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3 11:28: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文本阅读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文本阅读论文

篇1

【考点解读】

考点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主要是指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语句。做这类考题要养成释词看篇的阅读习惯,不要孤立地就词论词,而要根据社科背景(如语境)来理解。

考点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重要句子,是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内涵较为丰富、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对这类句子的理解,既要注意分析句内的结构,也要分析句外的语境联系,还要分析句子的中心作用。如:分析句内的结构,既要区分单句还是复句,还要从中找出表达重点;分析句子的主题作用,要看这个句子对文章主题或段落中心是理性解说,还是具体例证等等。

考点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社科论文的重要信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文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二是文中某一观点或结论的依据,包括有关理论、相关事实、现象等;三是某一现象或行为的原因、目的或者它所包含的范围;四是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筛选这些信息时要仔细推敲题目,大体框定相关的阅读语区,从文中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加以概括、重组、融合。

考点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指对材料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文章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文章思路”,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思维过程,即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考点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如果是全文的,则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通过整体阅读、分段总结、归纳要义、总结中心几步进行;概括局部段落的主要内容,则要借助上下文与全文的中心思想完成。

考点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人的思想感情是丰富复杂的,表述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因此需要筛选辨析,综合分析,全面概括,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答题要旨】

一、“整体感知”明大意

不要急于看考题,要先总览全文,形成整体感知。基本知晓文章的写作意旨以后,再解读局部语段和有关问题。浏览文章时,可用铅笔勾画一些重要内容:1.直接宣布观点的句子;2.证明观点的相关论据;3.对前文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议论;4.标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如段落的起始句、收束句等。

二、激活“背景”作基础

高考阅读题中的社科论文往往是反映某一个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对同学们来说是比较新的。平时可以根据近几年高考社科论文的角度及其“惯性”,积累一些美学、经济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和民俗学等方面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以备考试时随时“激活”。

三、明确要求审题干

1.明确题干要求。要看清楚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符合”还是“不符合”的,“属于”还是“不属于”的。

2.明确题干关键词。注意“观点”“态度”“意义”“原因”“条件”“方法”“关系”“异同”等关键词,解题时紧扣它们作针对性思考。

四、对照原文识选项(选择题)

1.筛选定位:找准、找全与选项对应的原文。

2.对照比较:看选项的话题、说法及遣词用语与原文相比在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等是否相同。

3.排除确认:每个错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进行排除的。对摘抄原文语句较多、上下文能找到某些词语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改变形式、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不能轻易否定。一定要从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符合逻辑性上去思考判断。

4.识别陷阱:①偷换概念――看原文词语在选项中有没有被换成其他词语。②以偏概全――看单称(某一个)、特称(部分)、全称(全部)是否被改变。尤其注意“某些”“部分”“这个”“凡是”“一切”“全”“所有”“主要的”等词语变化。③混淆时间――看“已”“曾”(已然)“将”“会”“一定”(未然、将然)等时态词的变化。④过于绝对――看“或许”“可能”(或然)“必然”“一定”等词语的变化。⑤无中生有――此错项常在“是否符合文意”题中出现,要注意选项中有、原文没有的说法。⑥强加因果――注意因果关系的句子会有“推不出”的问题。

五、审清方向答要点(简答题)

1.弄清问题区域:弄清楚某个问题与文章的哪个角度、哪个段落、哪些句子有联系。

2.梳理答题思路:理清提问的角度与文本阐述的关系,怎样把它们组织起来才符合题目要求;需要引用文章的哪些材料,对原材料做怎样的筛选、概括或转述的工作。

3.组织答题语言:社科论文阅读题一般不需要丰富的想象,要精练答题,概括表述。尽量分点作答,并适当参考题目的赋分。

【考题演练】

建构主义也可以称为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1.下列关于“建构主义”及其学习理论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建构主义创造人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B.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既需要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也需要学习者重现教师的思维过程。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传授者、灌输者。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教学之中常常提及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

B.学习效益既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也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

C. 应该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作知识建构的主动者的新型教学模式。

D. 一般情况下,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教学的中心,也不是传授知识的“讲师”。

3.“同化”与“顺应”相比,哪一个更复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有哪些新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A皮亚杰不是建构主义创造人;C不需要“学习者重现教师的思维过程”;D“帮助者、促进者”“传授者、灌输者”两者位置应互换)

篇2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文中的“重要概念”指以下内容:1.代表文章重要信息的概念或术语;2.体现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立场观点或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3.内涵丰富、表意含蓄的词语;4.在当前语境下有特定意义的词语;5.对文章结构起重要作用的词语。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理解重要概念在当前语境下的意义,即作者直接或间接赋予概念的意义及受上下文制约而应具有的意义。

本考查点能力层级为B级,题型一般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偶有简答题的形式。

技巧点拨:对于概念的理解实际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概念本质特征的把握,二是对与概念有联系的相关信息的把握。阅读文本时应注意区分开这两个方面的信息。解答选择题,立足于概念的本质特征方面的信息,关注关联信息的细微之处。解答简答题,重点在本质特征信息的把握上,注意答题的要点及各个要点的信息角度。语言表述要简洁、精炼、通顺、规范,有高度的概括性,体现要点要全面具体,没有冗余和遗漏,要点的序列要得当。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1.体现作品主题思想或重要观点、感情倾向的语句,如主旨句、重点议论抒情句等;2.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3.内涵丰富,表达含蓄,对增强文章表达效果有重要作用的语句,如句式特殊的语句、含有修辞格的语句等;4.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影响的语句,如一些结构复杂的单句、关键位置上的复句等。

本考查点能力层级为B级,题型一般为单项选择题或简答题。

误区警示:解答本考点题目常常出现的误区是:①观其一点,不及其余。有的学生常常是看见了句子,看不见语境,更看不见文章和文章的标题(或话题),结果对句子的理解往往是一叶障目,片面偏颇。②观其大略,不究细处。有的学生只注意对句子大概意思的把握,不注意细小的差别,特别是常常忽视一些修饰限制语的细小变化,结果答题时因小失大。③观其字面,不挖深意。有的学生思维方式太直观,不能领略句子的言外之意,因而无法准确到位地把握句意。④观其意尽,不能言传。有的学生能理解句意,但不能确切地表述句意,要么不准确、不到位,要么不严谨、不流畅,结果造成做简答题时遗憾失分。

技巧点拨:解答本考点的题目,主要有四点技巧:①以词语解句。对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往往是句意理解的命题点,弄清关键词语的内涵句意就好把握。②以手法解句。特殊表达手段使句子在理解时有一定难度,弄清表达特点,特别是一些修辞手段的具体特点,联系句子的话题及其他相关因素,顺应话题方向即可解读句子。③以结构解句。一定要注意分析句子内部的结构或逻辑关系,因为从句子本身来讲,结构和逻辑关系是命题的重要关注点。④以文段解句。本着“句不离篇”的原则,把解读语句的眼光扩展到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及上下文中的照应因素等方面。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对于论述类文本来说,信息主要指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文中显示观点态度的语言材料,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引述的别人的观点态度等;二是文中用做论据的叙述性或说明性材料。筛选信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或按照一定的标准,经过辨别、梳理把相关信息提取出来;整合信息,就是将从文中筛选出的相对分散的相关信息集中起来,并进行加工组合,形成一个条理化、系统化的信息链。

本考查点能力层级为C级,题型一般有三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一般为两项)、简答题。

方法探究:解答本考点选择题型的题目,要掌握四个要点:①审准题干定标准。筛选信息的标准源于题干,要把握题干的要求方向,推敲具体的细微要求,为准确筛选信息把好第一关。②把握选项定要点。选项的把握其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选项表述的具体内涵,二是选项和题干之间往往存在因果或条件关系。题干是果,选项是因,依据文本,逻辑关系成立,选项就是正确的。③面向文本找对应。信息源于文本,把选项与文本的具体区域和具体语句对应起来,进行比照,信息的正误就好确定。④整体观照再整合。整合信息往往涉及文中多个信息点,需要整篇把握或整段把握。重叠交叉的信息要“提纯”,不同信息要并列或组合。针对选择题,要注意看选项中的信息是否“提纯”或“提纯”是否正确,并列或组合是否得当。

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理清文章素材的组合框架,把握文章的思路就是把握文章的思想脉络或行文线索。具体来说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弄清文章段落层次的组接关系,掌握文脉的发展方向,破解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

本考查点能力层级为C级,题型一般为简答题,偶有选择题型。

解答题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话题入手,探寻文章思路,把握结构特点。话题是文章的核心,文章是围绕话题展开的,抓住话题,提纲挈领,就能理出文章的脉络。(2)从关系入手,理清文章的层次。文章的段落层次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相承关系,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第二种是相并关系,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第三种是相属关系,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层次之间的界限就分明。(3)从标志词语入手,勾画线索和结构框架。标志词语是行文的“路标”,沿“路标”前行,脉络自然呈现。

技巧点拨:解答本考点选择题类的题目,首先要注意文本的体裁特征,通过对一般议论文结构特点的掌握对照文本,以初步判定文本的基本结构特征,进而大致勾勒其行文的思路。其次,在对文本有一个通览性认识的基础上,以映照的方式拿选项与原文对照。吻合程度高且相对具体的选项就是正确的选项。如本题C、D两项的说法过于笼统。再次,注意题目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重要作用。

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包括三层含义:(1)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2)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3)含蓄的内容能加以解说。“概括中心意思”包含两层含义:(1)论述什么内容(指论述的中心或中心论点);(2)作者的基本观点,对文章的价值判断。

内容要点的具体呈现方式主要有:(1)论点及分论点;(2)论点的若干论据;(3)现象背后的本质;(4)产生现象的原因;(5)发展导致的结果;(6)分析得出的结论。中心意思一般概括后才能得出,少数以观点句的形式直接呈现。

本考查点能力层级为C级,题型一般为简答题,偶有选择题型。

方法探究:归纳内容要点,在吃透题干的基础上,要有“三看”:一看信息分布何处,二看层次共有几条,三看语言哪些重要。

概括中心意思,心中牢记“四抓”:一抓话题,明确作者是就什么立意;二抓目的,探究作者为什么而写;三抓结构,对行文思路有清醒的认识;四抓表述,看是否遵从基本样式。

技巧点拨:解答归纳概括类简答题,要“归”而有序,“纳”而有结,概括全面能“辐射”。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技巧:①依据题干找到相类信息点。能回答问题的信息点可能有多个,有的接近但不完全,有的可能似是而非,但原则是先找到,后比较,再提炼。②尊重原文尽量采用文本语言。回答问题时,尽量尊重原文语言的意义、色彩和格调,特别是一些关键词一定要在答案中体现出来,切忌不做加工地盲目照搬。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指作者针对文中涉及的话题或问题所持的或赞成、或反对、或提倡、或贬抑等认识或评价。它在文中的呈现方式有两种情况:一是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提出来的意思,即明示信息;二是作者在文中没有明白说出来的意思,即隐含信息。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对文中明确提出来的观点进行分析、阐释或评价,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表述;对作者在文章中隐含的观点进行归纳、提炼、概括,使之明朗化、具体化、简约化。

方法探究:对作者观点的表述一般是对于原文来说,选项是变换了的说法。变换方式常见的有:(1)表述角度的变化。依然是原文观点,只是变换一下表述角度。(2)表述句式的变化。同一意思,采用与原文不同的句式。(3)文中对同一观点有不同的说法。错误表述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1)遗漏背景、语境因素或相关限制;(2)张冠李戴故意混淆界限;(3)突然逆转与作者观点相悖;(4)超出范畴硬性嵌入信息;(5)模糊含混制造似是而非。

针对以上述情况,解题的具体方法策略是:(1)立足不变,对照变化的内容,判断其实质,看是其形式变化还是内容变化;(2)采用“如果我说,该怎么说”的方式,印证选项对作者观点的表述是否有出入;(3)以原文中的相关信息为条件或原因,以选项为结果,组成一个复句,看关系是否成立,成立则对,不成立则错。

技巧点拨:理解作者观点,实际上就是对作者观点进行阐释,而阐释的语言主体还是源于阅读文本,因此,文外题目还应文内答。具体可采用如下技巧:(1)以具体观点阐释概括性观点,或以分论点解说总论点。(2)以对事例的理解概括阐释作者观点。(3)从反例推断解读作者观点。

篇3

 

阅读是人类社会的一项基本活动,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它是传承文明,传播知识,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它是增长知识,获取信息,愉悦身心的重要途径。文字出现前,记忆是当时的信息交流的要素。希腊文字出现后,苏格拉底认为,这会造成人们依赖文字传播而使对历史的记忆萎缩。正是文字,特别是印刷术以后的文字阅读,蕴藏了最近数百年人类的深刻思考,文本阅读是阅读的开端,也是阅读的传统。

一、统一文字与阅读:阅读史的开端

文字是文明古国的重要象征,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又推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对于推动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具有重要贡献。历史上有三种古老文字:甲骨文、楔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其中甲骨文流行在夏商时期的中国。甲骨文是现存最古的文字,商朝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时间、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凶吉应验也刻上去,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

汉字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仍在广泛使用的唯一古老文字。到商朝的甲骨文已是比较成熟的文字,阅读活动初现端倪,但阅读还只是极少数人的行为。

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文字异形”给政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交流造成严重障碍。秦统一中国以后,采取书同文的政策,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用于官方文书法令,通令全国使用。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政府发动的,对文字所作的第一次重大的变革。后来,社会上又流行一种更加简易的隶书。先秦文字经过这次整理之后,字体结构得到简化和定型,尽管秦朝地域辽阔,各地方言差别极大,彼此仍能进行交流。这对推行法令、传播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文字的统一,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步的一条生动鲜明的脉络。。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都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这与秦朝实行书同文的政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为我国阅读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历经几千年的阅读史从此正式开始。

二、图书制作方式与阅读:阅读传统的形成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主要依据是《后汉书 ·蔡伦传》的记载。书上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因此,后来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据以尊东汉时代的蔡伦是纸的发明者,把他向汉和帝刘肇献纸的公元105年,作为纸的诞生年份。 纸的出现,推动了图书的快速增加,《隋书·经籍志》记载了先秦至隋末一千多年的图书已有49467卷。大量的图书带动了阅读活动普及化的进程。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书籍的流通还主要依靠传抄,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费时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北宋平民发明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改进雕版印刷这些缺点。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毕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古代图书的发展和流传,至清代《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书籍172860卷。[1] 但相对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而言,图书文献还略显稀少,尤其是贫苦的书生,读书十分不易。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写道:“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由此可见一斑。尽管书籍稀缺,但读书人仍孜孜不倦地阅读,人们读书全然发自内心的需求和渴望,每觅一书,读之辄如痴如醉,甚至废寝忘食。《少室山房笔丛正集》(卷二十三)记载了古人的读书精神:仲尼绝韦灭漆、朱穆坠冠、隗禧采稆诵书、左思门庭着纸、董仲舒目不窥园、郎茂刘恕谯周皇浦谧等寝食不思,更有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等千古流传的故事。古人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追求精神的愉悦,可谓“悦读”。《尚书精义》:“盖学问以事为实用,不为虚设,譬如人读书非徒为利禄。”这种超脱的读书精神,是我国传统阅读的精髓之所在。[2]

三、载体的变迁与阅读:阅读传统的革命

不同的文本形式是与不同的阅读实践相联系的。中国作为最早发明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国家,积淀了十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有数千年的书籍编辑和出版史,经历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演变。出版传播与复制技术的发展有着必然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复制技术的改进过程为线索,出版传播可分为手工出版传播、机械出版传播和数字出版传播等阶段。手工出版传播又包括手工抄写和手工印刷两种方式。中国在古代主要处于手工出版传播阶段,在近代进入了机械出版传播阶段,在当代则进入了数字出版传播阶段。出版传播的每一个阶段、载体的每一次变革都会给人们的阅读习惯带来改变。北宋时期的苏轼就对雕版印刷物的普及对阅读的冲击现象发出“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感慨。电子计算机将纸质文本变成电子文本,不仅改变了文本的“呈现”方式,更重要的是使文本有了“接通其他文本的可能。网络系统对传统文本既有的线性特征产生了更强烈的冲击。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阅读正实现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的转变。

“超文本”的概念源于美国计算机专家范尼瓦·布什,他于1945年7月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因为我们可以思考》一文,提出了一种名为“联合检索”的搜索方法,让使用者可以通过联机系统与他人共享资料并获得查询回应。1965年,美国学者泰德·纳尔逊创造了“超文本”(hypertext)这个词。超文本设计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的特征,使读者能自由选择阅读顺序、灵活组织信息和快速检索所需资料,由此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超文本阅读,也带来了阅读的革命。[3] 超文本作为一种载体,有着纸质载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便于书写,修改更是方便;易于保存,复制也简单;便于流通,传输很快捷。多媒体技术又为超文本增添了表现力,集文、图、声音、动画为一体,使阅读样式灵活多样,能更强烈地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调动人们阅读的积极性。。可以说,“超文本”时代的到来,影响着中国数千年文明传承下来的阅读传统,并使之发生重大变革,标志着阅读传统的革命。

参考文献:

[1] 乔好勤 中国目录学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

[2] 彭斐章,费巍. 阅读的时代性与个性.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8 (2) 9-15

篇4

俗话说 “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首先要养成读书动笔的意识,一边读一边标出关键词、关键句,这不但能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理解内容,提高考场阅读的速度,而且能强化记忆,加深理解,透彻地把握文章精髓。那么,哪些是关键词、关键句呢?关键词主要包括:

1.文本中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即要明确议论的对象及其本质特征;重要修饰语、限制语,即在阐述重要概念术语时所使用的定语和状语。

2.表明结构标志的词语,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词语。像关联词,可以辨明各个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以及意思侧重点所在;像解说性的词语,如“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所谓”“即”“说得正确些”等,表明前后意思相同;像概括性的词语“总而言之”“综上所述”“总之”“因此”等,表明下文是总结的话,是文章(或段落)的结论(或观点)所在。

3.表示范围、性质、程度等的词语,如“同时”“另外”“还”“首先”“进而”“并”“又”“那么”这些词表示不能只限于前面或后面的意思,要追溯下文或上文的意思。

4.表示论述角度的词语,就是从哪个方面发表对问题的见解或介绍对象的特点。关键句应该是每一段中的重要句子,比如:起始句:起始往往有提示、概括或转承的作用。议论文的论证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所以在阅读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二、要有梳理层次、把握思路的意识

标出关键词句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梳理层次、把握思路。行文思路就是文章思想的路径、脉络,它具体表现为文章的结构。结构与思路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结构服务于思路,思路外化为形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分析行文思路即在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结构即在梳理行文思路。文中的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往往能体现文章思路,为我们划分文章结构提供重要参考。

在教学中,如果能教给学生一些答题技巧,教会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分析文章结构,梳理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答题时要联系上下文答题等,这样,学生答题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本的思路包括使用承接词语,表现出文章的脉络,体现段落之间的关系,表现层次之间的联系。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表述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或者,首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末了写什么。总之,要体现思路的承接性,表现脉络的过程性。

三、要有审读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的意识

篇5

考要词句,要放入具体的语境之中,根据上下文,画出相关的有效信息要点,领悟整合,组织正确答案。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语文题第17题: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6分)原文中“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喜庆;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这句话标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否定了通常被人们认为的更可贵的伤悲情感。拿“哭”来与“笑”对比,结合文末的最后一句话还是谈笑,还是为笑服务,反证了笑更难做到也更可贵。要注意一些显示作者态度的词语,比如“热衷于”“总摆脱不掉”,其作用一定会指向于文章中心话题“笑”及文章主要观点。组织答案时:一要紧扣中心话题;二要整体把握中心观点;三要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

二、理清结构思路

思路是结构的先导,结构是思路的反映。只有弄清作者的思路,理清文本脉络,把握文章结构,才能把握住文章的真谛。议论文常见结构:①总分式结构;②并列式结构;③对照式结构;④递进式结构;⑤破立式结构。论述类文本的常见思路,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解题思路来说,从紧扣段落入手,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语文题第16题: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这种题型,首先要把握住中心句,即本段第一句,接下来的内容从属性上来说属于论证材料,最后是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先提出论点——“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接着论述如何从人的本来面目来看人:一是不要为“表面的积累”蒙蔽;二是要具有孩子的慧眼和妇女的洞察力;然后进一步从正反两面来论述为什么孩子和妇女的嘲笑具有强大的作用。组织答案时,必须注意表述顺序,体现出文本的思路;使用承接词语,表现出文章的脉络,体现段落之间的关系,表现层次之间的联系。可以表述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等等。

三、筛选信息,概括内容

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阅读时要弄清文章的整体倾向、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大致结构,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文章的相关内容。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语文题第15题: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6分)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解答一般从两个角度入手:一个可以结合文章结构,本文是采用的分总结构,文章前三段分析问题,是并列关系,“笑的价值”至少体现为三个方面,每段一点。再一个就是把握关键语句,第一段中“笑,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第二段中“笑,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笑”是指“笑”的两种表现形式(幽默与喜剧)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也就是“笑的作用”:笑可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笑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笑可以揭示人的本来面目。组织答案时,要做到三点:扣题回答,分点列举,回应题目。

四、分析观点态度

所谓“观点态度”,指的是作者在文中对客观存在的人、事、物、现象、表现、做法等所持有的主张和看法。作者表明观点态度,大体有三种情形:一是直截了当,通过语段的中心句来表达;二是有所显露,蕴含在对事物特征的理解中;三是比较含蓄,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同学们能够筛选和分析,并加以概括。如2011年江苏卷高考语文题第17题: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就题意而言,是说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的观点包含哪些内容。细读结尾第一句,后半句是中心句,可以直接提取出第①点:“挖”是“自求多福”之道。根据第二句,找出点滴的显露:劳力之量差不多,但惰性之人却以为“捧”省力。言下之意,“挖”是不省力的。稍加辨别比较,得出第②点:“挖”与“捧”一样费力,但结果却大不相同。细读第二句,深入去体悟:“捧”是因为有惰性,故而要强调“挖”。根据体悟,概括出第③点:强调“挖”,是因为当时多数人还未摆脱“捧”的惰性。

篇6

现阶段,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环境的变化,采用文本互涉理论及方法来充实语文阅读课堂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研讨中的重要课题。但即便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脱离文本的问题仍然存在,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缺乏文本互涉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明确指导,需要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学生、语文教师、语文教材与本文之间的多重对话,这是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主要特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仅仅将语文课本中阅读内容传承下去,并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理解其中的内涵。同时,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的适应了一种浏览式阅读的习惯,这对于提高语文阅读能力造成干扰,削弱了中学生主动剖析文本内涵的积极性。这些原因都是造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得不到改善的因素。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应采用文本互涉理论支撑下的高中阅读教学策略来改善教学现状。

二、将文本互涉理论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细读文本,来引导高中生探寻文本之间的关联点,例如:选择纵向关联点,追溯本文原型、对话历代评论文本;或选择横向关联文本,从全局上捕捉文本意义。总之,高中语文教师要能够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在阅读教学课堂中通过营造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联系文本,促使学生与教材、文本、教师之间进行多重对话,深挖文本的内涵与文本之间的联系性,最后指导高中生回顾文本解读的全过程。将文本互涉理论应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极为可行,通过该项教学策略的实施,提升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文本互涉理论概述

从狭义概念上来看,“文本互涉理论”是指将“文本”这一表现形式与“对话”和“重复”两种理论进行融合,从而使得所有的“文本”都是一连串嵌进语言当中、因而不显的管理常规,为其他“文本”的惯例常规、有意无意地引证进行铺垫[2]。通常,“文本”之间存在互动,并且各个“文本”组合的意义需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文本互涉理论”不仅包括具体“文本”之间的联系与交融,而且包含抽象的体系之间的融汇。该理论的内涵较为丰富,可以是一种抽象的文学体裁之间的融汇,同时,也可以是社会现象与文化体系间的渗透与联系。

(二)基于文本互涉理论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文本互涉产生于文本创作活动与文本阅读活动。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文本互涉通过阐释的循环来进行意义的建构将为教学课堂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令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氛围。另外,通过文本互涉,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且,使高中生通过文本互涉理论的渗透,对文学的领悟越发深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互涉背景文本,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题目为“赤壁”的文本中,引导学生联想三国中的各路“豪杰”,并且将曹操、孙权等人物形象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历史文化[3]。

篇7

近三年来,全国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在题材、题型上有一定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创新。从题材的选择上看,或为文艺理论,或为历史专论等。从题型上看,都是选择题,而且每个选项50个字左右,侧重于对一个方面的表述。从考点上看,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其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重点,命题人往往从选文中选取相关概念、信息和观点等,通过变换说法、拓展举例的方式让考生辨析正误,探讨研究。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等省市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方面多有创新,如2015年北京卷实行专题阅读,围绕汉字印刷这一话题,选取三则阅读材料,总篇幅近3000字,既有历史知识介绍,也有理论分析表述,设置8道选择题,综合考查字音、字形、词语的辨析,概念理解,信息筛选与整合,要点归纳,观点概括等能力。命题者设置的选项字数不多,重在内容概括,着重考查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上海卷、江苏卷在文本选择、命题设置上都比较灵活,如上海卷选择说明性文本,考查说明方式、说明方法、语言特征等,主客观题兼备;而江苏卷则以主观题为主,考查论述层次等。

2015年其他省市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在选材与题型上延续了其以往的特色。偶有自然科学类文章,但大多还是社科类文章。与全国新课标卷相比,随笔杂感较多,专业性不及全国卷突出。就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常见题型和考点来看,考生要重点掌握以下答题技巧:

一、掌握答题步骤

1.读。粗读全文,整体把握

一定要通读全文,一字一句地读完,理解文章大意,即使不能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也要明确它在文中所指。

2.审。审清题干,明确要求

明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如“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意味着某选项对原文相关语句、文意的理解等是不准确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意味着某选项的观点、态度等是从原文中推断不出来的的。

3.找。准确查找,确定区间

要在原文中准确找出与各选项对应的语句。有时对应的语句不止一处,要全面查找,不可遗漏;有时选项是对原文的归纳与概括,要找出相关的论点论据,进行整合。

4.比。比照分析,判断正误

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要判断选项对原文相关语句的改写有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有时两者的差别很小,只在个别词语的表述上有区别,一定要细心。

二、掌握比对方法

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方法主要有比对法和排除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比对法。一般而言,在整体阅读全文之后,再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找到原文中的相应区域;此后,所要用到的答题方法就是比对。当然,不排除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直接对选项做出判断。这时,仍需要通过比对来检验判断的正确与否。

1.比对句中词语

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有时只是在个别词语上对原文的表述稍加变换。这些变换主要是增添、删去或是更改某些词语。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类词语。

(1)表示范围的词语。表示全部范围的,如“全”“都”“所有”“囊括”“共”“统统”“一概”等;表示大部分范围的,如“大多”“多数”等;表示范围限定的,如“只”“仅仅”“光”等;表示范围涉及两种及以上对象的,如“以及”“及”“和”“也”“又”等。此外,要特别注意修饰性词语(一般是定语),这些词语往往圈定了范围,比对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有扩大和缩小范围的情况。

(2)表示程度的词语。表示程度高、深的,如“很”“挺”“怪”“更”“最”“太”“忒”“好”“真”“非常”“十分”“特别”“极其”等;表示程度一般、适中的,如“较”“比较”等;表示程度轻的,如“稍微”“不大”“有点儿”“有些”等。比对时要注意加重或减轻程度的表述,注意轻重倒置、过度夸大的现象。

(3)表示指代的词语,如“这”“其”“它”等。比对时,要注意指代对象是否一致,特别要注意是否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等错误。

(4)表示时间或时态的词语,如“后来”“最早”“近来”“正在”“日前”“一旦”“立即”“马上”“目前”“已经”“早已”“曾经”“刚刚”“即将”“就要”“了”等。比对时,要注意是否有时间先后错乱、混淆已然与未然等情况。特别要留心是否有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发生的情况”的内容。

(5)表示否定的词语,如“莫”“非”“否则”“切忌”“禁止”“防止”“难以”“忘记”“忽视”“放弃”“拒绝”“杜绝”“差点儿”等。

(6)表示语气的词语。表示肯定的,如“决”“必定”“必须”“一定”“的确”等;表示揣测的,如“或许”“大概”“可能”“似乎”“也许”等。比对时,要注意是否有混淆偶然与必然、说法绝对化的情况。

(7)重要的动词、形容词等。主要是判断一些词语的替代有没有篡改原文,有没有曲解文意。

2.比对句间关系

比对句间关系,要求的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而是要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关系。这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分析单个分句中的各种成分及其关系;二是分析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1)比对单个分句中的各种成分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要注意省略、添加、更改的部分,特别是一些修饰成分的增删与改动。

(2)比对单个分句中的各种成分间的关系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这就要求分析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划分句子的主干,从而判断选项有没有杂糅、笼统、混淆等问题。

(3)比对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关系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分句间的关系主要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转折、并列等,特别要注意强加因果、因果关系倒置、必要条件变成充分条件、并列关系变成转折关系等情况。

3.比对论点论据

对理解与分析作者观点的题目,需要综合全文进行比对。这种题目的选项有两种,一种是单一判断型的,一种是完整推断型的。

(1)单一判断型。要看原文有没有类似的表述,如果没有,看它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如果有,看它是否与原文表述一致,看它在文中的作用。

(2)完整推断型。原因与结果、条件与结论同时出现,比对时,看原因与条件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看结果与结论在原文中是否有现成的表述,看原因与结果、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

【典型例题解析】

(2015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元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 ,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也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

【解析】原文第一段说“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原文第二段结尾说“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原文第三、四、五段主要介绍性格元素的两层意思。原文第六段指出“性格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结论是“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再次点明主旨。综合各段内容,可知整篇文章都在讨论“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 C项正确。A项是对文章第一段的概括,但第一段并不是文章的主旨段。第二段指出性格的模糊性对写作的影响,统领第三至六段,结尾段再呼应第二段,可知第二段才是作品的主旨段。B项的依据是原文第四段最后一句,D项是第三、四、五段的概括。A、B、D项均是部分内容,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答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 “人情味”,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概念化。

篇8

(2011·江苏苏州)这几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论友谊

毕达哥拉斯曾说过一句隐秘的格言——“不要损伤自己的心”。确实,如果一个人有心事却无法向朋友诉说,那么他必然会成为损伤自己心的人。实际上,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所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成金。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很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界中,物质通过结合可以得到增强,而人与人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如果以上所说已证明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人的智慧。因为友谊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世界而进入和风细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性的思考。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朋友能给你提出忠告,而且任何一种平心静气的讨论都能把搅扰着你心头的一团乱麻整理得井然有序。

当人把一种设想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他也就渐渐看到了它们可能招来的后果。有人曾对波斯王说:“思想是卷着的绣毯,而语言则是张开的绣毯。”所以有时与朋友作一小时的促膝交谈可以比一整天的沉思默想更能令人聪明。其实即使没有一个能对你提出忠告的朋友,人也可以通过语言的交流而增长见识。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

友谊对于人除了以上所说这些益处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益处,多得如同一个石榴上的果仁,难以一一细数。只要你想想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务是不能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谊有多少种益处了。由此可见,友谊对人生是何等重要。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中心论点,是高度概括作者观点的一句话,全文都是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中心论点出现的位置,一般以开头、结尾为多,有时也出现在文章的中间部分,有时标题就是论点。有的同学会把论点与论题混淆,辨别的方式是看前面能不能加“我认为”。

(1)论友谊。(2)友谊能够增进人的智慧。

错例(1)是错把论题当做了论点,论点必须是一个包含观点的句子,论题常是一个词或短语。错例(2)错把分论点当做了中心论点。

友谊对人生十分重要。

2. 指明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011·江苏宿迁)指出第③④节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比诺贝尔奖更重要的

白剑峰

③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也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例如,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发现了导致艾滋病和宫颈癌的病毒。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无疑为人类战胜重大疾病带来了曙光。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等三位科学家在基因治疗研究领域成果卓著,造福了无数肿瘤患者,因而也当之无愧地获此殊荣。

④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面对荣誉的桂冠,求者不得,得者不求。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大多数人根本无意于得奖。这些人长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在科学的,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这种探索也可能意味着一生的徒劳和失败。而支撑着他们永不放弃的,就是造福人类的伟大梦想。这正如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曾说的:“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⑤由此可见,诺贝尔奖与其说是一个光环,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对于中国科学界来说,最缺少的不是光环,而是“诺贝尔精神”。眼下,中国不乏才智过人的学者,但鲜有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巨匠。一些人过分关注科研的“果实”,忽略了生长的过程;过分关注个人的小得失,忽略了社会的大利益。因而,他们常常是在利欲的驱使下从事科研活动,作风浮躁,急功近利。此种短期行为,注定只会催生“学术泡沫”,而无益于人类的长远进步。事实上,获得诺贝尔奖,绝非一朝一夕的“突围”,而是经年累月的苦守。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怀着造福人类的“大功利心”,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耐得寂寞,不慕繁华。惟其如此,才能孕育出非凡的科学之果,最终被历史铭记。

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1)运用举例论证,证明了“诺贝尔奖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也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 (2)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证明了“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

错例(1)漏了一种论证方法,第④段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是引用论证。错例(2)没有准确把握论证方法和论点的关系,论证方法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第③④段的论点是“诺贝尔奖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也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而不是“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作用:为证明获奖科学家的成就在于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这一论点,与下文写中国科学界缺少诺贝尔精神形成对比。

3. 补写论据

(2011·河南)请给第③段再写一个事实论据。

坚持“一件事原则”

③最成功的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地作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譬如,伍尔沃斯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终成为著名的商界大亨;林肯致力于解放黑奴,他排除万难专心于此,因此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李斯特内心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心力专注于这项目标,结果成为美国著名的律师之一。

补写论据题,先要看补写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以前者为多。解题的关键是看补写的论据要证明什么论点,是全文论点还是本段分论点,找到论点,然后紧扣论点组织事实论据的表述。以本题为例,第③段的第一句是论点,这句话的关键词是“目标”和“专心致志”,表述时要扣紧这两个词语。

(1)居里夫人是众所周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她克服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发现了镭并分离出纯镭。(2)陈省身坚持“一件事原则”,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数学,终于成为数学界权威。

错例(1)所选人物正确,但没有扣住论点表述。错例(2)没有锁准论点,所补事例是为了证明第③段的分论点,不是全文论点。此类事例有很多,古今中外的事例都可以,只是错例中未能突出目标和专心。

居里夫人致力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她专注于此,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发现了镭并分离出纯镭,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4. 分析论证思路

(2011·河北)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分析论证思路,就整篇而言要把握住议论文的几种基本结构形式,如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就单段而言,要结合论点或分论点分析层义。答题时可以用“首先……接着……最后……”的形式对文章或段落加以梳理。

(1)首先提出“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观点,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这个观点,最后得出“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的结论。(2)从学书、学医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得出了“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的结论。

错例(1)误把“学书纸费,学医人费”作为分论点了,其实这只是道理论据。错例(2)没能准确划分层次。

先用古语作为道理论据,接着用学书、学医两个事例进行阐释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以古谚作道理论据,再一次论证中心论点。

5. 学会探究分析

(2011·湖南永州)结合文本,联系链接材料,谈谈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相关链接】

材料一:亲子活动中,孩子们在一起玩沙土。一个外国孩子用小铲子把沙子往漏斗里装,漏斗会漏,沙子总也装不满,他就用指头堵住漏口,等沙子装满就把漏斗挪到瓶子口边,再放开手,让沙子流进瓶子。由于沙子漏下的速度很快,从孩子拿开手指到漏斗对准瓶口,沙子剩不了多少。可这孩子丝毫不泄气,仍一点一点儿地装着。终于,他在一次次的反复中“开窍”了:他等到漏斗口对准了瓶子再倒沙子,很快瓶子装满了。孩子笑了,高兴地看着身后的妈妈。而他的妈妈正鼓掌为他庆贺。当中国孩子拿起漏斗,沙子从底部漏掉时,妈妈立刻蹲下来说:“来,妈妈教你,把漏斗对准瓶口,再把沙子从这里灌下去。”

材料二:在一所学校,一个中国男生和一个韩国男生因一件小事打架。班主任把家长请到学校认真处理此事。中国学生的家长到校了解事情以后一个劲地向老师道歉,并把孩子带回家去写检查。而那个韩国家长只了解了一下事情的经过,便自己一个人离开了。第二天,打架的中国男孩交了一份非常“深刻”的检查,而韩国男孩早上六点半便跪在学校的大门口向全校师生谢罪。事后得知,这种处理方式是韩国男孩自己决定的。

解答这类题目,应把从原文中得到的观点启示与材料结合起来,比较分析链接材料间的共性和差异,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进而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从而得出探究结果。

(1)父母要学会放手,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从孩子抓起。(2)别用别人代替自己思考,不随波逐流。

篇9

G633.3

文本是由信息符号和语言符号构成的文字材料,人们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文本进行分析、理解、思考和想象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主观性和差异性的思维过程。教师如何改革阅读教学方法,创新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和效率的提升,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文本大意

每篇文本材料都有一些关键词句,往往分布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等位置,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句,从整体把握文本大意。例如,在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文中,课文标题就阐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而开展的;同时,文章的第一句话就阐明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学生通过对于本文标题和关键句的解读,就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根本基调,为文本解读指明了方向,大大提高了文本解读的效率。

二、把握文章细节,体会文本情感

文本中有一些词语,能够精准而细腻的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通过对于这些细节词语的深入解读,有利于学生深刻领会文章内涵,体悟作者感情,使文本解读透过表象直达本质。例如,在《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缩”、“攀”、“倾”几个细小的动作,不仅传神而直观的表达了父亲行动不便、动作迟缓的状态,也含蓄的表达了父亲对于儿子的关心和爱护,并侧面表现了作者对于日渐年迈的父亲的怜惜和依恋之情。学生只有对于这些字眼进行认真的品味和反复的琢磨,才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内涵,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有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文本解读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连环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字、逐句、逐层的加深对于这些细节的理解,使学生最终透过文字表象发现潜在的内涵和情感。在《背影》一文中,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作者为什么用了“缩”、“攀”、“倾”几个动词来形容父亲的动作?说明了什么问题?体现父亲怎样的情感和想法?作者看到这一幕的心情如何……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启发下,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和透彻领悟。

三、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文本

每篇文本材料都是由字、词、句、章构成的一个整体,字里行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和组织结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从而更加清晰的掌握文章主旨、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语言逻辑。例如,《济南的冬天》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学生通过对于文章结构的梳理,能够更加清晰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逻辑关系,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手法,对于文本有更加深入而透彻的理解。针对这篇文章,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并进行小组讨论,按照文章的逻辑关系给文章分段和分层,并概括每段和每层的主要意思,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激发文本解读的兴趣,提高文本解读的效率。

四、联系生活背景,领会文本内涵

文本解读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之上的。文本解读如果脱离了生活践,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一样,根本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相结合,使之为文本解读服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情感。例如,《羚羊木雕》讲述的是两个女孩因为一只羚羊木雕而引发冲突,并最终和好的故事。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与初中生年龄相仿,所讲的故事也贴近初中生的实际生活。那么教师就可以采取个人演讲或情境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讲述或表演自己在生活中发生的类似的事情,并抒发自己的感想,使抽象刻板的文本资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在面对父母质疑时候的错愕、委屈的心理,在面对朋友时为难、羞愧的情感和重归于好之后仍然失落、愧疚、伤心的情绪,实现对文本全面、深入、透彻的解读。

文本解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加强对于文本解读方法和理念的研究与实践,帮助学生提高文本解读的技巧和效率,使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初读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一般是老师用精彩的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读全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记字形,读顺句子,读通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例如,在教学《翠鸟》一课,学生初读课文时,笔者设计了两次让学生读课文。第一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依据拼音读准字音;读通每一个句子,遇到难读的多读几遍。第二次,让学生默读课文,并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通过这样“一读、再读”这两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课文。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然后让学生质疑提问,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

精读,深刻领会含义

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只能反映课文的表象和外部联系,要更深一层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就要点拨学生通过重点句段的流利朗读,引导学生去体会重点句段在表情达意上的关键作用,从而深刻领会课文内容。

如教学《月光曲》一课,笔者重点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第9自然段。为了让学生把这一自然段读流利,正确把握好重点词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笔者先配上时而徐缓抒情时而高昂激越的乐曲让学生读课文,读后提问: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月光曲》的变化?是怎样变化的?(生:慢――快――快而有力)。接着指导学生抓住“水天相接”“微波粼粼”“霎时间”“一缕一缕”、“波涛汹涌”等词句让学生反复地诵读,读出音乐的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其中,笔者设计了个别读、教师示范读、分层读、和着音乐读等多种形式。此时,即使学生从没听过《月光曲》,也能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想象出《月光曲》的基本旋律。最后,笔者让学生闭目欣赏《月光曲》,并说说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对曲子的解读也会更加深刻、透彻。

品读,体悟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品读阶段,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引导、点拨,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

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第4至6自然段时,如何引导学生体验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之情,体会中朝人民在抗美战斗中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呢?在教学中,笔者先运用多媒体播放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分别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感人场面。然后让学生在《送别》这首歌中聆听课文录音。读后提问:从视频和课文朗读中你觉得当时的场景可以用哪几个词来形容?(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学生一旦有了这种情感体验,读起书来自然会入情入境。这时,笔者采用了指名读、评读、全班读等多种形式。读完后,师生集体讨论交流:“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为什么以‘亲人’相称?为什么说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在交流中,学生各抒己见。这时,学生、教师、作者三者的情感发生碰撞,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使学生真正走进了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深刻地领会文中所表达的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深厚情感。

赏读,赏识文本妙处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赏”,让学生在赏读中积累、运用、内化语言,受到熏陶、感染,形成语感,提高审美情趣。当学生经过品读阶段的反复诵读,已将文章之意了然于心,此时,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再美美去赏读课文,使他们在赏读中积累语言,去发现表达上的特点,去分享作者的情感体验。

如教学《秋天的雨》这篇散文,在“赏读”这一环节,笔者设计了如下朗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看看又有什么新的发现?这样,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再次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体会秋天的美好,并积累了优美语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给足学生读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感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情趣,读出感悟。使教师从繁琐的课文分析中解脱出来,把“以读为本” 的基本策略真正落到实处,达到“多读自悟”的目的。

参考文献