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建筑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3 11:27:1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后现代主义建筑,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后现代主义建筑

篇1

中图分类号:TU-098.2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伴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国际主义建筑轰轰烈烈地登上了建筑舞台,运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的钢铁、玻璃、混凝土材料开发出了经济合理甚至达到良好物理性能的“标准化”建筑。其结果,由建筑师们发起的轰动一时的新造型艺术运动。

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法国的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注重保护自己的历史建筑和文化传统,但近现代的建筑风格却走向了现代主义运用简洁、通透的手法,舍弃了传统建筑的符号。这是因为他和其他的欧洲国家一样就是非常的重视传统,尊重传统,他们对传统的态度就是老的东西一定要保护,但是新的东西是不能循规蹈矩。历史是在前进的以前的传统风格包括城市格局要保留。但新的建筑思想以及建筑,就要有当代的理念、时代的精神来思考,来创造。现代建筑实际上是受到现代艺术的影响,一个是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另一个是受到现代艺术发展的影响,也就是说现代的艺术,现代的绘画是领跑现代建筑风格。才有了众多的艺术流投身的建筑设计中去,建筑始终受到科技水平、生产力的影响以及艺术流派的影响是很深的,所以现代建筑与现代艺术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主义在欧洲得到蓬勃发展但在中国现代主义并没有被接受。比较被认可的是后现代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那么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呢?简单的说就是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对比较有传统文化底蕴城市和建筑韵味的追求。比如美国等一些国家文化历史比较短,所以想要模仿历史悠久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建筑风格,这种情况在我国也存在,我国历史悠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文化素质的提高,大众的审美发生了变化开始追求新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居住环境的空间形式。比如喜欢一种贵族文化,也就是拿来显示自己的身份。所以在国内很多地方出现了模仿欧洲古典文化建筑。现代建筑它表现的不单单是去模仿传统的建筑元素或者制式的建筑风格,而是一种完全对自由空间的追求,对自由设计理念的追求,后现代设计是在现代主义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设计,它对现代主义的突破首先是在建筑领域,大分后现代主义设计师同时也是有影响的建筑师。他们认为现代主义只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的影响,忽视和切断新建筑和传统建筑的联系,因而不能满足一般群众对建筑的要求[1]。

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现代主义为主,80年代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倾向,相对于此对70年代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时期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被视为是停滞不前的时期。60年代末出现的对现代主义的深刻反省,进入70年代以后,如同填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似的,诞生了许多尝试性的作品。针对否定现代主义的课题,人们都在各自摸索着答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表现理想。以后的一个时期则是培育“后现代主义”的核心时期。

实际上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观念对设计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形成开端,理论界普遍公认的是从建筑领域开始的。这也是由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具有公共性特征,长久

实用性和巨大的审美影响力等,这也使得建筑领域的风格变化格外引人注目[2]。

三、后现代主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1972年,以《五人建筑师》为题的白色装订本作品集问世了。彼得埃森曼、理查德迈耶、迈克尔格雷夫斯、查尔斯格瓦斯密、约翰海扎克5名建筑师在同一时期以纽约为中心展开了各自的创作活动,他们从格布西耶初期的住宅设计中摄取词汇,他们的作品都是以白色平滑的墙面构成的,都会给人一种奇异的感觉。虽然他们的作品风格完全不同,但相对于文丘里、穆尔等费城学派,他们被称作纽约学派。他们的活动与以后的现代主义再认识相联系,经过曲折的发展,形成了所谓的“晚期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局面。

所谓建筑的解构主义不应该与现代主义对峙,可以说它也只是现代主义潮流中一种展开设计的形式之一。尽管后现代主义受到批评,但是其创新性和标新立异性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作为建筑语言他们常常运用非常新的形态。但是,不管是什么时代,其想要表现的核心往往还是与人们的意识深处相通的贯穿始终的东西。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上的排他性和单调性在其发展后期引起人们的厌倦,人们开始追求更加富于人情味的、装饰的、变化的,个人的、表现的、传统的形式,后现代主义建筑应运而生,所谓建筑的解构主义,在理论上是否真正与其语言的确提示了建筑表现的一种可能性。将建筑作为一种乐趣的态度,以及从建筑中发现某种新东西的强烈欲望。

设计本身就是以人为主体的创造过程,由设计师来创造,由大众用某种行为消费方式来承载享受设计。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历史差异并存的形态,而人本身作为一种自然个体,具有两种需求的全面功能。这也决定了设计多种风格可以共存和相互影响、相互整合[4]。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进人八九十年代,从髙科技形态、晚期现代主义、乡土主义,到上述的解构主义等, 建筑界简直就是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这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时代。建筑设计倾向,弗兰姆普敦的论点也许与大的潮流相悖。现代主义与地方主义两极对立的局面发展到现在也许巳经不是什么新东西了。后现代主义采取的是折衷的手法,把传统的文化脉络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虽然在 20 世纪60~90年代是盛行期,但带来了设计界的繁荣时代,潮流前沿的多元化设计,开创了装饰艺术的新阶段[5]。

弗兰姆普敦的研究与他的古典主义索养不无关系,一些传统的东西对当代显得有些过于沉重。他对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空间论进行的所谓独到的解释和引用,使海德格尔理论解析不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且也使哲学界的研究有了相当的进展。在其理论被广泛应用的今天,也许巳经没有什么新鲜感。但是,对现代建筑无节制蔓延所引发的疑问,尊重一些地方或集团所继承的有价值的东西,并认真地从中学到某种东西的态度却不是用简单的流行语言所能表述的。

[1]于秀军.关于后现代主义建筑.宜春学院学报,2003(5):81-93

[2]王敏.浅谈现代主义建筑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差异.山西建筑,2006(19)28-29

[3]周蓓蓓.浅谈后现代主义建筑.学院摺英,49-52

[4]丰谷.新时期的建筑美学思想.华中建筑,1994(1)1-9

篇2

我们先说说美吧!美,即美感,其本身是主观的,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意识。同样一幅画,两个不一样的人看了之后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所看出的美感也是不一样的,就是这个道理。而设计之美,就是设计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一些人的审美要求。

美还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美,这种意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文化、人文的发展而发展的,且其存在的理由于都是以这些为基础。而且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因为这种反作用,所以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审美风格,如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而这些审美风格又不断促进人们的审美标准的变化。反反复复,推动着人们的审美标准向前发展着。所以说,美具有强烈的社会性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从最原始的审美风格不断向前发展着,在这个漫漫的长河中,当一种风格适合了大多数人的审美要求,那它必然照就人们形成新的审美情趣,新的审美体系大约19世纪60、70年代开始,那些生活在这世界上的男女们,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主义那些冷漠的简单,他们需要感性的发泄、需要理想的寄托、需要有情感的生活方式,于是这个世界上又诞生了一个新的审美标准——后现代主义。

这种变化照射到建筑领域便形成了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建筑的出现,绝非是一种偶然,孤立的现象,前面提了,它有其深刻的历史与社会根源。人类建筑活动总是是和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紧密的相联系的,古典主义是手工业社会产物;现代主义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后现代主义是信息社会的产物。这不是单纯从科学技术这一方面的因素来考虑问题的,而是综合了诅多因素的影响才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在诸多因素中。首先是社会的需要,即建筑主要是为了满足什么样的社会要求而生产的。

70年代开始西方世界发生了一次经济结构的调整,重心从物质生产的第一,第二产业转向以非物质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产业。从底技术产业转向高科技产业,产品也从标准化,定形化转化多样化和个性化;从生产高投入,高能耗的产品转向低能耗、服价值大、技术密集型产品,从战后50年代的“数量革命”,迈向70年代的”质量革命.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企业出现小型化和分散化的倾向,并出现信息化的同样,这些变化也反映到思想意识等上层建筑领域,它促使了社会的传统观念和价值标准的转变,这就是以信息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体系,逐渐取代了工业社会以物质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体系,“信息消费型”的审美观逐渐取代了“物质消费型”的审美观。

到70年代末,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西方已由消费的一化、大众化转向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阶段。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广告、设计等非物质价值,也占具商品价值相当大的一部分。所有这些,都表明人们从求“量”转化为求“质”;从物质追求转化为精神追求;从非此即彼的选择转向多样化审美情趣的满足,凡此种种都促进了个性化和多样化审美观的兴起,从而导致当今世界审美观念的嬗变与更迭。

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经济的匮乏和严重的房荒而促使社会接受了现代建筑的话,那么在经济高度发达,甚至物质过剩的60年代,那种单一化和无个性的国际式建筑就再也无法适应新的审美追求了。另一方面,高额的“剩余资本”也为建筑的标新立异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为了刺激国内需求,垄断财团也常将大量资金倾注于建筑行业,以图缓解经济危机。这些都有效地建筑风格向个性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各异的审美追求。

随着经济宽裕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国际上还出现了一股旅游热和寻根热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古建筑和文物古迹也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古典艺术、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又再次升温,历史主义、新乡土主义也先后登台亮相在西方社会,广告已成为商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商品的知名度与“时髦性”是创造“附加价值”的关键,而广告恰恰是引导社会审美趋势重要手段,凭借他可以创造高额“附加价值”。在这方面,建筑能以其巨大形象而发挥独特的效果,他犹如商品,要以新奇的形象推销建筑师的创作,作为广告,他又能代表企业的实力,起到招揽顾客的作用。 转贴于

篇3

ABSTRACT Montage is the lens and lens combination in simple terms, various combinations to produce meaning are different; building is also so, through the material, color, form, space, environment and other combinations of expressing the thoughts of architects, as far as the creation technique, which in post modern architecture is more prominent.

KEY WORDS Montage, post modernism, decomposition, reorganization, clip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在社会中的一种文化倾向,延伸到建筑学中,它是作为一种形而上的设计方法论作为设计思想的指导;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出现根源于人们对现代主义刻板、单一、死气沉沉、非人性化、不顾文化脉络、不顾民族地域特点的设计思想的质疑,因此,在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的一些建筑师开始反思,随着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后现代主义的形成而且有了自己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现代主义主张结构和技术的重要性,摒弃一切装饰,“标准化”“批量化”生产,而后现代主义则主张建筑风格的标示性,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它以现代建筑结构和技术为基础,从古典主义建筑中寻求文脉、历史、文化等的载体,通过二者的融合,来表现对历史、文化、地域等的尊重,强调人们的不同需求以及社会生活的多样化。

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现在已经风靡全球,它以其直观的、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视听享受,成为一种流行、时尚、方便的文化载体。对电影艺术来讲,对其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是“蒙太奇”手法的出现;蒙太奇一词,是法文的Montage 的音译,本是一个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1。同时含有组合、组织、结构、构造等意思,词源的共通揭示了“蒙太奇”与建筑艺术的相关性和同质性2。如前面所讲,后现代主义建筑大体来讲是现代主义建筑的躯体加上古典主义“装饰”的组合,虽然构成的类别多样,所体现的涵义也不一,但其手法确实是基本的构成、装配;电影中蒙太奇主要指的是根据影视艺术主题和剧情的需要,将影视艺术作品诸镜头,合乎逻辑地、富有节奏地重新组接,从而使其形成一个连绵不断的结构完整的艺术整体的剪辑技巧。单个的镜头并没有意义,就像一个词语,只有将他们与其它的镜头组接起来,才有了叙事、情景等等,并且不同的组接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作品,这就是艺术家创作的选择。对于后现代建筑,文丘里曾说:“对艺术家来讲,创新可能就意为着在旧的东西里挑挑拣拣。”其实后现代的创作手法大抵如此,因此,很多人曾说,后现代主义毫无贡献,它仅仅是一种流行性风格,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只是一种历史的复古或者简单的拼凑。那么,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风格,并且在上世纪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潮流,必然有其历史必然性,我们就用蒙太奇的手法对后现代建筑进行解构,从各个侧面认识后现代建筑。

后现代建筑简单来说就是现代主义建筑架构上的装饰主义,“完整的把艺术和技术进行了结合,讲究装饰的丰富、色彩的艳丽,也讲究历史风格的这种”,对于古典和现代建筑元素的应用,有的是简单的分解、重组;有的是扭曲、变形,然后再重组(扭曲、歪斜、错位、断裂);有的则是解构。

1:元素重组

简单的重组在后现代建筑设计中一种比较常用的手法,而且最早使用,主要指的是将古典建筑的典型的构配件提取出来,,“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1,以具体的或者抽象的形式直接应用到建筑中,来表达一种历史的传承,对文脉、文化的态度。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斯特恩把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概括为:历史主义,文脉主义,装饰主义。大概就源于此。此类建筑表现出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结合,建筑风格略显怪异,最著名的例子应该当属格雷夫斯设计的波特兰市政大厦:大厦的外观来看,它给人的感觉有些奇怪,它既不同于方盒子式的现代主义建筑,也不同于欧洲的古典主义建筑,建筑的底部是三层厚实的基座,其上12层高的主体,大面积的墙面是象牙白的色泽,上面开着深蓝色的方窗。正立面中央11层至14层是一个巨大的楔形,仿佛放大尺度的古典建筑的锁心石,或者你也可以想象成一个大斗之类的。大斗的中央,是一个抽象、简化了的希腊神庙。大斗之下是镶着蓝色镜面玻璃的巨大墙面,玻璃上的棕红色竖条纹形成某种超常尺度的柱子的意象。柱子之上,正面是一对突出于建筑表面的一层楼高的装饰构件,样子像风斗,而在两侧的柱头之上则是一横条亮丽的深蓝色装饰,好像包装礼品的花带子或者表示密封图章的飘带。格雷夫斯将棕红色、蓝色、象牙色以及各种涵义的装饰构件蒙太奇式的拼贴在一起,使这个体态笨拙的大房子成为一幅美丽的抽象拼贴画。菲利普•约翰逊设计的美国电视电报大厦也是这种元素重组的典型,建筑师把古典主义的三角山花、柱廊、拱门等按照古典三段式的构图样式拼贴,并全部用大理石贴面,行成了既古典、典雅,又庄重大方的效果。蒙太奇在这里就是选择古典的典型元素,然后“剪辑”,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他们的顺序、形式、色调、比例,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作品。

2:变形重组

变形重组指的是建筑师从古典建筑中获取设计元素,然后将它们扭曲、歪斜、错位、断裂等,然后“剪辑”重组,建筑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是一种非理性状态。复古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对未来的展望使此时的建筑符号成为历史要素的变形。文丘里设计的“母亲住宅”运用断裂的山花、不完整的圆形凹槽、非对称的开创、断裂的墙身分割线,让建筑呈现很凌乱的状态,不知所云,有很强的模糊性,似乎这样才能增强建筑的内涵深度和表现意义。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布拉格尼德兰大厦是后现代中的另类,建筑采用双塔造型,一虚一实,象征一男一女,男的坚实挺拔,女的流动透明、腰部收缩、上下向外倾斜,犹如衣裙,而挑出的部分可以俯瞰布拉格风光。虽然建筑形式特别,但建筑在材料和开窗的比例上和周围的建筑保持一致,获得了既突兀又和谐的效果,显示了盖里在历史建筑中创作的独到之处。我们可以看到,尼德兰大厦虽然是扭曲、变异的,但它还是从古典建筑中获取灵感元素,经过蒙太奇组合,来表达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3:解构重组

解构重组指的是“后现代”当中的解构主义,我们把它放入广义的“后现代主义”,第一:解构主义建筑是80年代晚期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第二:解构主义通过蒙太奇也与后现代主义确实有共同之处;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破碎的想法,非线性的设计过程,它的形式的实质是对现代主义的破坏和分解。解构主义建筑在其表现形式和空间特征上跟蒙太奇有异曲同工之处:它是对不同时空的剪辑、对同一时空扭曲之后的剪辑、对整体破坏之后的另类重组、以及对不同事物的规律的整合。建筑中的解构主义,以大胆的质疑,向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发起了全面的挑战,它的“非理性”的建筑理论不能理解为对理性的否定,它是冲破理性教条的局限,引入了非理性、随机等理性排斥的东西,还自然以真实。方法是通过错位、叠合、重组等过程,使建筑生成新形势的模式,但解构主义在表达方式上仍然倾向于抽象,更多的倾向于从表面语汇转向对深层结构的探索。对解构主义建筑影响非常深远的当属伯纳德•屈米, 屈米说:“我对形式不感兴趣,我攻击意义系统,我赞成造句和造句法的想法,但无意义。”4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模糊的、凌乱的、多义的“非理性”空间,常表现出很强的跳跃性,甚至是不同体系的对接,空间形式复杂多变,但在一定理性结构的约束下显出统一;另外屈米是最早将蒙太奇运用到建筑的建筑师之一,他不仅仅是追求蒙太奇效果,更在蒙太奇技术在建筑的应用做了很大贡献;拉维莱特公园就是其建筑思想的代表,也是蒙太奇思维在建筑上运用的最好例证之一。公园被屈米用点、线、面三种要素叠加,相互之间毫无联系,各自可以单独成一系统。公园中26个红色的方体组成点系统,有的具有功能性,有的仅仅是体系完整的要素;线的体系是公园的交通系统,在规整的交通网格中也有自然曲折的小径,空间和平面效果也更丰富;面的系统则是主题公园,它是公元的重心,但通过线系统和点系统连接,三者甚至互成景观。我们看到,公园在理性的体现中插入非理性因素,以及在体系的交叉中表现模糊的、凌乱的空间,不过这也是蒙太奇在剪辑中通过各种不同体系的拼贴达到表现意义的多样、变化。

彭一刚谈到:如果说古典主义是手工业社会的产物;现代主义是工业社会的产物,那么后现代建筑则是信息社会的产物。后现代建筑随着社会的进步应运而生,有其历史的必然,虽然饱受争议,但其贡献是不可忽略的;我们通过用蒙太奇的手法来对后现代建筑解读,也是信息社会建筑发展的必要手段;建筑学是一个多学科杂糅的学科,我们更多将其他类型的艺术引入建筑,来传播建筑思想、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吴焕加.《现代西方建筑的故事》.百苑文艺出版社,2005年.

[2]李丽芳,张永刚,影视艺术鉴赏,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

篇4

Abstract: using the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style and features of modern buildings to explain the style and character, change a watch and architectural ideas can clearly understand the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style and features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theme of the modern style and pursue also can be in modern architectural styles applied in, continuously improve architectural concept and space feeling, use for reference each other in search for better architectural theme.

Keywords: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style feature modern building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风格特征及影响力

后现代主义建筑主要兴起于19世纪末期的欧洲工业革命过后,因为工业革命的革新与兴盛改变了欧洲人对建筑风格的认识,一种以巨大建筑空间,夸张建筑风格的设计理念悠然而生,这种风格就是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它强调建筑的宽大与恢弘,强调在过程中发展强大。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逐渐风靡世界,走向成熟发展阶段。后现代主义的建筑特征是利用装饰品的象征性或装饰性,提高后现代主义建筑中的意境美,改善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周边环境与发展氛围,提高建筑的意境美感。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强调简单与和谐,注重空间的精致,而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追求的是宽敞、宏大、亮丽的主题,追求的是巨大建筑空间与夸张的建筑风格及理念的建筑主题。

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影响力主要由几个部分构成:第一、强调建筑的审美价值,现代主义建筑主要强调功能与本身的实用价值,主要指的是物质功能,在建筑的使用效果中经常进行评定,从实用角度出发,强调功能性对空间的益处,空间的益处决定了形式中的重点。所以现代建筑大都是立方体框架结构的玻璃幕墙建筑,尽管造型、风格也不尽相同,但是总体看来未免单一、单调,即在审美功能上留有缺憾。后现代建筑的兴起主要规避了现代建筑的这一缺点,也是具有针对性的改善了现代建筑的不足,所以后现代主义建筑非常关注审美功能、强调现代化的工艺、强调外观造型、强调空间布局、强调夸张的变形、强调可想而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强调装饰物的奢华。后现代主义建筑中反对“少则是多”的观念,反对空间的简单布置,主张打破“枯燥乏味”的空间布置,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提倡打破和谐、完整、统一的局面,注重对建筑语言的象征性与隐喻性做出表达与抒发,强调建筑外观的美感和设计的空间表达之美,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认为,要加强建筑的艺术性,必须要加强建筑的象征性和隐喻性的表达,不然就不能使建筑的艺术力得到完美的展示,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中强调的是要加强建筑的艺术性,要让人们面对一座建筑艺术时表现出内心的敬佩与惊讶,能够启发人们的思考,引起人们的想象力,从而实现建筑完美的审美功能,引起人们的审美冲动。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特征及其影响力

它强调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界限的消解,高雅文化与大众通俗文化之间明确分野的消失,总体性的风格混杂。它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后现代建筑设计耳朵特征主要是强调形态的隐喻性,隐喻可以表现在建筑的符号文化之中、历史文化之中、装饰主义,尤其是从历史文化中可以得到对建筑设计的灵感,而且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大多数都是采用历史手法进行装饰的。

第二、主张新旧结合的建筑风格,主张兼容并蓄的建筑风格,后现代主义建筑并不是单一的对历史文化进行恢复建设,而是结合历史文化的优势,并结合当前建筑风格主题进行新旧结合的建筑思路,建设出来的新设计,新建筑,在建筑过程中对历史的风格采取抽取、混合、拼接的方法,并将这种折中处理建立在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上。

第三、加强设计方式的模糊性概念,引起人们的发散思维。现代主义的设计强调的是冷漠、精致、理性与实用,降低了对艺术空间和灵感,以及意境美得认识。而后现代主义将这些特征反叛为一种在设计细节中采用调侃手段,以强调非理性的因素来达到一种设计中的轻松与宽容。古典的建筑语言和现代的设计符号交叉运用现代建筑材料被赋予古典主义的神韵。

三、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3.1现代建筑要主义空间激情与形式的美感

现代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掌握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特色,提高现代建筑中的空间美,合理安排现代化建筑的空间设计,体现空间美感。现代建筑中药强调空间,强调装饰,在空间的组织上注重古典风格的注入,空间组织药严谨有序,有明显的建筑细节风格。不在是简单的几何空间中构建建筑,而是在空间中构建艺术,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更高的境界是追求空间的层次感,而且是非正式的层次感,加深了建筑形态的多维性和空间把握的诡异性。让现代化的建筑中体现出一种视觉冲击力。

3.2加强现代化建筑的色彩符号

篇5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155-02

当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中万事万物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事物的关联性要么是在同一时空关系中,要么逾越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它们或是以形态,或是以色彩,或是以组织结构,或是以物质时间传承性等形式产生着关联。更有甚的是,不同领域、不同时空关系的文化中在其精神性也有着密切的关联性。而这些关联性,在我们以往学习中往往被教条式的逻辑掩盖着。当我们用打破教条式的逻辑性思维方式思考这些处在不同时空、不同文化类别,回到物质的精神层面去看其最真实的结构关系时,于是很容易发现它们其实有着本质的关联性或是趋同性。将日本“枯山水”园林景观中的精神性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精神性置放一处。尽管日本“枯山水”园林景观出现和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提出相隔有几百年的时间。当抛开时间这一先后的逻辑关系,或是打破地域空间这一关系,回到它们的精神层面思考时,我们其实不难发现在日本的“枯山水”园林中很早就体现出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精神。笔者该文章的主体内容正是要探讨这两者是如何在精神性上产生联系的。

一、关于后现代主义

在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后,可得知后现代主义中的“后”并非是指时间或空间上的概念,其中的“后”指的是对现代主义的“批评”或是“反思”。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很多学者也认为,后现代主义不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而是对现代主义所提的现代性的一种批判。美国著名哲学家曹天予教授在《科学与哲学的后现代主义》一书中认为后现代主义其实是一组文化现象,并没有什么特定的指向,更不是指称一个历史时期和一种类型的社会的现代性。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利奥塔在《后现代主义状态》一书中也提出,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持续的状态,它不是现代主义的末期,而是现代主义的初期状态。

二、后现代主义的建筑精神

关于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应该注备以下三个特点:“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后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造型十分的特别而具有美感,因为它更多的融入了象征性和隐喻性的后现代主义精髓。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象征性与隐喻性充分体现了艺术性的核心所在。所以,当我们去了解一座建筑时,必须从他的历史文脉去发现,去体会他的象征性,从而才能真正地了解其中的隐喻内涵,实现它的审美功能。

1.后现代主义的象征性。所谓象征性是指用具体事物表达某种抽象概念或某种情感,是艺术创作的一种表现方式。它通过某一具体的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利用象征物和被象征物的内容在特定经验条件下的类似和联系,使后者得到强烈表现。建筑师要创造出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就应该了解熟悉“形”与“义”之间的转化途径与过程。使建筑的空间形式成为一种载体,表达一种意境的艺术价值,从而达到设计师与体验着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思想共鸣。

2.后现代主义的隐喻性。卡西斯说:“人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之内,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是这一世界的部分。它们是用不同的丝线,编织了一幅符号之网,人类经验的纠结之网。”而建筑作为一种大型的公共艺术品来看同样是一种符号工具,后现代主义利用一种符号,把建筑作为一种语言、一种修辞手法来喻示某种文化,达成建筑与人的心灵“对话”。

三、关于日本枯山水

公元13世纪,佛教传入日本,给日本的庭院设计带来了严谨的新思想。而建造园林大都是知识阶层的僧侣,他们被称为“立石僧”为体现他们的苦行以及淡泊的生活,通过塑造枯山水景观来表达佛教精神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真谛。佛教思想中的“凡人下,神佛上”的观念,对其园林艺术的营造手法也产生重要影响,浓缩自然,以小见大,从给渺小的事物以平衡之感。枯山水的出现符合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追求标准,从而在日本广为流传。

四、枯山水中的后现代主义精神体现

1.枯山水的形成。禅宗传入日本后,为体现僧侣们的追求苦行、淡泊名利的生活状态,日本的庭院设计也开始体现出别于愉悦性庭院。转瞬即逝的开花植被很少被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永不变色的常青树、苔藓、沙地、砾石和巨石。枯山水的样式,乃是先做出断崖、地势起伏等景致,在因顺其势,立石而成之。于无池无水之处摆设石组,名曰枯山水。

2.枯山水中的中国山水画。枯山水以独特的形式婉约呈现了一幅立体的中国山水画,中国水墨画传入日本以后对枯山水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山水画的表达方式其中一种被称为“咫尺千里”,是指在纸张中囊括千里景色。另一种被称为“残山剩水”,是在三维空间中追求二维效果。而枯山水其抽象、纯净的表达方式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在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影响下,枯山水园艺文化开始出现,它以简单的意境展现出,无形之处得山水真趣,极耐人寻味。

3.枯山水的特征。枯山水的基本特征是抽象深邃、小巧精致、枯寂玄妙,是佛教园林化的体现,纯净、抽象。善于运用象征性与隐喻性来表达真实山水的含蓄之美。由于只保留真实山水的形式,从而拉大了与主体之间的时空距离。当人们置身于枯山水景观的时候,可以通过自身的感受进行想象,呈现在脑海中是一幅幅真实的山水景象。所以说,枯山水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文化,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枯山水中的后现代主义精神。以其清纯自然风格闻名于世的枯山水文化,摒弃了人工斧凿的痕迹,注重朴实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了一个安静、脱俗的质朴境界。从中所体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的象征性和隐喻性的设计精髓,后现代主义的设计中所体现的隐喻性,可使我们对事物有一种新的看法。日本一直所崇尚的是自然的伟大与人的渺小,在庭院设计中通常人工痕迹不明显,这些设计手法与中国园林截然不同,不论是真山真水与枯山水之间真与假的质变,还是石庭到茶庭有与无的质变,这其中的不同转换是整个发展过程质变式的。在枯山水设计中,通常是用石藤等来描绘“浓缩的自然”,其本质还是体现自然的韵律为蓝本,所以说枯山水园林是天型的。而在后现代语境中,设计师们都不愿意让自己的设计表现出一副正襟危坐、面无表情的冰冷面孔,而为了获得一种生动感。枯山水在自然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完美结合的同时又充分注重尺度与空间的关系,它虽营造真山真水的意境,却不用真山真水的质感,选取自然界特有的材料形成特有的园林风格。

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逻辑,回到它们最本质的精神层面思考,透过它们使我们看到后现代主义在枯山水庭院设计中的表现轮廓。日本枯山水的设计以场所的意义和情感体验为核心,所表现出后现代主义的内在精神气质,它的存在满足了人们放松心情、陶冶心智的精神需求。人的精神自由和尊重这种自由成为人的本质规定性,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毫无列外。后现代主义中放松的、强调非理性作用的思想,而更如同有生命力的野草,虽杂乱丛生,却生机勃勃。指引了我们现代更多的设计走向不同的艺术方向,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中使得设计成为现实的可能。从而真正调动自己的创造潜力,在审美愉悦中创造美学奇迹。

参考文献:

[1]加]卡尔松.环境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239.

[2]刘健强.新编日本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篇6

实反思,并对失落空间提出整合,但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

关键词:城市空间设计;失落空间;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脉;场所精神;公共空间

中图分类号:S757.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Abstract: The western city planning theory evolution reflects the space design in the city plan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pace design must be human oriented. Postmodernism in city planning advocates respect for history, the humanist thought and realistic reflection on lost in space, and proposed the conformity, but also faces new challenge.

Key words: city space design; lost in space; modernism; postmodernism; context; place spirit; public space

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其社会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关于城市规划的任务,各国由于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和侧重,但基本内容大致相同,即通过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 。

比较系统的现代城市规划学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初是由于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的冲击,为了解决种种城市中的矛盾,出现各种学说及流派,包括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康帕内拉(Tommaso Campanella)的太阳城,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田园城市”的理论,卫星城等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规划理论一直在改变,历经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范式变换 。

法国人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925年发表了《城市规划设计》一书,将工业化思想大胆地带入城市规划。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开会,制定了《城市规划大纲》,这个大纲后来被称为《雅典》,现代主义全面登上历史舞台。这个大纲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现代学派”的建筑观点,大纲首先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这些规划思想为城市规划注入了新的活力,部分解决了工业化给城市带来的诸如居住拥挤,环境质量恶化,交通阻塞等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现代主义关注的是人类生存立足点的问题,但过于沉迷功效而使城市失去了很多传统的空间。

很多观点认为,现代主义终结于1972年6月15日,位于美国圣路易斯市的普鲁伊特-伊戈住宅被爆破摧毁。普鲁伊特-伊戈的建筑曾荣获现代建筑与城镇规划范例奖,但这些建筑最终变的毫无人性且布局失当。美国世界贸易中心的设计师山崎实的这项设计采用了经典的柯布西耶手法,实现了其以绿色草地为开敞空间来分隔的由钢筋、玻璃和混凝土组成的高层蜂窝式住宅的主导思想。在每层都设有封闭的步行通道,这与勒柯布西耶空中街道的理念一致。在1971年,最后的特别行动小组召集仍然居住在该区中的居民开会,请他们提建议。这次会议具有历史性意义:一是在工人住宅50年的发展史中,第一次邀请当事人发表自己的意见;二是意见只有一个,居民异口同声地回答:“炸掉它!炸掉它!”

篇7

关键词:民族旅游; 空间生产; 符号表征; 主客同位景观

21世纪以来,以少数民族(族群)文化为旅游消费对象的民族文化旅游日益表现出后现代性的发展趋向①,或者说是一种后现代旅游的趋向。Natan Uriely(1997)认为,学术界关于后现代旅游的社会话语由“模拟的”和“他者的”两种理论框架构成。模拟的后现代旅游(the simulational postmodern tourism)的学术脉络聚焦于超现实体验,指向模拟的主题公园和其他典型的后现代人造景观;他者的后现代旅游(the other postmodern tourism)概念强调对真实的探寻,指向不断成长的自然的吸引力和作为后现代表达的乡村。后现代旅游的这两种维度构成关于旅游性质互补而不是冲突的观点。当代中国民族文化旅游的人造主题公园类型与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村)类型,分别是模拟的和他者的后现代旅游的典型代表。而模拟的民族文化旅游的后现代性主要体现在空间生产方面。国内关于后现代旅游的研究非常有限,且相关研究以宏观理论探讨为主,对当代中国民族文化旅游的后现代性缺乏专题的分析探讨。本文基于对云南“彝人古镇” 见下文案例分析。典型个案的田野调查,尝试对民族文化旅游通过旅游空间生产而体现的后现代性特点及其所体现的社会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作为文化旅游后现代性重要标志的“主客同位景观”概念。

1 民族文化旅游空间及其生产

空间是后现代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法国批判哲学家Henri Lefebvre(1991)曾提出空间的三重性或称三层次性,即空间的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的表征(representation of space)与表征的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空间的实践”是作为经济生产和社会再生产基本过程的一部分,表现为可感知的物理意义上的环境;“空间的表征”是科学家、规划者、城市主义者、技术官僚和社会工程师等共同生产的概念化的空间;“表征的空间”是与物理空间重叠的属于居住者生活经历与经验的空间。可见,空间具有物理性、社会性、符号性和可生产性。

民族文化旅游所指涉的空间,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样态,是旅游者活动的空间范围和表现形式。其内涵兼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产和常态民俗生活文化等内容,是具有明确地理空间范围的旅游主客体互动的社会文化空间。从旅游主体(旅游者)的角度看,“旅游空间有着不同于日常生活空间的特征和符号内涵,它既是获得旅游体验的前提条件,也是旅游体验建构的产物,具有主观建构的抽象性和剧场化特征”(谢彦君,2010)。从旅游客体(与旅游者相对应的旅游对象)的角度看,“旅游空间是通过旅游产品“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被旅游规划人员“有意图生产出来的旅游产品”(李琮,2009)。可见,民族文化旅游空间是物理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的叠合空间,涵盖和体现了民族文化旅游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多层面的现实意义。

空间生产是民族文化资源成为旅游产品和旅游景观的重要途径。民族文化旅游所涉及的景观生产、符号消费、文化体验、遗产保护等问题,都与空间生产息息相关。民族文化旅游所营造的空间具有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1991)所说空间的基本属性和层次。相对应地,空间的实践生产,指旅游地空间区位与配置组合、自然地理景观与民族文化物质载体等物理空间的开发实践;空间的表征生产,指旅游地标志性旅游景观符号系统及旅游产品的制造、舞台化再现与产业化开发,是文化旅游参与体验的主要空间;表征的空间生产,既相连于旅游地少数民族社会生活层面,又相连于游客的艺术想象和建构,是获得民族文化旅游原真体验的重要空间。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体现了旅游空间基于主客体互动的文化建构本质。

旅游产品、旅游景观、文化空间、旅游文化符号等概念与民族文化旅游空间及其生产密切相关,而且这几个概念的内涵互有交叉(见图1)。通常意义上,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需求而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从旅游空间的分层和实际功能看,旅游空间中的物质实体和环境氛围只是旅游产品存在和呈现的结构要素。但从宽泛的符号消费角度看,“无形的象征、氛围甚至愉悦感,都可以透过符号价值的交换而被购买,视觉消费成为现代旅游活动的另一重要特点”(宗晓莲,2005)。所以,作为旅游符号消费必不可少的结构要素,旅游空间中的物质实体和环境氛围也可被视作旅游产品。可见,旅游空间生产既有典型商品化旅游产品的生产,也有旅游商品依存和呈现所依赖的实体、环境与氛围的生产,还有旅游者与民族文化旅游地东道主互动的社会关系的生产。旅游空间生产,是较一般旅游产品生产更为复杂的一种复合性生产。旅游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人文景观中,只有向游客开放并且直接服务于旅游需求的才属于旅游产品。如同样是民族服饰,只有成为商品交换和舞台展演道具的才是旅游产品。旅游空间的生产正是通过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与生产制造而得以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空间”定义为:“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乌丙安,2005),它强调在固定的地点和时间举行的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的核心内容,强调文化旅游产品的民族性、传统性、空间场景性,所以,文化空间是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最核心的内容和主要的产品形式。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所有在某种形式上能被知觉并揭示出意义的一切现象都是符号(恩斯特·卡西尔,2004)。旅游可被视作游客对旅游文化符号的消费。旅游文化符号与旅游产品、旅游景观、文化空间部分内涵叠合。文化空间既是标志性旅游文化符号,还是核心旅游产品和典型旅游景观。

2 无所不容与符号表征表征(Representation)是指在实物缺席的情况下重新指代这一实物的任何标识或符号集(史忠植,2008)。认知意义上的表征不仅是认知对象的替代物,传递着认知对象的信息,它还是反映认知对象的一种内部心理结构,是在思维中被加工的客体(彭聘龄,张必隐,2004)。因此,表征本质上是对某一种事物的加工性的替代。符号表征即用符号指代某种事物。符号和符号所指代对象之间构成了表征关系。 :旅游空间客体生产的后现代性

旅游空间客体作为旅游规划人员有意图生产出来的旅游产品,包括旅游地物理空间、旅游景观符号、旅游商品等游客接触并参与其中的空间实体及氛围。

“彝人古镇”通过吸纳整合韩国、东南亚的世界资本而形成了一种独特旅游消费空间。这个旅游空间提供了从地方性到世界性的文化特色旅游商品,具有詹姆逊所言的被大众商业文化重新整合的全球性、整体性的后现代“超空间”性质(姜楠,2008)和哈维所说的“以时间的压缩和空间的分散、多样为标志”的后现代“时空压缩”的特点(陆扬,2009)。“彝人古镇”旅游空间的生产综合了历史复原、模拟示范、创新复合等多种方式,在内容上表现出去地方化的无所不容,在形式上表现出地方化的符号表征,体现了古镇旅游空间客体生产的突出特点。

2.1 内容:去地方化的无所不容

“彝人古镇”本文个案点“彝人古镇”是一个典型的后现代人造主题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十大主题公园”之一。位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经济开发区内,建在原(宋)大理国德江城旧址,占地约3161亩,总投资32亿元,是以古建筑为平台、彝文化为灵魂的大型文化旅游地产项目,是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府确定的十大文化产业之一,是楚雄汇通古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镇公司)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综合试点单位。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彝人古镇”还荣获“中国最高火把”、“规模最大的新建仿古镇”两项世界吉尼斯之最。笔者于2011年7月至10月对“彝人古镇”进行了田野调查,对景区主要的旅游项目进行了参与观察,与古镇公司管理人员、导游、祭火表演的毕摩、游客、本地彝族群众、周边汉族居民、古镇经营户等不同群体进行了访谈。本文所用资料,除特别注明出处的之外,主要来源于此次田野调查。所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彝族文化大走廊”的中心部位,具有“一州连三市”(昆明、大理、攀枝花)的区位优势,是全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州府城市楚雄是滇西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门户。“彝人古镇”位于楚雄市中心区,作为滇中重要旅游商贸区,吸引着全国各地及世界的旅游商品生产商和销售商纷至沓来,由此形成无所不容的旅游空间,其涵盖自然风景、民族历史文化、旅游商贸、旅游地产等诸多内容。“彝人古镇”有7大分区、70多个小分区,以楚雄州内风光名胜为基本素材,各种木桥、石桥10余座,亭台楼阁、假山地景若干,是一个集文化、旅游、商贸、地产、餐饮为一体的现代仿古镇。核心景区德江城已形成清明河、茶花溪和德运路为主的三大商业中心区。

“彝人古镇”旅游空间提供了从地方性到世界性的文化特色旅游商品。游客可以在喧闹的商贸街品尝特色小吃、购买来自缅甸、韩国及国内各地的时尚旅游商品,体验Spa休闲健身,也可以乘坐游船游览幽静的“清明河”,或乘坐洋车、欧式宫廷马车游览全镇。旅游空间内容的无所不容还直接体现在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上。以建筑为例,“彝人古镇”的建筑风格在以楚雄、武定等地彝族传统民居为原型的基础上,博采了大理、丽江、江南水乡等古园林建筑之长,形成多元建筑文化元素兼容的独特样式。再如节日产品,国家法定节日、本土彝族节日、主流的汉族节日均被填充于“彝人古镇”的节庆时空中,举办元旦节、春节、元宵节、正月十五庙会、圣诞节、火把节、彝族情人节、中秋节、光棍节、彝族年、儿童节等众多节庆活动。

“彝人古镇”营造了融汇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旅游图景,如夏普雷(1994)所言,“在旅游的情景中,后现代最突出的表现是‘去差异化’(dedifferentiation)”,“旅游地呈现同质性、无地方性特征”(王宁,等,2008)。在调研中,笔者就“彝人古镇”旅游空间无所不包的后现代性曾访问过旅游规划管理者、旅游营销者、游客(含本地市民、外地旅游者、古镇居民)、本地彝族群众。被访者几乎都认同这种旅游空间文化元素是被移植的、碎片化的、全球同质化的、无所不包的、快餐式的,同时又对其满足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大众旅游者的实际功效给予肯定。从这个意义上看,具有后现代旅游性质的“彝人古镇”,已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大众旅游者广泛认同的、跨越文化边界与时空范围的旅游消费空间,而“游戏碎片”(瑞泽尔,2003)也成为“彝人古镇”旅游空间生产后现代性的必然后果。碎片化的、表层化的大众旅游消费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旅游空间的文化整体性和深度,从以下被访者褒贬不一的评论可窥一斑:

古镇管理人员(LJY,女,40岁):把具有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商品都集中在一个地方,既丰富了古镇旅游商品内容、体现了古镇的民族特色,又方便游客、活跃旅游市场,何乐不为?平常旅游团队非常多,周末这里就是昆明及周边城市居民的黄金度假区。

古镇旅游公司导游(GH,女,25岁):昆明很多旅行社经常安排到大理、丽江旅游的团队来这里。通常是下午来,住一晚,第二天走。一是体验彝族文化,省外的客人特别喜欢;二是这里旅游商品丰富,时尚的、传统的应有尽有,能充分满足客人的娱乐消费。遇到节假日,旅行社提前一周预约都排不上队。

古镇居民(女,经营风味食品):“彝人古镇”就是个大杂烩,这里是我们楚雄州的大商场、美食城、娱乐场、城市公园,不光外地游客喜欢,楚雄州和周边州市的人都爱来。

游客(男,昆明游客):这里彝族文化旅游项目设计得还行,特色突出,很热闹;但没深度,只能满足一般性的旅游观光和吃喝玩乐。

2.2 形式:地方化的符号表征

“彝人古镇”旅游空间客体的生产同时包含了去地方化和地方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容上去地方化的无所不容,另一方面是形式上地方化的符号表征。霍尔(2003)认为,表征的实践就是概念、观念、情感等“在一个可被传达和阐释的符号形式中具体化”。这是一个旅游空间及其客体符号化生产的过程:一方面,“彝人古镇”作为旅游消费空间,从宏观区位选择和微观的旅游规划布局都被“主题公园”、“文化旅游产业”等符号所定义,呈现为符号化的旅游消费空间;另一方面,作为具体旅游空间客体的标志性文化符号、核心旅游景观与游客参与体验空间等均依托传统彝族文化进行符号化生产,这些体现出“彝人古镇”旅游空间地方化的符号表征特点。

“彝人古镇”旅游空间客体的符号化生产,是指标志性景观符号系统的制造和符号性旅游产品的舞台化表演与产业化开发,是旅游规划人员根据彝族文化特色和市场需求,为旅游者认识、了解彝族文化而有意识规划与生产的概念化的空间想象。但凡被称作文化遗产的都是最具民族特性的传统文化,物质文化是其“形”,非物质文化是其“神”。旅游空间客体的符号化生产就是民族文化遗产“形”与“神”结合再现的生产。这些符号化的旅游空间客体,是依托彝族传统文化遗产、兼顾旅游者“凝视”取向而进行艺术加工、提炼的民族文化再生形态,是彝族文化旅游资源商品化的结果。通常情况下,旅游空间“地方化”符号表征实践,以表演艺术、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展演为主要内容,以游客参与体验空间的生产为主。“彝人古镇”以楚雄本土彝族文化为主题,主要景点有:彝人部落、毕摩文化广场、梅葛广场、咪依鲁广场、土司府、庙会戏台、望江楼、威楚大道等。在彝人部落、毕摩文化广场等核心景点,游客可以体验到地道的彝家美食、彝族歌舞表演和彝族“祭火大典”仪式;庙会舞台的方寸舞台之上不仅有传统的彝族古音乐节目《威楚余韵》,还汇聚了众多现代舞蹈、相声小品等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彝人古镇”文化旅游景观及常态活动一览表》即可领略彝族民族建筑、歌舞表演、《祭火大典》、节庆等旅游产品具有典型的“地方化”特点(见表1)。

舞台化的文化空间生产与符号表征是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的主要手段。“为了强化民族表识、民族特色和营造旅游地的民族形象而出现了传统文化向‘艺术’形式的转变,即传统文化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形成了具有表演和观赏价值的艺术”(刘晖,2006)。作为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显性因子的彝族歌舞艺术,在旅游空间生产中被舞台化生产为《威楚彝韵》、《彝乡恋歌》等系列舞台剧目。彝族火崇拜的祭火仪式也被开发为舞台节目。毕摩文化广场的《祭火大典》和彝人部落的《彝乡恋歌》系列节目(含品彝族长街宴、赏伴餐歌舞表演)是每天的常态活动,也是深受游客喜爱、参与性最强的活动。彝人部落集中展示了楚雄彝族传统的民居住屋、土主庙、姑娘房、毕摩房、服饰、餐饮、歌舞及酿酒、制豆腐等传统手工技艺等民俗文化。以《祭火大典》为例,节目虽以祭火为题,但诸多符号化、艺术化的歌舞元素贯穿节目始终。参加祭火表演的,除毕摩是地道的彝族宗教职业者,其余人员均为公司歌舞团的专业演员。毕摩姓鲁,是古镇公司专门从楚雄州姚安县请来的,除晚上在祭火仪式上担任重要角色,还在彝人部落里开餐馆,有时还有人请做法事。当笔者问及“古镇的祭火仪式和你们村里的有什么不一样”时,他说,“火把节的时候会回村里主持祭火,村里一直在做,在古镇属于商业化操作,但民族特点得到了体现”。2011年10月6日,笔者亲眼所见祭火仪式的火把被当场以1800元高价拍卖。

少数民族节庆是民族歌舞、宗教仪式、服装、饮食等传统文化荟萃一堂的文化空间,也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景观与参与体验空间。彝族年是“彝人古镇”新推的旅游品牌。2011年11月19日,“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年活动”在“彝人古镇”内隆重举行。大牌坊下松针满地,号角声响彻云霄,盛装的彝族青年男女夹道起舞,客人们喝下热情的迎客酒。威楚大道上摆了可容纳近3000人多达300桌的长街大宴。彝家人祭奠先祖,庆贺丰盈。夜晚民歌对唱、歌舞表演、祭火大典、篝火晚会等

一系列丰盛的文化活动,让楚雄市民、游客与彝家人共同领略了彝族新年的魅力。

其中不少外地游客是昆明各旅行社与古镇公司提前预约安排的。彝族新年民族文化符号的集中呈现与仪式化操作得到游客的一致好评,笔者随机问了几位外地来的游客“对彝族新年感受如何?增进了您对彝族文化的认识了吗?”回答多是“太有意思了”、“有彝族的特色”。

针对“彝人古镇”能否体现楚雄彝族文化特色、其文化旅游的符号表征的社会效应如何等问题,笔者专门访问了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的SX。他认为,古镇通过较为系统的规划设计,把彝族传统村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精华,把彝族文化有特色的、能展现的都呈现给了游客,集中展现了楚雄彝族文化的精髓;虽然符号化、舞台化的痕迹非常明显,但作为旅游背景下的民俗文化展示,这是无法避免的。综合“彝人古镇”旅游营销者、游客、古镇居民、彝族文化研究者的观点,社会对“彝人古镇”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报告人普遍强调,这样一个文化高度浓缩的旅游景区,可让那些旅游行程紧张的游客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尽可能多地感受到彝族文化的特色。

民俗生活事项被高度符号化似乎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旅游开发策略。但其后现代旅游的弊病也显而易见。旅游空间客体的符号化生产是为迎合后现代游客的符号消费欲求、以游客和旅游市场为生产标准、抽取族群标志性的文化符号、采借主流社会文化符号而融汇创造的一种拟态的民族文化景观,因此,这种“在地化”的符号表征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文化碎片的特征与符号拼凑的痕迹。彝族文化真实、完整的文化体系被肢解,文化符号的原有所指被消解,而重新生产出满足后现代游客符号消费的舞台化、片断式、浅表性的所指意义。楚雄彝族的族群形象在“彝人古镇”这样一个后现代文化旅游情境中,被塑造为“旅游民族景观”。

3 去中心化与主客同位:旅游空间主体生产的后现代性

“彝人古镇”作为民族文化旅游的后现代人造主题公园类型,因其旅游空间与生活空间交融而产生多元主体。多元主体在自娱——表演的旅游场景中主位角色与客位角色的叠合,建构了独特的主客同位景观美国语言学家派克从语音分析的音位(phonemic)和音素(phonetic)两个角度,引出了主位(emic)和客位(etic)的概念,并指出这两个概念对于语言以外的其他文化现象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后来被运用到人类学田野调查中。主位如同音位,是指从当地人的视角、以局内人标准看待和理解文化;客位如同音素,是以外来观察者的角度、以局外人标准看待和理解文化。主位与客位之划分,被用于强调当地人与外来者相区别的文化角色。就民族文化旅游而言,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少数民族文化持有者与游客是两大关键主体。少数民族文化持有者是主位的,外来游客是客位的。具体就本文而言,在“彝人古镇”后现代的旅游-生活空间中,以彝族群众为主的多元主体,他们既是古镇内反映彝族文化的展演性景观(主位),也是从周边各地汇聚到此娱乐的游客(客位),这就产生了主位与客位叠合的情况,即“主客同位”现象。相关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如王宁、刘丹萍、马凌等(2008)编著的《旅游社会学》提及,英国每个城市和乡镇都将自身作为旅游目的地来促销,在这些城市旅游的游客往往就是这个城市的居民,旅游目的地与游客常居地之间的差异(“我者”与“他者”的对立)已显得不再重要。。与旅游主客体泾渭分明及旅游场域侧重以游客为中心的现代旅游不同,旅游-生活空间多元主体去中心化和自娱-表演景观的出现,是“彝人古镇”这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楚雄彝族自治州)模拟的民族文化旅游后现代性的突出特点。

3.1 去中心化:旅游-生活空间的多元主体

作为模拟的后现代旅游类型,以人造景观为主的民族文化主题公园因民族文化主体(文化持有者)与民族文化的分离,换言之,因民族文化主体(文化持有者)的“在场”缺失,催生了旅游-生活空间多元主体的出现。“彝人古镇”是“景区+社区”模式,由此形成生活空间与旅游空间交叠的结构。据古镇公司项目部的工作人员介绍,古镇社区有来自浙江、广东、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台湾以及欧美、澳洲、东南亚上千位海内外业主。作为楚雄大众休闲、娱乐、购物的城市繁华景观和商贸、地产、文化展示混合的旅游地,“彝人古镇”成为城市居民和周边被征地乡镇农民的文化乐园。作为全州彝族文化展演的中心,吸引了众多群众汇聚于此,以展示、表演彝族歌舞等传统民俗文化自娱自乐。周边彝族群众(彝族文化持有者)、社区居民(商住户)、游客、景区文化旅游演职人员、城市市民、周边被征地农民等构成古镇的多元文化主体。与现代旅游以游客为中心的空间结构不同,作为模拟的后现代旅游类型,“彝人古镇”旅游-生活空间多元主体作为“联合旅游者”,在这个“大众旅游的联合世界是没有传统、是非中心化的”(阿格尼丝·赫勒,2005)。这使得作为彝族文化旅游地核心主体的彝族文化持有者处于去中心化的地位。“后现代社会的旅游模糊了过去对旅游时间和闲暇时间的区分”,“人们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可以作为游客存在,旅游活动与日常活动不再被明显的区分开来”(潘秋玲,丁蕾,2007)。在“彝人古镇”的旅游-生活空间中,多元主体中的部分主体,如社区居民(商住户)、彝族文化持有者、城市市民、周边被征地村民的身份往往与游客身份同位叠合。换言之,出现在“彝人古镇”景区内的社区居民(商住户)、彝族群众(彝族文化持有者)、城市市民、周边被征地农民,他们既是古镇的主人,也是古镇的游客。

3.2 主客同位:自娱-表演景观的建构

主客同位的自娱-表演景观的出现,是“彝人古镇”作为后现代旅游空间主体生产的标志。它彻底打破了现代旅游主体与客体泾渭分明的角色划分。自娱-表演景观的建构主体和展演者是景区内处于去中心化地位的彝族文化持有者,他们具有文化主体与游客的双重角色。从游客局外人的客位视角看,他们是古镇民族文化的主人,他们是真实彝族文化的持有者和展演者,他们连同所展现的文化景观一同构成了旅游空间中被游客欣赏的客体。从他们自身局内人主位的视角看,他们清晰地知道,自己是这彝族文化主题公园(古镇社区)的真正主人,他们只不过是在景区内休闲娱乐,在古镇旅游场景的激发下借助于旅游活动或旅游氛围寻找本真的自我,体验自己作为彝族文化持有者的存在。他们处于一种文化主体(局内人主位)与旅游客体(局外人客位)同位叠合的“阀限”“阀限”是范·杰内普创立的关于过渡仪式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仪式参加者在仪式过程中处于一种失去所有身份特征,被排斥在社会正常分类体系之外的边际化状态。美国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在《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一书中对此概念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并使之成为人类学仪式研究的核心概念。状态。根据王宁的观点(Ning Wang,1999),“存在性真实是指生命的一种潜在存在状态,旅游中的真实体验是在旅游的阀限过程中去获得这种被激活的存在状态(an existential state of Being)”,这种主客同位者的旅游体验正是存在主义原真性体验原真性概念最初源于博物馆与哲学研究领域。原真性是旅游体验的核心概念。目前关于原真性旅游体验的分类主要有客观主义原真性、建构主义原真性、后现代主义原真性、存在主义原真性、定制化的原真性等。其中存在主义原真性强调对旅游主体即旅游者自身真实性感受的关注。Ning Wang(1999)认为,存在主义原真性又可以细分为个体内在的原真性(intrapersonal authenticity)和个体间的原真性(interpersonal authenticity)。。后现代旅游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游客的体验更强调个体性,注重个人的创造性和参与感,强调人的主观感受,不再依赖传统的旅游吸引物,人们注重寻求自我独特的体验及不同情绪的满足”(潘秋玲,丁蕾,2007),“后现代旅游的核心意识是从商业化的旅游向生命体验的回归”(白光润,李仙德,2007)。这种存在主义原真性体验,正是主体在“彝人古镇”后现代人造景观旅游体验的主要模式之一,它催生了自娱-表演主客同位景观。

主客同位景观1:彝人部落内的城市彝族老人

古镇的彝族民俗活动大多集中于傍晚举行。每晚7:00-8:20,彝人部落是最热闹的地方。这里会有古镇公司歌舞团为品彝族长街宴的游客进行“彝乡恋歌”系列歌舞节目表演。与此同时,在彝人部落大门内,还有一队身着彝族盛装的老年人在进行彝族传统歌曲弹唱表演。8:20专业歌舞团表演结束后,他们便会进入部落广场继续载歌载舞,欢度良宵。2011年10月5日晚,在这里表演的6女4男系楚雄州武定县的彝族老乡会人员,他们白天在城内公园活动,晚上来古镇表演。据调查,像这样的民间团队有10多个,散布于“彝人古镇”的多个主要景点。多数是由来自州内不同县份的退休人员组成的彝族老乡会,受古镇公司邀请,晚上来古镇娱乐兼表演,公司发给交通补贴,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既是自娱自乐,又能为古镇添彩”。

主客同位景观2:周边被征地汉族老人

彝人部落、望江楼、庙会戏台等地,是古镇旅游开发公司邀请和安排群众自娱自乐兼表演彝族歌舞较为集中的区域。笔者通过访谈发现,这些自娱自乐兼表演彝族歌舞的人并非都是真正的彝族,部分是周边被征地的汉族群众。古镇已成为他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聚会场所。一位歌舞尽兴之后准备归家的汉族大爷告诉笔者,因为楚雄是彝族自治州,平日广播电视等传媒对彝族文化的宣传就比较多,加之村子周边彝族较多,汉族同胞从小受彝族文化影响,所以普遍都会彝族歌舞。可见,彝族文化作为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文化地标,无形之中影响了州内其他民族。“彝人古镇”作为彝族文化主题公园,彝族文化自然成为古镇排他性的标志性文化符号。

主客同位景观3:散布景区的本土彝族歌手

在歌舞充斥大众休闲娱乐空间的年代,“彝人古镇”也少不了冠以“彝族歌王”、“彝人古镇情歌王子”、“彝人组合”之名号的视听娱乐景观。他们真实的彝族身份和地道的彝族歌曲展演,成为古镇主街富有原创性和吸引力的旅游景观。与上述景观1和景观2不同,大多数彝族歌手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自娱自乐和展演,贩卖彝族音乐文化唱片是其主要目的。明显的商业经营行为,使这类景观较前两种主客同位景观更为复杂。尽管如此,它仍旧具有彝族文化持有者自娱-表演景观的特质。

由此可见,主客同位的自娱-表演景观的建构与展演者大多是真实的彝族,也有少数是汉族。无论其民族身份是真实的抑或虚拟的,其在“彝人古镇”旅游空间所展现的均是彝族文化持有者的角色。正如戈夫曼所言,“在社会剧场或舞台,自我的表演和呈现受到文化或社会‘剧本’的制约”(王宁,2011)。“彝人古镇”作为彝族文化主题公园的文化排他性,决定了不论他们是何民族身份,在彝族古镇,他们就只能建构和呈现彝族文化景观。事实上这种主客同位的自娱-表演景观的建构,是开发企业与旅游-生活空间多元主体的互动与共谋。“空间作为主体性存在的策略与场所”(潘泽泉,2009),正是旅游空间设计与开发人员、彝族文化持有者、周边被征地农民、景区商贸人员等多元主体“通过主体来完成空间的培育、生产和维护”(潘泽泉,2009),其中市民(无论彝族或汉族)的参与互动,对城市民族文化旅游景观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

4 旅游空间生产与民族文化保护

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政治,不仅充斥着多元主体与多种权力话语的社会实践,还反映出民族文化资本化和民族文化旅游化保护的社会效应。

4.1 民族自治地方的城市景观生产

民族文化旅游空间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与资本、与政治结合生产的社会景观,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彝人古镇”已成为楚雄彝族自治州象征性的城市景观和彝族文化地标,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在中国,制度结构对空间的塑造最为直接和强烈”(王丰龙,刘云刚,2011)。近年来,楚雄州委提出“打造彝族文化精品、发展彝族文化产业、建设彝族文化名州” “彝人古镇”项目背景[EB/OL].[2012-03-16].http:∥/show.asp?id=226的战略思想,“彝人古镇”开发项目被列为全州文化产业建设的十大项目之一,也因此成为云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标志性城市景观。

4.2 民族文化的旅游化保护

“彝人古镇”文化旅游空间生产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企业、地方政府、旅游地多元主体,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谋和权力协作,共同建构了“彝人古镇”旅游空间。在古镇彝族文化资本化生产与旅游化保护中,地方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楚雄州政府从各方面大力扶持和引导古镇发展,成为地方彝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地产业开发的成功典范。开发企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古镇文化旅游开发的具体组织策划与运营者,企业充当了具体文化旅游空间的规划、设计、生产者。古镇的多元主体是民族文化旅游的关键要素,作为后现代人造景观和模拟民族文化旅游必不可少的文化展演者与参与者,他们在闲暇娱乐的同时,充分展现了彝族文化的地方性知识。无论真实的或虚拟的彝族文化主体,他们作为古镇文化的主人,对旅游地的形象建构和本土彝族文化的传承保护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民族文化旅游景区,作为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民族文化处于一种持续的旅游情境与旅游化生存状态中。笔者将这种通过旅游场景再现和文化再生产方式进行的文化传承保护,称作“旅游化保护”(桂榕,吕宛青,2012)。从民族文化旅游与文化保护的角度看,应该“通过无所不在的强调地方本土文化重要性的游客凝视和相应的获利,使旅游成为保护地方的推动力”(Liu,2005)。民族文化要获得产品的资格和权利,这在根本上取决于他者的认同。获取这种认同的基本方式,就是这些文化要素在群体层面上的资本化运用(陈庆德,马翀炜,2007),“彝人古镇”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作,正是通过旅游空间生产和文化旅游消费形式得以实现。楚雄彝族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本和公民权的标识,通过“彝人古镇”旅游空间生产方式进入社会公共空间,激活、保护与传承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在更大的社会空间中寻找到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尽管不同区域的彝族族群文化通过文化旅游的舞台化再生产,在对外民族文化形象塑造中被同质化与象征符号化,但在媒介与文化市场的共同形塑中又不断激发、建构出新的富有生机的民族性。

5 结语

“彝人古镇”作为模拟的后现代旅游景观,它是全球化背景下资本流通与旅游消费空间生产的产物,是民族文化旅游地利益相关者共同建构的社会空间。其旅游空间的生产表现出时空压缩、无所不容、符号表征以及旅游-生活空间多元主体去中心化、自娱-表演主客同位景观建构等后现代性特点。与生俱来的后现代性,一方面使其文化生产碎片化、符号化;另一方面,却成就了人本主义的存在主义原真性旅游体验,而且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借助城市景观建设来开展文化遗产旅游化保护方面具有创新意义。

参考文献:

[1] 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M].Oxford:Blackwell,1991:3842.

[2] Juanita C.Liu.Tourism and the value of culture in regions,Ann Reg Sci 2005,39:19 DOI:10.1007/s0016800402149.

[3] Natan Uriely.Theories of Modern and Postmodern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24:982985.

[4] Ning Wang.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2):349370.

[5] 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M].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64.

[6] 白光润,李仙德.后现代旅游探析[J].旅游科学,2007(3):3236.

[7] 陈庆德,马翀炜.文化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85.

[8]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46.

[9] 桂榕,吕宛青.旅游-生活空间与民族文化的旅游化保护——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2(3):188195.

[10] 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0.

[11] 姜楠.空间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文化研究的“空间转向”[J].社会科学,2008(8):138140.

[12] 李琮.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空间生产-消费模式[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940.

[13] 刘晖.旅游民族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96.

[14] 陆扬.空间和地方的后现代维度[J].学术研究,2009(3):128133.

[15] 彭聘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362366.

[16] 潘秋玲,丁蕾.后现代社会下的旅游新趋势[J].人文地理,2007(5):2428.

[17] 潘泽泉.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J].江苏社会科学,2009(1):2733.

[18] 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36.

[19] 史忠植.认知科学[M].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223224.

[20] 王丰龙,刘云刚.空间的生产研究综述与展望[J].人文地理,2011(2):1319.

[21] 王宁.消费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98.

[22] 王宁,刘丹萍,马凌,等.旅游社会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72172.

[23]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5(1):102103.

[24] 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篇8

一、哲学背景

后现代主义最早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是现代主义哲学后的反叛,是对现代主义的“引用”、肢解和改造。“现代”的后来者在创作过程中,把生活中无数细碎混进文化经验里,使生活片段成为后现代文化的基本材料,成为后现代经验不可分割的部分。[1]

后现代主义是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转换的时代大背景下产生的社会心理剧变。在这一时期,垄断的出现再一次颠覆了资本主义早期的社会现实,哲学领域也随之发生变化。而哲学理论更新必然影响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在影视作品中也表现出这样一种哲学元素。

二、《盗梦》中的后现代主体性

工业化极大繁荣导致社会充满了复制品,物质上的趋同使人类精神日趋同化,主体性群体迷失成为后现代主义难以逃脱的命运。为了逃离精神上的迷失,寻找一个无关物质的纯精神领域成为突破口。然而以意识作为载体的主体也无法逃脱自我批判和自我怀疑的命运。

影片中,主人公柯布极力想要摆脱妻子梅尔在自己意识中的投影。在柯布的意识中,非理性因素带来焦虑和压力。以意识作为存在形式的主体,难以被随意改变,因为在精神领域,主体的区分完全取决于意识的差异,而人的意识一旦被复制,原有的主体存在就不可避免部分丧失,自觉地替换为其他个体意识的碎片。这种主体的零散化,表面上看是人性的倒退,其实表明一个现实:当代西方“个人”完全堕落,人们急于摈弃沉沦的人格。这种激进的做法是对主体性堕落的抗议,是对主体性异化的反抗。[2]

可见,微小的意识变化有可能导致主体观念的剧变,这正体现了精神领域的蝴蝶效应。影片中曾有这样一个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失意苦闷的人们在地下室以梦境的形式回到过去,模糊了梦境和现实的界限。为了能够正确区分梦境和现实,图腾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犹如指南针,为迷途者指明方向。

三、《盗梦》中的去中心化

作为后现代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去中心化可以给任何一个文本、表征或是符号无限多层面的解释,而各种释义无优劣之分。即在后现代主义的世界中,平等成为了历史的主题。在这里相对主义盛行,没有绝对的真理。

影片中一个明显去中心化的表现体现在梦的创造过程。一个经典镜头就是彭罗斯台阶。在这一楼梯中前行,看似不断上升,实则在一个密闭的环形空间里打转没有尽头。梦境的制造者可以随意改变梦的结构,甚至可以创造一个四维空间,使有限的三维空间出现原本不可能的循环往复,以避免梦境的主体发现异常而意识到这是梦境。在这样一个人为创造的梦境中没有中心。中心的剥离不仅存在于可见的物质世界中,在人的内在思想意识中也如此。后工业时代中生存的人们由于外在的物质生活可以得到复制,因而从根本上对人进行区分的只能是人的意识。只要人的意识存在且完全自由,无论梦境还是现实人都没有本质区别。

但是正是由于人的意识自由,植入一个新观念几乎不可能实现。要完成这一任务,柯布只能选择一层一层深入到费舍尔的潜意识中,不断引导他自己“意识到”父亲的意愿是“遣散公司”,并利用他与父亲矛盾化解这一情感体验。柯布的成功证明了人的意识在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延续性,同时模糊了二者的差别。

由于后现代主义带有明显的虚无主义、怀疑主义和否定主义倾向,在道德领域,这些倾向主要表现为:取消价值判断,价值趋于平面化,把道德视为纯粹个人化的非理性存在。[3]因而影片结尾处对于植入意识的成功,观众呈现出的认同感远远多于负疚感

四、影片中的多元主义

后现代主义对于中心的疏离,对于平等的强调以及主体性的认同,必然导致多元化的产生。

这部影片的多元化,体现在梦境的层层递进。每一层的深入都伴随时间的成倍增长,从根本上否定了时间的客观性。在第一层梦境中汽车从高空落水的一瞬间,经历了三层梦境的深化并达到潜意识的边缘之后,延伸为约十年的光阴。时间的多元存在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空间的叠加,在总共四层不同的梦境中,每一层都演绎着独特的冒险。几层梦境中不仅任务是共时的,且任一个梦境中环境的变化都会反映在更深的层次。

时间上的共时性伴随空间的叠加,使这部电影摆脱了传统的单维视角,在展现人物理的同时也反映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虽然人处于梦境之中,但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不会因此减少。片中表现潜在情感体验的情节,一是费舍尔在情感上化解与父亲矛盾的同时,自觉接受了植入的意识,从内心深处产生“放弃父亲的产业,白手起家”的意念;其二,主人公柯布在进行植入的同时,终于认清妻子的映像并非真实存在,并在潜意识中想起曾与妻子在梦中携手白头,从而放下了心中的愧疚与不安,在平静中升华了感情。

五、结语

《盗梦空间》视角独特,反映出后现代主义的各类特征,让人对导演诺兰的思想深度赞叹不已,同时达到重新审视生命与意识存在的效果。《盗梦空间》在票房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印证了后现代主义哲学不仅仅是教科书中艰涩的词藻,也能以电影这样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同社会的发展一起进步。

参考文献:

篇9

简约派音乐于20世纪60至70年代在美国出现。“简约派”是从视觉艺术借用而来,描述一种有意简化的节奏、旋律以及和声语汇的作曲特征的风格。简约派音乐表达的是简约主义者对现代音乐领域出现的过分追求技法繁复者的厌恶和反叛。在以简驭繁的同时,以重复音型作为主要特点,融合进多元文化。本文将简约派音乐放进后现代文化特质中去审视和分析,从解构性、多元性和感官刺激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以便使我们对简约派音乐的存在意义有更清晰的了解。

一、简约派音乐中的解构思想

解构思想是后现代主义的鲜明特征。后现代拆除现代主义“深度模式”时,同时消除了作为现代主义主旨的“主体意识”,即所谓“主体死亡”。简约派音乐的主要特征就是音型的不断重复,重复的结果首先就是消解了结构。简约派音乐的音型无穷地重复是无机的,甚至是将人剥离出来的,这是一种统一到极致的结构,极致的统一带来的结果就是结构本身的消解,同时和声也被消解。史蒂夫・莱希的作品《钢琴相位》整首作品只有一个小节的音型,这个音型由5个音级构成,其中3个16分音符为一组,重复一次,2个16分音符为另一组,重复三次,由两架钢琴完成,首先由一名演奏者开始,另一个由弱到强进入,两人先用一样的速度齐奏,然后第二钢琴速度稍微加快,造成音符的连续错位,不规则、无控制地错位造成混乱的音响,直到第一个音重新复合。这首作品没有主题及任何发展逻辑,毕竟演奏者并不是电脑程序,由人控制,即两架钢琴的速度差并无确定的数值,因此两者要重复多少次才能回归齐奏并不确定。因此,这就是一种音、节奏、速度参与进来的游戏,并无结构、情绪、内涵可言。史蒂夫・莱希的另一首“Phase Canon”(相位卡农)作品《涌出》采用了一位1964年哈勒姆政治暴乱的受伤者录下的一句话:“I had to let open the bruise up and let some bruise blood come out to show them”(我要把伤口撕裂开,让他们看到鲜血从我的伤口里流出),“Come out to show them”这句话由两个机器不断被播放,由于机器转速不同,出现了相位差。许多个不完全重叠的声音出现,最后成为一片轰鸣之声,语言本身已难以辨认。这首作品消解了一切音乐元素,而靠机器的转速差异产生相位移动和叠置,是一种反人工、颠覆音乐定义的后现代意味。

二、简约主义音乐中的多元性

多元事物的拼贴也是后现代的标志性文化特征。反精英文化的后现代音乐同样规避了西方音乐中心论,试图在世界各国音乐中寻找灵感。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说过,“这种无法消除的和具有积极意义的多元性构成了后现代性的焦点。利奥塔主张一种‘值得尊敬的后现代。他抨击到处流传的、宣扬松弛和疲劳的后现代主义,以精确反思的哲学后现代主义来反对这种后现代主义’。”

很多成熟的简约派音乐具有一定的可听性,有的甚至还很优美,这似乎有些背离了后现代音乐普遍的特点,而笔者认为,这恰恰说明简约派所呈现出来的后现代性是值得尊敬的,是逃离了肤浅的随意性的。

简约派音乐大师很多都受了亚、非地区文化的影响,并将这种多元的文化元素渗透进作品中。亚洲音乐文化中的印度音乐对简约派音乐的影响重大。印度音乐影响了很多处于创作成熟期的简约派大师,印度音乐循环式的旋律、节奏、音律和很多亚非拉音乐都有即兴特征。“罗维尔在《印度早期的音乐与音乐剧》一书中指出,印度文明与西方文明最大的区别在于,印度文化强调的是一种‘过程’,主要表现为重复、循环、置换、压缩等。拉蒙特・扬在简约音乐创作中所使用的持续音手法,主要源自北印度音乐中的坦普拉”。②在北印度音乐中,坦普拉是一种无品的弦乐器。它独特而和谐的低音为演奏中的艺术家提供主音参照。坦普拉的演奏者用食指和中指拨弦,一次只拨动一根琴弦,而且是以反反复复的、整齐划一的方式来拨奏。“拉蒙特・扬认为,坦普拉可以使人达到一种“冥想”的状态。他把这种冥想状态定义为‘思维的持续状态’,并进一步把这种“持续”的观念延伸为音乐领域的“长音静止”手法”。③除了人们公认的标志拉蒙特・扬简约风格确立的作品《弦乐三重奏》外,他的《Hream house》也运用了长持续音,在现代电子设备的帮助下,铺垫的持续音做着微小的音高变化。其中的人声亦被处理过,随机做着音高和力度的变化,模糊出现的音调有明显的东方音乐色彩。

三、简约主义音乐中的感官刺激

注重感官刺激是后现代文化的另一鲜明特征。去中心化和精英主义的脱离使某些后现代艺术吸引了普通大众。其中,鲜明而新奇的感官刺激是音乐被大众接受的重要手段之一。(转第页)

(接第页)简约派音乐在众多后现代音乐流派中属于易接受的。同时,由于它自身的诸多特点使它被广泛使用在了电影音乐、舞蹈音乐中。由于单纯的简约派音乐太过局限,于是经过多位简约派大师的“折中”,简约思想下兼顾旋律的优美和形式的变化,简约派迸发了新鲜的生命力。

在众多的配乐大师中,德国配乐大师汉斯・季默擅用简约主义手法,不论是在电影《加勒比海盗》和《盗梦空间》里对雄伟场景的描绘,还是对激烈情节的渲染,他都使用了简约主义手法,一个音型不断重复,不断刺激人的耳朵,让某一特定情绪在人心里不断加深、积累直至达到情节处时使人能够与剧中人物产生最强烈的共鸣。由于音型统一、简约,因此不会让人从电影本身过度分心,同时这种稳定而持续的铺垫能大大增强电影情节的感染力,既符合电影制作者的期待,也极易被观众所接受。日本配乐大师梅林茂为中国观众所熟悉是由于大家熟知的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和《2046》,在配乐中,他也使用简约主义技法。梅林茂的简约主义突出的不是音型结构的简约,而是情绪、风格的简化、单一,但同时也兼顾了旋律的优美。音乐里非洲风情的打击乐音色、韵律和弦乐的配合显得干净而充满多元文化风情。除了在电影音乐中的应用,独立存在的简约派音乐作品中的一些也会给人鲜明的感官刺激。作曲家利用电子音乐发出的奇特音色,和简约主义音乐本身的机械重复中随机出现的细小变化,这些变化重叠起来,有时会给人一种视觉与听觉融通的感觉,即一直在重复的听觉效果中细微的变化会让眼前也浮现出动态的效果。

结语

简约主义音乐解构了诸多传统的音乐因素,如乐曲的结构、和声、配器等;亚非等多元文化符号在简约主义音乐中的应用并非无机拼贴,而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有机拼贴;它鲜明地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特质,为其开启了电影配乐的大门,简约主义音乐的发展前景由此得以拓宽。植根于后现代文化潮流中的简约主义音乐,直到今日仍有新的发展,它朴素而并不粗糙,简约而不单调,是后现代文化在音乐上的鲜明表现。

注释:

①弑父情结指后现代文化就是要割裂与上一辈的交流和联系,它是一种对旧事物坚决的颠覆和反叛,先锋派文化里弑父性是显著的.

②③罗薇.印度音乐对于简约主义音乐风格的影响[J].沈阳: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4):42,44.

参考文献:

[1]沃尔夫冈・韦尔施.我们后现代的现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宋瑾.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篇10

2、后现代形式适合当代人的心理要求

现代艺术纯粹抽象的艺术形式来源于早期工业化的需求,这种文化从起源就带有反人类的背景,将人们从圣洁的教堂里驱除逼入恶臭的工厂车间,将人们从对天堂的美好幻想中押运到残酷的现实中。将弯曲反复的自然曲线的审美流放到僵硬的直线形式。这种文化的背后是人性的缺失。传统文化内涵不是一种的直接的难于理解的抽象关系,而是一种亲切的、民俗的,内心真正需要的人文关怀。后现代实际上中和了这样一种矛盾关系,它可以将的现代文明形式与传统的文化内涵结合。从而产生了文化的一种表象畸形的延续,目前短时间里满足了人们掩耳盗铃般的虚荣心。现代艺术终将成为历史,当代的文化对现代艺术是一种延续,也可以说是一种叛逆,在当代的文化体系里,体现了后工业的文明特征。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的感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非传统性,在当下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置身于各种真实的和虚拟的多重的文化空间中,感受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也可以在虚拟的时间中领略时间的变迁和展望。如此多的感受和体验,使得我们的审美体系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时间和空间中不在是单一的线性的感受,而是多种交错的复杂的感知体验。人们并不在乎这种体验的真假,不在乎这种文化的伦理性,人们只是一味的去咀嚼,并不在乎它的味道。我们千辛万苦的为自己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然后笃信它是真实的。“生态”这个词不应该只是存在与自然里,目前在人的文化意识层面,“文化生态”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而且这种文化的可持续性,也成为了我们急需拯救的对象,恢复传统的文化观念,文化伦理成为了每一个民族需要面对的刻不容缓的课题。如果我们丧失自己的文化道德,作为一个种族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大了。但是现实中这种文化的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甚至成为了当下我国民族文化的标签。这种杂交文化渗透到了我们的发梢,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心理需求。当下文化的审美也不是纯粹的视觉形式,逐渐的过渡到一种体验,一种综合各种感觉的深层的体验,成为了当下所谓的美感形式。欣赏者从主要通过审美知觉的视觉感知,过渡到通过身体的亲身体验去形成特殊的艺术感受,是除了视觉之外还要综合触觉味觉等综合的知觉体验。这是当代的艺术家需要去尝试和感悟的。艺术的语言体系发生了深层的变革,多角度的阐释理解一个本质的现象,文化呈现了爆炸式的罗列,没有答案成为了唯一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