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翻译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3 11:27:4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宿新市徐公店翻译,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宿新市徐公店翻译

篇1

1、飞入菜花无处寻翻译: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出自:宋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 其二》。

2、原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释义: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在古代,许多诗人将诗和画结合起来,融诗情画意为一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诗中“画”就是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相契合,从而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进入诗的“境”,才能与圣贤“对话”。诗中的文字在反复“对话”中活起来,学生对诗中的形象有直觉地整体把握,才能感受圣贤内心的深邃思想,以致渐与圣贤心灵相融。继而,“我”读,便是“我”自己的心灵的倾诉。那么入境的路在何方呢?

1.反复诵读,读中想象。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古诗,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诗的鲜明节奏韵律,读中体验诗的情感因素,读中品味出诗的审美内涵。如,教学《池上》一课时,教师通过反复诵读,鼓励学生“披文入情”,让精神在诗句营造的世界里徜徉,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所读的诗联系起来,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从而获得共鸣。

2.尊重个性,畅言感受。

在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感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畅言、分享心得体会。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欣赏与提高,理性地认同诗人、同学之间存在观点的异同,把与自己的感受、体验大致相同的视为自己的知己。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耐心的倾听者,学生自悟自得、自我启迪、互学互补,他们从中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是学习的主角,就连答案也是在同学们的体会中达成的。可见,只要给学生创建一个自读自悟的环境,即能得景之具象美、得景之气神美。

3.自选角色,表演体验。

我们应创设一个轻松、开放的平台,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来而生活中一定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丰富到画面中去,再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中。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一幅村童扑蝶图。“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全诗的中心画面,它持续进行的活动,生动地再现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一面。怎样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自选角色,表演体验。角色表演以其身临其境般的真切感受,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形成兴趣盎然的古诗学习氛围。

二、文通彼此,譬如梁和津

诗是最凝练的语言艺术,诗中的语言内涵丰富多彩,有形象的、有色彩的、有音乐的。修词炼句便成了诗人的必修课,所谓“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故而,学习古诗在读中想象整体画面是不够的,需沉下来,觅诗眼,品佳句,入诗中的境中之“境”。鼓励学生自己进入诗中,从语音文字方面,遣词造句方面,标点符号方面,想想哪个字好,哪句话精彩,哪种写法有特色……通过对语言的吟咏、比较、推敲、品味,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绚烂多彩的生活是语文学习的不竭之源。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媒”,将古诗引向广阔的空间,为学生打开更多更好的读诗的窗户,从而构建良好的语文背景。

篇3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可见古诗学习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呢?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课前激趣,领悟文本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把课上得有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使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1.创设情境。小学课文中的古诗,有很多是借景抒情的。如,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在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中所描绘的情景,播放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设计往往能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走进作者,走进作品,学习的愿望也就在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

2.编讲故事。小学课文中的古诗,有一部分是以事说理,有鲜明的人物和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曹植的《七步诗》、卢纶的《塞下曲》等,在教学设计中可安排讲故事的环节,教学效果非常好。

3.设置悬念。有一类古诗,说理性很强,则可从主要观点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悬念,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于谦的《石灰吟》、郑燮的《竹石》等。

二、课内探究,授之以渔

诗歌是文学之母,是语文精华。对于古诗学习,必须教给学生一些“翻译”理解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享“渔”而得鱼。通常古诗释意时可采用“留、删、补、换、调、变”等方法。

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解释时可保留不变。

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词,如,语尾助词等不译。

3.“补”,就是增补。补出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句子省略是古今汉语所共有的现象,因为诗人既要考虑用极为有限的字词,表现尽可能丰富的情感,又要考虑到服从格律中关于节奏整齐定型的限制。省略句中主要的有句子成分的省略和介词的省略。(1)省略主语:如,叶绍翁《游园不值》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省略了主语“我”;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中“飞入菜花无处寻”,承前省略了主语“蝴蝶”。(2)省略宾语:如,苏轼《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把“横看”的宾语“庐山”和“侧”的中心词“看”(谓语)以及“看”的宾语“庐山”都省掉了。(3)省略介词:如,孟浩然《宿建德江》中“野旷天低树”,句中介词省略了,即“野旷天低(于)树”等。

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等。如,王冕《墨梅》中“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把“吾”换成“我”。又如,郑燮《竹石》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把“尔”换成“你”。

5.“调”就是调整。诗作者为了强调某种语气,或者突出某个内容,或者调和音节,特地调换句子词语的习惯次序。在翻译时就要把古诗的倒装句语序调整过来,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这种倒装的句式在古诗中常常见到,了解它的一般规律,对读通古诗,理解诗意,都很有帮助。(1)为押韵而倒装。如,卢纶《塞下曲》的首句“林暗草惊风”,按正常的词序是“林暗风惊草”,倒装后把“风”字放在句末是为了同二、四两句的尾字“弓”“中”押韵。又如,孟浩然《春晓》中“处处闻啼鸟”的“啼鸟”是“鸟啼”的倒装,使全诗韵律和谐,朗朗上口。(2)为对偶而倒装。如,王之焕《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是“目欲穷千里”的倒装,为的是同下句“更上一层楼”组成对偶,使诗句一气呵成,严整充实。(3)为协调平仄而倒装。如,朱熹《春日》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其下句本应是“春总是万紫千红”。倒装后,该句的格律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与上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正好对应,这样,诗句节奏鲜明,音调悦耳。(4)为突出内容而倒装。如,韩愈《早春》中“草色遥看近却无”,“草色遥看”是“遥看草色”的倒装,诗人为了突出“草色”,把它放在“遥看”之前。又如,孟浩然《宿建德江》中“日暮客愁新”,“客愁新”是“客新愁”的倒装,诗人为了突出“愁”的“新”,把“新”置于“愁”的后面,这样一倒装,不但强调了“愁”的“新”,而且调和了诗句的音节。再如,杜牧《出行》中“霜叶红于二月花”,是“霜叶于二月花红”的倒装,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倒装句既突出了“二月花”,又调和了音节,使诗句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无别扭之感。(5)诗歌句序的倒装。如,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先写入城的感受,后写入城的见闻,有意颠倒了句子顺序,使诗意曲折多姿,对比强烈,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6.“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纵观课文中的古诗词,大多注释详尽,学生完全可利用掌握的“翻译”方法,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去读、去悟。学生以所知和疑惑为媒介,相互启发,交互竞答,继而以疑激疑,以已知释未知,交汇融合,让学生形成“由已知到生疑,然后解惑,再生疑,再解惑”的思维风暴。

三、课外延伸,拓宽天地

语文课程是开放而又富有活力的。要给古诗教学引入活水,形成开放性的教学系统,就要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天地。

1.古诗教学与音乐、美术、书法等学科结合起来。把古诗中的故事情节、描写的景物画出来,给古诗配画,给古诗配乐,故事课本剧、写诗歌书法等,既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听、说、绘画、想象等能力,促进其多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

2.进行小制作,把古诗经典名句做成书签及座右铭。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把古诗教学和积累背诵融入了生活中,形成了一个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材料生活化,易于积累和运用。

篇4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灿烂的历史文化,而古诗便是这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们有的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有的勾画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的叙述朋友之间难舍难分的深情厚谊,有的借景抒情,有的托物言志……古诗简短但却意境深远,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美育的好题材。因而,古诗词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正是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上存在的差别,又使得古诗成为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不能生搬硬套,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多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下面就自己在古诗方面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古诗教学要“以读为本”,注重语感的培养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在《训学斋规》中有这样一段话:“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对于古诗的教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这点,我本人也深有体会,小时候我背诵过古诗词六七十首,至今大多还能在学生面前背出,并脱口而出,可谓滚瓜烂熟。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教师应注重学生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古诗感情基调的确定,以及重音与节奏的处理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抑扬顿挫融入感情的朗读,才能使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既有利于学生熟记背诵,也有利于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古诗的意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从而感受古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韵律美。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当学生掌握了朗读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之后,还要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轻声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二、古诗教学离不开诗词背景

学习古诗,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任何一首古诗,都有着及其丰富的写作背景。如诗人的生活经历,古诗的创作历程,与古诗密切相关的创作故事,古诗所涉及的典故、传说,还有诗人的相关诗作,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创作风格等等。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来学习古诗,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古诗中去,才能领略古诗所表达的奇妙意境,才能真正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如《江雪》一诗,诗人柳宗元写自己的所见,展示的是一位老翁在寂静、凄凉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然而诗人为什么会写一个老翁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地方垂钓呢?这其中的感情,学生自然很难领悟体会。如果学生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体会到柳宗元被贬后失意寂寞的情怀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那么理解这首诗便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三、古诗教学要创设情境,理解意境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较快的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其既可感受课本本身的艺术美,又可由此感受到课文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这样做,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又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更感性的认识。那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呢?

1.直观展示法

所谓直观展示法,就是向学生直观地展示古诗的意境。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要使学生领会诗的意境,教师在教法上应特别注意直观教学,运用语言、教具直观,启发学生想象。凭借丰富的想象,用夸张、对比等手法,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画面。例如,古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依据诗意作画,可以由教师进行深情的范读,并配合古典名画和名曲来激感,营造气氛,帮助学生去体会古诗中的诗情画意。

2.想象联想法

古诗往往配有插图,可以通过给插图补充内容的形式,让学生的想象与文本、与生活链接,勾画出更丰富的形象。比如《春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填补“空白”。想象作者的动作:睁开惺松的双眼,伸个懒腰,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想象作者看到、昕到的情景:花瓣飘落,小鸟呜叫,空气清新宜人;想象作者的内心活动:昨夜一场风雨,打落了这么多花瓣,多么可惜啊!又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录象或动画,充分借助现代多媒体的优势,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身临其境,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之中,在观赏过程中,把美的图象,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的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感情油然而生,并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四、古诗词教学要保留朦胧美

在学生“明诗意”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注意让学生用现代白话来翻译诗词的意思。但是,如果直译的话,译句非常生硬,枯燥乏味。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描述大体的意思。怎么说都可以,倒也并不需要像释字环节般的字字落实。如《宿新市徐公店》中“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里的“无寻处”,究竟是儿童天真无奈地无处可寻呢?还是余兴未尽的欲寻无处?让学生争论或保留自己的观点都比落实了更好。有时,古诗词字义的浅出,还可让学生领会到意境的深入。

五、教学结束,增加兴趣

学习古诗,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特点,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演小品(多用于写人类的)、编故事(多用于叙事类的)、打擂台(多用于哲理性的)、改原作(多用于抒情性的)、拼字词(多用于绘景类的)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

篇5

一、合作学习的现状剖析

目前,相当一部分语文课堂教学,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学习这 一形式,存在“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尤其是在 公开课上,“合作学习”演变成为“灵丹妙药”,成了“课改标签”, 开课必贴。教师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应该,是否合适,一概用上, 课堂教学表面看似热热闹非凡,全员参与,实则一盘散沙,导致 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表演化。合作学习的低效性已经成为了课 堂教学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笔者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留 心观察,仔细分析后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随意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小组的组建要求成员在成绩、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 性特征等方面具有异质性。为了便于管理,我们在平时上课时只 是要求同桌或临桌组合为一合作小组,这有很大的偶然性。例如, 有的小组优等生聚集,他们自我优越感强,合作时你争我抢,谁 也不让谁,显得十分霸道;有的小组能力较弱,成员胆怯、自卑、 缺乏信心,常常出现冷场,合作无法继续进行的局面。

2.合作目标不明确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是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 展开的。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有些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语言含糊、嗦,指向不明确。学生不明白教师到底要他们

讨论什么,合作什么,因此只能是脱离主题的闲聊。表面上看似 热闹非凡,其实合作盲目、低效,毫无意义。

3.合作的内容不合适

为了迎合形势,调节课堂气氛,有的教师动辄采用合作学习 的形式。有的合作任务很简单,其实更适合自主学习,完全没必 要合作学习;有的问题学生意见基本一致,也无需共同探讨;有 些优美的文章,更适合通过朗读来体会文章的意境。

4.缺乏有效调控

“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学 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指导与调控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 的教师不能及时转变角色,溶入到讨论中,他们“袖手旁观”, 甚至在做下一个环节的准备工作,因此出现了“表面繁荣”、“华 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

二、合作学习的内涵及优势

合作学习不是新课程的点缀和装饰。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时 出现这些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够全 面,没能真正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不明确它的优势在哪里。

1.什么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 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美国的合作学习专家尼尔•戴维 森曾提出了合作学习的七个要点:①小组合作完成、讨论、解决 难题;②小组成员面对面交流;③小组中合作互助的气氛;④个 人责任感;⑤混合编组;⑥直接教授合作技巧;⑦有组织的相互 依赖。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它虽然是新课程标 准所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但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学 习,也并非每课必用。

2.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西方合作学习小组专家罗伯特•斯来文、罗杰、大卫•约翰 逊等人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有助于促成富有成效的、积极活跃 的学习,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其投身于更多样的体验当 中,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发表意见、采取主动、作出选择,能 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 能起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即能引起彼此思维的有效 碰撞,产生高于个体先前认知水平的新思维。这一学习方式能强 化学生的社会交往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能培养儿童的协作精 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特别是差生的自尊,能够改善人际关系,培 养儿童与他人平等相处的良好习惯等。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 能力的发展;对于改善课堂心理气氛,促进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 素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合作学习的提效策略

当我们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合作学习的内涵及优势有了了 解以后,我们就可以采取一定的对策改进我们的合作学习,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1.重视合作小组的组建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学生之间能力倾向、兴趣爱 好、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故合作小组应该灵活组建, 遵循以学生发展需要为本的原则。在组建合作小组的时候,教师 应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 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尊重学生,使其自由组成若干学习小组, 通常 4~6 人一组为宜。为了让合作小组的所有成员人人有事可 做,小组内还应有明确的分工,力求使每个学生体验到个人的价 值。即小组里每个成员都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 如,负责人要负责掌握小组学习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 组学习的进程;记录员要负责记录下小组学习的结果;报告员要 负责向全班汇报小组学习的结果;检查员要负责检查、记录小组 成员的学习时间、学习效果,确保每位成员完成学习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 的,为弥补学生的不同差异,可定期或有针对性地进行角色轮换, 让每个组员都有代表集体展现自我的机会。小组是由共同目标结 合成的集体,如果每个人都有小组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成员将会 团结一致,共同出谋划策,为小组目标的达成作出努力。这样的 小组合作学习,能把一个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 考的无限空间。

2.明确提出合作目标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合 作的前提条件。在制定小组学习目标时,教师要根据课时计划的 要求与学生学习实际,科学地设计语文基础训练目标与合作学习 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目标等。

例如,在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我先让学生自主学 习:读读诗句,观察插图、联系注释想想诗意;在学生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并让他们 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小画家、翻译家、朗诵家、小老师中的 一个角色,分别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诗的感悟。扮演小画家的用 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诗境;扮演翻译家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诗句所 描绘的意境;扮演朗诵家的声情并茂地朗诵诗句;扮演小老师的 负责解答小组成员遇到的一些简单疑难问题;然后再让学生推荐 汇报学习结果,班中其他学生当小评委,与汇报的同学进行交流, 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调控。这样,学生不仅各取所需,各 展所长,在充分民主、轻松愉悦、乐于探究的氛围中学懂了古诗,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课堂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多元 化感悟。

合作学习的目标与要求不能定得过多过高。过多,学生在有 限的时间里不能完成任务;过高,学生达不到学习要求。二者都 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益。

3.敏锐捕捉合作时机和内容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选准小组合作的时机,是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关键。合作学习应有明确的指向性、价值性, 要在真正需要时运用,不能频繁滥用。课堂上合作要抓住时机, 不能单凭教师个人的愿望,为合作而合作。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思 维发展过程,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愿望 时;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通过个人努力无 法解决时;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时。这时 的分组合作,才有效益,才能调动小群体的智慧,才能让学生感受合作的意义,享受合作成功的愉快。 独立思考仍然是最佳的思维品质之一,能独立习得的一般就

不要安排“合作学习”。我认为应尽可能在课文的重点处或难点 处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在课文设置的空白处或悬念处引导学生合 作学习;在课文看似矛盾的地方或易于引发争论的地方引导学生 合作学习,在学生就某一问题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时引导学生合 作学习……合作学习应始终瞄准文本这个靶子。

如,在教完《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一文后,教师提问:“爱 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学生意见不一,教师抓住这个问题 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一定会争论不休,兴趣盎然。

四、适时科学调控

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教师要适时变换角色,并参与 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做平等的参与者,耐心的引导者,热 情的帮助者。

1.调控合作参与意识

当个别学生胆小或有自卑心理,羞于启齿时,教师要鼓励他 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激励他们不要怕说错,暴露错误则有 利于进步。当个别学生过分好胜,惟恐自己落在他人后面,以至 于还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就抢先发表意见时,则要教育他们学 会照顾和尊重他人。

2.调控合作中的矛盾与冲突

在合作学习中,孩子们不可避免会发而生冲突,教师不能为 强调友好与合作而一味指责任何冲突,应鼓励他们协调合作中的 认冲突。在学完《牛郎织女》一文时,教师让学生讨论现在科技 发达了,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团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 论,选择一种小组成员最为认可的办法,在全班交流。然而小组 内学生争论激烈,都认为自己的方法好,都想用自己的观点代表 小组的观点加以陈述。至此,学生合作出现了冲突。我让同学们 站到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找一找别人的方法有哪些优点,再想 一想自己的想法有哪些缺点,然后再下结论。出现冲突到协调的 过程中,我的这一引导促使孩子从更多角度、更细致地去考虑问 题,促使他们学会反思自己的观点。

3.调控合作时间

合作前先要留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再进行小组合作,并 给学生留有松紧适度的时间。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一种时 尚,看到热闹的场面形成了,就以为合作学习起了效果,于是草 草收场,也不管学生合作是否结束、学生兴趣是否正浓。如果这 样,就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4.应该允许小组之间的合作

合作学习并非单纯小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合作,应拓展到各个 学习小组。当一组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可以向另一组同 学请教。

篇6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就语感的训练途径和方法试作以下的探讨:

一、诵读涵泳。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忽视大量阅读,语文水平或者语感水平是很难提高的。而其关键则是过好诵读关。任何口语交际都得借助语音负荷着语文去充当思想表达和信息传输的工具。书面交际虽然没有声音,但无论写或读,人的发音器官都在参加活动,更不要说是念出声来了。因此,作家老舍先生说:“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而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我们不要叫文字老趴在纸上,也须叫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老舍先生讲的是文学创作,然而同理,我们阅读作品时也要进行音韵美的赏析。在朗读训练中则首先要抓住语句的停顿、重音、语调变化等技巧的培养。如儿化韵在韵尾附加一点儿卷舌音,以增加表示轻微、蔑视、喜爱、温婉的语感,迭音形容词,借音节的重迭以表示加强以及喜爱、宁静、深沉、悠长、绵延等语感。

“强调多读多写,重视语言感受,固然是一条宝贵的经验,但是时至今日,这种‘语感教学法’,从教学研究科学化的角度来看,尚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朱作仁语)因此,在语感训练中,既要能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又要能遵循儿童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来加以指导。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就是一种科学方法。所谓“综合感受”,就是诵读时,口、耳、眼、心并用,通过反复朗读与背诵,逐步地感受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五官”的感觉综合功能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的优势。

在诵读涵泳中,教师的成功范读也很重要。如特级教师于漪讲她的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岳飞的《满江红》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摇摆着,读得出神入化,音调十分感人,一室寂静无声,我们全班同学都深深感动了。他教完,我们也都能流畅地背诵了”。

二、形象再现。克罗齐说:“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对小学生来讲,语感主要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而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矗形象再现即阅读时脑海里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词是有概括力的,只有把词的概念所代表的状态、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出来,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这个词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形象感。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

因此,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进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也就是说,想象力是阅读的重要能力。

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实现的。课堂教学中,应把形象再现与诵读涵泳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一边让学生吟诵诗句,一边观看彩图或录像,想象出:一片油菜花金灿灿的,阳光下更耀眼,满目金黄,令人眼花;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花枝上,花瓣儿微微扌扇动,香味扑鼻,令人心醉。通过形象再现,把自己带入诗句所描绘的审美境界。

特级教师李吉林所倡导的“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形象再现作用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字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电视、幻灯、朗读等教学手段,创造出一定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想情操的陶冶。

三、生活补充。宗白华先生说:“只有到了徽州,登临黄山,方可领悟中国之诗、山水、艺术的韵味和意境。”叶圣陶先生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发展。茅盾先生曾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可见,语感训练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设想人物的语言,让作品的人物形象完整地立起来。如果学生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也可以采用间接的生活体验。如教《颐和园》一课,学生没有游览园景的生活体验,可以通过放《颐和园》的录像,让学生观赏到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得到间接的生活体验。

也可用比照法。即拿学生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同类事物来与课文中描写的未曾见过的事物作比照,以引发学生的形象和情感体验。如教《麻雀》一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时,“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的情景,学生一般难以见到。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拿在生活中常能见到的猫或狗要扑向小鸡时,老母鸡保护小鸡的情形来作比照。这样,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形象就会浮现于学生的头脑中。

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能自觉地把经验与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四、情感共鸣。阅读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人的内心就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这种情感的共鸣,是阅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杜勃洛留波夫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所引起的。”同时,是一个不断开发与深化的过程。因此,在语感训练中,要努力寻找文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触发点,正像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产生共振一样,要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就必须找出二者之间相通之处来。因为“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费尔巴哈语)

教材中有许多内涵丰富的精美诗文,课后都安排有表情地朗读的练习,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它来作语感训练的材料。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诵读,使形象与感情融合,读出气势、韵味,乃至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学生的表情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为,表情朗读,须能深入角色,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双向移情活动,把自我转化为课文人物,与其同爱恨,再把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我的思想感情

五、理法分析。语感是学生语言基储生活经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是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叶圣陶语)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曾说:“弹琴不能徒恃感觉、敏感。那些心理作用太容易变。从这两方面得来的,必须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才能深深地化入自己的心灵,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他讲的虽然是乐感,其道理同样适合于语感。可见,语感也是一种心智技能。它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而理解主要是通过分析思维把握语文,获取语言所反映的内容。这是因为,根据信息论,图像可以通过编码而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储藏起来,语言、符号再通过译码恢复为图像。这种互译的能力,均是以人类大脑的复杂理性为基础的。

如果说,当一个人已具备了相当水平的语感能力时,它可以充分发挥直觉思维的作用,即不需要逐步推理验证,迅速地“猜度”语言文字的意蕴。不管语感的发生如何迅速,一听到、一眼看到就能获得语言文字的深刻感受,尽管其复杂的心理过程被浓缩于一瞬间,然而,在语感的训练过程中,则表现为一种由浅层直觉不断向深层直觉发展的渐进过程。也就是说离不开运用心智对语言文字作理法分析。

理法分析首先应与吟诵结合起来,“对于讨究所觉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圣陶语)

语感不仅指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还包括把握文章的形式。如句式、结构、风格、气势、音韵、节奏等。如歌德所说的,“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传授字、词、句、段、篇的知识和运用规律,使学生有了理法基础,能对语言技巧和文章理法作出分析,以准确地把握分寸感。

理法分析一般可以采用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即阅读时,首先应当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继而“用自己的眼光通读下去”,以把握全篇文章的语脉文思,并进而对局部的标点、词语、句子,乃至段落产生正确的感知。这种方法,正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顺序。它既符合语言规律,又符合儿童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因而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课文中有许多精美的诗文,它们形式灵活多样,语言优美,思想内涵深刻,教学这些作品,可采用“欣赏法”。即以审美为主干的阅读方法。在这种学习过程中,首先打动学生的是美,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表达形式与结构。像傅雷先生谈到欣赏《长恨歌》那样:“看的时候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分出段落看叙事的起伏转折;二是看情绪的忽悲忽喜,忽而沉潜,忽而飘逸;三是体会全诗音节字韵的变化。”理法分析还可以采用“动态分析法”。即在理解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和表达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深究为什么要这样写?除了这一种写法外,是否还有别的写法?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高效能的阅读过程。由于能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原文进行比较,学生能更好地领悟作者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匠心,甚至读懂书上没有的东西。如作者由于种种原因表达时采用隐晦、幽默、含蓄、影射等“障眼”手法。

篇7

一、诵读涵泳。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忽视大量阅读,语文水平或者语感水平是很难提高的。而其关键则是过好诵读关。任何口语交际都得借助语音负荷着语文去充当思想表达和信息传输的工具。书面交际虽然没有声音,但无论写或读,人的发音器官都在参加活动,更不要说是念出声来了。因此,作家老舍先生说:“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而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我们不要叫文字老趴在纸上,也须叫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老舍先生讲的是文学创作,然而同理,我们阅读作品时也要进行音韵美的赏析。在朗读训练中则首先要抓住语句的停顿、重音、语调变化等技巧的培养。如儿化韵在韵尾附加一点儿卷舌音,以增加表示轻微、蔑视、喜爱、温婉的语感,迭音形容词,借音节的重迭以表示加强以及喜爱、宁静、深沉、悠长、绵延等语感。

“强调多读多写,重视语言感受,固然是一条宝贵的经验,但是时至今日,这种‘语感教学法’,从教学研究科学化的角度来看,尚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朱作仁语)因此,在语感训练中,既要能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又要能遵循儿童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来加以指导。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就是一种科学方法。所谓“综合感受”,就是诵读时,口、耳、眼、心并用,通过反复朗读与背诵,逐步地感受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五官”的感觉综合功能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的优势。

在诵读涵泳中,教师的成功范读也很重要。如特级教师于漪讲她的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岳飞的《满江红》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摇摆着,读得出神入化,音调十分感人,一室寂静无声,我们全班同学都深深感动了。他教完,我们也都能流畅地背诵了”。

二、形象再现。

克罗齐说:“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对小学生来讲,语感主要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而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矗形象再现即阅读时脑海里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词是有概括力的,只有把词的概念所代表的状态、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出来,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这个词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形象感。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

因此,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进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也就是说,想象力是阅读的重要能力。

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实现的。课堂教学中,应把形象再现与诵读涵泳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一边让学生吟诵诗句,一边观看彩图或录像,想象出:一片油菜花金灿灿的,阳光下更耀眼,满目金黄,令人眼花;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花枝上,花瓣儿微微扌扇动,香味扑鼻,令人心醉。通过形象再现,把自己带入诗句所描绘的审美境界。

特级教师李吉林所倡导的“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形象再现作用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字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电视、幻灯、朗读等教学手段,创造出一定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想情操的陶冶。

三、生活补充。

宗白华先生说:“只有到了徽州,登临黄山,方可领悟中国之诗、山水、艺术的韵味和意境。”叶圣陶先生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发展。茅盾先生曾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可见,语感训练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设想人物的语言,让作品的人物形象完整地立起来。如果学生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也可以采用间接的生活体验。如教《颐和园》一课,学生没有游览园景的生活体验,可以通过放《颐和园》的录像,让学生观赏到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得到间接的生活体验。

也可用比照法。即拿学生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同类事物来与课文中描写的未曾见过的事物作比照,以引发学生的形象和情感体验。如教《麻雀》一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时,“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的情景,学生一般难以见到。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拿在生活中常能见到的猫或狗要扑向小鸡时,老母鸡保护小鸡的情形来作比照。这样,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形象就会浮现于学生的头脑中。

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能自觉地把经验与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四、情感共鸣。

阅读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人的内心就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这种情感的共鸣,是阅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杜勃洛留波夫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所引起的。”同时,是一个不断开发与深化的过程。因此,在语感训练中,要努力寻找文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触发点,正像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产生共振一样,要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就必须找出二者之间相通之处来。因为“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费尔巴哈语)

教材中有许多内涵丰富的精美诗文,课后都安排有表情地朗读的练习,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它来作语感训练的材料。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诵读,使形象与感情融合,读出气势、韵味,乃至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学生的表情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为,表情朗读,须能深入角色,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双向移情活动,把自我转化为课文人物,与其同爱恨,再把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我的思想感情

五、理法分析。

语感是学生语言基储生活经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是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叶圣陶语)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曾说:“弹琴不能徒恃感觉、敏感。那些心理作用太容易变。从这两方面得来的,必须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才能深深地化入自己的心灵,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他讲的虽然是乐感,其道理同样适合于语感。可见,语感也是一种心智技能。它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而理解主要是通过分析思维把握语文,获取语言所反映的内容。这是因为,根据信息论,图像可以通过编码而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储藏起来,语言、符号再通过译码恢复为图像。这种互译的能力,均是以人类大脑的复杂理性为基础的。

如果说,当一个人已具备了相当水平的语感能力时,它可以充分发挥直觉思维的作用,即不需要逐步推理验证,迅速地“猜度”语言文字的意蕴。不管语感的发生如何迅速,一听到、一眼看到就能获得语言文字的深刻感受,尽管其复杂的心理过程被浓缩于一瞬间,然而,在语感的训练过程中,则表现为一种由浅层直觉不断向深层直觉发展的渐进过程。也就是说离不开运用心智对语言文字作理法分析。

理法分析首先应与吟诵结合起来,“对于讨究所觉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圣陶语)

语感不仅指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还包括把握文章的形式。如句式、结构、风格、气势、音韵、节奏等。如歌德所说的,“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传授字、词、句、段、篇的知识和运用规律,使学生有了理法基础,能对语言技巧和文章理法作出分析,以准确地把握分寸感。

理法分析一般可以采用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即阅读时,首先应当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继而“用自己的眼光通读下去”,以把握全篇文章的语脉文思,并进而对局部的标点、词语、句子,乃至段落产生正确的感知。这种方法,正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顺序。它既符合语言规律,又符合儿童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因而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课文中有许多精美的诗文,它们形式灵活多样,语言优美,思想内涵深刻,教学这些作品,可采用“欣赏法”。即以审美为主干的阅读方法。在这种学习过程中,首先打动学生的是美,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表达形式与结构。像傅雷先生谈到欣赏《长恨歌》那样:“看的时候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分出段落看叙事的起伏转折;二是看情绪的忽悲忽喜,忽而沉潜,忽而飘逸;三是体会全诗音节字韵的变化。”理法分析还可以采用“动态分析法”。即在理解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和表达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深究为什么要这样写?除了这一种写法外,是否还有别的写法?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高效能的阅读过程。由于能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原文进行比较,学生能更好地领悟作者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匠心,甚至读懂书上没有的东西。如作者由于种种原因表达时采用隐晦、幽默、含蓄、影射等“障眼”手法。

人一接触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之中得到语感的训练。语感能力,只是部分地而非全部地来自于阅读实践,还可来自于写作实践。因此,把“吸收——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或听说结合,或读写结合,或多项交叉结合,是语感训练的最佳模式。如特级教师丁有宽提出的“读写结合”教学法,就是一种有效地训练语感的教学方法(丁氏总结为7条读写对应规律和50个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