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线实训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3 11:28:0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测量放线实训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测量放线实训总结

篇1

我校测量课程自2005年秋学期开始进行课改,实施来三年来有很多收获和思考。

1 成功之处

1.1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上课模式和师生的角色安排。不再是一周4课时,学期末集中1或2周的实习,不再是上完相关的理论课后安排1次相关小实验;而是集中3周的实训。学生的学习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不再是听众和配角,而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充分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也不再只是主讲者,而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和评价者;不再只是站在孤独的讲台上,而成为了一个快乐的分享者。

1.2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测量课改不仅摆脱了理论教学课与操作实验课相分离的教学形式,而且将教学的每个理论要点贯穿于学生的各个实训任务中,使学生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学习,使测量课真正成为一门操作技能训练课。测量课只有加强实践技能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才能使学生把测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学以致用。学生必须亲自动手操作仪器,实际操作完成各项实验实训项目,才有可能获得测量放线的知识。

1.3合理的评价和考核机制。测量课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针对每个实训项目先自我评价自己掌握情况,每组组长再评价每个组员该实训项目完成情况,最后由教师对各组间的实验情况进行反馈总结,将学生的纵向评价和横向评价相结合。测量课的考核采用笔试和操作考核相结合,并且以工代考。学生以取得测量工技能证书为学习目标,考核的内容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有明确的指导性,这种考核机制对学生的评价起着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课程内容设置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素质培养。自2005年制定测量课程标准后测量课程内容有两次重大调整,第一次调整课程内容设置为项目任务,将基本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放线方法融合到各项任务项目中,将本课程的性质定位为测量放线。第二次调整是本学期开始增加了测量控制和综合训练,删减了光学经纬仪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从方案设计到定位放线、组内先自检验线后再由组间互检验线并填写相应的验线报告,使学生了解测量定线施工全过程,更贴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建筑测量员。这种变革更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社会人才。

1.5测量课改提升了教师的素质。首先,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念。通过教改教师认识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在测量实训实践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其次,提升了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教师参与课改实践,编写教学大纲,设置课程内容,制定授课计划,编写实用的校本教材和配套的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报告,制作课件,对教师的业务能力都是一个很大的提升。最后,铸就了一个团结合作勤奋的团队。遇到问题,教研组成员互相商讨,遇到困难,齐心协力解决。测量课改三年来,我们一边积极探索着,一边反思调整着,大家都无私奉献着,很少计较个人得失,互相支持,共同进步。

2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研究课题

课改实施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测量课改实施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课堂管理问题。因为测量课改后分项目教学,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通过学生分组实训操作来实施。课改后教学过程开放了,教学时空开放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起来了,学生很兴奋,很自由,一组4―5人围着一台仪器,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如何在当前课改形式下,组织好教学,管理好课堂,这是每一个教师都要正视的问题,也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以下对策谨供参考:

2.1明确课堂规范。第一次课就要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课堂上禁止的。

2.2重视课堂教学目标对课堂管理的制约作用。正确的目标本身具有管理功能,直接影响着课堂活动,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教师创设好每一次课的教学环境并对教学内容作出合理的安排非常重要。

2.3注重学生自我管理。每组设立组长、副组长,安排好各组每位学生的任务分工,例如学习仪器的使用,每组中每一位学生采用轮流操作互换,1位观测,1位记录,1位计时,1位检查,没有学生闲着,课堂纪律自然井然有序。

2.4抓好课堂“头与尾”。课堂的开头和结尾,即组织任务教学和反馈总结的课堂前后10分钟,对课堂管理非常关键。每个实训项目结束一定要做到回教室集中总结,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能使我们的测量课做到形“散”神不散。

2.5密切关注教学状态,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教师及时分析把握教学目标与课堂管理现状的偏差,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课堂气氛,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调整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魅力,动态地管理好课堂。

3.结语

实施课改后,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变了,学习变得积极了主动了;教师也变了,上课心情愉快了。

参考文献:

篇2

我们建筑工程专业在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通过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将教书育人与生产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4 个学期的专业素质教学、2 个学期的职业技能培训、2 个暑期和1 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实现工学交替。在此过程中,强调严格的质量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训条件的建设,并建设集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教材,为工学结合提供保障。我系采用教、学、练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组织灵活安排,课程学习集中,即连续安排在一个上午,先在课堂上课,学习基础的专业的知识、方法以及仪器的构造和使用、CAD 工程制图、建筑力学等专业课,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训,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必要时进行操作演示。这个教学模式的好处一是边学边做,容易掌握;二是课堂活跃,学习积极性高;三是学习时间灵活安排,可根据内容与难度调整实训时间的长短。

教师主要是布置任务、督促检查、适时指导、认真总结和评定成绩。学生的自主性很高,都能自觉地甚至你追我赶地完成实训,专业技能与操作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工作作风、人际交往和团结协作等方面也得到了锻炼,因此深受学生的欢迎,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能提高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我们学院建工系与省内及省外三十多家建筑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教学实习阶段,老师或工地技术人员现场讲解有关专业知识的内容、方法和要求。顶岗实习阶段按照学生家庭住址适当安排学生到相应工地现场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实践活动。学生身临复杂的施工现场环境,印象更加深刻。

篇3

我们建筑工程专业在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通过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将教书育人与生产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4个学期的专业素质教学、2个学期的职业技能培训、2个暑期和1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实现工学交替。在此过程中,强调严格的质量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训条件的建设,并建设集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教材,为工学结合提供保障。我系采用教、学、练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组织灵活安排,课程学习集中,即连续安排在一个上午,先在课堂上课,学习基础的专业的知识、方法以及仪器的构造和使用、CAD工程制图、建筑力学等专业课,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训,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必要时进行操作演示。这个教学模式的好处一是边学边做,容易掌握;二是课堂活跃,学习积极性高;三是学习时间灵活安排,可根据内容与难度调整实训时间的长短。教师主要是布置任务、督促检查、适时指导、认真总结和评定成绩。学生的自主性很高,都能自觉地甚至你追我赶地完成实训,专业技能与操作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工作作风、人际交往和团结协作等方面也得到了锻炼,因此深受学生的欢迎,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能提高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我们学院建工系与省内及省外三十多家建筑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教学实习阶段,老师或工地技术人员现场讲解有关专业知识的内容、方法和要求。顶岗实习阶段按照学生家庭住址适当安排学生到相应工地现场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实践活动。学生身临复杂的施工现场环境,印象更加深刻。

篇4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迅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来了就能上岗的,既有理论、有技能,还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与此同时,建筑工程中大量的新型测量仪器与新的测量技术也不断地被采用,这些都对中职学校《建筑施工测量》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改进中职《建筑施工测量》课程教学方法使其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相适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建筑施工测量》课程性质与要求

《建筑施工测量》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属于职业岗位课程。通过《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测量仪器及工具的操作技能,了解先进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课程要求以建筑施工测量规范为标准,进行各等工程建筑规模区域的控制测量、区域场地测量、建筑物定位测量和施工放线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工业建筑施工测量、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建筑物变形施工测量和竣工测量等,具备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较全面的技能,达到中、高级测量放线工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二、课程现状与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在中职学校开展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一是教材内容跟不上工程实际要求。教材所涉及的测量仪器以微倾式水准仪、垂球对中式经纬仪和钢尺等传统的老式测量仪器为主,而当前施工现场所广泛采用的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和GPS等在教材中提及甚少,与实际现场脱节;此外教材包含的理论内容过多,现场图片和实际案例少甚至没有,与岗位实践联系较少。二是理论课程教学方法陈旧。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一言堂”、“填鸭式”、“黑板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授课原理偏多,出现了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这样不良的教学现象。三是测量实训课程不能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由于经费和场地等问题,导致学校测量仪器设备有限或更新不及时,测量实训内容空洞,学生实践无法与实际工程紧密联系。

三、改革教学方法,适应企业岗位要求

从当前中职学生的就业趋势总体来看,还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不协调,即社会上既有大量找不到岗位的劳动力,而急需的岗位却招聘不到人。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在企业需要的是来了就能上岗的,既有理论、有技能,还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另一方面建筑施工测量随着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先进的测量技术与仪器被不断的应用,这些都导致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我认为改革当前《建筑施工测量》教学方法,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建筑施工测量》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1、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解决了中职学校所采用《建筑施工测量》教材内容跟不上工程实际要求和传统黑板教学不易教学的问题,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授课的主要形式,教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用于理论课程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内容信息量更大,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如在讲解全站仪构造与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在授课的PPT课件中加入有关全站仪的视频和图片,既可以使学生产生了视觉记忆,也可以使学生直接观察并动手操作,这样不仅可以令学生很快熟悉测量仪器,还有利于学生对仪器操作的掌握。此外还可利用网络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借助微信、贴吧和QQ群等网络平台关于上课所涉及的问题和与测量相关的学习材料,以便课后学生可以交流、下载和学习等。

2、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打破传统的“一言堂”和“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讲练结合、任务驱动法、讨论法和自主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如根据教材内容决定教学方法,对于教材中难理解和重点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工程测量实例边讲边练,精讲精练,对于非重点及了解性的内容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学。此外教师还可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建筑施工测量知识和收集的有关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组为单位完成某工程项目测量方案的设计,然后各小组将其测量方案向全班进行展示,展示后全班同学讨论该测量方案优劣,最后教师再进行概括总结和评分排名。总之在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又提高教学质量。

3、成立测量兴趣小组

学校通过选拔理论成绩优秀、动手操作能力较强且对测量专业充满热爱的学生成立测量兴趣小组,学校为他们提供各种条件,目的使这些学生在课余时间得到锻炼,对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更加熟练,对仪器的使用更加精通,对测量工作的应用领域更加了解。同时,测量兴趣小组的一些活动,把学生们学习测量技能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们之间共同学习,建立起很好的学习氛围,也可以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积累实践经验,拓展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并在学生中起到示范作用。

(二)、《建筑施工测量》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建筑施工测量》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因此实训课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门课程掌握成败的关键。通过实训课程的学习,既可以将学生所学的测量理论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实践,又可以培养学生操作仪器动手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建筑施工测量》实践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训课程模块化

摆脱根据现有教材制定的实训课程计划,由指导教师和企业专家编制一套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建筑施工测量》实训课程教学大纲即校本教材。这样实训课程以每一个测量技能项目模块为核心,辅以相关的仪器操作技能知识和测量理论知识进行模块教学,按学习难易度分为初、中、高三级共13个实训模块,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实训课程教学。这样针对人才岗位需求所编写的校本教材,由于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大大增强,极大地提高了《建筑施工测量》实训课程教学的质量。

2、加强校企合作

让一些用工单位直接渗透到《建筑施工测量》实训课程环节中,比如为中职学校提供建筑施工测量行业最先进的实践教学设备设施,提供实习的场地供学生参观学习,甚至派单位的技术骨干直接参与实训课程中,这样既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实践训练,又以企业要求相关知识进行岗前技能的训练。这样校企的深度合作,即缩短了教学与实践的距离,也解决了供需错位的难题,实现了教学质量的跨越。

3、将竞赛的模式带入实践教学

在实训课上课前,将实训任务分发给各个测量小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实训课中,以最快、最好、最准完成这项任务为第一名。这样为了准备竞赛,学生就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外寻找资料、与同学协作、交流和讨论、进行反复学习和实践。通过这种以赛代练的实训模式,使学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风,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赛促教,从而达到实践教学目的。

总之,我们要本着中等职业教育的总体方针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演示为辅,发挥学生主体性,不断开拓创新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建筑施工测量》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篇5

根据建筑施工与管理的现场实际方法,模拟搭建出建筑施工各工种联合作业综合教学平台,从识图、预算、测量、放线、建筑施工工艺、各工种配合施工等一整套系统的环节再现施工工地现场场景的教学模式。体现现场施工全过程,将各类单一专业工种结合起来,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建筑施工现场的氛围,加深感官认识。我们引导学生学习建筑(工民建)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建筑工程?我认为建筑工程就是把人类的思维想象从图纸的线条、文字、符号、数字的东西转变成实物的过程,把抽象的东西用一套系统的组织方法在一定的法律规范要求下用各种建筑材料和工艺及前人经验堆积成有很高艺术性实用性的物体(大厦、桥梁、涵洞、道路等)的过程。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创新,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统一的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扩展教学内容

严格按照国家技工类学校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由于地域专业不同可适当调整30%的自主教学内容。根据这条,我校实训中心从建筑施工专业特点及我校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适当调整了一些课程的课时量。将相关设计理论课程适时减少1%,同时增加开设了教学大纲没有涉及但是实地建筑施工中必须使用、涉及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3G101-14平面布置法系列图集。在调整教学大纲中实训中心上报学院,经教研后,批准执行。技工院校就是理论知识让学生知道,够用就行,但必须让学生在各专业工种方面有很强的动手实际操作能力。这也和建筑施工企业里对技工、技术管理人员的要求是一致的,就是对建筑行业里要求的应知应会的技术技能必须掌握。这也是对施工员、技术员、各工种高级技工、测量工、放线工、瓦工、木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抹灰工、安装工、防水工等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同时是对项目经理、工程师、建造师、基础知识实务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步骤

由于教学和实际建筑施工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在实训教学中还必须先引导学生从单一的知识技能工种学起,最后按学时课程安排再糅和到一起,进行系统的建筑综合模拟施工现场教学,教学平台搭建,建造建筑物对学生进行指导实训。把建筑施工管理与规范、识图、预算、放线、测量及各工种配合联系起来,进行实训教学,使学生能够达到对所学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一个完整的一体化认识过程,领悟所学的专业工种之间的内在关联。

比如学习工程预算,首先要能够看懂看清图纸。建筑施工图是指导施工必不可少的依据。当拿到图纸后先看清说明,了解其建筑物的位置,长、宽、高、层,结构类型,当我们大概对其了解尺寸、楼高后,再看平面立面和结构。看图时掌握这样一个流程步骤:先看大后看小,先看外再看内,先看基础再由低向高看逐步了解清楚。也就是先看大的外形尺寸、主轴线尺寸再看小的构件尺寸。先看外形总的长、宽、高、层数,再看各轴线尺寸、隔间、楼梯等构件细部尺寸。搞清楚这些尺寸后再计算出各种建材用量及所用型号、规格、用量――这也叫抽量。然后把各种建筑材料用量、施工机械安装、人工等施工环节按定额规范进行换算。最后按国家规定企业取税标准取税,完成预算工作(这里我必须强点一下,让学生学习工程预算必须先由手算学起,然后学习软件操作,给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施工管理人员在项目经理的指挥安排下熟悉施工图后按现场实际情况作出施工方案及施工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进度计划,画出横道图或施工网络计划图,安排好材料进出场通道口,路面硬化,钢筋制作,搭好临时设施以保障施工顺利进行,资料员做好资料采集存档。测量员按图纸标注的基础定位建筑物标高,按规划红线定位建筑物坐标所处位置,测出具体尺寸设定出固定测量控制桩,做好工程项目测量工作,勘探人员做好勘察报告。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管理技术人员,按图放线定位,对龙门桩(板)及附近远投射坐标控制点要做好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免施工过程牵动毁坏影响施工中复查。勘探报告要做土质土层、地下水位等地质水文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要准确,为施工提供一手技术资料。这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及保证组织施工方案计划顺利完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进行基础开挖夯实碾压过程中,因建筑物结构不同,地质条件不同,设计图纸时所用方案也不同。常见的基础有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箱形基础、板式基础、环形基础、伐式基础、桩式基础、墩式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各种不同形式基础的作用和优缺点。为什么在不同的建筑物采取不同的基础形式。在多层砖混、框架结构或土质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一般设计采用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箱型基础、板式基础、环形基础、伐型基础,他的优点是采用自然浅基础工程造价低,节省资金,容易施工,能够完全达到承受建筑物的上部荷载要求。那么如果该建筑物属高层,结构为框支架剪力墙结构而浅层土质不良,无法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变形和承载力的要求时,只能利用坚实的深土层或岩石做持力层,就必须选择桩式基础,墩式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的基础方法。由于土质的坚硬程度不同采用开挖方法也不同,因此使用的设备工具施工方法也不同。

当完成了基础开挖,地基夯实、碾压后,经验槽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就进行钢筋工种施工。首先要进行钢筋的翻样。那么钢筋的翻样是什么呢?钢筋的翻样就是把施工图上所标注的各型号、规格、长度的钢材转换成钢筋工制作前的料单数据的过程。翻样搞不好就难以保证钢筋工程质量和造成钢材浪费,其后果是对施工方企业本身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钢筋工拿到下料单后方能按单下料,进行钢筋制作,制作过程中对二级钢Φ12以上钢筋弯曲时一定要达到图纸要求的角度和对焊对接规范要求。不管使用机械还是手工制作时的弯曲角度都应掌握好技巧,最容易出问题的是悬挑梁弯起筋制作时的弯起角度掌握,由于次类钢筋用料一般都在Φ25以上的大号螺纹钢,加工制作比较难掌握,因此在弯曲一些异型箍筋和挑梁、雨棚、楼梯等扣筋或挑筋时也应加以注意工艺细节。制作完成后进行钢筋绑扎一定要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如遇到框架梁、挑梁、框柱必须有加密箍筋。板式基础、框架屋面、挑檐、雨棚、楼梯等构件设置双层配筋应加力筋以保护支撑。钢筋工作业的同时,架子工,机械工穿插陆续进行,为各工种做好服务工作,以及安装好塔吊,垂直升降机(大型机械设备在土方开挖时同步进行安装就位),并搭设脚手架安全网确保安全施工顺利进行。

木工模板支设工序开始。木工在支模前由木工工长按照施工图纸尺寸做出放大样也就是配模清单,配置钢模要配好钢筋的各种型号、数量,木模要按图纸尺寸拼接模板。先配备大料再配备小料,既省料又省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增加企业成本造成经济损失。配模后进入支模阶段,先支柱再支梁和其他构件,按施工工序进行,以保证构件形状尺寸和位置大小,确保模板具备一定的刚度、强度、平整度,接缝严密不漏浆,安拆方便。

接着进入混凝土浇筑环节,为了使混凝土拌和物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作性。必须由这三个方面决定:流动性、黏滞性和保水性。在施工工地上常用坍落度试验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作为流动指标,坍落度或塌落扩展度愈大表示流动性越大,对坍落度值小于10L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和物则采用维勃稠度试验测定其稠度作为流动性指标,稠度值越大表示流动性越小。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主要通过目测结合经验进行评定。影响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因素包括单位体积用水量、砂率、组成材料的性质、时间和温度。在砼施工中由于原材料和外加剂及生产工艺方面,搅拌与振捣、养护温度、湿度和龄期的因素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在施工时一定要先看清商品混凝土运输单上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强度标号、塌落度数和出盘时间记录。现场搅拌一定要按实验室出具配合比转换成施工配合比进行集中上料,集中搅拌,集中控制,机动出料,严格控制搅拌制度。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应配合木工看好模板是否完好,防止跑模漏浆,并且配合钢筋工看好钢筋,防止浇筑过程中钢筋移位。一定要按施工规范筑捣以免出现蜂窝、麻面、露石、露筋、空洞等混凝土的质量事故。冬季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防范保护措施。

随后其他工种:瓦工(砌筑工施工中的技术要求,砌筑编组形式―丁一条、满丁满条、满条、满丁、两条一丁、梅花丁、三条一丁等,砌筑方法―二三八一法,三一法以及标砖、多孔砖、空心砖等不同材料的不同砌筑技术。任何砌筑形式、方法都必须遵循着他的技术要求和行业规范,以及横平竖直,灰浆饱满,组砌得当,接槎牢固,垂直度、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在这里还要将砌筑中墙体细部构造做出示范,对墙体勒脚的防潮防水要求,墙体与窗框连接处防风、防水处理,砌筑女儿墙必须做泛水及非承重墙隔热、隔声、防火、防水、防潮),水电暖气,管道安装,防水处理(建筑防水工程特殊部位的防水处理,变形缝对地下室防水不太有利,应尽量设置地下管道,地漏、窗井等处应有防止拥水、倒灌的措施。穿墙管沟,埋件、变形缝及墙身角隅处,地下室采用防水或防潮做法均应采用严密防水措施,当有金属管穿越地下室墙体时,应尽量避免穿越防水层,其位置尽可能高于地下最高水位,以确保防水层的防水效果。)等,按施工组织计划要求相继进入施工阶段。主体完成后进入抹灰等室内外装饰。

在这个实训综合平台建设中,要让学生懂得各工种穿插施工和平行施工的重要性,做好各施工工种的穿插配合支持协调工作。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

建筑专业的实训教学从开始单一工种的教学模式,随着课程内容从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入,逐渐进入多工种综合教学模式。将整体的建筑专业施工过程模拟一遍,从识图、定位、抄平、放线到做基础,按照图纸设计要求针对不同基础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按照五种基础: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箱形基础、板式基础、井格型基础在结构差异上进行比较的教学方法。柱、墙体、梁、楼梯和板等其他建筑构件的连接及施工方法逐一讲解,再涉及各种墙体的连接和梁、柱的连接方法。综合各工种实训:测量放线工、工程预算、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瓦工、防水工、架子工、粉刷工、装饰工、机械工、安装工(水、暖、电、气)等各大工种的联合教学。组成从基础到主体、屋面、抹灰、装饰、防水处理、安装等整个施工工艺演练,建立教学平台,展示操作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各工种搞好配合,还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处理好隐蔽工程事项,做好检验、签证工作。对各工种施工工艺作业中易出现的行业通病,做重点讲解。把防范措施和处理办法根据综合工种教学过程相关内容突出讲解。

四、教学定位

在实训教学中详细模拟各种不同结构的建筑物及其构建的施工方法,根据不同结构不同类型讲解其施工规范要求和行业通病的防范及处理办法,使学生真正了解建筑识图、工艺、材料、管理及其行业法律法规。我认为作为一所技工类建筑院校,首先要定位准确我们的教学目的。目的的重点是让学生学精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及识图和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技能技术及建筑施工实务,建筑工程施工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施工管理技术性人才。

五、以客观促教学,调动主观能动性

做好技能比赛常态化工作,促进实训教学工作效果的检测。将技能比赛作为实训教学的一部分,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在比赛中发现问题,以赛加深学生对实训课的认识,提高学习积极性。发现实训中的薄弱环节,及时作出调整,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六、加强案例教学

在实训综合平台的基础上以模拟案例进行教学,有针对性设置各种结构的案例。酌情按学生所学专业时间的长短和知识的深度进行,综合性案例能够直观地把学生的理论知识对应地转换成实践技术技能本领。总之,技术教育应该把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技术技能工艺以最简单最易懂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在实训教学方面我们要遵循着以理论学习作指导在教学大纲以外应加强专业实用的教学模式。首先在学生专业学习中既要保证理论课和实训课建筑施工单一工种的实践动手学习,又要基本了解所学的专业概况和发展前景;其次着重熟练掌握各工种施工工艺的技能技术,讲技巧动作达到规范化,对施工组织、施工技术、识图、测量、法律法规和材料以现场施工过程为标准,做到熟练化;在此使学生能够综合各种专业工种技术技能,在实训教学现场模拟建筑施工工地现场情形充分演练。从做招投标、预算报价、合同签写到拿到施工图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布置、抄平放线、基坑或桩基施工到主体封顶。主体施工过程中各工种穿插作业,相邻工序尽可能平行搭接,主体建设中机械设备安装使用,防水工工程,水、电、暖、气安装工程及内外粉刷装饰装修,最后清理现场。以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为标准进行强化测试训练,还要充分开拓学生的创新思路,对施工工艺和新型材料进行革新,并写出论证资料,作为对学生成绩的考评依据。

结语

综合实训的教学强化工作,是对所有施工过程的归纳和汇总。在强化综合训练时对课程编排做出的适当调整,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为技工教育的学生,抢占就业市场获得了主动权,为祖国建设培养出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97)[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龚世杰.混凝土施工新技术[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郭中林,姚谨英.混凝土工[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赵志晋,应惠青.建筑施工[M].同济大学出版社.

[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6

一、绪论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广大的高等职业教学工作者为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在众多的高职教育改革研究领域中,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整个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项目为主导,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是将传统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并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让学生直接参与完成整个项目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普通高中学校的扩招,高职学校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总的来说,进入高职学校的学生普遍综合素质较差,自我抑制能力较差,自信心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情绪不够饱满。本人曾在三个方面对往届学生的学情做过统计:1、上课发言情况:发言比较积极的学生只有一少部分,发言一般的学生近一半,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很少发言,甚至几乎从不发言;2、学生作业情况:由于学生基础不一,两极分化严重,一部分学生每次任务都能完成,另一部分学生只能做出部分作业,个别学生一点也不会;3、自主学习情况: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主动学习习惯没有真正养成。此外,目前的大多高职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内容比较陈旧,教学过程只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的完整性,缺乏学习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以项目为主导,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传统与实践相互独立,分开进行教学很难适应现在的高职学生特点。“以项目为主导,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将专业课程从传统性教学向应用性教学转化,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倡导自我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就能更好更快地适应行业的需要。“以项目为主导,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是将课程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项目,再将项目细化为具体的任务,将学生引入真实的职业环境。希望通过“以项目为主导,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兴趣,激发学生主动研究和探究新事物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学习获得相关专业职业技能。同时,通过“以项目为主导,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探究具有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现以全站仪实训为例,谈谈“以项目为主导,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全站仪实训这个项目下面分为多个任务,包括全站仪的基本认识,全站仪角度,距离,坐标测量及放样等。这里以全站仪平面放样来说明这种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

布置任务-----教师为学生提供本次任务的控制点资料,要求学生利用全站仪进行建筑物平面位置的放样。

制订方案----学生准备工具及仪器,熟悉场地,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然后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确任务要求和完成任务的方法并编制测量方案。

教师演示----学生配合老师完成一个点位的放样,让学生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使用方法和放样过程。

分组实施-----学生根据测量方案分组实施,教师进行过程指导,各组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成果评定-----在测量放样工作完成后,学生先进性自评和互评,教师再对每个小组的成果进行检查,最后教师结合每个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确定评价等级,并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总结。

四、结束语

“以项目为主导,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很适合当前高职学校进行技能教学的方法。它既要求教师在课前查阅大量的资料,收集相关知识及案例,确定出符合实际的项目实施任务和项目评价表,又要求学生主动协作,动手实践,积极思考,一举多得,大大提高到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的亲和力,师生形成良性互动,使学生更愿意学教师更愿意教。然而,如何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此教学方法,使之更加行之有效推而广之,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参考文献

篇7

准确进行岗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职业能力要求是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方向、强化岗位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我校对中专生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进行了重新定位。主要表现在:①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即一线的管理者和劳动者。②以能力为本位,贯彻“够用为度,按需施教”的原则,不再追求各个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③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他们今后继续进修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现阶段市场需求,工民建专业主要培养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其覆盖的职业岗位有材料试验工、木工、砖瓦工、抹灰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油漆工、防水工、测量放线工、架子工等职业操作岗位的工作和施工员、预算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工程监理等基层管理岗位的工作。

2 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2.1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2+1”分段模块教学模式。将三年教学分为两段,前两年左右为公共教学阶段,完成文化基础、公共专业课及基本专业技能训练,最后一年左右时间全部为实践教学阶段,按专门化方向分流,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强化训练。既可以按单一岗位形成不同专门化方向,也可由两个或几个岗位组合专门化方向。

2.2 全面推行“两证一书”毕业标准。“两证一书”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之一,也是衡量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技能的重要标志。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培养计划之中,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及专业的特点,由学生自由选择两种职业资格证书。近几年,我校学生在毕业时要求既能达到中等学校学历教育水平,又能达到相关职业资格要求,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2.3 按能力本位要求重新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按能力本位要求,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通过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专业各专门化方向相同和不同的知识点、能力点,从而构建出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时,体现职业教育既是学历教育又是就业前培训的思想,突出职业能力训练,打破学科界限,构建综合化课程。

2.4 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我校工民建专业的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的以《建筑制图》、《建筑结构》等理论教学为主,取而代之的是以《建筑施工》课程为核心展开教学,增加《建筑施工》课程课时量,同时将近年来在建筑施工中普遍运用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采用的新型材料和高效设备等内容纳入课程教学内容,增设工程监理方面、工程质量检验方法等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适应市场、企业的需要。努力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增加教学的信息量,适应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尤其增加与施工技术相关内容的信息量,通过观摩录像及多媒体教学片,了解各种建筑施工的基本工艺技术和现场管理方法,为实训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2.5 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行实践教学课程项目化管理。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实行项目化课程管理,制订较完善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实施实践教学项目化课程考核措施。紧紧围绕施工这条主线,突出专业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删除超越中职层次的内容,将近年来在建筑施工中普遍运用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采用的新型材料和高效设备等内容纳入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3 着重解决三个问题

篇8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12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规范教学。对于中职土建类专业而言,专业课程内容是否与职业标准对接,课程所承载的专业技术是否先进,课程体系是否科学、规范,如何去粗取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教育工作者在课程建设中且行且思,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加强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不断总结与验收课程建设成效。

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参照行业中施工员、质检员、工程测量工等关键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调整课程设置,将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证制度相结合,建筑测量放线工、制图员、一级BIM建模师作为职业资格必考项目,造价员、施工员、安全员等作为教学参考,将考证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融合到相应的课程教学中,完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考取资格证书为抓手,发展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校企共同制定与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与推行“教师与工程师(双师)育人制”教学,如建筑CAD课程教学中引入中望企业的前沿技术与专家力量,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中引入广联达算量、钢筋抽量等技术与专家力量。引入企业元素,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使岗位人才培养规模化、制度化,实现学历教育与企业培训的对接、毕业与上岗就业的对接。

二、打造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围绕建筑CAD、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四个关键领域进行优质课程开发,建设以能力培养、任务引领的专业核心课程,形成规范可行的课程教学大纲。使用翻转课堂与微课、慕课等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设计,丰富教学资源,以增加课程引力、引领专业发展,并发挥优质课程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发展专业实践教学课程

所谓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本专业所需的知识、技能的实际操作活动。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专业实践的兴趣很高,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一般比理论课和文化课的教学效率高,加大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程教学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征。

首先,建设完善的校内外实训条件,根据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积极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形成校内外结合、仿真性生产环境与真实生产氛围相结合的课程实践教学环境。其次,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实践教学设计,制定目标,严密组织,有序开展课程实践教学。

四、再开发新技术课程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是继“甩图板”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又一次技术革命。BIM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能,有着越来越大的社会需求,正在成为我国就业中的新亮点。为引领中职教育,提高BIM技术在土建类专业中的普及与应用,校企合作再开发核心建模课程,展现BIM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建筑表现力,有效填补了已有课程体系中BIM技术的空白,为课程结构注入新的职业内涵色彩。

五、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有效的课程评价是教学效果的推手,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回头看”,应完善课堂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和方法多样化、评价内容多维度、评价环节多重性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能充分发挥激励、鉴定、反馈等功能,规范课程教学过程,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总而言之,突破传统相对固化的课程实施方案,捕捉职业内涵变化的新信息,对接职业资格标准,大胆开发新课程,淘汰旧课程,不断优化、创新专业课程结构,促成职业标准、岗位规范进入课程内容。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特长选择不同的岗位发展方向,一专多能,有效提升职业能力及其在不同职业岗位之间的转换能力,增强就业优势。

[ 参 考 文 献 ]

篇9

伴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以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贱能力为主线的各种实贱性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迅速推广应用。但在实贱教学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目标上,还只是注意到与理论教学的简单对应,并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贱课程体系,使实贱性教学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可操作性,试行起来不切实际,效果难尽人意。

2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过分强调实践性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有它自身的学科特点,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前期课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可是,现实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做法,如:数学、力学是该专业的基础课,可目前在部分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严重消弱了数学、力学等基础性学科的教学,否定它们在本专业的重要性;片面强调实贱操作能力的培养,追求短期效益,而不从根本上去考虑整个体系的真正内涵。这种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和没有经过系统培养的工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

2.2没有形成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

现有的实贱教学只是按知识结构而没有按能力结构实施技能训练。实贱教学和技能训练没有打破学科界线、专业界线甚至是课程界线,因此,实验或实训只是单一的或局部的技能训练,不能提高综合技能;技能培养规格没有按照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企业的技术应用水平和对技能型人才的真正需求进行,很难培养出高等级的、适用性强的职业技能人才。

2.3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差,知识运用能力低

从目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理论与实贱能力相融合的“双师型”教师为数不多。有些教师从学校毕业后便直接进入教学岗位,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实贱经验。在讲授理论和指导实训时缺乏真实性和权威性,不能有效地组织实贱教学,从而使教学与社会脱节,教学质量也随之难以保证和提高。

2.4实训基地的规划和建设不具备良好的社会功能

实训基地的规划和建设,仅仅停留在院校内部层面,没有站在社会实际需要的角度结合行业的发展、企业的需求进行,因而实训基地建设得不到行业和企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因此,所建设的实训基地不能很好的服务社会,对社会的贡献也就不大。以这样的实训基地所培养的职业技能人才,与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一定的距离。

3改进办法

3.1更新教学观念,调整课程体系

从工程建设角度来说,建筑工程技术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基础,同时还应掌握建筑结构的分析与计算、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及地基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高职生经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和理论知识的支撑作用,获取一种可以在工程实贱中终身受益的理论功底、科学素养和发展后劲,使现场的施工技术更合理、科学地实现。

该层次的毕业生经过系统化、专业化学习后,应具备建筑、结构、设备施工图的识读能力;能够进行建筑材料选择、检测;具备建筑施工测量放线、标高引测的能力;具备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初步编写和施工组织初步设计的能力;能编制施工图预算、决算和投标报价、合同管理、施工索赔;能分析、解决施工中的实际问题,预防、分析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一般能力;具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他们是施工现场的懂技术、会管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施工企业中的技术应用型操作人才。

3.2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训指导水平

实训教学应当体现建筑工程的最新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操作流程、管理水平等内容。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贱技能、现场操作技能以及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要途径有:(1)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贱技能培训,使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国内与国际新理论、新进展情况;了解新工艺,学习新技术,积累实贱经验,掌握过硬的生产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训指导水平。(通过校企合作,从企业和社会,特别是相应的校外实训基地所在单位选聘有实贱经验的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或能工巧匠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担任实训教师。

只有教师走出校门,与建筑工程一线多联系、多合作,通过现场实贱,积累经验、素材,才能将枯燥的结构、材料等知识趣味化、生动化和具体化,才能使课堂教学形象直观,学生乐于接受。

33编写与实践教学内容相融合的实训教材

实贱教学改革应该与教材建设有机结合。通过编写实贱教材的形式,可以更有意识地对训练内容进行系统的理论描述、概括和总结,不仅可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而且能够真正做到理论照着实贱说、训练遵循理论做。真正做到一体化教学,并带动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建设。

实训教材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实训教学效果,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缺乏系统的、高质量的实训教材,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训系统。在设计实训资料时,也没有充分考虑高职院校生源的不同情况,针对专业基础不同的学生设计相同的实训资料,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实训教材的编写应当向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和资深的从业人员请教、学习,因为他们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材。在教材结构上,应充分吸收和借鉴其他院校教材的成功经验,多采用实际案例,使教材更具生动性和说服力。实训教材仿真度要高,尽可能全面反映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学生学起来才更有兴趣。另外,对于生源结构和专业基础不同的学生,应安排不同的实训资料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34校企合作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

高职教育事业的出现和发展,并非是社会为了解决职业教育问题而特别推出的,相反,因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自然催生了职业教育的出现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教育必须自觉地服务于社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遵循行业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满足企业的实际经营需要这就是实训基地具有的社会性。所以,实训基地建设一开始就必须融入到社会经济中去,让其归属于社会,把为社会服务放在第一位。摆正了这种关系,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就会自然而然地与社会经济发展趋于一致。

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规模、模式、格局、功能和技术含量等,都应该由区域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决定。只有请行业、企业参与,才能知道他们到底想什么、要什么和怎样得到,以便更加明确高职办学理念和方向,更加明白培养什么样的技能人才。也只有让社会、行业和企业参与其中,才能将企业的先进应用技术、设备、新产品、新工艺等以生动的方式引入实验、实训教学中去,使之具备工学结合功能。这样培养出的职业人才,才会受到社会欢迎。

4结束语

篇10

作者:李艳萍 张义勇 梅涛 韩士利 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目前,专业课老师参加社会实践少,老师只能在课堂上讲解一些计价规则、概念等基本理论知识,也就是缺少双师型素质教师,学生课堂上学习缺乏主动性,这样的专业课枯燥无味,大多是采用灌输式、板书式教学,课堂上学生只是记笔记,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了,却不知道从哪入手。校内外实训基地少,与计价单位和园林企业联系少,校企合作不到位等多方面因素,[1]使学生的学习脱离实际,主要是缺乏已建成的工程和其对应的工程预算书样板的案例分析,使得学生难将设计、施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致使学习成效一般。

理顺课程设计思路根据园林工程项目建设的程序,不同的行业组织在项目的建设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及相应的作用,教学内容以建设单位完成项目的建设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完成项目的实施构建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园林项目的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以具体园林工程招投标、园林工程预决算等任务为中心,以真实的项目和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设定培养目标,以园林工程项目为载体,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对企业具体项目的提炼与选择,在真实性基础上构建了学习性的环境,实现“企业真实”与“课堂学习”的整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设计根据园林行业岗位的需要,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以完整的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园林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工作过程为中心,以不同的工作项目和任务为核心划分教学单元,以生产实践工作任务为途径,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教学的内容紧紧围绕职业能力标准,以操作流程为主线体现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构建“做中学、学中做、做中问、问中做”的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课程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教学理念。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内容包括园林工程预算定额内容,园林工程量计算方法,施工图预算审查与竣工结算,园林工程施工合同,园林建设工程的招标与投标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包括五大项目(表略)到以项目教学为载体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先确定学习完课程后完成的综合项目,围绕着综合项目实施,将每一项目通过若干个任务来实现;确定的五大项目分别是:园林工程招标,园林工程投标,园林工程开标、评标、定标,园林工程合同,园林工程竣工决算。每一部分都是按照项目为载体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如招标标底的编制,首先根据园林工程综合施工图纸,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学习任务,再讲解相关知识,如标底概述、预算定额、预算程序、预算费用的组成、预算书的组成、预算的编制程序等,根据相关知识进行任务实施,再制定出完成任务的考核评分标准,最后总结相关知识。

结合项目实例,精讲多练依据该课程的特点及园林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针对学生分配到工作岗位进入角色慢的特点,积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迅速地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融合在一起。例如学完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和规则后,搜集各种各样施工图纸,不仅会计算各个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而且教会学生套定额、会取费等,和实际工作完全一样。理论中穿插实践过程,实践过程中补充理论知识,能促进理论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过程中,举例要形象直观,力求深入浅出。例如砖石砌筑工程和门窗工程的工程量计算时,以最直观的本班教室为例,学生见到实际的建筑物,就很快掌握这两个分部工程的计算方法。钢筋砼工程,用一块单向板或一块双向板的配筋图讲解板的配筋及砼的计算方法。自编一根柱和一根梁的立面和断面即可计算钢筋砼梁柱的工程量。基础垫层工程,属于隐蔽工程,所以讲解时,先带学生到工地看看各种类型的基础形式,然后用图形表达出来,读懂图,列项时就不会漏项。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沟通、团结协作、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多讲案例,实例的讲解都是围绕项目进行。有些项目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扮成不同的角色,完成项目任务。例如园林工程招投标项目中,有的学生做招标单位人,有的做投标单位人,有的做招标文件,有的做投标文件,最后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学中采用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主体性,多鼓励少挖苦,时时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启发和提问能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钢筋砼花架构造图,学生没有接触过,读起图来比较困难,做不了预算。学生和教师用钢筋做一个真正的钢筋骨架模型,拿到课堂上,观赏学习,这样能让学生对枯燥的图形感兴趣,而且很快就能读懂施工图,做预算列分项工程时就不会重复或遗漏。

提高教师实战经验由于课程实践性很强,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也高,教师既要懂得设计、施工、预算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组织教学。实习中反复做综合实训,让学生接触到实际工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工程实例。通过模拟实训,再加上手工计算,扩展了学生对课程学习领域的认识和兴趣。除此之外,还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接触到当前行业上使用的各种造价资料、计价软件,让学生了解一些工程实况,都拉近了学生与实际的距离,缩短了毕业后适应预算工作的时间。教师更应跟上行业需要,不断学习,多参加企业实践,将最新的规范、技术成果,过硬的实战经验传递给学生。结合实战参与了《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规划教材编写,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重视教学成效反馈结合园林市场调研,先后深入到北京碧海怡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北京星河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与单位领导、技术人员、往届学生、顶岗实习学生等进行走访、座谈调研,学生能掌握预算基本的理论和一般的工程项目预算、施工。而对于稍复杂、大型的工程做起来就无从下手,对此,在第五学期末安排三周的综合实训(毕业设计),要求学生从第五学期初开始查找资料,为毕业设计做准备。从方案设计构思,到查找资料准备;到计算机绘图、出图;设计出图纸后,再根据图纸编制工程预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再挑选优秀的设计图纸分组现场测量放线。这样的模拟园林企业实境综合实训,将学生在校所学理论和技能联系到一起,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实现学习与就业“零距离”接轨。近两年,学生普遍反映综合实训效果好,建议增加学时。今后更应一如既往的深入企业调研,倾听企业和毕业生的反馈,逐步修订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不断完善项目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