(一)应树立什么样的课堂教学价值观

教育教学活动不可能回避价值观问题,不可能回避教育目的问题,教师的价值观念具有真实的指导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和定向实践行为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找出教学行为、教学言语背后深藏而实存的教学价值观,认识这种价值观的问题所在。只有在教师的头脑中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持久地去实现,才能使教师新价值观与新教学行为联系、共创、互动,并贯穿于改革的始终。

1.新基础教育主张今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应当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一价值。“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不是外铄的,也不是内发的,人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2.“道德教育从其根本宗旨来说是成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就其具体目标来说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德性是人性的自觉,它使人成为人)”。品德培养的目的不在于告诉他们多少道理,使他们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形成基本的待人处事的正确观念以及思考问题的正确取向。

3.德育课程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与生活指导。《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课程性质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不是行为规范、历史、地理等知识的简单相加,不是一个知识“拼盘”,而是一种“化合物”,一种“合金”。因此品德教学不只是“颈部以上的事情”,而是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躯体“全部沉浸”的过程,是生命整体投入的过程。

4.教材价值取向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新课程是先进文化的体现者,紧跟时代步伐,促进学生品德、社会性发展,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倡导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的“生态观”:人与人仿佛生物链中的生物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谁也离不开谁;以仁爱思想为基础的“换位思考现”:引导人们凡事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以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共赢观”:化解过度竞争带来的紧张、自私、唯利是图,倡导真正的集体主义,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以多元化社会为背景的“多元现”;在分清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在某些领域中,特别是属于私人生活的领域内,允许有不同的选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尊重、理解为基础的“对话观”、“分享观”:人与人需要商谈、沟通、谅解,助人为乐、消除误解和隔阂,共同前进,共谋发展。

在信息全球化时代,西方社会借助强大的经济推动力,在推销自己的物质产品的同时,必将推行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作为中国的道德教育,既要博采众长,又要超越、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营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

(二)如何实现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

在教学史上,教师主体观与学生主体观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事实上教学主体是历史的具体教学情境中的主体,随教学情境尤其是教学人员扮演的角色的变化而变化。谁在教学中证明了自己的主体地位,那么他就是教学的主体,这完全取决于他的主体性的发挥。教学主体观的真谛就是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教学人员的主体性由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与自我调节性等组成,这些属性通常是彼此作用的,尤其是前三者(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受后者(自我调节性)制约,以便保持一定的度。

主体性的发挥不以消解和压抑他人的主体性为前提。主体间性是指特定人员发挥主体性与其他人员保持理解关系的属性,由理解性、通融性和共识性组成。在本质上主体间性由不同主体的主体性外化而成,是一种特殊的独立于特定个体主体的主体性。但它一旦为特定主体接受并纳入价值观系统,又对特定主体的主体性进行调节。德育课程中要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统一起来,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蹲下来看孩子。德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儿童自然是德育课程的主体。编写教材的人必须蹲下来,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审视社会,勇于创新,努力建构儿童喜爱的新教材。处于相互作用中的教育者也应当蹲下来,平视每一个儿童,和儿童进行平等的对话,任何一个参与论证者都是通过讨论、回答提出的论点,或者反驳其他人的主张表现出自己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而不受其地位的影响,施教者与受教者是平等互动的关系,受教育者之间也拥有平等对话的权利。

2.设身处地为孩子。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人员在确保自己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将心比心,体贴关怀学生。在解读教材时要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有自己的理解,不以权威的角色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应当适当降低自己的控制欲,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发表的空间;要控制自己的表达欲,不要让课堂变为“一言堂”,使自己的发表自由建立在压制或削弱别人言论自由的基础上。

3.师生共谋发展。课程充分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以儿童的生活为主体,以儿童自己的探索、认知、体验来建构完成;课程的实施不仅要促进儿童发展,使这个过程成为儿童有乐趣的学习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目标的实现是以儿童的发展为尺度。然而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是不成熟的社会成员,有接受引导的必要。教师既不能强行灌输,机械训练,也不能像西方的道德教育那样,价值中立,崇尚道德相对主义,而要在尊重儿童与积极引导上寻找结合点。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过程中既负有对儿童引导的责任,又有对自己的教育信念、教育行为进行反思、重构的责任。教师会不断地在师生交互的理解中重新认识学生、认识自己,在看到学生道德面貌发生变化时看到自身教育的力量,自己的教育道德素养也在提升,也得到了成长,达到“教学相长”。

(三)如何使用教科书

“教材与其他读物之不同在于它要通过教学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达到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学赋予教材以生命。”教材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它一旦进入教学过程,教师必定要根据自己的风格对其进行选择、解读,并在教学的双向交流中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碰撞、激活,进行再加工,因此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教材的再创作。在“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学生”的流程中,课程标准是依据,教材根据儿童生活选材,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走向未来的生活,因此是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1.如何使用教科书中的图例?新教科书以图为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新展现内容。图片撷取的是儿童生活中的小浪花,是某个生活场景的定格,但不是静态的。每个事件都有发生的不同过程,不同问题。首先不能上成看图说话课,就图说图,就事论事。要用图片去“引发”儿童对自己真实生活的回忆,“激发”儿童对真实问题的反思、探究;其次,教材中的图片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并不要求教师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可以从儿童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切入,把生活场景中遭遇的事情重组,让儿童自己来叙述他自己的生活。甚至一册教材中课的排列顺序,也可根据实际教学状况进行调整。

2.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教科书向儿童叙述一个个生活事件,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展示社会生活的全部。这就要求教者根据学生实际大胆取舍,补充学生确实需要的主题。编者编写教材时虽然十分注意兼顾农村和城市学生不同的生活,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教学中就需要面对不同地区发展状况有所侧重。不过,教学要面对现实,但决不屈从于现实,教学应当是一种超越,要用发展的眼光积极引导。如教学“爱护公用设施”这个主题,教材以“不说话的‘朋友’”为题,让孩子们回忆自己周围有哪些为自己服务的“朋友”,说说“朋友”遭破坏时给生活带来的不便,然后引导孩子替“朋友”说说话,伸出手为“朋友”做点啥?这个话题对农村的孩子怎么展开?一方面,农村公用电话、邮政信箱、交通指示牌、路灯等可能较少,但是农村的孩子将来一定有机会接触城市生活,着眼未来,让他们了解有关常识很有必要;另一方面,农村除了水渠、桥梁、河堤等公用设施外,更多的是树林、山丘、河道等公共资源,应引导孩子关注,从小树立公德意识。

3.如何处理教材的留白?教材留白,是新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蕴涵着多重意义:留白使教材的功能得到了拓展,有利于对话、有利于开放、有利于实践、有利于探索、有利于使用地方性教材和实施校本课程……留白使教材成了儿童交流的拐棍和园地,让儿童表现而不再是倾听,是对话的卷入者,参与者;留白使教材成了和儿童对话的文本:引导儿童自己去选择,自己作出判断,自己去操作、创作教材。留白处有的引发道德问题,有的引导学习科学知识,有的激励探究学习方法,有的着力提高生活技能;有的是对已有经验的唤起,有的是对未来行动的计划,有的是对行动结果的再分析、再展示;有的侧重于认知,有的侧重于体验,有的侧重于实践;有的是对自己的反思,有的是对他人的评价,有的是小组合作的结果,有的是全班“公约”……对于留白,有的可以让学生书写,有的只需口头讨论,有的可以让他们绘画,有的可以把实践活动时的照片、查找到的各种图文资料进行剪贴。对儿童而言,最有教育意义的教材是他自己的生活。

篇7

一、“明人伦”和“传道济民”是德育课程设置的依据

书院作为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在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教化人生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书院在封建社会中后期之所以能产生如此举足轻重的历史影响,与书院卓有成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书院教育家在积极审视和反思官学流弊的基础上,提出了“明道”、“传道”的办学宗旨和以德育人、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希望“立书院以救学校之失”,传播圣学、发明圣道。为了贯彻落实书院的办学宗旨,书院教育家不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制定了以学规和“课考”为核心的考评制度,还精心设置了书院教育的课程体系。

由于品德教育是古代书院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因此德育课程也就成为书院课程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书院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着严格的规定,书院教育家对课程都持谨慎态度,并且对此有专门的论述。白鹿洞书院大师朱熹就曾指出:“世之为士者不知学之有本而惟书是读。则其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辞之间,以钓声名利禄而已。是以天下之书愈多而理愈昧,学者之事愈勤而心愈放……然非书之罪也,读者不知学之有本,而无以为之地。”从朱熹的言论可以得出以下两点:其一,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必须知道“学之有本”。教学是有“本”可循的,学习也必须根据“本”按部就班地进行。其二,学者不能惟书是“本”,惟书必读,必须有正确的求学目标,既不能在“记诵训诂文辞”之间耗费精神,更不能于“钓声名干利禄”中皓首穷经,否则只能导致读书越多而尧舜之道愈不明,用功越多而圣贤之心愈散漫。因此,“知学之有本”是教学中的大事,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朱熹在这里所谈的不仅是自己多年教学实践的体会,也反映了书院教育家的一般看法。在他们看来,书院以接续圣道、扶植纲常为办学宗旨,其教育目标在于培养既具有圣贤人格又具有济世救民之才能的体用兼备的理想人才,因而书院设置的课程体系必须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培养目标,而不能什么课程都教,什么内容都学。

纵观书院的德育课程,尽管不同时期不同书院设置的课程略有差别,但它们大都以儒家的伦常道德观念及日常生活中各种待人、处事之道为德育课程设置的依据。朱熹曾指出,“圣人教人有定本,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皆是定本”。朱熹主张把“父子有亲”等五种人伦道德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在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朱熹将这五者列为“五教”之目,他认为书院应该以这些儒家传统的最基本的伦常原则与规范来教育生徒,“学者学此而已”。王阳明也在《增修万松书院记》中指出,书院所教所学就是明伦之学。他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斯明伦之学矣。”在书院教育家看来,明伦之学是古圣先贤一脉相承的传统,天下古今圣贤都要以此为学。清道光年间曾任教于鳌峰书院的陈寿祺在其《示鳌峰书院诸生》中指出:“书院之设……招徕有志之士,使之群萃于其中,相与讲明义理,以为身心性命之助。”显然,陈寿祺认为书院的教育目标是通过传授儒家经典、“讲明义理”来辅助“身心性命”,以“淑其身心”。可见,从宋代朱熹的“揭示”到明代王阳明的“明伦之学”,再到清代陈寿祺的“讲明义理”,都说明书院所实施的是一种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教学。书院教育家通过传授“圣贤,人伦之至”的道理,希望生徒能够“尊德性”,“明人伦”,达到圣贤人格的教育目标。“明人伦”和“知理义”的德育内容被书院置于特别突出的地位。

揭橥史实,书院所传授的“明人伦”之学,是关乎如何做人,如何立身处世的学问。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树立儒家的伦常观念和完善人的内在道德品格,使人在日常生活中能恰当处理各种人伦关系,进而积极用世,以促使整个社会达到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书院进行人伦教育,不仅致力于提高生徒的道德修养,使生徒自觉成为具有封建道德的圣贤,同时还坚持传授经邦济世、通达伦常的致用之学,使生徒能够担负起传道济民的重担。教育家非常反对高谈心性而不求治用的学风,抨击官学中的“学者多寻空言,不究实用,平居高谈性命之际,叠叠可听,临事茫然,不知性命之所在等弊病。岳麓书院的主教张栻更是教育生徒树立“士志于道”的价值取向。他在《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一文中明确指出:“盖欲造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书院倡导的这种由内圣开出外王的心性道德之学,恰好表现了读书人致君泽民的理想和豪情,也承载着“明人伦”和“传道济民”的统一。可以说,书院德育课程就是依此而设置的。

二、经学是书院德育课程体系的主体

书院德育以伦理道德为本位、以致用为目标的教育内容,集中体现了儒家人伦道德的品性。因此,书院在德育教学所采用的基本教材就是儒家经典,并将《四书》、《五经》为核心的经学作为书院德育课程的主体。

士子读书当“从经学始”。在书院教育家看来,儒家经典是“入学之门”,更是“积德之本”,修身若不以儒家经学为本,“终为无根之学”。所以书院大都把儒家经学作为基本课程。可以说,历代书院对儒家经典是比较推崇的,如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知江州周述上书宋太宗为白鹿洞书院赐《九经》;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真宗还将《九经》颁赐给天下各官学和书院;又如朱熹门人刘晦伯在义宁精舍讲学时指出,“六经微旨,孔盂遗言”,所以请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备劝讲。书院这种重经倾向在元明清各朝也一直继承着。明代罗辂在《洞学榜》中规定要以讲《四书》、《五经》大义为主。清代海东书院的刘良璧也把“六经”作为其基本课程。他认为“‘六经’为学问根源。士不通经,则不明理”。

“载籍极繁,自以四书五经为准”。事实上,在儒家经典中,书院更为重视《四书》等经学。“《四子》,六经之阶梯”,也就是说,《四书》是阅读儒家经典的基础,是进入儒学之门的必由之路。不仅如此,《四书》、《五经》等篇篇药石,言言龟鉴,蕴涵着做人的根本,治国经世的经验。如果学者能领悟其中的精髓则必然会德性充盈、事通理达,最终成就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朱熹的《沧州精舍示学者》中要求生徒将《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及《诗》、《书》、《礼记》、程张诸书“分明易晓处反复读之,更就自己身心上存养玩索,著实行履”。南宋学者徐元杰在《延平郡学及书院诸学榜》中规定“早上文公《四书》,轮日自为常程,先《大学》、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六经》之书,随其所已,取训释与经解参看”。清代大梁书院教育家更是认为“《四书》为经之精华”,要求生徒就《四书》钻研,条分缕析,融会贯通。由此可以看出,四书五经在书院课程中地位非同一般。

不仅如此,四书五经的突出地位在书院讲学和大师的著作、讲义与语录中也多有体现。如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陆九渊应朱熹之约到白鹿洞书院讲学,所讲的就是《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吕祖谦在丽泽书院所讲的内容包括《论语》、《孟子》等。宋代学者程必贵、胡崇、周应合等先后在明道书院开堂讲学,其内容就包括《大学》、《中庸》、《论语》等。对于初学的年轻士人学子来说,无论《五经》还是《四书》,疏通其文义,阐发其义理,揭示其意蕴都是必要的,以此可以帮助生徒领悟其中意义,引导生徒登堂入室。因此书院教育家们围绕《四书》、《五经》做了许多著作、讲义、语录、注疏等等,如张械在岳麓书院并著的《孟子说》和《论语说》、朱熹的《四书集注》、朱熹与吕祖谦共同编撰的《近思录》、张械的《伊川粹言》、王阳明的《传习录》、湛若水的《心性图说》等,也都被列入书院生徒讲解学习的重要内容。

历代书院为什么把儒家经典特别是其中的《四书》、《五经》做为基本课程呢?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古代教育家所创办书院的教育目标是能够使生徒明人伦,然后传道济民,这种目标体现了儒家的内圣外王的积极用世的价值追求,而书院教育家认为儒家经典恰恰体现了他们的教育目标。如薛瑄认为,儒家经典虽然是形而下的器物,但其中却承载着形而上的性理,这对学者非常重要。岳麓书院主教张栻认为教授儒家经典能够使生徒得到对道德、伦理的认识,“所谓讲学者……本之六经以发其蕴,……则德进业广,有其地矣”。并且,书院教育家认为儒家经典还蕴涵着实现内圣外王的教育目标的基本路径。东林书院的吴桂森曾说:“用世者不明经,以何为经济?求志者不知经,以何为抱负?”文石书院的林豪也说:“经义不可不明也。士君子穷经,将以致用。必能明其义蕴,斯识见定,理解精,持论有本有末,以之用世,自无难处之事。”儒家经典不仅包含着修身、齐家的道理,还包含着治国平天下的方略。书院的儒生只有“明经”,才能经世致用而“自无难处”。正是有鉴于此,历代书院在德育课程中尤为重视儒家经典。

其次,以《五经》《四书》为主的儒家经典还是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之一。学而优则仕,对于无论官学还是书院的读书人来说,都具有相当吸引力,因此,随着科举制度逐渐成为历代政府选拔官员基本途径,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历代书院都十分重视儒家经典。如岳麓书院的李文火召就告诫生徒:“今之举业,各有专经。”玉潭书院也明确教育生徒“方今乡会两闱,二场专用经艺,岁科两试,次艺即用经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科举取士的缘故,儒家经典在书院师生的心目中地位非同一般。所以许多书院认为,“学者或专一经,或兼习五经,此为场屋举业言也”。虽然书院教育家在创办书院的时候发表过许多批判科举的言论,如朱熹说“今科举之弊极矣”,然而书院反对的是把书院变为声利之场,是为科举而科举的教育,而不是科举制度本身,如王阳明在《与辰中诸生》中说:“举业不患防功,惟患夺志。”陆九渊也说:“科举取士久矣,名儒钜公皆由此出。今为士者固不能免此。”在书院教育家看来,朝廷的官员大都是通过科举仕进的,“士不由此无进身之阶,倘必株守穷檐,是终无事君之日也”。所以,书院培养的儒生只能通过科举之路来实现自己的宏图伟志。如果不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也就无法科举仕进,只能“株守穷檐,是终无事君之日”,其最终结果只能是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而已。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只能成为空中楼阁。所以,书院把以四书五经为主的儒家经典作为教学课程的主体也在情理之中了。三、史学是书院德育课程体系的补充

书院教育家虽然认为儒家经典能“宣讲教化,敦励风俗”,实现“道明德立”,但单纯依靠经典也是不够完备的,还需要史学典籍的辅助作用。毕竟史学典籍与儒家经典有着丝缕难决的“亲缘”关系,即“古有史而无经。尚书、春秋,今之经,昔之史也”。

国学大师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指出“《六经》皆史”,认为古无经史之分,然而此观点并非章学诚所首创,古代许多学者,如王通、刘知几、王守仁、胡应麟、钱谦益、顾炎武等,早在章氏之前间接或直接提出过类似的说法。如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视《尚书》和《春秋》二经为史书体例,并把它们与《史记》和《汉书》相提并论。明代著名理学家王阳明提出:“六经皆只是史,史所以明善恶、示训诫。善可以为训者,时存其真以示法;恶可以为诫者,存其诫而削其事以杜奸。”李贽在《经史相为表里》中记载:“经史一物也。史而不经,则为秽史,何以垂戒鉴乎?经而不史,则为说白话矣,何以彰事实乎?”从这些材料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认为古代有史元经或者史出于六经,还是从二者的地位作用的角度主张经载道、史言事,二者不可偏废,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应当在一定意义上把先王之政典视为“无经史之别”。实际上,古代书院教育家十分清晰地认识到了经、史这种相互依存、不可割裂的关系。他们在对生徒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不但注意在圣贤之经典文字中寻求修身治国的良策,还进一步援史入经,把历史典籍作为一面镜子,鉴于往事,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以求有助于进德和有资于平天下。因此在书院品德教育的过程中,一个贯穿始终的理念是,明经义必须与学史相结合,这样才能相得益彰。文石书院的胡建伟就曾明确指出:“经,经也;史,纬也。学者必读经,然后可以考圣贤之成法,则亦未有不读史而后可以知人论世者也。”

鉴于此,许多书院把史学作为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史学作为书院德育课程体系的重要补充。如钟山书院认为纪事体的《史记》、编年体的《通鉴》、朱子的《纲目》、表志之学的《三通》等“皆史学之科律”。河南正义书院也设立史学课程,并且为支持史学,书院藏书楼收藏史书298本。西湖书院刻史书如《新唐书》、《东汉书》、《西汉书》、《三国志》、《南齐书》、《北齐书》等。文石书院开设“三史”之课程。所谓“三史之学,若马、班之书是也;一日编年,若《通鉴纲目》是也;一日记事,若谷应泰《明史记事本末》是也。其它三通、地志等书,皆史家之支流,涉猎焉习也”。白鹿洞书院则学习《春秋》、《史记》、《汉书》等。从这些史例中可以看出,虽然以四书五经为核心的经学是德育课程的主体,但是史学也被历代书院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儒家经典的有益补充。

书院教育家教育生徒不能只专注于心性道德修养,而忽略对经世致用的才能的培养,“德性以用而见其醇驳”,“人必能斡旋乾坤,利济苍生,方是圣贤”。他们告诫生徒能够斡旋乾坤,造福天下百姓才是德性的真正体现,否则所谓德性便是虚妄不实的空谈。因此,他们认为德育课程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伦常道德原则与规范,凡一切能够培养“实才实德之士”的“真学”、“实学”都可以成为德育课程,而致君泽民、利济天下的“实德”,就存在于“牢笼古今,冥搜百代”的史书中。“经世之书,济变之方,实莫备于史”,“读史者,验古今治乱兴亡得失之故,以长一己之材识,以扩一己之心胸”。在书院教育家看来,研究历史,应当本着经世济民的原则,吸收经验总结教训。以史为鉴,可以知古今兴乱之得失。“得其一而熟究之,于古今治乱之故,无不了解然胸臆间。上之开物成务,足以定大事,决不疑。下之撷华采英,足以宏著作”。学习史学,既可以于古今治乱中探求“定大事”之理,又可以开阔眼界,举笔为文“一定精彩”,所以历代书院都把史学作为德育课程也不难理解了。

篇8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两课”,即人们所熟知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有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仍然称其为“德育课”,本文遵照习惯使用“德育课”这一提法。高职院校的德育课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然而,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强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德育课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首先,在新的目标、形势和任务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德育课的地位和效能,开始思考和质疑:德育何为?其次,外部环境的巨变加之德育教学本身存在的弊端也使课程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陷于困境,甚至亲身从事德育教学的工作者也感到迷茫:我们的德育有何意义?怎样进行德育?这些问题折射出高职德育所面临的困境。因此,反思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德育课程改革,寻求在职业教育的特定背景下,德育效能和价值的最大化,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课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德育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教学体制的弊端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直接导致德育实效性不强。首先,传统的德育教育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极少实践教学甚至完全忽略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又偏重知识的认知,往往以普遍化、客体化的知识割断了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囿于特定的、固定的课堂教学空间和环境,教学活动只能在虚拟的情境中进行理论认知,远离生活场景和社会实际,缺少体验、感悟和践行,课堂教学就缺乏活力,难有真正的效果。其次,课堂教学多抽象理论说教,缺乏生动鲜活的内容,更少参与和体验。德育课程确实包含着确定的理论、知识和规范,但德育的目的绝非只是掌握和理解确定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站在社会发展的现实中,作为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一种力量,通过对话、交流和关怀,引领生命走向真善美,去体认生命的价值,显现生命的意义。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以教材理论为“法定知识”,过分尊重其权威性而不去寻求发展与超越。同时,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有形的、稳定的、成熟的,因而是易于把握的,相比之下,教材理论之外的鲜活材料则是无形的、不稳定的、缺乏组织性的,因而是不易捕捉和把握的。所以“法定知识”的说教和灌输几乎成为课堂教学的全部,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师生的平等对话,没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学生对德育课的首要印象便是“枯燥无味的理论”,他们也不会投人热情去关注,甚至不听讲。

2.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分离,使得高职德育缺乏职业特色和吸引力。众所周知,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训练职业应用能力为重,是使学生能从事某种职业的专门化教育,又称这种教育类型为就业教育、谋生教育、饭碗教育,意在强调其授人以谋生技能的特色。尽管谈到职业教育,人们在理论上和政策上毫无例外地顾及到“德育为先”,但在以功利化为中心的教育背景中,面对社会功利化的评价,德育何去何从,仍然难以定位。高职院校德育课的设置是以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和共性为前提的,职业教育的个性特点、专业特色不能得到直接的体现。

如果德育教学实践中对此状况不能给以充分的考虑和扭转,那么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岗位需求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场景中,德育必然处于尴尬境地,甚至会产生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在突出专业特色的目标中,专业课程的学时很是紧张有限,既没有直接效用,又缺乏学科吸引力的德育课,则显得占用了过多的教学时间而成为专业特色建设的不利因素。如此现状,如何实现德育的普遍共性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个性有机结合?因此探索出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模式成为高职德育的当务之急。

(二)德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病

1.封闭性。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教材中是经过社会选择的、预成的、具有权威性的所谓“法定知识”,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以传授书本知识为己任,学生无形中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方式封闭:德育的主要教学方式仍是课堂理论讲授,不能摆脱说教和灌输的定式,缺乏师生交流和互动;教学的环境封闭于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室,远离生活实践场景;考核评价的方式封闭保守,沿用其他知识性学科的考核手段,局限于书面试卷形式的考试、考查,忽略德育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的特殊性,将其等同于教学效果外显、可测的纯理论学科,德育智育化了。

2.单向性。信息输出是单向的,教师在课堂上掌有绝对的话育应该承担起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主要职责。专业成才与精神成人是相辅相成的,德育与专业教育因此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整合的基础,二者不是相互矛盾和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统一和相互协调的。虽然德育还不能完全等同于人文教育,但在目前职业学院普遍缺少人文课程的条件下,德育要在现有的条件下担当起人文教育的职责。但人文教育的内涵和领域博大精深,在职业教育的主题中我们怎么予以选择和定位?这是首先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人们求职生存的现实需要中,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被强化,而人、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的生存条件和意义、人的精神和心灵世界等等与人的存在同样密切关联的问题逐渐淡化、边缘化了,教育中的人便也片面化了。德育要思考和面对的不正是这些问题吗?我们的德育就应定位在这个意义的人文德育上,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专业成才,又要精神成人,那么德育的宗旨就应是,以人为出发点,强调人的和谐发展,致力于促进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帮助学生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以正确的态度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上各种复杂问题,善待我们今天生存的环境,并把个体人生意义与社会价值实现统一起来。

(二)超越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交往式教学模式

人文德育要面向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重视学生个体的人生体验,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层面上作用于学生的人格成长,这就需要通过理解、阐释、反思、交流、体验、感悟等形式使学生受到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撞击。而传统教学模式的封闭性、单向性、被动性和程式化必然阻碍德育触及学生的主观世界,我们适应人文德育的思路,在实践中尝试采用了交往式教学模式。交往式教学突出教与学双方互动,进行相互信息交换和交互作用,它不以学生获得成熟认识成果为目标,而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创造性、塑造自主自信人格为目的。交往式教学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的特征。

1.交往式教学是开放性教学。教学活动形式是开放的,不再封闭于教室和课堂,而是以课外课的形式延伸到实习基地、报告现场、校园活动现场和网络空间。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参照,但不局限于教材,课堂的主题是开放的,课堂的素材来自社会生活实践和学生的生活世界,一段社会纪实的视频,一部爱国题材的影片,都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主题。教学主题和素材可以由教师确定,更提倡由学生来发现和提出。学生通过校园网上的德育大课堂、心灵有约等在线交往平台,提出他们关注的话题或素材,教师经过筛选、综合对比,确定有普遍需求的主题,作为教学议题,组织学生互动交流,教学的过程是对话、交往、探究、反思和实践的过程。互联网成为师生交流、传递信息的空间和平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活动可以跨越空间的局限。开放性是交往式教学的根本特征,开放是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课程观由静态走向动态,是教学内容由空泛走向真实,有开放,教学才能充满活力。

2.交往式教学是平等性教学。交往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向性和被动性,教师与学生作为平等的认识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师生间教学技术关系是民主的、平等的,不强调教师与教材的权威,不推崇学生的顺从习惯,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互动语权,占有知识文化资源的优势,以其惯用的说理灌输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控制课堂。在信息的单向传递中学生丧失了话语权和参与权,话语霸权取代了双向对话,侵害课堂的信息反馈、交流和沟通。

3.被动性。教学内容以教材为文本,受制于文本知识框架,教师被动服从教材,按主流意识形态的思路解释教材,实际沦为讲解教材理论知识的工具;学生被动地适应教师,被动接受即成的知识内容,完全不被考虑主观需要、思想和情感,实际学生被当做没有行动能力的客体,这种教学是一种“就范式教育”,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4.程式化。缺少了对“德育为何”“德育何为”这样根本性问题的深刻思考,德育成为一种按部就班的程式化的教学,少了心灵的感悟、精神的交流、情感的触动,无论内容还是效果都缺乏真实有效的东西,成为纯粹的为课程而课程、为教学而教学的常规形式,为增强实效做出的些许尝试和努力也往往淹没在程式化的常规教学之中。形式化、空泛化、简单化成了德育工作的典型特征,德育逐渐演化成了一种陪衬和摆设。

二、德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尝试

(一)更新教学理念,探寻和谐德育

1.寻求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德育本应是实践中的培育,德育的资源应是社会生活实践,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德育,才是和谐的德育,所以,关注社会,贴近生活,增强实践性应是德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体现德育的实践性,怎样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不是把学生带出课堂,参观、考察或者举办一次次的主题活动就是真正的实践?德育的实践性到底怎样定位?我们怎样才能获取实践的效果而不是形式?在深入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的时候,会发现要获得答案首先需要重新去理解和尊重教育的对象——学生。理论和实践是否有机结合,其关键是能否以学生为主体,体察他们的需要,关注他们的生活质量,从他们的生活世界出发和展开,延伸出去,接轨社会生活的实际。否则,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参与,德育就成了教育者自说自话,没有回应,没有效果。

为此,我们采用的实践形式不限于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这些活动形式毕竟都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常态化,我们把学生乐于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的聚焦、讨论,对普通人的不平凡事迹的了解、评析,对周围人、身边事的讨论、评价、反思等作为简便易行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来开展。这种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参与、体会、交流,受到触动,获得情感体验和精神升华。实践场景可以不限于德育基地、纪念场馆,我们把学生的校园生活、临岗见习、实习经历作为实践教学的最直接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了解社情、了解实情,有所感受、有所体验、有所思考,再帮助他们把感受和思考理顺出来,相互交流,在此过程中引领学生们的精神成长。

篇9

2.结构整合:整体设置德育课程体系

德育课程是对大中小学直接德育课程的总称。作为对学生进行系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德育课程既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课程内容的主要承载形式。因而,德育课程是否实现整体规划,直接关涉到德育课程内容衔接能否真正实现。目前,德育课程体系尚未实现统一规划,这直接导致我们对教育内容相互衔接问题考虑不够,层次化和序列化欠佳。因此,对德育课程内容进行统一规划,使之成为一个有机衔接的整体,成为当前德育内容衔接治理实践中的重要任务。一是统一规划德育课程教材体系。教材是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托。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德育课程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有效衔接的教材也是提高德育课程教学内容衔接的必要依托。目前,由于缺乏足够的衔接意识,德育课程教材体系尚没有实现统一规划,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和基础教育阶段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上更是缺乏沟通。这使得不同学段的德育课程教材往往大多片面追求各自内容体系的完整性,而对教育内容相互衔接的问题考虑不够,致使某些内容严重重复,层次性欠佳。因此,对德育课程教材进行统一规划和编写,使之形成一个有机衔接的整体,就成为整体设置德育课程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是系统推进教学体系衔接。教学虽然以教材为蓝本,但在实践中教师往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打破教材。因此,若想全面实现德育课程内容的衔接整合,需要在编制教材的同时对教学体系加以系统整合。当前,系统推进教学体系衔接重点要做到“三个关注”。首先,要关注不同学段的课程设置。对不同学段间课程内容进行比较分析,这是实现德育课程教学体系衔接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对于德育课程而言,进行这种纵向比较,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本学段教学内容的实施重点,进而保证将教学重点放在对上一阶段内容的提升上,实现整个教育链的正常链接。其次,要关注不同学段课程的教学状况。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教材展示过程,它离不开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因而,能否全面把握上一学段课程实施的基本状况对于德育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具有很大的影响。事实上,在近年来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虽然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日趋简单,但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者往往忽略本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自觉地提高本学段教学深度和难度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最后,要关注学生的教育存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零点起步,学生在之前学习过什么、接受了什么,弄清楚这些问题是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对于德育课程而言,如果教师能够一定程度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那么对本阶段德育课程内容教学切入点的确立将是十分有益的。

3.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德育课程教师队伍

教师是德育课程内容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整个德育内容的具体构建实施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师的素质是制约德育课程内容能否有效衔接的重要因素。只有着力加强德育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切实保证德育课程内容体系的科学衔接。加强德育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坚持落实德育课程教师“任职资格制”,在教师选聘问题上严把入口关,坚持学历、能力与思想道德素质相结合的原则,力争从源头抓好德育课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二是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教育。“加强师资培训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关键手段。”通过岗位培训,提高对于德育课程教学的责任感和认同感,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整体素质,从而使其真正具备做好德育课程内容科学组织实施工作的能力和素养。三是探索实施德育课程教师相互兼职制度。不同学段的德育课程教师相互兼职,既可以使教师对德育课程内容的系统化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形成不同学段德育课程内容间有效衔接的格局,更可以发挥高校德育课程教师理论功底深厚的优势,为中小学阶段德育课程内容的组织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因此,在加强专职队伍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实施不同学段德育课程教师相互兼职制度,并在政策方面给予充分的引导与支持。

4.机制保障: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善的组织保障机制

篇10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2014年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德育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坚持以价值观教育引领知识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这一要求为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如何使理论性较强的德育课贴近现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德育课教师要遵循实效性和时代感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正确合理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才能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一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程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其本质上是设定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德育课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主要是运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道德品质问题、法律问题、社会问题、职业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引出和论证相关的基本理论,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书本理论和社会实际相结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师,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发现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尽管2008年德育课程改革后,课本中增加了许多与现实相连接的实例,但因学生感受不到实际的效果,吸引力不强,学生很难参与教学,很大一部分学生把上德育课作为休息课,上课即睡觉。有学生甚至认为德育课对今后的工作毫无帮助,所以上不上德育课无所谓。因此,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有效性,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德育课堂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德育课育人教化的功能,是中职德育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通常,德育课程所选案例属于感性材料,来自于社会实践,浅显易懂。通过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在中职德育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中概念性、原理性的知识较多,比较抽象,对于理解力不强的中职生来说很难有吸引力。如果只从理论上分析原理,学生不愿意听,也未必听得懂,即使听懂了,也不会感受太深,但是如果把这些枯燥的理论融入案例中,从抽象到具体,那么枯燥的理论就获得了生命。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一是可取长补短、促进学生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也是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激发学生奋发向上,从而积极进取、刻苦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德育课程教学中案例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案例选择是否合适,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是否得到真正的发挥,并直接影响到该德育课的教学成效。为了充分发挥案例法的教育功能作用,在案例选择时,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关联性原则。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所选案例与所讲教学内容要相一致,不能与教学内容脱节。作为教师,必须熟悉教材,清楚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了解哪些课程内容可以用理论阐述清楚,哪些地方需要用案例帮助才能让学生理解。二是实际性和指导性原则。教学案例要符合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实际特点,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还要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笔者曾经在教授《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课时,发现因本课程与学生今后从事职业活动密切相关,学生非常关注职业发展的形势,他们对中职生毕业后取得成功的一些事例(尤其是本校毕业的成功学生案例)特别感兴趣,教师就要选好典型例子,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好这些好的案例,学生也易于接受,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并能够对学生对未来的选择、发展有较强的指导性。三是思想性原则。德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课老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思想先进、道德高尚的职业技能型人才。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紧密结合时展的实际和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德育教学的思想性和时代性。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挖掘事例的道德教育意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三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传统的德育课教学中,教师是主体,过分突出“教”,偏于理论教学,没有考虑学生的知行实际。《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指出德育课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中职学生生活,尊重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知识学习和观念形成,更注重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因此,德育课教学中要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任课教师及学校层面做出一定的努力。第一,教师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取得第一手资料。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向德育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案例教学法对德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紧扣中职学生感兴趣的理论和社会问题,在了解熟悉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基础上编写案例素材,掌握更多切合学生实际的鲜活案例,并能对案例有充分的思考和把握,在教学中以恰当的方式、方法教授于学生,在教学互动中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引导,让学生在内心上认同,在行为上自律,这样才能上好案例分析课,最终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第二,处理好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案例的选编、学前准备、课堂交流讨论以及教学评价。1.案例的选择和编写。这一环节对德育课教学犹为重要,只有选好案例,才能把案例较好地运用到教学中,才能显现案例教学法独到之处。2.做好课前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案例教学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体现“双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和学生的课前准备,是搞好案例教学的基本前提。3.案例的讨论与交流。此环节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是否成功。笔者通常采用的是分组讨论方式,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集中意见,再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参与交流。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导演,设计、营造的是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是演员,是课堂主体,大家各抒己见。4.开展教学评价。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步骤,教师总结前阶段所取得的成果并作出教学评价,师生达到共识,为共同完成好以后的案例教学任务打好基础。提高对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对德育教学不够重视,存在着重专业课、轻普通课,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笔者曾经工作过的一所县级职业学校,因师资不够,认为德育课谁都可以上,于是安排一些课时不足的专业教师、基础课老师上德育课,而且大量减缩德育课学时,有的教师上课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差,失去了德育课应有的功效。笔者认为德育课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政治素养,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树德的引路人。此外,对于中职学校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作了专门的规定。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研究与高校思想政治课不同,中职德育课重教学轻教研,德育教师参加师资培训机会少,导致他们见识不多,视野不开阔,导致授课枯燥无味;教辅资料相对缺乏,课外辅助资料主要教师自备。所以作为学校层面应该加强德育课师资队伍建设,并在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给予支持。

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在中等职业技术德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充分发挥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效果成效明显。德育教学工作者应根据中职学校德育教学自身规律,不断开展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在教学方法上总结经验,推陈出新,才能发挥德育课教学在中职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使德育课程教学真正地实现育人教化的功能。

作者:邓先凤 单位: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