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7: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施工项目管理经验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项目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益处
1、合理安排项目进度,有效使用项目资源,确保项目能够按期完成,并降低成本。通过项目管理中的工作分解、网络图和关键路径PDM、资源平衡、资源优化等一系列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的使用,可以尽早地制定出项目的任何组成,并合理安排各项任务的先后顺序,有效安排资源的使用,特别是项目中的关键资源和重点资源,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有效降低项目成本。
2、加强项目总包与分包的合作,提高项目施工力量的综合战斗力。项目管理提供了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的方法,可以增强各施工力量的合作精神,提高项目全体人员的士气和效率。
3、降低项目风险,提高项目实施成功率。项目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是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的影响。
4、尽早发现项目实施中的问题,有效地进行项目控制。项目计划、执行状况的检查、反馈和处理,能够较早发现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和隐含的问题;可以使项目决策更加有依据,避免了项目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可以有效进行项目的知识积累。通过规范的制度,在项目结束时进行总结,以将更多的项目经验,转换为企业的财富。
总而言之,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运作效率。它在运作方式和管理思维模式上最大限度地利用内外资源。它使项目得以实施顺利,降低项目的风险性,最大程度地达到预期目标。
二、加强建筑施工项目宏观管理的对策
1、强化政府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国家应积极引进、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认真总结我国的项目管理经验教训。制定规范的项目管理政策和措施,尽快与国际项目管理接轨。
在广泛总结各行各业项目管理经验教训和吸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应制订我国的项目管理实施准则。实施准则是指导和规范项目业主、工程师(业主人)和承包人管理行为的基本原则。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项目管理法规体系。
2、建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是项目管理学科和专业的基础,世界各国的项目管理专业组织纷纷建立各自国家的项目管理和知识体系。我国应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形成我国项目管理学科和专业基础;引进“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推动我国的项目管理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使我国项目管理专业人员的资质水平能够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这已成为我国项目管理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3、规范项目管理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定工作
在中国的国情下,对以国有资产为主的项目业主,其委任、职责、权限、利益、管理行为和制度等,都有某些特色,急需加以规范。随着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编写的《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的出版发行,项目管理MBA抢滩中国,我国加入WTO催动项目管理热,眼下全国火爆的培训市场,说明我国现代项目管理新时代的到来。
三、施工项目管理应把握的原则
从组织方面讲,应根据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状况,制定相应的项目管理流程、制度、方法。同时在组织机构、资源配置、项目经理职权等方面给予项目实施以支持。
1、项目实施中应特别强调项目计划的作用,并根据项目的执行情况和项目控制措施进行更新。
2、项目计划应包括项目基准计划和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基准计划是进行项目评价和项目控制的依据,不能随意变动;而项目实施计划则根据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相应调整,控制权限在项目经理,但执行结果应通知相关的项目关系人。
3、项目经理的大局观。项目的成败关系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整体利益,应该有大局观,不能将项目成败仅仅看作一方的成败。
4、项目的实施应以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为依据。不要期望项目实现更多的功能,达到更高的质量要求。衡量项目成功与否的依据是是否达到了项目预期的综合目标(成本、时间、范围、质量)。
5、沟通和协调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因素是项目成败的关键,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对于项目的实施都很重要,如何与项目各参与方沟通,平衡他们的利益,把握他们的期望值,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6、重视项目总结和项目积累。项目总结应包括技术经验总结、管理经验总结、人员评价等。
四、优化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
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就是比较实际状态和计划之间的差异,并作出必要的调整使项目向有利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解决计划和实际状态之间总会存在的一些差异。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主要是指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又可分为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和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控制。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应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因素进行控制。例如: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的技术装备、人员素质进行了解,以便制定相应措施。在进行工序质量控制时要着重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确定工序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
(3)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
(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工序管理点),实行重点控制。
1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
监理工程师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
首先,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
其次,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控制点设置原则,主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
2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现实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主要特点是施工周期较短,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多、杂,这些给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然而,一个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是保证该项目的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我们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施工项目业务服务的先决条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是直接制约着企业自身一些业务发展的。
2.1 质量控制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的关系
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是进行建设项目管理的三大重要控制目标,这三个管理目标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以较少的投资,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指标的建设项目。然而,单纯的过高的质量要求会造成投资的加大和进度的延长;相反对质量要求过低,将会导致质量事故剧增,严重的也会拖延工期,造成投资费用增加,且对整个项目的产出质量造成严重后果。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建设项目的类别和建设规模,确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
2.2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因素很多,我们常说的五个大的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参与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人员主要来自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项目建设所用材料也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时受特殊环境制约甚至使用非标材料和设备;施工用机械的设备性能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者的管理思路、设计方安、施工组织等方式方法。
3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对策
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监控的难点,我认为控制应达到的效果是:全面、实时、有效。要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务必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为减小由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质量偏差带来的损失,必须以事前控制为工作重点。下面笔者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过程来对质量监控提出对策:
3.1 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3.1.1 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又如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这样使监理人员在以后工序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
3.1.2 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
3.1.3 两个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
3.2 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3.2.1 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3.2.2 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
3.2.3 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
3.3 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主要工作是: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现对两个制度介绍如下: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
4 结束语
1、项目成本的概念
传统的施工项目成本,是指施工企业或施工项目部为完成某施工项目所必须支付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这是目前学术界对施工项目成本的基本定义。但是施工项目成本也应包括诸如工期索赔、质量索赔等有关费用。具体分析如下图:
这些风险的增加势必也将使项目的成本提高。
2、成本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从加入WTO的负面影响来看,第一,由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很少参与国际竞争,大多数施工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不懂国际惯例,对FIDIC(国际顾问工程师联合会)条款了解甚少,因而不能按国际惯例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和解决项目承包中的争议问题;第二,“入世”后,世界上著名的承包商将利用自己资金、技术和管理的优势,釜底抽薪,广泛挖掘国内工程项目管理优秀人才,降低国内建筑业的竞争能力;第三,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虽然有所增强,但尚无法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抗衡,尤其是缺乏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入世”后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在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可以说我国尤其欠缺。“入世”在这一方面将会对我国企业产生不小的冲击。因此,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风险控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成本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十年来,虽然一些施工企业意识到项目是企业的成本中心,只有搞好每个项目的成本管理,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而推行了项目法施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受长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在项目成本管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在成本管理的方法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成本核算就事论事,指导意义不大。首先,财务、材料、合同,计划统计等各个部门的工作脱节,项目管理比较盲目,缺乏边干边算的意识,以至出现有预算没有核算,没有项目经济分析比较,没有节超的建议和措施。即使能够从结算上反映项目的盈亏,但弄不清节超的原因及哪个环节的节超,哪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节超,从而导致了一些项目前期盈利,中期保本,后期亏损的不正常现象的出现。
2、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虽然每个项目都配有预算员,但大多数预算员说不清自身的职能,没有将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结合起来。由于项目没有阶段成本分析,没有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没有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的比较,没有工班成本分解,因此对项目施工指导意义不大;再加上奖励机制不健全,奖罚办法不落实,成本节超与个人收入不挂钩,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对成本情况并不十分关心,不少人除了关心一下进度是否跟的上之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所负责工程部分的计划成本、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情况。由于没有阶段成本控制,没有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控制,所以最后项目完工后也没有成本控制,有时甚至发生项目严重亏损尚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3、不重视“不可预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目前,国内施工项目部重视生产成本,弱视质量成本、工期成本,而对施工生产出现的不可预见成本的发生只是顺其自然,任其发生,不加以控制。工期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合同所规定的。施工企业能完成合同工期是取得良好信誉的重要条件,必须按计划实现,严格履行。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如有较高的提前工期奖),就没有必要付出额外的经济代价去缩短工期。调查表明,在许多的项目施工中,往往不能均衡地分配资源。实际上,不可预见成本也是可控制的。例如:安全事故损失,只要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就不会发生事故,相应事故损失就会避免。其他诸如政府部门罚款等也是可以避免的。
4、材料管理不严,浪费现象严重。工程材料费占施工产值的70%以上,是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加强材料管理,首先是材料的采购,做到货比三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较低的材料。一般项目亏损,都存在材料管理不严,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如没有领用料制度,或制度无人执行,致使材料进场无数,出库无数,余料无回收,失窃浪费现象严重。尤其是计件承包后,工人班组忙于出产量,材料、物资过量消耗;机械设备过度磨损;小型手动工具更无人爱护,有时借出有手续,还回无验收;或下料计算不准确,废品率超标;钢盘堆放无人看管,遗失时有发生;脚手架采购型号不准确,造成闲置浪费;材料供应收货记录不全,供货量与实际不符;没有供货计划或有供料计划而无人执行,出了问题往往追不到责任人。
5、对项目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应对不当。项目风险的管理应该是一个完备的体系,如下图:
三、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的对策
面对成本风险的管理和入世之后所带来到的影响,我们要采取措施,积极面对。只有这样才能避害趋利,发展自己。
1、选择并使用好劳务分承包方,激励、用活企业自作层。随着国企内部机制的改革,企业逐步精简队伍,优化结构。选用的劳务队伍,要选择一些信誉好的、实力强的劳务队伍进行综合议评,建立相对稳定而又定期考核的动态管理的合格的劳务分包方。劳务分包实施招投标制。公司成立招标领导小组,公司分管的副经理任组长下设评委库,评委由项目经理、劳资、施工、质安等人员组成,制定招标文件,明确招标的范围、内容、标准、资质等,邀请二家以上的分包方投标,根据投标方的标书及资信确定中标单位,然后根据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中标单位的承诺签订分包合同。劳务分包从发标到签约自始至终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况下运行,杜绝暗箱操作。在运作过程中,要始终考虑到成本问题,如图:
2、以网络为纽带,实现资源在项目间的合理配置。企业必须加快网络建设的步伐,各项目的富余劳动力、库存材料、闲置设置通过企业网站及时公布,由企业法人层各职能部门根据工程需要统一调配,互通有无,避免重复采购等现象的发生。各项目中好的施工经验和方法也应及时上网交流,做到项目间资源共享。
3、以科技为先导,坚定企业走管理和技术密集型道路的信心。企业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和市场的需求,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有重点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掌握先进工艺,提升水电施工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把提高科技含量作为提高工程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拓展市场空间的重要措施。
4、建立科学准确的考核激励机制,对人员采用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挖掘项目潜力。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犹如血液之于人体,企业从项目回收的货币资金主要来源于项目利润和折旧。折旧额的大小由各项目设备占用的多少决定,而目标利润的确定,需要认真分析投标报价书的有关内容,结合实际施工管理经验,采取“谨慎确定、逐步完善”的方针,尽力做到各方利益兼顾公平。项目经理考核实行任期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加大奖罚力度。在国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十分重视人员的管理,尤其是日本的工程承包公司。工程项目的管理归根结底是人的管理,只要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并增强了成本意识,则成本的控制就容易得多,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各级人员进行施工方法和管理方式的改进,定期召开经验总结会,使正确的意见能尽快作为制度确定下来,并运用到工程实施过程中去。
前言
质量是产品和企业生存的根本,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产品的质量好坏,直接体现一个企业的水平。大型建筑工程,因涉及工种多,技术含量高和各个环节的协调等许多问题,使得实施项目质量控制显得格外重要。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是指在整个生产周期中,利用系统工程理论,结合其他先进管理方法,对项目进行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工作以求在达到建筑质量、工期、造价、环保及其他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目标,而工序质量控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水平直接影响到该工程的最终效果。
一、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1、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
2、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 。 控制点设置原则,主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
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现实问题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主要特点是施工周期较短,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多、杂,这些给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 如何把我们负责建设的工程质量与企业的命运相联系,如何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是我们在新的建设现状下面临的新课题。 实践证明,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1、质量控制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的关系。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是进行建设项目管理的三大重要控制目标,这三个管理目标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我们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以较少的投资,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指标的建设项目。 然而,单纯的过高的质量要求会造成投资的加大和进度的延长; 相反对质量要求过低,将会导致质量事故剧增,严重的也会拖延工期,造成投资费用增加,且对整个项目的质量造成严重后果。 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建设项目的类别和建设规模,确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
2、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影响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因素主要有五个大的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 参与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人员主要来自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项目建设所用材料也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时受特殊环境制约甚至使用非标材料和设备;施工用机械的设备性能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者的管理思路、设计方案、施工组织等方式方法。 施工项目建设工程还有它同于其他行业建设项目的不同之处,如大型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涉及的地域广泛,有时甚至非常复杂;施工用机械设备大都具有行业专用性;施工用材料工具多数也属于行业专用。
三、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监控,控制应达到的效果是:全面、实时、有效。 要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务必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 为减小由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质量偏差带来的损失,必须以事前控制为工作重点。
1、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一是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 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 又如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 这样使监理人员在以后工序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二是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 , 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三是两个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 样品档案库的建立,即对于进场材料建立书面技术档案及实物样品档案。 对进场材料按样品标准检查,达到标准接受,否则拒收。 这样规范了进场原材料应达到的标准,而且直观、明了可操作性较强。 这样通过监控样品制度的实施,质量监控难点中材料的因素得以基本解决。 对于奖惩制度的实施,对于操作者的违规操作进行处罚。 检查及处理职责在于质检员,使质检员具有相当的质量否决权及控制力度。 这样,通过控制奖惩制度的落实,质量监控难点中人的因素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一是样板制度的落实。 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 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4 个作用:第一,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第二,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第三,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第四、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 故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大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二是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 ,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三是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 、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 承包商往往均具有完善的质控体系以及配套质量管理制度,但如得不到贯彻,则收效甚微甚至不起作用,而这将会对工序活动效果带来严重影响。
3、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主要工作是: 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 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 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验收检查。 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总之,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进行工程控制。 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切实实现工程的最优化。
四、结语
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把工程质量的控制放在工程建设的实施阶段,而不重视其他几个阶段的控制。我们知道,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进行工程控制。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量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建设的工程质量。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切实实现工程的最优化。
一、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
首先,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
其次,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控制点设置原则,主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现实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主要特点是施工周期较短,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多、杂,这些给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然而,一个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是保证该项目的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我们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施工项目业务服务的先决条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是直接制约着企业自身一些业务发展的。所有这些给从事施工项目项目建设及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加尖锐的问题,如何把我们负责建设的工程质量与企业的命运相联系,如何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是我们在新的建设现状下面临的新课题。实践证明,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一)质量控制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的关系
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是进行建设项目管理的三大重要控制目标,这三个管理目标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以较少的投资,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指标的建设项目。然而,单纯的过高的质量要求会造成投资的加大和进度的延长;相反对质量要求过低,将会导致质量事故剧增,严重的也会拖延工期,造成投资费用增加,且对整个项目的产出质量造成严重后果,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建设项目的类别和建设规模,确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
(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因素很多,我们常说的五个大的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参与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人员主要来自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项目建设所用材料也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时受特殊环境制约甚至使用非标材料和设备;施工用机械的设备性能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者的管理思路、设计方安、施工组织等方式方法。施工项目建设工程还有它同于其他行业建设项目的不同之处,例如:大型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涉及的地域广泛,有时甚至非常复杂;施工用机械设备大都具有行业专用性;施工用材料工具多数也属于行业专用。
三、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原则,是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即质量特性值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来确定。为此,在设置质量控制点时,首先要对施工的工程对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以明确质量控制点;尔后进一步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造成质量隐患的原因,针对隐患的原因,相应地提出对策措施予以预防。由此可见,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的有力措施。
质量控制点的涉及面较广,根据工程特点,视其重要性、复杂性、精确性、质量标准和要求,可能是结构复杂的某一工程项目,也可能是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一结构构件或分项、分部工程,也可能是影响质量关键的某一环节中的某一工序或若干工序。总之,无论是操作、材料、机械设备、施工顺序、技术参数、自然条件、工程环境等,均可作为质量控制点来设置,主要是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的大小及危害程度而定
四、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对策
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监控的难点,我认为控制应达到的效果是:全面、实时、有效。要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务必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为减小由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质量偏差带来的损失,必须以事前控制为工作重点。下面笔者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过程来对质量监控提出对策:
(一)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1.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又如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这样使监理人员在以后工序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
2.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因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出于节约管理费考虑,常会有质量员与施工员、材料员与收料员相替代的情况。但这两类工作责任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质量控制的实施。
3.两个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监控中人及材料因素的控制犹为重要,这些问题的控制难点就是面广量大,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是难以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现对笔者在监理工作中极力推行的样品制度介绍如下:该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样品档案库的建立,即对于进场材料建立书面技术档案及实物样品档案。第二,对进场材料按样品标准检查,达到标准接受,否则拒收。这样规范了进场原材料应达到的标准,而且直观、明了可操作性较强。材料检查的职责在于收料员,监理工程师应对此进行经常性的核查。对于出现的偏差则通过奖惩制度加以规范解决。这样通过监控样品制度的实施,质量监控难点中材料的因素得以基本解决。对于奖惩制度的实施,对于操作者的违规操作进行处罚。检查及处理职责在于质检员,使质检员具有相当的质量否决权及控制力度。这样,监理工程师通过控制奖惩制度的落实,质量监控难点中人的因素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二)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1.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4个作用:第一,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第二,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第三,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四、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大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2.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不仅不易检查,还有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但在现场巡查中及时予以解决,既能保证质量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这也有力地解决了在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中提出的难题。
3.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笔者发现承包商往往均具有完善的质控体系以及配套质量管理制度,但如得不到贯彻,则收效甚微甚至不起作用,而这将会对工序活动效果带来严重影响。故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应对承包商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杜绝质量失控情况的发生。
4.监理工程师在质量监控中应注意的工作方法。事实上,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如得不到承包商的合作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故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实事求是、秉公处理、监帮结合,工作中坚持以理服人、让事实讲话,这样有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工作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三)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主要工作是: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现对两个制度介绍如下: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实践证明了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的解决了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提出的难题。
五、结语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
监理工程师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
首先,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
其次,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控制点设置原则,主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现实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主要特点是施工周期较短,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多、杂,这些给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然而,一个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是保证该项目的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我们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施工项目业务服务的先决条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是直接制约着企业自身一些业务发展的。所有这些给从事施工项目项目建设及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加尖锐的问题,如何把我们负责建设的工程质量与企业的命运相联系,如何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是我们在新的建设现状下面临的新课题。实践证明,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一)质量控制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的关系
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是进行建设项目管理的三大重要控制目标,这三个管理目标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以较少的投资,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指标的建设项目。然而,单纯的过高的质量要求会造成投资的加大和进度的延长;相反对质量要求过低,将会导致质量事故剧增,严重的也会拖延工期,造成投资费用增加,且对整个项目的产出质量造成严重后果,如图1所示。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建设项目的类别和建设规模,确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
(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因素很多,我们常说的五个大的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参与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人员主要来自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项目建设所用材料也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时受特殊环境制约甚至使用非标材料和设备;施工用机械的设备性能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者的管理思路、设计方安、施工组织等方式方法。施工项目建设工程还有它同于其他行业建设项目的不同之处,例如:大型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涉及的地域广泛,有时甚至非常复杂;施工用机械设备大都具有行业专用性;施工用材料工具多数也属于行业专用。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对策
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监控的难点,我认为控制应达到的效果是:全面、实时、有效。要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务必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为减小由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质量偏差带来的损失,必须以事前控制为工作重点。下面笔者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过程来对质量监控提出对策:
(一)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1.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又如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这样使监理人员在以后工序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
2.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因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出于节约管理费考虑,常会有质量员与施工员、材料员与收料员相替代的情况。但这两类工作责任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质量控制的实施。
3.两个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监控中人及材料因素的控制犹为重要,这些问题的控制难点就是面广量大,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是难以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现对笔者在监理工作中极力推行的样品制度介绍如下:该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样品档案库的建立,即对于进场材料建立书面技术档案及实物样品档案。第二,对进场材料按样品标准检查,达到标准接受,否则拒收。这样规范了进场原材料应达到的标准,而且直观、明了可操作性较强。材料检查的职责在于收料员,监理工程师应对此进行经常性的核查。对于出现的偏差则通过奖惩制度加以规范解决。这样通过监控样品制度的实施,质量监控难点中材料的因素得以基本解决。对于奖惩制度的实施,对于操作者的违规操作进行处罚。检查及处理职责在于质检员,使质检员具有相当的质量否决权及控制力度。这样,监理工程师通过控制奖惩制度的落实,质量监控难点中人的因素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二)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1.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4个作用:第一,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第二,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第三,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四、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大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2.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不仅不易检查,还有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但在现场巡查中及时予以解决,既能保证质量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这也有力地解决了在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中提出的难题。
3.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笔者发现承包商往往均具有完善的质控体系以及配套质量管理制度,但如得不到贯彻,则收效甚微甚至不起作用,而这将会对工序活动效果带来严重影响。故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应对承包商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杜绝质量失控情况的发生。
4.监理工程师在质量监控中应注意的工作方法。事实上,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如得不到承包商的合作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故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实事求是、秉公处理、监帮结合,工作中坚持以理服人、让事实讲话,这样有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工作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三)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进行工程控制。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还应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量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建设的工程质量。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切实实现工程的最优化。
1、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现实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主要特点是施工周期较短,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多、杂,这些给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然而。一个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是保证该项目的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我们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施工项目业务服务的先决条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是直接制约着企业自身一些业务发展的。所有这些给从事施工项目项目建设及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加尖锐的问题,如何把我们负责建设的工程质量与企业的命运相联系,如何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是我们在新的建设现状下面临的新课题。实践证明。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1.1质量控制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的关系
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是进行建设项目管理的三大重要目标,这三个管理目标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以较少的投资,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指标的建设项目。然而,单纯的过高的质量要求会造成投资 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
的加大和进度的延长;相反对质基要求过低,将会导致质量事故剧增,严重
的也会拖延工期,造成投资费用增加,且对整个项且的产出质量造成严重
后果。这就要求我们耍从实际出发,针对建设项目的类别和建设规模。确定
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
1.2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因素很多,我们常说的五个大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参与施工项目的人员主要来自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项目建设所用的材料也种类繁多,有时受特殊环境制约甚至使用非标材料和设备;施工用机械的设备性能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者的管理思路、设计方案、施工组织等方式方法。施工项目建设工程还有它同于其他行业建设项目不同之处。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对策
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监控的难点,我认为控制应达到的效果是:全面、实效、有效。要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务必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为减少由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质量偏差带来的损失,必须以事前控制为工作重点。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过程来对质量管理提出对策:
2.1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管理工作
①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这样在以后工序的管理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有方向性及针对性。
②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因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出于节约管理费用考虑,常会有质量员与施工员、材料员与收料员相替代的情况。但这两类工作责任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质量控制的实施。
③两个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中人及材料因素的控制尤为重要。这些问题的控制难点就是面广量大,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现对工作中极力推行的样品制度介绍如下:该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样品档案库的建立,即对于进场材料建立书面技术档案及实物样品档案。第二,对进场材料按样品标准检查,达到标准接受。否则拒收。这样规范了进场原材料应达到的标准,而且直观、明了可操作性强。材料检查的职责在于收料员,技术人员应对此进行经常性的核查。对于出现的偏差则通过奖惩制度加以规范解决。这样通过样品监控制度的实施。质量监控难点中材料的因素得以基本解决。对于奖惩制度的实施,对于操作者的违规操作进行处罚。检查及处理职责在于质检员,使质检员具有相当的质量否决权及控制力度。这样,监理工程通过控制奖惩制度的落实。质量监控难点中人的因素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2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①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四个作用:第一,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第二,可对操作者的索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第三,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四、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大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②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
③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应对工程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杜绝质量失控情况的发生。
2.3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主要工作是: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现对两个制度介绍如下: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验、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进行相互检查。各专业问题。实践证明了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的解决了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提出的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产业化经济高速发展,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时势挑战,不仅要改进原有的项目管理体系模式,同时也要加强实地项目管理各个过程阶段的监督执行力度等,以此才能不断促进产业经济呈现良好增长势头。建筑项目管理主要包括对项目的可行性方案进行研究,即项目立项之初就已经步入了管理阶段,后续也要进行对招投标、签订合同、以及施工阶段各个环节的控制管理,同时还要落实监理行为、做好工程技术交底、验收,以此工程项目才能正规转投。
一、当前建筑产业实行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本管控粗放
建筑企业同其他行业一样,都需要进行投资成本管控,以此才能实现自身经济发展的利润最大化,而有效的项目管理就能实现这一主要控制任务目标。但是当前施工行业普遍存在实践管理水准不高、管理形式粗放的现象。不少建筑企业不仅管理体系机制不健全、管理内容不能即时更新,同时在取费、定额标准上内容也不够全面。也就是说,施工企业如果还是沿用以往的以包代管模式是很难完成科学成本管控这项重要任务。总体来说,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成本管控这一块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重包轻管、以包代管、预算编制内容不科学、不进行合理成本分析及反馈,进而使成本控制失效,企业利润大幅度缩水。
(二)工期进度规划不合理
不少施工企业对待项目工期的管理往往是紧抓不放、盲目管控,长此以往,导致工期制定不够全面、具体规划不够合理。即使多数企业能够制定工期管控计划,但是也不能将实践情况予以结合开来,即光靠守旧管理模式下的管理经验很难奏效。另外,还有不少企业制定工期计划往往凭借主观意识、本位观念定夺工期计划,所以导致实则计划往往不够得当,落实举措不能一步到位。
(三)安全管理意识淡薄、盲目管控进度、忽视质量建设
施工项目管理阶段,安全意识占据主导地位才能降低事故发生频次。也就是说,不少施工企业为了控制必要投资成本,在安全投资方面的建设力度往往不能有效发挥,抱着能省就省的心态,安全监督执行举措不能有效落实;一旦相关安全监理机构进行检查时,其所提供给对方的资料往往是虚假安全资料,加之自身施工单位现场监督少之又少;不出安全事故则罢,一旦出现事故则会后患无穷,影响作业进度、延误工期,造成更为重大的经济损失,以小失大,即往往事故财产损失远高于安全投资成本。除此之外,在实践项目管理施工阶段,施工企业经营者往往看重直观的经济效益、观念扭曲、本位思想意识占据主要地位,即过分控制施工进度,而忽视了项目质量控制建设,进而在水暖、智能化设备、电梯、防火系统、卫生建设以及配套设置等方面的检查控制力度不能有效发挥。同时,在作业阶段的隐蔽工程建设环节也存在一些常见质量不达标准的问题;如,钢筋间距均匀性、下料长度、箍筋弯钩角度、搭接绑扎质量、焊接接头质量、当钢筋数量在构件(梁柱结点)同一截面上密度较大时排放、砼保护层厚度控制、砼浇筑振捣质量(密实度)、设备器材调试及管线耐久性等均较容易被忽视。
二、强化项目管理所应当实行的必要举措
(一)项目计划合理安排
根据已知有关业务目标的事实,以及可以利用的过去的经验,就能够清楚地定义范围和目标开始。从项目任务分解入手,然后定义每个阶段的活动,再定义每个活动中的任务,从而形成完整的项目计划。以煤矿企业项目管理为例:就要结合矿井实际情况,以及包括矿井筹备处管理人员应能够认真研究矿井地质勘探资料、矿井可研报告、矿井初步设计及当地的气候资料等,并制订出详细的矿井建设计划,以此才能确定出矿井建设的关键路线;每项计划更要制定出详细的子计划,也就是说关键路线上的每项工程都是关键工程,对每项关键工程都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措施,即可从人员分工、职责划分、施工单位的选定、材料准备、质量验收等方面都加以考虑,部署出完善实施步骤;对与关键工程密切相关的紧前、紧后工程也进行了合理安排;另外,由于基本建设程序比较复杂,各种审批手续较多,所以这就必须要求矿井建设人员能够统筹考虑,计划周全,并且要有超前意识,制定计划、安排工作时要考虑长远,并要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好应对之策。
(二)科学建立成本管理观念、合理抓好项目成本管理
工程成本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从投标开始到工程竣工交验,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事先预测,认真核算和监控。一个工程的成本包括很多方面,如现场成本,可通过现场管理降低成本;有机械设备成本,通过缩短机械使用周期来提高效益;有材料成本,通过控制材料的质差、价差、量差来降低消耗;有劳动力成本,有效地使用劳动力,不搞人海战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质量成本,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减少无效劳动;另外,要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三)合理规划工期进度
项目管理工期的管理往往伴随项目进度计划而协调进行。项目进度计划的合理制定以及计划内容的更新是检查进度执行状况的重要衡量依据,因此,项目管理进度控制要正规合理,以此才能高效落实执行举措,把实际进度情况与项目计划相互协调并同步进行,从而避免项目实际进度与计划产生难以协调与调整的偏差。所以施工企业要在建立得当、规范的进度计划的基础之上,做好进度计划与实际工程进程进展情况的分析与评估,以此才能结合具体反馈与分析情况组织好各组织单位进行展开合理分工,发挥出权责利一体的组织势能,抓好进度管理。也就是说,各协调单位、监理组织机构、承包商等要密切配合、协调并进;如果项目进度必须要进行调整,也同样要首要考虑好各作业环节的逻辑关系,控制好施工建材的供应情况、设备使用时间等,以此才能科学缩短某些作业环节持续时间,使之进度计划能够有效协调实际建设进程。
(四)加大督监管力度、做好安全投入建设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项目管理必要的安全投资力度必须做足,从而才能保障各作业环节的安全施工环境。为此,施工企业要加强安全投入文明施工观念,结合自身产业项目安全建设标准进行施工,落实贯彻到各个作业环节当中,并能够持之以恒。同时,还要做足安全培训工作,使施工队伍人员能够树立自觉、高效、安全的意识观念,自觉履行责任行为。此外,还要加大项目管理的监督执行力度,以此才能全程参与监督、全方位进行实时管控,阻断安全隐患,即做足监管、监督工作的基础之上,促进了各项作业安全高效的完成。另外,随着当前建筑施工产业项目管理需求的提升,建筑企业还应当在高效完成各项作业的基础之上,保障工程质量。因此,施工企业在实践施工作业阶段,应当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并制定各项新工艺、新技术的达标标准,科学化地完成分布、分项工程的全方位质量建设工作;制定出符合项目作业特点的质量保证计划以及具体变现举措等,即在明确施工重点、施工工艺与技术标准的前提下,保证质量攻关举措有效落实。除此之外,还要做好质量检查,并结合地点、条件、环境作出具体分析与经验总结,使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作为以后重点质量预控检核目标。
结语:
总之,在当前建筑产业化经济高速提高的背景下,建筑企业要提高时势管理要求,抓好工程项目管理,以此才能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实时管控,把以往传统容易忽视的安全投入工作、质量控制建设工作做好做足。另外,还要做好各个项目管理作业环节的进度调整与协调,从而才能保障工程项目在竣工交验后及早投入使用,为施工企业创造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 石家泉. 实行项目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J]. 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8,(05)
[2] 高苏云. 对加强项目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11,(01)
关键词:海上通讯系统集成;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管理手段;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概述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为了使工程项目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实现项目在投资(成本)、工期、质量以及安全上的目标,对项目的所有活动实施决策与计划、组织与指挥、控制与协调、教育与激励等一系列的工作[1]。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已经在各个领域普遍应用。海上通讯系统集成工程项目除了具有一般工程项目的特点, 如一次性、临时性、特殊性等外,还包括技术更新快、所处环境变化快、需求多变、管理的复杂性强等特点;同时在系统工程科学方法的指导下, 根据用户需求, 优选各种计算机技术和产品, 提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并按方案对组成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综合集成, 将各个分离的“信息孤岛”连接成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和有效的整体, 并使之能彼此协调工作, 发挥整体效益, 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系统集成工程项目越来越复杂, 规模也越来越庞大, 系统集成项目经常会遇到需求多变、技术更新和所处环境变化快速等情况。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及应对各种挑战,为客户提供技术创新性强、个性化程度高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海上通讯系统集成工程更加需要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 如何改进工程项目管理、改善工程项目执行现状,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是此类系统集成公司所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
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管理
工程项目通常是某个比项目更大的组织的一部分,这些组织包括公司、政府机构、卫生医疗机构、国际机构、专业协会等等。组织结构是指人员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组织在项目管理系统、文化、风格、组织结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等方面的成熟程度也会对项目产生影响。
由于一个组织从事的行业不同, 工程项目规模、目标不同, 因此采用的项目结构形式也各不相同。项目组织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 如直线式、职能式、项目式、事业部式、矩阵式等。目前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海上通讯系统集成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形式主要为矩阵式开展,项目团队的成员来自相关部门,同时接受部门经理和项目经理的领导,矩阵型组织兼有职能型和项目型的特征,同时项目经理对资源的影响力弱于部门经理,项目经理的角色是项目的管理者,同时更是项目实施的协调人和人。
项目经理不但要向其职能经理汇报,还要协调其他部门参与项目人员开展项目进展情况,同时其他部门成员在向其参与开展项目情况反馈给此项目经理外,仍要向其职能经理汇报。其优点有:
(1)项目经理负责制、有明确的项目目标。
(2)及时响应。
(3)获得职能组织更多的支持。
(4)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司的稀缺资源。
(5)改善了跨职能部门间的协调合作。
同时,也存在着如下缺点:每个项目有一个项目经理进行实施协调,项目经理向其工程项目管理职能经理汇报,容易造成工程项目管理职能经理管理项目多,对每个项目难以进行细致监测和控制;同时,对于项目类型、规模类似项目,由于每个项目之间项目经理沟通不够容易造成资源分配浪费与项目优先的问题产生冲突等。
通过以上分析的现状及问题,由于此类工程项目针对性将强、类型及规模相似,可通过实施统筹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来实现对每个项目进行全面的监控,合理分配协调资源,统筹时间、人员安排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流程规范制度,提高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
工程项目管理手段
对于工程项目的实施应做到项目的开展以进度计划为主线,以(投资) 成本控制为核心,以质量、安全控制为基本要求的目标管理。对于进度、质量、(投资) 成本及安全目标实现,将总的目标层层分解,变成一个个细化的可执行的目标,在项目的执行中,一切围绕实现目标进行控制。
加强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
首先,要编制出科学、合理的项目计划,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预测方法,通过计划的编制,使工程项目实施计划的各项工作得以统筹安排、综合平衡、优化组合,在项目计划统一指导下协调地、有节奏地进行。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使之有利于实际作业。其次,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的按计划执行。在计划控制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进度计划组织施工。根据项目经营目标、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情况,编制各作业单元具体执行的施工作业计划,严格按施工作业计划进行作业,做到不赶进度、不误工期,按工艺作业,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标准。再次,计划的可调整性,在工程的实际执行中,计划不可避免的与实际执行情况不完全吻合,一个好的计划必须满足可调整性,根据实际的执行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以适应新的进展。
强化经济观念,树立全员的经济观念
目前, 施工项目经理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多数只注重技术和质量,施工和工程进度。但项目的成本管理也是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不但财务部门和职能经理负责,项目经理也要具有较强的经济观念,一定要树立全员经济意识, 从项目管理人员到普通施工人员要进行经济教育,灌输经济意识,把一切为了效益的意识深深地刻在每个职工的脑海里,使每一位职工都能把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主要位置,认识到项目成本是靠大家来管理、去控制的,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
精细勘察设计,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前言
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切实实现工程的最优化。
一、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问题分析
首先,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其次,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控制点设置原则,主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现实分析
1、质量控制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的关系。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是进行建设项目管理的三大重要控制目标,这三个管理目标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以较少的投资,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指标的建设项目。然而,单纯的过高的质量要求会造成投资的加大和进度的延长;相反对质量要求过低,将会导致质量事故剧增,严重的也会拖延工期,造成投资费用增加,且对整个项目的产出质量造成严重后果。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建设项目的类别和建设规模,确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
2、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影响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因素很多,我们常说的五个大的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参与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人员主要来自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项目建设所用材料也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时受特殊环境制约甚至使用非标材料和设备;施工用机械的设备性能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者的管理思路、设计方安、施工组织等方式方法。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措施
1、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又如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这样使监理人员在以后工序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因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出于节约管理费考虑,常会有质量员与施工员、材料员与收料员相替代的情况。但这两类工作责任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质量控制的实施。两个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监控中人及材料因素的控制犹为重要,这些问题的控制难点就是面广量大,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是难以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现对笔者在监理工作中极力推行的样品制度介绍如下:该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样品档案库的建立,即对于进场材料建立书面技术档案及实物样品档案。第二,对进场材料按样品标准检查,达到标准接受,否则拒收。这样规范了进场原材料应达到的标准,而且直观、明了可操作性较强。材料检查的职责在于收料员,监理工程师应对此进行经常性的核查。对于出现的偏差则通过奖惩制度加以规范解决。这样通过监控样品制度的实施,质量监控难点中材料的因素得以基本解决。对于奖惩制度的实施,对于操作者的违规操作进行处罚。检查及处理职责在于质检员,使质检员具有相当的质量否决权及控制力度。这样,监理工程师通过控制奖惩制度的落实,质量监控难点中人的因素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 4个作用:第一,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第二,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第三,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四、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大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不仅不易检查,还有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但在现场巡查中及时予以解决,既能保证质量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这也有力地解决了在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中提出的难题。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笔者发现承包商往往均具有完善的质控体系以及配套质量管理制度,但如得不到贯彻,则收效甚微甚至不起作用,而这将会对工序活动效果带来严重影响。故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应对承包商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杜绝质量失控情况的发生。监理工程师在质量监控中应注意的工作方法。事实上,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如得不到承包商的合作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故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实事求是、秉公处理、监帮结合,工作中坚持以理服人、让事实讲话,这样有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工作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3、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主要工作是: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现对两个制度介绍如下: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实践证明了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的解决了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提出的难题。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