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0 22:17: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校大学生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国外,一般都是聘用有创业投资的经历的教师进行创业教育课程的讲解,由于他们对企业的运营以及创业理念有了较深的理解以及实践,因此在给学生灌输思想时能更能深刻地讲解创业型企业的运作以及经历的问题,这种讲解不仅理念性强,更能够结合教师的实际企业进行案例分析,有较强的实践性。但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虽然有许多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授课教师多是学术专家,以至于在课堂中缺乏对于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的讲解。使得创业教育仅局限于理论指导层次,缺少了真正的实际操作感悟,对于实际问题的具体解决能力有了很大的欠缺,最终导致学生们也都是纸上谈兵或者在真正创业时走很多弯路。
2.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不完善
部分高校根本没有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一些学校仅仅通过专题讲座或者职业生涯规划简单讲授,还有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相应的创业教育课程,但是教学方式落后,方法单一,重讲授轻指导,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不满意。
3.大学生创业成活率较低
大学生创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就大学教育而言,在大学生创业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前提下,很多高等学校置办了对于大学生创业有着推动作用的孵化园、模拟公司等硬件设施来帮助大学生进行创业,在大学生中进行创业团队的组建,进驻孵化园、进行准公司化的管理和运营。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学校的创业教育都没有形成系统的管控,一部分企业家有利可图,导致大学生团队成为了企业赚取利润的,一部分则是得不到真正的创业技能以及经验的知识,这也最终导致大学生创业团队只能流于公司形式,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大学生创业成活率低也致使很多大学生有很好的想法但是不敢进行尝试,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大学生创业的积极热情,影响了新生代创业者的创业信心,影响了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
二、如何加强大学生创业指导教育
1.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和理念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推动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它支配着创业者的创业态度和创业行为,是创业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意识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培养,高职院校创业意识的培养要要灌输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激发自主创业的独立意识。与此同时,在对高职院校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要贯穿到高职院校教育的全过程中,让学生全面认识创业教育。
2.建立一支强而有力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老师缺乏系统的创业培训,缺乏创业的经历和实践经验,必将制约了创业教育的开展。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选派教师参加创业教育专业培训、到企业锻炼,使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能及时了解创业教育动态,学习先进的创业教育经验,了解、掌握国家以及本地区有关创业的税收、工商注册、资金扶持等相关法律、政策。同时可邀请成功的创业者、专家和政府相关专业人员担任创业教育兼职教师,与校内创业教育教师共同举办各种活动,拓展各自的视野、提高创业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可以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支持教师创办经营企业、参与企业各项活动,强化、丰富教师创业经历和创业实践经验。
3.将自己的专业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正确认识创业创新教育。通过创业创新教育,对自主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积极参与校内外创业创新教育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创业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提升实践能力和创业品质,树立勇于冒险、敢于创业的价值观念。把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与创业联系在一起,在自己熟知的行业中更好地创业。
高等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对大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形象思维与灵感思维能力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驱力。尤其对于设计类学生而言,“不拘一格、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是潜力与能力的体现。音乐是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更自由、更感性、更灵动。音乐与设计有着共同的特点———没有对与错,而在美的追求上,都是永无止境的。设计中的简约、优雅、精致,如同现代音乐、浪漫时期和古典时期音乐一样,各具魅力。发现、感知并创造美,是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应不断提升的能力。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打开视野,畅游在艺术的海洋中,尽情的体验、发现、想象、创造。
(二)音乐艺术教育美育功能发现美———音乐打开了美的视野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音乐是语言的升华。“音乐始于词尽之处。”圣桑说,“音乐能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出的东西,它使我们发现我们自身最神秘的深奥指出;它能传达出任何词不能表达的那些印象和心灵状态。”音乐的神秘之处,在于它的可意会性。经典艺术作品通过人声及不同乐器种类,在旋律、节奏、表情等元素组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幅幅色彩各异、风格鲜明、精美绝伦的图画,等待我们去打开、去发现。感知美———音乐是一把打开心灵的钥匙。当延绵起伏的旋律娓娓道来,丰富的心理活动随着音乐时而紧张、时而放松,实现了音乐与心灵的共鸣。通过情绪的感受与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锻炼大学生情绪的调控能力。能够欣赏艺术、感受它的美,是人生一大幸福。这种能力帮助大学生心灵坚强,不为外界的困境而颓废。创造美———音乐的启发和创造的作用。科学和艺术,前者是理智、冷静,后者是感情、兴奋;一个客观、准确,一个主观、朦胧。但本质都是人类精神领域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学习音乐,除了感官灵敏之外,更重要的是音响作品背后的情感内容,艺术价值、流派风格等。大学生们通过系统音乐学习,加强艺术形式和内容了解,愉悦身心的同时,开拓了眼界、丰富知识面。
(三)音乐艺术教育的德育
功能音乐艺术教育作为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的是对大学生精神上的塑造与培养,健全人格的培养。
1.高校音乐教育有利于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高校的德育教育形式应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注重教育成果的时效性。音乐艺术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中重要的内容,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艺术教育与实践活动,营造直观真切、生动形象的环境,激发学生所有的感官,让受教育者整个身心浸泡在艺术审美与道德真理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让道德文化不再是枯燥的概念,而是有鲜活思想、有呼吸的生命体。意识升华积极影响行为规范,从而拓展与延伸了德育教育的广度、深度和长度。这种本质的改变将为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夯实基础。
2.音乐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积极作用
(1)音乐教育促进个体思想认识的升华
大学生通过经典音乐艺术作品聆听与感受,世界杰出音乐家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创作主题的了解,结合自身的经验与体会,产生丰满地、积极向上、充满力量的思想价值体系。音乐的目的,不仅局限于听觉享受,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升华。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音乐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将爱国主义以音乐的形式让学生聆听,激发爱国热情。音乐是表演的艺术,通过演唱、演奏、舞台表演将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淋漓精致地表达出来。当今音乐艺术表演形势发展迅速,如何引导学生聆听、赏析经典的爱国主义音乐作品,例如歌唱祖国大好河山、歌颂国家文化与历史的经典作品;演奏展现民风民俗、展示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民族民间音乐。都是爱国主义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3)音乐实践可以强化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增强集体荣辱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实践中,合唱与合奏是典型的集体性艺术活动,团队合作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声部间的平衡与和谐;力量的分配与协调;音准到位、音色统一;作品的深刻理解。都离不开集体共同努力。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可以通过课堂、第二课堂、大学生艺术团等多种教育活动形式,通过适当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参与音乐作品的排练、汇报、演出和比赛中。当学生通过集体活动,学会分享、学会体谅、学会分担时,高校的德育教育作用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如何有针对性地深入音乐艺术教育教学活动
提升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水平与教学质量是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姗,将认知领域的学习水平依次分解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六个由浅入深的层次,每一较高层次必须以前一较低水平为基础和前提。这种明晰的目标分类法体现了教学规律,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也同样有指导意义。
(一)衔接初等音乐教育
深化音乐艺术教育工作学校的音乐教育应该具有一条由小学到大学连续发展的轨迹。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围绕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建立以听觉感受为主的审美判断力。高校音乐教育的对象是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的青年大学生,教育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为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上,更应在人才知识结构和总体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即造就一大批现代科学社会所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全方位的高级人才。
(二)构建教育平台
开设必修与选修课程大学生音乐文化素质提升,离不开基础音乐知识的支撑。开设由乐理、视唱练耳、曲式分析和音乐表现等基本理论知识于一体的综合必修课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结合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发展需求,应当开设丰富多彩,门类齐全的选修课。以及结合各二级学院专业特色,开设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计算机音乐、音响学等跨学科课程。为该专业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
(三)探索教学模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学音乐艺术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动的、扩展的理解,从而增强批判力和评审力,形成学习和创新的态度。因此,教学形式应当结合设计类专业发展需求做到生动灵活。例如结合该专业学生特点,通过问答式、案例式、协作式、发现式等学习方法,培养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并在课余时间,为设计类的大学生们提供各类艺术观摩、学习和实践机会,充分鼓励设计类学生参与到大学生艺术团和艺术社团,参与到各类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提升课程设置合理性、内容安排针对性和各类观摩实践、第二课堂参与性,发挥音乐艺术教育的应用价值。
写作是近年来受交际语言教学思想影响形成的一种写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法认为写作学习应当与学生的人生经验发生联系,成为一种有意图、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任何写作学习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其教学侧重点由传统的篇章结构、语法、词汇,转向对于写作内容及写作过程的关注。
1.构思文章。在传统写作教学中,通常老师布置题目,学生开始写作。过程写作教学法强调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写作的前提条件。教师要指导学生选定话题、构思文章、提供词汇表等。帮助学生构思文章是写作准备阶段最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话题所涉及的问题展开自由而广泛的联想或讨论,接着要指导学生创建写作思路图,用文字帮助学习者记录并整理写作思绪,可以用带有个人色彩的标记,如箭头、图形、分项符号等。为写作提供参考词汇和表达也十分必要,学生集思广益,共同为写作搭建桥梁。
2.学习经典语篇,领悟英语写作格局。在起草作文之前,教师还应当提供一定数量的范文。范文可以是完整文章,也可以是一个经典段落。在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各种写作知识和写作方法。大学英语写作练习安排在每单元阅读课文之后,阅读与写作密切结合。词汇与话题融为一体,阅读与写作同步进行,这样的课程设计为课后的写作练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也为写作练习做好充分准备。
二、在语篇学习中,领悟作文规则
《新视野大学英语》的写作要求的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写好段落,学会段落的展开方式。每一单元的写作练习都是在学生有细致的阅读理解之后进行,而且阅读理解的文章中提供的语篇知识和技巧是写作的基础。段落构成和展开方式的讲解应当是语篇教学涉及的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与写作关系最密切的知识。英语典型的段落结构为:主题句、若干扩展和结尾句,尤其是说明性和论述性的段落更具有上述特点。而且,每一段在内容上要保持一致性,还要有连词使句子连贯,紧凑。段落展开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式包括:列举法、举例法、因果法、比较法、分类法、定义法和图表法。而每一种发展方式又包含一系列的相关词汇,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写作套语。不同的段落展开方法有一套与之相配套的连接方式或表达方式。
1.在语篇理解中领悟词汇的衔接作用。胡壮麟认为词汇的衔接指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相互之间在语义上的联系,只有词汇的相对集中,才能保证语篇的主题取得统一。朱永生在其论著中对词汇的衔接功能做一比较详细的论述。他认为:1)同义词出现在同一句内,其功能可能是解释另一个层次的含义或加强说话的语气。而同义词跨句出现时,它们既可以从意义上把句子联系起来,还能够使两个段落彼此衔接。从修辞角度来看,使用同一语义获得多种表达方式,同义词的使用给整个语篇增添色彩。2)反义词在同一句内或同一语篇中出现,其基本功能是使两个不同的语言成分在意义上形成明显的对照,使句子或语篇上下衔接。3)搭配作为语篇衔接手段包括所有语义相关的词项。在这里我们会认识到,同义词、反义词和搭配的作用远远超出词汇本身的作用,它们深层的语篇功能在教学中不可忽视。在实际教学中,词汇的语篇衔接功能往往不被普遍重视。学生常常脱离语篇学习词汇,写作时很少考虑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或有共现关系的词来加强语篇的连贯性。语篇教学可以让学生感知词汇的语篇联系功能。这些表达在语篇衔接方面、突出话题方面都起到很好的作用。通过这些教学指导和训练可以逐步培养起学生对词汇与语篇关系的意识,而这种语篇意识的建立是写作的重要基础,而且高质量的作文必然涉及选词意识和能力。
2.以语篇理解促进写作连贯、照应。连贯是指段落的层次和顺序。如果段落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它们之间就没有连贯性。过渡词表现出来的逻辑关系,可以大大增加文章的连贯性。照应是语篇中的指代成分与指称或所指对象之间的相互解释关系。照应在语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它可以使发话者运用简单的指代形式来表达上下文中已经提到的内容,从而使语篇在修辞上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照应可以使语篇在结构上更加紧凑,从而使语篇成为前后衔接的整体。朱永生认为领会文章整体连贯,照应决不是靠词汇、语法知识就可以达到的,它需要学习者跳出词汇和语法去通篇解读文章,领悟文章的妙笔所在。课堂的语篇分析和探讨是培养这种语篇意识的重要途径。
3.以语篇理解指导思辩方法。在英文写作过程中,具体和实证的思维方式是很典型的英语书面表达方式,英语文章非常注重使用细致具体的证据支撑主题。详实、细致的支撑句可以加强文章的可读性,也是优秀作文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这些知识和技能只能通过语篇学习获得。大学生写作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不能通过恰当的事实,事例或有效的数据阐明观点,以至内容空洞,观点不明,缺少可读性。
三、通过网络批改、教师评阅,学生互评提升写作能力
评阅作文是写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点评之后的再次修改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所在,但为每一位学生评阅作文几乎是不可实现的教学任务。目前,有许多学校都在使用网络批改系统。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批改的优势,同时使用传统的批阅方法。PeerReading在写作教学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许多教师都认为学生在评析、欣赏别人作文的过程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但是教师应当对peerreading提出具体要求,比如要求重点检查时态、主谓一致、冠词使用、拼写、搭配、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连贯等。每次项目不宜过多,视作文性质而定。这样有助于养成他们自我检查的习惯。此外,可以结合四级作文评分标准,让学生清楚不同档次的作文存在的问题。此外,用一些固定的符号来标识作文的错误会提高修改的规范性和效率。
目前,高校以各种纪念日、重大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结果看,大学生对社会实践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但受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冲击和自身社会阅历及知识结构的影响,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认识和动机上普遍存在一定偏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参加社会实践带有较强的随意性,对参加何种社会实践,为何参加社会实践不太明确;二是忽视前期准备,实践过程中抓不住重点,找不到关键,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与社会实践的成效差距较大;三是不能正视社会实践与知识学习、素质提升的关系,造成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脱节,不能有效地将社会实践转化为完善自身素质,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载体。
(二)高校普遍重视,管理存在缺位
目前,高校已普遍认识到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越发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制度建设、人员安排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定程度上有力推进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发展也要求不断创新大学社会实践内涵和形式,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高校普遍地存在管理缺位现象,如缺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未把社会实践纳入教育管理体系;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走样,监管失范,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缺少前期调研,经费预算与社会实践需求不匹配,忽视学生需求。
(三)政策环境优化,合力尚未形成
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社会实践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指导,还需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目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家庭及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缺乏认同,难以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合力推进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仍不健全,合力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提升发展。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看,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准确把握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才能更加有效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成效。
(一)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社会实践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目的认识较模糊,盲目参加社会实践,不能根据自身成长成才现实需要有选择地参加社会实践,直接影响社会实践成效,甚至使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同时,受市场经济冲击和不良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被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功利化思想所影响,看待和处理问题时不以是非曲直为标准,而以是否对己有利为标准,表现为将评优获奖作为参与社会实践的直接动力,社会实践计划被随意更改,实践时间被随意压缩,打“提前”战,走过场,实践过程体验被忽视,社会实践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体制机制不健全是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升发展的主要瓶颈。从体制方面看,一是组织领导有待加强。高校建立社会实践工作领导机构,涉及部门过多,架构复杂,造成职责不明,有功大家抢,无功大家闪,领导和指导职能尚未有效发挥。二是应对举措稍显不足。社会进步使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足,疏于调查研究,应对问题的举措不多,制订的政策和举措与现实匹配度不高。三是实践与教学联系不够。表现为社会实践游常离于教学工作之外,未能将社会实践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从机制层面看,一是指导不到位。社会实践有效指导偏少,实践导师局限在少数教师身上,绝大多数专业教师并未纳入实践导师行列,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指导力量严重不足。二是实践与专业联系不紧密。部分高校并未将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使实践活动设计和学校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脱节,无法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课程教学相得益彰,形成人才培养的倍增效应。三是管理制度不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制度不健全,现有的制度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遇到新的阻力。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支撑不配套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支撑不配套,亟需提升社会支撑。一是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普遍存在认识误区,尚未对大学社会实践重要性达成共识,如机关部门认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走过场,造声势,意义不大;企业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给企业带来麻烦;家长认为大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参与实践会影响学业。二是政策执行不力。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未能结合实际,制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实施方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投入偏少。三是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社会单位把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看作是负担,不会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即便提供实践岗位,在实施过程中对待大学生也是态度生硬,疏于指导;实践单位往往不愿意花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培养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大学生得不到系统培训,能力素质很难得到提升。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升发展对策建议
(一)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意识
1.加强教育引导,明确社会实践重要意义。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国家、省、市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文件,通过各种新闻媒介、互联网等渠道,了解社会实践发展趋势、现有经验、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加深对社会实践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借助QQ、人人网、微博等新媒体工具,拓展大学生交流平台,通过身边的社会实践参与者带动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增强对社会实践的认同感,帮助大学生自觉将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升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2.明确目标导向,注重技能素质提升。大学生要明确社会实践的目标导向,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实践观,明确社会实践对个人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参与。其次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始终坚持社会实践的社会主义性质不动摇,二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要坚持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与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并重发展。再次,大学生要着眼长远,以全面发展要求、就业创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丰富学习生活需求的同时,着力完善自我、增长才干。
(二)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
1.强化社会实践组织领导。高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者和直接管理者,应切实加强对社会实践组织领导和协调。建立指挥有力、统筹协调、分工明确、密切协同的内部组织领导体系,整合资源,提升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和领导能力;通过聘请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与指导、协调社会实践工作,共同研究发展规划,探索构建并完善校地联合的新型组织领导体系,实现组织指导体系的社会化、网络化,强化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保障。
2.健全社会实践导师制。高校健全社会实践导师制是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效的关键。高校应从以下方面健全社会实践导师制:一是在制度安排上消除专业教师顾虑,把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师个人发展相结合,纳入工作量计算,并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从而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导师评价机制,对优秀的社会实践导师进行表彰;三是建立导师队伍培训制度,学校或院系结合导师队伍现状开展各种培训,提高导师队伍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业务能力与水平。
3.实践与专业教学对接。社会实践既是专业教学的延伸,又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第二课堂。高校应把社会实践纳入整体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主要参考指标。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过程中应增加专业见习、实习及实践环节,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建立协同管理机制。积极构建社会实践协同管理机制,提升社会实践成效。一是建立团队和个体实践兼顾机制。高校亟需改变长期偏重团队实践而忽略个体实践的现状,针对团队实践和个体实践的不同功能和特点,建立团队实践和个体实践兼顾发展的有效机制。二是建立校内和校外统筹协调机制。高校应本着“合作共赢”理念,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建好、管好、用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搭建大学生长期有效的社会实践平台。社会各界也应大力配合高校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形成高校主导、社会支持、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5.完善社会实践考核机制。完善社会实践联动考核机制是社会实践提升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过程监管机制。明确实践队长、导师、考评小组的职责,通过电话跟踪、实地走访、考评检查等手段,发挥监督、指导功能。二是建立成果交流制度。社会实践结束后,高校应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总结会、经验交流和表彰会,通过实践心得、实践经验和实践成果汇报交流,深化情感体验,激发再次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激励更多的大学生踊跃参与社会实践。三是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考评细则》等相关制度,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作出具体规定。如可设计《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及成绩记入证书,作为评价学生依据。
(三)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保障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立足国情、民情,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新形势、新规律,转变观念,切实增强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借助广播电台、电视节目、各大报纸及互联网等媒体资源,重点围绕国家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针政策举措开展广泛宣传,使社会实践实施主体能准确领会政策导向,坚持正确工作方向。还要开辟社会实践专题网站,印制专刊和简报,开辟BBS专区等,充分挖掘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重点宣传特色、亮点和涌现出先进事迹、先进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热”、高校“冷”:部分高校领导决策层对创业教育的认知有误区
在现有高校管理机制下,不少高校对培养创业型人才有认识上的误区。“985”、“211”高校认为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是学校的主要工作目标,创业是大学生自我就业的方式,不属于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范畴,即创业型人才不是研究型高校的任务和目标。同样,非“985”、“211”普通本科高校则认为“应用技能型人才”是各行各业急需的人才,而创业人才是自谋职业,不宜大力开展这类教育,否则会影响学校招生及学校发展。
(二)高职院校“热”、研究型院校“冷”:创业教育人才培养难进入高校现行人才培养体制
高职院因为面临着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所以相对本科院校而言,它们更加积极主动开展创业教育相关活动,鼓励一部分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创业。而本科院校特别是“985”、“211”高校,它们的毕业生有品牌效应,就业机会远远高于高职院学生,他们的社会就业竞争力也高于高职院学生,所以,这类大学的创业教育积极性明显低于高职院校。从目前各高校的创业教育情况综合看,创业教育的形式大致以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实践平台创业园,创业项目及团队活动为主,主要是有学工处、团委、相关学院,学生会组织等负责,而学校教务系统、各专业建设委员会、学校负责人、财、物的职能部门不介入创业教育工作的相关事宜,从而客观上形成学工系统与教务系统二条线,创业教育单项活动与学校主流工作分离的现状。
(三)学生“热”、教师“冷”:没有完整、成熟的创业教育工作体制
在校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创业活动比较感兴趣,而高校教师缺乏创业教育理念,他们因为自己所在的专业学科所限,再加上教学科研的工作任务重,以及高校教师考核体系的导向作用,对创业教育的兴趣和参与度相对于大学生明显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各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缺乏一套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师团队、工作经费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创业教育的工作目标往往流于一种口号式的办学形式。
对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造成很大冲击,也使得学生群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校出现了学生群体越来越小型化、分散化和个体化——如“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突出大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教育要进宿舍、进QQ群、进微信,以适应学生生活环境的新变化。
二、现在的大学生家庭主要有四种类型
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单亲家庭、流动家庭。学生之间存在着多种差异——城乡差异、贫富差异、兴趣差异及思想观念差异,从而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独生子女的广泛存在,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现实。这些九零后大学生当中,由于学业或生活的压力,将来毕业或就业的焦虑,不少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素质脆弱和人格严重缺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采用柔性化教育手段来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三、与时俱进的柔性化教育模式
柔性化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刚性教育手段来说的,其实质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模式。“柔性化教育模式”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通过对被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以潜在的说服了让其自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从而影响其思想意志并转化为自觉行为。它隐含着一种更加深沉的大爱,具体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全新教育理念。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呼唤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呼唤对学生无形无疆的“大爱”,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立感和抵触情绪,从而使受教育者更加尊重理解教育工作者,并激发热情,主动积极地接受道德的洗礼。
(2)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倾诉和心理预警机制,助力贫困大学生精神脱贫。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建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倾诉和心理预警机制,为存在心理问题贫困大学生开辟绿色通道。首先,高校要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人从事贫困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通过专家门诊、热线电话、专题网站等途径开展日常性的心理咨询工作,让贫困大学生有倾诉的机会,同时也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便于开展工作。其次,要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测试,进行必要的心理普查,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档案,全面掌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把贫困生的心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助力贫困生精神脱贫。
(3)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贫困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当前,在贫困大学生思想当中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对贫困资助存在“等、靠、要”的心理,依赖思想严重;有的贫困生甚至伪造贫困信息,争当“特困”;有的贫困生缺乏感恩意识,认为受助理所当然。面对贫困生当中出现的不良思想动态,高校贫困生教育工作者应引起重视,关住贫困生的思想动态,以贫困生乐于接受的方式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导贫困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培养贫困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积极开展社会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大学生素质和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物质解困、帮扶等方式只能暂时为贫困大学生解决生活困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家庭贫困的局面。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只有通过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高校要从贫困大学生的根本需求出发,人性化地为贫困生开展社会技能方面的培训,如人际交往、社交礼仪方面的训练,全面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帮助他们找到自信,由受助慢慢转变为自助。
(5)引导贫困大学生帮助他人,回馈社会,实现个人价值。人本管理理念强调尊重人,贫困大学生也渴望获得尊重与心灵的满足,实现个人价值。尊重贫困大学生,更深层次就是要让他们体现自己的价值,引导他们帮助他人,回馈社会,在这当中,升华自我满足感,进而肯定自己,欣赏自己。高校要积极开展感恩回馈社会贫困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组织贫困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义工等活动,鼓励他们饮水思源,在助人的过程中收获快乐,体现人生的价值。
2进一步规范贫困大学生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能
(1)加强贫困生管理专业队伍的建设。贫困大学生这一“弱势群体”暴露出的问题已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对高校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何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人性化、系统的、动态的管理,如何做好贫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这就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管理队伍。高校要加强贫困生管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对贫困生特殊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问题,要组织管理人员认真研究、积极探索适合贫困生身心发展的教育管理方法,创新贫困大学生管理理念。
(2)完善贫困生资助认定、评定、帮扶等相关制度。良好的制度,有利于管理的执行效力。针对贫困生的管理工作,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的认定、评定制度,让真正贫困的学生获得资助,有效杜绝在贫困生评定过程中弄虚作假、冒领等情况的发生。同时,还应完善贫困生的帮扶、激励工作,不仅要“输血”,更要给贫困生“造血”,给贫困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培养他们感恩的意识,不能让贫困生养成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努力帮助贫困生实现资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转变。
(3)健全贫困生动态信息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大重点。对贫困生的管理,要做好动态信息管理和录入,及时、全面的掌握贫困生受助情况,更新贫困生的贫困状况。动态的信息管理有利于对贫困生的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综合的了解,对有效开展新时期的助困工作起到积极有效地推动作用。
二、结合维吾尔大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其实施教育与管理
育人是大学的主要责任,社会主义高校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维吾尔族大学生是未来建设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主要力量,培养好维吾尔族大学生是各所高校必须完成的任务。如何培养好维吾尔族大学生?必须要结合维吾尔大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其实施教育与管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一)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维吾尔族传统道德教育结合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发展中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价值观、民俗和规章制度。维吾尔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在很早的时候就比较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维吾尔道德教育在其本民族的著作中都有较多的体现。例如,安尼瓦尔•赛麦提在《维吾尔族的传统道德》一书中写道:“重视并培养个人的道德素质,是维吾尔族道德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在《乌古斯传》、《金光明经》等维吾尔族的名著中多次出现维吾尔族重视道德教育的话语。内地高校管理者可以利用维吾尔族重视传统道德教育这一特点,将爱国、爱党、爱民族与维吾尔族传统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帮助维吾尔族同学了解其民族历史,告诉其民族的文明史中华民族文明的一部分,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和途径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传播相关的民族知识,帮助维吾尔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二)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给维吾尔族同学更多关爱维吾尔族大学生天性活泼且能歌善舞,学校可以抓住其这一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和谐校园。如,举办特色的维吾尔民族美食节,举办各种文艺晚会,充分发挥其能歌善舞的特点,引导维吾尔族大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级社团组织,在各项活动中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充分增强对自己的认识,增加汉族同学对他们的了解,增强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扩大他们的交友圈;同时,要给予维吾尔族大学生更多的关爱,多关注他们的饮食是否可口是否符合其民族习惯。要定期的组织多种形式的座谈,了解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情况,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是被关注的和被爱护的。
(三)加强维吾尔族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和培养学生管理干部是高校中的重要力量,是高校育人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工作的骨干。维吾尔族大学生的管理需要一支专业的维吾尔族学生管理干部队伍或者是了解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这样一支队伍。“近两年,国家从民族地区选拔了一大批懂政策、有爱心、觉悟高的教师到各高校参加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这些老师除了配合辅导员开展培养工作之外,还会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在信仰、风俗#语言等方面出现的不适应,全面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业余活动。”虽然国家在维吾尔族学生干部管理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是还不能满足当前各个高校日益缺失维吾尔族大学生管理干部的局面。所以未来,各高校可以将本校老师送至新疆地区的高校进修学习维吾尔族学生教育及管理方面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引进优秀的维吾尔族大学生或自身培养优秀的毕业生留校等多种方式,进而打造一支优秀的维吾尔族大学生管理干部队伍。
从这一层面上讲,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部分正好是生命教育所重视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生命教育也正好是其教育的补充、拓展与深化。为了促进以往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内容与方式上的转变,促使大学生回归自我精神的把控,真正感到生活的价值和快乐,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以生命教育为导向,突破原有的学科架构,重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重新回到关注学生的价值和潜能这一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上来。实践证明,只有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确保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性以及灵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均衡地发展,根本破解大学生心理异常与疾病以及造成严重后果等突出问题,真正使大学生珍爱生命的美丽,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再从相关理论分析来看,预防与矫治大学生心理异常虽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但在面临大学生“三观”方面偏差而产生各种错误认识之时,心理健康教育则往往显示出有些无奈与无力。对此,学者进行了多层面的探索。其中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罗杰斯提出“当事人中心疗法”。这一理论最突出的是,要相信当事人的自我成长的力量。这即是讲,对其当事人存在思想方面的偏误时,要运用人本的理念与技巧,对其首先能够理解与接纳,然后促使当事人去自我反省,进而促使他能够逐步趋于积极的方面而不断进步。显然,这种精神力量的原源是哲学,也就是最高认识层面上对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考量。超个人心理学一样关注人的生命与精神世界。这一理论在诊治心理问题时,在很多方面与生命教育是相同或相似的,特别是其提出的要极好地诊疗人的心理问题,必须直面人的思想认识,也只有在精神层面解决了人的思想问题,“人”才能够产生本质性转变,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啻他山之石。从这些理论分析可见,重新审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其教育的目标,重要的是需要以生命教育为导向,并将其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之中。
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需以生命教育为基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想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就不仅要适时地拓展本学科的知识与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地吸纳与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从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上看,生命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更深、更宽。众所周知,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所关注的主题很多方面是相同的。如大学生的贫困与就业的压力、学习与交往的困顿、前途与情感的迷茫、现实与责任的逃避以及对生活的悲观、对生命的漠视等,但二者所关注的侧重点是极不相同的。对于这些问题,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者首先认为是心理问题,并会相应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采取措施。不可否认,这些措施的确使大学生有了进行心理疏导的路径和破解心理症结的方案。然而生命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方面,它关注的是更深层次的有关生命问题,如压力所引起的生命价值问题、困顿所引起的生命意义问题、逃避所引起的生命责任问题、冷漠所引起的生命权力问题等等。由此可见,生命教育更凸显了教育的本质与本原。为此,要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就需以生命教育为基础,吸纳、拓展与充实其相关的内容。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主要针对的是如何破解大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就其具体内容来看,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对的是,大学生面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问题以及择业、择偶和学业问题等。这些现实的问题,确实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在特别重视当前直接迫切的现实问题的情境下,恰恰忽视或轻视了大学生生命意义的主题教育内容。
从二者教育的本质与相关性来看,只有以生命为主线和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欣赏生命的美好,懂得生命的可贵,明晰生活与生存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才能进一步地深化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实效。高校教育的实践也说明,当学生从内心感悟到生命教育与自我人生共振时,就会使他们油然产生对生命强烈的敬畏与尊重,进一步在内心深处对于自我“三生”,即生存、生长与生命产生良好的向前向上的反思与反省,会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与解决自我所遇到的各种心理的或现实的问题。由此而言,生命教育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层、更根本的教育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当前深化与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基本方面。然而,提出与主张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他们的生存、生活与生长,并不是把生命教育内容机械地搬过来,硬塞进去,而是为了改变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偏颇,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过分注重心理理论与技能的片面性,使学科理论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搭起一座相通的桥梁,进而使科学理论既能够促进学生基本智能的提升,又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地了解与理解生命及其意义,并积极地追求与创造生命的价值。此外,生命教育还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开展的内容,比如休闲与养生教育、生命的尊严与权利教育、生命伦理与死亡教育、女性的家庭教育等等。这些方面的内容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来看,似乎离题很远很偏,但仔细分析一下,它其实是很近很正的。在一个凸显人文教育的当今时代,面对这些问题,应该说是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而不是要以生命教育压缩或替代心理健康教育。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借鉴和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使其教育重新面对大学生的现实,并从他们的现实世界中凝练教育材料,致力于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快乐的生命意识,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充实与完善。
三、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需以生命教育为参照
许多高校管理者不能真正区分“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差别。所以在进行创业教育时也只是对学生进行技巧、政策、形势等方面的指导,不重视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的教育[1]。
(二)创业创新环境不理想
社会上对创业者还没有形成尊重支持的氛围,“学而优则商、学而优则创”的创业文化远没有形成;政策扶持力度有限,基金不是很多,并且设立的门槛很高,或很难操作,或在执行过程中变了样,学生实际获得资金资助的比例不高;家长的不理解、不支持,导致学生本已十分脆弱的创业热情进一步消退。不少学生家长认为,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目的是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是赚钱,大学生在校期间搞创业必然会占用学习时间,鼓励学生开公司,等于鼓励学生为赚钱放弃或荒废学业,是不务正业的一种表现。
(三)大学生创业缺乏市场意识
大学生创业项目技术含量高,创意新颖。大部分学生乐于向投资人谈自己的技术如何领先与独特,却忽视了这些产品或技术生存发展的市场空间。即使是涉及到到市场的话题,他们也不着重在产品的市场定位以及如何营销这些方面考虑,可能最多的就是花钱打广告,做一些简单的宣传而已。其实,创业的投资人真正在乎的是产品或服务是不是有市场需求,而不是那些只有先进的技术却没有消费人群的创业项目。同时,创业者应该多涉猎一些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制定非常忙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能强有力地证明赢利的可能性,吸引更多的投资人支持。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改变大学生就业结构、增强大学生社会竞争力、改善大学生就业压力等具有积极意义。所以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到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正好能够发挥其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导向作用,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教育的实效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兴趣
高校是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将其转化到大学生创业工作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促进大学生创业自信,还可以提高其创业项目的水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推动社会发展。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支持、降低风险
大学生创业缺乏创业技能,没有更多的成熟项目可以选择,直接阻碍着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校科技成果技术成熟,项目种类多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最可靠地项目,并且参与科技成果研发的优秀科研人员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与技术支持,降低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多种风险。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提升大学生创业的科技含量
传统的大学生创业往往青睐于一些技术含量低,投资少的项目,倾向复制其它创业成功的模型,导致大学生创业缺乏创新性。高校科技成果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项目新颖实用,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员,可以更早的了解并掌握科技成果,并可深入的运用。同时,高校的尖端的科研设备以及雄厚的科研实力都有能力解决大学生创业遇到的问题,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技术含量,提高创业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